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宿舍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际交往 困惑 发表教育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37-01
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朝夕相处的近距离接触容易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内部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学生宿舍生活的质量。调查显示,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有70%是人际问题,而宿舍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亲密友好型。此类型中,学生之间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宿舍关系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能够相互帮助。宿舍活动丰富,参与程度高,宿舍整体氛围良好,宿舍成员有一定的信任感,并对宿舍有一定的归属感。
第二,独立松散型。此类型中,宿舍里的同学自主性和独立性强,宿舍同学之间交流较少,虽不会经常吵架与产生纠纷,但很少以集体形式参加活动,对舍友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很难形成宿舍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三,对立冲突型。这种类型的宿舍中,宿舍同学之间互相不信任,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或琐事出现一些矛盾,而且往往互相不能迁就和理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引起纷争,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很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
二 宿舍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活琐事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现在大学生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相互间不能容忍,使得宿舍矛盾更加频繁和尖锐。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平常不打扫卫生、管理欲望强、作息时间不统一、性格脾气不合等小矛盾大多宿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维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引发宿舍矛盾。目前,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少有25%以上,他们比普通家庭学生更加自卑,更加急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一个宿舍中,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生活习惯、价值观差异而引发学生之间的非和谐关系,有时在某些宿舍甚至出现排挤和孤立的状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小团体使宿舍存在隔阂。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亲近的朋友,这就会形成一些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小团体。小团体的产生使得他们不再迫切希望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小团体间因为利益、兴趣等不同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当小团体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后果更加严重。
第四,竞争使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宿舍同学之间在奖学金、入党、班干部选举、助学金等方面自然存在竞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往往会同自己的好友等开始形成小团体,明争暗斗,形成紧张局面。另外,成功者洋洋自得,失败者不甘示弱,背地里各种议论,从而使舍友之间关系恶化,这些都不利于宿舍的团结。
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适方法探索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因为个性、地域、家庭环境等差异,必然会在某些场合或事件中产生分歧,从而引发人际矛盾。在宿舍中,因为要朝夕相处,即使是人际关系恶劣的双方都必须面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需要适当容忍,正确面对问题,并能在挫折和压力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并积极改造自我,在加强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学校应当会同学生社团,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和维护,组织各种形式的宿舍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加入其中,使宿舍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并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文化职能
人类文明传承的首要前提是高校图书馆。这个汇聚人才的地方,不仅有利于加强优秀文化的建设,还有利于全社会思想道德的进步。尤其在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图书馆事业在大学生素质建设方面居于主导地位。
1.高校图书馆有利于传递优秀文化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汇聚的圣地,是人才积蓄知识的场所。在传递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同时,高校图书馆也是不同类别的书籍和资料的交流中心。科技的不断发达,网络技术的迅速传播也改善了文化的传递方式,同时也丰富了图书馆里的文献。不仅有限量版的中外科学著作,还出现了电子出版的资料、网络数据库、机读文献等大量的资源。
2.高校图书馆代表先进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书馆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文化的聚集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图书馆文化整体处于超前状态。正是这种超前文化的性质才推动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进步。不论是性情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培育,还是人格的塑造,甚至是思想上的共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学习的动力,完美融入到图书馆的文化气氛中。
3.高校图书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自愿参加学校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会,或者自由地加入各个领域学习的团体,达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大学生通过亲身在文化活动中的表现和成就,可以更深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
二、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做出贡献,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负责。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各大高校具有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计划和环境训练,促使大学生的优秀品质达到长久和稳定的发展。
1.图书馆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做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文化建设的内涵建设既需要提高人员服务能力,也需要馆藏资源建设的完善,更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储藏丰富多样的图书和文献资料,这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图书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这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他们在无意识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受益终生。
3.图书馆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信息服务 高校是人才的储藏库、知识的信息源,创新的发源地,每个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怎样使图书馆成为真正的信息源,值得我们思考。为使我们的图书馆真正发挥“信息源”的作用,在依靠本身具有的文献资源、设施和师资优势的基础上,能及时更好地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更优的服务。
三、大力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1.健全图书馆团队建设 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拥有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质量。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丰富学习资源,发挥自身强大的优势,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然而,为了跟上当今时代的潮流,从事图书馆事业的员工应该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的教育事业服务。比如,校方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或者鼓励大家自学或者组织考试等方式,力求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的图书馆指,提高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决,热心的引导,在工作中礼貌待人、举止文明,为读者们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
2.健全图书资源体系 为了保证大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量,健康的心理素养和不拘泥于课本的创造力,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健全图书资源库,不断地补充各领域的书籍资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完善藏书体系,根据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教学任务来安排书籍的分布。另外,图书馆应该大力鼓励大学生阅读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书籍,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为大学生的进步而服务。
