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教育问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教学论发展非教学论问题走向
21世纪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何去何从,这是教学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中国教学论目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挑战出发,寻求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中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非教学论”的挑战要求教学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作出反思;信息社会的冲击要求教学论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新的认识;丰富生动的教改实践要求教学论突破其僵化单一的理论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论流派。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寻找妥善的应对之策,有利于我们为新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一、正视“非教学论”的挑战
所谓“非教学论”,这里指的是认为教学论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单独存在的必要,从而主张把教学论从属于相关和其他学科的一种观点。“非教学论”的主张在当前有两种突出的表现。一是主张教学论从属于课程论①。这种主张认为:教学论研究应从属于课程论研究,成为课程论的分支或下位学科。二是主张教学论的心理学化。这种主张认为:把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基础上,用教学心理学代替教学论。
非教学论的主张关系到教学论存在合理性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知道,一门学科的存在是以其是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为前提条件的。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也是与其研究对象的特定化和清晰化程度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非教学论的挑战,必须作出有力的回答。
转贴于 我们认为,非教学论的主张有其合理的一面。在认识上,它反映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教与学统一的要求。在实践上,它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的任务面临着从知识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的转换。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论就必须吸收有关人的发展的各种理论。同时,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须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指导。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论研究从属于教学论研究,课程只是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来研究,忽视了课程研制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区别。因此,必须把课程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来,揭示课程实践活动自身变革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突发问题 欲擒故纵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的问题,比如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学生集体思想开小差,教师教学出现失误等,面对这些突发问题,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教学秩序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维持教学秩序,教师应适当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教学。
一、遇到困难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且问题针对的对象有比较强的随机性,这样难免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面对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是直接给出答案还是批评学生,这两个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己逐渐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在讲授课文“Protecting the Yangtze River”(模块五unit2)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topic do you think about these passage?”问学生整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但叫起来的这位同学就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见状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引导道:“你大体扫一下全文,看看课文中出现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学生自己观察以后,说道:“Yangtze River.”教师说道:“非常好,那你尝试读下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简单地用英文表述一下它的含义。”学生看了一会后说道:“Yangtze River is the third longest in the world.”教师继续引导道:“下面你再看看最后一段,看看说的是什么内容?”学生:“Protect the Yangtze River.”教师说道:“Well done,now can you try telling us the key topic of this passage?”学生:“Protect the YangtzeRiver.”教师脸上露出微笑。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论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都应努力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树立更强的自信心。
二、遇到分心转移话题,让学生自己回归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讲授的内容可能会过于枯燥,或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比如下午一二节课,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很难全部集中在课堂之中,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应如何处理,直接批评肯定会达到反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转移话题的方式,通过给学生与英语相关的其他话题,将学生的注意力收回来,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堂中,这样再进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the perfect copy”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发现班级同学都没有太大的精力学习,大部分同学都比较疲惫,身上都是汗,于是教师看了一下课表,发现他们刚刚上完体育课,这时教师没有直接教学,而是这样引导道:“I am very sad today.”教师这句话让学生感到非常好奇,他们纷纷在想教师怎么了,为什么会感到伤心,教师发现奏效了,继续说道:“I lost my dog this morning who was my favorites.”教师给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狗今天走丢了,这下学生的好奇心更足,纷纷询问教师怎么走丢的,随后教师用英文将小狗走丢的过程叙述了一遍,大家听得非常仔细,讲完以后教师话锋一转,说道:“It will be very good if I could copy one.”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到copy这个单词,因此感到比较陌生,也间接刺激学生进一步对课文阅读的欲望,这样学生对英语课文的学习兴致被重新拾回,教师可以正常地对课文进行讲授。
三、遇到失误将错就错,让学生自己改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课堂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口误,有时可能刚说出来就已经发现了,这时教师如果直接自己纠正,可能会打乱学生的思绪,影响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为此,教师应尝试采用将错就错的方式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教师的错误,并尝试让学生帮助教师指出错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比如在讲授课文“Science and nature”(模块5unit 3)时,教授讲授本单元的语法环节过程中,本单元主要讲授的语法内容是“verb-ed and verb-ing used as adj.”。在这里,教师讲授过程中将adj翻译成“副词”(实际为形容词),教师讲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说错了,但当时如果直接纠正,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混淆,于是教师没有直接纠错,而是带着学生做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询问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刚才说错了什么话?”学生们感到十分突然,教师继续引导:“Who can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nd ad?”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形容词与副词的使用差别,学生说:“副词修饰形容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教师说:“对,大家想想我刚才说的verb-ed and verb-ing在句中做什么成分?”