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旧城改造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位于古县的中南部,镇区供水工程已经运行三十多年,设施老化,压力不足,漏水跑水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旧县镇区多年来不断发展,部分住在地形较高的岭上居民,用水极不方便,吃水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供水改造工程。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原有水源4处,1号水源为镇南边旧县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2号~4号水源为南边皂角沟上游0.8km的3处泉水,镇正南边高地建有1座容积80m3调蓄水池,以及引输水管和供水管网。根据镇区建设规划,结合工程实际,本次确定的改造内容为:1)1号水源改造:更换1号水源的水井抽水设备及压力管0.502km,将水提到旧县镇供水站调蓄水池;2)新建旧县镇供水站:位于镇南边偏东高地,修建300m3调蓄水池、加药消毒室40m2及其辅助设施,以及在2号水源的引水管设分水后,安埋0.134km引水管,供到新建调蓄池;3)改造3号水源工程:从镇府正南1.2km处旧县河尸.岸2号泉水引水,需修建引水口和引水
2乡镇概况
古县全县设7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9万人,总面积1206km2,耕地面积61.69万亩。全县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杂粮、核桃等,全县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有部分矿业、焦化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旧县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庄,总人口2537户10511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39865亩,具备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位于旧县镇附近区域,依据古县2013年经济计划统计资料,旧县镇区及驻地单位总人口数为7020人。区内耕地面积1.42万亩,当地农民以种植大田粮食作物为主,部分村庄有冶炼、制造副业。当地农业总产值每年5114万元。人均年收入7103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3自然条件
3.1自然地理及地貌旧县镇附近区域面积小,地形变化大。地面高程在788m~884m之间,自然坡降为1.79‰。工程区位于吕梁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边缘,整个区域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属涧河南支流域。地表为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层。区内境内山脉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境内有涧河、蔺河、蔡子河、刘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蔺河为沁河支流,其余为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水资源存储量较少。
3.2水文气象工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境内年平均气温11.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境内测得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23.4℃。古县总热量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达2278.8h,日照率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终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83d。降水东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mm,降水季节间分布极不均衡,60%集中在7月~9月三个月内。
4现有供水工程概况
旧县镇位于古县的中南部,镇区供水工程已经运行三十多年,设施老化,压力不足,漏水跑水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镇区不断发展,部分住在地形较高的岭上居民,多年来用水极不方便,吃水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供水改造工程。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现有水源4处,镇南边旧县河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镇南0.8km处泉水1眼以及镇政府南1.2km处泉水2眼(管道损坏不用),容积80m3调蓄水池1座,以及引输水管和供水管网。
5工程建设必要性
项目区因受水文、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内水资源充足,主要是供水设施老化,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不便及后患。目前,该地区的可供水能力不能达到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同时管网老化严重,蓄水池地形偏低,部分居民经常有水龙头而放不出水,有时能在后半夜接水,用水极不方便,也存在贮水时间过长,饮用后得病。因此,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已经把改善供水紧张的局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当作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饮用水的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1水源条件充足旧县村南地下水埋藏深度适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根据已有成井的情况,出水量在20m3/h,且有泉水3眼,出水量分别为8m3/h,5m3/h,5m3/h。如加以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其水量完全能保证该区的用水需求。
5.2政府积极推动当前,各级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水源区与受益区均处于古县旧县镇境内,大大地减少了跨地域引水的矛盾,且旧县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程十分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极大的推动了此项工程的发展。
5.3群众大力支持解决当地饮水问题的工程是当地群众盼望已久的工程,群众有极高的热情,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该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5.4施工条件便利工程区比邻大运高速公路、309国道贯穿全镇,区内乡镇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水、电、通讯均可在沿途解决,施工所用材可从本县或临汾采购,施工条件便利。
6效益分析
本供水改造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群众避免了因集中供水老化供水不足以及饮用不合格水引起的各种疾病,减少了购水和医疗费用的开销,增强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了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6.1经济效益分析1)效益计算。a.节省医疗费,每人每年按80元计算,共节省支出56.16万元。b.减少了买水的开支,每人每年按120元计,项目区共节省水费支出84.24万元。c.总效益。由以上两项得总效益为140.4万元。2)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为584.07万元,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进行经济分析时的投资调整为408.85万元,建设期为1年,固定资产形成率为70%。3)费用计算。根据《方法与参数》及有关《规范》,供水费用一般由年折旧费、年管网基金、水源及水资源费、燃动费、药剂费、工资福利、维护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共9项构成;根据国家规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折旧费率为3.84%;按规范规定供水项目取2.4%大修理基金费率;根据有关规定,管网基金提成率为管网总投资的7%,考虑到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不计此项;按照有关规定及具体运行情况,取水资源费及水费为0.1元/m3;电价为0.49元/度,该工程年用电量为6万度。该工程不进行净化处理,故药剂费该项取为零;按有关规定及本工程的实际需要,拟定总编5人。拟定人均年工资及办公费1万元;工程维护费主要指固定资产的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经常性的维护修理费,维护费率取固定资产总价值的1%;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是指为本工程生产运行所发生的费用,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参照已成工程,费率取为生产要素成本的3%;经计算总费用为39.9万元。4)计费水量。年供水量为12.4万m3,年计费水量为12m3。5)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计算的基准点定在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效益费用均按年末发生,工程经济使用期为20年,投资期为1年,经济计算期为22年,社会折现率为12%。计算结果为:效益费用比1.65,内部回收率28.7%,经济净现值504.78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6年。
6.2运营水价计算
[关键词]历史文化片区;工业遗产社区;针灸效应;旧城再生
