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本会计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医院财务管理力度不够,执法不严
现代医疗系统的财务管理要求先进的创新型管理手段和思维方式,部分医院本末倒置,过于重视设备投入而忽略了效益管理,对引进新型财务管理手段重视度不够。同时,虽然部分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摸索,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但管理工作有章不循,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看重人际关系,使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医院出现了许多不良风气,如乱收红包、私自收取医疗回扣等恶,扰乱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实施,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新医改政策不对接
现行医疗机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是针对事业单位制定的,而新医改的一些政策更有利于推动民营医院的发展。大部分医疗机构执行什么样的制度尚且没有明确规定,再者就是国家大力要求发展社区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在拨款上,要不全额拨款,要不就是私有化,这些措施也大大增加了医院开展成本控制的阻力。
(三)医疗成本会计核算缺乏对管理绩效的定性评价
据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在医疗系统中,各科室及临床服务都过分关注收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室账面结余上,因为结余的多少直接和员工的奖金挂钩,导致了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药品所占总体比重等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使医患矛盾大大加深,医疗纠纷频繁发生。
(四)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存在缺陷
部分医疗机构学术抄袭,花钱买名誉,更有甚者为了节约开支在患者用药方面以次充好。就像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样,根本就不实行“小病在社区,大病送医院”的双向举措,甚至个别医院将医院的患者转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来牟取暴利,有时他们还花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雇用医托。这种做法严重耽误了患者的治疗,不把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回事。不但坑了患者,还有损主办医院的口碑形象。个别医院财务上混乱不堪,收入和支出全是承包人说了算,结果是不但承包费用未能如数按时上交,而且连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很难得到落实。最终主办医院也逃脱不了责任,必须把漏洞补上。再有就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承包者违反和主办医院的合约协议,或者是钻合同的漏洞。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的初衷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这些却毁在了承包者手里,使社区群众看病雪上加霜。
(五)现行的政策法规较落后,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现有的法律制度已经与现代管理严重脱节。与过去相比,目前医院在业务支出方面增加了很多内容,可是在许多环节出现了问题却找不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同时,就现在看来,成本核算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尽合理科学,各部门之间不存在默契感甚至完全不协调。成本核算部门应归属于医院的财务部,但是现行体制导致有的医院单独成立了成本核算部门,使财务部门成为配角。这种行为使财务部门的主角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按经济的管理原则,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本应在一个统一核算体系中,人为地分开会导致两个部门互相独立,使财务的共有资源无法得到共享,而且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使具体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也会造成人员的浪费和机构重复设置。事实上,现有的核算部门也仅仅是做了一般简单的工作,如工资分配、核算奖金等,其成本核算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现状的对策
(一)细化成本的分摊比例,明确规定具体成本的核算方法
医院的科室必须每月按时计算成本,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开展的医疗项目进行成本预算。其中,在科室成本核算中,要建立医院成本管理核算的控制原则和结构体系。而针对新医疗项目的投入,需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以直接耗用的材料为标准计算实际的采购成本。其次,核算时要加入管理部门的辅助费用。再次,计算人均费用的标准要以进行该医疗服务所消耗的时间和医务人员的平均工资来计算。最后,还要纳入医疗项目使用设备的折旧费。
(二)做好医院预测和执行的工作,完善成本会计组织
为了促进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成本会计组织。如果让医院所有的决策层和职工都有成本意识,那么就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成本管理。特别是成本评价指标的论证分析、大型基建项目的开发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及引入新型的治疗手段等都要进行投资的回收。要以成本最优化理论为前提来添置科室的添置和进人,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成本,进行综合考虑。
(三)要适应新医改对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
新医改的实行使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需要以合理、客观的会计成本核算来真实、客观地评价医院的发展。但是,现在医院已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不能满足医院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改革。要结合我国新医改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构建公益性成本核算和经营性成本核算的边界,防止出现为了经济效益冒领国家资源的现象。另一方面,增加公益性会计科目,这样既可以有利于医院经营管理和绩效考评,又能明确医院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四)完善卫生材料的管理和核算
一方面,必须建立卫生材料的内部控制制度。住院病人消耗的卫生材料由病区病房发放卫生材料,收费科室执行发放消耗卫生材料,同时坚持按月盘点存放制度,有效地预防卫生材料库存过多影响采购工作的进行,进而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也可以通过盘点存货及时发现成本的出血点和管理上的漏洞,进而达到通过完善管理来不断降低卫生材料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医院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设置一级的卫生材料库,增加卫生材料的拨出、购入、盘存、领用、月结、退货等功能,用来确定材料的流向。而且使科室的绩效与材料的使用挂钩,培养医院的各个科室人员尤其是后勤人员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冒、跑、漏、滴现象的发生。
三、结语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会计;核算;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1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1
作业成本法的提出,对现代的会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作业成本法使企业的成本核算能够更加准确,使企业在产品的定价上更加科学合理,制定的经营策略更加详细。且作业成本法在会计核算中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其能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节约企业开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十分重要。
1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现状
目前,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较多的是物流企业,而我国的施工企业在成本的核算中尚未涉及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其都较为注重产品的研发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对成本管理的观念还有所欠缺,因此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作业成本核算的关键在于成本核算软件,一套适合企业的合理的成本核算软件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在会计管理中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管理者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认识尚不全面,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致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产品定价过高时没有经营业绩,产品定r过低时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利过少。许多企业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却很少关注与之相关的供应链、物流路线、库存控制等方面的设计与优化,这就导致企业的制造费用、采购费用等非常高,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本的财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只有花费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将企业的成本准确而科学的核算出来。因此,加强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十分必要。
2.2 作业成本法的实际应用不广泛
目前,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较少,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的财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较少,并且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记账和编制报表方面,应用范围狭窄,并未形成集采购、生产、成本管理等功为一体的综合经营管理系统。由于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并没有“物流成本”这一会计科目,只能把相应的物流成本归入到相应的科目中去,比如将原料的运费归入资产、协作生产的运费归入成本费用等,导致财务核算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物流的实际耗费情况,从而无法完整地统计企业的物流成本,致使企业无法准确地对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进行分析,难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在会计管理中有效应用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法的方法
