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资源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20年来,“水资源”名词在我国广泛流行,但对其内涵,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公认的定论。但在国外,“水资源”很早就有不同的认识。
18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设立了水资源处(陈家琦,1994),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对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
1963年,英国通过了水资源法,在该法中将水资源定义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源”。 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此定义被广泛引用,这与英国大百科全书权威性有很大关系。
1965年,美国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同时成立了water resources council(水资源理事会),此时水资源具有浓厚的行业内涵。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补偿机制;市场调节;综述
引言:水资源关乎国计民生,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更是战略性资源。但是近年来,由于以牺牲环境而带来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质在持续下降,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这不仅危害自然环境,也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2012年1月我国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
一.中国水资源及水保护的现状
(一)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水资源特点如下:①降水量小。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012 m3,平均降水深648毫米,小于世界平均降水深度798毫米和亚洲平均降水深度741毫米。②人均水资源量小。全国现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③区域分布不均衡,城市分布的水资源量呈现由东向西逐渐缩小,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南部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以上,而北部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约80%。④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内径流量和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夏多冬少的现象非常普遍。
1河流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在中国水资源量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有1 / 3的工业废水和9 / 10的污水未处理之前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46.5%的河流被污染。目前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每年可达445×108m3 不包括在县和乡镇企业污水,约80%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高水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在国家七个流域,太湖,黄河,淮河流域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河流污染。海河流域的污染,松辽流域也相当严重,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河流。
水的使用价值在不断损失。根据七条主要河流和内河的110条重点河流的统计资料,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级标准的河流占到了32%,第Ⅲ类的比重为29%,IV、V类占比为39%。超过1/4的人口在中国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2地下水开采过度
由于水资源短缺,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业和农业的正常运转,导致地下水的严重开采。据统计,中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64,漏斗面积158000平方公里,其中矿区严重面积达67000平方公里。过度抽水造成海水对地下水的入侵,水污染等现象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而对岩溶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也给人类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障碍。
3水土流失严重
此外,中国是一个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8%,每年有所记录的土壤流失量50亿吨。这不仅导致了土壤肥力的降低,而且导致了水资源生态结构的严重失衡,破坏了正常的水循环。同时,河流冲积物中含有的氮、磷等矿物质,是河流和湖泊等富营养化现象的主要污染源。
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措施
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反映了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水资源管理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分析了水资源管理与发达国家保护的具体措施,在中国提供水资源管理现状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在中国水资源管理的改进建议。从发达国家利用市场经济来调节水资源不难发现,水资源市场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最先进的方式保护水资源。
(1)补偿机制的建立
资源管理问题主要是由于Y金短缺。日本采用水资源补偿方式管理水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公共财产在经济中的外部使用,因此建立补偿制度可以筹集资金用于河道管理。其法律体系以“水资源开发促进法”为主导,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促进法》、《工业水法》,《新水法》等水法和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的其他法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河道管理费原则由国家负担,二级河道管理费原则上由各地州承担。
我国于2008年2月28日出台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次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明确表明要开展生态补偿。这将为进一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制定实施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但与日本相比,在水资源补偿方面,中国仍然缺乏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只有单项法律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补偿机制。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制度。因此,中国可以从日本的管理风格的学习,明确管理费的收取和使用,利用补偿机制提高流域管理基金。
(2)建立水资源保护市场经济机制
为了更加合理地管理水资源,美国水利工程的投资来源日趋多样化。通过借鉴美国的经验,建议在我国建立一些试点地区,逐步实现水权管理。最后在我国建立水银行机制合理管理水资源。
(3)建立以流域为单位水资源管理机构
大江大河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非常有必要进行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法国共有六大流域, 其主要流域管理机构为水议会与流域水管理局。水议会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它由三部分构成,代表国家利益的政府官员和专家代表、地方行政当局的代表、企业与农民利益的用户代表,各占 1/3。 流域委员会负责审议和批准流域水管理局董事会提交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其他计划。 经流域委员会通过的行动计划和政策纲要必须得到执行。流域水管理局是一个独立于地区和其他行政辖区的流域性公共管理机构。在管理权限和财务方面完全自治, 同时在流域内还必须执行流域委员会的指令。同理,我国有七大流域,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对流域进行协调管理。
(4)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
国外发达国家的流域管理都是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建立实施的,如澳大利亚的全流域管理模式,荷兰的理事会模式,法国的水务局模式等。他们都专门设有宣传的部门,主要负责宣传水资源保护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让公众主动,自觉地参与水资源保护与恢复行动在此基础上,这些模式都有十分完善的监督协调机构,并明确执行机构和监管机构和的具体职责。因此,我国也可以赋予相关单位权力,通过各种途径, 开展关于水法律意识,水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做到人人节水护水。
参考文献:
[1]王媛,盛连喜等,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2008,19(3):10-13
[2]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9,18(2):116-119
[3]谭梅兰.谈如何提高水利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6):23.
