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第1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在新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面临的破产风险越来越大,很多企业由于营运资金不足导致经营风险,进而演化为破产风险。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当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无法实现财务目标,以至于引发企业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伴随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财务风险的防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得到企业管理人员或者财务人员的认同和实施。目前,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因此,综上所述,企业应当逐渐完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从而增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水平,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中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主要来自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代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由于权责发生制以及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其相关的财务数据存在被粉饰或修改的风险,以至于相对应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财务报告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则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原因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易遭受修改或调整。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变化的状况,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水平最终也要反映在现金流量的金额上,总之,合理的现金流量对于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从而使得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企业必须引入以现金流量为代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然后严格监督和审查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指标的变化状况,从而及时的防范财务风险。

(二)对非财务风险指标的重视不足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守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其中不应该仅仅包含财务指标,也应当引入非财务指标,从而有利于实现全面财务风险控制的目的。但是,很多企业重视财务风险指标的设置,对于非财务指标缺乏足够的重视。根据调查发现,只有财务指标来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是不够全面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创新水平、研发能力、市场地位等非财务因素设计指标,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照应,从而提高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工作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丰富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有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满足标准要求。有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其不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不重视对最新的财经法规的学习,也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的工作步骤。也有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缺乏对相关业务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内部控制制度工作不熟悉不了解,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度。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培训。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重视

以往的财务风险指标比较重视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而缺乏对以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的重视,合理的现金流量能够保证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以及偿付债款的能力,企业应当逐渐引入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实现其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现金流量特点,适当引入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综合分析多种因素,设置恰当的现金流量参考指标以及浮动范围,以便于及时的发现和防控财务风险。现金流量是企业持续运营的血液,没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作保障,企业无法实现持续稳定的长远发展。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能够偿还企业债务的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银行存款、现金等现金形式的货币资金,因此,引入现金流量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水平。另外,在综合评定企业的盈利能力时,企业可以依据利润指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来反映净利润为企业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从而使得盈利能力的反映更加的真实可靠。

(二)加强对非财务风险指标运用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主要依赖于财务指标的运用,而缺乏对非财务类指标的使用。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的评价同样重要,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经营状况,甚至会引发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竞争,因此,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应当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职业特点,来设计、选取非财务指标。在非财务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因素,比如研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因素、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因素等,从而使得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更加高效、科学。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发展需要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不是会计核算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要求更高。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是具备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同时也应当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知道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市场定位并及时关注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具备综合性的技能,才能更有利于实行财务管理工作,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经济业务的整个过程。因此,企业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最新的财经政策以及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时交流学习经验和培训心得,监督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岗位管理制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决定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实施水平。因此,企业在具备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的推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而更好的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第2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一、如今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漏洞

(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法适应企业的经营环境

相对于国外的大中型企业,我国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发展较慢,不仅理论知识匮乏,实践经验更是匮乏,而使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较为落后,通常使用单变模型进行财务比率综合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对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效率较低,不适应于大规模的推广,尤其是我国企业竞争环境的白日化,需要与时俱进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才能适用于处理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因此,必须一步一步地改进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与企业经营环境相匹配。

(二)财务的各项指标不够详实

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采用的财务评价方法不够正确,其归类的财务指标也不够适合,并且没有国外大中型企业那么完善及准确,这种财务的各项指标与企业实际状况不符的状况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无法一目了然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常常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第一,企业财务无法有效地分析企业短时间内的偿还债务的能力。第二,企业财务无法有效地分析企业长期的偿债能力。另外,企业财务无法有效地探析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通用的风险评价体系没有针对行业属性

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属性,由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起步较晚,精通财务风险的专业财务人才也较少,各行各业几乎都使用共同的风险评价体系,这种通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法体现各个行业的特征,无法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优势展现出来,导致其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在今后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设计中,需重点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来针对性的建立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做到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建立特有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二、改进目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方法

(一)改进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

改进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可以从三个财务比率的指标出发,即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和周转率。通过提高这三个财务比率能够达到有效改善短期指标的目的:首先,对于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来说,用公式可以表现为:在整个经营活动中所有出现的现金流量÷(一年经营活动后年底的流动负债―年初的流动负债);在分析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时,用公式可以表现为:经营现金净流量÷本年到期债务;其次,对于周转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其次,将存货周转率指标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

