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

第1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职高

【中图分类号】G711

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新时期的人才观念中,只有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人才符合21世纪的人才标准,因此职高教育必须重视德育环节。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职高班主任应结合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时展的新要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德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职高德育工作的基本现状

1.1职高招生困境,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近些年职高院校的数量和规模都明显增大,各地职高院校纷纷加大了招生力度,这使职高的招生难度明显增大。一方面,职高学生数量下降,另一方面,职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参差不R,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此外,基于职高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接受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1.2社会思想复杂多元,对学生影响较大

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复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一些腐朽消极的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其中,对职高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当前职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与手段接受能力较快,但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迷失自我,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任务紧迫且意义重大。

1.3德育理念落后,受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大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理念与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然而在实际的实践工作中,很多职高班主任依然受到传统德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方法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一些教师甚至在德育工作时采取“以暴制暴”的方针,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不符合新时期的德育理念。

2.班主任优化德育工作的措施建议

2.1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职高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班主任的日常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优化德育工作,就必须从自身入手,坚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言行举止和思想动态方面给学习以积极影响,潜移默化的完成德育任务。例如,班主任教师平时对教学严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在教师的言行示范带动下,学生也会感到向上的动力,进而在价值观念上受到教师影响。作为职高班主任,一方面要在学识上沉淀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在思想道德水平上不断提升,建立一个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教师形象。

2.2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作为职高班主任教师,不能仅仅把完成教学任务当做教师目标,而要对教师行业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内心深入热爱教师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关心爱护,这也是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前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让德育工作真正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如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开展等等。此外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与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交流,特别是对于一些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足够关心、重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心态。

2.3教师要建立良好班风,对学生一视同仁

基于职高学生的特点来看,学生的素质水平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考虑从班风建设入手,一方面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德育工作更有效率和感染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良好班风的潜移默化影响,让德育渗透润物无声。首先,在面对个体差异明显的职高学生时,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通过平等严谨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接受德育,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其次,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上给学生更多的帮助与鼓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间的配合,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最后,学生的本职工作仍是学习,教师在优化德育过程中,要把它与智育联系起来,在班风建设中以学风建设为推动力,使学生学有所成,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2.4教师要创新德育方法,不断总结德育经验

德育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因此作为职高班主任,必须在德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适合本班级内的德育方法,提升德育质量和效果。例如,教师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德育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向其他优秀的班主任汲取德育工作经验,完善自己班级德育的开展。对于自身德育工作中的经验,教师要善于总结。特别是针对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在大量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都需要班主任自身不断总结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关心的就业工作联系起来,开展班级主题交流会来了解学生心声,并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正确引导,实现德育教育的常态化发展。

总 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职高院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重要阵地,更要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德育,将德育贯穿于职高教育始终,并发挥班主任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联系学生,优化德育途径,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推动职高德育水平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第2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含光小学的德育工作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勇于创新,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又上一个新台阶。现就将我校过去一年德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校共有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在职教师10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5人,2人被评为沈阳市名师,学校先后被评为“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辽宁省红旗大队”;“省级家长学校”;“沈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示范校”;“平安校园”;“艺术特色示范校”……

二、具体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组员的领导组织机构,德育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提高师生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班主任培训,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主力军的作用。

开展德育研讨活动,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班主任工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对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无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学校每周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及时向班主任亮化班级考核成绩,并且每周还选派一名优秀班主任介绍管理班级经验,我们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位班主任的先进经验都将会对其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起到指引作用。另外我们在每学期末会对班主任整体德育工作进行评估,评选出优秀班主任,并给予奖励。

2、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大队部每学期都举办四次以上学生干部培训班,对大队干部及各班的班队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班队干部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既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办事能力,又使班级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的改善,形成班班争创文明班级,生生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氛围。

3.加强全体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德育文件,充分利用教师会、理论学习会、师德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引领、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施德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课堂教学实施德育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加强教师间听课交流,特别做好课堂德育实施方面的交流,探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好的做法,主题班会每个教师都要参与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感悟。

三、加强德育管理机制,进一步抓好德育常规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主要的德育制度有:《班级考评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文明班集体、文明学生评选办法》、《学生考勤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家校联系制度》、《学生就餐制度》等。完善的学生德育制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章可循,为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开拓德育途径,优化育人环境。

1、根据市、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我校突出“十要十不要”教育,通过开展“十要十不要”读书征文活动,开展各种书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建立文明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优良品质,开展“我帮妈妈干一份活”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开展“比学习,不比吃穿”的活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签名活动,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他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利用入队,举行向不良行为习惯告别的宣誓活动。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国庆节期间开展“歌颂祖国”的演讲比赛,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执爱家乡的教育,在教师节开展“我为教师献一份礼”活动,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的教育,在“六一”节期间开展少先队简史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少先队的发展历程,了解少年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向少年英雄学习的欲望,树立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的远大理想。总之,我们把“十要十不要”内容细化到每个细节处,让学生们真正的“学以致用”。

2、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加强主题教育。

(1)抓好学习园地,校园广播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各种宣传活动;每一期学习园地都有一定的主题,校园广播每周开播二次,周一和周五播出相关的教育内容,同时,还在校内和校外张贴宣传画和宣传标语,通过以上宣传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校内和社会上得到了良好的宣传。

