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凉州词古诗范文

凉州词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凉州词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凉州词古诗

第1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关键词:创新;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24-0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课堂。

在这里我认为所谓"有效"就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使这堂课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我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活动,而且"学"是"教"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集中高效的"学",也便没有"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真正的有效教学应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只是为"学"创设适宜的外部条件,"教"是为促"学"的。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将以自己执教的《凉州词》为例,浅谈一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1.创设情境,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使学生在兴趣中投入学习状态。在《凉州词》的教学中,我首先以学生学过的一些有关战争的古诗导入,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接下来,在整个教学中,我把"听、说、读"和"看、想、悟"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古乐伴奏、教师体态手语及多种诵读方法,不断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动力,突破重难点,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这样的情景设计,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受到熏陶,思维的火花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2.关注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质疑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创造机会,教给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质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凉州词》一课时,先对古诗进行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唐朝先后与周边外族政权发生过许多战争,进而引出"戍边战士"这一社会现象。学生就产生了为什么战士们会在荒凉的玉门关戍守?为什么战士们会怨杨柳?在埋怨些什么呢?这是种怎样的心情呢?这些问题正是要解决的学习难点。

通过质疑,学生自主思维、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学生在被关注中有目的地进行思索,这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舒展了学生的灵性,放飞了自由的思维。

3.突出主体,让学生学会探索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学生只有参与探索,才能生成新的知识;学生只有参与探索,才能从中真正学到知识,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疑问处,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

对于语文教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大多是对语言文字的阅读与品味。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要读,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要读,学生要解决疑惑问题还必须去读。但读的训练不要放在一个平面上,做到每读必有要求,每读必有收获,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自主探索,把读与语言感知、情感感悟、积累语言有机结合一起。

我在教学《凉州词》一课时,在初读古诗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自由读、反复读、师生配合读等方式,为后面理解诗的感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赏析古诗的环节中,以图片、视频、古乐伴奏、课外补充知识为背景,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诗意。这样使得课堂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天地,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发展。

4.促进发展,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质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创处,课堂上无价值无意义的评价应该被有鼓励性、有针对性、能促其发展的评价所取代。

在《凉州词》一课的教学中,学习"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诗句时,我指名多个同学朗读。第一个同学读时声音小,有点胆怯,但我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这样评价的:"听完你的朗读,我们感觉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我觉得这一评价既指出该生朗读的不足,同时也暗示着应该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果然,在接下来几个同学的朗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河由原来的小溪变为有上百里,最后终于被读出了千里之势。

所以我认为教师及时、客观、富有艺术的评价,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文关怀,给课堂带来了民主与和谐,使学生在"我能做好,我会学"的奋劲中投入探索知识的全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5.注重迁移,让学生学会应用

把课堂上感悟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之中,给学生多创造应用知识的舞台,使课内的创新应用于实践,是学以致用的最佳表现形式。

在教学《凉州词》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果戍守玉门关的战士已经结婚,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们的心里话。这一教学设计有利于让学生把之前的感悟应用于实践,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升华了感情。

总之,要构建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下功夫。只要不断实践和创新,一个崭新的课堂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1年7月

[2]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市马家街31号 2006年12月第5版

第2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古诗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们文辞优美,琅琅上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祖国风光、壮丽河山的名句,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首先它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使人在心灵上达到共鸣,如李煜的《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次它使人养成了简洁凝练的做事风格。如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表现了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梅岭三章》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用借喻,指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第三,有些诗词能激起大多数中国人的激情,如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陆游的《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过,我要说的是,很多古诗词对学习初中地理帮助很大,可为丰富的地理教学提供载体,因为一些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涉及很多地理知识,内容丰富,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背景材料。这些地理知识非常重要,对将来旅游,出行十分有用,它还会影响你的历史学习。很多政治家、军事家都研究历史,精通地理知识。本文就课本中的地理知识,该引用哪些古诗文作一简单介绍。

地理中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位置。如讲地形时用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山东泰山,泰山号称“五岳之首”,是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顺便提及我国的几大丘陵;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述内蒙古高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象,同时介绍我国的其他高原地理位置时;用曹操《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其中的沧海是指渤海。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蜀指四川;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应当指青藏高原中的巴颜喀拉山脉。讲气候时,引用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述春天悄悄来临,万物焕发生机的景象;用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说明我国西北地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同时指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一个界线区。讲河流时,引用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借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记忆黄河源头注入的海洋;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述黄河上游和中游的景观差异。

