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屈原诗词范文

屈原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屈原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屈原诗词

第1篇:屈原诗词范文

关键词: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背景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职业数学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个重点,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对初中教学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提高,对已学过的集合知识具有很强的巩固作用,同时对于后面的大多数内容起到纽带作用,后面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等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一元二次不等式。因此,中职生学好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教师教好一元二次不等式尤为重要。

二、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时候恐怕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对于中职生来说,却很困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

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好,尤其数学成绩不好。再加上数学课一般很枯燥,知识很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长此以往,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出现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数学没用,不好玩.这样即便再简单的数学知识学生也难以接受。

2.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往往会伴随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的知识。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得都不错,现在又出现了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所以一时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

3.容易混淆

首先,对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区别学生弄不清楚。另外,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往往会和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这三块内容搅在一起,学生容易混淆。

4.教师方面的原因

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往往都是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的,甚至有些学生也会认为数学教师比较古板,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容易和学生接近,不容易沟通。这样学生在你的课上就比较难接受新知识。

三、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教学经验缺乏

往往很难跳出书本的束缚。一般都是严格按照书本的知识进行教学。往往书上的知识教完了,学生却并没有学到多少内容。还会有学生表面上学会了,课后作业却做不出来的现象。因为教师按照书本讲解,甚至例题也是选用书上的,学生在书上找到例题以后,就会不认真听,因为他会认为书上有,自己看看也能解决。或者按照书上的解答过程应付教师,让教师觉得他理解得很好,而实际上学生自己却并不一定懂。

2.引入缺乏新意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往往难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会认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把等号改为不等号所形成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忽视一元二次不等式,因为他们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自然认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也不困难,而实际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却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差很多。

3.教学过程比较传统老套

教学过程中也是先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来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初中学习得还比较好,但对于一元二次函数尤其是函数图像,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得就不好,不知道怎么观察图像,不能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结合起来。现在结合这两个知识点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学生自然容易混淆,不能接受。这也是教师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文章开头出现的情况,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接受却很困难。

四、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的设想

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注意创设启发性的问题,同时注意一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应该是能掌握的。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我有以下设想。

1.教学经验方面

新老师不如老教师经验丰富,上课没那么自如。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比如在上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前准备上,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搜索一些关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多找一些相关例题辅助教学,尤其是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问题应该多留心,平时注意搜集,整理,便于课上用。另外可以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把别人好的地方应用到自己的课上来,多吸取一些教学经验。

2.引入方面

教师应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激发他们想弄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欲望。下面我试着在几个班级分别采用几种不同的引用方式(引用问题来自网络)。

引入一,师:初中学次函数时,曾解决过这样的问题:函数y=x■-3x-4,当x为何值时,y>0?当x为何值时,y=0?当x为何值时,y

生:当时我们是通过图像观察的。

(1)做出函数y=x■-3x-4的图像;

(2)找到它与x轴的交点(-1,0),(4,0);

(3)得到结论:当-1

师:对,这个问题实际就是解方程x■-3x-4=0找到两个根-1和4,及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3x-4>0和x■-3x-4

引入二,某企业今年初化108万元购买了一套新设备。已知运行该设备每年可收入63万元,累积到第n年的维护费等各种费用的总支出为n(9+3n)万元(今年为第一年)。问使用该套设备第几年开始盈利?

引入三,某种汽车在水泥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um和汽车车速xkm/h有如下关系:

S=■x+■x■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39.5m那么这辆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是多少?对于引用一,比较常规,学生兴趣不大,效果不太显著。引用二和引用三,首先让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什么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一元二次不等式加深了印象。而且结合实际问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他们对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产生兴趣,效果自然比引用一要来得好。

3.在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尽量少讲,能不联系的尽量不联系在一起来讲解。比如要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3x-4>0,我是这样处理的:

(1)让学生解出一元二次方程x■-3x-4=0的两个根x=-1和x=4,这个过程学生很容易完成,即便少数学生不太理解“十字相乘法”,他们也能用求根公式解出来。

(2)画出数轴:

这样把数轴分成三个区间:(-∞,-1),(-1,4)和(4,+∞),然后让学生在三个区间上各取一个特殊值代入原来的不等式进行验证,满足条件的说明原不等式的解集即为该特殊值对应区间。采用这种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要容易理解。

第2篇:屈原诗词范文

关键词:英源外来词 汉化 形式 途径 发展趋势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黄伯荣、廖序东,2007)。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爱德华·撒丕尔,1997)汉语是世界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外来词的借入古已有之。部份外来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吸收后,按照汉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逐渐被汉语本土化,成为汉语词汇中的成员。汉语借用外来词曾出现过数次,一是在汉唐时期,这段时间内吸收外来词的方式长期影响到后来外来词的翻译和吸收;二是在19世纪中后期到前后,大量西方自然与人文科学方面的词语潮水般地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汉语;三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并取得巨大成就,汉语对英源外来词和外来概念的吸收更加积极,不仅吸收了很多音译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还融入了不少英文字母词。探讨新时期英源外来词汉化的表现形式、途径及其发展趋势,必将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健康地发展。

