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城市规划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规划管理

第1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市场经济的这个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1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先把规划做好,是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重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把关、申报和管理规划成果的质量。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行政管理工作。

2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要实践城市规划工作,使城市在实践城市规划中能使其城市功能与其物质性设施之间总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之中。城市规划管理作用就是为了使城市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表现为:

2.1使城市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同的经济结构、规模、发展阶段和水平等,对城市的要求也不同;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得当的城市规划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的推动。城市规划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能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发展。

2.2使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社会的发展。

社会由不同的人群和利益群体所组成,城市规划管理使城市建设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社会的变迁,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及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

2.3不断优化城市各项功能,令城市保持动态平衡。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伴随除旧更新,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建筑量的增加,需要与各类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相匹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物质财富与城市人文文化同样重要,不能积累了物质财富而丢掉了人文灵魂。这一切一切都要通过做好城市规划管理来加以解决。

3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城市只有在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城市才能健康发展,并促进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良好发展。现在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经历着非常坎坷的历程,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3.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是纷繁复杂的,管理权限一直处于被严重肢解、分割的状态。导致了城市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变成了各个行政实体的自主行为,城市的整体规划被彻底的瓦解了。同时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

3.2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政府由于过度注重城市的经济收入,将大部分财力投向了大收益的工业项目,却忽视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超宽马路、超大商业化时代广场,一味的注重本城形象工程,忽略主次干道与支路的比例,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市和镇村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散乱无序,土地开发呈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

3.3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决策是少数人的决策,很多城市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决策主体的错位, 因为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4城市规划管理的解决措施

对于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找出解决的方法,使城市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4.1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

因为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一个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能使它有效的发挥作用。一个好的机制,必须要有群众的参与监督,要有社会基础,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公众参与的体制,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落实好审批工作,做到“谁审批,谁负责”,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及时公示、听证等制度,让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4.2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建立规划委员会,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区域管治。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委员会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总人数为单数,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应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要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上级政府应该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对规划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的法律法规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能防止由于权力集中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有利于强化层级监督。

4.3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的现代适居城市。城市规划工作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做到城市的舒适的功能。

5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有赖于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态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找出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冯现学.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近年来,我市逐步推行了房改政策和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元月一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开始施行;元月二十五日,市人大常委会了《*市土地管理规定》,自三月一日起施行。这些法律、法规对建设用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城市规划部门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的财产权益,制止非法转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受理建设工程报建时,应同时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只有建设用地批准书而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或者建设用地批准书上用地单位名称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上名称不符的(含加名、改名),不予受理建设工程(含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以下同)报建。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市用地审批小组审批后由市规划局核发的在城市规划区内申请建设用地的法律凭证。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需要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核定的土地使用性质、位置和界限的,应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因此,凡未经市规划局批准而由其它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中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定的内容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不予承认其法律效力,不按原规定内容使用土地的,不予受理建设工程报建申请。

三、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市土地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支付全部地价款,并取得土地使用证书;②已按出让合同规定条件和期限投入资金达到投资总额的25%。因此,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未按上述规定办理申请用地和出让手续而私自转让或经有关部门批准转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核定的建设用地(含加名、改名)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受理建设工程报建。

四、根据《*市土地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所留出的土地,“应于批准征地的同时按照城市规划统筹划定;供被征地单位发展第二、三产业,安置剩余劳动力,但不得用于建房出售”。农村因征地而留出的土地,只能供被征地的单位使用,未经合法的审批部门批准,其它法人或经济组织无权使用属农村集体所有的留用地。其它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共同使用农村留地而联名申请报建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受理建设工程报建。提交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区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并应提交公安机关核定的户口簿。非村民使用农村宅基地建住宅的,规划部门不予受理建设工程报建申请。

五、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以原有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发生新建、扩建、改建时,应向规划部门提交土地使用权已办理出让手续、并已为股份公司所有的证明;未提交证明文件的,规划部门不予批准股份企业使用土地进行建设。其它公司发生名称变更而不涉及债权债务变更的,进行建设时应提供工商管理部门的核定名称变更的证明。

第3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健康合理的发展离不开良好正确的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因此,城市的决策者应该重视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只有正确的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才能使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张水平相一致,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带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1、城市规划的意义

