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政府创建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00万元,实际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其中机制建立、推行生态发展与环保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投入70万元;生态绩效考评考核体系建立投入90万;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分年度投资完成情况为:XX年54万,XX年70万,XX年83万,XX年年93万,项目投资额呈逐年增长势头,有力地助推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公众对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认知率、认可率均已达95%以上,生态建设有序深入进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相关部门间的行动,将绿色政府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推进,实行半年一考评,年度一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2、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突出重点,有序组织实施。制定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方案》、《绿色政府创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体系构建等方面逐一明确。同时,细化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绿色创建政府创建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安排表,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实效。
3、建章立制,创新管理。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监督,做到依法行事,遵章办事,有章可循,制定和完善了《休宁县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休宁县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此外,健全了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创建考核考评制,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在生态创建中的协调作用,提高服务保障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经验、好做法,创新管理模式,为绿色政府创建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4、加强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重大意义的认识,着力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大教育体系,一是突出政策宣传;二是突出项目宣传;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四是围绕生态建设,集中开展宣教;五是抓成果报道,大力营造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生态意识和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始终,倾力打造绿色休宁,促进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形成了上下配合、统筹兼顾、平稳运作的工作格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三、 项目创建成效
1、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决策制度,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监督举报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长效的创建宣传教育机制,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实行分区联系负责制
省农委由省农技总站负责联系我市。市粮食增产工程联系工作由市农推站、市植保站、市种子站、市土肥站联合组成三个联系小组负责联系指导。
二、工作要求
(一)督促检查
各联系小组必须在关键农时(育秧或育苗、移栽、中期管理和收获四个关键环节)到各自联系区(市、县)巡回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督促检查要做到“七查七看”:一查项目组织领导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是否建立,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是否到位;二查项目区布局情况,看是否真正在中低产和边远落后地区实施;三查示范点与科技示范户落实情况,看示范点选择是否恰当、面积是否达标,科技示范户是否落实,技术是否完全到位;四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到位情况,看其是否按计划完成;五查培训宣传发动情况,看技术培训是否扎实,宣传发动是否到位;六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看物资补助是否公示和到位,补贴资金是否真正按规定用到实处;七查工作档案情况,看有关资料是否收集齐全。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督促实施单位及时认真整改。
(二)技术指导
各联系小组根据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制定的项目实施技术方案指导各地实施。指导工作务必做到“四要”:一要深入基层,深入到实施乡、村和示范户进行指导;二要做到从开始实施到项目结束全程指导到位,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指导到位;三要抓重点乡镇,带动全区域,各联系小组重点抓好1个以上重点实施乡镇,以带动全区域项目实施;四要搞好重点骨干培训,各联系小组必须协助联系县(区、市)举办一次以上重点骨干培训。
(三)测产验收
各联系小组根据粮食增产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参加对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测产验收工作。
(四)信息反馈
各联系小组要根据巡回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的情况,每周三上报1次实施情况,根据上报情况汇总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完成后督促各自联系区(市、县)完成工作总结,并对项目的面积、核心技术、配套技术、示范样板和项目管理情况,按粮食增产工程评分内容要求进行评价,以作为项目验收评分的依据,评价报告于11月10日前交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
三、进度安排
2012年2~4月:审查各区(市、县)项目申报书、项目实施方案,拟定全市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农委。开展育秧(苗)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督促项目实施。
2012年5~6月:开展移栽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检查项目落实情况,督促实施。
关键词:花卉栽培;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01-03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课程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驱动教学法被广泛接受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在尝试、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伪项目驱动式教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对其理论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把原来课程中的章节内容换成几个项目,授课内容、方法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学得被动,完全没有发挥项目驱动教学的作用,可谓是“新瓶装旧酒”。
(二)孤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参与水平
也有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由教师组织设计成几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课程完整系统的知识逻辑体系。这样往往就造成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完整,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欠缺,而这些知识的缺失又使得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力不从心,严重影响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水平。
(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新思路
