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是近期一直被不断强调与强化的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也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这样一个以应用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学校群体来说尤其重要。“服务能力”是指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范围、深度与层次,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率(output rate)。对于高职来说,社会服务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随着对社会服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提高,结合具体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资源优势、主攻方向,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形式越来越多样,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实验设施设备资源、教学技术及培训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良好的条件,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主要指员工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待业人员上岗及转岗培训等),人才供给(主要指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实时提供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技术供给(包括技术研发服务生产、技术服务与咨询)等社会服务性活动。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1.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职前、职后、转岗培训的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加速,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频繁,这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政府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资格的持有率在职员当中要占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不会发给营业执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职业岗位培训方面做出更细致、更具体的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培育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学院可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广泛地与社会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对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既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服务能力,又可解决社会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避免企业由于培训需要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2.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
由于所处地域、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结构等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点与能力的社会服务模式。不管处于何种社会环境,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都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向之一。高职院校实验人员、科研人员应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使下游企业可以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必要时可与上游单位及下游企业针对某一项成果签订有关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开放合作机制。随着社会服务的深入进行,可根据国家现行关于技术转让、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等规定,建立市场导向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科技水平均能提高的良性循环驱动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于规模生产的共性与关键技术,融入社会经济效益大循环圈和企业经济小循环圈。吸收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成果进行后续产业化研究,将成果或技术不断转入相应的企业,保持企业优势和活力,使之始终处于行业的领跑地位,同时又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够软着陆,更加贴近民生,避免出现技术创新与开发都是纸上谈兵的状态,让创新不再是一纸论文。
3.以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是高职专业教育的特色硬件支撑,也是高职院校优于本科教育的有力证明,更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学生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与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硬件设施统筹安排,有机结合,教学、服务两不误,才是一个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努力做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教研结合型”校内实训基地;依据“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建立“共用型”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充分保障学生课业内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服务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平台。[1]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不同,使得其社会服务内容不同、服务方向不同、服务深度不同,因此,不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要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为社会进行实实在在的服务。
1.正确选择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选择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避开高、大、上的企业类型,针对小、微、新的中小型企业,切实对企业起到帮助作用,不做为了搭名牌企业的顺风车,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到头来不仅影响到正常教学,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得不偿失。
2.正确选择服务领域
服务领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选择服务领域,做到避短扬长,发扬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避开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争取做到社会服务的有效性。
3.正确选择服务形式
服务形式的选择决定着社会服务的深度,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时应避免流于表面,尽量达成实质性合作,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认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今后的持续合作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保证学院的科学持续发展。
1.教师服务企业
教师能否顺利、有效地为企业进行服务,使企业对于教师产生信任与依赖,很大程度取决于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合作内容,根据合作计划,制定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状况下给教师足够的自由度以保证能够进行良好的服务。制定政策时要本着促成合作的态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一致化。先合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一件事情开始是最重要的,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问题,所以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就可以。
2.专业服务产业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起着“普及教育”的作用,学生的层次与素质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提高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又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建设的同时,应该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实训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始终围绕经过调研确定的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展;同时,专业建设必须由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实训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相统一。
3.学校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不能是空中楼阁、无本求木。[3]无论是学校的设施设备还是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既是一种教学资源,又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行业的引导与指导,总结历史与传统的经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与市场相协调、与地方接轨,这样就会激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活力。因此,学校要主动寻求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契机,建立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控机制,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把握行业脉博、紧跟专业前沿、充分发挥好教学仪器与设施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增强社会服务的活力。
>> 基于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 警察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提升研究与实践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研究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供销系统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创新 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提升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与途径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医药类高职院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探讨出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医药类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0.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近年来,教育局出台的相关教育文件也已在强调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服务[1]。但是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服务认识不足。学校教师对于社会服务观念理解有偏差,对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度较低,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关于社会服务观念的培养不足,有些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第二,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经济发展不相符。很多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忽视了该地区医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区域医药单位的用人标准。第三,医药类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不能为医药单位提供较多的科研成果,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校以教学为主,忽视了科研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技术能力不足。第四,与区域的医药单位合作不够紧密。由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师资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学校实验设备落后等,造成学校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合作热情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不紧密[2]。
2.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2.1优化医药专业设置
及时对区域的医药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重视根据区域社会需要建立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同时推行医药行业双证书制度,并且还要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3]。
2.2提高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
