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贸易范文

商业贸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贸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贸易

第1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商业贸易 电子商务 网络。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贸易交易形式,与传统商业贸易形式相比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对企业而言,则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和丰富的宣传与交易途径,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截止2010年,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电子商务规模达到4.7万亿,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12万亿,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商业贸易的贸易形势正在逐步发生转变,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得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营销成为了企业自我展示宣传和增加销售途径的有效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当下我国电子商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又该如何构建?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析。

1 商业贸易中构建电子商务体系的优势。

1.1 成本降低。

传统的商业贸易不仅需要支付大量的店面租金和员工工资,其产品宣传推广与客户资源的开发也都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成本,这在短期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成本的上升,这也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电子商务利用网络作为企业宣传和营销的媒介,不需要专业的销售场所和大量的业务人员,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商业贸易的成本。

1.2 商业贸易更加便捷。

电子商务从商品展示到下单,再到订单、付款以及发货,可以完全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客户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地点与时间获取到企业的产品信息并进行相关操作,而交易也可以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支持下及时完成。不仅如此,企业和客户双方信息的变更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上及时反应,便于双方更加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而企业与客户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留言、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1.3 加强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传统商业贸易中,对外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之间可以进行高效的互访与交流,而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获取采购、原材料、物流、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资源,从而使自身的营销策略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下,与其他企业有更加多元与便捷的交流与沟通的可能,因而能够谋求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1.4 加快研发速度,提升服务质量。

由于电子商务信息是以数据流的形式体现的,因而可以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建立起自身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对客户的喜好,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存在的问题和客户希望改进的方向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而这些都为企业产品的研发与更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和精确。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顾客的需求和归纳,能够对顾客的意见与投诉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能够及时把握市场脉搏,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1]”,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使之更加灵活化与人性化。

2 当下商业贸易电子商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海关事务中尝试网络化操作,90年代电子商务大规模进入民用领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硬件设备的更新以及社会公众消费观念的变化,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运作平台在技术和运营等方面的逐渐成熟,我国的电子商务逐渐迈入了正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子商务体系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2.1 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不够成熟。

虽然网购的消费观念在我国基本得到认可,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基本形成,但是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由于网络环境下交易双方通常无法获取到更加直接和真实的资料,因而在交易中普遍存在着担忧和不信任,这在btoc类(销售商对顾客)电子商务网站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国内某调查机构的一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淘宝、易趣等知名电子商务网站,顾客询问后下单率虽有70%,但真正付款的却低于50%。针对交易双发的不信任,我国目前对于电子商务中产品描述以及买卖双方的信息核实、验证机制并不完善,这使得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大量的虚假广告和不实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后续服务和配套服务的缺失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不够成熟的另一表现,电子商务途径售出的产品往往不能和实体店售出的货物享受同样的后续服务和配套资源,有的商家虽然提供,但是由于地域的限制,往往需要客户自己承担物流的费用与风险,因而这样的服务往往流于形式。

2.2 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针对电子商务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法律出台,而是以《电子商务管理条例》作为当下规范交易双方行为和保护相关权益的主要法律手段,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其取证和定案往往比较困难,在《电子商务管理条例》中,电子商务中常见的聊天记录、图片截图等并不能作为有效的直接证据,而其他法律体系又缺乏将电子商务教育中网络部分和实体部分有机衔接起来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于制定年代较远,在电子商务领域诸如描述不清,信用卡手续费用纠纷、退换货物费用等存在大量的法律真空。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使得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也成为了当下影响我国电子商务改革的重要方向。

2.3网络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与网络经济繁荣相伴随的是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急速上升,2009年我国网络诈骗涉案金额高达80亿元,由干网络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的不足,用户在交易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套卡、钓鱼网站、盗取密码、银行卡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而在大量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的购买信息可以随意浏览,这些对干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交易安全都是十分不利的。另方面,由干电p商务完全依赖干网络计算机技术,当网络或计算机发生异常时,往往使得正在进行的交易行为受到影响,有的款项“不翼而飞”,出现客户已经付账但卖家并未收到的呀青况,这实际上也是网络安全应急措施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3现代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构建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电子商务改进措施和对策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考虑。

3.1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体系的架构。

这是现代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环节,在这一环节,企业需要明确和解决的是电子商务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而相应的功能需要哪些资源配套,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功能填充”的模块法对各个功能子系统进行细化,通过不断的细分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电子商务体系更加健全和明细,对相应的岗位与职位职权更加明确,还便干通过划分发现功能与人员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而这些系统架构主要包含了网络平台管理、数据库维护、人员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

3.2加强物流配送资源的整合。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个虚拟的商业贸易交易平台,货物的配送和线下交易还是需要相当强大的物流资源予以配合,若物流跟不上产品的配送,那么电子商务线上交易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企业应该与物流公司谋求更加贴切的合作,对于大型企业还应该考虑建设自身的物流基地,不仅可以解决货物配送为题,还可以对外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中小企业则可以合作建立物流基地,采取共建共享的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提供物流基地的使用效率。

3.3 完善电子商务配套管理和服务机制。

在这方面应该加强政府的参与和引导规范,一方面需要政府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项管理,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商品展示等行为和用语规范化,并对电子商务中的买卖双方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大对社会计算机网络硬件基础的升级和改造。而在企业和客户层面,应该完善产品的售后与服务体系,使得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可以享有同等甚至更加实惠的售后与配套服务,同时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

3.4 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其核心在于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交易法》的制定和出台,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对电子商务交易进行规范。一方面,需要对电子支付中的电子签名、订单号、交易号等电子信息的合法性进行确认,同时对盗窃、伪造、非法破译、获取他人电子信息的行为进行法律认定,为以后电子商务中的违法行为定罪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还应该将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凭证、知识产权等与现实中的财务管理结合起来,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电子商务中各方的合法权益。

3.5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建设是安全网络支付和电子支付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与技术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安全建设的提升必不可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将网络安全与时间戳、数字加密、数字证书等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结合起来。以数字证书为例,若在电子商务中采用此项技术,可由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即认证中心(ca)来签发,证书通常包括公开密匙、口令、签发机构、签发对象和签发日期等信息“。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交易实体身份的真实性,签名信息的不可否认性[4]”,从而保障网上银行系统应用的安全性。

电子商务在商业贸易中的渗透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经济结合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模式将在未来的商业贸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将逐渐成为一类企业商业贸易的主流和必须层次与系统,虽然当下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只要充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积极探索和创新,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配套制度等多个层面入手,相信我国现代商业中电子商务体系的一定可以进入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宋德萱。现代网络安全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 付冷冷。电子商务的变革[j].科学管理研究,2003(2)。

[3] 汪芳,查尔斯,柯里亚。中国电子商务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2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近代;粤商;广西百色地区;商业贸易

[作者]陈一榕,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经济2008级研究生。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F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180-006

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郁江一右江上游的百色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人文条件,明末清初已成为滇、黔、桂三省边区的物资集散地;因其江河水系纵横贯通而成为大西南出海的航运枢纽。民国时期,到百色地区经商的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以粤商为最盛。活跃的商业贸易,促进了百色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拟对粤商在百色地区的商贸活动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城镇化发展及文化与思想观念变迁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百色的地理优势

