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

第1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衔接我县《20112020年扶贫发展规划》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县扶贫办袁主任传达了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2010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对今年扶贫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请大家务必按要求抓好落实。四个乡镇分别从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两项制度衔接的角度作了经验介绍,值得大家借鉴。为进一步提高“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扶贫开发水平,确保全县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结合县情讲三点意见,供参考。

一、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紧迫感,准确掌握形势。

县抢抓新阶段扶贫攻机遇、大干快上各类建设项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年。各级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为重点,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呈现出力度加大、方法创新、效果显著的特点。一是抢抓机遇,主动反击,争取项目资金非常有效。被列为全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试点县和“整乡推进、集团帮扶”试点县,累计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二是扎实工作创新方法,多措并举,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效果显著。以整乡推进为平台,聚合资金,整合项目,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增收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坚持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近年来,肯定成果的同时。随着农村低保政策全面实施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局部乡镇和部门认为扶贫工作压力减轻了思想上有所放松,工作力度上有所减弱,淡化、弱化扶贫工作的倾向有所抬头。二是对国家和省扶贫思路改变后学习不够,理解有差距,尤其是机改后,扶贫部门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有的原来从事过扶贫工作,有的新手,对扶贫工作的重点、着力点、项目申报的顺序、项目监管和实施的要求不明确,急需强化培训。三是局部乡镇重扶贫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有的乡镇虽然启动了建设项目,但推进速度缓慢,有些地方对已建成的项目管护利用措施落实的较差,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四是少数乡镇和部门无法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需要,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老套,措施针对性不强,无法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支持扶贫工作的热情,扶贫效果不理想。五是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乡镇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干部业务不熟,对项目资金的运作顺序缺乏了解,两眼一抹黑”致使资金报账拨款严重滞后,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如何认识并定位我县十二五期间的扶贫开发工作,面对这些问题。个人觉得必需认真掌握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县的绝对贫困状况决定了扶贫工作在县的临时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二是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县已进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列入山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这必将赢得国家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三是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家投资将向西部民生工程领域倾斜,政策扶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这必将为我更广的领域内获得更多的支持提供了历史机遇。四是省人大傅传耀主任挂帮我县,通过前期调研并向省长汇报,得到省长批示,将从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教育等方面给予我县倾斜扶持,这必将为我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五是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措施和好的经验。整村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农业综合开发和实施扶贫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及“大扶贫”格局的初步形成等方面都得到省市扶贫部门的认可与肯定,这必将为加快推进扶贫工作提供坚实的工作基础。六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加快脱贫作为十二五全县的主基调,这更是扶贫开发的主基调,扶贫开发目标是什么?就是加快脱贫。扶贫开发目标如何实现?就是高速发展。只要扶贫开发目标实现,就能做到也才能做到跨越进位。

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不只要干,而且要大干,快干,好干,丝毫不容懈怠。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抓好落实,基于以上理由。确保完成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

二、着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努力开拓创新。

消除2万人绝对贫困现象。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和茶叶、野木瓜、方竹、核桃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建设;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00人。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突出农田水利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重点,采取抓点示范、点面结合,齐头并进的方法,全面推进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想特别提醒大家的要抓住中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有机对接,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能基本解除水利设施的瓶颈制约。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户人居环境治理上,围绕县上提出的沼气“4321建设模式,下功夫解决主干道沿线和农户集居地环境脏乱差问题,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住建部门要依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搞好村庄规划,国土部门要督促农户建新必须拆旧,严格执法,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同时,要抓紧做好2011年验收项目自查自验工作,关键是要抓紧整理和完善工程技术措施和档案资料、全力做好迎验准备,确保顺利通过省市达标验收。同时,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工程永续利用,正常发挥效益。

(二)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破解群众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突出增收、服务增收、保证增收。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依照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以茶叶、野木瓜、方竹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以肉牛、大鲵为主的畜牧水产业,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以白芨为主的中药材,积极发展烤烟、蔬菜等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农户发展,不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把产业项目培育作为重点,县扶贫办要从小额信贷扶持、财政补贴扶持、互助资金协会扶持和技能培训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扶持方式上,要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产业园项目为重点,优选增收项目,尊重群众意愿,统一扶持到户;扶持形式上,要以财政贴息和财政补贴为主,进一步公开办事流程,简化扶贫贷款审批顺序。无偿扶持项目要以乡镇为单位控制规模、深入考察、严格审批,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要扩大扶贫互助资金覆盖面,切实发挥贫困村“自助银行”助农增收上的积极作用。

