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有意思的电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意思的电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意思的电影

第1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2011年,江瀚光在受到电影《让子弹飞》中演员所戴的麻匪面具网上热销一事的启发,在上海成立了专做电影衍生品生意的影通。为了降低风险,江瀚光特别创立出一种“试点加实体店”的经营模式。

所谓试点,就是配合单部影片档期,与影院进行短时间的合作,这种有别于实体店长期合作的方式,主要用于公司最初的起步阶段。据了解,影通经营状况最好的时候,在上海有12个试点,最终通过与影院方面的合作,开设了6家分店。遇到有热映影片的时候,减去平均6000元左右的月租金,最好的一家店每个月可以获得8-10万元的毛收益,没有热映电影的时候,一家的毛收益也会有6万元左右。此外,配合“试点加实体店”的经营模式,影通还会定期以举办展览的形式,带动电影衍生品的销售业绩。

但是,影通早在去年6月底就已经经营不下去了,如今只剩下一个贩卖电影衍生品的小摊位。江瀚光在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影通之后,公司的经营状况随之每况愈下。在影通前高管翁先生看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产品本身。尽管电影衍生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冲动消费,但如果能把产品做好,它可以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性消费。

电影衍生品其实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玩具那么简单,但是很多公司恰恰就只把它当作玩具来做。当消费者把一个衍生品买回家后,发现其一点实用价值也没有,如果单纯地作为装饰品又过于浪费,如此一来,消费者自然就不会再去购买同类型的产品。翁先生介绍,为了增加收益,江瀚光后来在电影衍生品的专卖店中加入了日常生活创意产品,“尽管如此,依旧没有办法阻止销售业绩的一落千丈,最终公司还是支撑不下去了”。

对于当下的国产电影衍生品市场来说,不好过的不只影通一家,北京国亮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徐亚辉说:“公司之间恶意竞争就从没有停止过,产品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制作成本却越来越高,我们这个行业真的不好做。”

第2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关键词:反倾销 发展现 预警机制 产权意识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交易量迅猛增长。交易额由90年代初的700亿美元迅增到2(X)5年的14221亿美元。HJ(’我国在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被反倾销的严峻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外针对我国反倾销的趋势、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输入到另一国家的行为。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2,由此给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进口国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以上统称损害);3.低于正常价值的销售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位㈣在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

所谓反倾销也称反倾销措施,是指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行为。在进行反倾销措施中,反倾销立法成为关键。一部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反倾销法是反倾销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反倾销立法的宗旨是保护本国(进口国)经济及其生产者的利益、维护正常(或公平)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及其出口国市场的竞争秩序,它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公平竞争的法律保护。[5]2l世纪初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

二、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的趋势和特点

(一)案件数量快速增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世纪舳年代平均每年立案6.5起,90年代年均立案数则猛增至32.1起。进入新世纪以来,年均立案数更达到54起。中国在1995~2OO6年连续l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反倾销调查受害国。HJ(这说明中国已成为各国反倾销的重点目标。

(二)造成的损失巨大

仅1992~2001年,我国遭反倾销涉案金额合计为53亿美元。2001年当年遭反倾销涉案金额达l2.5亿美元,约占一般贸易出口1120亿美元的1%。这只是按立案调查上一年的出口额计算出的涉案金额,实际上反倾销对出口的影响还要远远大于涉案金额。损害还可能包括企业被迫做出的限制出口数量、遵守最低限价的承诺;此外,一些国家对反倾销手段的频繁使用,加大了出口企业和进口商的风险,使它们被迫放弃潜在的商业机会。对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推进具有明显阻碍作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推定,反倾销已危及我国一般贸易出I:15~10%的市场。一’’

(三)发达国家是主要发起国,但欧盟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立案呈下降趋势

截至2OO6年6月,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个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立案数量占中国遭反倾销立案总数的1/2还多,这说明发达国家是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发起国。在涉案金额方面,发达国家同样占绝对优势。自从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一直是针对其他世贸成员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主要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几年全球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持续增长的同时,欧盟针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却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64起下降到2005年的6起。)

(四)少数发展中大国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增长迅速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少数大国频繁运用反倾销手段,是国际反倾销的一个新特征。在1987~1994年和1995~2001年这两个时间段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占中国遭反倾销立案总数的比重从41.0%上升到62.5%,而发达国家的比重则从近6o%下降到不足加%。少数发展中大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急剧增加。例如,印度在1995年以前对华立案一共4起,而仅2OO6年上半年印度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就达7起,总涉案金额1.8l亿元,占上半年我国对印度出口总额的2.9%。涉案产品包括化工产品、塑料制品、车辆零件和可刻录光盘等。目前,中国已成为受印度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最大受害国,在印度总共立案的207起中,针对我国的占47.3%。

