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归纳教学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归纳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归纳教学法论文

第1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以学定教,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引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师讲解”一一“教师演示”一一“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任务驱动”(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正好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特点相吻合。本文旨在介绍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切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教育论文,学生为主体”, “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整个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包括五个环节:教学准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接受任务、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其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图

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媒体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涉及: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应用系统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着:内容多、学时少、考查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技术更新、软件升级等情况,在作为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新技术和软件的发展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同时学生要在有限学时内实践完成多种多媒体作品制作。如果继续延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改革已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

本文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按任务驱动的五个教学步骤有序开展。

4.1 教学准备、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阶段属于课前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前者任务简单,后者综合性强小论文。“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使之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音频”章节的任务是:录制个人音乐,内容积极向上,歌曲不限。

教学目标:

1)掌握Audition软件的操作,掌握音频的第三方特效控件操作

2)了解歌曲录制的一般过程,学会录制个人音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任务设置:

1)下载各自喜欢的歌曲伴奏

2)利用Audition软件跟随伴奏录制歌曲

3)对录制的歌曲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教育论文,如:降噪、混响、均衡、修饰、振幅等

4)利用第三方特效控件加强歌曲的特效处理

5)加入歌词,合成个人音乐

该任务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且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自然真实地引出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音频章节拟向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合成作品,如:音乐专辑、诗歌朗诵,然后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3 接受任务、分析问题

学生授受任务后帮助分析任务,针对任务中涉及的音频原理、音频数字化处理、音频常见格式、音频压缩、Audition软件操作等理论知识做详细讲解。

4.4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在录制个人音乐的过程中,对于下载伴奏、录制歌曲等封闭型任务,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歌曲后期加工、特效处理等开放型任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协作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该阶段学生不断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4.5 评价任务、归纳总结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纳入到成绩评定,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录制个人音乐的任务进行评价。

最终成绩 = 课堂考核*? +封闭型任务考核*? +开放型任务考核*? +测验*?

--其中?是各考核情况所占的比例因子,开放型任务考核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最终作品和制作过程中的学习认识、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以评价问卷的形式开展,自我评价结果也可促进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6 教学成果

2005年,学校开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之初教育论文,仅3个班选修。近几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不断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年选修班级数达85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获得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学校重点教改立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课程的理论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课件分别作为学校多媒体课件重点项目结题。

5、结束语

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性、思考性和创新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进,首先,随着选修班级和人数的快速增长,机房现有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急需补充设备保障实验的正常开展;其次,缺乏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驱动型”教材,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正着手编写教材,以解决“任务驱动型”教材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薛为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唐新国.《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79-82

[3]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硕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 178-180

第2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论文写作 选题方向 可行性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2]C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M]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

第3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日语听力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研究概况

引言

近年来,日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和丰富。为了清楚了解日语听力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2005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日语听力教学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基本趋势和研究方法

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日语听力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共收集到233篇日语听力教学相关的论文。经过分析发现,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在2008年之前每年都只有几篇,最多的是2007年的7篇,但在2008年突然增加到17篇,2009年达到了20篇。此后,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都在24篇以上,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峰,有37篇之多。而且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广度,具体涉及本科、高职、医学类院校等。这说明近几年日语听力教学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趋向于经验总结、内省和思辨研究等非实证研究,很少有人利用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做实证研究。另外,在这200多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较少,近十年只有7篇文章。由此可知,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扎实,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笔者对近十年我国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题大致分为: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研究、日语教学理论相关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四个方面。

2.研究主题

2.1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反映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文章非常多。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且近十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通本科教学,都反映出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日语听力学习时间占整个日语专业学习比重低,日语听力课程并没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第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第三,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涉猎的听力材料较少。第四,学校没有优化师资投入,没有分析听力课程的特殊性,师资投入具有随意性。

2.2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对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占听力教学研究总数的比例不多,倾向于相关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涉及的理论较多。其中,图式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占这一主题的比例较大,强调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分析。冯千另辟蹊径,将二语习得中的标记性理论应用于日语听力学习中,考察了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句子障碍,提出了教学对策。

