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1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在毕业临降之前,学校给予了我们一个实习的机会,为的是让我们对社会有所实践,我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经过学校的安排,我到了×××保险公司分公司,从事我不曾熟悉的保险工作,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涌涌来之,但是我可以克服,因为我坚信自己可以面对。

在工作期间我明白到,服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业务的发展,还关系到公司的声誉以及未来。因此,我从未放松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服务技能的提高。按照总公司“统一标识、统一柜面、统一形象”的要求。使客户来办理业务时感觉到更专业、更方便、更温馨,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公司的形象。我坚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对于出现重大事故的家庭,我们没有死板地执行规定,而是以最快的时间确定事故性质,然后第一时间将赔款送到客户家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严格按照上级公司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引进和采用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在制订各种考核办法时,始终遵循突出效益和长期盈利能力评价的经营绩效考核原则,努力调整险种结构,使之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加大了对赔付率和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单证管理办法》、《核保实务》等一系列规章、办法,严格把关,认真审核。

在这期间无论在办理业务还是其它的工作中,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不越权办事,不以权谋私,没有出现被客户投诉的行为以及其它违规违章行为。能一直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立足岗位,积极完成支公司和本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2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在工作期间我明白到,服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业务的发展,还关系到公司的声誉以及未来。因此,我从未放松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服务技能的提高。按照总公司“统一标识、统一柜面、统一形象”的要求。使客户来办理业务时感觉到更专业、更方便、更温馨,全面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公司的形象。

我坚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对于出现重大事故的家庭,我们没有死板地执行规定,而是以最快的时间确定事故性质,然后第一时间将赔款送到客户家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严格按照上级公司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引进和采用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在制订各种考核办法时,始终遵循突出效益和长期盈利能力评价的经营绩效考核原则,努力调整险种结构,使之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加大了对赔付率和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单证管理办法》、《核保实务》等一系列规章、办法,严格把关,认真审核。

在这期间无论在办理业务还是其它的工作中,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不越权办事,不以权谋私,没有出现被客户投诉的行为以及其它违规违章行为。能一直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立足岗位,积极完成支公司和本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上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老员工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接纳听取。

第3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保险业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保证保险事业顺利进行,这就对中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工作应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而应该更加完善。法律监管无疑是保险监管重要而有效的常规武器,但必须充分估计到在中国现行法律制度环境和社会公众对保险法律认同程度甚低的客观背景,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我国国情。

关键词:保险业;监管;保险产品

保险业是经营保险商品的特殊行业。保险业作为经济损失补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对保险业都进行监管是必然的。

一、保险业的特点

保险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专门处理风险的行业,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这种特点具体体现在保险商品的特殊形态和保险经营方式的特殊性。

1.保险商品的特点

保险是一种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活动,保险商品是无形的商品。一般商品有具体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保险商品不具备感官性特征,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很难直接被人感知,又因为是无形的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很难刺激人们的感官,因此很难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人们对风险及其后果的畏惧与对保险的必要性的理解往往局限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在这之前容易存在侥幸心理。然而,安全观念上的保险消费则需要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发生。保险商品的这种需求严重滞后于消费的特点对保险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

保险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另一方面是:商品功能的迟滞性。它虽然是服务形态的商品,但不同于旅游、文化之类的服务形态的商品,因为旅游等形成的商品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生产过程的完成往往就是消费过程的结束;而保险商品则不是这样;消费者购买的是一个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承诺(提供赔偿或保障),人们购买的保险商品不能获得现时的利益,这种承诺是一种信用,被保险人交纳保费在前,遭受风险损失后能否得到赔偿则取决于保险人履行合同的愿望和能力。

2.保险经营的特点

保险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保险经营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经营的特点。

(1)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一般企业的经营资产来自于自有资本的比重较大,因为他们的经营受其自有资本的约束,所以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为其后盾。保险企业也必须有自有资本金,但是保险企业的经营资本主要来源于投保人按保险合同向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而这些保险费正是未来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负债。

(2)保险经营风险的特殊性。一般工商企业来讲,债权人是比较少的,是少数人,一旦破产,对社会的危害比较轻。但保险公司总是需要有至少一定的保费规模,总得有相当多的保单件数,才能维持它的稳定经营,才能平衡业务的风险。所以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持有人都不应该太少,哪怕是相对较小的保险公司,一开始比较小,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即便是比较小的保险公司,它持有的保单件数都不应该太少。太少的话,经营是不稳定的,没办法经营的。一旦破产,就会涉及到几千万人的利益损失。一般的工商企业破产的时候,债权人比较少,他们一般不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稳定。但是保险企业的债权人是比较多的,一旦破产对整个社会的危害则比较严重。它的风险是具有长期隐蔽性的,是不易识别的。