1、独特的地理位置。百色地处滇、黔、桂三省边区交通要道,东临南宁市,北与贵州接壤,西同云南交界,南和越南毗邻,是云贵的出海通道。明清时期,百色地区已发展成为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优越的经商地理位置招徕了各地商贾,尤其是擅长经商的大批粤籍商贾到右江定居,对沟通广东乃至华北和海外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促进了百色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便利的水陆交通。百色地区境内自古水系发达,水路陆路纵横交错。位于右江上游的百色镇,是桂黔滇三省交界处水路陆路交通枢纽。境内的右江贯穿百色镇东西,系郁江干流、西江支流。右江主源为西林县境内的驮娘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九龙山,流经剥隘河至百色镇境内为鹅江,与发源于凌云县水源洞的澄碧河汇合于百色大码头成为右江;右江流经田阳、田东、平果、武鸣等县,至邕宁县宋村与左江汇合成邕江。右江全长724公里,主要支流有西洋河、西平河、冷水河、八渡河、者仙河、乐里河、澄碧河、福禄河、百东河、龙须河、江城水、濑江及武鸣河等。据《水经・温水注》记载:“温水又东经增食县,有文象水注之,其水导源群舸句町县(即今西林县境)……历广郁至增食县注于郁水也。”考《汉书》体例,文象水应是百色右江源流以上的驮娘江、西洋江、八渡河、剥隘河、乐里河、澄碧河等主流河道,流人百色后成为右江,东南流向,为郁水上游;汉代的增食县包括今田东、田阳、平果、武鸣一带地方即汉代的郁林郡。西林普驮乡出土铜鼓上的羽人划舟和羽人祭祀水神图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右江自古水系发达、水源丰富、水陆交通为主要交通渠道的证据。

因右江水流量大,四季可通航,百吨拖轮顺江而下可直通南宁、梧州、广州、南海和香港,于是各地商贾云集百色地区,尤以粤商为最,粤商深入百色地区各县。黄滨在《近代粤商渗入广西的商业路线和业务内容探微》一文认为:粤商渗入百色地区的水路主要是“从穗港抵西林县那劳街:从穗港溯西江掠肇庆上梧州,由梧州溯浔江、郁江、邕江掠藤县、平南、桂平、贵港市城区、横县、邕江抵南宁,从南宁溯右江掠隆安、平果、田东、田阳抵百色,由百色溯右江(澄碧河)进田林县定安圩,再由定安溯驮娘江孔道进入西林县那劳街。”这是滇黔烟土及其特产的引力所致;“从穗港抵那坡平孟街:从穗港溯西江掠肇庆上梧州,由梧州溯浔、郁、邕诸江掠藤县、平南、桂平、贵港市城区、横县、邕江抵南宁,从南宁溯左江掠扶绥、崇左市江州、大新、靖西等县人平孟河抵那坡平盂街。”这是边埠贸易及其特产的引力所致。云贵烟土经广西运销的四条线路主要是:第一条路:云南烟土由云南的富州,经广西的镇边、靖西、龙州而人广东的钦州、廉州;第二条路:云南烟土由云南的广南府,富宁,经剥隘、六丰到百色,或由广南、黄草坝等地经西林、西隆到百色,黔土则由南龙(即安龙)、兴义、贞丰渡过红河,经旧州、乐里、黄兰到百色;第三条路:沿红水河经都安,或由武鸣经南宁,或由宾阳出玉林,或直到柳州转梧州出口;第四条路:由黔境入桂省南丹、宜北等地,集中柳州出口。通道虽多,但因天时地利之故,烟贩们大都喜欢经过百色,以百色为中转站。大批粤商进入百色地区,促进了百色地区商贸的发展,推动了百色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3、丰富的土特产。百色地区一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土特产资源等都很丰富。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最有名气的有桐果、八角、银杏、青檀、杜仲、香果树、马尾树等树种;还出产桐油、茴油、茶油、茶辣、云耳、木耳、田七、灵芝、首乌、黄精、七叶一枝花、金银花等农副土特产品和名贵中草药材;野生动物也有一百多种,其中较有名气的是蛤蚧、麝香、果子狸、蛇类、山瑞、水鱼、穿山甲、黄精、野猪、水赖、锦鸡、鹧鸪、黄蜂、蜜蜂等,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狗熊、斑鹿、娃娃鱼、蜂猴、黑叶猴、猕猴、云豹、苏门羚、黑鹿、林麝、金猫、鸳鸯、南蛇等数十种。在没有生态保护意识的当年,这些珍贵动植物成为商贾赚钱的抢手货。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货源招徕了大批广东等地商客。

4、多民族杂居与相互融合。百色一带是壮族主要聚居地,壮族是百色的主体民族。自明清时期以来,为逃避战乱或经商,汉、瑶、苗、彝、仡佬、回等族人民相继从湘、滇、黔、川、粤等省迁入,散居在城镇、乡村中,形成小聚居、大分散、交错杂居的格局。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通婚,生产上相互学习,经济上相互交往,文化上相互交流,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5、地缘优势。百色地处桂、云、贵三省交界处,因右江便利的水路交通,山间陆路直通将桂、云、贵省连接起来,多条茶马古道绵延三省间。自古以来,百色一带就是三省商贩和土特产云集之地,地处右江中游的横山寨博易场,宋代时已闻名遐迩,远在中原的商人亦慕名而来,优越的地缘优势,成为粤商拓展商贸之地。粤桂滇黔商贾以百色地区为集散中心进行商贸互动。粤商源源不断运来洋纱、布匹、成衣、火油、香烟、盐巴、火柴、烟丝和其他日用品等,在百色地区出售,或在百色地区分装运往西北部的云贵,再收购百色地区及云贵山区盛产的山货如药材、烟土、茶叶、茶油、桐果、云耳、木耳、八角、牛皮、野猪、黄等集中装船后运往南宁、梧州、广州,再由广州转运往华北等地或出海,获取丰厚利润。百色粤东会馆中殿檐廊上的壁画“广州十三行”还清晰地记录着当年粤商贩卖土特产品给外商的盛况。后来,部分商人干脆坐地收购、批发、零售商品,百色城渐渐成了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靠近码头的澄碧河沿岸也就成了“街”。滇黔商贾也利用百色地区这个集散地,作为向广东和海外经销烟土的通道。而云集在百色地区的各地烟贩烟商,又把烟土从水路陆路运往南宁、梧州、运销广州、香港。因此,百色地区城成了滇、黔、桂三省鸦片烟的集散地。洋纱洋货的输入及烟土山货的输出,粤桂滇黔商贾各自在贸易交往互动中得到了相应的利益,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二、粤商对百色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粤商进入百色地区定居后,积极开拓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商贸活动,为地处桂西的百色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对百色一带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长期影响;与此同时,粤商在经济活动和文化互动过程中,也受到当地壮族文化的影响。

