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课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程;综合材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30-01
一、对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学科的改革深入,社会也对中学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然而,随着中学生年龄的成长,对于美术的热情却在递减,提醒着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加以改进。大多说美术教学中欣赏课程占了一半之多,其他为“造型表现”课或设计课,却很少“综合探索”课。“新课标”实验以来,一些教师已渐渐失去对课程改革开始时的热情,课改正在面临着如何继续深入下去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几方面的问题:
早在改革初起时,如何转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方式就是课改的一大问题,因为许多美术教师在改革初期都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试验,但后来发现太占时间,而且收效甚微,老师们不清楚自主合作探究式怎么回事,很多课只停留在把知识讲清楚教技能的阶段。学习方式不能够好好解决,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担当起转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方式的重任。
“由于美术学科自身具有独特的语汇体系,美术学习方面的求知是透过对外在物体的观察与对内在心像相像来达成的”美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不能停留在过去单一的作业为主评价,应加上多种形式,从学生的多方面给与综合性的评价。
二、对当前综合材料课程在中学美术教学现状的思考
关于综合材料教程的问题虽然现在和过去的听课感觉不一样,但对于综合材料课程还是觉得有生搬硬套的一些痕迹。中学美术的综合材料课程,不仅扩大了美术教学的视野,还有一些我们过去不太关注的事物,例如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不仅贴近了我们的生活,还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综合材料的理论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开发许多过去我们不曾关注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丰富美术教学,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文化分析能力。
综合材料丰富的用材料媒介通过剪切和拼贴等各种方式来制作作品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精神能够促使中学生从熟悉的或以形成的学科知识、生活经验中,逐渐深入了解到综合材料的学习制作过程当中,从而达到学生更好地达到知己主动地学习,加之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中学生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的教学目的。然而综合材料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但是由于中学美术一直缺乏综合材料教学工具物资、场地的局限性,很多美术教师在准备材料是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开展综合材料课程教学时困难重重。
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中学的学习有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这种划分的结果就使得考试科目更加受到重视,而中学生对于考试科目一定要投入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中学生正是最的创造思维能力旺盛、可塑造性极高的时期。而中学美术课程一直受到忽视排斥,而中学课程设置中的综合材料教学又仅占整个美术设置课程的一小部分,课时非常少。更是在夹缝中艰难生长。
综合材料教学对材料要求很多,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动手性,如工具材料使用方法,美术教师如果不自己亲自动手做示范,而直接用图片或光盘来放映,就会大大削弱了教学的力度,美术中综合材料的特殊性,经过简单的图片媒体放映就容易让学生觉得失真,学生自己制作加工就会出现很大难度。美术教学的演示更是难以给中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难以在特有的氛围中通过自己的感官最直接的接触美术综合材料的信息,而且难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到工具和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而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及动手制作逐渐疏远,致使中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的兴趣。
美术是一门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学科。长久以来,美术不仅涉及各个领域,还在各行各业都占有一席之地,对综合材料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二期课程改革后的中学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绘画门类,而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的整合课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作品的创作手法和综合材料等制作过程各方面都有进一步的突破。综合材料美术课程反映出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悟,能够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他们提供一个集动手、体验、联想为一体的美术学习活动,已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市国税局教育科岗位十分重要,要在市局和教育科的领导下,全面做好全市国税系统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等工作,取得良好工作成绩。从事市国税局教育科岗位工作,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扎实的业务工作技能,按照市局和教育科的工作精神与工作部署,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工作的完美与高效,促进全市国税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报考原因
1、综合素质好。我平时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国税工作方针和业务工作技能,经过上级领导的多年教育和培养,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做好每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促进了国税工作发展。我热爱教育工作,曾任县局人事教育股股长12年,取得了良好工作成绩,加强县局国税文化建设、牵头打造县局文化长廊的工作,获得省市局及县委县政府的首肯和好评,县局屡次获得省委省政府“文明单位”、省局“文明单位”和“学习型机关”等荣誉称号。
2、工作经验丰富。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平时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虚心向同事、领导请教,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能够熟练开展工作,按时、准确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任务。
3、组织协调能力强。我培养自己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熟悉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问题处理、系统分析、理解判断、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团结同事,密切合作,共同把教育工作做好,促进国税工作发展。
三、工作打算
