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海报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少数民族文化;民族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80---03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多年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为了推动海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2月31日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力图把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意见》一出,海南这个3.5万平方公里的海岛顿时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并迅速引来了一轮新的投资热潮。于是“东方夏威夷”、“又一个香港”、“又一个拉斯维加斯”、“又一个迪拜”、“泡沫”等等这样的词一时成了最为热议的话题。
海南之所以能够赢得如此特别的关注与优待,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秀美的生态环境分不开的。加上近几年来,海南省创新思路,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提升本土文化内涵,如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公开赛、世界小姐总决赛、南山长寿文化节、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及由张艺谋“铁三角”策划创意的《印象-海南岛》等文化精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海南旅游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但事实上,每一个闻名世界的热带海岛旅游区都不仅仅单纯依托着自然资源和商业化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掘该自然条件下孕育出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如夏威夷的玻利尼西亚文化、泰国普吉岛的泰南民俗文化以及台湾阿里山的高山族文化等都是当地旅游必不可少的文化体验,而海南这方面的文化品牌尚属空白。
海南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岛上生活着黎、苗、回等多个少数民族。据2008年统计,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47.61万,占全岛总人口的17.86%。其中黎族人口就达到约132万,约占全岛总人口的16%,是海南岛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民族,也是中国唯一分布在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黎、苗、回、壮等各民族同胞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形成了各自独特而灿烂的文化。而在目前的海南旅游业中,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景点只是被简单粗放地商业开发,未能充分挖掘出其历史文化价值,既不符合现代民族生态旅游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立场。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黎族文化,应当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重新得以审视与定位,应当得到更好的开发与保护。
一、灿烂悠久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
黎族是海南少数民族的主体,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黎族先民就已定居海南岛,他们是海南岛最为原始的居民。直到明代,黎族仍分布于全岛各地,但宋元明清各代,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入海南,岛内民族同化和民族迁徙现象日渐加剧,岛北黎族少量南迁,大部同化于汉族之中。今天的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黎族就是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经历了长久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又独特的文化。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又可细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层面。黎族的物态文化主要包括其住宅、服饰、饮食及生产、生活交通用具等。如黎族的代表性住宅――船形屋,是黎族最古老的住宅建筑,也是古代热带气候环境下最合理的建筑;黎族文身历经数千年,这些刻在血肉之躯上的由不同图案,包含着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对青春美丽的展示,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外,制陶、纺织、黎药、农耕、交通等都有其精彩之处,尤其是驰名中外的黎族织锦――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了全球首批12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也称黎锦)便是其中之一。
黎族的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峒”和合亩制,它们是黎族特有的生产和社会组织方式,一直保留到20世纪50年代。从生产关系上看,“峒”和合亩制属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方式,由若干户有缘关系的父系小家庭组成,有些还接受非血缘的外来户参加,“亩头”由父系长辈担任,生产资料归全亩统一使用,合亩共耕收获的产品,扣除留作公共开支和亩头提取少量稻谷外,其余平均分配。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是黎族典型的民族历史文化。
黎族的符号文化包括故事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图腾崇拜等,如黎族对青蛙图腾的崇拜,黎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三”、黎族史诗《吞德剖》以及黎族激越优美的舞蹈,如传统歌舞“跳竹竿”、“钱铃双刀舞”等。此外,黎族独特的节日、出生、结婚、死亡、生病仪式规则,都通过象征意义反映出黎族淳朴乐观和坚强刚毅的民族精神。
观念文化是通过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表现出来的,它渗透到黎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黎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黎族人民诚实守信、勤劳俭朴、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传统,对内是一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动力。对外是一种保持良好形象、与其他民族友好相处的品质,是黎族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事实上,除了黎族,海南其它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海南苗族苗族人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祭祖,用特殊原料制作的五色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苗族人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带着女婿回娘家过春节。唱山歌、跳龙舞等。
海南回族主要分布三亚一带,主要靠在三亚各景区经商为生,他们是中国最南端的少数民族。关于海南回族的迁徙由来,国内外学者有诸多的争议。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是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流落到海南岛的古代阿拉伯人,国内学者则认为是由越南南部占城地区逃荒到海南的越南人。尽管存在争议,但考古人员曾在三亚发现多处唐代的伊斯兰教古墓群,这表明在海南岛居住的穆斯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二、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内涵的可行性
在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的发展目标中提出,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特别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应当成 为海南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元素。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地方,除具有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外,还具有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于原生态,而原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旅游时尚。这种文化既原始又智慧,既原生又奇特。它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休闲方式,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作用不可置疑。海南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遗产,以其原始、自然、神秘和趣味性强烈地吸引着现代都市人,这就使得海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成为可能。因此,海南应当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原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游。
其次,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聚居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同样,海南的少数民族也大多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尖峰岭、霸王岭、七仙,岭、吊罗山、黎母山这五大国家森林公园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山上遍布着葱郁的热带雨林以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遥可看瀑布,近可泡温泉,加上少数民族原始神秘的生活方式以及热情纯朴的民风。从而具备了现代原生态旅游的几大要素。
再次,对这些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将会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海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不平衡。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相对落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应当让岛内所有人享受到中央政策的阳光,把民族文化生态纳入到海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范围,无疑也会给少数民族同胞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与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也可以带动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去弥补文化结构中的缺失部分,自觉规范文化消费行为,保护稀有、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开发、培育新资源,促进文化生成,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与繁荣。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应有议题
海南做为中国一个起步较晚的经济特区。地区经济发展也较为不平衡。20世纪50年代解放海南岛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直接从奴隶社会后期的合亩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教育欠发达,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但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生态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恰恰是这些交通欠发达,高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很少进入或尚未进入的地区。
因此,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开始威胁着民族文化生态:一方面因民族文化的“自闭性”制约文化旅游档次的提升,把旅游者带入一种落后与单调之中;另一方面因民族文化的“速溶性”使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失去了民族文化应有的旅游和研究价值口l,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旅游的开发方面而言,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过分注重经济目的,在资源开发上迎合游客的消费趣味,或者未能真正认识本地民族文化精髓,便脱离当地社会生活而进行过多的文化场景模仿,使民族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此外,一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性开发导致资源的文化价值逐渐消失,如能体现当地旅游特色和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特别是当地特有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因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制作而丧失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如海南椰雕制作工艺精细,在古代常常被官吏作为珍品来进贡朝廷而得“天南贡品”之誉,但如今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椰雕工艺被大规模开发,市面上的多数椰雕制品都粗制滥造,失去了本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地位。
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旅游者所带人的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最后导致某些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如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的变化,传统文化被同化或扭曲。原来的文化封闭圈被旅游打破,外来文化影响了原生的文化环境而导致文化发生变迁。