1、粤商逐渐被“壮化”。百色地区由于壮族人口众多,不仅广大农村是壮族聚居地,而且城镇中壮族人口也占多数。粤语俗称白话,清朝中叶海禁大开之后,随着粤商移民从广州溯源而上到达右江。凡通舟楫之处,即有人使用白话。虽然进入桂西时间不长,但由于他们在官、商、文教方面的优势,很快就在通都大邑占了主导地位。只是这里是壮族生活的海洋,粤商生活在这样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在同壮族打交道,其语言、生活习俗及服饰自然会逐渐“壮化”。

2、粤商占主导地位。据方志记载:“边郡土人(壮族)不过菽粟布缕鸡豚蔬菜,随时贸易以谋朝夕”,而“视都会辐辏之区,……多异籍人盘踞圩场,垄断逐末,大抵利归于客民。”直至解放前,德保县城大商家也多为粤商。那坡县在光绪年间,县城五六家洋货匹头行,全是粤商开设。田阳县田州镇上最热闹的沿江码头上,粤东会馆气势最为雄伟。该县最重要的特产八角,主要即由粤商运销海外。田东县在光绪年间,城圩“市厘商贾,多粤东来,其次滇南,亦有他郡寄居者”百色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也为右江航道汽船、电船西进的终点站,县城为滇黔桂三省交会的最大的交通和商业枢纽,也为粤商在百色的最大聚居点。因为云集百色地区的商贾多是广东人,他们在各县县城建筑粤东会馆,百色城“中正街”(即解放前的“大街”,今“解放街”)上也建起岭南风格的骑楼商铺,由广东商人梁煜倡议集资兴建百色地区粤东会馆,供粤商投宿、聚会、洽谈生意及存放货物的场所,亦是粤籍人士寻求帮助之商会。百色地区镇志也记载道:解放前,百色地区城镇商人“以粤商为最多,次为南宁和湘闽”1933年时注册商户157家,粤商有六十五家,占总数的41.4%如果将未公开登记的住户有家数50%以上。粤商后裔估计,解放前,百色地区商人90%以上是粤商。据赵宗平1994年2月在广西百色地区市城区邓家港访得这个估计可能过高,理解为粤商占半数以上当是恰如其分的。百色地区以西,开始了攀登云贵高原的里程,地势逐渐梯起,水路削细,万山重叠,路径盘旋崎岖,马帮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然而粤商仍不辞险阻推进,将“无东不成市”局面推向偏僻深山的广西“省尾”西隆之地。凌云:道光、咸丰年间拥有商店、银庄、当铺百余家,铺号多为广东等外地客商开设经营,县城拥有雄伟的粤东会馆;光绪至民国年间,凌云的大烟帮“绝大部分是广东来的”。这一时期,凌乐镇较固定的商户先后有32家,粤商9家,桂商22家,但是城镇中最大行业苏杭绸庄和烟土庄几乎全部为粤商经营。赢利额以粤商商户最大,总计粤商发展资本是初来资本的9.38倍,而桂商该项仅为2.39倍;商业专业化水平也以粤商商户为最高,粤商商店的商业收入所占比重平均为83%。其他兼业经济仅占17%,而桂商该项则仅占66%,其余34%赖靠兼营农业或收地租。凌云也常有“滇黔大帮”抵达,但是,一般他们换购所需货品后即行返回,很少长驻,在经济上也受着粤商的支配。田林县早在1706年和1723年,旧州和百平街即建有广州会馆。民国时期乐里镇粤商聚居所在,还形成了一条“广东街”,笔者于2009年2月到田林县调查采访,得知田林旧县城旧州也有条“广东街”,广东街全长约一华里,旧时街道房门号仍赫然标着1-146号,建筑物已参杂着新建的火砖房。经召集该街道退休教师黄巨卿(77岁),并组织村党支书汤宇周(75岁)、街道居民何炳权(80岁)、街道居民彭巨昌(79岁)等人召开小型座谈会,几位当年亲历者反映说,当年旧州圩称为“隆街”,(壮语称“圩隆”),很繁华,是大烟的集散地,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在“幼稚园”(粤语命名),上截为油、盐市,圩尾是米行。从“幼稚园”读音推论该园应为粤籍所建,又从在旧州粤籍人士主要是经商推论该园应系粤商所建。能在一座小镇上建幼稚园,足见粤商在旧州人数之多及商业之繁荣、势力之庞大。旧州圩为六天一圩日,每逢圩日头一晚,广东商人、宾阳商帮和钦州廉州商帮运来盐巴、火柴、布匹、成衣、和其他日用品,在这边出售。还有的运到乐里和百色地区其他县镇,然后收购茶油、桐果、云耳、木耳、八角、牛皮、野猪、黄獠等运回广东等地。还有云贵马帮赶着马帮从陆路运来土烟和烟丝等,有些是步行挑担经贵阳、册亨、安隆、兴义过来。几位老人小时看到的广东街上的“粤东会馆”已经很破烂,五十年代初拆后改建“旧州中心小学”(后改为中学),还建有“关圣帝庙”,关圣帝是粤商祈求平安和财源兴旺而建造的。解放前,乡府和派出所搬到该庙址办公。这些外来的商客好些人在这里开“小日杂”商铺,还有经纪人、收购商转手给粤商,赚取差价。还有的在此成家繁衍后代,汤老先生和何老先生都是当年粤商第七代后裔。西林县壮苗等少数民族比例极高,而“城居民均系外来客籍”这些客籍当多为粤商。粤商在当地以其经济实力和活动能力,常常获得官府信任,取得征粮的差事。粤商越发村曾在粮差时与那劳的岑毓英(岑春煊父亲)发生冲突,竟能号令当地粤籍人员向那劳屯挑起械斗,竟使岑氏败走云南。足见粤商即便在最边远的山区县,势力之大亦举足轻重。乐业县在民国时期,“县之流寓生理者操粤语”。

为什么粤商能在桂西占据垄断地位呢?比起相邻诸省有何优势?

粤桂同属岭南,合称两广,越人文化同宗同源,文化上的亲近与接受度远胜于川滇黔湘诸省,粤商也因此更能得到桂西人民的认同,这是一种天然的优势。’云南贵州虽然也一样与广西接壤,‘但粤商借的是水路,畅行无阻,云贵却被高原山脉阻隔,道路难行,远不及水道便利。粤商无孔不入,“无东不成市”,比起主要生意不在此处的川商湘商,他们走得更远、更深入,更与官方紧密合作,牢牢地控制着桂西的经济命脉。沿海善贾的粤商先进的商品经济的潮流冲击,使得百色地区不成熟的小农社会自然经济很快被征服了。

3、商贸给百色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变迁。

人类学特别强调,“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各个因素者是相干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些因素的变化。”粤商给百色地区带来的正是这样一种连锁反应。粤商建立的商业会馆成为百色地区近代城镇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城镇地区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育都有显著的作用。即商品化的市场导致了百色地区一连串的变化。

第一,拉动了市场商品流通。粤商的涌入运来食盐、布匹、日用百货、洋纱、洋油等工业日用品,又收购、推销山货到华北和海外,丰富了百色地区的商品市场,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日用品的需求,繁荣了市场,稳定了社会秩序,打破了百色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壁垒。随着粤商收购数量的增大,商品经济的市场杠杆规律无形地推动山货特产等农副产品的价格随之上涨,从而刺激农民和小商业者的生产和商贸积极性,推动了百色地区商品经济的正常流通。民国期间的主要企