(三)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以增强致富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致富本领,不时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最近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民工荒”其实这种现象反映的一个方面就是民工的劳动技能问题,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提升群众劳动技能迫在眉睫。为此要充分利用职教平台,整合农培项目,结合我县优势产业发展项目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培训专业,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培训补助,积极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技能,为贫困群众贫困地区以及建设劳务经济强县打下基础。同时,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乡镇,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拓宽群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提高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身手。

(四)以社会扶贫为平台。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积极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扶贫投入、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县在整合资源、集中使用”方面发明了不少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要继续坚持推广这种做法,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多方参与、多措并举的社会扶贫新格局。部门帮扶上,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联乡包村扶贫责任制,各参扶部门和单位要将扶贫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做到真帮扶、真投入,坚决杜绝“平时不管不问,过节走访慰问”走过场式的扶贫,给贫困户送钱、送物的同时,久远考虑协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更多地在助农增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为贫困群众出主意、想办法。企业扶贫上,各部门及相关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与帮扶企业的衔接与联系,抓紧确定牵头责任人,共同商讨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帮扶项目,尽快推进落实到位。县扶贫办要切实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为帮扶企业提供工作便利条件,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社会扶贫上,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扶贫工作、关注扶贫事业、投资扶贫开发。加强与在外工作的籍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其为家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出策、出资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与国内外各类捐赠援建组织的工作协调,搞好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扶贫资源流向,投入的扶贫开发事业。同时,县扶贫办要加强与考核办的沟通,进一步完善帮扶效果考核评估方法,加大对县级包扶部门单位联乡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着力提高帮扶效果。

(五)以强化资金监管为重点。去年以来正在建设的项目和今年即将下达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总量将超过亿元。资金总量大、项目覆盖范围广,合理、规范、平安地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将直接关系到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效果。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县扶贫办要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会同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我县2005年以来所有的财政扶贫项目和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肃查处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各类违纪违规行为,此项工作,既是对“十一五”期间全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一次全面清查,也是为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打牢保障基础。各乡镇务必要积极配合,确保专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法,按规定的顺序和要求管好项目、用好资金。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人居环境治理项目由乡镇统一组织实施,扶持增收产业项目和贫困人口技能培训项目由县扶贫办统一组织实施。项目审批下达后,任何部门和乡镇村绝不能随意变卦调整项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要有实施方案、资金兑付公示、项目验收演讲和工程审计演讲。要严格按照“项目随着规划走,资金随着项目走”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报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针对当前乡镇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报账滞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县扶贫办要加强与财政局的合作,采取乡镇财政所设立专户代管记账的同时,加强对扶贫专干的业务知识培训,尽快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继续坚持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投入效益“三公开”严把报账审查关和档案资料关,保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账目资料规范完整,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以项目带动为推手。强化领导,安排经费,抽调专人,制订外乡镇的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具体工作在下午的培训会上将作安排。

三、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继续坚持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扶贫项目,统筹干部力量,落实包抓责任,按设计标准、计划进度、工程质量要求推进到位。各乡镇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坚持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二)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依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根据重点贫困村建设总体规划,严格落实项目衔接制、资金捆绑制、驻村包抓制、跟踪督查制的工作机制,将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今后,凡是投向农村的资金都要向贫困村、连片开发试点村等重点区域集中,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整合项目,相关部门要不打折扣地坚决落实到位。

第2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项目资金投向准确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省、市专门针对老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政策性极强的专项资金,因其资金来源的公共性、帮扶对象的弱势性和改善民生的敏感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国家、省、市都对财政扶贫项目的筛选论证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做了十分严格的规定。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务必要站在对贫困群众负责、对干部个人负责、对扶贫系统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的重要性,认真查找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严格对照政策和规定,采取必要、得力、有效的措施,确保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投向准确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进一步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法规。