学生:“副词。”教师:“大家仔细看看是副词吗?”学生:“好像不是。”教师:“对,我故意卖关子,就是想让大家对形容词和副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完整,即使中间有所停顿,教师也可以通过将错就错的方式引导学生改正。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难免会遇到很多突发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与这些问题针锋相对,有时适当地转移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另一个角度寻找思路,会取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遇到困难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遇到分心转移话题,让学生自己回归”、“遇到失误将错就错,让学生自己改正”的策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加强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对国企改革和产权交易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是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管理规范化,避免资产无序流失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有效管理,能够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增强国有资本活力,这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从整体上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现状来不容乐观,仍旧存在暗箱操作、违规违纪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转让主体不够明确,交易运转不够规范。在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中,产权转让主体的缺位往往是影响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运作的关键因素。虽然从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来看国家是唯一的产权主体,但是在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产权转让的主体显然还不够明确,所以必须对国有资产的产权主体、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代表人,国有资产处置权该隶属哪个部门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明确。同时,正是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转让主体缺位、错位的问题,导致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很多不规范行为,例如,资产处置的主管部门过多、中介经营机构设立审批不严、产权交易机构重复建设、交易过程权责模糊、人为因素代替市场因素等等。
(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从整体上看,我国至今缺少一部全国性的企业产权交易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国有产权交易法规和交易政策,产权交易机构也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产权交易制度,但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不利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跨区域运作,很难完全保证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透明度,甚至会带来很多监管和整治上的困难,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等不合理问题的出现,给国有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资产损失。
(三)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监管力度不够。在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过程中,产权交易的主管单位和监管主体不明确,一方面是国家没有针对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市场设立统一的主管部门,另一方面是全国各地的产权交易机构的主管部门也存在差异,例如,有的地方是由国资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财政厅负责,还有些地方则是由国资委和财政厅共同负责的,这就容易导致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
(四)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国有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的市场需求开始不断增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这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场所,及时提供完善的交易信息及市场服务工作,而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显然还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很多无序竞争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重组效率和交易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产权管理,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明确产权转让主体,规范产权交易行为。针对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主体缺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首先明确企业在资产重组、产权转让操作过程中,谁是国有资产的产权主体,谁有权代表国家进行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对国有资产的处置权该授权于政府的哪个部门等问题,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对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行政管理、主体资格、中介机构、交易程序、处罚措施等进行明确,对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进行规范,这样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对国企产权进场交易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建立了产权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竞价机制,从制度上规范了国有产权交易。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其执行力不是很强。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和程序等细节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性和权威性。
(三)促进政府监管与市场监管的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对于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管理,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或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促进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行为的规范化运作,就必须制定统一的规章,规范信息的披露程序,将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纳入证监会的体系当中,形成证监会统一监管与产权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实现政府监管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的有效结合,确保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规范化、合理化。
(四)加快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规范化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作保障。尤其是在企业资产重组与产权交易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教育成本的最小化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开放、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专业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更好的满足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各种需要,推动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
三、结语
国有资产作为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门,为了避免国有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无序流失,必须对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和完善,科学引导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各项行为,避免各类腐败现象,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盘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曹旭. 浅谈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从《企业国有资产法》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2]王佳,张晴.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8(06).
