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运作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引言
从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看,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明显,企业对运作战略、竞争战略、生产运作规划等方面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生产运作管理是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产运作管理者运用了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组织生产运作活动,他们活动的效果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生产运作管理者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2、文献综述
1955年罗伯特・卡茨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一文,为管理者技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温习章《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通过对国内企业在管理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阐明了他认为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分析了当前现代管理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终对管理者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2008年冯根尧发表了《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文,通过分析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生产运作活动带来的变革,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结构,探讨了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2012年许超的《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一文,对于如何解决时间短暂性这一危机管理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从改变人的主观认知和有效利用时间两个方面对危机管理问题提出系统性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框架。
上述文章多是对管理者进行研究,范围比较宽,对具体部门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研究不够详细。生产运作管理者是管理者中的一部分,他应该具备管理者所必备的技能,但是又由于其专业技能的限制,而有别于一般的管理者。因此,本文对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及其培养进行研究。
3、理论分析
3.1有效管理者的三种基本技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界掀起了一场寻找“理想经 理人”的热潮。罗伯特卡茨认为,许多企业如此强烈地执着于寻找类型化的经理人,以至于它们只盯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或素质,反而忽视了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这个人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情。因此,他提出了管理的“技能”说。
有效管理者的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技术技能,即管理者对某项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其次是人际技能,即管理者作为团队的一员,高效的开展工作,以及促使大家团结协作的能力,主要是怎样“待人”。第三是概念技能,即管理者以整体视角看待企业的能力,即把企业视作一个整体的全局把握能力。
3.2生产运作管理者的分类及学习内容
正如将管理者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一样,生产运作管理者也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学习的内容也有分别。
对于生产现场控制的管理者应以生产过程分析为基础,加强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学习。对于生产资源配置的管理者,应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加强对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对于生产运作决策者应对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加强产品市场和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3.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具有时间短暂性、不确定性和价值威胁性等特征。危机管理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时间短,如果在发生危机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管理,那么,对于企业的打击将是十分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危机管理也是生产运作管理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对于危机管理而言,管理者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提前预知公共危机,从而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全面展开管理活动,针对危机问题进行决策、计划、积极进行资源准备。第二种是:缩短管理活动所需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采用模式化管理。
4、建议
4.1生产运作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生产运作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五种技能。
①专业技术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对技术的深入掌握,会使得其在质量 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针对目前不断升级的信息化浪潮,掌握企业的信息化手段与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②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开阔的视野与发散性思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运作管理者在运作战略、运作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
③人际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获得更好地收益。
④学习技能。制造业生产运作活动包括新产品研发或已有产品的更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工艺流程的改进和革新等等。实现信息环境下这些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就需要对计算机控制,软件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有不断深入的学习与应用。这就要求生产运作管理者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⑤危机管理技能。在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中,难免有突发事件的出现。要求领导者立刻做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领导者固然要有冒险精神,但也要倾向于选择稳妥的阶段性控制的决策方案,以控制事态的发展。要有循序渐进,准确预测事态发展的能力。因此危机管理技能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而言是一项非常难但是又必不可少的技能。
4.2能力的培养
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对管理者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主要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讲授法。由专人对参加受训的人员讲课,其优点是时间集中,讲课不受干扰,传授知识较系统也较多。
②讨论法。业务讨论会有组织选派有关管理人员参加,每次研讨会可定一个专题作为主要内容。对参加培训得人员提出共同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案例研究法。把经营管理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摆在参加培训的人员面前,让他们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原因以及对策,或将一个有待加强管理的例子拿出来,让受训人找出对策。(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卡茨 . 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J〕. 哈佛商业评论
[2] 温习章 . 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J〕.管理科学
[3] 冯根尧 . 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72―75
[4] 许超 .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1):67―72
关键词:物业管理
生产运作服务行业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80-02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在我国物业管理尚未真正形成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着行业法制不健全、居民消费观念不强,以及物业管理企业自身在生产运作管理上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
一、物业公司运作管理的特点
物业公司不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其管理的物业类型有何不同。物业服务的内容大同小异,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和专项服务两大类。公共服务有:清扫保洁、绿化、保安、维修等;专项服务有:商业、金融、家政、社会福利等。分析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有如下特点:
1.服务交付系统的特殊性。(1)生产与营销同时完成不可分离。所有的服务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产过程与营销过程同时进行。物业公司的服务也不例外。同时,物业服务又有自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服务在服务过程的结束与服务交付时间上存在不一致性,例如维修与绿化就存在着时间上的不一致,绿化工作因植物生长的周期的原因要有一定时期的延长。(2)物业服务特征矩阵复杂。我们经常用服务特征矩阵来说明不同的服务交付系统的特点和需求。服务特征矩阵是按照服务复杂程度和顾客化程度把服务分为4种类型,服务复杂化程度是对顾客而言的,表示一种服务需要经过的训练和所需知识技能的程度。顾客化程度是指服务满足顾客特定需求的程度,分析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各种服务会发现不同物业服务之间的差异十分大。(3)顾客参与的程度高。物业服务是受业主委托完成工作,与服务对象接触是其服务的基础,适当的顾客参与有利于服务过程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过高的顾客参与程度必然要降低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借鉴银行、餐饮业前台服务与后台操作相分离的经验,限制与顾客接触的程度,减少因服务需求的随机性所带来的等待成本和资源浪费,对一些物业服务项目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2.服务生产率和服务质量难以度量。这是服务业普遍存在的特点,在物业服务中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度量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物业服务的综合性,不仅包含不同专业的服务内容,而且每项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二是物业服务的对象复杂,业主的差异很大,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观感受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3.物业服务的收入与管理费具有的特殊性。(1)物业维修基金。物业管理维修基金,又称储备金,俗称维修费。是业主购房时按照国家规定比例2%交纳的一笔费用,用于物业公共部位和设施的维修更新,本质上讲维修基金并不是物业公司的收入,其所有权归业主所有。对于维修基金的使用范围和程序国家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维修基金增值部分足够支付日常大、中、修,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动用本金,要经过业主大会批准,使用后要及时向业主分摊收回。(2)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标准服务和委托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由办公费、公共设施维护费、保洁费、绿化费等构成。物业管理费是物业公司完成物业管理的实际支出,对物业公司来讲是没有利润的,物业公司的利润来自管理者酬金,是业主根据物业公司管理水平、成效与物业公司共同商定一个比率(一般为8%-10%),用这一比率与物业管理费相乘作为对物业公司的酬金。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物业管理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广泛,同时有社会公共服务和个两种。因此,在考虑物业公司的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时必须结合物业服务的特点,以解决制约服务效率的因素为重点进行设计和运行管理。