(二)改进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

改进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也可以从三个指标出发,即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现金偿还比率、和利息现金保障倍数。首先,现金偿还能力用公式可以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长期负债,其次,现金债务总额比例用公式可以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长期负债,再次,利息现金保障倍数用公式可以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债务利息。

(三)改进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

改进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也可以从三个指标出发,即资产现金率、销售现金率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通过改善这三个指标,可以进一步合理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对于销售现金率通过公式可以改善: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一般而言,销售现金率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销售回款速度越快,进一步地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企业规避的财务风险是多大;其次,对于资产现金率,用公式可以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一般而言,资产现金率的比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现金经营能力越强;最后,对于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将成本费用利润率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收益状况。

(四)将非财务指标引入风险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为了弥补财务指标过去的不足,风险评价体系需引进了非财务指标,才能更加全面的完善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该系统非财务指标包括产品市场占有能力、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创新和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基础管理水平分析这四个指标。

第3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价值 最大化 财务风险 评价体系

企业的正常经营与长远发展常常受到诸如原料成本、流动资金、货币汇率等财务风险的威胁,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如果管理不善,会给自身带来很大亏损,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动态监测财务管理并及时避免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层和相关研究机构普遍关注的课题。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并规避的关键手段之一,能够为管理部门、企业、债权人和投资者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是目前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人员在建模方面已取得系统化成果,但国内目前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为实证研究,采用构建模型来评估预测的报道较少。并且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建模的研究中,大多是基于财务管理特点、财务风险成因或企业经营绩效等单因素水平,分析研究财务风险的致因、评估与控制,考虑财务风险与企业价值相互关联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导向,以利润、偿债、发展、管理资产和吸引现金能力建立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模型构建,构建了一套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为企业提升价值和规避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现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财务评价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根据准则层的区别,可将目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分作两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一)采用融资、投资、经营、收益配置和资金回笼五大类风险作为一级指标,注重财务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但其局限性在于一方面使用的会计收益存在模糊性和虚拟性,使得现金流量与企业实际盈利不统一;另一方面没有考虑成长因素的重要作用。

评价指标体系(二)则源自企业绩效评价,采用盈利、清偿、发展、资产管理和获取现金五种能力作为一级指标,能够系统反映企业价值,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盈利能力指标中资产损益未计入利润表,一些二级指标存在不规范性;二是清偿能力忽视了企业的短期变现偿债能力;三是成长能力未考量企业动态发展;四是资产管理能力没有定性分析企业资产质量;五是获取现金能力的子指标归类不准确。

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优化构建路径

考虑到现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对评价指标体系(二)进行优化选择和总结归纳,构建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第一步,评估企业价值与财务风险的联系。根据文献分析,企业价值V与未来现金流总量F成正比,与贴现率D成反比,而贴现率是由风险决定的,可以反映出风险大小的变化。具体关系见公式(1)。

[V=inFi1+Di] 公式(1)

第二步,选择归纳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在遵循适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的前提下,得到基于企业最大化目标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三步,选用因子分析法建模。首先归一化处理样本数据,然后求解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再通过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最后由主因子贡献率得到各变量系数矩阵,转化为线性方程,即因子数学模型。

三、结束语

建立一套兼具系统化、实用性和易操作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有利于企业及时地对内部财务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信息反馈与判断,为管理决策和预控措施提供可靠的参照,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鉴于企业价值与财务风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探讨了一种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为企业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风险评价体系的数据实证、其他构建模型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适用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1.1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制度方面的问题在财务方面的反馈现象,与经营风险联系密切,企业通过创新产品类型并扩张销售渠道来降低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不可避免、无法消除且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为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不断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1.2财务风险的特征

由以上财务风险的定义分析,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2.1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往往是随机出现的,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风险以及何时发生财务风险,通常很难预测,发生财务风险的结果也具有潜在性,此外,不同影响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1.2.2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

企业面临的政治、经济、市场背景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企业只要存在,则财务风险无从避免,其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发生变化,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中,在资产管理、纳税、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均存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2.3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具有复杂性

财务风险是个变量,会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财务风险能综合展现企业投资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各个方面,但财务风险不等于财务危机,这是因为,风险和收益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也就是说,财务风险往往伴随着财务收益,而财务危机必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对企业来讲具有复杂性,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特征并加以利用。

