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建专业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99年12月,我在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项目部任技术负责人。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由我牵头,首先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以我为首,将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专业技术岗位,在按照技术岗位的要求组织施工。先后建立了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以及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半成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有益于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大开间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模板支撑选用工具式快拆体系,配合使用覆塑竹胶合大模板,保证竹模板间隙不大于1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1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顶棚可取消抹灰工序,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又可以彻底根除顶棚抹灰空裂的质量隐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内外墙瓷砖表面平整、洁净、色泽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屋面防水层细部均经过精心处理,做法一致、美观;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涂胶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无气孔;楼梯踏步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度差不超过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该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荣获2000年度最佳优质工程(金牌奖)及2001年度河北省优质工程奖。
二、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唐山现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干得更是出色。调任技术质量科科长之后,恰逢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该同志自愿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铺于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一个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总结我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经验,我形成了《浅析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一文,并获得河北省建设系统科技技术论文一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工作中如鱼得水,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验收到施工技术资料的核查和管理,各项工作样样精通。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申报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见解独特、论断精僻,送到市里交流的技术性文件多次受到唐山市建设局、唐山市质量监督检测站有关领导的表扬,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领导决定启动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上述两个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该同志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体系文件编写、初始状态评价、重大危险和环境因素辨识、管理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当中,为企业顺利通过注册认证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参与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个人也学到了国际通用的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三个体系的内审员也时刻为三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艰苦的努力。
三、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同志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
我通过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完成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于更深层次的应用,如共享internet连接上网,利用netmeeting实现视频会议等连接手段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这一切都为最终企业内部的文件实现无纸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总结建筑业企业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经验,我写成了《建筑企业办公局域网-搭建实例》一文;为了适应企业科技技术文献检索的需要又写成了《用web浏览器查询工程信息资源》一文,这两篇论文上报到河北省建设厅参加河北省建设系统科技论文评审,均荣获二等奖。
四、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管理 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通俗地说,它的系统理论点需要建造各种人力,物力和活动,规划和决策,组织和命令来参与的观点和科学的指导依据,控制和调节的总称。施工人力包括技术人员、技术责任人员、管理人员等;施工物力包括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技术活动包括熟悉施工图纸、编制组织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工程竣工验收等。
二、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1、经济效益
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形如一盘散沙,没有专业的技术管理,那么由于施工给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无法控制。而通过专业的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开展,同时促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施工劳动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求在工程施工之前建立一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从专业的技术管理角度来规范施工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检测等,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有各项标准可以依照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当中的技术管理还会把这些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与实际施工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相结合,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问题,有利于管理施工质量。
3、工程效果
工程在建设之初都会有一个预期的效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会要求施工技术方案不断得以优化以及施工资源能够合理配置,这样,从很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生产效率,加快了工程施工的速度,缩短了工程的工期,朝着工程开始的期望值发展,从而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看法
1、人的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对施工工程的进度、建筑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对工程的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督促工程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的激励外,还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从建筑工程整体出发,本着适才适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来管理人。施工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在项目部全体职工中树立质量意识,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只有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严”字当头,才能带动施工人员施工时“一丝不苟”。其次,应确保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员和投标文件中保持一致,避免高资深的优秀项目经理和高水平的技术负责人仅仅挂个名,流于形式。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质量奖罚政策。最后,结合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做好质量教育。为此,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应该因地、因工程项目的不同建立一个相应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来达到提高工程效率的目的。建立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确保工程优质顺利地完成,建立管理体系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合同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以实现施工人员的管理。
2、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事关重大。在采购材料前,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材料订货、采购时,要求厂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其质量要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交货期应满足施工及安排进度计划的要求。同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确保施工正常运行。
3、施工机械的管理
施工机械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机械的类型、性能状态等对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要注意施工机械正当合适的选用。施工机具、设备种类繁多,要依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具设备,施工时,要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具设备,确保作业时,机具设备处于最佳状态,陈旧或已淘汰的设备要限制使用。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配套相应的技术操作工人。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对施工机械管理的重点。
