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斯皮尔伯格的地方,就会有期待。被他雪藏三年的灾难巨片《世界大战》还未上映,就被誉为2005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莱坞大片,6月29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在78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并再次在票房上大获全胜。8月25日《世界大战》将正式登陆中国院线。
《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1898年发表的一部科幻小说,主要描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影片中斯式风格被一以贯之:大场面的战争全景――烟、火、光、废墟;裸的人性特写――惊慌的眼神、碎裂的肢体、残酷的肉搏、疯狂的逃命;斯皮尔伯格说:“我想拍一部真正吓人的外星人电影,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
但斯氏并不真能冷峻如《拯救大兵瑞恩》那样沉迷于科技营造的死亡恐怖。“其实这部电影的出炉多少和9・11恐怖事件存在一定关系。这是和平宁静的世界吗?”因此斯皮尔伯格也力图着重描述男主人公雷和自己女儿瑞秋之间所经历的一系列感情变化,讲述一个家庭面临灾难表现出的巨大勇气,从而传达人类对生的渴望,惊悚的气氛只是为了让生存的力量体现得更加充分。“我们生存的世界面临种种变数,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们的神经如此脆弱。”
但是无论是死亡之恐怖,还是生存之力量,影片总不如现实来得震撼人心。就在美国人斯皮尔伯格毫不客气地将《世界大战》原著发生地伦敦移植到美国新泽西州的时候,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大爆炸,无辜平民再次成为袭击目标,7月21日伦敦地铁站和公共汽车再次发生爆炸,英首相布莱尔称爆炸为故意惊吓伦敦市民。
在疯狂者的眼中,绅士底蕴的英国人与张扬气质的美国人看来并无区别――爆炸面前都是鲜活肉体;不同的是,“9・11”过后人们长时间不知危险从何而来;而伦敦大爆炸后,很快就表示对该事件负责――仿佛有将大规模恐怖活动常规化的态势,而生命因此变得更加脆弱。
难道维系整个人类生存安全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用《世界大战》中的一句台词概括即:死,也要活下去。
《世界大战》的极限恐怖
在《世界大战》中,斯皮尔伯格用老辣的技术展现了至今为止整个人类可能面临的极限恐怖。
所谓极限恐怖的首要特征是:纯粹的、彻底的恶意。影片几乎没有用任何镜头来铺垫制造恐怖的“三脚机器”为什么要袭击地球:完全不需要理由,他们就是来了;杀戮人类也完全没有人类智慧所能想到的逻辑,既不存在人类对他们的伤害,也不存在某些生理上的相互厌恶。这些“三脚机器”选择攻击对象的方式,不是生物性的――比如鲨鱼嗜血,而仅仅是物理的――凭借类似光学感应的机器触角,这种恐怖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力,丝毫没有准备。
所以当雷从市中心的杀戮现场一路狂奔回到家中的时候,几乎说不出一个字来,极度惊吓之情迅速感染了罗比和瑞秋两个孩子。即便这样,罗比能想到的问题也仅仅是:“谁袭击了我们?是吗?”殊不知,那是一种不能言语的恐惧。
现实中,人也是可以制造极限恐怖的――当攻击目标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其他人的时候,不能不说携带的正是纯粹的彻底的恶意;从“9・11”到伦敦大爆炸的演变,不知道是否是向这种极限恐怖又迈进了一步?
极限恐怖特征之二:不由分辩、不容沟通。与以往的外星人题材不同,《世界大战》中,斯皮尔伯格没有给地球人与外星人之间的沟通留有任何时间和空间,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惊悚氛围。因为一旦有了沟通,就会有原委、有情感、有同情、有选择……那样可能是另一部充满温情的《ET》,而不再是世界大战了。而且斯皮尔伯格将沟通的可能性扼杀得更加彻底:所有的通讯中断、交通中断、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沟通中断,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世界。
同样,无论“9・11”还是伦敦大爆炸,都没有给无辜者获得生的希望的谈判权;虽然值得庆幸的是,依然还有强有力的政府在恢复生的秩序,但《世界大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钢筋混凝土、电波通讯、汽车铁路,这一切赖以维系人类生存安全的物质架构是多么的脆弱。
极限恐怖之下,人与人之间相互见面的问候语只能是:“我们还活着。”
小处常栖栖,大处亦惶惶
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大银幕上上演着绝对恐怖下的父女逃生,小银屏里记录着伦敦大爆炸后勇敢民生,都一再提醒我们人间灾难并非全是杞人忧天;桀骜不驯的网络对《世界大战》的观看理由调查作了如下推断:
耗资2.5亿美元的科幻巨片《世界大战》目前正在全球同步热映,影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
B. 帅哥汤姆・克鲁斯主演
C. 情节,影片改编自轰动一时的科幻小说
D. 一定很震撼的特技效果
E. 就是想看看史上最贵的电影能拍成啥样
一幅玩转生死的泰然。或许转型社会的高级生物都已是“静”弓之鸟:不会被危险吓破了胆,而是屡危屡战,倒是会被平静安好唬得坐立不安。失业失恋,跳槽甩人,发财破产,结婚离异……仿佛生老病死一般自自然然。在一个和伦理约束缺位的时代,人人无所畏,也无法惧,生生地直面每一天的新鲜和刺激。
当听说哈根达斯也需要通过检测报告表白它的清纯时,人们可以从容地转战“无肉不欢”的比萨店,并知足地安慰自己:红肉的存在感远远超出入口即融的“冰激凌之王”;当看到亲密爱人将头靠在足球男星的肩上时,不是很没风度地搬家走人,而是镇定地知会媒体:她正好累了,他正好很壮,我正好不在。每每从十面埋伏中抽身,现代人就多鼓励自己一次:小处安全才是普通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平寻常生活就是挑战生存安全的最高极限。
也许都不用去猜想伦敦爆炸是针对G8会议还是申奥成功,在这么多生命受到恐怖袭击的时候,这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那些爆炸、劫持和枪击的画面从未停止过,一幕幕;心灵也一次一次在这不分青红皂白的暴烈行径中悸动不已。但对寻常人而言,内心挣扎是小处,饱暖和平是大处;小处动荡是我们的常态,可是大处再晃悠,情何以堪?
于是,还是不要把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当作当头棒喝了,仅仅把它看作:大腕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帅哥汤姆・克鲁斯主演、改编自轰动一时的科幻小说、具有震撼特技效果的历史上最贵的电影。
不幸的是,《世界大战》里冷不丁冒出的一些元素还是让人心中凛然:离异的家庭、吃外卖长大的孩子、不负责的父亲、自私的朋友……这些在平常生活中被现代人无限放大的不安全感,在生存危机面前变得轻如鸿毛;但当这些元素回归到流亡人群中“我爱你”的告白、伴着“摇篮曲和晚安”入睡的孩子、危难中伸出的双手时,在失去生命面前也变得重如泰山了。
到底真正值得人类戚戚惶惶的是什么?斯皮尔伯格在他的影片最后说:所有人类的生存和死亡都不是白费的。
我们能做什么
现代社会中可以成就灾难片题材的事件实在太多了。
7月6日,北京。16时30分,北京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全市用电大幅度攀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值1001万千瓦,北京首次黄色电力预警。与此同时,北京的夏季居然迎来“桑拿”天,高温不让南方,橙色高温警报与黄色电力供需警报交织显威,7月初北京的气温就已持续达到37-39摄氏度,为40年来最高记录。
专家说,高温过去也有,但是没有这么普遍,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现在高温天气的灾害性越来越明显。高温直接带来用电紧张,亦带来用水猛增,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北京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的来水量越来越少,衰减日渐严重。除了电力、水务,与高温相关的应急部门还包括民防、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建设交通等等,高温“烤”验下的现代城市――又一个灾难大片的备拍选题?
信手拈来还有一例,还是北京。对于饱受湿冷潮热之苦的南方人而言,北京之所以为首都,冬天的漫天大雪和夏日的习习凉风曾是潜在的加分点。然而时代变迁,北京近年冬天很少下雪,如果有幸突袭,紧接着的会是一场灾难性的交通瘫痪。想象一下,当你选择在这样的大雪纷飞之夜与人了结恩怨情仇,怅然分手后,还要坚持挺过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塞车状况才能回家疗伤,那分痛只怕早已熬成了恨。
体会到这些现实“灾难”的影视艺术价值,实在有些过于娱乐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伦敦大爆炸的现实面前,《世界大战》背后的斯皮尔伯格还是显出了他的肤浅,且不说影片后半部分流于庸俗的恐怖片处理――将外星人做了等同于吸血鬼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斯氏仿佛也不知道在面临极限恐怖的时候,除了开始时为了自保的相互倾轧以外,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最终又是靠什么走向重获生的权力――影片最后简单的将外星人攻击的覆没归结为细菌的作用,而人性的复苏和重生则是透过一支古树上的新芽来体现。这是斯皮尔伯格浪漫的一面。
或许7月的伦敦悲剧倒可以给《世界大战》增添一些更加真实而深刻的元素。
“我们要上下班,要生活,在城市里还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能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也许只有如常地生活,才是我们对抗的惟一办法。”一位伦敦妇女的积极态度,大难之后冷静得让人钦佩;
“我们又能干什么呢?和生活中许多其他问题一样,我只能闭上眼睛,希望它尽早离开。”这是另一位伦敦公务员的消极态度,重创之后现实得让人共鸣。
而更能反映某种集体意识的则是:人们用了N个理由分析“为什么是伦敦”,却不愿用N+1个理由分析“下一个会是谁”。那么,“下一个”会是谁?能不能没有“下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们需不需要思考?
