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优秀班集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塑造学生心灵,围绕一个字:爱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做到爱学生,才能有更佳的教育效果,像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孩子的心田。
爱学生,就要善于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对学生付出一份爱,收获的必定是学生更多的爱。一次,我发现班上一名学生近况很不好,爱发呆,不说话,也不按时交作业,稍一批评眼泪就夺眶而出。我觉得很奇怪,就侧面了解了一下,原来他爸爸在外地出了车祸情况比较严重。残酷的现实使他倍受打击。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私下找他谈心,从生活上帮助他,情感上抚慰他,鼓励他。当我在班上说起这件事,同学们都很同情他,纷纷帮助他,带给他的全是关心和爱,渐渐的我发现他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了,下课也能看到他和同学们活动的情景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班会课上,他主动走上讲台,对着我和全班同学大声说了声谢谢。
爱学生,还要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其中留守儿童又占较大的比例,这些孩子,家长较多关注孩子的吃穿问题,对于孩子的书包里多了什么,兜里又装了什么?孩子撒谎、不诚实这些现象较少关注。但是这样的事情屡屡在班里发生,而做为班主任也最不愿意做“警察抓小偷”游戏,有时学生的事情很难处理,无从下手,有时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班主任最头疼的时候。记得我们刚刚实施蛋奶工程的时候,班里老发生丢蛋奶的事,我暗中调查,发现这个“小偷”竟然是我们班的刘永胜同学。我想了想,得给他留个面子,还要想办法改正这个坏毛病,最后我决定和他好好谈一谈。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我明显感到他有些后悔了,就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我对他说:“永胜,你一贯表现很好呀,你要想个好办法,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老师相信你。”他郑重的点点头,出去了。后来班级里再没有此类事件的发生了。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发现学生犯错误,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要给与学生适当的宽容与理解,我们大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一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主要是你怎样去帮助他,怎样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有一颗爱心和宽容的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二、创建优良班风,突出一个字:细
创建优良的班风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优秀班集体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优良的班风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优良的班风定会形成优良的学风,而优良的学风会激发学生勤奋好学、求实进取的精神。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从细处入手,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点点滴滴,关心学生生活.学生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每逢气温变化,我会及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如遇雨雪天气,我会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疾病流行期间,我会提醒学生尽早预防……另外,我结合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卫生习惯。
2.时时处处,形成纪律观念。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每学期开学初我都特别重视入学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纪律整顿,提出遵守课堂纪律,集会纪律,活动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做到课内课外一个样,主课副课一个样,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3.校内校外,注意安全防范。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们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引发与家长的矛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我在每次班会和家长会上都要进行不同方面的安全教育,各项活动都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要求学生人人都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4.课内课外,养成良好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在班内开展了从细节做起,在学习和生活中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十个习惯、学会学习的十个习惯、学会生活的十个习惯。
5.里里外外,维护环境卫生。我注重环境育人和个人形象的影响。在课间,卫生委员组织开展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座位最干净”和“哪个小组最干净的活动”。学生个人的卫生也常抓不懈,从衣服、手、脸、指甲、头发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6.细化班干部职责,发挥核心力量。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经常组织班干部学习,阐明班级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既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
三、团结科任教师,沟通家长,体现一个字:诚
1.团结科任。工作中我捧着一颗诚心,与科任老师及时交流沟通,统一意见,了解情况,及时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也为任课教师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2.沟通家长。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还必须唤起家长对教育的重视,让他们与我们同样关心教育,我们的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应该是我们的同行我们的朋友。和家长也要以诚相待,及时沟通,得到理解,取得配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搞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取得配合。(2)解决好敏感问题,取得理解。(3)完成好教学任务,取得信任。
四、方法不断更新,牢记一个字:学
关键词:特色班集体;创建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和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基本组织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校班集体建设实践中,常规做法是在新生入学初按照录取专业和人数多少进行分班,分班后基本上是随着时间和年级的推移开展大致不差的班级活动,进行班级评先评优时多以先进班集体命名。这种常规而固定的做法略显传统,存在着规划设计不科学,内涵不充实和特色不彰显,评价标准单一和模糊等种种不足。为此,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创造,拓展工作思路,确立了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工作目标。
一、特色班集体建设的思路与内涵
特色班集体建设就是立足于班级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提高育人质量的工作主题,沿着“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的差异化班集体建设新思路,改进班级建设不足,以“特色”为导向,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特色班集体”创建评选活动,从而发现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班级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班级建设实践及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我们从2009年开始尝试特色班集体创建实践活动,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确立了特色班集体的基本内涵。特色班集体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班级实际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经过较长时间的集体建设和创新实践,形成独特的、先进的、稳定的班级风格与突出成果的班级。
二、特色班集体建设的方法与过程
(一)明确重点,分门别类
依据创建活动的重点和实际效果,形成了“科技创新班”、“明星班集体(团支部)”、“文明风尚班”、“考研就业班”等四个类别。“科技创新班”以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平台,侧重班级在参与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实践活动、学术科研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明星班集体(团支部)”以学校的“校园之星”和“明星团支部”评先活动为契机,侧重挖掘和培育班级中的先进典型,发挥“学生明星”的辐射和榜样作用,激励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文明风尚班”则结合学校的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侧重班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考研就业班”则结合学校的教学实习实践特色和大学生考研就业实际,侧重班级在考研组织培训录取和大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提升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