业由黄恒栈等几家企业发展到民国24年的572商户,286740元资本总额,其中:百色县139户155380元,恩隆(今田东)164户28230元,奉议(今田阳)76户11360元,恩阳59户30890元,果德(今平果)33户39000元,天保(今德保)44户5500元,靖西50户14980元,镇边(今那坡)7户1400元。农村集市贸易点由唐宋时期的几个定期或不定期的圩场发展到抗战前的各县集市圩镇点121个。

第二,商贸互动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融合。“民族经济融合就是民族之间的经济通过相互交往、渗透,成为新的复合体。”。为了能顺利地在百色地区当地经商,一批批粤商定居百色地区。如玉林商帮、钦州廉州商帮、宾阳商帮等,与当地壮族、苗族通婚,繁衍生息,他们带来了商品经济意识,带来了粤东的文化。在共同的交往中,从商品交易到语言、思维、观念及生活习俗等都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复合体。不但粤人学会了说壮话,白话(粤语方言)也成为了地方商贸通用语言。据光绪二十年(公元1841年)罗文俊撰写的《重建百色粤东会馆》记载,粤东会馆始建由广东大商人梁煜领头兴建。此后,又于道光至同治年间两度进行大维修并扩建。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233l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是全国四大保留完好的粤东会馆之一。会馆座西向东,结构严谨,古建构架不费一钉一铆,全靠设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的榀梁架,整座建筑物雕梁画栋,屋脊上的四列各长十米的五彩琉璃瓷雕的立体屏幅,脊中高耸火焰宝珠,珠两旁分列腾龙、鳌鱼和麒麟,其中的泥塑、彩瓷、壁画等均以贝粉灰雕制成,体现了广东南邑石湾陶釉的艺术特色,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粤商辐射百色地区,粤东会馆见证着两广商贸的交流,是一个时代百色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缩影。

第三,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粤商与百色地区的商贸交流带动了为商业服务的手工业、内河航运、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细分工,如商业中,分为烟丝、糕酥、革履、药材、裁缝、理发、苦力等,工业分为五金、印刷、榨油、铁匠等,交通分为航运、民船、马帮等,这都是对粤通商所带来的变化。

第四,商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细分工,百色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商业暴发户,如“黄恒栈”商号的创始人黄嵩安对“黄恒栈”的经营,跨越了清代、民国两个时期,从肩挑贩卖、养猪、蒸酒、卖豆腐、代销熟烟等“小本经营开始,继而开设商店,坐地买卖,发展至大宗经营茴油土特产、日用百货、开工厂、搞水路运输,进行进出口贸易,最终发展到“商店遍及半个百色地区、右江流域各主要县城,远及南宁、梧州,省外的广州、香港”,拥有“大量资本财富,拥有四艘现代运输轮船,八台客货运输汽车以及数家工厂,其产业资本占当时广西私人资本第五位”的“右江地区头号资本主义大企业”。除了其两代人的艰苦努力之外,不能说与当时右江下游的奉议(今田阳县)那坡镇的湖(南)广(东)街的商贸没有关系,不能说湖广街商业的繁荣、购销的兴旺对“黄恒栈”没有启发和影响。

第五,商贸互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传统文化带来的思维模式对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右江地处云贵交界大石山区、丘陵地带,自古被称为“蛮烟瘴雨的不毛之地”,交通闭塞;右江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区,一千多年来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土司羁縻制度,以“土官治土民”,右江的社会文化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右江地区主要是小农经济,工业只有手工业、内河航运、商业、服务业等,实业不振,经济发展极其滞后。右江地区各族人民仍处在蒙昧、落后、闭塞的状态之中,影响和制约了右江经济、文化的发展。土司统治下的“愚民政策”,不让劳动人民读书识字,更别说经商。粤商的到来,给封闭保守的右江地区经济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粤商和右江各民族在频繁的商品交易过程中,生产生活产生了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互相融合,商品经济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封闭壁垒,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陈旧观念,右江人民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思维,拥有了相对开放包容的胸襟、能够融合外来民族及其思想文化,拥有了以往不曾有过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赢利与投资意识。人们了解并借助粤商的经商之道,创造条件以实现自身的盈利目标,从而促使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也促进了右江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如“黄恒栈”从那坡镇的市场行情中学会了分析市场动向、发展趋势和激烈竞争,看准方向,主动出击,扩大经营,改代销为自销、坐销,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摆脱别人的控制,独自担当风险,使得利润倍增,最终赚取大钱,这与粤商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

第3篇:商业贸易范文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我县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融城对接、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全面提升我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将商贸流通产业培育成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造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结构、布局为基础,以建设高水平、智能型、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批发中心和物流基地为重点,构建以人为本、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业体系,将我县打造成“服务长株潭、辐射全湖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2.工作目标:按照“合理布局、有序竞争、错位经营”的原则,重点构建和发展“两主四次四基地”的商贸物流网络,即:高塘岭、星城商贸主中心,雷锋、坪塘、丁字、靖港商贸次中心,金星大道、雷锋大道(含高乔大道)两大商贸主发展轴,金城大道、长潭西线、长湘线、319国道四大商贸次发展轴,高星、雷锋、坪塘、河东四大物流基地。加快发展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零售商业网点、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广泛运用现代商务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建立内外贸一体、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贸流通管理新体制和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到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连锁经营企业销售总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30%以上;打造一至两个销售额达亿元以上的商贸零售企业,形成一批销售过50亿的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初步把望城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发达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批发中心。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县省会西大门的区位及交通优势,积极改造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发展面向商贸及工业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企业。引导和扶持大型连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加快建立高效率的配送体系,提高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送比例。支持大型连锁、批发、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工业企业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催生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型物流集团。

4.支持楼宇经济和专业市场发展。以形成大商圈和建设功能配套齐全的商务楼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提高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推动楼宇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现有批发市场的整顿治理和改造升级,促进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合理规划发展新型专业市场,避免市场之间重复无序竞争。引导批发市场主体由个体工商户为主向公司制企业为主转变。积极开展流通加工、包装和配送等增值服务,走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相结合的道路。全力发展以综合性批发大市场为龙头的中高级批发市场。用5—10年的时间,打造湖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批发大市场,为湘西、湘北批发商及零售商建设一条方便、快捷的产、供、销通道。

5.完善三级商业零售网络。推动中心城区和各乡镇社区商业设施集约发展,引入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综合超市等代表零售业发展方向的先进业态;各乡镇要形成社区商业中心,在现有商业设施的基础上,引入大型的商贸项目;各大型住宅区要配套超市等社区商业设施。

6.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经营。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全面发展现代连锁经营,实现连锁经营业态、业种和连锁经营店铺数量的较大增长。鼓励知名商业连锁企业进入望城,推动本地商业企业实施连锁经营;鼓励中小型店铺通过各种途径加盟连锁企业,积极推进超市和生活服务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特许连锁网。适度限制住宅区开设商业小店铺。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农民进市场,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城发展农产品销售连锁店,为农副产品流通构筑通道。鼓励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集镇现有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