2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2.1税收政策

国家税收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税收负担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烟草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纳税产业。对中国烟草行业税收影响最大的税种主要是消费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增加烟草产品的税负,可能带来烟草行业整体税收收入的下降,进而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性,如何制定烟草税收额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2利率政策

金融市场中,利率政策是影响企业筹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存在负债,那么国家利率调整必将导致企业利息负担的变动,如果负债利率上调至一定水平,达到或超过企业投资报酬率,企业将无利可图甚至严重亏损,负债越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2.3市场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市场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使得烟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意味着竞争,意味着企业增加了成长发展机会;市场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增加了经营管理风险。烟草行业有行业特殊性,当前烟草市场秩序尚存在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现象,烟草企业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切实寻找加强经营风险管理的途径,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及投资环境。

3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各企业已将财务风险评价列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目前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现状仍不容乐观。

3.1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无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

我国财务评价体系起步较晚,所能参考的国外的模型很少,当前主要还是采用财务比率综合评价体系,这些财务比率的计算必须依据历史数据,对日益更新的信息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映,和企业经营环境脱节。

3.2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企业常用的风险评价模式主要针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择数据,而这些报表有可能被企业粉饰,如果企业不考虑非会计信息,可能导致指标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相去甚远的情形。例如,企业运用流动比率评价短期偿债能力时,尽管流动资产比例较高,如部分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质量较差,仍不能有效保证企业短期负债的偿还能力。

3.3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难以针对不同行业特征

我国目前财务风险评价主要采用通用的评价体系,尚无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征选取不同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这种现状使得企业风险评价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风险评价的作用。

4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对策

在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

4.1建立与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环境,借鉴先进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如多元线性评价模型、动态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等,找出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计算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测算财务风险发生的范围,综合评价财务风险。

4.2引入非财务指标,完善当前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评价企业财务风险,弥补仅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计算历史指标的缺陷,企业财务人员应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引入非财务指标,不断完善风险评价体系。比如,人力资源指标、创新发展能力指标等。

4.3各行业按照行业特征,制定不同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为增强各行业财务指标的可比性,有必要按照不同行业特征,选择不同的财务评价指标,制定不同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即便是相同的财务指标,其标准值的制定也必须充分考虑行业因素,例如,房地产企业通常流动资产比例高,则流动比率高;制造业等行业的流动比率会降低。

5结语

第5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财务评价 风险预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形势面临严峻考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是被学者和企业家们广泛关注。在这次危机中,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的企业,能够及时地识别风险和化解风险,灵活适应市场的各种变化,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而理论界普遍认为,完善的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风险识别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能够及时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预警,而且能够提供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化解风险。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基于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意识的企业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1.我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我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开始就遵循政府导向的原则,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完善和成熟,并在各类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修正。我国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一般企业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999年6月1日,财政部和国资委等多部门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文件,确立了国有企业资本金绩效议价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共 32 项组成,包括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领域,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中联研究院与多家公司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的,该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偿债风险状况和市场表现五部分构成,包括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共 24 项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所有采用的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取值均只局限于上市公司。

我国现在采用的财务指标体系评价层次和评价指标比较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企业来说,这些评价体系缺乏对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指标的评价,无法评价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程度。

2.后危机时代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财务评价目标

后危机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现行的财务评价体系偏重于对常规的财务质量分析,即企业的盈利、营运、偿债及发展能力,存在过度依赖显性的、短期的财务指标的缺陷,无法反映出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因此,后危机时代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传统按报表要素进行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寻求企业的财务质量与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的内在联系,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的现状进行评价。

2.2财务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其价值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或有机系统才能够体现出来。但是,为了合理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又必须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将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其进行分解。我们按照以下原则来构造评价指标体系:

2.2.1系统性原则

是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求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充分考虑到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各部分既要相互独立,又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危机预警能力。

2.2.2定量化原则

评价指标设计时应选择财务指标以及一些能够量化的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价时能够通过直观的数据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计算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的能力,尽量降低评价的不确定性。

2.2.3前瞻性原则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需要体现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因此必须体现前瞻性原则,能够通过相关指标体现出企业未来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

2.2.4敏感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对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困境有显著预警作用,即一旦出现陷入财务困境的萌芽,能迅速发现并采取措施。

2.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基本生存能力、显著增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五个维度,全面对企业各项能力进行评价。

2.3.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营业利润率反映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和运营效益;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的高低。