地理中的人文环境主要介绍人口的多少,农业发展,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支柱。其中许多古诗词描述了地理知识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我国素称诗国,诗歌遗产常具科学价值。最早的记载就保存在《诗经・豳风》中。“四月秀@,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E。”讲的就是一定的季节,远志开花、知了长鸣、庄稼收获、草木凋零的现象。可见我们的先人早就注意到生物的行踪去迹与季节变化之间关系,并以此指导农事活动了。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物候观测以生物为仪器,十分灵敏。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形象地告诉人们平原和山上的气候不一样,物候也就不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刘禹锡《竹枝词》中的“江上朱楼新雨晴,西春水觳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志。陆游《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首诗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还有陆游的《鸟啼》“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陆游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他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一个诗人。

另外,下面的诗句也反映了物候特点: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正因为古代诗歌中富蕴宝藏,巧妙运用古诗词进行地理教学,对促进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应“以诗为证”,既能开拓视野,又平添一段趣味。在平时的备课中多收集有关地理教学的名句,深入挖掘地理信息,巧妙激起求知欲,侧重剖析地理现实问题。

第3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时刻,精美的酒杯,与晶莹透亮的葡萄美酒交相辉映,让人都不舍去饮用。乐师在马上弹起了琵琶曲,那乐曲悠扬而又豪迈,恰似时而急促又时而舒缓的山涧流水,催促着大家开怀畅饮。劳累了一天将士们举杯痛饮,大醉一场。谁知今日同乐的战友,明日会不会战死沙场,与其这样,不如来一场大醉。

这就是古诗《凉州词》中的意境。动荡的边关、凶险的敌军、严酷的环境,将士们无不紧张,终于盼来了一场盛宴。大家借酒消愁,半醉半醒中,不由得念起了自己的故乡。是啊,自古以来,又能有多少人能从边关活着回到家乡呢?许多士兵被迫抛弃妻儿,离开家乡,来到边关浴血奋战,有些甚至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女一面,这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残酷啊!

此刻,我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从远古社会开始,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发生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次战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散,许多家庭就此支离破碎,还有大量战败国的人民成为奴隶,备受欺压。

第4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一、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着,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与融合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四、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五、善于教学拓展,加强传统语文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中国的茶壶常饰以字画,让人们一边细细品茶,一边玩味壶上字画,增添乐趣。有一种茶壶壶腰(或壶盖)上一圈就写了五个字:“可以清心也。”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这五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还有一个故事: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题纸扇,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六、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第5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关键词:分层朗读 训练方法 情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49-02

毋庸置疑,“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训练点和支撑点之一。可对在教学中如何组织、贯穿阅读,很多老师却感到十分困惑,表现在教学实践中便是种种不到位:对教学要实现什么目标,达到怎样的预期不甚了解――目标模糊化;对什么时候训练,训练到什么程度茫然不知――操作盲目化;有时间就大训特训,没时间就匆匆过场――过程随意化;对学生是否有所得懵然不知――评价空白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该如何组织好“读”呢?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弄清“读”的指向

读的形式虽林林总总,但其目标无非指向读通、读懂、品读、欣赏这几个层面。需求的层次不同,阅读所用的方法也必然有很大差异。

对教学而言,需要学生读到什么程度,如何指导,以何种方式组织呈现,弄明白这些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这样的思考和准备,读得再多,也是无益。目标尚不明确,必不知操作之道,训练又如何能到位?

二、拾级而上,体现“读”的层次

任何阅读和学习都不会一步到位,总是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拾级而上,教是如此,学是如此,读亦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读”的层次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时的做法。

《凉州词》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疆地区苍凉的景象,刻画了长期卫戍边关的将士们凄苦的心境。诗歌意境开阔,气象雄浑,写得情景交融,极具情感冲击力。面对这样一首千多年前的古诗,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们读进去呢?笔者组织了这样的三次品读:

(一)走近孤城,品读孤独

师:还有一座城,是座什么样的城?你的图画里有这座城没有?把你看到的孤城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我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荒凉的高原上,看不到一丝人烟,群山包围着这座死气沉沉的小城,使我有种很孤独、很无奈的感觉。

……

师:你的想象多么丰富,体会得多么细致!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二)走近将士,品读哀怨

师:在这么孤独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诗中哪个字最能代表将士们的心情?

生:是“怨”字。

师:他们会怨什么?会怎么说?

生1:我想他们在怨山。可恶的山啊,你干嘛那么高?这地方还不够偏僻吗?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可连仅有的一点视线都被你遮住了!