一、新时期英源外来词的汉化

(一)新时期英源外来词汉化的表现形式

1.音译

音译(transliteration)是将源语中的某一词语的音和义一起借用到目的语中。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义,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马赛克(mosaic)”“荷尔蒙(hormone)”“欧佩克(OPEC)”“烘焙鸡(homepage)”“脱口秀(talk show)”“伊妹儿(e—mail)”“拷贝(copy)”“克隆(clone)”“迷你(mini)”“纳米(nanometer)”“奔腾(pentium)”“博客(bolg)”“媒体(medium)”“粉丝(Fans)”“酷(cool)”“猫(Modem)”“秀(show)”“晒(share)”“拷(coal)”等。

2.意译

意译是按照汉语的语素及构成规则,用汉字构成新词,把源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多数英源外来意译词所表示的含义在汉语中不便找到对应或基本对应的词来表达,人们就通过字面意义来推测或判断意译词的基本含义,如:“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绿色食品(green food)”“贸易战(trade war)”“软着陆(soft landing)”“情人节(Valentine's Day)”“连锁店(chainshop)”“超文本(hyper text)”“千年虫(millennium)”“对话框(dialog box)”“冷战(cold war)”“快餐(fast food)”“超市(supermarket)”“热线(hot line)”“硬件(hardware)”“峰会(summit)”“鼠标(mouse)”“网迷(cyber mania)”“软件(software)”“代沟(generation gap)”“牛仔(cow boy)”等。

3.音意兼译

音意兼译既要求汉语译词与源语中原词语音相近,又力求译出源语中原词的词义,而且这个词义还得符合汉语的音义习惯。因此,音意兼译是一种复杂、难度高的外来词汉化形式,如:“可口可乐(Coco—cola)”“姐妹士多(sister store)”“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弹性女孩(danceing girl)”“因特网(internet)”“迷你裙(miniskirt)”等。

4.仿译

仿译是将源语中外来词的内部成分与对应的汉字翻译过来的一种外来词汉化形式,这类词语的整体意义与字面意义不完全对应或其所应用的对象范围有所不同,如:“猎头(head—hunter)”“热狗(hot dog)”“宽带(broadband)”“蓝牙(blue tooth)”“平台(platform)”等。

5.音译加汉语语素

音译加汉语语素是整个外来词音译后,再加上汉语中表义的字,以使外来词的意义一目了然,如:“迪斯尼乐园(Disney)”“席梦思床(Sinmens)”“高尔夫球(golf)”“保龄球(bowling)”“比萨饼(pizza)”“桑拿浴(sauna)”“汉堡包(hamburger)”“拉力赛(rally)”“踢踏舞(tittup)”“耐克鞋(Nike)”“皮卡车(pickup)”“蹦极跳(bongee)”“贝雷帽(beret)”“艾滋病(AIDS)”“亚考牛(yakow)”“酒吧(bar)”“啤酒(beer)”等。

6.英文字母加汉语语素

英文字母加汉语语素就是用英语的首字母缩略词再加上一个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构成的,如:“T型台”“O型腿”“SARS病毒”“IP电话”“ATM机”“BP机”“AA制”“IC卡”“IT业”“T恤”“PH值”“X光”“B超”等。此类字母词多为学科性较强的专有名词,生成快、数量多、形式简洁、表义准确,与传统汉语词语的最大差别是字形不同,体现出新时期汉语外来词发展的一些新特征。

(二)英源外来词汉化的主要途径

第3篇:屈原诗词范文

【误区一】拓展的内容难――学生不知所云

古诗词语浅情深,含蓄凝练,学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教学中进行资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不少资料是古文,生僻古奥,佶屈聱牙,学生读正确尚且有难度,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师对拓展的资料不进行加工,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势必会让学生接受不了,这就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在学生初步感知词意后,为了让学生理解 “不须归”的含义,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张松龄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之后师生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我们知道,资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拐杖,补充链接资料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词,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上述教学,教者忘记了拓展资源的作用和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笔者为自己无法理解“草堂松径已胜攀”而深感汗颜,其他听课教师也一脸茫然。试问,教师理解起来都有困难,何况学生呢?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理解资料,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渔歌子》所表达的主旨呢?笔者以为,此环节不应该引用古文,而应采用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话语将该首词的意思向学生娓娓道来:钓鱼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这样学生才容易读懂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呼唤他回去的关切心情,更容易理解张志和陶醉山水之间,怡然自乐的情怀。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拓展内容的难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认知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在难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图做到内容看得懂,读得进,想得通,进而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铺垫,否则,引入的资料会成为学生新的阅读障碍,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误区二】拓展的内容多――学生游离文本