3.加快推进网络化建设 全球化的时代注定了人类步入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是考察大学生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熟练地处理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反映了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搜索的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快推进网络化建设,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学校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搜索信息方法的培训,教授他们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方式方法,有效的提高浏览和使用速度,全面地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工作需要提上日程。首先,应该健全图书馆的团队建设,将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利用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宣讲会,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应该健全图书资源体系,丰富学生们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还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素有用信息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致使大学生宿舍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学生自身完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生活。现阶段,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大学生宿舍等同于“网吧”,进而促使学生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第二,90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致使大部分大学生在宿舍中以自我为中心,进而缺乏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1]。由此可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鉴于此,本研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概况
2.1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宿舍文化主要是以大学生宿舍为场所,所有宿舍成员在进行活动(如学习、生活以及休息等)时,创造出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而狭义的宿舍文化则主要是指所有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活动,以及通过该活动所外化出来的精神面貌等[2]。具体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内部卫生状况和设施保管状况等等;第二,中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学习制度、生活制度以及道德行为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最后,深层宿舍文化,即所有宿舍成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以及精神面貌等状况[3]。总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包括环境、制度、行为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2.2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其温馨与自在程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实际沟通交流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温暖的第二家庭会促使大学生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沟通即交流氛围,进而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第二,有利于有效规范大学生的各种行为。宿舍作为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积极的精神面貌会促使宿舍成员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消极的精神状态也会导致宿舍成员走向消极。例如,宿舍6人中有3人都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整个宿舍的文化也将与网络有关。以卫生管理为例,如宿舍中每个人都注重自己的卫生且在值日过程中保持负责的态度,那么,在无形中也将规范了其他人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表层宿舍文化。最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3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3.1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各学院学生处和后勤处两大部门负责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宿舍管理队伍素质低且管理权限受限,导致宿舍管理在育人和服务方面缺失,进而直接导致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缺失。另外,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的主要人员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这就更降低了学校对宿管员素质的要求和权限的扩大,进而使得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协调和统一性。第二,生源在自我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较弱,进而导致管理方法和效果难以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例如,对生源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强制性教育为主,其不仅无效且具有反复性。
3.2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以大学生的作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为主,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目前仅以表层宿舍文化和中层宿舍文化为主,而对于深层宿舍文化的建设是非常缺失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内容的单一直接导致宿舍文化建设形式的单一。例如,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形式主要是卫生管理为主,其所表现出来的娱乐活动也是比较单一的,其中以游戏为主。由此可见,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何等的重要。
4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4.1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为有效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宿舍管理理念,进而将宿舍文化建设层次从中低层转为深层。第二,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明确宿舍管理人员的权责,尤其是明确其工作内容,进而促使其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第三,扩大宿舍管理人员的权限。例如,将生活服务、思想教育以及安全保障等作为主要内容逐步下放到宿舍管理人员手中,进而发挥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效用性。最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例如,学校可以以积极分子为重点培育对象,具体实施时,先让预备党员到社区内进行锻炼,然后在各个宿舍楼层分层建立党小组,楼栋则建立党支部,进而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另外,其主要的内容则是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与学生谈心、开展后进生帮扶、学生文化教育工作。
4.2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设深层宿舍文化,进而改变现有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例如,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文化建设。第二,丰富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剪纸艺术大赛以及叠被子大赛等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知识竞答活动或寝室空间趣味运用会等等。例如,“大学生宿舍文化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类高档次、高品味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4.3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
为进一步建设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宿舍文化,学校还应展开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部署,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相关人员应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宿舍,美化宿舍,进而为建设具有时代气息的宿舍文化提供相应的支持;第二,在建设过程中,应通过人人动手、人人维护的方式来共同建设宿舍环境;最后,还应通过评比、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找差异和不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提升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本研究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以及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即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希望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27):74.
【2】李丽琴.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11(24):46.