3.1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
企业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关系到整个企业是否重视了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了能够使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更加科学、可靠,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管理者的企业责任感,加强企业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并做好带头工作,使员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能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养成良好的作业成本控制意识。
3.2 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财务人员本身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使会计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因此,企业应明确单位财务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职责,加强财务负责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负责人的专业素养,使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熟悉。同时定期给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从思想上贯彻国家的政策,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身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职业操守。通过各类培训班或讲座,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使其端正思想,明确其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会计电算化成为新时代财务人员的操作工具,改变了传统手工记账的习惯,而操作工具的改变在方便财务人员工作的同时,也对财务人员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财务软件的操作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出了新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在管理中不加强财务人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此外,还要在公司定时、定期进行教育活动,开设财务专题业务培训班等,进一步敦促和鼓励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改进工作方法。
4 结 语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上有巨大的前景优势,因此推广作业成本法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对我国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管理,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对成本作业的运用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同时国家在法律规定和政策扶持中也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方法
一方面,我们了解到会计核算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贯穿于全过程的基本职能之一,又称作反映职能。货币是它的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它的三个环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物流成本核算的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物流会计核算同样要遵循一般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物流成本核算在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加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效益的增加以及物流成本的节约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清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明确,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合理等。接下来本文将逐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讨论。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必须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是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系统的计算,准确表现出物流成本的大小以便控制,从而提供给企业管理者更加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也能促进企业内部认识到物流重要性。计算出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提供给决策者比较准确的物流信息,反映出物流活动所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住物流成本的构成,为物流运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物流部门的成本分析,反映各部门的业绩,以此促进各部门优化物流方式,提高物流效益和业绩。通过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的分析和分解核算,为物流服务收费水平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有利于优化对客户需求的管理。按照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计算本期物流实际成本,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得出员工的工作绩效。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计算出物流成本在本期与上期以及每个环节的同比差异,弄清产生差异的原因,择优弃劣,促进物流成本管理的提高,为企业年终的绩效考核的时候提供部分依据。
二、保证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性
为了给企业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必须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和记录着物流成本信息。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有按支付形态、功能计算物、适用对象、物流作业四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它包括标准成本制订、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三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完善,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物流成本项目,确定企业物流成本不同级别的具体核算项目,它的参考依据就是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但是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所有的成本费用。其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物流成本项目,根据物流成本项目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采用单轨制或是双轨制两种模式,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模式。最终,根据所得出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在于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给予企业管理决策者以决策依据。
三、全面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
目前,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过于狭隘的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范围。只涉及着部分的物流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在核算内容方面不但异常混乱,而且非常不全面,在企业设定的会计科目中,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只是在支付企业外部的物流运输成本、企业物流仓储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而忽视了甚至没有列入成本核算的企业内部的其他物流成本的核算,实际上计算的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而隐藏起来的部分却包含了很大的物流成本。这就使得最后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和真实性,最终会影响企业物流管理者对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支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想要提高物流成本核算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完善会计核算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拒绝疏漏和死角,扩大会计核算范围,扩大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实际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除去浮在水面的一角冰山之外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避免疏漏,因小失大,影响企业管理者作出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算。
四、合理规范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
现阶段,由于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各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不得不依据本企业自我的理解和分类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各企业间无法进行比较、借鉴和相互促进,致使我国的物流没有办法统一稳定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只有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才能使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时,少走弯路,减少方向性的错误,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抓住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保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企业物流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179-181.