二、物业公司生产运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物业公司是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其生产运作的过程是对“物”的管理与“人”的服务的综合体现,在生产运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定位不清。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目标市场,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对不同的市场进行细分,也才会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别化战略。物业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同样也存在市场定位问题,但很多物业公司却忽略了这点,单纯套用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管理商住楼的方法管理企业内部的住宅型物业,在业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物业消费观念的内地,超前地向业主推出物业管理所具有的投资特性。从长期看,物业管理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两种特性,因为大多数业主购房的唯一目的是居住,并不会以出售为目的来进行投资,因此对于大多数业主物业的投资性根本不存在。这些错误的做法表明物业公司对本身市场定位不清,目前大多数国有物业企业并没有完全摆脱上级公司的行政隶属关系,在接管的物业上没有选择权,多数物业是本企业内部的住宅区。这种情况下必须以满足中低档物业需求为市场定位,开发适于中低档业主需求的服务项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对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从行政管理色彩十分浓厚的房管部门转制组建的物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仍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后勤管理方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科学的方法。物业公司是一个经营性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明确的、标准的主动式服务。如果依然和以前的后勤管理一样或者大包大揽,或着被动服务,那么物业公司就不是一个经营实体。物业公司的产品是服务,工作内容落实在物和人两个方面。对物的管理,我们可称之为硬件管理,包括构筑物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等。而对人的服务则是无形的。物业管理是有形管理加无形管理的综合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物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物业管理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服务类型的服务,其服务和管理是合二为一的。就管理而言,物业公司既不是行政部门,亦不是执法机构;就服务而言,物业公司既不是市政公共机构,也不是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加上物业服务的对象非常广泛,服务标准千差万别,使得物业管理这一行业十分特殊。因此,物业公司必须明确自己作为服务者和经营者角色的定位,在生产运作管理上充分考虑行业的特殊性。
3.对服务产品的研发设计重视不够。物业公司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提供给业主的服务,这种服务产品的构成主要由企业的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组合而成。但物业管理企业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一些物管企业设置有类似机构,但大多没有研发创新的职能,使得服务的模式、技能和方法没有创新发展,造成管理成本不断提
高,服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4.经营意识薄弱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物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了60%~70%,服务效率的提高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由于原有经营模式和产权制度的原因,许多国有物业公司在机构设置上存在管理人员多、权力过分集中、办事程序复杂的问题,使得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极大,企业成本增加;同时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作量不饱和、待遇低,造成人才流失、企业人员综合素质下降,库存备用材料、低耗物料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造成流动资金沉淀。这一方面是由于物业公司经营意识薄弱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产组织不科学,服务设计不合。使得物业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物业公司生产运作管理
无论是从物业公司生产运作的特点出发,还是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物业公司生产运作系统的中心就是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在对物业生产运作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时,要有质量和效率的观念,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业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塑造物业服务的价值链思想。物业公司要系统地把企业的价值、员工的服务、业主的利益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物业服务的价值链。按照价值链的理论,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与可持续竞争来自于企业独有的,不断变革、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物业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就是对业主的服务流程,其内容应该包括服务设计、服务传递、服务接触三个环节,物业公司只有在规定了其服务流程后,才能通过流程的不断重复与再造,来追求业主的忠诚并从产品的市场反映中实现企业的价值。物业公司的价值链体现的是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满意度,物业公司价值链的实现是业主对每一个价值链条上满意度的最终体现。在业主服务价值链中业主需求是价值链的第一环,企业只有充分了解业主对公共服务、专项服务、特约服务的需求,才能有效地为业主服务;服务设计是企业对服务产品的策划过程,企业依据业主需求策划服务产品、服务标准和服务品牌,努力将自己设计为业主欢迎的服务供应商;服务交付是企业实施服务的过程,企业应将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传递给业主,把握好物业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接触是企业与业主间的交流与沟通。物业管理企业应让业主感受到诫信、温馨和亲情,努力使企业与业主间零距离。业主满意是企业推崇的服务理念,企业及其员工在企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满足业主已知的需求,同时研究业主潜在的需求,以争取超越业主的期望。业主忠诚是企业追求的服务效果,企业要策划自己的品牌战略,营运自己的服务品牌,使业主从认知到联想、乃至忠诚。企业价值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反映,企业服务品牌的形成证明企业的生存能力,带来企业发展的机遇,也积累着企业的无形资产。
2.加强目标成本管理费用管理。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和物业费收入是在业主人住之初,以合同的形式确定的。因此,运用目标成本的管理办法。对物业公司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非常可行,而且意义重大,有利于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成本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优质的物业服务体现在它不仅使业主享受到了超值服务,而且增加了物业的价值,但这种服务不能靠高额的成本费用支出做代价。因此,物业公司必须加强对成本的管理。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服务,这就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加强目标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准确的成本费用预算,进而科学地进行决策,形成公司的目标成本,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控制,定期分析,不断改进。
3.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物业公司的服务应坚持:(1)“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只有树立这一思想,物业公司的经营才能持续长久。(2)“三效益并重”的原则。是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三者应相辅相成、相互作用。(3)系统管理原则。物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许多子系统构成一个全方位管理的总体系,按照体系内在要求,实现系统化管理是保证物业管理整体系统快速、有效运转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案例教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全日制专业硕士;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0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均有差异,如何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峡大学从2011年开始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其中的一门学位必修课。该课程研究如何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灵活、高效、准时、低耗地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目的。[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企业生产运作的系统认识,了解当前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念,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在课程建设中,分析了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与授课老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现有教学中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生产运作管理涉及对生产系统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改善创新等阶段。其中,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产能规划、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系统设计等;生产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生产系统的改善创新包括采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使整个生产系统的不断改进,如精益生产、约束理论、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繁杂,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2]
第二,受教材编写特点所限,教材中各理论知识点往往自成章节,独立编写,每个章节后所附案例仅为所在章节的理论所服务。[3]而在实际的生产运作活动中,各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单一环节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个生产系统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面对的难点之一。
第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学习背景多样化,部分学生本科学的是工业工程专业。本课程中的部分基础理论在本科阶段学习过,部分学生本科不是工业工程专业的,缺乏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我专业这两类学生的比例基本在1:1左右。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是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点。
