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公共艺术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艺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艺术设计

第1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大众 共同意志 审美情调 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第2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与公共艺术形成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内涵,拉近了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对南京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塑造南京现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一、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二)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一)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二)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

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

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

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四、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作者:唐丽 黄文静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第3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专业特点;教学改革;考评制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和生存环境要求的日趋提高,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从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方面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纯艺术与设计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校顺应时代的需求,近年来开设了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既加强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完整性,也顺应了大学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在综合性大学办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与文理科专业在教学规律和方法上的差异性,学校原有的学生考试考核制度并不适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偏工科的高校,在考试考核制度上,按照工科的考试体制:出试卷、标准答案(或评分标准)、审试卷、期末考试、批阅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归档等,这一套严密的考试制度对理工科的学生们检验学习成果给出了一个量化的标准,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精准的操作程序,是多年来形成的一个约定成俗的有效成绩评估体系,但当这套考试考核体制运用到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身上来时,就显得十分窘迫了。具体原因在于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理工科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的自身规律与特点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理工科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强,而公共艺术设计的学生形象表达能力强,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造成的,公共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思维模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与非艺术生有着明显的差别,其专业素质的构成状况和培养模式有其独特性和自身的规律。艺术强调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强调直观,想像,思维具有跳跃性,对他们的教学形式应更为多样和丰富,应建立教学、实践、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素质结构,注重实践动手的能力,同时尊重个性表现和创造性,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视觉方面的东西,绘画和设计理论的合理处与精妙处,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的体会得到,缺乏实践的理论是空泛的和无意义的,而且在艺术创作的平台上,是百花齐放的,是提倡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共存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是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作画或搞设计来达到的,而老师在课程教学当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来逐一进行辅导,示范和点评,因材施教。学生们会对老师布置的课题提供出一个初步的想法和草图,然后围绕着自己作品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想法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深入细致的生活观察,最后将从中获得的灵感凝固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当学生们经历了由理论学习――动手实践――作品创作(设计)完成的过程之后,才能够说对艺术的一般规律有了一个触及心灵的认识,并由此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创作(设计)方式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

艺术的生命来源于创造,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赫尔德认为:“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首创的和独特的,只有放在各自时空文化的关联中,才能被正确领会……而艺术领域的首要原则是创作精神。”[1]一幅作品如何触动人的心灵,使观者产生共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就是作品的个性表达以及充盈创造力的流露。而理工科注重的是归纳和论证,是从个例中总结类同点,并以归纳得来的公式或标准去解决许多问题,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学生们潜在的不同气质会在作品中所反映出不同面貌与不同感觉,比如敏感的学生色彩会更丰富、粗旷的学生作品块面感更强等等,教师此时就应当及时的发现各个学生身上这种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并引导他们将其不断扩充放大,为学生们今后走上艺术道路做非常重要的前期铺垫。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2]学生们在一边学习,一边寻找自己的风格特征的过程中会获得强烈的乐趣感和自信心,可以说个性的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他们在艺术道路上走向成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三、考试评价体系的差异性

据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专业在思维模式以及教学侧重点上与理工科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沿用原先理工科的考核考试制度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具体表现为:1.出试卷的考试考核方式不合理。艺术生的专业课堂理论课成分较少,大部分是绘画或设计实践,“练手”成为了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的好与差,是以作品为最终的评价依据,因此,在考试形式上就不可能依照原有的文理科考试出试卷的方法进行。我们采取的考评方法是将最后一次绘画或设计作业成绩作为期末的考试成绩。以作品说话是最有份量,也是最符合专业特点的。2.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每学期期末,学校都有考试周,会对本学期的所有课程组织期末考试。对于文理科的学生,用两至四节课的时间来答试卷已经足够,而对于艺术生,如何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表现充分的画或者内容翔实的设计来呢?如果必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那只有降低考察难度,减少表现内容,但是这样又不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在考试时间的安排上必须重新考虑。最后一次作业可以根据内容的多少、复杂程度和要求难度做调整,分作两次课或多次课完成。大学教学不以应试为目的,而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根据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特点,我建议应当以考核为主,并留出适当的时间段,比如一些创作课程,就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以及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发挥出比较真实的专业水平。3.总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考试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在理工科的期末成绩评定中,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很大比重。在艺术生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课题,课程中大量的课堂作业都是围绕着这些课题进行,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查阅书籍,看幻灯,看展览,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跑工地等等方式,对所学的专业积累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入,实践体会的加强,绘画或设计的灵感有时会迸发出来,当这种自身的感觉达到一种调适状态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优秀的作品,这种在学生绘画或设计感觉非常好的时候产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反应了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领悟水平以及表现能力。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遵从一般世俗规律,它和当时的创作情绪以及平时潜意识的沉淀有关,而和技法训练的时间长短无关,倘若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十分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和设计,是不是应当将其看作学生水平能力的测评重要依据对他们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们犯错误,允许他们作不成熟的艺术尝试,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实践氛围,不能唯分数论,那么,在评定最后成绩的时候就应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份额,使总的成绩评定介于综合评价水准之中,这样才能较为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们总的专业学习情况。所以我所讨论的最佳成绩评价方案是: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40%+平时考勤10%。