除旅游的介入会给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影响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一重要影响因素。如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一体化必然造成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在某种程度的缩小,带来文化的趋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即便是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肩负传承民族文化责任的青少年一代在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也开始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正如被称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的黎族织锦技艺,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黎锦的纺织图案便成了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是黎族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机器织造正全面取代手工纺织技术,另一方面,黎族年轻人却再也不愿意学习这门“没有经济收益”的手艺,而纷纷走出黎寨,到外面的世界去打工挣钱。因此,现在黎族掌握传统纺织技艺的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些特色技艺甚至已无人能够完整掌握。此外,黎族的传统民居船形茅草屋这种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民居也正濒临消失。海南本地媒体日前报道称,在船形茅草屋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船形茅草屋正面临被改造――年轻人深感茅草房的不便,盼望住上条件更好的砖瓦房。
因此,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迫在眉睫的应有议题,应当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审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诚然,民族文化生态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不应阻挡也无法阻挡的。因此我们既要保护民族文化,防止其“溶”进大众文化之中失去它的独特个性;又不能采取“封闭式”的保护办法,对现代文化一味采取“围追堵截”,使民族文化与世隔绝。通观世界各国对民族文化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必须采用“开放性”的保护办法。所谓开放性的保护,就是顺应新的历史潮流,逐步调整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使二者达到平衡的状态,在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要素,并不断地获得新的发展。
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经济效益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双赢。
首先,通过政府部门的实地调研与评估,将自然保护区中的功能分区概念引入到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地建立“特色文化区”进行保护性开发,营建良好的旅游氛围。
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主要的旅游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满足对民族地区原生异质文化的好奇。通过以当地家庭和社区作为载体,与当地居民零距离接触进行参观访问,甚至体验式生活,让旅游者观察和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信仰,既能满足其了解民族文化的需求以及享受高质量旅游经历的欲望,又能使当地人从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收入,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其次,在旅游区范围内将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部分村落定为“核心保护区”,这类村落严格限制旅游者的进入,一切活动都必须在旅游容量的阀值范围内进行。由政府部门对这些村民发放一定补贴,并提供相关政策优惠,鼓励、扶持这些村落发展旅游特色工艺品加工。
再次,政府部门应当有所作为,做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建设“五纳入”: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纳人体制改革、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全省民族村落普查。确定保护村落和保护范围。既不能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又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过度保护,浪费人力财力。
2.制定正确的保护方针和保护原则,统一规划管理。
3.制定实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海南省对民族村寨、民族文化生态以及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因此制定相关法律依据和保障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苏州 文化创意产业 苏式艺术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和2006年8月5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范围或创意工业概念都做出了界定。相关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检索并查阅,在此不再赘述。我国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是台湾。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技能、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他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依据学理和我国实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应是:文化产业、设计产业、体验产业、旅游业的总和。
苏式艺术设计指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构成元素融和本土文化而具有浓郁的苏州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通过各种设计技法和不同设计视角展现苏州的自然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经济建设和城市变迁。能把握苏城的时代脉络,体现当地人的精神需求和传递当下的审美观念的此类设计主要包含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等。
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密切。从艺术设计角度理解,“文化”是艺术设计的精神载体,“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形式需求,而“产业”则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及文化建设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艺术设计文化和商品生产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自2000年开始,苏州市创意产业普遍形成了政府政策扶持、建设硬件设施、提供配套服务吸引企业投资,企业积极主动投资创意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不约而同地建设了自己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公布的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苏州的发展概况为:企业数量有14733个,就业人数有253211人,资产总额为3560.40亿元,营业收入为936.90亿元。根据“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2011年10月份公布的苏州市文化产业资源库项目统计出的数据为:已建成项目有22个,建设中的项目有53个,规划建设项目有19个。其中苏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有胥江一号文化创意园和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两项。
苏州文化产业在于发展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新闻传媒业、数位内容和动漫业、会展广告业等六项新兴产业,并以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与动漫游戏产业为核心产业。目前苏州市内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区有四十多个创意产业园,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新区、吴中区、平江区、太仓与昆山。各区域有着不同的创意定位,其中吴中区和平江区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产业,其余则多为动漫、创意或工业设计等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且动漫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11月26日,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是由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文化创意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市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法人组织,它是政府同文化创意产业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联合会将以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组织形式,更广泛地凝聚创意人才、推动项目建设、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提高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整体经营和服务水平,促进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视觉形象塑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品牌策略、形象定位和设计策略三个方面。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元素可从苏州当地文化特色中延伸,了解相关设计作品的背景、形态、特色等,以整合性的思路拟定品牌策略。在设计执行时需要有鲜明的色彩意象和设计风格的定位。在后期制作选材或者形象定位时同时考虑实用与审美及市场推广的价值。
艺术设计类别庞杂,有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等。鉴于文章篇幅限制,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时以广告设计中的海报设计为例进行扼要说明。海报一般可分为商业海报、文化海报、公益海报、政治海报等,《苏州印象》海报属于文化海报范畴,文化海报和其他类型的海报一样都是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元素的分解与重组,不同之处它以传播特定城市文化为核心。
在借鉴国内主题海报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苏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雄厚的商业经济条件等为《苏州印象》海报设计展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两年一度的《苏州印象》主题海报设计展,举办伊始便吸引了国内外设计者的广泛响应,目的是用海报设计形式宣传苏州的城市形象。《苏州印象》海报设计是融和苏州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典范,对宣传苏州、引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视觉元素的运用和创意方面着重表现江南水乡、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古镇民居、工艺美术、现代都市等苏州特色文化。在表现技法上除了海报设计应当遵循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图形设计的单体元素、多重元素、类似联想、元素替代和正负形的基本方式外,还将国画创作的传统技法及数码特效的现代美感或独立呈现,或交融阐释。曲、静、空的意境,淡、儒、素的雅境,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统一等将苏州的城市文化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苏州印象》的主题形式随着城市的变迁得到不断地拓展,《苏州印象》已成为一种诠释非物质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的创新之路
苏州市建设“文化强市”共有六大举措,分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对外交流等六大工程。艺术设计的宣传形式无疑在六大工程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适应当代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苏州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优化苏州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苏州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国际化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应当从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有苏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构建优良的政策环境,深化苏州文化体制改革,加强苏州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包装等工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产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文化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力。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苏式艺术设计行业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和储备创新人才。真正让世界了解苏州,让苏州走向世界。
五、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共同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并强调培养艺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氛围,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壮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世忠.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J].黑龙江史志,2008(11).