第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因而普遍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兴趣不大,对来自生产实践的真实案例有兴趣,对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更感兴趣。但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相比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和MBA学员,缺乏案例的背景知识,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讨论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逐渐推广到医学、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成为著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的一种教学模式。[4]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案例处于配角的地位,其作用是为了解释印证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理论知识点和案例之间的关系和结论是直接明确的,无论理论知识点还是案例都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处于主角的位置,所有的教学内容围绕案例展开,所有的理论知识点隐含在案例中,需要学生们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挖掘,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解决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权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分析讨论,学生在主动的分析思考讨论过程中得到提高。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去汲取知识和探索研究,培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但是案例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不断出现新案例使得不存在结构化的稳定的教材,围绕案例进行的讨论比较耗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都是其难点,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克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愿较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解决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前三个问题,对第四个问题可以在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中予以重点关注。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
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案例的搜集制作、案例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组织和课后的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1.案例的搜集与制作
案例的质量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好的案例要符合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知识点),题材新颖真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背景材料充足,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固定的解决方法,适合展开讨论等。
使用的案例有三类来源:借鉴教材上的经典案例;教师根据自己的项目工作经验编写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搜集制作案例,例如可以将《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学术期刊上偏应用型的论文改编成教学用案例,可以根据跟随导师做项目的实际经验编写案例。有一名学生利用暑假去江苏一家手机厂实习的机会,搜集资料,编写了“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背景材料充足,容易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理解,编写的学生有成就感,其他学生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兴趣更强。
2.案例课前的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总的课程进度安排,对于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须告知课外需要自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时间节点。在案例课之前一至两周将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做好预习,仔细阅读案例细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后面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想法或解决方案,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档,为课堂上的汇报讨论做好准备。
3.案例课中的组织
首先各小组分别阐述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对这些分析和方案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在组织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离开了理论支撑,尽管讨论很激烈,但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适时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结构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分析。
(2)创新原则。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解读分析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推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各种见解的合理性。
(3)系统原则。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问题,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4)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重视运用各种工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计算,运用用友ERP软件U8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运用witness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等。
例如在“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案例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在瓶颈工位增加机器和工人提高生产效率,有的提出对工作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人降低成本,有的同学考虑到了流水线型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有的建议采用双边装配线,有的建议采用U型单元组织生产。为了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利用witness软件构建了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的运行中同学们观察到了瓶颈的漂移,仿真运行参数对与仿真结果的影响等,在讨论中掌握了各种效率改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
4.案例课后的总结与评价
案例讨论课结束后,为了巩固课堂讨论的成果,学生需要对之前形成的初步解决方案进行修订,提交一份正式的案例报告,每位学生在课内的汇报讨论表现以及书面报告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对于教师,要及时运用质量管理理念PDCA总结反思案例教学法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案例本身是否有缺陷,教学过程是否完善,课堂组织是否松弛有度,内容把握是否得当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在两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采用全案例教学,取得了一些收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增强,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在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同学们能自觉运用各种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些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实现了思维的碰撞。除此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提高。在与同学们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也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创新,这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等.生产运作管理[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陈志祥.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110-112.
【关键词】 绿色再制造 清洁生产 运作管理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又在抛弃可回收的废旧产品,或者仅仅低层次地回收废旧产品中的材料。这不但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且加重了环境污染。据统计,全世界制造业每年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占全球污染物总量的70%以上。可见,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日益增长的设备废弃物的压力。面对如此大量报废设备的处理,如何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重新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上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大多采用再循环(Recycle)方式,即将一道工序或一次使用后产生的废物作为下一道工序或下一次使用的原料。对那些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无法再用的废旧产品或零部件则采用填埋或焚烧等废弃处置(Disposal)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更加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废旧产品处理方式――绿色再制造(Green Remanufacturing),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绿色再制造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再制造产品的优势十分明显,其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原型机新品,而成本仅为新品的50%左右,节能60%,节材7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清洁生产(Clearer Production)是在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的全球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在总结了世界各国先进的污染控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预防污染的全新的环境战略。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在对其污染治理过程反思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造成的污染,必须转换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事后的末端治理,而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式,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绿色再制造与清洁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合绿色再制造企业就其清洁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构建面向绿色再制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运作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和内容框架,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二、绿色再制造企业清洁生产的应用设计