生2:我想他们或许会怨黄河……

生3:我想他们还可能怨那个吹笛的人……

师:体会都很深啊,又向诗中迈进了一大步!来,把你理解的“怨”送进去,读出来。

(三)走近笛声,品读悲苦

师:孩子们,那羌笛吹的是什么呀?

生:我觉得那羌笛在诉说离别之苦呢,它吹的是思乡曲呀!

师:(凝重而感慨地描述,启发想象)对,是思乡曲啊!“两地书,母子情”。闭上眼睛,你听,笛声起了,是怎样的笛声啊!听着这笛声,读一读诗歌,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苦”。

师:把你的苦读出来。

生:我读出了“恨” ……

师: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恨呢?读吧!

……

这段教学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教学中教师点拨,学生体会、想象、品读;教师再点拨,学生再体会、再想象、再品读……如此三次。每读一次就提升一点,教学就在这样的层层推进中,达到了预期的高度和深度。

三、入情入境,提升“读”的品质

有专家提出:评价教师的课堂首先是观察他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读”得是否有效,要看“读”的品质的高下。如何入情入境呢?或许我们能从大师的授课中得到启示。

(一)挖掘词味,“读”出形象。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窦桂梅老师谈古诗教学时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是的,每个汉字都有一方天地。笔者常提醒学生:文字有“三度”(温度-冷暖,硬度-刚柔,速度-疾缓),需细思量。

(二)抓住细节,“读”准味道。“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最反对的就是读书囫囵吞枣。“读”出味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老师抓住词眼,放慢节奏,引导着学生体会着读。

(三)激情悟境,“读”出真情。在阅读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情不足;教师情有独钟,学生无动于衷。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忽视了“品读”也是主因之一。“品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强调的是让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看王崧舟老师教《慈母情深》,沿着他铺设的情感的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情境与品读相生相长的过程。

师:电影中有一种镜头叫慢镜头,把动作放慢可以让你看得更仔细、更真切。我们一起看,闭上眼睛。(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背?

生:我看到了一个弯曲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生:极其瘦弱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师:一个瘦弱的弯曲的瘦骨嶙峋的母亲的背。不对啊,这是我母亲的背吗?我记得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形容一下,用一个词。

生:是笔直的。

生:我还记得是挺拔的。

师:然而,我现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背。闭上眼睛,继续看。

师:(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一张什么样的脸?

生:……

师:(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

师:……带着你的想象,带着你的记忆,带着你的困惑,带着你的疑虑,我们再读这一句话。我读“三次‘我的母亲’”,你们读其他的。 (师生合作读)

好,换过来,你们读“三次‘我的母亲’”,老师读其他的。(师生交换合作再读)

师:孩子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母亲如此憔悴,如此疲惫,做儿子的心里什么感受?

生:……

师:闭上眼睛,再慢慢地,再仔细地,再真真切切地看一看我们的母亲。读――

第6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新课改追求课堂效益,课堂效益的提高在于老师巧妙地质疑。古诗词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绝不仅仅是智慧的点拨,更是诗意化的语文熏陶。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们感到最难突破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领悟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是教师们教学中比较忽视的地方,那么教师如何找准角度,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难点?

一、抓关键词语的解读,问中读出情感

古诗诵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读”字,所有的教学目标的完成都应该通过读来体现。以读为本,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而确定诗中的关键词语作为本诗的训练点可以引发学生多元化的个性解读,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体会中读出不同的情感,是进行古诗诵读有效的语言载体。

如《凉州词》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反复品读最后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读后请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多少人没有活着回来,多少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我读出了悲凉的情怀。

师:是啊,你的体会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读得好,读出了母亲心中的那份凄悲,读出了将士心中的那份无奈。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战争是惨烈的,多少将士就这样战死沙场。

(播放视频体会“悲惨”)

师: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

师:请你读出你的体会。(生读)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戍边、前仆后继,为国戍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师: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戍边的战士为了国家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还是怎样的?

生:更是豪迈的。――男生齐读。

通过这样的反复品读,让学生从“几人回”中走进将士们的人生思考之中,走进古代沙场边关戍边的复杂内心,走进将士们血肉之躯中张扬的民族精魂的豪气,叩问出“醉卧沙场”的万丈豪情。

二、抓大致内容的概括,问中读出画面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图片导入,开始了古诗词的教学,在揭题部分,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老师要送你们一幅画,猜猜这是什么地方?②你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③西湖给小朋友的印象是?④你了解诗人苏轼吗?看似紧凑的提问,却带给了我们一个思考:这样的提问都有必要么?我们要如何凝练教师的提问,让每个问题都具有指向性呢?亦或说怎样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就如教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告知,免得学生在猜测的时候,脱离教师原有的设计。