很多医药类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与本学校的资金不足、实践设备不足、实践基地不足有关,因此医药类专业可以开拓资金筹备渠道,争取区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企业的支持,加强学校实践设备的建设,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并且积极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具有特色的科研研发基地,
2.3提升教师科技服务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向社会招聘相关行业科研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的人才来校任教,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训或者知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师通过医药实践技能训练、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教育或者创建服务平台,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观念,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意识。校企双方建立科技合作互动机制,为学校教师参与科研创造机会,同时积极鼓励校内教师与医药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申报科技成果,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
2.4提升学生科技服务能力
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参与校内的与校企合作的各种科研活动,并且通过培训、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并经过筛选将实用性强的科学成果转换为成品,从而提高学生为区域医药单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2.5提升培训服务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培训服务是其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利用办学资源扩大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建立与社会大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开展医药类各种培训服务。如,开展医药类行业和企业培训服务,为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和技能认证培训,新修订药品《药品经营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培训等。开展健康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群众提供医药相关知识或者健康知识的培训与讲座,例如药物的搭配禁忌、抗生素的使用、各种病情急救讲座、提高自身健康讲座等。开展各类医药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护理技能大赛,学校通过承办大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活动与参与者交流医药方面的经验。还可以开展免费为相关医药类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服务工作。利用本学校的教学条件,通过定期开展区域医药类交流研讨会,举办师资培训班或者共享本校的网络资源等方式为区域内医药类中职院校提供师资培训。
2.6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医药类要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或社区,为社会或社区提供各类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利用广播、电视传播医药文化,在科技馆、博物馆开展讲座等普及医药文化知识;可以鼓励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到社区养老院、社区休闲中心中去开展活动,为人们免费提供医药咨询服务,合理用药服务等,并且利用学校的设施,定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测量血压、血糖测定等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可以定期组织医药文化活动,普及医药文化知识等。这些活动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社区居民接受和掌握基本的医药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域医药行业、医药教育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将为社会提供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高学校科研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医药类各种项目培训服务、为社会或者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医药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本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区域医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凤琼.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首都医药. 2014(05):12-1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0-02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2]。
一、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必然使本区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受益[3]。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市场,密切接触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有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可有效缓解我国劳动者总体技能偏低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5]。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服务,是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来说,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其次,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学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内部,工作的重点一般仅限于人才培养方面,至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最后,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解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但还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6]。
(二)社会服务的水平低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2]。科研总体实力差,成果的转化率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多以教学为主,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社会科学方面,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使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及各个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使学校未能很好地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因评职称所需,大多数科研成果均以或出版著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能够实现转化得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则更少。
(三)社会服务的能力弱
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较差,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以及信息网络建设薄弱,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而非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社会服务的方式少
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和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不多,还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可在化工、轻工、医药等领域任职,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扬州境内建有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东承泰州中国医药城,西接南京化学工业园,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我国化工类企业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仅为18.8%,而在世界上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经达到35%以上,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化工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就业导向、类群集聚、行业主导、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已经形成的校企双主体董事会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董事会秘书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设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开展企业主导型人才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设置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四个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与培训等工作;在完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提高“双师”素质与优化“双师”结构为核心,构建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四互”式“双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培育专业领军人才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加强条件建设,改善社会服务能力
化学工程系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一批“生产型、职场化”化工实训室,包含: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化工生产技术综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学制药技术等11个实验实训分中心;1个央财支持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有19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整合视频、仿真及实体仿真等优质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仿真教学平台”,虚实结合,拓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覆盖面,增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省内外具有示范作用的化工实训基地。
(四)加强体系建设,增加社会服务形式
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
1.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与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园区进行在职员工和新员工培训,并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另外,在2010年为中石化集团培养和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的青年拔尖技能人才29名;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百家单位参赛,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和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近几年我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开设了“金陵石化班”、“扬农班”、“沙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并聘任企业专家为“订单班”任课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及早对接企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我院现已成为中石化系统石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定点招录的三所院校之一。
3.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学院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并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拉动双方合作需求;并搭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学院“双师”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设备计量认证、人员资格认证,达到对外承接分析测试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扬州化工园区、宁镇扬泰沿线的石化、农药、制药、精细化工、钢铁产业基地等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与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
5.利用“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为扬州周边兄弟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综合实训等活动,年均达750人次以上。此外,还经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结对支援,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扬.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11,(8):87-88.
[2] 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80.
[3] 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169-170.