如果我报考市国税局教育科岗位成功,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1、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我将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公平公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全市国税工作发展作贡献。
2、刻苦勤勉务实,高效完成工作。我要牢记使命,忠实履职,脚踏实地,创新工作,提高效率,全面做好各项教育工作,着重做好十和国税工作精神的宣贯工作,教育引导国税人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高尚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确保遵纪守法,无违纪违规情况,促进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做好服务工作,奉献自己力量。我要发扬国税优良传统,强化服务意识,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以自己的优质服务促进国税教育工作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取得新成绩。
多年来,××同志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工作理念,以“撒播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行动口号,在组织干部履行工商职能、创新工商监管模式、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完善内部管理、营造团结和谐氛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党员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一、敬业爱岗,勇于创新
无论在怎样的岗位,××同志始终立足职责、刻苦学习,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种任务。____年__月,她被局党组任命为××分局局长,这对于一个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女同志而言显然是一种新的考验。协调地方关系、走访调查企业、清理无照、伏击端窝点、处理投诉举报、加强队伍管理,这对一个女同志来讲,困难要比男同志多得多,可她总想:男同志能办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女人当自强。刚上任,她就分析××的工作情况,原先一直是老先进,怎么在____年度的全局工作评比中会出现名列榜后的现象,一番调查、思考后,她决定从聚人心、强队伍入手。____年年初,分局班子调整到位后,她多次召开分局全体人员会议,鼓励大家明确思路、定高目标、强化措施,要求全员正视现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作出十二分的努力,力争____年工作在地方有新作为、在系统有新地位。为此,她多次组织分局干部带着疑点、难点问题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帮助干部拓展工作思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敢于尝试,革新以往以条为主的监管模式,在全系统带头实行了区域化管理,全面推行定区域、定对象、定责任、定考核目标为内容的“四定”监管模式,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了监管工作到位;同时,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分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当好这个基层“班长”,关心同志们的思想和生活,××同志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对分局干部逐一进行家访,干部家属个个深受感动,此举在分局尚属首次,营造了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为××分局____年工作取得跨越式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层如此,在机关,××同志也是不怕辛劳、不怕繁琐,做好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近年来,各级对于学习、调研抓得很紧,她紧跟形势,积极建议,向局党组提出加强学习的思路和方案。在组织过程中,她上下协调,考虑周全,主动下基层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对于苗头性的问题,她也总是增强敏锐性,通过个别谈话、谈心等形式,化解矛盾因素,维护了干部思想动态的稳定,为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履职尽责,克尽职守
在基层,作为一名执法战线上的女同志,要比男同志付出更多的努力,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如果她是一名单位的负责人,更是可想而至。尽管如此,××同志凭着一颗对工商事业赤诚之心,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埋头苦干,扎实工作,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扬。
在××新农贸综合市场搬迁过程中,她多方谋划,力促××新市场顺利搬迁。新市场搬迁涉及地方政府与经营者方方面面诸多问题,分局作为市场的行政管理部门,她跑前跑后,穿梭在政府与市场、市场与经营户之间,积极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主动分析在搬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矛盾,探讨研究解决的方法,及时向政府提交搬迁方案。在这其中,她带领分局全体干部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为新市场的顺利搬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在各项专项整治中,她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亲临第一线,跑前跑后,带头加班加点,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由于辖区内市场经营主体成份极为复杂,而公平交易执法工作又直接触动不法者的切身利益,朋友曾善意劝她工作不要太认真,要注意自身安全,而她总是坚定地说“我不怕、怕也不行,组织上把我安排在这个岗位上,我就必须认真负责。”在一次查处死猪肉的行动中,面对死猪肉加工场既乱又脏、腐烂发臭令人作呕的气味,她没有怯步,她思维清晰、决策果断,立即向上级和政府汇报,同时积极联系、争取其他部门联合行动,带领同志们对现场的猪肉进行了深埋处理,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点,历时四个半小时,她没有休息、没有间断,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同志都表示,对这个工商女局长如此工作的干劲由衷钦佩。
三、舍小家、爱大家,甘于奉献
在人教科,很多工作需要学习、需要奉献。近年来,效能建设、作风整训系列活动大量开展,一个个文件、一份份材料、一本本制度集,都凝聚着××的心血。____年,效能革命在××大地如火如荼开展时,××工商局积极响应,率先行动,修订制度、完善措施,大力推行绩效考核,她作为效能办的主要负责人,面对第一次组织效能建设活动,她自加压力、定高目标,对绩效考核细则从制订、修改、再完善、再修改,一个又一个环节,她始终不厌其烦、坚持不懈,而这其中,她牺牲了许多个人休息的时间。在组织效能建设春训班、效能活动大讨论等活动中,她也总是从头至尾花心思、多考虑,为各项活动开展做好组织、保障等工作。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更也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崐识结构,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崐导,学生就能掌握。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
【关键词】建筑材料 双语教学 教学实践
【Abstract】To train the excellent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alent po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visual field, the bilingual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 was provided in some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 the overview of the authors’ building material bilingual course practice and the analysis abou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 bilingual course were presented.
