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1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故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第2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1 社区现状分析

同乐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东部,紧邻坪地街道和坪山新区坑梓街道、坪山街道,与大工业区及宝龙工业区相接,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控制线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社区内广泛分布了各类大小企业61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60亿元,产业空间分布较为混杂,集聚度较弱,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地均产出效益较低,同时有6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松子坑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控制线,散乱的企业分布形态难以形成集中的配套服务区,同时又对区域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问题

社区 616家企业涉及到包括家具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在内的制造业所属23种类型,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92家。同时,同乐社区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家具制造业企业产值并无明显优势,仅10家企业达到500万元以上。社区产业呈现均质化分布现状,均质化的产业分布导致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居住、工业用地过于混杂。在社区16个自然村中,企业分布为吓坑村最多,有113家,其次是新布村54家、浪背村51家、阳和浪43家、老大坑42家,最少的黄屋村也有12家企业。

2.2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715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41%;非建设用地1048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59%。社区总面积中,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192公顷,占社区总面积的67.6%。社区建设用地7.15平方公里,约3.22平方公里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其中3.92平方公里为工业建设用地。

2.3 生态环境问题

(1)水环境

随着同乐社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龙岗河全河段年均值超标的项目有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监测值出现超标的项目还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硫化物,整体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劣于Ⅴ类;同乐河水环境常年处于重污染水平,水质劣于Ⅴ类[1]。

(2)空气环境

同乐社区产业主要是通讯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有一定的大气污染源,但由于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注重源头治理,多管齐下,因此社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二氧化氮平均值为0.039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无日均值超标;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66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2]。

(3)声环境

同乐社区主要环境噪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近年来通过大力整治,工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呈稳定达标状态,但由于部分城区交通干线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防护效果有限,使得流动噪声源的影响日趋严重,交通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声环境质量处于轻微污染水平。

3 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3.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实施社区土地置换

同乐社区的发展受限应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产业发展与居住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的分离,使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或低效利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强化规划调控作用。通过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性质的细分和对各区域的配套定位,优化现有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配置,逐步推动社区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集中,降低工业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二是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工业用地与居民用地的置换,实现居住区集中,并促使工业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按照“产业集聚、距离就近”的原则,进入工业集聚区集中生产,以形成积聚效应,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三是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为改变社区居民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夹杂的现状,加快推动居民集中区建设,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可以通过资金补贴、住房安置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退出零星住所,按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居住。

(2)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

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5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以来,其发挥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打击违法建设的核心屏障的作用,营造了民生幸福、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树立了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国土规划管理的典范,成为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现实抓手,对促进深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划定之初对各区域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将社区已存在的建成区、产业发展区等67.6%的土地划入生态控制线内,社区开发建设受到严格禁止,从而制约了如同乐社区等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发展需要,为促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兼顾重大民生项目及规划发展需求,进一步增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生态控制线调整,对于社区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1)淘汰低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在坚持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效益优先、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基本原则,把好产业入口关,严格限制低端落后产业进入,提升产业发展增量水平。明确低端企业类型和低端企业淘汰清理标准,按照各类标准和任务要求,予以严格执行。针对社区内不同产业的不同特点,确定合理的产业退出任务,促进低端产业的升级或退出,快速推进区内低端产业的淘汰、转型和升级,重点清理退出纳入旧工业区改造升级范围内的低端企业。

充分利用市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制度和区域环保准入制度,加大对化工、橡胶、塑料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淘汰力度,同时加大对如家具、电气机械、通讯等行业的产值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整合、升级、淘汰力度,为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2)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业

一是针对社区内的优势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业、家具制造业等,根据区内产业功能分区,设施产业集聚工程,同时对优势产业内产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企业”加大淘汰整合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二是根据产业高端化发展需要,推动设立产业研发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国内外具有较强实力的相关产业研发机构、学术机构、科研机构,采取多形式、多维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经验的借鉴。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内外企业研发人员交流,技术人员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是企业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社区内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以及其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加速小型企业的淘汰,建设高端家具产业园和产品创意中心,推动家具产业集聚,通过打造国内外闻名的品牌,推动社区内家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出效益。

(3)加大引入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环保产业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环保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从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同时还呈现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规模效益较差、产品成套化与系列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上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还有着广阔的前景。结合产业发展前景、周边产业功能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社区内制造业现有基础,加大引进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发展环保成套处理设备、监测成套设备,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在社区内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3.3 加强环境管理,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1)水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污水收集系统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推进社区内截污干管、支管网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推动建设完成同乐河截污管网,防止社区生活废水、工业废物直接排入龙岗河,影响龙岗河水质。

