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课程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课程标准

第1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一、立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造活动是在灵活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过于单一的训练必定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墨守成规。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知识的操作和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常表现为受长期知识经验的影响,人对某类问题的认识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不能灵活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珠心算”的训练过程也是如此,训练时间长、形式单一,不能灵活训练,把学生禁锢在枯燥乏味的套子里,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珠心算教学要克服思维定势,解除发展发散思维的一切自我束缚的框框,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灵活训练。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灵活地安排内容。形式不拘一格,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新的训练形式,寻找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引诱他们独立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和问题,教师力争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创见,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对于他们提出的独创性见解,有其合理性的,就加以鼓励,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训练形式中感到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经常组织一些竞赛,如对外人示范,给师生、家长汇报表演,请家长集体观摩,实际操作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同时使其乐于创新。

其次,拨珠活动使儿童手指肌肉的运动增加,手指是“智慧的前哨”,适度的增加其运动量,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真可谓手巧促心灵,心灵手更巧。并且“珠心算”教学通过听数、看数、记数的训练,数译珠、珠译数的训练,在此特殊的环境中,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即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在传统的珠心算学习中,多数时间要求儿童必须外静内动的独立心算,在多数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拨珠以形成珠像,客观上减少了儿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许多时间学生都是独立的进行计算,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与同伴交流的客观条件。如果长时间这样学习,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特网、校园局域网、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视频点播技术等的普遍应用,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正取代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珠心算教学的整合将是珠心算教学发展的趋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多项交流,将有利于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自由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观点,并且采取一定操作主动验证想法的正确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始终兴致盎然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克服了天天打算盘、想算盘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断地激发兴趣,诱发了积极训练的动机,形成了相互作用的情境,有了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让每一个学生感到“珠心算”的乐趣,积极投入。当师生间建立起亲近融洽的良好关系,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时,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水到渠成”。

三、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学中,观察力、注意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无论是看心算、听心算、拨珠时,都要求准、快,迫使儿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由于儿童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把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儿童注意的对象变为儿童直接行动的对象,使儿童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力地增强了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实验中观察、统计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实验班则是7分钟,有的儿童达15分钟以上。珠心算对儿童注意力培养这方面有显著作用。如:听心算10个数加减,首先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否则不能输入信息,老师念得越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学生也必须算得更快,思维力的准确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师念的位数逐步增加,学生的感知力的范围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计算的数越多,计算数位越宽,对学生记忆力要求也越高。这些训练中,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思维的速度,是判断一个人智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珠心算教学通过对儿童的培养,使他们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儿童思维敏捷性品质很明显的改善。实践证明:一年级学生稍加训练可达到每秒计算3-6个数字,这是数值计算的训练,但智力活动具有辐射、迁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对其它活动有同样的效应.。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耳、口不仅配合协调,且左右两个半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也交替运用,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开发。儿童双手拨珠,在拨、看、听训练中,要求动作规范、准确、迅速、力度适中,不仅锻炼了手,也达到了心灵手巧,耳聪目明,提高了触觉、视觉、听觉的灵敏度。而且学习珠心算还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学习通过大量想珠、心算,使儿童想象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语言学习中,珠心算班学生回答问题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活跃。

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四、在实践中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机能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统。后者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动力和调节机能,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归功于智商,而80%归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关键,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调适情绪、充满希望、具有高度责任感等。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智商,经验或教育对它的作用不大,而对人生至关重要的EQ却完全能从童年学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学习中,一道自然数连加如20到120;儿童往往要经过几十、几百遍才能又快又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百折不挠的练习,向目标努力,他们一定厌倦过、想过放弃,但是,通过调适情绪、心中高度责任感激励、促使他们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克制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享受,这无疑将使他们获得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也是对儿童意志的一个考验。珠心算学习要求一快二准,长期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作风,从而培养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持之以恒、刻苦、奋进、追求效率、质量的意识,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习惯的形成。