各级财政、扶贫部门要严格执行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规定,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流程管理,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财政扶贫资金等违规行为。

(二)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

各级扶贫部门要按照省扶贫办的统一要求建立扶贫项目库,编制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计划,年度财政扶贫项目主要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按照“乡镇申报,县级核准,省市备案”的程序,对拟扶持项目进行论证、立项,商请有关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上报省市扶贫办进行备案。申报项目一经认定即具有法定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必须按照批准方案切实加强管理,积极组织实施;在项目审批备案期间若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申报的程序,说明其调整理由,上报县扶贫办核准后,报省、市扶贫办备案。

(三)严格执行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报帐管理。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报账项目要符合项目计划,报帐资料要真实、合法、合规、有效、完整,不得以任何造假方式套取财政扶贫项目资金。

在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实施报帐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项目费用支出审核。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报帐制管理规定,切实维护项目资金管理的严肃性。一是严格资金专账管理。各乡镇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账,坚持先审批后使用,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报账资料审核。对已完工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报账请款,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实施单位报帐资料后,应严把审核验收关,所有报帐凭证必须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和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报帐。三是严格资金直达管理。对通过审核验收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由财政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不得以现金支票拨付项目款。其中公共项目预留10%的项目质量保证金,待第二年项目通过复审后再行支付;由农户自主实施的项目,项目竣工验收后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到户。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监管,确保发挥资金扶贫效益

(一)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一是严格项目公示公告制度。所有财政扶贫项目要在实施乡镇和项目受益范围内,建立项目标志牌,明确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实施期限、投资额度、资金来源、主管单位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财政扶贫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通过村务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让项目所在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家喻户晓,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促进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严格按计划实施。

(二)加大检查验收力度。

一是严格项目前期评估工作。各级扶贫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立项的勘察、设计、投资概算及可行性研究、论证等前期评估工作,提高项目立项审批质量。在项目实施前,要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项目的责任主体、受益主体、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质量标准、预期效益和违约责任等。对大额扶贫资金项目可实行竞争立项、公开招投标。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卡制度。项目卡要填写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投资计划及资金来源等,在项目实施中填写项目建设情况,在项目验收时填写资金到位情况和实施效果。三是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村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对于重大扶贫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工程监理人员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理,以保证扶贫开发质量和效果。四是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扶贫项目工程竣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县扶贫办要会同相关部门对照立项审批内容、招标合同和实施方案等相关资料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成果和项目的扶贫效益情况作出公正评价,对未达到要求的工程,提出整改方案。五是严格项目档案登记制。县扶贫办和乡镇扶贫办要对已竣工和投入使用的项目,建立项目档案,便于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防止项目重复申报、重复投资现象发生。

第3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扶贫办成立了专门机构,首先。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制定了创先争优实施方案,支部书记、党员对社会的公开承诺,项目股和综合股各设立一名党员示范岗。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省、市、县创先争优活动的文件,其次。大力宣传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全办深入开展“乡学文建明、村学”活动,大力推广“城南经验”春风村经验”引导党员“学习身边人、干好当前事”进一步浓厚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氛围,把全体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加快推进强县建设、构建和谐美好新、实现“十二五”开门红的宏伟目标上来。

扶贫办全体党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最后。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式、想方设法解决我县贫困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困难和矛盾,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坚决兑现支部及党员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月初有计划、月中有检查、月底有评比、季度有小结,将创先争优活动在办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力争将我县列入下一个十年扶贫规划。一是加快省、市扶贫工作对接。

由主任同志任组长,一加强领导。成立省、市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省、市对接工作,副主任进同志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省、市对接工作,同志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积极向省市汇报全县贫困现状,二摸清我县贫困村贫困现状。力争省市部门的支持,做好编制县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的准备工作,此项工作由副主任同志牵头,项目股具体负责。

具体研究对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三工作要求:每月由主任召开办公会议。力争尽快落实。

重点做好对项目乡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二是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副主任同志协助,一此项工作由主任同志牵头。项目股具体负责。

编制投资效益分析报告,二工作要求:加强对项目乡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报送信息资料和汇总。督促项目乡镇在项目竣工后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力争2011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是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

