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现代生活中,人事档案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共信息的建立,同时还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这是由于人事档案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证明,它包含着个人的学历、社会管理、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有助于社会公共信息的建立。另外,从公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而言,其在招聘时人事档案是他们考核的重要信息。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公益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员工的工作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是记录这一切变化的载体,通过人事档案的完善,可以清楚发现员工的工作历程和改变。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对人员进行调动、任免时,都需要对员工的思想道德、个人经历以及工作经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在这种状况下,事业单位除了通过员工人际关系进行调查了解之外,人事档案就是事业单位考核最为直观的资料了。因此,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事业单位更为全面的对员工进行考核和衡量,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进行人才的合理配置,同时还有助于促?M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指导
公益事业单位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因此,在与其他未来必将被推向市场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对比时,公益事业单位更为稳定,从而近年来成为众多求职者眼中的“香模摸”。而“逢进必考”目前已成为公益事业单位录用人员的一般方法,但是“事业单位考试”这种形式上公正的方式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暗箱操作”。这是由于公益事业单位在人员录用时拥有“条件自主设定权”,包括招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等条件都是由事业单位自行制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因人设岗”、“因人设条件”的弊端难以杜绝。而且,即使考试公正,在面试环节,也难以消除其中的人为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公益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多遵循的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而这一法律条文最近一次的修订还要追溯到 1998 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益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用人制度都在不停的更新迭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前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了,因此,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亟待完善,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指导其工作。
(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僵化,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公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施行的是身份管理,而这种管理方式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经过时间的累积使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逐渐僵化,人事管理缺乏灵活性,也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公益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为例,公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待遇长期实行的是“编制基本工资+职称工资+津补贴”,在这样的待遇执行方式中,员工难免滋养出“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从而造成公益事业单位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另一方面,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仅是对员工招录制度、管理制度的管理,其还包括职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培训制度、退休制度的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有效协调和完善,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公益事业单位去改革和优化。
(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认知不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十分重视,这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人事档案管理本身是无法创造经济效益的,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从而形成“说起来重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形,而且由于人事档案整理间隔过长,常常会出现人事档案信息缺失、滞后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重要性的认知,公益事业单位员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程度认知不足,意识不到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因此,在履历表填写抑或是年度考核评定时,尽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已再三强调资料填写正规性和标准性,仍存在部分员工随意填写,在不确定信息,如入党时间、入党联系人等,不经事实求证就以自己的想法肆意填写,从而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造成负担。
(四)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程度有待增强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包括员工学历、工作经历、教育经历、政治审查等多方面的材料,按照相关规定以上资料必须使用 16K 规格的公文用纸,但是往往在人事档案整理时,可发现上述资料规格用纸五花八门, 如16K、A4、A3;而且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尚且没有规范标准的登记表和统一的装订标准,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文档管理方式不仅书写麻烦,在纸质文档归纳和整理方面更是耗尽了人事档案管理职员的心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被应用到企业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人事档案的收集与归纳,还能实现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在人事档案管理上的信息化程度水平还远远不够。
三、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决策
(一)建立公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有国家出台的《公务员法》对其辖属内的职员权利义务、社会保障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规定;企业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则有国家出台的《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其辖属内的职员的权利义务、职责范围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规定,但是目前专门针对公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认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暂时还是一片空白。另外,随着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公益型事业单位在所有事业单位中不管是单位数量还是其辖属的职员数量上都是占大部分的,是相关领域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因此,国家应出台公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其辖属下的职员的福利待遇、工作内容、社会保障进行明确的规定,保障其义务、权利和福利,从而规范化、标准化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二)完善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制度,统一公益事业单位岗位招录条件,防止事业单位任意更改录用条件,其次,在面试环节采取异地混合面试专家组开展面试,杜绝“走后门”现象的发生,保证招录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二是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制度,完善的福利待遇制度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是十分可观的,事业单位应尽快完善适用于公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三是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招聘职员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养老保险问题,保障在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其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四是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监督制度,完善的制度还需要有效的执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而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则需要完善的考核制度进行监督,因此,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健全相??的考核监督机制。