2.3.2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

2.3.3营运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现在常用的营运能力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低,公司回收应收账款速度越慢,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越高,在达到某个水平时,应发出财务风险预警指示。

2.3.4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衡量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不断扩大和壮大的潜在能力。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资本积累是所有者权益的体现形式;总资产是企业规模实力的表现。

2.3.5风险预警能力

风险预警能力指标包括股票市场表现,例如年换手率=A股当年交易总股数/当年流通A股总股数,该指标代表了股票的流动性强弱,反映股票交易的活跃度,股票市场中股票的流动性可以促成与公司有关的信息传递出去,帮助投资者进行更理性的决策;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对财务预警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揭示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具备一定的区分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后危机时代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后期对指标的不断调整和指标权重的变化来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且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也应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灵活运用,以构建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最佳财务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杜胜利.财务公司——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之构建[M].北京大学,2001.

第6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一)或有事项带来的财务风险或有债务是指企业有可能产生的负债,因其不满足负债确认条件而无法在账面反映,如被并购方为获得并购成功而隐瞒这些债务,则会给合并后的企业带来潜在的债务危机。此类或有事项一旦形成负债往往不仅影响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有可能给目标企业带来信誉危机,二者都将影响并购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二)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整合力度不够的风险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是指当企业并购完成后,由于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由某一事件的发生作为导火索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当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购时,由于企业性质差异,合并后的企业财务体系、投资策略等出现整合失败的风险较高。[3]此外,国有企业并购还存在与一般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如支付风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等风险。从公司理财的角度来看,企业并购给财务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而国有企业因其所有权的特殊性和政府的政策性,使并购的财务风险更难精确圈定,因此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包涵更宽泛的内容。由于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中的主导性,政策导向大于企业价值增值导向,国有企业施行超越其能力范围的并购行为,会增大并购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或有债务风险、整合风险等财务风险,采取何种措施防范或规避这些财务风险,如何建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二、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完善国有企业的并购风险评价机制国有企业并购风险评价机制是指在并购过程中风险评价主体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指标和限制,评价并购活动面临风险的高低程度。例如,国有企业并购前应关注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在国有企业并购中,应评价资金筹集与支付方式出现偏差所导致的并购企业出现财务损失的风险;在国有企业并购后期应注意财务整合风险,通过评价并购企业的财务组织制度、财务制度实施效果可以达到评估并购风险的目的。国有企业并购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诸多财务问题,如何建立全面有效、多层次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还要总体把握系统性、动态性、整体性、简约性四个原则,[4]同时注意因地制宜,量身定做,以动态的、全方位的广阔视角制定指标,最大限度规避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就是设计、制定一套合理的、适合于企业具体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如下影响因素:一是定价指标应适应我国具体情况;二是设定资本成本限制,将并购融资的资本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是并购方式应尽量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以债权、股权以及其他混合支付方式,可为企业节约的支付现金的机会成本;四是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制定财务整合评价指标,用于评测财务核算、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融合情况。

(三)建立包括目标企业在内的统一财务信息系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贯穿国有企业并购各个阶段,评估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采用的财务信息质量,若目标企业为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固有缺陷等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并购企业对并购风险的判断,因此建立包括目标企业在内的统一财务信息系统,有助于并购企业准确的掌握并购前后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并即时化解风险。财务管理制度整合是并购后公司财务整合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并购公司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实现并购双方公司一体化经营最重要的标志。[5]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并购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投融资制度、股利分配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会有较大的差异,重新整合和修订并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有助于并购企业及时掌握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不仅可洞察并购转换期目标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更可以在统一系统过程中了解目标企业可能导致出现并购风险的影响因子。

第7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财务风险; 防控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为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当然,房地产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发挥房地产企业的优越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得国家经济有进一步增长,必须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房地产企业要想防控财务风险,必须从市场环境和内部财务情况出发,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房地产财务风险概述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或者是受到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完善,财务杠杆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进而导致房地产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最终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总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房地产企业负债较多,实际利润与预算相比有很大差距。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不明确性。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不能准确判断财务风险变化情况,那是因为风险自身的不明确性,进而导致财务风险也具有不明确性,这样将使得人们对企业的收益状况未能作出明确分析和判断。第二,客观性。众所周知,只要是有资金的运动,企业定将会面临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将人的意识为中心,而是以一种客观现象存在。因此,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