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界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破坏界碑。饮用水源保护区必须遵守《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三是开展同乐河综合整治工作。河流综合整治的内容除了包括沿河截污外,还包括垃圾清理、河道整砌、底泥疏浚、人工增氧及景观设计。①进一步强化排污管理。结合旧屋村整治改造行动、清无行动、污水管网铺设工作等,解决旧屋村管道错接、污水乱排的问题。②大力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内、两侧岸坡及岸边的垃圾,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河道自然态,在需改造的河段积极采用透水性铺面,引入本土物种进行岸坡及岸边绿化,建设生态河堤。③积极控制非点源污染。委托专业清洁队伍进行建成区地面保洁、垃圾清运。加强流域内的生态建设和恢复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河道两岸绿化带建设等工作,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

(2)大气进行污染防治

一是工业废气污染防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关闭污染严重企业,限制大气污染型工业,对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尽快推动其关闭;对于改进工艺上除尘设备或采取其他有效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企业,应加快推动其完成技术、工艺的改革更新和污染控制工程;对于新建的企业,严格审批和管理。

二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监管,控制施工地扬尘污染,要求施工方对工地实施围挡。按照有关作业标准清扫道路,根据道路级别定期洒水;运土车辆必须办证和按标准覆加蓬盖,严禁带泥上路及违规超载造成泥土漏撒到路面。

三是饮食服务业废气污染防治。餐饮业要落实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加大检查力度,对群众投诉强烈、油烟超标排放的酒楼坚决予以关闭。

(3)生态环境

严格区内生态控制线保护力度,通过在空间要素和尺度上对生态控制线内的要素进行分类,将生态功能与环境治理统筹起来,从生态多元角度,将生态控制线内的生态要素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同时要分清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区别,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不能仅依靠生态控制线,还要和生态控制线外结合起来,要使生态、安全格局、廊道体系、休闲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对于生态控制线内的建设用地,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和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发展促进保护。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实施同乐社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政策,符合深圳市总体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科技水平、加强产业集群优势和培育社区经济发展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龙岗区、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优化升级能力,并推动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该项目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水源保护、河流水质保护、生态控制线和居住环境的保护要求,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同时还结合城市更新和居民集聚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对深圳这样一个在发展过程中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城市来说,具有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也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3)该项目社会效应十分巨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导向和全区环境保护要求,各方面建设条件成熟,得到区领导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实十分可行。

综上所述,实施同乐工业园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但必要,而且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建议政府加快规划建设步伐。

4.2 建议

(1)应尽快与规划国土、旧改部门协调,加快开展城市更新;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功能区预留足够的用地面积。

(2)政府应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并通过环保手段加快淘汰低端企业;政府还需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加速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入。

(3) 政府应在前期提供资金支持,根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前期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启动资金。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Z].2002.

[2] 国家环保总局.空气环境质量标准[Z].1996.

第3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 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J].经济经纬,2009(I):113-114.

第4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第5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珠三角发展 区域金融 协同发展

一、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现状

自2004年6月,内地9省区与香港、澳门共同签署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同年9月签署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掀开珠三角区域合作序幕。据统计,自第一届珠三角合作成功举办以来,签约合作项目超过1.5万个,总金额超过2万亿元。其中,仅第六届珠三角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就达1263项,投资金额2831亿元。在区域合作项目带动下,珠三角内地九省区经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9年,珠三角内地九省区GDP达10.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1%;2005年到2009年,内地九省区GDP年均增长12.4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91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珠三角区域的内地九省区中就有8个省区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区域成员经济发展从中受益颇大。福建通过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每年引进劳动力近280万人,2002至2009年,仅广东企业家在福建投资项目就达800多个,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2009年,福建企业家在广西、贵州、江西、四川、云南、湖南、海南7省区共投资934亿元。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珠三角区域,随着各方经济合作与对接不断向纵深推进,科学谋划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与发展,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完善的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二、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举措

首先要深化合作机制,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搭建区域金融资源转移承接平台,发挥金融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鼓励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等方面,珠三角各成员应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金融联动,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便利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次,要建立统一的担保体系。携手打造“信用珠三角”,把建立和完善区域征信和信用担保体系作为培育区域金融市场、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重点。各省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搭建“信用珠三角”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信用信息互联互查;探索建立珠三角区域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政务信息、监管信息、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推进政务、监管、执法信息交换和使用;积极推动珠三角信用评级市场一体化进程,扩大信用评级报告的应用范围,加强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管理,维护评级市场秩序。