通过在建设用地的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出的高科技规划方法就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实现了角色的转型工作。用地管理的概念是,由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人员对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治理。需要在城市内进行施工建设的任何人或单位,都必须先到所属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用地的申请。只有得到城市规划部门的允许,并且得到有关赋有法律效力的证件后才能进行施工。建设管理是指,获得规划许可的区域内的各项建设工作都必须经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允许。即使是城市内需要改建的区域,也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统一的管理施工。改建的具体方案也要先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城市规划管理包括编制、审批、用地规划、实施等多方面的工作。

2、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

2.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等进行各个工程建设实施的总体部署。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城市建设作出指导,保证城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保证城市建设协调、稳定地发展,需要在理想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城市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条件,再进行详细规划部署。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今社会需要,还要进行长期规划,使城市获得长远发展。

2.2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指的是对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并采用经济的、社会的、行政的、有效地管理学对已经得到国家批准认可的规划项目进行调节改进和统一管理肩利于指导城市各个部分建设有序的、有目的的、高效环保的发展确保城市规划正确实施简言之就是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来安排建设项目并逐步落实将计划变为现实其中有人将城市规划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厂个是用地管理前者是整个管理的基本方法,因为城市规划建设是建立在城市用地的基础上的所以就需要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是对城市中的所有土地资源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与分配建设,以确保城市有序合理的发展另一个是建设管理主要是对城市建设活动中的基础设施及住宅、商业、公共用地的统一管理与分配建设,以及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

2.3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联系

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这两者的含义,从而了解了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做好城市规划的管理,就会对城市规划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才会促进我国城市的顺利发展。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顺利发展,要进行统一协调的管理,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也处理好。如果不看到管理对设计的重要作用,就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得一切努力都成为泡沫,我们的城市发展也会受到阻碍,这样对人们的居住生活是不利的,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城市规划管理对设计的具体影响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城市规划的设计者既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又要满足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城市规划既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又要适应市场随时的变化,那就要求城市规划更好地处理和谐发展的关系。

3.1用地管理方面

由于管理要求是对已有的土地进行合理的有效分配,这也导致在城市规划设计之时设计者要按规律办事,既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元素,同时也要达到既定的城市建设目标,这就是对已有的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通过土地管理,对城市中的园林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城市规划设计之时不仅要考虑到一定形式的美观,视觉效果,还要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充分思考,这也是对规划设计提出了地理方面的知识要求。

3.2影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

城市园林建设是当今社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建筑工程和园林建设的前提是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广阔天地。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有机结合创造一致目标,美丽的风景线是环境建设更高层次的境界。

3.3规划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1)整体布局原则:城市规划是对一座城市整体全面的规划,整体布局的原则,强调的是整合性,这就要求设计者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确保整体和部分两方面的发展能够互相协调,是各个部分在空间布局上能够与整体相衬托。(2)经济效益原则: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巨大的经济支出,因此在规划设计工作中,一定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一定要合理安排,科学配置,以确保城市建设投资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3)安全合理原则:城市规划中还要面临诸多自然问题,如城市地理位置、自然灾害以及气候条件等等,因此在对城市建设未来的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如地处洪涝灾害区域城市的泄洪防涝能力,以及地处地震区域城市设施的抗震能力等等,只有充分考虑到城建中的种种安全问题,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4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有了多年的城市规划经验为基础,为了实现城市的繁荣发展及建设,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远景目标。由于上述规划办法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对规划方法进行了创新改革,废弃旧的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施工之前就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基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创建一种新学科,即城市学,它包含影响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另外,还有人提议创建聚居学,即以人类居住环境为中心展开的各项工作。创建此类新学科对于城市的建设有很大好处,但是研究此类学科必须要了解问题并解决后才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中,规划管理为规划设计提供理念和方针,良好的管理为设计的实现提供保障,也让规划设计逐步得以完善。规划设计在遵守规划管理的原则下,大大提高了设计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使优秀的设计,更易成为现实。城市规划的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加有力的服务于城市建设,也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设计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成城市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这也要求在城市规划中,管理者要认真负责严谨的实行每一部分的管理监控,不,不,真正做到以管理促设计,以管理保建设,推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同时要求设计者,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遵循规划管理科学合理的要求,调整好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提出良好的符合大局观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建设的脚步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刘胜民.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39.