课改以来,教师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利用得好,会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相反,如果资料过多,拓展过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会挤掉学生研读文本这个主体活动,致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相关资料里目迷五色,少了对诗词的静思默想和诵读感悟,减少了对文本的涵泳体味,造成本末倒置,不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该理解的内容理解不到,该体会的情感体会不上。

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律・》时,为帮助学生更好了地走进文本,学习新课前链接了的生平、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读了两遍诗句后,教师便又拓展了诗人有关题材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歌,接着出示“五岭”“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图片,教师点击一幅图片,学生就读一遍相关诗句,最后还配上了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读。粗略一看,这样的拓展似乎贴近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但仔细思考后却发现,上述拓展内容过杂,有喧宾夺主之嫌,学生原本应该咬定文本不放松,现在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与有关的诗词和图片上,导致文本与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适度,要适合包含于文本课时的教学单位量内,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目迷五色,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效度。笔者以为,上述教学不妨这样处理,让学生粗略了解作者和背景资料是可以的,有条件的话,此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更好,以便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更好地咀嚼朗读文本。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根据诗句展开联想,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再出示两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就能走进文本,感受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误区三】拓展的时间短――学生跑马观花

每一首古诗词看起来似乎是独立成篇的,其实很多古诗词都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学中补充其他古诗词,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丰富意象,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化主题。平时教学中,教师都注重引入关联密切的诗词,以帮助学生打通理解的通道,但是为了赶时间,往往拓展资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学生根本没看清楚,更来不及思考,就滑过去了。

如某教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在进行“主题拓展、互为比照”环节时,准备从写作角度出发,引入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写出的新作。教师问:《渔歌子》文笔清新,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坡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黄山谷的《浣溪沙》,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默读,不少学生还未看完一遍,教师就抽学生回答,学生支支吾吾,教师简单小结,进入结课环节。

毫无疑问,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感悟模仿的魅力。让人颇为遗憾的是,上述教学中由于课堂容量过大过多,时间太紧张,教师没有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材料,拓展内容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此环节,教师应沉住气,出示资料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思考、交流,从而多角度体悟《渔歌子》的诗情和主旨,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试想,当学生吟诵着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这既是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也使这首词美的意蕴得到了延续。

【误区四】拓展的课件“艳”――学生乐不思蜀

很多教师知道资源是个好东西,懂得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然而,不少教师把课件资源搞得华丽多姿,五光十色,错误地认为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多媒体技术,又表明自己在践行新课程理念,这就有了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实上,声光色电的轮番轰炸,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除了给学生一顿视觉盛宴,更多的是搅乱了学生的心绪,使其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蕴。

如一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课伊始,教师简介作者辛弃疾,引入新课,学生自由读词后,教师出示幻灯片:深蓝夜空,金黄圆月,天外几颗星,两三株树,飞出一只鹊,树上鸣蝉,几点雨,两间茅舍,透出灯火,秧苗碧绿,田边青蛙鸣叫,可谓声光色电配动画,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学生“哇”声一片,不住赞叹,其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接着,教师关掉多媒体,让学生朗读。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怔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学生读了几遍还是读不出味来,甚至有的学生哀求:“老师,让我们再看一遍幻灯片嘛!”显然,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五光十色的画面里,陶醉于炫彩的课件中,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而且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权利,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诗词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诗词的灵魂,作者没有想象写不出优秀的作品,而读者没有了想象走不进作品,更无法理解诗词的意蕴主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浅显,六年级的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够读懂。然而,要真正走进《夜行黄沙道中》所营造的乡村夏夜幽美的意境,不是靠教师直接呈现图像声音,让学生看看听听,而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个媒介,融合朗读才能进入,并深刻体会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4篇:屈原诗词范文

一、在创造中发挥产业优势完善工业体系

常泰街道经济主要以机械汽配、轻纺鞋服、电子信息、汽车贸易为主,这四大主要行业税收占街道总税收约80%,而机械汽配行业占街道总税收约60%,机械汽配产业成为常泰街道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我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新增建设用地逐年减少,不可能再继续沿用土地规模扩张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子。为此,要发挥产业自身优势,创造性提出解决现有企业用地和企业自身发展一系列措施。一是帮促企业转型升级。以奇星机械的挖掘机整机项目投产为契机,带动一批企业向整机行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争取有关部门加大对机械汽配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技改资金扶持,引导骨干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与主机厂配套。二是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引导企业推动技改,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实施高新技术策略带动,鼓励企业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走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创建核心技术;利用闲置资源引进高新技术配套企业入驻,形成高新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抓好钧石能源半导体研究院、LED项目动建工作,立信换热设备技改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助推企业上市。选派人员专门协助奇星、佰源机械2家上市企业办理上市有关协调工作,引导田中科技和立信换热设备公司启动上市计划。