(二)明确程序,优化整合
在明确类别的基础上,确定评选程序。评选每两年进行一次,主要包括培育创建阶段、申报阶段、初审阶段、答辩展示阶段和总结表彰推广阶段。同时,根据实践效果和评选时间要求,不断固化和优化程序设计,持续有序的动态推进。
三、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特色班集体建设活动实施七年来,不断走向成熟和深入。由起初的在一到两个班级进行试点,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学院的所有班级,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特色班集体的评选种类、评选机制、评选标准都得到进一步优化,已经成功立项为校辅导员精品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科技创新班
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班。班级学生王瑞鑫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实现学校零的突破,成为河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二人,《光明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班级学生李彩霞等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1项,是当年学校唯一的一个国家奖。班级在数学建模、“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方面获省级以上奖项80人次,几乎是人人参与,人人获奖。
(二)明星班集体(团支部)
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赵莉莉同学被誉为“最美塞钱女孩”,是学校首届“道德之星”。赵莉莉毕业后参军入伍, 2014年5月,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2014年8月,中央电视事频道的《军旅人生》专题栏目,以《赵莉莉:最美时光》为题报道其先进事迹,赵莉莉成为军旅中“技术明星”。 以其事迹申报的案例《无私助路人,最美大学生》获得河南省高校道德讲堂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一名。
(三)文明风尚班
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积极参与我校的全国文明单位和新乡市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实践服务队,积极开展文明宣传、调研访谈、义务支教、结对帮扶等活动,连续获得“新乡市文明班集体”“河南省社会实践小分队”等荣誉称号。以此为基础申报的 “厚德明理,端行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四)考研就业班
2009级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整体31%的考研录取率创造学院历史,比院平均考研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尤其是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录取率接近52%,“211”以上录取学校接近80%。整个年级的就业率达到92%以上,为当年全校第一名。
三、特色班集体建设的经验与提升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活动的最大限度挖掘了学生各方面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使班级建设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当然,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面临着提升和优化的任务。
(一)立足学生实际是创建特色班集体的基础
创建特色班集体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创建主题,而创建主题的确定又取决于班级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来确定创建主题,也可以以班级的优势与成长为出发点来确定创建主题,还可以以班级的需要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依据来确定创建主题。
(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特长,是特色班集体课持续发展的土壤与根基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大环境中,特色班集体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上述四个类别的创建活动无一不是结合学校的品牌活动和特色工作而展开,无一不受学校良好的育人氛围影响和启迪。无一不是在学校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下走向成熟。
(三)科学的评价与激励引导,是特色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对班级创建成果的具体层面进行对比与评判甚至量化比较容易,但如何衡量班级成员的素质提高及其对班集体产生的长久持续影响与创建活动的关系程度,还缺乏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引导特色班集体的建设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只有有效的激励引导,才能使特色班集体的建设更加主动和富于创造力。
(四)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是特色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不是为特色而特色,不能“一俊遮百丑”,它必须以学校的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为基础。特色班集体的创建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是在常规工作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将创新与常规结合起来的丰富德育内涵。因此,班级的特色与亮点,应以学校的常规管理为基础,使特色创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唯有如此,才能为特色班集体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充实外延和内涵,是特色班集体永不褪色的保证
在原来工作基础上,应该丰富创建主题,扩充评选类别。可以依据班级在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党团活动开展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理论学习班”。也可以依据班级在学风建设,班级成员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优秀学风班”。依据班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谐人际关系构造、身心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阳光和谐班”。当然,特色班集体的创建也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不断扩大的参与力量。可以进行班级、机关、宿舍、支部等方面的联动,也可以吸引辅导员、机关干部、专业教师、社会组织等各种角色参与班级建设,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韩凯、刘文君.基于大学生群体新特点的集体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3.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同辈群体主要有同寝室的室友、同班同学、社团成员三大类。虽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地一面,比如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求和生活经验的获得,可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可能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一)不良寝室氛围的影响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寝室氛围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从寝室环境来说,有的寝室出现“脏、乱、差”,寝室卫生状况极差,物品摆放凌乱,寝室吵闹乱不得安宁。从学习态度来说,有的寝室存在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考试过关就行,能不去上课就不去上课,大学就是来玩的。从平常的言行举止来看,有的寝室不仅平时不学习,还经常在寝室打麻将、玩网络游戏、抽烟、喝酒,热衷于吃喝玩乐,盲目攀比。从人际关系来看,有的寝室同学之间缺乏团结合作意识,不能互相体谅,勾心斗角,排挤不同意见者,造成寝室人际关系紧张。不良的寝室环境和寝室氛围违背了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抵制,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二)班级不良班风学风的影响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不良班风学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从班级的班风来看,有的班集体不团结,大搞小集团主义,不论是在班团干部竞选还是评优评奖活动中,弄虚作假,拉帮结派。形式主义严重。在学习方面,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是处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中。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严重,作业拖沓敷衍。不积极参加院系或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一种散漫不团结的班集体如果长期存在,班集体成员就会受到它的影响,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逐渐趋近于这种氛围的要求。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不注意这种不良班风学风的危害,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畸形社团文化影响