4、工程资料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程数据管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书、竣工图纸、工程验收报告、工程设计变更资料、施工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以及工程签证等进行归类存档。如果这些资料有一份有遗失,我们都应该积极采取弥补措施,因为这些资料都是工程竣工验收要用到的,如果保管不当或者遗漏,都可能给工程竣工造成一定的麻烦。
5、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包括施工的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工序控制等。对于施工的进度,我们以施工预先设置的总的计划为依据。但是对于施工现场情况不定,比如供应材料不够、改变设计等都是施工过程中难免要遇到的问题,必须得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施工工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环节。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依照建筑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技术交底,无论是工程分项目完工还是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都必须准确地进行技术交底,以把控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等。同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以达到施工高技术的管理。
6、工程竣工的管理
对竣工的建筑工程,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或者手段全方位地进行合理的检验和评审,以确定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如果检查到工程项目与实际规定的标准不一致,那么要针对工程不达标的相关部位返工,需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工程全部合格为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它需要所有涉及到建筑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积极配合做好施工中遇到的各项事务,还要求对施工过程的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问题等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保证工程能按质如期完成。它不但要求我们做好上述谈到的各项内容,还需要我们把这些因素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积极配合起来,把施工技术管理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周国峰 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5期
[2]李侠勇 浅析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 水电安装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当前的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差,不能有效掌握水电施工规定和流程,对图纸安装不熟悉;为降低成本,少数开发商以次充好,购买的管材质量不过硬,致使安装后不久管道出现就会出现破裂或生锈等情况,引起用户不满和投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水电安装施工人员对供电系统的总负载一知半解,对大功率负荷不知道采用单独供电的方法,致使给施工和日后的用户使用留下重大隐患。还有在施工中一管多股、多支乱穿线、对线路的分支、灯具、插座不采用接线盒、不作护口,不能规范操作,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部分开发商不注重质量问题,违规使用不合格的劣质产品,不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造成管线混乱,隐患重重,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影响水电安装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员
水电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关键,它是决定工程完成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脱离不了人为因素的操控,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政治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谓“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2. 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工具
首先,保证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制定的合理性,一些水电安装工程常常因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没有经过一个仔细的可行性研究就盲目的投入施工,从而造成在完成的进度上有所缓慢,而且对工程的完成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制定相关水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案时,我们必须结合最前沿的水电安装技术,并对其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一个综合评定和可行性研究,以保证工程质量得以高质、高效的完成。其次,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工具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上,我们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第一,技术的前沿性,我们只有保证机械设备采用的是最前沿的技术手段,才能充分使其优越的性能得以展现,进而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第二,使用的可靠性,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其是安全可靠的,从而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第三,经济适用性,机械设备的选择我们应该在其满足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的条件下,让其以最低的成本成就最高的效益。
三.建筑水电安装的质量控制
1.加强前期的施工管理
(1)严格进行施工组织施工方案非常重要,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重视对设计图纸的自审、会审,对线路复杂和或交叉口多的部位进行重点审查。施工人员位应该重点注意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及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从施工方案编制的深度、广度入手,严格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质量的好坏,是水电安装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首先要求进场的原材料和设备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技术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产品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清退,一律不得使用,确保产品质量,严把质量关。
(3)加强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和技术人员事先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把工程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和为工制订方案、技术措施等各个方面,向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作详细的交底,使其明确各自施工任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对管道交叉多的房间,例如卫生间、厨房等先按设计图做出样板,进行样板施工,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尽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4)加强水电安装与土建协调配合土建工程是水电安装施工的前提,土建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电的安装和施工,二者的协调配合,是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水电技术和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对图纸进行审核,如果有不协调和矛盾的地方,要请土建设计人员想办法予以解决。施工开始后,定时与土建人员碰头开会,协调土建与水电的施工协调问题,使二者在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等方面相一致,减少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水电功能的正常使用。
2.加强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确保安装质量
(1)电气配管工程质量控制首先在现浇硷结构施工中,配管安装与土建钢筋绑扎应同步施工,配管必须经隐蔽检验无误后,方可进行硷硅浇注。砌体施工中,应及时配合土建进行暗配管和预埋盒、箱的安装。开关盒、插座盒安装位置标高应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盒口应与墙面平齐且要平整。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钢管连接时,焊接部位应按规范严格控制。阻燃型塑料管两管对接应平齐,套管应使用配套产品,其套管两端或两管接头处不允许用黑胶布缠绕。
(2)电气配线工程质量控制在水电施工中的电气配线工程中,还应该重视插座、螺口灯头、零线与相线接线,尤其注意左零右火和上零下火上接地,相线一定不能和零线接反。线路的接口应设在接线盒内,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接头要用绝缘线缠绕,不可虚接,也不能只用黑胶带缠绕了事。
(3)电气配线工程质量控制在水电施工中的电气配线工程中,还应该重视插座、螺口灯头、零线与相线接线,尤其注意左零右火和上零下火上接地,相线一定不能和零线接反。线路的接口应设在接线盒内,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接头要用绝缘线缠绕,不可虚接,也不能只用黑胶带缠绕了事。
(4)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在安装之前,要将管内杂物清理干净,避免出现设备安装完毕后才发现有杂物未清理的情况。要将设备的敞口、甩口随时封好。安装完毕所有的管道后,要放水冲洗干净,然后再与进行连接,最后要做做通水试验,通过后才可以交付使用。给水管道器具安装,检查镀锌管内部镀锌良好,给水箱内作好卫生防锈处理,大便冲洗水箱应安装虹吸给水配件,防止水质污染,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和使用方便。
(5)阀门安装前,应做耐压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符合《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规定。对于安装方向错误,安装时应严格按阀门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明杆闸阀留足阀杆伸长开启高度,蝶阀充分考虑手柄转动空间,各种阀门杆不能低于水平位置,更不能向下。暗装阀门不但要设置满足阀门开闭需要的检查门,同时阀杆应朝向检查门。标清阀门开启的方向,然后交给业主使用。
3.工程竣工验收时的质量工作
水电监理工程师的大量监理工作都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在工程的竣工阶段,监理工程师除了配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对所监理工程依次验收外。还应该认真总结这一阶段的监理工作,分析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监理工作。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日益普及,从而对于建筑电气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既包括复杂的强电设备,又包含弱电设备,在施工中把握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对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建筑水电安装质量的控制,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丽霞 史淑君 浅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0期