再次,协同推进人民币结算工作。珠三角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国家地理相近、经贸往来密切,具备加快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的良好基础。珠三角各省区应加强与港澳特区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发挥港澳地区在人民币跨境结算中的桥梁作用,促进更多的人民币有序流出去,支持港澳人民币离岸市场加快发展。依托对台贸易规模较大的优势,推动珠三角各省区对台贸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利用我国对东盟贸易处于逆差格局、东盟各国华侨华人对人民币认可程度高的有利条件,引导珠三角区域企业在与东盟开展贸易往来、产业合作的过程中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三、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服从国家整体金融发展战略。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首先服从全国金融业整体性、协调性和战略性的发展布局。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紧扣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线,结合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准确评估区域金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实现区域金融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重点服务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珠三角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梯次非常明显,各省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也有较强的互补性。珠三角区域各方应放眼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空间布局,使区域金融发展战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培育多元化的金融主体,鼓励和推进金融创新,以满足产业转移中经济主体的不同金融需求;注重推进区域金融服务的便利化,通过相互联动为区域产业转移提供整体性的跨区域的金融服务;注重与区域产业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全面考虑珠三角区域金融发展整体战略布局。珠三角区域金融制度差异大、金融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区域各方要科学定位各自在区域金融发展整体布局中的地位,注重协调处理好与其他省区金融发展战略的关系。既要立足区域实际,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定位准确的区域金融中心,又要避免各方金融发展同质化导致的地区之间金融资源的无序竞争。要更加注重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调金融主体功能的互补性,不断提高珠三角区域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集中体现珠三角各方经济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珠三角区域内既有内地东、中、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金融特征,又有“一国两制”下的三个货币区域、三种金融制度的特点。特别是港澳地区的自由港体制和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更是珠三角区域金融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珠三角区域各方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区位、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确立本地区的金融发展重点和战略。

参考文献:

[1]豆晓利,王文剑.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变动趋势与地方政府行为——兼论分税制改革对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1.

第6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做出很大调整,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开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同时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充裕,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因缺乏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东北地区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差异巨大。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但耕地却是北多南少,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平原广阔,水陆交通发达,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敏感而脆弱。在自然地理条件中,交通条件是区位条件中的基础性因素。从地理区位和交通通讯来说,东部均具备较强的优势。

2.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经济发展其他地区是为落后,而在沿海地区,极早开放口岸,招商引资,科技投入较多,对东部地区产业的形成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鲜活力,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其经济发展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始终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所以还延续着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基地的角色,长此以往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其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扩大化。

3.市场化程度。东部地区因其区位优势,与外界交流较为活跃,自然融入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因此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地域闭塞,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市场化进程中,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东部的市场化水平远远高于西部。由此得出,市场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东西部经济发展拉开的差距就可以通过市场化程度中得到合理解释。

4.政策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贯彻的非均衡地区发展战略,其在政策上的体现是让东南沿海地区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得到了实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些政策安排的比较紧凑,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外资引进、金融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在区域政策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战略思想。首先,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国家对相同项目的投资一般会优先投资东部地区。其次,对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使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巨大的财力为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尽管后来我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但这些政策效应根本不能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所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相媲美。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难以避免,政府应高度重视。为此,要适度调整区域的政策导向。政府应努力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铲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建设,鼓励外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同时还要注意政府对政策的调整要区别轻重且要有所侧重,而不能将发达地区优惠政策简单移植。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内的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不断提高吸收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落后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创新型企业并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此外,还应与当地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创立以企业为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开发实体。政府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同时建立以政府为指导的,以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使科研成果更好促进企业壮大发展。

3.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知识交流平台。人力资本的素质水平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本配置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还未健全完善的人才配备机制,还须对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分配方向为辅的人才配置机制,保证各区域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增长,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良性人才配置环境。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但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缩小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异,而是要寻求一个协调共赢的点,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A].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2]李鑫.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J].经济与法,2014.01.

[3]张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前沿,2010(15).

[4]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05.

