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下语文单元总结范文

七下语文单元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下语文单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下语文单元总结

第1篇:七下语文单元总结范文

【关键词】: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

在我国,可以说,问题教学法是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而诞生的。它是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把解决课题或问题作为教学基本过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语文学科实施问题引领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回归课本——发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语文”这种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换言之,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求知欲。

1、延伸语文课堂,把预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

当前“规范办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了,而且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那么这算不算预习呢?我想,这仅仅是预习的一个步骤,但还不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提出了“设问法”、“整理法”、“分化法”

(1)、 “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悦,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尚未得到答案的疑问,这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可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需要做好预习的后期工作,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整理清楚。

(3)、“分化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教学目标分化成每个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思考。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接受”的模式,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创设情境——探讨问题

老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刺激学生自己在教师帮助之下寻找正确答案,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反复诘难来寻找普遍的意义。

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1、针对性。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远离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

语文包罗万象,课堂上我们应该选择某一个“点”进行教学,而苏教版语文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点”。就拿七下语文教材来说,有“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等知识点。而在“人物风采”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人物身上存在的“崇高与质朴”、“和蔼与亲切”等方面,体会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伟大品质。这些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

这样既能使课堂显得很紧凑,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也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2、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说语文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要既能注重形象也要注重情感的统一。

语文教材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美: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这些美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或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予以描绘和渲染,使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情境之中,与作品里的人物情相融,心相通,学生便会情趣盎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清晰地记下文中高超的表现手法。

3、针对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老师应该善于把教材中“此情此景” 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 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