第2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过去的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难、繁、偏、旧”,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智力和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思维缺少连续性和逻辑性,知识体系不完整,对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厌学心理,为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然而,笔者认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为后进生的转化大开“绿灯”,成为后进生的福音。

一、《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依据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机制下,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被迫停在“升学”的大门之外,他们因学习不当,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整体成绩,从而遭受老师的轻视和同学的冷眼,心灵受到较大的伤害。

有的老师叫苦不迭:不是老师存心放弃后进生,而是要顾及绝大多数升学的学生,精力有限,实在是顾不过来啊!也难怪,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师难免会顾此失彼。然而《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表明: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个适龄孩子拥有平等的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教育权利。这种意义下的数学课程标准应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而且是人人都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后进生也是一个公民,也应通过平等的数学教育,获得对其终身发展都会有价值的数学。

二、《标准》的情境性问题设计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机会

《标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原则,为此,教材编写以《标准》为依据,所选择的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反映了一定的数学价值,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满足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从“足球比赛”这一学生特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飞机表演特技”这一令学生充满好奇和神往的问题情景中引出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这更有利于吸引后进生的视线,提起后进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若多关注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过程、变化,帮助、引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就可使他们走出后进生的行列。

三、《标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空间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此,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操作、调查、猜测、推理与交流的机会,如练习上出现这样的问题:(1)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转贴于 就这一问题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表表示你的调查结果;(2)与你的同伴玩“24”点游戏;(3)用平面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吗?用平面截长方体,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吗?与同伴进行交流。另外教材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改那枯燥、乏味、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富有艺术性、新颖性、形象性、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弘扬个性、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学中,我们既要做到生生合作,更要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师生合作可消除后进生对教师那种敬而远之、爱而怕之的心理,也可消除教师对后进生的偏见和不满,促使教师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还会消除个别教师师生之间的抵触情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为后进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标准》的评价机制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保障

《标准》指出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知识。如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遭遇到得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能否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这种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后进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第3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课程标准 时代性 可持续发展

一、应首先以时代性要求作为标准研制的依据

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然应该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出发,反映出数学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和应达到的目标,诚为G.豪森在《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指出的:应该将数学课程发展放在历史的,以及更普遍的社会的、教育的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出发,至少如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考虑的: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对教育及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如技术性特征的凸现、应用环境的拓展、以数学理性精神及数学语言、思想、方法为核心的数学文化与人的生存更紧密的联系等);数学教育观的新发展(如数学教育功能、价值的变化;对数学教育过程、本质的新认识等);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如怎样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要求以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等)。

应该说,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敏锐地关注着上述时展要求所赋予的数学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如在ICME-8上,我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数学教育的范式革命,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之后,进一步从数学教育价值观、认识论观、数学观3个维度组成的框架来描述这种观念的变革。从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的角度对上述观点予以支持。20世纪末连续两年在上海举行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不仅对20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成就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国际比较,还对改革的目标和未来10年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了展望,作为参与者,深感数学教育的新观念、新思维已成为问题研讨的基础;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年会上,主题报告《数学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鲜明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理念之下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新认识。还要提及的是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课题组围绕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该课题在数学教育观和数学

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思路。其主旨报告从重新认识数学、重新认识学生、重新估价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把握国际数学教育新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其研究在未来义务教育中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思想和实践体系。上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活动集中地反映出这样一种共识,即:应该以一种基于时展要求之下的全新的理念来推进数学教育改革,而这也就成了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关于《设想》所提出的改革的基本理念

它主要涉及到如下层面:数学观,从数学是模式与秩序的科学,是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一种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方面去反映对数学发展的新认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从中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国民素质、人的理性思维、自我情感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关系,体现出平等教育、终身教育与司‘持续发展的新观点;围绕学习的建构,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教师作用等方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认识论观念;基于以上观念变化,提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建立一种注重过程的、动态的、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应该说,上述理念基本反映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反映了未来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前期研制奠定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和讨论的深入,研制者对上述理念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不难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发现一些变化。

三、关于标准研制的核心思想

一个好的数学课程标准还应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担,它应该有一个核心的思想予以表述,它事实上构成了新的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次之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理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它需要对诸多层面的理念予以梳理、贯通、整合及提炼,需要以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产物,更应该能通过课程载体落在实处。综合研制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种种观点,比较趋于共识的是:新课程标准应注重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实现人的发展,有鉴于此,就必须实现如下转变,即: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数学活动中的建构性学习;从仅于数学内部学数学转变到更多地联系数学外部(社会、生活、其它学科等)学数学;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第4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一、关于课程的“总目标”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简称“四基”).众所周知,注重“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特色,而“四基”的提出,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的开展.