[2]方桂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163-164.
一、医院全成本会计核算的产生原因和必要性
1、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多少是合理的,我们没有依据,同时非营利医疗机构在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同时,却步履艰难,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做成本核算,或是做了也是停留在内部核算职工奖金的水平上,无法解决医院对成本核算的现实需求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成本记录,不会有一个很完善的能够保证客观的定价系统,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下都是脆弱的,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会基础上取得平均成本后,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才会有医院合理的成本价格。成本核算应是社会行为,不是医院单独的行为。
2、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院可分为非营利医院和营利医院,其中大部分为非营利医院。他们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润和社会效益。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医院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医院成本核算应并入会计核算体系
医院存在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各自独立和相互脱节的现状,但成本核算不应在会计核算体外运行,医院应改变这种状况,使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会计法》规定医院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因此成本核算的大部分数据应从会计资料中取得,以保证取得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减少数据传递及核算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成本会计核算可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及考核工作,更加及时、准确、直观,为医院管理层和科室管理提供准确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成本会计核算增加了临床科室、行政后勤科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透明度。
三、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
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医院实行成本会计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下面我们主要指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即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科室开支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费、业务费、修缮费、购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
辅助科室中能明确为医疗服务的科室或班组的费用支出,如一般医院的营养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
提取修购基金应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
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咨询诉讼费、坏账准备、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间接费用按医疗科室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医院要在深化、细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四、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与成本归集
在医院医疗收入明细科目下设各临床、医技科室明细科目,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
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保持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口径一致,在现有的医院会计科目基础上可增设“直接临床成本”、“间接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科目作为成本会计核算的账户。
“直接临床成本”账户用多栏式账页,按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设一级明细科目,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其他各项间接费用可根据发生的地点或部门经过一定的分摊程序转入该账户。“直接临床成本”账户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该账户期末将各科室项目成本汇总后转入“医疗支出”科目和对应的明细科目,保证与现有的科目设置的衔接和项目成本的核算。
“间接服务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锅炉房、洗衣房、供应室、修理室、药剂科室等不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诊断服务,而是为临床医技各科提供必要的劳务供应的科室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通过汇集后,按提供劳务的种类和情况,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
“管理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行政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的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与各“间接服务费用”科室。
医院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费用的分配,均已归集到“直接临床成本”科目,这样就可得出各科室的实际总成本,期末如能汇集该科室所完成的各种劳务量(医疗或诊断工作量)的合计数,即可算出其出单位成本。
五、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作用
物流运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支出成本。会计核算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的整体运营情况,根据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营路线、运输时常、物流支出等信息,给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改进办法。会计核算在物流运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首先它能够提供多种合理的物流运营信息,企业可以依据物流信息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营方案。会计核算体系会对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得出物流运营的营利或者亏损状况。企业能够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来对物流运营的路线、运输方式、运输时常进行调整,最终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效果。物流运营活动中经常存在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错,从而造成物流运营成本的增长。
(2)其次会计核算体系还能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物流运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物流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制定出严格的物流运转制度,物流运转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物流责任、利益分配,以及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3)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指导企业高层、政府部门的物流决策。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企业高层相关的物流财务报表,企业高层根据报表中物流运营的发展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物流决策。政府部门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调控物流价格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政府部门相应的物流财务报表,政府部门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对企业的物流运营进行合理的监管。因此会计核算体系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存在差别。物流成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物流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众多的企业才能完成自身的物流活动。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存在着成本内容众多,牵涉企业众多的问题。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物流运营成本的计算中,都有一套自己的物流成本计算方式。在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一致的情况下,各个物流企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没有一套公共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产生的物流运营成本不能代表物流行业的普遍成本。这种行业标准的缺失,对物流运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2.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会计核算系统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物流责任分配体系,责任意识的松懈会使物流运营成本逐渐增加。
(1)首先会计核算系统在计算物流费用的时候,将物流费用归入企业成本费用中,这会增加企业本身的财务负担。物流运营费用不仅仅指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运输工具费用,也包括材料损耗费用、物流运营路线改变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都由运输企业来支付,而且企业每年支付的运输费用在持续上涨。
(2)其次是物流费用的责任分配不合理。目前运输企业不愿和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均摊,物流企业也很难从运输企业身上获得属于自己的物流损失费用。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在软件维护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物质与资金的消耗只能由物流公司来承担,运输企业不承担其中的任何费用。这种不合理的物流费用承担方式,使物流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3)企业缺少物流运营成本核算人员。企业的物流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人员,物流运营都是依靠各个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企业的物流部门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任务,又要承担物流运营任务,这使得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核算没有保障。目前企业物流部门大多都不能完成运输成本核算的任务,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核算方式。这样的运输成本核算,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3.物流成本的账务核算不完善。