[4] 吴维,吴明,郑贤来,张诗洋.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27(8):3-4.
摘要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方面分析了突泉县气候变化规律,阐述了突泉县水资源概况,提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的需求,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节水措施;内蒙古突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成倍增加,而气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致使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变得愈来愈严重,合理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当前重中之重。
1气候变化规律
1.1气温
以10年为1个周期,分析突泉县气温的变化规律。1961~1970年年平均气温为4.8℃,1971~1980年年平均气温为5.0℃,1981~1990年年平均气温为5.4℃,1991~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5.7℃,2001~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6.1℃。20世纪80年代起升温速度加快,尤其是2007年年平均气温高达7.5℃,目前是建站以来气温最高时期。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0.4℃。
1.2降水量
降水量是突泉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之一。据30年(1971~2000年)资料可知,突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415.0mm。1961~2009年的降水量以10年为1个周期,年降水量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近20年来出现大旱大涝现象非常频繁,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991年、1993年、1998年降水量都在600mm以上,1995年、1997年、2004年、2006年、2009年降水量只有约200mm,尤其2009年7月降水量只有24.3 mm,是建站以来的最小值,这种时空分布极易形成气象灾害,旱灾和局地洪涝发生次数明显增多。
1.3蒸发量
据30年资料可知,突泉县年蒸发量为1 950.1mm,为降水量415.0mm的4.7倍。采用降水量减去同期蒸发量[1]的方法,从水分平衡的角度来分析突泉县水分盈亏状况,差值为正,表示水分为盈,反之为亏。突泉县历年降水量415.0 mm与蒸发量1 950.1mm的差值为-1 535.1mm,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一年四季均处在亏缺状态,其中春季亏缺最为严重。进入2000年以来,气温明显偏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增加,使水分亏缺严重。
1.4地下水位
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实行,为了各自的利益,挖井取水,盲目争夺地下水资源。矿山为了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无节制地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位埋深由20世纪80年初的4.09m下降至5.19m(2009年底水利局公布的数据)。
2水资源情况
突泉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5条,即蛟流河、大额木特河、小额木特河、他克吐河、水泉旱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 267 m3,地下水总储量为40 700万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9 26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5 398万m3,多年平均径流量11 200万m3,多年地下水位深度(指的是埋深)5.19m,工业用水2 831万m3,农业用水18 309万m3,生活用水736万m3,其他用水127万m3(各用水量为2009年底水利局公布的数据)。
3节水措施
突泉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有耕作面积18万hm2,水浇田5.33万hm2。从2009年水利局公布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数据可知,农业用水量最多,因此推广节水灌溉非常必要。
3.1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把水加压[2],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灌器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像下雨一样喷洒到作物上和田间的灌水方法。此方法可人为控制灌水量,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30%~50%,增产20%~30%,而且灌溉均匀、质量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减少占地,能扩大播种面积10%~30%。并且能够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农产品质以及对某些作物病虫害起防治作用,有利于实现喷灌机械化、自动化。
以大型喷灌和半移动式喷灌为例:低压管灌种植玉米用水2 700~4 200m3/hm2,用大型喷灌用水1 650~2 400m3/hm2,节水1 050~1 800m3/hm2,且增产1 200~7 500kg/hm2,纯增收2 400~7 500元/hm2;用半移动式喷灌用水1 800~2 700m3/hm2,节水900~1 800m3/hm2,增产600~4 500kg/hm2,纯增收1 200~3 900元/hm2。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型喷灌还是半移动式喷灌都比传统的低压管灌要节水,并且增收。如果全县水浇全部使用半移动式喷灌灌溉,按下限计算可节约用水5 600万m3。
3.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微喷灌、渗灌等。滴灌是将输水管中的有压水流通过消能滴头[3]。以水滴的形式,一滴一滴地滴入土壤的灌溉方法。滴灌的效果与地面灌溉或喷灌不同,只是湿润作物根系附近的局部土壤。常用于果树灌溉,其灌水所湿润土壤面积的湿润比只有15%~30%。因此,滴灌非常省水。由于滴灌是缓慢给水,灌水流量小,管内水的工作压力和摩擦损失都小,所以其能耗很低、均匀度较高。
3.3地面灌溉田间节水技术
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如畦灌、沟灌、块灌、漫灌),灌溉效率较低,灌水不均匀,造成严重的深层渗漏和无效排水。突泉县推行的节水措施有:在地势平坦的土地上,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平整土地,实行田园化建设,每次灌水量可控制在11 250m3/hm2以内,棉花、玉米、高粱等中耕作物可采用沟灌和隔沟灌。改进沟畦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只需一定的劳动力投入,可在我国广泛推广应用。
4结语
近些年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蒸发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气温升高使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又迫使气温升高,因此高温-少雨、少雨-高温已形成恶性循环。突泉县是农业大县,每年的4~9月是农业用水的高峰,搞好农业节水是保证突泉县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重点,应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在全县内大范围推广节水灌溉,保护地下水资源[4]。
5参考文献
[1] 程维新,胡朝炳,张兴权.农业蒸发与作物耗水量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 姜开鹏.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关键字:水资源;现状;应对方案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我国现在水资源的现状大体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 、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
1 我国水资源基本现状