1.人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得到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发展”,主要应包括掌握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提高能力;同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能,人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知识和技能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人必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每个人终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技能可能只是他所学全部知识技能的一部分;而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感悟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则能广泛地迁移到一切学习和工作中,使人终身受益并真正实现人的终身持续不断的发展.

如果把人的终身持续发展比喻为一辆始终在行驶的汽车的话,那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犹如汽车的轮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犹如汽车的发动机.轮胎坚实固然很重要,但发动机才是汽车又好又快行驶的强大动力.

教育,不能只重视“加固轮胎”,更应当不断“改进发动机”.

2.如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还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过去数学教学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显然是把能力“前移”了.

“问题”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远比“制造”重要.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分析和解决问题则是“制造”,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把这种能力“前移”,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有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课程内容”

在一线从事教学活动的广大教师,对于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可能更多地关注的是“课程内容”——内容的多少、要求的高低.

1.课程内容的确定,取决于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目标

单纯地讨论某一个知识是否必需,常常会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应当认识到:学生掌握的“双基”越多,获得发展的基础就越扎实.但是,考察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究竟需要掌握多少知识,应当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及其效益,不能简单地认为“越多越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体现数学本质的知识和技能.

应当指出:在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更应注重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比如,第三学段中各类方程的解法都蕴涵了“转化”的思想——把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如果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教师十分注重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化,那么学生就能运用所感悟的“转化”思想,自己探索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因此,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不作为必学内容).像这样,学生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所感悟的基本思想,就能不断地主动获取新知识,从而由“学会”变成“会学”,教学就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时,仅仅强化“代入”和“加减”消元的操作方法,并不断地反复操练,那么学生仅仅习得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数学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做”,更应该引导学生“想”.

2.为控制教学和考试的难度,限制部分课程内容的要求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某些课程内容的要求作了明确的限制,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教学和考试的难度.比如,为了控制绝对值教学的难度,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从数学的实质看,知道|a|的含义与知道|x-3|的含义、化简|a|的过程与化简|x-3|的过程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通过|a|的化简感悟“分类”的思想,而不是把问题变式为绝对值符号里含有复杂的多项式,要求学生去进行化简.数学思想既以知识为载体,又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并不依赖于“载体”本身的难度.

又如,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图形与几何”中,不要求学生用有关圆、相似形的定理证明其他命题.无疑,命题证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但不一定要运用很多的定理进行证明才能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运用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给出的基本事实和几十个定理,能够言必有据、合乎逻辑地证明几何命题,那么学生的推理能力就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并不依赖问题的难度;反之,如果用难度很大的命题证明去训练学生,未必能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效果可能不甚理想.上世纪80年代几何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致使初中大面积教学质量低下的事实大家应当还记忆犹新.

三、关于“核心概念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的第(三)部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十个核心词,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对此,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以充分的关注.

以“图形与几何”为例,课程改革前的“几何”基本属于论证几何的范畴,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似乎教几何就是教证明,就是教三段论证.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改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图形与几何”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图形与几何”教学价值的这种表述,与过去相比,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证明”,同样要重视“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等课程内容;通过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图形的投影、视图、展开图等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对于推理,教学中也应同时注重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充分发挥这两种推理不同的功能.事实上,许多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可以通过拼图、操 作、观察等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也可以通过操作活动,先探索发现并归纳得到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然后揭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像这样进行定理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

四、关于“课堂教学”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特别应当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教育价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的“基本思想”,以及可能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并有效实施教学方案.

