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严格规范每周一的升旗制度,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来抓,并实行升旗班级轮换制,提高学生的荣誉感。
开展“伟大的民族精神”读书活动,深刻体会“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从而树立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思想。
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继续贯彻宁波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每一条内容进行细化讲解。
抓好五项竞赛检查工作。提高学生的检查能力,使检查做到公正,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并在校园网上、双周会议中进行公布。
搞好“我爱集体”和“学会生活”系列活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考核。
评比一批在日常行为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学生和先进集体。
(二)、搞好课题《系列活动对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研究和实践》。
1、搞好系列活动。
开展“我爱集体”系列活动。
开展“学会生活”系列活动。
2、抓好课题组队伍建设。
不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做好课题的布署、交流和总结工作。
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各班的课题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通过讲座、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做好课题资料的归档工作。
要求各班在每一次活动后都要留下一定的书面材料,以Word文档存入大队部。
做好调查表、考核表等活动资料的保存。
做好图片、照片、KT板等展示材料的保存。
(三)、利用传统的节日,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
3.5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3.8开展“我为妈妈做家务”活动。 【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3.12开展“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
6.1前夕开展迎“六一”手抄报比赛。
(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利用晨会、集会、黑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加大校内安全的检查力度,把安全事故纳入五项竞赛的评分中。
督促值周教师认真做好学生校内安全的检查和管理工作。
对自行车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加强对乘车、骑车学生的交通法规教育。
三、各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定大队、中队计划
五项竞赛开始
召开大队委员会议
召开大队辅导员会议
布置教室、美化班级
第一期校报、班报刊出
“我为学校献一计”金点子大赛
开展“我爱集体”系列活动
三月份
3.5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3.8开展“我为妈妈做家务”活动
3.12开展“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 共2页,当前第1页1
“我爱集体”系列活动汇报
布署并开展“学会生活”系列活动
五项竞赛小结
四月份:
“学会生活”系列活动汇报
“伟大的民族精神”征文活动
“伟大的民族精神”演讲赛
评比行为规范达标先进集体和个人
课题总结
五月份:
各中队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在“五一”长假期间,组织引导队员积极参加社会、家庭体验教育活动
校迎“六一”手抄报比赛
撰写子课题“系列活动对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研究和实践”报告
六月份: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评选朝阳奖
五项竞赛、百花奖总评
上交少先队工作总结
安排暑期工作
经常性工作: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五项竞赛检查人员培训
一、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1、要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入情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起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就有了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好的课堂导入就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把握兴趣,注重激感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优化课堂情景,创设互动合作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以境动人”,还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影响力,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从而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1、创设“质疑”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质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迎接创新的挑战。
2、创设“表演”情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广,除尖子生外,还要顾及到中下水平的学生以及双差生。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准备了乌鸦和狐狸的头饰,我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自然由被动变主动,抓住狐狸和乌鸦的言行,配以神态和动作表演,把乌鸦爱听奉承话和狐狸的狡猾相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3、创设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的开放性,教材的空间,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的空间。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如上综合实践学习课《话说家乡》之前,我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在“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家乡的变化。对这些进行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参阅有关资料,并根据资料去分析、研究,引发出对家乡建设的一种看法,一种体验。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家乡资料、自办的手抄报等。让学生上台展示图片,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让学生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对家乡的祝愿和希望。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空间,可以使同学把自己的创造性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重视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很早就被提出,实施起来效果的确不错,尤其是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课一开始是做小游戏,活跃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自然地引入情景中―“请小朋友们趴下仔细听!”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一段“下雪啦!”的动画课件放出来,接着让学生抬头看着画面中飘扬的雪花落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不由自主地大喊道:“下雪啦!下雪啦!”教师因势利导:“下雪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棉袄,瞧,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课题。