Hostess: Computer chips and technology are invading all sorts of previously “dumb” devices. Phones are now smart. Cars are becoming connected computers on wheels. Call it the 1)computerization of everything.
Reporter: At this year’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touch pads are everywhere―in phones, in tablets, laptop screens. And Brad Feld has had enough.
主持人:电脑芯片和计算机科技正全面入侵以往的“傻瓜”设备。现在手机都成了智能手机,汽车都渐渐变成一台台带轮子的互联电脑,可谓万物皆“计算机化”。记者:在今年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大小触屏随处可见――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的屏幕。布拉德・菲尔德对此心生厌倦。
Brad Feld: The whole idea that it’s socially acceptable or 2)functionally acceptable to have a whole mass of 3)humanity that’s 4)staring down at a tiny piece of glass and 5)pounding on it with their thumbs is kind of 6)absurd. Reporter: Feld’s a venture capitalist at the Foundry Group. His firm is investing 7)aggressively in startups that are creating new ways for humans and computers to interact.
Brad: Twenty years from
now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8)computing will be
unrecognizable to us
today.
Reporter: But judging
from the displays at 9)CES,
the touch pad 10)craze
hasn’t 11)crested―yet.
Just inside Microsoft’s
enormous 12)booth here,
there’s a giant touch pad
the size of a tabletop. It
looks like the love child of
an iPad and a flat-screen TV. “But it’s a bit different to that”, Steve Clayton’s from Microsoft. Clayton says this table doesn’t just respond to touch; it’s actually watching us, paying attention to where we are―where we’re standing.
Steve Clayton: If I click on one of these images or I tap on one, the image 13)rotates to me, and that’s because this surface, this device, can see. It can see the orientation of my finger and it can present the image towards me.
Reporter: More and more computers are doing just that―paying attention, watching and listening to us. Microsoft’s Kinect responds to gestures. Apple’s Siri listens to our voices. And observant little machines are popping up in places you might not expect. Matt Rodgers is a founder at Nest. His little 14)thermostat observes patterns in your house, then programs itself.
Matt Rodgers: So use it as you should, like, use a normal, you know, non-programmable thermostat―turn it up and turn it down to make yourself comfortable―and Nest will learn from your patterns.
布拉德・菲尔德:好好一个人就知道盯着一小块玻璃屏幕,用拇指左敲右戳的,这样的做法从社交层面乃至功能操作上来说大家竟然都觉得是合宜的,真是匪夷所思。
记者:菲尔德是美国Foundry集团旗下一名风险投资商,他的公司大力投资于研发人机互动新方式的新兴公司。
布拉德:二十年后我们跟电脑的互动方式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会是那么的新奇莫辨。
记者:但从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展示的新品来看,触屏热仍未退却。在这边,微软庞大的展位里面就有一部台面那么大的巨型触屏,看上
去很像iPad和平板电视的结晶合体。“但跟那个又有点不一样”,微软的斯蒂夫・克雷顿如是说。他透露,这款触屏桌面不单只对指触命令能作出反应,实际上它还在观察我们,留意着我们在哪里,如我们站立的方位。
斯蒂夫・克雷顿:只要我点击或者按着其中一幅图片,那图片就会转向面对我打开,那是因为这平面、这种装置本身看得见周遭的一切。它可以辨认我手指的方向,从而能为我正向展示图片。
记者:越来越多的电脑正是往这方向走――关注、观察、倾听我们。微软的体感游戏设备Kinect能应玩家的动作姿势而运行。苹果的Siri能识别我们的语音指令。而这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小仪器正陆续现身在很多你预料之外的地方。麦特・罗杰斯是Nest的创始人之一。其公司出品的小型温控器能观察你家里的调温模式,然后自我编程、自动调温。
麦特・罗杰斯:就像你用平常那些非编程的温控器一样――按自己的舒适度要求调高调低的,然后Nest就会从中了解到你的模式。
Reporter: If you turn up the heat and then leave the house, Nest has sensors that will notice you are out and turn the heat down. You end up programming the computer inside this thermostat without even realizing you’ve done it. And John Underkoffler envisions a day where machines all around us respond to how we move and what we want. Underkoffler’s best known as the brains behind the futuristic computers in Steven Spielberg’s film Minority Report. Spielberg didn’t want Tom Cruise to mess around with keyboards or touch screens in a film set in the future.
J o h n U n d e r k o f f l e r : W h e n I proposed to Steven that it could be a gestural interface that it would be body-centered―human-centered―and that you could literally point at the screens and command the pixels and sift data using your hands at a distance, I think Steven loved that idea.
Reporter: So Cruise stands in front of a screen and conducts his computer like Mickey Mouse in Fantasia.
Underkoffler built a working model at MIT. After the movie, he refined it and started a company called Oblong. For now, the full Oblong system can cost up to half a million dollars, but eventually he hopes it will control all sorts of common machines.
John: Obvious computers like laptops and desktops, but also computers that you don’t think about―the front of your microwave oven, the dashboard of your car, the TV set in your living room.
Reporter: And Oblong executives at CES say they see more and more signs this transformation is on the way.
记者:如果你把室温调高了,然后离开房子,Nest温控器的感应装置会注意到你已经外出,继而将温度调低。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你已经完成对温控器内置电脑的编程工作了。约翰・恩德柯福乐更预言,将来我们周围的机器全部可以按我们的一举一动及所需所想而反应。他曾是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少数派报告》幕后设计片中那些未来科幻电脑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因此为人所熟知。斯皮尔伯格当时不想片中的汤姆・克鲁斯在未来时空的电影场面还要敲键盘或者按触屏什么的。约翰・恩德柯福乐:我当时就跟斯蒂芬提议说,可以设计一个手势操作界面,更以肢体动作为导向,更以人为本的一套操作模式,基本上,你可以远距离对着屏幕用手指指点点就能操控像素选择数据了。我想当时斯蒂芬就爱上了这个主意。
记者:于是大家就看到了汤姆・克鲁斯像《幻想曲》里的米老鼠那样站在屏幕前指挥自己电脑的一幕。
恩德柯福乐按自己的设想在麻省理工大学为电影做出了一台可操作的模型。影片拍摄过后,他把这台电脑进一步调试完善,并成立了一家名为Oblong的公司。目前,完整的一套Oblong系统叫价达五十万美元,但他希望此系统最终能统帅所有普通机器设备。
奥斯卡最佳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phen Spielberg)如此形容他获奖时的心情:“这就像在我人生中最漫长的干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瓢甘霖。”
获得奥斯卡通常被视作职业生涯的巅峰和一个电影艺人终身最伟大的成就。面对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漫长的焦虑之后――在提名宣布和最终获奖者揭晓之间毕竟相隔了六周之久――发自内心的情绪终究会在那个毫无防备的时刻彻底爆发,而先前所有的故作矜持和强装镇定也在刹那间土崩瓦解。
2002年,首位黑人奥斯卡影后哈利・贝瑞(Halle Berry)的获奖感言令人动容。在莹莹泪光中,她感谢了所有可以想到的人(如果逐一列举的话,这份名单可能会占掉半页篇幅。那段视频在互联网上几乎随处可见,不妨去YouTube上搜索一下)。
哈利・贝瑞当时在台上几乎泣不成声,所有观众都多少被这个阵势吓了一跳。但是,事实证明,最惊讶的还是哈利・贝瑞本人。她在事后接受美国《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专访时说:“那天晚上我几乎灵魂出窍。但是在次日早晨,当我看录像带时,我想:‘哦,天呐,我完全失控了。’”但是,哈利・贝瑞为此无怨无悔:“那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而且也让许多人为此思索。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奥斯卡领奖台上的感言从长度和内容上看都千变万化,但是其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言简意赅地把话说完。费雯丽(Vivien Leigh)是惜字如金的典范,她在领取《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奖项时感谢了“塞尔兹尼克先生、我所有的同事以及最重要的马格丽特・米切尔小姐”。
近年来,这样简短的发言近乎绝迹。在1990年,乔・派西(Joe Pesci)凭借《好家伙》(GoodFellas)中的表演赢得了最佳男配角,这是当年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在接受小金人时,乔・派西创下了奥斯卡历史上最短感言的纪录:“不胜荣幸。谢谢。”(It’s my privilege.Thank you.)
迈克尔・莫波格 Michael Morpurgo
1943年出生在英国的赫特福德郡, 著名作家、诗人、编剧和填词人,他是英国儿童、青春文学最畅销作家之一。曾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英语和法语,毕业后进入一所小学当老师。“我们必须每天为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但是我却逐渐地厌倦书本上那些不变的故事。我决定告诉孩子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莫波格在教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说故事的天赋。莫波格迄今为止的作品已有百余部,得奖无数。多部作品曾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和歌剧。《蝴蝶师》、《健介的王国》、《柑橘与柠檬啊》和《战马》是作家自己最满意的四部创作。
在成为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以前,《战马》只是一本短小精悍的儿童读物。即便作者迈克尔・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本人也没有想到,这本小说会在时隔30多年后,受到如此大的追捧。
1982年,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出版了这本名为《战马》的小说,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男孩和他心爱的马的故事。尽管当时评论界给予《战马》的评价很高,但这并不是莫波格最受欢迎的作品。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时莫波格曾因为《战马》获得英国久负盛名的惠特布莱德奖文学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为此,莫波格乘坐一辆豪华轿车去参加典礼,然而到了晚上,他就发现这辆轿车神秘消失了,最后他搭地铁回家。
直到2007年,《战马》首次被改编成戏剧,登上伦敦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的大舞台之时,这部作品才开始为更多人所知。由于舞台上无法用真马,南非的Handspring木偶公司特地制造出原始尺寸的木偶马来饰演原著中的那匹叫做乔伊的马。这场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让现场的观众感动至流泪,也打动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
在观看过《战马》的舞台剧后,斯皮尔伯格决定将它改编成电影,由英国演员杰里米・厄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艾米丽・沃森演出,并于2011年12月搬上银幕。2012年2月,带着六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战马》来到中国,再度征服了观众。
如今,《战马》的作者迈克尔・莫波格已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战马》仍然不是他最畅销的作品,他本人也透露:“如果《战马》销售量能达到1500本一年,我会十分惊讶的。”
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这位年过六旬的作家,让他为我们重新讲述《战马》的故事。
《战马》源自真实的奇迹
时代周报:首先要祝贺你,你的作品《战马》,无论是书,还是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
迈克尔・莫波格: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好。这是一部儿童作品,不过我是从马的视角来创作的。对于战争来说,我并不想仅从一个角度去看,我希望能够全面地去观察,去观察战争所能带来的各方面的痛苦。
时代周报:为何你会选择马作为你故事的主角?这个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呢?
