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供应链管理软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链管理软件

第1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实训系统;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19-03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使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的供应链最优化,能以最低的成本使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work flow)、实物流(physical flow)、资金流(funds flow)和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均能有效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理念,应用供应链的策略和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开设的时间较短,物流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教学手段与工业企业实际要求相偏离。物流实训系统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平台,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立体库、条形码、射频、电子标签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理念先进、技术领先、方案合理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体系,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综合实训奠定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基础。

1实训系统的建设内容及目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旨在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系统涵盖第三方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结算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物流核心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业务流程,可真实地模拟供应链环境中各公司之间的协作配合,在模拟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运营中融入企业经营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企业的经营业务,通过单元―项目―综合流程演练,提高学生物流管理实战水平,体会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状况。

建成的物流实训系统应能从宏观角度让学生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物流过程以及物流概念;用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及设备,锻炼学生的硬件操作水平;通过强大的物流实训系统模拟演练,学习供应链管理方法及原则;透过实际操作与讨论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意义,以及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

2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

实训系统的组成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2.1硬件主要包括

(1)自动化立体仓库(含堆垛机)和成品自动分拣线。

(2)电子标签分拣系统。

(3)流通加工生产线。

(4)条形码设备、RFID设备。

(5)多频磁导引式AGV小车(含控制系统)。

(6)POS机(含POS机管理软件)。

(7)GPS系统(含控制软件)。

(8)其他教学、安装、辅助配套的设备。

2.2软件主要分三大部分

(1)PLC控制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上/下位工控软件编程等控制硬件设备的软件。

(2)供应链管理软件。

3实训系统的整体运作流程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以原材料管理、生产、成品储存、成品出库等流程为基础,以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技术为实现手段而组成的物流实训平台。该平台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区别于传统的电脑模拟系统,又区别于简单的仓库和运输系统,而是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中的订单信息驱动物流硬件设备,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生产、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串联起来,让学生熟悉、了解、操作每个环节的流程。系统的框架设计使得单元实训环节既可以在完整的物流实训环境中进行分角色模拟和实训,又能在全局的概念下进行可重构的调节,实现企业运作业务的具体化和最优化。

整体框架设计为:以生产商为中心的供应链向上游供应商定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成品由零售商进行分销和销售,期间发生的仓储、配送、运输等业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整体运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实训系统主要承担了原材料出入库管理、产品生产加工、成品包装运输、货物储存、成品分拣配送、控制调度管理等任务。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综合调度,将条形码设备、电子拣选设备与立体仓库等自动化设备进行整合,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物流环境。

4实训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4.1硬件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硬件实训主要以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物流信息技术为主,结合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流程的具体操作,让学生掌握物品从入库、上架、盘点、分拣、打包、出库,直到销售终端销售的全业务流程。同时掌握全自动立体仓库、AGV小车、电子标签拣选、现代化手持终端等设备的操作技能,并能使用这些设备完成仓储出入库操作业务。

4.1.1全自动立体仓库和AVG小车实训

主要由巷道式立库系统:全自动堆垛机和横梁型、托盘立体货架、6轴多环节全自动码垛机械手、全自动出/入库输送线、拆盘导视、电子看板及AGV小车组成,通过AGV小车的自动搬运和导航功能实现将物料或者托盘在不同流水线和模拟站点之间的搬运。设备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可实现:整盘自动出/入库;整盘拆零配送;货物自动码垛入库;货物的自动运送。

4.1.2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实训

主要由重力式立体货架、货物小车、电子标签装置组成,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可实现:摘取式分拣;播种式分拣;盘点及补货等流程操作。

4.1.3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实训

主要由手持RF数据采集终端(两种读写形式:条形码或RFID电子标签)及普通立体货架组成,结合RF技术和条形码、RFID技术的应用,在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完成出/入库货物的检验;出/入库货物的准确上、下架;库存货物的盘点操作。

4.1.4自动分拣配送系统实训

主要由全自动滚筒分拣输送线和RFID物流辨识系统组成,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下,既可实现整箱货物的自动分拣配送,也可实现整盘货物的分道输送。

4.1.5零售POS系统实训

主要由零售商设备及POS系统组成,与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相联系,实现零售信息的共享,体现了现代供应链物流的某些管理模式。

4.1.6流通加工实训

主要由皮带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滚筒输送线、二维运转输送线、工位工作台及相应加工工具等组成,其主要目的是展开一系列分拣、包装、贴标签等加工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中流通加工业务的概念和意义。

4.2软件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软件系统实训需要在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一套涵盖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流通、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的设计引入国际上最新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理论,充分考虑了现代管理体系对信息及时、充分、严谨以及有效组织的要求,系统设计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系统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实训操作时,供应链管理软件应和硬件设备之间有数据交换,用软件中的订单信息驱动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如由POS机销售后产生补货信息,制造商下采购订单并组织生产,成品通过物流公司运送到零售商。期间原材料的进出库都应是入库(或出库)订单驱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完成收货和发货;产品出库后由订单驱动AGV小车自动运送到目的地。通过软硬件系统联动操作体现企业各部门及企业间供应链管理与执行过程仿真模拟的效果。

供应链管理软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核心子系统和一个数据接口:

供应商子系统:该系统突破简单的信息共享的范围,将原材料订单执行能力扩展到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配送中心、承运人、客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伙伴网络,通过Web浏览器实现关键业务的流程同步。

制造商子系统:本系统是整个供应链模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它可以对供应商、零售商和物流公司之间的业务全面管理,也可以独立运作。

零售商子系统:主要是为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销售,通过渠道和销售平台把产品最终卖给客户的过程。

物流公司子系统:在整个供应链环境中主要模拟现代物流公司的职能,可以配合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之间货物(物料)的储存、仓库的管理、运输的管理、客户配送的要求及与各商家之间的结算,在整个供应链模拟环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终端客户:终端用户可以从零售商的交易平台上直接采购由物流公司送达客户手中,也可以根据制造商的要求由物流公司送到企业手中来完成最终的要求,是通过商业交易平台来完成最终的过程。

数据接口: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软件上可以与先进的条形码设备(RF)、电子标签(DPS)、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等设备和ERP、GPS/GIS、仿真软件等留有数据接 口。

5结束语

上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训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实验课程开设理念,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知识点在该系统中进行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达到感性和理性同步认识的目的。实训系统可以使学生学习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全过程,通过采用企业真实的数据资料模拟运营,可亲身体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该实训系统和实训方案的开发,可使学生进行多个层次的训练与创新,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实训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耀求,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0-62.