艺术不仅是激发人们创造,给人们带来审美感受的一项智力活动,而且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美感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艺术生的培养是教育界一直很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真正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怎样的考评制度才算合理公平?这是我教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以上,是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学生们的教学互动中,得到的一些反馈信息和切身体会总结和反思,并参照部分经验成熟的艺术类院校的相关做法提出的几点教改意见,目的是想从积极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设定出一套符合公共艺术学生认知和教学规律的考试考核机制,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注释:

[1]杨江柱.《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

第4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渗透

大量的城市形象工程随着工业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涌现出来,也要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之时,他们对生活状态的考虑就会更多,会更崇尚返璞归真。那么显然,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原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就更加得以凸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和物的一种完美结合。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下介入,并展示于公共场合的,并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艺术。从大众这一角度看,雕塑、装置、壁画以及环境艺术等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一范围内。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面貌和形象的一种体现,当然同时,其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映射。

2、公共艺术的特点

公共艺术的主张是以人为本,其主要是通过对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利用来对大众生活加以创造,用以美化空间的环境,顺应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通常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和长久性的特征,另外,其与环境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公共艺术只有能够融入于整个环境、融入于市民大众生活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对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等加以展示。

3、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当面,是传统的装饰思想在现代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随着空间环境恶化和生活观念转变而来的是人们思想及其所追求意境的转变,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装饰所追求的不再是个性和另类,更多的是强调情感性以及民族传统风格等,是用现代思维方式来对传统进行反思,并提取其中的精华,再将其应用到艺术作品当中;另一方面,在进入现代以后,公共艺术是向着多元化趋势来发展的,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及其主体大众的需求变化要求公共艺术必须要朝着多元化发展。

二、原生态设计的阐述

1、原生态的概念

通俗地讲,原生态所指的就是生存在自然状况之下的,还未经人雕琢的一种最原始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还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强烈渴望。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以说其是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得以协调发展的一种隐喻。

2、原生态设计的概念

原生态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是在现代城市当前这种文化缺失、环境破坏和生态缺失的状况下所应运而生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出发点就是要对本土特色、生态环境以及文化底蕴加以保护,所有的设计都在现存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考虑的重点就是对该环境中的资源、材料等进行充分地利用,要表现出设计作品与环境和大众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

3、原生态设计的特征

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原生态设计理念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自发新、独特性、自然性和民间性。

三、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渗透

1、空间环境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具体便现在这二者的交融和沟通这两方面。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交融对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在公共艺术作用的创作还是在其展示过程当中,都需要对着重强调作品与环境、与资源的和谐和统一。因此,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在不破坏生态和谐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来处理作品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污染;另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沟通,要求设计者们要将环境艺术的整体性考虑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过程中去,因为只有在环境的整体性不受到威胁的基础之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主题才有可能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

2、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人文情怀可以说是一种需要被代代相传的良好文化现象,不仅如此,其还是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精髓所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体现出当地人的各种生活习俗之外,还需要体现出其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极富人文情怀的一种显著体现,更多的是对当地人文的一种至高尊重。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这这的融合能够使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更具文化气息,这样一来,其就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的喜爱。无论城市化进程怎么推进,社会生活怎样变化,每个地方的人都会存有一定的人文情节,而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就是要对这些人文情节进行挖掘,然后再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用以展示城市的无穷魅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

3、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放置于空间环境中的所有公共艺术设计作品,都与环境中各种自然因素及其已经存在了的材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另外,这些艺术作品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和材质的和谐统一的实现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一种体现。材质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融合除了要对材质将给艺术作品带来的效果加以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材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不仅需要对作品结构及其表现形式加以考虑之外,在设计之前,还需要对材质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按照作品的相关要求来选取材质,从而使材质和表现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效果。比如,我国的奥运主场馆——鸟巢,场馆外壳主要材质是气垫膜,在保障防水基础的同时,还能够使馆内草坪接受到更多光照,除此之外,看台还能够根据观众数量的变化需求而发生变化,这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与其功能性的一种完美融合。

4、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表现

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原生态设计理念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进行公共艺术作品创造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节约空间资源,要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对空间环境的服务作用,而与此同时,空间资源也能够被很好地反映在这些被创作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上。因此可说,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很多建筑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拆除或者重建,这既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当地的风俗文化,而原生态设计理念就是要对这些被浪费了的资源加以利用,使其能够再生;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和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得更加活跃,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原生态的设计理念下,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四、结束语

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公共艺术设计本身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新内涵。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个社会怎样变化,人们对和谐环境、对健康的需求和追求都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所着力追求的,就是从生态的角度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公共艺术需求,并以一种和谐的、合理的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作者:王涵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路艳红.农村社区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性探析[J].美术大观,2013,01:136.