迈克尔・莫波格:我住在英格兰西部德文郡的一个小乡村,那个村庄人烟稀少,只有80多号人。40年前,我全家就搬到那边住了。村里有三个老人,他们都是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曾在法国打过仗。其中一位更在骑兵团呆过。听起来很有趣,因为我自己就住在农场,我们家有养马,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也骑马。马在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对这个角度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去拜访了这位老人。
这位老兵告诉我,在战争中,马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和当时很多士兵一样,年轻,恐惧战争,希望早早回家,但这些,他都没办法告诉他的战友们,他只能告诉他的马。
他去喂马时,都站在他的马旁边,告诉他的马儿他的麻烦。他也告诉我,马儿在战争中也遭受了很多痛苦。那时天气不好,下着雨,有些战马会感冒,病得很重,饲料也很糟;他还告诉我在战争中他们是怎样使用马的,用它们为骑兵服务,用它们去运输重型武器,这些故事听起来都非常有意思。
时代周报:这个老兵叫什么名字呢?
迈克尔・莫波格:他叫Budgett上尉,他告诉我故事的时候,已经80多岁了,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他没有机会读到我的故事。
在这之后,我自己也做了一些调查。我去了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我问博物馆的人,在整个“一战”期间,英国究竟有多少战马被送到战场?他们告诉我,有100多万匹。之所以需要这么多马,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战争条件并不好,有时一场大雨后,路面状况相当糟糕,又湿又滑,当时的车走不了,骑兵团的马承担了主要的运输重任。
我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那有多少马从战争中回来了呢?他说具体并不清楚,只有65000多匹吧,也就是说,不超过十分之一的马可以回家。
这仅仅是从英国方面去调查的。那么其他国家呢?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这些国家在战争中都要用到战马。之后我去做了更深入的调查。当然,具体的数字我们没办法得知,在整个“一战”中,有1000多万匹马死于战场,这和死于战场的士兵人数相当了。
我意识到,人和马在战争中是并肩作战的。如果我想要写出一部描述“一战”的作品,我没办法仅从英国的角度,或者德国的角度,或者法国的角度去看,我希望能够写出一部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的作品。我发现,如果我能从一匹马的经历切入的话,比如说,一匹来自英国的马,它在战争中的历险,这匹马在战场上,也许曾经在法国的农庄里,也许它也会被德国人俘虏,我想我能够通过这匹马的视角去看整个战争给大家带来的种种考验。
时代周报:有人曾评价你的作品“拯救了众多渴望梦想的小小心灵”,与此同时,《战马》一片在中国上映之后,网友批评最多的,是此片“太不切实际了”,比如战争中经历这么多磨难之后,主人和马怎么会最后相认呢,对此你如何看待?
迈克尔・莫波格:我觉得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战马》是由真人故事改编。我的作品中说的一个男孩在战争最后找到他的马的故事,在现实世界里这的确发生过,而且有三四个例子。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例子,有个男孩和他的马一起去法国的战场。战争中,他受了伤被送到医院里,马也下落不明,他以为他的马在战争中死了。战争结束后,他返回英格兰。有一天,他在英格兰北部的小镇走着。那个年代,英国人喜欢用马来送牛奶。就在那一刻,他在街上看到有一匹马正在送牛奶,那匹马正是六年前和他一起去法国的马。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但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奇迹。
时代周报: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战马》之中也有描写战争的场面,也有一些残酷的离别与死亡的场面,你如何在作品中淡化战争对孩子可能带来的残酷影响?
迈克尔・莫波格:这非常困难。我相信,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孩子们,但我并不仅仅只写给他们,我只是讲述我的故事。
我讲的是战争的故事,战争中总有人会死亡,孩子会死,士兵也会死,这是让人悲伤的事实。你在描绘这些故事的时候,不管是为小孩还是成人,为谁写并不重要,坦诚地说,你必须写出你自己的真实感受。
据我所知,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包括中国,都非常清楚,在经历战争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死亡,这令人感到悲伤。所以你必须写一个能够反映悲伤的故事。有时候读者在阅读时会觉得难以接受,不过我认为,就是希望他们能够阅读到这些难以接受的事实,这就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特别是给孩子们。
我并不希望将战争描绘成充满刺激的冒险,我也不想给它注入任何乐趣。这不是童话故事里的冒险,这是真实的战争。人们会在战争中经历生离死别。所以,你必须带着尊重与诚实去讲述这些故事。是的,一些情节确实让人难过,但我想有一样东西比这些悲伤的情节更重要,那就是希望。你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了。在故事的最后,那匹马乔伊活下来了,它的主人艾尔伯特也活下来了,艾尔伯特的朋友并没有,小女孩艾米丽也没有,尼科尔斯上尉也没有,德国士兵也没有,但是,这就是生与死。我想,任何一个描述战争的人,都必须接受这样的残酷。
斯皮尔伯格试图拍出约翰・福特式电影
时代周报:你看过电影版《战马》,对于导演的改编是否满意?影片是否达到了你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效果?
迈克尔・莫波格:是的,我看了在纽约的首映,我也在伦敦看了,这部电影我总共看了四遍。
我觉得导演试图将这个故成一个宏大的、史诗般的,非常约翰・福特(美国导演,作品有《关山飞渡》、《愤怒的葡萄》等)式的电影,电影有一个巨大的前后对比,先是平静的乡村,年轻的男孩和马儿一起长大,然后糟糕的战争来袭。我想,导演将这种反差诠释得很好。
我对导演的改编挺满意的,我觉得他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当然,当你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你不能指望电影照搬你书中的所有情节。那是电影,和书的表现手段不一样,你只能期待导演能够抓住你作品中的核心。斯皮尔伯格将《战马》塑造成一部有关勇气、一个男孩和他的马之间的爱以及希望的故事,这也是我的书所希望表达的。
时代周报:电影《战马》是受舞台剧《战马》启发而拍的,你觉得舞台剧《战马》如何呢?
迈克尔・莫波格:一次非常了不起的改编,他们成功地将这个故事搬到了舞台上。如果你观看过的话,一定会被剧中生动活泼的战马征服的,那是一个巨大而有趣的木偶战马。
目前《战马》的舞台剧正在世界各地巡演,包括美国的百老汇、加拿大、澳大利亚,我希望在未来的两年内在北京演出。
据说英国国家剧院正在和北京方面的人谈,如何将这部舞台剧在中国推出。我想《战马》将会是中国人民喜欢的一部舞台剧,因为它的艺术形式。事实上,中国人民在戏剧和木偶戏上也有着光荣的传统,并延续了好几百年。我相信中国的观众在观看以后会大笑并且喜爱它的。
这是一部涵盖音乐、木偶戏和戏剧的优秀作品。这部舞台剧有很棒的音乐,有为乡村歌唱的歌曲,有为士兵们歌唱的歌曲,里面有很多音乐和木偶戏片段,也有戏剧的部分。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像《猫》或者《歌剧魅影》那样的大型音乐剧,这只是一部有音乐的戏剧以及木偶戏而已。
时代周报:《战马》一片虽然上映广受好评,不过在最近的奥斯卡大奖却没有得到一个奖项,对此你是否感到遗憾呢?
迈克尔・莫波格:说实话我并不怎么介意。这部电影有六项奥斯卡提名,我觉得还不错。如果能拿至少一项,我也会很高兴。不过电影最重要的是观众们喜欢与否,而不是它是否拿了奥斯卡。这部电影在全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还有中国都深受观众喜爱,这就足够了。
一开始我只是喜欢讲故事
时代周报:对你来说,写作是否算是你儿时梦想的延续?
迈克尔・莫波格:并不算是。幼时的我并不知道将来要从事写作。那时我只喜欢运动,在乡间到处乱跑,也不喜欢读书或者写作。从学校毕业以后,我一开始是一名教师,在小学教那些年纪在8岁左右的孩子们,当然,那是40年前的事情了。
在学校里,我发现,我所在的那个班的35名学生,全都喜欢听故事。一开始我在班里面为他们朗读了很多故事,有一天,我决定讲一些我自己编的故事。他们很喜欢,于是我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说下去。一到两年后,我才将这些故事逐一写下来。可以说,我的写作生涯源于给班里的孩子们讲故事。
时代周报:你大部分作品的灵感是如何得来的?