项目股具体负责。一此项工作由副主任同志牵头。

确保互助资金项目的顺利运转和贫困村群众受益。二工作要求:不定期按照省财政厅、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通知》精神进行检查、审计和监管。

四是县芍药谷景区和产业扶贫试点建设工作。

第4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一、科学论证,选准扶持项目。我们先后抽调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各产业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县内资源、技术、交通等条件,对各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论证。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选择投入少、周期短、效益好、易普及的食用菌和脐橙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项目,并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作好全县食用菌和脐橙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20__年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工作计划》和《关于___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项目管理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指导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规范全县的产业扶贫开发工作。

二、严格把关,确定扶持对象。根据省扶贫办3号文件要求,将扶持担保金扶持范围划定为第一、第二轮省定贫困村。按照资金和项目直接安排到户的原则,第一批贫困农户产业化扶持担保金项目重点扶持对象是已正式列入省《贫困人口扶持档案》的农村贫困人口(残疾人\缺乏劳动能力和五保户除外)。为充分发挥担保金的引导作用,保证担保金的安全投放,我们采取“三报三审一公示”办法慎重确定受授对象。即贫困户自愿报名,乡村干部初审贫困户是否符合受援条件、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初审合格的受援户与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公司将名单报当地信用社,信用社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审;信用社再将评审结果报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信用联社三家联合会审,确定受援户。最后,以村为单位将受援对象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搞好示范,带动全面发展。按照集中扶持、整村推进的原则,我们选择省定贫困村中群众积极性高的禾市乡谭市村,豪山乡西康村,坪上乡竹塘村,羊脑乡坪塘村、哨上村等村作为产业扶贫项目试点村,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采取分散经营和集中经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公司 贫困户”、“公司 基地 贫困户”、“协会 基地 贫困户”、“公司 协会 基地 贫困户”等市场运作模式,由公司、协会与贫困户签订产品产销合同,公司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以保护价向贫困户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行情好时则随行就市收购。试点工作很成功,第一批户平下料20__多袋(筒),户平增收1800元。在试点村的带动下,又有l7个省定贫困村的贫困户积极投身产业开发,扶贫产业项目呈现出蓬勃生机。

四、健全机制,确保扶贫效益。为确保扶持资金项目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对全县产业扶持资金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产业扶持资金实行封闭式运行,转账结算。信用社向县扶贫办提供一联加盖受援农户的私章与挂靠公司印章及公司经办人签名贷款单据作为支取产业扶持担保金贴息的依据,由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审核,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以每户工000元的标准划拨担保金存入受援户的担保金专户上。担保金不能支取现金,由信用社从受援户担保金专户上划拨,用于小额贷款贴息。同时,对产业扶持担保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严防担保金流失。在规定期限内未用完的产业扶持担保金,或转为项目的后续管理费用,或对实施产业扶持担保金项目取得较好收入的、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在征得贫困农户本人同意后,结余部分转入产业扶持担保金的风险担保金。二是实行领导包干负责制。县委书记、县长牵头,县委副书记包乡,其他县级领导包村,乡镇主要领导包组,部门对口帮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一点、一区、一带”示范样板,形成了lO个重点乡镇和62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同时,对各示范村实行“五定四化”目标管理和“三个一”工作机制。即严格做到定领导、定项目、定责任、定规划、定效益,实现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县扶贫办三名领导也实行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实行“一个贫困村,一名领导负责,一个班子专抓”,真正做到办一个项目,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三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对种植规模达

5000袋以上的贫困户,按0.l元/袋的标准给予奖励,并按项目落实率、贷款回收率等指标量化到乡、村、组,按得分多少分三个等次设奖。四是完善服务机制。我们把上级拨付的培训资金大部分用于对项目实施的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传授栽培技术,为贫困户解决疑难问题。今年来,共举办食用菌和脐橙栽培技术培训班209期,已培训2万多人次,印发资料2万多份(册),刻制光盘500张。同时鼓励技术人员与贫困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由技术人员直接指导贫困户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生产,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

五、加强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县扶贫办是实施产业扶贫担保金项目的主管单位和协调部门,主要负责制订产业扶贫担保金项目实施方案,下达计划任务,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跟踪管理等工作。县财政局农业股在银行开设“贫困农户产业化扶贫担保金项目”专户,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主要负责办理担保理担保金拨款。县信用联社主要负责发放贷款、结算利息、贷款回收等工作。在财务管理分工上,县财政局是产业扶贫担保金的财务主管单位,县扶贫办是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开发的会计核算、稽查单位。.