(2)为迎接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我校抓住奥运会作为对我校德育工作全面 提升的难得机遇。引导和教育学生以文明的行为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迎接奥运,把它当作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按照教育局制定下发的《与奥运共同携手世界、与文明共同拥抱未来》系列活动有关要求,重点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养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度,丰富文明礼仪教育内涵。三月我校举行了“我与奥运同行”、“奥运伴我成长”、“传承奥运精神,争当文明学生”主题班队活动,班队上,学生们通过相声、小品、诗朗诵、讲故事、舞蹈、歌曲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感受着奥运精神,并把平时喜闻乐见的文明人、文明事、遍入表演中,对学生的内心触动特别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也得以提高。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四川,在满怀无限悲痛的同时,我们利用升旗仪式举行募捐活动,同学们在爱的奉献乐曲中纷纷拿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六月举行“我能行、做最好的我”文艺汇演展示活动。学校坚持“学校搭台、学生唱戏”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针,为学生们提供展示才华、释放潜能的舞台。给那些善于表演的学生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9月份,举行了“传承奥运、锻炼自我”跳绳比赛,同学们参加积极性特别高,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十月、举行“祖国颂”演讲比赛及新生入队活动。十一月,感恩教育,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觉得父母为他们做事理所当然,我校根据这一现状,通过“感恩”系列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大,我们却不知感恩,我们通过班队会、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使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恩之心“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十二月,开展一系列的纪念的活动。以班为单位分别进行了讲爱国故事、唱爱国歌曲、说爱国英雄……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学生的快乐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3次组织师生收听交通安全、法制知识讲座,同时举办了交通安全宣传漫画竞赛、张贴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各班展出交通安全学习园地、“交通安全我知道”短文评选、安全伴我行主题班队会等一些活动。

通过全校德育工作者的努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学校会向其他同仁学校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争取将的德育工作再创新高。下面就将我校德育工作发展方向汇报如下:

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校园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常规管理的质量对学校的风气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全校各班班主任要根据《班级一日常规检查评分细则》加强教育,安排班干部对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节约水电、就餐纪律、午间秩序、班队会等项目专人负责,班主任加强检查督促;学校要加强考核,确保学校各项常规井然有序,着力建设“绿色校园、文明校园”。

具体做法:

1、继续用好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宣传阵地,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教师、突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全面教育,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

2、抓好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做到有计划,成系统,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严格执行《国旗法》,强化国歌、国旗教育,发挥国旗下讲话的作用。

3、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4、注重班、队活动和晨会课、思品课及其它课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5、坚持以养成教育、责任心培育、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实践“从小事做起,把简单容易的事做好,就是在做好大事”的德育管理理念,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责任心。

第3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I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52-03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迅速地变化发展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必然处在一个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德育工作中受教育的人,在民族院校,主体指的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客体指的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

(1)多元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工作变得复杂。在德育工作中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根本依据。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借助道德文化这个媒介进行交往而实现的道德意识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受教育者大部分关心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受教育者本身变得自立、自强和对自己负责任。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德育工作的客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民族院校中,少数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盲目地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漠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多样化的德育价值已然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衡量德育价值的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人们的自主意识将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校的青年学生,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制定出适应时展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是当前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日益发达的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领域的重要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绝大部分来自网络,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这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但是,网络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民族院校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的授课,媒体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方式来进行的。这些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特点是可控性,通过书本的规定,将德育工作的内容限定。目前,民族院校的学生以传统德育工作途径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少,因此,如何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开拓新的德育工作方式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2)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尽管网络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网络也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发动和平演变提供了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在政治、文化上进行殖民扩张和精神污染,他们大肆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传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为了削弱我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就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给民族院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发展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民族院校的教育改革本身就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高校改革实施学分制以后,班级功能弱化,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学生群体逐渐趋向小型化、分散化,班主任制度的班级化被弱化。现有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课上的传授,实行学分制以后,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学生后勤社会化、学生管理公寓化也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过去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宿舍-餐厅一教室”三点一线,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网络、社团、公寓这三大公共环境。学生接触外界的文化的方式非常广泛,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大公共环境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校内部环境还包括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德育工作中是最严峻的挑战。如今的德育课程不能充分地反映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德育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化,课程内容缺少多样性。在部分实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仅仅是把民族语言教材翻译过来,根本没有结合实际去解释说明。德育课程的设置是适应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作出解答和解释,少数民族青年自身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德育课程设置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如何更具有针对性,也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4.少数民族地区多元价值观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多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日趋深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

(1)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引起道德迷失现象。多元文化必然带来多元的价值体系。目前在民族院校的不少学生中存在着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现象,还有少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极端个人主义、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不顾及整体利益,强调自我,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漠化等等,这种因价值观冲突而导致的道德迷失现象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2)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政治热情,其行为方式的混乱感、局外感、冷漠感表现的尤为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中存在着各种热的现象,如社团热、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无一不

表现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从表面上看,这些所谓的各种热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大学生在这些“热”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这些“热”的背后是理想和信念的迷失,是大学生心理上对理想和信念的一种不知所措的、短暂的、非理想的选择和冲动的表现。所以,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要解决学生理想和信念淡漠化的问题。

(3)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其实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所讨论的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文化的渗透,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所追求的是财富效应,关心信息技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享受,而忽略了其中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中的人的真、善、美的追求和崇拜。在20世纪后期的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多为英雄人物、科学家等,比如雷锋、保尔、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等。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大多崇拜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世界著名的实业家为主,以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生活理想和职业的理想层次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特征,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会变现出道德的滑坡、亲情隐退和人与人的信任危机现象。对于多元价值观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失落,是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思路