(三)增强员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知
人才资源是促进公益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无论是公益事业单位还是其辖属的职员都需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首先,针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应配置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使其能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创新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尽职尽责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次,事业单位需加强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并规律性组织单位员工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使宣传落到实处,帮助事业单位员工树立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增强其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知。
(四)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关键。公益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汇总应采用统一标准的规范对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标准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另一方面,公益事业单位还需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衡量一项工作先进与否,主要是看这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公益事业单位应开发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从而避免重复性工作,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措施
档案是对历史的记录,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好开展和促进社会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迈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停留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上了,必须要有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并加强管理工作等实践方面的创新研究。
一、充分认识人口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管理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同样,计生档案管理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恰恰是乡镇计生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缺乏这样的认识。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广泛持久的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乡镇计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增强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县(区)人口计生部门要经常举办乡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特别是对乡镇领导干部,至少每年要开展一次系统培训,使乡镇领导干部和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准确把握档案法的条款规定,掌握计生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计生档案管理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避免在工作中不作为和乱作为。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形势,这也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就集中在两方面:
1、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基层档案整理和保管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的基础,这却是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领导对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都不够重视,档案管理部门在人们的心中也是“冷衙门”,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具有什么地位,对工作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总是不能够获得应有的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列入各级计生考核体系中,领导关注的事情一直都是计生的实践工作,档案的管理已被自然忽略了。在录用管理人员之时,一般考虑政治背景就行了,几乎不关注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是否已经具备。
2、缺乏档案管理意识,档案保管条件差
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受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档案管理意识方面也跟本不可能获得提高,离《档案法》的要求相差实在是太远了。计生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保管技术工作和业务方面的知识背景都非常的缺乏,多停留在“存放便万事大吉”的状态,这使得档案管理总是显得杂乱无章的状态。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档案保管方面的硬件设施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档案库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都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隐患。尽管现在国家提出了一些列的严格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但是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依旧是出现一房多用,办公用品质量低下等现象,甚至档案资料出现污损和丢失等重大工作失误。
三、加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领导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能够科学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领导应当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对计生工作开展的决策依据方面的作用,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的作用,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的作用,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改进的作用,为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要把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到和计划生育协会,法制建设等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管理和建设纳入到主要的议事日程,划拨必要的财政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的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做好准备。
2、强化人口计生档案管理规章制
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十分繁杂,为把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人口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一是人口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严把“三关”,即:评查、归档和上架关。做到“细”,仔细查找档案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放过“蛛丝马迹”,逐一整改和修正;“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验收整理,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重新按要求整理,直至验收合格;“精”,对已归档的资料,全部进行检查,按要求归类、装订。二是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要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经常到基层去,到育龄妇女家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取得工作主动权。三是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B超室、手术室、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专门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齐全,从而保证相关资料得以及时、准确、完整归档,这样既确保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档案的可利用性。
3、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理念