[2]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视觉设计历史的风向展示
从19世纪1851年最早的世博会到今天,一百多年来,世博会的视觉设计风格就是近现代设计发展历史的一个最典型的缩影。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各种艺术的设计的流派,都可以在世博会的海报和其他作品中找到它们的发展踪迹。
以精致的写实和装饰样式为特点的早期工艺美术运动,以法国的“艺术招贴(ART POSTER)”设计风格为代表,在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的海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其略带变形的写实人物形象、具有手写风格的字体、以及活跃的的编排构图,无疑具有被称为现代招贴之父的当时法国设计代表人物雪瑞和著名画家劳德累克作品的影子(见图1、2)。
同样,曾经风靡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那个时期的世博会上也可以找到非常典型的视觉样式。1900年世博会海报反映出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新艺术作品的特色,其充满诱惑性的曲线勾画出的造型风格,可以在新艺术的“PSN”作品中找到相似的回响(见图3)。而1904年的世博会海报描绘的仕女形象在造型、笔触和构图上则和法国设计大师马卡的作品非常相似(见图4、5)。1937、1939年的世博会海报,运用了当时的“装饰风格(ART DECO)”人物变形造型的基本要素――简洁、典雅,具有一种象征意味的雕塑感(见图6、7)。
现代主义源于德、俄等国,在设计上强调抽象几何图形和蒙太奇的摄影图像处理。著名设计家李茨斯基设计的1929年巴黎世博会俄罗斯苏维埃政府展览馆海报,是现代主义平面设计方面的经典之作。巧妙的人物蒙太奇组合,红、黑两色的画面效果,简洁的方形字体,具有透视感的构图,将现代主义崇尚功能、追求锐利的视觉表达力度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完美的演绎(见图8)。
现代主义视觉风格在以后的世博会上也有很好地表达。1939年纽约世博会和1973年的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的招贴都运用了几何图形作为主要的表达手段,但在总体的效果上,越来越简约,但在所谓的视觉表达内容表现上也越来越清晰(见图9)。
在当代飞速发展的视觉传达空间中,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新浪潮、解构主义等各种设计艺术流派呈爆炸型发展态势,各种过去的和现代的设计语汇以合乎现代思维的逻辑样式组合或构造着,世博会的海报设计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原先发展的线性路线已经被替代,因此,对此要做具有・定高度性的概述反而变得有些困难。但我们仔细观察新近的一些世博会海报,仍然会找到一些视觉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向,只是由此作出有概括性的结论,显得有些时间过早(见图10)。
民族地方文化的视觉演绎
世博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展示国家形象的大舞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世博会上各国的展厅上常常展出很多精湛的海报作品,或宣传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形象,或宣传本国展馆内容和演出内容,它们在设计的风格上也表现出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的特色。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一类具有特定的艺术价值的平面设计创作。
著名美术活动家朱国菜先生,收集了大量美术作品,其中包括了很多海报、招贴等平面设计。作为有心人,他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也采集了一些招贴设计。他认为,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在这里,我们推介几张作品供大家共赏。图11是有关日本的电影广告,作者采用了传统的日本版画要素,组成了画面主要的平面化矢量图形效果,同时他还引入了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刷笔笔触,使作品的戏剧性在视觉上达到了预点。图12是波兰设计大师沃尔克斯基为电影“danton”设计的海报。作品运用了梦魇般的惊骇图景,给了观众不可磨灭的视觉印象。这是当代平面设计在超现实主义方面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图13也是电影海报,作品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东欧传统视觉艺术的装饰性特点,具有幽默感的人物造型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见图11、12、13)。
朱国荣先生提供的图片中,本次世博会摩洛哥国家馆上展}H的一批宣传国家旅游方面的系列列招贴,十分引人注目。在插图的造型风格上,这些作品以写实为主,带一点平面化的装饰性。色彩浓重而强烈,画面闪烁着带着热度的眩目阳光和神秘而充满诱惑力的人文气氛。摩洛哥馆展示的这些海报,确实是这个国家的文化瑰宝(见图14、15、16、17)。
[关键词]传统元素;平面设计;水墨艺术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承历史和文化具有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购买需求,而是上升到艺术欣赏与品味打造的层面。因此,平面设计要更加注重审美特征,从而满足现代人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将创新的设计模式和理念代入平面设计中,借助平面设计的展示作用,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主要元素
(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信仰、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具有地域独特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对现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绘画、音乐、书法等都带有独特的中华文明标签。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步更是推动着海外各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国际上也愈发赞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