【Key words】Building material; Bilingual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基金项目】 住建部教学研究项目:军队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军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三维一体”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32-02
1.引言
随着我国土木建筑业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亟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2.《建筑材料》双语课程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
2.1课程开设与定位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基础英语较扎实的特点,同时适应学生毕业后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的要求,我们从2008年起开设了《建筑材料》双语课程。
2.2课程教学概况
我校《建筑材料》双语课程共计36学时,其中室内讲授28学时,实验8学时。选用中国建材出版社影印的《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作为教材。同时选用张光碧主编的国家规划教材《建筑材料》(中文教材)和重庆大学出版社缩编的《Building material》(英文教材)作为参考书。考试采用全英文试卷,要求学生全英文答题。经过教生的共同努力,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要求。
3.对提高《建筑材料》双语教学质量的思考
3.1对双语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建筑材料》双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外语运用能力。教学中发现部分师生对课程任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双语教学中要一步到位实现全英语教学,才能够和国际接轨,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听力基础,结果导致学生听不懂,教学效果差。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应得到校正。
3.2精选教材与参考书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是开展《建筑材料》双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教材选择中,我们主要考虑如下两因素:1.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我们选择语言通俗晓畅、难度适中的经典教材,同时辅以一些中文教材作为参考书。两类教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2.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不同教材所覆盖的知识内容不尽相同。我们选择知识内容和我校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相符的教材,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点的缺失。
3.3正确处理中外规范体系的差异
建筑材料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实践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和各国的标准规范紧密联系。例如,建筑材料中关于集料的筛分,我国采用方筛法,而美国采用圆筛法。此外,我国钢材的型号和牌号也和美、英等国家不一致。在双语教学中要注意和正确处理该问题。否则,学生对国外标准规范较熟悉,而对我国标准规范不熟悉,不利于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课程的学习。
3.4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教师应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此外,对于一些学生英语功底较扎实的院校,可考虑聘请国外相同课程的主讲教授来学校担任双语教学任务。
3.5不懈加强双语课程的建设
双语课程具有不同于用母语教学课程的特点。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总体上还不是很成熟。各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存在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建设,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Office of dean. Educating future army officers for a changing world. United State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New York:2008
[2]游潘丽,吴迪,何云.《建筑材料》双语教学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5(1):137-139
[3]任淑霞.《建筑材料》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东农业教育,2008,⑴:25-26
《材料学概论》是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入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较多,涵盖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等传统四大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包括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兴功能材料。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是概述性课程,多为陈述性知识,不像其他材料专业课程有其核心的理论体系,该课的课程内容连贯性不强,教学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学难度较大。因此,探索和实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挖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选材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日新月异的新兴功能材料。课程设置仅为24课时,这要求我们必须突出重点,同时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前期铺垫。在教学内容的选材方面,首先,我们先介绍传统四大材料的知识点,同时兼顾后续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在具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相关材料在现代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军工等方面的应用,这样学生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其次,结合现在的就业情况及研究热点,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科内容与学科前沿相结合,既考虑了学生们以后的就业,也考虑到想进一步深造读研究生的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如将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碳家族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引入课堂教学,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潜在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二、教学模式的探索