高校的社团是大学生的另一学习课堂。许多的社团都是宣扬主旋律文化的社团,总体来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随着学校社团数量的增加,一些学校的社团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 “高校社团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大都停留在满足会员的浅层次的初级需求,即兴趣爱好上,忽视了社团会员高层次的本质需求即知识与能力的需求,结果导致社团文化活动质量不高,缺乏教育性、创造性、超前性。”社团活动宣传方式杂乱无章,影响学校容貌,还可能污染学校环境;社团活动变得商业化等。一些社团注重吃喝玩乐,宣扬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一些社团的活动有时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争时间,一些大学生过于热衷于社团开展的活动而对学校正常的班集体的活动缺乏热情,从而影响到班集体的正常工作,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时还会引发小群体成员集体逃学现象。
“青少年在同伴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从众:学习从众、生活从众、道德从众、政治从众。青少年特殊的主客观条件导致其从众心理倾向较强。同伴们的一句话胜过老师的苦口婆心,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其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都会参考其他人的看法,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状况。这种心理也可称为从众心理。如果不遵从大众的意志,可能会受到群体的排斥,自尊心受损,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营造良好的同辈群体环境迫在眉睫。
三、营造良好的同辈群体环境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放满臭咸鱼的仓库,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朱砂所蕴涵的一定是红色,墨漆所蕴藏的也一定是黑色,因此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朋友。可见,营造良好的同辈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高校中的最小单位,也是大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场所。由于寝室结构的稳定性和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初级关系,使得寝室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环境。高校寝室既是一种用于生活的场所,也是一种以人际关系为纽带,以共同活动内容、目的、意义和价值为中介的共同体。因而它不仅表现出休息娱乐的功能,还包括社交、互助的功能,对学校主管部门而言,还具有教育与管理的功能。当然寝室更主要的功能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二)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
首先,“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的形成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健全的班集体发展规划、完善的班集体管理机构,而这些恰恰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因此,班主任为班集体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管理支持,是班集体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保障力量。”另外,还要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左右手,协助其对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是非观。仅仅靠提高学生的班集体热情还不足于优秀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应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将其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起来,使他们具备独立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让他们从自身觉醒,主动的去接受好的思维、行动方式,抛弃坏的习惯。”
最后,多开展班集体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实践活动也是班集体文化建设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实践活动最能检验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班级体的活动为班级成员展示个性、提高素质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能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班集体的团结。实践活动中显露出来的问题,还能得到及时纠正,从而优化班集体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引导社团文化健康发展
社团是高校中除了寝室和班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同辈群体。它是大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文化通过多种活动熏陶大学生情感,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发挥成员才华,为广大同学认识生活、思考人生、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因此,要提高社团素质、合理社团结构、加强社团管理、丰富社团活动,引导社团的健康发展。
首先,社团要有作为社团核心与灵魂的精神与文化。学生社团的精神和文化是在社团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社员认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次,社团文化建设也要有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优秀的社团一般都有规范的文化建设制度和成熟的运行机制,使社团的精神和文化真正得到贯彻。再次,社团文化建设应该有专门管理发展的人才,优秀的学生社团应该是人才聚集、群英荟萃的宝地,社团有这方面的人才便于文化管理发展。最后,社团要有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服务学校师生回报社会,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团、传播社团文化。
关键词: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班级目标 良好班风
引言
班级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对于高职新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何做好高职新生班级建设,使其尽快完成从一名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转变,融入大学生活,值得我们思考。
1.重视军训、入学教育
军训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环节,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也使他们加强了班级的荣誉感和个人的责任感。入学教育则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我院新生来自全国各省市,成长环境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大学新生的特点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之一。新生入学教育搞得好坏、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好坏。
我院新生入学教育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的模式,即新生入学后,学校用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入学教育内容分成校纪校规和学校管理制度学习、学分制及选课知识培训、学校介绍及校园生活适应与培训、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班级管理与党团活动等几大模块。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整洁文明、亲密互助的宿舍风气,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
2.班级建设内容
有了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更要营造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班级集体,是促进学生奋发学习的基础条件。
2.1建立新生班级工作助理制度
班级工作助理是为进一步强化新生学生工作,探索大学一年级班级建设新思路的又一制度性尝试。我院通过从二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充实到新生班级中去,每个新生班级各配备男女两名同学担当班级工作助理(我们称小班)。他们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建设,充分地发挥高年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经验优势,帮助新生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
