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卫生系统媒体资料管理现状及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重庆市卫生系统内近年来以多媒体为载体而记录重要事件的资料逐年增多,目前市卫生局有400多盘DV磁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多资料独一无二、非常珍贵,但是以磁带、光盘为介质的素材保存、使用方式面临许多问题。同时,作为全国五个卫生信息化试点城市项目的深入推进,各级医疗单位将产生越来越多得电子表格、电子文档、电子音视频资料,现今对这些巨大量的数字资料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安全性差储存的安全性。一个是档案资料的物理上的安全性,这也是最重要的,单个储存介质如电脑硬盘、服务器硬盘、磁带、光盘寿命有限且安全性低,且由于重庆气候原因,容易受潮造成磁粉脱落;由于储存介质的损坏造成资料的丢失,后果非常严重。资料保密的安全性。机关工作资料许多都是资料有其严格的保密等级、公开对象限制,隔离保存非常重要。
(2)存取检索不方便以磁带为载体的保存方式,由于没有健全的编目检索条件,资料的查找非常的复杂,同时传统方式还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很多不相关的资料保存在一盘光盘上,有人将这盘光盘借出后,别人将无法利这一盘光盘上所有的资料。城建档案馆目前就存在这种困难,如有某位领导想看一段历史媒体资料,声像科的技术人员需要在海量的光盘中找出保存的单个光盘,然后将这盘光盘从始至终的播放才能找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共享的困难假如有几个人同时需要借用某一些资料,目前的管理方式无法实现。
(4)资料交换的困难目前卫生系统内各单位间的资料提交、交换都是由人工刻成光盘,在送给管理或使用部门。假如能在局域网内用电脑完成提交,而不需人工,将会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5)远程检索查找的困难局内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出差在外,因工作需要想查找各种资料,目前远程资料检索、下载还无法实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通过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检索方式来实现。
(6)传统磁带管理媒体资料成本高以上的困难,都通过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来解决。
卫生系统内建立媒资系统
鉴于卫生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建立一款高度集成化的即连即用型媒体资产存储管理产品,在具有弹性和易用性的B/S(WEB页面)架构基础上,以最简化的流程实现视音频素材和多种其他媒体文件的导入、编目、存储、检索、离线归档管理、素材下载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
1需求分析
1.1网络站点需求与现有非编系统及PC机紧密连接的方式,实现采编存一体化的网络应用流程,建立完整的在线/近线/离线相结合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局域网内任意机器都可作为编目检索工作站,无须单独配置编目检索工作站.
1.2网络管理需求由于在网络中的各类使用人员众多,因此应具备如下要求的网络管理功能:①系统必须具有对所有编辑人员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和对应的操作权限管理;②系统必须要具有对网络编辑中所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便于事后通过记录的事件日志查询功能;③系统具有对各类编辑设备的管理功能,在网络编辑中,通过中心服务器自动完成对网络中所有编辑站点的使用时间进行记录,方便事后的各项统计。
1.3存储需求现有的资料为10TB,因此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应至少包含600小时的高质量媒体资料长期存储,并有年增量100小时素材存储的实际需求。
2功能要求
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上载方式,手动上载就是在客户端以C/S或B/S方式上载;另外为了更加便利于卫生系统内部工作流程,要求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上载的素材拷贝至设定的HotFolder共享文件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自动扫描HotFolder文件夹并上载该素材。系统具备高低码流两种存储方式,及系统分在线、近线、离线的管理方式。采用可视化的离线带架管理,根据自定义策略自动为离线介质分配带架位置,并提供可视化的带架视图,直观、便捷地对离线带架及介质进行管理和维护。
2.1要求具备很强的系统扩展性要求将组件与核心服务分离,能通过新增组件实现功能扩展;能通过新增存储设备来扩展存储能力支持将组件集中部署和分布部署,从而加大系统处理能力和业务吞吐量。
2.2可跨平台的运作完美运行于windows平台和MACOS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下的计算机设备都可以联入系统做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客户端。
2.3要求媒体资产管理中心系统采用多平台全程B/S架构,应用WEB技术,可架设在任意网络环境中,局域办公网、域环境和因特网等等,部署简单,所有客户端只需输入服务端IP地址即可接入媒体管理系统。
2.4安全性要求要求具备完善的密级管理,素材级的加密控制,严密的用户权限控制,素材对于客户端完全不透明,全流程只存在元数据交互,杜绝病毒渗透,在线素材可另存到光盘介质,存储系统的具备备份容错机制保证系统数据和素材的安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卫生系统的应用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要求既可以在单机模式下应用,也可以在网络模式下应用。就重庆市卫生系统目前的现状来看,除市卫生局外,其他下属的区县级单位目前的媒体资料很少,还没必要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所以现阶段建立媒资系统主要用在管理市局现有的媒体资料,满足与非编系统无缝链接调换资料。但应用功能上必须具备网络化的模式,公共网内的任意一台PC机都可作为客户端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
1单机应用模式,即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配合非编系统使用,可在非编单机上安装B/S客户端软件,组成一套带有上载、编辑、存储、编目、检索、素材下载等功能的最简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2网络应用模式,公共网内计算机(非编、单机)可通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Hotfloder上载方式将非媒资系统用户的素材文件通过FTP服务器上载到媒资系统存储并入库。用户对库中素材进行浏览、检索操作。将检索到的素材文件导出到指定计算机FTP服务器、或非编设备进行编辑制作。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0-0001-04
2003年,我国广东首先爆发了SAILS疫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扩散到5大洲的31个国家。这是全球面临的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其流行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内地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5个省发现SAPS临床病例及疑似病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是此次SARS疫情的重灾区。2003年12月,韩国发现禽流感病例。随后日本、泰国、越南、中国也相继发现禽流感病例。2008年,中国多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4月7日全国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15 618例,其中重症773例,死亡50例。2009年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
面对如此重大的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暴露出诸多严重的弊端,如何重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危机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公共卫生危机与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
1.1公共卫生危机的内涵 危机(cri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rinein。《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对“危机”的解释为:一是严重疾病突然好转或者恶化的转折点:二是事物发生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不确定的时间或者状态、非常危险或者困难的时刻。《现代汉语词典》中,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危险的祸根:二是指严重的困难关头。按照国际社会的一般看法,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上述关于危机的各种解释和定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危机的几个明显的特征:(1)威胁性。即危机的出现会威胁到一个社会或组织的基本价值或目标。(2)不确定性。即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危机往往产生不确定性。(3)时间的有限性。即决策者对于危机情形的处理。在决策上只有有限的反应时间。决策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4)危机的双重效应。即危机既会带来损失,但也是机会和转机。综合起来看,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以及社会正常的生存秩序、发展进程等由于某种原因。通常是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威胁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公共卫生危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造成民众的恐慌和社会秩序的失序状态,对一个社会机制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其特点表现为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等。