【2】卢春江 王希平 浅谈建筑水电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3】曹长礼 浅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河南建材》 -2013年3期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sks and goals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group for traff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highway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irect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d analyzed and studied tasks and goals, methods and pathways and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link of practice teaching.
关键词: 高职;交通土建;实践教学;研究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traffic and civil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57-02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业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重点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职教办学特色;树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加强交通土建类(公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专业群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些探讨。
1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公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和任务具体如下:
1.1 实践教学的内容涵盖所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见习、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计算机应用等。
1.2 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2.1 专业基础能力由于公路与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是点多、线长和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理论知识,从事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绘制与阅读、工程造价编制、测量放样、试验检测、养护管理,以及有关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等专业能力。
1.2.2 专业创新能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工程建设领域的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须有不断学习、更新、提高、尝试、应用及推广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1.2.3 专业拓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公路规划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公关能力,具有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等等。
1.2.4 综合素质能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周围群体都变得复杂起来。为此,学生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和适应能力,能吃苦耐劳和敬业爱岗,并具有较强的语言、社交、组织协调、创新及竞争等综合职业能力;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的优秀人才。
1.2.5 岗位职业能力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旨在使毕业生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突出知识运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及后续拓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 构建依托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了教师、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实训、生产实践、科研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紧密型合作局面。使学生的校外顶岗综合实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使毕业生成为具备胜任各项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加强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强的职业型人才。学校以解放教育思想突破口,进行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关注交通科技新动态,掌握人才培养新要求,使专业教学更具适应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此,重点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2.1 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职教特色、优化教育结构,创建特色鲜明的“2+1”教学模式。
2.2 重视专业课程实训教材建设或指导书编写,确定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实训内容、要求、目标、任务、方法和措施,以便执行、检查和考核。
2.3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训练系统、措施得力、管理严格、时间充足、效果保证。
2.4 形成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5 积极探索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6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作为公路运输类专业教师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有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意识,能以身立教,这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条件。学校要设法为专业教师提供和创造条件,参与生产实践,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更具体、真实、生动、形象和科学化;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师具备组织与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胜任实践教学。
2.7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见习、实习的场所,除充分发挥校内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作用外,还应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选择对口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等作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定期进行顶岗训练,参与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并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做兼职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实训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以做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依据,努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3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3.1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和培养途径构成了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和根本特征。因此,要从培养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融为一体的全面创新人才的角度出发,拟定满足时代需要、适应科技发展的培养模式。
3.2 深入研究“2+1” 职教模式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实现教学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推行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岗位能力。
3.3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推动“2+1” 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研究,根据项目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以实现既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4 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以广泛调查研究为基础;以能体现出深化教学改革思路,突出职教办学特色,强化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和实践的时间、内容、办法、措施及技术含量等为出发点,并具有超前和创新意识,从而做到科学合理。