【3】卢文珺,解宁,房逢立.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科技视界,2015,6(14):131.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27-02
近期,复旦投毒案、南航刀杀案等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给大学生宿舍关系亮出了红灯。这些事件迫使我们思考,如何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探讨其形成因素,提出可行性对策,以缓解宿舍不良人际关系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1.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表现。
右面的图表是宿舍不良关系的种种表现。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分类。按宿舍单个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可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四种:(1)友好关系型,是指宿舍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珍视友情,气氛和谐,这种宿舍类型是理想的。(2)思想封闭型是指宿舍同学之间的交往仅限于学习、日常生活等表面的问题,而不去触及理想、信仰、价值观等深层次内容。(3)孤立与孤独型,是指宿舍中的个别同学因为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性格等原因不喜欢或害怕与其他舍友交往,表现出孤独、不合群的样子。(4)对立关系型是指同宿舍个别同学之间,特别是宿舍“核心人物”之间产生对立状态。虽然对立关系型的宿舍数量并不多,但是一旦发生摩擦,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应重点关注。
二、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形成的原因
(一)个体因素
第一,生活习惯。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可能然不同,容易出现分离的“小团体”“小圈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舍友之间的关系微妙而敏感,家境富裕的学生可能会高消费,普通家庭的学生会更朴实,有的爱干净,有的不爱收拾,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欢安静,有的早睡早起,有的晚睡晚起。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或多或少会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
第二,青年人的一般特征。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在心理发展上有几对矛盾:一是友情与孤独,形成既渴求友情又甘愿孤独的矛盾心理;二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他们既不像小孩那样天真直率,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深沉老练,表现出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三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在整个青年期,始终共存着,积极性和消极性,认真和马虎,努力和懒惰,严谨和散漫等矛盾的两极性。他们特有的年龄特征,再加上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强,难以接受不同的意见,这些特点都会引发冲突。
第三,不良性格。嫉妒、自卑、消极、炫耀,这些负面的性格特征通常带来不良的人际关系,这些具有性格缺陷的同学,更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
其实,学生迈入大学的那天,生活习惯、青年人特有的特征、不良性格这些个体因素已基本形成,它们是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塑造出来的。
(二)综合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心理学上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等。
其次,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学生的欺骗行为会更多;友好、民主的老师,学生行动积极主动;教师是否公正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也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最后,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形成的阶段,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外界的反应,而社会文化所宣扬和渲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校园里,当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东西方文化继续交融与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传承与革新,都将对校园文化带来冲击,社会上的腐败、道德沦丧、失信、唯利是图、造假,会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校园文化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应积极构建良好宿舍关系
1.发挥专业任课教师作用,强化专业素质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专业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人格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以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要充分体现德育的分量,这种分量不仅是指课时的足够,更应在结构和有效实施上予以考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启发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人格素质,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强化专业素质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园中弘扬人文精神,比如以下途径,一是校园文化设施,如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环境、标志性建筑、雕塑;二是学生主题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公益活动、读书会、学生刊物、社会实践;三是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培训、讲座;四是增加图书量。
3.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心理辅导的开展。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各大高校学生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训练,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心理辅导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必要的社交知识,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冲突,解除心理困惑,促进其心理成熟。同时,做好人际关系的预防工作,重视易感人群的筛查,重点关注问题宿舍,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破解与和谐构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6):109-110.
[3]涂阳军.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4(4):72.
论文关键词:高校宿舍;自主管理;双向互动;转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成数量级增长,需要住校的学生也急剧攀升,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进步的新趋势、高等教育的普及及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特征的多元化等都要求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住宿生难管,要管好更难。现代社会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大学后要离开父母去其他的城市独自生活,刚开始时会难以适应,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外。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要怎样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领导舒心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核心的融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观念更为强烈,他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等特点,这对学生宿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生宿舍管理的状况与特点
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对宿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各高校加大了学生宿舍的建设,由原来大多是八人、六人的大宿舍调整为四人的小套间,并提供洗手间和洗浴间,配备计算机接口,甚至于为学生安装了空调和洗衣机,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相对于硬件方面设施的完善,软件方面的管理工作看起来效用不是很大,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学生和家长对管理工作也颇有微言。俗话说得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因此,如何让学生宿舍软、硬件的建设协调发展,尤其是软件服务跟上硬件发展的问题,这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遇到任何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宿舍管理员。此时宿管员充当的是一个“万能钥匙”的角色,大到宿舍的水电,小到衣服扣子缝补、借锤子换门把等,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虽然学生离开父母身边独自在外求学,但生活上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当他们觉得哪一位或者哪几位宿管员是比较亲切和蔼的,遇上问题时会习惯性的去寻求他的帮助。这是一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的心理。