(五)涉案产品范围广泛,重点集中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

中国遭反倾销立案数最多的6类产品依次为: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机电和音像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品,玻璃和陶瓷制品,6类产品的案件数比例之和为75.8%。与全球同期情况相比较,案件数比重明显偏高的有化工产品、杂项制品、鞋帽、运输设备、矿产品。

(六)遭反倾销的主要是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

一般贸易在中国遭反倾销案件总数中占9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在加工贸易方式下,产品的品牌、销售渠道和定价权都掌握在外方手中,本地企业只赚取加工费,产品的原产地并非中国,即使出现反倾销,也是以外方公司为目标。近年来,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较少受反倾销影响。

三、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所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意识淡漠

长期以来,对先进技术以跟踪模仿为主使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国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依然缺乏,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信息产业、核心部件、系统软件大量依赖进口。从发明专利来看,中国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明显偏少。而且,中国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研发、生产和营销,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而对知识产权是不是侵犯别人,或者自己的研发成果是不是应该得到保护的问题却考虑得很少。

(二)出口秩序混乱问题在我国表现突出

对新开拓的市场一哄而上、低价竞销,是我国出口秩序混乱的顽症。据我驻外机构反映,我国商品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开拓刚见成效,我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就接踵而至,引起当地生产企业的恐慌,要求其政府采取反倾销等保护措施。

(三)国内尚缺乏应诉光荣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我国的一些涉案企业积极应诉,勇打“洋官司”,但也有一些涉案企业不参与应诉,存有“搭便车”心理。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涉案企业应诉的成功率。

(四)企业获得的公共信息服务不够

第3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1935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原子”一条只占3页,而“爱情”一条却占了11页。这真可以称之为浪漫主义的时代!但是1966年版的同一部百科全书显然破坏了这个平衡:它慷慨地给了“原子”整整13页,而“爱情”只占一页。

不过似乎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觉得活着没意思,很抑郁,医生可以给你开一种名叫“百忧解”的药片,你吃了就会快乐起来。只是,开“百忧解”是精神科医生的权力,不到万不得已你千万别轻易吃。

文怀沙老先生青壮年时生了一场重病。躺在病床上,他回想起以前读过的所有的书,一遍一遍地在脑海里“放电影”,病竟然就好了。书的疗效竟有如此神奇!并且,它毫无副作用。

一天,我正在抑郁,就看起了清少纳言的《四时的情趣》——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儿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世界也许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意思。

1935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原子”一条只占3页,而“爱情”一条却占了11页。这真可以称之为浪漫主义的时代!但是1966年版的同一部百科全书显然破坏了这个平衡:它慷慨地给了“原子”整整13页,而“爱情”只占一页。

不过似乎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觉得活着没意思,很抑郁,医生可以给你开一种名叫“百忧解”的药片,你吃了就会快乐起来。只是,开“百忧解”是精神科医生的权力,不到万不得已你千万别轻易吃。

文怀沙老先生青壮年时生了一场重病。躺在病床上,他回想起以前读过的所有的书,一遍一遍地在脑海里“放电影”,病竟然就好了。书的疗效竟有如此神奇!并且,它毫无副作用。

一天,我正在抑郁,就看起了清少纳言的《四时的情趣》——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儿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原来人生是这么有意思呀!但是清少纳言说的这些“情趣”我怎么很少体会呢?原来,春天的破晓时分我在睡觉,夏天的夜里我在看电视,秋天的傍晚我在地铁里。是病态的现代生活方式把人生的意思给剥夺了。怪不得现在连小孩子都说“活着真没劲儿”呢!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第4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宁浩:挺多的。《疯狂的石头》出来后很多人都说是受到了盖・里奇的影响,其实是受昆汀・塔伦蒂诺的影响更大。另外我也很喜欢大卫・芬奇、朴赞郁和科恩兄弟。老一点的有黑泽明、斯皮尔伯格和科波拉,我非常喜欢《教父》。国内导演里,张艺谋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综艺》:看你的电影,感觉对观众的反应很敏感。你做剧本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宁浩:我就是看碟看出来的,所以创作时也保持着观众的状态。每次做剧本时,大的立意一旦确定我就不管了,我们做剧本的状态是“群殴”式的,就是大家一起聊。《疯狂的石头》的署名编剧有三位,《疯狂的赛车》则有六七位。我更多是听和判断,其实导演的工作就是判断,导演不应该参与其他的具体工作。电影创作是一项群体活动,必须发挥每个部门的能动性。