物流运营成本在企业财务种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企业的财务核算并没有将物流运营成本单独的进行核算。企业在进行物流运营成本核算的时候,也没有按照物流运营所产生的各种附加费用进行核算,只单单对运输中人工成本、运输工具消耗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很多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数据,不能反映企业运输成本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属的人员众多,各种人员对运输成本的统计存在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核算工作进展缓慢。有些部门故意夸大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将那些物流运营无关的费用也计入物流运营成本中。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会使企业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
4.物流成本报表信息不完整。
物流运营成本会在产品出售的过程中,被自动分配到商品生产成本、宣传成本、管理成本中,因此产品的物流运营成本并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显示。这样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对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统计,因此得到的企业运输成本也就不准确。同等的资本投入得不到同等的资本产出,无疑会削减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在无法获得准确物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不能顺利开展各自的工作。这种物流运营成本统计表的缺失,会对产品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等部门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
1.统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首先要从物流运营的整个流程入手。企业的物流运营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包装运输、存储配送过程,会计核算体系要对从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来控制物流运营的成本。在物流运营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会准确核算各项运输活动的支出情况,并将所有的物流支出统一记录。除此之外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核算方式,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核算。但各种物流运营成本核算都要具有统一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分类项目要确定,要能够反映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在统一的物流核算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使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具有更高的完整性。
2.健全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
企业各部门人员要做好自身的物流运营工作,在物流运营过程中控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准确预估、核算物流成本,根据核算出的数据有效控制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不定时检查各个物流岗位员工的工作状况,监督员工履行各自的职责,按照企业要求完成物流运营任务。健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是企业物流运营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核算体系,包括物流核算内容的选择,核算方式的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分配等。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物流运营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会计核算部门还要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额外费用支出、利润分配、责任分担等方面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贡献大小,分配给各部门相应的责任与利益。最后企业也要对内部的物流存储、周转支出,进行详细的统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降低物流存储与周转的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监督,只有会计核算做好监督统计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运营支出。
3.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以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物流运营中的主要成本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类目研究。同时还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运营支出情况,增加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这种主要核算项目加次要核算项目的核算方式,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项目进行统计,保证物流成本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同企业的其他物流成本进行适当添加,保证物流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这种核算方式还能够减轻会计核算部门的核算负担,产生良好的统计结果。若企业同时拥有产品生产、物流运营两方面的业务,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也会将物流成本降至最低。物流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统计,也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物流运营情况进行成本项目的添加。因此恰当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保证物流运营业务的顺利开展。目前企业主要使用以下几种会计核算方式,开展自身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
(1)单轨制。
单轨制是对原有成本核算体系的扩充,通过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其他成本核算体系的结合,形成企业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核算时,会将物流成本、其他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共同列入财务报表中。但在制作账本的过程中,仍是把物流运营成本作为单独的项目进行记录,物流成本会单独记录在物流会计账本中。
(2)双轨制。
与单轨制相对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单独从企业成本中剥离出来,通过设置独立统计方式、独立账本的模式,开展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能够统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而且能够统计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活动。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记录那些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的物流资金活动。这样的核算方式能准确统计各种物流资金的流动情况,企业高层在浏览物流资金的流向后,能对那些耗费资金巨大的物流项目进行改进,也能够指导企业接下来的物流工作。无论是单轨制还是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都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核算计划。通过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物流运营活动,逐渐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也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会计核算报表要能够体现企业物流运营的真实情况,根据企业物流部门项目的增加、人员的调动情况,不断增加或者删减报表中的内容。企业会计核算表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统计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亏损、营利情况,以及统计分析物流运营的现金流向等。企业物流的会计核算表可以按照各种物流部门进行统计,通过统计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成本情况,归纳总结形成会计统计核算表;还可以根据物流的具体项目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各种物流项目的成本支出,来制作出物流会计核算表。企业只能运用一种统计方式进行物流成本支出的统计,多种统计方式的叠加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也要按时公布物流成本支出的信息,企业高层也要不定时的查看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情况。政府部门也要不定时查看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信息,以便于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政府、物流部门内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
四、结束语
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物流成本常常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企业物流成本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与整改。物流会计核算体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控制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物流利润。单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在减轻物流核算工作量的情况下,产生良好的核算效果。双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更加清晰的统计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两种物流会计核算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张驰,严余松.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构成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2).
