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我感悟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英语教学中运用调控学习策略指导课堂教学,有效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有机融合。导学案的运用、互动探究和反思学法对帮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体验具有一定正面迁移作用。探讨调控学习策略运用是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要尝试,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策略调控;高中英语;调节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指出,重视学生多样化策略指导,尤其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协调的习惯,让学生在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过程中主动修正问题,更利于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而言,将调控学习策略(Regulationofstrategies)运用于英语课堂,让学生在获得更多自主支配权和学习自由权的基础上,主动调节学习思维及方法,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语感和思维方法。
一、运用导学案引导计划调控,明确教学要点
计划性是调控策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有序地计划学习,利于他们在主动预习和积极调整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体验。通过导学案来帮助学生预习,能在有效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多给学生提供背景性的预习导学案例,让他们在主动对照预习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思维。在创设过程中,一方面,突出全程预设的指导,通过设计背景性学习素材、课程知识要点呈现、重点内容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例进行灵活自由选择;另一方面,注重整体知识之间的衔接,围绕课程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阅读感知和整体交流运用中的盲区和误区,引导他们更好地积极参与自我预习和学习的交流活动。
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计划协调,能使得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形成全面印象。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withEnglish》模块三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的“Reading—Fog”阅读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有关人物、时间、情节等方面背景素材,建议学生从相应的提示中,围绕“ThereasonwhyPollytakestheUndergroundtoGreenpark”“Theoldman’saction”等内容,设计相应的导学案,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客观总结,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语篇的整体理解感知。
二、以多样化交流丰富学习过程,增强感知体验
学生在英语表达实践中的认知更具有可记忆性和感悟性。通过对计划实施调整,引导学生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调节地调整。多样化表达交流,能使得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基础上,以语言交际外化的方式展现理解,让学生有更多互学的机会。
多样化的表达交流,能在明确学习重点基础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我表达任务。在指导表达交流中,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交流话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自由选择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可深入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针对课程学习内容,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演讲、故事介绍、辩论、角色模拟等来互动交流,帮助他们增强感知体验,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素材,强化交流实践性。
多样化交流,能使得学生对照学习选题进行灵活表达。例如,在模块八Unit4Filmsandfilmevents的“Reading—Importantfilmeventsaroundtheworld”教学中,教师不妨建议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电影明星的经典动作或者语言,以此激活学生的认知感悟思维。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就“Myfavouritefilmis……”进行主题演讲,鼓励他们进行口头表达。教师也可建议学生利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就“Whyisthefilmimportanttoourlife?”“Whatcanyoulearnfromthefilm?”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多样化交流能使得学生在主动调整自己的感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调控学习过程,丰富语言知识。
三、借助总结性反思调整方法,提高语用技能
总结时学生发现问题和修正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自我总结性反思,能使得学生针对自身学习中问题主动修补完善。调控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在自我总结过程中发现更多有效方法,便于他们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在自我总结反思中,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语言表达技能不同,引导他们针对自身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进行总结,反思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计划、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鼓励他们尝试通过归纳总结的形式来不断调节认知过程,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运用调控策略指导优化教学,更多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理念,便于学生在自我归纳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适时调整学习方法,同时能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习过程。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差异多样化进行教学调控,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全面、丰富的理解感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 高中英语;策略;调控;实施
高中英语教学标准认为,关注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特别是培养学生调控策略能使得学生在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更好调整自己的学习认知思维,促进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生成。围绕调控策略的基本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优化和指导,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自我学习计划过程中养成有意识的协调安排习惯,还能够使得他们在认知调控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一、指导学生自我计划安排,增强学习条理性
高中学生对学习计划安排具有一定的自我协调性和综合运用性。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有计划性的学习指导,不仅容易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更利于激发主动学习动力。
按照学习的学习差异不同,教师可建议学生围绕“整体性”和“差异化”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从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中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缺陷,并据此制定整体学习计划方案;围绕词汇识记、句型理解、语法运用等方面来制定详细的计划。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按步骤、有目标地予以安排,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解决各自的学习疑难问题。
这样的计划协调安排,不仅利于学生在自我计划安排中主动学习,还能够使得他们在自我计划安排的过程中有效积累学习的方法。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教学中,可建议学生针对各个板块的学习不同,建议学生按照重点词汇学习理解、句型概括识记、语法功能运用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上述学习要点来形成有条理计划性,特别在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中,可要求他们能够围绕“What do I learn from the lesson?”来予以综合表达描述,以此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