二、在创建中发挥资源优势形成繁荣商圈

国家高新区――江南高新园区大部分企业和项目位处常泰街道辖区内,要主动承接辐射,着力发展购物、酒店、文化娱乐、房地产、物流等第三产业,集聚形成繁荣商圈,加快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一是做长301线汽配钢材商圈。泉州工矿汽配市场,已招引140家商家;金泉钢贸城,建有商铺约500间,引导发展“一城三中心”,即发展钢贸市场基础上,对经营钢贸商户集中管理,整合优势扶持做大做强;发展海西国际酒城项目,以经营各类名优酒水批发为主,以零售为辅,现已吸引30多家酒类经销商入驻;发展闽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台湾金门特色农产品展示购物中心,创建泉州旅行购物中心点,目前正协商准备签订协议。通过以县道301线为主轴,服务好金泉钢贸城、泉州工矿汽配城,力争“两场”640多间商铺商家全面开张营业,主动承接“两场”市场辐射,将经营方式延伸到汽配、工矿、钢材配件等行业,集聚形成301线繁荣商圈。二是做大南环路――常泰路汽车贸易走廊。常泰路――南环路汽车贸易走廊已聚集成市,集聚了一批国内、国外品牌汽车4S店。通过进一步引导常泰路一期主动承接南环路汽车贸易延伸和发展,注重支持街道现有的丰祥福特、美东丰田、东风本田等拓展销售规模,努力提升新引进的宝马汽车、润和大众、英菲尼迪、在建汇京尼桑等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再吸引一批国内和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4S店入驻发展,提升南环路――常泰路汽车贸易走廊的聚集力和影响力,形成极具优势的完整汽车贸易产业集群。三是做响泉州水果批发市场。泉州水果批发市场,已招引约80家水果批发商入驻营业。

三、在创业中发挥项目优势构建宜居环境

“三旧”改造工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一是推进华星安置区和华塑片区“三旧改造”。该项目约150.8亩。目前华塑片区改造已完成初步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正与省华侨实业集团联系上报省国资委同意下放改造,华星安置区廉租房正进行主体基础施工。争取先行建设常泰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同时采用“BT+土地”招拍挂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华塑危旧房片区的土地、房屋征收及项目开发建设。二是启动常泰路一期周边片区改造。项目规划约345.78 亩,目前已完成部分征地及前期调查工作,部分用地已办理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将以常泰路一期两侧周边社区为主,争取引进异地商会合作投资开发建设,规划建设以商贸、居住为主的商贸中心区。三是整合连片规划新塘“尚好家园”――寨仔街片区。新塘(福建)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30日通过竞拍得到53亩“尚好家园”项目,计划实施“三旧改造”的新塘寨仔街85亩危旧房改造项目,也已完成前期摸底工作。今年将全力支持新塘(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启动建设53亩“尚好家园”项目,力促建设5幢约4.7 万平方米商住楼,同时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新塘寨仔街85亩“三旧改造”项目。

四、在创优中发挥乡贤优势感召回归创业

第5篇:屈原诗词范文

关键词:阜阳方言;“子”尾词;变化;原因

阜阳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根据贺巍[1]的划分,阜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相邻的城市周口、亳州等也都属于中原官话,而阜阳东部和南部地区淮南和六安则属于江淮官话区,因此阜阳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包围之中,这一点可以明显的从《中国语言地图集》[2]上看出来,因此阜阳方言也必定带有过渡区的色彩。根据徐红梅的调查,她认为:“皖北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构词词尾上也就是“子”尾词特别丰富,皖北方言词汇中“儿”尾词比周边地区济宁、商丘、徐州点的少,而江淮官话的代表点合肥,没有儿尾都是子尾。”[3]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汉语方言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而词汇是语言变化中最敏感的部分,本文就阜阳市区方言中“子”尾词的变化及其表现,并试图探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阜阳方言中“子”尾的八种功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阜阳方言中“子”尾词的丰富;第二部分主要使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和调查,以期科学、全面的展现阜阳方言中“子”尾词的发展和变化;第三部分主要就“子”尾词发展变化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阜阳方言中“子”尾的功能

阜阳方言中“子”尾词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种:

(1)区别词性。阜阳方言中有些词语加“子”尾可以转变成为名词。

如:a.耙、倒沫、出门、贩、骗、豁。

b.晕、油、卷、麻、假、辣、麻。

a组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b组均为形容词,它们在加上“子”尾后均转变为名词,词性转变的同时,意义也发生改变。如“辣”表示一种味觉,“辣子”却表示辣椒。“出门”表示出去,但是“出门子”却表示出嫁。