《综艺》:你的作品似乎总是以某个强烈的戏剧冲突为驱动。

宁浩:强戏剧冲突是我构思的一个出发点。比如《疯狂的赛车》里其实有3个故事,最初做剧本时先抓住的也是这3台“发动机”,然后再从细节上串到一起。我的电影一向追求强情节化,所以会有很多极端的东西,比如犯罪、死亡等等。有人说我在故意影射什么,其实不是,我只是从单纯的戏剧角度出发其他没考虑太多。

《综艺》:你电影中的空间感很有意思,像《疯狂的石头》中的重庆和《疯狂的赛车》中的厦门,好像都比较强调现代城市中某种新旧混杂的状态?

宁浩:我一直是先写本子再找景。《疯狂的石头》选择重庆是因为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气质和人民都挺有意思。所以有一天我就去了,在夜市的一个摊上吃饭,当时正在堵车,整条街上的司机都拼命按喇叭。我立马就觉得这地儿太热闹了,符合这个片子的癫狂气质。

至于新旧混杂的感觉。中国目前还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新旧混杂是一个普遍状态。其实我在片子里也不是刻意想描绘什么,我觉得艺术作品不该带有指示性,相对的才是客观的,即使是善恶其实也是很动态的,我的电影也想表现这一点。

第5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我不是开玩笑,在我没上学时,就对电影很感兴趣,曾经追着镇上放映员,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跑。

那是老式胶片机时代,一盘胶片放完,放映员就取下来,把另一盘胶片放到转轴上,然后揪住胶片头用力一抻,十几米长“印着小人”的胶片嗖地拉出来,再缠到另一个转盘上,轻拨转盘,胶片拉直,一束光扑向远方,幕布上的男男女女就开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放映员缓缓坐下,点上烟,等胶片放完……太帅了。白布上的人从哪来的?

如果你看过《天堂电影院》,就会明白我的好奇,多多就像曾经的自己,放映员艾费多就是未来的我。等长大一些,看过第五代导演们早期那些震撼作品后,又觉得拍电影是特神圣的事,就不想放电影了,而是想有朝一日拍部自己的电影,就拍个《天堂电影院2》吧,多2都没关系。但上大学后就觉得自己幼稚,拍电影一定很难,要不怎么这么多年只有几个人显得成功呢?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第五代其他人似乎水流云散了。其实,看来看去总都是他们,会腻的,我就特别期待其他导演出来走两步,但好像走几步就不走了。

《疯狂的石头》让我眼前一亮,《黄金大劫案》又让我眼前一黑,从此不再期待宁浩。很喜欢的贾樟柯老师四年不拍片,姜文老师好像在闭关修炼,一些特有才华的人玩不合作,只搞地下的。但这个快速繁荣的市场,应该能容得下才华,即使有审查有天花板,但肯定有第三条道路。好莱坞再好,他们终归不懂中国人的哭和笑。

《失恋33天》和《泰囧》就属于“第三条道路”,它们不像《风声》、《画皮》,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也不像《活着》、《霸王别姬》,看上去有追求的样子,但它们成功了。它们为什么成功?因为它们让人快乐,哪怕快乐完就忘掉快乐。我还看过不同版本的“人类百部经典影片”,我相信大部分能过审,为什么中国人不拍?

做电影也好,做杂志也好,在这片土地上,先不要着急有意义,而要先想有意思,如果先找意义再找意思,那就是春晚了。而且足够有意思的东西,谁能说它没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冯小刚的电影其实很有意义,从《甲方乙方》开始,这么多年冯老师给大家带来那么多快乐,就是因为他会讲故事,冯就是本土故事大王,如果让他主编《知音》、《故事会》,杂志一定卖得好。

就说《知音》和《故事会》吧,如果没心没肺地看,我也会被故事吸引,因为里面有刺激神经的东西,足够煽情足够曲折足够击中泪腺,他们也能成。所以,在中国“会讲故事”是能赚钱的。如果你会讲故事还能搞笑,你是赵本山;会讲故事能搞笑,还有态度,你是郭德纲;会讲故事能搞笑有态度,还能变成影像,你就是有市场的中国导演。

第6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电影院,观看电影。

我们找到位子并坐了下来,忽然,灯灭了,一会儿电影屏幕上展现了“88995”五个大字。我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么会用这么有意思的数字来作电影的名字呢?”带着疑问我开始观看电影。

“88995”意思是爸爸救救我,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这样会影响学习,而且也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做生意的人要脚踏实地,不可以赚昧心钱,应该让这些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部电影让我们感悟到:佳佳的爸爸是个害人的家伙,而佳薇和瞳瞳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他们用智慧与勇敢让佳佳的爸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看完这部电影,我奉劝中小学生朋友们,不要去网吧,这是一个不好的地方,也告诉大家“害人害已”的道理。

第7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Q:接下来还会作为男主角演其他电影吗?

