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事求是地说,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人物形象,其教育价值远远低于认识他的冒险主义倾向及引导学生怎样看清这一面。前一解读是当前语文界的主流认识,这也充分显示出语文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改什么。
笔者现对《廉颇蔺相如列传》另类教学思考作如下归纳。
一、由“充足理由律”判断蔺相如请缨赴秦的承诺是虚假的
蔺相如的问题在于他出使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是一个虚假的承诺,是夸海口。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在逻辑学中有一律——“充足理由律”。其基本内涵是在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应该提出充足的理由予以阐述、论证。应该对情况有基本的分析,有应对的预案。但蔺相如没有,只有一个承诺。大家想一想,“奉璧往使”,自身在秦犹如羊在虎穴,面对秦人可能使诈的风险,蔺相如没有充分的条件保证“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显然,这个承诺是虚假的。尽管事实上他做到了“完璧归赵”,但那纯属偶然,是秦王大意造成的,或者是秦王从本心上并非有诈璧之意。否则,秦人一心要诈璧,严密封锁其下榻的驿馆,监视其一切异动,秘密盯梢其使团成员的出入,中途劫杀怀璧的随从,他的计划不就全部落空了吗?把承诺建立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之上,是完全违背“充足理由律”的。
二、由“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运用逻辑学中的“矛盾律”可以很轻松地发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罔顾赵国的安危,前后不一,背离了出使前确立的外交原则。
本来,蔺相如在赴秦前,他给赵王分析形势时说得很好,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为赵国安全计,当秦国提出以城易璧的请求时,即便秦国诈璧,赵国也应该“宁许以负秦曲”。作为弱国外交,它要用一切手段为自己创造和缓的生存环境,争取时间,寻求发展,等待变化。因此,宁可舍掉这块璧,让秦国背负以城诈璧的理屈责任,自己也绝不主动挑事,给秦人以口实。
但事实上,蔺相如在秦国却违背了赴秦前与赵王定下的原则。当秦国还没有暴露出诈璧事实的时候,他先发制人,趁秦王“斋五日”之机暗地派人送璧回赵国。这就授柄于秦,归直于秦,把主动权完全奉送给秦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秦强赵弱的形势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小伎俩实际上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为赵国埋下祸端。
根据逻辑学“矛盾律”分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为真,必有一假。因此,“矛盾律”要求人们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一般情况下要相对稳定、连贯、一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幻不定,出尔反尔。
“宁许以负秦曲”的原则同以无礼的方式冒犯秦王而实现“完璧归赵”的行为是矛盾的。实际上蔺相如既骗了秦王,又骗了赵王。
三、根据“选言判断”为秦王设计正确的选择
逻辑原理有所谓“选言判断”之说。稍有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比方说,教学方式或者是老师讲解,或者是学生分组讨论,或者是老师出题让学生做练习;作为一名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面对这些方式必然会从中选择一种。
笔者认为,根据“选言判断”规律启示,应该想到有关事情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然后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为合适的去争取。蔺相如作为特使对秦赵之间的璧城交易方案应该有这样几种可能的清晰预测:或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或秦国以十五城诈璧,或赵国设法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或以送礼的方式以图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并不在其列,它是不该发生的事。关于这一点在前边的逻辑判断中已经论述了。
懂得“选言判断”的思维规律,从实践的角度能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还不够,最后的关键问题是“选”。要把“选言判断”的逻辑思维规律以文本为例子作分析,转化为语文所承担的人文性教育——让学生获取生存智慧。所谓“选”的过程,就是尝试性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辨别所提出的几种情况哪些是真的、可选的。
因此,要对想到的可能情况作排除与选择:“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这是不可能的,秦不仅损失十五城,而且在政治上失民心;“秦国以十五城诈璧”,这也不可能,堂堂秦国为一块璧而做行骗之事,有失体统,见笑于天下,不值得。那么,秦国到底有何居心呢?很可能是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对赵国放出的外交风球,看赵国人的态度。从赵国来讲,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既不能得罪秦国,也不能示弱,因此“以送礼的形式结交秦国”也不可取。这样只剩两种情况可作为外交博弈中的策略手段回应秦国,或说服秦王罢易璧之议,或由赵再提出可以操作的交易方式(比如说以璧易谷),这都是双惠共赢的结局,但却很有礼貌地让秦国作最终的选择。
当然,实现“罢易璧”或“以璧易谷”都得有当年烛之武说秦伯的智慧和诚恳态度,这样的外交大使应该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以利害关系游说秦王。
四、根据“假言判断”构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从正反看“完璧归赵”
