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拔萝卜的小老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拔萝卜的小老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拔萝卜的小老鼠

第1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能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对学习音乐的欲望。幼儿的思维与认知正处与直观化和形象化,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激发幼儿的联想,唤起幼儿对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经验与表象,从而轻松地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对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教学中,幼儿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像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幼儿往往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还是听不进去。所以,在欣赏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多媒体把录像展示画面与教师描述音乐感受相结合来创设情境,使得听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听赏《拔萝卜》这首歌曲时,我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拔萝卜的情景。画面上,萝卜和人物交替出现,幼儿的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唱起“哎哟哎哟拔不动”时,他们的脸上个个露出微笑,都不自觉地做出了动作,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投身于拔萝卜的活动中去。由于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幼儿都被吸引了,教学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教学方法中的情境,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以及分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不将教学内容全盘托出,而是留有孩子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让孩子在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后,进行顺应作品思想情感且符合逻辑的再扩展和再创造。例如《颠倒歌》中歌词的相反颠倒营造出了歌曲幽默诙谐的情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在开展该活动时,尝试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范唱歌曲时,将歌曲第二句的歌词用唱衬词“啦”代替,留下空白,由幼儿来创编。歌曲第一句的歌词为:“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在引导幼儿发现歌词内容颠倒的秘密后,我有意识地运用歌曲本身所塑造的两个音乐形象——老鼠、狮子,启发幼儿顺着第一句歌词的意思,根据两个形象的感受和情绪来创编歌词,结果幼儿在思考后将歌词的前半句创编为“狮子很生气”。我又顺应幼儿的思维启发他们思考:“那老鼠呢?”幼儿马上又编出后半句歌词“老鼠很得意”。接着我又抓住大狮子和小老鼠的形态和情绪,启发幼儿用相应的歌声来表现。一个活动下来,幼儿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音乐表现的体验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三、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

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如:在学唱歌曲《摇篮》,为了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宝宝的疼爱之情,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轻柔地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此激发孩子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孩子们容易接受,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了用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也启发了孩子们的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孩子们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四、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因此在学习《我和星星打电话》时,可在前一天给幼儿考虑:晚上观察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星星星星满天撒,我和星星打电话……”学会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新课程再一次重申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实践证明,音乐活动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深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活动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开放的环境,鼓励幼儿表演体验情境

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幼儿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欣赏《兔子和狼》时,老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活动场面;让幼儿根据自己了解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同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创设幼儿音乐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幼儿对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使音乐教学活动显得张弛有致、情趣盎然。

第2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1、季节商品一溜烟,抓头去尾补中间。

2、有钱不置半年闲,有库不存冷背货。

3、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4、这个世界上,总是会突然冒出一个比你更有钱的人,而且能够一脚把你踢开。但是,如果你先占领了一小块领地,他至少得听听你的意见,甚至还允许你讲讲条件……我们可不能落得这个下场,做个连条件都不能谈的角色!

5、心态决定状态——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吃,身体状态非常好,这就挺幸福。

6、经商需用智,善谋方应市货卖当令不违时,货不停留利自生宁卖一拖,不卖一抢。

7、培养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论就是:你认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认识谁以及谁认识你。

8、大生意要常走,小生意要常守。

9、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10、这世界上的东西,管它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有生意人敢卖,也都有生意人敢买。

11、那些俱乐部,协会之类的商业团体,是一些建立关系的地方。

12、一条领带虽小,但要是不合适,可能就要跟着换衬衫、换皮鞋。我不想为了一条领带把一身衣服都换掉。

13、只有今天的埋头,才有明天的出头。

14、只有巧算计,才能巧应市。

15、我就像拔萝卜的小老鼠。在我之前,老爷爷、老奶奶都已经把萝卜拔松了,所以虽然我力气并不大,但仍然可以把萝卜。

16、了解自己莫过于自我的人,才叫人物。如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叫人物吗?人物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

17、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18、市场认得清,商品买得精。

19、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20、巨大的困难最能够考验合作伙伴的心态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21、给高贵的灵魂找个住所——迷途之返是好汉。

22、严谨而不拘谨,自信而不自傲,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最后认真而不较真——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风格。

23、经商不灵活,门前客不多。

24、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25、从谈判的技巧来说,生意场上绝对没有个人问题,都是大家的问题,都是大家生意上的问题,哪里有什么个人问题呢?虽然生意场实际还是个人的问题。

26、出门观风向,买卖看对象。

27、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28、严是爱,松是害。

29、打理关系,就应该集中精力去处理和生意伙伴的关系,而不是挖空心思地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