在新生报到之初,班级工作助理通过见面会、下宿舍等方式建立起新生和他们的联系,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军训期间主要完成对班级情况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熟悉学生的身份优势,迅速地了解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对贫困生的普查和发掘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这样的工作,为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做好铺垫。在班委产生以后,为以班级为单位的工作的开展和新生各班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平时,助理们以学生的身份多与新生交流,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为新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提供指导。
助理们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班级工作,视野更加广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在担任助理时得到的锻炼更为他们自身的班级工作积累了新的经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日益成长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已有多名助理成为各自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不断推动着新生班级建设的深入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2明确班级建设目标
在学生入校之初,班主任通过查看档案,电话访谈,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细致掌握。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成员均有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期望和追求。合理的班级建设目标能够使班集体不断发展,是激励班级成员团结奋进的主要动力。明确的目标,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班级管理的效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确立班级建设目标。
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群体在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便可形成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从而使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进步。教育者首先要从建立班级目标着手,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在目标确立和调整过程中,逐步完善班级的建设。
2.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应结合学校学院规定制定符合本班级干部选拔制度,从入学始就让班级每名成员明确班干部选拔条件、程度等。其次是如何选拔班级干部,特别是班长、团支部书记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核心。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班级建设的生力军。新生入学之际,通过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召开班会对新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指定两个临时班委负责学院与班级之间信息的传递,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综合考察班级同学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工作态度,采用学生自荐、民主选举、班主任把关等办法,选拔出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为同学服务的班级干部,针对能力、爱好和特长的不同合理地赋予他们合适的工作岗位,并要求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班干部包括各宿舍的室长,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是实现班级目标的骨干,班主任要依靠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放手使用他们的同时,也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自身素养,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干部进行传、帮、带,也可以邀请专门的老师及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学生干部总结经验教训,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培养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并善于与人合作,尽快适应所担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3.抓纪律促班风
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是很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影响到集体的凝聚力。因此,纪律严明才能带好一支队伍。
班风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风和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也是难点,必须提早着手,长远规划,长期营造。班主任可以指导同学们通过设计班集体的班旗、班徽、班级口号,编辑制作班刊、班级网站,开设班级博客等方式,共同建设文明、和谐、进步的班级氛围和班级文化。
班级制度的设计是班集体建设的保障。一个班集体要有一个较好的班级制度设计。无论是奖学金评选、党员发展推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还是学生综合考评等活动,不仅需要有一些标准和规章,而且需要同学的民主参与。辅导员要按照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结合班集体的具体特点,制定出符合班集体的便于操作的细则。用制度来规范同学的行为,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指导班级的建设。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集体是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起来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充分培养和体现的。在班干部竞选中,就要求每个班委成员要在一学期里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要特别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每个活动当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集体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是班集体建设的重点。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会是一种重要的集体活动,它可以不断强化同学们对班级的认同感,促进大家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辅导员直观掌握同学们的动态,方便处理问题。
重视传统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进一年级的班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学生入校后具有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但也很容易出现失落、孤独的心理状态,无法融入宿舍、班级生活。通过组织拔河比赛,班级间的球类对抗赛等传统性的文体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形式上常规,但是这些活动可以将新生组织在一起,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很好地起到舒缓压力、排解抑郁的作用。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充分地发挥特长优势,其他同学可以通过组成“亲友团”等形式融入活动其中,这极大地加快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使新生在一种紧张但愉快向上的氛围内适应大学生活,逐步形成积极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各班的班级建设奠定基础。
结语
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个具有明确班级目标,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完善的班、团委干部队伍,良好的班风,各种学生群体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的大学新生班级,必然使新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同时也为实现大学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以257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生活、学习和其他方面三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调研方式,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从初步分析结果来看,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年龄结构正在逐步进入“90后”,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首先是个性鲜明,个体间的差异比以往要大;其次是普遍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第三,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希望能够在大学中得到锻炼,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第四,存在基础教育缺失情况,如有些同学不懂得沟通,不会选择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还有很多同学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等,很多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很好解决的问题都带到了大学,尤为突出的是在学习方式方面很不适应。