2.3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近十年关于日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很多,侧重点大致有以下方面。第一,强调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周晓冰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秦国和、高亮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胡泊为听力教学创设了各种情境,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提出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朴实提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角色,通过提高学生对日语听力课程的兴趣,改变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被动状态,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形成阶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在听力训练方法上强调听说结合,注重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肖开益结合相关理论背景,提出影子练习法是“输入”与“输出”二者并存的练习方式,并通过实验、问卷等方式,以学生的评价为中心,提出影子练习能够提高学习这语音识别能力、注意力、反应能力等。第四,强调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使学生克服听力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杨芳、王栖琳通过中日语言文化差异分析,提出了听力课程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2.4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听力教学一般使用了多媒体,出现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研究。蔡忠良对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媒体听力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显著、缺乏引导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盛春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弊端,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

结语

从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研究呈现多角度、多视角的趋势。但是,泛谈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教学法、教学理论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不成体系,各个方面都处于尝试阶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待从非实证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方法发展,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总的来说,日语听力教学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使研究方法多元化,扩大研究范围,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

[2]周晓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秦国和,高亮.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4]胡泊.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日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3.

[5]朴实.如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2015.

[6]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论影子练习对提高日语听解能力的作用――以学习者对影子练习效果的评价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7]杨芳,王栖琳.运用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日语听力能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蔡忠良.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第4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时,所用的案例应当以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作为根据,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动作操作机会,并且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是运用案列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word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上的小案例,设计出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论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论文中的文字、段落、页眉等问题。学生一般都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使得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的学习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计算机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关键的参与者,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案例应该突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通过转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计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做一份学校宣传海报、那学生熟悉的任务或事物利用软件展开处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利用软件处理过的图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时,便对软件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都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起来,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老师所组织的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关,充分挖掘出学生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通过探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与探索性。

三、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教案的设计。

老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如何设计案例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如何设计案例,并且保证案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等。同时老师还应当建立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应当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基础的知识点作为主要部分。比如,老师在讲解Office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Excel制作通讯录、用PowerPoint制作动感宣传片等等。

2)实施步骤。

在上课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讲课时就不会生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展开有关的讨论。在向学生展示案例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其次,老师应当把教材作为主要根据,设计出的案例应当与教材紧密相关,在学生分析案例时,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作出思考,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展开归纳,并且要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结论的纠正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查缺补漏,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应当考虑在已经完成的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等,从而使得老师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做出总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老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老师选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老师就必须通过自己搜集材料、选取案例,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与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上运用,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那些计算机成绩较差、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案例的选取,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尚未建立有关的案例资源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技艺,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束语

第5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1)明确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阅读技能和方法。阅读技能包括整体感知内容,找出各部分联系,了解思路等;阅读方法包括朗读、有情感、集中注意力默读、圈点批注等。搞好阅读教学,重在启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即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习惯,使他们感到读书是一生的需要和乐事。要博览群书,兴趣要持久稳定,求知欲望要强烈,读书要专心深入,读书情趣高雅,追求新事物。以上这些往往是取得成功的起点。另外,有了兴趣之后,还要善于用脑,学会用笔表达。

开发智力,提高人文修养是重要任务。要有丰富的知识,如写作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另外,阅读材料中包含的其他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通过记忆、背诵,掌握一定方法,培养创造性,陶冶情操,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

(2)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阅读技能可采用感知技能:整体感知内容,感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技能,揣摩语词,读解语段。要掌握这些技能,首先要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课文意旨,归纳写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速读,可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也可选择不同体裁,配合适当的方法进行训练。

(3)阅读教学过程。这里主要谈谈教读课的教学过程,可概括为一个模式,即阅读准备、整体感知、具体理解、总体把握、欣赏评价和反馈调控。创设情境,教师导入,学生明确目标、方法,初步通读课文,获得整体印象。通过概括抽象综合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利用想象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最后总结、练习、矫正,实现积累和迁移,让学生透过文章深入作者内心世界想象、体味,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行心灵交流。