关键词: 教师提问技能创新 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步呈现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且能够作为教师把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重要凭据。因此,这一方式是各科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方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提问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对教学的作用不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提问技能,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才能发展学生创新的思维,构建有效课堂。
一、提问技能创新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传递信息。任何一节课程都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都有其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提问,并通过问题的解答过程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类似的问题举一反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的时候,这样提问创新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提问的案例:在教课文《我的老师》时,我摒弃了传统琐碎、低效的串问串答形式,精心创新了两个课堂提问:记事的记叙文,重点在哪一部分?怎样才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出示投影片)
2.有效反馈信息。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层次的把握有选择地让各类学生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总结,全方位地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比如在《我的老师》课文教学的提问案例中,我要求学生对课文层次进行一定的划分和内容。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认为本课描写了七件小事,重点是后两件小事的描写,并且这些描写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详细有序地把事情的经过一步步写了出来,体现了重点的同时也突出了主要论点“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学生更爱老师”。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及时地掌握了学生对于记叙文的理解情况和对于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概述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问技能创新在学习中的作用
1.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其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作用力。兴趣作为学生的导向,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合理地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置身课堂学习中,激发求知欲,有意识地参与课本教学,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
2.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其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课本内容对自己的知识漏洞进行补充,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不断动脑。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对学生无法发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思考设置,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得语文课堂从“高耗低效”转变为“低耗高效”。
3.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发展、锻炼学生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即当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进行语言性表述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他们思考问题的有效思路的形成。
4.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给予学生正确导向。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概括等,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出现偏离目标或者对类似的知识无法准确把握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定位和指向,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并不断鼓励他们通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保障 政府责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办学主体已经不是为政府一元化的局面而是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政府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责任依旧很艰巨,政府怎样才能行使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责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责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在经历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的时期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也收到了极大的影响,政府不但是高校的直接管理者,还是创办人同时还担当者评价人的角色。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政府总是能在各个环节上进行干预,高等教育市场的力量很难进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层面上中央政府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利益主体参与的程度很有限并且很难发挥作用。政府过分的权力集中直接危及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使高等学校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力量大大减弱。首先,政府的权力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在权力结构演化中处于最顶端,决定了权力结构调整的方向、幅度和范围。”①其次,削弱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权,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从现状看来,虽然除政府一位,高校、社会和市场力量已经逐渐参与到质量保障活动中来,但发挥的力量和力度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②
2、我国政府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冲突以及质量标准单一
首先我国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冲突。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强调以“以合格的人才”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而所谓的“合格”又是以学术或者分数为基准的,一是强调“质量标准”的单一性。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从全新的视角和多层面的意义上来加以解释的,只要特点是“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一是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面的概念”。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极度的精英化逐渐向大众化过渡,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规模得到了扩大,极大的缓解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然是公众竞争的焦点,但是精英化的质量观依旧在人们的思想中存在着,寄期望于高成本的高等教育来达到跻身社会精英阶层,但实际情况是大众化阶段社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技能型,多样化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产生失望,这些都使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精英化的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的多元质量,得出的结论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冲突就不断显现。其次,政府参与的质量保障评估标准单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学术标准是很单一的,但得到了高等学府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在计划经济的浪潮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悄然来到,各种教育产品和种类不断出现,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和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虽然教育部对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评估,但各种评估的标准并没有反应出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由于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上有存在差异,评估的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但是我国现行的评估标准并没有体现出这些不同之处。