二、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受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由于种种原因跟不上现代高校的发展步伐,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阻碍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管教分离”导致学生管理和教育功能弱化
在传统的宿舍管理体系下,高校后勤部门只是简单地负责学生的安全、保洁等辅导性工作,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这种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学生宿舍仍然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之内,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延伸。但是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宿舍管理员承担了一些原本属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担负起教育管理工作。但是,从现实效果来看,由于从事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沟通技巧缺乏灵活性,交流内容缺乏有效性,这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不适应。同时,由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市场化,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物业公司只为每栋宿舍楼配备几名宿舍管理员,这些管理员仅能应付正常的管理工作,根本无力再进行教育工作。这种“管教分离”的现象,使得学生在宿舍区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缺少了应有的内涵和实效,导致宿舍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2.宿舍管理工作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意识与规章制度相冲突,会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没有畅达的沟通渠道,后勤管理部门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
3.宿舍管理工作的时空纬度扩大
高校学生除了课堂,宿舍承载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但宿舍除了必备的生活设施之外,几乎别无他物,学生在宿舍能选择的活动相对比较贫乏。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深入千家万户,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极大的便利,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打发时间,对于在宿舍时间的评价则是无聊或者没事可做。
4.消防安全问题的松懈
这类问题对于新生来说应该是甚少出现的,绝大部分出现在高年级学生之中。在寝室里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宿舍管理员再三强调寝室是严禁使用违禁电器的,但这似乎成为了纸上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学生偷偷使用,管理人员并不知情;管理员知情但在学生的恳求之下并未没收电器,也没做出相应的处理,无形之中助长了学生使用电器的风气。
三、解决高校宿舍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学生宿舍管理既要人性化,又要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管理人员充满人情味能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让家长更放心、更贴心。在尽可能提供方便的同时,后勤部门也需要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用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观念、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使这些规范逐步形成为自己的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1.更新宿舍管理理念,实现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学生宿舍既是大学生上学阶段的家,又是课堂之外学习场所的延伸,是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相对于校园其他的公众场合,宿舍是大学生的私人空间。在宿舍里面交谈或者做事都较少有顾忌,这时候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更趋向于自我的真实性,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宿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宿舍作为学生日常起居之所,是思想自由驰骋的地方,风气的引领十分关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宿舍的“育人”功能,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即由后勤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紧密配合,在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通力协作,实现物业管理和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的“无缝对接”,努力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宿舍文化。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校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树立先进的典型,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与舍友分工合作,运用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化宿舍,设计出属于自己宿舍的风格,以增强宿舍的向心力和号召力。这样有助于宿舍成员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宿舍之间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让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班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学生党团员、班干部的工作考核之中,激励学生党团员、学生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此外,宿舍之间应多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宿舍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的运行机制
好的秩序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秩序需要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来维护。要提高宿舍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宿舍管理改革成果,确保宿舍管理服务模式的有效运行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和推进,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梳理现行的规章制度,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宿舍管理服务目标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基本准则,形成各服务主体深度参与、相互配合的组织架构。此外,各服务主体还应本着资源共享、信息公开的合作机制,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掌控学生宿舍区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需要、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共享信息才能确保宿舍服务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4.建立畅通的思想交流渠道,双方加强沟通交流
目前,高校规章制度以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进行实施,学生宿舍管理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种纵向管理模式导致后勤部门在进行宿舍文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绳,强调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宿舍里的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统一规范”,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履行的义务。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阻断了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渠道。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定期召开师生见面会、学生联谊会,让学生有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当中来,利用校长信箱、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诉求,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亲和的柔性教育为主,道理先行,树立标杆,倡导学习。