迈克尔・莫波格:我早期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源于和班里孩子们交流。我自己也有孩子,因此我的很多故事都是关于孩子与家庭的。还有一些与乡村有关,因为那是我一开始写作最熟悉的地方。然后我发现,或许我可以写一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写一些历史,或者我去过的地方发生的故事。有时候我会去很多地方,和当地懂得更多的人们交谈,他们也给我的故事提供了素材。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遇到了那名在乡村的老兵时,我决定尝试写一个与孩子无关,与现代无关,而是一个讲述过去历史的故事,我也不得不为此做很多研究。事实上,《战马》是我第一部严肃的作品。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做一些不同的尝试,拓宽我作品的范围。
时代周报:迄今,你已创作了百余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儿童文学最美妙的部分在于什么?
迈克尔・莫波格:当你写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就如同沉浸在一个梦里一般。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做梦,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梦里。作为一个作家,很多时候我就像沉醉在梦里一样,然后我会把这种体验写下来。有时我觉得这很难,我的梦就是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就是我的梦。当我用手将它们描述出来时,感觉就像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
然而,当一本书完成之后面向读者的时候,我发现另一个美妙的地方在于,当我访问不同的地方,孩子们会告诉我他们读了我的故事后的感受。如同你曾经做过的梦,如今传递到其他人那里,让他们也感受到。我爱死这种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梦的感觉。
孩子们读我的作品,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莫波格先生,你的故事让我流泪。这意味着他们被我的故事感动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能够被你的作品打动,说明你的故事触动到他们的心灵,如果你的故事足够触动他们的心灵,那也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对我来说,这是写作最美妙的地方。
时代周报:你现在还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吗?
迈克尔・莫波格:当然,我一直都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三天以前,我来到牛津,给当地850名孩子讲故事,大部分是和《战马》有关的,孩子们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我其他作品。我自己写过120部作品。
时代周报:《战马》是你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能否介绍一下你近期出版的作品呢?
1.战争,熄灭希望之火
《辛德勒的名单》所描绘的第二次世界战争,是一个摧残生命、灭绝人性的世界。影片中犹太人被随意侮辱,被随意杀死。法西斯分子也同样可悲地丧失了作为人的一切美好的品质,所有人都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导演选择用黑白片来进行电影故事的叙述,突出这种历史的苍凉和生命的卑微。同时,借用“黑”“白”两色,隐喻着受难者的遭遇与集体境况。并通过沉闷的“黑”“白”两色,让我们体会到在当年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犹太民族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任由德国纳粹宰割时的痛苦无助。同时,“黑”与“白”两色的运用,更能引发新世纪观众对这一段悲惨历史的回忆与共鸣。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二战时期的影像资料全部都是黑白的,所以,在观众的心中,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也都仿佛是黑白色的:黑白的集中营、黑白的杀戮场面、黑白的废墟……《辛德勒的名单》也以近似于纪实的视角和风格,将观众在观看这一影片时的心理感受进行拉近,从而让其能够更为真切的感受到战争时期所造就的震撼和压抑。
本片在展现战争阶段时,唯一的色彩就是那个犹太小女孩所穿的红衣,并且其在黑白影像中每出现一次都给主人公辛德勒带砬看蟮男睦沓寤鳌6在此影响下,辛德勒也完成了从一个利欲熏心的商人到无私无畏的英雄的过程。红色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起到强调的作用。在街道上混乱的人群中,小女孩的出现特别的扎眼。更重要的是,红色象征着无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征着战胜邪恶的勇气与力量。小女孩第一次出现,她躲过了纳粹的捕杀,藏在了床下。但她爬进床下的一刻,衣服鲜艳的颜色也消失了,这也意味她即将消逝的生命。红色第二次出现时,小女孩儿已经死去,她的红衣沾满了泥污,辛德勒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触动。红色在影片中的出现,代表了辛德勒顿悟的过程。辛德勒在目睹生命不断遭受摧残的过程中,他的善良之心逐渐觉醒,以至于后来他倾家荡产来解救犹太人。这一转变的过程使辛德勒的形象更加真实,也更加具有人性。而灰暗中的红色所代表的原本是生机与希望,它在影片中逐渐被黑暗所侵蚀,在这一过程中,红色的消亡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情感的消失,那可以说是法西斯的人性,也可以说是犹太人民生的希望。
2.战争,“百姓”之劫难
在影片中,辛德勒出场之际,就向观众尽情的表现了他的奢侈和豪华:如何细心的筛选领带,如何搭配服装,如何挑选配饰等等,甚至细小到袖子的袖扣,辛德勒都佩戴的一丝不苟。最后,镜头移动到辛德勒胸前的纳粹胸章,从而将他的形象渲染的跃然纸上――一个地道的绅士,一个富有的商人,一个德国纳粹分子。而反观最为普通,也最为无辜的犹太百姓,在他们被纳粹士兵押往集中营时,这些犹太人的衣着,大多是杂乱无章且残破的。即使在这一桥段中,影片没有安排任何的对话,但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对比,就好比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给予观众以压抑和悲愤。同样,那些被迫生活在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民,所有人的形象都表现出一种毫无层次但又层层叠叠的沉闷与厚重,那些脏乱而又沉闷厚重的衬衣或是外套已经成为一种“战争枷锁”,展现出犹太人在战争时期所受到的纳粹党“重重禁锢”的形象,从而更将二战时期被屠杀的犹太人的悲惨形象刻画入微,让观众从影片的细枝末节处感受到普通犹太人民的水深火热。
同时,在《辛德勒的名单》中,还有一处场景将犹太人和纳粹党员辛德勒之间的处境进行了更加鲜明的对比。那是当辛德勒走进原本属于那个犹太家庭宽敞明亮的房子,而犹太家庭则被纳粹士兵赶进一间逼仄黑暗的小屋子;进而又引出了辛德勒在宽阔的房间里神采飞扬,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四周安静祥和,他满意地说“再没有比这里更棒的了”。而狭小空间的犹太家庭则神色狼狈、垂头丧气,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旁边小孩哭闹,人声嘈杂;男主人不安的咆哮“还有比这里更糟的地方吗?”通过明显的对比,越发地凸显出纳粹党员辛德勒和犹太人家庭在时代的局限下命运发展的强烈反差,更加让观众感受到,所谓战争,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在成为美国第51个州之前曾是一个统一的王国,是1810年卡美哈美哈国王一世经过征战各岛后建立的,他因此也成为夏威夷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现在他的故事将被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搬上银幕,而扮演卡美哈美哈一世的演员不是别人,正是具有夏威夷血统、目前走红好莱坞的"蝎子王"岩石。岩石原名道恩・约翰逊,本是美国很有人气的摔跤手。凭借新近推出的《蝎子王》,具有俊朗外形和强健体魄的他迅速在影坛窜红。
成龙将“环游地球80天”
成龙将在翻拍的经典影片《环游地球80天》中扮演主要角色,但这个角色不是原著中的主角、英国绅士弗格,而是一个寻求避难的小偷。本片根据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同名作品改编,背景是工业大革命,但改编影片的主角不是环游世界的弗格,而是成龙扮演的人物,此人因偷了一尊贵重的玉佛而跑到弗格那里避难。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成龙扮演的角色为弗格提供向导并保护他,还教导弗格如何打开心扉,面对不同的文化。
《一个明星的诞生》将被重拍
华纳电影公司计划重拍经典名片《一个明星的诞生》,威尔・史密斯有望担任主角。影片描述了一位酗酒的摇滚歌星,经历了自己的事业由绚烂到衰落的过程,而他亲手培养的女歌手,在和他相爱、结婚后,从无名之辈变成巨星。即将重拍的将是这部影片的第四个版本,之前的版本分别是1937、1954和1976年拍摄的。前两个版本的男女主角均得到当年奥斯卡奖最佳男女演员的提名,而由克里斯多弗森和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1976年版本则加入了更多摇滚音乐场面。
第2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举行
第2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于6月下旬举行,共有来自俄罗斯、德国、芬兰、捷克、希腊、伊朗等13个国家的15部影片参赛,其中包括改编自托尔斯泰名著、由意大利人导演的《复活》。开幕式上放映了法国悬疑片《8个女人》。莎朗・斯通、朱丽叶特・比诺什等影星应邀出席电影节。莫斯科电影节自1959年起举办,1972年被国际电影制片商协会联合会确定为世界A级电影节。为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俄罗斯政府于2000年决定将莫斯科电影节从以前的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
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卷走310亿美元
尽管去年全球经济低迷,但好莱坞几家主要的电影公司还是通过各种发行渠道,包括影院、录像带和DVD租赁、收费电视等收入了310亿美元,比2000年多了13亿元。这几家大公司包括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和华纳兄弟。据统计,录像带和DVD租赁业贡献了40%的收入。
梦工厂筹拍观鸟电影
野外观鸟并不是一项十分大众化的活动,如果还要把这个需要整天躲在树丛中一动不动的爱好拍成电影并被观众接受,实在是一个挑战。不过梦工厂似乎不怕这个挑战,因为他们准备把这个看似枯燥的事情变成笑料不断的喜剧。本片讲的是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后北美前所未有地出现了众多鸟类种群,三个观鸟爱好者为了创造观察种类的记录来到阿拉斯加的一个小岛,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手段。
韦伯最新音乐剧在伦敦首映
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日前在伦敦推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孟买之梦》(Bombay Dreams),结果得到了英国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这部音乐剧是韦伯创作的“宝莱坞”(印度电影业别称)爱情故事,与他以前的音乐剧风格迥异。该剧讲述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孟买男孩与当地一个影业巨头的女儿相爱,并成为著名影星的故事。首演结束后韦伯出现在舞台上,赢得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次日伦敦报纸将其称为自《日落大道》以来韦伯最好的作品。这对韦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他以前的作品如《猫》和《歌剧院幽灵》都尝试了全新的风格,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小甜甜布兰妮名列《福布斯》名人榜榜首
年仅20岁的流行歌后“小甜甜”布兰妮最近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名人,将去年的榜首人物、影星汤姆・克鲁斯以及高尔夫名将“老虎”伍兹、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麦当娜、U2乐队、玛丽亚・凯丽、迈克尔・乔丹等众多大腕甩在后面。《福布斯》是综合了这些名人的收入、曝光率等因素后列出年度排行的,虽然布兰妮在收入单项排名仅名列第25位,但过去一年全球媒体对她的演艺事业及个人生活所进行的密集报道,使她最终在综合排名中胜出。其他入榜的名人还包括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作家斯蒂芬・金等。
詹妮弗・洛佩兹工作生意两不误
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兹在拍戏唱歌之余也不闲着,像许多名人一样,她也忙着用自己的名气挣钱。标有J.Lo(洛佩兹的英文昵称)标志的系列产品不久将推出,如T恤、海报、挂历、贺卡等受洛佩兹迷喜爱的专卖品。她的生意还包括服装和餐馆,今年还将有洛佩兹香水推出。
墨西哥导演将执导《哈里・波特》第三集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已与华纳兄弟公司正式签约,将执导《哈里・波特》第三集《哈里・波特和阿兹卡班的囚徒》。阿方索擅长导演儿童影片,他以前的作品,例如《小公主》和《远大前程》都受到广泛的好评。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是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考试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为高校选拔适合专业培养的考生提供基本依据。