摘要:从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入手,分析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企业环境成本概述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环境成本核算也成为一个新兴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的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给全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灾难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选择。如今一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绿色化运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各国几乎毫不例外地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规和法律,大量国际公约就环境问题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定。我国也是同样重视环境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更是制定了环保降耗的具体目标。
1.环境成本的内容
环境成本是指人类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消耗环境资源和维护、重置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是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曾经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环境成本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界定的概念。既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环境成本作用的对象角度去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发生环境成本的主体角度去论证。但不可置疑的一点是,企业界定和管理环境成本的主要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环境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环境预防成本,指企业为了预防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生的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指企业为了治理与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指企业为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使用后废弃的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而发生的成本;环境损失,指企业承受的各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损失。
2.环境成本的特点
环境成本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它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如违反环境法规受到的罚款而导致的支出、环保设施的投资等,具有如下的特点:
(1)环境支出的连续性。环境支出使原来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
(2)环境支出的持续增长性。环境成本的发生主要源于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环境资源的日益稀缺导致其价值的上升,企业的使用成本也必然随之增长。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绿色产品”的认同和追逐,不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责任考虑,企业都势必要增加在环境成本方面的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环境成本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3)环境支出的不可预知性。环境活动具有特殊性,企业当期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企业不负担任何环境成本,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代价。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包括发生时间的不可预知和发生金额的不可预知性。
(4)涵盖范围的全面性和分散性。传统的成本范围较少考虑环境成本,企业环境成本涵盖的范围比较全面广泛。包括原料的取得和加工过程,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使用、再使用和维护过程,回收和分解及以后的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的环境支出费用。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1.确认标准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要求,某个项目或某项交易要确认为会计要素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环境成本应该确认为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为其满足相关的确认要求。
首先,环境成本具有可定义性。环境成本是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法规政策、企业环境目标等要求,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所支付的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环保经济效益的可货币计量的成本费用。
其次,环境成本具有相关性。环境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一种资源耗费,能在使用者决策中导致差别的存在。环境成本的相关性表现在使用者提供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所支付的环境成本费用金额及构成情况,揭示环境或有负债状况及环境风险程度,帮助使用者在今后的决策中适当考虑企业的环境状况并力求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协调。
再次,环境成本信息具有可靠性。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两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即真实性和中立性。真实性是指一项叙述或计量与其所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应一致或吻合;中立性指会计人员应在特定的利益人或集团之中保持中立,客观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最后,环境成本信息具有可计量性。环境成本比如环保设备设施的折旧费是一种可用货币计量的付出,其数额的显示是明确的,其符合可计量性标准。
2.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环境成本应当采用货币进行计量,确定其相关金额。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由此,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计量属性与传统会计计量属性不完全相同。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1.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
(1) 资源耗减成本
资源耗减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开发、使用而发生的自然资源实体数量减少的价值。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要进行经济活动必然利用自然资源,由于资源的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随着开采、利用的规模而逐渐减少。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应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和可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
(2) 环境降级成本
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环境容量而使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所造成损失的货币表现。如空气、水源等的污染,恶劣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当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稀释、分解、净化能力时,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实际上是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给人类经济活动带来的损失用货币计量,就成为降级费用。
(3)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指为避免生态资源降级或生态资源降级后消除其影响而实际发生的费用。环境保护成本包括废弃物再循环及其处理,污水的净化处理,环境卫生的维护等,其中废弃物处理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废水的收集和处理;废气的净化;噪声的消除;其他环境保护、维护服务的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从价值方面客观地反映自然资源损耗和生态资源降级的代价及恢复的代价。
2.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环境成本只有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加以控制。会计核算体系则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有:
(1)“环境成本”账户
“环境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相关的环境支出。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环境保护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确认的环境支出,期末将借方发生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期末无余额。
(2)“环境资产”账户
“环境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环境成本资本化的金额,其借方登记确认增加的资本化金额,贷方登记确认减少的资本化金额,余额在借方。
(3)“应付环境补偿费”账户
“应付环境补偿费”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资源降级成本,其借方登记企业已缴纳的环境补偿费,贷方登记企业应缴纳的环境补偿费,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缴纳的环境补偿费。
3.企业环境成本的账务处理
(1)“资源耗减成本”