[2]王滨,李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重组[J].中国市场,2007(2):104-105.

第2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关键词:ERP;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引言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ERP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是一种软件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思维。供应链管理概念是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成功利用其良好的性能,在使用供应链是,首先要解决协调管理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ERP与供应链管理都是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内部及外部资源,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竞争能力而采用的管理模式,二者各有优势,又相互补充。

一、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更独特的服务:在ERP环境下,企业打破了空间限制,生产和消费过程被正好到一起,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使得企业供应链更加灵活。

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供应链计划不仅只由企业少数高层领导来决定,员工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在ERP环境下,员工必须对多变的环境主动调整工作,所以,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对企业员工积极主动性有更高要求。

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高度共享:企业利用ERP系统,在享受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同时,要注重整个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交换的效果和效率,三者是企业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能否良好实施的基础。信息交换的质量的保证也是供应链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所以,ERP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将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水平的营销集道:利用 ERP系统,企业与它的经销商建立库存系统,与零售商的销售系统,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来获取相关零售商商品销售信息,企业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与零售商一起改进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满意度。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不仅加强了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联系,而且把供应链的概念延伸到了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包括了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到外购、存储、生产、分配、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形成了一种行业整体协作,是企业有效的实施供应链管理强大的技术支持。ERP系统的应用,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为充分挖掘供应链管理潜在的优势,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打下基础。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ERP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以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以Internet网络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化、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是ERP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中的应用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我国实施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障碍。站在企业角度,企业基础设施薄弱,使用电子软件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意将资金花在购买相关软件及软件维护等方面,希望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真实可见的交易当中,目光短浅,同时总想把风险转移给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不愿意牺牲本企业的利益去争取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牛尾效应问题

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顾客,其中的每个管理人员的决策都是根据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从而决定了向上游企业订货的种类与数量。

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对上下游问题进行决策。然而当下游改变其需求时,供应链会对信息产生曲解,且曲解的信息会沿着链条从下到上逐级的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作牛尾效应,即使稍微运动一下尾巴的根部,尾梢也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并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

(三)供应链内部整合问题

ERP的发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但是随着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就在企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方面显得至关重要了。企业供应链整合包括供应链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者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只要购买或者开发出软件即可。但是供应链整合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管理再造过程。所以以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来说,这必定会使供应链整合举步维艰。随着 ERP的发展,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繁杂,组织之间的联系方式也由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企业之间不断融合,整个价值链重新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虚拟的大企业。企业间不仅存在着如何增强协作的问题,企业间利益分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以及企业间的良好协作都取决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

三、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建议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系统是供应链实施的良好基础,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建设信息系统的投资。由于国内企业的实力存在差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状况和需求,使用适合本企业的方案。对于大型企业,其实力比强,可使用国外著名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比较高端的产品,或者自己开发软件。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可使用国内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的产品。

(二)缓解牛尾效应

管理者可以利用目标和激励机制保持一致的管理方式,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使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的目标一致,实现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管理者可以通过编制产品配给计划来防止商品出现短缺,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运营业绩,缓解了牛尾效应。公司内部的决策要协调,就必须保证各部门目标与公司总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小失大的情况,如采购部门做出的行为决策虽然降低了采购成本,却可能提高了供应链总成本,使供应链总利润下降。

(三)改善企业间的协作问题

我国企业要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对内部进行管理,还要改善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将产品的流通和生产周期缩短,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使产品供应环节与流通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相应的缩短,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加强协作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供应链各链节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一方面,应根据重要性及参与程度,对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各成员进行利益分配,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确定分配原则,保证分配合理公平。另一方面,针对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要加强与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永锋. 基于ER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J]. 经济视角,2013(1):28-29.

第3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物流信息化;资源配置;物流流程;成本控制;信息技术;经营整合;家乐福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17-02

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为何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纵观中外名企,现代化物流管理极其重要,尤其是供应链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业等组成的物流供应链在物流信息、资源配置、物流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创新和调整。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强化物流供应链管理是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企业供应链

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一)物资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目前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

(二)商业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

(三)资金流通

这个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企业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

(四)信息流通

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国家的物流落后同它们把资金过分投入物质流程而延误对信息的把握不无关系。

一个现代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首先,要转变传统物流观念。物流供应链管理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一方面,由于工商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物流管理人员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转变传统观念,从零售业整体出发,以提升零售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树立零售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想消除服务和成本观念的误区,就要正确认识物流活动的核心是为零售业内外顾客提供及时精确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服务标准越高越好、越多越好。

其次,要特别注重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供应链优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信息化的完整性。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不仅是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工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工业与工业之间如果能够建立物流运输信息平台,将会减少单程运输空载等现象,商业与商业之间物流信息共享能够及时调剂商品,以减少市场脱销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交流管理经验提升服务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构建的信息平台才是完整的、畅通的。二是要坚持适用原则,避免信息投入浪费。信息技术投入耗费较大,如果信息化不能和业务流程优化有效衔接,即使投入上百万、上千万也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二、家乐福物流系统

家乐福就是零售业采用信息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家乐福的全球采购战略、配送系统、商品管理、电子数据系统、低价战略在业界都是可圈可点的经典案例。可以说,家乐福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势资源、信息技术战略与零售业整合的基础之上。全世界零售业的同行都知道家乐福的信息系统是最先进的,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大、功能全、速度快、智能化和全球联网。

家乐福在信息技术的投资与应用上体现为三个特点:信息技术与战略的高度整合,以自我开发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卫星通讯为核心的高效配送系统。