7.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规范特种行业管理。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和机构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各项商业贸易活动,开办网上商店、虚拟购物中心,发展网上交易。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法规范管理好拍卖业、租赁业与典当业。加强成品油市场的规划管理。

8.强化市场监管。按照“工厂化、科学化、机械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把好食品、蔬菜市场准入关,逐步建立食品、蔬菜流通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完善检测手段和建立验货制度,建立食品流通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和公示制,形成食品安全预警和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二、加大对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9.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10.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以及重大技改项目投资抵免税办法等,中央、省、市有明确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11.给予用地、税收返还及技改贴息等方面优惠支持。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新办规模商贸流通企业及重点支持的纯物流企业新增用地,在土地出让金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基本建设报建费、企业税收返还,以及企业重大技改贷款贴息等方面,比照规模工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执行。

12.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商贸流通企业(含入场经营企业),其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13.优惠政策的执行。上述优惠政策由县商务局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经县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

三、加强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4.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成立望城县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要以《望城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纲要》、《高星组团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为指导,促进我县现代商贸流通业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商务工作,安排一名商务专干抓商贸流通工作,同时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并狠抓落实。

第4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指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相比较,供应链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从操作上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特点可总结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提供信贷时,着重关注的是融资链流程是否符合“封闭性、自偿性和可控性”三原则。银行对资金流向和物流信息进行监控,跟踪融资的使用和进出口结算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向,大大降低融资的风险。同时银行对于授信企业的考量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的考量,而是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从而使一些难以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或的银行的支持。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统一起来控制管理,这就是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融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全球供应链融资理念已经形成。而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应收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下游的债务企业在整个运行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即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2)存货融资。当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业务流程期间时,可以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企业办理融资。银行重点考察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以及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和整合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3)预付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银行为下游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货款,才能获得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这种业务适用于供应商承诺回购条件下的采购融资。

(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开展状况

与欧美企业相比,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外运、中储和中远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序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分享到了供应链融资平台带来的便利。

中国工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体现在“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中,利用沃尔玛公司的优良信用,对其供货商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融资支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创新推出了在线账款管理方案、采购商支持方案、供应商支持方案、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船舶出口服务方案和工程承包信用支持方案的六大业务方案,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需求精心设计而成,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全面、专业的银行支持服务,力争实现银企双赢。

中国银行于2007年7月也推出了其供应链融资产品“融易达”通过利用“核心企业”授信资源向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服务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其加速资金周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强化上游链条的力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

在外贸政策导向转变为要“积极扩大进口”的新形势下,2007年7月,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再创新品,推出名为“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该行基于进口贸易过程中的“在途货物”以及到港“仓储货物”设定质押,给予大宗商品进口企业授信。与传统“货押”业务不同的是,该业务既可以现货质押融资,还可以“未来货权”质押融资。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义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纷纷思考并推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融资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交叉销售机会,有效带动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业务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向先进的交易性银行转型的目标相适应。(2)可以调整商业银行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分散客户集中度的风险。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得生产商、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3)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对银行风险资产管理的要求,风险资产权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成本和收益。由于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风险低且该业务有自偿性的特点,所以开展此业务有利于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风险资产规模扩张过快、信贷结构不尽合理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现状,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收益。

四、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加快产品线再造

国际贸易融资竞争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竞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类新产品虽不断推出,但整体缺乏特色,引进的复制品较多,同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当前国内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供应链解决的整体方案,但在实践中仍然只针对供应链单一环节进行融资,因此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及风险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大力研发给予存货即应收账款的融资产品,尤其要积极关注汇款结算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商品、单证的流动,涉及到客户、银行及物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行为风险等,因此供应链上的参与各方应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此提出的建议是:(1)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充分合作,并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管理客户信息及时跟踪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后管理的动态分析。(2)加快建立快速灵活的市场商品收集信息和反馈机制。物流企业和银行应及时收集商品的价格信息,监控产品的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根据市场行情选择质押物,设置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并规避产品市场风险。(3)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内控机制。要建立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加强自律,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发生;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4)积极呼吁立法部门在这方面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5)加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引进人才,在职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三)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由于供应链融资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系统,通过信息平台、流程制定、人员配备等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不慌不乱,按照相应的措施快速处理。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预警系统必须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应急系统处理紧急、突发的事件,避免整体业务或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2]吴瑕.融资有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43-245.

[3]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68-69.

第5篇:商业贸易范文

为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9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为主线,加快商贸网络体系建设,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推进传统商贸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坚持发展商贸流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加快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市场法制监管、监测调控及商业信用等三大商贸流通市场环境工程体系建设,促进市场繁荣与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测调控相结合,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和谐发展。

(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一保(保障市场供应)、一建(建设城乡统筹商贸网络)”为抓手,完善县城商贸“十个一”和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建设,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培育大企业、搞活大流通。到2012年,实现“四个翻番”、“两个突破”,构建三峡库区旅游商品“购物天堂”和“风味美食之都”,流通现代化水平和区域聚合辐射能力明显提高。即到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总数、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40亿元、64亿元、50家、4个;商业增加值、商贸从业人员分别突破10亿元、5万人。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800万美元,外派劳务实现200人。

二、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三)打造商贸服务平台。加快城乡商业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打造县、乡(镇)、村三级商贸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县城商贸“十个一”工程,两年内至少建成一个中心商圈、一条商业特色街、一个综合批发市场(专业、特色市场)、一条餐饮娱乐夜市街、一个商业示范社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一家龙头商贸企业、一家四星级以上宾馆、一家餐饮名店、一个品牌展会。积极推进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各乡镇在2012年以前至少打造一个商业中心(商业集聚区)、建设一家品牌连锁超市、新建或改造一个农贸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培育一家知名餐馆、一家星级农家乐。2009年底,全面改造或新建每个乡镇日用品和农资连锁经营超市,以及每个村级日用品和农资便民放心商店,确保两年内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全覆盖。

(四)推进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农村商贸流通“六大”网络。一是加快完善以县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骨干、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两年实现全覆盖。二是支持农资龙头企业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和技术服务,以及农机具租赁、维修等多样化服务,为现代农业提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纪人、运销大户,着力打造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终端一条龙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四是坚持统一规划、标识、协调价格、衡器、车辆、服装、管理及规范经营等“七统一规范”,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五是大力发展城乡餐饮、洗染、摄影、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网点。授牌确认有实力、有信誉的服务企业、经营大户和专业服务队伍,建立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农民生活服务网络。六是充分利用和整合科技、信产、农业、供销、通信等部门的农村信息资源,搭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立集“信息、交易对接、咨询互动”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

(五)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发展护老托幼、维修、回收、洗染、美容美发、送餐服务、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等便民服务业,增强社区在家政、看护、保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汽摩、建材、家具、机电、化医、服装和农村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便民早餐、中式快餐、风味小吃及“农家乐”等社区餐饮,挖掘餐饮文化内涵,推进餐饮业特色经营,着力提升餐饮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引进商业企业落户社区,促进典当、拍卖、再生资源企业发展。鼓励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社区创业服务工作。各乡镇要引导街道居委会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县商委、发改委、财政、劳动、质监、药监、工商、移民等部门要大力支持社区商业发展。