1.2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 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主要是指在危机爆发后的处理期,参与危机处理的行政组织和应对危机的管理过程所构成的体系。主要包括信息监控机制、决策指挥机制、救援执行机制、后勤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它是政府危机管理水平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它工作效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于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否有效、成功,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
2 现行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的状况
2.1信息监控机制 我国现在的公共卫生危机信息监控机制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的子机制组成,包括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信息机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信息机制和政府的信息机制口]。医疗机构的临床信息机制是由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医疗机制的疫情报告制度。
2.2决策指挥机制 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指挥决策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共同组成的条块结合的模式。当发生公共卫生危机的时候,政府从各相关部门的行政人员和医疗机制的专家中抽调一部分人员成立一个临时性工作组作为危机处理的决策指挥机构,由它来协调其它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及指挥整个危机处理过程。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进行疫情的调查、分析和医疗安排等工作。2003年5月12日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第一次在立法中确立危机管理中枢指挥机制的首要地位。
2.3救援执行机制 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救援执行机制是一种纵向机制和横向机制相结合的模式。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具体执行的政府部门,负责疫情的监测,疫情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协调安排医疗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于卫生部,它负责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病毒研究,各地的疾控中心负责对危机发生地区的防疫消毒和流行病调查等工作。从横向角度来看,公安、道路交通、市政、城管等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在危机决策指挥机构的统一安排下各司其职,对危机进行处理。
2.4后勤保障机制 我国的后勤保障机制包括人员和物质保障体系、财政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在人员和物质保障体系中,各级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是人员动员的主要力量。军队在危机状态下的人员和物资保障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具有动员迅速、保障有力的特点。在财政保障体系中,医疗卫生体系投入主要靠政府,民间捐赠和国际援助也是我国用于公共为应急反应的一个主要资金来源。
3 现行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的弊端
3.1信息机制的弊端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分级条块管理模式,难以实现不同部门和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加上疫情的层层逐级上报制度,增加了疫情的传递环节。延长了疫情的上报时间。按照信息论的理论。信息传递环节的增加必定会造成数据的损失,就造成了统计的困难和数字的不准确。另一方面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瞒报和漏报现象时有发生。SARS疫情开始的初期,对于疫情的瞒报和漏报现象比较突出,加上忽视传媒的正面传播效应,使得各种小道消息通过各种非正式沟通渠道传播。
3.2决策指挥机制的弊端 客观上我国没有疫情决策指挥常设机构。当疫情突发时,缺乏对危机处理的有效预案设计。细节考虑不周,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致使临时组建的决策指挥机制运转不灵:当危机处理结束之后。又不能够将危机处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有效的保留下来。
3.3救援执行机制的弊端 缺乏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常备预案,致使在公共卫生危机发生之后,医疗机构和各个政府部门手足无措、反应迟缓、权责不清。影响了救援工作的展开。SARS疫情发生之初,由于没有事先的预案,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接受SARS病人,由于很多医院的设备和水平,根本无法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反而造成了医院内部的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的大面积感染。
3.4公共卫生机制的弊端 首先表现在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使得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的得到发展。其次表现在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基金上财政支持不力。例如当SARS疫情发生时,政府才紧急从财政总预备费中拿出20亿元用于西部地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SAILS患者救治以及疾控机制建设。而美国政府在我国的SARS疫情发生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危机行动中心(Enler-geney Operations Centerl随即成立,联邦应急基金提供7710万美元的运作资金,这些是在美国还没有发现1例SARS患者的情况下进行的。
3.5应急人员培训的弊端 目前中国的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着软硬件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应急人员培训不足、应对危机能力差,使得我们虽然启动了应急培训计划,但在培训过程中突显出一些问题,培训的效果受到质疑。
3.6法律保障机制的弊端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或者紧急状态管理法。涉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面的法律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中,这与现实情况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在危机发生后的行为更多的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操作,因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
4 创新公共卫生危机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4.1建立危机信息交流、公开机制 (1)建设全国统一的危机信息机制。这个机制有四个子机制组成:①整合卫生、计生现有网络机制,建立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机制;②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机制;③城乡症状监测机制;④临床公共卫生沟通系统。(2)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危机信息交流平台。(3)建立信息披露、交流机制。利用媒体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①要和媒体合作,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阐述危机管理的政策。②要恰当处理好合敌对媒体的关系。③要控制谣言的误导,保持一个权威的主体的声音。