第5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记忆;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引言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强调了城市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物,每个时期都在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所在地,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忆。个人对于城市的记忆是有个体差异的,但是大体上却有着相似性,将这些不同的城市意象综合起来,应该就能得到比较完整的城市记忆[1]。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公共艺术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在生活环境中的体验过程,审视在交往空间中的情感交流。因此,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不仅具有人文关怀,还能加强市民归属感,激发并活化人们的行为活动,创造新的城市活力。但是部分城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普遍追求规模和形式上的高大上,鲜少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及考虑整体环境实际使用需求,缺失特色和可识别性,导致记忆弱化。

一、基于城市记忆的实例调研与分析

调研盐城周边社区、公园、街道(盐城亭湖区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盐塘河公园、市区广场等)开放空间,进行基于人的行为活动的研究,亲身体验感受,观察市民生活及活动范围,分析内在联系,发掘城市记忆与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完善整个城市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研究。社区空间:盐城金水湾花园、五星小区。调研社区内主要活动人群为当地居民及附近工作者。调研针对时间段进行统计,分别在5:00-6:30、9:00-10:30、15:00-17:00和20:00-21:00为居民活动量较大时间,分为晨练、散步、聊天、锻炼或其他社交活动。活动人群多为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主要以自发性活动为主,老人大部分为原地玩耍或带孩子者之间相互聊天,偶有体育文化运动。但目前情况是公共设施部分被破坏,地面铺设不平,易摔倒,设施损坏安全得不到保障,老人与小孩也鲜少聚集在公共区域聊天活动(如图1)。两个城市小区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在调研中,人们对城市特有记忆只停留在城区某一老建筑或是雕塑的认知上。普遍老年人反映对社区公共艺术设计没有过多要求。城市公园:盐塘河公园(盐城)主要人群为周边小区居民,周末人流量会变大。公园内石头桌凳间距高度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人体工学尺度,没有考虑主要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强势的插着各种各样的标语牌“青青小草,足下珍惜”,还没有享受这就绿色地毯就成为破坏分子(如图2)。虽整体导向设计有城市特色,运用到盐、串场河、丹顶鹤等城市文化元素,但公共景观小品没有与之相匹配,部分形式大于功能,与场所没有对话,更没有考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公众没有使用欲望。这样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随意搬动,没有城市特色,更无从谈起唤起城市记忆。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中布置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虽有与城市有关的元素但更多的是表现设计师的个人主义情怀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征求公共的意见也没有真正考虑公众的需求,成为摆设,虽占据主要位置却逐渐被大众忘却。城市记忆不是个人记忆的简单累积,是置于共同体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亲身体验和社会框架对记忆对象进行回忆、识别、定位,结合城市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进行重构,才能形成记忆[2]。

二、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公共艺术设计应该具有两大特征:公共性和艺术性,艺术性表现在它是作品的上游精神,能够跨越任何界限;公共性则体现在是为不熟识的个体们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公共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具有城市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具备空间性、集唤性、参与性、民主性、审美距离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一)空间性

公共艺术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空间性,具备空间性,物质和事件才能存在其中。公共艺术的空间,也是他人在场的开放空间,并通过和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被感知、认知和标识出来。目前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空间性不明确,人们在场所中行进时需要避让。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私人领域占用,如城市广场中的咖啡店、零售店等建筑范围占领公共空间,大大削减了公共空间的空间性。这类休闲、营业空间应退出公共空间主道,保持空间视觉的完整性。

(二)集唤性

在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艺术作品应具有集唤的能力。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召集并吸引公众聚集,形成一定群体来关注公共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实现自我建构的关键。集唤性代表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反映,通过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殊性,或者是卓越性来完成,也可以是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因为公共艺术景观作品本身就是大众媒介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好的作品对公众形成召集性,并形成良好沟通,加强对公共空间认知(如图3)。

(三)参与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并不是艺术的创作终结,只有接受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公共艺术的参与性涉及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交互技术的兴起,更加深了公共的参与性,在国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性除了对作品审美价值和创作过程的参与,还体现在对作品的遴选、设计和管理机制上,公众在艺术作品完成过程中成为主要决策者,并可以左右艺术作品的实施与实现。在国内,虽没有公众直接参与遴选,但很多设计已经开始注重市民的参与(如设计调查问卷等),并将设计的多种方案及设计思想与意义公布于众(在网上公布并参与投票),市民在了解更多的设计文化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因为前期的参与性,公众会主动享用作品并监督,参与性贯穿其中,也是城市记忆最重要的部分(如图4)。

(四)民主性

民主性其实就是艺术和社会权利的体现。马孔•迈尔斯说:“艺术的历史有时被呈现为一种风格的历史,而公共艺术的历史更可能被看作一种意图的历史”。李建盛也认为:“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性的公共空间中的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存在”[3]。公共艺术已经从前期的为权利服务转化为大众服务,随着创作观念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公众可以很好地解读,这就是审美民主性;在公共艺术的题材选择上,不再是英雄主义或者形式主义,也不是艺术家自我发挥的场地,而是回归到公众。今天的公共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越来越关心社会话题,关注边缘和弱势人群,关注人类终极问题。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从关心弱势人群到环境保护意识,无一不是表露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大众从根本上更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五)审美距离性