(3)保险经营成本的特殊性。保险业的经营是以大数法则和概率论为基础的。保险经营的成本与一般工商企业商品成本相比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保险商品现时价格制定依据是过去的、历史的支出得平均成本,而现时的价格又是用来补偿未来发生的成本,即过去成本产生现时价格,现时价格补偿将来成本。同时确定历史成本时候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历史数据和资料,而且影响风险的因素在不断的变动,使得保险人确定的历史成本很难和现时成本相吻合,更难和将来成本相一致。因此,科学地测定保费或费率,是保险经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保险监管的目标

国家对保险业监管的目标,是指国家监管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对保险业进行监管所达到的要求或效果。最主要的是:一是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二是保证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据保监会对2008年保险业监管工作的要求: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和改善监管,提高保险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好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重点抓好偿付能力执行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法规落实的监督。财产保险公司要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着力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内控执行力;着力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提高经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着力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认可度和信任度。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为中心,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三、当前监管工作的重点

1.加快完善保险监管法律体系

对保险业进行法律监管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完善的保险法律体系。保险法的组成主要包括保险业法、保险合同法和其他方面的保险特别法,它们分别调整不同范围内的保险关系。保险业法是对保险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具体规范保险企业的组织形式,保险企业的设立程序和条件,保险企业的主管机关,保险资金的管理、使用财务计算,保险企业的解散和清算,以及违章处理等内容和行为。保险合同法是规范保险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法规,是保险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险特别法是规范某一保险的法律,例如国家关于法定保险的各种法律规定。

需要完善的法规包括对各类专业机构(人、经纪人、公估人)的监管、保单持有人权益保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保险欺诈以及会计制度等诸多内容。为了提高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提高监管效率,修改后的法律应进一步明确保监会对保险业所拥有的专属监管权利,其行为能力不得受有关各方的干预和牵制,并适度增加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编制。此外,在法律上应进一步确立以保监会为主、其他相关机构为辅的多重监管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职责以及保险业行业协会、专业性的保险同业协会(如人协会、经纪人协会、公估人协会、精算师协会等)的地位和作用。

2.强化非现场监管

(1)以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充足性和偿付能力额度为重点,提高监管执行力。全面落实《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加强准备金评估规范性和充足性监管,加强财务核算和绩效考核监督。对于偿付能力额度未达到监管规定、未严格执行《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公司,保监会将依照法律法规从严处罚,通过采取停止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停止高管任职资格审批、限制公司分红和高管层薪酬、强制分保、停止相应业务、直至退出市场等措施,督促公司改善偿付能力额度状况,提高偿付能力监管执行力。

(2)建立与公司主要股东、独立董事和监事长的沟通制度。保监会将向公司主要股东、独立董事和监事长通报监管情况,特别是公司在偿付能力、经营状况、市场行为、数据真实性、行政处罚、投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股东、董事和监事对公司管理层及公司经营情况的考核监督。

(3)加强财产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及内部稽核审计工作监管。全面落实《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指引》、《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充分发挥合规管理和内部稽核审计在依法规范公司经营、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内控执行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产险市场实际,对公司合规管理和稽核审计工作提出要求,明确工作重点和原则。

3.对高层管理人员加强管理

为加强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规范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强化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推动保险公司规范运作。

保监会2008年4月28日,《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培训对象包括保险公司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中国保监会认为应当参加培训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办法》规定以上人员需接受基本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基本理论培训主要包括国家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理论以及保险业发展政策等。法律法规培训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险监管有关规定以及保险公司运作的法律框架和要求等。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包括保险公司战略管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知识等。职业规范培训主要包括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与诚信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

4.对偿付能力进行严格的监管

《保险法》第108条规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对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实施监控”。这是《保险法》规定的保险监管机构的一项职责。《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81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这是给保险公司设定的一条义务。赋予保险公司一项义务,就是保险公司应该保持和必须具有最低的偿付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监管机构习惯把监管目标放在对保险主体市场行为的合规性监管上,忽视对偿付能力的监控,部分助长了一些公司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管理的粗放型经营方式的发展,今后应逐步将重点放在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监管,要定期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的测试,确保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从而根本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保监会成立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这个标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除了保监会的人员以外,还有保险公司的人员与院校的专家。另外,还建立了一个偿付能力监管协调机制,这就把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协调统一起来,把这个工作做好,其中还包括统计信息部门要对保险公司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申曙光.保险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3]李卉.当前我国保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金融,2005,(4):22-23.

第4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一是恒大物资经销处刘继生的税务欠款,由于目前刘继生没有经营来源,仅靠工资归还欠款,每年只能归还一万元左右,按目前刘继生的还款能力,五百多万元的税务欠款收回期限需要50多年。二是客运部处理事故的借款,受事故处理快慢的影响极大。2010年的一起交通事故,距今已有三年多,但一直不能结案,使得保险公司不能理赔,企业为其垫付的资金不能及时归还。

二、加强应收款管理的必要性

应收款项的增加隐含了大量坏账损失,导致资金流量严重不足,这给社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困难。尤其是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账户后,集团公司对各三级单位资金实行了严格管控。如果资金不及时回笼,那么社区将出现资金断链,势必影响社区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整体资产质量。应收款项作为重要流动资产,在社区日常经营活动中作用显著,其安全系数和数量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能否有效控制和防范应收款项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