二、指导学生任务合作探知,培养协调交际能力
计划制定为学生学习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任务式合作探究则使得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掌握课程的学习重点和有效化解难点的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使得他们在彼此交际过程中更为科学合理地掌握语言表达运用规则,促进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能更好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探究激情和欲望。教师在设计互动探究过程中,可围绕学习重点来设计相应的探究学习方法,围绕学习难点来引导学生运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角色表演等形式来深化语言表达交流过程,让学生都能够享有主动交流的机会。建立在彼此交流认知基础上的学习,能使得学生在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主动学习交流,形成争先恐后的良好学习环境氛围,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好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
学生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能更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深化学习认知思维和过程。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可要求学生结合文前的阅读思考引导题目,能够掌握文章表达的主题大意。建议学生在同桌阅读交流中,围绕“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来表达交流,深化认知感悟;运用小组探究形式,围绕“Why did the author use‘fog’as title of the article?”和“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old man?”来相互讨论交流,让学生将自我阅读理解主动转化为实践交流,增强自身的综合学习运用能力。
三、指导学生总结反思过程,提升综合语用技能
英语课程教学认为,基于一定学习反思总结基础上的教学策略运用,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存在问题,能够在有效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感知基础上,更能够让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总结反思,能更好使得学生将经验固定化,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他们在学习运用中更好举一反三地予以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去自我总结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认知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二次提炼和升华,引导他们在自我认知感悟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策略方法。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疑难和解决方法来反思相同类型问题的破解策略运用,强化体验感悟;运用归纳概括来总结自己学习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教训,培养自我学习的整体运用能力。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多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方法,让学生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养成主动表达的良好习惯。
如前所言,学生调控策略指导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是体现学生语言学习技能的重要指标。调控策略运用,更利于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究和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2]李 昆.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1
XX年,我在教育局及活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挥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之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方式、内容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开展明年的工作,特写此总结与计划。
一、 工作总结
1、XX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x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暑期先后赴x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 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多人服务。
三、 工作计划
(一)完成咨询部本职工作,扩大咨询部社会影响。
1、立足活动中心,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推广
亲职教育公益讲堂,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
2、继续搞好学生心智成长主题冬夏令营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辅导。
3、做好课题研究。申请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并发展有积极性和有能力的学校和老师加入,尝试走出一条边学边研,以研促教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4、完善资料归档留存,为明年文明城市验收检查打基础。
5、完成咨询部室软硬件建设。
6、做好咨询部对外报道工作。
7、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沙龙运作机制,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模式。
1、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成x龙持续开展培训和学习,让我们的心理老师有一个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五年之内,帮助我区心理老师有理念、会技术、能研究,在所在学校生动、活泼、有效、多渠道、多形式、独立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以心理教师为主体,通过集体教研、公开课展示等形式,尝试以绘本为载体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班级教学实验,探索形成我区学校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区学校应用的《生活素质教育》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
3、主动对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帮助。选择有兴趣、有潜力的重点学校重点辅导。
4、坚持义务送讲座下校,满足学校对教师、班主任及家长的培训需求。
5、时机成熟时,组织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的活动,如优秀咨询手记征集、心理活动课设计评选、绘本故事朗读大赛、“我画我心”绘本故事创作评比、心理健康节主题宣传等,推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动、积极、有效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2
活动背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的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举行了“感悟生命,寻找真我”的主题班会,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大家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更好的珍惜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活动地点:xxx 活动主题:“感悟生命,寻找真我” 活动流程:此次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感悟生命——生命可以如此美好” 此阶段为大家展示了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结婚生子到安享晚年这一漫长人生历程的所有美好瞬间,同时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诉说自己生命历程中最希望被定格的瞬间,带领同学们重温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意在让大家感受我们人生中那无穷尽的美好,启迪大家感悟生命的.真谛,热爱生命,憧憬人生,去体味生命中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第二阶段:
“感悟生命——生命因坚强而美丽” 此阶段为大家播放了“渐冻人王甲”一只手书写坚强的生命、武汉大学三名女学生为救助重病室友省吃俭用,靠卖废品赚钱的感人新闻、以及为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制作的感悟生命之100个坚强瞬间的视频,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那一刻,他们流下的泪,是对坚强生命的敬畏,是对民族大爱的震撼、也是对生命中那些无法预知的未来的辛酸无奈...