(一)信息技术战略与经营整合

家乐福在信息系统投资与应用上的第一个重要经验是把零售业的经营战略与信息技术很好地相结合,其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非系统。家乐福着重将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到战略应用中,而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在面对信息技术时,家乐福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信息技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商业价值?”所有的信息技术的投资决策都是战略决策的结果,都是作为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

家乐福有一个长期坚持低价战略,而要实现低价就必须有快速的商品周转率和高效率的配送系统。为此,家乐福进行了长期的大量投资。家乐福的网络系统,连接着上万个供货商和合作伙伴,使得它可以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20世纪80年代末,家乐福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与供应商建立了自动订货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向供应商提供商业文件、发出采购指令、获取收据和装运清单等,同时也让供应商及时准确地把握其产品的销售情况。家乐福还利用更先进的快速反应系统代替采购指令,真正实现了自动订货。凭借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家乐福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保持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运转一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家乐福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对象。

(二)以卫星通讯为核心的高效配送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乐福着手建立配送中心,当时它应用了两项最新的物流技术:交叉作业和电子数据交换。供货商将货物运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每个店面的需求量对货物进行重新打包,然后配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家乐福通过计算机用电子数据交换不仅将自己的各个店面与配送中心连接起来,而且把自己与供应商连接在一起。在1990~1993年三年之间,家乐福安装了公司专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总部、分销中心和各商店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全球11000多家家乐福分店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终端与总部进行实时的联系,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以及时补货。同时通过该系统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

由于使用了配送中心和电子数据交换,家乐福的配送成本低于其销售额的2%,而其竞争对手则高达5.2%~6%。这意味着家乐福每年比竞争对手节省下近15亿美元的配送支出。更重要的是,由于使用了电子数据交换和配送中心,货物和信息在供应链中始终处于快速流动的状态,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其中,先进的卫星通讯网络起到了核心作用,使家乐福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在时间上永远处于优势,从而为配送系统这个零售业的关键竞争点上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证。

(三)自我开发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

家乐福在全球的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联系,它们有相同的补货系统、相同的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系统、相同的库存管理系统、相同的会员管理系统、相同的收银系统。与很多其他的企业不同,家乐福的这些系统都是以自我开发为主的。家乐福不断将自己积累的管理经验通过信息技术软件的方式固定下来,并方便地在全球业务中推广。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软件厂商开发的管理软件都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化,作为家乐福这种顶尖的零售商,只能进行自我学习,以自我开发为主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

1.要注重物流创新管理。创新是物流供应链优化的动力。首先,抓重点进行创新,要集中工业、商业物流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跨区域联合,根据各自需求,从供应链优化出发,在信息共享、流程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重点创新。着重在工业运输信息平台运输资源共享、卷烟包装重复使用、工商流程对接等到项目上进行创新。其次,注重成果推广,避免重复创新,要及时将创新成果建立创新通报制度,避免多家单位围绕同一课题多头创新。最后,注重创新实效,提升创新品质,要对物流创新投入和效益产出进行实效分析,避免为创新而创新、花钱买创新以及投入大但实效甚微等现象出现,要及时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推进物流供应链优化。

2.要注重利益分配的科学性。获取第三方利益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根本目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合作信念之上的,即它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供应链整体成本的降低。物流供应链优化过程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成本投入和利益获取。如卷烟件箱包装的重复使用,会为工业企业节省大量包装费用,但会增加商业企业纸箱保管整理费用,减少出售旧纸箱收益等。

不仅仅是商业企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正在从供应链管理中收获巨大的效益。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起的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正在突破ERP仅仅管理企业内部的局限性,形成以自己为主、以供应商为后盾的生产采购一条龙,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水平。

由于成本的问题,家乐福的许多成功经验我国企业都难以效仿。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加紧信息化建设,其中有部分企业也在实施和应用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收效却很难与家乐福相比。原因在于某些供应链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由IT技术人员和程序员来开发,而没有像家乐福一样,体现经营战略,适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一味追求信息系统性能的先进。

纵观国内,我国企业在构建全国范围内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经验、人员、资金上的困难。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外包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即企业主要关注自身的业务发展,而将自己不擅长的信息技术、管理软件、服务器网络、维护升级等工作交给专业化的“平台”服务供应商去做。

参考文献

[1] 徐立山.我国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10(627).

[2] 黄奉康.发展信息化物流面临的问题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第4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原因是什么?徽泰管理层发现,大问题出在了供应链。按下葫芦浮起瓢,在解决了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问题后,供应链却成了徽泰的另一短板。因部分高科技元件严重供应不足,且信息不准,导致徽泰鼠标的成本过高,销售范围也远小于计划,直接影响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甚至生命力。如今,转型已然是当前制造产业前行的关键词,那么企业如何在关键的战略转型期,使供应链成为企业利润新的贡献点?IT在其中能够发挥怎样的助力作用?

向供应链管理要利润

中国经济在30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如何保持将来持续稳定的增长已成为全世界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我们借此跨越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未来我们要靠什么?一个主要“魔方”就是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供应链管理要利润!

企业往往只注重于产品、市场的挖潜,而忽视对供应链的管理。调查显示,现实中的中国企业很多还没意识到使用IT技术削减供应链管理成本的重要性,多数停留在把IT应用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和制造环节上。实际上很多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就存在于供应链的这些环节之中,而做好了供应链的管理,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就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丰厚利润。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利润源泉,被业界称为“第四利润”。

供应链将影响到一家公司的多个财务指标,包括销售增长、销货成本、营运利润、库存天数、应收/应付账款等,除此以外,它还与公司使用其资产的方式具有关联,包括投资回报、投放资本、资产及企业价值。因此像对待战略资产一样来对待供应链将使企业收益颇丰,并带来优异的财务结果,而不善待供应链将使制造企业管理如漏斗,入不敷出。