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多元文化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不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迷失了德育的方向。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内容

(1)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德育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所以,德育工作要促进受教者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才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发展,使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人的价值等和教育要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无论是人的思想认识,还是人的理想信念和伦理规范都应该融入人的情感。教育手段多么先进也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现代传媒技术多么发达也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的制度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理念,关心人的情感作用,让人的思想实现充分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这样的工作理念不仅是生命需要的最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的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和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的根本保证。

(2)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们要勇于超越传统德育的界限,包容和承认外来文化,德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某一个文化体系或文化传统出发提炼其德育工作经验,而且要与传统德育工作内容进行对比,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的内容只有融入学生生活,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才能更直观,学生的德育素质、道德修养才能更加被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们在平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德育工作的内容要增加科技知识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帮助,有效地增强德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德育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2.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

(1)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外来文化,培养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提高学生表达、对话、协商能力,帮助学生在一种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德育工作中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师生间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的课堂气氛,更能充分体现德育课程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但是,目前的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过程往往处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无法从完善自己的道德感的角度去学习和体验,这是现阶段民族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间的角色互换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精心准备一堂课,作为老师来传授。传授之后,由任课教师给予评分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3)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开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德育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受到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所以德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和帮助。网络课堂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网络课堂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德育工作者要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就不仅要对德育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要掌握各个专业以及各专业的学生的特点,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其次,要建设高质量的德育网站,及时更新德育内容,增强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网站的德育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们易于接受。再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软件开发,充分满足民族院校学生们的需求,其内容和形式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最后,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自身就应当起到楷模的作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生活,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楷模,要做到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实现。

3.充分开发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资源

民族院校的德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教师、职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德育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1)加强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民族院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主动挖掘校园内的德育资源,利用海报、校园广播、社团等资源宣传一切正确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逐渐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公共秩序。

(2)重视民族院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开发与创新。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团队,是创新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民族院校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要提倡勇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在做好发展民族院校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建设好大学生骨干队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辅助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道理,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2]雷云.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6,(10)

第4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 学校 人本 管理 策略

【作者简介】 浙江省嵊州市四海小学校长。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30-02

我们的教育经历了从忽视人到重视人,从“以人为用”到“以人为本”,从侧重于人的片面规训到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教育的根本、学校的根本,尤其基础教育是人之生成、臻善的始基,提高“含人量”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伦理与本位价值。

一、教育要以教师为本,三驾马车齐驱前行

(一)行政团队:三力并使引领教师

加强行政团队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团队的素质决定着教师团队的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目标定位、管理效能和执行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1. 加强分工与合作,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学校的行政分线不分工,各团队成员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清晰的权利和责任界定,但在具体工作操作时视个体情况,围绕工作中心逐一分解落实,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良好运行机制。

2. 自强共识与共力,提高团队管理的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通过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使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适当地给予授权,鼓励团队成员独立解决问题,倾听团队成员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团队成员接受不同意见,肯定团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和每个人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

3. 增强开放与多元,提高评价管理的建设力

评价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教师对行政团队的评价在年终进行,从职责范围内的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以问卷调查形式,在学期中进行,主要从教学态度、育人态度、课堂效率等方面进行学生评价,从家校联系、重视学生的习惯、能力培养、责任心等方面开展家长评价。

(二)班主任团队:四种模式给力成长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打造优秀的班主任团队,我校的具体做法是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为抓手,围绕班主任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

1. 榜样激励成长

为了让班主任心中有目标,我校以桐乡三中的朱永春老师为榜样,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了解朱永春其人,引导班主任们浏览朱永春的博客。朱永春老师生动的事例,先进的教育思想,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工作艺术,震撼了与会的班主任。

2. 读书自我成长

我校每学期向班主任赠送1本名家专著,倡导班主任进行专业学习,以阅读提升师德,增强师能。同时,学校组织读书交流,引导班主任在工作中践行优秀班主任的精神。

3. 跟岗助跑成长

为促进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我校于2011年4月安排三位班主任到剡山小学跟岗学习,为期一周,通过跟岗学习和借鉴了成功的班级管理方法。

4. 论坛互补成长

工作中会有不少问题,及时地进行工作经验介绍,让班主任通过反思、交流、研讨,加快先进教育思想、科学管理方法的共享,很有必要性。我校在每周教师会上进行行政值周反馈时,会将各班在日常管理中好的做法加以提倡,以供其他班仿效。此外,征集班级管理“金点子”,在班主任会议时安排“金点子”介绍,这样的经验交流具有校本性,马上可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成效非常明显。

(三)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四种策略促进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为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在2011年8月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下培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教育科学研究及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逐渐形成学科教学风格,尽快达到嵊州市级及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条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明确了学校培养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策略:一是学校为青年骨干教师创造参与各级各类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为其成长提供舞台。参加活动后需总结体会,在校内举行讲座或上汇报课。二是开展拜师活动,学校联系嵊州市级名师为教师提供直接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目前,我校三位青年教师与剡山小学的教师结为师徒,一位教师拜师于逸夫小学的市级名师。三是学校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公开教学、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并给以悉心指导。四是学校建立青年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定期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对其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总结表彰,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

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三方合力培养责任

关注每个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为了开展“适合的教育”,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

(一)拓展常规管理

1. 制度管理。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基础,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班级星级评价方案》 等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使德育工作有了制度保证。