(2)成词功能。阜阳方言中有些词语需要加“子”尾才能独立成词。如:条把子扫帚、耳巴子、憋虎子蝙蝠、二愣子、地梨子荸荠等,不加上“子”尾就无法单用。

(3)衍音功能。此类词语不加“子”尾也能独立成词,但是习惯上加“子”尾。如:酱油子、下巴子、奶妈子、老汤子、老实头子、裤头子、嘴唇子、油果子、面条子、洋车子等。

(4)区分词义。阜阳方言中有些词语加不加“子”尾意义完全不同。如:拐表示拐骗,拐子指生姜;胆指身体器官,而胆子是指胆量和勇气。此类词语还有很多,此只略选几个。

(5)表示轻蔑、讨厌。阜阳方言中表示轻蔑和讨厌通常后面带“子”尾,如:老妈子年龄大的老年女性、左不拉子左撇子、生坯子没教养,不懂道理的人、狗腿子等。

(6)表大量。阜阳方言中“子”尾加在量词后面,具有增大数量和程度的意思,其前面往往可以加上表示程度的词。如:一车子、一页子、几回子、一趟子等。下面仅举两例分析:

a1他拉一车煤;b1他拉满满儿/满满儿满满儿一车子煤。

a2他走老一会子来/他走老大一会子来/他走好一会子来。

(7)表示某类人。这类词在“子”尾词在阜阳方言中非常丰富,“子”加在某些词语后面指称一类人,通常具有贬义。如:罗锅子、左不拉子、大嘴叉子、二婚头子、故事头子、塌鼻子等。

(8)表示爱称。这类词语多为儿语词。如:星星子、果果子、狗狗子等。

除了上面列举的一些“子”尾词,阜阳方言中还有复合“子”缀,如“头子”“皇子”“子子”,这些都是非常能产的词缀,“头子”没有固定的意义范围,这类词有二婚头子、绝户头子、额郎头子、筐头子等。“皇子”具有一种增势功能,表示“埋怨、嗔怪、谴责”等意义,如:这菜喷香皇子他就是不吃,真洋。“子子”用来指较硬的块状物或颗粒物,这种词只出现在口语中,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形象性。雪子子霰、算盘子子算盘珠儿、粮食子子粮食的颗粒、枪子子子弹等。

二、“子”尾词变化状况调查

关于“子”尾词变化状况的调查,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是调查词表的制定;其次是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方法的确定;第三,调查的结果的呈现以及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

1.调查词表的制定

文章的语料来源根据王琴《阜阳方言常用词汇》[4]、孟庆惠主编的《安徽省志・方言志》[5]以及徐红梅的《皖北方言词汇研究》[6],还有一部分为笔者自拟。词表按照意义范畴共分为12类,收录206个词语。

2.调查对象和方法

词表所收录的都是老派阜阳方言的说法,因此在调查变化时只调查了中年人和青年人。笔者共调查了6个人:2个中年人、4个青年人,他们基本上都是长期生活在阜阳,没有长期在外生活过。

本文调查的方法是调查合作人对各个词条列举本地区的说法,并说明自己说哪一种,哪一种听到过但是自己从来没说过,哪种是都可以说的。

在青年人调查中,若四个人都不说的像“蛤蟆骨朵子”,都说“蝌蚪”,我们视为放弃词汇。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视为变化中的词汇,

3.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统计,大部分词语还是稳定的,仍在沿用,尤其是人品、称谓词;时令、时间;量词和方位词的稳定性较强,不容易改变,统计出青年人放弃方言词总共有25个,占12%;改造方言词41个,占20%,而在改造词中,儿化和子尾词共存而不起区别意义做用的词占19%。(放弃词汇和改造词汇见附录)中年人变化不大,只是个别词放弃或改造。现将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阜阳方言中不存在“子”尾和“儿”化叠置的现象,比如:人们要么说“面条子”,要么说“面条儿”,而不会说“面条子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阜阳方言中“儿”化很少。

(1)年龄

通过上表我们看出年龄和“子”尾词的使用分布呈正相关,中年人子尾词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他们因为长期生活在方言区,受本地方言的影响极大,不易改变也不愿意改变;就年轻人而言,一方面接触本地方言,另一方面在受教育期间学习使用普通话,并在生活中广泛地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加上年轻人的避免“老土”的“脱俗”心态,使得他们避免或较少使用这些地方色彩浓厚的词语,所以年轻人放弃和改造词语比例较高。

(2)其它影响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性别、教育程度和职业都会影响到子尾词的使用。就青年人而言,在改造词中“儿”化和“子”尾词共存,并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这些词中男青年的子尾词使用率比女青年多。因为普通话中儿化具有表小称、亲昵、喜爱和轻松等功能,所以女青年较多的使用儿化,男青年较多的使用“子”尾。

其次就教育程度和职业来说,“儿”化和“子”尾词共存的词中,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小商贩,工人等使用子尾词的频率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白领个教师则使用频率较低,多使用儿化,向普通话靠近。

三、“子”尾词变化原因探析

阜阳市区方言中“子”尾词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其次是普通话的强势影响;第三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和态度。

1.社会的发展变化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某些词语在使用领域的去留。如“锅壳郎子旧时烧火的东西”“粪箕子粪筐,一种柳枝编的可以背的筐”等词语,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旧事物旧现象的消亡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像“洋车子自行车”“洋胰子肥皂”等舶来品的名称,至今只在老一辈人的话中还残留着他们的历史印记,年轻人生活的这个时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已经提高,这些东西已经不需要进口了,所以他们头脑中已经没有这种观念了。