如何深挖供应链

建立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基础。实行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这就需要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的互通共享、广泛应用来实现。首先要求企业要有一定程度、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如OA(办公自动化软件)、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BI(商业智能分析软件)、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等系统已有了成功应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实现科学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重点力推以ERP为主的信息化建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性能良好的ERP供应链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产业素质,ERP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为30%,SCM提升收益的边际效益指数也达到了20%。

ERP能解决物流企业中多个普遍性的具体问题,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与营收利润。

1.销售问题。ERP通过合理地利用调配和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对订单和计划执行的动态跟踪,全面准确掌握销售情况,提高资金回笼的时效性。2.生产管理问题。ERP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使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成为高效的“流水线”,减少生产中个别物料短缺造成的生产中断,提高生产线的劳动效率。3.采购管理问题。ERP可实现采购信息的和收集,及时把握和分析供货商的相关信息,同时进行供货商的延续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准确的采购计划,保证物料供应,降低采购管理成本。4.库存管理问题。借助ERP的合理规划,能及时设定准确的需求计划,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物料,有效降低库存等带来的成本和风险。5.财务管理问题。ERP财务系统能更好地实现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将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无缝管理,为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第一手材料。

当前,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实施ERP最大的挑战在于需求不断变化,这一方面需要从内部进行持续改善管理,另一方面是如何选型的问题。对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或者希望通过ERP改进企业管理的国内企业来说,如果业务重点在生产、计划方面,国外面对企业的ERP软件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大多也提供二次开发平台和各种接口以供扩展需要,比如SAP、QAD、Movex等就显出其相当的实力;如果业务重点在进、销、存和财务总账方面,则国内软件已经具备能力,且国内软件具有本土化和易于维护、服务的优点,像用友、金蝶、鼎捷、和佳、天剑等品牌不失为一种较佳的选择。

多管齐下共建供应链。虽然ERP能在企业供应链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它尚未能涵盖供应链的方方面面。因此为全面提高供应链效率、充分挖掘企业剩余利润,尤其是对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必须多管齐下建设供应链,不仅要建设ERP,而且要上OA、BI、CRM等,甚至也玩电商。我国著名家电企业海尔也是多管齐下建供应链,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海尔集团通过流程再造,使用ERP系统对内部流程进行优化理顺,并通过B2B网站,与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操作,同时搭建了CRM网站作为与客户快速沟通的桥梁,将客户的需求快速收集、反馈,这样将整个供应链通过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并进行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通过这种方式,海尔用最快的速度、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用即时的信息、精简的环节,保证了供应链的低成本,海尔的呆滞物资降低了73.8%,实际仓库面积减少了50%,而海尔的用户满意度却不断上升,成为家电业第一品牌。

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先后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IS),处理系统报表;发射物流通信卫星,使用GPS/GIS技术;采用销售时点系统(POS);使用EDI,实现无纸化作业;建立QR,使用供应链管理(ERP、SCM)软件;广泛应用射频技术(RF)﹑物流条形码(BC)及便携式终端设备(PDF),等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沃尔玛将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联系起来,相互协调,并使每个环节高效率运营,实现整条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

个性化创建供应链。通过不同产品的市场特性来设计不同的供应链管理办法,能让每条产品线获得最佳的生产和配送条件。在欧美,这种变革通常能节省20%至40%的供应链成本。

为提高供应链的预测精确度和运作效率,作为一家知名上市通讯公司——佳讯飞鸿在ERP系统又开发出企业内部订单预测流程,由营销部门和计划部门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预测,生产部门根据预测需求安排生产和制订相应的物料采购计划。其次,佳讯飞鸿还通过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和充分利用分销商伙伴来缩短采购周期。比如,对于标准功能板的器件,佳讯飞鸿每个月进行未来3个月的采购预测,并将预测需求及时发给供应商,让他们提前进行准备,而对于非标准件的采购则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价值较低的器件,采用年度采购或按订单批次采购的策略;二是针对采购周期较短的贵重器件,一般在接到订单之后再进行采购。再次,为提高业务的精确度和运作效率,佳讯飞鸿又在ERP系统开发出30多个电子流程,包括需求预测流、质量控制流、绩效考核流、订单申请流和研发阶段新器件申请电子流等。

还有,佳讯飞鸿在通过统一平台进行供应链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将信息服务当成一种业务在供应链当中延伸,提供给分销商和上游供应商。比如,分销商的一些高端产品应该在什么区域和场合进行销售,在哪些区域会滞销,经销商怎样可以完成订单,等等。另外,企业IT部门也把对经销商的分析提供给制造企业,帮助他们进行均衡生产,有效地控制库存,提升库存周转效率,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赚钱。

第5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究竟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自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出现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有不同的认识和结论,导致对于供应链管理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这不仅导致了理论研究和产品服务上的混乱,而且严重影响了客户通过供应链管理理应获得的正常收益,影响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企业行为的变化,研究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必然逻辑,进而界定供应链管理与相关领域的关系,揭示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内容。

??1. 企业行为的变革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的必然结果。目前,企业竞争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在这个跨时代的变革中有四个特点:一是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走向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二是从以机械技术为核心工具走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工具;三是从线性结构走向网络结构;四是从民族国家走向国际社会。

??为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行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革。企业行为的变革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从制造主导转向销售主导,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工业时代的福特和信息时代的戴尔。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1 从大规模标准化走向大规模定制化

??大规模标准化的代表型企业是福特。福特提出了流水线制造管理理念,认为现代工业的核心就是大规模的标准化制造,创造了最早的供应链的模式。

??大规模定制化的代表型企业则是戴尔。戴尔是目前个人电脑全球第一大公司,没有任何原创,完全以销售来支持。因为电脑的销售必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所以戴尔实际上是大规模的定制化。大规模定制化要求企业能够准确掌握、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要求其提品的整个内部环节、整个外部链条均能够迅速地获取、应用、响应最终客户的需求。

??1.2 从价格制定者走向价格接受者

??工业时代是一个非充分竞争的时代,福特汽车曾经占了个人汽车市场90 %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福特是价格制定者。而信息时代则是一个完全充分竞争的时代,在这个趋于完全市场化的时代,企业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典型的代表如戴尔公司。价格接受者的角色要求企业必须以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1.3 从利润趋近于零走向从低成本中获得利润