除传统的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外,新兴功能材料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及时跟踪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时更新课件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最新的材料知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黑板?樵靥澹?对于想要讲授功能性各异的材料知识体系来说显然已不能满足,这就需要借助各种新方法、新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在视觉上能够让学生很直观地学习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出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然后再结合扣式电池的组成构件给学生详细讲解其原理,加深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金属催化CVD法制备石墨烯工艺流程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催化原理及石墨烯的形成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如采用启发式及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难度适宜、范围适中的问题或课外作业,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积极性。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和有效整合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研素养。该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较为新颖,让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成小队,完成一个关于材料某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课题,并最终答辩的方式。该课题从开学初就布置,这样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题、组团、查阅和整理资料、制作PPT、组织答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和科学态度。
同时,我们还通过出勤率、上课积极性、课后作业、网上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课堂提问可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认真思考问题。课后作业主要是对课堂内容的考查和巩固,同时也是对课外知识的拓展,督促学生课后自主查阅相关文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需要改进的地方
《材料学概论》作为一门概述性课程,授课难度较大,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和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教学课堂的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新兴教学手段的出现,网络教学作为教学的辅助部分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学生课后很少在网上课堂查阅老师上传的文献和资料,这会延长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时间。
2.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出示实物,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加深印象。如展示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用模型,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之芯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适当地引入专业英文资料,以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聚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陈静:
我们是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芳菲小语研修团队。今天我们团队中的部分成员将就《聚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和大家分享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我们都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语文学习的补充,它是语文学习的"必修课".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误区。
比如,许多教师并没有分清"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之间的差别,语文综合性学习被人为贴上了"活动"的标签。很多教师常常将综合性学习做成一锅"大杂烩",各种因素都有,但有综合却无整合。
这些都未真正理解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的意义,其实,"语文学习"总是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伴而生的。语文知识本身就综 合了语言、文字、逻辑、文学、阅读、写作等多方面因素;语文的外延包罗万象,综合了政治、历史、天文、生物等各学科知识,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是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是综合学习的过程。基于这种理解,我们有了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群"构想。今天我们就围绕综合性学习和学生学科素养两方面来进行交流:
【一、 以"识"为中心的悦纳课程 】
"悦纳"一词,来源于佛教,前提是理解。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是突破口,但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因此识字要"提速",就必 须先架一条"高速公路".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以"识"为中心的"悦纳"课程,基于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生活场景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掌握认识汉字的多种方法与途径;民间文学、诗词经典这些曾经"沉睡"的课程被开发出来,绘本阅读也进入了课程。 接下来就请关丽艳老师来谈一谈
【1、研发地域性校本课程】
(关丽艳) 语文学科的外延包罗万象,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可以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既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还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作为村级小学,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就是他们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二年级下学期时,我以农业生产为切入点,让学生识物、识词,体验劳动,丰富经历。考虑到安全等因素,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家房前屋后的菜园。春种时节,向家长学习,认识常用的农具,认识常见的种子,与家长一起播种,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校绿化美化较好,花园中有几块空地,承包给中高年几个班级负责种植。所以到了高年级,我就让孩子们搜集菜籽、花籽、花苗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耕种。孩子当然不太会,我虽然也是农村长大却也是门外汉,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去做调查,问会种田的家长,问学校年长的老师,按照调查中了解到的方法,我们一起劳动。我给每个小组分一小块承包田,每个组员有明确分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站在田地边上一边观察,一边交流,哪种菜长的好,哪种花开得艳,哪一组种的更好些。交流中孩子们满满的成就感。
看似与语文毫不相关的活动,其实孩子们获得了最重要的语文方法:调查、观察。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在农历的天空下成长》是我镇的特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晨诵、午读、暮醒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的支撑。