1、谋求出路――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改造的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旧城更新领域都试图用“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的一套规划方案”来达到一种理想的终极目标。即使有一些针对工业遗产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往往只是从商业价值出发进行开发利用。但是这种强调物质空间,经济利益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利益的整体性。因此,“城市针灸”这种新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摸索而产生。它将会给旧城再生带来全新的方向。
2、现实困境――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的难点和特点
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和历史人文单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因此,这些建筑本身和其周围环境,对人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是最大的消极空间,浪费了土地资源。
3、可行之道――城市针灸效应
城市针灸是一种“催化剂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更新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小尺度介入,激活城市潜能,带动周边环境的持续性发展。小尺度的选取具有三个前提:第一点,改造地点、改造方式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点,具有扩大影响面和后续持续跟进的能力。
4、行动探索――以济源市奉仙观粮仓片区的旧城改造为例
4.1项目概况
(1)区位背景
基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位于黄河北岸,北隔太行与山西晋城相接,西临王屋山,南临洛阳,东接焦作。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自古就有豫西北门户的称号。
(2)基地内部概况
基地位于济源市的老城区,距离济源火车客站1公里,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济渎庙500m。基地约6.48公顷,以北是城市的次干道――北海大道,西南方向是荆梁街,以东是民族路。基地内部主要是以回民居住为主,在西南还有一大片的废弃用地――粮仓,粮仓以北就是著名的奉仙观。
4.2对基地内部进行“辨症”诊断
所谓“辩证”,就是基础资料的搜集,以及分析和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与矛盾冲突点,从而概括、判断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首先对基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出基地内部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地块―具有回族特色的回民居住片区、历史保护文物奉仙观片区、废弃粮仓片区。这三个功能代表着基地的三个不同历史文化,但是这三种功能各自为章,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致消极空间的形成。
4.3梳理――架构基地矛盾体系
梳理是以城市针灸为导向的旧城更新方法中承上启下的一步,即对辩证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包含多种可能性当中进行取舍和博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同时根据不同程度和轻缓顺序对关键点和路径进行分级排序和系统架构,从而为下阶段的实际操作和分阶段实施提供依据。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总是要确立基地改造的初步目标:
1)疏通基地步行交通,与城市步行系统建立有机联系。
2)清除基地滞后功能,引入与文化内涵相符的服务业。
3)考虑到基地丰富文化内涵,我们将规划改造目标定位“展现城市风采的文化门户和融汇多种机能的活力中枢。”
4.4 论治――小而灵活的改造方式
论治,又称为“施治”,是根据辩证以及梳理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小规模经济改造,是一种适应性改变,易为城市居民(或单位)接受并能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来。 这种带动居民自发性的改造能更好的带动下一阶段的改造。
在这个阶段,主要围绕改造第三个目标,主对奉仙观周边环境/废弃粮仓/空闲空地等主要节点进行改造。同时,考虑到三者之间所处的时代、地域和使用者的要求不同,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创造出相对独立却又有机联系的城市空间。
同时,随着奉仙观周边环境/中央集散区初步改造成功,打造成为济源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一直,引导回族居民区逐步拆除违章建筑,改造成具有回族特色的民俗商业街。其二,恢复奉仙观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并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参观。
5、总结
城市针灸的运用于旧城改造,尤其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旧城,将其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来寻找城市的顽疾,以具有实践性的小尺度设计手法来激发城市的潜能,以具有动态性的阶段性实施来促进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成本的减少和保持当地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可.复杂之道-探求一种新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第六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
[2]蔚枫睿智.基于“城市针灸”的旧城更新探索――以宜宾旧城滨江带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 .室内设计,2011,(1):59―64.
[3]张晓.浅谈“城市针灸”[A] .华中建筑,2012,10―0023―03.
[4]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5):7―11.
论文关键词:城市污水,移动流化床,除磷,升级改造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process,SCBP)又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reactor,MBBR),由挪威KaldnesMijecp teknogi公司与SINTEF研究所共同开发,目的是在原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高负荷率、增加脱氮除磷的能力[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悬浮填料生物膜处理工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而A2/O工艺作为传统工艺,随着对脱氮除磷指标的日益重视,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A2与MBBR复合工艺在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可行性逐渐得到证实[2-4]。但是,现在大部分研究重点在于其脱氮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地去除效果,而A2/O工艺除磷效果不佳[5]。本文就在对该复合工艺在中试中的除磷效果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工程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1 原水水箱(water tank);2厌氧反应区(anaerobic reaction zone); 3缺氧反应区(hypoxic reaction zone); 4好氧反应区(aerobic zone)(MBBR); 5沉淀池(sedimentation tank);6硝化液回流泵(nitrification return pump);7污泥回流泵(sludge return pump); 8空气压缩机(air compressor); 9搅拌机(Mixer);10气体流量计(gas flow meter); 11转子流量计(rotameter);12阀门(valves); 13 曝气头(aeration device)
图1 试验装置示意图
(Fig.1 Flow chart of experiment devices)
中试规模试验工20m3/d。工艺流程图见图1,厌氧反应区接受来自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在该区域完成磷的释放;缺氧反应区,接收内部硝化液回流,主要作用是反硝化脱氮;浮动填料放在好氧反应区内,投加比例为10~20%,浮动填料为大连宇都环境公司生产的黑色纳米配方技术改性的生物载体,直径为10mm、高度为8mm的圆柱形填料,内部由三个翼板构成,外部布满凹槽,比表面积为500~1100m2/m3,密度接近于水,反应器底部安装一个微孔曝气装置化学论文,其主要作用是降解有机物,去除COD、硝化以及磷的吸收。
1.2 试验材料
试运行阶段采用人工配水,是由葡萄糖、淀粉、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铵、硫酸镁、碳酸钙、氯化铁等配制而成;正式试验用水取自营口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分配井。具体水质特征见表1。所用悬浮填料为大连宇都环境公司生产的黑色纳米配方技术改性的生物载体:直径为10mm、高度为8mm的圆柱形填料,内部由三个翼板构成,外部布满凹槽,比表面积为500~1100m2/m3,密度接近于水。
表1:进水水质
Table 1: Influent quality
指标
pH
COD /mg·L-1
NH3-N /mg·L-1
TN/mg·L-1
TP/mg·L-1
试运行阶段)
7.0~7.5
307~400
30.63~45.62
30~50
3.2~8.1
正式运行阶段
6.8~7.5
248~390
28.62~36.85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湛江;城市空间;开发策略
Abstract:Forsomehistoricalreasons,theconstructionofurbancenterinZhanjianglagsbehindthedevelopmentofthecity.Basedon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realisticconditionsofcityspaceandurbancenterinZhanjiang,thisarticlewillcomeupwiththeconstructionspheresandobjectivesaswellasdevelopmentstrategiesofZhanjiangCity.