(4)阅读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语感教学法、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范文应用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这里重点谈谈思路教学法和范文应用法。

思路教学法指抓语言、明思路。如议论文,抓关键词语,其他如抓关键句、中心句和警句,表明作者写作主旨;抓结构,理思路;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抓线索,串思路;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如时间、事件、情感等。侧重整体感知,学会抓筋脉,按图索骥,有章可寻。

第6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 医学硕士研究生 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4-02

一、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实践模式相符合

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将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患者的价值取向三者完美结合。循证医学被誉为医学实践领域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决策的医学实践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和小组集中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交流互动、评估和总结。P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取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证据、协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研究,遵循证据的决策,关注实践的后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的理念以及“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实践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将PBL教学法引入研究生循证医学的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医学硕士研究生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也是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有两种:一种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使用者,另一种是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证据的使用者,通过“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模式来实践循证医学。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成为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证据”的核心是质量,故“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来保证其结果的真实性、并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为循证医学提供了首选的高质量证据,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真实和可靠的医学信息。张静等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普遍对循证医学抱有很大兴趣,高达97.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实践循证医学。张静等认为,除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循证医学相关技能应用,即临床最佳证据的制作和证据的评价方法、原则等。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医学硕士研究生通过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广受欢迎。

三、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循证医学的教学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特别适于引入PBL教学法。首先,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操作性很强,学生必须积极发挥学习自主性,充分参与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题目、制定研究计划—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资料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论文投稿—修稿—。在上述每一个环节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笔者就以这些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而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宜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符合PBL小组教学的要求的。2011年7月份至2012年12月,笔者应用PBL教学法对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撰写的教学。笔者成立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包括导师组以及2~3名硕士研究生学员。导师组成员包括临床专业导师、流行病学方法学导师以及有(发表SCI论文)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三方面人员,分别负责从选题、方法学以及具体操作细节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尤其在选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这几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了PBL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选题的优劣是决定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成败以及能否成功发表的关键。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有限,对学科发展方向把握的敏锐性还不够,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工作主要由导师(尤其是临床专业导师)主导。基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导师组提出候选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题目,硕士研究生围绕候选题目查阅文献、自主学习。然后,召开选题评估讨论会,硕士研究生汇报自己对候选题目的初步评估意见,包括选题的临床或科研价值、可纳入的原始研究文献数量是否充足等。最后,导师组指导教师在学员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对候选系统评价题目作出最终评估判断。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基本要求。尽管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也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对于文献检索仍是生疏的。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进行检索,远比空泛的检索练习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笔者给学生讲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以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接着,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实践,并围绕检索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检索策略的学习,导师组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检索词有哪些”这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硕士研究生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搜集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文、英文检索词,并提交导师组,导师组评估后汇总正确的检索词,然后反馈给所有硕士研究生学员。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文献检索学习,硕士研究生熟悉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必须能获取文献全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文文献获取还是有较大障碍的。有一部分英文文献可以直接从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全文数据库中获得。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的英文文献,则指导学生在相关学术论坛求助,甚至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原文作者求取文献等方式获得,以此培养学生获取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故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之前,需要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强化教学,讲授相应的研究方法学知识,以打下扎实的流行病学基础。然后,围绕在资料提取和文献评价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习。例如,对于评判纳入的研究“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教师构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什么是随机分配?能够真正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文献中使用的分配方法是否真正的随机分配方法?必要时如何与原文作者联系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等自主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会上汇报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分析与评论,由此,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掌握“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的评判标准,并在后续文献质量评价中活学活用。通过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学习,以点带面,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的方法和技巧。另外,随着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型的增多,相关统计学方法发展也很快,一些新的统计学方法甚至难以找到相应的指导教材,这就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鼓励硕士研究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统计学方法学习资源。

四、教学效果

自应用PBL教学法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制作小组教学以来,8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水平、英语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1)论文写作能力:参加学习以来的一年半中,8名硕士研究生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循证医学英文论文1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8篇,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2)科研水平: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加深了对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开拓了眼界,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8名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分别协助导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2项;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导师成功注册软件专利1项。(3)英语应用能力:由于硕士研究生在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检索和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也使用英语语言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而且在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英文与编辑沟通,因此,8名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参考文献】