(六)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加快规划建设南北两岸货运中转中心,重点打造水天坪工业园、镇江精细化工园、丁庄溪、高家镇等物流园区,逐步构建各种物流配送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运转畅达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引导本地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县外物流企业,重组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传统的货运部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化。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企业科学设置供应链流程,逐步分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理货、采购、仓储、分拨、配送等第三方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拓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视购物等新型流通方式的领域。支持物流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县外及境外先进物流企业合资、合作,建立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七)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完善和落实《*县突发公共事件生活物资应急保障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建立完善粮油、猪肉、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日常生活用品和药品、棉被、帐篷、民爆物品等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持合理储备量。建立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提高区域调剂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储备商品的管理及定期轮换,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县商委、物价、工商、农业、粮食等部门要加强对日常商品供应和价格情况的动态监测,强化预测预警,引导供给需求,维护市场稳定。

(八)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抢抓沿海梯度转移契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引进商贸流通知名企业。重点引进先进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和流通技术,引导外资投向农村市场和流通现代化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我县设立连锁店和物资采购配送中心,推动更多企业进入零售企业全球销售网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商贸企业到县外及境外拓展市场空间,发展营销网络,将*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鼓励生产性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做强做大。加强与市内外其他区县(城市)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打破地区封锁、内外贸及行业分割,促进各种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鼓励平等竞争。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出口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藠头、榨菜、肉牛、药材等基地纳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农产品标准化出口基地建设,争取对肉牛、藠头等实行原产地保护政策。

(九)努力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商贸流通领域诚信建设,大兴“诚信经商”之风。鼓励商贸流通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逐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垄断经营、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建立产品购销随附单制、可溯源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生猪屠宰、酒类流通、特种商品、危险化学品及民爆物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商业文化建设,将*神曲文化、民俗文化、三峡移民文化及风土人情融入商业设施和商业经营活动,营造商业文化氛围。

三、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委,负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机构和人员负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及协调服务。发改委要跟踪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国土房管部门要为商贸流通协调落实好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农业、畜牧、粮食、供销等部门要积极参与

农村市场的开拓,文化广电部门及新闻媒体要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旅游、统计、工商、质监、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全县商贸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完善建设规划。坚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旅游、金融、房地产、文化、体育等产业相促进,加快编制完善商贸中心建设、商业网点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等商贸发展规划。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要进行合理调控,在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许可证之前,由商贸主管部门出具商业网点规划的确认意见书。建立大型商贸设施建设项目监测系统,对网点数量、布局、结构及市场需求实施动态分析,引导企业投资行为。

(十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基金匹配机制,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基金预算从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以后每年按10%增加预算,用于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项目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应急保供物资储备轮换和贷款贴息的部分费用,以及商贸流通十强企业的考核奖励和项目工作经费等。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业贷款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大力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逐步降低餐饮店的银行刷卡费率;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向商贸流通业领域投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要向商贸流通产业倾斜。对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新办餐饮住宿、居民服务业的连锁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征收后全额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对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上、且实际纳税在5万元以上的家政服务企业,年终按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给予奖励,由财政资金予以兑现。

(十三)加强发展扶持。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十强商贸流通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商贸流通业十强”评选表彰活动,对其法定代表人进行奖励。工商、质监、国土房管、环保、市政、卫生防疫、公安等职能部门涉及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收费,按收费标准的低限予以收取。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收费的监督检查。市政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重点企业举行节日促销活动。加快推进工商企业用电、用水、用气同价。

第6篇:商业贸易范文

1. 股份公司:以内生改革激活股份公司持久发展动力

最新贵州茅台股份公司季度报显示,深层次结构调整下贵州茅台股份进入到了低速甚至于微降通道,其未来的成长性十分令人担心。贵州茅台1-9月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0.99%;实现净利106.93亿元,同比下降3.4%,实现EPS9.36元;三季度末预收账款8.6亿,较中期增加3.2亿。其中,第三季度收入74亿,同比下降5%;净利润34.6亿,同比下降9%。从报表看,第三季度收入降幅较前两季度扩大(Q1收入+4%,Q2收入降1%),考虑到2013年Q4公司计划外招商导致单季收入90亿为历史最高单季收入,且2014年Q4截至目前无明显可匹配力度的销售政策和预收账款保护,预计2014年收入将会较2013年出现小幅度下滑。

对于大茅台集团来说,股份公司无疑是最重要战略龙头,股份公司业绩一旦出现波动,集团公司千亿战略目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激活股份公司活力,培养具备完全市场竞争能力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大茅台集团千亿市场版图至关重要作用。

首先,重构股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体系,确保股份公司市场活力与竞争动力。随着白酒结构调整进入到深层次战略重构期,白酒企业需要意识到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再造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意义。目前来看,股份公司在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再造上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间,股份公司以市场化为导向,构建面向未来新型组织架构体系,是激活股份公司内部活力与动力重要方向,股份公司需要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白酒发展方向以及自身产业发展逻辑,以壮士断腕决心开启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改革,其改革主要方向应该包括专业性市场研究组织,消费者专业研究机构,竞争性区域分销组织以及平台性深度服务组织等;以制度性改革与流程再造为基点,创造更加专业与深度服务市场管理平台,通过组织与流程再造大幅度提升组织效率,为股份公司发展创新动力,真正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开创股份公司市场化竞争新局面。

其次,重构股份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是激活股份公司经营活力与发展动力重要基础。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股份公司已经在经营模式创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包括成立合资贵州茅台个性化定制酒有限公司,重组电商系统,将平台型电商与贵州茅台自身网上商城高度融合在一起,通过电商创造新增长点等。但是,股份公司组织变革与战略业务单元裂解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一,现有战略业务单元如何激活?客观地说,贵州茅台个性化定制酒有限公司在战略定位与品牌方向上均十分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需要增加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定制酒公司坐商模式,通过不断“走出去,引进来”,真正创造高端酒定制模式新版图。同时,茅台股份在电商板块上更多强调销售功能,而真正的互联网思维需要是沟通、交流、配送、营销等综合性职能,单一销售功能互联网平台远远不能满足竞争性市场需要,股份公司需要在个性化定制与电商系统运营上凸显市场化导向与专业化思维,为股份公司创造新的战略增长点;其二,独立品牌存在业务单元重组可能,通过独立品牌战略业务单元重组开创新增长点。其实,股份公司有很多底蕴深厚的独立品牌,诸如汉酱、仁酒、名门、王子酒、迎宾酒等系列酒,股份公司现有营销组织结构很难满足这些独立品牌成长性需要,从创造独立品牌市场活动与模式动力角度看,独立品牌战略业务单元重构应该成为未来股份公司重要方向。目前来看,汉酱、仁酒等在现有平台上之所以很难出现大的增长,最重要原因是营销模式不兼容,没有独立的战略业务单元模式,汉酱、仁酒很难激活市场发展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对独立品牌独立运营将会给这些品牌发展带来新空间,股份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战略业务单元裂解创造高速增长新未来;其三,飞天茅台、茅台年份酒、五星茅台等股份公司高端、超高端产品营销模式变革迫在眉睫。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高端、超高端产品在营销模式上也面临创新升级压力,政商团购向百姓消费迈进,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等等都是飞天为代表高端茅台酒变革方向。实际上,最近两年时间里,茅台股份通过渠道刺激形成的市场放量很难持续维持,并且这种渠道为导向的刺激放量有可能给茅台股份核心产品价格体系带来一定伤害,股份公司需要意识到现有营销模式变革是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关注的方向。其四,围绕专卖店、网上商城、电商公共平台、物流配送以及O2O主导电商新业态,股份公司具备创新与联动升级战略空间。为防止条块分割带来的系统运营效率低下,股份公司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互联互通”,确保传统运营模式相对独立性与线上交易高度统一性,通过互联网与物流平台打造富有粘性商业新形态。实际上,作为中国唯一高端白酒品牌,茅台股份具备运用互联网实现跨区域整合能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双11还是传统消费季,茅台在互联网平台上都起到了龙头与标杆的作用,茅台股份在电商与物流平台上创新将给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茅台股份实质性拥有全国最大的专卖店资源平台,其品牌影响力、产品系统性与高端体验性都居行业领先地位,茅台股份只需要在传统专卖店系统导入互联网思维,就可以完成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华丽转身,再次实现茅台股份战略性再造。