彰显民族风格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数不胜数,包括建筑风格元素,如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服饰风格元素,如丝绸面料、唐装、旗袍、中山装等;文化风格元素,如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大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街路、一个广场,小到建筑墙上的中国结,路边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都代表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艺术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中国的水墨丹青艺术不仅代表着古人的艺术欣赏和审美,更体现出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处世哲学──宁静、悠远。
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
(一)提升设计审美
现代平面设计起源于西方。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直到近代,平面设计才逐渐在我国出现。相对于传统艺术设计,现代平面设计更加讲究人性化,也更加追求个性化。但是,由于西方文化“先入为主”的传入,我国早期现代平面设计完全追求西方审美理念,一味照搬、模仿西方平面设计,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现代平面设计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单一的西式审美观念,而是更多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的一部分,打造出更多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产品。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师要提升自己的审美需求,思考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打造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作品。
(二)体现民族特性
民族特性不仅要体现在人们的口头传承上,更要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在现代设计中,这些元素被广泛应用在细节设计上,加深人们的印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可以借助网络,让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与品牌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帮助品牌实现展示效果。
三、水墨艺术的特征与运用
(一)色彩
中国水墨画的色彩不像西方颜料那样坚持冷热色调的界限,它很容易使用。设计师可以将水墨颜料的颜色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强调物体的固有颜色,以达到墨迹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平衡。富有水墨艺术特征的作品大多较为随性,设计师利用墨色的浓、淡体现远、近、高、低等立体化的视觉效果。例如,宋代擅长画竹的画家文同通过水墨的浓和淡表现竹子的生长情况以及湖面和视角的变化,作品可谓“活灵活现”。
(二)虚实
中国水墨画的构图有多点透视的特点,绘画及构图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画家在作品中通常会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中国水墨画最有特点的构图技巧是画面虚实的处理。这里的虚实主要靠墨的浓淡实现,可以说,中国水墨画中的虚实与油画、版画等西方艺术形式的区别很大,这种虚实大部分时候可以被看成另一种形式的“墨”。处理虚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衬托“墨”色。例如,吴冠中的代表作品《舟》通过虚实构建广阔的画面,留白部分占据了2/3,代表着广袤的江面,除了带给画面很强的背景感,也给观众一定的代入感和无限的遐想空间。
四、水墨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一)水墨艺术元素在logo设计的应用
logo是品牌视觉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整个VI系统的走向和设计思路。设计师可以通过加入水墨艺术元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山西省大同市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主题定位是“天下大同”,设计主题采用手写字体设计,中间采用印章的图形设计方式,将“天下大同”的字样清晰地表达出来,进一步点明了设计主旨。从整体上来看,圆形是整个作品的主要设计元素,一方面体现出趣味性,另一方面曲线较为圆润,没有棱角,因此视觉效果较为舒适,避免了锋利割裂感的出现。
(二)水墨艺术元素在海报中的应用
在现代传统媒体中,海报是较为常用也是效果比较突出的设计形式。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海报可以有效并直观地让消费者获取信息,达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中国水墨画一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经典,因此,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只需利用非常简单的随机搭配组合,就能够创造出特殊的效果。例如,《魔兽世界》曾经出品过的一版人物海报采用的就是水墨风格,来自未来的战士、冰冷的弓箭、强烈的战斗意识都通过古典水墨风格展示了出来,完全没有冲淡现代感。模糊的背景与醒目的人物形象、风格化的字体形成的聚类元素以及径向构图,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人物身上。设计师又利用大面积的粗糙笔画将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海报内部信息上。这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可以吸引国内玩家,而且可以体现年轻人的酷,创造出一种神秘、引人入胜的感觉。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中华传统文化的加入可以将创新的设计模式和理念带入平面设计中,实现平面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同时,借助平面设计的展示作用,人们也能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炳晨.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1(12):45-46.
[2]黄玄.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1(4):42-46.
[3]郝金波.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21(8):110-111.
[4]李嘉斌,刘晓阳.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4):78-79.
[5]乔宇,尹建伟.基于设计艺术学视角的传统文化应用研究[J].美术观察,2021(4):78.
[6]范瑞芳.中国水墨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8):280-283.