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党团干部和学生干部把工作重心移到学生宿舍,把学生宿舍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阵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习就业机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寝室;量表;信效度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666010)指导教师:韦磐石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走向社会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必然面对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的综合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也在个断变化发展,对于人际关系的研究也在变化发展。在国内,近20年来,我国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作出研究的并不是很多,针对本次调查,本小组查阅过资料,在CNKI学术期刊上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寝室关系”进行“全文”、“题名”、“关键词”搜索,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关论文四百多篇,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论文没有超过十篇。前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从社会学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公众关系、一般关系和亲密关系。2.人际关系原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交互原则、功利原则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首应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4.学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研究。5.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与我国相比,国外的学者对于人际关系这个问题就较早的做出了研究,与此同时也是由于差异较大,所以对于我们可借鉴性不强。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数量极少,其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特点的纵向变化。本问卷即是根据这些特点来作出研究。
关于研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方面,我们了解到,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寝室人际交往中没有万全之策。若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关心他人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平等真诚的对待朋友,将心比心,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就能消除隔阂,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起和谐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贵州省本科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89份,回收率为99.08%,其中有效问卷1117份,有效率为93.94%。其中男生403人.女生714人。受测对象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答题。
2.研究工具:初测确定的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来源量表。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问题来源量表共有43题,主要包括生活习惯、情感特征、生活环境、人格特征、寝室氛围等5个维度。测验中采取五点计分。
3.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即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次测验主要采取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中的10道题。
4.研究方法: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问卷的信度及分半信度。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即应用AMOS 7.0软件对偶数序号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2 量表结构的确定
1.项目分析
参与项目分析的项目为 43 个 ,在因素分析前先进行项目分析方法如下 :将问卷总得分前27%设为高分组,后27%设为低分组。在进行独立样本的 t 检验,检验每个项目在高低两组上的差异,以求出高低分两组受试者在各项目平均数上的差异,将讲未达到显著的题项剔除(P
然后用剩下的41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即进行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根据学者Kaiser(1974)的观点,当KMO
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小的项目(载荷量小于0.3),保证每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等于或大于0.3:;同时删除共同性低(在两个因素上的载荷之差小于0.3)的项目。这一过程共删除了17、18、27、28、30、32、39。
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经由上面所说的正交旋转过后,34个项目得到了5个因子解,与初步设想是不一致的。5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从图1可看到从第5个因子,数据呈明显平稳趋势。故决定提取前5个因子。
图1 主成分特征碎石图
2.根据剩余的34个项目分析过后的结果,来重新排序,得到新的因子结构,见表1。
表1 因素分析
项目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子4 因子5 共同度
项目41 0.677 0.542
项目40 0.664 0.479
项目33 0.658 0.444
项目26 0.610 0.443
项目43 0.587 0.481
项目34 0.574 0.385
项目31 0.564 0.410
项目19 0.523 0.386
项目22 0.494 0.370
项目35 0.469 0.268
项目6 0.635 0.486
项目7 0.622 0.509
项目1 0.585 0.409
项目4 0.525 0.301
项目9 0.523 0.291
项目12 0.460 0.433
项目13 0.451 0.394
项目29 0.635 0.495
项目36 0.584 0.389
项目25 0.584 0.430
项目21 0.462 0.494
项目20 0.457 0.531
项目3 0.653 0.571
项目2 0.627 0.443
项目11 0.616 0.514
项目8 0.535 0.424
项目10 0.502 0.352
项目23 0.472 0.303
项目5 0.467 0.409
项目16 0.640 0.470
项目37 0.593 0.416
项目38 0.521 0.317
项目15 0.495 0.443
项目42 0.490 0.384
特征值 5.491 3.738 3.001 2.761 2.252
贡献率 12.769% 8.692% 6.979% 6.420% 5.237% 40.098%
注:各因子表示,因子1:生活习惯;因子2:情感特征;因子3:人格特征;因子4:生活环境;因子5:寝室氛围。根据描述性统计得出具体结论,见表2。
表2 五个因子的描述性统计
因子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
寝室氛围 1.40 5.00 3.3114 0.64515
情感沟通 1.57 5.00 3.4381 0.62138
生活习惯 1.00 5.00 3.5853 0.71831
生活环境 1.00 5.00 3.5949 0.77336
人格特征 1.00 5.00 3.7486 0.71766
按平均数由小到大排列因子顺序:寝室氛围因子的得分最低,人格特征因子的得分最高,五个因子对寝室人际关系程度均处于轻度影响水平左右。
3 量表问卷的验证
应用AMO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图2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因子结构图
注:sheng:生活习惯 qing:情感沟通 huan:生活环境 ren:人格特征 qin:寝室氛围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χ2/df大于10表示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模型较好,但样本容量越大,则χ2/df越大 ①;IFI、CFI、TLI、NFI和GFI应大于或接近0.90,越接近1越好②;RMSEA处于0和1之间,临界值为0.08,越接近0越好③,
由此表可看出,该模型基本上稳定,拟合度也良好,证明本次编制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是有效可信的。
4 结果
信度分析。即采用二个指标来分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信度:一是总问卷和各个因子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二是总问卷和各个因子分问卷的分半信度,其结果见表4。
由表可看出,α系数和分半信度都在0.6以上,说明本文问卷信度属中等程度,可以施测。
效度分析。以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校标,计算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总分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15,P=0.000(P
5 讨论
在筛选题目过程中,学习了应用SPSS11.5及AMOS7.0软件来分析数据。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等,而AMOS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验证行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在探索因子过程中,得出较为显著的5个因子。分别是生活习惯、情感沟通、生活环境、人格特征、寝室氛围。