一、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班集体建设的目标是:创建以主流价值观引导,拥有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鼓励个性发展和创新,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执行力的新时期班集体。其中主流价值观是指以我国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为基础,以党的先进理论为指引,以积极、健康、乐观、正直为特点的价值观;班级文化是在教育社会学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班集体成员在班级建设过程逐步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硬文化(如寝室卫生、学习成绩)和软文化(如班歌、班训、班风等)。新生班集体的建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着重放在班级学生干部的组建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上,以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二、班集体建设的方式方法
1.班干部的选拔
班集体建设初期,由于成员间的陌生,辅导员老师可以在阅读学生档案资料、谈话交流、用心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书面自荐信与面试情况来选拔班级干部。
2.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各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既要注重个人形象,也要注重整体形象,还要通过自身的品质、知识、能力等使学生信服和尊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人格魅力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辅导员老师也应有意在班上树立班干部同学的威信,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可以在严格把关的情况下,适当使班干部有责有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更好地工作。
辅导员老师首先要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激发其工作热情,使他们明白,担任班干部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才华,当自己今后进入社会时会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其次,辅导员老师要结合班干部同学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
辅导员老师要注重讲评,定期组织班干部进行经验交流,让班干部帮助班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引导他们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或者教训,同时把他们的好经验加以推广;还要善于发现班干部的成绩和问题,对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肯定,大张旗鼓地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关键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缩小范围。这样做,可以使班干部明白是非,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达到搞好整个班级工作的目的。
3.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文化
首先,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并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其次,要通过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来营造和谐的人文气氛, 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朋友;可以通过查课和与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还可以利用个人博客、网页、QQ群、飞信群等新的交流平台和学生互动,获得交流情感、信息共享的效果。
班干部要处理好和学生的人际关系。班干部要有服务奉献意识,学生就能配合其工作,最终使班级形成齐心合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
最后还要根据班集体成员的个性特点开发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营造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 不同群体 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就业市场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等各种变革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学习自觉性不强、缺乏自信心、集体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① 等特点,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重点抓好三个群体(学生干部、学生党员 、后进学生)的管理,对营造班级和谐良好的风气,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管理中“不同群体”主要力量的形成
“不同群体”主要是指以班干部、学生党员、后进生为主要力量的学生队伍。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整个班级成员就会分化出不同的群体类型。如班干部型群体、学习型群体、游戏型群体、兴趣型群体等。
第一,在班级管理中处于最前线,也就是处于第一线的是班干部群体。一般情况下,班干部在班级学生群体当中就表现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优点,比如自制力强、学习成绩优秀,能主动与老师交流、有责任心等。更易受到班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班的形象代表或带头人。
第二,在班级管理中处于第二线的是学生党员群体。这一群体当中的学生包括班干部和思想积极上进、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他们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把入党作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这部分同学往往联系密切,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第三,在班级管理中处于第三线的是后进生群体。后进生群体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这部分同学自身呈现出许多共同的习性,比如懒惰、喜欢玩网络游戏、逃课。这些共同的生活学习习性,很容易就把他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群体,而后就更为大胆的持续着他们这些不良习性。尽管老师们为之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在整个班集体同学们眼中就自然而然的被贴上了“后进”的标签。
二、“不同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同群体”在班级中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不同群体”中的每一个群体对班级管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干部群体是形成班级良好班风的根本
班干部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在班集体里,可以成为班干部的学生越多,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班干部队伍是优秀班集体良好班风形成的根本。他们不仅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也是班集体管理的组织者。在班级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二) 学生党员群体是保持良好学风的保证
学生党员队伍既包括了部分班干部,又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有思想表现积极能够吃苦耐劳的同学。因此,他们在班级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了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整个班集体保持了良好的学风。这不仅要靠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还要靠学生党员的结对帮扶作用。
(三)后进生群体是影响班集体和谐发展的关键
班集体的和谐,主要是指班级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后进生在班级中只占了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班级和谐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如果对后进生不加强管理,就会影响更多的同学。这种影响程度严重时,会有个别表现稍好的学生也会沦落为后进生,这样对班级管理的难度将会加大。如果能够对后进生采取积极有效成功的转化措施,同样也会从正面影响个别后进生,在班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加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三、努力抓好“不同群体”的管理,构建和谐班集体
“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②
(一)严格打造学生干部群体,形成公开、公正、民主的育人环境