第4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趋向,从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重大影响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管理应有的基本思路。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正确认识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2.如何迎接这一挑战

首先,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市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市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市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市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市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其次、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市土地市场和带动城市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市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市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市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市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市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和城市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第三、城市规划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当前城市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市,没有资金城市就难以发展。所以.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市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市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市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二是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三是各种收费,增加城市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市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市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市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城市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二、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序列、时间、开发强度等)作出规定。

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火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例如、以商住楼为主体的房地产投资过猛时,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其它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楼用地性质、严格控制商住楼用地的开发强度、严格要求商住楼规划设计质量、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等措施对其抑制。

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规范的市场才能使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投资者、境外投资考)有安全感。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考察管理来实现的,它告诉投资考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投资者犯规,则将受到纠正。

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识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例如,当投资者已获得菜一块土地开发的合法权力时,他人在该块土地上违法进行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机会、土地等方面的损失,这时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就是对投资考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者的惩罚。

服务投资需要服务,这种服务来自各方面。规划管理也是一种服务,它对投资者的服务主要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宋体现。规划局机构设置和运转效率、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规划局形象好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例如,规划管理人员的腐败会直接增大投资者的成本,增加投资风险;反之,良好的服务会增加投资考成功的机会,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

结束语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市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市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市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市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作者:吴迪《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第5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探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但在市场体制日益完善和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确实到了加以认真思考和迫切解决的地步了。常言道,思考和分析问题是痛苦的,而解决问题更是艰难的。但只有弄清问题的根源所在,决策部门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希望有关部门能充分重视,深入思考,积极发挥自身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1 城市规划与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城市规划与管理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包括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防灾抗灾,水利电力、市场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等。各个城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色实施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与管理策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2 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 城市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说到城市,人们脑子里浮现的都是一座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道路四通八达,信息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城市不仅仅只有建筑,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美化,使人们生活的更舒适。但是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城市快速发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管理者重视工业的发展,往往忽视了城市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很多大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如今年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出现的“雾霭”现象,这样城市环境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不利。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应该把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点,保持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

2.2 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财政投入不足。首先预算工作没有做细做精,城市规划执法主体履行城市规划与管理职能所必需的经费没有纳入相关财政预算之内,另外这些经费没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导致规划管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在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城市勘察上的资金投入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2.3 管理实施严重脱节。随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逐步实行,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有向城市的局部延伸的趋势,城市管理方式趋向以接受用地申请为主的被动型,从而淡化了对城市建设策略和公共投资的重视程度。同时,城市规划与土地供应计划尚未紧密结合,致使近年来“圈地运动”又狼烟四起,城市土地资源浪费十分惊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无法补漏,也大大降低了城市规划对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控力度,最终导致规划管理与规划实施严重脱节.

2.4 公众参与不够。就城市规划的决策模式而言,从编制、修订到审批通过,参与的只有部分领导、相关专家和部门人员。就公众参与情况而言,虽然在各个层面上均有涉及,但主要仍是由各级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等权力机构和由公众代表组成的参政机构为主,市民群众在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还相当低,从某种程度上讲,还仅限于规划批前公示及规划成果展览。

2.5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城市结构设计不合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以追求经济利益的角度规划城市,将导致城市结构混乱、不合理。目前很多城市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忽略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对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入太少。

3 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建立并完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

为了城市规划管理的顺利规范实施,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保证。合理的法律法规程序能够保证设计的规划审批程序的有效性,防止审批过程中不按法定程序进行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一方面严密、严格,但不死板,在符合法律法规情况下也能给与参与者一定的盈利空间,调动参与者积极性;另一方面,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能自然与其结合,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法制化,做到了有法可依,执行起来更有效力。同时必须对公众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如城市管理法制进社区宣传活动。

3.2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证这个计划从头到尾按时无误的完成,严格的监督体系必不可少,它需要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首先,要尤其重视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各项工程建设活动的批后管理,按照要求严格督促正在进行中的各项工程;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要积极做好,及时发现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不合格和不合法现象,并及时根据严重程度纠正,处理。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监督,防止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渎职,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清除一切不良因素,将监督行为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也能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