第三阶段:
“生命很坚强,却也很脆弱” 此阶段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频发的大学生自杀、凶杀案例,一幕幕残忍的画面绷紧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心。我们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
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抑郁症的易发人群,抑郁症也成了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 在播放过此视频后,我们展示了一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数据,通过多种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紧接着让同学们做了一项包含40个小题的心理测试,并随机抽查测试结果,结果发现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缓解心理压力,我们让部分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减压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了大学生心理调节法以及面对心理问题的各种应对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加强交流,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找寻真正的自我。
第四阶段:
“珍爱生命——拒绝不良嗜好” 我们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聚众斗殴等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向大家播放了拒绝不良嗜好的教育片。通过播放视频以及随后的分组讨论,小组回答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嗜好的危害,让其明确身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帮助其更好的认清自我,拒绝不良嗜好。
第五阶段:展示班级微电影《拥有》为配合我校第十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班以“感悟生命,寻找真我”为主题拍摄了微电影《拥有》,此片讲述了一名普通的师大女生捕捉生命美好,找寻真我的故事。通过此电影让同学们对生命的美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启迪同学们以一种健康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生活,充实自我。
活动目的
1、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心理素质,锻造做人的品格。
2、帮助同学们纠正不良嗜好,改变不良习惯,认清自身优缺,更好的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3、引导同学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为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活动成效此次活动主要以播放视频的形式进行,在每一阶段的视频展示中都给大家带来了心灵上的洗礼,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好,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帮助同学们改正不良嗜好,培养做人操守;引导同学们认清自我现状,明确自身责任。与此同时鼓励同学们写活动感言,微博互动,以现代大学生应有的方式传递温馨,传递感言,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3
时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已近三年,回顾这三年历程,我校也和全镇各兄弟学校一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配合中心学校的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
一、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这项课题的认识。
自从中心学校确定在全镇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之日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贯彻了上级的会议精神,组织大家围绕关于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这项课题研究。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它不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家长、教师的共同需要。
二、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机构。
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认为要把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起来,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领导机构,因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知识水平较高的王典红老师任副组长及咨询老师,各班主任老师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布。
三、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
为了使受辅导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准备了一间室内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标准较高的一间教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室。此室建好之后,我们在此进行数次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十几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答复,几十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每次辅导都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在这里学生学到了怎样做人,学到了怎样求知,还学到了怎样健体和审美。
四、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箱。
咨询信箱做得美观大方,规格较高,安装在辅导室门边,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把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两年来,共收到学生的咨询信件达200多封以上,我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利用课间操时间及辅导课及时把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答复。
五、充分发挥了校内墙报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宣教作用。
为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及时教育,学校做到各班有班刊,学校有校刊。能把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能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和各班的班情的变化进行更新和改版,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点出现象,使学生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方向。
六,抓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开展学英模见行动及“远学洪战辉,近学申金凤”活动中,并结合我校的典型人物曾婷进行学习,曾婷是我校上届六年级一位女生,历年担任班长,是本镇“十佳”学生之一。她个子矮小,身体并不强健,家庭条件极差,但她能战胜一切困难,刻苦学习,成绩年年优秀,在家是一位小管家,在班上是一位好干部,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一位好助手,学校抓住这位典型,号召全校学生向她学习,使有困难的学生能勇于去战胜困难,不愿学习的也想认真去学习知识。让典型的力量得到应有的发挥。
七、抓受挫折学生的心理转化。
学生受挫,人之常情,学生受挫以后一般情绪低落,心态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受挫的学生呢。为此,我们做了专题研究探讨,我们的想法是,首先要仔细观察受挫学生的反常现象,并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然后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其倾吐内心的痛苦,解开心理上的疙瘩。
八、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力军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活动课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延(1963- ),女,河北冀县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北京 10001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35-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面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高职生的现状,开设心理健康课已成为实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心理健康课都采用以心理健康知识来结构内容的大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也有学校采用以大课堂中的理论讲授为主、体验式互动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然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并不应该是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标,现代教育也早已摒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活动课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观众,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应针对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都应以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切实提高为目标。
2.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充分浸泡于课堂教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彼此分享、相互启发,教师总结、提升,学生在情感层面、理性层面都能够有所收获。
3.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团体心理咨询是面向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群体开展的心理咨询,一般人数在10~15人,采用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等形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促使群体成员相互影响,获得感悟和心理成长。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内容