优秀的班干部群体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力量。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对班干部的管理一定要严格,既要“打”又要“造”,“打”是反省,“造”是引导。可以先“打”后“造”,也可以先 “造”后“打”。一般来说,对于刚刚走上岗位的班级主要干部要以“造”为主,引导他们处理好班级事务中的各种问题,既顾全大局又不能丢小节,就是要细心。当他们在岗位上工作比较熟练产生骄傲情绪,又因此遇到阻力不知所措的时候,就要开始“打”。要求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就是要稳健。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先“打”后“造”。个别班干部个性很强,一开始就会锋芒毕露。这时候一定要“打”消这种不良作风。然后再“造”,使他们认清不足,取长补短。让他们形成做事不拖泥带水、稳健高效的工作作风。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③ 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学生。班干部和辅导员老师,在大学生活中接触的最早也最频繁,他们自觉和不自觉的都会受到辅导员老师的引导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班干部的带动,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与辅导员老师所预期的班风。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则会促成一个公开、公正、民主的育人环境。
(二)努力培养学生党员,营造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风气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同学中占了多数,其中包括了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的同学。
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党员。作为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作为党员在他们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责任协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绝不会去爬行的。”④ 通过学生党员群体的带动和管理,一个班集体一旦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将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风气。
(三)适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形成友善、互助、平等的亲和氛围
后进生的转化,一直以来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一定要具备耐心、细致等品质。有时候学生管理工作者做了很多后进生的工作,但是并不见得会有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一定要讲究方法,力求做到“适当”。“适当”是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歧视和放弃。如果把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后进生经常往课堂里赶,这样不但会适得其反,使他们形成逆反心理,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学习,甚至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按照后进生本人的爱好、性格等区别对待。因为后进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总会有优点。要多加鼓励和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进行分阶段、有层次的转化。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转化有很多方法,比如:与后进生交朋友,消除自卑心理、持之以恒反复教育、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等。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要用心去做;用真心去做;用诚意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种亲和的氛围,从而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群体在班级中人数最少但管理难度最大,不但需要管理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结合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互帮互助。因为,后进生群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只重视发展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的优,轻视后进生群体的差,而是要优差互补以优带差,有序协调发展。恩格斯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⑤ 因此,只有“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才能有助于促使整个班级呈现和谐发展的态势。为学生全面发展顺利成才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促使德、智、体、美和谐发展。”⑥ 班级管理者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团结全班同学一起健康成长、发展。在学生管理的实践中,让我体会很深的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要赢得学校、社会、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注释]
①彭波张静:《高等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纵横》,2008年第5期。
②王景文:《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思考与探索》,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8月。
③王景文:《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思考与探索》,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8月。
④转引自,陈少寅:《孙子兵法的和谐艺术在学生党员管理中的应用》,《浙江万里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4页。
一、对班集体精神文化的认识
1.班集体精神文化的内涵。
班集体精神文化是一个班在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凝结而成的氛围、精神、理念,以及体现在全班学生身上的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班集体精神文化是一个班最本质的个性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班训、班集体奋斗目标就是班集体精神文化,其实不然,只有将班训、班集体奋斗目标等元素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为,使全班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自觉地认同与融入,才能称为班集体精神文化。
2.班集体精神文化的作用。
导向作用。班集体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能为班集体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发现和感受责任。凝聚作用。班集体精神文化能够凝聚全班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作用。班集体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激励力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约束作用。班集体精神文化能发挥一种“软约束”作用,提高学生对各种不良倾向的“免疫力”,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设班集体精神文化的策略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逐步确立了“以情治班,自主管理”的治班理念,特别注重班集体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收获知识、学会学习的同时体验到成长中的关键词:“责任、感恩、梦想”。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会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2010年秋季,我担任了高三(17)班的班主任。开学初,我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调查表,上面罗列了如“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你最爱读的书是什么”、“你希望咱们班是一个怎样的集体”等问题。我和班干部先归纳出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然后形成本班的理念,如集体观———“高三(17)班,我们的家”;班训———“犯其至难,图其致远”;核心理念———“共享智慧,和谐发展”;价值观———“人品和学识同等重要”;拼搏观———“爱拼才会赢”。我和学生一起将这些内容设计成艺术字并打印出来,又一起利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逐字剪、贴,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使整个教室熠熠生辉。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更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2.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关键词】优秀班级培养;四气;四度
当个班主任难,当个优秀的班主任更难,特别是在“新课改”之风吹遍的今天。时代已经对教育明确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四气”和“四度”入手。
古人云:“近朱者赤”。班级是一个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班级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毋庸置疑,“什么样的班级”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比较落后”的班级,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概率相对很低。那如何开展,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使我们的班级尽善尽美,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四化建设人才!
