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志愿服务

第1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大学生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的十多年中, 志愿服务已成为诸多志愿行动中的核心部分。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生力军,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多源于自身内部。这种内在动力使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保持稳定和持久的积极性,建立大学生长效志愿机制的基本分析单位――志愿者便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参与长效志愿活动的可能性。

然而,在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都存在的情况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活动却难以建立科学稳定的服务模式。社会上很多志愿者组织以及对志愿者有着较大需求的其他组织都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志愿活动的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他们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到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志愿者。其次,在志愿者的知识结构与服务岗位的匹配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即使能够找到符合数量的志愿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每个人的作用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体现。

一、校内志愿者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

由校内志愿者组织组建的“志愿者资源库”可以采用效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对校内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以确保社会志愿需求拥有足够的志愿资源。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识别和甄选、招募和登记。

建立“志愿者资源库”的首要任务是志愿者的选拔和招募。为了进一步优化志愿者队伍,建立起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志愿者组织在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挑选那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奉献精神、学有余力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资源库的资源储备。与此同时,志愿者组织应该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登记,及时更新志愿者信息,包括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新加入的志愿者以及退出资源库的志愿者。

(二)技能更新、培训。

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培训的开展应建立在对志愿活动需求的了解之上。在培训志愿者之前,志愿者组织应该与社会上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这些组织亲自来校培训志愿者。

针对那些常规活动的志愿者,要根据不同的志愿种类制定志愿者岗位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分门别类的将各种志愿活动的开展方式介绍给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培训可分为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这三类。对于突发事件,志愿者组织应挑选一批较为优秀的志愿者,组建志愿者队伍去现场开展志愿服务。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此类志愿者进行如下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志愿者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服务现场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其次,志愿者组织应尽量掌握事故的全方位信息,以便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做出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再次,要让那些有处理过相关紧急事件的责任人带领志愿者开展相关的活动。

(三)绩效保持,输出服务。

志愿者的培训活动不是一时之需,同样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志愿活动的迫切要求也说明了对志愿者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志愿组织在这其中承担者重要的责任,不仅仅需要对新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对于那些已经有着丰富志愿经历的这远者来说,仍然有他们不曾接触过的志愿领域。因此,志愿者组织应该在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帮助下,充分搜集相关信息,完善培训机制,让志愿者的能力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校内志愿者组织与校外招募志愿者组织(简称校外组织)的合作

大学生志愿组织一方面担负着培训志愿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与校外组织有着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如果说“志愿者资源库”的建立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基础,那么积极主动地与外界进行沟通、输出我们培养的志愿人才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一)培训与合作。

在与校外组织的互动中,大学生志愿组织应的积极努力地争取校外招募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与培训支持。首先,校内志愿组织的资源有限,与外界对志愿活动多种多样的需求相比,校内志愿者组织在财力、技术、经验等方面都有着先天性的不足。如果对志愿者的培训活动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而不语现实的需求相结合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志愿者就会以志愿需求脱节,长效的志愿机制便无从谈起。其次,校内志愿组织只有通过与校外组织广泛的联系才能够即使地掌握社会的动向,才能够就社会需要何种类型的志愿者作出及时回应。

(二)大学生权益保障。

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的基本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很多招募志愿者的互动并没有相关的保障志愿者权益的规定,只是将志愿者作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低级工作者,志愿者常常因“自愿参加”而变成弱势群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针对这些不利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的不良现象,一方面,志愿者组织应该积极呼吁国家立法机关针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而另一方面则要更多地在实践中做好“监护人”,积极与校外组织协商沟通,确保大学生志愿者的生命、安全、财产、尊严等基本权益。

由此可见,校内志愿者组织在解决志愿服务脱节从而导致难以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校内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发挥仅仅靠其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需要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服务意识的觉醒,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协作和努力。充分发挥校内志愿者组织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的道路并不遥远。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本科大三,主要从事法律社科类研究)

参考文献:

[1]鲁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第2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

一、相关概念

1.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志愿者无私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不为获得任何报酬,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而提供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

2.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体现,是通过强化志愿者的内心信念引导志愿者的行动,是个体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积极态度。自愿精神以自愿为前提,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多种精神。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1.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群体处于从校园迈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混杂,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易使大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动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依靠课上老师的传授,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实践体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大学生践行高尚志愿精神的载体,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无私奉献社会,热心帮助他人,在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着利他主义和高尚的仁爱精神,净化了身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更加高尚的方向发展。