三、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1.完善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为加速资金周转、预防应收款风险,社区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整合期间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资金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内部结算管理办法》、《资金进入“紧张”状态防范资金风险的特别规定》等等,从制度上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理顺了结算、核算、清收的业务流程,避免了扯皮推诿现象。《职工薪酬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的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的欠款。

2.强化备用金的管理。

2.1区域付款采用打卡发放制度。区域报销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偏远区域职工,但增加了备用金管理的风险。将使用现金额度较大的经常性报销业务改为银行“打卡发放”,财务专员只需要负责编制发放清册,不需要接触大额现金,既减少了备用金的占用,又方便了职工、控制了风险,

2.2实施备用金监管制度,降低备用金额度。社区将备用的管理列为应收款项重点管理项目,明确规定:社区机关各部门的借款由于办公室统一办理,借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5000元。钱营、荆各庄、东欢坨距离机关较远区域的备用金借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3000元。运输部门处理事故借款额度不得超过事故赔偿额度。各单位的备用金借款要设专人负责管理,财务部要将职工的备用金借、还情况逐月进行专项分析,上报纪委和社区主要领导,接受纪委和领导的监督。备用金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限制了借款额度,缩短了借款时间,降低了资金回收的风险。

3.严格应收款项的考核。

一是对基层各考核单位实行应收款项和利润捆绑考核,未收回的应收款项用当期利润弥补。二是对自谋职业者(或承包者)应上交的工资薪酬,规定了上缴时间和逾期不缴纳的处理方式。

4.以科学手段为载体,实施居民水电暖捆绑收费,减少“三费”欠账。

为了清欠居民水、电、暖“三费”,将居民小区的电表更换为预付费电表,搭建以“一费控六费”的管理平台,减少“三费”欠账。“一费控六费”就是用电费控制水、电、暖、煤气、卫生、物业费。1-7月份累计清欠暖气费952万元。

5.以经营调度会为依托,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长效机制。经营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参加的人员包括社区各基层单位负责人、机关各职能部室负责人、社区经营副经理。通过经调会的平台可以处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定期分析社区应收款整体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问题、制定对策。二是沟通、协调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业务衔接问题,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方向一致、步调统一。三是对棘手问题请求领导帮助解决。以经营调度会为依托进行应收账款的调度、督导,减少了会议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6.充分利用集团政策清收内部欠款。

第5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 全面风险管理 组织结构

一、问题提出

自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以来,我国保险公司发展迅猛,但对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对风险管理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意识,形成以保费增长为目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了强化保险公司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从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监管等多角度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保监会颁发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审计、合规等方面的文件,2007年出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2008年出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建立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和监管机制,2010年出台《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四道防线,2012年底《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2016年一季度起,偿二代监管体系正式实施。

由此可见,在国际全面风险管理盛行、国内保险业竞争环境激烈的大趋势下,加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建立符合监管要求且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保险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讨论一般保险业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改进方向。

对于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界定虽有差异,但内涵大致相同。COSO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各个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苗强(2013)认为保险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将复杂的数学计算和人的行为、专家的判断整合在一起的复杂框架。张琴等(2009)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全面风险观、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以及ERM框架体系三部分,并提出,企业之所以进行风险管理,是因为人们的安全需求、通过降低风险及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公司价值、外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即风险管理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笔者认为,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学者对全面风险管理概念界定,都揭示相同的ERM本质,即对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进行管控,从而提高公司的价值,实现企业的战略目的。

在构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存在着不同观点。COSO委员会强调从目标、风险管理要素和管理层次三个维度构建ERM体系。苗强(2013)认为平衡计分卡(BSC)和ERM在管理流程、理念、实施的时间点上有共同之处,ERM需要全面的系统绩效评估框架来支撑管理,可以将两者进行整合。袁志军(2010)提出保险公司应该建立有分支机构、总公司的职能部门、合规管理和风险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这四道防线的多层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刘洪渭(2009)提出建立由警源、指标体系、辅助支持系统、预案体系和管理系统五部分组成的全面风险预警系统,并应遵循全面风险预警与重点风险预警结合、与经营管理协调一致、与成本控制相适应的原则。杨树东等(2009)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包含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ERM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包括了具体方法、组织结构、原则等内容。

保险业作为自身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及保证,对于管理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利用所面临的风险,而如何构建ERM体系则值得进一步探讨。虽然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ERM体系的构建,但面对具体情况以及偿二代体系出台后究竟如何构建却较少提及。本文将以A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例,讨论一般保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及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希望其他公司能从中得到启示。

二、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存在问题

(一)A集团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A集团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核心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并行发展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其中,保险业务是A集团的核心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由经营单一财产保险业务,逐步建立了以寿险、财产险、养老险和健康险四大子公司为核心,向客户提供全方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完整业务体系。2015年A集团保费收入两千多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占93.9%的比重,个体寿险占98%,团体寿险和银行保险所占比重较小,且业务价值和比重也有所下降。