Keywords:urbancenter;Zhanjiang;urbanspace;developmentstrategies
1城市中心区的相关内容
1.1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复合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集中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风貌,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现代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城市中心区衍伸出多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如城市闹市区,中央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动区。这些不同概念的中心具有不同的功能内涵,在空间上有分有合。城市中心区往往是承载多种功能的区域,比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叠加。因此,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1]
1.2城市中心区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1.2.1品牌效应。城市中心区往往集聚着城市最重要的商业、办公、公共文化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场所反映了城市风貌、承载着城市文化,保存了城市信息,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名片。
1.2.2集聚和辐射效应。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地。资源聚集所带来的乘数效应扩散到周边区域,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幅射带动作用。同时,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中的极核,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
1.2.3服务效应。城市中心区是行政办公、咨询服务和商业、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承担着对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服务功能。有些中心区也是城市交通枢纽或交通换乘中心。
1.3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有三种基本模式
1.3.1在原有旧城中心区基础上继续发展
城市用地由原有城市中心区向外拓张,城市中心位置没有太多变化,旧城中心区以改造更新为主,以适应新的形式。
1.3.2新建区域与旧城中心区形成复合型中心
城市原有中心区由于空间局限或者出于城市保护的需要,难以作出改变。为适应中心区继续发展的需要,在旧中心周边新建一些设施,形成复合型中心。
1.3.3新建城市中心区,代替旧城中心区
由于旧城改造困难或城市发展政策等原因,对旧城中心区停止建设,着力发展新城中心。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中心区转移后,旧城中心区环境改善,原有中心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二是旧城中心区随城市中心区转移,中心地位被取代,逐渐衰落。[2]
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小,以单中心为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功能复杂,单一城市中心无法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所以形成以主、副中心相互渗透的多中心模式。
2湛江市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进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我国大陆最南端,居粤、桂、琼三省交汇处。其三面环海,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3]
湛江现在的城市格局的是历史形成的,也与历次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直接相关。
近代城市形成:
湛江市城市形成较晚,主要城区赤坎原为小商埠。1899年,法帝国主义入侵,建立租界“广州湾”。在殖民时期,湛江形成了外国人聚居为主,以霞山为中心的商埠和中国人聚居,以赤坎为中心的老城区。
城市扩展:
解放后,湛江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区确定为有港口的霞山,形成了解放大道和人民道两条城市中轴线,初步形成了霞山赤坎南北双城的基本格局。1973年,湛江港大规模扩建、南海石油西部公司基地、湛江远洋渔业基地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设,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除原霞山组团外,增加了赤坎组团和调顺岛组团。
城市基本成形:
1983年湛江地、市合并,1984年湛江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设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南油基地为主体的坡头组团,确立了以霞山区、赤坎区、经济开发区、坡头区、调顺岛等五片区为组团。随着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湛江市初步形成了环海式组团式空间格局。
从湛江城市空间发展轨迹来看,湛江没有形成相对较集中的中心区域,这种空间格局延续至今,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
(1)霞山区和赤坎区基本上是两座独立的小城市,各有自己的区域中心;市级行政办公地点分散,市委、市政府处于赤坎,政协和人大位于霞山;坡头区主要集中布置了南油公司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与主城区隔海相望,形成了小而全的局面。城市缺少以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统一功能体系。
(2)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密集,目前城市建设,很大部份都是集中在霞、赤两地旧城区中进行。在旧城区见缝插针式的建设,造成了旧城区越来越拥挤,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被破坏殆尽,旧城改造成本不断增大。
(3)新城区在原有旧城区基础上向四周摊大饼式的建设,使新城区整体景观缺乏应有形象。一方面,彼此分散的公共设施没有形成整合的态势,造成没有“统领”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中心。另一方面,城市缺少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场所,使城市形像缺乏特色。
(4)旧有的城市中心如霞山,赤坎偏于城市一隅,两区的中心相隔近20km,目前主要通过棋川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相联系,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把整体的城市内部的高频率、短距离人员、物资流动分化为两个以上独立的市区之间的流动。其结果是限制了整个城市内部的流动,并造成城市内部运输能力的相对利用率降低。
(5)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霞山、赤坎之间,在空间上是湛江市的中心位置。但由于开发区规划管理是由开发区政府独立行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亦由于其性质而与总体规划相悖。管理体制的脱节和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发展方向的矛盾,令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缓慢。[4]
3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区位和建设目标
3.1对上层次规划的引导分析
《湛江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提出:城市总体发展确定为环海湾拓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海湾型的“片区+组团”的结构形态。
该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中心城区,增加中心城区幅射能力,缓解老城区拥挤状况,拉动城市整体发展,改变城市面貌。这对于湛江中心区的选址提供了指导作用。
3.2中心区区位和范围
城市中心区范围确定为北至龙潮东路,南至乐金路,东至海边,西至开发区边界;中心区以人民路为南北轴,乐山路为东西轴,形成以乐山路三帆雕塑为中心的“金十字”。区域面积约为4km2。
城市中心区具体区位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政策优势: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以促进本区开发建设。
(2)区位优势:本区位于湛江市城区中心位置,南北与霞山、赤坎为邻,东面经跨海大桥与坡头区相连。
(3)交通优势:本区距离机场、火车站、港口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优势明显。东西向的乐山大道、海湾大桥横跨本区,南北向的人民大道、海滨大道贯穿本区,这些道路方便了本区与市内外的交通联系。
(4)用地条件:该区域土地储备充足且地势平坦,未开发建设用地主要为荒地、坡地,有利于城市建设。
(5)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该区域道路、电信、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3.3中心区建设目标
希若·波米耶在《成功的市中心设计》一书中,认为一个成功的市中心应该是“健康而有活力的市中心”,“充满着生活,情调,变化和机会”。
湛江市中心区未来是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形成“一核、两轴、多区”的空间结构,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1)未来的中心是城市多中心体系中的一极;其建设目标之一是形成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
(2)营造城市活力之都,鼓励多样性和功能复合,激发“经济活力,文化活力和社会活力”。[5]
(3)保存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构建具有人性尺度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创造宜人的工作、居住和休闲空间。
4湛江市城市中心开发策略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以塑造有活力、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为开发重点。
4.1政府主导,建设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心区用地控制,对未征用土地应控制其转让,严内私人建房,对已转让土地,限期开发;二是高水准编制中心规划,对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采用国际招标方式、扩大中心区影响;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4.2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中心