第二,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情境”有不同的类型,除“现实情境”外,还有“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必然引向数学本质的,真实或合理的.

第三,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特别是过程性目标的有效途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注重过程,没有好的过程通常就没有好的结果.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对“结论”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必须以“过程”为前提.事实上,就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来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比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不理解其来源、意义和相互联系的知识更有效.

应当指出: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只有那些蕴涵了丰富数学思想的知识,才需要展开过程并组织学生探索;“探索”的价值主要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经验.

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教师应当努力做到: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课程总目标的整体实现;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是否需要适度展开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的能力,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学生“探索”与教师适时“示范”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关注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有显着困难的学生等.

第四,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预设”.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必然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实际不完全符合;学生对教师的预设提出质疑;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创见……教师应当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恰当地调整预设的方案,以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关于“情感态度”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总感到数学教学难以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事实上,教育教学与物质生产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其过程必然伴随着情感交流;后者是在人与物之间进行的活动,通常没有情感交流.“情感态度”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5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途径;方法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然而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气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过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反映了目标导向的偏离,而且也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自身创造潜能的开发。《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课标》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

一、大力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性的课堂环境

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部属来对待,不要忘记学生也是一个“人”,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一改过去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强求统一和指令多、指责多、框框多的做法,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努力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1、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因素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比如,我们组的一位老师在“年月日”一课的课末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资料,请看(出示灭绝动物的名称、所在地和年份,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静)。

当学生看到动物灭绝的资料时,原本热闹的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在那安静的片刻里,学生的感受是复杂的,情感是丰富的,思想上受到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随后自主地提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要求,从而学生学会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多学科融合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探索方向

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如:学习了“比的应用”后,我让学生搜集关于黄金比的知识,学生通过活动知道了黄金分割蕴藏的美学价值,例如国旗上的五角星,在五角星中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符合黄金比,黄金比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古老的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独特亮点

我国是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国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讲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还有古代著作《九章算术》、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以及“鸡兔同笼”、“七巧板”等中国经典的数学问题。相信,这些丰富的背景资料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妙、数学源远流长的光辉历史。国外的也可涉及,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莫斯乌比带的妙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培养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采用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针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的思想。我们一直采用的是有效教育,自主地搭建平台,在平台里进行合作探究,在互动中合作探究。平台,互动都是尽量多的给学生时间,减少了老师的讲,下放主动权。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关注、关照、倾听、学会利用学习资源,学会与他人相处,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被关注的是学习中的边缘人物。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知道1年有12个月,大月是1、3、5、7、8、10、12月,小月是4、6、9、11月,二月有28天或29天时,教师问“一年有多少天呢?请同学们算一算。”有的学生采用逐月连加的方法得出365天或366天。还有数一数,还有听大人说的,有的学生善于观察,采用31×7+30×4再加28或29而得出结果。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教师有意设置这样的平台,将学生的方法一对比,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就会让善于观察的善于思考的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2、设计人文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如学了“年月日”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2014年的年历卡。再如:学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让学生统计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并制成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及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样,丰富多彩的结果就会在不同个性的学生手中显露出来。我们只要从人文的视角观察与思考数学教学,就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最终培养出丰满而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2005(9):145―148.

第6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第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在整个“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解决。要加强数学的介绍及数学问题背景的揭示,暴露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激发学习与创新欲望;培养质疑习惯,创设探索情境,强化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更宽松广阔的思维时空,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深化与引申,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素质;提供更多的课余实践活动与交流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与完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积极制作数学课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在此基础上,使教学过程显得更为有趣的是将数学知识与图形、游戏、现实生活、实际问题、多媒体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引入课堂,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去学习数学。

然而,数学毕竟是一门抽象、系统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追求“趣味”而“趣味”,否则,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得不偿失,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探索这些“趣味”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如何将一些数学知识与图形、游戏、现实生活、实际问题、多媒体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引入课堂?如以下个具体的例子:

高一数学教材的第四章中所学的知识是三角函数,在这一章中,有好多的三角函数公式让大多数学生记忆起来感到头痛,如果将这些公式中的一部分与图形结合起来,会使学生产生兴趣,记忆起来方便,而且也记得牢固。如下面三组公式:

现在我们把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如图表示(正六边形),这样就可以看出:

第1组 在仅有的三个倒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角上所写的三角函数(或1)的平方相加刚好等于下面一个顶角上所写的三角函数(或1)的平方。

第2组 同一对角线上的三角函数的积为1。

第7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高职 数学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学文件,是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作用和标准作用。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课程标准不但应该指导教师的“教”,而且应该指导学生的“学”。

数学课程在职业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应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明确规定各章节的任务、地位、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的检查等。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以来,对于如何确认高职数学讲授内容,一种说法是高中已讲过“一元微积分”部分,高职数学教学中就不应再讲,这一度成为主流声音,但广大教师对此仍持怀疑态度。那么,到底该如何确立符合学情的新课标?笔者学校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开展调研和一轮实际教学

调研中,首先积极走访了职业院校的专业系,将共性的数学知识、要求提炼出来。其次,到高中去了解实际情况,与高中生谈话。再次,研究高中教材,分析实际情况。最后,在学生入校后开展入校调研,采取填表的方式,了解学校24个班级的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摸底。

开展一轮实际教学,对学校目前高职班学生高中期间学习“一元微积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结果如下:函数部分全部学过,需复习;极限部分没学过,需学习;导数部分部分学过;不定积分部分没学过,需学习;定积分部分部分学过;二元积分部分没学过,需学习;空间解析部分没学过,需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课标模板说明

第8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1、 激发兴趣,调节情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是学生活动的内驱动力,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洒彩。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比如,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教师要尊重并关爱学生成长和发展,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渠道,让每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从老师“亲近的言行中”读到信任、激励与期待;都能从同学尊重的表情中读到认可、鼓励与崇拜;并且在师生之间、生生间能相互用动态的观点看待他人与自已,对于他人或自已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赏识与鼓励,把真诚和爱撒向他人也授予自已。当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已存在的价值时,他们就会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种“享受”,同时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体系提出的“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要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2.自我探索,激感

我国心理学家何先友先生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自我概念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综合作用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自我概念是指学生个体在长期的对于自已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个体对其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可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相互作用,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也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之后,设计一道开放题:“在1、2、3、4、5、6、7、8这八个数中,哪些数能组成比例,组成怎样比例?”学生有的写出题中所有可能组成的比,再根据比例的意义,看哪些比的比值相等而组成比例。有的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为看哪几组数的乘积相等来确定是否能组成比例。他们根据1X8=2X4、2X8=4X4、3X8=4X6、1X6=2X3

2X6=3X4、1X4=2X2中的每个等式再写出近20个,少的也能写出6个不同的比例。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了应用多种策略决数学问题之中,并且学生想出一种方案后总想再换一种,这不仅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表现的心理需求,而且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之中,其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概念将交互作用,逐步提高。这样他们对自已的能力才能准确的判断,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已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的目标,增强了自信和能力。这正好叶澜教授曾指出的:“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主动的、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已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标志。”这种积极学习的情感激发,有利于学生丰富的个性的展现。

3、联系生活,丰富情感

第9篇:数学课程标准范文

培养小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就是使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通过平时的教学与实践,我个人觉得有如下几个有效的策略:

一、生活经验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有益土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强调了学生学习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儿童的几何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不以几何的公理体系为起点,而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学生在“玩积木”“过家家”的游戏中,在使用生活用具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到各种玩具、用具在几何方面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几何知识,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着几何活动经验,显然,儿童依靠经验开始几何学习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以教室为情境,可以让学生认位置,学习测量长度、面积等。以搭积木为情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学习“图形与位置”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中开展学习;认识“图形的运动”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蝴蝶、风筝等开展学习;学习“镜面对称”时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生活中的风景图片等。