应提高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探索一种传统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项目驱动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避免单纯项目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也是高职教学中一种新方法的尝试,对高职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花卉栽培》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园林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相关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花卉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从事花卉生产、管护和应用的实践技能,掌握主要花卉的生产管护技术。本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急需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针对《花卉栽培》课程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改实践。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
本次教学改革是要探索一种传统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避免彼此的缺点。主要思路是压缩传统教学进行精讲,开展学生完全自主的项目式教学。在项目驱动教学环节,借鉴科研课题实施的经验方法,由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内容,设定项目的类别、方向,项目的选题、项目实施、项目的总结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相关指导,并根据学生项目实施的情况和项目总结报告给予综合评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广泛自主选题。学生可以组成项目组联合选题(限定每个项目人数不超过5人),充分发挥项目驱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选题、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安排4学时。每个环节都安排学生上台发言汇报,当堂提出问题、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最后结题时,聘请专家、教师做评委,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成果,项目汇报材料和评委评分等建立综合评分标准,并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项目成绩结合课程考试成绩得出学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最后,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综合评比,评比出优秀项目组和优秀项目成果。通过两学期的评比建设,建成《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本项教学改革整体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施
制定《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选题的类别方向 根据《花卉栽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从提高学生对《花卉栽培》课程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独立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出发,制定了适合本课程项目驱动教学的项目类别(6类11个方向)。项目类别方向如表1所示。对课程项目的每个类别方向进行主要的介绍说明,提出项目实施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类别方向进行自主调研学习。
课程项目选题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由1人担任小组项目主持。根据课程项目类别方向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方向,每个方向不得多于3个小组组织实施。班级课程项目选题表如表2所示。
制定实施计划,完成开题报告 课程选题确定后,每个小组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表的格式如表3所示。
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开题成绩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化管理,利用2课时的时间,组织实施开题。每个小组由项目主持人介绍本小组的项目实施计划,教师提出指导修改意见。根据每个小组的开题报告和学生的介绍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各小组的开题成绩。开题成绩评分表如表4所示。
课程项目的中期检查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小组由主持人负责组织,各成员协调分工按照计划实施各自的项目。在这期间,教师督促、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学期中间,安排2课时进行课程项目中期检查。由每个小组根据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填写项目中期检查表(见表5)。
计划安排 每小组由项目主持人根据中期检查表的内容介绍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实施计划安排。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下一步实施的指导意见。最后,根据各组项目实施和汇报情况给每个小组评分。中期检查评分表如表6所示。
课程项目结题 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要进行项目汇报和成果展示。在学期末,组织安排2学时进行课程项目结题汇报。由各小组主持人按照项目结题汇报表的内容进行本小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和成果展示。项目结题汇报表格式如表7所示。
形成小组结题成绩 在项目结题时,组织花卉专业的3名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成果和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形成小组的结题成绩。项目结题汇报评分表如表8所示。
项目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的评定 项目小组成绩采取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定。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开题成绩、中期检查成绩和结题汇报成绩,这三个成绩的平均成绩形成小组的项目最终成绩。小组项目评定表如表9所示。
评选优秀项目小组 根据每个小组的最终成绩,评选出班级优秀项目小组,对优秀项目小组的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学生个人成绩采取小组成绩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每个项目由项目主持人组织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根据公式“个人成绩=(小组成绩+自评成绩)×100”来评定每个学生的个人项目成绩(如表10所示)。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
(一)充分利用博客等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
在实施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之初就注册建立了“花卉家园”网络博客,利用网络博客平台进行课程项目的管理。在博客中,分类建立教师、班级的管理论坛。项目实施涉及的类别方向、说明细则、管理要求等方案表格都在网络上,以便于学生查阅。班级小组选题情况以及各小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都由学生在网络上更新,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项目进展并给予指导。
利用博客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具有以下优点:(1)较高的网络普及率便于学生随时查阅了解课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细则要求,教师也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2)可以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实现无纸化管理,各小组的汇报表格、成果展示等都在网络上进行,无需打印,大大节约了实施成本;(3)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进行资源的汇总整理,形成丰富的资源库。
(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分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真实技能设计多个项目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本着“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的思路来学习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
(三)教学成果显著
在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1)建立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类别、方向汇总表;(2)制定了《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综合考评标准;(3)形成了《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4)建立和完善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管理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冯燕.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花卉栽培课程教学策略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3]李继芳.基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7(9).