1.1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比较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少,整体来看,仍然是严重的干旱缺水国家。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900立方米,相对于总量约为2.8x1012立方米,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淡水总量来说,的确是非常少的,与其他大国相比,我们仍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工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及基础单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本就不多的水资源更蒙上一层阴影,而且,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和谁能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加大,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已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在很难改变拥有量的现状情况下,要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从而缓解资源短缺的影响。
1.2 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
在水资源量短缺的基础上,很容易引发供需平衡矛盾问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量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一些容易被开发的水资源大部分已经开发完成,开发新水源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开发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水利工程对移民安置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处理等问题也越来越困难,致使供水工程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限制,进而导致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
1.3 水资源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南方比北方多,夏季比冬季充沛,而且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这样的差别还在不断的加大。这个现状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也给开发利用带来很多不便。夏季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河水上涨速度快,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不仅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得不到充分利用;冬春季则降水少,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会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1.4 水体污染严重
虽然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但我国现在的水质情况仍不容乐观,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仍然在源源不断的排入河流,有些甚至已经危及到地下水源,例如山东潍坊,利用深水井将工业废水灌入地下,给我们最后一点纯净度呃水源以沉重的打击,而且,水体污染有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内陆向海域延伸的趋势,这些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5 洪涝灾害及水土流失仍十分频繁
近几年,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我国基本已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洪涝灾害虽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严重,危害之大,破坏之大仍是人们对水控制过程的一大难题,而且,随着今年城乡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洪涝灾害成为了热议问题。而且,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退化、沙漠化和生态恶化,引发河道淤积堵塞,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洪涝灾害的影响,是其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2 应对方案
2.1 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针对我国出现的各类水资源短缺现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二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用外水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例如,对于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工业生产,我们可以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废污水的技术研究,而且,可以协调各用水部门关系,增强有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调水工程进行水资源的相互补给和最优调配,例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调水工程。
2.2 加强水资源保护
这是一项长久,而且需要全民参加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要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和重要生产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合理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并加强流域机构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河道排污口管理,对各个生产部门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坚决贯彻"谁污染、谁承担责任,谁受损,谁得补偿"的保护原则,从源头抓起,从过程抓起。要加强面上的生态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2.3 其他应对方案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要继续不断深化取水许可制度,健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增强人们节水保水的观念,逐步推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地下水管理,建立并完善地下水监测系统,建立相应的干旱期水资源应急响应预案,并结合取水规模和方式,计划用水途径并予以监督实施,还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缩小我国在治水和水利开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结合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积极研究、开发、推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设备和技术,努力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3 结语
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深刻的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研究解决方案,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优化,寻求新的解决途径,不断为我国的水资源开发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文学及水资源
[2] 彭玉怀,杨兆军,王少龙. 用于规划目的的水资源评价方法讨论[J]. 安徽地质. 2000(02)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综合利用措施;辽宁省
辽宁省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主要江河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和鸭绿江。全省水资源总量(点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多年平均值34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3,是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全年降雨分布不均。降雨在空间上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因此辽宁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1辽宁省水资源现状