3.5 完善实践教学教材或指导书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必须尽快编写、修改和完善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改革需要的、具有职教特色和创新意识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实践教学教材或指导书,改变教材建设滞后于高职教育改革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3.6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这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还须不断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生产实践,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增强实践技能,实行专兼结合,建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交通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结构合理(专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能力,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3.7 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高职教育要培养出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使他们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立足,才能具有竞争能力;当今社会,竞争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特征,科技创新已成为市场竞争能力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实训教学的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培养综合岗位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3.8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的突破口高等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之路。“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是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形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要不断地积极探索,在抓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大力开拓和推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育体系,开发联系生产实际的教学项目,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应用、推广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训,置身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高质量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产教结合为人才培养途径,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住宅是人们生存必须的条件之一,其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电气安装与安全用电的矛盾日渐突出,对目前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及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1. 质量通病与防治分析
1.1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现象: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涮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于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分析: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分清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1.2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预防措施: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顶紧、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
1.3 灯具安装不符合要求
现象:灯位安装偏位,不在中心点上;吊链日光灯链条不平行;灯罩不吸顶,接线盒外露;阳台灯底盘铁板大、生锈,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太大,不整齐。
分析:预埋灯盒时位置不对,有偏差,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对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熟悉;采购灯具时不顾质量;筒灯开孔时没有定好尺寸、圆孔直径不统一等。
预防措施:安装灯具前,应认真找准中心点,及时纠正偏差;按规范要求阳台灯具的底盒铁板厚度≥0.5mm;玻璃罩不能太薄,以免安装时破裂;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要先定好坐标,安装时外圈牢固地紧贴吊顶,不露缝隙;采购、施工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
2. 对工程的几点影响
2.1 影响墙体外观效应和使用功能
剔槽埋管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影响墙体的外观效应。接线盒预埋不到位,插座高度不统一、开关安装位置不合适等不规范施工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
2.2 不易维护与检修
在电气施工中出现的导线质量不合格、接线不采用标准线盒,一砖堵死等质量通病,影响住户的正常用电,给维护、检修带来很多麻烦。如在住户室内装饰完工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导线断在墙内,接线盒又找不到,就是比较难处理的线路障碍。要恢复供电,势必破坏住户已装修好的墙面或室内灯饰,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电气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3.1 从事人员技术素质差
没有电工特殊工种操作证,雇用临时工参加电气安装,他们对图纸领会不深刻,甚至看不懂图纸,不具备承担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能力;还有的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工程的人员管理不够,达不到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
3.2 材料市场混乱,把关不严
好多工程都是私人承包,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3 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
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往往“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施工现场未配备专职电气技术质量人员,管理失控,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甚至无证上岗,对规范、标准不熟悉,盲目施工,不自检或自检流于形式。
3.4 土建、电气专业配合不够
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4. 措施和建议
4.1 思想上提高认识
电气安装应引起业主、发包单位、承建单位的足够重视,把电气安装工程看成建设中的举足重轻的一个分部工程,提高电气管理、安装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强其岗位责任心。
4.2 加强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资格是否与其承担的项目相适应,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相关法规的基本要求。因此,质量监督员应在工程开工前审查有关单位的资质等级,同时也要审查有关材料设备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资格。
4.3 控制原材料质量
首先,要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所有电气材料、器具、设备应从正规商业渠道采购;其次,要严格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取得安全认证,以及进行必要的抽检,确保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4 严把工程验收关
电气器具、管线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设,下引线的连接,严格绝缘、接地测试等项,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和使用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坚决不予验收。
[论文摘要]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本质要求,高职土建类专业是一个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对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笔者基于职教理论及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得出,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因此,文章将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的成功经验、实施策略及所遇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
高职土建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生产现场或建筑工地中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实践教学而非理论教学,因此,强调实践教学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在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施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位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概念界定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实践教学体系是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体系构成。本文所分析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就属于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方法体系。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它是以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建立与劳动组织近似的学习小组,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活动和培养关键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学校学科模式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等都属于教学内容。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自己在“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一套可单项使用,也可综合运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如要素作业复合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等。其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笔者主持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土建工程测量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改探析”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的锻炼,也重视加强其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两种方式有机整合。在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已有丰富的实践教学支撑和广泛的职教理论学习基础;在课题开题后逐步深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加明确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指导意义,找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形成了全新的“工程测量”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大纲中的地位,编写了独具特色的“工程测量”实训大纲,并形成了具体的教学计划。从前后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行为导向教学法对实践教学的影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得到增强。