[4] 杨清红,李国年.广东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32-34.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
2 结果与分析
体育人才结构的社会变化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把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转变为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通才教育”。
社会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社会体育能力。体育锻炼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社会体育专业难以适应体育发展需要。必须在具备一定专业运动技术水平基础上,加强培养自身社会体育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而健康的身体水平是取得竞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的趋势,对体育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多体育人才去满足社会的需要。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发展途径
3.1加深对社会体育的认识
社会体育工作不同于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及自身的特点和任务。社会体育是人们自愿参加,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生命力强。社会体育内涵相当广,有民间体育、民族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健美体育、保健体育、婴幼儿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还有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家庭体育等等,种类繁多。只有充分理解了它们的内容、功能、意义和组织形式,才能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3.2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身体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各项术科学习任务所必须具备基础,也是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社会体育项目繁多,如果身体素质水平低,就不能较好地掌握各项运动技能适应社会体育运动的需要。
3.3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者必须具备全面的运动实践技能,不要求具备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对每一项健身运动都要求能运用已有理论知识来指导进行。只有掌握好运动项目的特点、方法、规则、组织形式,才能最大限制的发挥指导作用。
3.4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严密组织性和管理机制是社会体育的要求。我国社会体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体育组织发育尚不成熟,组织管理较为复杂,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并以自愿为基础,组织管理难度大,直接影响着运动的功效,故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训练能力和指导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能力。
3.5加强自学创新能力
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事物在自身的矛盾体中不断有所扬弃的具体表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传授和启发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在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表现自己,大胆创新,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3.6增强社交能力
社会体育参与人员多而复杂,而且存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如何维系社会体育健康有序的方向,使每个成员所处的地位和角色与他们能力和特点相适应;如何调整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提高群体活动效率,使每个成员都感到满足。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
3.7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当前注重术科教学思想影响下,轻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思想的教育,使学生缺乏对体育正确认识,体育思想浅薄。社会体育需要较强的理论指导,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的条件,加大课外辅导力度,拓宽理论学习知识面。
3.8强化素质教育,提高运动能力
社会体育内涵丰富,指导社会体育需要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之中,体育教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场所,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上网组织指导能力、防止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能力、处理运动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运动保健常识和掌握多种健身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会指导他人活动、会科学的运动”的三会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需要。
3.9与社会活动接轨
社会体育活动需要专门人才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关心社会体育的发展,把体育教育与社会指导结合起来,投入到社会体育热潮之中。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要接轨,针对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参与社会体育活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从我院学生教育实习情况看,突出表现在重视理论指导,在社会实践,尤其在社会体育实践能力方面严重缺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也应在学习期间接受社会体育知识教育。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应着眼于对体育实践和体育发展的需要,注重对学生社会体育能力的培养,拓荒体育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具备广博的体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3.
[2]杨连岗,宁淑平.试论大专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3.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质疑 适应社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传导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云:“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但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了按教参所示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师和学生也习惯了对教参讲义的依赖。其实学生主动质疑,释疑解惑,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是随便提问题不是质疑,质疑是充分关照文本分析后提出的疑难。学生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有赖于教师来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引导,而且给他们指点迷津,教导质疑的方法,使其拥有一双会“疑”的“慧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了质疑探究,就会对认知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该如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质疑题目,窥视全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现今的罗布泊已成为举世皆知的沙漠,怎么能把它称之为“仙湖”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进而阅读文章,方知罗布泊原来水流潺潺、绿树成荫、芳草鲜美、牛羊成群――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湖”,由于人类的破坏,它从绿洲变成了沙漠。由此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主题便“水落石出”。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明确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两字呢?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通过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对悲剧的解读中理解课文重点。质疑探究题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题目上质疑,积极思维,就可窥视写作目的,探究文章的主题。
同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有类似的问题,例如一医院在宣传自己的广告词的大标语中写道:“神医华佗在世,出手便知病几分,天赐灵丹妙药,药到病除包治人间百病”。我随即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对症下药,人世间有包治百病的药吗?”学生马上都会心地笑了。
二、质疑探究“矛盾”豁然开朗
有些课文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大多蕴含深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阅读,从看似矛盾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孔乙己》的结尾有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相矛盾的,这不是作者写作的失误,学习时就可这样质疑:“鲁迅为什么要把‘大约’与‘的确’用在一句话中?用意是什么?如果联系孔乙己的性格、社会地位及他与酒店的关系,可能还会生出一些疑问来,如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大约”、“的确”死了的依据是什么?把课文前后联系起来阅读,就能加深对孔乙己命运的理解。
三、质疑同类比较,收获别有洞天
比较是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将有可比意义的课文或语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则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赏析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比较,让学生思考讨论:都是写洞庭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在思考探究中达到赏析的目的。
四、质疑“反复”,感情共鸣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安塞腰鼓》中几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和敬佩。又如《孔乙己》中,作者反复使用“笑”这一字,讽刺了富贵人的无情,平民的愚昧和无知,“笑”是含泪的笑――是鲁迅先生对世人愚昧麻木的无奈失望的“苦笑”。质疑理解了这些反复处,就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五、质疑探究,“留白”
文艺上常讲究“留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点染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处正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既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又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如《孔乙己》中被打断腿后的孔乙己的命运,话剧小品《枣儿》以“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像。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结束全文,发人深思:老少两辈对家的眷恋和守望,对亲人的回归期盼,中华民族对家园的传统固守情愫是那样绵绵无尽……留白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
六、质疑关键词句以点带面