美学中有“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问题。公众在看到作品时阅读感受与理解相一致,就会感觉平淡而失去兴趣,相反,则会感到兴奋。所以期待感受与作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称之为“审美距离”,公众通过对既有经验的提高或学习,提升审美意识。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适当时,会主动感受审美,体验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形成良好互动。因此合适的审美距离能有效地促成公众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如图5)。

(六)包容性

公共艺术作品的包容性是指兼顾不同年龄、性别、学识的人群在空间中更好活动,保持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等的平衡,体现人文关怀。在空间方面,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给人们提供更多交互机会;在情感方面,尊重弱势人群需求,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利益需求(如图6)。今天,就考察的城市而言,调研中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弱势人群,新的规划在设计之初,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今天的公共艺术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公共艺术设计能唤起对曾经的记忆和情感的追溯与认同,从而在文脉上找到传承的价值。

总结

第6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视觉形象;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

从时间来看,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综合实力得到以稳步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外来传统艺术形式与发扬自身艺术形式上变得更加理性,能够合理地解释与接受其艺术形式的发展,因此,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便有了施展的手脚。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贸易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程度等要素作用于城市的使用者,并使其形成对某城市的印象。这一印象的总和形成了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同时城市形象还代表了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不论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等角度,都应是一个平衡且和谐的状态。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变化并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开放、公开等特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图1、2)

三针对城市形象塑造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于公共空间作为纯公共艺术品的欣赏。公共艺术设计是前提,协助的形式完整的环境,实现和交付对象的位置和东西、人和事、对话的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基本载体,从本质上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内,在严格意义上说通过一个共同所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在空间环境艺术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公共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核心,从人们的需求,具有文化、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可以让公众获取失去了归属感和身份感。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景观表达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与公共艺术设计贴合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和方便的一个表达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具有营造居住环境与艺术环境的特点。(如图3)

1运用人机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所谓人机理论,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面积、比重、重心,和人体各部分的关系活动和人体结构的特征参数,如范围;还提供了人体的每一部分的输出,和行动的习惯身体的功能等特征参数,分析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器官和功能特征如皮肤感觉;分析在使用各种生理变化时,能量消耗、疲劳机理和人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劳动负荷;讨论了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等。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对人机理论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了产品或作品的用户体验感及舒适度,对于城市形象来说这一理论的运用实在细节上的升华,要做到不仅看着好看,还要用的舒适。例如图(4、5)

2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来营造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设计师运用色彩对比、空间对比等手法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心理学解决的是人心里的问题,是一种抽象的方式,将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营造空间氛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设计师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会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被设计的物体进行改造,让其满足功能上的需求的同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要。在现今的社会中,设计师们将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城市形象设计同样要以设计心理学作为重要依据。设计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这个设计的内涵上,它不仅让这个设计看起来更舒服,同时也会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加富有内在的东西,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运用好了设计心理学理论会让整个设计富有生机,让不同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感受,同时在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更加富有韵味。

3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会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让城市形象更加根深蒂固,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辨别。(2)在城市形象的表达上具有多样性。(3)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上设计心理学的运用会让城市形象更加富有感染力及内在含义。(4)会让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城市形象不能脱离艺术,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人,心理学的主要就是研究人心理的学科,所以设计心里学的应用会让城市形象中的艺术表达更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

4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了资源和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既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如人的形象和企业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场址的选择,与其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分不开;而世界不少名城,仅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也十分可观。构划城市未来形象,研究优化城市形象的途径与策略,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灵魂所在,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是这个城市的嘴巴,城市依靠城市形象来向外界传达着信息,同时城市形象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城市地位。

5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主题

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特点为核心,组成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目标和价值标准的重要性。每一个独特的城市,孕育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基因是由城市独特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由独特的特征是城市文化的主题。城市主题文化最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景观特点,精神的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它是这个城市的独特创造,和角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发展,监管框架和城市发展方向,更深刻地启发和引导城市独特的创造力,从内心的规则,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对其形成一个独特的主题。(如图6)

6艺术设计美化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最初是简单的,因为当初城市的建设主要为了民众的安全,为了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局势的稳定,开始出现各种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随着文明的变化,最终城市变得更加高级,逐渐地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这时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解决安全,温饱问题,而是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城市形象随之产生,并在这种追求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追求也随之增长。相对而言,曾经的城市中“美”的概念相对较弱,但也是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审美影响公众审美取向,社会文明的进步会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走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图7)

四、结语

在当今快速的社会来看,人民大众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接受非物质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曾经的城市依靠硬件设施实力胜出,现在的城市的发展讲求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覆盖范围广泛的公共艺术,参与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城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重要内容,艺术城市公共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多样化,三维的、个性化的和综合的人体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渗透的路径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和一个精神引导人们看看他们的城市,同时建立新的城市环境艺术,并创造新的文化的城市,城市风格形成的助推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叫法是环境艺术“(伟大)的艺术”,“干预”的艺术,这是不合理的。经过对以上论文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而言,公共艺术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好与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使用及欣赏的好与坏。

参考文献:

[1]丁颖.公共艺术与城市[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0)[2]毛溪.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J].艺术界.2008(05)