3.3 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及道德素质。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而实践能否成功进行与具体的工作人员有很大关系,他们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素质至关重要。

3.4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环境能给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人们心情愉快和身体健康。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也离不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在城市的规划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的重要作用,应该尽量防止污染,加强城市自然环境建设和保护,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保持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将经济建设与环境美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进行。

3.5 根据地方特色,采取不同的规划管理措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气息以及历史条件,比如说有的城市有文化古迹或者自然风光优美,适合发展旅游;有的城市沿海而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将成为它发展的优势,因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彰显地方特色,制定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特点的规划和管理方案。

3.6 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公众是城市的主体,可以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切实参与到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民众更能理解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意图,能够更积极配合领导者投身到城市建设。城市各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组织群众活动,如开讨论会,设立相关网站等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性。

4 结束语

城市在不断向前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日益完善,开发区建设,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一些新产业的兴起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力量。然而城市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合理规划、有序建设和高效管理问题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早日解决,对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和城市发展加速期的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2] 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第6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规划设计;问题;措施

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的手段也不断的改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只有高标准的设计、高标准的建设技术以及严格的管理,才能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高整个城市的活力,塑造健康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城市规划管理及规划设计的概述

1、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的特征。城市的有效规划管理是是一个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设好一个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统一适宜的布局管理,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诸多较严重的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工 作,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2、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坚持适用、经济性原则。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中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城市基础、产业结构等进行规划调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认识有所提高,对规划设计的研究也不再只是土地的利用及空间的布局上,还对城市的空间、时间、经济以及发展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是密切相关的,一般城市规划的正常的实施和设计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成的,然而这个过程就是规划管理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经济控制进行综合的部署及具体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则是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之上,根据规划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安排建设各项活动的措施,是把设计落实到实践的方式。要想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设计,就必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及规划方法。

二、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1)规划设计管理的方式较为匮乏。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起步较晚,规划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在现今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2)城市规划是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的,部分房地产公司改变规划,出现违法超标的现象,将造成规划管理决策上的失误。(3)城市规划管理的权限一直较为分散。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利体系的构建和分解,这种分权体制不仅影响了行政机构间权利的不集中,还使管理权限的力度不断的消弱。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外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政府的行政事权体系也发生着变动、重组。(4)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在目前我国规划管理人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较为薄弱、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素质水平偏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都将会严重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5)忽视公众的参与权。城市的主体是人,很多城市规划管理主要针对规划设计,而忽视了公众的参与权利。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是政府进行单方面的决策与实施,缺乏公众参与制度。将导致城市规划脱离群众,忽视了规划的现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城市管理主要是社会整体多元化意识的统一和共识,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以我国公共性、协商性机制。

三、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较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全面的系统管理机制。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城市的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建立规划管理体制。在机制建立前,要对城市的目标、城市功能以及城市的特色进行分析定位,同时,对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制定好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措施。城市管理体系的总原则是“先规划,后建设”,把所有因素都进行仔细考虑,最大力度做好各因素之间和合理布局,既要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又要考虑某区域的个性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原则进行控制和管理,创造经济合理、人文发展的和谐城市。

2、加强用地的管理。使用土地的管理是对城市中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通常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性措施来安排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用地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规划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布局、环境的质量、城市的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加强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现代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加强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势在必行的。信息是规划管理中的重要资源,规划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将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以及反馈情况的总过程。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加工、处理以及储存,并且能够将资料形成数字化信息,形成信息资料的网络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的统一化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出现组群式形态的时候,建立信息化的通信渠道,能够实现网上规划审批,也可以为城区和城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传达提供高速的沟通平台。目前我国的建筑规划管理中的管理系统有: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网络通信系统(MS),是可以依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共同进行的。

4、兼顾环境效益。城市规划管理除了要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之外,还要兼顾环境效益。现代城市发展常常忽视环境和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作为发展的基石。城市规划管理就要协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意见的关系,建设生态性城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同时保护城市传统面貌,保护地方主义特色。

5、加大公众参与程度。城市规划管理要充分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现行城市管理发展中明确规定群众参与机制,树立公众参与的观念。特别是对于重大工程,让公众多了解、多参与,进行监督,还可以减少规划实施的阻力。