??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福特公司差点破产,80年代又面临第二次破产,其根本原因在于制造领域所获得的利润趋近于零了。而戴尔是非常典型的从低成本中获得利润的例子,他没有制造,但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因为它从不断降低成本中获得利润。从低成本中获得利润要求企业不仅要挖掘内部潜力,而且要充分挖掘外部潜力以扩大成本降低的空间。

??1.4 从终端信息的拥有者走向终端信息的传播者

??工业时代的福特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和他的供应商分享终端信息,然而这种对于终端信息的独占,使福特成为一个孤独的领导者,终于导致了危机,几乎导致他的第一次破产。戴尔则不同,在他的平台上面,终端客户的一个定单,可以实时传递给他的每一个供应商,因为他希望在整个供应链上能够同步地对终端信息做出快速的反映,因此戴尔实质上是一个终端信息的传播者,他和他的供应商们实时地分享终端信息。通过终端信息传播,企业能够有效地扩展组织范围,提供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进而迅速满足最终客户需求,降低成本。

??1.5 从合约的稳定性走向合约的可变性

??在福特所处的工业时代,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的合约是非常稳定的,销售的区域和经销商也是非常稳定的。然而今天情况则发生了深刻变化,戴尔公司说:面向一个国际化的供应市场,才有了所谓的供应链的管理,才有了所谓的对经销商的选择和供应链的优化,基于这样一个国际化竞争充分发展的市场,合约是高度可变的。

??1.6 从市场区域的封闭性走向市场区域的开放性

??福特公司所处的工业时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市场时代,而目前企业面临的则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在这个开放性的市场上,企业需要处理形形的供应形势、销售形势、客户形势和生产形势,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才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如表1 所示:

??可以说,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调整自己的行为,企业行为的变化导致了对外部资源的整合需求,导致了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它是基于整个市场、整个企业行为而必然导致的企业新革命。企业行为的变化和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都在导向一个目标,就是供应链管理。

??2.对供应链管理的重新理解

??2.1 对已有定义的分析

??据统计,目前供应链管理已有100多种定义,总结分析这些定义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可以发现:a. 供应链管理定义的外延是统一的,但其内涵有差异。基于内涵的差异,所以才有不同角度的定义。b. 由于内涵的不一致,所以从一种定义的科学性而言,供应链管理目前尚不成熟,因而也无权威定义。c. 定义的模糊直接导致应用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会直接导致市场的混乱和不正当竞争。d. 忽略了IT 技术所引致的应用模式变化。遗漏了IT 技术的供应链肯定是不完整的,因为只有通过IT 技术,企业与其它的供应商、分销商联起来才能成为链,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条件才能够具备。

??2.2 定义的科学性与相关性

??要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还必须深入理解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一些概念,这样才能得出科学性的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2.2.1 物流管理

??现在业界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物流就是供应链,实际上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远比物流要大的概念,供应链管理侧重于物流信息与其他信息的集成处理。目前物流管理已呈现出向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其最新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提出了敏捷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所谓敏捷供应链管理,就是指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依据来建立或改造现行供应链系统,使之能够对客户需求变化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并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2.2.2 客户关系管理

??面向需求客户的业务和知识管理,部分集成到供应链系统中是一个必然趋势。客户关系管理是把客户,尤其是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作为管理的中心,将企业的运营围绕着客户来进行,无论是市场、销售或售后服务,只要是和客户打交道的环节,都能够知道客户的最新信息,得到关于客户的完整而统一的交往记录,它的独立应用更偏重于银行、电信等终端服务型企业。供应链管理则是管理到分销商的分销商,分销商的客户,客户的客户,直到终端客户,而且更多的是基于消费类产品。所以供应链管理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并不等同于独立的客户关系管理,它是把独立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某些思想和技术放到供应链管理中。

??2.2.3 ERP

??ERP 着重的是企业内部的流程优化,而供应链的着眼点是与企业发生关系的上游或下游的伙伴,商品在一家企业传递到另一家企业的时候,如何实现”链条上的增值”,这是ERP 和SCM 的最大区别。台湾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超过70 %的ERP 用户将供应链管理列为他们下一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目前ERP 向供应链管理扩展是一个趋势,但ERP 向供应链管理的扩展侧重于执行,而供应链管理本身侧重于预测和计划。

??2.3 影响定义的关键语言与关键因素

??再来分析一下影响供应链管理定义的一些关键要素。

??2.3.1 信息资源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需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化和利用,包括了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资源,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优化处理与充分利用。

??2.3.2 流程优化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落实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上面必然涉及到企业的流程优化。注意这里没有提流程的重组和再造,因为企业管理没有这么革命性,重组和再造是一种推倒性的变化,使得业务焕然一新,这种做法对中国企业来说风险非常大。因此,供应链管理要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一个渐进、系统的演进过程,而不是快速的、突变式的业务流程再造。而且流程优化需要可视化的工具,并逐渐固化在软件产品中,流程优化的第一步就是从标准化产品开始的,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华而不实的市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适当的供应链管理产品。

??2.3.3 渠道

??任何一个企业均是为了向最终客户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由众多企业相互之间有机组成的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这个价值链在物理上就是供应链。在这个供应链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是核心企业(对特定产品或服务拥有品牌所有权的企业) 及其供应网络和销售网络,或称为核心企业及其渠道(包括销售渠道和供应渠道) ,所以供应链一定是以渠道为核心的。

??2.3.4 平台

??什么是平台? 平台就是提供不同产权的企业在一个共同的软件系统上进行商业行为的IT 基础设施。其核心在于:第一,一定是不同产权的企业,在一个共有的基础设施上面运行,对使用者来说没有一家拥有唯一的产权。第二,这个平台是在一个共同的软件系统上进行商业行为。第三,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必然是不同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来进行运作。这里不是指供应链管理的软件产品,而是指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有根本区别。供应链管理可以是一种管理思想,可以是一个产品如供应链管理软件或实现部分供应链管理功能的软件,也可以是一种服务,如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但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必然是一个平台,必然是不同企业在一个共同系统上的行为。