建国后随着大伙房水库的建成,辽宁省境内相继建成25座大型水库,总兴利库容达83亿m3(其中省属水库兴利库容60.52亿m3,占72.9%),主要流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以省属水库为龙头的供水体系,在辽宁省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极大贡献。
1.1中西部水资源现状
目前水资源的缺乏是辽宁省中部城市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利用辽宁东部山区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辽宁省实施了东水西调的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以保证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也将完工。工程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缓解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供水紧张局势。而地处辽西的锦州、朝阳、阜新几座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563、482、481 mm,受水资源缺乏的困扰更为严重。各大中城市都有长期稳定的可靠水源是辽宁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用工程措施将其他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调配到辽西,将会给辽宁省整个经济结构带来改变,为辽西人民带来福祉。
1.2沿海地区水资源状况
大连是辽宁省淡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城市,引碧入连、引黄入连是大连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成果。但从大连市发展的趋势衡量,仍不能满足其未来的需求。因此,要变换思维方式,大连淡水缺,但海水不缺。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的技术难关已完全攻克,并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有成功的先例。据2008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显示,全省海水淡化量仅300万m3,如果辽宁省能够在海水利用量上有大的突破,必将缓解沿海城市供水紧张的局面,促进辽宁省五点一线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1.3污水治理现状
由于污水治理工作严重滞后,有相当数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致使辽宁省境内的几条主要河流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除辽河在流入辽宁之前受到严重污染外,其他河流大都是在流经辽宁省一些中等以上城市时受到的污染。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河里,不但造成二次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根据2008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统计,2008年全省入河(海)排污口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4.5亿t,其中入河废污水排放量为18.9亿t,直接入海废污水排放量为5.6亿t。2008年全省入河(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为96.7万t,其中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为82.8万t,直接入海污染物排放量为13.9万t。主要入河污染物量为:化学需氧量29.0万t,生化需氧量8.4万t,氨氮2.9万t,悬浮物31.9万t,其他10.8万t。2008年对全省30条河流的58个河段水质进行了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分析评价。全省枯水期评价河长为2 356.1 km,评价情况如下:Ⅰ类河长20.0 km,占0.8%;Ⅱ类河长645.5 km,占27.4%;Ⅲ类河长241.6 km,占10.3%;Ⅳ类河长239.0 km,占10.1%;Ⅴ类河长77.0 km,占3.3%;劣Ⅴ类河长1 133.0 km,占48.1%。全省丰水期评价河长为2 396.1 km,评价情况如下:Ⅰ类河长130.0 km,占5.4%;Ⅱ类河长469.0 km,占19.6%;Ⅲ类河长406.1 km,占16.9%;Ⅳ类河长610.0 km,占25.5%;Ⅴ类河长307.0 km,占12.8%;劣Ⅴ类河长474.0 km,占19.8%。
2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2.1污水治理利用
近年来,辽宁省在污水排放治理上投入相当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上述数据分析,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辽宁省目前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于排放量明显不足,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的污水排放量已不容忽视,而污水处理的能力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二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倡一些在技术条件上允许的企业尽量采用循环用水;在城市新建小区实行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流供给的办法,优水优用,分质供水[1-2];老城区逐步进行改造,在条件成熟时也实行分质供水。仅后2项措施如能在全省14个中等以上城市全面推行,按每人少用30 L/d优质水计算,每年节约的优质水就相当于2座平均年调节能力为3~5亿m3的大型水库的供水量。
2.2以调整水价为杠杆,实现全民节水
水费应该从取水、引水、自来水处理、自来水输送、污水收集、污水处理或再生利用的全部费用。水价改革应有利于节水,鼓励利用处理后的中水,还必须能促进现有供水企业的自身改革。辽宁省应借鉴华北地区天津等省、市有关做(下转第347页)
(上接第345页)
法,在全省中等以上城市首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转变人们的用水观念,增加全民节水意识,提倡一水多用,注意节约每一滴水[3]。二是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根据各城市不同情况制定用水定额,对超定额用水的实行加倍收费办法,取缔非法洗车等水源浪费严重的行业。三是运用经济杠杆,合理规范水价。四是启动污水再利用工程、工业循环水技术,使辽宁省走上科学节水路。
2.3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节水灌溉的高效农业
一是加强水土保持。辽宁省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省水土保持从单一分散治理转向小流域综合治理,从片面注重社会效益向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发展转变,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500万hm2。但全省尚有几百万公顷水土流失地区需要治理,尤其以辽西地区较为严重,必须加快水土保持速度。在工程治理的同时,要大量增加涵养林的面积,利用植物根部拦蓄一部分地表降水,同时减少蒸发量[4]。二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目前辽宁省有近110处大中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40 hm2,实际灌溉面积近130万hm2。这100余处大中灌区建成于不同的年代,部分工程损坏比较严重。有的工程由于建设年代的技术水平有限,设计不合理,浪费水源比较严重,必须加以修缮改进,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农业节水的有效途径。三是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适当的提高农业用水价格。目前农业用水价格过低,农业供水定额不健全,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促使农业用水科学化、合理化,应该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
3参考文献
[1] 白福林.对水资源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6):37.