2. 阵地建设。

以入队仪式、升旗仪式、祭扫革命烈士墓、六一庆祝活动等活动载体为基础,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最大效应的育人作用。深入开展红领巾礼仪岗活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汇总,先进班级、红旗中队、十佳少先队员因量化而产生。

3. 全员德育。

自2010学年第二学期起,在值周值日教师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行政值周制度,真正形成了全员德育的氛围。行政值周教师重点关注卫生、就餐、路队、候课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并每周形成值周总结,在教师会和学生集会时反馈,重点反馈班级管理好方法和学生践行《行为规范》好表现,提炼方法去引导,找出问题去指正,发现美德去鼓舞。

(二)开设德育课程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我校在前几年提出的校训。围绕育人目标,以“做有责任感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将创设责任文化教育理念贯穿始终,针对学校的实际,我们编写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本校本教材。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整合,并与少先队组织相结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课,在六个学年内完成教学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情感。

三、合育要以家长为本,三步共进家校和谐

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无可替代的教育者。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

第一步:转变认识,提高动力。首先让各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学校召开“家校联系交流会”,将全国先进班主任朱永春老师把家长作为朋友的事例与教师们分享,又由我校获得过绍兴市级家长满意教师的沈红斐老师进行经验介绍,让教师们通过真真切切的例子感受到与家长沟通好,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去行动的动力。

第5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年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县委提出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社会主义和谐新*的奋斗目标。坚持教育改革和创新,加强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全面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好*年教育工作,现将*年教育工作总结和*年教育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年教育工作总结

(一)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促进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把“两基”迎国检工作作为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来抓,县乡两级政府均成立了“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教育职责,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政府行为,依法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县教育局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加强“两基”资料建设,深入开展“两基”工作检查、督查,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教育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小学在校生达130119人,入学率达99.8%,初中在校生达75365人,入学率达93.1%,普及程度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目前,各学校“两基”迎国检氛围浓厚,已做好了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国检顺利通过验收。

(二)切实加强学校管理,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深入开展了春秋两季的开学工作大检查,制定下发了《全县中小学管理意见》,召开了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一批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狠抓学校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大力创建德育先进校,进行了德育工作专项评估,*一中等三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了“知荣明耻、争做时代新人”的演讲比赛。加大了平安校园、花园式学校的创建力度,有10余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市级“平安校园”和“花园式学校”。切实强化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安全管理网络,实行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中小学安全工作大检查,整改了学校安全隐患,开展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把*年作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在全县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和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活动,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举办了大规模的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师德,增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敬业爱岗的精神。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普通话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教书育人的能力。积极稳妥地做好*年教师招聘工作,坚持公正、公平和逢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配合监察局、人事局严把教师入口关,招聘了268名优秀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充实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矛盾。

(四)以示范学校为龙头,成立县职教中心,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以新庙职高等省市级示范职业学校为龙头,充分发挥辐射效益,带动职业学校的发展。为适应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县职业教育中心。走联合办学、订单培训、资源共享的路子,扩大职教招生规模,共完成职高、职中专招生3846人,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招生计划。抓好科技培训、人才输出、订单培训,做好职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职毕业生625人,就业率达93.5%,短期培训2000人次,就业率达78%。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规范民办学校的管理,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强化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开展对民办学校的办学专项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其办学行为。*县博林私立学校、仁和中学已办成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学校,*县世纪学校、江淮旅游职业学院建成落户*,必将发挥较大的办学效益。

(六)加强教学研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形成了以县教研室、中心学校和乡镇教研组组成了三级教研网络,深入开展了教研课题的研究,*三中被确定为国家教研试点单位。广泛开展教学工作视导活动,指导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推广内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组织筹备了各类学科竞赛,加强了新教材新课改的实施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建设,由县配套投入568万元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全县共配备信息技术教室106个,多媒体教室增加到74个,14所中小学开通了校园网,使全县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开展了谈课评课比赛,培养了一批“教坛新星”。今高考本科达线1900余人,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中小学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已累计投入资金535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96万元,省级资金2247万元),改造学校219所,解决中小学危房113148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94407平方米),新建校舍123924平方米。集中投入近200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各562万元)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已经完成。县财政投入500万元的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已经完成,明德工作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将在年底竣工使用。*一中北校区已规划拆迁,实验小学北校区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投入300万元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为学校添置图书仪器,正在选定目录招标中。教育局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八)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

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纳入“五五”普法的重点宣传内容,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学习实施方案,集中精力进行宣传学习。出动宣传车、设立宣传台、印发宣传资料、出宣传简报、开辟电视专题栏目广泛向社会宣传,形成依法治教氛围,利用例会学习、暑假和教师节等组织广大教职工进行学习,进行了全县的中小学教师新《义务教育法》知识测试,学校通过过街标语、悬挂横幅、办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了依法治教的意识。

(九)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创建和谐教育

结合县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县教育局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抓手,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实施了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解决招生、学校安全、教育公平公正一系列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构建和谐新*做出了贡献。

(十)存在问题

1、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实际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2、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3、高中阶段的办学规模小,需进一步扩大。

第6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一学期来,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依据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教务、教学、教研共抓齐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全体教职工的一致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教育常规管理工作

一、治理环境

1、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治理好校园环境,维护好校园安全。既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又治理校园外部环境。既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又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制定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既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又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青年学生的拉拢。