2.组织结构。2010年起,A集团重构集团架构,将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改为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下设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风险监控和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四个管理委员会。2011年,A集团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设稽核执行官,加强“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稽核检查”三个模块职能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工作衔接与信息共享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位一体风险管控机制。发展至今,A集团形成如上页图1组织结构,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决策、审计与风险管理、薪酬和提名四个专业委员会。其中,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阅和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程序、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下设立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等7个管理委员会。由此可以看出,A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在逐渐完善中,组织结构也越来越清晰合理。

(二)A集团现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A集团自成立起,逐步建立与集团战略相匹配并与业务特点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规范风险管理流程,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缓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集团各类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全面风险管理目标。A集团的风险管理目标与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风险管理,实现集团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集团的目标,增加企业价值。A集团在坚实合规内控管理基础上,以资本为核心,以风险治理为基础,以风险偏好为导向,以风险量化工具及风险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风险管控与技术水平,动态管控公司承担的单个风险和累积整体风险,实现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的平衡。

2.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2006年以前,A集团并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2007―2009年,在风险管理委员会(集团执行委员会下设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三个重要业务系列分设风险管理执行官,负责监管各业务子公司。集团风险管理部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并通过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指标和实施标准,监控和干预异常风险指标,实现对风险的事中管控。

从2010年,A集团年报中单独设“风险管理”一章。集团执行委员会下设集团风险监控委员会,集团内控中心下设合规部、风险管理部、稽核检查部,负责风险事前识别、事中监控、事后监督。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建立并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汇报风险状况;子公司内控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控制手段嵌入业务活动中;子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执行监管要求,贯彻集团风险管理政策。

2012年,A集团推行自上而下、与绩效挂钩的风险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层层负责、逐级考评”的原则明确考核人、考核对象及考核程序,将风险合规与业绩考核紧密结合,使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从制度建设、限额管理、系统建设和风险报告全方位强化风险集中度管理,形成从公司董事会、管理层、专业委员会到员工全员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并逐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有效、畅通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了解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状况,监督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直接对董事会负责。集团执行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工作,监督各子公司和业务线的风险体系运行。集团各职能分管领导分别负责具体风险,构成集团全面风险管理防线,集团各部门按照各自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责进行具体工作。子公司各职能分管领导负责子公司具体风险,构成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防线,子公司各部门按照各自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责进行具体工作。形成集团、子公司两道管理防线,法人、财务、信息三道防火墙,以及“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集团各部门-子公司各部门”的风险管理条线,推行与绩效挂钩的风险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的风险计量及评估方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有效。详见图2。

3.全面风险管理流程。A集团目前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保险风险、市场风险(权益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集中度风险、集团层面特有风险等,并且根据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分别制定了管控风险的机制及方法。

对于风险识别,A集团以保持充足的资本、维持充裕的流动性、保证良好的声誉、满足监管与合规管理要求这四个维度确立风险偏好维度,各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及需求,确定各自特有的风险偏好维度和容忍度,据此识别各类风险并确定风险限额。通过风险识别将所面临的风险分类并排序,对每一类型的风险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从而选择风险管控方法。

4.全面风险管理方法。A集团运用风险仪表盘、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限额等工具和方法,持续开发和完善风险管理量化技术和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风险暴露程度、评估对公司风险底线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 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从A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分析来看,组织架构较为清晰,分工较为明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子公司间协调性差,过于集中控制。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是由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执行,集团各部门及子公司各部门分管领导负责的从集团到各业务的从上到下对风险进行管控。子公司遵循集团的风险管理政策,自身灵活性、可变性较低,子公司之间以及各部门间沟通较少,资源交换也较少,不利于各业务线及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会带来集团风险传递、资本重复计算等风险。例如保险业务线的保险风险较高,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较高,可见不同业务对于不同风险的容忍度不同,各业务线按照集团制定的风险管理办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缓释,显然是不适宜的。

2.未形成动态监控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动态的循环过程,不断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形成风险报告,而贯穿始终的是对各个步骤的监控与反馈。A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强调自上而下的管控,强调识别、评估及缓释过程中各种定性定量方法的应用,但并没有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及反馈。

3.与信息技术结合甚少。A集团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建立了不同的管理机制,但是这些机制及管理方法着重对制度和流程的规定,对于模型的构建涉及较少。相比下,同业竞争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风险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将公司的全部运营过程和控制点纳入数据库中,从而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控。

三、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改进方向

(一)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A集团需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集团资本资源分配委员会和集团产品风险限额委员会,前者负责分配资本资源,审批投资风险限额、内部风险和资本计量方法的变化,后者负责制定集团的产品政策和标准,授予各产品线风险限额,批准大额和非标准承保安排。

其次,A集团需要分层次构建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针对集团公司、产险公司、寿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各个层面,建立包括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在内的预警监控制度,科学、合理、系统地监控整个集团的风险状况,防止风险在集团各子公司之间传递及向集团公司过度聚集。