[2] 阿妮娅.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综合管理[J].中国水利,2009(20):19.
关键词:郑州市;水资源污染;生活用水;水资源现状;污染防治
一、 郑州市地理位置及水资源分布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4′ ,北纬34°16′-34°58′,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少雨。
郑州境内的河流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24条,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黄河水从邙山干渠流入西流湖,经过柿园水厂的提灌站,将水提升至尖岗水库。郑州市属于半湿润地带,年平均降雨量为635.6mm,折合水体为47.33亿m3。郑州市按流域分为6个流域水资源四级分区。其中淮河流域3个区,黄河流域3个区,分别为沙颍河平原区、沙颍河山区、涡河区、伊洛河区、小浪底-花园口干流区和花园口以下干流区[1]。
二、郑州市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使用情况
郑州市水资源的用途主要有:
⑴、农业灌溉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主要受降水量多少和降水量年内分配影响。它占农村供水量的90%左右,占总供水量的55%。年平均供水定额在380.5 m3/亩?年。
⑵、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年均0.83亿m3,主要反映人畜数量增加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变化。它占农村总供水量10%左右,占总供水量的6%。
⑶、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量年均4.41亿m3,占城镇供水量的72%,占总供水量的27%。按工业产价计算,每万元产值平均需水94.6 m3,呈逐年下降趋势。
⑷、城镇生活用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生活用水呈增长趋势,年均供水量1.71亿m3,占城镇供水量的28%,占总供水量的12%。年平均供水定额为91 m3/人[2]。
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⑴、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郑州市平水年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6.52亿m3,允许开采量为4.60亿m3。偏枯年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5.65亿m3,允许开采量为3.95亿m3。
⑵、超深层地下水(地热水)开发利用。郑州市属沉降隆起区,有利于地下热水聚集,当含水层埋深超过800米时,单井出水量0.2~4.5 m3/小时,水温40℃~52℃,锶和偏硅酸含量较高,为珍贵的地热矿泉水资源。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郑州市五区2000年调查分析,其允许开采量为130.75万m3[3]。
二、郑州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
通过对郑州市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郑州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目前环境污染、煤矿开采以及地下水超采对郑州市饮水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郑州市正面临着各种水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生活和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的污染;②自然条件差,并且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供需矛盾;③地下水源的无序开采,导致地下水储量减少,饮水质量下降;④水资源管理制度欠缺,输水、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
三、郑州市水问题根源
造成郑州市水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⑴、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水资源利用量增加,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截止到2010年,郑州市人口数量已达到1082万人,平均年供水额仅为91 m3/人。与全国人均水资源约2300 m3相比,相差甚远[4],属于水资源极度缺乏区。
⑵、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内,造成了水体污染。某些企业和民众为了方便和减少花费,就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这部分污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既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又有可能引起河道及其两侧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5]。
⑶、由于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地下水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水体净化能力降低,引起水资源短缺。生活中由于地表水被污染,一些企业和个人就开采深层地下水,但因开采过度,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取水更加困难。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遭到破坏,导致水体净化能力降低。
四、水问题解决措施及建议
⑴、尽快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水是人类以及自然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作为水利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权利。不仅要保障水资源的供给,也要保障水资源的质量。要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对被污染地区要积极治理,以防止水体质量的下降。因此要修改相关法律以明确水利部门的管理权限。
⑵、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管理,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
由于郑州市用水效率较低,所以必须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管理,强化其职能。即要水利部门能切实高效的完成相关工作,对污染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重大水污染事故;协调解决省际间水污染纠纷;统筹考虑流域水污染防治等。
⑶、对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循环利用水资源
对生活中的一些污水,如果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以用来冲厕所等。对于那些可能会带来重大污染的企业,国家可以让其关闭或为其提供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等,使他们能自觉的处理污水以减少对河道内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⑷、寻求新的方法来获取干净的水资源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回收、净化雨水及污水等,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那些缺水地区,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将水从水量较丰富的地区调配过去,以弥补水资源在时空以及地区上分布不均衡,从而减少水资源短缺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语
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化的加快给郑州市水资源的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本文通过对郑州市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但郑州市的水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得到改善和解决的。我们要认清形势,了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影响,增强个人节省和环保意识,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以期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水环境。(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军校.郑州市水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8).