例如, 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我设计了采用学生熟悉的课文《自己试一试》来引入,文中的小主人公伊伦娜就是个敢于尝试和实践的孩子,她和母亲居里夫人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回忆课文中的故事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讨论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而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鼓励他们学习伊伦娜乐于实践、尝试的精神,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我在教学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时,通过创设游乐园的情境,让孩子们把游乐园中的游乐项目按照它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从而直观地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状态。在学生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之后,让学生判断电风扇的工作状态、国旗上升的过程、旋转门的运动方式、小朋友打滑梯分别属于哪种运动方式,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须要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要求6个面的面积,让学生说出实际例子,说一说每一种情况各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如计算做一个集装箱用多少铁皮,就应求6个面的面积;计算游泳池四周和底部的面积应求5个面的面积;计算粉刷教室的面积则要用除去地面以外的5个面的面积再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计算粉刷烟囱的面积应求4个面的面积等。通过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确了表面积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大大提高了学生应用几何初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发展。

二、实践操作是提升空间观念的有利武器

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

例如: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我就设计了两个小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动手做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第一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到,石头占了水的空间。而第二个实验,学生又通过盒子中水面的高度和盒子中空余的空间,真切地感受到两块大小不同的石头所占的空间也是有大有小的。实验的器皿之所以把教材中的玻璃杯换成了长方体的保鲜盒,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盒子中水面升高、降低的过程进而初步建立起长方体体积的表象,为后续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打好伏笔。再如,我在教学较大的常用体积单位1立方米的时候,让孩子充分动手实践,用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纸板围成1立方米的空间,并让同学钻入这个空间里面,使学生更直观、确切地体验到了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在最后一道开放式练习中,我引导学生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试着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思考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拼摆,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明确地感受到,自己摆成的长方体内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学具,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通过这个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只要含有相同的体积单位,它们的体积都是一样的。在此过程中,我继续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拼好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是怎样摆的。为下节课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作好充足的准备,从而使课堂具有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使本单元的知识更灵活、更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例如,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我意识到“左右”概念的建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掌握的疑难问题,面对这一疑难问题我大胆地把教材进行重组和加工。在处理本节课的教学时,从猜谜后的“找一找”“做一做”到“摆一摆”“转一转”“走一走”等,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主参与、充分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左右”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培养了学生的方位感与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在“找一找”“想一想”“量一量”的过程中了解尺子上的数学知识,并提出问题: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用手比一比,与同桌说一说。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感知:1厘米不只是0~1之间,在格尺上,每相邻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1厘米长度的表象。找一找,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找到你身上的尺子吗?请你用你身上的“尺子”来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着有效的思考和操作,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提高。

再如,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平面图形,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个长方体,平放在纸上,再沿着边画下来,纸上画的就是一个长方形。用一个圆柱体平放在纸上,沿着圆形的面的边缘画下来,纸上就呈现出一个圆形。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初步感知面与体之间的关系等。

三、化静为动是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有效方式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象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些孩子较难理解的教学重难点知识,如果能化静为动设计教学,就为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能够真正起到发展思维、促进空间观念良好发展的作用。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面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两个化静为动的教学环节:在黑板上把一个角的两条边用黑板擦擦掉一部分,让学生观察角的变化,再把角的两条边延长,再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变化,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利用动画演示和引导学生制作活动角,边玩边观察角的两条边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角,让学生轻松地感知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开口越大,形成的角越大,反之,角就小。简单的两个动态活动,巧妙地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并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我运用动画课件清晰地呈现了从座位中的同学图到抽象的点子图,再连点成线形成网格图,再由网格图转化为直角坐标系的全过程,使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多感官调动是发展空间观念的绝佳手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就会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感知活动中来,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思维活动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点,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表现和发展,特别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例如,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我设计的“布袋猜物”的小游戏,就达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认知的目的。学生通过隔着布袋用手摸布袋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行分析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体验到物体都是占有空间的,有的物体占空间大一些,有的物体占空间小一些,从而顺利地概括出体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