这些标准单一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首先,用同一种评估标准对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进行评估。其次,政府主导下质量保障标准带有很强的行政化成分,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政府权力的运行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规范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时间了,但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和规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虽然政府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专门性的行政法规,但是它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实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陈旧的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质量评估的形式、参与主体以及相关机构的设置等规定跟我国现在的教育现实不太适合,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改进及其对策
1、重新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
通过立法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权力和责任。为了改变此现状,国家应当加强立法,使《高等教育法》等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条文具体化,使上位法律中的授权性规范有相应的下位法规相衔接,避免出现法律流动,便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实行。同时,要尽快对教育行为的设定权、实施权以及程序等都做具体明确的规定,理顺高等学校内部法律关系,明确高校行政法人的性质,进一步加强对教育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④
2、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以学术标准作为衡量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的做法明显跟现在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不相适应,不仅有悖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也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要求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各高校的办学起点不尽相同,学科特色也不同,所获得的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的支持也是不一样的,高等教育层次种类多样,不同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也都不同。因此,用同一的标准进行评估就显得不科学和不合理。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制定评估质量标准的时,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分层次的制定评估的标准,使各类评估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其透明性,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
3、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质量保障活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进行。首先,政府要对我国制定的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进行修订和调整,增加质量保障的内容。应该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的建立,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应对措施;确定国家、社会和学校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主体;明确评估机构机制的组织、程序、时间、方法和标准;建立教育评估机构合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其次,政府应该对高等教育评估方面进行立法保障。
只有在制度上,法律上还有观念上加以转变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健康运行,才能在根本上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中的权力结构演化[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2]官明悬.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6)
[3]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英论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1-19
[4]李广海,冯景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两级政府权力配置重构――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8(8)
①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中的权力结构演化[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②官明悬.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6)
论文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生物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问题、双语师资问题、双语教材问题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为增强生物双语教学效果,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和改善双语教学环境等措施上给予强化和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目前急需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竞争,复合型人才一般被认为是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人。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学生往往能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不能真正看懂专业文章;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无法用英语交流。推行双语教学能有效地避免这种“应试哑巴英语”,在更广的学科领域、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英语实践,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竞争力及提高综合素质”[1]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在高科技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生物科学对医学和农学及其生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涉及领域广泛。不可否认在生物知识、生物进展及生物教学等方面国外要领先很多,而这些相关信息多数直接来自原版杂志、原版教科书,因此,生物学科本身的发展呼唤双语教学。
1.在生物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中推进得较快,铺开的力度较大,而真正具备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条件的高校并不多,因此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1.1学生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接受能力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语言能力方面。我国虽然长期开展英语教学,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由于一直以考试为指挥棒,过于注重笔头而忽视听力和口语,致使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一直不高。国内大多数高校生物双语教学采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识,但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大量涌现而又完全陌生的信息恰恰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加之高校普遍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师很难兼顾程度参差不齐的所有学生,因此双语教学会影响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仅不能促进专业学习,反而成为专业学习的阻碍。因此,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很有帮助,但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反而会影响专业的学习。
1.2双语师资问题