湛江在中国的城市群中是极具特色的北热带海滨城市、港口城市;既是一座具有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城市,又传承了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法国风情的殖民文化也在城市肌里上留下了烙印。城市中心区应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在轴线营造、标志性建筑、空间营造、重要街区和主要的节点等方面体现这些独有的文化特色,建设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
4.3处理好中心区开发与老城区建设的关系,明确城市各组团功能,形成有机统一,有序竞争的主、副中心格局。城市中心区作为湛江市的行政、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信息中心,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和东海岛各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的区级中心,形成有机统一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避免城市空间的过度密集,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心从本质而言是资源聚集的反映,有必要引导全市的主要商务办公集中于中心区范围内,促成中心区开发的集约和聚集效应。
4.4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土地价格杠杆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中心建设以办公设施、酒店及零售等服务设施、展示会议中心,以及居住设施为主,因此中心区建设用地以公共设施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而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共设施用地占19.61%,住宅用地占25.5%、用地比例较低,需要作出调整。运用地价杠杆调节上以形成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具体操作上可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商业、办公、金融等服务业态调整。
4.5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和改造位于中心区域的“城中村”。
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目前有一大部分为霞海村、龙潮村等村集体用地,区域内农民自建住房较多、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不利于中心区开发建设。根据“城中村”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政策,采取拆、改、迁、留并举的改造策略,以就地环境整治,合理利用保护,局部拆除改造和基本拆除新建等不同形式,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差距、改善环境、转换土地所属关系,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为市中心区的开发提供土地储备。
4.6梯次开发,采用中心开发,后周边开发,先公建,后商业开发的建设秩序。
中心区开发采取梯次分级开发。由人民路、乐山路向两侧开发,由赤坎、霞山老城区向新片区开发是比较好的开发路线,这样也有利于配套建设实施与延伸。开发项目上,以公共建筑、公用设施为拉动项目,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商业开发价值,实现滚动发展。
4.7开发模式选择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模式有两种。涉及公共利益较大的公共设施,文化体育设施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开发模式;商业、房地产及一些基础设施可以采取公共和私人联合开发的模式。中心区的开发应引进战略投资商、采用联合开发的形式、以提高开发品质。
综上,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区块的发展是非均衡的,湛江中心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极点,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国家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相继落户湛江,以及湛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经济支持。明确中心区的发展目标和采取适当的开发策略,以及政府的引导调控力度将成为中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明.从“DOWNTOWN”到“CBD”—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1999(1):58-63.
[2]宋云峰.中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Z].2003.
[4]万向东.CBD与湛江城市建设[J].
[5]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7.2.
关键词:城市规划;介入性;文化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12-01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化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旧区在进行改造,城市规划设计变得更加重要。人们日益关注城市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许多城市新区的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价值观也不断更新,这样一来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也就显得更加突出。
一、国内旧城区规划改造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都在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领导在介绍自己所在城市时非常骄傲,有两、三千年的建城史,却无法看到这个城市的历史痕迹。城市环境基本是一个人造环境,是人类与环境在特定空间地域的有机结合和对立统一,这就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依赖性。目前,城市的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原因是,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有的城市在容易发生洪灾的地方填河变路,按理泄洪疏导都来不及,却填河变路,这是违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最终只会导致文化遗产缺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介入性设计
介入性设计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一种最微小的干预程度,精微,精巧,精准的设计来实现设计的目的的间接性设计,是以非完全开放的方式来打破原本的面貌。
介入性设计的优点就是损伤小,副作用少,效果好,并且用尽量少的资源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优点在旧城区规划改造中表现为避免浪费有限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对城市本土风貌,文化特色的破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包容性,贴近人们的生活。
三、介入性设计在旧城区规划改造中的运用
介入性设计由于介入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就是指空间上的介入,在不打破原本空间规律的基础上的介入;间接介入就是指思想文化等的介入。
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旧城区中,有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由于建筑老化,就提出拆迁计划。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局部的介入而非大面积的拆迁,来保留城市的传统文化建筑,如安徽的木雕楼,雕工精细,历史悠久。我们可以对朽烂的部分进行修补,不要改变它原来的面貌。局部性的改造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这就是直接介入性设计。间接介入在建筑设计中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保留和延续,对于已拆迁的老城区进行重建,但不脱离当地风俗文化特征。
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利用当地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来解决问题。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已成为人居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也可以介入性的看待这个问题。通过搜集雨水及再回收利用的水制造水景,有的再回收利用的水没有达到饮用水标准,可以用来制造水景喷泉、浇灌植物等。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雨洪搜集、水质净化来补充人们日常用水。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也可以用到介入性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废弃材料来设计一些雕塑、道路功能指示牌等,既可以满足原本的功能,节约资源,又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当中有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包容,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方法来解决,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结语
本论文主要从加强旧城区规划的方面论述缓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丢失和环境资源破坏一些问题。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如果这些建设无续发展就会反过来制约城市的发展,想实现城市有续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些可以缓解或者解决其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介入性设计。对各项建设项目做到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有限资源,做到城市有续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2]苏秉公.城市的复活.文汇出版社,2011.8.
在治理易于污染的城区明渠的简单做法是将其覆盖,明渠转暗,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对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有一定的益处。但在盖去明渠的同时,也埋葬了一种城里人能体验到的自然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填埋排水渠的历史之后,已开始回味明渠的意义,并重新考虑明渠的设计,成为城市难得之景观(Thayer 1989).