第5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一)大力开展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在对全县20个最贫困村开展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分批分类开展脱贫攻坚的方案,印发了《关于开展特困村扶贫攻坚行动的通知》。一是科学规划,实现项目整合。科学制定4个市级特困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发展规划,把资金安排到最需要、最能促进当地持续发展的项目上。二是投入捆绑,实现资金整合。上下联动,为市级特困村整合各类资金1000万以上,县级财政连续两年每村预算安排50万元项目资金。三是领导到位,实现力量整合。今年2月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特困村办公调研,每名县领导联系一个市级特困村,县、乡镇工作专班合力开展定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行动。

(二)按照要求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以“扶贫智能软件操作系统”为平台,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扶贫、民政、统计(农调队)、财政、公安、经管、人社、教育、工商等县直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的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扶贫办。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9.55万人分解指标到乡镇、村。

(三)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有效实施。今年3月份,在三乡镇启动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上半年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今年8月底可全部完工。

(四)有序推进到村项目建设。继续对整村推进村实行“1321”帮扶模式(由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整村推进村)。今年启动的9个整村推进村实施期内项目总投资达1111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37万元(含搬迁和危房改造资金),整合行业部门资金7336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739万元。规划发展特色产业56900亩、硬化公路52公里、新修34.5公里、扩建310公里,解决6179人的安全饮水困难。

(五)积极开展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全力支持全县“五个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实施,以“县产业扶贫科技顾问团”为依托,以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为标准,开设“扶贫流动课堂”,实施农村实用技术“点菜式”培训,培养一家一户的“科技明白人”,解决科技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已实施55场次近3000人次,占全年培训计划的40%。

(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2月以来县扶贫办严格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立了专班负责活动的具体落实。在第一阶段中,重点抓好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边查边改等重点环节,并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开展了“情系三农,走进贫困村”“六送”活动,为贫困村人民群众送卫生、送政策、送项目、送文化、送技术,共有2000余人参加,让老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让干部实实在在接到了地气。同时在所联系村实行“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为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想办法。目前,已经摸清了底细,分户制订了帮扶措施。第二阶段活动中,将结合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父老乡亲”的扶贫理念及一系列专项扶贫工作,把“”方面的突出问题查找准、剖析透,以精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抓好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相关考核工作。筹备迎接了省级2013年度扶贫绩效考核、2013年度党政主要领导考核、2012年整村推进考核等考核工作。二是做好联系点工作。在鸭子口楠木坪村、杨溪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和高家堰镇佑溪村“第一书记”联系点开展“三万”、“三联一转”、“三进五访”等活动,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树立了贫困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按照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差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编制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操作手册》,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确定了新的报账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并优化程序,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力度。四是其他工作有序开展。党建、“六五”普法、政务公开、综治维稳、档案、保密、计划生育与扶贫工作结合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全力争取项目。全力做好连片开发等政策项目争取工作,尽最大可能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

第6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一、2014年农民增收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我县3500个贫困人口减贫工作的落实

贫困人口减贫工作是今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也是省考核我县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省下达给我县减少贫困人口指标任务是3500人。接到这项任务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县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安排,为了尽快完成减少贫困人口工作任务,县扶贫办紧紧依靠我县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的支持,将减贫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并重点锁定出3808个减贫人口,实地摸底他们的生产增收项目以及各项收入来源,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帮扶,努力使锁定的贫困人口实实在在的脱贫。

省扶贫办督查组2014年9月11日对3个乡镇、3个村锁定的贫困人口进行抽查,据抽查结果,目前这些被锁定的3808个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已高于贫困线2650元,年底脱贫没有问题。我县完成年度减贫指标任务的108.8%,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落实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项目