4.2建立危机快速反应机制 危机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通过危机应急处理机构来实施。美国、俄罗斯等危机管理机制比较完备的国家都有专门的常设机构专门管理危机事件,美国有FEMA,俄罗斯有紧急情况部。建议采取国家局的建制,成立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由国务院垂直管理,局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命。培养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良,装备先进的专业技术队伍。
4.3完善救援执行机制 美国2003年通过的“联邦应急计划”中对危机发生后专门救援部门的职责、27个联邦机构的权力和责任都有详细的规定。一旦进入公共卫生应急状态,各部门按照事先的方案按部就班的进入角色,迅速快捷的展开救援行动。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关于医疗机构和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划分的预案,所以建立一套预案是必要和有效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卫生监督;职位分级管理;薪酬体系
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职能调整的逐步到位,卫生监督参公管理势在必行。由于历史原因[1-3],卫生监督员这一群体在参公的道路上面临诸多难题,矛盾问题不断凸显[4-5]。当下,全国20多个监督所试行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模式,以解决基层监督员参公后的工作效能与收入分配难题,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实施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1基本情况
1.1卫生监督职位分级管理的由来
公务员法明文规定,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事业单位,可列入参照管理范围。近年来,我国不少省份的卫生监督机构均实施了参公管理。2012年,原卫生部为解决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参公管理后出现的机构级别低、领导职位少、监督员待遇下降等难题,印发了《关于开展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2]118号),探索以职位分级管理为基础的卫生监督员管理新模式。2013年,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300余家卫生监督机构申请了职位分级试点,目前20余家卫生监督机构完成了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2职位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卫生监督职位分级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作效率是否提升和职工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使职工的生存幸福指数保持在个体期望的水平上。卫生监督员参公与国家录取公务员有着较大的区别,毕竟卫生监督是特殊群体,半路参公,年龄、职称、单位性质等,都对这一群体产生影响,尤其是待遇的落差较大,影响了执法队伍的稳定[6]。卫生监督采用职位分级管理新模式:(1)能够在公务员职务和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两种体制中找到契合点,从而调和职称与行政级别之间的矛盾;(2)有利于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据职位分类及其职位分级标准对监督员进行考核评估与职级评定,行政执法工作中实施动态调整,从而达到各扬所长、人尽其才的的;(3)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庸政、懒政和工作效率低下痼疾,让整支队伍充满活力,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4)发出国家“重视”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信号,在大部分驾轻就熟的监管职能被调整的背景下,有利于稳定卫生监督队伍“军心”;(5)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卫计委委托执法的机构,开展职位分级管理也是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完善卫生监管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发展、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
1.3职位分级管理的设计
所谓职位等级,是卫生监督员岗位、职责、能力和荣誉的集中体现。根据卫生监督员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等,参照公务员的职级模式,结合其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确定其职位等级。一般来说,卫生监督的职位分级大致可走两条线:一是岗位分级,如行政执法岗位和后勤管理岗位应有所区别,至于岗位分几级比较合适,这显然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找到合理的办法;二是能力分级,这体现的是学历的差别、工龄的差别等。学历、职称、工龄等因素和公务员薪酬体系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卫生监督参公道路的最大障碍之一。当然,职位分级管理还要考虑到单位的行政级别,据此确定不同级别职位的设置比例。另外,初次录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现任监督员的首次评聘也有所区别,现任监督员需参照其现任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予以确认。还有一种情况是,同时具有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者,原则上按照就高原则予以确认职级。监督员的职务晋升与年度考核同样参照公务员的管理方法来设计,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
2职位分级管理面临的问题
2.1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卫计委于2013年实施新一轮的卫生、计生机构改革以来,明确了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如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卫生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资质,实行资格管理、持证上岗等制度,并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卫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为基层卫生监督员解决待遇等问题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了各项津贴补贴的清理规范力度,该项工作受到影响,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导致工作推进不理想。
2.2职位分级管理与参公管理的有效衔接不顺畅
如果卫生监督参照公务员管理,就必须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及各项配套政策法规,不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参照机关公务员确定职务与级别,执行机关的工资制度,单位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有收入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有关规定。如果按照职位分级管理来落实薪酬和职务晋升,需要在公务员的职级和职务上与监督员的职位分级上有效衔接,由于这是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明确两种制度的对应衔接关系,显然,当前这项工作进度不如意。
2.3职位分级缺乏科学统一的衡量标准
公务员的级别有比较成熟的划分体制,并明确了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7,8]。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是将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依此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监督员的职位分级目前并没有比较成熟的分级标准,一些城市尚在试点中,由于各地卫生监督员的薪酬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有所不同、管理的模式迥异,难以形成固定的模式来套用,因而职位分级管理的统一推进有一定难度。
2.4职位分级后监督员的继续教育要求不统一
继续教育差异在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型单位技术人员之间比较突出。由于行政单位公务员没有职称评定项目,没有技能学分要求,因而对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没有过多要求。实施分级管理后,一家单位的行政岗位和管理类的监督员与技术类的监督员在科研创新、论文撰写、学历深造等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要求不统一,职级管理后的监督员还搞不搞科研,还写不写论文等,以及如何对各个级别的监督员开展绩效考核,是否需要制定单独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与规划等,这也是制约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的难题之一。