奥运钞爆炒有价无市
7月10日,北京奥运会10元纪念钞通过银行柜台正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发售当天,全国各地发售纪念钞的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龙,有的人甚至凌晨1点就开始排队,但如愿购买到纪念钞的人如凤毛麟角。随后,奥运纪念钞的价格从10元迅速飙升到200多元,并一路被迅速炒高到900多元。7月14日,因传闻央行增加供应,其价格一度下跌到700多元,但15日央行否定增发传言,价格也随之再涨,并一度爆出令人咋舌的1300元天价。这样的价格面临的当然是有价无市的状态。
历年奥运会的召开,都会为东道国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目前市面上各种奥运收藏品五花八门,且不说为了奥运钞顶风冒雨彻夜长排的队伍,放眼电视、侧耳广播乃至点击网络,奥运纪念币、奥运金鸟巢……种种广告铺天盖地,几乎让你避无可避。这举国爆炒天花乱坠之象,是否是即将见顶的最后疯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哪些跟奥运相关的收藏品可以实现低风险高收益呢?《科学投资》为你搜罗了一些比较另类的奥运收藏品,这些品种虽然不是奥运收藏中的“贵族”,但也有可能产生小投入、大产出的收益。
奥运宣传画中找“冷门”
奥运会宣传画,是配合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宣传奥运会和奥林匹克思想为目的而印制的招贴画,它始于1900年巴黎奥运会。奥运会宣传画还常常用来介绍奥运举办城市和主办国的自然风光、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正式的奥运会宣传画一般都印有奥运会会徽和有关标志。北京奥运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征集评选活动,产生了一大批创意精良、富有中国特色的宣传画。
收藏价值高的体育宣传画要具备下述条件:描述有价值的体育事件、画面艺术感染力强、品相要完整、印刷数量要少,最重要的是名家创作的精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70年代的宣传画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现在的宣传画一般不是艺术家绘制,而是电脑设计,虽然有的奥运会海报带有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但只是非艺术的宣传品。
中国宣传画在海内外收藏市场上都非常被看好。经常有喜爱中国体育的外国游客、留学生光临北京、上海等地的收藏品市场挑选宣传画,尤其是中国武术宣传画。在他们看来,这代表了中国的一种特色传统文化,是非常值得收藏的纪念品,买回去或者送礼,或者作为家里的装饰品。
“好的宣传画我主张从非奥运项目入手。”收藏家秦杰提出了一个避开热点的收藏方法,北京奥运会宣传画中的好作品当然要收藏,但外国人可能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在奥运会上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术、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蒙古族的摔跤、维吾尔族的叼羊骑马、西南少数民族的攀藤等,它们虽然不是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但有可能在开幕式、闭幕式、奥运会文艺表演中出现。而且,国际奥委会特别批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北京2008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已经走进了奥运,虽然金牌和分数不计入总成绩中,但这对中国武术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能收藏到这样的武术宣传画,不仅见证了中国武术的奥运路,而且未来的收藏价值必会提升。
宣传画一般在各地收藏市场的奥林匹克专门店有卖,但经常是16开、32开的,一开的宣传画需要提前跟店主预订。为了达到张贴和宣传效果,宣传画可以裁成一半印,就是两开的,还有16开的装订成小夹册在书店里卖,更小的印成32开,像普通的小画册形式,这种小宣传册一般参与奥运会者都可以获赠,相当于纪念品。
奥运官方海报看尺寸
奥运会海报已有百年历史,是一项经典收藏。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届奥运会一般只有一份官方海报,但此后官方海报则以系列的方式诞生,通常用不同的主题吸引不同的目标观众。北京奥运会海报共发行6个系列,分别是:会徽系列、福娃系列、运动系列、场馆系列、火炬系列、精装系列。在北京各个区县的体育场馆里都会张贴奥运会海报,但收藏者不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团体、不通过宣传部门等渠道,个人要想得到并不容易,而市场上公开出售的奥运会海报则从15元到2008元不等。
收藏家秦杰认为,奥运会海报可分3个阶段收藏,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是亚洲国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此前欧洲国家的奥运会官方海报是第一轮奥运海报,每张价格在5万美元以上。1964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第二轮海报收藏,这一阶段的奥运会海报具有鲜明的亚洲特色,每张价格在5000美元以上,已有国内收藏家从海外购回一批。这之后的奥运会海报,新媒体技术开始增多,初期的具有较高收藏价值,被认为是电影大片的手法,海报设计具有胶片式的连贯,像看电影一样。初期新媒体奥运会海报的价位在1000美元左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全程参加奥运会,在一张洛杉矶奥运会海报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中国运动员在闭幕式上的身影,这张海报也成为国内收藏者的珍藏。
需要提醒收藏者的是,不管官方海报还是宣传画,最好买一开的,这是国际标准尺寸。尺幅小视觉冲击力就差,收藏价值自然不如一开的高。如果能够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海报或宣传画,一次能够重复多收藏最好。
门票地图难找价高
说到奥运会门票收藏,收藏家乐祖光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由上海调到北京体育博物馆工作后的乐祖光,第一次参加了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举办的国际体育集邮展,除了收集集邮品外,乐祖光还第一次得到了奥运会门票,一个参观邮展的上海游客将多余的奥运会门票给了他一张。另外,还有一样东西吸引了他,就是奥运会指南地图。指南地图是奥运会组委会、赞助商、交通部门为了配合奥运会免费发放的,上面有比赛场馆的布局、市内交通线路等。从此,乐祖光就开始留心收藏奥运会门票和地图。
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每届奥运会都去买门票不现实,而且成本巨大,更多的靠收藏者之间的交流。乐祖光的一位朋友曾在乒联工作,送给了他1996年、2000年、2004年三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的门票。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3届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一位俄罗斯收藏者有多届奥运会门票,乐祖光从他手里转让了体操、游泳、跳水等中国强项运动项目门票,从一位美国收藏者手里买来23届奥运会开闭幕式门票,还通过交换得到一枚2006年都灵冬奥会开幕式门票和两张1980年第13届冬奥会的门票。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门票收藏的好机会。不过观看比赛的人都愿意把门票作为一种纪念品收藏,除非有价转让和交换。奥运会门票收藏按内容、场次可以分成不同主题,决赛比预选赛门票难收集,能否碰巧买到中国运动员比赛的场次门票也要看运气。北京奥运会指南地图目前可以在新华书店买到,举办期间可留意在地铁站、比赛场馆附近是否有免费发放。
