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90-01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最关键的工作环节之一。只有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够保证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妇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女性患者,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近年来,根据数据统计,女性患病率越来越高,这更是加大了妇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为女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一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所谓妇科护理安全隐患也就是工作人员在实施妇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服务对象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身体等方面的损伤,致使患者死亡。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妇科护理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现象非常常见。根据分析,现阶段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人员的意识非常淡薄
在实际妇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与自我防护移植,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对女性患者的健康问题加以重视,重点对急症的处理,而忽视了实际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没有将实际情况告知女性患者或者没有保护女性患者的隐私等。这就导致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纠纷。目前,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学历不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较强的处理能力,这就导致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
2、缺乏健全的护理制度,或落实不到位
在一些医院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护理制度,及时有些医院建立了护理制度,而护理人员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致使他们在工作中过于随意,甚至有时还会将过期的药品应用与急救当中,这对于患者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录写信息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保证,导致其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最终导致患者与医护人员产生纠纷,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
目前,在很多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并没有经过各个科室的轮流护理,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所掌握的技术知识不够健全。因此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也就会出现护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等问题,最终对患者的痊愈产生巨大的影响。还有一些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知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信,操作不够熟练,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护理人员在校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删减了许多重要的内容,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最终导致其护理存在安全隐患与问题。
4、护理人员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妇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采集信息资料以及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保护患者的隐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为了采集信息资料,在询问患者各种隐私问题的过程中还有第三者在场;或者在实际护理与操作过程中有其他家属在场,这些都不利于患者就诊。因此很多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往往会隐瞒许多隐私问题,或者不配合治疗,这些都会出现护理安全隐患。
二保证妇科护理安全的具体对策
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在医院各科室应根据本科室的专业而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与责任制,要求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管理,规范行为,这样才能够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应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也就是说,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知识,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可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避免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我国的法律规定正日益完善,护理人员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知法、懂法,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好这一项服务性工作。
2、加强护理管理及质量的监控工作
妇科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其安全意识,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风险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护士长,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或者安全隐患,加强对危险性的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并且需要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该项工作,为女性患者服务,从而避免其中存在安全隐患,保证女性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3、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培训
作为一名优秀的妇科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服务于女性患者。而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更好的充当护士角色,做好这一项服务性工作。故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精通护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专科护理要点,熟悉新理论、新技术。
4、遵重患者隐私,注重沟通
年轻护士应多向经验丰富的护士学习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护士长也应适当在患者面前维护年轻护士,增强其自信心,教其关心、尊重患者,切实为其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询问病史时,往往涉及性传播疾病、未婚多次人流等隐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情况、今后生育问题以及社会均有较大影响,故询问病史时应避免第三者在场,以防揭穿患者隐私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患者床头卡上不写诊断或写替代诊断,既可尊重患者隐私,又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对于妇科合并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安排单人房间,做好保密与消毒工作,避免引起其他患者的恐慌与散布隐私。
三结语
护理安全是妇科患者的基本需要,本文通过对妇科安全隐患的分析,让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加强了护理安全教育。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都对妇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出一个更安全、更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妇产科护理中风险,并制定相应对策。依次从法律观念、业务能力以及管理制度3 个角度评估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保证护理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风险评估
我国是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各地医院的纠纷事件也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医患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医护工作的特点就是具有多变性与未知性,于是医院的医护工作风险随之较大。各个科室中妇产科护理事故发生率居各科首位,病人心理状况不稳定,身体变化也会导致情绪波动,相较于其他护理妇产科护理的风险更多,所以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能够把常见风险进行科学的预防。