A:那得有适合的剧本,我的专业是导演,专注地把这件事儿做好是最重要的。

Q: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宣传了,最近在微博上大赞范冰冰,这次合作怎么样?

A:我觉着一个人能够成功,真的不是只靠运气。比如说她做人很坦诚,我觉得悟性也好,就一定会成功。首先人其实应该是有亲和力的,你作为演员作为导演,你打交道的这些人,工作人员和摄制组,大家都喜欢你,你也高兴,会做人很重要。

Q:之前也有跟薛之谦微博互动,是不是也比较倾向和有趣的人合作?

A:对,我觉得他歌词写得其实挺有意思的,昨天和冰冰一块吃饭还说让她叫上薛之谦一块见一见,后来她说在上海,去上海回来后我们见见,一块聊聊,我们也希望跟他合作一个电影推广歌曲。

Q:那选演员和合作对象的标准是怎样的?

A:选演员我觉得是这样,比如杨千,在电影里头会让你觉得很像一个普通人,其实好的电影演员走红地毯的时候会觉得礼服一穿,大明星!但日常生活中,你把他扔到菜市场买菜去,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现在选演员的时候,尤其是年轻的演员,我就特别怕,就是她们沾染电视秀说话的那种方式。我举个例子,比如平常周迅说话很自然,我很喜欢这样的人,穿个T恤,然后也不化妆,特别随性。我现在看不少演员,小女孩挎一包,那种包我觉得都应该是四五十岁人挎的包,每人弄一爱马仕,那妆化得,我一看这个您不用见了,可以走了。

第8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6月13日,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举办了“电影及相关产业跨境合作与互动交流峰会”,《魔兽》制片人之一Alex Gartner(阿历克斯・嘉特纳)和营销方代表――影时尚影业北美业务负责人Ruben Igielko-Herrlich(鲁本・伊杰科・赫里奇)参与了此次峰会,与中国同行分享了《魔兽》的制作及营销经验。会后,二人接受了《综艺报》的专访。有意思的是,两位美国影人也是“IP”不离口,并且乐于看到这股“IP”热从美国一路烧到中国。

《综艺报》:影片进行前期筹备时,你们是如何把中国市场考虑进去的?

Alex Gartner: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中国市场特别重要,这里的游戏玩家数量庞大,粉丝基数也很大。我们放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比如选择重量级中国演员(吴彦祖)饰演主要角色古尔丹,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也很好合作。我们也经常跟中国合作方交流,确保我们的电影能够适合中国市场的发行,电影预告片我们都同步在中国。我们知道票房会不错,但是确实没料到如此之好,所以也是喜出望外。

《综艺报》:这会让你们接下来的续集更加偏向中国市场吗?

Alex Gartner:我对续集没有发言权,不过偏向中国市场是肯定的。虽然不是所有电影都像《魔兽》一样有广泛的受众,但是毫无疑问,整体策略上会更多考虑中国观众。

《综艺报》:这部影片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受欢迎,而且票房成绩似乎超过了口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lex Gartner:我们不太理会评论家说什么话,只考虑大众是否喜欢。至于口碑问题,据我所知豆瓣网上的评分很高,美国的网络评分也不错,这代表粉丝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综艺报》:在制作影片时,如何考虑将游戏玩家和非玩家的观影需求结合起来?

Alex Gartner:这是个好问题。暴雪出品的这款游戏设定是影片的基础,电影借此发展故事,演变出更多花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的电影必须服务于亿万游戏玩家,让他们感觉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非玩家观众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快速进入我们的电影世界。这两者是并重的。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全新的IP,新角色以及原创故事,但其实要创建这样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是很复杂的,但《魔兽》做到了,创作团队为此下了很大工夫,我真的为此感到自豪。

《综艺报》:我很惊讶你们也用了IP这个词,风传这个词是被中国人发扬光大的,它所使用的范围之广泛几乎已经超出英语原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涵义了。这是因为受到中国影响吗?

