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剧猫赏析范文

音乐剧猫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剧猫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剧猫赏析

第1篇:音乐剧猫赏析范文

ISBN 978-7-5621-4050-4

或许你正苦恼于缺乏音乐教育,看不清音乐的天地有多么的瑰丽动人;又或许你喜欢音乐,却不知该从哪里入手,去全面了解音乐。或许,你正期盼,有这样一位导师,可以带你去音乐的海洋遨游,去谛听那让孔圣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悠扬乐音……

著名音乐教育家王安国、方智诺、孟维平倾注大量心血,编撰成这本《音乐鉴赏》,不仅让你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琼浆,还为你打开音乐的国际视野,得窥世界各国民间音乐的精髓;不仅你让了解音乐与诗歌的珠联璧合,更让你看到音乐之花在歌剧、舞剧、影视中的美丽绽放。从远古到今天,从中国到世界,从民歌到交响乐,音乐,在三位大师娓娓的笔触下流淌,以不同的形式,奏响在历史的时空里,抚慰着心灵,陶冶着情操,升华着灵魂。

戏曲鉴赏(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

/张凯定价:26.00

ISBN 978-7-5621-4189-1

中国戏曲是一种以中国式歌舞演故事的古老戏剧,是由中国式的台词、唱腔、身段表演、舞台装扮等基本视听表达方式构成的舞台戏剧交流艺术。中国戏曲中,积淀了数千年深厚的华夏文化,华美绚丽。

本书针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及校园戏剧文化活动,对什么是戏曲、戏曲艺术的特点、校园戏曲活动以及古今戏曲作品、戏曲创作作了介绍,对古典戏曲作品、近代戏曲作品、现代戏曲作品及戏曲服装、化妆进行了赏析。帮助读者增加传统文化底蕴与艺术涵养,丰富精神生活。

合唱艺术(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

/田晓宝编著定价:29元

还记得李叔同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吗?它是否曾牵动过你心里许多的离情别意?你一定不会忘记《黄河大合唱》给你的震憾吧,那是一个时代的壮丽讴歌……合唱,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多层次的音响、强烈的表现力,当之无愧地成为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演形式。而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追思历次学生革命运动,都有激昂的歌声在耳畔回荡。现在,合唱更成为一种广受欢迎,最活跃的音乐形式存在于大众的音乐生活中。

合唱艺术开始于何时?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哪些经典的、优秀的合唱歌曲?应该如何唱好合唱作品?本书一一为你介绍欣赏、分析、点评,助你欣赏合唱之美、体会合唱之美、创造合唱之美。

中国音乐简史(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包德述编著 定价:32元

ISBN 978-7-5621-4121-1

高山流水,悠悠历史长河,漫漫历史岁月,华夏音乐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四川音乐学院包德述教授为您系统讲述从上古到近代中国音乐的演进历史,领略丝竹之音、钟鼓之韵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卢广瑞定价:29.00

ISBN 978-7-5621-3971-3

从凄婉的《茶花女》到优雅的《天鹅湖》,从美妙的《音乐之声》到今年在国内热演的《猫》……歌剧、舞剧、音乐剧以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方式,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引起了多少心灵的共鸣!

集美大学卢广瑞教授在本书中,将其深厚的专业功力与丰富的学养,流注成笔端亲切的语言,让你轻松愉悦地走近歌剧、舞剧、音乐剧,了解其在中国和外国的简明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优秀作品及其音乐特征、文化内涵、艺术魅力,与你一起分享一份别有风味的文化艺术大餐。

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已出品种:

音乐鉴赏/王安国 定价:32.00ISBN978-7-5621-4050-4

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卢广瑞定价:29.00 ISBN978-7-5621-3971-3

戏曲鉴赏/张凯定价:26.00ISBN978-7-5621-4189-1

中国音乐简史/包德述 定价:32.00ISBN978-7-5621-4121-1

书法教程――简史、技法、赏析/李建春 定价:25.00 ISBN978-7-5621-3952-2

合唱艺术/田晓宝 定价:29.00

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即出品种:

中国民族器乐之旅/李昆丽

戏剧鉴赏/廖全京

舞蹈鉴赏/罗斌

西方音乐简史/汪申申

影视鉴赏/贾磊磊

书法鉴赏/曹建

第2篇:音乐剧猫赏析范文

[关键词]内容 结构 比较研究

高中音乐新课程包含了《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演奏》六个模块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广东花城出版社都出版了这六个模块教材,下面就这六个模块教材进行对应比较。

一、《音乐鉴赏》教材的比较

(一)内容体系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系是以学会聆听、中国传统音乐、亚非拉音乐、欧洲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经典流行音乐、中国文人音乐、中国20世纪以来的创作音乐八个方面展开。广东版教材内容体系由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四个方面展开。两版本教材的内容体系编写各有特色,广东版教材是以与音乐相关的生活、民族、时代、社会作为主线展开,力求突出音乐与生活、民族、时代、社会的关系。而人音版教材则是以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多元的音乐文化为主线,并以专题形式组成单元。

(二)选材的比较

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选材的比较

在民歌的选材上,两版本教材都非常重视选取中国优秀的民歌,并依照自己的编写意图和实际情况去选材。人音版教材选取的民歌比广东版教材多,两版本教材较少选取相同的民歌,仅有一首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相同。人音版教材的民歌选择的种类较广,有11个种类。广东版教材民歌的选择种类不如人音版教材广,仅有六个种类。

在民乐的选材上,两版本教材都选取均选取了9首民乐作品。人音版教材编得较细,选材兼顾到各个方面,如选取有湖南民间乐曲、山西民间乐曲、北京民间乐曲、江南民间乐曲、广东音乐等。广东版教材选取了东北民间乐曲、北京民间乐曲、潮州民间乐曲、古代音乐、广东音乐。两版本教材都有各自的选材个性,选取相同的民乐作品不多,仅有两首乐曲是一样的,一首是《娱乐升平》、另外一首是《阳关三叠》。两版本教材民乐作品选材都有各自的特色,如广东版教材选取的潮州民间乐曲《狮子滚球》、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体现广东地方特色;而人音版教材选取的《广陵散》、《流水》、《阳关三叠》、《扬州慢》则体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视。

在戏剧、戏曲作品的选材上,人音版教材虽然仅京剧一个剧种,但用专题详细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和现代京剧,包括京剧发展的历史状况、南梆子、四平调等内容。广东版教材在戏曲的选材上注重多样化的同时体现本土南方特色的粤剧。

2.中、外音乐作品选材的比较

从数量看,人音版教材的中国作品有46首,外国音乐作品有34首,相差12首。广东版教材的中国作品有54首,外国作品有60首,相差不大,比较均衡。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作品比人音版教材选取的作品多了34首。两版本教材选取相同的曲目不多,只有《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相同。

3.现代、大众流行音乐鉴赏内容选材的比较

两版本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现代、大众流行音乐作品。人音版教材选取的作品有8首,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作品有16首,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多了一倍,而且比较注重选取与时代、社会比较接近作品。

4.歌剧、舞剧、影视音乐作品选材的比较

在歌剧、戏曲音乐作品选材方面,人音版教材选取的歌剧、戏曲音乐作品共8首,而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作品共11首,两版本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音乐作品。相对来讲,广东版教材的兼容性较强,选取了外国的歌剧作品,而人音版教材则完全没有选取外国的歌剧作品;在舞剧音乐作品选材方面,广东版教材比较重视对舞剧音乐作品的选材,选取了2首舞剧音乐作品。而人音版教材没有选取舞剧音乐作品;在影视音乐作品选材方面,两版本教材没有相同的影视音乐作品,各自选取了6个影视音乐作品。广东版教材的影视音乐作品选取了4个外国影视音乐作品和2个中国影视音乐作品,人音版教材没有选取外国影视音乐作品。