此课程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同时配合音乐、绘画、传说、民俗、共读等。它还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天文(地球的自转、公转、黄道)、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养蚕、种花)文学艺术、儒道学说等等。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以及先人的智慧,触摸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这样的学习,我们能和千年前的古人一同呼吸。这样的学习,让他们敏锐起来,细腻起来,柔软起来,情感丰富起来。
这个课程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师生共同编织共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成为真正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透过孩子们张张如花笑脸,传递出这个课程的精神实质----亲近自然,亲近诗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 唤醒"沉睡"的文化课程。】
(张秀玲)《在农历的天空下成长》这一特色课程实施已经几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来,老师和孩子们都有着各自的体会与收获。体会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还使我们的教育生活充满美好的回忆和温情的感动,更加热爱我的工作。我校姜艳梅老师曾多次在区语文教师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得到各位老师和领导的好评。2013年5月27日代表阿城区参加哈市"杏坛杯"校本课程专场比赛;2013年11月,《语文研究与教学》在封底刊发了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介绍,姜艳梅老师的参赛教学设计也在这一期上发表。2015年5月20日,姜艳梅老师带着《在农历的天空下成长》特色课程走出大山,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并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作现场汇报,得到了刘总理和博科娃干事的认可和好评。
一路走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的变化。
虽然活动很多很多,但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不但没受到影响,反而稳步上升。因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们更经历了很多一生难忘的幸福时刻。这门课程带给老师和孩子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她带给我们的影响和震撼也许会撼动我们的灵魂。
(张冬莉)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课程意识被唤醒,但儿童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课程意识常常被淡忘。其实,儿童骨子里就喜欢睡前故事、成语接龙。随着儿童的成长,从诗经汉赋到魏晋之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都能让他们思接千载,神游八荒。
驱遣想象——周游民间文学。不管东方和西方,都有民间文学,这些故事浅显易懂,语言非常丰富,不管是谜语、颠倒歌、还是童谣、 歌谣,朗朗上口,不失为儿童学习语文的好题材,既帮助他们认识了汉字,又丰富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的运用。
我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探索出用猜谜语法(包括出谜面、读谜语)教学生认识汉字。因为它能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激发起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自信的心态下认识汉字,乐意学习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单个汉字,产生"我要学生字"的强烈欲望。
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齐声回答:"坐。""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和理解了。
再如我出谜面,让学生猜谜底是什么:
一口吃掉牛尾巴(告);
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
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头上(碧);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本人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阐述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自从我担任这门课的科任以来,我们学校一直采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无论是第四版还是第五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面相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采用的教材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不足,我建议将采用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内容进行如下编排,全书共分金属学基础知识篇钢的热处理篇、材料工程与应用篇等三个部分:
(1)金属学基础知识篇分成金属的力学性能及铁碳合金相图两个项目。
(2)钢的热处理篇分成45钢(亚共析钢)的退火T12钢(过共析钢)的退火45钢(亚共析钢)的正火T12钢(过共析钢)的正火45钢制小轴(亚共析钢)的淬火与高温回火T12钢制锉刀(过共析钢)的淬火与低温回火。
(3)的材料与应用篇分成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变形的相关知识和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常见牌号、性能及用途两个项目。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传授知识系统、严密,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但弊病也十分明显:其一,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其二,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其三,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四,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动手更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抽象又枯燥,还缺乏与实际的联系。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的教学内容加以“炒制”,适当加些“调味品”,创设现代教学所倡导的情景教学以强化教育效果。
(一)以俗话(成语)为先导,由现象探本质
不少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成语),其中很多是劳动实践经验积累,很贴近生活。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例如:第一章钢铁的冶炼教学中,可先抛出“恨铁不成钢”,简单分析众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在调动每位被寄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基础上,问“铁怎样才能成钢?”,“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如讲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首先,分析古代众多雄伟壮观的宫殿等古建筑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学习机会和好的人生机遇。
(二)以“趣”为主线,紧密结合实际