2.普通话的强势影响

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是促进阜阳方言中“子”尾词变化的主要原因。阜阳方言中放弃词的词语,绝大多数转变为和普通话一样的词语,如“恶囔子”“冷子”等现在只说“垃圾”“冰雹”;“儿”化和“子”尾共存的这些改造词,在老一辈和中年人语言中,多数仍是“子”尾,但是年轻人已经多数以“儿”化为主。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阜阳方言中有一些词本来不用“子”尾的词,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而转变“锤”等,现在人们往往说“桃子”“锤子”。这都说明了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势影响。

3.使用者心理和态度

随着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认识到方言与普通话在用词上的差别,对外交往中逐渐放弃使用方言色彩浓厚的“子”尾词。如“背心”取代“汗衫子”;“膝盖”取代“胳拉拜子”;“荸荠”取代“地梨子”等等。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认为说这些词语丢人,没文化,太土了。受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阜阳方言中的“子”尾词逐渐缩小使用范围,逐渐向普通话靠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阜阳话中由于受普通话影响发生“儿”化的词,多集中日常生活用品和饮食上,如“面条儿”“豆芽儿”“茶杯儿”等,其它的词语变化不大,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而且阜阳方言中不存在“子”尾和“儿”化的叠置现象,这说明了阜阳方言中“子”正处于向普通话“儿”化变化的开始阶段。

参考文献:

[1]贺巍.中原官话分(稿)[J].方言,2005(2):137.

[2]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中国语言地

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出版的,B3官话3.

[3][6]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研究[D].暨南大学,2003:40.

[4]王琴.阜阳方言常用词汇[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4).

[5]孟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M].方志出版社1997:56-69.

第6篇:屈原诗词范文

关键词:政府-市场; 三元结构; 倒U型曲线; 泰尔指数; 面板数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面上项目(71073011)。

作者简介:夏 龙(1978- ),男,陕西安康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冯 涛(1956- ),男,陕西蓝田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5-0137-05 收稿日期:2012-01-21

引言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一直是收入分配领域研究的核心。虽然该假说在理论上得到了结构主义的支持,但在实证上却存有争议。支持该假说的研究有Paukerk(1973)、Anand等(1993);不支持该假说的研究有Deininger等(1998)。同样,国内学者也未能证实该假说,如李子奈等(1994)、王小鲁等(2005)、周云波(2010)等。

从理论上讲,分配关系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探讨收入差距问题,基本可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加以分析(李实 等,2010)。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博弈势必会影响到收入分配的生成机制,而以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所建立的库兹涅茨假说并未考虑转型经济体中政府与市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Mitra et al,2006)。本文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考察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并且将分权化纳入研究视野,因为它体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改变,在此分别称之为中央政府的强度和地方政府的强度;相应地,政府从经济领域逐渐退出和市场的逐渐生成过程,我们称之为市场的强度。

一、 理论与假说

(一)政府-市场的三元结构模型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补充,其相对边界的演化动力,来源于它们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罗兰德(1995)以“强弱”来描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进而把政府和市场的组合分为四种模式:(1)强政府与弱市场;(2)强政府与强市场;(3)弱政府与弱市场;(4)弱政府与强市场。

如果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动态演进和政府自身的层级结构,政府与市场的联结方式可以修正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三元结构,如图1的等边三角形所示。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分别位于三个顶点A、B、C,O点为三角形的重心。该三角形中的任何一个点与任何一个边垂线段的距离均可以表示该边所对应的顶点所示部门的相对强度。如内点H,它与BC、AC、AB的垂线分别为HA2、HB2、HC2。由于HA2是H与A点对边BC的垂线,HA2的长度可以用来表示A点即中央政府能力的强弱;

进而,HB2、HC2的长度则分别可以用来表示地方政府(B)和市场(C)的强弱。根据直线的长度,就可以判断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的相对强弱程度。在图中,HA2< HB2

O点是非稳定的均衡点。在这一点,OA=OB=OC,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均相对较强,且势均力敌。这意味着成熟的市场经济已经培育了市场行为主体,既能够遏制强势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侵害,又能够监督政府的行为,使之能为市场的成长提供有效率的公共资源支持;两级政府不仅在市场中的角色恰如其分,它们的权力分配也较为得当,从而两级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不过,O点并不稳定,这意味着均衡点一旦偏离O点,模型中没有自动恢复均衡的力量。

(二)三元结构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中国的改革实践正是政府和市场的强度沿着三元模型动态演变的过程。改革前的状态如图中A点所示,中央政府处于绝对强势,地方政府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人,市场调节几乎消失。随着改革的推进,分权化改革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实力,表现为从A点逐渐靠近B点的过程;市场化改革增加了市场的实力,表现为从A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当然,由于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和各地区三大部门间不同的博弈关系,各地区演进的方向和速率并不一致,所到达的位置亦有所区别,且均处于动态演进的过程当中。