[2] 陈玲.浅谈郑州市水资源状况与城市发展[J],河南水利,2004(02).
[3] 李红斌.关注郑州市地下水[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6(07).
关键词:阳谷县 水资源 开发利用
阳谷县地处山东西部,江北水城聊城市南端,黄河北岸,是武松打虎的故乡。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耕地67111公顷,是全国千亿斤粮食和山东省粮食生产“十连增”先进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和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县域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县域3公里,境内有赵王河、小运河、金线河等河流纵横交织。近年,黄河、海河及境内河渠流域水量严重不足,受历史黄河冲积形成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直接制约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因此,调研水资源开发利用,探讨发展措施十分重要。
全县水资源自然概况
1、自然降雨及河渠径流量
阳谷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712mm,降雨和河渠径流量地域分布极不均匀。西南部区域水多地少,多年平均降水量达800mm,逐步向东北水少地多区域递减,仅为500mm。降雨中心多在黄河北岸区域和大中型水库、沉沙池附近。年度分布也不均匀,降雨量最多年达1247.5mm(1966年),而干旱年(2006年)仅369mm。年度降雨量最大与最小值的比为3.4,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3%;多年平均降水量折合年均降水总量138750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285.6mm,径流总量16985万m3,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值之比为8.5。
2、地表水资源
县境内地表水源主要有黄河、海河、徒骇河、小运河、金线河等拦蓄引水源和大、中、小水库。多年来随着上游地区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水限引时间不断延长,受小浪底水源调控运行,多年调水调沙。河床降低,黄河水径流量明显减少,引黄渠首闸前黄河水位日渐明显降低,水量较小。其它河流常出现可供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表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33349万m3。
3、地下水资源
全县现有新打机井和配套机井共943眼,含水砂层厚度20m左右,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2g/L,水质适宜农业灌溉和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单井出水量为40-60m3/h。由于近年工农业、造纸业、农产品加工、养殖业等用水量逐渐增加,地下水超标采用,导致水位下降。干旱季节部分机井水量明显减少,单井出水量在30m3以下,有时甚至抽不出水。地下水年均水资源总量170022万m3。
4、其它水资源
2010年-2013年,阳谷县投资1.02亿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4700万元,省级财政1700万元,市级财政350万元,县级财政2161万元,农民投劳折资1193万元,新建提水灌溉泵站36座和配套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挖、疏浚河渠105.592公里,配套桥涵闸渠系建筑物27座,建成铺设UPVC管道687.96公里,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涉及七个乡镇19.25万亩。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在阳谷段的修建,进一步拦蓄河渠上游段的洪水,年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4000万m3。
目前全县共建成污水处理厂5处,日处理污水能力18.6万m3。另有企业自建污水、废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约8万m3,中水日排施量24万吨左右,企业直接利用每日3万m3,排入河道用于灌溉约2.6万m3/d,直接排放中水14.5万m3/d。
全县现状供需水资源分析
1、现状供水分析
据各水文站、雨量站历年观测的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和各流域多年水文调查资料分析计算,按50%、75%、95%的保证率,全县现状地表拦蓄水工程,引提水工程,雨水可供水量分别为27452万m3、15551万m3、9280万m3,多年平均为33349万m3。按上述保证率,地下水可利用量分别为16160万m3、14079万m3、8720万m3,多年平均为17022万m3。按地表、地下各项合计,按50%、75%、95%的保证率,全县可供水总量分别为40415万m3、26808万m3、16240万m3,多年平均为47122万m3。另有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量5.6万m3,雨水、洪水利用2万m3。
2、现状需水分析
目前全县年实际用水量29861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19082万m3,占64%;林、牧、渔业需水1005万m3,占3.3%;城镇工业需水3789万m3,占12.7%;农村工业用水1900万m3,占6.4%;城镇生活用水800万m3,占2.00%;农村生活用水1940万m3,占6.5%;生态环境用水1345万m3,占4.5%;城市生活用水4174万m3,占14%。年总需水量为34035万m3。