双语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当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外文板书、外文讲授,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双语师资短缺是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2]。目前我国高校中进行生物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这些双语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他们的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通常在词汇和阅读方面能力较强,但听力、口语方面却相对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仅来自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在对某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当问及“你对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否满意”,仅有18.09%的学生表示“满意”,61.17%的学生表示“还可以”,而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有20.74%。在“你认为给你们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一项,11.7%的学生回答的是“加强专业素养”,29.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高口语”。
1.3双语教材问题
由于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与媒介,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因此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普遍重视双语教材的选择与开发,他们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理论性、可行性、针对性、系统性、易读性、真实性、文化性、规范性、教育性与趣味性[4]。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科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原版进口教材,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无法满足生物学科双语教学的要求[5]。第一,引进的教材费用太高。原版教材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语言地道、专业术语表述准确、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外该学科专业的研究现状,缺点是花费昂贵,使师生难以承受。另外,学生往往会为避免由于英语水平问题带来的理解上的偏差,需要购置相应的中文教材,这样就更增加学生学习的经济负担。笫二,引进教材的适用性问题。由于中西文化在文化底蕴、背景及思维表达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学生在对引进教材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
1.4课程设置问题
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框架指导双语教学朝向规范、统一、明晰的体系方面发展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何时、哪些科目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最为合适是我国高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英语在和生物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双语教学在生物学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其延续性,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双语课程的数量也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但目前多数高校按照《大纲》精神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开设双语课程,而且学时不多,因此,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依然很少,而从语言的学习规律方面来看,语言环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课时数量不够会导致双语教学的实效大打折扣。此外,课程设置应该具有连贯性,课程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平稳,不能有过大的跨度,而目前我国高校由于师资方面的原因难以综合考虑到课程的各个方面。
2.改进生物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物双语教学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之前,要清楚、生动地提出生物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生物双语课程开始阶段可以先给班级的学生发一些有关生物方面的外文资料,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并且把主要内容以书面形式用中文表达出来。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引出来,这样,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便于以后双语教学的开展。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双语教学的“度”,过于简单的知识和英语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过于难的知识,学生力不能及,会打消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并且做到在用英语讲授内容的时候难易适中,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按照这一思路,在进行生物双语教学时首先根据学生英语测试水平进行分班。对于学生英语水平较好的班级,在授课时可以以稍微高于50%的英文比例进行[6]。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稍差的班级,在授课时可以采用30%—50%的英文比例,适当放慢语速,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在用英语讲完后适当用中文作补充。至于部分外语水平过低的学生,我认为可以不必接受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毕竟不能以损伤学科教学为前提,对于这部分学生,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只能妨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2.2加强双语师资培训
高校生物双语师资的培训,应该以培养为主,辅以引进。培养包括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指对双语教学感兴趣的人员进行的就业之前的正规的教育。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指对各学校在岗双语教师进行的双语教学的技能培训。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对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1)校本培训。由于不同高校开设的生物双语课程各不相同,教师自身水平及面对的教学对象之间差异相对较大,实施以双语教师任职学校或该地区层次相当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的校本培训会是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的一种方式。这种培训首先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双语教学实践和经验,并且要注重双语教师的自我反思。所以校本培训首先要有针对性,譬如教师所欠缺的是英语语言能力,培训就重点强化双语教师听、说、读、写等方面;欠缺的是教学技巧,培训就重点介绍演示各种课堂教学策略、手段等,总之,培训者的讲座要和被训者的经验和实践密切结合。(2)出国培训。选派优秀的双语教师直接去国外接受生物双语教育培训是有效而快捷的方式。这种培训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与语言教学技能技巧,而且能使双语教师习得国外教师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开拓视野,了解多元文化。
2.3加强生物双语教材建设
高校生物双语教材在选用或编写时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的语言要采用纯正地道的英语来讲授和表达生物学知识,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多用短句和简单句,用清晰的形式对知识点加以表达。教材的内容通常要包括:学习目标和本章概要;专栏形式的阅读材料;每章结尾的复习材料,如关键术语表、小结、复习题等。书中还可以加入大量经过仔细挑选和设计的图表,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了解。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在系统讲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保证其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原汁原味,因而可由国内外学者合作编写中国版的双语教材。
2.4改善生物双语教学环境
只在生物课堂上加强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利用好校园环境。如提供各种教育活动的时间、场地等,如语音室、多功能活动室、录像室、制作室、运动室、模拟社区、模拟超市等,保证学生双语环境下的活动时间,创设一个教师与学生平等融洽的心理环境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节目,开设英语交流与活动区域,邀请同校的外籍学生一起举办英语角,举办各种趣味英语竞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并采取多种奖励手段,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双语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3.