最后,A集团应建立集团层面和业务及附属机构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集团层面要制定一致但有差异化的政策,而业务及附属机构则根据集团要求及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政策及行动方案。对于集团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应该进行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对于附属机构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则应该进行自下而上的风险管理。

(二)形成动态监控体系

在动态的风险环境中,各种风险以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方式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体系的不断成熟,需要对原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检验,而且原有的风险量化模型和风险控制方法可能不再适用或需要改进。因此,要求企业对风险管理进行动态监控,并将监控结果反馈。全面风险管理是风险识别、评估、处理、报告及监督的持续、动态、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三)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融合

保险公司应该重视IT技术,采用先进的IT支持系统,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到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评估及监控,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建立公司自己的风险数据库,以及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等风险管理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把公司的全部运营过程和控制点纳入数据库内,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小结

通过对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A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各部门协调较少、没有实时动态监测反馈、未建立信息系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重构风险管理体系,增设集团资本资源分配委员会和集团产品风险限额委员会,结合IT技术,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建议。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及监管要求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从而在变幻莫测的金融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

参考文献:

[1]杨树东,何建敏.基于ERM的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估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06).

[2]刘洪渭,丁德臣.基于ERM框架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0).

[3]苗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估[J].时代金融,2013,(11).

[4]袁志军.浅论我国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J].上海保险,2010,(09).

[5]高雨萌.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6,(10).

第6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84-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较快,保险企业(含外资)的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日益繁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场范围和覆盖面大为扩展。保险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有机体,对维护金融市场繁荣稳定和企业、家庭及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功能。当前,我国的保险业仍主要是粗放式经营,发展主要依靠保费等传统指标的增长,而对保险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及人才的依赖度较低,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没有实现质的显著提升。因此,应加快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企业经营理念、内部制度及经营机制的全方位优化。

一、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保险企业业务已渗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发展方式深刻影响到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偏好有重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科学发展观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通过技术与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由粗放式增长逐步向集约型、内涵式增长转变。而保险业转型能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更能体现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领域,引导其他经济体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资。

(一)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保险业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发展方式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模式,与国外先进的保险业相比,更多优势在于规模与政府扶持,而发展质量不高。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规模和市场份额,内部管理和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不足,保险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社会形象亟待改善。面对日益多元化与复杂的保险需求,保险业已明显体现出不适应性。如,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在内的众多保险公司都普遍面临偿付能力风险,不得不通过发行债券、股东增资等方式进行再融资,而造成此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发展方式粗放、资本使用率低下。此外,人世之后,中国的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大批外国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在吸收外来先进的经营理念、销售模式、产品类型及高级人才的同时,也给国内保险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果不抓紧转型,那么今后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面临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另外,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大批国内保险企业走出国门,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等都已经实现了海外上市,面临的竞争环境更为复杂。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险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战略、观念、管理体制、人力资本的优化升级。

(二)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发展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第二产业中高碳行业居主要地位,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保险业属于服务业,其转型必然有助于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为其他产业转型带来契机。保险业与第一、二、三产业都有较高的关联度,其转型会通过连锁反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但是其技术要求高、风险大,虽然国家大力倡导,但是企业涉足程度和速度都不尽如人意。如果保险企业实现了良性转型,供给大量能够分散高科技投资风险的保险产品,而适度减少对传统产业服务产品的供给,那么通过价格机制就会引导资本向该领域的流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实践中,科技保险产品的推出及实施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保险业在保障农民利益、降低自然风险损失和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转型可为农业提供更为优质的保险产品,有助于其稳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机械化程度及技术的更新换代,增强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保险业的转型可通过价格机制影响第二产业厂房、设备、生产、物流、销售的风险保障及成本支出,引导其转型。

(三)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外投资水平

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及国外激烈的竞争,中国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提升对外投资水平,充分利用国外市场与资源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大势所趋。但国际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不确定性很强,加之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上缺乏经验和足够的实力,面临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突出了保险业在防范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上的保障作用。我国一些大型保险企业已经走了出去,但从整体上说,保险企业在业务及市场范围方面仍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走出去意愿不高,跨国经营的步伐相对较慢,难以满足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保险需求。如果保险业整体转型成功,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具备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坚实的后盾的能力,无疑会有效地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激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热情,并有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

二、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

(一)新制度的设计和实施难度大

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设计一系列的新制度,而保险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新制度的设计需要经过科学、严密的设计及论证,难度大、成本高。如,保险精算是保障保险公司决策的重要指南,是偿付能力和内控指标体系建设的基础,有助于保险产品的创新。但其专业性极高,要想招聘到合适的专业人才难度较大,为之付出的培训及薪酬支出也较高。在新制度实施后,还需要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用于营销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以保障新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新制度难免与实际需要间存在偏差,在实施前要先试行,找出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这也会产生一定成本。