3对策
3.1加强领导,积极推进职位分级管理政策措施
卫生监督职位分级是一项崭新的管理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拿来当作参照或者遵循,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9]。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卫生监督职位分级管理的实施创造了条件。适应卫生监督执法医学专业特点的这项改革举措在部分城市已经取得了成功,例如深圳市卫生监督系统2015年办理卫生行政处罚案件量为3784件,较2011年(917宗)增长313%。河南省南阳市卫生监督局、贵州省铜仁市卫生监督局、山东省菏泽市卫生监督局等地卫生监督员依法办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此,地方政府和组织人事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卫生监督职位分级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参公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该项工作保障政策和措施,严格条件和程序,积极做好申报和审核工作。
3.2开展调研,科学制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机制鉴
于参公管理对卫生计生监督队伍的特殊性,需要在参公管理与职位分级管理间找到契合点,审慎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员录用、薪酬和职务晋升机制,保证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建议有关部门开展职位分级管理的调查与研究,推出科学性强、操作性活的职位分级管理新模式,既要明确卫生监督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身份,又要有别于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评定模式。将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监督队伍按照职务分级管理和考核,实施季度、年度和任期三位一体的考核办法。创造有利于卫生监督员薪酬稳定增长与年功积累和工作勤绩密切结合的激励机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留下的基层卫生监督员待遇较低和晋升困难等难题。
3.3积极探索,推出职位分级及待遇的合理标准
职位分级标准是该项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卫生监督机构在参公时,除行政职务管理人员外,有技术职称的监督员则多半选择职位分级管理,所在单位在对监督员开展公务员登记备案时,要详细地对照人事档案,弄清当事人的工龄、学历、职称等基础材料,考虑单位的规格、编制和职数限额,提出职位分级的科学性标准,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客观公正;二是效率优先;三是晋升规范。一旦确定职级后,不得随意扩大实施范围、不得自行变更晋升职级的条件、不得擅自提高职级待遇等。
3.4敢于尝试,差别化制定监督员继续教育模式
关键词:胜利油田;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82-01
1 胜利油田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胜利油田作为国有企业,以生产为主,对服务行业的投入较少,再加上企业办社会,东营市政府财政对油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没有投入。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预防保健经费不足;②健康教育经费缺乏;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经费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只能以医疗为主的模式,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出现了“重医轻防”、“只治不防”的现象,制约着社区公共卫生健康发展,也加重了社区病人的负担,影响到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到社区自身的经济补偿。
(2)“以药养医”现象仍较突出。由于补偿严重不足,社区技术劳务收费过低,药品收入成为社区自身发展的主要补偿来源。据统计,在胜利油田7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2008年药品收入占到当年业务总收入的72%,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甚至高达90%以上。过高的药品收入,过大的经济压力,不仅挫伤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加了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更不利于社区居民的健康。
(3)医疗保险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狭窄。医疗保险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胜利油田已经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医疗保险的范围内,但是没有完全覆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免疫等就被排除在外。造成的影响是参保人员无法用医疗账户金去购买这些服务,只能自掏腰包付现金,同时也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4)缺乏持续稳定的补偿机制。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过程中,尽管得到了胜利油田不同程度的启动经费、培训经费、防保经费等,但还未建立起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的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还没有纳入财政和卫生事业经费常规预算,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劳务性收费过低,社区医务人员的基本待遇还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 对胜利油田社区卫生补偿机制的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渠道。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多渠道的筹资,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思路是政府主管部门承办,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缺陷是:在卫生服务筹资补偿方面可能又会出现以往的“等、靠、要”的问题,导致资金不足,这不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也不利于激励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些地区已开始尝试“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等其他模式,这对于促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胜利油田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来源,主要有油田社区拨款、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医疗保险等,比东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渠道狭窄,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的要求。
(2)规范社区卫生收费,完善收费补偿机制。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根据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特性以及成本核算的结果,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收费标准,理顺补偿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内容非常广泛,收费标准既要体现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也要考虑特需服务项目,既要有医疗服务项目,又要有防保服务项目,使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合理的补偿。收费补偿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偿途径之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度非常大,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逐利化倾向,增加了社区居民的负担,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胜利油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以药养医、以药养防”的问题,造成小区居民的“看病贵”,“看病难”。