[1]Naylor CD. Grey zo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some limits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 Lancet, 1995(8953)

[2]Prince KJ, Van Eijs PW, Boshuizen HP, et al. 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and non-PBL graduates[J]. Med Educ, 2005(4)

[3]杨克虎,田金徽,马彬,等.兰州大学“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尝试性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4]田金徽,刘爱萍,杨克虎,等.PBL 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

[5]郁正亚,李志新,梁存河,等.PBL 模式结合循证医学在七年制医学生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

[6]Montori VM, Guyatt GH. What is evidence-based medicine[J].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02(3)

[7]张静,仇玉兰,穆永成.在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8)

[8]Lian Gu, Yan Yan, Jianxiong Long, et al. The rs11833579 and rs12425791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an Asian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J]. Thromb Res, 2012(3)

第7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古朴的运筹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我们运筹学的先驱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摘取“运筹”两字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既显示其军事起源,也表明其朴素的思想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但世上公认的运筹学学科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军事部门为战争需要而成立的一些研究小组的活动。其热点是集中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提高某武器系统效率的操作方法和执行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运筹学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也从军事部门迅速向工商、管理和工业部门转移。运筹学是研究各种广义资源的运用、筹划以及相关决策等问题的近代新兴学科。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其目的是根据问题的需求,通过数学的分析和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的优化安排,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有限资源的效益。“运筹学”名称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英国,当时称之为“OperationalResearch”,1942年美国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称之为“OperationsResearch”。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筹学的定量分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及其特点,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级管理决策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出了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重新对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思考。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多数讲授《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师是学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管理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教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将《管理运筹学》当作一门纯数学学科进行教学。这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要求相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也一直延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式,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管理运筹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较多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学习《管理运筹学》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前期必修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说《管理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文科生源,不少学生害怕数学。比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及对偶理论,要想完全领会其原理,需要大量运用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行推理,因而非常抽象。在课时总体压缩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讲授完抽象数学原理的推导,学生听不懂只好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而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兴趣。三是教学内容不恰当。《管理运筹学》课程包括若干分支,而教学时数有限,因而《管理运筹学》教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分支。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行和盲目性,甚至存在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四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及案例的讨论,掌握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不能做到灵活应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传统,对于学生学完课程是否能够运用《运筹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室较少顾及。五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如果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即使掌握了《管理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和手工运算能力,但在遇到一些变量较多的数学模型时,也只能一筹莫展。由于缺少上机实践机会,学生不能利用相应软件求解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应用的可操作性。

3《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资本经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移,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引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化。根据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应该对管理科学模型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预见变化、适应变化、管理变化,并根据内容和外部环境不断更新观念,设计未来;重视信息,学会与人合作,讲究团队精神;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掌握领导科学,提高管理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接触企业决策试验;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组织小组研读论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课外关注应用案例,引导培养其对课程的兴趣爱好;并最终以大型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总结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管理运筹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实际问题,如风险管理、冲突分析、多目标决策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预测和驾驭等,都迫切需要分析研究和解决,而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管理运筹学》这些新的分支。《管理运筹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成数学理论、建立模型、计算机软件的重点都放在讨论有限的数学理论方面,因而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计划学时内无法学习了解《管理运筹学》形形的模型和算法,从而使学生对许多实际问题缺乏联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联想、思考、锐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管理运筹学》这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按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达不到《管理运筹学》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运筹学》以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管理和决策技能,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管理运筹学》教学体系和方法应随着教学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和革新。