二、房地产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管理因素

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剧。虽然房地产企业有很多,但其规模和实力却有很大的差距。一些房地产企业对现金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资金按照不合理,进而使得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例如,部分房地产企业盲目的开发建筑项目,而且在拆迁补偿上,由于补偿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资金大量流失,进而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杠杆出现不平衡状态,当前,由于现金管理不合理,引发资本结构不平衡,进而存在负债的企业达到75%以上[1]。总之,由于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不足,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经济和政策因素

不仅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会导致财务风险,而且经济和政治因素也是财务风险的原有。房地产企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国家经济的环境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很大。例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萧条状态,房价也有很大波动,当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后,国民经济又有了明显增长,所以又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外,由于房地产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国家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在限购令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从而引发房地产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

三、房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资金未能得到合理运用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周期长,而且项目的投资金额较大,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容易因资金问题而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当前,部门房地产企业缺乏科学规划,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因为工程项目的不稳定性,导致资金未能得到合理运用。例如,一些房地产企业在项目暂停期间,未能将闲置的资金加以利用,没有实现资金良好的循环与周转,进而使得企业资金出现短期的现象,最终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甚至是加剧了财务风险。

(二)对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当前,一些房地产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但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不足,进而由于成本问题导致财务风险出现。当房地产企业忽视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会引发部分资金流失,甚至是企业产生负债。例如,建筑安装费、公共配套建设费投资较高,但实际利用的费用偏低。因此,由于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是注重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而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不足,造成成本的浪费。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加剧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参差不齐,其规模和管理能力也有很多的区别,尤其一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现金和成本等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比较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未能制定出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去规范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加剧。这些企业为了谋求快速发展,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欠缺财务风险意识,最终引发财务问题。

(四)财务管理水平偏低

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和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所以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因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2]。但是,纵观当前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难发现,其业务处理能力还有待提升。例如,我国的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处于核算阶段,欠缺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支持管理和决策,进而导致财务管理未能发挥其重要职能。此外,财务员在管理过程中,对资金的管理力度不足,尤其是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但收益不明显,所以资金周转不足,最终影响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防控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升房地产财务管理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江苏省某房地产企业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通过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来降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财务风险。首先,该企业提升了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3]。企业将防控财务风险贯穿于各个环节。同时,其他部门共同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从而避免某一环节疏忽导致没有必要的财务风险;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让财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工作。此外,企业还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家最新宏观调控政策、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等内容,让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国家新动态,并不断提升其财务管理能力,通过扎实的业务和法规知识,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管理。该房地产企业通过提升其财务管理能力,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赢得了更高的收益[4]。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有效防控财务风险,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从而在完善的体系的指引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控制。那么,健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应该包含模型监测控制、环境控制、目标控制、活动评价控制四个部分,将四大部分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够实现对财务各项指标的监控,从而实现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四大部门内容,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加以控制,到达财务要素都符合标准。对于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要相互协调[5]。例如,财务人员通过对企业环境进行控制,对财务内容加以决策,然后各个部门提升财务风险意识。此外,财务人员将目标进行分解,将目标与环境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对财务和企业环境的有效控制。同时,利用模式对财务变量和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对存在财务风险之处,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总之,在健全的财务风险体系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合理融资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的项目周期较长,房地产项目金额较大,所以为了保证有序的经营下去,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当然,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会通过融资的方式确保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进而使得项目运作下去,那么,在融资过程中,依然会伴有财务风险[6]。因此,该房地产企业为了有效防控财务风险,通过制定完善的融资计划进行合理融资。首先,企业平衡财务杠杆,加大了预算管理力度,并对资产和负债比例进行科学计算,然后合理规划融资情况,尤其是衡量好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降低没有必须的融资;其次,该房地产企业利用负债进行融资,从而拓宽了融资渠道,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融资过程中,对融资方式加以组合,然后将负债成本降到最低,进而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并最大程度的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7]。该房地产企业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精确的判断财务危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危机,防控财务风险取得明显的效果。对于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借助于财务预警模型来构建的,通常来讲,该模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并且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同时,财务预警系统能够对审计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加以分析,分别对财务风险的的潜伏期、恶化期等不同时期进行预警,并且准确判断投资与经营环境潜在的危机。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了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希望。然而,由于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而且资金利用量较大,所以极易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为了促进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等措施来有效防控财务风险,从而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世平.试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J].财经界,2015(14):209-209,216.