在2007年度的两个学期中,“工程测量”的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在土建类专业中使用,由于在教学中严格采用了要素作业复合法,所以得以环环相扣而圆满地完成了15个模块的实训任务;实训周采用模拟教学法,在校园内模拟建筑工地,从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到数字化测图、施工放样;引入客观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测绘技能鉴定中心(江西站)的考试考核,采用国标《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鉴定,技能考核和文化考试合格者则可获得认证证书。课题开题后,我们继续举行了第四、五届中级工程测量员考证,两届通过率均达标92%以上。由于有了详尽明确的“国标”,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考前培训,且有国家级考评员进行现场鉴定,使学生职业行为、关键能力的形成受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由于受到有限课时的制约,要达到教学标准就要挤占学生的业余时间,为学生课业增加了许多负担,这也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考证有机结合起来。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引导2007届毕业生深入江西省新农村开展建设测量和规划等社会实践,完成了对650多个集镇、行政村、自然村的测量规划编制工作,其中江西省安福县邀请我院师生编制了12个集镇的规划,这表明我院师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种把教学融入生产实践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学院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产学结合平台,促进并深化了我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对学生进行岗前强化培训,作业中主要采用顶岗实习法,让学生通过在新农村建设的一线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关键行为能力的形成。
此外,我们还试图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训渠道,引导毕业生参加建筑工地变形观测、施工放样及协助旁站监理等实践活动。在院领导的主导下,土建类专业与上海大华集团的名华建设公司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就业方面的合作关系。到2007年底,土建类专业共41名毕业生被大华集团正式聘用,还有62名学生正在大华集团名华公司进行毕业顶岗实习,目前这种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方面的合作关系还在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中。同时,我院还与江西省第一、二建筑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训基地,为锻炼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提供了机会。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经验与实施策略
1.明确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办好高职教育。此外,由于高职教育对毕业生的要求是能够达到“零距离”上岗,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高职教育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指导思想,而“以就业为导向”就决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适合于高职教育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我院建立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行为导向教法”的思想精髓,融合采用四种实践教学方法,实施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其中四种较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是:要素作业复合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实施过程中又形成了多种实践教学方式:课堂单项技能实训、周次综合技能实训、五大员培训考证、各类技能操作比赛、校企(校政)合作等。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实践效果较为显著。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体现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1)要素作业复合的进度、难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技能水平来确定。学生在实践操作前,应接受详细的理论讲解;在实践过程中,要能获得教师及时的指导。总之,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反馈与纠正。(2)模拟教学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即可以针对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应用能力进行训练。综合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单项技能的形成,而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则必须通过反复训练和模拟来完成。(3)项目教学法应将理论教学和项目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应尽量让学生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或劳动行为。项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4)顶岗实习法要在“双师型”教师或由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的兼职教师指导下进行,应让学生自行组织完成生产任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熟悉企业管理的一般制度,教学实践要尽量与教学计划有机融合,与培养职业行为能力有机结合,比较理想的就是与就业进行有机结合。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反思
为了保证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学校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境。
1.有相配套的教学评价系统。现行的高职教学评价系统主要侧重于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而“行为导向”则非常注重教学过程。因此,过程管理、任务管理、工作现场管理等理念和做法必须融入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才能有效地确保实践教学的规范和质量;评价系统不能再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中心,而应该突出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以引导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重要内容。
2.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成功实施的保障。这要求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了解建筑行业的运作过程并具备“双师型”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可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建筑行业参加生产管理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有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状态是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因此,为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另一保障,这也随之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校内应建立教学工地等训练场所,使之成为既能参观讲课又能完成动手实训的多功能场所,其在教学中将发挥多重作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应避免盲目性,应选择管理规范的建筑企业,这不但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更有利于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是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方法体系,是实践教学目的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体系之一,并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具体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其应用策略,并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系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保强.教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业工程;职业发展;实践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工业制造企业,尤其是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企业的效率提升、质量保证、资源有效利用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培养的人才不断积蓄职业发展潜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是当前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实践教学,只有将工业工程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学生对工业工程的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才能切实得到培养和提高。[1]
1基于职业发展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工业工程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工业工程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具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常规模式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按时序设置课程,追求本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这种设计模式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应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同时,融入必要的实践教学,把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充分地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校作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对本科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极其重视。2014年,结合山东省名校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多方调研,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通过引入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基础技术,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工业工程理念和知识对生产型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以及创新,能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科研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人才。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业工程专业,其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我们强调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但重视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突出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各类教学环节,强调解决最短时间上岗的问题,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晋升和相近岗位迁移的职业能力。实践环节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工业工程(工科)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必修环节[3],对实现职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2当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实践环节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在各高校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有课程设计、各类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具体内容上由于专业定位和学校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4-7],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实验过于侧重验证性实验