心理健康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跨越职业的素质和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获得自我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二十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专用教室为教学环境,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引导、促动,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获得体验、感悟和成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活动课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教师促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建立关系,布置活动环境, 宣布活动规则,按需要安排热身活动等,目标是营造活动气氛,将学生带入活动情境,指引活动方向。其中布置活动环境是指教师对活动桌椅、教室灯光、舞台、幕布、音乐、活动道具、教学用具、教学设备等的布置。(2)学生活动体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心理健康课的活动是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自我体验活动、自我探索活动、相互影响活动等。其中自我体验活动有小拓展、角色扮演、快乐芯等,主要帮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感悟;自我探索活动有绘画、纸笔活动等,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相互影响活动有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等,帮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获得成长。(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在分享中获得启发与释放。(4)教师总结提升:是指教师对学生分享的感受、感悟进行总结和深化,引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使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把自己的体验、感受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生活。(5)课外延伸: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扩展阅读、看心理电影、完成作业、课外思考与实践等,促进心理健康课向日常生活的延伸。
高职心理健康课作为必修课,适合安排在学生刚进入高职的第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30学时。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本文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的实施为例,谈谈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
针对学生刚刚进入高职新的学习环境,心理健康课安排了“融入新环境”的内容,课堂活动是这样实施的,首先由教师按上课人数将座椅摆成一个大的圆圈,每个座椅放上温馨的靠垫,学生入座,课程开始,由任意4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叫出同学的名字,据此全班分为4组,接着教师宣布活动规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破冰活动“同舟共济”,小组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成员要协商策略,并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这就促进了小组内部的熟悉程度和相容性,推动了学生融入新环境的进程,通过给小组命名、在小组活动规范上签字,使学生建立归属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进入大学,你的心情还好吗”,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由各组派1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学生分享了迅速融入新环境的方法,也表达了不少失落与不适应,各种情绪得到释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面对失落与不适应的对策,大家的分享起到了相互启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出适应的定义与适应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适应的核心“调整自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只有主动积极地调整自己,才能让自己的需求在环境中得到满足。最后,教师留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心理适应力测试,进一步评估自己的适应力,并主动结识一个人,或主动认识一个新地点,下次课交流。这样,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即能够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觉察进入高职后在适应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积极适应新环境,并学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断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
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活动,获得体验和感悟,又在此基础上得到知识、理论的提升与指导。与直接灌输知识理论的课程模式比较,活动课能够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对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探索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变以知识结构教学为以活动贯穿教学;变标准班教学为二十人左右小班教学;变教师传授知识为教师引导、促动、总结、提升;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程考核注重过程化、全面性;教学环境实现专业化、整体性,通过实施活动课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需要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情绪调控等各方面获得心理的成长;作为青年初期的人,他们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引导与交流;作为高职生群体中的成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这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抹掉的痕迹;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使高职生比本科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信力的危机。因此,高职学生会面临更大、更多的心理冲突,他们更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更需要学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学生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了有关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等内容。
2.课程教学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知识来结构内容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往往从概念讲起,讲授理论,列举实例,较少安排课堂活动,学生课堂参与较少。活动课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为例,整体设计以“我与环境”为主题与线索,分为初始课、主题活动课、回顾课和结束课四个模块。初始课用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用于帮助学生融入高职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约定课程活动规范,并提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了解学生、评估课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职生活”引出“我与环境”的主题。主题活动课是心理健康课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环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对环境”。“环境中的我”部分帮助学生觉察自我、提升自信,分为四个任务,即自我面面观、我是独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义。“我面对环境”部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绪,学会应对压力,分为四个任务,即交往有方法、感恩与宽容、积极与乐观、压力我应对。回顾课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促进心理健康课向生活的延伸。结束课主要用于效能评估,学生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提取课程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要完成任务、实现每个模块的目标,都是通过进行每次课1~3个活动来实现的。
3.活动课教学全过程师生、生生之间充分互动。不是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就健康,心理健康课需要学习者直接参与活动,获得体验、感悟,直接接受教师的引导、反馈和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理论,更能够获得情感体验,真正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4.课程教学以二十人左右的小班为教学单位。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是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以100~200人为教学单位,看似效率很高,效益很好,但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做自己的事,或者学生只是作为看客,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并无效率与效益可言。
二十人左右的小班教学看似成本较高,但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能够较为全面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了学生活动参与度,以及活动的覆盖面,实际教学效益远高于大班教学,学生的相关素质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真正的核心,并且随着生源的逐渐萎缩,小班教学是可能实现的。
5.以专用教室为教学实施环境。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对教学环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学环境要能够营造活动气氛;第二,教学环境要能够方便活动实施;第三,教学环境能够提供活动道具;第四,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这就对专用教室的色彩、灯光、桌椅、舞台、环境布置、教学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情况,学生的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心理情景剧表演、学结报告等所体现的对相关困惑、问题的思考、心理成长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过程化考核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参与课程。
五、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学生的课业成果能够反映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较好的理解;学生喜欢活动课,愿意参加课堂活动,对专用教学环境满意,认为参加活动课学习收获更大。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活动课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与先进性,对于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程,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普遍意义,特别适用于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课程。