第3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一、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观察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观察力。同时,观察力也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成分。许多科学家、研究学者之所以能够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有所成就,很多时候并不因为他们比他人更聪明,而在于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于他们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在于他们对身边看似寻常事物的超越一般人的的敏锐洞悉。良好的观察力对孩子的成长与求知是很重要的。

科学角“磁铁的游戏” 我将磁铁块、曲别针、铁钉、纸片、塑料片、布片等东西混合在一起,让幼儿经常自己玩耍,看看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经过孩子的实践、观察、争论,得出磁铁吸铁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再如我在组织幼儿玩“会变的颜色”区角游戏时,取红黄蓝三色水或颜料少许,空玻璃瓶若干,矿泉水。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的配色制成各种果汁,如鲜桃汁、橘子汁、咖啡汁……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观察颜色的变化,逐步掌握配色的方法。孩子们特别喜欢此游戏,虽然开始他们不能如己所愿的配出自己想要的果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孩子们还是掌握了配色的方法。此游戏引起幼儿对颜色的强烈兴趣,使儿童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任意调配,就可以变成另一种颜色,并逐步总结出所配颜色深浅与三原色量的关系,他们还进行了其他两色、三色甚至更多颜色调配的尝试。这样的游戏使孩子逐渐养成做事动脑筋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从而使求知欲也更加旺盛。

二、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文明进步的泉源,有了想象才能创作,有创作才能有发明,有新的发明社会才能进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而把孩子培养成富有想象,富有创造的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常把自己想象成 “假装”的人物,模仿想象的角色来行动,并尽最大的努力装的更像,甚至还要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补充进来,使之更完美,并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把地板当作“马路”,把椅子当作“汽车”等等。针对具体情况,老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幼儿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在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以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我们今天要到熊妈妈家做客,但熊妈妈家的路特别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怎么办呢?”进而引出“帮熊妈妈铺一条路”;还有一种是对情境进行假想。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带领幼儿把身边的环境一会儿假想为大海,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又假想为草地,小鸡在草地上游戏。这种假想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在我的班上总有一些孩子不爱喝豆浆,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 “给汽车加油“的游戏,喝豆浆前我请小朋友齐读儿歌:“小汽车,准备好,加满油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谁最有力量!”,然后比赛喝豆浆,看谁把豆浆都喝光。此游戏幼儿将自己想象成小汽车,喝豆浆就是给小汽车加油,孩子的好胜心理催促他们把“油”加满,最有力量,游戏激励着幼儿变“要我喝豆浆”为“我要喝豆浆”,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还有助于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养成。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4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一、参与式的家长沙龙

调查发现,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明确绘本阅读的作用,如何选择孩子绘本阅读的内容,以及如何带领孩子进行亲子绘本阅读。许多家长说:“我们买了书,可孩子不爱看。”他们并不知道,很有可能是家长所买的书并不适合孩子,如一些字多图少的,只是普通的“图书”,而不是绘本;也有的家长说:“我们没买书,因为买了,我们也不会带他读。”的确,许多家长对图书的理解能力和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非常茫然。为此,我们调查后确定了家长沙龙的内容。采用了活动游戏、竞猜答题、理论指引、优秀家庭示范等多种方法,带领家长们走进绘本阅读的世界。通过活动,家长们初步了解了一些选绘本的方法,如选获奖的、排名畅销的书总没错;也懂得了什么样的绘本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段,如《小熊宝宝》绘本,就特别适合托、小班的孩子。家长们也通过沙龙相互交流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亲子阅读的方法,初步能够带领孩子进行绘本阅读。

二、引领式的绘本导读

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他读图书、讲故事等。这样的活动在学校老师是经常进行的,孩子们已经不足为奇。但家长进学校给班级孩子讲故事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呢?当“故事妈妈导读团”成员玲玲妈妈出现在教室里时,孩子们是惊喜的。由于故事妈妈不常来课堂,偶尔出现,孩子们对新“妈妈”和新绘本充满了新奇和期待。这也印证了好奇和新鲜是小班孩子的特点之一。故事妈妈讲述故事时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效果也非常明显。每次活动之后,孩子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此项活动开展以后,许多孩子都回家跟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到幼儿园去讲故事呢?我也想听你到学校讲故事。”孩子觉得自己的妈妈能来班级讲绘本故事,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开心的事情。逐渐地,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开始对绘本阅读活动重视起来了,开始喜欢上家里人给他讲故事了,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增强了,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提升了。