乐祖光觉得奥运会门票不仅是一种回忆,上面还有每一届奥运会的信息,包括举办地点、时间、场馆,还有一些精美的图案,就是一种艺术品,再配上其他收藏品,比如奥运会邮票、邮戳、明信片、地图、参会纪念牌、秩序册,串成一个专题,就可以反映中国的奥运历程和成就。
地图尺幅比较大,而且不被人们注意,用烂了就扔掉了,所以奥运会地图收藏者目前还不多,在收藏市场上很少见到。而奥运会门票已经形成国内外的收藏市场,开幕式和决赛、重要项目比赛的门票价格最高,开幕式门票比一般场次的要高两三倍,有知名运动员参赛的场次和早期的奥运会门票比较难得。上世纪50年代的奥运会门票最低也要五六十美元一张,时间越早价格越贵。上世纪30年代的奥运会门票在二三百美元以上,连票比单张票价格要高。
乐祖光提醒收藏者,奥运会门票如果有了折损、污迹会影响收藏价值,他建议看比赛时可以准备一个塑料票夹,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门票的作用。
报刊图书撒大网多捞宝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和香港、天津、沈阳、上海、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协办城市各大报刊的号外和滚动版,同样也是收藏者搜寻的目标。
开幕式当天夜里可能会出号外。此外,收藏者要有个准备,奥运期间每天早上7点半,到报摊上去把所有的报刊扫一遍,一旦发现就敢于下手,之后跟大连等协办城市的收藏者联系,同他们交换,在信息中淘宝,而且花不了多少钱,投入少,产出大,花小钱得到大乐趣。
专家建议,奥运会号外收藏首选铜版纸彩印,主图视觉效果好,比如优秀运动员获奖、高难度的动作、明星运动员的精彩瞬间等。其中,“中字头”的报纸是首位,省部级报纸其次,外省市中心城市的报纸是第三类。当然,报纸的名气越大,越值得收藏,发行量越大越值得收藏,因为分散性大,影响力也大。
奥运出版物近年来也逐渐走入收藏者视线,秦杰收藏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内出版的奥林匹克相关书籍资料,比如为参加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1956年10月7日到19日在北京举行了空前盛大的选拔赛,但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某些人的操纵下,继续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在多次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16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但这次选拔比赛的成绩出了一本《奥林匹克选拔赛(照片集)》,记录了这场“擦肩而过”的奥运会。
收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奥运出版物自然有一定难度,但新近出版物也可以收藏。比如,希腊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出版了中文本《共享奥运精神――从雅典传递到北京》,被秦杰通过互联网从香港买到,目前国内仅发现中国奥组委收藏的国际奥组委赠品中有一册。北京奥运会之前,国内各大出版社也有一些相关出版物面市,但还没有引起收藏者关注,经北京奥组委授权的出版物中可以加以留意。
奥运收藏也要有变现渠道
奥运会期间,秦杰会拿出自己收藏的一部分奥运海报到潘家园展卖,他收藏的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官方海报的要价是7万美元,他认为这对国内收藏者来说可能是天文数字,但对于外国游客是在可承受范围内。
用人就要用其所长,要让“鸭子”游泳,“兔子”跑步,“青蛙”跳跃,“大象”举重,任何企业部门的基层管理者尤其是领导者需要物以致用、知人善任,学习培训,工作活动都要注重发挥人才的强项优势。
精益班组管理是车间的一个大课题,一个班组由多个区域组成,要将管理工作细化下去,必须得依靠区域自主管理。区域管理的基础必须是先将各区域成员凝聚起来,班组在动员区域自主管理上狠下功夫,给区域管理制定了多条管理工作主线,这也让我们区长在管理主题上有任务,有目标,区域参考班组考核大方向,进行考核细化,充分调动起区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主动参与改善、整理现场、养护设备等工作。
在卷包丙班一区,目前由四组机台组成,8名主挡、7名副挡。为了执行好班组要求的工作,我对于区内的部分成员明确了职责,但因技能水平、团队合作、责任意识各有不同,高低水平自然反映到机台数据上来,有优势机台,也自然会有弱势机台。
付永忠是一名优秀的卷烟机主挡,他常常对车间班组的新规理解贯彻,执行的非常到位,产品质量和设备保养方面能做到细致入微,区里便会让他指导青年员工,传授工作经验,让年轻员工尽快跟上来;
黄勇是一号机包装机主挡,也是第一批取得操作类技师荣誉的挡车工,平时他为人谦虚低调,一旦周围机台遇到困难,他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除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之外还有着过硬的理论知识,所以区里经常请他组织培训,不论新、老员工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技能提升;黄强和徐祥一个是四号卷烟机主挡,一个是四号包装机副挡,两个年轻小伙对待现场有着与众不同的认真细致,我让他们负责区域的现场管理工作。机台运行平稳时,他们经常走到各机台,提醒员工定制线上的物品摆放,并能大胆指出现场存在的不足,让“黄牌”机台转变为“绿牌”机台。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关键是人尽其能,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如今,区域管理得到厂部、车间认可,各班组也积极为区域管理搭建平台,使区域的激励方式多样化,评选月度区域之星、完善区域内部考核、编辑区域月刊……一系列的平台举措,也使员工发挥才华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无上进心者上进,让有上进心者更上一层楼。
我觉得作为区长需要“能带头、肯吃苦;能奉献、肯吃亏;能担当、肯分享。”区长的工作主要在引导,而不是大包大揽,“你会做,就让你一个人做,”这样的观念我个人坚决否定,要动员每个人担起责来。
章都标是二号包装机副挡,大学毕业工作已有七个年头,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摄影,他也善于写稿编辑,电脑制作,多次参加中烟、厂部举办的主题设计和班组海报设计比赛并获奖,班组月刊也是出于他之手。区长制的建立,平台更多,分工更细,让区里员工的才能得到重视与认可。成本控制有高招,就让他传授成本控制高招,质量控制有技巧,就让他分享、分析质量控制技巧。车间为了激活班组区域工作热情也划出了一笔经费,除了对员工能力的认可,在物质奖励上也不能含糊。不但将显性的才能得以认可,还能有效激发隐性的才华。
关键词: 传统装饰画图形 现代平面设计 应用
著名设计师靳强先生曾说:“一切现代化与国际化应以传统文化作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日趋国际化,而这种国际化源于众多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碰撞,如果没有各个国家民族别具风格的设计的融入,现代设计将成为无源之水。可见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中国传统装饰画中蕴含的很多“形”是历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中国的宗教、政治、伦理和民俗风情,是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平面设计需要把传统的装饰艺术精髓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将其符号化、抽象化、意象化,创作出更具有设计艺术感的艺术形象,既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粹,又能展示设计作品的时代美感,充分体现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里的艺术价值。