首先应建立健全计生档案,主要是建立计生“七簿、一卡”。“七簿”是:干部职工初婚、离婚、复婚、再婚情况登记簿;未婚青年登记簿;干部职工历年办理生育计划、独生子女证登记簿;已婚育妇查环、查孕人员登记簿;非在职人员、职工家属已婚育妇年度查环、查孕情况登记簿;历年违反计划生育人员处理情况登记簿;干部职工变动情况登记簿。“一卡”是:计划生育登记卡。“七簿、一卡”档案反映了整个单位计划生育的各种基本情况。此外,还有一些计生的文件、照片等材料,也要收集归档。计生情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有的结婚,有的离婚,有的复婚,有的计生节育,有的超生违法,有的获奖,有的受罚,有的调进,有的调出。因此,要对计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计生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建立完整准确的计生档案,这就为计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4、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科技水平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这些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入手:第一、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二、重视计生档案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第三、鼓励档案工作人员自我成才;第四、合理调配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一定要结合信息时展的技能需求,为下一步引入计算机等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工作,使得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台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5、引入新技术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多是浅显的技术手段,没有发挥出计算机应当具有的能力,所以要积极应用好计算机技术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还应当进行适合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科学化的信息管理软件,以有效的简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繁杂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人们进入图书馆的时候有个检索系统,这个系统为人们寻找需要的书籍带来了许多便利,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引入类似的系统,为工作带来便利,而不是搬照以前的工作方式,只是对文案归档处理。在检索的过程中,寻求用关键词代替主题词的方法避免主题词存在的繁琐,效率低下的弊病。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数据库的构建工作,构建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系统,不仅有利于将来工作的人员对档案的录入工作,也有利于将来文件的查找工作。而且构建的数据库应当简便易操作,不能是部门请来了构建数据库的工程师,但体统太过专业化,不易于一般工作人员操作那么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也就失去的了应该具有的意义了。在档案的保管方面,由于纸质的文档不容易保存,容易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实中档案管理库并不是非常的完善,而且还多存在一房多用的情况,文档容易受到损坏,因此,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对档案进行有效的保管。比如把文档做成很小的胶卷,这在许多大的图书馆就有利用这种技术,而且还非常的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档案的保存,还能够极大的减小档案对空间的占用。同时把一些数据制作成相应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观看的视频或者音频之类的文件,不仅有利于档案的查阅,更有利于档案的永久保存和复制。
6、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不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搞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要不断强化档案的服务功能,编制和安装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工具,力求实现档案资料查询“以计算机为主、案卷目录为辅”的查询系统,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目前,全省人口计生网采用四级网络的树形结构,覆盖了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将常住人口信息和流动人口信息分别管理,同时又相互关联,建立两地联系,实现了数据一处输入,各处共享,既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又为杜绝违法生育行为奠定了基础,还可便于各级及时查询汇总信息,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管理工作情况,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Abstract: Hospital archival work involves all aspects,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ve archives, personnel files, infrastructure fil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files.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the fil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ully and closely integrated, which raise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hospital's archivist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occupational identity of the archivist in a hospital.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reer planning of hospital archivists.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职业认同;思考
Key words: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professional identity;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15-02
0 引言
在现代社会当中,职业认同即为对某个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从而对职业人的发展存在的内在激励因素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使得职业人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内进行组织目标的完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医院行政管理过程当中,档案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对其员工的积极性进行不断的提升,从而提升医院管理的职业认同度,减轻由于工作带给职业人员的消极影响。
1 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现状
本文以某市当中的87家三级医院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对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利用职业认同量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对最后得分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当中应用卡方检验、精确概率法、方差分析法来对其进行统计。
在进行调查的过程当中,被调查者的平均年龄都保持在41.2岁左右,女性的比例要比男性的比例多,为89.7%和10.3%,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要大点,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在当中的占比也是稍微大点的。经过调查显示,得出的职业认同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
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在社会当中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造成了档案种类的繁多现象,比如研究方案、论证方案、实施方案、原始记录、数据处理以及最终的成果报告等;并且在档案的载体的形式方面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在现代档案除了纸张之外,还有媒体化、声音化以及文字图片化的管理方式。因此对于档案管理的人员,需要具有极高的道德职业要求,具有鉴定的政治方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资源来对各种信息进行编辑,从而使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出全新的服务。
2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的医院管理人员职业认同现状的了解中可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有待提升的,档案人员需要具备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所具备的各项技能,其中包括技能、知识、态度以及价值观这几个方面,需要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来作为基础出发点,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年龄结构方面,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处于相对老化的状态当中;在专业知识方面,档案管理人员的非专业人士比例是相对较大的,在人员的来源方面呈现出复杂的状态,从而造成了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复杂。在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
其次,在医院档案的管理人员方面,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划,对于档案工作本身的特点,比如档案工作的对象、任务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是没有明确的规划的,从而使得各个服务层当中的需求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满足,对职业认同方面造成了懈怠和弊端。
3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认同改善策略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为了解决医患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式来改变当前的局面,从而使得医疗领域当中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得到充分的深入,本文主要从组织层面的建议和医务人员自身的建议两个方面来分析。
3.1 组织层面的建议 在组织层面来对建议进行分析的话,首先需要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充分考虑,在医院内部建立起岗位绩效的薪酬体制,从而来对医院的各项职工进行绩效以及医院整体效益进行全面的协调发展,将员工的责任、技术以及劳动成果等项目来良好的融入到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当中,从而按照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从而对医院的经营利润有一个良好的提升。对于职工的岗位工资来说,需要根据医院本身的支付能力和劳动力价格来进行确定,从而做到岗位工资和医院的经济效益,按照医院利润比例来对绩效工资进行提供。