[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袁长青,范正华.对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模式阶段性成果评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
[4]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义务教育;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95-02
1 引言
义务教育以基本的生存技能训练和合格的国民素质培养为目标,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调查;无论是价值讨论还是政策思考都是学人们对国家事务进行进言献策的责任与贡献所在。目前学术界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上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笔者在梳理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时发现虽然言者众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人们的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为现实的改善服务。
2 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专著很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在以义务教育研究为主题的著作中,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直接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4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10篇,从1980年开始,截止到2008年。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从2006年开始共有8篇,博士论文为0。研究主题主要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机制与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
1980年城乡义务教育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公平性等问题的探讨,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研究并不多。一是,义务教育区域差距问题更为受到学者关注,这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衡量义务教育水平的公开统计数据在分城乡统计方面比较缺失,一手资料的不足直接导致研究障碍;再次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界主流对城乡差异问题关注度并不高,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建国伊始就开始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普遍质疑通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目前为数不多直接以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为:“城乡义务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这两方面。
3.1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里既有全国性的城乡对比研究,也有关于某个省,县等的个案分析。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的城乡分析部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及模式创新”。硕士论文:《嘉兴市南湖区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马正忠,20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袁佩琦,2008);《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马萍,2007)等。期刊论文:《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杨伟,2006);《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吴春霞,2007)等。
游河和刘小干(2007)对全国各地50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不公平问题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描述一般选择这些方面: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衡量一般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事业费等。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比较各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国家的财政投资比例,我国义务教育中央财政投入比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进行总量投入上的考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人都大大低于城市,两者之比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鲍传友,2005)。(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差距(鲍传友,2005),这导致了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张家勇等,2003)。其次,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村级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李振国,2006;中国教育绿皮书,2008)。(3)城乡中小学校的物质条件相差较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陈回花,2004;徐剑波,2006);在办学条件衡量指标方面,使用最广的是危房面积城乡比重(解建立,2007),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很多实证研究还选取生均微机数量、生均电子书、生均图书、生均语音室等指标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选择音体美教学器材达标校比重来考察。2、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差距。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人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而且由于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已入学儿童中途辍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鲍传友,2005;李波,2005;张鸿,2007;李振国,2006)。3、城乡教育结果差距大。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关联。“城乡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朱迎春、周志刚,2006)。在结果衡量指标方面一般选择升学率。
3.2 原因分析
关于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一方面在上述涉及有关城乡义务教育的著作和评论性期刊如《中国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中有所分析,另一方面在一些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也有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樊继达,2008);《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陈昌盛,蔡跃洲,2007);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解建立,2007)等。针对性的讨论主要还是在各种期刊论文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制度因素。这些制度和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士地制度、农村税收制度、农民会保障制度、重点学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鲍传友,2005;李振国,2006)、精英或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马佳宏、彭慧,2006)等。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原因。中国多年以来所制定的诸多教育政策并没有发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政策的的精英或者城市取向,教育资源的分配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均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经济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陈回花,2004;朱迎春、周志刚,2006),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一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支撑系统不同,支撑城市教育一的是现代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商业文明,而支撑农村教育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和农业文明”(任仕君,2005)。在经济因素方面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城乡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曲恒昌,2003)。杜育红认为“财政分权化改革以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使得能够利用多渠道的往往是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这就使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管理因素。学者多从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来分析它们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存不少弊端,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陈回花,2004;马佳宏、彭慧,2006)。农村教育始终未解决谁负责、应该负什么“责”的问题。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宏观层面,政府对城乡教育差距反应迟钝,对于农村教育中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财物”责任不到位。