1 妇产科护理中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观念淡薄:妇产科护理人员可以做到始终将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具有较好的医疗专业技术,但是容易忽视对法律知识及服务理念的学习,如对患者具有知情权等的法律问题不够细致的了解,容易导致法律纠纷和隐私泄露。妇产科较大的工作量,护士易出现烦躁情绪,与人力资源不足有关,也与护理人员服务观念不强密切相关,服务意识不强、预见性不足易导致家属对护理人员不信任,如果沟通不够、态度生硬,护理纠纷和矛盾就此产生。
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业务能力与个人素质非常重要,少数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很好满足医疗需求,尤其面对高危产妇和新生儿,病情观察不到位、病情掌握不细致,常常引起医疗状况的窘境,当今医疗技术更新速度飞快,不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就会落伍,甚至导致风险增加,安全隐患增加。
物理及药物风险:妇产科中常用到机械设备,还有很多药物治疗,均存在风险,物理损伤也就是机械性损伤,包括产妇上下病床可能会摔伤,术后上下楼梯、如厕等会引起摔倒等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告知患者和家属规避风险,加强巡视。药物的使用必须做到医疗原则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到三查七对,严格执行医嘱,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减低药物风险。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妇产科患者病情相对复杂,特别是产后虚弱、高危产妇,如产妇出院后不能很好的调理身体,会留下健康隐患。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告知义务,并且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身体调理。
管理制度不全面:许多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制度不能够满足当前医疗现状,不能做到及时修改和补充,不能够很好地知道临床护理工作,给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风险。
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力不强: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存在如下问题: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不能很好执行;护理记录不全面细致,护理人员在查对时未对病情、急救药品、仪器等进行查对,不能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严重可导致延误治疗,后果非常严重;护理人员不床头交接,形式简单,对于特殊情况易造成意外发生。
2 风险对策研究分析
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法规及服务意识等。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对妇产科常用药物进行详细且全面的掌握,对常用医疗器械进行熟练的操作,按照杜绝临床护理中药物和器械损伤的要求进行学习。另外必须加强法律法规以及服务意识的培训,在尊重患者隐私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舒心、细微、周到、专业的临床服务;加强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运用学习的法律知识,增强责任心,妥善处理在工作中每个环节,保证工作质量,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及纠纷。
加强护患沟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熟练使用,必须建立很好的护患沟通平台和熟练的护患沟通技巧,通过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掌握防范安全事件的发生´ 如遵医嘱给药。另外,护患之间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对于拉近彼此间的信任感非常有效,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施行再审核,如出现问题,应该及时给予修订,结合临床工作,对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对护理人员的交接班、查房等制度进行考核,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受到医疗水平、产妇自身素质的影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及服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护理人员必须学会积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规避护理风险,降低风险成本,让产妇得到最好的临床护理服务。
4 结束语
由于妇产科护理与一般护理、手术护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所面临的工作项目与工作量都比较麻烦,因此,必须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高度重视,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护理严格管理工作,通过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切实消除患护纠纷发生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邓坊非. 妇产科护理中风险评估及对策分析[J]. 护理研究,2013,14(4):174.
[2] 梁英,孙芳霞,周春兰. 妇产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J]. 中国民康医学,2013,9(18):2335.
[3] 张红. 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控浅析[J].科技信息,2013,10(23):36-37.
[4] 符敏.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J]. 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2014,12(2):71.
[5] 刘杨, 宋华. 产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 中外医学研究,2013,05(31):48-49.
[关键词]医院,社区;学校;教育;医学;继续
20世纪80年代,继续医学教育概念引入我国,经过多年摸索及实践,1991年,第一部继续医学教育法规文件《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出台,此后,相关制度逐渐完善,我国继续医学教育逐渐规范化。“十三五”期间华北电力大学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基础,提出了“大人才”发展战略。“大人才”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大视野、大气魄、大举措来统筹规划和推动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1,2]。“大人才”发展战略是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契机,开创了继续医学教育及人才建设的新局面。但是,各地区、各医疗单位继续教育现状仍有较大差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非医学高校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鲜有报道,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完善非医学高校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非医学高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方面问题
校医院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属于非盈利性医疗单位,主要就诊人群为高校师生,以常见病为主[3],当有急重症时,无一例外均转往上级医院诊治,这意味着校医院常年病种相对比较单一,对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要求不高,这就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在校医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具有高校医院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不健全。高校医院属非赢利性机构性质,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医院学习气氛不浓,继续医学教育没有与岗位晋升、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等挂钩,出现继续医学教育遇冷的局面[4]。
1.2专业技术人员方面问题