用逻辑思维种好“语文田”,但要避免逻辑学术语充斥其间,尤其注意以逻辑学原理为根据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去评断“完璧归赵”可能存在的风险,去评断蔺相如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在“否定”与“应该”的比较中去认识“完璧归赵”的失误。
我们知道逻辑学中的“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的条件。这是一种条件判断。比如说,我们只有团结对敌,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说,我们内部的“团结”是“战胜”外敌的条件。
据此,笔者就评判已经发生的事件提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按照与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的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把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原事件本身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原事件进行评判,可把此种判断方法命名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此种方法,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那就是:“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老天爷不给周瑜方便,偏偏不刮东风而刮西风,那么,失败的就是周瑜。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这两位东吴美女就会被曹操深锁铜雀台。
当明白什么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后,就可以对“完璧归赵”作反事实假设想象。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事件中,秦王于大庭广众之前,“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准备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早已把璧偷送回赵国。面对这尴尬的局面,秦王很冷静,制止了群臣要惩罚蔺相如的行动,“毕礼而归之”。这就是原事实。那么,怎样对已经成为事实的“完璧归赵”做“反事实假设思维”呢?这就要对秦王“毕礼而归之”的冷处理做反向思考。很显然,学生就会作出明确的回答——“盛怒之下的秦王会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理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也许,还有更理性的学生提出——“也可以先不发兵,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不管是外交交涉,还是大兵压境,秦强赵弱,这些被动局面都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可能惹出的祸。置赵国于危机之中,存一璧又有何用呢?
当然,可能有学生不服气这种假设性否定评判。因为事实上,蔺相如做到了“完璧归赵”。对此,我们还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蔺相如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证赵国有尊严不失璧,同时又不会得罪秦国。如果想不出这样可能的外交应对策略,是不足以服人的。
这时需作这样的思索:与“奉璧往使”相反的做法是什么?与一心想着“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相反的做法是什么?
可以预料,学生能很轻松地想到“不奉璧”,也就是“空手单车西入秦”。而这样做的结果,至少是没有“归赵”与“不归赵”的问题了,也不会发生骗秦王的事情了,因为璧留在赵国了。
但是,学生不能想象“空手单车西入秦”怎样能和谐地与秦王打交道。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指望所有问题学生都会回答。学生不会的问题,应该由老师来教。
既然反其道而行之,那就要彻底。不仅不是“奉璧往使”,而且要让秦王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当然,应该从根本上抛弃“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的想法。
为此,蔺相如应该仿效烛之武说秦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蔺相如见秦王,首先说:“璧乃一物尔,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所居也。若以十五城易璧,则必招民之厚怨也,大王恐陷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
如果秦王说甚爱璧,坚持其意怎么办呢?蔺相如应该有预案,当面提出新的建议——“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且不欲大王陷于民怨,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恶言,赵之民有丰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前者谏秦王罢以城易璧,后者思以谷易璧。从而把球又踢给了秦王,要么罢“以城易璧”,要么“以谷易璧”。总之,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自然没有风险。
最后,给学生留下三道作文题,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巩固、拓展本课所讲的内容,题目分别是:
1.故事新编:蔺相如巧说秦王罢易璧
今天,我们学会了《蔺相如》一文,这个故事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让人读得回味无穷,让人读完以后还想再读一遍。因为这个故事写得生动优美,如同穿过雾霭的美妙音乐,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流畅,如同哗哗留着的小溪。这篇课文分了三个故事,分别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我最喜欢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那我就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吧!