结束结:

随着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设计,将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城市规划管理设计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城市的建筑形态、空间结构、园林景观、文化传承、经济活动等,是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基础。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设计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规划设计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吴迪;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第7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1  引言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设施和通讯手段日益先进,国家和地区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传播成为构建一切社会交往的本质纽带,成为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其社会性本质日益突显。作为规划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各种关系的协调的过程,城市规划管理中引入传播学理论将成为必然趋势。约翰·m·利维曾经指出,城市规划的存在是因为城市中存在大量的相互关联性和复杂性。城市的健康发展就在于种种复杂关系的顺利协调。城市规划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众行为,公众自始至终都是被服务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城市规划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由技术型向政策型和综合型逐渐转变。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成为衡量城市规划管理转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有效的传播成为促进公众参与,协调政府、公众和开发商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2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特质

传播活动古已有之,并已成为古代统治者修正政令,体察民情的有效方式。《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 知得失, 自考正也。”①。城市规划管理同样具有传播活动的特质。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实践过程,为了发挥城市系统的最佳效益,需要城市规划管理给予及时有效的组织、控制、引导和监督,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信息传播过程,是城市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行政权力为保障,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手段落实城市规划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规制调适关系。这种调适贯穿于城市规划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与层面。

2.1  管理活动的传播学调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各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结构,强势利益主体往往借助种种手段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侵蚀弱势群体的利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作为一种手段、一种组织方法、一种程序,城市规划管理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与程序首先形成城市规划目标体系,然后把城市规划目标体系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进行制约、引导,其中包括了规划编制组织活动和规划实施管理活动,以后者为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理解,城市规划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播活动来实现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包括规划目标体系建立的组织协调活动,以及目标体系实现的保障实施活动,前者即规划前期的组织策划、规划编制的信息资料供应、协助、公众参与的组织与信息反馈及规划评审等,后者包括如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总图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建设项目的申请、方案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放线验线、竣工验收,还有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处等。多层次的协调与管制使它成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传播的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客体是城市各类阶层、团体、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管理过程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客体影响。作为受众,客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主体。在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过程中,为了使客体理解、接受、主动参与反馈、管理者需要根据传播活动的需要扮演不同角色———既是官方代表,又是联络员;既是组织者,又是谈判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决策者和协调者。主客体间的传播活动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发挥息息相关。

2.2  实践活动的传播学沟通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物质性矛盾,即城市规划空间关系中物质性的规律,如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土地配置规律、城市中各种空间组合规律、城市交通网络架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配置等矛盾,其中规划师扮演着“技术工作者”的角色;二是社会性矛盾,即反映在一定城市空间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规划管理者需要通过组合、调整、控制、管理城市空间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缓和、化解个人或各类人群的利益矛盾,包括人群与周边环境的矛盾、人群内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当代人群与后代人群的矛盾,在空间组织上尤其不能激化社会矛盾,规划师扮演着“社会协调者”的角色。当代城市规划实践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协调责任大大强化,城市规划师的职业角色也从单纯的“技术性”角色向“协调性”角色转变,由传统的规划师,向“管理者”和“联络者”、“组织者”、“说服者”和“咨询者”转变,这种“联络式”规划需要的是“听”和“沟通”的技能。社会协调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职责。

2.3  公众参与的传播学融合

结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的场景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质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场景中的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传播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多元利益集团共同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社会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如果说社会协调是城市规划管理者的职责,那么公众参与则是这一体系中的必要方式,是具体化了的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参与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和领导者。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大多仍属于被动式参与与配合阶段,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完善相关法规之外,融入传播学理论, 研究公众参与过程传播的结构、模式,明确传播者的任务,受传者的心理应对与反馈,传播信息、符号的表达,传播技巧与媒介,评估规划传播的效果与参与程度等,增加城市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方法,强化市民意见的反馈渠道和回应机制,将会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3  城市规划管理的传播学要素

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监视环境,信息;二是应付环境,获得反馈;三是传递遗产,包括时间进程的传递(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理论观点) ;四是社会协调,增进交流、形成共识、形成社会舆论,借助舆论影响社会关系(美国学者罗伯特·派克理论观点) 。当代城市规划已由物质形体规划向生态社会经济政治综合规划转化,城市规划工作要运用传播学的功能分析环境(包括人工的与自然的) 、传承城市文脉、注重可持续的规划,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城市社会功能的良好健康发展。