5.介绍音乐家内容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占了较大的篇幅用了12个单元节来对音乐家及其作品作专题介绍,广东版教材没有专题的形式介绍音乐家及其作品,而是在欣赏音乐作品中穿插介绍音乐家及其作品;在音乐家数量上,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多了34个,广东版教材比较重视对古今中外音乐家的介绍。广东版教材介绍的音乐家涉及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但没有对歌唱家介绍。而人音版教材却有对歌唱家的介绍。

(三)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在教材内容上看,人音版教材的信息量相对比较大一些。人音版教材以专题形式充分展开,教材的内容分18个单元共34节。除了鉴赏作品外,人音版教材知识内容多达51个。广东版教材知识内容没有以专题形式介绍,知识内容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穿插的。从深度上看,虽然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浅,但易于学生自学,同时也给音乐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余地。

(四)栏目设计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每个单元节都设置有 “名人名言”、 “欣赏”、“知识”、 “拓展与探究” 4个栏目;广东版教材有“名人名言”、 “聆听与欣赏”、“ 相关链接”、“精彩放送”、“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活动与创编”、“音乐文档”、“小词典”9个栏目。人音版教材的栏目设计比较单一,栏目设计的多样化是广东版教材的一大特点,而且是比较精心设计的,如:“名人名言”栏目,给学生以启示、启迪;在“思考与探究” 栏目中,设计具有探究性与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学习;“活动与创编” 栏目里,通过课内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具体活动及要求,使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并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收集与整理”栏目中,指导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多渠道地获取音乐信息,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并体现学习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音乐文档 ”设置,记录学生收集的资料、学习的收获、创编活动、表达音乐鉴赏的心得与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评价等、同时也作为评价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依据。最后,设置“小辞典”栏目,方便学生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资料,促进学生形成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

二、《歌唱》教材的比较

(一)内容体系的比较

广东版教材内容体系是以“人声的奥妙”、“歌唱纵横”、“歌海情深”、“合唱天地”四个大方面展开的,教材每单元相对独立,编写体系首先是从对人声各种表现形式、各种音色音质及各声部的音域和音量的了解与欣赏开始,感受和领悟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接着从欣赏不同的歌曲,了解和掌握“气息、语言、共鸣和情感”等歌唱的基本技能,同时在欣赏和学唱各种不同情绪的歌曲中,提高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的能力。最后,介绍合唱艺术及中外合唱精品的欣赏与演唱,培养一定的合唱能力。而人音版教材则是每单元基本独立,内容体系是以“学会歌唱”、“赞美祖国”、“芳菲田野”、“世界之光”、“天长地久”、“感受经典”、“浓郁乡情”七个方面展开的,没有象广东版教材单元下分小节。

(二)内容选材的比较

1.中、外声乐作品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选取了23首中国声乐作品和18首外国声乐作品。广东版教材选取了47首中国声乐作品和29首外国声乐作品。两版本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外国声乐作品。人音版教材侧重于选取脍炙人口的经典流行歌曲,如《星星索》、《友谊地久天长》等,而广东版《歌唱》教材侧重于选取歌剧选段,如《今夜无人入睡》等。

2.歌唱知识内容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从13个方面介绍歌唱知识,广东版教材则从6个方面介绍歌唱知识。两版本教材不同之处在于,人音版教材选取的“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歌唱与合唱”、“交响合唱”、“歌唱的艺术处理”、“歌唱的整体协同运动”等歌唱知识是广东版教材没有的。广东版教材也有选取了人音版教材没有的歌唱知识,如:“人声分类”、“声乐演唱形式”、“声乐的演唱方法”、“音色与情感,想象与情感,审美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合唱的主要特征”内容。两版本教材共同选取了“指挥的基本知识”、“合唱艺术的种类”、“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歌唱的发声知识(呼吸、姿势状态、气息、咬字与吐字、共鸣、音色)”等内容。