二、考查要求
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基本艺术常识、影视作品分析及故事创作的能力。
三、考试科目和分值
统考科目为艺术常识、故事创作、影视剧评论写作三门。
艺术常识100分、故事创作100分、影视剧评论写作100分,三门总分满分300分。
四、各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艺术常识
1.美术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类型、作者、内容、主题、流派(画派、思潮、主义、团体等)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1)秦兵马俑(秦、泥塑、彩绘、佚名)
(2)《洛神赋图》(东晋、绢本设色、顾恺之)
(3)《兰亭集序》(东晋、书法、王羲之)
(4)《清明上河图》(北宋、绢本设色、张择端)
(5)《开国大典》(1953年、油画、董希文)
(6)《最后的晚餐》(壁画、文艺复兴全盛期约1495-1498年、达芬奇、古典主义)
(7)《日出·印象》(油画、1872年、莫奈、印象主义)
(8)《思想者》(雕塑、1880-1900年间、罗丹)
(9)《记忆的永恒》(油画、1931年、达利、超现实主义)
(10)《玛丽莲·梦露》(双联画、1967年、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
2.音乐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创作时代及背景、曲作者、种类、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以及产生的影响。
(1)《十面埋伏》(琵琶曲,王君锡传谱)
(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陈钢、何占豪)
(3)《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冼星海)
(4)《二泉映月》(二胡曲,华彦钧)
(5)《茉莉花》(江南民歌,何仿加工创作)
(6)《命运交响曲》(交响乐,贝多芬)
(7)《月光》(钢琴曲,德彪西)
(8)《乡村骑士》(歌剧,马斯卡尼)
(9)《自新大陆》(交响曲,德沃·夏克)
(10)《天鹅湖》(芭蕾舞曲,柴科夫斯基)
3.戏剧文学部分
通过阅读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作品的国别、作者、内容、主题及人物关系。
戏剧篇目:
(1)《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2)《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
(3)《等待戈多》(爱尔兰,塞缪尔·贝克特)
(4)《牡丹亭》(中国,汤显祖)
(5)《雷雨》(中国,)
(6)《茶馆》(中国,老舍)
文学篇目:
(1)《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2)《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4)《理智与情感》(英国,简·奥斯汀)
(5)《红楼梦》(中国,曹雪芹)
(6)《阿Q正传》(中国,鲁迅)
(7)《家》(中国,巴金)
(8)《围城》(中国,钱钟书)
(9)《金锁记》(中国,张爱玲)
(10)《长恨歌》(中国,王安忆)
4.电影部分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作品的国别、导演、剧情、人物关系、视听语言及画面造型等。
中国部分:
(1)《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
(2)《小城之春》(费穆)
(3)《霸王别姬》(陈凯歌)
(4)《芙蓉镇》(谢晋)
(5)《城南旧事》(吴贻弓)
(6)《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7)《花样年华》(王家卫)
(8)《一一》(杨德昌)
(9)《刺客聂隐娘》(侯孝贤)
(10)《卧虎藏龙》(李安)
(11)《英雄》(张艺谋)
(12)《江湖儿女》(贾樟柯)
(13)《流浪地球》(郭帆)
(14)《地久天长》(王小帅)
(15)《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原名:杨宇)
外国部分:
(1)《摩登时代》(英国,查理·卓别林)
(2)《精神病患者》(英国,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3)《天堂影院》(意大利,朱赛佩·托纳托雷)
(4)《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维托里奥·德·西卡)
(5)《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俄罗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6)《辛德勒的名单》(美国,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7)《阿甘正传》(美国,罗伯特·泽米基斯)
(8)《四百下》(法国,弗朗索瓦·特吕弗)
(9)《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弗兰克·达拉邦特)
(10)《罗拉快跑》(德国,汤姆·提克威)
(11)《放牛班的春天》(法国,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12)《小鞋子》(伊朗,马基德·马基迪)
(13)《绿皮书》(美国,彼得·法拉利)
(14)《小偷家族》(日本,是枝裕和)
(15)《何以为家》(黎巴嫩、法国、美国,娜丁·拉巴基)
5.电视部分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时代背景、类别、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等。
电视文艺:
(1)《大江大河》(电视剧,孔笙、黄伟导演)
(2)《白鹿原》(电视剧,刘进导演)
(3)《都挺好》(电视剧,简川訸导演)
(4)《小欢喜》(电视剧,汪俊导演)
(5)《唐顿庄园》(电视剧,[英]布莱恩·派西维尔、詹姆斯·斯特朗导演)
(6)《等着我》(电视栏目,中央电视台)
(7)《上新了·故宫》(电视栏目,北京卫视)
(8)《中国达人秀》(电视栏目,东方卫视)
(9)《大脑》(电视栏目,江苏卫视)
(10)《声入人心》(电视栏目,湖南卫视)
纪录片:
(1)《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导演)
(2)《持摄影机的人》(吉加·维尔托夫导演)
(3)《德兴坊》(江宁导演)
(4)《激荡中国》(陆熠欣导演)
(5)《幼儿园》(张以庆导演)
(6)《美丽中国》(菲尔·查普曼导演)
(7)《二十二》(郭柯导演)
(8)《人间世》(周全导演)
(9)《假如国宝会说话》(徐欢导演)
(10)《四个春天》(陆庆屹导演)
6.考试方式
通过填空、选择、匹配、判断、简答、论述题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文艺常识。
本科目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故事创作
1.创作内容
(1)事件: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件构成。
(2)人物:构成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a.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b.人物之间的关系。
c.性格的发展。
(3)场面:构成事件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a.适当介绍时间、地点。
b.环境的特征。
c.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a.主题健康。
b.不要将主题直白地讲出来,而要通过故事传达出来。
2.创作要求
(1)立意明确清晰;
(2)情节合理独创;
(3)角色鲜明生动;
(4)结构合理巧妙;
(5)语言自然流畅。
3.考试形式
(1)根据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编写相关的故事。故事内容必须用到图片等资料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1500字以上。
(三)影视剧评论写作
1.影评内容
(1)对主题的揭示
要求考生通过对作品的读解,准确把握影片内容和主题。
(2)对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把握情节的发展,对情节的设置与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之间的关系有准确认识。
(3)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有所分析。
(4)对画面和声音的初步读解
要求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声音进行分析。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影评要求
影视剧评论要求紧扣影片进行分析评论。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言之有理、个性鲜明的文章。
在2012年即将来临之际的圣诞档期,有三部这样的大作登上院线,他们分别是《碟中谍4:幽灵协议》(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暮色4:破晓(上)》(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1)以及《黑夜传说4:觉醒》(Underworld: Awakening)。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12月档期向来是抢钱好时机,相信这三部电影都会有不俗表现,同为四部曲,必将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且听我娓娓道来。
No.1
《碟中谍4:幽灵协议》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1日
成长轨迹:1996年5月22日《碟中谍》
Mission: Impossible
2000年5月24日《碟中谍2》
Mission: Impossible II
2006年5月5日《碟中谍3》
Mission: Impossible III
主创变化:四部电影换了四名大导,四名独具风情的女演员(如果你想把她们叫做花瓶也行),唯一不变的是铁打的靓汤――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和一众男配,动作纯爷们与高科技宅男们一众让这个系列在15年之后继续放光彩。
掘金历程:1996年《碟中谍》北美上映,豪取1亿8000万美金,这是一部动用了跨国阵容的谍战动作巨作,在法国红遍街头巷尾的大叔让-雷诺(Jean Reno)以及有着“法兰西美神”之称的艾曼纽-贝阿(Emmanuelle Béart)使得这一“不可能任务”系列获得开门红,伊桑-霍特(Ethan Hunt)这个名字也变成了传奇,与《007》系列中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谍影重重》(The Bourne Identity)系列中的杰森-伯恩(Jason Bourne)、美国电视剧集《24小时》(24)里面的杰克-鲍尔(Jack Bauer)一起,成为战斗能力超强、个人魅力绽放、单枪匹马能解决一个兵团的新世纪动作偶像。
当年34岁的汤姆-克鲁斯与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的父亲,老戏骨强-沃特(Jon Voight)一起创造了票房神话,虽然输给了美国主流大片《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和灾难片《龙卷风》(Twister)成为1996年排名第三的影片,但全球影响力不可小觑,在15年后继续大放光芒。
吴宇森担任导演的《碟中谍2》是系列中最成功的一部,北美市场2亿1500万美金、全球5亿4600万美金的成绩让这个系列红到发紫,成为当年全球掘金状元,吴宇森的动作片哲学一下子被全世界所知,自由飞翔的白鸽与熊熊燃烧的火焰、靓汤的专用摆酷黑色墨镜与修身大长摆黑色风衣俨然成为一种符号,被后世争相模仿(有的也是恶搞)。
别忘记了这集的女主角――来自赞比亚的女星桑迪-牛顿(Thandie Newton),她那娇小身躯与坚强眼神着实让人难忘,《碟中谍2》为她带来了良好的星路开端,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Crash)以及《2012》中的总统之女让人惊艳,无法想象当年的小女子已出落得如此可人。
古今票房与口碑难以两全,全球吸金的《碟中谍2》风评并不理想,这与《碟中谍3》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输掉了口碑,后者却输掉了美元。
《碟中谍3》成为经典美国电视剧集《迷失》(Lost)制作人J-J-艾布拉姆斯( J.J. Abrams)电影导演职业道路的处女作,他聚合了英国“不务正业”青年西蒙-佩吉(Simon Pegg)、《黑客帝国》(Matrix)老大劳伦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奥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亚裔美女Maggie Q,但仍然无法阻挡《碟中谍3》成为该系列中票房最低影片……1亿3400万票房同10年前的《碟中谍》相比还少了4600万美元,这还是并未把通货膨胀因素计算在内的客观数字。
或许是观众由于大量飙车场景而急速分泌肾上腺素,使得他们已无法自主观赏影片,加上片中出现的反面角色脸上似乎都写着“打死我吧”,太过程式化的表演让本片只能拿到及格的分数。有人质疑J-J-艾布拉姆斯是否在用电视剧的执导手段拍电影,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而影片总长只有短短2小时,不像电视剧集一般可以用几百集来抖包袱,而《碟中谍3》变成了众多元素聚合的超级市场,让观众消化不良。
不过J-J-艾布拉姆斯经历了《碟中谍3》的不如意之后,在电影道路上越走越明朗,2009年重新创作的《星际迷航》(Star Trek)大获成功,成为新千年的科幻经典,也有望拍到第四部,加油加油!