[3]高英杰.发展公共艺术应当坚持制度与文化并重[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02)

[4]翁剑青.当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艺术介入空间》的解读及启示[J].美术研究.2005(04)

[5]陈平.北京城市公共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美术.2007(02)

第7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它主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并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使人们在公共合作和广泛参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使社会与市民之间在各领域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开拓以艺术方式为媒介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多样的文化艺术精神,由此提高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展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更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公共艺术的涉及范围从形式上包括摄影、园艺、雕塑、壁画、广告影像、表演、装饰、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功能上可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2];从空间布局分为立体和平面、室内和室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巨大,并且城市公共艺术又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展。

2我国公共艺术存在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整体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度的逐年加快,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同时,公众将精力投入到对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科学配置中来,政府部门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公共设施、街道设施和绿化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层次的方向上,这使得许多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开放的公园和广场多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得到张显[3]。但部分城市外部空间与场所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盲目建设缺乏规划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上的作用,对其缺乏有效的认识,造成了城市建设松散风格模糊,功能区分混乱的现象。对于自然、文化产生建设性破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被抹杀或遗忘缺失,国际化建筑风格成为趋势。由于城市建设中不重视文化内涵,许多城市建设进入到死循环中。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城市在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从中寻求长期发展[4]。

2.2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不断进步的物质文明,更加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各地不断兴建文化广场。建成的实例中好坏良莠不齐。一方面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水平不相符。出于政绩需要,个别地区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建设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的公共艺术项目,既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城市环境无法匹配的状态[5]。另外,目前城市环境中缺少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上海市大大小小雕塑共一千余座,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上海标志性的作品,上海作为国际时尚大都市也没有一件前卫性作品。我国某些公共艺术品,形式粗陋、工艺粗俗、体量突兀,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和艺术效果,从而缺乏了对于构建城市审美观和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的考量,对目前的城市审美观和城市精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6]。

2.3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人才积蓄和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中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比例较多,作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是件益事,但在人才培养和实际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和困难。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一种综合修养,在不断扩充知识面的同时,对环境艺术中的专业内容要全部掌握,这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设计家和高校教师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教学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摸索来提升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标准和质量[7]。

3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公共艺术有其特殊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这是同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区别,为追求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将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两者相互平衡,建议从社会、公众和设计师三方着手开展工作。

3.1社会

公共艺术首先具有明确的社会属性,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公共艺术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于公共艺术的法律规定。比如美国,政府引导专门成立了国家层面的艺术委员会、基金会和基金,专业部门来推进包含公共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及相关艺术类型的发展规划[8]。推动我国建立艺术管理制度与机制,制定公共艺术审批办法,既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促进公共艺术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最大限度地避免不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

3.2公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具有公众属性,要求公众的参与性,是以公众的行为和意识来维系的,公共艺术的氛围是由公共艺术设计来营造的,将公共的公德心、公益心和参与感进行内化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轨迹,最终将社会与艺术形成互动良性效应[9]。

3.3设计师

3.3.1挖掘地域历史文化,紧跟国际行业趋势

在历史沉淀的过程中,人们在同自然环境的不断磨合中逐渐积累经验,经历了长期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特有文化。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城市都应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共艺术作品。梁思成先生因为拆除北京旧城墙而悲愤,现今证明拆除的城墙如同被破坏的老北京的文化一样已无法复原,被裹挟上商业气息的古文化建设仍被破坏着,如经过旅游包装后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凤凰古城、山西应县木塔等。公共艺术的设计师要以史为鉴,尤其是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设计,既要尊重原有风貌习俗,又要在对艺术遗产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人们的各种心理情感反应是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在来激发的,优秀的作品具有专有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映射城市生活状态的特征、文脉传承和历史延伸,将人们的城市环境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尤其是获得感得到了极大满足。公共艺术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变化的动态过程,设计师应将地域特点与城市文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创新点,既要遵循社会生活的真情实感,又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以全球化为目标,提高与当前世界进行沟通对话的意识,设计出符合城市需求和国际化的公共艺术品[10]。

3.3.2符合城市人居环境要求,展现时代精神

公共艺术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主旋律等正能量为主要内容的同时,更以关注百姓普通的城市生活为己任[11]。以创建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为出发点,以人居环境的四个要素来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从事公共艺术的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造中更多的关注城市人居环境,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3.3.3挖掘体现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的公共艺术

首先,社会环境和公共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既能美化社会环境,又能体现城市文化。盛放公共艺术的容器是城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产生的基石是城市的外部环境,所有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都应尊重其实际的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和场所特点都是产生公共艺术作品的源泉,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12]。所以要将公共艺术作品的题材、比例、色彩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当,进一步将公共艺术的自身和社会价值实现。其次,公共艺术的重要特性是地域性,同时也是它的特征,是要在设计中考量并注重的因素。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等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能够作为城市的象征就是由于公共艺术与地域性的完美契合[13]。同时要兼顾历史性、文化性的挖掘和利用,这样才会使得公共艺术作品植根于城市文化中。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繁荣,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城市乃至一个社区的进步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是市民人格素养和城市文化的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14]。为了推动设计的服务功能,设计为大众服务,做出符合大众真正需求的设计,也为了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健康良性发展,真实的为提升人居环境服务,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民众,都应积极探索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共同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进步和发展,让设计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城市,共同为创造“美丽中国”而努力,特别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将其塑造成为以城市地域、历史和文化融合的文化体。

作者:高家骥 阎岩 崔菁菁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家骥,阎岩,崔菁菁.以公共艺术为依托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以沈阳市老工业基地主题公共艺术建设改造为例.青年与社会,2015,7(2):201-202.