起湾道排洪渠的南段已覆盖(图10),而北段尚为明渠。建议不再覆盖。在可能的情况下打通已覆盖的暗渠,使之与现有明渠连为一体。
(b)节制使用工程措施,还水道以自然本色
目前,国内对城市河渠的工程处理基本上都是水泥衬底和驳岸,裁弯取直,这似乎对排洪排污有效,但实际上这种工程措施是落后的。目前,国际先进国家已普遍反对河道治理的这种工程措施,包括美国洛杉机河流治理,都强调还河道以自然本色。拓宽河道使之成为一个水-湿地-旱地生境系列综合体,节制地使用钢筋水泥,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第一,减少工程投资;
第二,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净化污水;
第三,维护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生境。使垂直的和水平的生态过程得以延续,即可以成为自然水生、湿生和旱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是联系城市各自然栖息地斑块以及于城郊自然基质间的生物廊道。
(c)治理污染,引注清水
除西河外,上述几个水系都已遭严重污染,主要因为城市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所造成(图6)。应设排污管将污水分别处理,同时沟通通水系,引注自然清水,使污水河成为清溪。结合两岸绿化带,使河道两侧成为人们消暑纳凉,闻花香听鸟语之好处去,此也是中山市人民之理想(杨桂濂,1996)。
(2)连接城中残遗斑块
中山市城区目前保留有多个山丘而成为建成环境中的自然残遗斑块,并陆续成为公园绿地。这些绿色斑块象是城市海洋中的孤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图1),与城外自然丘陵山地也没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建立这些联系是中山市整体景观可望发生重大改观的一个突破点。
建立这种景观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a)水系廊道联接城中绿色斑块
以上述水系网络结构为联系,将城中孤立斑块连为一体,形成一种串珠式结构(图7),这就要求城市扩展和旧城改造过程中有意识地留出绿化用地,以保持山体与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如水源于山泉),也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空间。许多生物需要两个以上的生物的生存,孤立的山丘就很难满足这些生物的生存,城中自然就失去"鸟语花香"的生物景观之美。目前景观格局下,通过较少的改造就可使员峰山与北部水系相连;葫芦山、莲峰山与东部排洪渠绿带相联;紫马岭、孙文纪念公园及筹建中的体育公园与白石涌相连。这样,基本上构成城区山水相连的整体景观格局。
通过水系还可以把城中孤峰与郊野整体自然山水基质建立联系。
(b)城区街道绿化作为联系通道
目前城中绿色孤岛与主要街道绿化带缺乏空间联系,如烟墩与城区主要绿化的街道包括孙文西路,光明路等,仅有几十米之隔,却被建筑物团团围住,缺乏绿色的联接通道(图1,5)。绿色被迫退缩到一个令人窒息的极小范围内。应有意识地设计这些绿色斑块与主要街道绿地的联系廊道,并通过主要街道绿地将城区各孤立斑块联为一体。如通过湖滨路可以有意识地将员峰山。逸仙湖和烟墩联为一体,通过延龄路和莲塘路,又可把莲峰山一带与上述绿地系统联为一体(图7)。
这在旧城区改造中显得尤为重要。旧城区融合了中山市城市历史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建筑、习俗,形成了中山市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在旧城区改造中应审慎地加以保护,使之成为中山市有独特吸引力的一部分(吴锐成 1996,方敏 1996,林文辉,1996,鲍文莉,1996)。但旧城区的道路、建筑缺乏适于现代化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合理的规划,其街道狭窄、绿地空间缺乏。应该在保持旧城区原有的文化景观风貌的基础上,扩展旧城区内部的绿地,并通过道路和水系廊道建立旧城区与周围的生态联系。通过改造,使旧城区的传统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过程都得以保持和恢复。
(c)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开辟新绿地
建立城市景观生态连续体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增设园林绿地来实现,这需要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联接点投子,使城市景观格局形成一盘活棋,在中山市有许多这样的关键性部位,经过全面分析可作为新建绿地的部位,对全局景观会有重要影响。
(d)未雨绸缪,在城市扩展中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应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就需要分析景观生态过程,通过其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判别对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 (Yu 1995a-c, 1996,1997)。中山市城区在向东南山地扩展中尤其应注意山地与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为总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象中山市这样的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先进城市,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麽?不应该仅仅增加一两个公园或美化一两条街道,而应把城市放在区域的整体景观基质中,设计城市的景观格局,使之成为区域整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致谢
本研究得到建设部城建司园林处李如生、中山市副市长吴锐成、公用事业局局长陈鹏、市建委副主任扬桂濂、规划局副局长伍瑞家、市园林管理处主任刘炳祥、孙文纪念公园副主任刘锡求等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吴锐成 1996.认清形势,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专题论文集.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8).
吴锐成 1996.旧城更新──一个值的关注的课题.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1-2).
杨桂濂 1996.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实现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69).
叶富强 吴楼 1996. 试论中山市的城市景观风貌.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2-18).
梁焯彬 郑洁艺.1996.中山市城市性质与特色初探.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59-61).
方敏 1996.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旅游·文化功能篇.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6-37).
林文辉 1996. 中山市孙文西路建筑文化及更新的思考.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8-40).
鲍文莉 1996. 中山市旧城区民居建筑形式探讨.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41-43).
Forman, R.T.T. 1987. The ethics of isolation, the spread of disturbance,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M. Turner,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pp.213-229.
Forman, R. T. T.,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rman, R. T. T. and Godron, M., 1986. 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New York.
Forman, R. T. T. 1990.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s: the role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In Zonneveld I.S and R. T. T. Forman eds. Changing Landscape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Harris, L. D., 1984.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MacArthur, R.H. and Wilson, E.. O., 1963.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insular ziigeography. Evolution 17:373-87.
MacArthur, R. H. and Wilson, E. O.,1967.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McHarg, I.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McHarg, I. (1981. "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 Landscape Planning (8):109-120.
Naveh, Z. and A. S. Lieberman, (1983).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pring-Verlag., New York..
Noss, R.H., 1991. Landscape connectivity: Different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In Hundson, W. E. (ed.), Landscapew Linkages and Biopersity. Defenders of Wildlife. Island Press, pp 27-39.
Risser, 1987. Landscape ecology: State of the art. In Turner, M.G.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PP3-14.
Schrieiber, K.-F. (ed.), 1991. Connectivity in Landscape Ec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logy. Ferdinand Schoningh. Paderborn.
Steiner, F. G. Young and E. H. Zube.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1987 6(2): 31-39.
Turner, M. G. (1989). "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0: 171-197.
Yu, K.-J., 1994 Landscape into places: Feng-shui model of place making and some cross-cultural comparisn. In, Clark, J. D. (Ed.) History and Culture. Mississipi State University, USA. pp320-340.
Yu, K.-J., 1995a.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Doctoral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Yu, K.-J., 1995b.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landscapes: concept, method and a case.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informatics'95, . Hong Kong, pp. 396-405.
Yu, K.-J.,1995c.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1 (2): 88-102.
Yu, K.-J., 1996a.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6(5):1-17
Yu, K.-J.,1997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In. Craglia, M. and Couclelis, H., (E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Bridging the Atlantics. Tayor & Francis. pp. 480-494..