高校医院由于历史等原因,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不均,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医护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学专业知识更新滞后,但在长期的校医院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在日常工作中临床经验为主,对掌握新技术、学习最新诊疗规范不积极,甚至不重视,没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提升医务人员总体专业素质的长期工作,没有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利己、利院、利校、利国的工程。部分临床医护人员日常临床工作时间紧张,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或精力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由于医务人员受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差别较大,采用现有的集体统一授课形式,会打击部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出现凑学分等现象。高校医院经常单人单岗,工作负荷重,继续医学教育时间与工作和休息时间冲突。由于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较单一,内容没有与基层医院相吻合,没有抓住基层医院医疗特点,基层医务人员逐渐丧失兴趣,产生懈怠[5]。
2非医学高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策略
2.1学校方面
“大人才”发展战略提出,教师是人才,其他人员也是人才,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决定和影响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1,2]。高校医院主要担负本校师生及教职工家属的健康保健工作,必须加强医院建设,必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添砖加瓦。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人文素养,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建设高水平医院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重视校医院建设[6]。高校医院作为教辅部门,在学科建设、课题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学校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学校必须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设备配备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必须对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科研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必须对校医院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
2.2医院方面
在华北电力大学“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华北电力大学医院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校医院的医疗水平。邢冉等研究指出[7],医院要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缓解医患矛盾,就必须重视继续医学教育,这是有效途径。
⑴深化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奖励、处罚办法。曹茹等[8]指出,要将相关培训、职称晋升等激励措施与继续医学教育关联起来,修改并完善目前制度,充分发挥医院特色,提高基层人员临床诊疗水平。马真等[9]研究指出,有效落实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关键在于医院或科室继续教育部门的管理水平及质量。因此,高校医院必须成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小组,设立专人管理,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制度、继续教育形式、要求等进行培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要定期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及要求,在公共区域明确公示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等的奖惩关系,要定期统计员工学习情况,定期总结汇报、整改督促,促使全院人员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
⑵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也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之一。新医改强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要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马真等调查发现,必须确定继续医学教育费用负担主体。对于没有第二执业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单位作为其继续医学教育费用承担主体更合理[9]。结合高校医院非盈利性特点,高校医院必须设立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基金,作为费用承担主体,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⑶高校医院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回顾过去的继续医学教育成果,总结经验教训,规划下一年度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要做到内容切合基层医院特点,有针对性,个体化设计,形式多样,时间安排合理,定期督促,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联合其他高校医院,制定具有高校医院特色的专题,邀请相关专家授课。不仅包括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还包括医患关系、沟通技巧、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知识。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需与周边各级医院继续教育部门沟通,了解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选定适合高校医院的内容,与相关科室负责人沟通,提前合理安排好科室工作,分批分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院外继续医学教育。
⑷大人才战略指出,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其中,用好现有人才是核心,引进急需人才是关键,培养未来人才是基础。要通过多种政策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资助;要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及舞台[1]。新医改对基层医院的定位以及分级诊疗的推进,明确了基层医院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医院鼓励员工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形式多元化,学习时间个体化。鼓励员工双休日时间参加市内医疗机构组织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参加短期的京内、京外继续教育培训和学术会议。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定期选派员工赴京内三甲医院3~6个月的短期进修学习。医院安排新入职医生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2年。切实落实“大人才”发展战略,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同时,医院要根据学校及医院发展规划,引进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拓展医院业务范围,树立学科带头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2.3医务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医院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灵活的学习形式,通过医院作为学习费用负担主体等途径,医务人员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学习、按需学习,促使临床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积极主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3结语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高校、高校医院、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才能建设高水平医院,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双辰.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以“大人才”战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11.
[2]李双辰,赵秀国.“大人才”战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华北电力大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J].中国人才,2013(10):40-41.
[3]马巧焕,褚洪.2009年北京科技大学医院门诊学生就诊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1,25(12):933,935.
[4]康荣芹.新医改政策下北京高校医院的发展[J].中国校医,2012,26(10):789,791.
[5]蔡余,邹文瑾.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94-195,197.
[6]李英姿.浅谈高校校医院建设[J].医学信息,2010,23(8):2823-2824.
[7]邢冉,王亚军,马新明.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6,20(8):62-63.
[8]曹茹,王岩.继续医学教育对服务基层义务人员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6(30):157-159.