其次还需要保证薪资的发放是保证在公平的水平范围之内的,通过对职工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测量,其中包括责任的大小以及难以的程度等,从中对个性要求进行不断的提升和考虑,也就是对职工人员岗位本身的价值确定。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对岗位的权重进行分析调查,从而对岗位重要性进行了解,根据调查的结果将相似级别的岗位纳入到相同的岗位等级当中,最终实现根据岗位价值的不同来对岗位进行薪酬等级的划分,从根本上保证薪资分配的公平公正性。
另外,还要组建专业的队伍,来加强心理辅导的深度。在现代社会当中,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是相当大的,其中超负荷的工作量以及人际关系当中的冲突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就需要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来对其医务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辅导。在外在因素上,可以利用增加医务人员的编制、优化病区的床位安排来对其工作量进行较少,利用革新的分配制度来使得基层员工的心理能够处于更加平衡的状态当中。在内在因素方面,在医院内部可以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从而对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项解决,利用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措施和调整措施来对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专业的手段和措施来增强他们自身的应对水平,比如心理治疗室、心理发泄室等。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来提升医院员工的专业素养。利用量化考核管理的方式对员工的效益和业绩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制定专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对不同的科室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在做到统一的同时还需要将每一个科室的特点进行融汇,如果遇到不容易量化的部门以及指标,就需要进行定性的方式来对其进行量化,从而体现出劳动的强度和岗位本身的风险和责任。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周边医院的人文环境进行营造,从而使得医院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得到充分的建设,利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来激发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整体医疗团队的创新潜力和热情,从而推动医院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3.2 医务人员自身的建议 在医务人员自身方面,首先需要了解到自身职业的特质,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对职业形成忠诚的价值观,职工可以根据自身的本质特点,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职业,并且在职业道路上进行不断的发展。并且还要不断的提升人文素养,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医院文化当中的真正内涵深入到员工的人员素养培养当中去,坚持维护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核心的卫生文化新模式,从而建立良好的人文关怀文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其次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弥补,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并且对自身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进行不断提升。使得医务工作者在拥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技能的同时,不断的培养自身的情操、高度的责任心以及正确的思维价值观。医务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最大限度的帮助病人摆脱病痛的困扰。利用自身高超的业务水准来提升医院本身的品牌,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有效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升医院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职工本身的岗位价值和岗位薪资业绩,最终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度,促使职工在不断工作当中形成良好的氛围,达到提升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在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当中还可以从环境、策略以及服务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实施创新性策略。
在环境方面,需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管理环境,在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当中甚至医院整体的管理环境当中进行积极向上氛围的营造。利用积极向上的环境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情绪、工作创新能力,最终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进行顺利实施。在进行环境营造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教育,从而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并且还要建立起专项的档案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贯彻人本主义理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充满人性化的设计和人本关怀。
在服务创新方面,需要构建出档案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职业当中,是和服务职能有较强的联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进行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单中,需要保证医院档案的安全保障的同时,还要进行档案服务工作的良好互动状况,从而实现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渠道。在日常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将管理和服务良性互动的思想进行贯穿,从而使得管理工作的服务视角和服务工作当中的管理视角得到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还要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被服务的对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想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档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接受被服务对象对其服务的相关评价。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增加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人认同感,从而增强自身对于职业方面的责任心,从而对医院工作者整体的职业状况进行整体的提升,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质量。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体职业状况进行认知和规划,从而优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盖峻梅,王苏军,邹建东,等.三级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9):236-237.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档案管理人才是具有较高档案管理能力,负责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专业人员。档案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提升档案工作的整体效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规模日益扩大,内容日益丰富,信息载体日益多元,管理手段日益先进,档案资料的归集、管理与查阅、利用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对工作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档案管理人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受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档案管理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部分档案工作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较低,对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档案工作者自认为经济收入、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与一些行业相差甚远,思想上形成极大反差,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动摇,导致事业心不强,职业情感淡薄,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不注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部分档案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匮乏,业务素质不高。近年来,虽然档案管理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在不断增多,但真正具有档案专业学历的人才微乎其微,大多都是“半路出家”,要通过自学和一定的工作实践才能对档案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不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才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偏低。档案工作人才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新技术、新方法在档案管理中的使用和推广,极大阻碍了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管理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很多单位对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少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工作人才的档案管理方法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服务效率持续低下。有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才老化,思想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甚至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仍然采用手工检索、人工操作等原始手段,使档案管理的工作创新举步维艰。