图题
图1. 中山市现状景观格局(概略)
图2. 中山市的绿岛景观
图3.中山市道路绿化绿之一
图4.城市边缘所反映城市扩展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缺乏尊重
图5.城中绿岛缺乏与外界联系的生命廊道
图6.水系廊道没有的到维护,生活污水排入
图7. 中山市绿色景观的改进方案之一(概略)
图8. 歧江可将郊野景观引入中山城区
论文摘要:以“长沙市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通过回忆这次课程设计的经过,就自己所参与的程度来阐述一下自己在本次设计中的所学与所得,同时提出与探讨一下该次设计的方案以及对旧城改造的理解。
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两个有关历史文化保护的设计,一个是控规的课程设计“黄沙坪的保护与更新”,而另一个正是这学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的课程设计“长沙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这两个设计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只是一条街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街区的感觉,且其所处位置也较为偏僻,而后者却不同,它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块,是长沙城市老城区的一部分,见证着城市的演进与变迁。在此,我想就我们所参与到的“长沙西湖桥地区的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说说我自己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解和看法。
1前期调查与问题的发现
前期调查对于我们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设计项目的理解和对现状问题的发现。在进行该设计之前,我们曾去过五六次该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并且在设计的同时,遇到问题后又及时的再进行实地考察。
长沙虽是第一批选人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名单中的城市,但其所存的历史文物、历史景点、历史建筑等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几乎都是不成规模的,以点状形式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加之长沙的民居也并非如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竹筒屋、陕西的窑洞、江西和安徽的徽派民居来的那么典型,因此,可以说长沙的老城区是较为平淡的。同时,它又具备许多老城区所都具备的问题:
(1)建筑密度大,房屋密集,采光与通风条件差。
(2)人均建筑面积小,有的十几口人才只有一间30一40mz的房子。
(3)配套设施缺乏,这不仅仅体现在街区的一些服务设施缺乏,如银行、邮政、信用社等缺乏,更重要的是几乎大部分的房子都不具备自己的卫生间,有的甚至连厨房都没有。
(4)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导致邻里交往减少,人情淡薄。由于居住条件较差,原来居住在长沙老城区的,土生土长的长沙本地人许多都外迁了,同时有许多从外地来打工的人因为租金便宜而大量入住在老城区,导致人口结构复杂,并且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5)建筑风貌较差。这一点对于长沙老城区来说应该是个特例1938年的文夕大火,使长沙老城区的很多地方都被烧毁。之后,当地居民的不断重建、改建以及胡乱搭建导致风貌破坏严重。
(6)居民的文化生活几乎为零。从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可知,当地居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除了每天傍晚时分的的社区广播以及特定时间内的一些社区歌唱及秧歌表演外,就只是平常大家聚集到湘江边打牌、下棋、聊天等。由此可见,长沙文化的流失的情况严重。
(7)居民收入较低,就业情况较差。
2相关历史资源的发掘
2.1长沙地名及街巷功能的挖掘
长沙地名之丰富是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更替、代谢而逐步形成的,其地名非常具有特色,且可识别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命名规律:比如有以地理环境为名,以古迹、史迹命名,以风土人情命名的以及以数字命名的其他命名方式。
长沙地名是长沙专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浓缩了长沙人民对其居住环境的认知和分类,而且还蕴涵了长沙社会的大量人文景观和长沙与其他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信息。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累积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名必然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因此,从长沙的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东西,比如该块土地上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社会功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内容。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保护范围内,有些街道是具备一定的历史功能的,同时,还有一些街道是以伦理道德为命题依据的,如孝友里、德厚里等等。
2。2长沙市的历史民俗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挖掘
长沙市的历史文化系统构成要素主要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三大类。自然环境中的特产一类有:谷山米、湘绣、臭豆腐、花炮、北山梅、豆鼓、董同兴的刀剪、劳九芝堂的药、高桥银峰、谷墉鲤、河西湘粉、猫头笋、灰汤鸭;文化环境中的风俗节气一类有:春节、元宵灯火、中和节、花朝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竞舟、六月六、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十一祭祖、腊八煮粥;民间工艺一类有:湘绣、花炮、陶瓷、石雕、谷山砚、棕编、剪纸、刀剪;名肴佳点一类有:火宫殿的臭豆腐,九如斋糕点,德圆包子,组庵鱼翅,柳德芳汤圆,徐长兴清真烤鸭,和记米粉,杨裕兴的面食,甘长顺、面粉、冬瓜糖、糖姜片、焦切、刀豆花、豆鼓、茵饼、乔饼、砂仁糕;乡土艺术一类有:花鼓戏、湘剧、长沙道情——《龙舞》、《狮舞》、《地花鼓》、《蚌舞》等等。这些文化特色对于老城区功能的置换起着一个引导作用
3规划思想的提出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如何给老城区找到合适的文化内涵,对单一的居住功能进行置换,激活老城区发展的生命力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1规划地块的功能定位
该规划地块西临湘江,东接黄兴路步行街,北边以著名的小吃街——坡字街为界,中间还横跨一条人民路,因此可根据其周边效应得出其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有:
(1)“补充效应”——从而获得某种商业的“溢出效应”。步行街与坡子街都能为其营造这样一种效应。因此,该规划区应提供一些静态的,放松的休息环境,有小吃,酣饮,浅酌的曲艺场馆,有调人品位、大饱眼福的湘剧欣赏空间,等等。
(2)“阴影效应”——提供静态的,具有休闲调剂功能的场所和环境。来达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的效果。
(3)“过道效应”——规划区处于天心阁与岳麓山的中问,黄兴路步行街与湘江的中间,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
3.2规划模式的提出
将规划的地块划分为若干个面积不均匀的小单元,引入邻里单位发展模式,组织居民的日常生活,营造居民的交流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以街为骨架——发展商业(即店铺密集分布),串联各邻里单位。
以巷为神经——组织带动地区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巷由街连接,嵌入邻里单元之中。
这一模式是从长沙在宋代所发展形成的市街格局所演变而来的,宋代时期市街格局的主要内容是:沿河街道以仓库货栈为主,正街以商铺为主,边街则以居住建筑和手工作坊为主,与此同时,我们更是引进了国外旧城改造较新的理念——以邻里为基本单元来进行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但同时,我们在做设计时对邻里单位的主题选取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分歧一:以时间为线索,以长沙在过去的每个时期内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为邻里单位的主题进行发展,挖掘当地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增添每个时期所缺失的历史建筑模式,赋以当时的民俗风情,以一种叙事的手法,让城市文脉通过建筑的历时特征呈现出来,以此来弥补1938年文夕大火所带来的长沙历史文化的空缺。
分歧二:以民俗文化产业或是长沙的特色产业为主题,分单位发展,从而为老城人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带动老城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传承与发展长沙的地方文化作出贡献。
经过小组讨论后,最终选择了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是因为分歧二的实施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与分歧一相比都较好。虽然分歧一看起来是较为新颖,但实施起来有破坏旧城原真性的嫌疑,而且在资料的挖掘上有较大的难度,同时,由于街道格局的不断变化,要恢复历史较远时期的风貌,难度较大,并且会导致大量的拆迁工程,这是政府与人们都难以承担的。
3.3规划思想的深入
将城市的多样性概念引入到旧城更新的规划设计当中去。简·雅各布斯在其作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城市多样性所必须的四种情况:
(1)混合的基本功用——分散人们出行的时问;
(2)小的街块——增加街道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