一、工作目标
2012年我要以服务提高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把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争取做到收发物品主动热情,无差无错,存在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落实,把各项工作规范再规范,细化再细化。消毒灭菌准确彻底,无延误。都说素质决定能力。我要积极提高素质,加强学习,争先进。认真学习医院的各项管理规范,协助护士长做好工作。
二、工作计划
(一)学习管理工作规范
认真学习医院的各项管理规范,逐句分析研究,不懂就问,协助护士长完成各项工作。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工作。
(二)接受最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科内的业务学习,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主动热情服务,提升服务理念
为病人服务“主动上门”,及时准确。按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定期到病人当中征求意见,更周到的为每一名病人服务。
(四)加强个人修养,树立“天使”形象
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操作技能等。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钻研文化科学、专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知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的新动态。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操作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客服心里障碍。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遇有困难及时向有经验的其他护士请教。
(三)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优化教学内容
1.1注重实践教学:我们把实践教学规范化,要求科室根据进修生的学习时间、目的、专业基础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发挥科室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进修生的积极性[2]。明确教学计划、措施和带教人员,特别是实行带教人员资格审查认定,签订责任书。科训科和科室教学主管人员,对教学活动进行定期检查指导,以保证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1.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中,在巩固和提高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基础上,提高对疾病的诊治能力,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以及对疑难病症分析判断的能力,形成清晰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通过进修学习,获取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新方法,参与科研活动,强化科研意识,要求进修生对感兴趣的课题撰写文献综述或论文,为今后从事科研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1.3注重知识扩展和医学信息的获取:进修人员大多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受地域、设备、病种等制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技信息的获取途径均受到了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科室每周安排2~4学时的专题授课和多种形式教学查房、读书报告和病历讨论。医院每周安排3~4学时的学术讲座,还请院内外专家、教授进行医学新进展、新技术开发、学科动态等重要医学信息的学术文流,图书馆免费向进修生开放,受到进修生的欢迎。
2创新管理方法
2.1统一管理:实施进修生统一管理并不单纯是科室对进修生的教学、行政管理,而是在医院医务部领导下,主管助理员负责下的多层次管理。由机关专职助理员负责进修生接收、教学和全程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主管人员对进修人员的整体情况、分布特点、技能水平、思想情况、科室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对科室的教学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将科室的进修生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强化科室的教学、管理意识。
2.2统一考评标准:根据医院编制的带教手册[3],科室对进修生的带教、考评有据可依,全面具体。考评标准分科室、机关两部分。考试成绩记录在科室教学成绩档案,对考评不及格者,写入结业鉴定表且不颁发结业证书。建立有效奖惩机制,年度开展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进修生评比活动,并发放优秀证书和奖励,掀起一个比学赶帮的工作学习热潮,保证了进修任务圆满完成。
2.3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经常性的检查监督相结合: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主管助理员坚持每周下科室二次,指导检查进修生落实各项制度的情况,对发现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在每月一次的进修生管理会上进行讲评。对违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违纪者终止进修退回原单位。各科室每月5日上报教学计划表,平时检查与进修生座谈会反馈信息相结合评价科室带教情况,利用医院周会和医疗信息网络进行通报,取得互动效果。
2.4严格人员接收与科室考察录用相结合:近年来社会办学生源、不符合进修条件的生源、个体从业人员也通过各种关系要求进修[4],加大了进修生管理的难度。我们首先把好进修报名审核关,只接收有工作单位、具有正规院校毕业证书,本科以上学历,且临床工作满3年,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进修生;每年分两批次集中接收进修生,针对申请进修者千差万别的现状,规定进修医生的基本条件,严格杜绝科室私自接收进修生,初选录取进修者要经过机关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签署进修生协议书,分清责任,规范行为,保证了安全。
2.5规范岗前培训与严格的专科培训相结合:规范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介绍医院的历史、现状,工作性质、一般规章制度,电子病历、处方书写规定;医疗法规、医疗纠纷案例;医院感染控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医德医风教育等,使进修生在一周内对我院的基本情况、制度要求、教学管理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入科后的前二周为专科操作规程,专科制度和护理操作培训,要完成2份大病历书写交科训科备案。通过全面扎实岗前培训,尤其是电子病历的培训,提高了进修生适应工作能力,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
笔者主要针对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从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推动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医院;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各医院对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概率也逐渐提升,并在药房、财务部门、挂号收费、病房管理等工作中广泛应用。进一步证明在医院的各项工作运行期间,提高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效率可以更好提升医院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
1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的影响下,各医院都已在自身的日常运行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与此同时,各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上传各病患人员的相关资料,为各医院相关病情诊断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所以,如果各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则会对各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导致各病人信息数据丢失或泄漏问题的发生。因此,各医院利用科学的方法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持续运行以及提升各医院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平稳运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促进相关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为医院自身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推动我国社会医疗快速完善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得知,各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医务人员操作失误等方面。
2.1计算机网络软件存在问题
计算机软件的质量问题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软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弱,致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计算机开展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软件不能正常使用,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医院计算机网络瘫痪等安全问题。其次,各计算机中使用的杀毒软件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在计算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杀毒软件是计算机防止各种病毒入侵的主要防护方法,但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医院计算机中使用的杀毒软件版本几乎没有更新过,致使其与各新杀毒软件版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一步导致医院计算机杀毒软件不能及时阻挡各种新型病毒与黑客入侵。