三、对话式的亲子阅读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之一就是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亲子阅读还可以增加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位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的经验交流,家长说到:“在《小猪奴尼》中,小猪奴尼因为不讲卫生受到了所有人的排斥,最后在牛婶婶的帮助下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又重新回到了大家身边。每当女儿不愿洗手或不讲卫生时,我就会问她:难道你要做小猪奴尼吗?你也想像他一样没有朋友吗?听到这里,女儿就会很自觉地去把小手洗干净,嘴巴里还会念念有词地说,不做脏奴尼,要讲卫生,这样大家才会喜欢我?”让家长觉得,有时候优秀的书籍,比平时唠叨的说教方式,更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四、互动式的亲子表演

角色扮演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但让小班的孩子独自走上舞台,单独来表演绘本中的角色,恐怕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能够胜任,大多数的孩子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环境和习惯。心理学专家说:当某个行为重复20次以上之后,就会形成习惯,阅读体验也不例外。和家人一起走上“亲子舞台”,让爸爸妈妈都参与到其中来,一起准备道具,一起准备材料,孩子们完全投入其中。如在绘本故事《拔萝卜》的亲子舞台剧中,由孩子们贴上胡子,带上假发,围上围裙,来扮演老爷爷、老奶奶和小姑娘;爸爸妈妈们带上头饰,装上尾巴,来扮演小花狗、小花猫和小老鼠。随着旁白的引导,投入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忘记了自己真实的年龄,沉醉于角色之中,当“萝卜”拔起来的时候,大家统统“跌倒”在地,哈哈大笑,无比快乐。通过互动式的亲子表演使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了亲子的情感,由此带动孩子们今后的阅读积极性。

第5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使我走近了幼儿,走进了幼儿舞蹈。也对幼儿舞蹈的创编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下面,谈谈我对幼儿舞蹈创

编的几点看法:

1.选择题材,确定主题

主题是舞蹈作品的主旨,要创编什么风格的舞蹈,表现什么主题,对幼儿有教育启迪作用。这是创作之初应考虑的。就像童话剧《拔萝卜》,老太婆、小花猫、小老鼠一个拉着一个,大家齐心协力,才拔出了大萝卜。表现的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深受幼儿喜爱,所以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幼儿舞蹈主题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

1.1主题要新颖、有时代感。与时俱进,能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舞蹈的主题一定要体现着时代精神。我在为幼儿创编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时,除表演手语之外,插入一段故事情节,即一失学儿童提着篮子去割草的情景。他看见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于是蹲着看、站着看、跳着看,直到看不见为止,既羡慕又伤心。于是有人送来书包、铅笔盒……原来是党的政策的阳光沐浴了他,两免一补、校车工程、蛋奶工程等政策,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情节展现为感恩的心找到了落脚点,教育孩子从小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升华了主题,紧紧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1.2主题一定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舞蹈能够适应孩子的这些特点和需求。体现出童心童趣,反映着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使孩子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和表现,心理得到最大满足。

1.3主题应具有教育意义。就像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样,幼儿舞蹈潜移默化地使幼儿身心得到净化。从小就学会了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因此,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的脚步,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所作中选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选择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素材,这样才能创编出好的作品。

2.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动作不宜太难,力度不宜太大,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更具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适合幼儿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的舞蹈作品。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主要来源于以下途径:

2.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幼儿舞蹈的动作,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不断提炼、精心加工才渐渐成熟。如舞蹈"洗手绢"中,有一段小姑娘扑蝴蝶的表演,悄悄走过去,轻轻地用手一捂,慢慢地打开放飞,这些动作都是从原始动作,不断提炼、加工、美化而成,非常形象、传神。

2.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编排幼儿舞蹈"爱我中华"时,藏族、傣族、彝族等各民族娃娃,就借鉴了少数民族舞蹈的代表动作,并加以简化,使其神似,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动作。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编排舞蹈时,我们可以借鉴古典舞的动作,并予以继承和发扬。其它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我们也可以博采众长,加以批判的继承。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

2.4可结合季节或民俗选材。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舞蹈亦是如此。要多了解民俗,乡土味的动作、风格,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创编的幼儿舞蹈会更有魅力。比如,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就很有季节特征。

3.选择适合幼儿舞蹈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能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帮助组织舞蹈动作,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舞蹈音乐的选择,往往会决定整个舞蹈的成败。

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另外,幼儿舞蹈音乐应有童心、纯真、富于幻想的特点,人的思维与情感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任何形式的音乐最终都是为舞蹈服务的,而任何新颖独特、形式多样,能反映幼儿内心生活世界的舞蹈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与想象,对孩子的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同时要掌握儿童舞蹈语汇,创新儿童语汇等。