3.1  传播者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是以未来事件或状态(目标) 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和依据,并作为以后事件发生或过程演进的规范。这样,规划管理主体中政府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之中去了,而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客体(首先是从事城市规划技术性工作的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其次是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广大公众) ———城市空间的最广泛的使用者,其参与甚至是知情的权利则很难实现,除了社会组织制度及认识上的问题(制度性的问题) 之外,城市规划传播环节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当前在城市规划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对于规划管理传播理论研究得很少,缺乏专业(或专门) 的传播机构或传播者,多数是政府组织(城市政府应该成为传播者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 的简单的宣传公示等较宽泛而肤浅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原理来看,传播者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确定传播媒介、确定传播对象、设计传播程序、选择传播技巧、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等。城市规划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特性,城市规划传播者一般来说应具备规划专业知识。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在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控制着信息的流向、流量、传播的重点,规划传播者作为传播的起点对规划过程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规划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失或不明确,等于割断了信息流动的链路,割断了规划的“过程”性,也同时抹煞了规划的公众性基础。

3.2  受传者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的受传者(公众) 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征:众多、混杂、相对分散、流动、隐匿,但是对于具体的规划项目来说,其受传者又相对明确、单纯和稳定。城市规划过程中,受传者具有知的权力、传的权力、讨论的权力;城市规划的传播者应将技术性的图纸文字转译成公众能够接受的信息,这是受传者权力行使的前提;其次,传播者应针对受传者的特点,策划传播活动,关注受传者在规划中的利益;再次,规划传播活动应重视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目的,受传者接收信息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规划传播活动中的受传者主要动机有:(1) 得到报酬; (2) 寻找线索; (3) 符合倾向; (4) 好奇心; (5) 利益维护。传播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需分析受传者参与的目的,以此吸引受传者接收并反馈信息。为使规划传播有效地进行,规划传播过程中还要研究受传者的个人差异、社会范畴、社会参与的原理,以及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等心理特征和信息反馈的外在及内在过程。

3.3  信息传播与符号系统

城市规划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受传者的目的动机的分析研究,需要对规划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哪些是敏感信息、哪些是重要信息、哪些是辅助信息、哪些是一般信息,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研究确定采用何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传播学中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案或成果通常由语言文字和图纸两部分组成,要成为有效的规划信息传播者,一个规划传播者必须具备:一是理解交流的具体因素—信息传播者、接受者或听众、媒介和有关脉络以及它们在效果方面的作用;二是发展图解语言,从中选出最有效的图纸表达方式,以满足特定传播任务的需要;三是要认识到传播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所确定的传播符号系统进行评价并不断改进。

3.4  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是指传播者为达到某种目的,在加工信息、制作符码、传递信息的实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策略、战术和手段。它是传播者获得效果、达到目的的对策和方法,也是信息传递中避免干扰、绕过阻碍的一种先期估计和控制。一般来说,传播领域或目的不同,传播技巧则有所侧重,从城市规划传播的目的(社会理解、社会协调、保障公共利益、公众参与等) 来看,规划传播运用技巧应符合几个要求:一是指向明确,有的放矢地运用技巧,使用技巧必须加强指向性或针对性(针对传播对象的具体特点、类型特点、人群层次等) ;二是要内容真实; 三是要手法灵活,应依据不同信息、受传者和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它。常用的传播技巧有: 美化、丑化、印证、引证、多说、沉默、企求认同、号召随从、假借、隐喻、感情、理性、一面分析、两面分析、结论明示、结论暗示、先后、详略等方法。规划传播者应以具体的传播活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技巧。

3.5  传播媒介

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力,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声波、光、电波等。媒介是传播过程中赖以实现的中介,人们可以发明、制造各种媒介,让它为表达自己的目的服务;但媒介又可以反过来对人施加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一定符合传播者的本意。媒介一进入流通过程,便是一种具有某种活力的存在,它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性,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而有力的影响。传播媒介大体上可以分为口头传播媒介、印刷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三类。城市规划过程涉及项目多、牵扯利益复杂、时间持续长,因此规划传播应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各有侧重,规划传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6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规划传播的效果则是公众知情权、讨论权的行使程度,规划过程获得公众理解的程度,规划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持城市持续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等。因此,评价规划传播效果可以从:公众的知情状况、公众参与状况、规划的参与质量、规划的社会功能的发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7  传播组织与机构