接着通过对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得出,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17,分半信度为0.8262。说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其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处于0.6~0.85之间。同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量表的五个因子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在0.214~0.625间,五个因子与总分的相关在0.623~0.775间。由此可得出,两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处于低中等程度,特别是生活习惯与生活坏境的相关性最低,但生活习惯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较高。在与总量表分的相关性中,生活习惯尤为突出,说明生活习惯在寝室人际关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量表虽然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各维度题目组成的数量和分布不均衡,在生活习惯因子中,明显项目大于其他因子,这就会造成部分项目的因子归属和因子项目的构成的稳定性欠佳。本研究中施测对象由于是随机选择,造成样本中大二大三的学生较多,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未问卷进行重测,导致信度系数有点低,因此量表的稳定性仍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而且本问卷还有待考量之处,比如因子中的情感沟通与寝室氛围,应该需要一些替代项目进行替代,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小玲,李宏瀚,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7期
[2]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05年06期
[3]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 校为分析案[J].池州师专学报,2005,06 4
[4]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许传新;人际交往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J];青年探索;2006年06期
[6]涂阳军.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04)
[7]申武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 6
[9]陈小华. 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0]吴连海.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作者简介
韦晓(1992-),女,贵州织金人,布依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刘娥(1992-),女,贵州威宁人,回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邓念念(1993-),女,贵州兴义人,布依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的权益意识在逐步增强。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权益的内涵和特点,阐述大学生权益与高校管理权之间的冲突的客观事实,提出了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管理的法律秩序。
一、大学生的权益的内涵和特点
权益是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相应可获性现存利益和将来利益的形而上的概括。权利和利益处于深刻的统一之中,权利是利益的有效调整机制,是权益的法律表现形式,利益是隐藏在权利背后的根本物质内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受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权益很少关注。大学生权益,就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本文要阐述的大学生权益,并不是指大学生作为公民而享有的普通权益,而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享有的特殊权益。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大学生角色的特殊性。大学生既是一名受教育者,同时又是一名消费者,一名特殊的教育消费者。因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免费上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国家的权利和责任,而是一种消费,一种服务消费。由是,大学生的角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者,而是这种服务消费关系中的一个消费者,一个特殊的教育消费者。
其二,大学生权益的核心是围绕权益主体自我素质的提高。它明显区别于一般商品消费者的权益,商品消费者的权益指向是关于物的使用价值,而大学生的权益指向则是大学生作为人的自我质量,即将来立足于社会,能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其三,大学生权益产生于特殊的行为之中。大学生的权益是产生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特殊行为之中,而这种教与学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双向性的教育教学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
二、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大学生权益之间的冲突
学生权利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基于普通公民身份和学生身份所享有的权利。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冲突可以分为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基于普通公民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之间的冲突,以及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基于学生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之间的冲突两种类型。
(一)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基于普通公民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之间的冲突
高校出于管理学生的需要,必然要对高校学生的生活进行管理,制定有关作息时间、就寝制度、学生交往制度等有关日常生活的规范。这些规定对保证学生有规律地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是有一定保障作用的。但这类规范又直接与学生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权利有密切关系。学校制定的这类规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与学生基于公民身份所享有的权利相冲突。具体而言,有以下一些冲突:
1.高校对学生的生活起居的管理权与学生居所(宿舍)不受侵犯权、隐私权等权利之间的冲突。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因此,居住安全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高校学生的宿舍是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与公民的居所无异,大学生对其宿舍内物品的摆设、卫生、被褥的叠放、室内的装饰等有自由安排之权利。他人包括校方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侵入。另一方面,高校为维护有序的校园秩序,对学生宿舍的卫生、安全、设施利用等方面做出规定,订立制度,为贯彻落实宿舍管理制度对学生宿舍进行的检查,应属高校行使学生管理权的范畴。实践中,高校管理者为了保证宿舍的整洁美观,对学生宿舍的使用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者以检查宿舍卫生、安全等为由,进入学生宿舍,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宿舍不受侵入权与高校学生管理权的冲突。 转贴于
2.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隐私、名誉权之间的冲突,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但从国外立法以及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保障公民的隐私权是法律界人士的共识,名誉权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作为社会公民的大学生,其隐私、名誉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实践中,学生的该项权利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例如湖南某高校在全校大会上公开对6名同宿的男女学生的处罚,虽然说依据有关规定高校有权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处罚,但在全校大会上公布这种方式无疑侵犯了被处罚大学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3.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生活自由权之间的冲突。高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完全是个人的私事。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高校不应对此做出某种禁止性规定。有些高校对学生着装、服饰、发型等涉及大学生生活自由权的方面做出了规定,违反规定者属违纪,要受到处分。如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第6条规定:“男生留发者,视情节给予全校通报批评,直至勒令退学”。校方的解释是男生留发有悖大众习惯,影响本校学生的文明形象。该校制定的《条例》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处罚,是严重超越高校学生管理权范畴的行为。
4.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大学生婚恋自由权之间的冲突。高校学生有自由恋爱、结婚的权利,高校不应干涉。很多高校校规甚至法规如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学生的恋爱视为洪水猛曾,将恋爱期间拥发生性关系的视为道德败坏者,对恋爱者处以勒令退学、开除学“重刑”。如2002年,重庆某学院两名学生外出旅游时发生性关女方怀孕。校方知情后,以“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为由将两人这是高校管理者的“性恶论”心魔在作怪。上述列举,仅仅是抽取了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冲突的并没有穷尽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冲突的所有情形。