(3)不同年代的房子——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求;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地;改造时;改造度;改造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三亚专业性旅游城市所面临的新发展形势,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深入的同时,三亚内涵式城市化被提到议事日程,对人居环境及人口素质水平较低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为推进三亚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实现三亚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城中村”土地作为城市宝贵空间资源的一部分需要得到高效的利用,但就三亚现有“城中村”坐地收租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妨碍了三亚专业性旅游城市主导功能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三亚根据“城中村”所处的具体区位、现状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改造开发的迫切性等综合因素,采用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改变“城中村”空间低效利用状态,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功能调整、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由“城市角落”到“城市亮点”的巨大转变。这已是三亚由速度向效益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
规划研究范围涉及三亚旧城区及部分周边的“城中村”,主要包括阳光海岸、吴春园、榕根村、月川村、东岸村、海螺村、临春村、红旗街、商品街、建设街、民众街、港门上村、儋州村、南边海、下洋田、水巷村等;分布的区域从三亚市的市中心到城郊边缘。
2.技术路线的提出
为了能更好地改造三亚城中村,首先需要判断哪里要改造、什么时候要改造、改造到什么程度合适,为此针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判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与案例,最后得出通过如下三种研究路线回答三亚城中村改造的基本问题:第一、明确城中村在三亚城市空间层级的关系——判定是否需要改造——改造“地”的确定;第二、明确城中村在三亚城市空间层级的改造“时”——判定是否达到改造“时”——改造优先性的判断;第三、明确城中村在三亚城市空间层级的改造“度”——判定改造达到度——改造地的改造程度确定。具体详见图1。
图1三亚城中村改造“地”、改造“时”与改造“度”技术路线
3.三亚城中村改造“地”的确定
3.1 城中村是否改造的判定条件
改造“地”即需要改造的城市空间,比较劣势决定改造“地”。
3.1.1比较劣势
城中村是否改造主要取决于即城中村与其周边存在的比较劣势,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比较劣势。
(1)经济效益的比较劣势(物质形态引起的比较劣势、地块性质、功能引起的比较劣势、土地级差变化引起的比较劣势)
(2)社会效益的比较劣势(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看待研究对象的社会效益、从居住其内的人对居住环境的判断)
(3)环境效益的比较劣势(开放空间的环境指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反映水平空间集约程度的建筑密度和垂直空间集约程度的容积率;反映环境污染的指标)。
3.1.2城市空间层级结构
比较劣势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确定城市的空间层级的内在“差异”来体现,进而
作为城中村是否改造的一个理论依据。
(1)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城市由内向外依次是CBD用地、商业与办公用地、居
住/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理想化与之对应的空间类型是全球化空间、城市化空间、市民化空间、乡村化空间,两者共同揭示了城市空间的“层级”的关系。
(2)判断城市空间层级是否合理的标准——城市空间的层级与连接的合理性
乡村化空间、市民化空间、城市化空间、全球化空间同时存在于一个城市中并具有“层级”关系;每种类型空间有与其相适应的使用者、经济活动、开发强度、开放性和空间尺度。
(3)层级的内在“差异”决定空间的连接原则:
某个层级的空间只能与同层级、或相临层级的空间连接,不能越过紧邻的层级与更高、或更低层级的空间发生关系。自然化空间是城市中存在的、也是必须的,可以与其它任何空间连接。
3.2三亚主城区空间层级结构的确定
城市空间层级结构为改造提供一个指导,也提供一个约束,不仅有利于对城市空间宏观的把握,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有助于回答“哪里要改造、改造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下面分析三亚市主城区空间层级结构的基本类型,详见表1。
表1 三亚市主城区空间层级结构的基本类型
3.3 三亚城中村空间层级的比较劣势与改造“地”的确定
通过三亚主城区空间层级结构图可以发现,10个地方出现空间连接紊乱:详见图2:
1阳光海岸(四更园) (图A处)
2儋州村及周边地带 (图B处)
3吴春园片区周边地带 (图C处)
4建设街及周边地带 (图D处)
5群众巷及周边地带 (图E 处)
6红旗街及周边地带 (图F处)
7水居巷及周边地带 (图G处)
8港门上村及周边地带 (图H处)
9商品街及周边地带 (图I处)
10榕根村及周边地带(图 J处) (图2 三亚城中村空间层级的比较劣势)
空间层级连接紊乱主要表现为:空间支离破碎;不同层级的城市化空间、市民化空间、乡村化空间任意连接;需要整治的市民化空间与急需改造的乡村化空间排列组合较随意。
因此,从三亚主城区城市空间层级结构图可以得出:1城市空间层级连接出现紊乱主要还是集中在本次规划研究范围内的各城中村。2通过如下表可以明显得出三亚城中村与其周边的比较劣势。3从空间层级结构可以得出三亚目前需要改造城中村。
为此,通过上述判断分析,就可得出三亚城中村改造“地”的一览表,具体详见表2。
表2三亚城中村改造“地”一览表
当然,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水巷村、港门下村、下洋田、南边海等城中村己做好了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造开发建设。而实际上如果城中村所在区位的特殊性以及大项目的带动,能保证开发建设的成功也是可行的。
3.4 三亚城中村改造“地”的分类
结合上述第三章的空间形态研究和各城中村内的村民身份转变程度可以分为如下三大类:旧城改造区型、城中村型、城郊村型。
(1)旧城改造区型
该类型的城中村主要是指:阳光海岸——四更园、吴春园、儋州村、建设街、红旗街、群众巷、商品街。位于三亚城市中心区(主城区),周边已被繁华的商业和城市其它用地所包围,村民已基本向城市居民转换,片区也已建设成社区,但其建筑的功能性质、质量和立面与城市发展和整个片区的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旧城改造区。
(2)城中村型
该类型的城中村主要是指:榕根村、月川村、水居巷、港门上村、南边海、下洋田。位于三亚城市中心区(主城区)或城乡结合部,周边被一些零星的沿街小商铺所包围,少量村民已向城市居民转换,片区也有少量已建设成社区,但其建筑的功能性质、质量和立面与城市发展和整个片区的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城中村。
(3)城郊村型
该类型的城中村主要是指:东岸村、海螺村、临春村。位于三亚城市郊区部位(城乡结合部),具有较多的土地,城市近期建设不会覆盖的地区,主要以农村户口为主;但其现状大部分建筑以低层、部分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村内公共基础设施较缺乏,从上位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目标来看是不相符合的城中村,将通过合理的改造开发模式进行建设。
4.三亚城中村改造“时”的确定
4.1 城中村改造“时”的判定条件
改造“时”即是改造效益最高的时间段。
(1)旧城/城中村改造的成本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应该是“U”型,改造时也就是成
本曲线“U”型的下限,超过最低“机会成本”的改造时期,可能导致改造的成本加大,详见图3。
图3改造机会成本曲线图
(2)改造的标志:人口构成的变化、租金的绝对或相对减低。
(3)改造“时”的影响因素:物理形态的自然老化、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
(4)改造“时”的确定——改造影响因素的交集
不同因素引起的改造时如果能够具有“同时性”,则改造效益最佳,详见图4。
图4改造影响因素的交集图
4.2 三亚城中村改造“时”的确定与分类
根据对各城中村的现场调研,并按照上述的改造“时“的判定条件,具体详见表3。
表3三亚城中村改造“时”确定的判定条件表
注:优先1——已达到改造程度
优先2、3——即将达到改造程度(若有项目带动,也可改造)
优先4——还未达到改造程度,特别还有几个自然村落
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水巷村、港门下村、下洋田、南边海等城中村己做好了规划,并有项目的带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造开发建设。
5.三亚城中村改造“度”的确定
5.1城中村改造度的判定条件
城中村改造存在两个层面的“度”:对现状的保留程度和改造后要达到的程度。因此,城中村改造度的确定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宏观层面上“度”:
改造度要满足城市空间层级的内在“差异性”的连接原则:
1某个层级的空间只能与同层级、或相临层级的空间连接,不能越过紧邻的层级与更高、或更低层级的空间发生关系;
2自然化空间是城市中存在的、也是必须的,可以与其它任何空间连接。
(2)微观层面上“度”:
1现状的保留部分——要与宏观“度”的空间层级相匹配;
2改造后的空间特征——也要与宏观“度”的空间特征相符合;
3改造地的经济可行性、社会的可接受性,改造对象的独特性。
5.2 城中村改造“度”的基本类型
几种常见引起改造度变化的改造方式,列表详见表4。
表4 改造度“度”的基本类型
5.3 三亚城中村改造“度”的确定
根据对各城中村的现场调研,并按照上述的改造度的判定条件,可得出如下图5。
图5三亚城中村类型与改造“度”
6.结语