未来展望:在《碟中谍3》创造了系列票房最低的五年之后,特工伊桑-霍特(Ethan Hunt)带着自己的秘密武器卷土重来了,这次他将会在克林姆林宫调查一起爆破案件的起因。本片导演由皮克斯系的布拉德-伯德(Brad Bird)担任,曾因拍过《料理鼠王》(Ratatouille)获得好评的他表示,“我之前从未接过间谍题材的电影,但是只要你看过《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就能知道我非常喜欢这类题材。”演员方面,今年大红的动作男星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也加入本片,他的角色亦正亦邪,尚不知与阿汤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女主角宝拉-巴顿(Paula Patton)也绝非花瓶那么简单,她之前在《珍爱》(Precious)中的表演证实了这名家乡就在好莱坞的女星的演技与美貌一样,不容忽视。
No.2
《暮色4:破晓(上)》
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1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18日
成长轨迹:2008年11月17日《暮光之城》
Twilight
2009年11月20日《暮色2:新月》
The Twilight Saga: New Moon
2010年6月30日《暮色3:月食》
The Twilight Saga: Eclipse
主创变化:铁打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铁打的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铁打的泰勒-洛特纳(Taylor Lautner)与流水的导演(其实导演是谁并不重要……)
掘金历程:《暮色》系列1、2、3逐年刷新纪录,从1亿9200万美金、2亿9600万美金到3亿美金的傲人数据让制片方迫不及待宣布第四部,也就是大结局的制作计划,并且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学习,将大结局分成了上下两部,导演选取了女主角贝拉生完吸血鬼孩子这一标志女孩变成女人的桥段,作为上下两部的分割点,不知这是否意味着Part 2变得成熟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观影群体的“特殊性”,使得《暮色》系列屡屡创下上映当日、上映当周的票房纪录,有趣的是,同样由于观影群体的“特殊性“原因,使得《暮色》系列后劲并不是那么强劲,未能在年度票房榜上有所斩获。
在这里我们并不讨论《暮色》系列电影的品质,但让全世界无法忽视的一点,吸血鬼、狼人、性感、帅气、青春这些字眼融合在一起的独特艺术形式,让吸血鬼文化慢慢走向了主流。美国电视剧集《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真爱如血》(True Blood)让屏幕上的吸血鬼摆脱了神秘、阴暗、骇人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青春、阳光、可爱等等字眼的复苏,从在灰暗角落里可怜吸食人血的形象一下子180度大转弯“活蹦乱跳”了起来,与普通人谈起恋爱、结婚、生子、一同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OMG,这社会变化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或许是当今社会的阴暗面太多,人们已厌烦了那些尔虞我诈的政治,或者商业题材的故事,而这种卿卿我我、简简单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猜到童话结尾的故事让观众能够得到放松,至少在2个小时的电影中能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暮色》吸引的不止是青年人。市场调查显示,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也是《暮色》粉丝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未来展望:与《碟中谍》系列完全不同,有着极高小说人气的《暮色》系列坚定着自己“一年一部”的节奏,在吸金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倒是几位主演的演艺道路让人颇为担忧,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忧郁文艺气质使得她在某种特定类型电影中――比如2010年上映的《逃亡乐队》(Ranaway)――如鱼得水;杀手罗伯特-帕丁森今年新作《大象的眼泪》(Water for Elephants)并未收到良好预期;“小狼人”泰勒-洛特纳主演的动作片《绑架》(Abduction)票房口碑皆不理想……他们或许面临着与《哈利波特》主演们相似的尴尬,希望在《暮色4:破晓(下)》结束之后,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从两人第一次牵手的那一刻起,贝拉和爱德华就明白对方是自己要找的另一半,爱情就像雨后的阳光一样温润着他们的灵魂。幸福让人觉得温暖,却又让人如履薄冰。来自于不同世界的两个人的禁忌之爱,像狂躁的风暴蹂躏折磨着两颗脆弱的心。既然贝拉勇敢地作出决定,一连串空前的惊人事件便随之展开……”这是《暮色4:破晓》的剧情梗概,纯美的爱情故事好似一缕清风,使笼罩在当今社会上空的经济阴霾一扫而空。不管影片何时上映,《暮色》的主演走到何地都会成为最热的话题,而《暮色》粉丝与反对者的网上论战也看不到尽头。而这正是顶峰(Summit Entertainment)影业期望看到的,他们明白只要有话题,就有哗啦啦的钞票进账。
抛开铜臭味不说,其实,《暮色》系列原作者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有一段“心灵鸡汤”的态度:“我的故事其实有一种寓意。不管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认为自己必须做什么事情,你总能有别的选择,总有别的出路。只要自己的信念不变,真心的相信自己,一定会拨开乌云见云天。”不知少男少女们在看电影时是否能体会到原作者的真谛,但是我保证,为了见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一面不惜安营扎寨一个星期的铁杆粉丝们,一定真心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要向这些粉丝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No.3
《黑夜传说4:觉醒》
Underworld: Awakening
上映日期:2012年1月20日
成长轨迹:2003年9月19日《黑夜传说》
Underworld
2006年1月20日《黑夜传说2:进化》Underworld: Evolution
2009年1月23日《黑夜传说前传:狼族再起》
Underworld: Rise of the Lycans
主创变化:《黑夜传说》系列海报永远是蓝黑相间,天空中一轮神秘明月加上吸血鬼惨白而又高贵的脸庞,必备元素还有紧身黑色风衣与亮晃晃的武器。但是,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那张棱角分明、表情决绝的俊美脸庞。除《黑夜传说前传:狼族再起》是以狼人卢西安(Lucian)为主线外,第一、二部以及即将上映的《黑夜传说4:觉醒》贝金赛尔仍然是绝对主角。常有评论说,好莱坞单凭一名女演员支撑起电影(尤其是动作电影)的例子太少,除安吉丽娜-朱莉――《古墓丽影》系列、《通缉令》――以外,就是凯特-贝金赛尔了,但由于题材(吸血鬼、狼人),影片分级(R)等客观因素限制,贝金赛尔仍然只能在她自己的世界中绽放光芒,殊不知该领域影迷已将其奉为女神、同时也是《黑夜传说》系列的灵魂。
贝金赛尔的老公伦-怀斯曼(Len Wiseman)是第一、二部的导演,同时也参与全系列的编剧、制片工作,狼人卢西安(Lucian)与吸血鬼之父维克多(Viktor)成为贯穿三部曲的主要角色,分别由迈克尔-辛(Michael Sheen)和比尔-奈伊(Bill Nighy)扮演,遗憾的是三部曲的故事相对完整,两名出色的演员并没有参演即将上映的第四部《觉醒》。
值得一提的是,贝金赛尔主动辞演第三部时,制片人曾与《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系列电影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接洽,其实,两者从气质、外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可惜的是,米拉-乔沃维奇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个故事(看来她更喜欢僵尸),所以拒绝了剧组的邀请。
掘金历程:同大多数三部曲电影一样,《黑夜传说》系列上演 一、二、三的票房曲线,5100万、6200万、4500万的数字无情地宣告该系列第三部的失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贝金赛尔票房号召力的体现。
未来展望:与《暮色》系列不同,《黑夜传说》更加阴冷、黑暗,从吸血鬼与狼人的渊源入手,塑造吸血鬼女战士西莱妮(Selene)这一关键角色,但与《暮色》一样,都不可避免落入“跨种族恋爱”的俗套。《黑夜传说4:觉醒》就围绕着吸血鬼与狼人的爱情结晶女儿伊芙(Eve)展开,成为决定三个种族(吸血鬼、人类、狼人)大战的关键力量。这一升级版本的“暮色”很有可能借全球吸血鬼文化复苏之势,创下该系列的票房新高。
No.4
《谍影重重4》
The Bourne Legacy
上映日期:2012年8月3日
成长轨迹:2002年6月6日《谍影重重》
The Bourne Identity
2004年7月15日《谍影重重2:机密圈套》
The Bourne Supremacy
2007年8月3日《谍影重重3:最后通牒》
The Bourne Ultimatum
主创变化:马特-达蒙(Matt Damon)在这个系列中成功塑造了自己动作硬汉的形象,《谍影重重》三部曲使其成为好莱坞投资回报比最高的男星之一,也让马特-达蒙为全世界影迷所熟知。或许是考虑到不愿将自己过于定型,马特-达蒙谢绝了《谍影重重4》制片方的邀请,继而由红透半边天的杰瑞米-雷纳(前文提到他参演《碟中谍4》)担任主角,但观众们大可放心,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将会开启一条新故事线,不会代替马特-达蒙出演杰森-伯恩(Jason Bourne)。
另外,为保持叙事的统一风格,前三部的编剧托尼-吉尔罗伊(Tony Gilroy)担任第四部导演,而马特-达蒙本身也送来了对2012年暑期档上映这部动作大片的祝福,他非常看好杰瑞米-雷纳的人气,也表达了对这个系列的依依不舍。
掘金历程:作为一部融合了间谍、动作、阴谋论、失忆等多种元素的娱乐大作,从2002年开始《谍影重重》北美豪取1亿2100万美元开始,这个系列吸金的脚步就没有停止,2004年的1亿7600万美元,2007年的2亿2700万美元,都创造了动作续集电影(与当年上映的007相比)的纪录。这也是环球影业公司绝不放弃“伯恩”这个摇钱树的原因,即使杰森-伯恩不再是主角,第四部依然使用了“伯恩的遗产”(直译)这样的字眼当做标题。
今天,我们回头看这部9年前的电影,风格看来或许有些“朴素”,但马特-达蒙自然而然的表演,真实流畅的动作设计,一个人对抗整个国家机器的背景设定都为这个系列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中杰森-伯恩的自我意识觉醒,第三部中动作画面碎片式的快速剪切,在保持着影片主题统一的前提下,都带各自的风格特点,这也是保证影片质量与票房收获的最重要原因。