2.2计算机网络硬件存在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过程中计算机硬件占据重要的位置,是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根基,质量较好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可以更好提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但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医院计算机网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计算机设备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导致计算机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各医院在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计算机设备相对较为老旧,其运行速度不能较好满足各医院在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同时由于硬件质量较低,经常出现死机等问题,为医院的正常运行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许多医院自身使用的光纤电缆等设备的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其日常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电缆光纤断裂等问题,对医院计算机网络的良好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为各医院的日常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
2.3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问题的发生
针对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医院计算机网络发生问题的种类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相关医护人员操作失误等致使计算机网络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在各医院全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例如,各医院医护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工作过程中,在相关因素的作用下计算机与电源的连接断开,致使计算机关机,甚至导致整个医院的计算机网络出现故障,致使医院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同时许多医护人员由于自身对计算机的了解相对较少,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3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完善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各医院在进行计算机维护与网络安全管理期间,医院管理人员应利用科学的方法完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应实行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相应的工作人员身上,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此期间,还应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拥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在相关数据信息保密工作进行期间,也应具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设置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登录要求,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防止用户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
3.2对医护人员定期培训,普及计算机技术知识
在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问题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各医院管理人员应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培训,讲解计算机技术中的基础知识与重要知识等,同时还应定期对各医护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更好提升相关医护人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与理论知识等,进一步降低由于医护人员操作失误致使医院计算机网络发生安全事故问题的概率,促进各医院经济的快速发展。
3.3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为了更好提升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等,各医院管理人员应通过科学的方法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其中医院管理人员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首先,对于计算机硬件,医院管理人员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在购买计算机硬件设备过程中,应由具有较丰富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开展该工作,进一步确保购买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质量。与此同时,在组装计算机硬件设备过程中,也应由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指导。工作人员在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期间,应准备相应的设备及时储存相应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相关安全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储存的数据信息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备份与计算机网络恢复工作,降低计算机网络由于安全事故问题对医院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在工作期间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第一,维护计算机主板。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洗计算机的主板,清除掉主板上堆积的尘土,并对计算机主板的氧化的相关接口进行相应的防氧化处理。第二,维护计算机CPU。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其计算机使用时间相对较长,计算机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CPU的温度直线上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科学的散热处理,在其温度过高时应使用相应的散热设备对其进行散热,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散热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第三,维护计算机硬盘。在计算机运行期间,工作人员应时刻注意计算机硬盘指示灯,根据指示灯的状况判断计算机硬盘的运行状况。在指示灯变换正常时,其相关线路连接较为良好。之后更换SATA等端口,确定其相关线路的连接状况,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解决。第四,维护计算储存空间。计算机自身空间出现相应问题时,则会发出相应的警报。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检测设备的内存条,使其良好与计算机连接,同时不能出现内存条松动等现象。其次,对于计算机软件设备,医院管理人员应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在选择相关计算机软件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设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运行稳定性。同时,相关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与升级各种计算机软件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中存在的相关漏洞,应在第一时间完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存在的各种垃圾信息,医护人员应定期清理,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应定期更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登录密码,尽可能降低各种非法登录医院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各种非法分子入侵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情况,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并让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更新与升级医院计算机的杀毒软件等,进一步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的防御能力,促进医院经济收益的快速增长。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在各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但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医院计算机维护与网络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通过对医护人员定期培训、普及计算机技术知识、完善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促进医院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浅谈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J].民营科技,2013(11).
[2]王巍.关于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0).
[3]姚苏平.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探析[J].硅谷,2014(9).
[4]楼峰.浅谈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7).
[5]何薇.关于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4).