第7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企业发展战略 三门峡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三门峡地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过渡区域,目前被定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规划、引导、推动、服务、协调作用,构建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区域内的企业,又如何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内企业应研究区域经济,融合区域经济体,更好地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顺应调控、利用政策、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科学规划,在区域经济共同体内,甚至共同体外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8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关键词]农村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下诞生的发展模式,它促使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农村区域经济有了新的变化和动态。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

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领域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

1.1农业正在向优势产区集中,并不断深化生产结构的战略性,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也日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2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领域,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东部地区,这种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1.3自然资源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区域经济体制的环境差距共同导致并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使中国区域市场化有了明显程度上的差异。

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理论重点研究对象,却长期忽略了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研究。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运作过程中,改革开放促使政府,研究机构全面考虑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

2.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传统思维定势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益驱使是影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和经济根源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

1 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促进农村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

2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借助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4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把发展目光从城市化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打好我国社会化社会的根基基础。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途径

1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的时代问题,明确城乡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的办法。

2 进一步更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想和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3 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切实需求,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 深入探讨农村建设的县乡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改善居住环境,强化基层村镇管理的指导力量。

5 注重农村规划建设,推动农村环境建设,改善城市就业环境,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

为解决农村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我国加快了对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

具体方法有:

1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逐渐缩小城乡之间、东部和中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大背景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并完善区域经济专门领域的立法,建立特定区域的特色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3 为协调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由官方、企业和民众共同执行统一、协调、有效的审查协调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4 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实际现状,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农业之路,让区域之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能自由运转,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第9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

记 者:范司长,国家发改委是负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您又是这方面的专家。那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范恒山: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显著。二是落后地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封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政策予以解决。从政府角度讲,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的责任。从群众角度讲,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别和贫富悬殊太大,既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影响到推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家层面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概言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记 者:近些年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范恒山:作为国家负责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门之一,过去几年来,我们积极谋划,成功推动一系列关键事项纳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使地区经济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是推动深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的认识,促使各个方面从全新的角度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区域战略,区域战略的谋划与实施被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放到了各地经济工作的全局与核心位置。二是推动编制了众多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促使区域政策不断强化、细化和实化,区域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规划和文件成为引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三是推动建立了一批承载先行先试使命的特殊功能区,促使一些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成功实现超前探索,顺势打造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四是推动区域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全面跃升,促进了区域合作直接进入经济活动的中心层面,区域合作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五是推动出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促使陆海统筹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海洋经济的地位和实践探索达到空前的高度。六是推动扶贫开发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促使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体系,扶贫开发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一体推进。七是推动形成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促使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治理与保护、流域治理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解决当前难题与构建长远机制的有机统一,一些重点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应该说,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战略格局都更加清晰、政策体系都更加完善、支持举措都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发、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得到遏制。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版图正在形成。三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加大,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区域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区域开发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区域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总之,近年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展,中西部发展大大加速,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加快,地区经济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记 者: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形势如何?

范恒山:尽管近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发展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现实看,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区域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第一,区域间实质性的发展差距还没有缩小。虽然区域间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地区间一些关键方面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有些方面甚至在继续扩大。比如不同地区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的财富水平等重要指标差距还在拉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还有面积广大的贫困地区,大量人口的收入水平仍处在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第二,其他的区域性问题仍然严重。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受责任、体制、比攀等正面或负面因素的驱动,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导致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的状态仍然比较严重;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地区转型困难,替代接续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不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社会管理方式和矛盾调处机制亟待改善;部分区域存在着过度开发问题,经济社会活动的过度集聚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密、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运行成本过高等“区域病”或“城市病”;等等。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区域发展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实质性的区域一体化进展缓慢,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仍困难重重。从发展态势看,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在总体上给各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机遇和利益共享平台,但具体而言,欠发达地区在这一进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受制状态:不仅要被动接受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而且因技术等相对落后而在深度开放环境下受到利益的侵害。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发展,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的特殊环境下,以中低端产品出口为主体的欠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害不仅直接而且更大。若非采取相应举措,这种状况在总体上将对我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形成制约,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形成不利影响。国内方面,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由于现有基础的差别和运作规制的不平等,往往造成资源要素向发达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和对欠发达地区利益的进一步剥夺;而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欠发达地区不能再走发达地区曾经粗放发展的老路,必须把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这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巨大压力和尖锐挑战。

但是,也要看到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既有过去工作的良好基础,又有不少新优势、新条件和新机遇。一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也将提升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区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增强,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三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区域间产业转移步伐继续加快,这将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加快赶超和跨越发展,也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发挥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作用。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更好地体现拥有资源优势、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价值,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重要支撑。

记 者:落实十的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做哪些工作?

范恒山:十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多论述,这些论述是我们党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新概括,也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作出的新部署。作为负责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部门,我们要全面理解十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十对区域发展工作的新要求,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努力把地区经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