企业在开采自然资源并形成资源产品的过程中,应该对资源耗减成本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环境成本――资源耗减成本
贷:银行存款
(2)“环境降级成本”
企业发生生态资源降级成本时,应将该项成本计入环境成本,未交的补偿费作为企业的环境负债。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环境成本――资源降级成本
贷:应付环境补偿费
当企业实际支付补偿费时,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环境补偿费
贷:银行存款
(3)“环境保护成本”
企业应该将发生的环境保护成本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环境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贷:银行存款
(4)“资源维护成本”
资源维护成本的支出有助于形成和增加自然资源,这种资源维护性支出具有资本性支出的性质,该项成本的增加可直接带来环境资产价值的增加,具有资本性支出的性质,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环境资产
贷:银行存款
(3) 期末结转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环境成本――资源耗减成本
――资源降级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四、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个企业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使得企业处理环境成本比较随意,环境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相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符合会计信息要求的可比性原则。与其他财务成本会计处理相比,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更加难以确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化与费用化划分标准不明确
环境成本的资本化与费用化是指将环境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还是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环境成本资本化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实务中各个企业处理环境成本时存在着差异,从而带来一些问题。
2.环境会计法规尚待制定
在环境成本核算方面,到目前为止,除《企业会计制度》中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有一项“排污费”和“绿化费”以外,几乎没有系统地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作出明确的规定。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关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专门规定。
3、环境成本量化困难
由于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以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环境成本难以量化。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是困扰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及应用的关键问题。除了环境成本本身难以量化外,对环境成本的量化还由于我国现阶段企业大多数会计人员的素质不能达到要求以及企业自身条件不够而很困难。
五、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要求日趋严格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对其自身的环境行为负责已是大势所趋。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样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进环境成本在企业中的核算与应用。
1.明确环境成本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划分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认为只有导致未来经济利益增加的环境成本才应予以资本化。该准则规定的有关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即使这些成本不能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但可以从企业其他资产中获得超过它们没有购置时所能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二是这些成本是可收回的,并且资本化的金额以可收回总额为限。除此之外的其他环境成本,应予以费用化。建议我国也可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此标准来明确环境成本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划分。
2.制定环境会计法规
环境会计问题是会计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我国而言,环境会计法规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改会计法规包括修改《会计法》,增加环境会计有关内容条款,作为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纳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并制定具体环境会计准则或环境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披露环境成本、环境绩效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完善环境审计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环境审计框架内,制定专门的环境审计准则和行为规范。
3.逐步形成完整的环境成本会计处理方法
环境成本如何进行处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成果和内部责任业绩评估。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费用发生的时间,相关的产品或设备,相关的生产作业记录。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是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各种基本记录。有了完整详细的工作记录,对成本费用的追踪、计量及分配归集才有根据。根据环境成本的计量属性,环境成本也是可计量或估计的。如采矿企业所发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像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通过合理的估计,采用定性的方法估算。明确成本归集与分配标准,将有助于环境成本的核算。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要求日趋严格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对自身的环境行为负责已是大势所趋。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样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是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将这两个会计程序做好,才能保证环境成本的核算顺利进行。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现实背景,使其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已成必然趋势。当然,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但只要沿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道扬. 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华盛顿第七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论文[C].1992
[2]罗国民. 绿色营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成本 核算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并成功的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在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企业都希望通过降低工程的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效益,这个时候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本文研究了企业成本的来源以及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该注意的几大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是必然的。我国的房地产在经历了起起落落之后,现在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利润,那么就必须考虑降低企业成本。而房地产又具有开发周期长、建筑规模大、投入资金大等特点,这就让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也具有相应独特的特点。所以,房地产开发要想提高企业的利润,必须严格控制开发成本。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就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的费用。本文简单的将其成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开发成本
开发成本基本上反映了房地产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资金与劳动。它是反映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的质量的标准,并且为开发的房地产的销售价格打下了基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前期的费用
这项费用包括了工程的设计、规划、研究勘察以及前期工程的各项投资的费用。工程的设计、规划基本上可以按照工程总投资资金的一定的百分比来进行核算。而拆除工程用地上原有的建筑物的费用是按照实际的情况来计算。
2、土地的开发成本
这项费用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主要成本。开发成本就是指建设用地所需的费用,包括征用土地、拆迁土地的费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费用等等其他的费用。土地征用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或者地区的有关法律规定来进行计算。而拆迁的费用包括两大部分,拆迁发热补偿费用和拆迁的安置费用。拆迁费用是按照土地原使用者的损失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的估算。
3、房屋的开发成本
这项费用包括了房屋的基础建设费用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比如说小区的绿化建设、供暖、供气等等费用。这类工程建设的费用一般是按照单位指标法、单元估算法等等来进行的核算。
(二)开发费用