选择好的幼儿舞蹈音乐,发展和丰富孩子的想象,发掘孩子的潜在能力,启发孩子的创造性、主动性、参与性,力求塑造新颖、富有个性的舞蹈形象。可是任何幼儿舞蹈音乐都是成人创作和选择的,因此对幼儿舞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创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境界来表现绚丽多彩的儿童生活。因此,选择适合幼儿舞蹈特点的音乐尤为重要。

第6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审美学习;观察与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创新,强调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强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合作交往能力。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本文论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发挥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校教育中,保护孩子思维的创造性离不开高素质、有先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老师。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有个小朋友在纸上画出方形西瓜,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哪有方西瓜!他的老师走到这位小朋友身旁,就问他:为什么西瓜是方的,孩子说,因为看到卖西瓜的人把圆圆的西瓜堆起来太麻烦了,如果是方的就不会滚来滚去。这位高明的老师能够倾听孩子的话,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特的创造力。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想象是天真的,但也是可贵的,目前在一些城市果真有方西瓜销售,在广州就有来自日本的方西瓜。我相信:方西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青睐,放在冰箱里既方便又节约空间。但是能想到这个点子,并且培育出方西瓜的人一定被人称“绝”,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创新性思维是被许多条条框框不知不觉地给抹杀掉了。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小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它是萌发创新意识的原动力。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才能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这样,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不竭的创新源泉来,他们终生受益。在有些教学实践中,会看到有很多老师限制的条条框框,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不能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等这样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作画感到枯燥,继而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唯恐越雷池一步。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我在课堂上,会调动学生尽可能的去想象,去发挥,去创意,给学生以开阔的空间,自由翱翔。在美术教学中,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常常“异想天开”, 教授一年级《有趣的半圆》一课时,出示半圆形时,学生们谈起了他们的遐想,有的说我可以把它变成小老鼠,还可以变成小乌龟,变成炒菜的锅、变成碗,还有孩子说我看到半圆形想到了游泳池,如:画《变化无穷的形象》一课时,孩子们画的真好,有的拔萝卜想象成孔雀、金鱼等,有的把心形变成人的脸,我出示了一把生活中的锁,有的把它想象成有水龙头的海报倡导节约用水。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羁,但对儿童说来,正是其奥妙所在,正是他们纯真天性的体现。因此,要指导儿童作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激励他们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硬的东西,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培养孩子的审美思维

小学美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靠生活中的表象作画。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一连串的联想。而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创新思维。而这种表象创新,离不开观察、想象和记忆。观察能使小学生丰富自己,扩大视野,熟悉物体的特征、色彩及结构关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美术技法的传授,重视发现绘画过程中非美术因素的培养,尽量减少概念化、成人化图形的临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界中的景物,观察生活中的一器一具和人们生息劳作的场景。在观察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概括,一边观察,一边作画,通过记忆、想象、实现创造性地再现。作画时,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从不同的侧面作画,展示自己不同的气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促进创新思维个性的形成。提高审美能力。

四、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与创造能力

没有观察也就难以更好地想象,观察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如我在教授二年级《风来了》这一课时,我会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在放学路上或家中窗口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寻找风的存在。我又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受风,寻找风,又通过图片观察了不同环境里的风,使学生们对“风”有了比较形象的印象。学生可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之在具体构图时的情绪和想象,就会产生有显明个性差异的作品,这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要充满自信,使学生在观察、感受、创作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在教学中除了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之外,还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绘画创作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让学生养成画速写的习惯是搞好创作的基础,不少创作题材都是在速写中萌生的,因此,我在美术课中会逐步传授些速写的技法,并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画速写,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五、总结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要得到很好的保护。要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更新自己的理念,只要有创新的意识,随时随处都可以创新,从小处做起,点滴积累,才能让这种创新的观念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第7篇:拔萝卜的小老鼠范文

论文摘要:儿童文学欣赏是欣赏主体的一次游戏活动。在这场游戏中,儿童读者一方面表现出比成人更为积极忘我的参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并非有意的对抗和反叛,既有在阅读中的被唤醒、全情体验和发现的乐趣,又有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和对文本意义的逃离。这种在“玩”与“顽”的生命历程中释放和投射自己的心理能量,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正是儿童文学游戏性欣赏的内在特质。

19世纪下半叶以来,儿童游戏及游戏精神成为学界倍受关注的话题,人们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角度来探讨游戏的内涵以及它对于人类的意义,进而得出共识:无论是对人类种族文化,还是对个体生命发展,游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沛西·能所言,游戏精神,这个“不可捉摸,巧于规避的幽灵,它的影响可以在最难预料到的一些生活角落里找到。’,川也就是说,游戏精神已成为一种保有和提升人性的重要手段普遍弥漫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文学欣赏,是儿童成长期内重要的精神活动,它以对快乐、幻想、自由原则的实践,理所当然地汇入到儿童游戏活动当中,深刻地打上了游戏精神的烙印。