[6]耿东升.探析医院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
关键词:护士;沟通能力;和谐;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医疗护理中建立并形成的人际关系。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或其家属间的有效沟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追求及对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高[1]。目前,针对患者采取心理、社会、生理、文化等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首要内容。同时,通过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沟通与互动也满足了患者被关注、尊重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可以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国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多数培训工作仅将技术教育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对沟通能力的培训,这使得护理质量大打折扣。为此,本文对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保障。
1影响护患沟通的原因
1.1服务态度过差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医疗行风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部分护士未对新的医学模式给予正确的认识,护理服务无法跟上患者的需要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患者缺乏责任心,恶劣的行为或态度引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继而导致护理纠纷。
1.2未对护患沟通给予足够的重视 护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从而致使护士与患者间沟通、交流过少。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护士在护理中常出现与患者应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语言不当或态度冷漠的现象,患者因对护理操作知识掌握过少,易引发纠纷出现。
1.3护士技术操作能力欠缺 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加强护患沟通效果的有效保障。虽然部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态度和蔼、善于沟通,但在患者对护理操作提出疑问时却表现的含乎其词,这是因为操作技术不娴熟,工作缺乏经验,违归操作所致的。当出现上述问题后,患者会对护理操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不愿配合。因此,熟练的护理技术也是一种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交流形式。
1.4缺乏法律意识 为了有效保护护患双方利益,我国已颁布了多条关于医疗护理工作的法律法规[2],但是许多护士还是存在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过差等情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患者对于自身维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若忽视了患者的医疗及自身权利,极易引起其不满情绪,同时护士无法应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这就可能使这种不满情绪升级为护理纠纷。
2解决护患沟通问题的对策
2.1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单位的各项活动也应全面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同时医院也应在新的市场形式下寻找到适合的定位。医疗行业应将"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服务宗旨[3],临床工作中,护士要先学会从患者角度及利益出发,换位思考,真正体会到患者迫切的就医心情及疾病所带来的焦虑、急躁心理。
2.2提高护士的素质与责任心 护士素质培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石,也是建立优秀医务团队的必备条件。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士专业素质、相关规章制定、行业风尚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学习优秀的文明服务理念,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以高素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为患者的治疗做好保障,同时也从源头上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出现。此外,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与责任心也利于构建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对医疗操作的信认。
2.3强化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并鼓励自学,全面拓宽护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顺应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转变。同时,督促护士多参加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及相关进修班等进行学习,不断更新新的技术与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4做好护士培训工作,提高其沟通能力 针对护士个体情况,我院对其采取分层次培训教育,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作为培训重点,通过讲座、交流经验、模拟训练等方法引导她们较好的运用沟通技巧,指导其交流的内容不要过于片面,应涵盖患者的健康、疾病、心理、社会等因素。
2.5增强护士法律意识 护理工作属于高风险行业,合理的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保障护患双方的利益,所以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法律法规,使其了解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事情。同时,护士也应履行告之义务,使患者清楚所接受的护理服务有何种风险,以此降低护理纠纷或法律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影,张艳萍,刘朝桂.浅谈护士沟通技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25.
【关键词】基层医院 药剂科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69-02
药品的质量与患者健康及医疗质量密切相关。药剂科是医院的一个综合性科室,集管理、技术、经营于一体。药剂科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了了解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的现状,本文对本地区基层医院药剂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药剂科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探讨其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药剂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的进货渠道管理混乱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尽管基层医院目前在购买药品时70%以上已按国家规定实施了公开招标制度,然而由于药品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基层医院“以药补医”的现状并未有根本改变[1]。医院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在进货时常选择价格低而扣率高的药品生产企业。由于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或了解甚少,而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随着假冒伪劣药品不定时地流入医院药剂科,对临床用药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仅损害患者的利益,更加背离了医生的职业道德与医院的办院宗旨。
1.2 药品摆放、储藏不规范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基层医院在药剂科的基础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药剂科的环境条件较差,许多药品的摆放与储藏管理不规范。对于需要存放在阴凉或冷冻处的药品仍长期置于常温存放,对药品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药品在药柜、药架上的摆放凌乱无序,未有明确标牌,给取药造成了不便。药剂科内还缺乏除湿机、空调等硬件设施,因此无法保证对温度或湿度有储藏要求的药品的质量。在药剂科内防虫、防鼠设施也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药品的质量。由于管理不当,在药剂科内有过期、失效药品出现。
1.3 药剂科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医院在药剂科管理上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在落实执行时存在一定疏漏。药品的保存及养护制度不完善,对有毒药品、品的管理记录不全,对过期报废药品、不合格药品也无报废记录。药品管理制度中缺乏定期检查制度,对药品的发放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对于药品在分装过程中,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未做注明,在核对,分类,存放过程中存在较多较多漏洞。