绿色再制造与清洁生产都蕴含着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理念,都属于支撑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技术手段。绿色再制造的生产方式就是对有可再利用价值的废旧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其再次被使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处处体现了资源的高品质回收和环境污染排放的最小化的思想,应该说,绿色再制造本身就是一种清洁生产方式。绿色再制造使用的原材料是退役的废旧产品,再制造技术主要是通过换件修理法(将失效件更换为新件以完成再制造的方法)和尺寸修理法(将失配的零部件表面尺寸加工修复到可以配合的范围)来进行加工修复。可见,相较于传统制造过程来说,再制造过程本身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要少得多,绿色再制造生产过程就是清洁生产过程。由于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原因,再制造产品的技术性能往往能赶超新产品,足以跟上时代的要求,也符合清洁产品的要求,属于绿色产品的范畴。同时,绿色再制造也是一种制造过程,如果在绿色再制造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将进一步减少绿色再制造生产各个环节的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最大程度地实现再制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进一步减少绿色再制造过程的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可以在再制造生产过程运用清洁生产技术。绿色再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清洁能源。绿色再制造企业应尽量对常规能源采取清洁利用,如油、电、煤和各种燃气的供应;加强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如再制造企业的车间照明和厂区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灯等;开发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2、清洁的再制造生产过程。第一,绿色再制造企业应尽量不用、少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再制造所需新备件要选用无毒无害、最新技术的备件产品;再制造过程中要替换掉原废旧产品中的毒性较大的材料和零部件;对替换下来的高环境污染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合理处置,使其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等。第二,改进再制造工艺和更新再制造设备。选择少废无废、原材料转化率高、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物少的再制造生产新工艺和新设备;淘汰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等。第三,减少和消除再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易爆、高温、高压、低温、低压、强噪声、强振动等危险因素。第四,采用简单可靠的再制造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尽可能实现无废或少废生产。第五,再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料尽可能实现内部循环利用。第六,对再制造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减少无效劳动和消耗。具体包括开展物料、能量流程审核,优化再制造流程设计;科学安排再制造生产进度,改进操作程序;落实岗位和目标责任制,杜绝跑冒滴漏;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运行率和完好率等。
3、生产清洁的再制造产品。第一,绿色再制造企业应尽量在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如采用方便拆解和装配的产品连接结构,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消耗和物料浪费。第二,选取环境友好的原材料,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材料,利用二次资源作为原材料。产品使用过程及使用后不包含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因素。第三,产品使用寿命和功能合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四,再制造产品的包装合理,不进行过度包装,包装材料尽可能可以回收再利用。第五,再制造产品使用后容易回收、再次再制造或再循环。
总之,为进一步减少再制造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再制造企业应持续、高效地推行清洁生产,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案例分析――以施乐公司为例
全球复印机、打印机的报废数量也将逐年迅速增长。随着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普及,以及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兴起,世界复印机巨头之一的施乐公司响应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理念,开展了复印机的绿色再制造活动,并在再制造过程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施乐公司成立于1906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恢复使用过的复印机部件,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施乐公司发展了一个正式的绿色再制造系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再制造工厂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巴西、墨西哥、泰国和中国等地,可以回收和再制造包括使用过的复印机、打印机和墨盒等产品。本文主要以富士施乐公司为例展开分析。
在全球日益关注环保的大背景下,富士施乐公司积极倡导清洁生产,设定了本公司的环保目标:到2020年,富士施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3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富士施乐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1、在本公司内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富士施乐公司在本公司内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其目标是实现“无非法丢弃”、“零填埋”和“零污染”。富士施乐在各地的再制造工厂不断实现“零排放”:2001年8月,富士施乐宣布在日本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2004年12月,富士施乐以泰国为基地建立了国际整合资源循环系统,对亚太9个国家及地区使用过的产品进行回收,在当地实现了“零填埋”;2005年1月,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实现“废弃物零排放”;2008年3月,富士施乐台湾桃园工厂宣布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2、将一大部分减排工作集中到客户一端。基于顾客使用产品时的能耗要占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50%以上,因此富士施乐公司将其中很大一部分减排工作集中到了客户一端。富士施乐的目标到2020年,要使顾客现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降低700万吨。因此,富士施乐将重点研发并提供对客户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即到2020年富士施乐所有产品的单位耗电量与2005年相比将减少80%。例如,富士施乐开发出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IH定影技术和EA环保墨粉等,能够有效降低复印机在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富士施乐新开发的IH定影器(传导式加热定影器)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接触式传导技术,也就是和电磁炉原理一样的技术。该技术使得1H定影器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才进行电圈的加热,而在待机状态下几乎没有能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整个复印机在待机时的能耗。
3、在整个产业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富士施乐认为要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30%的减排目标,仅凭富士施乐一家的努力还不够,还需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于是提出建立施乐公司的低碳生产机制和供应链机制,目标是到2020年,每一台设备在生产过程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75%。整个供应链包括从产品研发、零部件的采购、生产、物流、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报废后顾客将产品退还给富士施乐进行再利用和再资源化等全过程。
施乐公司将环境意识传递给于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例如,富士施乐公司与树脂制造商UMG ABS共同合作,构建起了一种材料翻新系统,可以把废旧复印机的外罩盖(ABS树脂材质)用于制造新的产品,成功实现了塑料的再生利用。这种再生利用塑料,可以确保具有与新制造的ABS树脂完全相同的坚固程度、可塑性、颜色等,并已获得了美国UL产品安全认证。又如,施乐公司业务外包时,会重点考察这些合作伙伴的环境意识。以富士施乐(泰国)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都要对14家合作伙伴进行一次考核和调查,包括检查周边居民的投诉情况,对其进行常规的废水、噪音监控等。富士施乐(泰国)公司对合作伙伴有以下要求:具有第三方提供证明的、可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有第三方认证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措施。富士施乐(泰国)公司要求合作伙伴采取充分的措施,最低程度影响附近居民,并且对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有充分的管理措施;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对安全和环境有适当的记录、监控和报告计划;对员工有适当的培训计划。将负责管理、执行和检测的人员的具体责、权、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规范化和文件化。如要培训员工学会辨别和处置危险物质等;有恰当的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施乐公司不仅从再制造业务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获得了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顺应时展的新路,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施乐公司在复印机再制造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的运作管理经验,对其他产品领域的再制造商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注:本文属武汉市科技局项目“武汉发展再制造的途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2s0029;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绿色再制造运作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0-1b-032。)
【参考文献】
[1] 曲向荣: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一、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一)ZARA公司实现其服装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服装产成品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
ZARA在其生产的面料仓库中有着通用化的面料,根据订单和设计师的要求适时生产,把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生产速度。
(二)ZARA公司对于ERP系统的应用
ZARA公司将其所有业务流程都视为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企业内部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如财务、进销存、生产、维护、服务等,它对其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控制、物流、财务等进行综合管理,不仅在范围上而且在深度上都为ZARA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
(三)ZARA的内部控制
生产由订单推动,ZARA为全球各门店经理配备PDA,由各经理根据自己对销售情况的把握和对当地市场的预测将消息反馈给总部,总部的设计人员、市场分析人员和采购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发出生产要求由生产工厂进行生产。物流配送上,所有服装产成品由位于总部拉科鲁尼亚的物流中心发出,从门店经理通过PDA反馈的信息到新服装产品配送到门店上架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二、整合外部资源
(一)ZARA将采购视为战略性行为
Bruce认为在快速时尚业的服装供应链下,采购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操作性或者技术性的行为了,而必须得上升到战略性层面。采购对于ZARA公司至关重要,因为原材料即面料,全球市场和敏捷供应可以以不同的价格快速给ZARA公司的生产提供各类面料,这直接影响到ZARA最终上架的服装产品,可以使得其产品更具竞争力并且取得价格优势,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ZARA将采购原料视为一种战略性的行为,它不局限于持续的原料和服务的供应、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减少库存和投资损失的传统采购目标,而是统筹考虑采购的合适的地点、面料数量的质量、时间、价格和供应这样一个整体的层面。ZARA公司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有着充分的前期准备,它要先去收集面料供应商的信息,综合评估供应市场状况,从识别面料供应商之后再做出选择,选择之后还要进行跟踪评估,他追求的和优秀面料供应商的持久性战略性合作,而且更多采用的是电子采购。这样,ZARA将采购战略融入到整个公司的战略当中,而不仅仅是那么不重要和关键的纯粹操作性行为的采购了。