(3)扩大医保覆盖面,建立两者的紧密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组织非常关注的问题,但不少人对医疗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认识肤浅。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报销或补偿方式,而且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管理、调节和控制方式。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是相互依存关系,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功能层次分明的医疗卫生机构,引导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有利于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为参保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重度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4)建立持续稳定的补偿机制。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共和准公共卫生服务,必须有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才能得以开展和维持。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公共和准公共社区卫生服务的拨款总额约占当地财政支出的0.2%。胜利油田应该建立起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的补偿机制,把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纳入卫生事业经费常规预算,争取东营市对油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政拨款,把油田的社区卫生服务办成公共卫生服务,促进油田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枫叶.政府主导下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化管理模式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8,(02).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6604(2012)00—0071—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由于它的突发性、意外性和群体性等多重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个体健康与社会秩序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虽然从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明显加快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步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经初步建立。然而,我国的卫生机构,尤其是广大乡镇卫生院所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构建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完善现有的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则显得十分重要。
一、我国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现状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可以划分为结构体系与功能体系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联的系统。其中,结构体系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所涉及的包括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四大系统的处理机制。而功能体系则是对应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周期性波动(潜伏、爆发、蔓延、稳定、下降、回复)而进行的指向不同阶段的举措,主要包括预防、反应、扩散、恢复和总结等五方面内容。功能体系是结构体系重要的外显性表征。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实施中能够实现报告的动态性、实时性和网络化管理。2004年1月,卫生部正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已有70.3%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这为我国乡镇卫生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反应和评估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我国广大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组织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简陋,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经费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导致识别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低下,报告意识淡漠,易造成监测盲区和空白点,这与建设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公共管理学指出,组织协调是组织运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之一。其中,水平协调是指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益相关的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以明确相互间的边界;二是成立机构间委员之类的组织进行协调,推动在共同参与的领域的合作。
Ouarantelli认为,危机管理需要一个富有弹性的、适应性很强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各种危机所需。应急组织协调机构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保障。2004年3月,卫生部专门设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然而,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仅有3.3%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也相应设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这对于广大的乡镇卫生院而言,组织动员的辐射力度十分有限,普遍存在反应速度慢、指挥协调乏力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以来的危机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条块分割”模式,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专业救灾队伍发挥其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种难以克服的局限,那就是部门间责任与权力的不对称关系导致了各个危机管理部门之间“界面关系”的模糊,其结果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协调,这无疑不利于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较差,应急能力薄弱。受体制机制、地理环境、经营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普遍缺乏活力,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较差,应急能力薄弱。尤其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以及市场经营模式的挑战,乡镇卫生院只有及时转变观念,针对自身发展瓶颈,盘活现有资源,提高治理水平,改变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挑战。
乡镇卫生院缺乏对高素质适宜人才的吸引力。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是长期以来制约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乡镇卫生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除了必须对在岗人员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之外,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卫生院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改革现有用人制度,吸引和稳定专业人才,优化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
乡镇卫生院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其应急能力的发挥。由于乡镇卫生院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在我国卫生工作中地位不高,再加上部分地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期忽视,造成了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难以为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乡镇卫生院将主要精力转到有偿服务与创收上,制衡了对公共卫生等工作的投入,恶化了乡镇卫生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发挥。