AlexGartner:哦,不,我们一直都在用这个词,在美国也常常谈到。

Ruben:有意思的是,以往西方总是批评中国人特别不重视IP,缺乏版权保护意识。现在这个词在中国如此火热,人人都在谈论,说明中国人逐渐认识到,非实体的创意成果也是需要被尊重和保护的。这恰恰是西方乐于见到的现象。

《综艺报》:Gartner先生在论坛上提到过中国电影市场是有其独特性的,能否具体谈谈独特性是什么?

Alex Gartner: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让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市场会拥抱各种新鲜事物。我所在的Atlas Entertainment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致力于创作新故事。而中国这个刚刚崛起的市场对新鲜的创意可以说如饥似渴,这有利于我们继续大开脑洞地进行创作。而你们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新影院,愿意放映3D电影以及各种新兴格式的电影,这也将促进我们讲述更多迎合中国市场的故事,投资多样化的电影,国际预售也罢,合拍也好,很多种方式可以合作。我们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出现。其实我们制作的电影向来都是放眼全球,从来不只关注美国本土,但现在中国已成为本土以外最重要的市场。

《综艺报》:Ruben在论坛上提到“触点”的概念,也就是电影内容和国际市场的融合点。对于中国市场,这个触点具体是怎样的?

Ruben:电影是流行文化,它不只是在电影电视上放映的视频内容,而是将观众聚集起来,让大家共享激情的载体。所以,在电影上映的前前后后,我们会做大量的相关工作,去联结粉丝的情感。如何去和不同市场对话,是一大挑战,而《魔兽》在中国的渗透率比西方国家高,因为暴雪娱乐的游戏在中国做得太成功了。

每个市场的成熟度、特性都不同,市场营销策略也会不一样。我们和传奇影业、环球影业等合作伙伴通力合作,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比如中国有很多展览中心,把《魔兽》分为电影、游戏两部分进行展览,你能看到兽人的模型、武器等等,这些要素的扩展让《魔兽》的内容很好地融入进了中国市场。

Alex Gartner: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魔兽》在中国有很高的认知度,这是进入市场的起点。Peter Loehr(传奇影业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为我们探索中国市场之路,做了很多精彩的工作。我们在中国应该是有12家以上的合作伙伴,电脑、玩具、戏服……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宣传。

《魔兽》是一个魔幻世界。讲好故事是基础,同时这又是一部全球化的电影,我们在选演员的时候尽可能涵盖多种族,多文化,比如兽人的形象就融入了印第安土著的特征,让主要电影市场都有演员参与,同时又要符合故事本身的世界观设定。在中国,我们选择了吴彦祖,事实证明很成功。

第9篇:有意思的电影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大众文化;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26-02

2005年,《一个馒头的血案》用其新颖的形式和极富黑色幽默的恶搞元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其与真正的原创“微电影”有所区别,但也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微电影”的发轫之作。此后,微电影创作便朝着专业化、商业化、平民化的方向逐渐发展起来。2010年由中影集团策划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可以说是微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中“筷子兄弟”拍摄的《老男孩》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新颖的形式和感人的内容红遍整个互联网络,也成为了微电影成功的典范之作。随后,大量制作精良的微电影逐渐涌现出来,例如,有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莫文蔚领衔的《66号公路》以及“筷子兄弟”自导自演的《父亲》等等。这些作品不但在内容上引人入胜,同时也大胆引入了商业化植入广告,这让微电影的发展不仅在艺术层面给人以美的体验,也为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

一、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一场文化的变革也正在悄然的进行着。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被学者搬上了电视荧幕,一夜之间,火了易中天,也火了《三国演义》;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所充斥,不知有多少人每个星期五都守在电视机前,就为等待《中国好声音》新选手的精彩表演;人们心中的偶像也不再是以前的、杨利伟,却而代之的是李代沫、文章、章子怡等电视电影明星。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们证明,大众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正如批评者所说的,“这是一个没有史诗的世纪末,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视、电影、广告等传播媒介。这是一个小品的时代、侃爷的时代、明星的时代。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它世俗化了,生活化了,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①

在这个大众文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开始向模式化、工业化的快餐式娱乐文化倾斜。文化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都逐渐弱化甚至让位给了感官享受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艺术作品已经由传统的个人化创作转向为工业化制作,人们更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和娱乐功能,审美文化逐渐让位给了工业文化,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被快速消费而非细心欣赏。当然,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更多的艺术作品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商业价值和单纯的的营造,而是更多的去关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社会各个角落,人文关怀日趋凸显。最近火爆荧屏的《中国好声音》,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声音形象的表现力,同时也为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甚至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大众文化的舞台中央,既有商业的铜臭又有人性的光环。