2、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到周边村居走访,争取周边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加强了与派出所、交警中队的联系,让他们支持和指导我们搞好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目标: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和管理手段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班主任要讲“学习、敬业、公正、效率”,要有“爱心、耐心、信心”。每年召开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三年内形成一套具有县初级中学特色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2、让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坚持“以德治校”、要发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意识。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学生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各方面为全校同学作出表率。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标。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

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提高了德育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并根据学校实际,对照《规程》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四、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种计划的有序进行

五、做周详的总结,更好的发扬长处,避免不足之处。

六、正常开展班级、团队、学生会等各项工作

1、 本学期狠抓班集体组织和制度建设,开展了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全校各班都举办了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特别是我校在开放日上主题班会课,取得较好的成效,得到了全县听课教师的好评。

2、指导并督促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因为新成立一个学校,家长不了解学校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求班主任在本学期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这次家访,使学生家长了解了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家校联系,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易于开展。

3、抓好班主任工作不放松,本学期定期开展了班主任工作培训,定期检查班主任教育常规工作,召开班干部会议、学生座谈会,根据反馈情况做好新班主任的指导工作。

4、加强团队及班干部的培养,指导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5、制订并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坚持隔周1次的德育工作例会,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预案

1、 抓好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全校上下十分重视法制、法规教育,多次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录像和有关法制教育录像,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2、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

3、制定了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如:安全事故预案、抗震救灾工作预案、汛期防洪抢险预安等。三月份,成功的完成了“防火灾”演练。

4、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与的要求,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八、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不公布学生分数名次,不以学生分数为依据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班。

九、建立德育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队伍。建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健全德育工作制度

1、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得到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

2、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除了家庭、学校,影响学生的第三个地方是社会。社会是一个复杂场所,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学校有责任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鼓励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团体;充分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减少和避免思想腐蚀性东西对学生产生负面作用。

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自主管理能力较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的学生。

1、这学期来,我校的内宿生增多,学生年纪小,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波动,因此政教处要求班主任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疾苦,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本学期邀请专家给女生上生理健康教育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这学期成立了学校仪仗队,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做好事等,使这些活动同样为我校德育工作增色。

3、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请专家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第二部分教学常规工作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学前做好初一新生的编班工作,制定课程表,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学校教学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要求,并保持督查执行。

2、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督促与检查。本学期各教研组都根据教务处计划制定了本组工作计划,做到有内容、有措施。具体体现在:定时、定地点开展教研组活动,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学习和讨论等教研活动。本学期各教研组每位教师均上了一节学科探讨课,其中包括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讨课。主管教学的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狠抓教学常规,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要求各教研组的备课组在开学初整合本组力量,根据教材特点展开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内容;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编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单元练习。各备课组长还要组织好同学科老师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做好备课组的活动记录;主管教学的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与老师们交流切磋,以明确整改的措施。

4、不定期抽查教师教案、测验、作业批改、听课情况,并记录反馈。通过此举督促教师备好课,批改好作业,做好测试反馈。另外,还不定时召开班干会,学生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老师授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

5、不定时召开教师会、教研组长会,分析当前教育教学新动态;虚心听取有利于学校教学发展的良策,共商学校教学发展大计;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实际困难,并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

6、重视考风考纪,加大考试监控力度。本学期组织了两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考生考试规则和监考制度,加强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和对老师进行监考培训,把考试工作管理落实到细处、实处。

7、做好质量分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根据月考、段期考的实际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在会上,教务处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班级的整体情况做了分析,并实事求是的提出了整改的办法,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提高优秀率,消灭低分率。这对课堂教学的深化,尤其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8、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学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查阅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资料,开展了学科探讨活动;组织老师参加课件制作培训;组织老师约146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教研、观摩活动,并多次邀请了县教育局的领导、教研员到校听课、评课。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校老师的育人角色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得到重新建构。

9、成功举办了县第三届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对外共开放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班会13个学科。共有22位骨干老师上了展示课,他(她)们基本功扎实、综合业务素质高,教学理念新,为我们搞好本次活动提供了一流的师资保证。听课教师多达到436人次。本次开放教学除了将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研讨内容,我们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时,遵循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主题班会活动,主题思想健康,切合实际;设计新颖,寓意深刻;针对性强,反映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需要和热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动力。这次开放日活动,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也为城乡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和共同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提供了平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繁荣了我校教育教学科研事业,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10、协助教研室开展市教科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活动中,我校共有6位老师接受上课任务,同时还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专题讲座。会上,各专家教师给我校老师教学教法给予肯定的同时,还指出了改进的意见,使大家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课改意识也大大增强了。

11、认真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业务竞赛。我处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及通知精神,遵照校长室的批示和参赛要求,凡上级批准组织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我们都认真的组织,并积极动员参加。在本学期,我处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区中学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区中学生英语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市科技作品赛;组织学生参加市声乐才艺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县教学用具、手工制作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书画比赛;学校化学知识竞赛等。我处还组织老师参加各级赛课、教案设计比赛、论文评比等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期各学科竞赛获得自治区级别奖励共有157人次;获得市级奖励共有 5 人次;获得县级奖励共有100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有 25 名老师获得自治区级竞赛指导奖,1名老师获得市级竞赛指导奖,6人获得县级竞赛指导奖。李建勋老师参加县体育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参加市体育优质课比赛获得三等奖;韦 海老师参加柳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鼓励奖;参加各级论文比赛有4位老师获奖。