所谓击鼓要击在鼓点上。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就该抓住文章的“鼓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比如一些推动情节的句子、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中心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如《孔乙己》,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关键句,质疑释疑完这句,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当然,学无定法,不同的文章不可能用特定的质疑的模式去套用,虽然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探究质疑,但是,一定的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探究性要素可能是不明显的。所以要多读、多思,努力挖掘教材中探究性要素,使之显性化。只有善学多思,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发现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知识工厂,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开展社会服务,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根本路径,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提高社会声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 “校热企冷”,企业对校企合作普遍缺乏深层动力,使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难以有效深化。
一、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原因分析
(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企业在就业关系链中处于优势。中国是一个人口和人力资源大国,劳动力资源的供大于求,使得企业在就业关系链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不用投入就可以得到人才的现状,是企业不愿为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的“人才准入制度”尚不健全,劳动力严格按照职业资格准入的配套制度不完备,导致企业用人方面不需要支付太多的培训成本,从而也抑制了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形成。
(二)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的利益目标上未形成“契合点”。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它只被强调成学校的事。学校的宗旨是人才培养,追求的是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看重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合作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双方只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学校与企业合作是为了给学生找到一个提升实践技能的场所,是为了培养学生;而企业与学校合作考虑的则是如何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的环节中,主要是企业的利益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接受学生或教师到企业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工作的质与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学生因为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导致企业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哪怕是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也不敢把学生安排在那些关键的技术岗位。合作目标上的不一致才是导致校企合作 “一头热”的根本原因。
(三)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教育首先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建立适度的行政干预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要实现深度融合,需要政府为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机制保障。我国目前没有强制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开展校企合作仅仅依靠学校的一腔热情和企业的社会良知,即使校企合作从未来发展的愿景上看,彼此都是可以通过合作寻找到共赢点的。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推动,从而使校企合作的瓶颈难以突破。
(四)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和思路上还存在一定误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忽视区域性、行业性与自身特点,办学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片面地追求专业门类齐全。导致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模式上,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要求。与此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院校,他们的职业生涯缺少企业工作环节,对企业的实际生产及技术更新了解不够深入,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欠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有限。这些因素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基础,制约着校企深度融合的关系链接。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对策探讨
(一)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刚刚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在谈到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时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社会责任、义务和权利。政府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其在统筹经费、资源、信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发挥其行政职能,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必须承担的公益性义务,明确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师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把校企合作制度化、法规化。二是政府通过税收及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参与教育合作,政府通过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企、校的责、权、利;实行适当政策倾斜,创设良好的机制环境来扶持校企合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等。三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合作新模式。依托政府牵线搭桥,使学校与行业、企业牵手,搭建一个校企长期合作的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校企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常态化。
(二)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契合点。突破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瓶颈问题,最关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成为战略伙伴性关系,以双方利益和效益为驱动,坚持互利共赢,其结合点是创造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建立校企互利互惠的合作育人机制,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发展,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根本利益结合点。
1.通过校企双向兼职、培训,实现利益价值的互动对接。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优势是拥有大量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和一定的科研技术革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是教师队伍比较缺乏企业职业生涯的工作环节,对企业的生产及技术更新了解不够,动手能力欠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训条件不足。而作为企业,其优势是技术更新与产品换代较快,困扰的瓶颈是一线企业员工知识素质的更新跟不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当校企实现双向兼职、培训的对接后,就可以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学校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可以直接下企业兼职,参与产品和技术研发项目,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利用企业岗位技术能力出众、行业发展把握准确的优势,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校企之间开展双向培训,学校可以发挥教育职能,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知识水平,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改造的现实问题。而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是“双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2.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实现资源与利益共享,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最关键是加强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培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对接,职业院校根据地方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设置专业,把课堂、实训基地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岗位,建立 “校中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厂中校”(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形式。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技师和生产项目支持,实训项目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设计,产品盈利由校企双方共享,学校的主要受益体现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企业的获益体现为人力资源的供给和实际利润。企业通过 “厂中校”模式,即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路径,顶岗实习是实现工学交替的重要举措。顶岗实习的最大难题是,企业生产的淡旺季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与学校固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矛盾。解决的关键是学校要适应企业生产,提前了解合作企业的用工状况,并按照企业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实行“分段轮换、交替穿插、半工半读”,将校设于厂中,课堂移入企业,采取柔性顶岗实习措施,最终可以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三、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意义重大。校企合作双方各自关注点不一样,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通过政府的行政干预,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效果,但这是一种被动的结果。只有高职院校转变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扎实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使企业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中多多受益,企业肯定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也会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这种出于双方自愿、双方均能受益的校企合作才是一种良性的校企互动,才能使校企合作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l12—114.
[2]戴勇.校企合作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 l(33):36-38.