二、档案管理人才应重点培养的基本素质
档案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对象等决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档案管理人才的首要素质。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档案工作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并遵纪守法。同时,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要求工作人才必须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另外,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工作人才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不热衷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
(二)业务素质。档案管理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专业工作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如要掌握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等,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应具备经济、法律、外语等学科的文化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把档案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熟练完成业务工作。
(三)能力素质。一是协调能力。要做好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才要经常与有关部门打交道,这就需要发挥综合协调能力,以达到各部门档案管理的协调统一。二是管理能力。档案工作不仅包括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还包括对档案事业的管理,要求档案人才认真研究管理学理论,学习现代管理的新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新技能,特别是高新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三是学习能力。档案工作人才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学历层次,才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新形势、新需求。四是开发能力。当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档案利用的拓宽与深化。档案工作人才要积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时、准确、高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其中不少人仍固守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业务知识,不懂得现代高新管理技术,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发展,极大制约着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下亟待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提高思想认识。随着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新形势下高素质档案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给档案管理工作以人才、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时,要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关心爱护档案工作人才,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具体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及时更新工作人才的专业知识;二是通过大学生招考、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积极吸纳高层次专业人才到档案部门工作,不断充实专业力量。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科学化建设
档案管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作用凸显,且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要求人员素质高、设备先进、网络建设完备,建立合理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推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思想宝库、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是可靠的信息启示,最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档案作为国有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生性信息积累和物化形态,以其包含的数量巨大的关于人民、组织、社会与经济发展、自然现象和事件等各类信息资源,对促进人民对其自身的了解和形成社会民族意识产生世大的影响。
1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在新形势下,要做好档案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档案管理人员做基础,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和强化档案工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关系到档案成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经常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严格考核、优胜劣汰,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报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1.1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档案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超前服务、主动服务的意识,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了解信息需求方向,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为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大胆的创新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技能等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档案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
1.2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新的素质,概括而说,需要在意识、能力、精神3个方面有新的提升。树立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培养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要抓好档案工作网络建设、抓好档案队伍建设、抓好档案现代信息资源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按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层次分期举办各种档次的专业技能培训,请档案学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传授专业知识;定期实行严格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测验。实行专业技能培训考核、采取公开招聘,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实践证明,这也是提高档案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的技巧,善于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来管理档案。
2 管理科学化概念及作用
档案管理现代化包括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档案科学化是当下的一个管理概念,首先是一种意识、理念、态度贯穿于档案管理实践中,使它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切实成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自然习贯。规范化管理就是建立健全档案法制意识、强化依法治档、深入宣传和贯彻执行《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促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标准化管理就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档案事业主管会同标准化部门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概念、原则、质量、设施等制订出科学统一的规划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修订的全部过程,使档案工作逐步规范化、统一化,以获得最佳的工作循序和社会效益;信息化管理就是在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是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的,具有方便修改、复制、查询、储存的特点,没有草稿与印稿、正本与副本的差异,实现与档案的统一。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统一。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管理人员将面对更多的以磁盘为载体的储存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提供出来是档案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使得电子档案具有系统性、真实性、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尤其是珍贵的历史性档案资料,一旦损毁、消失,其原始原貌无法复原再生,其损失无法估计。因此,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对于保护档案资料,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至关重要。由此看来,档案管理科学阶级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必然趋势。