[2]周霞,陈光明.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会计之友,2012(1):29-30.

[3]易静.浅谈我国房地产企业过度融资引致的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4(5):87-87,88.

[4]汪浩然,阚丽庭.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3(12): 54-55.

[5]朱梓菡.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生成机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12(24):77-79.

[6]代岑颖.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47-47.

第8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 高等学校; 内部控制;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119-04

一、绪论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高等学校已经从服务型机构逐步向自主办学型机构转化,高校的资金来源也逐步从国家财政拨款变成财政拨款为主,企业资助、校办企业为辅的多渠道资金来源。但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面临资金缺口过大、财务风险过高等问题。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企事业单位财产物资完整和安全的主要控制制度,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性不强,急需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防范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

目前,已有学者开始研究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范丽炜[ 1 ]分析了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形成原因,在探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给出高校内部控制改善可操作性建议。刘远[ 2 ]根据美国COSO报告,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并给出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对策,建立了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高庆峰[ 3 ]对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调研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内部控制取得的成效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关对策建议。赵帅[ 4 ]从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背景入手,提出高校内部控制的原则及特点,并结合实例构建了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提出各方面的改进方法。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是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缺乏定量的评价。因此,本文将通过构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进行定量描述,以补充高校内部控制定量研究的空白。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在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之前,首先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评价合理准确的基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合法合理性原则,同时应考虑内部控制的整体结构特征,并有效结合高校内外部环境特征。参考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结合我国高校财务实际情况,确定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由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及内部监督五方面组成,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1.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的控制环境主要由高校文化与治理、员工道德与素质、高校运行机制与机理三部分组成。高校文化与治理通过引导教师与教辅人员,帮助其树立高度的价值取向,同时规范高校运行机制,从而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环境。高校人员的行为规范由于受到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制度的影响,因此员工道德与素质的高低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高校运行机制和机理与高校内部控制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校运行的机制离不开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也离不开高校的有效运行。

2.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高校控制程序与方法、内部风险识别与控制以及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三部分内容。高校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是实现高校控制目标的主要途径,只有建立科学的控制程序与方法,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内部控制的作用,保证高校的健康发展。内部风险识别与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内部风险识别与控制的能力决定了高校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高校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控制了高校的收支活动,保障高校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3.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高校风险意识与分析及风险监控与应对两个方面。高校财务风险意识如果薄弱,不能及时发现高校潜在财务风险,将会导致高校出现财政赤字、财务运作困难等现象。而如果高校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不完善,将无法正确处理财务风险,导致风险不断加剧,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4.信息沟通主要包括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及信息识别与运用两部分内容。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主要是指高校应加强财务信息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提升信息系统的性能,实现不同高校间的信息共享。而高校财务信息的识别与运用,则能够帮助高校财务信息实现上行下达、顺畅有序,发现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与盲点,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5.内部监督主要包括控制监督与评价及监督独立与有效两部分内容。高校通过内部监督,可以改善内部控制各项业务、机构及岗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监督的独立与有效,则保证了监督部门的权威性,以促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更加完善。

三、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构建

为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在建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可将模糊、定性、不易确定边界的评价指标量化,从而对评价对象进行一个总体的定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因素集、评语集、权重集、评价矩阵组成。

(三)权重集

权重集描述了因素集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标定权重。层次分析法是通过下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来决定上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指标层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层次单排序,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层次总排序。权重集通常用W表示。

(四)模糊评价矩阵

(六)评价结果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结果可根据计算的A值,并结合评语集V的量化值,求出各指标的评价结果P,同时根据评语集的划分范围,确定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结果。

四、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L校内部控制制度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价。

(一)建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因素集

(二)建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评语集

将各指标因素的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以及较差四类,并将其量化,量化结果为V={1,0.8,0.6,0.4}。

(三)建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权重集

根据各层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依据层次分析法中指标得分判断标准,确定指标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

根据评价因素集,通过该校10名校内专家对各层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综合各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并进行相应整理,构造指标得分判断矩阵,如表1至表6所示。

根据评语集相应量化值可知,L校内部控制处于一般水平,说明该校内部控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控制活动以及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完善。

五、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将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涵盖了目前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第二层又将第一层的五个指标细分为高校文化与治理等十二个指标。同时结合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实例对L校的财务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薄弱项,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水平。结果表明,L校的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在控制活动以及信息沟通方面较为薄弱。

结合本文研究,要想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明确现行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因此应重视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高校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对高校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有利于保证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 刘远.建立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9.