[3]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92—95.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不久,我们在这里召开勘察设计工作表彰大会暨新时期设计指导思想研讨会,主要是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勘察设计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工程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首先,我代表建设部,向全国第四批勘察设计大师和第三批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第九届优秀工程勘察、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软件和第七届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的获奖单位,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的勘察设计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下面,我就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勘察设计行业在新时期城乡建设工作中贡献突出、责任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国家基本建设日新月异,众多工程项目体现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这些都包含着我们广大勘察设计人员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勘察设计大师,以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永不满足、勇攀科技高峰的进取精神,胸怀大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修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绘制一流建设蓝图的良好业绩,为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届新评选出名勘察设计大师和名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他们在我国的水利、铁路、交通、机械、冶炼、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勘察设计行业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全行业的骄傲。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控制投资的关键,是集中运用各项政策、标准,把科技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设计单位能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落实节约和环保措施,做出最佳的设计,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也将长久地影响到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综合效益。长期以来,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很多专业领域设计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铁路工程建设形成了包括路基、轨道、桥梁、电气化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公里铁路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煤炭行业建成了多个年产万吨的高产高效矿井,最高全员工效达吨工,已走在世界前列;化工、石油化工设计从成套引进国外的设计和装备,发展到只引进基础设计或工艺包,在部分产品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利、专有技术,实现了大的飞跃;我国原油输送工艺技术,水电建设中的大坝设计,公路建设中的大跨度、大跨径桥梁设计,民用建筑中的超高层、大跨度建筑设计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凝聚了广大设计大师的心血。
本届新评选出的金质奖工程,都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节能的样板示范工程,其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水准。如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该工程地质构造复杂,全长公里,居我国第一,世界第六;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该桥主跨米,居世界第三;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设计,长江口水流、泥沙及河床演变的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一期治理后航道水深达米;另外还有淮南张集矿井设计,华润日熔化吨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设计,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设计等,其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水准。
回顾过去,勘察设计行业做出的贡献令人鼓舞,展望未来,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挑战。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五个统筹”、“六个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今后一段时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需要大量的建设任务,勘察设计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也给我们勘察设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城乡建设中,勘察设计行业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勘察设计工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
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勘察设计行业要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起到先导作用,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
(一)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土地、淡水等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抓好节能省地型建筑,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而且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多个城市中有供水不足,其中的城市严重缺水;最近,我部组织了全国建筑节能情况调查,~××年,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只有%,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只有%,形势不容乐观。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左右。今年,建设部制订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年,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要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勘察设计是关键环节,设计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在建筑节能方面,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业主需求,而且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节能强制性标准,建筑设计要按功能要求合理组合空间造型,积极选用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节能成套技术、材料和产品,积极采用新型、高效的配套的节能材料和产品,采用低能耗的建筑设备形式和设计系统;我们的设计师还可以考虑合理开发利用地热、风力等资源,减少空调和热力采暖。在建筑节地方面,可以考虑合理提高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一步减少粘土砖的使用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在建筑节水方面,岩土工程师如果在基础施工方案中采用截水的方式而不是降水,就可以大量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在建筑节材方面,要研究建立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来说,要始终将建筑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原创设计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以技术进步带动设计水平的提高。
(二)着眼大型公共建筑,树立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国建筑创作空前繁荣,建筑形式日新月异,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方面,忽视对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研究,千城一面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形式,标新立异、浮华造作,忽视建筑功能、技术风险以及与周围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协调,造成能源和资源浪费、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生态和人文的破坏。这些已经引起社会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要强调的是,大型公共建筑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问题。随着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中外观形式和结构体系的日趋复杂化,相当一部分工程突破现行技术规范,技术风险愈加突出。近年来,国外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公众,社会影响巨大,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任何环节上的马虎和疏漏。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关键是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越是重点工程,越是大型工程,越要尊重客观规律。为保证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一方面要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建筑艺术和建筑功能设计上相协调的作用。同时,在审查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公共利益。