12、抓早、抓实毕业班工作。

(1)成立毕业班领导小组,制定毕业班备考计划。确定培养对象,建立帮扶导师责任制;加强对临届生学习的指导力度,并及时做好成绩追踪;(2)要求毕业班老师加快上课进度,提高授课效率,做好复习计划,写出复习知识网络,做到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努力提高毕业班整体成绩。(3)加强学生学习紧迫感,要求学生早晚两个七点到位,分管行政和班主任做好督促工作。还坚持对初三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邀请县医院的生理专家到校初三女生做专题讲座,以此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13、制定并完善我校上班、请假、调课制度,教学奖励制度,学生奖励制度,教学评价表。并初步拟定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备课组长工作职责,任课老师工作职责,各学科教师工作职责,各功能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等。

14、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开设书画兴趣小组,成立文体兴趣小组,成立“晨曦”文学社,各个活动小组都安排有专人负责指导。本学期,举办了1次美术作品展,1次书法作品展,发表“晨曦”校刊1册。这样,使得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学习热情也提高了。

15、教务处加强对图书室、实验室等教辅人员的管理。要求教辅人员自觉坚守岗位,督促其做实、做细本职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我处非常重视上级对各室的复查验收,还根据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室工作。

16、完善“普九”材料,并做好“普九”相关材料的归档工作。

第7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肩负重任,与时俱进;把握全局,大胆革新;追求卓越,成效显著。朱杰1995年被破格提拔为长春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同年任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1999年任处长。在任15年,作为基础教育的统管和领军人物,负责全市的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工作。他开创了长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使长春的基础教育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行纷纷到长春取经,一度引起轰动。简要地说,他领导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如下显著成效:率先在全国完成“两基”任务,与发达城市同时进入首批“普九”行列;最早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开创全国办学体制改革先河;首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成为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举全市之力连续五年开展扶贫助学大行动,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步入正轨;挖掘教育内部潜力,农民工子女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中小学生辍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特殊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整合民族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民族教育学校;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例居全国前列。朱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改革的魄力成就了长春基础教育的辉煌,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他也因为能够把握全局,追求卓越而获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赞扬。

心系教育事业,回归学校管理;讲继承,求创新;谋发展,呕心沥血。2009年,朱杰完成了从基础教育处处长到全市屈指可数的名校——长春市十一高中校长的转身。这位长春市基础教育的掌舵人面临又一次人生转变和角色置换。作为新任校长,他能够与时俱进,为十一高中绘制新的蓝图,定下新的目标,带来新的发展。他提出,十一高中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发扬光大,十一高中的核心精神就是勤劳和智慧,十一高中的未来在全体十一高人的手中。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百姓信赖的丰碑”,他全面改进了十一高中的机构设置,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实践,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生活幸福指数,积极改进后勤工作、招生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挖掘十一高中的历史资源,充分发挥领导和教工的主人翁作用,为十一高中从一个发展高峰跃向另一个发展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十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统招线全省第二,自费线全省第一,这是历史性的突破。2010年至2012年,十一高中统招和自费线连年位居吉林省第二名,创造了奇迹。特别是2011年以来,十一高中获得北京大学实名制推荐资格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资格,成为国内近80所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推荐基地,考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及香港著名大学的人数连续两年达20人。十一高中日益发展壮大,各项指标名列省内前茅。十一高已经并且继续着它的辉煌,成为吉林省优质教育的一张名片。现在的十一高中,不但拥有了一流的新校舍,而且在物态文化建设和理念文化建设上都取得了成功。十一高中的高考、体育、文艺等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学校已经成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十一高中的社会地位、品牌价值都大幅跃升。

朱杰人品好,自律严。凡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富有合作精神,对班子成员,对同事、对下属都以诚相待。同事们有什么难处,他几乎都帮过忙。他信奉“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热爱教育,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始终如一。每天上班最早的是他,离校最晚的也是他。他的精神就是感召着6000多十一高人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朱杰获得了诸多荣誉,但他从来不挂在口上。他为人谦和、低调,做事认真、高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他堪称教育界德才兼备的模范,是全省教育战线上敢于拼搏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十一高中的事业会蓬勃发展,而且整个长春地区乃至吉林省的教育事业也会拥有它的方向!

第8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IPQ教学模式师资培养高职机电专业

[作者简介]刘久凯(1961-),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包括电工电子)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吉林四平13600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86-02

近年来,IPQ教育模式开始受到关注,并引发教育改革的风潮。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职教育被简化成了简单的职业培训,重技能轻素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较为严重,促使学生成为“符合岗位需求”的“零部件”。与此同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校方领导都片面重视学校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不足,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开展“以提升职业素养作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可以让高职教育走出误区,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IPQ职业教育模式,旨在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个性化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有效的组织方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概括、内化,从而建立起涵盖德育工作、文化引导、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等各方面的职业教学模式,并最终进行推广。教师是IPQ教育模式的实施者,是教学推广的探索者,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他们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在IPQ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高职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探讨IPQ教育模式指导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问题。

一、明确教师的成长路径,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

教师是具有各种层次需求的主体。对于机电专业的教师而言,只有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尊重与成就,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在IPQ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找出适合本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个性化教育。

1.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职业规划与晋升氛围。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学校对于人才的“引入”重于人才的“培养”,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改革推动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经济条件、晋升机会、荣誉激励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才稳定性的因素。机电专业的有些教师在教学方面十分优异,但由于在论文撰写、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不足,在评职称时遇到困难;有些教师不擅长教学,但在学术研究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可能因为不受学生欢迎而导致教学情绪不佳。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成长路径的重要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质,深入发掘他们的潜力,建立差异化的成长路径,例如“助教―讲师―学科带头人”“辅导员―行政管理―项目负责人”等。只有教师对自己未来3~5年、5~10年,乃至10年以上的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才能主动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带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另外,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学校在帮助机电专业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后,应组织定期检查其发展进度,适度调整,从而避免因偏差引发的心理落差。