2.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蕴含的高尚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度统一。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秉承无私的精神,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为社会公益做贡献。有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促进志愿者个体内在的和谐。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走入社会,扩大了大学生的朋友圈,与社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群打交道,建立了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的了解和交往,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延伸德育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延伸。大学生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进行公益服务,传播了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了“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新风尚,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更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了形式。使德育工作结合社会实践,既实现了德育的理论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发展了德育理论,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巨大实践意义。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在高校德育进程中,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弘扬志愿精神。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活动启发大学生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完成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锻炼自己、提升品质的任务。高校德育管理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引导大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高尚志愿精神。

2.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立法。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加快志愿服务全国性立法,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只在少部分城市形成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其全国性立法进程。法律应明确界定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涵,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志愿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志愿服务的奖惩措施规定。制定有关管理运营的规定。这样才能推进志愿服务立法进程,保障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才能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

3.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高校应改变现状,重视志愿服务的重要德育作用,认识到志愿服务德育功能。将志愿服务规范为日常课程,纳入高校德育的常规教学活动中区,促进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现。首先,高校应设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课程,给予学分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一方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其次,高校应将志愿服务表现情况纳入大学生评优体系,例如将参加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作为竞选三好学生等的必备要求,作为培养党员的实践环节,作为奖学金的重要考虑因素等。用这些方式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

4.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要依托于大学生志愿组织,优化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有助于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德育价值的有效发挥。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内部责任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制定小组负责人,避免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另外,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加以精神或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志愿者热情,激发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通过优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结论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载体,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本文探究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并探究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实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更高层次上发展,更促进了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R].2009.7.19.

[2]蔡宜旦,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5).

第3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现状;发展模式;北京印刷学院

0 引言

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在西方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实践中逐渐走上行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道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1个省级协会、全国90%以上的地(市、州、盟)级协会、80%以上的县(区、市)级协会以及1968所高校协会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截止2011年底,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17.5万个,有注册青年志愿者3392万人。在这些青年志愿者中,以大学生为主力军[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志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能参与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同时互联网也为参与途径与方式的多元化提供可能。电子调查问卷这一载体是快速获取数据的桥梁,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率约为83%。我们通过问卷获取数据,进行描述性与预测性分析,将数据可视化形成图表,直观分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再进一步分析现状、探究发展模式。为增强调查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在问卷最后,我们邀请热心人士留下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沟通。62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我们选择了其中三位(均为北印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可靠且充分的信息。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自行设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线上。问卷内容分为五大方面: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服务行为调查、志愿服务认知和态度调查、志愿服务环境调查以及非志愿者相关情况共18题。

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来自北印的有201份,男性受访者有57人,仅占三成;女性受访者144人,占七成。基本符合北印总体男女比例。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将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对北印的志愿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整体上,北印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志愿服务参与度较高,但在活动参与质量、校园志愿服务环境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在目的方面,北印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绝大部分学生愿为社会做贡献,表明该校的志愿服务风气较为端正;在志愿服务参与方式方面,该校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和志愿服务类别与时俱进;关于非志愿者,我们分析出此类群体没有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且有充足理由相信,经过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志愿服务创造更好地条件后,这部分同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成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最后,针对该校实际情况,我们从学校机构、学生社团、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角度出发,为促进该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研究以“点”论“面”,最大的缺陷在于数据不全面,主要体现为样本量较少,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造成结论的偏差。此外,也会造成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存在片面化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准确研究该校的真实情况,可以寻求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学生社团的帮助,争取获得更多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意识形态

总体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较低。大学与高中的巨大差别与变化,使相当一部分新生不适应新环境,不能合理安排利用好业余时间,投入过多时间在网络与娱乐中,接触志愿领域较少。

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原则”逐渐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效益最大化价值导向渗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一定程度影响了“集体利益”首位的传统价值观。

2.2 学校志愿服务环境

在高校实践操作中,学校存在相关规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类型与期望中活动类型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大型体育赛事、国际志愿服务等热门的专业化项目较少,学校与这些领域的连接度不够,没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社区建设、一般捐赠、帮困扶贫等低运作成本项目成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主要部分,缺乏一定特色与吸引力,形成了大学生个人意向与现实所提供的机会不吻合的需求冲突[2]。

志愿服务保障支持上仍有很大改善空间。北印在制度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在人身、财产安全上有所保障,但在资金支持,专业化培训、指导,信息化平台运用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2.3 社会环境