??那么平台的方式有几种呢? a. 企业自建。如联想和海尔各自建立了一个平台,与他们的供应商、分销商进行协同并实现相关的计划优化功能,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和综合管理能力。b. 企业和供应链伙伴共建。也就是一个企业与他的供应商、分销商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平台,实现相应的供应链管理功能。c. 利用第三方平台。企业与他的供应链伙伴共同利用第三方投资建设的平台实现相应的供应链管理功能。

??3. 供应链管理本质的结论性定义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定义必须能够涵盖供应链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产品和供应链管理实现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对供应链管理的下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 就是基于最终客户需求,对围绕提供某种共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的信息资源,以基于Internet 技术的软件产品为工具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可以简化为: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

??这个定义的核心在于以下三个方面:a. 强调供应链管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平台,是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共同使用的一个IT 基础设施。b. 强调供应链管理以渠道商业流程优化为核心内容,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c. 强调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处理内容是以最终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  [美]查尔斯·C·波里尔,迈克尔·J·鲍尔. 电子供应链管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Maha Muzumdar ,Narayan Balachandran. 昨天、今天、明天:供应链管理的演变.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

3  Carr D ,Johansson H. Best Practice in Reengineering. McGraw - Hill. New York ,1995

4  SabriEH ,BeamonBM. A Multi - objective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Qlanning in Supply Chain Design. Omega ,2000 ; (28)

第6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关键词】 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发展

一、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比较

国内物流企业只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通常不熟悉国际物流的高效物流的手段,不过目前国内物流的相关措施在不断的完善,国内物流发展的大环境在逐步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并且在不断的升级改造中,相关物流管理和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中。要看到和国际物流的差距,从总体上表现为:(1)缺乏协调发展,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规划布局与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2)缺乏整体、科学的、流畅的业务流程,很难体现整体经营效率;(3)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和物流体系相联系的水平较低,从而妨碍信息传递效率,将给运输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企业经营范围不大,市场开拓力不强,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都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的发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美国著名物流学专家亨利格彻恰如其分地指出:“国际物流就像一条章鱼,它涉及多方面,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与国内相比,它的费用昂贵,主要包括:(1)长距离的运费支出;(2)较大的库存水平;(3)较长的固定循环作业周期;(4)运输方式综合变化,穿过大量国际边界;(5)物流公司趋于大型化,以适应安全需要;(6)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过程一样离不开中间贸易商的介于,又称贸易中介人,以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国际物流存在的基本问题

(1)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混乱;国际多式联运的非标准化操作。(2)信息化程度偏低。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3)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目前国际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物流业发展,造成现代国际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4)国际物流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观念落后。

(二)我国国内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对,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信息化程度偏低。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3)国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层次。目前,国内物流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严重滞后于国内物流业发展的速度和实际需求,造成国内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4)国内物流运作法律不健全。在我国,国内物流起步晚,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现有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往往带有地区或部门保护的色彩,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等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

三、国内物流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关建议

前景: (1)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点;(2)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物流产业发展将促使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1)制度创新。流通市场化和市场制度化;(2)组织创新。物流专业化与规模经营;(3)技术创新。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4)人才创新。人才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2004年,曼哈特正式进入中国,并将上海作为其亚太区总部,成立了曼哈特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发展了上海医药、国药集团、三井物流、江苏烟草、永乐家电、达芙妮、TNT物流、唯冠科技、赛诚物流、康新物流、贝塔斯曼等众多客户。

谈及企业的成功经验,前不久曼哈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 Sinisgalli专程来上海参加曼哈特的每年的盛大年会,在此次会议上,Pete概述了曼哈特的发展方向:专注于供应链管理领域,在研发上持续高投入,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与需求,注重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与售后服务,以及营销网络的全球布局。曼哈特非常重视并看好中国市场发展,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员工人数也增加到近40人,其中近80%为技术实施顾问。据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客户,曼哈特将在中国筹建产品指导委员会,加大在软件研发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随着近年RFID技术应用的升温,立足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曼哈特也早已开始了对相关市场的探索,并推出“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RFlD in a Boxr)。就其在RFID领域的发展,郭仁正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记者:曼哈特为什么要推出“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RFID in a Boxr)?它具有哪些特点?

郭仁正:几年前,曼哈特根据市场需求推出“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RFID in a Boxr)。这是一项获奖的解决方案。目前,这一解决方案中包括了RFID集成平台、RFID服务和RFID支持的应用程序。不论何种类型的公司,“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RFID in aBoxr)都可以提供一种完全集成化的,符合EPC要求的针对RFID部署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客户的标签,阅读器,打印机,中间件,软件,服务与培训的需求。

可以说,这一解决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帮助客户实现“一站式服务”,使客户能够快速使用RFID技术。它可提供成功部署某种目标性或企业性RFID计划所需要的所有元件与服务。

记者:曼哈特在“RFID-体化解决方案”的特点中提到,可帮助客户解决RFID中寻找供应商、采购与实施等复杂流程,您认为这是众多企业在实施RFID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吗?为什么?

曼哈特供应链解决方案蓝图

郭仁正:我个人认为,RFID只是技术和工具,其运用主要基于客户的需求。以今年唯冠国际(PROVIEW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简称唯冠)在其位于深圳的制造厂成功实施了曼哈特的RFID解决方案为例,为了达到其零售客户Best Buy公司提出的RFID规范要求,唯冠在其生产线上增加了RFID技术。

然而,不止唯冠一家公司,对于中国大多数公司来说,他们知道RFID技术。并看好其的发展趋势,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尽早上RFID项目,以领先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但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了解RFID项目所需要的具体流程。而凭借曼哈特在RFID领域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客户设计作业流程,提供硬件采购的建议,以及标签贴放位置的测试与建议,为客户提供跟RFID应用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这也正是曼哈特的价值所在。

记者:一直以来,仓储管理系统(WMS)都是曼哈特的强项。这一优势在“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中是否得到体现?曼哈特对仓储管理中RFID技术的使用有怎样的理解?