(二)旧体制的阻碍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专业的保险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行结构重组,分成了若干国有保险公司。但这些国有保险公司的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尤其是产权不清。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国有保险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国有产权的特殊性,决定着产权问题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成为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此外,在用人制度及薪酬制度上,国有保险公司在用人方面行政色彩依旧浓重,很多富余人员难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推向社会,导致冗员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从整个保险业看,重数量、轻管理、缺创新的旧模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导致保险业存在营销员业务素质低、工作绩效低、收入水平低、留存率低的“四低”特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

(三)保险业缺乏自觉转型的动力

近几年来,保险业转型所取得的成绩主要依靠外力推动,如开展规范保险市场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新《保险法》的出台、实施合规性监管等等,而保险业自身更多的是对外部政策变化的被动适应,在理念上对转变发展方式没有形成强烈的意愿。

(四)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保险业转型对相关利益主体,如经营者、投保人、相关企业、营销人员等的影响较大,有很多原有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可能因此而受损,进而缺乏改革的意愿,甚至对改革进行千方百计的阻挠。为实现转型,不得不对利益受损者,如被淘汰的冗员、因竞争而失去职位的管理者等进行适度的补偿,而补偿多少、如何补偿、谁来补偿等问题却很难解决。

三、加快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及路径

保险业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明确发展目标,为今后的实践指明道路。具体而言,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应着眼于以下目标:一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实现保险公司的发展重点由追求自身利益向服务社会、保障民生转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大局,注重发挥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做到“以人为本”,将保障民生作为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二是经营机制的转变。摒弃过度追求企业规模、保费规模等传统的、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旧模式,将经营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保险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创新等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轨道上来。三是形成高效的内部制度。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目标之一是不断创新、完善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制度、人事制度、营销制度、研发制度等在内的企业内部制度,从制度层面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尤其是国有保险企业,应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四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产业链中处于特殊位置的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因而,产业结构优化应成为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之一。

实现上述目标,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保险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坚决走集约型、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意识。同时,保险业在加大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内部培训,培育企业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社会责任感,鼓励员工秉承诚实守信、互助共赢的准则,树立保险业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宣传推广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等理念与行为,将这种意识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第二,加强保险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将发展方式转变上升到战略高度。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评价及监管机制,转变内控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内控体系,切实保障债权人、保险人、投保人及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监督权、管理权和知情权,通过有效的相互制衡来促进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保险企业绩效考核机制,改变当前以业务收入(主要是保费)等相关指标为主要考核标准的弊端,由以量为主向以质取胜过渡,将客户资源开发程度、生态环保、社会评价、成本控制等多维因素纳入考核体系。如,可将赔付率、业务拓展度作为效益考核的重要指标。此外,还要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制度化,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对各职能部门的要求,对其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的严格考核,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部门及个人给予相应的精神及物质奖励,而对未完成目标的则要按照规定进行惩罚。如,要严格遵循《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企业制度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并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力度。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保险企业的改革。进一步解决好产权不清、董事会制度不完善、一股独大、内部控制等问题,为发展方式转变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深化战略重组,在促进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市场的竞争性与活力;深化股权改革,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并维护好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优化董事机构,增加独立董事的比重,并建立规范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及约束机制: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在晋升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快企业转型。

第三,优化产品及业务结构。保险业发展要以“转方式、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为准则,大力调整产品及业务结构,增强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在审慎原则下,以保障长期理财为核心,健全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快具有保障功能的产品如普通寿险和分红寿险等业务的发展,适当发展投连险和万能险等投资型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服务。此外,充分利用客户和股东资源,扩大业务范围,在柜台销售、电话销售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网络保险、手机保险等销售方式,积极吸收国际大型保险企业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大力开拓定期寿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业务领域。同时,改变目前银保渠道“一家独大”的局面,赋予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营销保险产品的资格,逐步形成多种渠道并存、互补、相互竞争的格局。

第四,大力推动品牌建设。从发达国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发展经验看,品牌是保障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信誉保障。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及未来,中国的保险公司不仅要与本国同行竞争,还要与国外大型保险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竞争。因此,中国的保险公司,尤其像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保险龙头企业,一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重视品牌的建设,通过商标和广告等媒介传达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下大力度培育享誉世界的民族保险品牌。

第7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监管转型;证券行业;经济资本;管理

一、引言

证券市场改革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债券市场在2015年的余额已经突破46万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在我国监管改革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证券行业监管改革的方案,以此来实现对经济资本的管理。

二、我国证券行业风险监管特点和风险监管体系转型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监管机构逐渐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在中国特色的引导下,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监管调控对政策导向的依赖性较高,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权利,导致监管分工不明确,同时监管效率较低。第二,调控方式多样化,媒体以及交易制度的变更均会对证券市场带来影响;第三,监管覆盖面较广,包括IPO审核以及再融资监管等内容;第四,不进行预期管理,波动性较大,弱化了市场资源配置。如2015年,A股出现千股跌停、停牌到涨停的局面。其暴露出监管的缺陷。2015年,国务院提出证券市场转型方针,证券市场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以及《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进行转型调整。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其同样存在缺乏风险控制理念以及流动风险监管计算缺陷等问题。2016年以后,监管部门逐渐深化改革,强化披露监管,同时打击欺诈等违法行为,为转型工作奠定基础。证券会出台《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优化了杠杆率指标,同时结合放管结合思想,优化资源配置。经济资本管理包括计量、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预算分配以及以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改革背景下,经济资本管理成为证券市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我国监管转型与证券行业经济资本管理策略