未来展望:《谍影重重4》已经定于明年暑期档上映,与其同期上映的还有柯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主演的翻拍动作大作《全面回忆》(Totally Recall),势必会把激烈的暑期档争夺推向另一个。除杰瑞米-雷纳外,目前已确认出演的还有以演技出名、接片口味十分奇特的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以及来自英伦大嘴美女蕾切尔-薇姿(Rachel Weisz)――老中青三代组合也是票房获胜的一大保证,究竟这系列的第四部能否成为开启新三部曲的“锦上添花”,还是徒劳无功的“狗尾续貂”,我们拭目以待。
No.5
《变形金刚4》
上映日期:未定
成长轨迹:2007年7月3日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2009年6月22日《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2011年6月29日《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主创变化:迈克尔-贝(Michael Bay)向来以制造紧张刺激大场面电影与制造话题为突出优点。经历了《变形金刚》三部曲的历练之后,迈克尔-贝更是亲切地被影迷冠以“霹雳贝贝”的昵称。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由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担任监制,保证了该系列的金字招牌,观众也能从中看到带有斯氏强烈个人色彩的桥段,比如小女孩与变形金刚的亲切交谈等等。而《变形金刚》的第二、三部,斯皮尔伯格更多的“职务”只是单纯挂名,让电影变成了“霹雳贝贝”的个人爆炸秀,也难怪这两部电影在影评人口中收获一片骂声,剑锋直指“故事逻辑混乱”、“人物性格单薄”――诸如此类批评声不绝于耳。
《变形金刚》捧红了梅根-福克斯(Megan Fox),让她一跃成为男性观众心目中的性感尤物,也在第三部让罗茜-汉丁顿-惠特(Rosie Huntington-Whiteley)这个内衣模特走入影迷的世界中。且不讨论两位女性在片中扮演的“花瓶”角色演技的高低,单凭迈克尔-贝以及《变形金刚》的票房号召力,她们的傲人双峰健美长腿也能在影史长河中留下不可忘却的一笔。
男主角希亚-拉博夫(Shia LaBeouf)在《变形金刚》三部曲中饰演从懵懂的高中生、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到面对艰辛生活的“毕业就失业”苦苦挣扎的小白领,角色的成长也让希亚-拉博夫名气直线上升。为了不让自己的荧幕形象太过单一,在传言要开拍的《变形金刚4》中,我们没有看到希亚-拉博夫的名字出现其中,倒是一代B级片硬汉杰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传言成为《变形金刚4》的主角。
掘金历程: 与其说《变形金刚》是一部动作大片,倒不如说这是80后的集体怀旧,这个系列早就名声在外,人类只是这些无机金属生命体的配角。作为导演的迈克尔-贝只需要设计出更庞大更复杂的机器人就能满足全球影迷的愿望,三部电影的票房因迈克尔-贝毫无忌惮的“叮叮哐哐”,呈现了一、二、三的票房曲线,从2007年的3亿1900万美元到2009年4亿200万票房的大爆炸,再到2011年3亿5200万美元的票房滑落,不知能否让迈克尔-贝清醒过来。
未来展望:几年前孩之宝公司的每个系列玩具几乎都有自己的电影拍摄计划,满世界吸金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s),2012年即将上映的《战船》(Battleship),桌游《占卜板》(Ouija)、《弹力阿姆斯特朗》(Stretch Armstrong)、《糖果乐园》(Candy Land)都一一宣布了制片计划。但随着电影市场的变化,环球影业已经放弃了《占卜板》,而迈克尔・贝也曾“拍胸脯”地表示,《变形金刚3》将会是他与机器人系列的收官之作。
但,派拉蒙是绝对不会放弃这棵摇钱树,这也是为什么在全世界都以为《变形金刚》三部曲能画上一个句号之时,又有“言之凿凿”的消息称,《变形金刚》的第四、五部正在同时开发中,而第三部的编剧伊伦-克鲁格(Ehren Kruger)已经有了故事大纲,正在组建团队招募编剧完成剧本的写作。除迈克尔-贝回归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很有可能再以导演、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其中。从影迷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只是迈克尔-贝一定要意识到,大多数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全球吸金典范
除上述五部电影外,已经上映的系列电影四部曲还有迪士尼影业的《加勒比海盗:惊涛怪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科幻动作系的《终结者2018》(Terminator Salvation)、与病毒搏斗的《生化危机:战神再生》(Resident Evil: Afterlife)、上映时间跨度长达27年的《夺宝奇兵4》(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合家欢乐动画片《怪物史瑞克4》(Shrek Forever After)、让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扮演的兰博(Rambo)重出江湖的《第一滴血4》(Rambo)等等。
好莱坞电影产业对于系列电影的政策不外乎,只要这个系列还能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即使是陈年老酒,也要不惜血本拿出来晒一晒。就像1981年的《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2年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先后跨越了将近30年。2008年,《夺宝奇兵4》上映之时,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已经66岁的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依然骑马扬鞭,挥斥方遒。史泰龙在《第一滴血4》上映之时也变身成为该片导演,身材依然健硕,依然吸引了大批影迷前来观看。――这些都是系列电影的魅力。
但,在系列电影越来越盛行的今天,我们也诞生了这样的悲哀,电影产业的原创性慢慢遗失殆尽,新鲜感越来越弱。即使出乎意料的好故事,一转眼也拍摄了续集,最好的例证就是2009年的票房黑马《宿醉》(The Hangover)诞生了2011年的《宿醉2》,以及将于2014年上映的《宿醉3》;以及小成本恐怖片2009年《灵动:鬼影实录》(Paranormal Activity),接下来该系列接替《电锯惊魂》(Saw)系列,一年一部成为万圣节居家旅行必看电影,2011年已经拍摄了第三部,令人欣慰的是,《灵动:鬼影实录》系列反而好评连连,成为系列电影(尤其是恐怖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除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以外,主演更替也是系列电影的常见事件之一。让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与“杰克船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便是主演更替的典型例证,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双双辞演第四部;《变形金刚》中的梅根-福克斯的离去,让编剧为“圆谎”挠破了头;《终结者》系列更加夸张,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从第一部大反派摇身一变成为经典正派人士,而在第四部则以电脑特技形式把脸“贴”在了机器人身上――科幻片果然可以天马行空。《终结者4》中“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变身成为长大了的约翰-康纳(John Connor),萨姆-沃辛顿(Sam Worthington)则以半人半机器形态出现,情节跨度之大造成了观众的“不能接受”,惨淡票房宣告了该片的失败。
延伸阅读:
经典电影三部曲
相对来说,“三部曲”是系列电影拍摄常用手法,好莱坞一般的做法是,第一部用以奠定群众基础,形成良好口碑,同时测试市场;第二部趁热打铁,原班人马就地集结,不论好坏,票房都有明显提高;第三部见好就收,故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局,主演们纷纷拿着高于第一部N倍的片酬,纷纷表示这是收官之作。
也有的系列电影采取第二、三部同时拍摄方法,比如集科幻、哲学、动作、耍酷为一体的《黑客帝国》(Matrix)系列;也有的系列电影在创作之初就计划要拍摄完整三部,比如魔幻大作《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这些都是电影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也为酷爱电影的影迷们提供了收集碟片的理由。
下面为读者提供12个经典电影三部曲系列,仅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名。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1974,1990)
《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1980,1983)
《回到未来》(Back to Future) (1985,1989,1990)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2001,2002)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 (1993,1997,2001)
《玩具总动员》(The Toy Story) (1995,1999,2010)
《刀锋战士》(Blade) (1998,2002,2004)
《黑客帝国》(Matrix) (1999,2003,2003)
《木乃伊》(The Mummy) (1999,2001,2008)
《星球大战前传》(Star Wars) (1999,2002,20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d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unction and artistry of classic film enterprise title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different design idea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ideas of switching into dynamic diversified integrated audio-visual, displaying corporate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corporate image, seeking to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as our local titles from static plane form of expression.