有一个凶神恶煞、言而无信的昏君 ——秦王,他得知赵王有一个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要,于是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知道后,心惊胆战——如果不吧和氏璧给赵王,秦王就会派兵杀来,到时赵国就不保,如果拿和氏璧给秦王,又怕秦王不守信用,不吧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当赵王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一个名叫蔺相如的平民来求见,他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意思,他回到住宿时,叫手下人换装,抄小路把壁送回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我读完这篇课文后,不得不对蔺相如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因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聪明、智勇双全的大英雄啊! 当我依依不舍地盖上书时,我想:假如我也有蔺相如那么聪明、那么勇敢,那该多好啊!
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战国时候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秦国想要,然后赵国为不让秦王得逞,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他胆大心细,智斗秦王,最后把和氏璧完好无损的返还给赵国。
现完璧归赵发展成为成语,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是什么模样,现在已经无法证实,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和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
(来源:文章屋网 )
1、负荆请罪的荆是“荆条”,荆条是马鞭草科,牡荆亚植物,是黄荆的一个变种。黄荆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有四棱;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叶5或3片,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
2、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课堂教学节奏教学效率近日看《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周星驰谈到新拍的片子《西游降魔》时说,一个好导演要善于讲故事,而讲好故事的关键是要掌握好节奏。听罢此言,不禁对星爷刮目相看。朱光潜说:“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也属于艺术范畴,故而节奏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那么,课堂教学的节奏是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
一、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一节课中时间安排的多与少体现出来的。这就像写文章,文章内容上详略主次的安排即是节奏,有的地方要下笔千言,有的地方要惜墨如金。“文似观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执教者,一个最基本的本领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
在课堂上,需要我们不惜时且不惜力进行教学的课文内容应符合以下条件:
1.和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段落;
2.和本节课人文教育目标相关的段落;
3.特别适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段落。
例如,《梅花魂》一课,全文讲了五件事――外祖父教读诗词;外祖父珍爱墨梅图;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大哭;外祖父送墨梅图;外祖父赠梅花手绢。如果执教者在课堂上平均安排这五件事的教学用时显然是不合适的。其中,“外祖父珍爱墨梅图”“外祖父送墨梅图”两件事无疑符合上述3个条件,属教学重点内容。如果一课时教完5件事,这两件事起码要安排20分钟时间细研深读,而其它3件事略读即可。
二、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通过执教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的。这就像一首交响乐,不同乐器的组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壮烈,时而婉转。
依然以《梅花魂》一课为例,5件事如果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无疑是平淡乏味的。如果执教者能根据五件事内容的特点适当变换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想必才更精彩。
“外祖父教读诗词”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朗读指导法,组织学生动情诵读外祖父教“我”读的古诗词,以此来体会外祖父思乡爱国之情。如此操作,省时省力,效果亦好。
“外祖父珍爱墨梅图”这部分内容重点词语较多,可采用自读感悟加集体交流的办法,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大哭”这部分内容浅显易懂,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加快教学节奏。
“外祖父送墨梅图”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全段语言含义深刻,且情感充沛,执教者可采取情境教学法。先引导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品词析句、动情诵读,达到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外阅读所得,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的事迹,利用课外资源加深学生对文章重点句的理解。