在开设的课程实验中,多数仍然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比较低,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仅依附于课程内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从实验中开拓创新。
2.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课内实验和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均采用统一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按步骤进行,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3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在工业工程本科教育中,对于实验室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仅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实验。对于强调实践性的工业工程专业,因实验设施设备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4实践、教学分散不成体系
以我校为例,仅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3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人因工程2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部分需要课内实验的核心课程,例如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都没有开设课内实验。虽然开设了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但由于实习单位生产情况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实习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不能很好地参与生产实践。对于定位于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院校,还存在毕业论文过多的情况,经常出现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进行写作,缺乏实际背景的现象。这些缺乏联系,过于分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更缺乏综合实践的课程,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3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必然是在企业中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素质。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目标的达成。我们通过梳理核心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2],按照从“课堂案例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的路径,辅以课外活动竞赛等构建三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程技术实践部分,由于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在强调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技术实践。我们设置机械电子与控制和土建施工两部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分别包括机电控制PLC课内实验和土建施工电子制图课内实验,设置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以及金工实习。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在理论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梳理,重新规划建设了实验室,开设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14学时,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12学时,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16学时,质量管理工程课程实验6学时,精益生产课程实验4学时,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24学时,并且在课程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开设开放性实验,由学生利用实验设备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设施规划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同时,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训。[8]此外,我们把生产实习放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更具针对性。我们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仅允许极少部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绝大多数学生要求采用毕业生设计形式完成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毕业实习了解的实际企业背景,寻找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模拟进行产品的组装线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16周的强化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便于提高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需要,为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开端。考虑到部分中青年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工程背景不足,我们聘请了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指导,可以拉近教学实践过程和企业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培养的工业工程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课外实践部分,我们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结合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竞赛对科学素质的锻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以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应用大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大四学生,鼓励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第三方评价。
4结束语
实践是工程技术人才成功之本[9],缺少了实践性就不能称为是工业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中要重视实践教学,以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为基础,基于工业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构建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和课外实践部分的三部分实践体系。实践表明,通过较为全面的实践训练期望工业工程毕业生,不仅能在毕业时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也能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成为真正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新德.“虚”“实”结合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0(06):96-100.
[2]董春芳,冯国红,朱玉杰.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结构研究[J].森林工程,2013,29(04):154-157.
[3]张志文,吕锋,杨晓英.基于培养目标的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97-98.
[4]李红艳.工业工程全过程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93-94.
[5]王建林,马如宏,周峰.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23-24.
[6]林琦,吴少雄.工业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37-38.
[7]葛晓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2(4):69-72.
[8]万鹏,原丕业,赵金先.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6):319-321.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ombined wit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Promote Training Quali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ZHANG Lanfang, LI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Improv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mainly through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the revis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teaching team build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 measures to broaden the practice platform, highlighting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wide caliber, thick foundation, strong capacity,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reflecting the principles of quality, competence and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o foster a community need, identify material class talent.