关键词:六环节;教学模式;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40-01
“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生问师答,定向释疑——盘点收获,拓展提升——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小组评价,师生反思”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感悟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有备而学。
数学课的引入我们用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也可以用知识间的类比或用一些计算题引入新课。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任务。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简要复习已有知识,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以吸引学生高度注意。接着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目标或默记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心中有数。
感悟二: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简化知识结构。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于课前预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编制预习问题:预习问题的编制必须涉及本节课所有重点,可以以填空、选择、叙述、计算等各种形式出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的衔接,搭建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2.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采用编制错例法。在学生预习新课时,有好多内容学生往往感觉到会,却做不对。对这种“会而不对”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份编制错例:某某同学在解答某某问题时,是这样进行解答的……他的解答正确吗?有什么错误?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错误?这种做法来源于学生,又返回到学生中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前自主预习: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对有疑点的地方作一标记,为合作预习作好准备。
合作预习:合作预习是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组员将自己在预习中的疑点提出来,组长对组员所存在的问题整理后,开始帮助组员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因为合作预习时间毕竟有限,而我们的小组都是4人一组,在每组中应有正副组长,如果课前预习存在问题少,那么就由正组长组织小组共同学习,如果问题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不完,组长就应将问题整理后,将小组按所提问题分为两块,一块由正组长负责解决,另一块由副组长负责解决,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提高效率,真正起到兵教兵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迅速发现各组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这样在检测时哪些内容应该强调,教师会心知肚明。
检测预习效果:教师通过对合作预习的巡视,对简单问题只作检测,而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一定要多加强调,可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对所研究的这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疑惑。在数学中,课本上往往会给出结论,而对结论并不作证明,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探究过程和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依据这个法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想象,提出问题。
感悟三:生问师答,定向释疑——紧扣课标,重点指引。
数学由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根据我的实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一问一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解决。我的做法是: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根据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层次地列出来,对每一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先解决,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精讲。
数学课中前后知识的生成不是很明显,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一问一答,解决的办法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组交换解决。还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剖析解题思路,完善规范解题步骤。点拨每一解题步骤应注意的问题,达到知识与方法的升华。
感悟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小结,整理本节课所学概念、定理、性质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运算过程进行概括。
感悟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重视学法,培养能力。
用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题目进行检测,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概念、公式、性质应用,解题过程中强化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
感悟六:小组评价,师生反思——吾日三省吾身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结构
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完善和创新,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努力构建科学、生态、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感到美术课教学必须“活”,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必须体现实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的魅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着力体现本质上的转变。通过长期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中应坚持以下五个要点,这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导入,巧激趣
美术新课的导入首先是“抢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欲望。但在导入设计上一定要注重一个“巧”字。在课前,设计好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方式,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吸引、启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诱导,细感悟
美术课堂教学仅仅让学生具有直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由感性到理性,使直觉上升为感知和感悟。同样面对秋天的景色,不同的人的感悟是迥然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月是故乡明”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没有感悟,就不可能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来。感悟不独特,就会出现千文一面的现象。那么,如何诱导学生的感悟呢?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感知―感受―发现,是一个不断提高、逐步深化的反应链,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发觉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美术创作的兴趣,创作出生动、新颖的作品来。
三、强操作,重体验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现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这充分体现了操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获得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
四、准评价,速反馈
学生操作体验的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需要准确的评价和及时的信息反馈。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很精彩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送上恰如其分的表扬,一句句真诚的鼓励和赞赏,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课堂的师生交流中,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是所有的表现或发言都能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学生遇到困难或未达到训练目标时,教师不急不躁。要充分发挥评价语的启发诱导功能,通过中肯的修正式评价语把学生的语言纳入更准确的轨道,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经历自悟自得的过程。
五、全面总结,细心反思
作为美术课堂教学,我们不仅要进行过程实践,同时还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这种总结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
首先,反思教学能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突破口。其次,反思教学能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再次,反思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己。最后,在不断尝试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了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结构中坚持“激趣导入、诱导感受、操作体验、评价反馈、总结反思”才算是完整的课堂教学,也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上周紧张的期中考试和改卷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已经公布之后,仔细看了我所任教班级的地理学科成绩和我所任班主任的12级4班的总体成绩,心里很有感想,现将本次考试的所感所想逐一记下,以之警醒自己!