4PBL教学法概述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基本热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PBL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求索者,同时在实践PBL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对其终身教育具有深远影响。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我院对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验性地实施了PBL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而言,我们认为PBL教学法既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是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相一致的。PBL教学法的优点可概括为:(1)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所需的信息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按需要来驱动;(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4)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信息进行综合;(5)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沟通和合作共事的能力。PBL教学法的特点为:(1)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2)以综合课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3)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4)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5)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教学法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鉴于这些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商学院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而且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在商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正如美国哈弗大学校长ToslesonD教授所说,“PB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5基于PBL教学法的《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综上所述,改革《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学方法,应该从突出课程的应用型入手。这样,PBL教学法就特别适合应用于《管理运筹学》的课程教学中。依据PBL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全面改革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各个知识点,提出以问题为基础的《管理运筹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法,必将能够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著地改善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用应根据PBL教学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更换了原有的教材,新教材以教案为中心,突出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方法,强化计算机的应用,弱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虽然新教材并不是为PBL教学法设计的,但其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法同出一辙,为顺利实施PBL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针对教材中存在不足,还自编了部分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是PBL教学法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仅仅是为了组织教学,说明相关的数学理论。而PBL教学法则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组织教学,将数学理论隐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让数学理论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与教学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联系;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运输计划、投资计划、设备管理和存贮策略等管理领域。

第8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法律教育当代医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制建设也逐步健全,对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熟悉自身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依法行医,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论文百事通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必然要承担起对医学生法律教育的重任。我们认为,法律素养也是任何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通过对医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一、“问题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

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高校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阶段,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简单的灌输方法是无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使提问成为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传统教学一直把提问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认为,在当今形势下,提问的职能要发生转变,即提问不仅仅起到检验的作用,更应该是师生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准备阶段,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问题成递进形式,让学生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再加以引导和归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高素质。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法学理论可谓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医学生既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法治思想的教育,案例教学法不失是一个捷径。在具体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一)案例讲授

学生们普遍感觉行政法这一章很难理解,它不像刑法、民法那样贴近生活。我们就在课前先讲一个主题案例,并把该案例贯穿整个理论讲授全过程,让学生对什么是行政机关、什么是行政相对人等问题先有感性认识,再向学生讲授“行政法对公民权利的约束性”,这些法治理念,就容易得多。我们讲授的对象是医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更希望了解医患纠纷中的法律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加入了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把法律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们切身的体会到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实际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兴趣。论文百事通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

选用有代表性的案件,实际放映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讲授“刑事诉讼程序”时,结合相关庭审视频,给学生讲解相关法律条文阐述其意义,这样就是学生对书本上枯燥的叙述有了鲜活的认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这些知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试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不论对作业还是考试,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依赖标准答案的习惯,只要与标准答案不同,就是0分,这样做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挫伤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改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而是采用了案例考查法,就是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所给的条件,回答两三个问题。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与案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目的。在评卷方法上,采用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相符,但是学生运用了学到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会取得好成绩,这就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把考试变成展示自己的平台。新晨

通过对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方式的改革,能够培养出专业技术优秀,同时,懂得法律知识的人才。为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颇为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安富,等.医学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第9篇:归纳教学法论文范文

1.初中数学教学教研的现状

当前,世界数学教育呈现出“三个转变”的趋势,即从强调知识内容的掌握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知识的单纯积累向探求知识的方法转变,从强调单科教学向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转变。而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重“学会”教育,轻“会学”教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出现了“应付考试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的教育结果。这显然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相背离。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方面,体现这种“背离”。

2.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以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己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性教学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初中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为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物质基础。

3.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创新性教学是创造教育对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在创造教育基本原理指导下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它是将启发式、发现式和其它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方法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并将教学内容按促进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向改编,成为程序式的教学载体,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式。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4.数学创新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4.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同“注入式教学法”是根本区别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很深地理解这个思想,使自己的教法设计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理性归纳”,主要适用于证明、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既可以抓住课本的典型题例进行引伸和扩展,编拟出内涵丰富的应用题让学生“钻”,也可以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编制现实情景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试”;既可以把数学知识恰当地放到各种实际情景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使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2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理假设,合理猜想,仔细论证,认真评价,回顾总结,推而广之,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分析探究――猜疑假设――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要加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索;在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重视分析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合理性;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更理想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探究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学习策略、积累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4.3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