(二)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基于学生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之间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自主权。高校为了保障高等教育的顺利进行,必然对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的使用做出一些具体规定等等。高校所享有的这些权力对保障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高等学校的这些权力又与学生基于学生身份所享有的权利密切关联,从而会导致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基于学生身份所享有的权利产生冲突。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高校自主权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冲突。我国法律赋予高校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等自主办学权。但学生基于其发展需要或者兴趣所在,可能对高校开设的某些课程不感兴趣,而希望高校开设其他一些其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或者高校出于管理的需要,对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做出一定限制或者提出一些要求,而学生可能基于其发展意向和兴趣爱好,希望到别的院系选修一些课程,但学校或者不许可、或者不给于相应的成绩或者学分,这就导致高校自主权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冲突。
2.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平等受益权之间的冲突高校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要对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使用进行统筹安排,如规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在借阅图书、实验室使用方面享有不同的权利;或者在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类别的学生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有所倾斜。但学生可能认为他们都是学校的学生,不应在教学资源的使用方一面因为学历层次不同或者所修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产生了冲突。
3.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公正评价权之间的冲突高等学校基于其自主办学权和对学生的管理便利,必然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设置评价体系,由此来评定成绩好坏和表现优劣。但学校基于管理而设置的评价体系,仅为众多评价体系的一种,并不能代表社会上的各种评价体系。有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平平,但在社会上却颇有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差异。这一差异必然导致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学生公正评价权之间的冲突。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权益的几点思考
(一)教育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权益观
大学生权利意识的产生与升华己经是客观现实,高校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在公民基本法律常识、教育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方面的学习,使之明确自己具备哪些权利,并能准确判断自己的权益是否受侵犯,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公民享受的所有权利都可以享受,他人不得随意剥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念,既要防止大学生权益观的“缺位”,也要防止“越位”,对权利受损情况加以分析,防止“权利意识异化”。此外,大学生权利的实现还依赖于相应义务的康行。权利享有以履行相应义务为前提,以应得利益为中心,权利意识是相对的,有限的,否则权利只能是一纸空文。任何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履行相应的义务,故意超越权利的界限,造成他人权利的损害,以满足自身超越权利范围的目的之行为,都是滥用权利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转变观念,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维权意识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未来教育发展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权利、保护学生权利是每一个教育者始终应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的。学生实行缴费上学以来,学生与学校间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演变为一种教育协约关系,即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基于宪法原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充分实现的法律关系。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行使教育者的支配权,而是提高教育服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靠各种教育法律来维持,不是靠行政关系维持。高校应该在充分认识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的前提下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工作中,要转变对学生的管理以控制为主、以服从为主的思想,逐步淡化管理者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意见。各高校也要加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以减少、杜绝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不懂法、不守法而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
(三)健全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规范学生体的行为,规范学生管理工作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很有必要制定“大学生权益保障法”,把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管理与奖惩等一系列问题以法的形式加以规范,这样不仅仅是对学生自尊和保障,更是对依法治校的促进和加强。
(四)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建章立制是规范学校管理行为的重要手段,只有搞好规章制度建设,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应依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制定学校规则时,既要确保不与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多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到校规的制定中,以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减少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韩桥生,大学生权益保护机制的健全和完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7(2): 1-3
[2]张林,大学生权利保护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思考,龙岩学院学报,2004,(6)
武大文学院的苏雪林教授曾发表了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独到见解,震惊学术界,苏教授却说:“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她认为是珞珈山孕育了她的才华。不仅是苏教授,不少武大学者都爱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似乎文章也会因此染上几分隽秀之气。
灵山秀水出人杰,是真。譬如武大的“四大名嘴”,他们分别是“唐诗宋词大师”李敬一、“西方哲学王子”赵林、“社会剖析师”尚重生和“德国史专家”李工真。这些老师上课的时候学校会尽量安排最大的教室,但教室还是时常爆满。我最爱听尚教授的课,他看待社会问题眼光犀利,语言幽默风趣。一次他讲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么说:“你们是‘家养’,你们的父辈是‘野生’。社会不需要‘宠物’,出去了不要被人指着后背说,这个‘宠物’是武大毕业的。”我们大笑之余无不深刻地自我反思。尚教授上课很投入,每每讲到激动处,便会犹自忘情。虽然有人认为不雅,我却觉得这是尚老师的真性情。
四月,樱园花开胜雪;八月,桂园满庭花香;十月,枫园一路红遍;腊月,梅园群芳吐蕊。一如这全年不间歇上演的美景,武大的校园社团也是多姿多彩。比如浪淘石诗社,在每年四月樱花盛开的浪漫时节便会广发“英雄帖”,邀全国文学爱好者各抒情思,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出版。而我所在的太阳雨文学社,多年以来都与《今古传奇・武侠版》合作,常常邀请江南、小椴等知名武侠作家以及卢波等知名画手,把自己的写作、绘画技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还会举办“武侠嘉年华”等精彩活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武大的隽秀山水赋予武大师生灵性与才思,又因为武大师生的存在,这块风水宝地也获得深厚的人文内涵。人杰地灵,武大因此最美。
・细节武大・
国家级高校普通话辩论队
说到高校的普通话辩论,不得不提武大辩论队。这支辩论队在全国赫赫有名,是国内高校目前唯一一支夺得“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2010年)和亚军(2001年),以及两次夺得“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2000年,2010年)的队伍。每年金秋十月,武大的辩论比赛上,这支队伍都会为师生们呈上精彩的表演。
辩论队能取得如此成绩,与武大活泼开放的校园环境,提倡多思并思辨的风气有着极大的关系。
最美的女生宿舍