第三,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传统商业资源,实现再造一个股份公司战略目标。最近两年时间里,股份公司对于白酒商业资源整合卓有成效,包括地级市场(2013年渠道政策)商业资源整合,县级市场(2014年渠道政策)商业资源整合,零售商(永辉超市、中石化易捷)商业资源整合以及独立大商商业资源整合等,但茅台股份商业资源整合别需要重视对于商业模式植入,以创造持久辉煌。目前,股份公司对于现有商业资源整合仍然表现出比较原始形态,手段与方法大部分与五粮液时代扩张模式相类似,茅台股份需要更加谨慎应对商业资源变革可能带来的商业风险。其一,股份公司选择授权品牌运营商必须要有高值、互补意识,不能单纯为短期业绩透支性发展品牌运营商。品牌运营商是一把双刃剑,会给内部核心价格带产品成长带来巨大挤压功能,川酒板块在本轮结构调整中深陷大商、区域、县级以及品牌运营商之间蚕食与竞争,导致核心企业营销策略调整很难奏效,茅台股份公司需要防止品牌运营过度扩张带来的严重后遗症;其二,股份公司地县级经销商布局需高度重视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整个行业景气度较低背景下,股份公司地县级经销商布局质量、速度、密度对公司未来发展影响巨大,股份公司需要审慎地思考地县级市场与专卖店布局科学合理,防止由于销售半径问题导致其市场相互倾轧,影响茅台酒价格与市场稳定性。其三,重视商业模式稳定性与合理性。2004年度,面对五粮液等川酒品牌大规模商业模式扩张,茅台股份没有采取放水方式进行“抢商”,而是以“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南北稳商,其于2004年分别于北京与贵阳成立的贵州神舟茅台商贸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名将酒有限公司起到了重要稳定器功能,为公司超高端与次高端产品布局全国市场起到了重要杠杆作用。目前,股份公司面临着重大重组商业资源机遇,茅台需要十分清晰地构建更加具前瞻性商业模式,为股份公司发力全国市场创新商业版图。

2013年度贵州茅台股份公司上市年报显示,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是中国白酒行业首个年营收过300亿元白酒上市公司;净利润151亿元,其超高利润也成为A股市场骄傲;2013年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含税)突破402亿元,同比增长13.77%,实现利税311亿,同比增长10.62%;利润总额222亿元,同比增长12.75%;上交税金140亿元,同比增长21.59%;企业总资产达716亿元。从销售占比情况看,股份公司对于集团公司营收贡献率达76.8%,利润贡献率达70%,充分说明在整个大茅台战略中,激活股份公司最为重要,未来3—5年时间里大茅台能否实现千亿战略目标,关键在股份公司变革与成长,没有股份公司高速成长,就不可能有茅台集团千亿目标。

第7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第8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61-02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指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相比较,供应链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从操作上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特点可总结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提供信贷时,着重关注的是融资链流程是否符合“封闭性、自偿性和可控性”三原则。银行对资金流向和物流信息进行监控,跟踪融资的使用和进出口结算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向,大大降低融资的风险。同时银行对于授信企业的考量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的考量,而是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从而使一些难以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或的银行的支持。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统一起来控制管理,这就是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融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全球供应链融资理念已经形成。而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应收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下游的债务企业在整个运行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即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2)存货融资。当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业务流程期间时,可以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企业办理融资。银行重点考察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以及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和整合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3)预付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银行为下游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货款,才能获得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这种业务适用于供应商承诺回购条件下的采购融资。

(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开展状况

与欧美企业相比,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外运、中储和中远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序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分享到了供应链融资平台带来的便利。

中国工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体现在“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中,利用沃尔玛公司的优良信用,对其供货商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融资支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创新推出了在线账款管理方案、采购商支持方案、供应商支持方案、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船舶出口服务方案和工程承包信用支持方案的六大业务方案,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需求精心设计而成,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全面、专业的银行支持服务,力争实现银企双赢。

中国银行于2007年7月也推出了其供应链融资产品“融易达”通过利用“核心企业”授信资源向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服务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其加速资金周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强化上游链条的力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

在外贸政策导向转变为要“积极扩大进口”的新形势下,2007年7月,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再创新品,推出名为“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该行基于进口贸易过程中的“在途货物”以及到港“仓储货物”设定质押,给予大宗商品进口企业授信。与传统“货押”业务不同的是,该业务既可以现货质押融资,还可以“未来货权”质押融资。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义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纷纷思考并推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融资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交叉销售机会,有效带动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业务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向先进的交易性银行转型的目标相适应。(2)可以调整商业银行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分散客户集中度的风险。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得生产商、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3)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对银行风险资产管理的要求,风险资产权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成本和收益。由于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风险低且该业务有自偿性的特点,所以开展此业务有利于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风险资产规模扩张过快、信贷结构不尽合理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现状,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收益。

四、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加快产品线再造

国际贸易融资竞争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竞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类新产品虽不断推出,但整体缺乏特色,引进的复制品较多,同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当前国内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供应链解决的整体方案,但在实践中仍然只针对供应链单一环节进行融资,因此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及风险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大力研发给予存货即应收账款的融资产品,尤其要积极关注汇款结算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商品、单证的流动,涉及到客户、银行及物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行为风险等,因此供应链上的参与各方应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此提出的建议是:(1)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充分合作,并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管理客户信息及时跟踪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后管理的动态分析。(2)加快建立快速灵活的市场商品收集信息和反馈机制。物流企业和银行应及时收集商品的价格信息,监控产品的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根据市场行情选择质押物,设置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并规避产品市场风险。(3)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内控机制。要建立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加强自律,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发生;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4)积极呼吁立法部门在这方面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5)加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引进人才,在职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三)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由于供应链融资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系统,通过信息平台、流程制定、人员配备等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不慌不乱,按照相应的措施快速处理。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预警系统必须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应急系统处理紧急、突发的事件,避免整体业务或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2]吴瑕.融资有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43-245.