关键词: 电影企业片头;文化;技术与艺术;发展思路
Key words: film enterprise titles;culture;technology and art;development idea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162-02
1 中外知名电影企业片头分析
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几大影视公司片头 美国影视业发展有百年的历史,影视公司片头设计大都风格独特、富于个性化,画面表现都是视觉艺术巧妙结合的典范。片头表现是各种元素的综合,多视角的综合展现电影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市场诉求等信息。现以以下几大经典片头为例:
1.1.1 迪斯尼片头 众所周知,迪斯尼是一家以动画起步,以动画立足,以动画为主题的影视企业。早期动画片主要的受众群便是儿童,至今,迪斯尼在发展成人市场的同时仍不忘秉承这一传统。说起迪斯尼,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各种王子与公主的童话,而这种童话往往都发生在城堡中。加上现今风靡全球的迪斯尼乐园,因此在大众的认知范围内,城堡对于迪斯尼,就像灌篮对于乔丹,漫画对于日本,已成为大众的一个心理标示。此片头以黑夜为开头,象征着我们小时候每晚睡前的一个小故事,以烟花点缀,意味着这个故事是热闹的,向上的。最后收尾部分东方开始泛起鱼肚白,也从侧面体现着迪斯尼作品的一贯风格——大圆满结局。结束时才出现迪斯尼公司的文字标志,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其的认知与肯定。短短十几秒的片头,仿佛已经让观众体验了一次童话的旅行。
1.1.2 梦工厂片头 梦工厂,顾名思义,制造梦的地方。但从名字上,梦工厂就给人以无限遐想。梦是制造自由的工厂,而梦工厂从制造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曾经梦想过自己坐在月亮上,梦工厂的片头,以黑夜为背景,四周是浓密的云雾,上方一轮狼牙月,一个男孩坐在上面无忧无虑的钓鱼。完全一副梦中的画面。下方的SKG分别是梦工厂的三个主创人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影片监制及Amblin Entertainment的创始人),K代表Katzenberg(迪士尼前任首席),而G则是Geffen(Geffen Records的创始人)。而月亮上的小孩,正是设计师罗伯特-亨特的儿子。短短的一个片头,既体现出了企业的创作主旨,又包含着浓浓的父爱。美国人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1.1.3 派拉蒙公司片头 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用高山来形容派拉蒙公司在电影行业的地位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以及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位置上。一直以来,派拉蒙都坚信肉体只是躯壳,精神才是永久的。在此指导精神之下,派拉蒙生产出了诸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人鬼情未了》、《泰坦尼克》等好莱坞历史上的票房大作。片头以一个高山为主题,颇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一览众山小的意味。背景中有日出时微微的霞光,好像在竖立自己比太阳更高的地位。围绕山顶的24颗星星,代表着其旗下签约的24位巨星。在体现自己霸主地位的同时,也不忘为自己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威严之中带有一点温馨。
1.2 国内知名电影企业片头
1.2.1 中国电影公映片头 作为中国影视剧的“标准配备”,广播电视总局生产的中国电影公映许可片头以其出镜率高而广为人知。从画面上看,深绿色的背景配合深红色的LOGO,鲜明的撞色产生一种较为醒目的感觉。LOGO中的龙代表着中国的龙文化。此片头的出现代表着此片的审核获得通过,获得了公映的许可。因此,此片头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艺术价值。倒是背景音乐颇具中国特色,为其增添了几分色彩。
1.2.2 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 八一,其名来源于中国人民建军节八月一日,是中国唯一一家军队电影企业,从其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以生产军事题材影片为主题的电影企业。此片头没有任何镜头的移动与切换,从始至终都为一颗刻有八一字样的红星在闪闪发光,背景辅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直截了当一目了然的让人懂得其意义。虽是直入主题,却颇显苍白。
1.2.3 北京电影制片厂片头 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类似,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也十分直白。选取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为唯一主体。金光闪闪的天安门,辅以红色的大背景,给人以热火朝天,朝气蓬勃之感。背景乐采用插入式,即将电影的音乐做为开篇音乐。颇有别具匠心之感。
1.3 对比分析
1.3.1 不同的设计思路 如哥伦比亚公司手持火炬女神、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雕塑字体、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标识WB字样的盾牌、梦工厂坐在月亮上垂钓的小男孩、米高梅公司怒吼的雄狮等等。这些成功的电影公司片头标识通过视觉设计表现的内涵和理念,最终整合成有意义、有意味的外在形象。可以这样说,电影公司片头标识是一种超浓缩的影像信息载体生成的独特的视觉语言。不得不叹服于西方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制作片头的过程中,他们将片头作为一种企业形象的升华,每一个片头都在讲述一个品牌故事,一个与企业理念和发展有关的故事,每一个元素都与其企业的发展主旨息息相关,企业的灵魂蕴含其中。以美国迪斯尼为例,它的片头构成元素定义了企业的性质,奠定了影片故事的基调。从主体形象上来说,国外的优秀作品中的形象大多都是创造出来的,不同于国内经常用现有的实体作为主体形象,这更给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感觉。我国早期的八一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表现元素过于直白,简单图像辅以企业名称了事,虽然主题一目了然,但艺术表现手法和画面动态过于单一,这样的作品缺少了元素组合的丰富性,不能激发观者更多联想。不过,早先国内的作品,其实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比如国内影视片头中出现的天安门,长城等形象,明显带有中国特色,是一定社会环境下人们审美观念的体现,体现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
1.3.2 不同的文化背景 拥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在艺术表现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艺术作品呈现出稳重、内敛、含蓄的美感,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大多电影企业片头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八一电影,都为国有企业,身份的特点使得片头的制作方向自然也就倾向于政治宣传目的而忽视了艺术审美的表现。相比较来说,西方国家影视企业更加善于创新与突破,强调自由、创新,注重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因此他们的片头就是企业形象广告,为了展现和宣传自身企业文化服务,没有过多的限制,表现方式灵活多变。又因为西方有着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也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片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探讨中国本土电影片头的发展思路
2.1 由平面静态的表现形式转向动态多元化的综合视听 电影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而代表企业形象的电影企业片头,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声、光、与图像、文字等艺术表现元素统一。传统的影视企业片头艺术表现过于平面化、画面元素单一、背景音乐单调刺耳、表意过于单纯直观。电影企业片头应该由静态化转向动态化、综合化,它应该依靠元素的运动、画面和音乐完成多维的视觉体验。在这里动态多元化是指在符合画面元素构成美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元素的三维运动,当然,“运动"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企业片头设计中应该表现画面元素连续性的运动,这样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艺术性,同时选用合适的音乐配合画面的运动,这样能够加强画面的节奏感和空间感。还应注重多种镜头切换手法的组织变化,把一个整体性的运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强调纵深感中有宽度、有变化、有事实内容的交迭。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体验视觉与心理的共鸣。
2.2 展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电影企业片头是电影放映时应用最为广泛和引用频率最高的视听形式。在企业形象中占据着先导地位,是电影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展示,更是吸引消费群体的第一视觉要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片头必须在保证造型要素单纯的基础上,塑造出含义明确,统一标准的视觉动态符号,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电影企业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为企业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让观众在观影之前便对企业形象有具体的感受和认识,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认可。
2.3 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电影企业片头从学科角度看属于典型的交叉艺术,在来源上仍是影像艺术的范畴。早期电影企业片头主要依靠简单的视像合成技术制作,给人单调苍白的感觉,又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影响其艺术表现力,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创作思想观念相对狭窄和封闭,表现对象相对单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与艺术在各个领域互相融合,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电影艺术逐渐壮大完善,影视企业片头形像也要紧随时代,朝向探索艺术表现的新层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的支持下引入新的技术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使电影企业片头在符合艺术审美的同时具有明确指向性,增强片头设计的形式感和深度感,从而使观众从片头开始了解企业,激发起受众观影的兴趣,同时也促进电影业的发展。
3 结论
电影企业片头设计慢慢转向专业、行业化发展模式,越来越重视形式美感的表现,强调设计的功能性、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个性化的设计风格也逐渐显现,新的设计观念不断引入。在当代相对成熟的设计环境下,电影企业片头是影视美学与设计美学的交融,电影企业片头的设计风格应该从各种艺术门类中吸收养分,设计出的片头应该具有时代性、是社会文化、社会观念的反映。国内电影企业应该分析学习吸收西方电影公司片头设计的精髓,避免其糟粕,从中华五千年丰厚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设计出具有自我个性、时代性、艺术性,能够展示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的优秀片头。
参考文献:
[1]孟桂颖.片头设计漫谈[J].《艺术教育》,2006年版.
[2]胡炜锋.好莱坞6大影视巨头背后的故事[Z].2009版.
[3]雷宇.关于动画片片头设计制作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09年版.
[4]孙立谦.电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艺术系思考《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