今年省下达我县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第一批)为1510万元,计划实施扶贫项目30个,其中,用于建设贫困村修路建桥项目9个;贫困村饮水工程6宗;扶持贫困村生产发展项目12个;扶贫贷款贴息资金项目1个;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项。

1、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省下达我县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共598万元,其中,投入资金429万元,建设贫困村修路建桥9条,硬化村道路长6.427公里,建设漫水桥2座,涵洞38个;投入资金169万元,建设贫困村饮水工程6宗,建拦河坝6座,过滤池6座,拉水管长19.2公里;截止今年11月底,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但部分项目尚未进行验收。基础设施项目已拨付资金490.5万元,资金拨付率82.02%。

2、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情况

省下达我县生产发展项目资金702万元,实施种养项目12个,其中,扶持贫困村种植橡胶4500亩、槟榔2000亩、山茶树4200亩;扶持贫困村养山鸡2000只、养鸭34000只、养鹅35000只、养后备母猪275头、养肉猪1000头、养蜂1250箱;发放石斛、橡胶、槟榔肥料帮助农民管理石斛48亩、橡胶5000亩、槟榔5000亩。除养蜂项目第二批蜂种在12月份完成发放外,其他项目已于9月中旬全面实施完成。各类种苗和管理肥料都发放到农民手中,但还没及时报账。生产发展项目已拨付资金492.15万元,资金拨付率70.1%。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资金

省下达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资金60万元,其中,已投入资金48万元,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共培训农民4982人次。其中,橡胶割胶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1600人次,橡胶管理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1600人次,槟榔种植技术及管理培训班5期900人次,禽兽养殖培训班5期882人次。投入资金12万元,贫困村干部培训班1期36人。培训类项目已拨付资金60万元,资金拨付率100%。

(三)抓好铁皮石斛特色产业项目发展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的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4年)》文件精神,我办积极扶持贫困村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已种植铁皮石斛180亩,预计今年能收获铁皮石斛40亩,但由于今年30号台风“海燕”11月10日侵袭我县,造成17亩铁皮石斛受灾。其中:铁皮石斛种植大棚及种苗完全被毁的9亩,铁皮石斛大棚被掀顶及部分种苗被毁的8亩,直接经济损失129.65万元(其中:大棚损失37.25万元,种苗损失92.4万元)。目前预计只能收获23亩,按每亩收益16.67万元计算,可以增加农民收入383.41万元,比去年的4.5万元高出378.91万元。效益比去年同期增长84.2倍。

(四)抓好农村小额贷款扶贫贴息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农村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工作稳妥推进,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发展经济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今年10月底,我县扶贫小额贷款共贷出4418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已贷出1650万元,农业银行已贷出1463万元,邮储银行已贷出1305万元,共扶持4366户农户发展生产。其中,养殖户1486户贷款1520万元;种植户2802户贷款1952万元;其他贫困户贷款946万元。

今年我县财政已拨到相关银行的小额贷款扶贫贴息资金共计220.9万元,其中,信用社82.5万元、农业银行73.15万元、邮储银行65.25万元;目前,已对农户贴息116.19万元,占已拨贴息资金的52.6%。其中,信用社62.53万元,占53.81%;农业银行8.6万元,占7.4%;邮储银行45.06万元,占38.78%。历年剩余贴息资金320.58万元(含2014年1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为确保农民增收工作稳步推进,我办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办公室成员为组员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员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二)抓好2014年度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项目等实行分管领导亲自抓制度,确保2014年度扶贫资金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投入扶贫项目资金共计1510万元,扶持4个乡镇4个行政村覆盖17个村民小组568户2953人发展经济。

(三)抓好贫困村庄贫困农民培训工作,针对我县农民生产发展需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村干部培训等各类培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四)抓好整村推进工作,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

(五)抓好农村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我办积极联系各乡镇人民政府,并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手发动农民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这样做对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7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十三五”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确保我县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以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创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引导、推广与培训,促进“一村一品”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因地制宜、按需培训”的原则,大力开展各类培训。2016年,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20人。

三、培训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开发。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体,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可兼顾建档立卡已脱贫人口,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经济发展培训所需劳动力和熟练掌握实用技术的新型农民。

(二)因地而宜,分类实施。结合各乡镇贫困人口规模,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确定培训班,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进行分类培训。