“外祖父赠梅花手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组织学生写小练笔的办法来进行。“此时此刻,外祖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还想再嘱咐亲人点儿什么呢?”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想象来写话,这样既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回顾与深化,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设计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随着教学方法的变换,角色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像导演,设置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尽快入戏;像主持人,激发诱导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现自己的精彩;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旁观者,默默关注学生自己静心思考,感悟表达……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变化,也在引领着课堂节奏的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场景不时呈现。整节课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的节奏变化无疑会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节奏是通过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体现出来的
《将相和》一课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3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相互联系。执教者可根据故事的内容特点及故事间的的关系,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体现出节奏上的变化。
《完璧归赵》是第一个故事,对它做到深入透彻的理解是学好后两个的前提,而且作者在这一段中的人物外表与内心的刻画堪称小学教材中的经典。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采取学习方式可以是这样的:自己先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研读,写出批注;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启发,将理解引向深入;最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内化经典语言。
学生通过《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学习,已经较为充分地理解感悟了故事背景及各个人物的特点。因此,在《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采取学习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把自己假想为身在现场的赵国大臣,根据课文情节及《史记》原文,围绕着“向廉颇描述渑池之会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或场景,以此来劝廉颇不要生气”这一主题,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写一段话。在写话过程中达到深化课文内容理解,增强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我家住在河北省邯郸市,在我家的旁边,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石拱桥,叫学步桥,它原是古代赵国人建造的,后来又经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学步桥横跨沁河上,是古城南北的交通要道,原为木架结构,明历四十五年,改为石拱桥,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为七空,三个大孔,四个小孔。每个孔上都蹲 着一个既像龙又像狮子的动物。桥长三十二米,宽九米,通高七米,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上面分别刻着: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胡服骑射、 邯郸学步等许多和邯郸有关的成语故事,桥面两侧共有19个栏板,栏板中间共有18个望柱,每个望柱上都雕刻着一个可爱的小狮子,小狮子满头卷发,眉毛像火 炬一样,后腿蹲坐,一只前爪抓着球,另一只前爪扶地,好像看桥也不忘玩耍,也好像在欢迎游人的到来。
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关键词:民间;美术;继承;发展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形式。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彩塑等。
二、民间美术课在中学的开展途径及方法
根据中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解快的特点,提供以下三种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1.鉴赏课民间美术一课讲完立即开展短期的民间美术单元课题
在讲到美术鉴赏民间美术内容时,重点给学生讲解一两种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趁热打铁”,接下来教师专门为学生开展一个可行性较强的艺术实践单元。比如剪纸(纸张和剪刀都是容易准备的工具材料),系统而全面地介绍这门民间艺术的概况、艺术形式等。介绍几个民间艺术家的生平,让学生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去投入实践。从剪刀的使用到复杂剪纸的制作技巧等。实践课可以进行四到五周,这样既学习了鉴赏,理解了内涵,又学会了制作方法,加深了学习印象。
2.利用文化课的教学配合民间美术的阶段性学习
例如,民间美术的版画,可以准备三合板、小刻刀、油墨宣纸。在语文教师讲到《论语》的时候安排学生制作《论语》的木刻版画系列。又如《花木兰》《完璧归赵》等语文课,语文教师不懂美术,但是语文课可以最细致地把文化经典传授给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都熟悉这些课文,美术课利用民间木版画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制作版画系列作品。比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教师让学生先学习木刻的简单技巧,然后分成几组,每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构图创作,完成一个独立故事插图。由于语文课上熟知故事情节所以学生也得心应手。五六周下来就有几张不同的木刻版画呈现在眼前,故事是连续的,有“起因”“经过”“结尾”。最后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拿到一起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油印几遍之后就成了完整的故事插图,近似连环画。印好后,给每位学生发一套插图。从中可以看到大家的辛勤努力,也可以加深对语文课文的印象和理解,看看别人配的图和自己的图,增进同学间友谊,同时又学会了木刻版画技术,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剪纸、泥塑也可以这样开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纪念意义也得以体现!