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故对此可挖掘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些“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上热处理这章内容时,先设计些观察思考题,如“锯条两端为何是黑的?”“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等。带着好奇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把兴趣移到有关热处理这些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上,另外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如变换教学方法,理论多结合实际,带学生下车间参观。
(三)注意图形结合,辅之形象记忆
图画和图表可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播起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重要,他不是沿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思考而是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形象地思考。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注重图形结合,再辅之以形象地记忆,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那些需借助记忆的内容。例如,讲铁同素异构转变内容时注重:符号、文字、数字、图形四结合;在铁碳合金重点章节教学中,充分注重图形结合,可打乱教材课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挂出铁碳合金相图引导学生学习五种金属组织及性能,分析一定含碳量的合金在温度变化时的相变过程。并结合形象记忆法记忆相图五个重要的相变温度。
(四)形象生动,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可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以往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往往是通过考试的100%成绩来去评定的,现在我主要是采用平时的“奖罚分明的评分方式”,学生的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和作业方面来进行评定),考试成绩占40%。通过这样子的评分,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的目的。
总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机械类基础课,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通过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电,邱玉朗.中国古代金属热处理
[2]刘振武,姜建华,徐观明.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兴趣 教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的是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及热处理方法。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从而达到改变性能,实现用途的目的。由于本课程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各类实验来验证。但技工学校由于实习设施的缺乏,导致很多实验不能进行,教师只能进行理论教学,因此,学生上课时普遍感觉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困难。那么,教师该怎样才能上好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对于激发技校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制造专业教学的亮点,实施兴趣教学,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维持并发展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种兴趣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一、设计好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的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1、重视绪论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在绪论中将重点放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我国的对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的卓越贡献,可举以下实例:
1)我国在公园前16世纪就开始使用金属材料,殷商时代使用青铜。
2)我国还是生产铸铁最早的国家――春秋时期比欧洲早1900年。
3)我国掌握炼钢技术比其他国家早1600余年――东汉时期。
通过中华民族几个重要时期取得辉煌成就阐述,激发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还可将课程的主要内容扩展其中,为后面内容的介绍做好铺垫,为本课程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概念多、材料牌号多、理论性较强。但学生对这门课中的内容并不陌生,生活中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在课堂导入内容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老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提问,以及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3、设问引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学好该课程应把握“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决定其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这以内在关系”。这一内在关系将课本的内容串接起来,彼此存在一定的联系,设问引疑主要用于由学过的知识引出新内容。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1、举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金属材料时,我不是照搬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金属实物及其使用材料的例子。学生从身边的生产、生活中可以举很多例子,如“金项链是用金制作的”,“易拉罐是用铝做的”,“车床的床身材料是铸铁”,“电线是铜芯的”,“防护网是用不锈钢做的”,“香烟盒的内包装纸是锡纸”等等。
由于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平时见过甚至是用着的,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讲金属的性能,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耐高温性时,很多学生都能马上领悟。
举例教学,办法虽简单,却能马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2、讲故事,挖掘学习兴趣点
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课本知识点中的背景故事、历史故事等,将这些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到“淬火”这个单元时,以中国古代热处理的发展史为线索,挖掘出“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我国古代,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以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为例,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历史故事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带兵打仗,请当时的著名工匠蒲元为他的军队制造了3000把钢刀,蒲元运用了“清水淬其锋”的热处理工艺,使钢刀削铁如泥,从而大败敌军。从这些故事可知,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讲完故事后,再把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淬火冷却介质进行了补充和总结。通过对专业知识相关故事的介绍,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无疑比干巴巴地讲解课本内容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