[4]谌丽,张文忠,李业锦.大连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8,63(10):1022-1032.

[5]刘云刚,周雯婷,谭宇文.日本专业主妇视角下的广州城市宜居性评价[J].地理科学,2010,29(01):39-44.

[6]吴箐,程金屏,钟式玉,等.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2):307-316.

[7]李雪铭,刘巍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6,25(5):785-791.

[8]张文忠,谌丽,杨翌朝.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05):710-721.

[9]高家骥,阎岩,宋铁成.辽宁老工业基地公共艺术项目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青年时代,2015,10(1):81-82.

[10]姜斌,李雪铭.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40-45.

[11]苑晓杰,张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2):9-13.

第8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实践;教材;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3-0114-04

作为一种20世纪后期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以其本质上的公共与开放、主题上的深邃与多元、形式上的新颖与多样等特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进入很多城市规划者的视野,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由此产生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在探讨在高校本科阶段是否能开展以及如何推进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一批相关课程建设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种探讨的直接产物。

当前,相当一部分公共艺术设计教材大多包含两个部分:对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与社会属性进行学术探讨,以及对公共艺术涉及的材料、工艺、环境进行类型化介绍。这带来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其次,由于缺少相应课程体系支撑,也就谈不上教材与课程紧密衔接,虽然设置了习题,但对具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缺少帮助;再次,这类教材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套用国外经验而忽略国内现实的情况;最后,这类教材普遍仍未脱离传统上以文字为主并配图注解的编写模式,不适合公共艺术这样前沿性的艺术形式。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公共艺术设计教材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全面创新,从而适应新时代学习者对公共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一、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跨专业的读者群

定位准确是艺术设计教材编写的首要前提。[1]目前国内虽有部分艺术类高校设立了公共艺术专业,但为数较少。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本身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社会上的公共艺术实践任务数量有限。因此,该教材针对的读者群主要是当前国内高校相关设计与造型专业的本科生,也能满足相关专业研究生和社会读者的需求。纵观公共艺术发展历程,虽然雕塑专业出身的公共艺术创作者居多,但也有相当多作者来自建筑、油画等专业。就当前中国国情来看,公共艺术设计在实践中又与环境艺术专业更为对口,在公园、步行街总体设计中容易找到用武之地。所以,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完全局限于单一专业,而是以打破专业壁垒,增进学科互动为宗旨,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求,能够对不同设计专业甚至是造型专业学生在该领域知识、技能的综合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具体案例为纲

当前部分公共艺术类书籍及教材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于强调宏观的公共艺术概念,而忽略了公共艺术内部诸多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中诸多个案间的鲜明个性,这极不利于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科学开展。因此,该教材编写强调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为基本要素,在大量案例分析中梳理出特定类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创意、手法上的根本性规律,有助于读者用最短时间了解这一艺术设计形式的精髓,并直接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强化创意思维培养

公共艺术设计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创意是否新颖往往直接关乎设计的成败。这也是近年来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强调创意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艺术设计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独特的视野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2]因此,该教材在有限篇幅内,选取了尽可能多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介绍和评论时秉持开放性与批判性的态度,尽量不出现定论式语言,同时注重融入艺术概论相关理论知识,力求使学生在吸收知识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意素养。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平台基础

作为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活页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的创新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平台之上。首先,该教材具有该系列教材标志性的活页模式,可供学生粘贴作业以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延续了该系列教材以图示形象为主要

现手段的特征,也沿用了知识链接环节的 “延展阅读”、实训环节的“思考与行动”两个主要模块。最后,由作者自己排版,体现以图像和文字为加工素材的一个全新创作过程。

进一步说,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又使得该教材形式上必须具有特殊性。首先,公共艺术是立体空间艺术形式,只有多图、特别是不同视角的多图才能准确表现特定作品的形态与特征,这就与平面设计教材有很大不同。由于设计过程和施工工艺的相对复杂性,教材中往往还要运用设计草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另外,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风动、水动、电动等能动特征,因此需要更多图示形象表现特定作品的不同状态,如喷水或不喷水、电力和风力作用下的不同形态以及在昼间和夜间的形态对比等,特别是对《水火环》(野口勇)、《水的神殿》(关根伸夫)等知名作品而言。总之,公共艺术的专业特征使得该教材需要在同样篇幅中安排更多的图示。

同理,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结合雕塑、绘画、环境等多个专业的前沿交叉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前期介绍的资料较少,这也使得该教材需要较多的文字介绍作品动议、选址、作者背景、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要素。这都要求该教材必须在系列教材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内容选取与编排模式。