3.介绍歌唱家及合唱团内容选材的比较

广东版教材介绍的歌唱家共有16名,其中中国的歌唱家有5名,外国的歌唱家有11名。此外,广东版教材介绍了4个合唱团,人音版教材没有专门介绍歌唱家及合唱团。广东版教材对歌唱家的生平、特点以及所取的成就都比较详尽介绍。

4.歌剧、音乐剧选段内容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的歌剧、音乐剧选段有2首,这2首歌剧选段没有中国作品,均为外国作品。广东版教材的歌剧选段有12首,中国歌剧选段只有1首,其余为外国歌剧选段。两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歌剧选段。

5.影视歌曲内容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选取了2首中国影视歌曲和3首外国影视歌曲。广东版教材没有选取外国影视歌曲,只选取了4首中国影视歌曲。两版本教材影视歌曲数量相当,选取相同的影视歌曲比较少,仅有《我爱你,中国》是共同选取的。

(三)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从教材的容量上看,广东版教材的内容比人音版教材稍多一些,信息量相对较大。在难度上,人音版教材比广东版教材稍微难一些,人音版教材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拓展与探究”栏目上。广东版教材的内容难度把握得较好,教材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易于学习。

(四)栏目设计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每一单元设置的栏目有“名人名言”、“欣赏”、“知识”、“ 实践”、“拓展与探究”5个。 广东版教材每一单元设置的栏目有“名人名言”、“聆听与欣赏”、“学习与掌握”、“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活动与创编”、“ 歌唱文档”、“小词典”8个。在“名人名言”栏目中,人音版教材的“名人名言”是以单元来设置的,每单元设置2个名人名言(中国、外国各一个),人音版教材“名人名言”编排较细,考虑中外名人名言的均衡比率。而广东版教材的“名人名言”栏目以专题设置。从数量上看,广东版教材的“名人名言”比人音版教材多了近一倍。人音版教材的栏目设计比较单一,同属“欣赏”的栏目,广东版教材“聆听与欣赏”栏目的内容数量就比人音版教材多了29个。栏目设计的多样化是广东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广东版教材栏目设计比人音版教材栏目更为详尽、具体,形式显得活泼、生动,学生易于接受 。 三、《音乐与舞蹈》教材的比较

(一)内容体系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的每个单元相对独立,教材没有象广东版教材单元下设小节,人音版教材除第九单元(命题表演)外,每个单元分别设有“欣赏”、“知识”、“跟我学”、“实践与编创”。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系是以“走进舞蹈”、“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国古典舞”、“中外芭蕾舞”、“外国民间舞蹈”、“现代舞”、“社交舞”、“命题表演”九个方面展开的。广东版教材内容体系是以“乐舞飞扬”、“青春舞韵”、“舞蹈世界”、“随乐而舞”四个大方面展开的。教材每单元相对独立,编写体系首先是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舞蹈的分类及表演形式中展开;同时,编入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舞蹈和舞剧及其代表性人物。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各舞种经典片段;赏析中外代表性民间舞、各类舞剧经典片段及代表性舞蹈家,学习不同民族的优秀舞蹈或舞剧片段,感受不同文化的舞蹈所带来的美,了解不同舞种及其音乐的特色及风格。最后,随音乐节奏舞动人生、展现自我,开启舞蹈思维的原动力,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进行即兴舞蹈,学会运用舞蹈创编的基本知识,根据音乐设计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和队形。

(二)选材的比较

1.中、外舞蹈鉴赏作品选材的比较

在作品的选材数量上,人音版教材选取了9个中国舞蹈作品和3个外国舞蹈作品,广东版教材选取了23个中国舞蹈作品和15个外国舞蹈作品,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中、外舞蹈作品比人音版教材多且内容丰富;在中国舞蹈作品的选材上,两版本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舞蹈作品。人音版教材侧重选取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现代芭蕾舞剧,而广东版教材则比较侧重中国民间古典舞蹈的选取,如:东北秧歌《喜雪》、藏族舞蹈《牛背摇篮》、傣族舞蹈《雀之灵》等;在外国舞蹈作品的选材上,广东版教材选取的舞蹈作品比人音版教材选取的舞蹈作品丰富。两版本教材选取相同的外国舞蹈作品也较少,仅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相同。广东版教材选取的芭蕾舞剧选段比人音版教材多。