(1)在班级中,要注意努力营造一股“一心向上的正气”。“正气”是一个班的灵魂,一个班集体只有充满了“正气”,那这个班的学生才会充满正气;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才会走在阳光之下,由此而以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才是堂堂正正的栋梁之材!
(2)在班级中,要积极培养“踏实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个班的目标,是一个人求知的基本需要。一个班若具备有了良好的“学习风气”,那学习就会自觉很多,学习目标就更容易达到,教学任务也就容易完成。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也就锦上添花,学习成绩也就蒸蒸日上。
(3)在班级中,要精心打造“蓬勃的朝气”。“蓬勃的朝气”是一个班的精神面貌,一个班也好,一个学生也好,充满了“朝气”,这个班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做什么都精力旺盛。一个班若缺乏“朝气”,则死水一潭,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喷发”。
(4)在班级中,要努力培养“善于变通的灵气”。“善于变通的灵气”,是一个班级的必须,没有“灵动之气”,那一个班就会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境地,那就容易麻木读书,学习就会越来越累。我们要注意科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入一分“灵气”,甚至把知识和知识、学习和生活、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要“灵活”,要举一反三,恰当学以致用。
(5)在班级中,教育必须要有“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广度’”。“兼顾每一个学生”是时代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是应试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迈进。我们的教育也已不是培养少数几个优等生就行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培养,也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要具备“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广度’”。
(6)在班级中,教育要有切实可行的“深度”。即: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向,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法,要培养每个学生,要恰当的、科学的“专向”培养,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7)在班级中,要注意检查学习的“效度”。这里指的“效度”,主要指学习的效果,也就是说要防止学习停留在表面层次,防止“装模作样的学习”。要注意检查近期的学习模式有没有效,若存在问题要及时总结、反思和纠正,使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8)在班级中,要注意加强“合作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是教育的重点,“合作学习”,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合作”是我们应着重培养的一个品质,不会“合作”的人,等于一个人造车,甚至“闭门造车”,肯定不行;不会“合作学习的人”,成绩也肯定上不去!就算以后参加工作或踏上社会,能力也不会得到更大发展。
总之,培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容易,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方方面面、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磨合”。但我们若注意了以上的“四气”、“四度”,那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
[关键词]优秀班级;团队合作;精神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24-02[作者简介]韦美英(1973―),女,广西平乐人,本科,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讲师。
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是一个优秀高效的团队,而每一个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因为共同的目标、理念、喜好而组织在一起的群体为团队。优秀团队是指发展目标清晰、任务完成情况好,团队成员在较强的执行力下相互信任、沟通良好、积极协同工作并且取得很多荣誉和成绩的集体。在一个班集体里面,团队合作精神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参与、合作、沟通、凝聚力、能力、贡献、执行力七个方面。笔者根据对所带班级――计算机应用专业1203班的问卷调查,总结出了优秀班集体团队合作精神特征。
2014年12月20日,笔者在1203班进行了一次关于优秀班集体和团队合作精神表现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优秀班集体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特征如下:
一、参与特征:成员参与活动多、参与率高(有33人认可,占82.5%)
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信任、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之间会增进认识和了解,融洽关系,这对于班级的凝聚力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如1203班的“抽学号,写名字”活动,大家事先规定好:写不出一个字的唱班歌,写不出两个的字要蛙跳,三个字都写不对的要请求对方谅解。在活动开始前,很多学生每天都去讲台看看同学的名字,活动中也因为同音字的原因制造出了很多笑话,但是所有同学的名字都被牢牢记住了,这是对同学的尊重和认可。另外,蛙跳环节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二、合作特征:成员团结协作完成工作(有28人认可,占70%)
团队合作需要奉献精神,需要成员正确处理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只有这样,团队合作向前进的步伐才不会停止。以教室、清洁区的打扫为例,其实每个班都有“懒人”,这就需要勤快和积极的人去带动。我们班是以宿舍为单位的,每个宿舍承包一周的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任务,每个宿舍都有勤快的学生和懒惰的学生,但勤快的学生从不抱怨,而是以身作则,这样懒惰的学生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从而也就勤快了起来。