这项费用是指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管理、销售等等的费用。这一项费用虽然看起来与工程的开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些支出的费用其实是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后期的收益中。它也大概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费用
这项费用是指房地产公司为了组织管理而支出的费用。比如说各种开发的经营活动等等。这些都是管理费用。管理的费用可以通过大致估算法来进行核算。
2、销售费用
这项费用是指为了更好地销售自己公司的房地产而支出的费用,比如说宣传费用、销售人员的费用等等。销售所支出的费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核算。
3、财务费用
在房地产开发中,办理一些手续所需要一定的手续费,或者是为了开发房地产而筹措资金的一些费用等等。
(三)房地产开发的税金费用
这一项支出也是房地产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税费或者是一系列政府所征收的费用。比如包括了企业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教育附加费、城建维护费等等。税费的核算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的。
三、房地产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就是指企业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将所用的资金进行核对计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核算,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了解开发成本的设计
正确了解这一项,可以正确的反映出产品的成本结构,就方便我们了解如何降低成本。按照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开发成本”这一项就作为了一级成本的核算科目,其次,将各种建设费用,比如基础建设费用、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作为二级核算科目,最后,围绕一级和二级核算项目展开核算 ,形成多元化的核算,方便与日后的查询与统计数据。而且清晰明确的成本核算科目有利于将来的税金计算。
(二)分清成本对象
在了解成本的对象时,应该结合成本的实际特点去了解。对于某些大区域成片开发的土地来说,就一定会存在着共同成本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分清成本的具体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谁得益谁分摊”这一原则就适用于公共成本要分摊的这一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成本核算;对于有一些不能分清成本对象的情况,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分摊方法来进行核算。比如说,土地的资金可以按照每人所占的面积来进行分配,而基础建设费和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费可以按照可出售的面积来进行分配等等。
(三)一些间接费用的核算
很多时候,房地产的开发都会产生间接的支出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的有企业的各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按照现阶段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的说法,这部分费用都是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间接费用,算入了房地产的成本中。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为了项目的进行而贷款的利息部分,这一部分如果也作为间接费用进行核算的话,就会造成财务状况不真实的情况。就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会损失企业的开发成本。
(四)忽略项目决算的问题
房地产商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目的是计算出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的实际开支,方便日后企业核算实际利润。可是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过分重视工程结算而忽略了项目结算。因为工程结算往往是在工程结束后就可以马上进行,时间明确肯定,又因为工程结算关系到工程款的支付,所以工程结算不容易拖拉。而往往项目结算会因为某一两个小问题而变得遥遥无期。要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出一个“预算费用”的概念,就是将还没有完工的工程预算算进成本里,让项目结算能够按时顺利进行,等到日后工程完工后再来按照实际的支出改变项目结算。又因为这一个部分的工程支出费用,经常在总项目的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这种“预算费用”的做法对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在的税务法律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未清算前,在未取得正式发票的成本最多能允许税前列支合同总额的10%,而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当期税前列支。所以,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合理的规划财务税务,在项目工程的土地增值税清算之前、企业所得税汇算之前要尽最大的可能取得已经发生成本费用的发票,暂时没办法立马付款也可以,也一定要和企业的各个部门沟通合作,争取拿到发票后立即处理付款等事宜,让公司的工程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进行的顺利,公司税负最大限度的降到最低或者是想尽一切办法延迟公司交税款的时间。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的体制改革,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发展追求的目标。这些年来,房地产公司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某种程度上比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总的来说,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思考如何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地位。而这一切,都与房地产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制订符合实际切实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利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主笔.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2]郭懿洁.浅谈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成本核算的特殊性[J].现代商业. 2012
关键词:物质流;成本会计;成本核算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主要包含了系统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产品等等,还包含了正产品、负产品(∑输入物料=∑产品+∑废弃物+∑残次品+∑能源消耗)等等,
1.材料能源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材料能源成本是开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更是企业物质流成本的核心内容。物质流构成成本中最为核心的要件是材料能源,材料能源贯穿于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及流通整个过程。因此,在对物质流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是通过对能源材料的具体数量进行计算,计算企业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阶段物质流具体的动向,使用具体的材料能源耗用数量核算物质流成本显然不够科学。因为物质流成本计量还需要把物质量经过转化,要把转化之后的物质量以具体的货币计量数量体现出来,因此物质流成本会计通常需要企业将其产品生产以及产品流通阶段所有耗用的物质单价和物质量相乘,最终计算出产品生产及到产品流通及销售成功整个阶段的物质量耗用情况。再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因为无论哪家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和货品销售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物质量耗用的问题,而物质量并不会消失,借助能量守恒原则进行分析,所有的物质量都将转化成具体的产品构建和废弃物质量这两个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在进行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物质量为核心对企业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量做出考核,考核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可以转化成企业产品的物质量和投入总物质量之间的比值来实现低碳生产的目标。
2.系统生产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而言,应该针对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做出有效界定。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系统生产成本核算对象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人工成本、易耗品支出、设备折旧费以及水电费支出等等相关类目。创建会计核算系统,所有的支出类目都将纳入到这一系统中,其中包含了物质流成本核算,通过企业内部系统才能够做出统计,企业需要结合其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规范每一项成本支出额度。另外,企业的系统性成本支出项目往往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状态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企业往往会把成本控制过程中具体耗费的费用将其设置成产品生产成本支出中。不可否认,系统生产成本和材料能源成本二者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财务部门对此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将其纳入到总量考核中,结合产品特性以及材料耗用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成本分配计划,根据成本分配计划把系统生产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用这种倒推的方法来计算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耗费,并且也根据这一计算方法对产品生产实施成本控制,有助于改善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对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生产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物质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将生产物流成本囊括其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产品装卸和搬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仓储成本,还有运输成本和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成本等等。假设以传统的核算方法对此进行核算,只需要以具体的现金流为基础进行核算即可,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成本,无法做到精准核算。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内部产品产生以及流通过程中耗费的所有成本进行单独核算,这对于做好精准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践建议