在传统装饰画中,形不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而且是精神的图式。壁画、木板年画、剪纸中有很多“龙”的形象出现。“龙”是国人众所皆知的神物,而在所有的动物神中,龙最受人们宠爱,最具生命力。上古图腾时代,华夏祖先把龙当作神敬奉。至今,中国人仍自称为“龙的传人”。因此“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母体的主宰地位。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韩秉华在海报设计作品中就借用了传统图形“龙”的形象,作品的处理方法运用几何抽象简化法,使复杂的形象程式、简单化,从而设计出具有现代设计美感“龙”的又一形象。对传统图形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不能只是简单的挪用,而应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加以改造、提炼,使其更富有时代设计感,同时体现民族特点。
“凤凰”作为一种被神化、美化的鸟的形象,实际上也是上古时期鸟图腾崇拜的产物。凤凰代表宇宙永恒的灵气和生命力。中国人自古将凤凰视为吉祥如意、和平安康的象征。从远古的壁画到民间的年画剪纸艺术中,都有大量的凤凰形象出现。“凤凰”的形象被引用于现代平面设计的例子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设计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志设计。香港凤凰卫视设计成功地借鉴了传统的凤凰图案,采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展翅高飞,铿锵和鸣。一阴一阳的两个主体形象仿佛两团燃烧的烈火,极富动感地融合在一个圆形内,既有直观性又有象征意义,巧妙地将媒体的特点和品牌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两只盘旋翱翔的凤凰也代表着中美两种不同文化交融,体现了融汇中西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航空控股的子公司,其品牌形象要符合中国航空业龙头的大将之气,又要体现旅游服务业的特点,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巧妙融合是本标志设计的特色。国航标志以抽象的“凤凰”为主要形象,寓意翱翔于四海,给世界带来吉祥和安宁。同时又是英文“VIP”(尊贵客人)的艺术变形,颜色为中国传统的大红,具有吉祥、圆满、祥和、幸福的寓意,寄寓着国航人服务社会的真挚情怀和对安全事业的永恒追求。这两个设计的构思均源自传统装饰画中的凤纹,但并未对传统吉祥图案直接引用,而是在取其“一鸣惊人”、“一发冲天”的内涵意义上进行了抽象化、符号化、意象化的处理,使其既富现代设计美感,又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借用传统吉祥图案的例子举不胜举。再如我国传统佳酿乌龙酒的包装设计,在包装纸盒的周边均匀安置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图案,以青铜器中的兽面作为二方连续环绕,配以传统的书法,使酒的包装设计饱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还经常会采用“喜鹊”、“鲤鱼”、“莲花”“、“蝴蝶”、“石榴”、“桃子”等寓意深刻的图案来表达吉祥祈福的情感和理想化的精神诉求。而这些形象的选用都得益于对传统装饰画的借鉴,根植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
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壁画、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都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着丰富的图式语言。
二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运用汉字演化的构成形式,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装饰画中以文字作图案化变形的处理手法很多。艺人依据主观情感和汉字的结构特点,多以寓意吉祥的鸟虫图案组合创作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文字。这种形象化和装饰化的处理使汉字的特征活泼自由,给人一种亲和力,表达着特殊的情感。以文字为主的年画剪纸,无论寓意还是形象,真可谓是独具匠心的设计,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现代平面设计以文字作为设计创意元素使我们印象最深的作品当属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和2008残奥会会徽的设计。2008奥运会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以中国汉字作图形化处理,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创意为舞动的人形,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同时弘扬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残奥会会徽的主题形象是“之”字的造形,以书法的笔触表现出一个运动的人形,像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像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之”字不仅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而且有到达的含义。字形设计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获得成功。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以天、地、人和谐统一为主线,把中国的文字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心智、身体、精神”和谐统一的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银行的标志巧妙地借助汉字的“中”字结合古钱币的圆形来作变化,形成符号特征,给人深刻的视觉感受,同时还体现了中国银行的招牌,设计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设计也是借鉴了文字变形的处理方法,这种标志设计的例子在国内很多。
以汉字为主变化构成的形象广泛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方面,汉字的造型美在设计创意中发挥到了极致。文字作为一种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除了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具备传承文化的作用。以文字作为设计创意元素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平面设计的本土民族文化内涵。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正在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也在越来越多地被理解和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承华.董德丽.谈民间美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几点启示[J].美与时代,2004.8.