三、基于自主科研成果的编写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实践和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完整的公共艺术理论和成型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往往是前沿研究的直接成果。因此,该教材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基于自有学术与教学科研成果,这为其编写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一)有相应学术探索成果支撑 由于公共艺术实践领域的前沿性、独特性,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往往缺乏延续多年、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编写者首先必须对公共艺术进行合乎学理、合乎中国当前国情的学术定义。这一定义应指以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等艺术为主的狭义公共艺术,且兼具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笔者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依托环境雕塑建设相关法规及相应材料、工艺规范推进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建设。与纯粹的雕塑、景观相比,公共艺术作品“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 [3]这样相对完整且自成体系的学术定义,应用于教材编写,有助于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相应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领域的学术探索成果可直接运用于公共艺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这种教学方法正是该教材编写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方法论的设计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对大量经典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由八个模块构成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复制、绘画、构成三种不基于立体造型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运动、环境、实用功能三种必不可少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以及幽默和严肃这两方面的公共艺术主题元素。[4]经实践反馈,该方法适合设计专业本科生快速掌握公共艺术设计方面的艺术创意思维、审美经验、科学技术知识及表现技法。该教材正是在这一成型教学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而编写成的。

(三)有相关教学研究成果支撑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高度交叉性和横断性,因而基于单一学科的教材难以适应教学需求。因此,除直接的教学研究成果外,该教材也注重与相关理论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及专业设计课程的衔接,其中包含的知识及技法多来自编者的相关教学研究成果,如天津“十五”规划重点教材《现代设计史》与《中国雕塑史》(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展示艺术教育》、《雕塑艺术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多部相关教材、专著。除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在大部分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与教学紧密联系的 “触类旁通”、“按图索骥”、“温故知新”等环节,综合运用了建筑设计基础、平面与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学生作业,实现了不同专业间的融会贯通。

四、基于混合单元概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公共艺术设计教材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代之以“组团”和“项目”的框架。为了避免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编写方法,采用了美国教育界的 “混合单元概念”编排具体内容,“使用这种混合课程模式,各组成部分结合方式多,强调重点也多,而自始至终各部分都保持原

有的特点”。 [5]

(一)全书层面的编成

首先,从全书看,该教材由 “现成品公共艺术——基于发现与复制的设计”、“二维型公共艺术——基于图像表达的设计”、“构成型公共艺术——基于几何美感的设计”、“能动型公共艺术 ——基于运动的设计”、“景观型公共艺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实用型公共艺术——基于人体工学的设计”、“幽默型公共艺术——基于情感表达的设计”、 “主题型公共艺术——基于人文思考的设计” 八个一级组团组成。这种分类方式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具有完整性和次序性。八个一级组团主题不同,各有侧重,共同组成完整的体系。而每个一级组团又都具有自身独立性,可以单独培养学习者某一方面的能力。

(二)组团层面的编成

同时,这一排序方式也是一个能动的有机整体。就公共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而言,设计者必须首先掌握初步造型规律与创意思维,然后在不断深化完善方案过程中接触环境、功能和能动因素问题。只有在部分较深介入社会运转的个案中,才会选择较深刻的主题,同时复杂主题的表现往往要借助于具象雕塑手段,因此在针对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并不作为重点。事实上,这种一级组团的编排次序不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且和一个设计课题的进度基本一致,能够实现寓技能锻炼于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评论层面的编成

混合单元概念也运用在全书几乎每一个延展阅读或设计评论中,特别是后者,几乎都包含艺术史知识、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的相关知识。比如在介绍美国艺术家劳埃德·汉姆罗尔(lloyd hamrol)位于洛杉矶的著名作品《市区摇椅》时,不但分析了作品的主题,而且特别指出作者运用剪影式创作手法之所以获得成功,也与特殊环境(道路和与建筑间的狭长地形)造成的有限视角有关。

五、基于现代传媒理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该教材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因此必须在内容采集与形式编排上更多考虑他们的心理特征。当前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即社会俗称的“90后”。他们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从出生就习惯了网络与新媒体,敏锐,知识面广,对直观形象敏感,但注意力不容易保持长久。传统的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片的教材形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新型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注重节奏紧凑与大信息量,兼具可读性与观赏性。

(一)内容编排递进性

由于没有了传统教材每节开篇介绍本节内容的文字,所以该教材中每个二级组团的名称就承担了简明扼要地介绍该单元内容的功能。考虑到主要读者群的认知特征,这些小标题以成语为主,能够准确概括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和教学要点。各二级组团通常体现由简到繁的次序性,如“组团no.1”在分析现成品复制型公共艺术时就分为“单打选手”、“伸展运动”、“组队参赛”等二级组团,对应运用单体现成品、变动单体现成品形态及运用组合现成品等设计方法。同时,二级组团之间还体现由浅及深的特征,如“组团no.7”对公共艺术幽默主题的介绍就分为出其不意、憨态可掬、煞有介事、似是而非、物理玩笑、童心未泯、时空倒错、感同身受、鞭辟入里九个二级组团,综合运用文学、电影等学科对幽默运用的理论成果,从最简单的幽默运用方法介绍到内涵最深刻的黑色幽默,既紧密连接又有较强延续性。 (二)题目运用趣味性