(4)法律因素。从法治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强制性,处于弱势的地方农村教育未能享有法律上的真正公平(宁本涛,2006)。
(5)教育因素。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但“我国农村教育缺乏真正教育学的关注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宁本涛,2006)。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得到高度关注,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农村学校盲目追求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何奕飞,2006)。
4 问题与分析
(1)实证分析还需完善和科学。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一致,并且大部分文献认为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基本已经实现,发展的差异主要在质量方面,也就是过程的不平等。虽然指标选取学界已形成一致意见,然而在数据处理方面,相对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研究已经运用极差、方差等比较科学的统计方式,目前已有的城乡义务教育实证文献对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上,缺乏比较和评价(这与我国国家统计资料在这方面的不完善有关),同时引用间接资料,数据陈旧、单调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学者们一方面尽量从国家公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上获取第一手数据,数据来源务必系统一致和最新(我国不同的统计资料选取口径不一,若来源不系统一致将使关键数据出现较大出入),另一方面须对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比较的处理,如使用“差异系数”来衡量城乡差异等。
(2)原因分析尚待深入与创新。研究者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比较透彻和全面,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彼此间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论,这个观点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义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制度原因,这对于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制度安排和决策本身?为什么明显有失公正的制度会一直使用而得不到改善,为什么更加剧城乡不均衡的义务教育政策会一直以合理的面貌从上到下贯彻?为什么相关法律己经对于教育投入做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为“三个增长”的规定),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而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出现过热的现象?……这些都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不能或者没有很好地回答的问题。另外,已有研究大多从教育内部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问题,如“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体制对于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带来的投入不足等。实际上,义务教育的差距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兼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问题。还有学者从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方面城乡的不公平待遇逐一分析。虽然这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实践中的公共政策方面的不合理,但这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政策而不是另外的政策,对此却缺乏解释。因此,对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造成制度与政策选择的背后机理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中等生;教育公平;潜能挖掘
2010年7月,我国新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方针做了提纲挈领的规定:“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至此,中国的教育又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类教育问题也更受社会重视。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备受关注。当前的中国教育,在公平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民族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都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其中,目前的中国教育对于中等生的忽视问题和由忽视导致的中等生潜能难以被挖掘的问题就是教育公平的重大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对中等生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从教育研究整体来看,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还很低。本篇论文以中等生现状的形成原因为主,对中等生受忽视的问题进行探索,希望对发掘中等生的潜能有所帮助。
一、中等生的生存困境
所谓中等生,通常指那些学习上处于中等水平,而品行等方面又表现平平的学生,一般占学生数的60%左右。这些学生虽然占学生人群的大部分,受到老师的关注却远低于优等生或是学困生。许多中等生都有类似于“老师从来都不关注我,在班级里我就像是个透明人。”的抱怨。的确,由于中等生成绩平平,又不会惹祸闹事,中等生成为了班级里最“安分”的人。他们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却不敢与老师进行沟通;内心希望有所表现,却不敢主动展现自己。所以,在学习上,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多是自己苦想或是干脆放在一边不理而不敢向老师提问。在各项活动中,他们虽然很想尝试,但是却总是有许多顾虑,并常常因为这些顾虑最终放弃了这些机会,只能羡慕的看着别的同学展现自我。中等生受忽视、潜能难以发挥的问题已经不是短时间、小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了,它遍布于中国教育系统的基层系统——学校中。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种现象属于不容忽视的存在。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接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教育对中等生潜能开发的忽视问题也会给更多的学生带来恶劣影响。
二、中等生潜能难以被挖掘的原因
中等生受忽视作为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的产生是主客观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中国的考试制度
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教育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资源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度不协调,这就导致了中国教育难以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要求。为了保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开发出更多资源,我国必须将最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分配给最具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考试就是目前选拔人才的最好方法。因为考试不可避免的存在只看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的弊端,这就导致了学校通过一次次的考试,不自觉的将成绩稳定在中等水平的学生归为一类,成为竞争力弱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群体并因此不给予充分重视,正是这种不重视的思想导致教师难以发现中等生潜在的能力,甚至没有意识到发掘中等生的潜能,进而造成中等生的实力难以充分发挥,中等生的存在感日益薄弱的恶性循环。
(二)重点学校的划分
中国的学校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划分。大学分为本科和专科,在本科大学中又依据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高中则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高中之分,就连初中乃至小学都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不提倡在义务教育阶段划分重点与非重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至于划分重点学校的依据,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自然是以重点率、本科率为依据。因此,为了保证有高重点率以保证学校在固定范围内的影响力与优秀生源,同时为了提升本学校的名气,以便跻身于“重点”之列,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教学也采取了一定措施。许多学校为抓教育质量,一直号召老师要“关注后进生”要培养“特长生”,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所谓“抓两头”,就是指将教育重点放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上。重点培养优等生无可厚非,是为了保证重点率,而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不仅是为了上线率,同时也是为了稳定教学秩序、给学校创造良好的声誉。而“带中间”,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个理解就是:中等生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教师只需顺其自然的带动中等生发展即可。这种教育方法,只看重学校的升学率和上线率,并以这些数字作为标准不断给老师施加压力,这无疑会使教师的精力集中在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而忽视了对中等生潜能的开发和引导。