[3]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68-69.

[4]冯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J].新金融,2008,(2):60-63.

[5]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42-45.

[6]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 14-16.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rade finance

―― Supply Chain Finance

TAN Min1,2

(1.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2.ShanXi Avia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Hanzhong723102,China)

第9篇:商业贸易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贸易术语;内外贸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0-0018-03

为了提高市场透明度、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我国在加入WTO组织之初,提出了“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这既是一项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自那时以来的一个基本国策。内外贸一体化是系统工程,它包括市场主体、政体、流通、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在政体上形成一体化机制已经十年有余,但是,目前一体化的市场机制很不成熟,高职商贸教育领域的一体化建设基本没有动作,直接为企业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商贸专业群亟待建立。

一、高职商科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商科类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对接

高职商贸专业体系的构成主要受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影响,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去甚远。在我国高等商科类教育专业设置体系中,一直受到内外贸条块分割的影响,商贸类学生所学知识过于偏向于某一方面。如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有不少并不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在国内贸易处于粗放经营、不讲究操作规范的大环境下,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无用武之地,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反之,有些专业学科过于偏重内贸,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工商管理等专业,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有外贸机会,却不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不会运用外贸知识和国际惯例来规范货物贸易行为。因此,高职商科类专业院校只要将内外贸一体化作为今后商科类学生的培养方向,就必须打破原有教育体系的设置,将貌似分属完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业有机合并,开设贴切社会、引领企业发展的专业和专业群。

(二)高职商科类教育观念与时代使命不对接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国内理论界在内外贸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如“国际贸易国内化”[1]和“国内贸易国际化”[2],在理论上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但是教育领域在内外贸一体化方面的改革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人们的认识和观念还远远滞后于经济改革深化的需要。至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仍是将内外贸专业完全分开,既达不到本科专业要求的“专”,也适应不了社会、企业需求的“泛”。

(三)高职商科类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对接

在高职教育领域,内外贸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决定于教育工作者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其次才谈得上将这种需求系统植入到日常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到市场上去锤炼,从市场的蛛丝马迹中学会见微知著,市场一个偶然的细微变化,可能隐藏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早在1998年,企业界根据改革开放后我国煤炭市场出现的多种交易方式,借鉴有关贸易的国际惯例,将国内最基本的煤炭交易用三种术语(KMC、MMC、JMC)进行规范,以期减少隐形成本支出,提高交易效率[3],这是我国最早自觉运用国际贸易思想形成的国内贸易方式。到2003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在教育领域提出在国内贸易中应用贸易术语的问题[4]。

论及企业对贸易术语在国内市场的运用是完全陌生的并不符合事实。1986年我国第一次从美国全套引进了市场营销学作为大学教材[5]。在此路径依赖下,我国大学教材中夹杂着美式贸易术语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在定价策略中的运用。期间,因为这些术语的内容已与现代世界商业实践活动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方式与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主导的贸易术语格格不入[6],美国政府在2003年修改了《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UCC),删除了美国对价格术语解释的有关条款。在美国贸易界专家的眼里,美式贸易术语不便于国际交往,带来很多弊端,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更熟悉国际贸易术语,要求用“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取代“FOB”[7]。在货物贸易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手续已不那么重要的背景下,ICC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再次修订,形成Incoterms 2010版,明确国际贸易术语适用于国际、国内销售合同。至此美式贸易术语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遗憾的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营销教科书中至今还在错误和片面地使用美国FOB这一废除了的概念,对经过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执行的其他各类贸易术语更是鲜有所知,造成企业对贸易术语的真正含义和作用的曲解。

二、高职商科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将国际商业社会的最新成果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商贸专业教学改革领域,形成内外贸一体的、彼此各有侧重的专业群,使高职教育各商贸专业由“单打独斗”、“条块分割”转向“有机联系”、“内外贸一体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群的建设目标

在国内以往关于“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拟着重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层面上提出教学改革措施,借助ICC最新推出的Incoterms 2010版,推进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在发展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1.专业群理论知识核心目标

一直以来“贸易术语”被认为是对外贸易的“专利”,国内贸易除了前述市场营销定价策略中提到外,基本被弃之不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指出“国内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8],清楚地昭示国内外贸易具有相同的机制。贸易术语是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法宝,它界定了买卖双方之间在价格形成上的完整利益链,不但为外贸所用,也完全可以运用于对内贸易。因此在为国内货物贸易领域培养人才的教学中,将“贸易术语”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开展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让商贸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内外贸一体化知识,形成商贸专业群中的一种共同语言,借此建立各专业彼此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2.专业群技能实践目标

在商贸专业率先打破条块分割,从教育体系和组织机制的创新入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年轻教师具有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眼光,倡导在高职教育商贸专业之间自觉建立相关知识点,以点带面推广内外贸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新一代学生淡化“国际”、“国内”货物贸易的概念,成为承接经济转型和和谐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广泛收集企业货物贸易过程中的实际案例,用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对企业营销人员进行培训,规范从业人员的贸易行为。一体化理念和技能可以贯穿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金融服务管理、会计等专业教学中,创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相互依托的品牌特色,形成大商贸一体化的集群效应。

3.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用目标预计

由于使用贸易术语,很多贸易类纠纷将得到遏制,货物交易同类型的错误将不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只有在看到运用贸易术语带来的实惠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自觉行为,提出用人的新需求,反过来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和教育水平提高,形成真实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坏互动机制。

(二)专业群的建设思路

为了实现高职教学目标,一方面要破旧立新,厘清贸易术语在国内货物贸易别是在营销领域被片面化、碎片化的误解,还其本来面目;另一方面要从企业最关切的价格条件入手开展研究,让企业愿意用、主动用贸易术语,形成对教育改革的倒逼机制。在教育领域,由于贸易术语引入到国内交货市场,可以衍生出新的边缘专业,对教育改革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开展国内货物贸易运用贸易术语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是专业群建设的当务之急。

要将Incoterms 2010运用于国内货物贸易,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贸英语、会计金融等专业的教学体系,使商贸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既具备国际化视野,又具有实际动手技能。专业群建设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场机制的调配下,打破对生产力发展不利的旧教育模式,引入国际最新商业化成果,在推动市场内外贸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起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永 .谈“国际贸易国内化”在我国开放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J].国际经贸探索,1998(6):27-29,38,70.

[2]冉净斐.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协整与引导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12-16.

[3]戈剑铮.借鉴国际贸易惯例探索煤炭交易规则[J].华北电业,1998(9):29-31.

[4]陈玲俐.浅谈贸易术语在国内贸易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3(12):9-10.

[5]梅汝和.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谷冉.从INCOTERMS 2010看国际商事惯例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08-07.

[7]杰拉尔德・奥尔巴姆(Gerald Albaum).国际营销和出口管理(第5版)[M].张新生,吴侨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78.

[8]亚当・斯密.国富论[M].唐日松、赵康英,等,译.北京:华夏出报社,2005.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e

ZHAI Jiang-nan, WANG Yi-ren, LI Li-sha, ZENG Ling

(Hu’nan Network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