三、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构建思路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报吿的完整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及时、规范、有效处置率达100%。
(二)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重点卫生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覆盖率和知晓率,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均达100%,镇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达100%。
(三)完善卫生应急风险沟通机制,加强卫生应急知识社会宣传教育,实现卫生应急知识宣教覆盖率和知晓率,县城分别达100%和80%,农村分别达80%和60%。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与救援组织(见附件一)
(二)应急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见附件二)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监测
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二)预警
县卫生局根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相应级别的预警。
(三)报告
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任务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责任报告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均属于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县卫生局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县卫生局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报告,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四、应急反应
(一)重大灾害
接到重大灾害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重大灾害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根据不同的灾害,采取对应的救援应急措施,通知相应的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分类应对和处置。同时,判定事故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政府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二)医疗救援
接到医疗救援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医疗救援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并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突发传染病
接到突发传染病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四)中毒救援(食品安全)
接到中毒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中毒救援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进行现场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判定事故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向市卫生局和县政府报告事故进展情况。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五、保障能力
(一)加强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舆情信息收集和综合分析机制,构建公共卫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延伸至全县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监测网络,健全监督报告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应急预警制度。
(二)加强应急预案实战能力建设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演练活动,加强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估,根据演练情况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整合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科学规划综合性应急队伍规模和布局。保障经费,装备到位。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 运行 影响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59-02
一、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定
为了改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在2009年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其中,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使用、配送、药价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方面,有利于药物的规范应用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医疗机构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部分规定内容如下:
第一,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指的是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保证供应、价格合理、剂型适宜的药物,大多数疾病经基本药物治疗后均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国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均使用基本物,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但是该类药物的经济利润低,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应用较少,实施意见的出台,可以保证医疗机构为民众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
第二,限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实施意见在颁布实施初期,医疗机构在用药上具有过渡期,例如部分机构必须使用非基本药物。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严格禁止相关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医疗机构处于过渡期内,会对非基本药物的使用进行限制,例如提高药物使用成本,从而避免药物滥用,防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一直以来,我国药品销售存在15%的加成,而且随着销售环节的增多,药品价格也会提高,如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药物的市场价格达到出厂价格的几倍、几十倍,造成药价虚高现象。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由于药品管理松散,药品加成远远高于15%的指标{1}。针对于此,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能够改变药品加成获利的现象,避免医务人员开高价药、以药养医,实现了药品价格的合理性,体现出基层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特征。
第四,药物公开招标采购。基本药物制度出台之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自主采购,具有效率低、配置不合理的特点,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对此,实施意见中要求基本药物在采购时,由政府为主导,在网上进行公开招标,并由具有物流能力的企业进行统一配送。如此,药品采购效率提高,能够保证资源配置和合理性,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需求。
二、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影响基本药物使用
基本药物多属于非专利药品,特点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但经济利润低。对于生产商家而言,往往不愿生产;对于销售商家而言,往往不愿经营;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往往不愿使用。由此可见基本药物的市场脆弱性,以上某个环节改变,均会导致基本药物的消失。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500种基本药物中,约有500种在北京市场中没有踪迹{2}。在实施意见中,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均使用基本药物,一旦这些药物短缺,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量,就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制度实施目标相违背。