根据现状,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指标和用水定额预算,平衡分析结果显示:P=50%时,缺水3580万m3,缺水率为10.7%;P=75%时,缺水8649万m3,缺水率为24.7%;P=95%时,缺水18024万m3,缺水率为46.3%。
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1、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机制
阳谷县农业灌溉用水占总水资源量的64%,应因地制宜,设计推广小畦灌溉,管道节水灌溉,大田喷灌技术,大棚蔬菜瓜果滴灌技术。废弃传统的“农田大水漫灌”方式,改革创新灌溉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节水耕作方法,减少单位面积用水定额。加强河、渠、沟的衬砌率及工程质量,防止水渠渗漏跑水造成的水资源大量损失。宣传教育群众提高节水意识。林牧渔业,城乡工企业、群众生活及生态环境等用水,要大力开发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和器具。新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的大型建筑,要设中水处理系统。改造城乡供水管网,防止管损。
改造和建设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组建乡镇、村级用水户协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用水规章制度等,全县可节水1059万m3。
城市和工业用水,要结合缺水情况,由物价、审计、水务部门合理提高水价,如北京近几年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水价超过5元一方,促进了节水和中水利用。
水是生命的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现代工农业和其它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阳谷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乡生产生活用水,水污染防治、防洪排涝、水电、水土保持、环境等方面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保障用水,就必须强化节水管理机制,在城乡水利规划时做好水资源配置,分配水量水权;完善市场运行,加强区域性水利管理,提高水利用效率;还要研究增加水资源和洪水、污水、废水、云水(雨水或人工增雨)资源化开发力度,提高节水效益,解决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2、加强治污节水措施
全县水污染主要有大型电缆厂、铜冶炼厂、造纸厂、化工厂等工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废水、垃圾污染、废弃物污染等。应实行开源节流防污并举的措施节水治污,严格监督排放标准,增加再生水利用,实现节水和中水利用。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收取污水处理费的市场运作措施,强化治污管理。根据《阳谷县水污染防治规划》到2015年全县污水处理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规模,使污水、废水处理回用率达到60%-70%,可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达到每日20.5 m3。从而使污水、废水实现无害化处理。
3、继续完善现状水利工程的维修、改造和配套
阳谷县目前部分水利工程老化、退化、损坏。部分干渠衬砌段运行多年,总体工程虽然运行安全,但也存在许多隐患。2013年5月经实地查看,发现冰冻期平均温度在10℃上下3个月左右,部分衬砌段超出防冻胀设计标准。在持续长期负温下衬砌段最底两层冻胀破坏严重。渠床基土冻胀变形,衬砌板从齿墙中拱出隆起。春季基土融化时与上部衬砌板缝逐渐拉开断裂,造成渠坡滑塌和渠道衬砌严重损坏。因此,要根据实情,定期对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改造、配套。充分提高地表水拦蓄和节水能力。
4、规划开辟新水源
根据全县水源不足和地形地貌的特点,今后将在金堤河上游兴建中型水库1座。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8.2km2,总库容量1270万m3,50%、75%、95%的保证率,可供水量分别为435万m3、390万m3、280万m3。再兴建小二型水库1座,塘坝160座,拦河闸坝30处,风力提水85处,在50%、75%、95%保证率的条件下,新增可供水量分别为2502万m3、1360万m3、375万m3。
黄河在县域流经3公里,可在沉砂池开展河水养殖和引提黄河水,经技术处理改造,增加工企业等其它行业的水资源利用。
5、加强政府对水资源的统筹管理
乡、镇应健全法人管理机构和配套的管理职责及制度。严格执行水利法律法规,及时发现解决水资源供需问题,处理好水资源应用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水利开发利用的关系,保障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
结语
通过对阳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城乡水资源供需的平衡分析,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废污水处理利用等,提出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发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全县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苏冠鲁,朱逢春. 临沂市城镇化发展几个水利问题的探讨[J].山东水利,2010.(9):33-35.