1.完善法律制度管理。在证券市场监管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法律制度,引导行业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同时在法律的建设中,证券会应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银监会的合作,同时结合《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原则》,不断的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其主要法律建设内容如下:第一,需要建立明确的法律规范,对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确定,防止证券市场出现监管冲突以及监管不利的问题;第二,明确监管要求以及法律约束,使监管部门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和执法必行,继而可以降低舞弊以及操控利益的问题。第三,需要通过法律建立协同机制,完善内部和外部的风险管理,实现对证券市场的全面风险控制。2.不断优化计量手段。监管机构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同时要不断的完善资本杠杆率的计算以及风险覆盖率的分析,并且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强化培训的方式来完善证券公司的计量方法。如针对信用风险的评级法。在我国现阶段的监管中,需要从简单的计量方法改进着手,根据行业的发展特点,逐渐实现精确计量以及在资产配置中的家奴干。通过优化计量手段,可以实现在资产配置、资本结构优化以及绩效评估的协同作用,从而可以全面的控制风险。3.加强监督且建立逆周期调节制度。监管机构需要对证券公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其信息披露以及资本标准,同时可以总结相应的管理办法,在信息披露方面,监管机构需要发挥督促作用,建立定价机制和评级机制,同时定期的披露相关信息。在监管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资本动态调整制度,充分发挥风险防范的引导作用,在此情况下,监管机构可以建立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宏观指标以及股市波动率情况,同时要根据监测结果,对监管指标进行逆周期的调整,这样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证券市场的预期管理,同时可以避免风险的扩大。4.对经济资本实现限额管理。证券公司在发展时,需要梳理风险调整绩效管理文化,将资本、风险以及收益实现统一管理,同时在风险调整后,需要针对员工开展培训,推行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管理者要将风险限额管理指标作为管理转型的重要方式,对于设计财务以及资金的项目,需要提交计划以及收益情况,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和合理的分配性,同时在确定风险偏好,保证各部门的沟通。在通过董事会的批准后,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实现限额管理,将目标分解,下发到相关部门,对于限额的计量方法,可以参考内部模型法,并且不断进行检验优化,对于超出限额的部分,要对该部门实现严格的预警,以此来实现对证券公司的全面监管,并且降低其相应的运营风险。5.建立风险绩效评估系统。在监管转型以及经济资本管理时,需要建立风险绩效评估系统,风险经营是证券公司经营的必然阶段,其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以在BAROC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构建管理框架、流程以及相关指标,其可以在证券公司内部发挥指导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证券公司的风险。证券公司将该系统应用于绩效评价,可以融入到部门考评,财务部门可以定期对收益、资金成本以及经济资本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生成报告,在计量的基础上对收益情况进行调整。管理部门在基于报告的基础上,实现对战略的调整,同时证券公司可以将绩效评价与激励等方式挂钩,保证企业的整体收益率。6.合理的经济资本分配。证券公司属于盈利性的机构,符合EVA理念,通过建立内部资本分配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证券公司在经营预算过程中,可以建立新增资本总额,根据各单位的申请情况,对风险收益进行评估,对于表现好的业务,可以适当的增加比例,同时结合RAROC线性规划法来进行评估,公司根据战略需求,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性调整,在此情况下,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定期的调整机制,根据资本配置方案来提升企业的发展适应性。7.建立风险防范系统。在证券公司监管转型的过程中,建立风险防范系统,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证券公司应该根据风险信息系统的管理需求,建立风险数据库,对风险数据进行积累和整合筛选,同时需要整合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等内部交易数据,对信用风险以及市场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另外,证券公司需要搭建信息技术系统,实现对经济资本的限额监控和绩效评价。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才可以实现对风险的规避。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究监管转型与证券行业经济资本管理,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监管不严格以及波动性较大的特点;第二,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监管改革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弊端;第三,针对监管转型以及资本管理,提出了优化计量手段、实现限额管理以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策略。希望可以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广子,曾刚.管理创新与中小银行转型——新昌农村合作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案例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08):76-88.

[2]李关政,彭建刚.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上海金融,2010,(05):49-53.

[3]沈卓君,许学军.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管理的运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0,(08):48-49.

[4]姜美华.三家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研究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18):68-69.