要建立建全城市规划传播活动,必须要有专业或专门的规划传播组织与机构(即专职传播者) ,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政府委托或成立城市规划传播咨询公司或传播机构专门从事城市规划传播工作,或由规划设计部门成立专职的研究咨询传播室(所) ,持续地进行规划传播研究与实践活动。当代城市规划,由于规划师从完全的技术性人员向“传播者”转变,一部分规划设计员可以应聘于专业的咨询传播公司从事城市规划的传播咨询活动。

4  结语

城市规划传播过程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建立在“公众城市”(有时又称“市民城市”,即相对于所谓的“权力城市”、“官本位城市”、“资本城市”) 认识论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是公众的规划,规划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各级各类复杂信息的传播过程。当代城市规划的这种认识的突破,为传播学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作为公众的城市规划过程对传播活动也有切实的要求。因此,城市规划运用恰当的传播手段,在城市规划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多向的信息沟通反馈网络,完善规划管理传播的理论基础、组织制度、目标体系、操作手段,促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理解、信任和支持城市政府,提高城市竞争力,通过双向调节,形成大多数市民和城市社会系统共同的价值观,使城市规划真正走向科学理性和民主法治的统一。

【注释】

①李敬一. 中国传播史论p22 - 23.

【参考文献】

[ 1 ] 仇保兴.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 2 ] 约翰·m·利维. 现代城市规划[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3 ] 戴元光,邵培仁等.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 .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 4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5 ] 王维平,李映洲. 公共关系原理与应用[m] .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 6 ] 李敬一. 中国传播史论[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7 ] [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 社会学[m] . (第十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8 ] 郑继南. 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m]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 9 ] 梁进社. 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j ] .城市发展研究,2006 (2) :53 - 58.

第8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 问题 对策

新时期,伴随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中住房、交通等分布情况的日趋复杂,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对研究城市未来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布局管理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促进城市良性发展,是摆在现代城市规划部门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引来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风潮,而在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也夹杂着盲目、无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重叠,总体规划难以落实

从规划结构而言,城市的规划步骤如下: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先进行总体规划,再进行分区规划,最后由分区规划来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予以具体指导。原则上,倘若上级规划划定的规划区已经包含下级规划的时候,下级规划不用再进行重新划定。但是受当前规划管理体制还不统一这一因素的影响,市、区、镇各级政府都可以设规划管理部门,这无疑使得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难以避免。比如城市与建制镇需要对城市规划予以编制,集镇与村庄需要对村镇规划予以编制,当市、镇、集镇和村庄都在编制不同的规划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规划之间在规划边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生态廊道控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冲突与矛盾,最终导致城市总体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步难以具体落实。

(二)用地低效,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

很多城市都过于注重城市经济的增长,从而忽略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公共配套设施、公共绿地用地比例偏低,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过分追求大广场、宽马路;城市路网结构支路严重不足,主次干道比例过高,路网结构的不合理,很容易使城市出现交通拥堵情况。再加上城乡体制的制约,当城市与镇村各自为政的时候,对于土地的利用更是呈现出了无序、三乱的状态,对土地的开发更是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这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尤为严重。

(三) 机制匮乏,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低

我国许多城市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领导者才是城市规划的“决策者”,只有领导以及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才享受城市规划决策权。当政府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行政审批上的约束以及监督的时候,必然会有着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此时政府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既是城市规划实施者,又是城市规划管理者,当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均单方面处于政府以及城市规划部门控制中的时候,当城市规划决策缺乏社会大众的监督的时候,决策主体错位这种情况就很容易产生了,随之产生的就是等问题。在这样情况下制定的城市规划势必会偏离城市原本的规划目标,当少部分群体利益代替了公众利益的时候,整个城市的发展轨道势必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很容易使得部分政府官员借助城市规划管理来干预城市建设,并从中谋取个人利益,致使各种权力寻租行为随之产生。