[2]林旭钿.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J].中国水利,2014.(1):8-9.
[3]程晓冰,齐兵法. 对强化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0.(19).
[关键词]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承载能力
水资源是维护生态与环境健康的重要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由于本溪市的气候、地理和水文水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水资源在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尤为显著。通过开展细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和研究工作,分析细河流域水资源的质和量、水资源量的开发利用程度、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可以为今后一定时期内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本溪市总体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1研究区概况
细河流域地处辽宁省本溪市,总面积1047km2。主要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细河流域河流众多,大小河流共21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km2的有一条,为细河;超过100km2的有三条,分别为北沟河、下马塘河、三道河。
2细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
2.1细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现状
地表水水质评价数据采用本溪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成果,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评价项目选择《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24项基本项目,评价水期选择丰、平、枯三个水期。评价方法采用分类法,超标污染物以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为准进行描述。流经细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是细河干流和三道河,监测断面为连山关水库入口、连山关水库、下马塘、戴家堡子、二道河子。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指标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如下:细河干流评价河长78km,涉及4个水质监测站点,连山关水库入口、连山关水库、下马塘、二道河子。其中细河源头—连山关水库入口、连山关水库入口—连山关水库、连山关水库—下马塘、下马塘—三道河入河口河段因处于细河流域上游,主要为农业区,经济欠发达,因此汛期、非汛期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三道河入河口—细河入太子河河口,此段细河流经本溪市区,河段内排污口较多,因此汛期为Ⅳ类水质,非汛期为劣Ⅴ类水质。细河支流三道河评价河长33km,涉及戴家堡子水质监测站点,三道河源头—三道河入细河河口汛期、非汛期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
2.2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质量
地下水水质评价数据采用本溪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化验成果,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3],评价项目选择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挥发酚、氰化物、镉、铅、锌等,评价方法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主要对平山区桥头街道地下水进行评价。经评价,该水源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为硝酸盐氮。
3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研究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地下水开采率,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比例[4]。
3.1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细河流域1956~2010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5919.16万m3,地表水供水量为9294.75万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25.9%。其中下马塘引细入汤工程为外调水工程,年调水量为4980万m3。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是下马塘镇、桥北园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是连山关镇、草河口镇、思山岭乡。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详见表1。
3.2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细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004.44万m3,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764.97万m3,地下水开采率为38.2%。其中桥北园区已严重超采,开采率已达230%。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的为连山关镇、下马塘镇、思山岭乡,分别为8.6%、5.9%、3.4%。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具体情况详见表2。由上述可知,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部分行政区开发率<2%)、地下水开采率过高(个别行政区开采率达230%);各行政区之间开发利用不均衡。总体来说细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地表水还有较大开发空间,但也有部分地区地下水存在超采的现象。
4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4.1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细河流域各乡镇水资源分布不均,各乡镇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地表、地下水质状况较差。桥北园区为本溪钢铁集团北营集团所在地,因工业用水大量开采地下水,开采率已达230%,且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过度依赖客水;且由于引细入汤调水工程的存在,导致细河下游河道径流量减少。
4.2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充分开发当地水资源的潜力,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一种方法。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35919万m3,现状开发利用率为25.9%,未达到区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的警戒线,其地表水资源有一定开发潜力,故应根据本溪市相关水利规划,建设地表水源工程,提高地表水供水能力。把治污作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工业、农业、生活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在工业上增加中水回用量,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是提高细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目前细河流域仅有一处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回用量为零。因此,细河流域迫切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提高污水处理率,增加中水回用量;在农业上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在生活上,使用无磷洗衣粉,垃圾分类存贮,禁止将生活垃圾排入河道。
5结语
为了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的细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本文对细河流域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细河源头—三道河入河口河段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水质;三道河入河口—细河入太子河河口汛期为Ⅳ类水水质,非汛期为劣Ⅴ类水水质。细河流域地下水源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为硝酸盐氮。(2)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部分行政区开发率<2%)、地下水开采率过高(个别行政区开采率230%),各行政区之间开发利用不均衡。本研着重从节水、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可为今后一定时期内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本溪市总体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夏军,翟金良,占车生.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9):905-915.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GB3838,2002.
[3]国家技术监督局.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