此外,机电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晋升包括工资的提 升、职级的提高以及各种荣誉的获得都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开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保持积极、乐观、正直的心态,在教学中施予正当的德育;只有这样,优秀的教师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并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资源的积极、优质流动,避免诸如“劣币驱逐良币”似的优质教师被排挤的现象。

2.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教学环境与活动空间。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舞台,确保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学校应为机电教师提供实习基地、实验场所,满足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条件。例如,在讲授“钳工与焊工”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让学生积极配合车间里的钳工、焊工工作,学校方面则做好与实习基地的接洽工作,让教师在实习基地能够定期开展指导;在讲授“车、铣、刨、磨”等的理论知识时,学校应自主创办或联系赞助厂家建设小型机械厂房,让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动手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只有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互动空间,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参与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中,真正让培养出来的机电专业学生达到“智能合一”。

3.促进产学研的转化,让教师创新变成生产力。机电专业的教师更应该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事实上,要确保该专业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质,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机电专业是一个涉及机械、微电子、信息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性专业,这一专业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教师在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可以摸索出很多新思路、新方法,而这些方法都可能用在企业产品设计、新品研究与开发等方面。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脱节,缺乏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推动机制,是师资队伍培养的一大障碍。因此,学校应积极建设科技转移中心,或与一些合作企业联系,营造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二、专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升

IPQ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机电专业而言,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基本要求,是在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例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作风等方面。换言之,职业素养涉及从思想到行为,从观念到实践,从言语到举止的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职业特征。为避免教育走进功利化、片面化、标准化的误区,机电专业的教师也应加大师德、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培养。

1.重视学校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机电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技能不同,品德的塑造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要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软激励与软约束,学校文化无疑是一把利器。目前国内许多高职学校都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将“上善若水”作为自己的核心文化,为学生的德育奠定了良好的基调,提出“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训,倡导师生养成良好个性品德和行为规范,稳固立身做人之本,引导师生勤学苦练,掌握业务技能,奠定处事创业之基。这里需注意的是,机电专业教师与国贸、管理等专业的教师不同,他们更倾向于技能的提升,包容心、沟通的技巧等相对比较匮乏。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培训与讲座,聘请国内外的儒学专家或心理学大师,努力构建“改革机电课程、强化学生素养、发掘学生特长”的课程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减少强制性的灌输,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2.强化机电教师专业知识,在教学改革中切入IPQ职业教育。如前所述,机电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一个优秀的机电专业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十分精通,并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以机械制图教师为例,除了要掌握绘图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看图技巧、绘图示范技能,诸如金属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差、机械设计也都是他们应该掌握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仅靠学科知识无法将问题深入浅出地展示,只有教师能深刻了解原理,进行类推,才能让课程变得活灵活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便于接受与记忆。

事实上,机电专业的教师要实行IPQ职业教育,顺应时展的潮流,丰富的专业知识仅是基石,并无法塑造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机电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学习面,掌握社会发展动态,拥有渊博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科学知识,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师甚至可以进行职场仿真模拟训练,安排不同的学生承担一个项目中的不同角色,通过项目组织者、项目策划、项目实施、数据模拟等系列过程,让学生能自省并自觉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最终让学生能关注社会、适应社会。

3.利用教育科研的切入点,狠抓机电教师的科研素养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指的是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并在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品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经验、理论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等都是科研素质的组成部分。相对而言,高等教育中职业类院校的教师科研能力偏弱,倾向于向教育科研方向发展教师的也较少。然而,IPQ教育模式原本就是一个新教学理念下的模式,只有广大高职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对比、探索,才能发现这一教育模式的技巧、方法,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机电专业教师的科研意识向科研行为的转换过程中,应该具备对教育工作经验的一般总结及科学总结的能力,既要反思教学不足,又要总结教学经验,常见的经验验证方法是将机电专业学生划分成对照班与实验班,对他们分别施予常规模式和改进模式下的阶段性教学,这一阶段一般都需要至少一个月以上,对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观察则更为妥当。最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职业素养、个性培养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对他们的素养提升、个性培养有益的因素,并进行总结与推广。

4.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竞赛,提升机电教师的技能素养。技能素养培养是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区别所在,因此,机电教师的技能素养提升十分重要。如何让教师自我施压,充分展示并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是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议题。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机电专业教师设计技能大赛,让专业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组团参加。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推进集训队伍建设,建设机械、微电子或信息技术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建模比赛,形成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有益格局。

此外,教师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机电课改观摩课交流、机电 新课程优质课赛课、教学反思活动等形式交流切磋。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素养,学校还应积极与兄弟学校结成互帮互助联盟,通过组织观摩机电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实践的完善,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素养。

三、打造个性化机电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

IPQ教育模式强调个性化职教,教师作为执教主体之一,是决定课堂氛围、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很多学生都喜欢个性化的专业教师,而厌烦刻板、单调的教师。机电专业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秉承严谨、科学的作风,但又必须保持睿智、独特的个性。这里的个性包括个人特质和专业优势,这是使教师保持课堂高效性的法宝之一。为教师提供宽松、包容、个性化的发展环境,可以促使教师为学生传递个性化的理念,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创新。