作为一名高校党委书记,我一直关注辅导员工作和辅导员队伍成长。我认为党委书记的工作和辅导员的工作是相通的,辅导员工作岗位和党委书记工作岗位同等重要,都承担着一份教书育人的责任。每一个河大人的岗位都是唯一的,我们在这唯一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是对团队、对集体的贡献,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好,我们的学校才会是一个优秀的学校,我们的辅导员团队才会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最亲近的,是“零距离”的。辅导员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你们的工作是最神圣的。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学校有责任保护好他们,每位辅导员都应秉持“我爱每一片绿叶”的工作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工作,将爱心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心间。辅导员担负了繁重的任务,你们每一次帮扶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成长,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种感动,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良心事业,你们是最伟大的。辅导员事业是一项永远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的事业,希望大家在青春的时代,掌握一种制胜法宝,用青春的方式和青春方法去解决青春的问题。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
2014年5月21日,河南大学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庄严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在宣誓大会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辅导员督导组组长王凌对全体辅导员提出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广大辅导员永葆爱心,坚持心系学生成长,不仅要发自内心,更要根植于内心,这是做好教育事业的根本、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也是辅导员职业的基本素养。二是希望大家终身学习,为辅导员这份爱心事业找好途径、方法,让辅导员的职业誓言践行于踏踏实实的日常工作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伴随大学生实现和谐成长。三是希望大家努力创新,让辅导员工作不断有经典,不断有创新,让辅导员的职业誓言在经营职业的进程中更充分地体现出立德树人的价值。
这只是河南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镜头,却清晰展示了学校在这方面的发展思路和辅导员们的事业追求。近年,通过建团队、搭平台、配导师、立基点、树品牌、推明星等一系列措施,河南大学走出了一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之路。
建团队
学生的有效管理、优秀组织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都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精诚团结的辅导员队伍。
河南大学根据学院组建了辅导员“纵向团队”,以学院为单位由不同年级的辅导员组成,在交流中发现学院学生的问题能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年级组建“横向团队”,研讨同一阶段学生会面临什么困惑,应该用何种方式来引导不同年级的学生;与此同时,河南大学辅导员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发组成三支“特色团队”,用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在团队的组建和讨论的过程中,河南大学辅导员队伍愈加团结,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搭平台
河南大学充分发挥作为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的优势,大力搭建各类特色平台,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核心能力。
一是辅导员团队拥有多元化的网络学习互动家园,包括以“河南大学辅导员之家”命名的专题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辅导员推优网络评选系统,辅导员分年级分团队的QQ群等,新媒体时代下的辅导员培训、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品牌工作分享、辅导员工作事务互助等,都在这个家园中彰显活力。
二是辅导员团队拥有专业发展的课程实践空间,由一线辅导员团队组成的职业生涯辅导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同时很多专业骨干开设了诸如时间管理、简历写作、礼仪指导等选修课,辅导员在第一课堂也是教学明星。
三是辅导员团队拥有良好的研究创新机制,该团队以形成“有规律可循、有文件可依、有范例可查、有机制指引”的工作方法为目标,自发研究、多次改版,不断创新《辅导工作手册》,还积极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分组搜集相关法律法规、积累学生工作案例、整理主题班会工作指南,编印了系列《职业学习资料》。
四是辅导员团队拥有比学赶帮的成长氛围。本着以赛带训、以赛促建的原则,每年的校内职业竞赛都是辅导员展示风采的盛会,同时,团队按照兴趣和特长分组,开展活动策划竞赛、咨询技能竞赛、网络文章竞赛等,显示出职业内生涯的正能量。
配导师
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的“导师”助力成长。
河南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辅导员成长“传帮带”体制,新辅导员入职后就师从一名老辅导员,建立“一带一、老带新”的传帮带,由“师傅”对“徒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工作上的督导,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以提炼工作经验。同时,河南大学大力推行“辅导员成长督导制”,聘请来自全校各部门的拥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和河南大学杰出校友组成督导组,作为辅导员成长“导师”。“导师”采取多种形式和载体加强对一线辅导员的指导,或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团队辅导,或现场观摩辅导员沙龙,或走访学生课堂、深入学生宿舍,从辅导员日常工作规范、学生档案管理、学生谈心谈话、学生典型案例处理、策划主题班会、宿舍文化建设、危机事件处理、辅导员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对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展开指导。
立基点
在不断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河南大学以班级文化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为两个重要基点,开展探究创新实践。
河南大学鼓励辅导员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扮演组织人、策划人和主持人的角色,引导班级制定奋斗目标,统一学生认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今年,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被评为“最有爱毕业班”,27名学生的近6万元奖学金悉数捐出,为患白血病的张媛媛送去生的希望;78名男生四年如一日的坚守,帮行走困难的吴少博顺利度过大学时光。在这个团结友爱的家庭里,就有一位处处为学生操劳的好“家长”――辅导员姚莉。在她的带领下,这群年轻人领悟了百年河大的人文精神,懂得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成为“河大精神”的接力者和传承者。
河南大学带领辅导员团队积极策划并深入推行大学生宿舍“单元文化工程”,以学生宿舍为单位,以宿舍文化为抓手,把宿舍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了“我爱我家”主题宿舍文化教育、“家事・国事・天下事”主题学习、“校风・学风・舍风”主题讨论、“他助・自助・互助”主题实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以宿舍为重要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树品牌
河南大学非常重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河南大学辅导员之家”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思政微话”“辅导员语录”“就业指导”“至善微课堂”“校园观察”“乐在河大”等多个板块,及时给辅导员推送思政信息,提升河南大学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河南大学辅导员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辅导员自己的品牌,例如外语学院的辅导员黄鑫建立的网络互动教育平台“鑫媒体”等。
河南大学十分重视家校互动,学校教育由高校拓展至家庭,辅导员由单向教育者转向协作教育者。除了面对面的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等传统的方式之外,学校还提倡辅导员进行电话家访、微信互动、博客论坛等多渠道的交流,通过积极的家校互动,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提高教育效果。
推明星
河南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以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强、业务能力精、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化队伍为根本宗旨,学生工作部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积极探索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新途径,通过挖典型、树榜样的形式,彰显中原大地当代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风采与魅力,展现河南大学百年的厚重与淳朴。
河南大学有一项专属于辅导员的盛事――河南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这项评选活动是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学生工作部召集思政专家,从学院入围人选中推荐优秀辅导员提名人选并组织召开终评会议,通过网络投票、研议等环节,选出河南大学年度人物。对评选出来的年度人物进行集中展示,配合宣传其先进事迹,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辅导员认真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表彰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更好地调动和激励河南大学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