我国中职院校的电子专业主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整机制造、管理以及服务的设备调控、设备维修的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然而在当前的中职电子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固化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教学活动以及不能满足现代化电子教学的需要。而项目教学法对于改善电子教学现状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采用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把一个较为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进行自由处理[1]。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对项目方案进行设计,对方案进行实施、评估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对项目的自行设计与实施,能够熟悉掌握项目中的具体环节和关键程序、明确基本要求。在对项目处理的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能够对问题进行解决,并能够牢固掌握相关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小组讨论与探究的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法,具有教学目标指向多重性、技能培训周期短、效果见效快以及可控性强等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全面技能。
2 项目教学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2.1 选择项目,确定目标
在中职电子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设计项目,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项目进行规划,确定项目研究目标[2]。在项目选择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导向。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分析,来确定项目目标。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教学项目,要对其进行合理分解,或者根据技术要求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科学分配教学人员,合理规划时间,从而更好的对教学效果和进度进行控制。
例如:以“多人表决器电路制作”项目为例。在确定项目之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多人表决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考察多人表决器的使用情况,把实际需要作为项目制定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研究。与此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在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由不同小组学生进行实施,分阶段的对项目成果进行分析。
2.2 合理规划,项目实施
当教学项目确定完毕,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对项目进行实施。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中的主体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讨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项目实施主要分为项目导入、子项目实施和项目整合三个层面[3]。首先在项目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实物、教学模型以及利用多媒体等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多人表决器有初步了解,并对多人表决器的作用功效进行介绍,使其成为学生进行研究和制作的驱动力。与此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和优势进行小组划分,明确小组任务,教师还要对接下来的项目实施要求进行阐释,保证项目实施顺利进行。其次是子项目实施。在该过程中,可以将多人表决器的每一个电路作为子项目,而且要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个子项目的实施程序和步骤基本一致。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精心准备一些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案例,因此,在项目实施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案例讲解,使学生对多人表决器的知识及相关知识有更多了解。在案例讲解中,适当讲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多人表决器项目的讨论中来,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最后是对项目的整合。当每个小组完成了各自的项目任务时,还需要对各个子项目进行有效整合。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积极的导向作用。根据每个小组提供的项目方案,教师要及时进行策略指导,注重强调学生之间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师要对小组学生在项目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细心指导。
2.3 认真评价,及时总结
教学项目评价,是对项目设计、项目方案和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4]。但是项目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因此教师在项目设计环节,就要对项目参与状态、电路设计、调试、安装等过程进行项目评价表的设置,当学生在项目操作时,就可以按照项目评价表内容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而当学生完成任务时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中,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争取获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的效果。而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力求做到公正客观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同学或者个人进行肯定和表扬,使其更加充满自信,进而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而对于在操作过程中存缺陷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细心讲解,使其能够正确操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突破创新,拓展思维,不断丰富项目实施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今年是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为做好新两纲的实施工作,在省妇儿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实施“儿童友好家园工程”项目。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儿童发展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二、项目内容
以三里街流动儿童快乐家园俱乐部和流动儿童之家为载体,为辖区广大儿童提供集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为一体的服务场所。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组织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家、医疗专家等深入儿童友好家园开展卫生保健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指导。
、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教育活动。以三里街街道流动儿童快乐家园俱乐部为平台,积极开展致力于社区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参与等项目,让儿童在参与与奉献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开展困难儿童帮扶活动。以区妇儿工委“小树成长,爱心助学”为平台,呼吁社会方方面面尤其是辖区驻地企业、单位关心帮助困难儿童,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四)促进儿童工作社会化发展,探索建立为基层儿童保护和发展服务的模式。建立专兼职工作队伍,为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三、步骤要求
(一)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中旬)。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9月下旬—2012年9月中旬)。按照《实施“儿童友好家园工程”项目方案》,全面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2年8月下旬)。全面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形成总报告上报上级妇儿工委。