二、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对策探究

(一)统一体系,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具有明显的战略性与整体性特征,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只能有一个规划管理部门,不能因部门利益分割影响城市资源的统筹配置。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建立成熟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增强执法主体的合法性。理顺规划体制,强化对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此外,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之所以质量低下,究其根本眼影还在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的失控越位。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将工作精力过多倾注于具体项目,陷入开会讨论、协调纠纷、推诿扯皮、审批项目的死循环中难以自拔,导致城市规划管理参谋决策、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等工作能效始终不高,规划管理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这也是我国各级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通病。所以,城市规划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理念,集中精力进行关键事物的处理,真正发挥政府参谋的角色,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重视,这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和宏观调控力度的根本举措。

(二)突出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以提高城市规划用地利用强度为基础,结合规划用地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规划用地的混用比例,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化率。妥善处理招商引资与城市规划执行之间的关系,防止招商引资过度膨胀引起的规划跟着项目走,预防局部规划和惩治总体规划格格不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将城市规划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将土地规划和利用情况一并说明,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执行。

(三)公众参与,落实规划透明监督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有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例子,而当代的城市规划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果上都直接体现着公众的利益。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首先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公众在物质、精神上的生活需求,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中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若没有城市公众的参与,仅仅以政府意志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很容易导致片面和短期行为,城市资源分配的不公将引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后,公众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中是最有发言权的。随着居民在城市中生活时间的推进,他们将世世代代居住在城市,他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详细的了解,熟悉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这些都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改革建议,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保城市化又快又好地进展,城市规划管理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城市规划管理只有统一管理体系,明确城市管理职责;突出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满足公众需要,规划中依赖并接受公众广泛监督,才能正确把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避免出现规划编制成果“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启广.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1,(09).

[2]熊威.在城市规划编制中融入科学发展观[J].山西建筑,2012,(07).

第9篇: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作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48-01

最近几年来,大家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发展水平,这有效地带动了城市规划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相关部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入调查城市建设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形势,对一切情况都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对城市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为城市构造一个发展所需要的空间,同时打造出一个高效便利的城市交通网络。在城市内合理安排居民的居住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等,为城市区域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以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管理概述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就是依据《城乡规划法》和已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内各项建设用地与建设工程进行行政审查,批准、核发“一书两证”也就是《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城市内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与行政处罚就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这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都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是否可以顺利实施。规划部门通过规划行政权来履行规划管理职能,依次来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拥有依法干预城市开发的权力。

2 城市规划管理的内涵

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划分为多种,包括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管理,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批管理和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管理等。编织管理是指组织编织城市的规划,征求多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协调,这是对城市规划质量的把关。审批管理就是针对城市规划文件制定的审批制度。实施管理则是针对具体的施工进行监督与管理,例如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以及规划实施管理等。

3 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

通过对城市建设进行一系列的规划管理,可以是城市功能、物质设施和空间组织几个部分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

(1)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也就是说城市是居民进行经理活动的主要载体,但是不同的城市在城市经济结构、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水平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每一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水平,规划管理部门就会有不同的规划要求。(2)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市就是居民用来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的生活场所,与人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是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的规划管理,最根本的原则都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对城市进行规划管理可以有效地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与不同利益集团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契合度。

4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手段。在部分城市,城市规划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依法审批,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对分区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详细的规划都应该由政府部门进行审批。如果不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操作,就是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收到质疑,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充分的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决策上的失误。

(2)对历史街区和文明古迹保护力度不够。在一些城市一种也会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老街区,这些历史街区都在风雨之中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古老的历史街区都失去了它原有的面貌,有的甚至已经被完全破坏。

5 提升城市规划管理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专业化人才管理团队。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今天,规划管理者面临着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经济效益登方方面的考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人才招募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具体的人员选择之中,要求一专多能,在进行管理团队的组织时,尽量选择一些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的全能型人才。

(2)建立城市规划人员考核制度。参与城市规划的人员数量较多,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可以很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城市规划部门的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

6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的规划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城市进行规划,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城市进行建设,以人性化的方法对城市进行管理,并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新,从而建设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张京祥,赵丹,陈浩,等.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13,(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