就收入分配而言,模型中较强的部门有足够的资源动员能力改变一国中的收入分配。比如, A点为强中央政府,容易形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如果政府偏好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则一国的收入分配较为平均,收入差距的形成机制偏离倒U型。反之,C点强市场模式易于形成诱致性制度变迁,使收入差距的形成机制不受政府偏好的影响。显然,仅当处于均衡状态O点时,三个部门均无绝对实力改变收入差距的形成机制。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说:

第7篇:屈原诗词范文

二、榆次区生物质炉项目的建设现状

1、榆次区生物质炉项目的完成情况

200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区从沼气建设户人手,采取整村推进的形式,在全区示范推广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600户,实施地点为北田镇350户、庄子乡250户,并配套7台szi-01型树枝切割机建设,解决了项目村冬季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用能问题,取得良好效益。

2、榆次区生物质炉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号召,采取强有力措施,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和支持,有力的推动了项目的示范和建设。

(1)示范带动

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率先示范,并选择一批群众威望高、积极性高的群众带头进行项目建设,消除群众疑虑,提高群众的认知度,教育身边群众认识新生事物,认识新型能源并体会新型能源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2)宣传发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里多次组织村民进行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炊暖两用炉的技术培训,并多次请技术人员上门人户进行技术指导,对群众进行投入、节约的成本核算,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利用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组织村民到示范户进行参观学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

(3)强化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里有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对用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并及时反馈给供货方。供货方根据当地的实际和村民的意见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改造,使村民们用上了称心满意的产品。

三、生物质炉项目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通过户用沼气配套生物质炉来解决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用能问题,项目村进入了低碳生活,取得了“四省、三减、三促进”效果。

1、“四省”效果

以每户三口之家算,做饭加取暖每年至少消耗4吨左右的煤炭,200户农户年煤炭消耗800t。每户农户年支出2000余元;200支出40余万元。通过户用生物质炉200户每年可消耗掉废弃树枝45万kg,通过户用沼气转化人畜粪产生优质沼渣、沼液供全村果树和蔬菜大棚喷施。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可保证冬天农户30~50m2住房的取暖需要。以前村民们用煤炭或传统柴灶烧火做饭,必须摆弄火,等火旺了才能做饭吃顿饭得花费1个小时以上,现在夏天用沼气冬天用生物质炉做饭,用半个小时就能解决,节省了时间。以前村民们用煤生火做饭,必须拉烧土活煤泥和掏倒炉渣,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节省了体力。

2、“三减”效果

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固体垃圾排放量

按200户年消耗800t煤炭来说,使用沼气和生物质炉年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12.8t;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2128t;减少炉渣炉灰等固体垃圾排放1000余t。 3、“三促进”效果 (1)促进家居环境清洁化 以前村民们用煤炭或传统柴灶烧火做饭,不大的院落到处堆放着煤堆和烧土,传统柴灶烧火做饭,柴草也乱堆乱放;养殖的家禽牲畜粪便随意堆放,影响了家居环境的二是环保卫生现在村民们夏天把家禽牲畜粪全部填人沼气池生产清洁能源,冬天把树枝通过树枝切割机加工成原料,堆放整齐以备生物质炉的燃烧原料,同时还有效地杜绝了村里村外、田问地头果树枝的乱丢乱弃,整洁了村容村貌,净化了生活环境。达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

(2)促进生活环境健康化

以前农民总是把果树枝进行田间焚烧,或有一部分农户用传统的柴灶烧火做饭,两者都是烟熏火燎,不仅浪费了大量生物质资源,同时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着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现在使用了沼气和生物质炉具:大量牲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铲除了蚊蝇孽生之地,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减少了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田间地头乱丢乱弃果树枝变废为宝,通过生物质炉的燃烧给人们提供了高效的能源,给农户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在燃烧过程中,烟、渣二氧化硫、煤焦油等有害气体也极少,不污染大气环境。

(3)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

近年来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使土壤受到污染和板结,而且农产品的品质严重下降,难以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标准特别是在农药的使用方面,喷药次数多而且用量大,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导致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降低了使用价值,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大量施用化肥,尽管产量上来了,但品质却下来了,农产品特有的色、香、味没有了。以200户项目户计算每年可通过户用沼气转化人畜粪便800t,产生优质沼渣、沼液800余t,供项目村果树和蔬菜大棚喷施。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生物质炉燃烧树枝后产生的草木灰又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好的农家肥。

以前人们把修剪掉的树枝乱丢乱弃在田间地头,或点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对森林防火构成威胁,生物质炉使用后,人们把修剪掉的树枝都集中起来进行加工,作为燃料使用,还大大减轻了春秋两季森林放火的压力。

四、生物质炉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质炉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国家在生物质炉技术推广和项目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是分散下拨到各个地方以后,农户到手的资金却很少,农户由于缺乏对生物质炉项目长远的认识,因此对自己投入资金建设生物质炉项目的热情不够;