3.组织学生自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期内组织班级里的学生分组研究民间美术。例如学习剪纸艺术,10人为一组,一个班50人,分5组。每组研究一种艺术形式,剪纸分为:对称式、团花、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独幅剪纸五种,分别探究学习方法,上网查找资料自学,制作作品。然后把五个小组的资料和作品汇总,让每组自己商议,从而总结出制作心得体会。作品可以办一个民间美术展览,学生的研究资料和笔记可以启迪其他学生继续学习。这样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很实用的教学方式。
三、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独立而健全的人格
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我按照“自主预习――合作释疑――鉴赏评价――练习巩固――拓展阅读”等步骤开展教学,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言文“五步”教学模式。现以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为例,赘述具体做法如下:
一、自主预习──夯实学习基础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卢元说:“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如果学生课前对课文一无所知,那么上课往往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很难主动地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将学生的预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写批注和做学案。
首先,让学生采用卢元提出的“圈、点、画、评、摘”五字法进行自主预习,意在疏通文言字词和把握文章内容。学生写批注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特别要求学生把不懂的词句和有疑问的地方摘抄在小纸条上统一由课代表交给我,以便个别答疑或在课堂上作为共同现象重点突破。
其次,学生完成教师编制的自学学案。学案既是学习目标的导引,也是后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学案设计坚持“文”“言”并重的原则,通过目标导引、课文导读和问题导学让学生基本扫清字词障碍,解决“言”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文”的内容。学案包括文言积累、内容理解和思考导读三部分,既注重语言训练,也注重思维训练。在思考导读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在这些事中又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
⑵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蔺相如的形象特征,并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预习可以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自己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预习是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
二、合作释疑──实现交流分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的要求。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创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同伴互助作用,用合作学习取代教师讲授。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学案中的内容,分享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通过交流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再次合作学习。两次合作学习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选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最佳的方法就是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点拨,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在翻译“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句时遇到了困难。我便引入学生学过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和“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三句话让学生先翻译,再比较译文与原文语序的异同,进而概括这三个句子句式上的共同特点。这个活动后,学生的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了。
当然,学生的问题无法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相机提出自己依据学情预设的问题,组织学生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以完成教学目标。
合作释疑是一个相互批评指正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一环节,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和学习主体。教师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相关资料的提供者以及必要内容的讲解者。
三、鉴赏评价──体会文言精妙
解决“言”的问题固然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但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章法和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更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在学生完成“言”的疏通后,我着手进行文本语言赏析和写作手法分析。
首先让学生完善自己在自主预习环节写的批注。要求学生对有所感的词句进行简评,对有内涵的句子进行分析,完成对文本的语言赏析。然后组织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要求在学生读自己的批注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与思考,并记下对自己有启发的批注。学生也可以针对同学的批注进行补充。通过不断的补充、争论与完善,学生的意见会渐趋一致。当然,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我采取的原则,让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完善或修正自己的意见。
通过试写批注和分享交流让学生认识了文言文语言特点,增强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当然,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
让学生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精妙,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的内涵的理解,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裨益。在这一环节我借助问题探讨的形式开展教学,师生探讨这两个问题:
⑴作者在写“渑池之会”时,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⑵文章用大量篇幅写蔺相如却简写廉颇,这种布局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通过思考和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文章构思技巧等方面的理解,也体会了文言文在“文章”和“文学”上的独特的魅力。
四、练习巩固──进行有效诊断
文言文教学要有必要的语言训练和思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学生通过练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体现基础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和初步运用为主;二要体现适度性,即数量要适度,限于学生单科学习时间有限必须少而精;三要体现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点设计练习,让学生能进行有效思考。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了如下的三个练习:
1.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⑵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⑶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⑷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仿照示例,编写一副对联概括课文故事情节,并对人物进行评论。
例: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
3.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决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李晚芳《读史管见》)
这些练习侧重文言字词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把握和写作特色的分析,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具有实效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检查学生练习完成情况,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转化。
五、拓展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文言文学习不能只关注课内学习,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目前教材中的文言文总量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要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就必须注重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只有实现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并从语言积累和鉴赏评价两方面布置适量的主观练习题,以确保和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除了相关的语言积累题目外,我还在练习中设计了两道简答题:
⑴文章从哪些方面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请分条概括。
⑵作者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怎么看待?
这两个题目不仅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意在培养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开展相关篇章的阅读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化对课内文言文基本知识运用,巩固已学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自读能力,也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认识,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有机勾联。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言文“五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该教学模式或许可以消弭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