三、沟通特征:成员沟通畅通无阻(有27人认可,占67.5%)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团队成员身心健康、合作愉快,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班集体里面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也需要良好有效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成员之间的分歧、矛盾与隔阂。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协调,就很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同样,学生对班干部布置的任务和教师下达的指令也会存在认识的偏差,这些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必要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成员思想统一、行动协调,才会使班级的纷繁复杂的大小事情都能得到顺利解决。
四、凝聚力特征:成员凝聚力强(有29人认可,占72.5%)
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优秀班集体团队合作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班集体这个团队中互相认同、尊重、信任、共同分享,班级才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1203班四个学期无一例违纪事件,没有一个学生被学校领导批评过,更没有被处分过,也没有一个学生到学生科去接受“特别教育”,是让学校很省心的一个班。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笔者经常去问科任老师上课的情况,让科任老师将不听话的学生交给笔者处理,不让科任老师带着气上课,从而保证了授课效果,保证了爱学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干劲,也有力地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良好风气。我们班期末考试每次不会有超过6人次的补考,这对于一个拥有45人的班级来说是比较难得的。如果没有强大的集体凝聚力,是很难有这样的效果的。
五、能力特征:成员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强(有36人认可,占90%)
学生能够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是团队合作精神中的责任心的表现。凡是集体活动或者笔者要求做的事情,他们都会努力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如二年级的元旦文艺汇演,笔者让艺术老师帮助学生确定歌曲和形式后,就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训练,只给他们必要的指导。表演时的服装、道具、化妆都是学生自己做的,最后表演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六、贡献特征:成员目标认同,价值认同
(一)有共同的目标和口号(有30人认可,占75%)
忠实于团队目标是做好团队执行的首要条件,共同的目标也是胜利的保证。所有成员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团队必然是成功的团队,相反,成员目标不一致则容易走向失败。1203班的口号是“1203,就是不一般”,笔者制定这个口号时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它既押韵,又是我的女儿名字珊珊的谐音。这样学生就觉得和班主任的心更近了一步。这个不一般的目标和口号让这个计算机班级取得了学校历史上不一般的成绩,大大改善了计算机班级难管的形象。
(二)获得很多荣誉(有38人认可,占95%)
笔者在写市、区级的优秀班集体申报材料时,发现1203班所获得的荣誉整整写满了两页纸,其中集体奖8次,包括区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个人奖共128次,人均获奖约2.8次。在日常评比中,流动红旗总是长时间地停留在我们班,我们班各学期获得的流动红旗数及四个学期获得的总数在学校名列前茅。经常性地获得荣誉会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并使其产生成就感,他们逐渐就会以班级为荣。当然,每次活动笔者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获奖,但一定会要求学生尽力,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能力尽量发挥出来。
七、执行力特征: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有30人认可,占75%)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有一支战斗力、执行力超强的班干部队伍。1203班的班干部们在班上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把班级事务处理得同学满意、班主任放心。笔者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们主动管理班级事务的能力。1203班有个优良传统:每个星期天晚上是雷打不动的主题班会时间。召开的历次班会主题有“珍爱生命”“我运动、我快乐”“劳动最光荣”“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诚信为本”“学习为第一要务”“不学礼,无以立”“谦恭为怀”等。我们的一般做法是班干部轮流主持,并总结本周的班级表现,然后再由班主任来拓展教育。这样既激发了班干部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在班级劳动及各类活动中,班干部是理所当然的带头人。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班干部们也能挺身而出,及时报告、处理,极大程度地消除了一些不安全、不和谐的因素,这也让班干部的威信在学生心中逐步建立起来,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大。经过这样的锻炼,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能各司其职,使得班级工作井井有条。
总的来说,1203班是一个团结、合作、快乐的班集体,班级成员对1203有着浓厚的感情、深深的依恋。有以班干部为中心的领导力量和所有学生的强力支持,我们的班级就有不一般的特色,就有巨大的凝聚力。由此,我们也在学校、市里、区里的各类竞赛或活动中屡屡取得优秀成绩,也光荣地获得了区一级的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一个优秀班级必定是一个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班集体,如能在学校养成参与、合作、沟通、凝聚力、能力、贡献、执行力为主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但可以让学生愉快学习、快乐互助,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修养,减少学校和班主任管理的难度,还可以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基础。这是学校、班主任、学生与单位共赢的一件幸事,也体现了“团队凝聚力量,团队成就优秀”的新时代班级团队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