第9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

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筹资、流转及资金回收等过程中面临的机会损失。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和循环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财务风险管理是事前预防、事中防范和事后管控等系统化统一体,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也是在系统环境的影响之下;动态性是指财务风险的管理手段需要依据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其发展性特点,进行动态、灵活地应对;持续性是指财务风险管理涉及筹资、流转及资金回收等多个业务流程,是持续发展,不间断的管理应对体系;循环性则是指财务风险管理并非可以永久消除、一劳永逸,而是循环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意义

( 一) 改变了水电投资企业发展重效

益、轻管理的格局,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水电施工企业的前期投资大、负债率高及回报周期长等。长期以来,为有效控制水电投资企业的成本,水电投资方一直将利润率作为衡量发展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指标。但只注重利润,而不关注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一直是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投资运营中不利因素,将潜在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此外,对其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还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水电投资企业根据投资回报率,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体系,并将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进行对比,从而选择合适的路径将相关的资金流投入到水电投资企业的运营发展中,获得良好收益。

( 二) 有效降低了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

财务风险的管控一直是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表现在筹资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投资兴建过程中的坏账及人为操控及投资活动完成后的利息损失等。加强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风险水平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当然,完善的财务体系不仅包括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还应体现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控人员等方面。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管控,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营,也会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机制产生作用。

( 三) 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有利于强化对单位收益分配的评价

水电投资企业的收益分配在我国法律上已有明确的规定,会计法及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对企业的收益分配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如必须在特定年限内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其次计提任意盈余公积,然后再允许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加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是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在对单位收益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而不是为了美化财务报表、虚增利润率,向利益相关者进行不合程序的收益分配。加强对单位收益分配的评价客观上会产生两种作用:一是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收益评价体系,合理评价水电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二是保障水电投资企业的运营发展,科学管控风险,并可以进行有效率的再投资行为。

三、构建水电投资企业财务保障机制,提升水电投资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举措

( 一) 提高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当前,水电投资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具体来说,提高水电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就财务管理人员来说,要对水电企业施工产生的财务活动,尤其是资金活动进行合理管控,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提升应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就水电投资企业管理层来说,为降低财务风险,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企业研讨和管理培训等形式将风险防范有效实施。此外,实现对水电投资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就是要将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及财务监督等有效结合,通过制度化规定、多元化形式和规范化行为将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之上。

( 二) 拓展水电投资企业的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增加风险管控

建设支出有效管控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其重要体现是优化其筹资方式。水电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一般较大,负债率相对较高,负债水平从20%-80% 不等,且规模越大的水电企业其负债率也往往越高。为获得水电项目投资所需的现金流,水电投资企业经常会发生筹资行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是绝大多数的水电投资企业面临的选择。但从银行等机构取得发展资金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且渠道单一,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债券筹资、票据筹和其他形式的筹资方式,以实现水电投资企业筹资方式的丰富多元。当然,还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可得性,利用水电企业专用款等积极解决企业的筹资难题。此外,还要注重增加风险管控建设支出,将风险防范成本纳入财务管理的总成本之中,通过建设风控岗和管控准则等对水电投资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

( 三) 深化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观念,并有效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水电投资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未能对前期筹资、中期运营及后期评价与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规范。为此,水电企业管理层要注重深化财会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并结合项目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理念的转移。为有效规范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发生的前期筹资行为,要注重识别机会,尽可能降低项目成本,并将筹资风险指标纳入到财务评价之中;对于企业发生的中期运营发展流程,要注重对现金流的管控,并根据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合理确定其运营风险等级;对于企业发生的后期评价及监督,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根据收益风险对等的原则对水电投资企业的项目投资行为进行评定。

( 四) 创新水电投资企业财务管理领导体制,引进财务风险管控人才,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平

水电投资企业通过设立总会计师职位,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为建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各水电投资企业应尽快建立总会计师负责制,以制度形式确立总会计师的经济责任。通过这项改革,建立全面的内部管理框架,对水电投资企业建设发展意义重大。此外,水电投资企业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财务风险管控人才投入到水电投资企业的财务管控活动中,如将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的专家引入水电投资企业的再投资环节,从事企业收益的界定和战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