微电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既用商品的逻辑去生产作品,又用艺术的逻辑去反复打磨加工。微电影已经深深的被打上了大众文化的烙印。观众们所看到的,《泡芙小姐》系列所展示的是当下都市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千姿百态,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商业内核――为网络(“优酷网”)生活方式做代言。它虽然有轻松流畅的故事和令人向往的小资情调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视听时空,但是只是平面的展示,却无具有深度的阐释空间,它的美是转瞬即逝的,文化意识和美学精神恰恰是他最为缺乏的。

二、与大众传播媒介结盟

对于一些学者而言,是机械和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被成为技术决定论。那些相信技术决定论的人会认为,文化领域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是新技术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有另一些人把技术当做是中性的,认为人们使用技术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技术之所以能影响文化,完全是由使用的人和文化赋予它的力量的大小来决定的。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今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力量逐渐的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顺理成章的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在大众传媒诞生初期,它仅仅是社会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话,那么现在的大众传媒则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他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大众群体,并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既主动挖掘大众的兴趣点,同时也积极为大众创造兴趣点,从而起到攫取市场谋得商业利益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与大众文化走在了一起,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也正是依托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成熟和普及,微电影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微电影的分析无法疏离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考察。微电影创作,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影创作,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创作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并且播出时间短。同时就传播媒介而言,微电影是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运用以及各类媒体之间融合的趋势而产生的。网络媒体不但为其提供了播放平台,网络媒体天然的大规模受众也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正是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媒介特征才造就了现在的微电影。微电影在创造“媒介奇观”、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烙印,也正是基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微电影。

三、微电影与大众文化

谈及文化离不开媒介,作为媒介中的内容,特定的媒介产品更对文化的发展和重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微电影是在大众文化时代的背景下产生,必然会带有某些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积极的参与到大众文化的重构之中。当然,微电影在参与大众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

首先,微电影种类繁多,他所形成的微电影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同质化的矛盾统一体。从内容和形式层面上来讲微电影无疑是新颖的,他区别于以往的影视作品,内容往往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内心世界,并且在形式上大多“浅”化表达。对于微电影来说,表达“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微电影会更轻松地使用流行元素,运用幽默,搞怪,恶搞、惊悚等表现手段,都让观众在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感官和情绪的愉悦。②微电影欢迎更多更“有意思”的内容加入进来,然而它在对更多“有意思”的内容敞开大门的同时,也是对于其他所谓“没有意思”的内容的一种排斥。多元化和同质化所指的也就是这种矛盾共存的关系。而微电影的这种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所折射出的也是大众文化的特质。大众文化积极与大众媒介结盟,于此同时却无形中排斥了其他的文化选择,使受众成为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的人”

其次,若从审美的角度去观照微电影以及大众文化,不难发现,大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向文化工业的转变,而微电影则是审美目的和功利性的结合。在康德看来美和功利是被区分开来的,美是无功利的。但从微电影的角度上来说,二者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从大众的接受角度上来讲,人们对于微电影的关注是自发的是原始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所获得的也是直接的本能的欢愉。但是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更多的带有一定商业色彩,只是这种功利性已经在全民视频、关注当下、青年励志等等标签下被巧妙的包装起来。比如《老男孩》人们起初关注它是因为其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创意已经直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但是在这背后所难以避免的是带有商业色彩的功利性,但是这种功利性并没有与美感对立,而是和谐共存。

最后,消费社会的到来揭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图景,即现代“大型技术通知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③而大众文化正是这一图景的标志,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会包含着大众文化的发展逻辑。无论是《老男孩》、《66号公路》还是《泡芙小姐》、《一触即发》他们所宣扬的都是与消费有关,而且这种消费大多是被冠以“生活方式”的头衔,人们在观看微电影并被这种“生活方式”所吸引时,实际上已经被微电影所创造出的新的意义空间所影响,从而促使产生了一批批个性鲜明并且极具特征的社会群体。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时代的微电影是极具大众文化特征并且又有其独特魅力的一种新的文化产品,他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天然资源优势,正在慢慢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影响人们的生活。在纷繁的微电影作品中,令人欣喜的是,微电影虽有商业化的背景,但是内容却是开始触摸这个时代触摸人们内心深处并且散发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