3 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目的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档案管理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档案科学化建设的最最终目的就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规范化、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和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入国有信息网。管理科学化可采用的模式有很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模式是最佳的选择,目前国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的做法是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的同时,逐步实现档案的规范化、无纸化、安全化管理。
4 档案管理科学化是关键
关键词: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 素质培养 建议
高校人事档案是教职工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材料的真实记录,是教职工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经历的真实反映,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一个人各方面总体情况的一个必要凭证,也是组织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是个人历史的真实凭证,具有一定历史性、客观性,它所涉及的内容许多属于个人隐私,因而有一定的机密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保密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知识并非短时间所能掌握,工作的政策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在目前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已实行了规范化、信息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这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现状,并结合自身工作的总结与思考,我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治素质
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发展高校人事档案事业的关键。在全国高校普遍大合并的趋势下,面对不同高校急剧合并带来大量的人事档案材料,工作量增大而人手不变的情况,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具有条理性,这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为迎接这个挑战,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十分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一)把握政策,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与机密性均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把握不同时期的各项政策及其要领,而且要注意灵活运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干部档案工作条理》中规定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五项守则是:(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2)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干部工作服务;(3)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保护档案安全,不得擅自转移、分散和销毁档案,不得泄露档案内容;(4)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5)在工作调动时,必须做好档案和档案材料及业务文件等的交接工作。这五项守则明确规定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
(二)热爱工作,默默无闻,为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私奉献。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单调、乏味的工作,工作成绩不容易显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才能逐渐熟悉、了解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能否热爱这项工作,也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考验。档案管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立足人事档案管理本职工作,要有勤恳踏实、不为名利左右的工作作风,又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三)忠于职守,主动热情,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可靠服务。
高校人事档案的服务性较强,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了解个人历史的客观依据。在高校中,人事档案既为组织考察了解、合理任用干部提供重要借鉴,又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凭证。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便于利用,否则就失去其保管价值。同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要显得呆板、乏味些。如何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高校的组织、人事建设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把热情主动、文明服务作为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人事档案利用环境,接待查借阅档人员要和蔼客气、热情周到,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高校组织、人事其他工作提供可靠的服务。
二、业务素质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自身的特殊规律,决定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需通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刻苦钻研,经常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才能完成经验积累,使工作精益求精、日臻完善。
(一)刻苦钻研、精通业务,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仅靠政治热情和工作的责任心不能完全做好工作,还必须认真摸索,从而精通业务。因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如《干部档案管理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概要》、《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初探》等,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掌握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并掌握知识的要领,完成档案理论知识的积累。
2.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与鉴别上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收集范围,及时收集归档材料,并加以认真仔细的鉴别。在整理与归档上,材料要编排有序、目录清楚、字迹工整,材料形成的时间无误,应定期归档入卷;在保管与保护上,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簿册;在利用与转递上,人事档案利用符合规定,查借阅审批手续齐全。人事档案和零散材料的转进、转出严格依照制度进行登记,转递人事档案须填写干部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并通过机要部门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增强信息技术能力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熟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及时将查借阅情况输入计算机,完善各项台帐;及时输入变动人员的各项信息,不断补充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之更规范完善,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唯有精通业务、爱岗敬业,才能使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轨道。
(二)踏实仔细,系统整理,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踏实仔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琐碎、细致具体的工作,相对比较枯燥,整天面对的大量需要整理的案卷或是亟待归档的材料,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对待每一份档案材料,既要系统地整理纸质档案,又要详细审核,鉴别具体信息。在案卷整理时必须对形成的材料进行逐份检查,全面核对信息,以免遗漏,如年度考核表、职称评审表、工资变动等一系列材料的归档、信息在输入计算机时,必须仔细校对,及时做好并完善相应的台帐。
(三)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更好地使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要经常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专业水平,及时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把握人才利用趋势,把握人事档案知识发展动态,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以前,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低,不利于工作全面开展,随着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高校已普遍采用互联网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也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干部基本信息、职务变动、职称晋升、工资变动等信息及时输入到计算机里,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使查阅利用更为迅速便捷,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提升人事档案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