(二)ZARA生产业务的外包
虽然ZARA公司全球超过一半的服装是在欧洲本土生产的,而且几乎所有服装产品都是由位于拉科鲁尼亚的物流中心发往全球各门店的,但它也将很大程度上的生产业务外包,这在欧洲本土以外的市场体现比较明显。ZARA将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ZARA自身从事最核心的设计业务,生产由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生产工厂进行。
(三)ZARA的科学评价体系
在ZARA与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装供应链上其他合作商的合作中,ZARA有着相应地评价指标对供应商和合作商进行整体的评价。它的评价指标不单单涉及到自己发出的采购、生产要求是否达到或者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信誉之类的问题,而是能够恰当反映供应链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从供应商和合作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某种程度上ZARA也是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对供应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选择的,它收获的效果就是可以比较有效地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主管因素过多的现象,能为ZARA提供比较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
三、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一)ZARA强调客户参与
良好的供应商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能够保证更好的服装供应链的管理。大规模定制下的服装供应链是以客户中心论为指导理念的,不再是传统的产品中心论,“一对一”的营销、建立网络营销平台以及学习型客户关系都已经提上大规模定制下服装供应链管理的日程。而ZARA与客户的关系的良好保持,强调客户参与其服装产品的设计及其他业务流程一方面减少了客户关系管理上的难题,另一方面更好地整合了整条服装供应链,这是ZARA众所周知的。
(二)ZARA对于客户信息反馈的重视
ZARA的设计师每天收到各个门店经理反馈来的信息,包括销售和库存数据而且再反馈信息给门店经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步骤:观察原始数据,使得原始数据具有意义,测试假设性。当然,原始数据的获得来自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销售和补货报告由ZARA门店经理每小时检查一次。此外,各个门店的经理向总部发送订购或者补货这过程本身不是依靠从总部发送到各门店的信息,而是各门店经理预测的准确性影响到他们的业绩,这使得他们更加敬业和负责。定性数据的收集一部分是目标客户直接反馈给店员的,另一部分是在门店当天营业停止后,门店经理和助理根据当天销售库存状况,整理出信息并且反馈给设计团队。
关键词:木材采运;工艺;管理
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就使得木材企业一定要在木材生产和加工中不断进行改进。木材的采运对于木材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进行木材加工的重要前提环节,对生产作业的工艺进行管理,可以更好的保证木材加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 木材采运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发展状况
我国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进行木材的生产活动,只是在古代的时候,进行木材的生产活动只能依靠人力来进行,在一直依靠人力来进行木材生产的时候,人们对生产的工具要求是非常迫切的,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工具在木材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但是在木材的运输方面依靠还是依赖于人力。在古代进行木材的生产只能是全部使用手工,这样生产方式效率非常低,但是生产出来的木制品在质量上却是非常好的。人们在古代对木材的采伐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但是现代的森林采伐却是以一种掠夺式的形式存在,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在进行采伐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提高作业的技术。近年来,人们的采伐观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合理的进行采伐,在采伐技术上不断进行改造。同时改变生产的环境,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对采伐的技术进行改进,同时对木材采运工艺进行提高,可以更好的发展林业,同时使得采伐的方式更加的合理。现在,木材的生产产量在逐渐的下降,对天然林进行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因此,木材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生产技术的多样性,使得木材生产工艺更加的成熟。
2 木材生产作业特性和木材生产工艺
木材的生产作业特性和生产的工艺决定了木材生产的系统性。在进行木材生产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具有资源开发的特点,这样能更好的进行木材的加工。木材的生产加工通常作业的场地是非常的分散的,而且场地一般都是非常偏远的,这样就使得木材的生产作业要更换场地。在进行木材生产加工的时候,通常都是在户外进行生产,这样就使得生产加工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木材加工是无法进行的。木材的加工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木材的经济价值,同时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也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进行木材生产时,生产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时要使用流水作业线,同时要选择使用何种机械设备和技术来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协调,同时保证可以在投资少、成本低的情况下,完成生产加工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生产加工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在木材的生产中,产品的形态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使得在生产中一定要按照规定将产品的形态做好。在木材生产工艺中,采伐、打枝和造材是改变木材形态的生产工序,在进行生产中,这三个工序是非常重要的。
3 木材生产作业与组织与管理
3.1 木材生产计划
木材生产技术是木材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进行木材生产的目的。根据采伐量来制定,木材的生产作业计划,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社会和生态效益。在进行木材生产中,要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在生产中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成本,以及采伐中树木的树种,在采伐中保留的树木树种都要进行考虑。在制定采伐的生产计划时,对生产的工作工序也要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对整个生产作业过程进行指导。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指标是生产中的作业成本和生产中的产出比,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程度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木材的生产计划进行制定,才能更好的进行生产作业,保证生产可以顺利完成。
3.2 木材生产组织与管理
林业局要做生产计划,生产组织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落任务、下指标,签订责任状,党政工团蹲点包干全面参与。即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基本全社会参与冬运木材生产。随着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改组改制,木材产量不断调减,生产组织形式也在不断淡化。部分企业实行委托生产、分层承包、合同制作业等经营管理形式,简化了木材生产组织过程,减轻了管理负担,更加强化和明确了责任。木材生产作业管理是对木材生产作业系统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控措施的总和。生产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除生产组织以外,还有工艺技术、作业管理、安全管理。有伐区、设备、道路、采伐、集材、清林、运输、贮木场等等非常复杂管理过程。
采伐方式是指人们进行森林作业时采取的技术方式。采伐方式是人们在局部干预森林、采伐森林之强度的一种体现。采伐强度不同,导致伐后迹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因子变化也各不相同,对森林可持续发展大多数评价指标的影响也不相同。采伐方式有皆伐、择伐、渐伐、间伐、抚育伐和水域管理伐等。可根据资源和林相、树龄树种、市场销售和需求情况确定采伐方式。集材作业对森林环境的不利影响直接表现为对林地地表植被、土壤的损害和对林地保留木的损伤。影响程度因集材方式不同而各异。地面集材作业方式影响程度最大,架空索道次之,直升飞机和飞艇最小。根据集材对象分为原木、长原木、原条、伐倒木和全树集材。集材方式的选取取决于作业对象、作业地点、具有生产要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应用机械设备分为拖拉机、畜力、索道、人力、飞艇、气球、滑道和直升飞机集材等。东北林区采用拖拉机、畜力、索道、人力集材。根据运输产品对象分为原木、长原木、原条、伐倒木和削片等;根据应用机械设备可分为公路汽车、森林铁路火车、水路拖排、架空索道、船舶运材和直升飞机等。东北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运、森林铁路火车为主,冬季有冰上运材作业。运材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运输产品物理参数及其分布密度、运输地区域山型地势、企业运输能力与装备和技术人员拥有程度等。木材贮存场是连接伐区林地作业和木材产品或半产品最终加工之间的纽带。现代的木材贮存场自动化程度很高,作业人员不多,木材库存量也不多。迹地清理方式主要有火烧、堆积和散铺等。
4 结束语
木材的生产加工对于木材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木材的采运过程是保证生产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一定要做好木材的采运工作。木材的采运工作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也就使得采运中的安全成为影响采运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限制因素,因此,在木材的采运过程中要进行更好地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生产外包运营模式;煤质管理;煤炭资源;煤炭市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4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74
1 煤炭企业生产外包运营模式下煤质管理的意义
1.1 煤炭企业生产外包运营的意义
煤炭行业在2014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一年,全球煤价已跌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同时,中国煤炭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现状,煤炭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与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与能源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近年来,受我国经济下行、环保压力、进口低价煤冲击以及落后煤炭产能淘汰速度过慢等影响,我国煤炭市场需求不旺,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现状。目前,国家经济结构正进入深入调整期,煤炭行业受到抑制,盈利艰难。在此背景下,煤炭行业需要积极自救,在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1.2 煤质管控的意义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需要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为先导、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煤炭经洗选后,可充分发挥源头净化作用,实现高碳能源低碳排放,减少煤炭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综合利用。
面对如此恶劣的煤炭市场环境,煤炭消费企业对煤炭品质的要求十分严格,随着《穹顶之下》的播出,环保部门监管、社会民众监督,使得煤炭消费企业对煤质要求近乎苛刻。面对空前绝后的煤炭消费市场,煤炭生产企业必须严守煤质关,必须清楚煤质就是效益、煤质就是生命,煤质关乎煤炭企业的生死存亡。
2 煤炭企业生产外包合作模式的产生
在煤炭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国内各大煤炭企业借助国家资源整合重组,扶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有关政策的契机,加强与地方煤炭企业合作建设煤炭生产基地,双方携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规避风险,满足自身发展。
此种煤炭企业合作模式是当前煤炭市场环境下煤炭企业规避风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个新思路、新课题。
3 煤质管控在煤炭企业生产外包合作模式下的优势