1.改良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针对企业来说,通过改良企业当前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能够有效提升物质流成本控制水平,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对企业原材料耗费成本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因为企业在生产产品和货物运输的阶段极易产生众多废弃物,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企业未对生产流程前端做出有力的控制,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原材料进入到了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此,可以对企业供应链系统进行优化,在供应链系统中做好物质流会计核算,企业应该要求上游服务商实施物质流会计核算法对正物质流成本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2.改善问题工序定位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成本控制办法是通过控制产品生产以及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质量损耗达到控制物质流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生产和货品流通系统的效能达到降低物质流运作成本的目的,具体运作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物质流会计核算水平,必然需要对企业产品生产以及货品流通过程中每一个工序进行优化,比如对残次品进行再生产,要求产品生产工序必须精湛,出现问题产品必须及时做出处理,有效对问题工序采取有效办法进行解决,快速定位问题工序,更换或剔除部分劣质工序,保证产品生产和流通高效、稳定,达到根除残次品的目的,最终提升企业的产品生产水平。
3.优化产品工艺设计
针对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结果加以利用,降低企业物质量损耗至关重要,根据核算结果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尤其是要对企业产品的工艺设计过程进行优化,达到降低物质量总量的目的。比如,可以将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应用到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流通的每一个过程中。做好信息反馈,从根源抓起,有效降低企业的物质量损耗,同时也可以借助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做出优化和调整,完善产品生产系统功能,经过多次调试和比较,最终遴选出发生物质流损失的根本原因。
4.优化产品生产流程
企业可以借助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做出优化。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在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也需要把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考虑在内,通过此信息达到优化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由于企业相同生产线加工生产的产品类别过于频发,导致负产品物质流快速增加,对此企业应该采取批量化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达到有效降低负产品物质流方面的问题。然而,大部分企业采取增加产品批量措施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库存物质流规模。虽然库存规模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正负产品物质流规模,但却会增加库存资金占用成本。为此,企业应当在负产品物质流增加和库存产品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之间做好权衡工作,改善企业产品生产流程计划,提升企业的低碳化运营绩效。
三、结语
如今,物质流成本会计已然成了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借助流量管理原理把企业的物质流量还有存量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物质流转系统运作过程,具体可以从数量以及成本这两个方面对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算,并且根据核算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通过核算物质流成本能够让企业清醒地认识到物质流的具体损耗以及为何会发生,并且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实现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损耗的目的,有助于实现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杰,朱晋,李玲.适用于低碳经济建设的会计核算方法——物质流成本会计[J].农业经济,2010(4).
[2]理明佳.物质流成本会计视阈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4,2.
[3]俞富坤.低碳经济背景下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思路探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
[4]付飞飞.基于物质流成本核算的企业环境管理与评价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3(2).
[5]邓明君,罗文兵.日本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新进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内容及其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2).
[6]李虹,田生.基于MFCA的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绩效研究——以制造业为例.Proceedingsof2012InternationalAnnualConference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CommitteeinASC&the1stChineseCSEAR,2012(z10.
[7]艾丽燕.资源流成本会计在湖南恒辉膜技术有限公司的应用研究.湖南大学,2011,4.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92―02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
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3)收益与成本匹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通过对成本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成本核算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单轨制和双轨制在核算中的具体操作不同,其成本也不同。另外,两种模式反映物流成本信息的信息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模式时,应将不同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这是企业选择核算模式的重要标准。
(4)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物流成本的核算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想与特点不同,各自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也不一样。两者匹配的好,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得到简化,提供的成本资料也准确完整;两者不相适合,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可能费时费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不利影响。
(5)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不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也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两个因素。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 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
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为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可专门设立账簿,并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账户五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下设置“运输成本”、“材料费”、“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若干明细账户,对于账户的选择可由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如下设:“材料费”、“燃料费”等。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的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汪小勇等,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法一一作业成本法[J],系统工程,2007。(3):26-27
[2]黄更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系统工程。2004,(1):52-54
[3]陈志祥,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5):32-36
[4]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四)[J],物流技术及应用,2008,(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