(三)父母对子女的忽视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而某些家长对子女缺乏关爱,觉得孩子在学校听话、学习成绩还可以,就万事大吉;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努力学习而成绩却难以提高,就认为是孩子的智力问题,因而放松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对子女的忽视则会严重打击子女的自信心,让他们难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对自我的肯定,继而产生厌恶学习和生活的思想,甚至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他们的潜能也就自然而然的难以被发现。
(四)中等生的内心障碍
在中国的教育中,孩子从小被灌输着一种思想:“成绩最重要”,因此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却总是无法有所突破,便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人的潜能能否被激发出来,主要看主体的人格状态。中等生长期的自我否定导致他们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和老师交谈,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他们只能选择默默无闻。而他们的沉默更是让老师难以注意到他们,而老师的忽视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部分学生甚至会表现出心灰意冷,并滋生出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
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大脑的开发和利用仅占实际资源的3%-5%,还有95%-97%没有被开发利用,这里蕴藏着极大的潜能。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道门说:“每一个正常婴儿在出生时都具有像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那样的天才潜能。”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之所以有人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而有些人只能一辈子庸碌无为,是在于他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对自我能力的挖掘。学生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等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极大的潜能,只要善于挖掘,中等生也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重视中等生的教育问题,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为祖国输送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健康快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新华社,20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业教育;教育史;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和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快速发展,先后有吴玉琦的《中国职业教育史》、张正身和郝炳军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王萍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刘桂林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闻友信和杨金梅的《职业教育史》、周谈辉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以及米靖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相继问世。
吴玉琦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与专题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地挖掘整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首先归纳了从古代到近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规律。随后,已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主要线索,依照其逐步建立的一整套以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在普通学校中兼施职业教育、农村改进及职业指导等几个环节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结构,先后分章节进行著述。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一文是刘桂林的博士论文。该书把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运动分成三个部分:实业教育思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民国初年,形成我国近代实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思潮,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为形成标志,以导向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确立为主要目的的;30年代的职业教育思潮,以1932年《职业学校法》的颁布为界。该书以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的历程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前后三次思潮的演变,阐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实用精神的张扬,还着力展示职业教育思潮与职业教育实践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演变是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的过程。著作观点独特新颖,论据充分。
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全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从实业教育的引入制度的确立为出发点,深入的展示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关键做用的人物进行了深入介绍,利用较多的篇幅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人物进行剖析,并对其观点进行深入比较。该书相对完善的阐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在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学书籍中也有专门章节形式出现,或散落在诸如中国教育史等一类的教科书和一般著述之中。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毛礼锐的《中国教育史简编》、郝新生和袁吉林等主编的《比较职业教育》、石伟平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高奇的《职业教育概论》、周明星的《职业教育学通论》。这些书籍中所涉及的职业技术教育史,多以描述史实为主要形式出现,篇幅较短,内容简洁,通常不是作为专题史来研究,其深度和广度上受到限制。
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及发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就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久远,可称之为“古代职教说”,国内部分学者持此观点。如米靖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一书就采取的这种观点,米靖老师的观点则认为“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的学校教育则以培养统治人才为目的,其核心内容为经史之学,与之相关的大量历史文献也就无法承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表现在当时专门以技艺为业的有农家、兵家、技家等,他们重视生产、劳动等应用型的教育,由此观之,认定中国古代缺少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到了近代机器的工业的工业时期,中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可称之为“近代职教说”。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就采取的这样的观点,谢长法老师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在于清朝末年的实业教育的发展,包括实业教育制度的引入以及确立,以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然经济,技艺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学徒制,当时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都与机器工业生产无关,因此古代所谓的教育都不能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应该算是专业教育。由此看出,这些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界定的标准,内涵和特征认识上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观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未来研究的趋势收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人们强调应对人物思想史进行深入研究,应该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加强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角色的详细分析研究和考证,才能更鲜活的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还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题研究。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开放包容的,各朝代各时期与外域均有频繁额交往历史。中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影响过外域,同时我们也在汲取着他人的长处,采用中外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比较和研究历史,会使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吉林出版社,1991年。
[4]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5]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7]田正平:《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9]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11]张兰馨:《张眷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