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困扰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每个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量的城中村,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哪些需要改造、什么时候改造、改造到什么程度,成为了城中村改造关键一步。为了更好解决与合理推进城中村改造问题,建议规划管理者有必要编制城市或片区的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回答好城中村改造“地”、改造“时”、改造“度”等基本问题,从而健康有效、可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范式演进
2.面向规划学科需求的城市社会学教学研究
3.城市化、公共政策与城市认同——市民创造城市:城市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探索
4.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一种视角
5.城市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学解析:经典与启示
6.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西方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的中国意义
7.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理论述评
8.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9.试论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10.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困境——兼议城市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11.浅谈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12.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
13.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社会学
14.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15.新城市社会学:19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的范式转变
16.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17.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
18.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理论发展
19.农民工居住形态的城市社会学解读
20.城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
21.群体性“冷漠行为”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22.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23.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
24.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5.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
26.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27.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28.反思性延续: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流派
29.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0.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以《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为例
31.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32.城市社会学视阈下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
33.世纪之交的城市社会学新前沿
34.试析人类生态学范式与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之不同
35.论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的空间拓展
36.新城市社会学视域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
37.在社会学和城市学双重视野中发展城市社会学——兼论在新的城市社会学框架中的城市社会发展与预测研究
38.新城市社会学对我国地域政策的启示
39.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形态与城市融入——基于城市社会学视角
40.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41.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42.日本城市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43.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44.城市社会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探讨
45.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以闽侯县南屿镇为例
46.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47.新移民浪潮中的城市社会学浅析
48.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49.当代大学《城市社会学》课程组织与教学改革探讨
50.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设的社会学研究
51.城市社会学主导下的旧城更新之路
52.西方城市社会学的早期发展
53.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原理》简介
54.有关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探究
55.城市社会学的领域及理论流派
56.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泛论——兼论现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
57.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社会学分析
58.基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探析
59.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一)
60.从城市社会学视角看我国城市传统古建筑现状——以南昌老城区传统古建筑为例
61.对照教学法进行城市社会学教学的模式研究
62."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63.教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新探——《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评析
64.城市社会学带有倾向性的理论问题——介绍《城市社会学》一书
65.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
66.新城市社会学
67.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68.集体消费理论对城市社会学经验的再认识
69.新的城市社会学
70.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71.城市空间社会学:溯源与拓展
72.新城市社会学下我国当代艺术社区的逻辑探寻
73.城市社会学
74.北京学——从城市文化生态学到城市社会学
75.社会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76.足智多谋的城市:梦想与忧思——国际城市社会学与区域发展协会2013年学术会议纪要
77.解读《新周刊》的城市社会学
78.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相邻学科关系
79.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80.近年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概述
81.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概况
82.必须重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
83.要重视社会学在城市建设上的作用——《新城市社会学》读后感
84.城市的形式与内涵——关于《城市社会学》的课程教学研究
85.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86.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8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解构”与“结构”——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88.城市研究中的空间分析
89.阅读城市的社会学视角——评《巴黎社会学》
90.评《城市社会学》
91.芝加哥城市社会学与实证研究的发展
92.当代日本城市社会学探析
93.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94.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综述
95.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
96.唐长安文明成就的城市社会学分析
97.研究城市社会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介绍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
98.城市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初探——以沈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