对谐音的运用也是近年来文艺创作和传媒领域的特征之一,虽然存在诸多质疑,但其依然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现象而存在。该教材也适当在小标题中运用谐音形式为阐明单元内容服务,如“架”轻就熟(基于现成品复制的框架式设计)、水到“趣”成(结合水体的能动式设计)、“电”到为止(基于电能的能动式设计)、曲“镜”通幽(利用高度抛光的不锈钢球体反射周边环境的设计)等,应该属于新形势下对“寓教于乐”这一传统教育手段的运用。

(三)科学知识延展性

还应看到,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拥有大量接触科学知识的渠道,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养成了点击链接以获取深度阅读的习惯。因此,该教材注重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学术性,比如大量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的论断来解释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问题。

六、结语

经过内容与形式全面创新后的公共艺术设计教材,能够做到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变知识单方面传输为知识资源共享,从而适应公共艺术这样一种体系相对庞杂、自身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知识与实践体系。综合来看,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写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支撑公共艺术教学领域的课程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掌握公共艺术审美、创意、材料与工艺运用等方面技能的人才需求,提升中国公共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水平,为新世纪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智明. 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编辑思考[j]. 编辑学刊,2011,(5):77-80.

[2] 张兵,赵世勇. 探寻·发现·设计——艺术设计教学专题研究[j]. 北方文学,2011,(4):92-94.

[3] 王鹤. 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2012,(2):19-22.

第9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一、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

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含义、多功能、多层次的功能复合体,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人的需求和感受考虑在内。首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是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人的感受、人的体验放在第一位。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广场、步行街道、公园为主,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功能,这些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场所。因而,在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该首先将人的行为和心理考虑在内。这里的人并不是指某个行为个体,而是指生活在城市之中的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将所有大众都包含在内。这些空间的设计应该以为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娱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着眼点,使城市中的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一个释放情绪、愉悦身心的场所,在这里他们能够抛开工作中和生活里的不开心和不良情绪,能够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时公共空间才发挥出它最本质、最重要的价值,它的功能才得到充分的体现。相反,如果公共空间的设计脱离了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那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将人的活动轨迹考虑在内,适宜人的活动行为。冰冷的水泥、坚硬的钢筋水泥以及种种现代化的设施并不能给城市中的人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反而那些经济的、实用的、方便的设计才能够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要求。如果公共空间的设计只注重形式的美,而不考虑实际的功能,那就永远只能成为一种“设施”、一种“摆设”了。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应该以人的体验为前提,注重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以最基础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为例,如今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晨练、午休、游玩的重要场所,尤其在广场舞兴起之后,公园中的小广场更是成为广场舞练习的“重地”,如果公共空间狭小、分散是很难满足居民的集体性文化活动的需求。这些以集体性为主的活动是需要一定的空间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将未来的重要参与者和活动者考虑在内。

二、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人既是公共空间的设计者,同时又是公共空间的受益者,所以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人的因素考虑在内。除了要在外在形式上考虑到人的审美需求作为之外,还应该将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重要的着眼点,赋予公共空间以更多的人性化设计,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以文化为背景。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中国被天然地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地理区域,南北两个地理区域不仅在气候类型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北方的厚重淳朴和南方的钟灵毓秀,两种文化虽然共同发源于华夏文明,但却千差万别。所以,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和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和不同文化内涵的公共场所。工业化的浪潮之下,城市经济迅速发展,钢筋水泥搭建出一个又一个面目相似的城市。西方的设计理念如潮涌般地被引进中国,中国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缺乏本民族的特色,传统的理念被消解殆尽,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面目全非,一味地模拟、跟风,完全失去了个性化的特征,完全沦为复制品、模仿的产物。这样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只考虑到经济和政治的需求,完全忽略了人的感受,有悖于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所以,在公共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坚持城市的地域特征,避免雷同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的因素,给人以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其次,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以满足人的精神活动需求为前提。公共空间建设不仅应该满足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需求,同时也应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的精神活动需求。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也沉淀出不同特质的文化,而公共空间的设计就是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要的。所以,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协调,符合当地的价值观。以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为例,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亮点。一般而言,出现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是反映一座城市特色和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一座城市的眼睛。美人鱼雕像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城市雕像,它坐落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朗格宁海湾的海滨公园内。而这座雕塑之所以闻名海外并不是因为它的造型有多精美,恰恰是因为其中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这尊雕像是丹麦著名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小美人鱼》的故事创作而成的。美人鱼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与大海融为一体,像这样的雕塑在丹麦的街头随处可见,置身丹麦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充满童话色彩的艺术氛围和景观,正是这座美丽而又充满人性的城市孕育了这位伟大的作家,安徒生作为著名的童话家,是丹麦的骄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座城市的代言人。丹麦这座充满独特的童话文化的城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就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满足了当地人的精神需求。

三、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