第8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金融企业;企业绩效

针对不同的类型的金融企业绩效的自身的问题,也要有相应的对策。提升上市金融企业的绩效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用制度、信用活动和信用意识形态。社会信用基础是信用意识形态的内涵,它与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与信用活动的扩展息息相关。目前,由于信用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中介机构建立较晚,客户的信用观念不强等原因,中国商业银行客户、保险市场客户甚至证券投资者的信用较差,导致中国上市金融企业成本加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例如,在商业银行中,一些信用较差的客户在想尽一切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以后,不去考虑如何运用好这笔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而是采取假借兼并、破产和转换经营机制等方法来逃避和废除银行债务,致使银行资产损失修重,不良贷款上升。另外,还有一些客户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这些做法都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加大金融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继续贷款的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银行盈利能力与绩效水平的提高。

鉴于目前中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必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要加快社会信用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和颁布如《信用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条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与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失信者给以法律的制裁,使其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

二、拓展上市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

从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特点何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上市金融企业业务较为单一,银行资金来源以存款为主,资金运用以贷款为主,存贷款利差收入构成中国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证券等机构盈利以交易的手续费用等为主,而理财等相关服务收入较少,所以中国上市金融服务企业存在经营范围过窄、收入来源单一,盈利增长较慢等情况。为了有效提高盈利能力,中国上市金融服务企业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快自己的发展:一方面是拓展上市金融服务企业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理财等服务性业务,提高服务性收入在利润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是有条件的上市金融服务企业逐步的实现混业经营。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受金融分业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及上市金融服务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差,业务品种单一,缺乏完整、系统的科学管理办法。与西方金融服务企业相比,中国金融服务企业中间业务的总体水平低,效益差。与西方主要国家开展混业经营的相比,中国金融服务企业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在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金融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在金融服务企业利润来源单一、风险较高且过于集中的情况下,有限制地允许金融服务企业开展其他业务,将有利于金融服务企业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而必须有限制地允许上市金融服务企业开展多种金融业务,是因为在现有制度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系统还未完善,如允许金融服务企业参与多种金融业务,将可能不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定。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模式,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在合理分工和竞争有序的基础上,实现业务适度交叉经营的混业模式,如国有银行参与保险业务就可以适度放开,尤其是国有银行可以凭借其网点优势,开展销售保险产品、参与保险理赔清算等业务。

三、提高上市证券企业的创新能力

业务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证券机构实行的“本土化”人才战略,把吸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和中国文化的本地金融优秀人才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人才竞争的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国内各大小证券机构在加快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工作。金融服务企业只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提高金融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从中国金融服务企业的现状可以看到,中国各金融服务企业之间的员工队伍情况存在差距,而中国金融服务企业与西方主要金融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存在的差距更大。目前,虽然中国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都积极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但是中国这些企业的人才结构还不尽合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营销策划、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匾乏,满足不了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9篇:保险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范文

一、**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传统的运输邮电、商贸流通业开始逐渐向现代物流(流通)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进一步专业化、细化,我省的一些传统服务性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运输、仓储、邮政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由单纯的运输、仓储向货运、商业配送、社会化储运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商业、供销、物资、粮油、餐饮等行业开始向连锁商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特别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显示出其“大进大出"、周转快、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已有相当一批连锁店在**站稳脚跟。到2006年底,全省已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达4249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国际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

(二)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社区服务业方兴未艾。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快捷、求便,同时为了扩大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投资少、见效快的社区服务业成为我省目前新兴服务业的一大亮点。社区服务的内容从单一分散发展到包括托老、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三)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市场化、民营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二是金融保险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垄断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四大国有银行完成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一批股份制的新兴商业银行诞生,证券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呈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承担起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并开始从官办、半官办的状态转向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

(五)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以2005、2006年为例,服务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7%和51.6%,分别高于第二产业10.4和10.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大超过了第二产业。

2005-2006年服务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二)从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来看,劳动力就业结构尚处于向服务业转移的阶段。根据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规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就向服务业转移。虽然我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的比重提高比较快,并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先进省份。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比重(%)

(三)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服务业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根据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在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第

一、第二产业。虽然我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但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次产业贡献率%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四)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一般认为,批发零售贸易、旅馆和饭店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是传统行业,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是新兴行业。近年来,虽然我省服务业尽管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传统行业的比重仍然较高。

**省2004-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结构%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二)细化项目预算,创造效益最大化。根据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要求,加强行业分析,以抓重点工程项目、抓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企业和品牌项目及新兴行业服务行业为抓手,整合资源,促进各类服务业的有序、协调发展。按照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要求,服务业各专项项目资助,每年初排出具体项目计划,一般项目实行按完工后申报资助;重点支持引导性项目,需经专家论证,实行提前申报审核项目,按完工进度安排或隔年下达补助,保证资助项目的准确性和效益性。同时建立、完善财政资助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分析政策落实中的不足,保证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财政部门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上,稳定服务业发展资金规模,并视财力可能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同时又不能拘泥于就服务业论服务业,而要调动其他专项资金合力扶持服务业发展,在全省建立支持发展服务业资金联动机制。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影响力大、带动力强,具有示范辐射效应的服务业平台建设和重点发展项目,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提高服务业发展要素资源利用率。同时,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规范扶持资金配套,鼓励各县(市)支持当地重点服务业发展项目,省、市财政可适当考虑配套县(市)级的重点发展项目,对企业的补助奖励主要应由同级财政承担,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再有就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对重点服务行业投资,努力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发展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