游戏,就是儿童的“玩”与“顽”。班马在《前艺术思想》中说,这种“玩”与“顽”的深层机制,就是“由生命冲动带来心理能量的释放形式,也是由生长目的带来心理能量的投射形式”,其实质即“一种追求‘能’和‘力’的性质”。受这段论述的启发,我们不妨把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过程看成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圆,这是一个既有向心力又有扩张力的不断运动着的圆,其动力就来源于儿童的生命需求和生长目的。这个圆对内的向心力就是儿童积极投入,以“玩”的心态参与到整个文学欣赏的过程中,在能量的释放中尽享快乐;而这个圆向外的扩张力则是儿童在文学欣赏的这个自足的世界里,以“顽”的心态显示出对成人意志不自觉的对抗,在能量的投射中尽享自由。这个既参与又对抗的动态心理过程,就是儿童游戏性的文学欣赏过程。

一、玩:在参与中体验快乐

游戏之所以吸引儿童并成为他们的一种本质存在状态,是因为游戏可以带给人莫大的快乐。这种通过假想而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活动,“由存在于其中的魅力标准以及它们提供的愉快来加以最好的评判”(柏拉图语)。儿童文学所铺展开来的美妙世界是儿童向往的巨型游乐园。当儿童被它吸引,文学的缪斯之神就会向儿童展开笑看,牵着他们的手轻松愉快地步人这美妙的游戏空间。

与成人比较起来,儿童在阅读和欣赏中更易投人。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当中宣称,要想正确地阅读,得使自己成为孩子。因为成人是“去神秘化”的阅读,儿童则是“天真的阅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儿童主客不辨、物我不分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在这一游戏过程中,“把外部世界呈于自己的主观创作之中,并将外部世界不断加以生命化,加以改变。这一过程表明儿童强烈的‘参与’愿望。”这种“天真”的“参与”,正是儿童游戏心性的突出特征。

读儿歌、听故事与做游戏一样,是)L童天生的需求。富有游戏精神的童诗和童话首先可以唤醒潜藏在少儿童先天结构中的缪斯才能,使他们参与到读和听的游戏中来。随着对儿童了解的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童年的初始状态绝不是一块“白板”,而是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其中包括由种族遗传而得的对文学的感知能力。我们观察到,幼儿在诵读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儿歌时,往往手舞足蹈,以身体合拍的方式参与其中。正如加登纳所说:“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他也许人迷地、倾心地在听;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进行着、保持节拍地在听;或者,这两种心态交替着出现。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对这种艺术对象的反应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也许弥漫着身体感觉。,.这里对身体的强调,也说明儿童身体内部的确潜藏着某种与文学应和的因素。“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杭浦帝·当浦帝坐墙头,杭浦帝·当浦帝跌了个大跟头……”,这些诗歌利用音韵规则妙趣横生的组合,形成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恰与儿童内在的节奏需求相应和,有效地激活和唤醒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本能和天性,成为JL童一遍又一遍快乐诵读的游戏材料。所以,儿童与童诗的碎然相遇,使儿童走上了一条自发且不自觉地“发掘自身先天资源的”道路—“这就是游戏”困。这一游戏激活和唤醒了他们内心的渴求,规范和整理了他们混沌的感受,满足了他们自身“机体部、感官部或中枢部的或美感的欲望”,于是,令人愉快的美感便悄然降临了。

同样,童话一问一答的形式、不断重复的句式结构、押韵和俗语等的运用也具有这种对儿童语言感知能力的唤醒功能。例如,民间故事《小红帽》中化装成祖母的狼和小红帽之间的对话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便于讲述的口语化特征契合了儿童的语言感知结构,唤起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这些作品的语言,往往体现着母亲的慈祥与安详;同样也有适度的幽默与夸张,这是被发自内心的喜爱所激发起来的玩笑心态,它十分合乎儿童渴求游戏的心理。儿童之所以一遍遍地读诗和听故事,就在于他们想再次体验这种心理需求获得满足时的愉悦。

除“唤醒”外,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性参与特质更表现在“体验”方面。科妮·赫特的实验研究表明:游戏与探究不同,探究由刺激控制,与客体结成的关系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而游戏则由活动者自己控制,结成的关系特征是“我能拿它做什么”。这实际上回答了游戏使儿童快乐的根本原因。在“我能拿它做什么”的心理驱动下,亲身体验成为游戏活动的重要特征。