(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其中一个目标就在于提高用药安全性,这些药物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能够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仔细分析可知,这里的安全指的是不良反应少、生产工艺完善,却不能保证药品的自身质量。以我国华联事件为例,为了降低药价,生产商家从生产成本入手,结果导致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另外,在药品的招投标环节,如果只关注竞标价格,而没有综合考虑商家信誉、企业规模、药品质量等要素,就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将这些药物用于基层医疗机构,难以保证用药安全性,甚至危害人身健康。
(三)难以及时获得药物
在实施意见中,要求药品经招标后由物流企业统一配送,但是在具体执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录缺陷、配送率低、招标工作缺位等。以配送率低为例进行分析,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资金压力大,容易出现断货现象;二是一些基层机构位置偏远,且药品供应量小,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难以获得经济利益。基于此,如果药品配送不及时,或者配送时间不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就会耽误临床用药情况,甚至引起医患矛盾和纠纷。
(四)医疗服务开展受限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也已经严格执行,但是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完全普及。按照一些患者的理念,认为价格高就是好药、价格低就是劣药,对于这些没有专业识别能力的患者而言,会产生不愿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医疗机构单一使用并供应基本药物,正常的医疗服务会受到影响,导致各项业务的开展受限。
(五)财政补偿经费不足
以卫生部2009年的卫生费用研究报告为例,2008年我国药品费用支出总计约为6202亿元,基层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的推广使用率为30%,按照使用比例70%、加成率15%计算,可知财政补偿资金余额为170亿元{3}。但是考虑到药品加成率远高于15%,一旦对药品加成取消,财政补偿资金会明显增加。另外,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部分医务人员在编制以外,按照在编人员进行核算,经费缺口会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两点,基本药物的销售实行零差率,单纯由政府进行财政补偿,会产生经费困难的现象。
三、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多渠道补偿机制
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会增加财政补偿数额,而且可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采用多渠道补偿机制,例如政府投入、医疗服务、调整医保等,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健康运行。具体如下{4}:第一,综合分析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地域、人口等要素,确定财政拨款金额。其中一部分用于医务人员的工资;另外一部分通过绩效考核,作为补偿奖金使用,考核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核定任务完成、制度改革、居民健康水平等。如此,既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又能够对医务人员产生激励作用。第二,通过医保基金进行补偿,即医保和新农合在当前的运行基础上,对药品加成取消造成的收入减少进行补偿,设立药事费用的补偿医疗机构。
(二)合理选择配送企业
在统一配送制度下,配送物流的效率,决定了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够及时获得药物,这就对招标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综合分析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信誉,优先选择规模大、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第二,考虑到区位因素,配送招标以区域要素作为主导,对运输条件好的区域和差的区域进行合理搭配{5}。第三,针对配送活动构建完善的约束制度,如果超出配送时间,就要对配送企业进行惩罚,以提高合同执行质量。第四,针对企业资金短缺情况,可以在配送率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调节,促使不同的配送企业之间相互补充。
(三)构建招标评价体系
由于基本药物的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因此为了保证用安全性,要求制定一套招标评价体系,以价格、质量两项要素为核心,对投标方进行甄选。具体来说,以药物经济学为指导,将评分项目划分为原料、成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多项指标,采用综合评分的形式,最终确定中标者。另外,药物的使用具有长期性,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监管;采用不良反应报告体系,针对违规生产企业进行严厉惩处,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提高医疗报销比例
在医保目录中,针对甲类治疗药品的报销比例具有明确规定。为了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应该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疗报销范围,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而且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如此一来,能够对民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起到积极的引导效果。与此同时,报销核算工作的开展,要求定点医院和医保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可以在收费单据上明确不同药物类型的费用,提高核算工作效率{6}。
(五)加强药物制度宣传
考虑到当前民众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缺乏了解,因此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宣传基本药物的生产、处方、质量监管,使民众知道基本药物具有价格低、疗效好的特点,能够保证用药质量。第二,宣传用药安全性,尤其是常见药物的用药方法、计量、时间,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保证民众能够安全用药。第三,让民众了解基本药物的监管体系,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督工作。在宣传方法上,一是派发宣传手册,保证图文并茂;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作为传播途径,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限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药品销售实行零差率、药物公开招标采购。对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体现在影响基本药物使用、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难以及时获得药物、医疗服务开展受限、财政补偿经费不足等。对此,应对措施在于多渠道补偿机制、合理选择配送企业、构建招标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加强药物制度宣传,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
注释:
{1}徐竞然,傅鸿鹏.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49~1450,1453
{2}王晓蓉,皮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09):27~28
{3}曹艳民,李士雪,肖征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采购配送机制构建情况及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1~53
{4}曹艳民,李士雪,肖征等.基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7):70~71
{5}曹艳民,李士雪,高倩倩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套改革及机构运行状况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4~56
{6}宋燕,卞鹰.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2,(09):30~32
1、为什么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2、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何?