(四)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日趋完善。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知识、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单靠自身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兄弟院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拓宽思路,虚心学习别人的管理方式与业务之长,补自己知识与管理之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增强管理意识,熟悉鉴别、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熟悉制度建设、网络建设,以适应形式的需要;积累经验,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三、综合素质
(一)提高法制意识,依法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人事档案的法律知识,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学习《档案法》、《保密法》等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熟悉专业文件和各级档案专业刊物,明确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贯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新精神,按照新的要求去规范工作,做到知法守法,维护人事档案的历史真实性;做到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使人事档案得以安全保管与合法利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促进档案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人事档案工作。在工作中,应树立默默奉献的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同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培养良好的服务技能。在服务态度上,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在服务语言上,应做到文明和气、谦逊有礼。在日常工作中应学习与人友好交流,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而又具体细致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而且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才会加强自我学习,在与他人交流中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意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能力,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序进展。
(四)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到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与有效的开发利用,必然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与熟练的专业技能。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材料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与提供利用等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字和语言与人沟通,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不但具有相当的文史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如以计算机与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等应用为主,利用计算机、照相机、扫描仪甚至互联网等对人事档案进行检索、存储等。因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不断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艳林,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J].沧桑,2008,5.
[2]宋辉,王冬梅.浅谈我国认识档案管理的发展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5.
[3]王菲.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7,10.
【关键词人事档案 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较高
档案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性、原则性要求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国家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熟悉档案工作的相关的法律规定、知晓相关的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工作能有明确的政治态度。
(二)职业道德高尚
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服务性的工作,是供需双方的桥梁与纽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档案工作的突出特点。所以,从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的社会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档案工作是一项建立在传统工作方式上的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的。要使档案对于社会发挥最大的功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新时代的档案管理意识,树立信息创造价值的新观念,善于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四)业务技能过硬
档案管理人员是储存信息、传递信号、付诸应用的媒介,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触类旁通的了解和熟知文、史、地、生以及社科情报、计算机等等多门相关社会学科知识,从而保证档案管理高的水平。
(五)严谨的工作作风
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学术上的严肃负责态度,对每卷档案,从整体到细微,都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做到精益求精,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二、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
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陈旧,知识面较窄,计算机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究其根源,首先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未能认识到提高人事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档案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没能纳入计划、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也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该如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岗敬业,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必须的基础。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人事档案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对档案被动的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转换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水平,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效能”的方针,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教育应给人事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给档案专业人员提高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使培训人员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确保人事档案工作质量。
(四)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
一、合并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专业人员缺乏
合并的高职院校,干部档案管理实现了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转变的模式,师资队伍迅速膨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加重,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用的档案库房,没有设立单独的人员编制,这样势必影响组织人事部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度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
合并高职院校由于先前的隶属关系、办学规模、管理方式不同等历史原因,导致出现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人员构成复杂、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如归档材料没有统一的规格;收集过程中纸张大小不统一;档案材料没有进行规范整理,有的甚至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装订;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