(三)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勘察设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农民的建房热情很高,全国村镇房屋建设量每年维持在亿平方米左右,其中农房亿多平方米。科学指导农民建房、防止盲目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勘察设计工作者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从不同地区农村实际出发,结合自然条件和建筑材料,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建房选择方案,引导节约建房,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房屋质量安全和改善住房功能上来。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从城市的角度、套用城市的标准设计农房,要注重保护和体现地方特色与农村风貌,防止对农村自然风貌的建设性破坏,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以上。正如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不仅会使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勘察设计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的龙头,也是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的龙头。长期以来,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的来看,我国勘察设计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很普遍。今后,我们必须把提高勘察设计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作为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必须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建筑市场。与一般工业产品的开发相比,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更表现出市场引导、用户需求、工程需要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计划经济时期,我们通过行政手段曾有效地组织起产学研的“一条龙”协作攻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由企业通过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市场纽带组织起产学研的协作则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的设计单位按照技术创新特点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工业工程设计单位,以工艺的工程化为主要内容,技术先进性是其核心竞争力;另一类是土木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单位等,强调安全、功能和美学,以方案为龙头,匠心独运的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技术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工作需要有专业配套的研发人员、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因此,勘察设计企业、建筑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发起人、组织人和受益人,一方面要对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作好技术储备;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结合工程项目的投标和实施,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工艺研发优势,发挥大学多学科综合攻关优势,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加快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提高勘察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动力。今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商务部、国资委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勘察设计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设计单位要多元化、多形式发展,既要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也要有中小专业设计事务所,以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型设计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拓展企业功能,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试车考核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要相互结合,注重设计与施工各环节的相互协调。设计单位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单位如何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仅要有按图施工的能力,而且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鼓励部分建筑设计企业与大型施工企业重组,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促进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结合与发展。发展由注册建筑师或注册工程师牵头的专业设计事务所,促进建筑个性化创造的发展,繁荣设计创作,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一个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关键是要有好的机制、好的品牌,创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比一味地注重参股持股更为重要。
(三)充分发挥大型勘察设计院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现在很多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产值不低,但主要是靠绘制大量施工图挣来的,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积累优势,占领技术制高点,通过技术研发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和专有技术。例如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酯国产化技术,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其承建的聚酯项目约占聚酯工程建设总量的%以上。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开发的变压器制造专用设备,年产值达上亿元,已具备与国际著名专业公司抗衡的实力。
(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激发创作高水平的设计成果。
与工业企业卖产品不同,勘察设计企业提供给社会的是技术、是服务型智力成果。长期以来,如何界定和如何保护勘察设计单位拥有的知识产权有一定特殊性和难度。设计中的专有技术、设计资料、设计方案也是知识产权,也需要保护。没有有效保护,劳动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不可能激发创作出高水平的设计成果。一些业主只付少量象征性的所谓补偿费用,就将落选的设计方案、专有技术拿来使用,极大地挫伤了设计人员的创作热情。对于如何保护勘察设计的知识产权,建设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年曾联合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导则》,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形势的发展认真研究和细化,进一步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一些企业通过实施专利战略,获得了很好的效益。中国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近五年有项技术通过国家验收,获得项专利;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发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在国内生产能力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占据了近%的市场份额。
当前,还有不少技术存在知识产权关系不清晰的问题,全员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软件版权意识还需加强,工程项目的技术图样也常被翻版、盗用或私下转让,技术骨干调出的同时带走关键核心技术等,因此,勘察设计单位一定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重视人才、珍爱人才,充分发挥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新时期城乡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和国内设计咨询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而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目前,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万多,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多,约占从业人员的%,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等各类注册执业人员万多,是一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队伍。勘察设计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一直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建设单位青睐的对象。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强调两点:
第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吸引并留住人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管理,精心培育满足我国大规模、现代化工程建设需要的勘察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勘察设计单位要制定本企业的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对于勘察设计单位,一个学术带头人往往意味着一个市场领域,要通过工作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形成由专业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熟练工程师组成的专业人才梯队。要积极探索企业核心骨干持股的股权激励机制,以及创新符合企业实际且与市场接轨的各种激励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
第二,珍爱并信任国内的专业技术力量,依靠我国自己的人才搞建设。目前,中国不但每年有万多亿的工程建设量,让国外的同行很羡慕;而且,中国的土木工程技术力量也在蒸蒸日上,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领域世界领先。中国已经培育出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有一批有技术、有水平、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近年来,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都是由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长江上建了那么多的桥,只有少数大桥部分工程做了联合设计。三峡工程在世界上也属绝无仅有。中国的结构计算、预应力技术等很多方面水平都很高,完全能够解决结构计算的问题。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外方设计,我们的一位博士敢于向世界著名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提出质疑,促其修改原结构设计方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民族自信心,珍爱我们自己的人才,信任我们自己的设计师,依靠国内的科研、设计和施工力量搞建设。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更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工程建设的主力军。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鼓励、支持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支持我们的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按照“”的规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勘察设计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勘察设计行业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当前,勘察设计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建筑创作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为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在职能关系上,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合理放权,分清职责。在企业资质、人员资格、行业自律等方面充分发挥地方和中介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层级监督,确保政令畅通。在职能方式上,逐步减少行政性审批,加大采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强行政立法和执法监督,充分运用间接、动态和事后监督等手段实施工程建设管理;加快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今后资质审批、施工许可以及市场监管等都要逐步在网上办理。在职能内容上,要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依法加强勘察设计市场监管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部正在抓紧修订新的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标准,新标准体现了精简效能和便民的原则,力图支持企业适应市场要求,增强竞争力。各地要按照建设部和人事部共同确定的勘察设计注册执业工作框架,有序开展工作,尽早完善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个人执业资格注册制度;要以完善合同履约、工程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健全勘察设计行业的不良记录制度,及时依法清除违法违规的各类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维护良好的勘察设计市场环境。要根据勘察设计的特点,制定招投标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在对《建筑法》的修订意见中,我部提出要调整强制性招标的范围,逐步实现非政府投资项目在不影响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扩大业主自主决定权。要以投标设计方案的优劣,企业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和信誉,以及勘察设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等因素综合评标。