提问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西湖的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吗?”我想以这样的问题进行铺设,学生能更容易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更容易达成。

三、从两诗对比的角度,问中读出异同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教学为例,谈谈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将两首诗比较异同:

1.问――创作背景有什么不同?一是“安史之乱”,一是“金兵南侵”。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有时代背景作铺垫。

2.问――诗人诗作有什么不同?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人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大量的史实,被人称为“诗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而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可谓“多产诗人”。《示儿》是他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

3.问――插图人物表情有什么不同?一是“意气风发”,一是“抱憾终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分直观。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奄奄一息。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之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来催人泪下。

4.问――“诗眼”有什么不同?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可提问:诗人为何而喜?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四、从教师理答引导,问中读得深入

第7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一、结合背景,把握主题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是为现实而作的。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必须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以及与诗有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要知道不同作家由于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导致生活态度和作品风格的不同。在盛唐代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出现了有意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诗作,如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该诗写出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而杜甫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漩涡。他看到的是动荡不安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再看杜甫的诗作,就不难理解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

另外,同一作家因人生道路的曲折变化,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先后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这首词把我们带入江南那种渔歌唱晚,暮鼓晨钟的美好境界里。一个少女自由自在、活泼开朗、无拘无束又有些调皮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靖康之难后,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南渡以后,李清照辗转逃难。这一系列事件,让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主要内容也多书写对祖国的忧虑和流落他乡的痛苦,爱国之情很深。

这一类诗歌教学,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二、品味语言,体悟诗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杜甫的诗堪称古典诗歌语言的典范,足以说明诗人在诗歌语言锤炼上所下的工夫。《春望》中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所在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作者寄情于物,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气氛。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读马致远的《秋思》应抓住曲眼“断肠人”三字,由景入情、层层深入地去感悟抒情主人的无奈和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

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找准诗眼,抓住重点词语对诗歌进行突破。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悟诗歌语言营造的感情境界,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享受。并且在平时作文时要求学生做到注意遣词造句。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不是意象,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是意象,因为它是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那么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把握比较困难。我觉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比较归纳诗歌中的具体事物所蕴涵的感情。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杨柳岸的残月而不是别处的”,要理解词人写此的原因,关键就要理解“柳”的意象。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都有“柳”,比如,“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古诗文中常常有表达共同感受的意象:“月”往往寄托着思人、思乡之情。“朝露”“流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日暮”“夕阳”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杜鹃”的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有意和无情,……无一不具有特定的含义。

但是有些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歌里表达的感情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表达的是几多哀愁,倾诉着人世、生命的感怀,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讲述的忧愁无法排遣,人生青春的易逝。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启发学生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感情。

第8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一、 直接默写型

1. (2012・江苏省连云港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 (2012・江苏省宿迁市)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 理解默写型

3. (2012・江苏省盐城市)王之涣《凉州词》中包含物候现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北京市)《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迁移默写型

5. (2012・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国古典诗词中写到“柳”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积累的名句(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山东省日照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有此妙。

四、 运用默写型

7. (2012・江苏省徐州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8. (2012・江苏省盐城市)身处顺境,我们不妨用《〈孟子〉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见卓识来警醒自己。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对于记诵默写题,中考试卷的评分准则里往往有这么一条:“每句1分,错、漏、添、别一字,则该句不得分。”这就启示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认真背诵,准确记忆,工整书写。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背诵不能偷懒。对于考试大纲中划定的背诵范围,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全部背完,特别是名家名作名句,要做到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诗、词、曲中的句子常考,这一点同学们都知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也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经常涉及的内容,但有的同学却不够重视。例如“典题诊断”中的第4题和第8题,就分别出自文言文《岳阳楼记》和《〈孟子〉二章》。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对于《马说》《陋室铭》《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出师表》等文言文,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学会分类比较。古诗词里,有一些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写法各异,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学会收集和分类整理,在比较中将它们区分开来。

第三,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对于理解默写型、迁移默写型和运用默写型这三种题型,一定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第四,养成“验算”的习惯。记诵默写题并不难,不少考生也确实会背,但为什么总有人得不到满分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粗心大意。要改正这个毛病,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验算”,即把答案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多字、少字、错别字。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

2. 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以上两题选自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卷)

3. 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4. 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以上两题选自2012年上海市中考卷)

5. (2012・江苏省苏州市)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6. (2012・江苏省镇江市)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