3.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大多只限于干部考察和发展党员等方面,在师资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稳定与年度考核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升级达标工作任务繁重
很多学校合并升格后,就赶上了中央组织部要求开展干部“三龄一历”审核工作,这对干部档案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原先几所学校档案工作起步不同,有的学校已经经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达到干部档案管理目标一级、二级或三级标准,有的规模甚至都没有按新标准整理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学校领导,尤其是主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应充分树立起档案意识,合并高职院校应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给以充分保证;在档案经费上落实到位,增添必要的硬件设施;主动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或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时,主管领导应及时给以表扬和认可,同时还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绩效的提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安排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档案专业理论知识,以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完善档案的保管、利用、借阅、保密、归档、鉴别制度,及时收集、补充、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加资金投入,严格执行现代化管理标准,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做到划分准确、排列有序、条目清楚、查找便捷。
3.建立信息网络,充分发挥服务效能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把档案中的手写文字信息电脑化、数字化;二是要把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化,要能实现网上人事信息的接收、传递、储存和资源共享。这样可大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4.充实干部档案管理队伍
为切实做好干部“三龄一历”审核工作,顺利实现干部档案升级达标任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按照政策规定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干部从事此项工作,适当时间抽调部分政治素质高、原则性强的同志协助从事那些耗费时多、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干部档案工作的长效性,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水平。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由于人们对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也认为档案部门收集、整理档案是轻而易举的事,谁都能干,无需多少学问;或者认为档案工作好坏对本单位的发展影响不大,不予过多考虑,从而在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其次,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作为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懂得国家档案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懂得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面对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高校档案队伍中既懂档案管理又懂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人才更是奇缺。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难以在档案管理中使用和推广,在解决工作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再次,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偏少,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档案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低,也造成了高校档案工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妨碍了高校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高校档案人员职业素质的内涵
1.思想政治素质。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包括: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工作信念,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政治敏锐性和严明的政治纪律性;具有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纪律法制观念等。高校档案人员应做到:①热爱档案工作,忠于职守;②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学校在培养人才、搞好管理,促进科研与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③要具有严格的保密观念和良好的保密习惯,正确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凡是有损于党和国家及学校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做;④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全心全意为档案利用者服务是档案人员职业道德的灵魂,在接待利用者时,要十分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工作上积极主动、态度上诚恳热情、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想利用者所想,急利用者所急。
2.专业知识素质。档案人员要有宽广、扎实的专业知识。档案人员坚实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知识。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档案人员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档案学知识,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拓展档案工作空间,以有效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增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能力;注重电子计算机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3.信息管理素质。近几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包括:①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及时获取、更新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多学科多领域先进技术信息的敏感性;②处理各方面信息的能力。高素质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从门类众多、数量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有用的东西,使所收集到的多种档案信息,通过科学地归纳、分类、鉴别、筛选、分析,能有效地归档与利用,将档案信息处理为学校所需的信息。③信息协作的能力。信息时代中,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离不开资源互享,没有信息协调,档案建设就会是不科学、不完整的。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在工作中开展信息协调的工作能力。
4.创新素质。档案工作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高校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①思想创新。高校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档案人员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锐和睿智,多一些魄力与果断,主动发挥档案在高校教育、教学上的作用,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②技术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档案的实现,对高校档案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人员应该由原来的收集、保管、提供现场检索和查阅的保管型工作者,变成文档标准规范制定、软件设计编制以及使用培训指导监督的专家型工作者。③服务创新。高校档案人员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应改变以往“坐等上门”、“你用我查”的被动服务方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及社会需求,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挖掘和捕获潜在的档案需求,使各种合理的档案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可以利用档案展览、档案馆网站、制作档案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档案。人们只有了解档案,才能有效利用档案,高校档案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途径
首先,实行档案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目前,高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投入资源较少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员使用方面,档案(室)馆成了解决家属问题和学校冗员工作问题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能力较弱,档案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强有力的体现,使之进入边缘化的恶性循环。为了优化档案队伍,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业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评估体系,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引进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