儿童接近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从游戏心理出发,试图在文本中做一番角色游戏的体验。心理学认为,体验是大脑皮层从抑制到兴奋的过程。儿童阅读欣赏文学的心理过程正是如此。带着巨大的好奇心和对语言、故事的渴求,儿童的想象迅速地绵延波动起来,在儿童身上似乎有一种轻松进人角色获得假定性的内在天性,“他们最能忘记自己,又最能驱使自己任意幻化成各种角色。”在阅读中,“我”走进作品,化身为作品中的各种角色,去了解各种现实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实,并参与各种打开眼界的探险。文学阅读打开了自我的种种可能性,儿童原本狭小的生活范围通过故事在深度和广度上极度地扩展开去,他们在各种参与体验中渐人快乐的“佳境”:他们随着冰心的目光去感受自然,跟着西顿的足迹去认识动物,和匹诺曹一起在大海里寻找爸爸,和爱丽丝一起在兔子洞里不断地坠落,与皮皮和卡尔松一起恶作剧,和孙悟空一起上天人地……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角色的内心活动中进行各种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对夏洛的孤独感同身受,为汤姆·索亚的荣耀兴奋欢呼,与陈森森一起为妈妈的离去啼嘘不已……角色体验不仅仅可以打开眼界,丰富情感,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儿童在体验中积聚起来的心理能量随着故事的展开和结束而获得了释放。这种由生理的转化为精神的愉悦,正是游戏与艺术能够给人带来的共同的心理感受。

游戏性参与的乐趣最终还体现为一种“发现”的快乐。在游戏中,儿童总是企图把他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他把情境的细节纳人到自己的考虑之中,而且开始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也就是说,游戏具有认识世界和发现自我的重要价值。皮亚杰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游戏,认为游戏即儿童将新的事物和经验同化进已有的思维图式中。而埃里克森则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认为游戏是自我的重要机能之一,它可以帮助自我对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同样的道理,儿童文学的游戏性欣赏也可以让儿童在全力参与中认识世界和发现自我,从而获得一种更高层面的快乐。

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对儿童文学文本类型作了分析,提出与传统的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不同,“现代的‘父爱型’作品融人了‘儿童自己的眼光’,在创作中悄悄实现着母题的转换,让儿童在艺术形象的冲撞与审美情感的波涌中‘主动地发现现实。’这类作品如《夏洛的网》、《礼物》、《我的妈妈是精灵》等,它们不避现实生活的黑暗和苦难,把丧失、离去、死亡等沉重的人生课题摆在小读者面前,让他们直接面对和体验,使他们在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对现实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认知。表面看来,这种体验似乎远离了游戏参与的,但它通过“体验环境”和“审视自我”实现了小读者审美情感的深化和升华,所以是审美即游戏性参与的较高境界。

另外,阅读一些荒诞和讽刺类的作品也会让儿童获得一种“发现”的。比如:在敏·奇豪生的吹牛世界里,儿童看到自己那幼稚的思维、不成熟的设想以及编织的梦境竟然全部出现,在欣喜的阅读中,他们自信地铺展自己的心灵,在强烈的认同感中宣泄平时倍受压抑的委屈;而由穿新装的皇帝愚蠢行为的对照,他们又欣喜地发现自己在智力上的优势,由此体验到一种积极的自我情感;在阅读《豆寇镇的居民和强盗》时会从旁观的角度肯定自我,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的优越感而发出会心的笑。在这里,儿童文学文本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类似游戏中的“模型情境”,它为游戏主体的“精神外伤经验提供了展示与治愈场,也提供了更新的条件,它不仅使儿童体验到自我表现的快乐,而且有助于儿童掌握应付复杂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极大地肯定和张扬自己,使自我认同充满了希望。”

综上所述,儿童在文学欣赏的游戏活动中是绝对意义的主体,无论是被唤醒,亲身体验,还是发现现实和自我,都体现了这一主体的全情参与和回应。俄国文学批评家尼。瓦·舍尔古诺夫曾描述过小孩子读书的情景:他“双颊发烧,两耳发红,全神贯注——目不旁视,耳不旁听”。这样专注忘我的参与和陶醉恐怕是成人所不能及的。在儿童文学文本为儿童创设的这个“游戏岛”上,儿童尽情张开幻想的翅膀,使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自由活泼地翱翔,进而获得无尽的快乐。这就是游戏——“玩”的意义。