四、培训形式和项目管理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扶贫产业项目,本着贫困地区实际需求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由县扶贫办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由各乡镇、村和委培单位具体实施。

(一)“农家课堂”培训。以种植,养殖为目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村迫切需要的种苗繁育,高产栽培管理、低产改造、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培训,将课堂安排在田间地头、饲养场院。

(二)示范点培训。组织农户到本地或外地实用技术培训点进行培训。原则上以就地培训为主,也可以结合产业开发进行异地培训。

(三)规范扶贫培训项目管理,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档案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计划方案。2.培训通知。3.培训教材。4.培训人员和授课人员花名册;授课人员花名册:包括授课人员的姓名、单位、职称、授课时间、领取补助的金额及本人签名等。培训人员花名册: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在乡(镇)和村(屯)名称、领取补助的金额及本人签名等。

五、培训资金补助标准

2016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计15期。各承训单位依据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培训时间定于6-12月期间,每人补助200元,补助资金专用于讲课费、误餐费、资料费、交通费、后期跟踪服务费用等。合计利用专项资金30.4万元。

对当年参加就业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或专项能力证书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凭证一次性补助1400元。

六、培训教师聘请

实用技术培训,需聘请培训教师,由承训单位和委培单位聘请,讲课费在培训费中开支。聘请教师需提供如下资料:

(一)身份证复印件;

(二)技术级别聘任证书复印件;

(三)讲师登记表。

七、工作要求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和委托培训机构要根据县下达的培训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尽快将任务分解落实,特别要抓好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确定培训教师的落实,确保培训工作全面完成任务。

(二)实行实名制培训。培训单位要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档案,做到一期一档。做好培训现场影像资料的存留。每期开班前一周,报县扶贫一份预培训人员明细表,备扶贫办开班当天现场监督。自行培训视为自动取消项目。

第8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柳林县接待办结对帮扶穆家墕郝也坡村。我办一直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我办扶贫工作队多次深入穆家墕村,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村“两委”干部对话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穆家墕郝也坡村的情况,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穆家墕村基本情况

穆家墕村位于柳林镇东北方向,距县城12公里,是柳林县重点贫困村之一。穆家墕行政村由穆家墕、富资垣、郝也坡、应头峁四个自然村组成,我办帮扶村是郝也坡村,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全村耕地面积402亩,110户,330人,其中贫困户有30户,我单位结对帮扶对象9户,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致贫原因主要为: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意外事故和个别肢体残疾因素等。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准扶贫合力未形成。一些干部潜意识认为精准扶贫到户很难出“成绩”,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现状下,镇政府、村干部、扶贫工作队觉得市场不景气项目难寻,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困难。对扶贫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有什么发展打算、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村民的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留守老人养老困难。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耕地都为坡地,大型耕种机械无法作业,耕种效率低下,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种地成本大收益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者较多,村里仅留下妇女和老人耕种土地。而且由于缺乏技能,外出务工人员还是以从事传统的苦力型工种为主,收入少,生活压力较大。通过调查发现,穆家墕郝也坡村留守老人较多,留守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外出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孩子上学,敬奉父母生活费很少,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四)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接待办作为结对帮扶单位,业务工作任务大,致使结对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且扶持农村生产发展的项目和资金基本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县乡两级政府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二是结对帮扶干部大多不熟悉农村工作,在开展工作中充当“客人”,在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要深化精准扶贫工作认识,形成精准帮扶的合力。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方向标”。建议制定更具操作性、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考核不仅是对扶贫工作队的考核,同时要纳入对乡镇的考核。三是要理顺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指导、管理体系。乡镇设立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负责对辖区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避免扶贫工作队与乡镇工作分离脱节问题。

第9篇:乡镇扶贫项目办工作范文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沭阳县把抓好金融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帮扶工程,扶贫小额贷款投放量连续10年跃居江苏省第一。