Key words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mprove; strategy
0 引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21世纪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一级学科,涵盖了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等二级学科专业,目前,我国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都设有材料类学科,各学校的定位和特色也有所区别。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材教研室,2000年成立了以公路工程材料应用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年获得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1年招生,立足学校在交通土建方面的行业优势,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满通建设需要的材料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吸收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遵循“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强化基础理论,不断优化组合土木相关课程;加强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明晰专业建设方向,立足长远,拟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扎实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规范教学过程,切实增强专业的办学水平、社会适应度和社会声誉,从2011年开始进行专业提升计划的实施,目前正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
1 明确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我校在交通土木行业的优势,与交通土建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学科交叉,以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向相关功能材料领域拓展,教学与科研并举,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走向全国,建设市内绝对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交通土建行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本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以土木工程材料、复合材料为特色的专业,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及质量保障体系,且运行良好,保证了教学质量,目前,已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交通建设材料科技人才。
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水平的提升策略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继续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改革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探索具有交通特色的材料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科专业调研,深入把握重庆市、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结合我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的方向,突显办学特色。
(2)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级为依托,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不断完善具有交通特色的材料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3)以全面性、开放性、主体性、实践性、差异性为培养方法,实现个体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全过程引导的培养模式。从入学起,就建立专业老师、辅导员联系、沟通的制度,加强学生的人生目标规划,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阶段性的发展计划,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计划能力和实现目标的执行能力。②在兼顾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最大程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③针对现代研究型人才素质培养特点,鼓励本科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重在研究意识、过程与方法,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实现个体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
2.2 培养方案修订
按照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并针对我国、尤其西部地区公路工程材料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几乎为空白,进一步开展学科多层次、多尺度交叉,构建适合交通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工程相促进,深化专业内涵,进一步完善以公路工程材料应用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考虑培养方案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突出本专业的特色,按照“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促创新,以特色促发展”的思路,培养大批在工程材料领域内的高层次、高质量、高能力的创新性复合人才。具体措施是:(1)在已重点调研国内高校办学情况的基础上,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将力求与社会对材料学科人才的需求相统一,并与对应的行业单位、 企业开展对话,进一步分析并把握未来的市场需求;(2)注重专业间的协调与发展,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环节体系及比例,扩大选修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既满足人才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又顾及学生的个性需要。(3)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继续体现边缘学科的交叉和前沿学科的发展,并将进一步丰富其内容,及时将本专业科研成果作为专题进行讲座,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2.3 课程及教学内容优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但要符合专业规范,还必须突出交通行业的特色,并随着社会和专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做到需求为首,与时俱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工程材料应用特色为主线,加强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来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2)对原有课程设置加以调整,优化核心、特色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近年来本专业先后对建材实验与检测技术基础、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等主干课程进行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3)加强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强课程整合,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在课程教材的建设上,坚持编、选并重的原则,选用质量上乘、科学适用的优秀教材,同时也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的编写水平和出版工作;(5)利用现有试验条件,为专业课程服务,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方向所建设的目标,重点建设宽容、和谐的教学团队,培养教学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团队的凝聚力。积极展示团队学术成果,加强对团队及团队带头人的宣传,从而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目前具体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重视教学队伍“双师”结构建设,利用学校的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有效吸引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本校青年老师脱产攻读博士学位,安排出国或在国内名牌大学访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实现每个人都是所学专业领域的专家,教学和科研都很出色,锻炼和培养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2)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本专业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等;编写先进、适用的高教特色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件、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促进与外校各专业合作、同校各系、教研室的合作交流,进行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教学改革尝试,从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形成教师的教学合作机制和协作氛围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3)扩大和吸引材料专业领域的一线人员到校,通过讲学、做报告、开设短期课程等形式,形成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并进一步建立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与人员交流的机制。
2.5 提高实践能力,拓宽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通过调查、实验、实习实训、课外实践活动、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升华。目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验环节和实习环节。实验环节要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内容,增加实验设备和学生实验时间。实习环节要扩大实习单位的数量,到设备先进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企业去,并联系企业的生产和课堂学习内容,制定合适的实习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观察或解决问题。通过强化理论和实践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从解决社会或企业实际问题入手,以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做好综合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和过程管理,使毕业设计环节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真题真做”。
3 结论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已呈现出与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单一的行业工程师人才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市场对材料类专业人才的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实际办学条件,在突出学校特色的同时,还必须要满足“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认同的材料人才,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重任,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提升的最终目的。
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203005)
参考文献
[1] 陈一胜,张雪辉,朱志云.材料科学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MOI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2] 刘昭明,韦巧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04-205.