一、对地理学科的感悟和反思
我所任教的2班、3班、4班、5班和6班的地理成绩,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针对学校制定的四级学业目标,完成情况最好的是5班,其次是2班和4班,3班和6班再次之。在特优目标这一项上,5班最突出,其他班级都有差距。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仔细思考,窃以为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和我本人有很大关系。也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有些许关系。
在上课备课这一环节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每一节课提前准备,备好课程的各种环节,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预设好各种学生的活动环节。这是我备课的内容,以上的各个方面,有的是工整的体现在被课本上,有些是规范在教材上做好设计,还有一部分需要在课堂探究和同步训练中体现出来。但是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各种教学环节的预设就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有的班级完成各个教学环节任务之后,学生的课堂效率高,自我掌握能力强,课堂效果就高效,反之则不理想。
对待课后作业的检查落实方面,小组课堂合作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检查落实有待继续强化。课后的复习巩固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有时候课后的自我复习巩固比课堂上的45分钟更重要。这方面检查的力度不是很及时,更谈不上有什么高效了。因此,下一步的检查巩固工作亟待加强。这一工作得好好发动课堂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既要做好表率,又要做好对其他同学的监督和要求,督促他们完成课堂任务、巩固任务等等。
二、对12级4班的反思和感悟
12级4班各个学科的四级目标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我认为原因应该在以下方面:
1、课堂学校效率相对较落后。
2、课堂纪律存在问题。
3、课下的复习巩固没有做好
4、检查落实不到位。
5、学生的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落实意思不强,导致学习整体效果不理想。
6、家庭作业的作用不明显,检查落实不到位。
三、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做法
1、强化课堂小组的纪律关系,强化小组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小组六人既一人的意识。强调集体意识。
2、加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3、加强班级小组个人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性,充分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左的合作管理中。
4、加强各个学科的课下复习巩固的检查力度,力争让学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力争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完不成今天的任务决不罢休”的意识。
四、针对任教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充分备课,做到差别化备课,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所不同,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层次的要求。一次促进课堂的高效、愉悦和实效。
2、加强课后复习巩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能力;自主;合作;反思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多种语言学习运用能力策略就是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这些学习能力培养应该在围绕“自主学习和多元探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有效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思维方法,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去阅读感悟,多引导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阅读感悟和质疑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语言学习认知过程,鼓励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疑难来进行大胆质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就是在激发他们学习潜能和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自悟的学习过程。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运用自主阅读的形式来感悟文章表达内容,建议学生能够运用文本中的词汇或者短语来概括表达主题。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能够围绕“Reading A”中的思考习题来进行重新理解感悟。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更利于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合作表达运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是学生深化学习过程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的目标性;另一方面,能够丰富语言学习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运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合作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理解记忆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运用能力,更能够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理解感悟。对此,教师应在选好任务学习话题的基础上,注重合作探究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和习惯,运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角色表演等形式来予以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反思能力
在学习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定会有许多感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供必要的总结表达平台,允许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这种总结反思,不仅能够使得他们对文本学习留有更深的印象,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语言学习思维,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语言知识获取必不可少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需要出发,运用灵活性的教学思维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反思运用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习惯,要求学生能够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予以反思。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来呈现自己的学习理解过程,能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思维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上述三种学习能力,就是要在围绕学生语言学习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参与课程学习。学生三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课程教学任务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3]叶小群.英语课堂小组讨论调控策略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研究,2009.
[4]王燕萍.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