1.建设企业管理式的职场氛围,鼓励师资个性化。高职学校一般根据事业单位的做法进行管理,而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的创新方面十分保守。因此,建设企业管理式的职场氛围,无疑是师资个性化的重要推手。首先,在机电教师来源上,更加侧重教师的能力,寻求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具有强大号召力、感染力的人,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突出,有很强的授课能力,能够保持课堂轻松活泼的氛围,能通过各种方式探究教学的更佳方法。其次,对机电教师的考评可借鉴企业的考核办法,允许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考评,定期开展互动,采用竞聘的制度发挥教师的才华;在与企业接洽的涉外培训、解决企业问题的项目等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空间,并采用合理个性化的薪酬体系;尊重、信任教师,定期开展内部联谊活动,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建立名师个性化发展平台,增进个性化交流。在机电专业内部建设个性化的发展平台,如“名师实验室”“项目工作部”“课件个性制作室”“课程改革实施室”及“创业活动室”等,定期开展各种诸如“IPQ教学心得论坛”“教学成果展示”“学生个性研发”“工作研讨”等各种活动,加大机电教师对于IPQ教育模式的探索力度,强化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对学生培养工作更加尽心尽责。同时,可以对传统的用学科来对教师加以划分的组织管理方法进行变革,打破整个机械、电力相关的学科领域的绝对界限,让大家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建立导师制、首席制、项目制等教学组织方法,从而让机电专业的教师个性得到充分释放。

[参考文献]

[1]韩震,虞立红,李艳玲,等.构建教师发展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张红旗.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二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经验范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剪纸,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并进一步提高绘画技法,继续接受基本技能和色彩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认真制定学校美术工作、教学计划、美术活动等计划。

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设计教案。

准备、积累资料编写美术案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组织学生多出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的赛事,迎接区校园艺术节书画大赛。

认真组织、辅导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

加强对美术优秀生的辅导。

四、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儿童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2019学年度小学美术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实验和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组内教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继续将课程改革作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深入领会课程理念,通过多种教研方式唤起美术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搞好美术阵地建设,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当今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即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3、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与班级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创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凸现美术教育的特殊审美教育功能。

4、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但又不要丧失美术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现的重要问题。

5、同时要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困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方法提高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6、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艺术节、科技节等节日为契合点,构建学生课外活动小组龙头,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间上的进取精神。

三、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实践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突出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3、认真备课,上课,进行认真的反思,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星期进行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方案,保证美术课的质量。

4、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5、努力探索和完善美术课学习,进行探索学习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和效果。

6、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为培养学校的艺术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选艺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7、教研组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大量的进步,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要求。

8、认真开展学生日常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作好期中期末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考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美术成绩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工作,把握好评价中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9、每位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能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认真撰写论文、教学随笔等经验文章,为学科教研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

10、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确立研究主题,结合学校的培训,撰写课题报告。

11、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库应有的效应,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拓宽教育渠道。

12、搞好组内的互帮互学,团结合作,使我们组内教师业务不断发展,努力学习,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虚心学习,向前发展。

13、积极争取参加校内外的学习与培训,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课研究活动。

14、注意加强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的建设使用,特别是注意对教研组组内信息和教师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上传,强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资源共享。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各学段每周增设一节书法课,中低年级主要以硬笔为主,高年级以软笔为主。

2、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兴趣小组。

3、举办全校的关于“国庆”、科技节的绘画比赛,从中选拔各年段各班级中绘画较好的同学参与美化校园的绘画制作,同时把同学们较好的作品表框放在班级中促进同学之间的美术绘画交流。

4、利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自行设计、创作美术作品。

5、认真落实美术课,及时批改美术作业。

6、学期末,认真做好美术工作考评和总结。

2019学年度小学美术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为榜样,立足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深化儿童画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加强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欣赏美、再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切实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开发开展工作。 研修目标及具体措施

1.倡导"和谐、人文、科学、自然"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开发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加强理论学习,努力练习基本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持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3.加强作业的自评、互评和面批,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加强科任教师的沟通,共同进步、提高。

4.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发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5.组织好学生开展画创作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自培、学习、听课评课,提高我们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6.做好上传美术教育信息工作:内容包括美术教研信息、美术教案、美术作品、教学后记、开发教材、论文等。

研修方向及计划

1.针对儿童画的创作风格、创作手段、表现语言和技巧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研究粗选读书研究书本:《中国绘画通史》、《中外美术史》、《中国书法全集》、《儿童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学》等。

3.针对自己的学科去学习。

(1)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要不断提升,所以我为自己制定了专业方面的学习,例用日常休息及周末的时间去练习专业。

(2)每学期完成五张美术作品每月阅读一套优秀的书籍。每周练习一张书法作品。

(3)听课、学习、交流,同时学习他人在教学中的优点,和同科任教师进行备课的交流、讨论、总结,将总结的要点融入到自己的备课记录中。

(4)向团队中其他教师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在其他学科中找出适合自己学科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以上是我为自己制定的本学期的研修计划,在这些计划的前提下,我还会为自己加定计划,使自己在本学期中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2019学年度小学美术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针,依据本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二、本学期的任务目标:

1、督促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按表上课,不使美术教学成为虚设,而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体美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5、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据教导处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好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收缴美术教学计划。

2、成立美术兴趣小组。

十月份:

1、举办国庆书画展。

2、兴趣小组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2、优秀案例评比。

十二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