2、建设生物质炉项目的专业人才缺乏。目前为止,榆次区的生物质炉建设项目,只能做到每个乡镇配备1~2名专业人才,万一生物质炉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3、生物质炉的技术方面还存在缺陷。由于生物质炉和灶具直接连接,中间没有任何过滤装置,所以焦油极易堵塞管道;户用生物质炉比较小,很难提供稳定的气化条件,所以产生的燃气极不稳定,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生物质炉产生的燃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如CO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五、解决当前问题的几点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在某些重点推广区域,建立示范户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通过政府投资减轻农户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示范户的示范作用,提高农户对生物质炉的使用积极性;

第8篇:屈原诗词范文

对于这么一个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的措施的出台,我不知道武汉市委市政府在通过它之时,有无得到人大的批准,有无征求公众的意见。但是,从法治的角度和经济的原理来说,采取优惠条件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并不合理和妥当。

公务员的工资是依靠国家税收来支撑,而税收取之于民,因而,行政是有成本的,同时也是要算经济帐的,只有这样进行成本核算才能体现权力为民所有,对民负责。那么,一个公务员就只能在其完成了对政府的服务年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后才能拿到本应属于自己的退休工资。如果一个公务员仅仅是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年龄较大就拿到了本不该得到的补偿金、退休工资,那就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最终让纳税人承担了额外负担。

一个可能为这种措施辩护的理由是,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这种理由是非常荒唐的,政府自身并不能创造社会资源,政府是提供行政服务来换得纳税人的税收来维持自身运转,在政府的行政服务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却要多支付开支来运转,这多出的开支最终又由纳税人来承担。那么,这样的就业机会的扩大对社会来说是一种破坏,因为社会负担的加重妨碍了社会创造扩大就业机会的能力。

另一个可能为这种措施辩护的理由是,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有利于加快吐故纳新,新老交替。这种理由也不能成立,因为行政工作需要一定年限和经验积累,新的公务员也需要老同事的传、帮、带,因而无论是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公务员辞职还是年龄较大的公务员提前退休,都是对政府付出的培养成本浪费。即使是特殊岗位或特殊人员确实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也必须经过认真细致的论证后实事求是制定退休的年龄,而不是简单地都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了事。

反而,笔者担心的是,这样一个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措施,它有可能在掩饰了两个重大问题。

一个是公务员进口泛滥得不到控制的问题。为什么要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恐怕是要空出位置来满足源源不断涌进而入的人员。这些人员有的是正常招考、招聘进来的,还有许多是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而后者本身并不符合规定也不可能有多余的编制,但是因为现行制度下无法进行控制,就只能通过让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空出位置来满足他们。

另一个是公务员出口无法畅通的问题。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于公务员的淘汰制度也作了规定,试用期不合格、聘用期考核不合格、竞岗落岗者等,将进行淘汰;连续2年考核不称职者,予以辞退。但是,也许这种出口畅通在实际运作中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也就只好用优厚的待遇来让他们出去。即使措施的制定者没有这种想法,但有了这样的鼓励公务员提前退休、辞职的措施,单位领导也不会得罪人,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公务员,鼓动他们提前退休、辞职了事,政府的钱、纳税人的钱给领导做了人情。

进口失控,不该进来的人进来了,出口不畅,该出去的人出不了。于是,政府拿着求着纳税人的钱这些“大爷”们早点出去,政府财政支出的雪球越滚越大,民众负担越来越重,就有更多的人削尖脑袋要到政府机关来,形成一个“怪圈”。笔者曾见过一个县公务员是轮流上半年的班,但是在政府鼓励一些人提前退休后,更多的人通过关系又塞了进来,这让当初准备付出代价来换取减员增效的措施制定者始料不及。

第9篇:屈原诗词范文

湖北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关于法院业大教员能否担任兼职律师和离退休人员能否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请示》、海南省文昌市司法局《关于“辞去原职”应如何理解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一并答复如下:

一、关于辞去原职。《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41号)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发起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已辞去原职的证明”。这里的“辞去原职”,是指人事关系已脱离原工作单位,不再在原单位担任任何职务,不再从原单位领取工资。

司法行政机关在接受律师事务所设立申请时,应要求发起人提交辞去原职、专职从事律师工作的书面保证做出准予律师事务所登记的决定后,应通知发起人将人事档案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的单位。办理开业登记时,必须要求发起人提交人事档案已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单位的证明。

另外,虽不是发起人,但担任专职律师的人员,也必须将人事档案存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或指定的单位。

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申请执业的问题。已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具有律师资格并符合领取执业证书的其他条件的人员,申请执业的,应当作为专职律师执业。

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符合《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可以作为律师事务所的发起人。由于离退休人员已脱离原岗位,作为发起人时,不需办理辞职手续,但应当提交原单位出具的已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证明。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