[3] 宁春花,曾小君,袁荣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CAD课程的特点,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内涵,探讨CAD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估等项目设计的基本思路,确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优化教学设计的措施与途径,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发挥CAD课程在提高高职工科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中的突出作用。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设计内涵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的各种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它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估等项目组成的教学系统。系统中各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一定的结构,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前,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够重视,随意性较大,不少仍采用本科的教学方案,或是本科压缩型教学模式,脱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主要瓶颈,出现高职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偏低的现象,这显然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症结所在。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设计的源头上抓起,改进教学方案,在就业导向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备课”不同,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观点,将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等),围绕着教学目标,制订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
二、高职CAD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CAD课程的开设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相当部分仍局限在学习CAD软件的基本知识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不高,有的只流于形式,作为点缀而已.其效果只相当于初级软件培训班的水平,距离上岗就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无奈之下.不少高职学生在学校期间或毕业后仍需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CAD培训班学习或提高,CAD应用水平成为不少高职毕业生劳动就业的瓶颈.尤其是与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学以致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不但要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应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确定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如土建类专业的CAD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熟练掌握建筑CAD的应用技术,达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上岗就业的要求。与此同时,把职业资格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落实“双证书”制度.把提高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造性智力技能,与中等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区别开来,体现高职教育实际操作水平高的鲜明特色,让学生与市场零距离,使高职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通过对CAD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什么是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能力,并尽可能将现代专业设计理念贯穿在教学当中,将应用软件作为培养职业能力的载体,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应只局限在商业软件的学习上,使学生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在教学对象的分析上,应从学生的起始状态出发。即从学生起始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诸方面去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起点。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选择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势,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岗位的针对性、行业的适应性和职业的地方性。如土建类专业应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CAD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获得AutoCAD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学习专业软件的必备基础,首先学习Auto.CAD的基本知识,再根据工程实践的需要学习建筑设计专业软件,如学习行业普遍使用的天正建筑软件等。而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中(包括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可以安排Auto CAD、Photoshop、Solid Edge、Solid Works、Protel等教学内容,以选修课、提高班、考证班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按个人就业方向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按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以定单式服务的形式确定CAD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CAD应用水平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能直接上岗就业。
CAD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中应把现代CAD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注意CAD软件的升级换代,认真研究CAD技术的发展趋势,调研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使教学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职业技能考证对接,与毕业生的就业需要相联系。
4.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性学习基本原则。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一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起深度和广度的深刻变化。二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从教室和书本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三是技术的应用应该能够引导教育者采用更好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CAD课程的基本操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示教系统的作用,课件与教师的讲解、示范相结合。而专业软件的学习(如天正软件)则可以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出发,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边学边练和讲练结合的方式,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CAD课程设计则可以采用课件来展示生产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模拟生产实践,并要求有所创新、设计题目要选择生产实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技术与技能,开展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协同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相关输出设备的操作技能训练,确保出图的效果,把岗前培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高职学生操作水平高的现代高职教育特色。
5.在教学评估中,应根据CAD课程的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评价手段,但是必须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以利于教学的及时反馈和教学效果检测。特别注重考查平时实际操作训练过程的基本情况,分段进行检测,最后综合期末上机考试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总成绩,既对学生平时学习起促进作用,又能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效果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确定学生的成绩,还是获取反馈信息、修正教学方案的依据,因而,教学效果评估不应局限于学生的CAD成绩,还应在相关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对学生CAD技术应用的能力做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以及通过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三、优化CAD课程教学设计的途径与具体措施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CAD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优化教学设计,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
1.培养一支能够适应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高职CAD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迅速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适应职业教育需要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状况,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促进高职教师从学科专业型向专业与技能综合型转变的力度,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