第9篇:凉州词古诗范文

关键词:古诗 阅读 欣赏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经验性的名言,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说明多读能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表达能力,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底蕴。可是有些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读了”“读的多”,而忽视了对读的质的追求,没有考虑是否通过读疏通了字词的读音,掌握了语言材料的字面意思,理解了字词的内函;是否能在读的练习中运用声音技巧把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是否能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下面就怎样阅读古诗谈自己的几个看法。

一、重在会读

阅读古诗文,重点不在“阅”,而在“读”上面,但就这个“读”来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而是应满怀激情的高声朗读,尽量做到“熟读成诵”。因为古诗通常是运用凝炼、生动形象和富有音韵、节奏感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情感,所以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合吟咏。如果你反复吟咏,不但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美,而且能感受诗人的丰富情感。另外,启发学生用自己生活的感受、体验来直接理解、体验古诗,尝试通过朗读思考其中的内函,这往往以教师根据古诗内容和学生经验精心设计的问题开始,沟通生活世界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再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才能实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二、了解背景、体悟情感

阅读古诗时是应该了解古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往往是通过诗歌来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古诗文的内容,格调与作者在他所处的社会时代中的各种境遇有很大的关系,如《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意思是: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不见人踪迹。远景苍苍茫茫,近景寂静冷清。然而,就在这漫天飞雪,人鸟绝迹的茫茫大地上,却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 老渔夫孤独一人在江上垂钓。在这样空旷的背景中主人公老渔翁的孤独形象显得更加突出。诗人用这种意境表达了自己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孤独的情怀。这样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叙事性强,情节较为完整的作品,需要输入的信息量很少,

反之,叙事性不强情节不够完整或无情节的作品,就必须要搞清楚该审美对象所产生的语言环境,这就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与作品有关的具体事件,作者的经历、思想,它创作该作品时的处境和心境等。如果你对这些方面有一些了解,那么通向美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的。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支旅行队伍到陌生的风景区游玩,教师的作用就相当于导游,导游恰到好处的讲解,能诱导游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导游应积极、主动地对此时此地的“景”,此时此地的“情”了然于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贴近生活,感受动态美

如在教学汉代民歌《江南》时,如果一句一句的看古诗,确实滑稽它有点像民间笑话里嗦先生写的那封家书,而有“鱼戏莲叶问”一句就够了,何必再“东”“西”“南”“北”地说下去呢?但是当我们把这首诗经过分析,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动态美就跃然纸上。“东”“西”“南”“北”四句,像电影胶片,单看都是静态美,但连接起来放映,就产生了动态美;水是清澈的,显得很浅,但好像不是呆在水里,而是浮在水中,它们像一群孩子一样,老不安生,在“莲之东”停一会儿,又窜到“莲之西”,这些小东西忽游忽行,忽南忽北,真是自由自在,活泼欢快,学生在诵读时用欢快的语气来感受诗句的动态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2、古诗的整体原则性

诗人郑板桥面对飘雪随口吟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雪花看不见。

当看前三句,似乎是文字游戏,有了第四句,雪从“一片”到“无数片”大雪铺天盖地,整个世界一片白,一切景物仿佛都是冰雕石彻,从意境上来说,雪落在梅花上,不是真的“看不见了”,而是视而不见,天上落下来的好像是梅花,地上开放的好象又是雪花。梅花有了雪的晶莹,雪花有了梅的芳洁,二者混成一体。所以我们在诵读古诗时都一定要牢牢记住古诗的整体性。如果离开了古诗的整体生,孤立的看每一句诗,就会肢解作品,把美转化成非美。

再如“葡萄美酒夜兴杯”(王翰《凉州词》)一句只写了一个酒杯,算是写了一个“点”但作者脑子里的印象绝不会只是停留在这个点上,它要向“面”延伸,就这样斟满美酒的一个杯子,一定不止一个,有酒,也一定有菜,不能没有人,大家一定团团围坐,有说有笑的一个宴饮的场面。可见,是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的现实生活,是人们切割不了的。人们依据生活经验,可以对作品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统一起来了。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细部加工

诗歌是模糊的“灰色系统”,我们读诗和看照片,看电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诗里的形象也没有确定性,它只是一个轮廊,你要感受到逼真一点,就必须以你自己的生活为框架,进行细部加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这句诗里的门朝什么方向开?什么颜色?一扇还是两扇?这些全部都是不确定的,你要是自己的感受变的真切清晰,那就要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作品的空白。

再如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生活中的对话总是有问有答,一句也省不掉,而诗中把三问三答全部省略掉了,如果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充作品的空白,应还原为:

问:汝师今在否?答:言师采药去。

问:采药在何方?答:只在此山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