集中资金助力“八有”目标实施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投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1.49亿元,受益农户9.17万户,帮助33万低收入人口实现年人均2500元以上的脱贫目标。“十二五”以来,全县已投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4.35亿元,受益农户20.55万户(次);发展村级扶贫互助社40个,入社资金1760万元,低收入农户入社率和借款率均达60%以上。通过金融扶贫和扶贫开发,帮助22.9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目标,80个省定经济村顺利实现新“八有”(即有群众拥护的“双强”班子、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高产高效的基本农田、有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有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村风、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目标。

多举措共谋金融扶贫大计

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逢会必讲,2014年县委书记胡建军对扶贫工作、扶贫贷款的批示达12次,召开会办会6次,500人大会达4次。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沭阳县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实施意见》和《沭阳县村级扶贫互助社实施办法》。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

定位高端。结合“低收入农户多、全民创业势头强劲”的县情,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积极推行“阳光授信、一次借款、一年还款、项目承载、干部帮扶、财政贴息”的模式,提出“23456”的奋斗目标,即从2010年投放2亿元、逐年递增1亿元,2014年达到6亿元。2015年已投放扶贫小额贷款6.2亿元,受益农户5.1万户。

责任明确。县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信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各村(居)成立信贷扶贫工作小组。县扶贫办、财政局、农商银行确定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责任。党委书记对基层农商支行行长有考核权、处理权和建议调动权,村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会计具体抓。

注重配合。县扶贫办与农商银行加强配合,相互支持,做到工作一同研究、任务一同布置,总结一同进行,奖励共同享受。两家似兄弟,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县级财政设立扶贫小额贷款扩大投放风险资金,县财政拿出3000万元作为扶贫贷款风险金(省1500万元),存入银行专户。

立足于早。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实施、早受益。去年1月11日全面启动,4月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今年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服务到户。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负责,基层支行与农经部门密切配合,深入村组到户发放。同时通过授信、上门服务等方法解决投放风险难题。把临时柜台设到村里,实施批发式调查、批量式投放,在营业厅开辟专柜,安排专人发放。 农户贷款发展的木材厂

创新机制。利用“大户带小户”投放扶贫贷款,每年达到1亿元。利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扶贫人员带动低收入农户,每年投放量达到3000万元,从而有效的带动了低收入农户致富。近期,沭阳县利用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机遇,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提标创新试点。在“淮沭河片区”“东南沙片区”10个乡镇及10个“扶贫改革试验建设示范村”先行试点。即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大户带动扶贫小额贷款额度分别从1万元提高到2万元、5万元提高到10万元,超出省贴息和奖励资金由县财政承担。今年试点投放提标扶贫小额贷款3000万元,并逐步扩大试点,提升覆盖面和低收入农户授信额度,沭阳县被推荐为江苏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专项评级授信工作示范试点县”。规范互助社审核、借款发放和资金监管,统一配备专用电脑、互助资金操作管理软件,加强业务培训,县扶贫办明确4名业务人员分片包村,确保互助资金安全,低收入农户受益。在“10个示范村”或组建“扶贫互助社”的村,按每村15万元配套资本金,操作运行按沭阳县村级扶贫互助社管理规范执行。

协调资金。县乡成立金融办,帮助农商银行吸储,做到村村有指标,人人有任务,集聚资金,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有资金。县委、县政府安排县级财政拿出3000万元资金作扩大投放风险金,风险损失财政承担80%,银行承担20%。

加大奖惩。出台《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奖惩办法》,完善激励机制。 2013年江苏省奖励沭阳县扶贫部门和农商行3257.29万元,去年奖励3748.87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都由县政府表彰并奖励,每年拿出80~100万元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及乡镇分管领导和农商行行长进行奖励。

督查推进。在加大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加大督查,做到天天有督查、周周有声音、月月有通报。加强督查推进,及时公布全县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如果落后,乡镇、农商银行主要领导就要向县领导写保证书,作电视表态,强势推进。坚持扶贫宗旨,重点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落实帮扶责任人,做到扶贫小额信贷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

农户为扶贫点赞

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加快了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扶贫和扶贫开发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0.6万亩,新增扶贫产业园72个,标准化厂房面积196.2万平方米。

二是帮助了农户增收。金融扶贫实施规模扩大,有效帮扶低收入农户发展种养加增收项目和电商扶贫项目,有3.6万低收入农户连续2~3年得到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先后带动了11.4万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