煤炭企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规避,合作模式下的企业可以借助合作双方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管理经验等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处置,进一步增强管理能力,发挥合作的优势、资源优化的优势,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释放出更好的化学反应,更好地促进企业煤质管理工作。
4 煤质管控在生产外包合作模式下存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管煤炭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规避,有利于团队管理优势的发挥,但给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弊端。在生产外包合作模式下的煤炭企业,由于生产采取承包方式,与自主生产不同,致使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就与独立经营、自主管理的煤炭企业有所不同,在煤质管理上问题尤为突出。
生产外包模式下生产承包方与业主矿方的责权定位比较模糊,需要明确要求,必须从井下原煤生产阶段、洗选加工阶段、装运到户阶段层层考核,严把煤质关,并用相关考核条款进行明确,否则很容易出现源头松懈、过程敷衍、客户反馈不佳的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商品煤品质,影响企业形象。另外,生产外包模式下生产承包方与业主矿方都有企业自身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时信息传达较慢、响应迟缓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必然会加大合作模式的成本,给煤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存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4.1 责权归属不清
优良煤质是生产外包模式下生产承包方与业主矿方产生利益的前提,也是企业竞争实力的保障。在合作模式下,如果双方合作的责权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管理混乱,导致维系煤炭企业生命线的煤炭质量严重受到影响。
4.2 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管理机构设置不符合实际,对原煤生产队伍、洗选加工单位无法形成有效的管控,没有明确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机构或部门进行管控,出现多机构、多部门交叉管理,无形中弱化了管理机构职能,对煤质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4.3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管控煤质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管理制度缺乏考究、违背科学依据,与行业规定要求相左,生产实际与国家规定要求严重脱节,就必然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无实质性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煤质管理工作难以切实管控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导致企业生产出毫无竞争力的商品,出现难以避免的影响企业效益的后果。
4.4 技术力量薄弱
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没有按合同要求配齐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一人身兼数职,不能保证各环节煤质工作管理到位,不能做到监管有效。对商品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影响煤质管理工作。
4.5 设备设施投入不到位
生产承包方单纯为了满足煤炭产量、煤炭入洗量的达标,盲目追求点数,忽视设备设施疲劳期,设备长期带病作业,超检修期维护,不能按规定保证设备设施投入,将会导致各类隐患的存在,从长远来看,将严重影响高品质商品煤的生产。
4.6 业务培训不到位
业务培训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提升品质的基本措施,如果合作企业不能严格落实业务培训,无视对业务团队的培养,不仅将会对商品煤生产带来影响,也将会给煤质管控带来较大的影响。
4.7 环节监管不到位
合作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不能深入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指导,煤质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不能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必然会导致从源头对煤质管理的失控,必将影响商品煤煤质。
5 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探索
5.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质管理体系
设立专职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制定煤质管理工作目标,强化管理,狠抓过程管控、严防环节失控。
5.2 明确双方煤质管理职责,落实应有责任
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落实相应责任,从原煤生产、洗选加工、装车发运等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形成分级管控、层层负责的管理模式,严格把关,实现煤质管控的目标。
5.3 建立健全相关煤质管理制度
再好的管理团队在脱离了制度的约束都无法形成有效的管控。科学合理的煤质管理制度要严格规定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监管内容和工作流程等,这也是煤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也能够为一个企业更好的生产优质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执行保证。
5.4 强化资源配置投入
煤炭合作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合同的规定、满足合同的要求,生产承包方必须重视人才、设备等必要资源的投入,业主矿方也应当积极给予一定的帮助,合作双方必须加大软硬件投入,强化资源配置,以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5.5 加强员工业务培训
通过制定详细合理的业务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各级煤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学习,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业务培训,强化员工业务素质、技术能力,从源头提高商品煤质量,提升商品煤品质,增加商品煤竞争力。
5.6 强化煤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6.1 煤生产源头。强化煤机司机和支架工的业务技能,提高操作水平,严格控制工作面割顶割底现象。要求移架工紧跟煤机前滚筒移架,如果部分支架移动困难就立即伸出前探梁护顶。工作面局部伪顶易离层掉落,掉落的大块矸石必须停机人工拣出放入支架间,以提高原煤煤质指标。
5.6.2 系统运输过程。加强对工作面的排水管理,严禁煤泥水上皮带,如果工作面机头、机尾积水,要求综采队先停机排水,待水位下降后方可进行生产。
工作面顶板来压时,要求及时超前移架,控制顶板漏矸。
各采掘工作面均安装除铁器,落实专人管理,各作业点5m范围内均有垃圾箱(袋),堆放集中回收升井,禁止进入主系统。
5.6.3 洗选加工环节。严把洗选每个环节,从原煤准备、筛分、破碎、分选层层把关。第一步原煤准备、筛分阶段:原煤仓原煤经带式输送机运至动筛车间严格进行电磁除铁、筛分分级,坚决杜绝大块矸石、杂物、铁器进入系统;第二步破碎阶段:严格保证入选颗粒满足要求,夹矸煤按要求破碎成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石分离,粉碎到一定的粒度,满足客户的颗粒要求;第三步分选阶段:经过筛分、破碎的混合煤进入分选系统,给入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三种产品。通过煤泥重介分选、介质循环净化、粗精煤及中矸脱水回收等细化工艺,严格把好商品煤质量关。
5.6.4 提高全员煤质意识,不定期组织职工学习煤质管理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加强煤质考核,严格奖罚,严惩责任人。定期开展煤质指标考核,对不合格的工作面及时予以处理,要求安检员加大煤质日常考核力度,及时打分、通报,严重影响煤质的予以停产整改。
5.7 形成切实有效的奖罚考核机制
设立行之有效的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对各级煤质管理人员、生产单位进行定期考核,对原煤生产、洗选加工、客户反馈等进行综合考核,奖惩兑现,强化煤质管理工作。
6 结语
虽然在生产承包方与业主矿方合作管理的实际操作看来,合作企业在煤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不同,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的差异,信息响应的迟缓等不利因素,但是煤炭企业的合作可以实现合作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规避,有利于团队管理优势的发挥。因此,广大煤炭企业要集思广益、积极自救,在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实力,通过高效的管理运行、扩大规模以及业务承包等实现业绩增长,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创业务承包等新模式、新思路,通过更多更好的新理念、新方法,探索出煤质管理的新举措,实现煤炭企业生产外包运营模式下的煤质管理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生产,信息化,问题,人才培养
生产与运作系统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投入变换产出”功能的综合体;它是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生产运作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不仅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而且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定位与设计管理,可以认为是选择、设计、运行、控制和更新生产运作系统的管理活动的总和,狭义的生产运作管理仅局限于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管理,实际上是以生产运作系统中的生产运作过程为中心对象。本文的生产管理体制信息化是以狭义的生产动作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整个社会正在兴起一场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的影响已深入到企业的全过程。不仅影响企业的技术,也影响企业的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生产管理系统受到社会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的推动作用
1、生产过程趋向全面自动化
工业时代的动力机械工具不会自动调节和控制,缺乏灵活性,不能处理偶然性事件,因此需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神经系统”的作用,弥补动力机器的缺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得到迅速发展,当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体系(见图1)新增加了操纵与控制系统,成为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它们能够在生产者的控制下通过感测系统获取劳动对象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递信息,通过智能系统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再生”与劳动对象打交道的策略信息,再通过通信网络把策略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后者按照策略信息的指引调节和改变劳动对象的运动状态,达到改变劳动对象的目的,完成生产劳动的过程。在这种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操纵与控制系统克服了机械化的缺点,能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并能处理各种随机事件,使劳动者开始从直接的生产过程中退出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从处于生产第一线的车间转移到对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的控制室和操纵台,从直接的生产过程转入间接的控制和操作,使生产真正达到了自动化。
2、生产过程趋向柔性化
生产中使用的灵活的制造系统,在电脑的指挥下,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调节随时改变机器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变产品的款式,根据不同的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人们把这种生产称为柔性生产。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这种灵活制造系统,工业时代盛行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被灵活的柔性生产方式所取代。其优点是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以灵活及时地满足市场上多样化的需求。
3、生产活动趋向“分散化”
在机械化、工业化的大生产中,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各种功能的机器必须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缩短生产过程的空间距离,节约中间产品的传递成本和时间,机器的集中决定了劳动力的集中,机器对劳动力的吸收和需要程度决定了劳动力的集中规模。大工厂、大企业、大城市都是这种集中型生产方式的产物。集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收到规模效益,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各种弊端,比如废气、废水、废物的过度集中,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等。