2.舞蹈知识内容选材的比较

在舞蹈知识内容的选材上,人音版教材选取的舞蹈知识内容有32个,广东版教材选取的舞蹈知识内容有29个。人音版教材比较侧重于舞蹈理论知识的选取,舞蹈知识内容都是比较理论性的。而广东版教材比较侧重于舞蹈技巧实践学习内容的选取,如:“跳”、“中跳”、“大跳”、“跳跃组合”、“擦地”等内容。此外,广东版教材注重选取“即兴舞蹈”的知识内容,这是人音版教材所忽略的。人音版教材的舞蹈知识内容比广东版教材的舞蹈知识内容相对较全面。

3.舞蹈的“思考、探究、实践、编创”内容选材的方面

人音版教材的“思考、探究、实践、编创”内容有16个,广东版教材的“思考、探究、实践、编创”内容有36个。广东版教材的的“思考、探究、实践、编创”内容设计比较全面、而且实践性较强。如:“东北秧歌音乐的抑扬顿挫是否和动作哏、稳、浪相一致?”、“谈谈怎样将舞蹈的各种构图和队形运用到舞蹈创作中”。

(三)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从教材内容的广度上看,除了舞蹈鉴赏作品内容外,人音版教材的知识内容点为32个,广东版教材的知识内容点为29个。虽然人音版教材与广东版教材在教材知识内容的数量上差距不大,但是,广东版教材的舞蹈鉴赏作品比人音版教材的舞蹈鉴赏作品多,而且丰富;从教材内容的难度上看,人音版教材比广东版教材稍微难一些。人音版教材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九单元命题表演”上,命题表演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广东版教材的内容难度适中,学生易于接受。

(四)栏目设计的比较

两版本教材均设有10个栏目,在“名人名言”栏目中,没有选取相同的名人名言。广东版教材“聆听与欣赏”栏目内容的数量比人音版教材“欣赏”栏目内容的数量多了31个。两版本教材比都较重视实践性的学习内容,人音版教材的实践内容是以“跟我学”、“实践与编创”、“编创与表演”、“ 制作”、“评价”“命题”等的栏目展开;广东版教材的实践内容是以“学习与掌握”、“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我的风采”、“艺术文档”、“活动与创编”、“学习与创编”等的栏目展开。

四、《创作》教材的比较

(一)内容体系的比较

两版本教材每单元都下设小节,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系以“学习创作”、“旋律的创作”、“音乐主题的写作”、“歌曲的结构”、“歌词的选择”、“采风与命题创作”“电脑音乐”、“歌曲创作方式及其过程”8个大方面展开,每个大方面中包含着小方面;广东版教材内容体系以“走进音乐创作”、“揭开作曲的奥秘”、“歌曲由我创”、“用和声丰富音乐的表现”、“新声源――用电脑创编音乐”五个大方面展开。两版本教材内容体系各具特色。

(二)选材的比较

1.中、外创作作品的选材比较

从作品选材数量上看,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中、外作品比人音版教材多,两版本教材选取相同的中国作品有4个。人音版教材选取的作品没有器乐作品,只有声乐作品。广东版教材选取了人音版教材没有的器乐曲,如:《百鸟朝凤》;广东版教材选取民歌种类较多。两版本教材均有选取广东歌曲,如:广东版教材的《落水天》、《月光光》,人音版教材的《沧海一声笑》。两版本教材没有选取相同的外国作品。人音版教材选取的外国创作作品教少,仅有1首(《野玫瑰》)。广东版教材选取的外国创作作品比人音版教材选取的的外国创作作品丰富,有器乐曲(《四小天鹅舞曲》、《第五交响曲》、《摇篮曲》)、歌曲(《跳蚤之歌》、《送别》、《三套车》)等。