现在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形的情景世界已不是难题,关键是看教师创设的时机对不对,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再分三小点来说明。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别“告诉”他,他会知道得更多!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3、在生活中学语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学校在拓宽德育渠道,全方位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山东省即墨市第一实验小学现有34个教学班,1900多名学生,125名在岗教职工。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坚持把“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渠道,改革德育方法,注重德育实效,努力实现“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德育培养目标。学校先后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特色学校等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植根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们强调,在品德课中让学生认知、明理、激情、导行,其他各科教学都要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学校重视德育的渗透,备课时都把德育列为必备内容,课堂上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为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我们十分重视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经验交流会。三年来,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评选中,有105篇文章获奖,并有18篇发表。共有省级以上获奖论文150多篇,发表24篇。
二、贴近生活,不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一核心,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坚持“教育的主题小一点、离学生的实际近一点、开展的活动实一点”的原则,对小学生的一些必备素养进行了强化,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之路。学校以《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为标尺,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以每天一次的晨会、每周一次的班队会、每月一次全校集会为主要载体,从切实抓好路队、两操、大楼秩序、课间活动、卫生五方面的常规管理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学校特别注重把抽象的行为习惯具体化,如让学生把字写工整、把地扫干净、把操做规范、把队站整齐、把话说完整、上楼要慢步轻声靠右行等等,使许多要求都看得见、摸得着,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学校通过营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教育主题,如在校门口树立了“进门是学校的主人,出门是学校的代表”的宣传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校园内树立“伸伸手,弯弯腰,纸花不见了”的标语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教学楼大厅的立柱上悬挂着“四轻”的友情提示:说话声音轻、上下楼脚步轻、开关门窗轻、搬移物品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文明习惯等。
三、活动为媒,寓德育于创新实践活动之中
学校除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外,还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艺科技活动,寓教于乐,坚持活动育人。
2008年,在四川汶川8.0级强烈地震后,学校率先在即墨市发起向四川震区捐款活动,仅一天时间就收到捐款近6万元,许多小学生把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都捐献了出来。“六一”节期间,各班级分别组织为灾区小朋友捐书、悼念四川地震诵读会、“勤俭节约过六一,我为灾区献爱心”主题班会、安全知识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有意义的儿童节。暑假前夕,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活动,用手中的笔、用自己的爱心,通过书信、绘画等形式表达对震区小朋友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擦干眼泪,树立信心,坚强起来,重返校园,以优异成绩回报全国人民的关爱和帮助,先后有500多封饱含小学生真情和心声的爱心信件寄往北京《中国少年报》报社,将鼓励和关注传递给震区的小朋友。学校还组织师生向灾区学生捐献课本5000余本,课外读物2300余本。
去年以来,学校以“爱驻心中,文明伴我行”为德育教育主题,分层次组织开展“歌颂祖国,赞美家乡”、“弘扬五四精神,发扬爱国传统”、“父母辛苦知多少”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及相关影视资料、网上资源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诚信、感恩的观念。今年上半年,学校又以“树文明新风,创和谐校园”为主题,先后组织了“学雷锋活动月”、“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读书教育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文明习惯伴我成长”环保行动、“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展风采”等内容各异、主题鲜明的多项德育活动,并计划在“六一”节期间评选表彰礼仪之星、孝敬之星、诚信之星、爱心之星,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的办学品牌,目前已形成46个特长班1000余名学生参与的艺术社团队伍。学校重视艺术活动与德育活动的结合,如庆元旦、春节拥军、儿童节、教师节等,都献上一台文艺节目,或举办书画展。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还陶冶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操。近年来,先后有300多人在全国艺术比赛中获奖,有200多人在全国艺术考级中晋级,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即墨市艺术教育的摇篮。
四、改革评价方法,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学校坚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思想,面向全体,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现,不断改革评价方法,扩大单项评比范围,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近年来,每到期末,学校在做好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传统评奖的同时,都会按比例分层次开展运动小健将、艺术小明星、礼仪小标兵、国旗小卫士等单项评选,在全校1900多名学生中,各种奖状就发了1200多张,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家校联手,打造立体德育网络
我们认为,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搞好对儿童的教育,家庭是基础,学校是关键,社会是基本保证。为使学校教育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克服校内校外教育“两张皮”、“5加2等于0”现象,学校建立了“五个一”制度,即每学年举行一次“家长看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每年对其全班学生普遍家访一遍、家长学校每学期请专家给家长作一次讲座、每学年举行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同时,还开辟了家长信箱,设立了“家长访校日”,适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议育人对策。今年初,学校又开通了网上家长学校,家长与教师可以在网上实时交流,既畅通了交流的渠道,又增强了友谊与合作,提高了育人效果。学校先后三次在青岛市家教经验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