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和智能化的生产机器的应用,为抑制不断集中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信息科技的大发展使机器的体积不断缩小,使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这样,当代企业在劳动力的数量上、厂房机器所占据的空间规模上都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小。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企业间的生产协作变的更加顺畅,受空间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减少企业“扎堆”现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个人拥有计算机和计算机进入家庭,使得人们可以在家里从事和完成本来必须到企业或工厂的车间、办公室才能从事的和完成的工作。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从物料资源规划(MRP)发展到制造资源规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规划(ERP);在生产和营销上,有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IT),有不断消除浪费的精良生产,也有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制造,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虚拟企业和电子商务等。
二、生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1、信息意识方面
在制造业生产信息化的过程中,生产基层由于有自动化的基础,所以对生产一线KPI和信息标示认识深刻,反而车间管理层面的信息意识由于信息应用的断层而显得信息驱动能力不足、数据决策能力薄弱。
信息意识的一致性是影响生产信息化顺利进行的重要人文因素。企业全员对“生产数据如何沉淀为信息,信息如何精炼为情报”认识越为统一,图2中三个区域的重叠面积越大。
(l)个人关心的信息:个性化的报告,分析结果,指标等。
(2)驱动生产日常运行的信息:生产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供应链信息等。
(3)驱动企业领先的情报:竞争KPI、成本领先优势情报、技术领先优势情报、行业最佳实践等。教育员工等待信息的输入已经无法满足解决现代制造中数据多、信息有、知识少、商业情报生成慢的矛盾。
2、信息能力方面
现代的信息能力不只体现在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同样都非常重要。对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而言,获得信息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挑战是如何关联商业要素,并利用信息加速决策,提升各项管理水平。
3、信息责任方面
举个例子,操作员修改原始生产数据从而掩盖操作错误。生产管理人员修改原始生产数据从而得到更好生产性能评价;质量管理人员拷贝历史质量数据从而减少工作量;管理层修
改原始数据使得企业生产看起来更加符合环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或者通过修改统计模型博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我们既然认识信息对企业责任的重要性,就应该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在追求和形成信息的过程中参与有诚信的团队合作。
4、信息化目标方面
生产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生产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解决生产能力与客户要求的主要矛盾的手段。在IndustryWeek制造业调查后发现“在给生产运行带来有的所有挑战中,客户的要求和成本的增加名列前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工作的连续改善和效率提升已经不再是可选方案,而是参与竞争的必备能力。”
通过建立以下为核心的生产信息化目标,才能建立参与竞争必备能力。生产建模:建立产品模型,建立工厂模型,建立生产事件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建立工序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建立设备变量,连接控制系统激活数字化工厂。生产执行:详细计划、排程及变更、批次执行、批次分析、批次跟踪等。性能分析:根据控制系统数据自动更新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变化和移动;手自动从控制系统的数据捕获生产信息、消耗信息、质量信息、质量失控报警、OEE、生产灰色区域判别、停机跟踪等、连续计算等。其他信息系统整合:与其他系统如ERP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
三、面向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创新
1、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这种方式由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理论功底扎实,学习能力强,但缺乏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容易脱离实际,毕业后无法马上从事制造业生产运作管理岗位的工作。
②各类培训咨询机构开设培训班的培养方式。这类模式是由专门的从事人力资源咨询培训的公司开设培训班来培养生产运作管理人才。这种方式专门针对制造业某个领域的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且培训方式灵活、程序简单,故可以迅速培养大批生产运作管理人才。
但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由于培训周期短而使得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更关键的是各地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水平不一,无法对其培训质量进行控制,培训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培养出的人才良莠不齐,也严重阻碍了各地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交流。
③企业内部培养方式。一些有实力和眼光的企业通过定期对其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生产运作管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实力。像海尔公司的海尔大学、摩托罗拉公司的摩托罗拉大学等一些著名公司的培训机构,都定期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对其管理人员进行委托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对于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很有益处。
鉴于以上三种模式的不足,我们认为,加强学校、产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办学体制与机制,建立国家教育培养体系、企业培训、中介机构培训、地方政府培训相结合的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综合培养体系,是培养制造业发展所急需的复合型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创新
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必须依据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得从关键技能工到工厂厂长都有一套不同生产岗位应该掌握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工具。制造业通用生产管理能力国际培训课程暨国际生产管理师培训课程体系(IMMP)就是一套系统的制造业人才发展的培养体系,它将生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管理:包括生产活动的基础知识;生产活动的计划与控制;生产活动的评价进程方法;生产活动的问题解决;第二层为中间环节制造与采购管理,包括制造活动的基础知识;制造活动的计划与控制;制造活动的进程方法;制造活动的问题解决;第三层为工作岗位的管理,包括工作岗位的基础知识;工作岗位的计划与控制;工作岗位的进程方法;工作岗位的问题解决;第四层为基本作业指导与自我管理,包括生产活动的一般常识;正确作业的进程方法;作业评价的基础知识;作业问题的改进方法。
IMMP课程体系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一个理念(价值最大化),两个流程(生产对象的流程、生产主体的流程),三个步骤(计划、控制、评价),三个环节(设计、规划、制造),四项作业(加工、检验、搬运、仓库),四种职能(生产、销售、财务、人事),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和五个目标(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安全)。我们相信,随着IMMP课程体系在我国的推广,以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相关培训标准的运用,将会有效地解决生产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隋志华.一汽模具生产管理信息化实践[J].航空制造技术,2010(7)
[2]马晓辉.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变革[J].聊城大学学报,2008(2)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模式运作;运作机制;协调机制
作者简介:林红梅(1967-),女,辽宁大连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系副教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教学。
课题项目:2011年广东省高教学会项目立项课题“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研究与实践”(编号:11GJB125122),主持人:林红梅;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研究与实践”(编号:11B100),主持人:林红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86-04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在评估过程中要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求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践教学经费要有保障以及行业、企业要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训室使用率和实训设备投入、运行模式、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得到不断发展完善[1]。各地高职院校在探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取得了可喜成效,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导致责权利不清,运作不畅,特别是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等方面失调,严重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及利益相关体参与的积极性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涌现了许多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及其相应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成功典范,并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以企业为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该模式之所以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一方面取决于选择合作的企业具有相对稳定的规模和用人需求与递补,能够通过企业自身的生产性活动来完成学生在工作过程的实训,另一方面由于德国本地人口偏少确保了学生的就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用人需求相适配。加拿大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重点培养技术能力、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适当综合化。美国社区学院以“开放性”为主要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开放性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对象、目标、管理以及形式等各个环节,特别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着重技能的培训,重点提高整体素质,强调学生真实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英国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为中心的训练模式,其整个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靠证书与考试制度来开展。澳大利亚TAFE是一种以国家资格证书为基础的、行业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该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在TAFE的实践教学中,政府和行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特点是将院校按工厂模式办、将工厂按学校模式办,实训的场所在校内。该模式依赖于全真化的工作过程,需要持续性的运营资金的支撑,而运营资金的来源在于与企业的充分合作。