(二)为勘察设计企业提升技术力量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和做强、做大,我部将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鼓励企业着力提升技术实力和诚信度。目前,我部正在改进企业资质审批工作,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为重点,以突出企业专利和专有技术、淡化企业资本金和设备为原则,以实施高端放开、低端准入为手段,以通过资质改革来引导和扶持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依法修订企业资质规定和资质标准,改进资质审批,强化持证企业的市场监管。今后对企业资质管理将采取“两淡化”、“两突出”的措施:淡化企业的设备数量、注册资金要求,突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诚信度。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企业自身都拥有齐全的各类设备,企业完全可以依靠租赁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企业主要是信用度,不在于到底手上有多少钱。我们要突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诚信度,比如说,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再要申请升级,不是做一两个项目就能升资质的,我们首先要看其技术力量、专利技术或者工法。在今后优质工程和金奖工程评选中,应将专有技术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希望广大勘察设计企业今后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这个上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则是促进理论内化为学生思想自觉,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还是实际操作过程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普遍缺失。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制度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首先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学生获得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 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以社会为场所,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与参与, 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 它“把实践教学与社会 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封闭式教学实践状况,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只表现为实践性, 而是强调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除具有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点外,还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强调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 内化有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类课程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课程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善于总结和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高校只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才能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进行完善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受益。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建立常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组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组织和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教学单位,需要多方协调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比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等课程,教学对象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所有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它的教学任务一般由各高校专门的“两课”教学单位承担,而学生则分别由不同的院系进行管理。由一个教学单位与全校所有的平行的教学管理单位进行协调组织,其难度可想而知,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有序进行,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两课”教学单位和各院系以及团委、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细则,将工作任务下达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要求上述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每学期高效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2.设立专项活动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开支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每年仅有的开展得几项较有声色的活动也与大多数学生无关,参加者多为学生骨干,而且多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突击搞,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教师的现场指导或及时沟通,课题或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很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经费。没有经费,授课教师徒有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规划,难以组织调动人数众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没有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就觉得属于公共课的这些实践活动可有可无,在人员和时间协调配合上就不那么重视,多数实践教学计划就这样被搁浅;没有经费,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研、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现,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
因此,高校必须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3.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好适当的实践主题和实践场所。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趋向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的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的基本问题,涵盖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这类问题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但在实践中可以从某一个具体方面入手,比如,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项具体的社会公益后动等。因此,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学院应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取得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要从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适当投人,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轮流到各基地或相关单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研与社会考察。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就新农村建设、街道社区、企业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见解,写出有价值、有收获的调查报告。这样,不但使广大学生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促进、检验、落实了实践教学成果,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4.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环节开展的好坏,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改变单纯地讲好课本知识,和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做到在理论上讲清问题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把社会现实问题或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还要求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良好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中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因此,高校必需加大力度提高“两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战能力”,全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重需求。目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学科新发展,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要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交流、进修、调研锻炼等,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治理”的来源及涵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高校经历了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新的高校管理改革。在这一场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较具影响力的有“管理主义”、“高校去行政化”、“后官僚制”、“企业家高校”、“苗条高校”、“善治”、“新高校管理”等。在这些名词中,“治理”与“善治”正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这一理论不仅为本国高校的管理提供参考,而且对诸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等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在他的著作《治理与善治》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治理一词的来源以及善治理论,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治理”是一个很早就出现的一个名词,但是,现代西方社会广泛运用“治理”这个名词,是建立在对“治理”所赋予的新的含义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提出的一种新的改革方向。综观各学者的观点,“治理”是讲求高校、学生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高校治理就是强调高校、学生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在以高校为主的前提下,更多地注重学生及社会的参与,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自身管理、处理相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困境