二、顽:在对抗中获得自由

新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主体在生物性与社会性、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环境之间寻求适应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产物。的确,儿童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是他认识得很肤浅的、无力改变的物理世界,另一方面是由成人意志和兴趣所组成的社会世界。他们的情感和愿望势必受到诸如知识经验、社会观念、现实规范等理性因素的制约。所以,童年期也是一个充满压抑感和焦虑感的时期。因此,通过规则下的对抗来张扬个体的力量和自由也就成为游戏精神的重要内涵。

自由,是游戏的灵魂。埃里克森说,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便在哪里终结。胡伊青加则认为,“只有当心灵的激流冲破了宇宙的绝对控制的时候,游戏才成为可能”。儿童进行文学的阅读和欣赏也是为了追寻自由的一次狂欢。从某种程度上说,摆脱现实的压抑和束缚,步人自由自在的想象王国正是儿童文学欣赏的根本目的。正是这样的目的,使儿童文学欣赏的过程不知不觉地附着上了“顽”,即对抗的性质。

这种对抗在JL童文学欣赏中首先体现为逃离成人意志主宰的现实世界,进人幻想王国。幻想是游戏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们在理论上将艺术与游戏相联结的关键要素。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富于想象的创作,正如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游戏的继续与替代。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和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正是艺术与游戏抗衡与超越现实的方式。儿童文学世界为儿童敞开了一个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区域,在现实生活中扮演被动者、依赖者的儿童,在这里既找到了藏身之处,也找到了自由驰骋的天地。在儿童文学这一充满游戏精神的世界里,儿童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宰者,他们不再被动地去聆听成人的教诲而是主动体验属于自己的活动,不再仰视成人秩序的权威而是去实现自己自由生命的梦想。在这里,他们可以逃避被教化的命运,保持自身的完整,避免成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渗透,获得自身生命力的宣泄。虽然这是短暂的狂欢和一时的愉悦,但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被压抑的愿望在心中的郁积都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以顽童为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是儿童阅读欣赏的首选,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文本流露的与成人世界的对抗意识暗合了儿童解构权威的潜在心理。汤姆·索亚对沉闷的教会学校的蔑视,哈克贝利·费恩对所谓“良心”的背叛,彼得·潘以拒绝长大来抗拒成人规则的侵蚀,皮皮、卡尔松顽皮捣蛋以各种不为成人所喜欢的缺点来对抗成人世界的规范……在这些充满淋漓尽致对抗意识的顽童世界里,儿童远离了在现实中不得不屈从的成人规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游戏王国,并“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了审美的狂喜。

而新近兴起的幻想小说以其对现实的巨大超越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新宠、儿童读者的至爱。正是在与权力的对抗意识的积聚中,导致了幻想小说中现实与幻想两个世界间自由穿越的发生。同时,文本中弥漫着对化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也在培养和孕育一种新的精神主体。《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在读图时代创造热销奇迹,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其中对“麻瓜”世界(也即成人世界)的嘲讽和反叛,对“魔法”(也就是玩)的精心刻画和张扬,为儿童读者甚至是成人读者提供了一个利用狂野的想象逃离现实压抑世界的方舟。而中国的幻想小说也“以儿童或儿童式人物的‘追寻’游戏为核心,通过对权力意味下的婚姻、学校、自然、历史、童年以及死亡的游戏性重构,使游戏参与者在游戏对抗中体现对自由、爱以及智慧人生的追求。”对于儿童读者而言,这样的作品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作为游戏参与者所拥有的对抗权利。

其次,这种对抗还表现在儿童阅读时对文本“意义”的逃离。在很多成人看来,阅读欣赏文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主题、寓意或是教义,因此他们会把所有的儿童故事当作寓言来读,并在教学中询问小学生:“作者的寓意或目的何在?”这种功利色彩较浓的阅读指导实际违背了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规则。诚然,游戏经常被成人用来承担某种教育的目的,但是吸引儿童投人游戏的是它的内在价值(即快乐),而非外在价值(即成人的功利化教育)。游戏是一种非功利的活动,是手段超过了目的的活动,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指向是过程而非结果。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一个个意象组合的话,那么成人更重视意象的“意”,而儿童读者则更专注于意象的“象”。对儿童来说,文本本身的重复、押韵、俗语以及情节和形象等往往是除了价值观指向之外更加迷人的东西。所以在儿童的阅读欣赏当中,他会对音韵节奏充满了迷恋,而不去关注诗歌的意义理解;他会对情节和幻想世界充满了迷恋,而不去思考作者的主观用意。举例来说,他可能更关注那个在拔萝卜过程中最终出场的小老鼠,而不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生硬主题;他会被鸟与树的深切情谊深深打动,而不一定能说得出“信守承诺”的成人化意蕴。