这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对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模式管理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作用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来,全国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理论与实践方面积极探索。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有校内实训中心,管理35个实训室、125个实训分室,设备总值4.7亿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组建了教学企业与社会服务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企业运作模式运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有7242万篇论文(1994-2012年),其中有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论文有107篇。丁金昌、童卫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和黄斌《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S1期)等文章阐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及特征;傅永强、吴文山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6期)和吴弋旻、张雪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10期)等文章对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熊建武在(《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6期)提出“区域共享型”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叶马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提出开放式园区建设模式,林红梅(《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1期)提出企业化运作,石华(《职教论坛》2010年26期)提出校企股份组合建设新模式,周海英、严中华(《物流技术》2011年13期)提出教学企业建设模式。由于国内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的研究刚刚起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尚未完善,特别是在建设与运行上受到观念滞后、机制障碍、效率低下的制约,对如何建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作模式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二、构建“运作规范、责权清晰、多方共赢”的运作管理体系
本文基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建设国家骨干校体制机制创新和深化院系二级管理的背景下,通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模式管理作为个案,探讨成立校内实体公司,采用企业模式管理,增强自身造血的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是探索出一个“运作规范、责权清晰、多方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管理体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宏观与微观研究领域如图1所示。
(一)微观领域研究
微观领域研究主要是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内涵的研究。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改革、“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基地的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改革课程体系就是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学组织方式改革就是探索教学组织模式,实现教学组织与顶岗实践相结合,从而推进“教学做”一体化[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专任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生产实践及技术研发,并从实训基地中聘请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教学方法得当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基地的制度建设方面,将出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模式管理办法,内容包括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财务报销制度、实践教学计划、基地激励考核及奖励办法、基地教师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学生生产性实训质量评价制度,对校企合作中表现好的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
(二)宏观领域研究
构建“运作规范、责权清晰、多方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作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协调机制及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中,教学实训和经营管理双轨运行,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协调机制。首先注册成立实体公司,实现依法纳税,并以有限公司运作模式建立公司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等;其次,明确利益相关方权利与义务,实施经营与教学双重目标,即实体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学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健全企业模式运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减少在真实市场运作中所面临着的许多不确定的经营风险。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机制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校企双方、师生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校内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因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各经营部门涉及到经营成本、设备购置、员工(企业兼职教师、学院专任教师和实训学生)薪酬补贴等运营成本,实践教学场所涉及到财政投入、实训耗材、实训指导老师课时等办学费用,因此,构建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首先要制定生产性实训经费管理办法,根据学院政策,对生产性实训使用的经费按照统一规划、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生产性实训经费预算,控制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本;其次要明确相关方利益分配关系,比如,学校专任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生产性实训的学生等人员的身份不可避免地具有双重属性,还具有双重劳资关系,因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涉及到相关方利益分配问题。
三、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协调机制
本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经营管理机制是通过二级学院与实体公司互通、系教学主任与实体公司经理互通、带实习专业教师与企业专职员工互通、实训学生与一线员工互通实现的,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和“实践教学生产化”原则,采用以大学生作为经营管理主体,以企业模式运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把校内实训基地设计成真正的生产性教学场所。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项目(实践教学任务)与校内真实公司运作相对接,将学校教学与酒店、旅行社、培训楼、超市、文印店等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校内酒店、旅行社、培训楼、超市、文印店和电话调查实训场所进行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学时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通过实习专业教师与企业专职员工的对接,学生与一线员工的对接,增强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与服务标准,按照企业职业岗位和工作流程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融合,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将使学生得以在一个同企业完全一样的环境中学习,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有依法纳税、成本控制、团队合作的意识,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协调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四、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中,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3]。这极大地促进了校内实体公司的发展。在目前政府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校内实体公司就不能只是纯消耗性的实训基地,必须开展真实的生产性或商贸活动,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真实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获得一定的收入从而维持实体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即校内实体公司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是学校增加了办学活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输送了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企业获得了有用人才,学生顺利就业;其经济价值是开展生产或商贸活动获得了经济利润[4]。由于校内实体公司属性是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糅合,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特别是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制方面存在许多盲区。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等法律适用上有待于创新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机制如图3所示。
由于我院校内实体公司教学设备和土地使用权均为国有资产,因此校内实体公司应该由学校授权管理,采用收支两条线,在财务处建立独立账户,也就是实体公司收入和支出要在学院财务处建立的独立账户中体现出来。按照我院财务管理文件,实体公司创收应包括递交学院管理费、实体公司发展基金、师生奖酬金3个部分。在校内实体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公司管理人员多是二级学院的专任教师、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业实训学生,他们的身份具有双重属性:专任教师是二级学院的一员,兼职教师是合作企业的职工,实训学生要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他们一方面与所在学校和企业人事关系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又与基地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需要接受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考评。在校内实体公司激励政策方面,实体公司管理团队应该以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方式有计划的安排到实体公司工作,享受学院给予到校外企业去实习的教师一样的待遇,即合格者学院按满工作量核算其工资,同时享受校内实体企业给予的适当奖励。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时外,要享受校内实体公司规定的补贴。
总结
经营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实训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初衷,为了实现实训和经营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必须要在经营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协调,实现财务管理与相关方利益分配均衡,探索出“运作规范、责权清晰、多方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群祥,熊焰,黄文伟.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历程及思考[J].高教探索,2011(05):118-121.
[2]林红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