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是实现高校管理优化从而达到善治的必要条件,离开学生参与,高效的管理目标很难达到,高校治理会变得软弱无力,缺乏学生的支持。但是,高校治理中,学生的参与会出现一些困境:
主体意识淡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什么是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有两层含义,当学生直接面对高校权力运作时,它是学生对于这一权力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学生离开或侧身面对高校领域时,它是对高校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主体意识的淡薄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有着一定的联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我国学生意识的淡薄的思想根源。
我国学生真正出于自主意识,自愿参与高校治理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学生参与因地区、因市、因省而异,即便是上海、北京等经济比较发达,学生素质相对较高的城市,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情况不尽人意。许多学生对选举代表、选择治理方案等方面的投票表现得比较消极,要么弃权,要么随意投一票。当然,这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即便是在美国,学生的参与率也是非常低的。正因为如此,参与才显现得更为重要,参与本身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
学生参与的非理性化。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不是基于学生的责任感,不是出于对自己的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理性认识、理性思考,而是凭着某种冲动参与的,有时甚至只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这一现象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互联网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就有网民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性,大肆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这些言论或意见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判断,影响到高校治理的客观性。
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常常还具有从众性。所谓从众,就是非理性地学习、模仿他人,随大流。就以选举现象来讲,现有的参与者,有些是迫于无奈,带有很强的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一个地区的学生如果对高校情况知之甚少,而且存在时间方面的冲突,那么弃权或委托选举发生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如果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相似,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作出同一选择。由于学生对参与的内容或目标不很了解,同时又与周围的人具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外在地表现为从众现象。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的从众性表现在网络上则为盲目地跟帖,将一些高校问题扩大化,将它们的危害扩大。无论是因为冲动、发泄参与还是从众性参与都体现了学生参与的非理性,影响高校部门自身的管理以及对学生的管理。
学生参与的能力不足。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高校治理的有关方面知识的培养,对有关资讯了解得不够详细、比较片面。学生受自身素质、专业修养、对资讯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对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及途径的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参与的能力与参与的要求不符,其思维和行动显得比较僵化,参与效率低微。例如:现在很多地区采取听证会制度,在公开高校部门决策的过程中,采取了学生参与旁听的政策,但是旁听的学生只是觉得很新鲜,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真正参与,没有对相关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
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均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某些欠发达地区的很多不具备参与高校治理的机会。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的一些边远的区,会有学生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外,这就意味着这一部分人丧失了利用网络参与高校治理的机会。
学生参与的真谛是使和高校利益相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高校事务的讨论与决策中,而现代沟通技术对于学生参与的限制,等于限制了参与高校治理的学生的范围。如果让一部分边远地区的学生失去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就等于增加了一些非主要利盏阳关者参与高校事务的讨论和决策的比例,那么,这种参与的局限性甚至比当今社会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政治参与还要大。毕竟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充分,农村条件与城市相比仍然相距甚远,地区之间差别还是较大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我国的社会问题认识更加深刻,对高校治理更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校的干预、管制。高校治理理论引入到我国的时间不是很长,我国在接受高校治理理论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中国高校目前还是以垂直管理为主,过分强调学生参与平等治理的机制,容易使不成熟的官僚制的弱点暴露在学生面前,从而削弱高校的合法性基础。此外,在社会上,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学生素质的参差不一,有些学生在实际中会表现得异常的自由,如果不加适当的干预,会形成无序状态。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不会将高校权力责任分散化,而是要加强高校的中心地位,集中更多的高校资源来培育学生组织。所以在学生组织还没有发展成熟的现状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只是在高校主导下的学生参与。
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机制的完善
盐是好的,但过度食用会中毒;娱乐是好的,但娱乐过度会荒废正业;财富是好的,但过度追求会导致人性的丧失。任何事情都需要平衡。通过对高校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困境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校治理还不是很成熟,有时甚至对高校治理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想要阻止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相反,只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高校治理,才是解决困境,达到“善治”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当为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增强主体意识,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
增强主体意识,要求学生对高校事务持有较高的热忱,要求学生真正承担起高校管理的责任,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学生尤其是参与主体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越高。培育以“独立自主、诚信、责任感”为基础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形成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治理的人文底蕴。相对削弱中国文化中的“臣民意识、等级观念、中庸之道、平均主义”的倾向等,强化“平等观念、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宽容精神、互利互惠”等。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学生参与的能力包含学生对于高校治理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包含学生对于信息以及政策的理解程度,包含学生思维方式的发散程度等。学生参与的能力有赖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良好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参与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很难要求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很高的思维能力和素质,毕竟我国无法摆脱“人口大国”这样一个“敬称”。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完全可以实现。
疏通学生参与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在加深,网络化将有力地推动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网络虽然有其弊端,但是不能否认它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桥梁”作用。高校应开发一些网上交流平台,诸如在线提宝贵意见,公开在线协商等类似的系统,方便了解学生需求和汇集公众意见。还有一些诸如网上投票、在线互动等活动的展开,为学生参与决策过程提供操作平台。高校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学生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学生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高校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高校管理者和学生都必须依法行事,在规章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法规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更为理性地参与治理高校事务,保护学生的自由、平等及其它基本政治权利,维持正常的学校生活秩序,还可以制约高校的行为,控制高校的管制力度,约束高校部门管理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