[2]贝莉.谈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艺术理念的传承[J].苏州大学学报,2004.6.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形;图形设计;继承与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60-03
一、图形设计的现状
《图形设计》课程从90年代中期在各大院校陆续开设,并逐渐应用于商业设计中。中国的现代设计从改革开放至今发展迅速,加上快捷而方便的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信息,使得中国的设计很快与国际“接轨”,设计作品的“国际化”特征也比较明显。中国的传统图形很快被抽象的、视觉化的符号所替代。艺术专业所开设的图形设计课程,将传统图形拒之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国际语言”的视觉化的图形。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只侧重于“国际化”的图形设计,有的略微讲一点传统图形,有的甚至完全摈弃传统图形,这就使得学生在对传统图形的认识上有偏差,甚至根本不了解传统图形,长此以往,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图形语言将会逐渐被淡忘,也会使得中国的设计没有文化底蕴。因此,在图形设计课程中加入对中国传统图形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启示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从原始彩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陶器上创造了很多图形,如从一条鱼演变出许多抽象的图形;还有商代青铜器上庄严、神秘的饕餮纹,汉代瓦当上的“四象”,唐代的宝相花纹等。中国传统图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是历代工匠们以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为参照,进行艺术加工,并运用线条、块面、色彩组合等手法,使其图案化、抽象化、规律化。概括性是中国传统图形的特点之一。传统抽象图形和几何图形在传统图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太极、八卦等图形,其简洁、凝练的造型手法,具备了现代符号设计的基本特征,具有延伸性,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对图形设计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启示。如四川天府广场的文化旅游标志,其图形的设计就融合了诸多的传统图形,充分体现了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中国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崇尚简约的图形及注重传意的功能性,这与具有装饰性的中国传统图形格格不入。加上设计者与消费者追求时尚,很容易接受“国际化”的简洁图形设计。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中国传统图形,只能出现于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上,诸如土产酒类、月饼盒的包装、茶叶的包装上。即便如此,有的还只是照搬传统图形,传统图形多不为年轻一代所认同。中国的传统图形在被国人遗忘、走西化的道路的时候,西方很多国家比我们更加重视中国古典优雅的传统图形。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其精华。继承的关键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在对传统图形的学习和吸收方面,香港的设计师靳埭强、刘小康、陈幼坚等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传统图形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首先是图形本身的意义。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图形设计教学相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造型,同时还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藏在它们背后的“意”,将现代设计的理念注入到传统图形中,使传统图形更加有生命力。如四喜人纹图形,采用共用的手法,由两个娃娃的头、身、手、足巧妙连接而形成的上、下、左、右都能看到四个娃娃,其寓意是人世间喜事相连,同时寓意四子交至,子孙绵延等意。香港设计师陈幼坚的公司标志就是在“四喜娃娃”造型的基础上设计的,希望给公司和客户都带来喜气和好运,并表现了和谐合作的精神。新图形为公司形象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四、中国传统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图形、字体和色彩三大要素构成的。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元素,其原因是图形具有易识别性和国际通用性,而且能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中国传统图形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能体现浓厚的民族风情,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1.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图形艺术应用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能够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将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通过“形”的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所做出来的标志,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标志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把握了传统图形的“形”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注意传统图形的“意”,这是传统图形的灵魂与精髓,这样才能延伸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标志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如中国联通的老标志来源于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标志中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
2.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纯粹的搬用,而应在充分理解传统图形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的神韵,又不失现代设计的意味,因此要使传统图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就要在传统的文化内涵中注入现代的图形语言,达到“形”和“意”的统一。在月饼盒、酒包装、茶叶包装等上面,传统图形出现频率比较高。例如康雍乾御冕酒,它以盛世皇帝年号“康熙、雍正、乾隆”首字为品名,是一套突出皇家气派、体现高尚品质精神的中国白酒包装。瓶子造型采用清朝帝王的御冠,栩栩如生,四条蛟龙环绕于瓶身,烘托出康雍乾御冕酒的品名牌匾,使整个瓶型雍容华贵、金光灿烂,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御冕酒瓶下衬以传统水纹图形,寓意八宝分水,平步青云,以显示酒的高贵。整个设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酒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图形除了在标志和包装中被广泛应用,还频繁出现在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版面中,比如房地产的广告,经常使用传统图形,来表示楼典优雅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但大大增强了文化的厚重感,也有助于现代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在充满流行与时尚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审美意念和传统图形也一直在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只有将传统与时尚结合在一起,才能给人以民族化的感觉。传统和时尚,两者并没有冲突,他们能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传统通过时尚得以延续,时尚通过注入传统而增添文化感和厚重感,增强其生命周期的可延续性。因此,我们在图形设计教学中不仅不能摈弃传统图形,还要加强对传统图形设计的力度,使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结合,让中国传统图形继续散发她那诱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J].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1;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5-0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越来越向素质教育靠拢,高中美术教育一改原有面貌,教学模式已经有很大改变,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体现。高中美术情感教育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入。
一、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够发挥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只有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畅所欲言是课堂上营造氛围最好的一个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交流,互相沟通,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平等和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高中生的美术学习至关重要。在高中美术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师生之间友谊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1)设置生动情境,拨动情感心弦。美术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美术作品当中。美术作品需要学生进行无限想象,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生动形象、含有丰富内涵的美术作品。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想象力的一个积极办法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人们常说,触景生情,这表明情境容易触动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切身体验到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内心受到触动,产生精神力量。高中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学生熟悉的人、物、景等特点,抓住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或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等,让学生以传统节日或者奥运会上运动健儿的精彩表现为题材进行海报设计、宣传。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对内容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获得了情感教育。
(2)增强欣赏能力,丰富感情世界。每一部美术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但由于美术作品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学生要理解美术作品中作者内在的思想内涵会比较困难。高中美术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并能够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让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品的讲解要由易到难,先让学生接触简单的作品,这样易于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欣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性地列举一些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或者浓厚爱国情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赏析。比如中国山水画、景德镇陶瓷、中国民间艺术等等。学生通过这些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领略到美术作品的优美造型、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立意,从而受到情感教育。
(3)拓展课外实践,实施情感引导。美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高中美术自然如此。高中美术课程的开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这简短的课程中学到多么高超的绘画技能,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创作来源于生活,想要在课堂上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作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多开展课外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灵感,从而受到情感教育。例如,在课外活动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民俗艺术馆、旅游景点等地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切身体验生活并获得情感教育。像民俗艺术馆中的一些中国传统艺术,如剪纸等艺术作品蕴含着劳动群众的汗水和智慧,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就会联想到劳动群众是怎样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利于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活动,举办一些小型美术展览,也可以开展绘画创作小型比赛,让学生主动创作作品。
三、结束语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精神生活追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必须根据新时期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培养美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洪英.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