2.创作知识内容的选材比较

人音版教材选取的音乐创作知识内容有9个,广东版教材选取的音乐创作知识内容有20个,在音乐创作知识容量上,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大。两版本教材都共同选取了旋律的重复手法、旋律的对比手法、旋律的跳进、乐段的知识、音乐的主题、二段体、歌词选择等音乐创作知识。两版本教材在介绍音乐创作知识上各有自己的特点,人音版教材选取了广东版教材没有选取的“学习作曲应具备的条件”、“旋律、旋律的构成要素”、“旋律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手法”等作曲知识;广东版教材则选取了人音版教材所忽略的内容,如“和声”、“智能化的电脑音乐及简谱软件《TT作曲家》”、“用《TT作曲家》为歌曲配音乐”、“创编MIDI音乐”、“创作歌曲的阶段”、“民间音乐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法”等音乐创作知识内容。整体来讲,广东版教材的创作知识内容比人音版教材的创作知识内容相对较全面。

3.“思考、探究、实践”内容选材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的“思考、探究、实践”内容有24个,广东版教材的“思考、探究、实践”内容有77个。广东版教材的“思考、探究、实践”内容设计比较全面、而且实践性较强,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运用《TT作曲家》音乐软件,编配自己创作的歌曲或旋律,并制作成简谱歌页。”、“举行班级电脑音乐会,展示每住同学的MIDI作品。”“采用小乐队或小型电声乐队形式集编配体歌曲《桑塔・露齐亚》前半部分。”等探究、实践内容。

4.介绍作曲家内容选材的比较

广东版教材介绍的作曲家共有36名,人音版教材介绍的作曲家只有4名。广东版教材介绍的作曲家时,基本上都有配上作曲家的肖像图片,并把作曲家的生平、特点以及所取的成就都一一介绍。人音版教材介绍作曲家时,虽然也比较详细,但没有配上作曲家的肖像图片,这一点不象广东版教材那样的细致。

(三)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信息大,教材内容的广度相对较广。人音版教材的音乐创作知识内容点为9个,广东版教材的音乐创作知识内容点为20个,两者差距较大。难度上看,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稍微难一些。广东版教材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五单元“新声源――用电脑创编音乐”上,如“创编MIDI音乐”、“用《TT作曲家》为歌曲配音乐”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但是这些内容恰恰又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四)栏目设计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栏目总共为4个,它们分别是:“名人名言”“欣赏”、“知识”、“实践”栏目。广东版教材栏目总数为7个,分别是:“名人名言”、“聆听与体验”、“学习与掌握”、“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活动与创编”、“音乐文档”栏目。从栏目的数量看,广东版教材比人音版教材栏目的数目多。人两版本教材只有“名人名言”栏目相同,人音版教材设置的“欣赏”栏目和广东版教材设置的“聆听与体验”栏目一样,都是对音乐创作作品的欣赏。广东版教材比较重视“欣赏”栏目的设计。广东版教材“聆听与体验”栏目内容的数量比人音版教材“欣赏”栏目内容的数量多了47个内容;在“实践”栏目内容上,人音版教材有34个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广东版教材有161个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广东版教材比较重视实践性的学习内容的设计。

五、《音乐与戏剧表演》教材的比较

(一)内容体系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系也为四个单元,依次是:“走近戏剧”、“中国戏曲”、“歌剧”、“音乐剧”。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系体现为“先总后分”的原则,第一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各类戏剧音乐,了解基本常识,是“综述”。而第二、三、四单元可理解为对不同种类的戏剧、戏剧音乐、戏剧表演作深入详尽的“分述”。因此教材编写极具系统性、连贯性。广东版教材内容体系也为四个单元,以专题形式展开各章节,四个单元之间所呈示的学科知识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教材以“音乐”为中心词,揭示“音乐与舞台艺术、音乐与舞台表演、音乐与影视艺术”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并在最后一个单元“人人可以创造角色”里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去亲身领悟前三个单元所学习到的戏剧表演知识,让学生熟悉音乐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并尝试在舞台角色中展示自我,发现自我。