(二)要求:
(1)及时启动。各社区妇儿领导小组要按照要求,及时成立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将实施情况、进展动态、工作总结及相关图片资料及时报送街道妇儿工委。街道妇儿工委将按省妇儿工委和区妇儿工委的有关要求,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课堂内学习到的文化、书本知识是为了更好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引导。是为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而扫清理论障碍,主要是学习完成该项目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安排学习方式———教师讲解或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中完成知识学习。此次的全程安排可以从《导游基础》和《导游业务》、《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景点规划与管理》、《旅游安全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旅游》、《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旅游项目管理》这些课程中借鉴到相关知识,最重要是通过此次的项目教学在这些课程中能有所感悟和得到经验。
2.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
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是项目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项目任务的具体情况组织———个人或分组或集体讨论制订、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探究、归纳,明确项目的知识结构及完成项目任务的路径和步骤,制订出各自的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各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具体地点选择为北京故宫,具体人员要求是按照外联经理1人,行程安排1人,各项接待3人(包括司机、地陪、全陪),景点参观2人(地陪、全陪参与),全程服务3人,游客10人,做出完整的一次旅游全程工作,共计参与人数15人。
3.项目实施
学生在逼真的情景里、沟通合作的环境中、动手操作过程里,由教师引导和帮助而实施项目计划,完成项目知识和意义构建,最终取得一个既定的工作成果或作品,达到本项目工作任务的最终目标。先有10名游客提出个人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游、购、娱、行这些方面与外联经理进行全面沟通,要求实施中外联经理以所学知识进行洽谈、协商来尽量满足游客的各项需求指标,当确定该项旅游计划后,签订相关合同,确认保险并告知游客。行程安排可由导游或外联经理来进行,依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安排和分配。其他后期的参观陪同等环节可以参考《导游基本》、《导游业务》及《安全旅游学》具体的要求来实施,以前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全面的运用到这次的项目教学中,此次全程要求以课本为基准,当然作为旅客的10人以自然、轻松的状态来面对此次课程实践安排。
4.现场问题研究和心得分享
学生项目任务完成结束后,以小组或者个体的形式将工作成果或作品展示给全体学生,并陈述其思路,其他小组或者个人都要根据评价标准来各抒己见,指出优点或者存在的问题。这次项目任务结束后,所有其间参与者包括导游、外联经理、司机、旅客都从自己的感受和全程安排中,分析不足,例如:外联的承诺因为具体客观原因没有能给旅客兑现,该怎么解决,出现的导游业务能力不熟悉等等,大家都可以把这些问题直接提出来并且分享,对自己、对同学都是有提升和帮助的。
5.项目总结
学生自我总结和项目总结在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后,可以根据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课下加强有关问题的巩固练习,从而布置本节课的项目作业。主要针对学生自己个人的作业布置,要求个人写出心得感受,并且作为经验总结。
6.结束语
第一章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一条各级财政安排给农业局实施的农业项目资金,由农业局计财股统一管理。
第二条各级财政将农业项目资金计划下达给我局后,农业局要对项目资金的具体安排和使用进行集体研究,确保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科学、合理、高效,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承担具体实施责任的站股要根据项目资金的使用要求,制定出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计财股要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出资金使用方案。两套方案报分管项目和财务的领导审阅后报局长审阅,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按《“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规定进行决策。未经审核通过的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不得付诸实施。
第三条计财股和项目实施责任单位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项目资金按既定的方案执行,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不得利用项目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四条农业项目的安排要有大局意识,不同项目的资金能够结合起来的要统筹安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项目建设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产业有规模、发展有空间、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区域要重点扶持和培育。
第二章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
第六条农业工程建设项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之规定进行,农业科技项目所需的肥料、农药、农膜、种苗和其它材料的采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之规定进行。
第七条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必须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招标和采购文件不得人为抬高或降低资质要求,故意排斥潜在投标人或为特定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对象放宽条件。计财股负责协调机构或政府采购中心编制招标和采购文件,招标和采购文件在公示前必须报局纪检组和局主要领导审核同意,未经审核通过的不得进行公示。
第八条规范政府采购控制价的形成机制。财政评审中心不能确定控制价的,由农业局确定采购控制价。计财股组织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市场价格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资金额度超过3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人。组长由计财股的领导担任,调查小组在局纪检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并经集体研究制定出最终采购控制价。调查的原始记录、资料和采购控制价文件在开标前交局纪检组保存,采购后交项目实施单位装入项目档案,保存期为15年。
第九条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严格廉洁自律,杜绝暗箱操作。严禁机构、本单位干部职工与投标人串通一气买标围标,严禁项目实施站股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及其亲属直接或变相参与投标。供应商与采购人员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第十一条项目招标或政府采购工作完成后,农业局要将招标和政府采购结果在省政府指定信息媒体上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强化项目监管
第十二条县农业局负责全局农业项目的组织和管理,项目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负总责,具体实施项目的站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农业局计财股要全程参与项目及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责任人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招标采购、施工建设等的监督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和项目质量。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合同副本报农业局纪检组备案。
第十五条加强采购物资的验收和监管。项目受益农户领取集中采购的物资必须登记造册,农户要签字、盖章或指印。严防挪用、冒领、丢失和克扣采购物资的现象发生。领取物资的册簿存入项目档案,保存期限为15年。