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印发以来,国家层面和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试点,在团队组建、筹资、激励、考核等新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主要包括签约服务内涵有待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尚不健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激励不足等。同时,在基层服务的家庭医生与上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薪酬、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推广。
3、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目标是,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4、谁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什么服务形式?
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由以下人员承担: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二是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三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同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未来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5、居民如何与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将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每次签约的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根据服务情况选择续约,或另选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对接,各地在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时,居民或家庭还可以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6、居民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优惠?
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7、签约服务费从哪里来?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在合理控费方面的作用?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签约服务维护好签约居民的健康,是从源头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8、如何激励家庭医生团队更好地提供签约服务?
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积极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在收入分配方面,要综合考虑包括签约服务在内的绩效考核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奖励基金,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级以上医院在绩效工资分配上也要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对家庭医生团队以及参与签约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予以资金支持引导。
同时,应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一是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二是落实《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94号),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三是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四是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9、如何加强签约服务的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促进家庭医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各地卫生计生、中医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健全签约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为核心的签约服务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开展定期考核。鼓励家庭医生代表、签约居民代表以及社会代表参与考核,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家庭医生团队具体考核情况及评价结果。三是建立挂钩机制。绩效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以及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对于评价结果不合格、群众意见突出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相应惩处机制。四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以签约居民为主体,向社会公开的反馈评价体系,畅通公众监督渠道,使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居民的及时反馈和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居民选择家庭医生团队的重要参考。
10、如何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2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5-0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社会居民提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卫生干预措施,主要发挥疾病防控的作用。该干预措施的实施程度和实施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慢性病防治情况和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因此应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保障人民公平、可及的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等公共产品。本文重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和评价模式进行阐述。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服务水平偏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严重匮乏,且面临日常工作量大、压力大等问题,对其服务工作的开展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其服务质量。同时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多数医疗机构未对医务人员就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且上级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层缺乏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有力监督,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下降[1]。基层医疗机构忽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已逐步推行对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绩效考核,但对考核结果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仍未及时跟进。由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未建立或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上报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并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未得到有力落实,因此难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的构建方法
监管层次划分,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的相关要求,监管层次可划分为管理层、执行层和结果层三个层次。其中卫生监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属于管理层,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起整体领导作用。执行层和结果层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和承担后续服务职责。
作用机制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中运用各项作用机制,有助于质量监管的顺利开展,并且可有效解决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⑴考评机制:上级卫生监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督导检查和医务人员服务水平考核,并及时定期上报检查和考核结果,同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就检查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⑵奖惩机制:通过施行薪资奖励、荣誉奖励和晋升奖励,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检查中出现严重问题、考核不合格或因工作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医务人员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和通报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2]。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体现服务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通常委托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模式可有效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并提升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率。
3.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原则
核心是公信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中设立第三方评价模式是从人民群众满意度出发的科学举措,因此第三方评价模式需以公开化、透明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业规章制度,提升第三方评价的可信度和规范程度,从而赢得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认可[3]。
关键是专业水平,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建立完整的包括项目、财政支出、资金使用、季度年度报告、预算和职能行使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以保障评价的权威性。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根据评价事项的不同,组建专业的评价团队,并在实施评价前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培训。
立足点是独立性,第三方评价的全过程需接受上级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但若监管部门过度行使监督职权会对第三方评价造成消极影响,并使第三方评价丧失其独立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因此,监管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应尽量减少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过度干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前、中、后期的评价,评价前期卫生行政监管部门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评价部门,需委托有评价资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服务项目等进行评价,并签订第三方评价协议,对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明确认定。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就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与负有监督职责的卫生监管部门确立评价方案,并根据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期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进行项目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在评估后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写出评价报告[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馈评价结果,为其绩效考核和资金使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向第三方评价机构反馈使用效果,为其改进评价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健康干预措施,在具体施行各项服务举措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并建立公共服务评价制度,以增强全社会对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全社会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率,从而实现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莎莎,等.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监督与控制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1):70-72
[2]谢明霏,等.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质量监管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27(0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