(二)选材的比较

1.戏剧欣赏内容选材比较

在昆剧选材上,两教材两版本选取曲目数量均为1首且选取不同的曲目。在京剧选材上,人音版教材用较大的篇幅予以介绍各个时期的经典选段。广东版教材简要介绍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仅选用《霸王别姬》选段,而该曲目正是两版本共同选取的内容。在欧洲歌剧选材上,人音版教材比广东版教材选取的作品多。两版本共同选取了《茶花女》的饮酒歌。在中国歌剧选材上,人音版教材比广东版教材多选了7首,两教材均选用歌剧《白毛女》中的作品,两教材选取剧中的不同曲目。在音乐剧选材上,人音版教材共计选了8个作品,选材多样,兼顾音乐剧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广东版教材则只选取了2个作品,两教材均选用音乐剧《猫》――记忆,呈现的是同一旋律谱例,只是中文歌词译本少许不同。

2.戏剧知识比较

人音版教材教材涉及的戏剧知识点十分广泛,戏剧知识的陈述有序、编写系统,在各章的“知识”环节里体现。广东版教材的戏剧知识贯穿在“学习与了解”与“学习与掌握”环节里,它对不同的戏剧知识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通过设计“小词典”来对戏剧知识的补充、延伸。广东版教材“戏剧知识”的编写思路、陈述角度富有独特性、创新性,“导演”、“演员”与“我”三位一体,与人音版教材的编写原则不一,尤其是它的第三单元,谈及的是影视作品里的音乐元素与功能,人音版教材鲜有提及影视内容。

3.戏剧实践比较

人音版教材关于戏剧实践的内容选材十分丰富,且附有简谱谱例,易于学生学习演唱,共计29首,形式多是“学习演唱”。在戏剧实践这一环节里,提出高要求,如: “自选生活故事,用音乐剧形式编演戏剧小品”等,力求让学生了解并贴近身边的生活环境、民俗民风和地方音乐;广东版教材不只局限于“学习演唱”这一形式,还包括“动作模仿、演唱模仿、念白、配乐诗朗诵、小品表演、制定剧目表格以及写出创作体会和总结”,共计10种形式。

4.戏剧探究比较

人音版教材以“拓展与探究”栏目展示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内容,附在每一节之后,共计33个小问题。广东版教材则以“思考与探究”栏目出现,几乎出现在每一节之后,共计15个小问题。广东版教材里设立的“搜集与整理”栏目可以理解为与“戏剧探究”同属一类,该栏目共计6次,要求大致围绕“搜集本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透过媒体收集中外优秀歌剧选段、音乐剧音像资料和电影插曲”,旨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养成探索研究的学习方法。

(三)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人音版教材的信息量大,广度远远超出广东版教材。人音版教材几乎涉足国内、国外不同的戏剧种类,而广东版教材只选取有代表性的戏剧种类。从歌曲谱例列举上看,人音版教材有33例,均为完整的谱例;广东版教材只有13例,且多数是片段谱例;

在教材的难度上,人音版教材内容体现逻辑性、系统性,并倾向于“理论化模式”。广东版教材倾向于“实践化模式”,这正是该版本难度之所在。如第二单元第一节“我在舞台上”,它提到“场面调度;动作节奏与速度”,看似简单,但学生只有通过戏剧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它不只局限于“学习演唱”这一形式,还包括“动作模仿、演唱模仿、念白、小品表演”等共计10个戏剧表演形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艺术表演实践中充分展示个性,广东版教材对戏剧实践所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综合的,与舞台距离更近,表演难度也比人音版教材的高。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