第十六条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农业局目督办要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局纪检部门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第十七条实行全程监督,并对发生具体实施项目的站股要负责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档案资料必须真实、有效、完整,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在档案中反映出来。档案卷宗由农业局档案室统一保管。
第四章加强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
第十八条农业工程项目完工后,具体实施项目的站股要报告分管领导组织验收。验收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质量情况、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竣工决算情况、档案资料情况、项目管理情况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
关键词: 《外贸跟单实务》项目教学法教学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以产品(服务)为载体,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学习过程是全员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和时间框架中,可以独立制订项目的实施计划,最后由师生共同对项目的进程和成果做出评定。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自主性:学生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项目完成的负责人。同时,项目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究,从而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掌握技能。
2.开放性:项目教学在时间、空间和组织形式上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的区别,项目教学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特点。
3.社会性与应用性:项目教学的实施,让学习者通过探究协作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它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融为一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
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特点
1.《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实践性强。
《外贸跟单实务》是从外贸实务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课程,与外贸实践紧密结合是该课程的最大特色,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需要实际演练,仅仅通过教师在教室里进行简单的语言传授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采用项目教学法,设置一个模拟工作场景,训练和提高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外贸跟单技能,有利于实现学生由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2.《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自由发挥空间大。
外贸跟单实务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变数众多有专门设立外贸跟单员的现实意义。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都应该根据特定的条件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3.《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评价标准明确。
为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可以按照不同标准为《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设计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具体阶段和整个项目进行有效评价。
三、《外贸跟单实务》中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对《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实行项目教学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教学项目。
确定《外贸跟单实务》教学项目的标准较多,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划分标准:一是按照业务进程分为前程、中程和全程跟单;二是按照业务性质分为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跟单;三是根据货物流向分为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
2.划分项目小组。
根据学生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或教师指定,分组时尽量使各组力量均衡,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情况。
3.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一小组都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方案首先要遵循就近方便的原则,要开发并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其次要结合外贸跟单员考证辅导,把考证内容融入具体项目中。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目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完成每一步骤的计划时间、学生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等。
4.具体实施项目。
每一小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操作,这一阶段是整个项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项目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启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讲解相关知识或补充相关案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5.检查评估。
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完成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总结,阶段总结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书面报告,也可以是成果展示、相关问题答辩等。整个项目结束后,每一小组写出项目报告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系统汇报展示,教师进行总结评分。
四、《外贸跟单实务》项目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注重培养理论素养和提高专业技能。
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跟单项目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外贸跟单的理论和实践能够融会贯通,有能力控制项目的正常运转,随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重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精通外贸专业技能,尽快成为外贸方面的双师型教师。
2.根据具体条件确定教学项目。
教师在确定具体项目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实施条件,如订单式培养模式下雇主对员工的岗位能力要求、本地外贸企业的主要类型、为本课程提供实际工作场景的企业经营范围等。在以上条件均不易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我国目前主要外贸业务情况,教学中可以将生产企业的进口全程跟单作为项目划分的主要依据。
3.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操作技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职业学校可根据条件,尽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如在合同、订单审查操作阶段中,给学生提供外贸实单,让学生独立完成订单的审查、整理工作;原材料跟单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去市场询价,或者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并学会比较分析;在出口产品质量跟单阶段中,通过带领学生到生产企业现场实习掌握质量检验的要求。通过项目的实例操作,学生了解外贸跟单的流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1-3).
[2]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4) .