纽曼认为区分游戏和工作的是三个指标,即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强调自为性和自由性。真正进人欣赏状态的儿童正是想象自由,情感激越,在自为的游戏空间里体验快乐、感受自由的状态。此时成人的外部干预如果过强,比如一味强调懂得某个道理,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解剖,那么儿童在阅读欣赏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将会下降,阅读的兴趣将会消失,此时游戏可能会异化为非游戏,最终导致儿童逃离阅读。

众所周知,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也存在一些成人本位的作品,一些教训意味十足的作品,一些与儿童价值观与情感愿望发生抵触的作品,它们被称为“限制性文本”。面对这样的文本,儿童更表现出一种本能意义上的逃离。加拿大儿童文学理论家佩里·诺德曼提出要让儿童把抵抗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学会“反读文本”,即学会远离文本操控的策略,抽离其中的成人意识形态假设,“在生命叙事和虚构文本所提供的广泛范围内的主置中去了解,去选择,而不是让某个特定的主置强加于自己的头上。他们可能会丧失浸于文本世界的乐趣,但得到了构建自我的权力,他们因此会获得更大的乐趣。”显然,这样的阅读欣赏可以冲击和改变人们头脑中已成定势的“现实观念”和“世界图景”,获得一种更深层意义上的自由。

关于儿童文学游戏性欣赏的这种“顽”即对抗的特性,我们还需将教育界分外担忧的“灰色童谣”现象也纳人到我们的论述中来。“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哭。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类似“灰色童谣”迅速传播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创作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儿童宣泄不满的心理需求。虽然其中关于暴力和性的思想内涵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但是这些童谣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孩子们在不和谐完美的师生关系中、在过重学习压力之下产生的一种烦恼。从游戏的角度看,儿童吟唱此类歌谣的心态其实就是一种对成人权威约束暂时性的逃避和对抗,在不满宣泄后去体味一种短暂的心灵快乐和自由。其实游戏有时并不是一种行动方式,而是一种“自由的心向”和“主体性态度”。朱自强教授说:“对中国的童年生态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不是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而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游戏成为儿童对抗压力的有效措施。也许,该指责和反思的并不是儿童吟唱歌谣的游戏心理,而是我们依然不够完善的教育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儿童在文学欣赏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抗绝非主动的挑战,而是承受压力后被迫的应付手段,属于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但这种消极的反抗也是儿童读者的主体性发挥。“顽者非劣,而正是儿童精神和少年状态的重要表现特征”。在参与到文学欣赏这一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儿童既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体现出主体的特征,也以独立性甚至是叛逆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主体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是投向无趣人生的智慧之矛。儿童文学作家陈丹燕曾以十分欣赏的口吻谈到少L童的反抗:它“会激发成人世界的反省,这种反抗和反省,是成人世界最清新的力量,人类社会因为它们而努力向善。更为重要的是,儿童通过对抗在游戏中获得的解放感和自由感,并不仅止于逃避现实或从现实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解放和自由,而是进一步朝向自身的“人性”的解放和自由。这也许也是游戏——“顽”的意义。

三、总结和思考

儿童的文学欣赏同成人一样,也是欣赏主体的一次盛大的精神盛宴。但作为一个特殊的接受群体,他们在将作品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又显现出比成人更为强烈的游戏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儿童是“我游故我在”的生存主体,他们势必将这种保有人性之真纯、寻觅快乐和自由的游戏精神携带至儿童文学的欣赏活动中,一方面表现出比成人更为积极忘我的参与,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一种并非有意的对抗和反叛,在“玩”与“顽”的生命历程中释放和投射自己的心理能量,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儿童文学欣赏的这种浓厚的游戏特质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如下的思考:

思考之一:从游戏一词的东西方语义比较中,可看出人们曾不约而同地给它赋予“无意义”、“无价值”等贬义,但伴随着人类在自我解放道路上的探索,游戏逐渐具备了崭新的内涵。从席勒开始,“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就已振聋发馈。这一观点之后,幼教之父福禄贝尔把游戏看作是万善之源;杜威把它看作是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迈克尔·默里惊叹游戏“称得上是西方新方向的里程”,是人性可望走向复归之途;伽达默尔说,“游戏是一种存在的给出和继续”……的确,游戏表达了童年的生命哲学,儿童只有在游戏中才能获得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自由。站在这样的哲学高度审视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特质,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儿童的游戏性欣赏实乃儿童天然诗性性质的延续,正是这种游戏性的欣赏才能避免使他们过早地变得现实、理性甚至偏枯、异化,避免使他们的生命和谐在现实的压力下荡然无存。所以,成人理应悉心守护儿童这颗原装的阅读童心,守护这条由游戏通往审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