1.4 药剂人员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在基层药剂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未达到总人数的50%。职称结构不合理,药剂科8名技术人员中初级职称6人,主管药师2人,缺乏中级、高级职称,对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不利。由于缺乏定期的业务培训,药剂科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工作人员对患者服务态度欠佳,尤其是面对反复询问药品信息的患者时易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这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2 针对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2.1 规范药品的进货渠道
医院在购进药品时必须对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供应商的药品生产经营资格及“三证”进行核实,选择GMP认证企业生产的药品,选择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为供货商,并对所有药品的购进与入库进行验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管理药剂科内的药品。对所有药品管理遵循安全、合理用药的原则。从病人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购进高效、优质、价格低廉的药品,及时淘汰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的药品。所有药品的购入由专人负责,把关。
2.2 增加对基层医院药剂科的硬件改善
对药剂科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其中包括适当扩大药剂科的面积,对其进行合理分区,维持药剂科适宜的环境。给药剂科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空调、除湿机,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0℃以下,相对湿度维持在45-75%之间。同时配给计算机、冰箱、安全系统与除“四害”系统。采用计算机系统准确管理药品发放、退回、报废、领取等过程,保证药品信息准确无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3 健全药剂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药剂科管理的一系列制度[2],包括①存储管理:药品的购入、存放、运输及使用各个环节都遵循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对不同药品按其保存条件进行存放。所有药品实行分类定位存放制度,如内服药、外用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不混放在一起。②有效期管理:对所有药品进行有效期登记管理制度,每月定时清理过期的药品,对即将过期的药品列出清单,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药品不必要的过期报废。③特殊药品管理:对有毒药品、品及特殊药品依法进行管理。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管理、使用专柜保存,执行专用帐册登记。所有处方及相关记录按我国法律规定年限进行保存。
2.4 药剂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对药剂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专业水平得到提高,牢固巩固药剂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对在职人员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药剂人员加强自身学习。医院多给药剂人员提供再教育机会,使其有较多机会参与进修,轮流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讲座等拓宽知识面。此外,还应提高药剂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在药剂科岗位上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本职工作。对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咨询耐心讲解,热情服务,按规章制度办事,接受社会的监督。
面对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文明共和国药品实施条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品及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将有助于基层医院药剂科的进步,同时实力基层医院的外部形象,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患者就医的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马静. 浅析医院药房管理[J]. 兵团医学, 2006, (3): 49-50.
关键词 医院 输血管理 输血安全
影响临床输血质量及安全的因素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违法违规采供输血发生感染的风险极大,通过血源传播的疾病已知有HIV、HBV、HCV、HDV、HEV、HGV、TTV、CMV、EBV、HPVB19、HTLV、SARSV 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疟原虫、克-雅氏病等。
血液免疫学的因素:目前已发现的红细胞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有148种抗原,白细胞和血小板除了具有红细胞和HLA的某些抗原外,还有自己独立的抗原系统,这些系统常见的表现型可达10种以上,每种成分中的抗原都可作为免疫源,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
输血过程中工作质量问题: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是保障用血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输血前检验不符合规定、组织机构不健全、输血科的职责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完善、无专用的房屋、设备、血型鉴定不做反定型、严重的Rh血型也不做、交叉配血只做盐水试验等现象都会影响输血的工作质量,输血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应做到谨慎、细致、准确。
不合理用血现象:不合理用血包括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万能血、手术后输血以及输血治疗不及时和无钱不给输血等,另外输血记录不规范,病历内容不完善,输血文书不标准也容易造成一旦有了医疗纠纷,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处于败诉的可能。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对策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要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经常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用血工作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医院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输血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输血工作的特点要求输血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患者高度负责任,对工作一丝不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因此,工作人员要继续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积累经验,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质。
细心做好技术工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习惯,防止差错发生。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大力推广成分输血:输血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但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必不可少,因此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显得极为重要。真正的临床需要是输血治疗的惟一基础,开具输血处方不应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病人应该尽可能只接受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某一种血液成分(血细胞、血浆和血浆制品)。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输血前:根据医嘱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
知情同意:输血前应先取得患者的理解并征求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必须让病人了解输血存在的已知危险和好处,以及(或者)替代性治疗。病人有权接受或拒绝输血。在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制品用标准输血器输注给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