截至2014年10月30日,共建成合格设施1210座,其中贮藏窖10吨259座、20吨142座、60吨208座;通风库20吨25座、50吨106座;简易冷藏库10吨13座、20吨27座、50吨214座;组装式冷藏库10吨3座、20吨6座、50吨27座、100吨180座。在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验收并在公示7天的基础上,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对各县(市、区)验收合格设施按一定比例进行了抽查验收,抽查的所有设施符合农业部《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技术方案》要求,兑付补助资金额度3574.3万元(包括2013年结转138.6万元),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基本上完成了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的建设工作。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贮存能力,2014年补助项目奖补设施共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5.46万吨,其中增加马铃薯贮藏保鲜能力1.79万吨,增加果蔬贮藏保鲜能力3.67万吨。通过三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我省共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78万吨,使我省总体贮藏能力达到48.78万吨,有效的解决了我省农产品产后损失现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强领导,科学组织
为切实把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落实好,我省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农委李国强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省农委于文波巡视员、财政厅周仁杰副厅长担任,组员由省农产品加工局、农财处、科教处、园艺处、农经处、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培训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农产品加工局局长马成武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具体负责补助项目申报、实施、协调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2014年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第三年,为科学地实施好该项目,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确定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技术方案本地化设计、工程建设指导工作;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技术咨询和指导县级培训工作。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3年12月10日下发《关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建设需求情况调查的通知》,对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设施建设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各县(市、区)调查的数据,按照实际需求量,以及产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划分实施区域,主要以马铃薯主产区、果蔬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确定继续在14个县(市、区)实施该项目,并印发《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政策明白纸》,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设立政策咨询、监督电话,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了解补助项目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
二、加大宣传,搞好培训
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利用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政策宣传,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政策明白纸》,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设立了政策咨询、监督电话,确保广大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了解补助项目政策内容、程序和建设要求。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印刷了《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技术方案》、培训教材、一式三联申请表等近万份资料。
各项目实施县技术依托单位对本县(市、区)的建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培训。截止2014年6月1日,共培训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865户。通过培训,使所有建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以及有意向建设农户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技术,为该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管理,操作规范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切实将惠农项目落实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掌握申报人的合法身份,并确定补助的设施为每个农户不超过2座,每个专业合作社不超过5座,申请人(农户有效证件为身份证,专业合作社有效证件为法人资格证书)持有效证件及复印件,认真填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补助设施建设申请表》,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报送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并且在项目实施乡(镇)村进行7天公示期。公示期结束后,由县级农业、财政部门联合行文将审查合格拟纳入申报补助范围的建设项目分别上报省农委和省财政厅审核备案,对批准备案的项目申请者按照批准建设种类、型号进行施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依托机构积极跟踪建设情况,由有关专家到在建的设施施工工地进行实地技术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不定期到辖区各建设现场进行指导服务,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立咨询电话进行指导,同时通过省信息中心的“12316”服务电话和各项目实施县(市、区)技术依托机构公开服务电话进行指导服务。
四、周密实施,成效显著
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申报、项目建设中分两次到各个项目实施县(市、区)进行了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留存了各阶段的影像资料,确保项目不出现弄虚作假、以旧充新等现象的发生。
按吉林省实际建设成本,我们进行各时段收益分析(以20吨设施为例):
20吨贮藏窖:建筑成本为3.3万元,国家奖补1万元,今年10月份秋菜上市时马铃薯每斤0.63元,贮存到元旦期间1.1元上市,收益达1.88万元,收益率达56.40%,贮存到春节期间1.2元上市,收益达2.28万元,收益率达68.40%,如果贮存到五・一期间上市收益将达到2.68万元,收益率达80.40%。
20吨通风库:建筑成本为3万元,国家补助0.9万元,今年秋菜上市时洋葱每斤0.65元,贮存到元旦期间1.4元上市,收益3万元,收益率达100%,贮存到春节期间1.5元上市,收益3.4万元,收益率达113.3%。
20吨组装冷藏库:建筑成本6万元,国家补助1.8万元,今年葡萄上市时每斤1元,贮存到元旦期间4元上市,收益高达12万元,收益率达200%,贮存到春节期间6元上市,收益20万元,收益率达333%。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以后,实现了“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的目标。
五、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的申报、建设直至验收,都出现了很多好做法好典型,我们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省的马铃薯、果蔬的主产区,有效的将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使广大农民受益。
(一)强化建设质量保证制度。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实施县(市、区)的乡(镇)政府在报名结束后进行集中公示,对公示结束没有异议的农民签订建设质量保证合同,明确了责任和义务。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2014年是项目实施第三年,虽然有部分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有一定的了解,但我们还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的补助标准和建设要求,真正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做到知根知底、踏踏实实、明明白白。并将项目培训纳入全省“阳光工程”培训内容,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使有意向的建设者都能参加培训,了解《技术方案》内容,确保了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
(三)及时进行督查指导。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项目实施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能够不定期到各项目实施工地进行督查指导,及时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