郭仁正:RFID技术应用范围广阔,并不仅仅只是在配送中心中应用。当然,如果提及在配送中心里使用RFID技术,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曼哈特已经将RFID技术集成到仓库管理系统中,使用曼哈特仓库管理软件的客户,未来如果要使用RFID技术,都可以在系统中配置后直接使用,而无需再修改程序,同行中也极少有供应商能够支持到这一点。

而我认为RFID技术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为整个供应链管理提供透视度,例如当某个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贴上RFID标签,得到属于该货品在EPC Global的全球唯一的身份号码那刻起,到该货品到达门店或者最终客户的手中时,客户都可以在我们的贸易伙伴管理(TPM)平台上了解到该货品的状态,以满足客户及各贸易伙伴对供应链透视度的要求,对某些行业来说,如医药、高科等,更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对于防伪,串货的管理要求。

记者:从目前RFID在物流领域的使用情况看,多数还处于试验阶段,作为市场上为数不多提供“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曼哈特如何看待这一市场?

郭仁正:很多RFID项目处在试验阶段,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发掘RFID技术更多的使用价值,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使RFID技术更趋成熟。

目前,RFID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已经有不少实际应用,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大型的零售商如Wal Mart,Best Buy要求他们的供应商在货品上贴RFID的标签,以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率。

曼哈特非常看好RFID在中国的市场,我认为当RFID技术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低廉之后,RFID技术在中国会有极大的市场。

记者:据了解,曼哈特的“RFID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有客户在使用。按照行业的说法,这一市场是广阔的。现阶段,曼哈特如何拥有更多的客户?接下来会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

第8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在赛迪顾问定义的管理软件产品线中,CRM、SCM和HRM市场需求增长较快,这个结果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特点:这三类产品都是基于关系的管理――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员工关系,这表明企业用户正试图从不同角色的关系在理顺、清楚定位、联系强化中寻求管理的改进。虽然这个特点仅仅是从不同产品线的销售趋向透示出的,但实际上它表达了用户对于流程规范、精细管理的愿望。

2006年第三季度,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ERP与电子商务部分融合

2006ERP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一方面电子商务门户网站阿里巴巴开始整台平台上的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资源推出客户管理软件,并将着眼于最终为客户提供从供应链管理到客户资源管理等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金算盘向全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通过整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工具等以在线服务的方式面向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管理平台。另外,用友也将在下一代产品U9中加入信息、商机搜索、竞价排名等典型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传统电子商务服务商与ERP软件厂商分’别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向对方的领域扩张,意图整合两个市场,但是就像ASP模式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用户需求一样,电子商务服务商与ERP厂商分别在外部信息整合、内部管理技术上各有优势,并且在某些程度上双方的优势不能简单累加,而是可能会出现某些程度的此消彼长,因此ERP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最终只能是部分融合,主要是在面向部分中小企业用户需求中的融合。

2.企业移动商务备受追捧

在时间的维度上,随着技术的创新,移动商务是电子商务的自然延伸,也是ERP的自然延伸。在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三网合一”。

目前,在移动应用解决方案上,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商以及应用服务提供商等正在展开激烈的暗战,希望能够在未来3G时代主导企业移动商务市场。中国电信在2005年提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口号之后推出“商务领航”项目;中国移动在2005年将“移动通信专家”改为“移动信息专家”之后推出“动力100”项目;用友在ICP资格证基础上又获得全网SP资格证,并把移动商务部门独立成公司运作;金蝶在研发更多增值服务功能的同时致力于加强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亿美软通等应用服务商也在不断改进扩展其短信平台等产品。三季度,诺基亚又宣布最新推出面向企业客户的手机可以访问甲骨文公司的应用软件。

目前移动商务应用仍以短信为主,企业应用的扩展一方面需要应用开发商及服务商进一步丰富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移动终端、网络环境、诚信环境等的进一步改进和规范。

3.企业应用向SOA靠拢

目前,从中间件到应用软件和服务厂商都在把产品研发和竞争战略向SOA靠拢。IT产业的发展历来是“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两驾马车同步前行,当ERP、CRM、电子商务等等早已走出概念阶段,Web2.0试图与所有的存在现象建立联系时,当企业业务以全球化、全面协同、随时随地管理为特色时,应用需求的丰富性使“技术驱动”略显紧张,SOA则适时地成为降低这种紧张关系,从而提高应用与技术之间弹性的最好手段。

第9篇: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

关键词:物流;计算机信息化;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5-1152-03

当代物流企业的业务纷繁复杂,不仅包含传统物流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常规业务,还包括海量的信息收集和管理、跨区间业务交流和电子商务等更高层次业务的处理,必须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工具才能解决,能否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物流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物流企业管理分级

第一层级是技术支持层。通常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架构、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软件、信息识别与采集条码软件、GPS、RFID等系统构成。本级别的技术运用在物流企业的各个具体业务当中。

第二层级是运作执行层。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流程管理与事件管理等应用系统。本层级中的各个系统也可以称作模块,每个系统之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第一层级中的技术支持。

第三层级是计划协同层。包括需求计划和高级计划/高级排程、供应链计划和网络设计、以及B2B业务集成(协同)应用等。

第四层级是战略决策层。这一层级只是抽象的体统,它指的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分析市场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导者的思想。

2 当今物流企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很难有某个领域能摆脱与计算机技术的关联,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事物,在物流行业的商务往来之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多,因其处理企业商务工作高效;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越来被物流企业领导者所重视。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与物流的紧密结合;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是传统物流、信息、技术、资金、人员的高度统一;3)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网络化的结合;4)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五大组成:条形码及二维码技术,EDI数据交换技术,射频技术(RFID),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编码技术、符号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使产品的信息录入和读取变得简化,简单排列的条形图案包含产品的预先设定属性,如品名、型号、产地、生产日期等等信息,一件产品的这些信息只需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可被录入计算机数据库。条码技术通过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化技术解决了物流企业之中绝大多数的终端信息的收集、录入工作。条码技术也是EDI技术、POS系统、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上层业务的主要基础技术。

条码技术的最新技术是二维码技术,它是一个二维矩阵式图案,照比以往的竖条码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可以包括1108个字节或者500多个汉字的容量,是普通条码容量的几十倍。

2)EDI数据交换技术

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运用标准化格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媒介,在制造商、零售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物流各个节点之间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因为EDI技术采用标准化格式在各个物流节点之间传输商业单证,这就使EDI具有极高的服务针对性。众所周知,针对性越高的技术,它的体积越小、执行效率越高,这是拥有海量数据信息的物流企业所极力推崇的。

在外贸领域,通过采用EDI技术,可以将海关、商检、卫检等口岸监管部门与外贸公司、来料加工企业、报关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因为反复往返多个外贸管理部门进行申报、记录、审核和审批的时间,也简化了出口一条龙业务的程序,提高了货物通关的速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这对引进外贸投资;改善经营投资环境;加强企业在全球贸易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影响。

EDI技术同样使银行、税务系统、保险公司等单位与物流企业相关联,处理各单位业务工作实现计算机信息化。通过EDI和电子商务技术(ECS),可以实现电子报税、电子资金划拨(EFT)等多种应用。

3)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其他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以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为数据来源,在计算机系统上运用地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及时地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上层业务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详实的街区地图,显示包括人口密度、交通线路、标记销售情况等内容,使决策层合理安排仓储空间和运输能力等资源。

4)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用于铁路运输管理,用于军事物流。把货物的实时信息反馈给各方。

5)运输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系统,英文缩写“TMS”,是一种“供应链”分组下的(基于网络的)操作软件。它能通过多种方法和其他相关的操作一起提高物流的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装运单位,指定企业内、国内和国外的发货计划,管理运输模型、基准和费用,维护运输数据,生成提单,优化运输计划,选择承运人及服务方式,招标和投标,审计和支付货运账单,处理货损索赔,安排劳力和场所,管理文件(尤其当国际运输时)和管理第三方物流。

6)仓储管理系统

WMS是仓库管理系统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的缩写,仓库管理系统是对物流企业日常仓储业务工作进行仔细分析之后,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库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 该系统可以独立执行库存操作, 与其他系统的单据和凭证等结 合使用,可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

图1

WMS软件则除了管理仓库作业的结果记录、核对和管理外最大的功能是对仓库作业过程的指导和规范:它不像人为录入、核对和管理货物的信息(传统的进销存软件会人为干扰信息的准确性),而是通过扫码等自动化技术实现高效、快捷、准确的处理存货信息,不对结果进行处理,保证了作业动作、信息记录的规范性,更高层次上来说也保证了管理透明度、真实度、降低成本。这个过程只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在进货和出货时,熟练掌握扫码的动作和次数,就能使出货时间、操作员、货物种类、数量、产品序列号、承运单位等信息在货物装车的同时已经传输到了计算机信息中心数据库。

仓储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系统功能设定模块、基本资料维护模块、采购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报表生成模块、查询功能、履历查询功能。

7)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ICSCM)是基于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配合供应链中各实体的业务需求,使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紧密配合,做到各环节无缝链接,形成物流、信息流、单证流、商流和资金流五流合一的领先模式。实现整体供应链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总体水平。

作为比较高层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系统有以下现实意义:

1) 数据传输安全,保证随时掌握情况

系统将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因供应商分散不集中、产品品种太多、订单过于频繁等情况而导致的品牌营运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数据传输及时性问题、数据安全性问题、数据完整性问题等,整合品牌运营商与上游资源,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

2) 信息沟通及时,生产发货完美整合

品牌营运商通过ICSCM供应链管理系统需求信息,从而使供应商能及时组织生产、发货等工作;能通过IC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知道货品从供应商到门店的整个物流过程。同时供应商也能通过IC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了解到自己所生产货品在门店的库存及销售情况。从而达到了供应商与营运商之间的互动。

3) 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采用IC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解缩短与供应商的业务洽谈时间、大幅度减少采购成本。供应商也能通过系统了解自己的产品的应用情况,好作出合理的补货策略。

4) 促进愉快合作,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通过改善与供应商的业务处理流程,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办公,进行密切的信息交换,加强了对例外事件管理的能力和响应速度,与供应商建立稳固、长期的伙伴关系。

3 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化的专业技术支撑

计算机信息化专业技术支撑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策略、数据存储系统、电子商务等等,这些专业技术是上述各个系统的基础,每个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必须有这些专业的技术支持,不仅条码系统、EDI等系统的基础,也是他们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快速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FDDI、千兆/万兆以太网等形式,而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它不仅使用成本低廉,而且升级冗余空间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载体。由于物流企业的部门数量众多,成网状分布,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拓扑结构。

网络安全策略关系着物流企业信息安全,它包括防火墙设置、VPN(虚拟专用网)、主干交换机设置、网监软件等手段。力争确保物流企业信息的安全、可靠。

数据存储系统几分钟只能就能整盘备份的RAID技术已经不再稀奇,SAN技术构建的集中数据存储中心能够满足每天新增的海量数据进行增量被封和数据的全量备份。对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甲骨文公司、和微软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分布式数据库处理系统ORACLE和SQL数据库系统,对多用户并发处理也支持,因此联机事务处理能力比较强。

物流作为商业活动的一环,在其机信息化过程中,一个合格的电子商务平台应是关键,它是企业发展的必将之路,具体上其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能够网上跟踪货物、实现网上服务情报的报告、网上支付、运送时间的计算、对于货物记录的搜索、电子提单、网上报价、网上损毁索赔等。

4 结束语

物流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如同其他的统一的系统一样,必须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才能使其高效、稳定的运行,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各个业务流程之中,必将使物流企业纷繁复杂的业务有条不紊的开展,物流企业的业务也必将反作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使其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学文.信息化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