中国最早的公益组织由国外支持,我国在志愿服务方面与国际仍存在一定差距。志愿服务虽为自愿无偿,但活动本身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组织机构需要社会与国家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生也不具备长期依靠自身条件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同时国家没有足够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毕业后以志愿服务为职业发展方向,存在大学生公益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

近几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不断增多,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能持久发展并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组织发展的不成熟且与高校对接不足都是大学生志愿困惑的重要原因。在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推动下,公益组织群体不断壮大,初级发展中的管理者往往规范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兼职人员占较大比重,一般重视业务,轻视财务管理,财务不规范同时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影响力。[3]另外,随着社会组织的公司化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一大困境,无形中增加了整个团队的压力。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探索

3.1 高校自身进行管理创新

为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持续发展,高校作为与大学生志愿者联系最紧密的组织,应该从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注入新活力。

制度层面,从志愿者注册、培训、保障与激励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志愿质量,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水平。组织层面,高校应与紧密联系,实行团中央倡导的关于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举措。校内应建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志愿者组织,使学校、学院、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权责分明。文化层面,高校内应大力倡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志愿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的全民化。

以北印经管学院学生社团“心欣社”为例,该公益性社团在开展传统的捐款捐物、支教等志愿服务的同时,进行了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每月定期举办“九元行动”为湖北省贫困山区小学募捐,假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受捐地点支教与交流,实现志愿行为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定期前往大兴区爱晚护养院为老人献爱心、送温暖,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与兴华中学携手开展“学・长”计划,带领中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实现了志愿活动与“助人自助”志愿精神的统一,为北印志愿服务发展增添亮色。

3.2 高校与各社会组织应扩大合作

高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与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互利原则下达成共进协议。高校与社会组织的直接对接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志愿者的权益又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志愿者来源保障。

一方面,高校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稳定的志愿者来源,并选拔优秀型管理、财务、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为减少组织财务困惑、更规范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为校园提供志愿机会与志愿者保障,且为潜在社会工作者提供未来职业发展机会,相关专业学生可通过参与公益组织活动实现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今后参与公益工作积累经验。

以北京市大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例,它为大兴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目前有爱众社工、蓝天救援等15个社会组织正在中心孵化。这些公益组织以大兴区为主要活动区域,部分负责人在开展活动时会联系附近高校招募志愿者。如果这些社会组织能够与相关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对社会组织、高校志愿服务以及大兴区志愿事业的发展都将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3.3 政府应助推校园公益的发展

政府推力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可通过政策、财政支持助力校园公益组织长远发展,提供物资与精神上的双层支持,在助力校园公益发展的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创新道路、新前景。同时政府应即刻开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管,使公益组织成为未来经济市场的“清泉”,青年职业发展的“亮点”,从而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开展了“志愿家庭”活动,旨在使志愿服务深入家庭、深入社区。同理,建立“志愿高校”也将为我市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具有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校园公益是志愿服务领域内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块。

【参考文献】

[1]邓迪.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2015,5.

第4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路径

随着志愿服务组织的推广,志愿服务突破了宗教与传统的束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下发了一些推进、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但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意x认识不够,并且大学生志愿者也出现问题,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及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把学生作为客体,由灌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大学生由被教育者变成了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去,这样激发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上搬到了实际生活中,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的平台,它使大学生主动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学生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的表现,志愿者出现在校园的各个地方,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地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问题分析

(一)学生志愿者自身问题及分析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条件对整个志愿服务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有些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就是服务别人,在其中自己并没有的到任何的进步,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时间以及金钱,大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并且,现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并不单纯,他们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在学校奖学金的评奖中得以加分,为将来谋打算。并且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由于上课时间以及自己精力等原因,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坚持到参加。

(二)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方面的问题及分析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有相当重要的责任的。首先,招募工作不能顺利的完成,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志愿服务水平。其次,运行机制不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者的能力有限,只能重复一些单一的志愿服务。并且,高校志愿服务资金匮乏。没有经济的支持,只能使志愿服务停留在表面的工程上,无法做到社会化,大众化。最后培训系统不成熟。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社会经验缺乏,动手能力比较差,应急能力也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志愿服务不能达到最好的水平,也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无法达到服务社会的真正目的。

(三)社会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及分析

人们往往低估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现在大学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怕苦怕累,很多事情干不好,并且认为大学生会给自己添麻烦。并且,高校大学生都是刚刚走出家门,他们缺乏处理事件的能力,没有科学的、规范化的法律去保护他们,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到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失败。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提升路径

(一)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环节,要求大学生志愿组织必须更加专业化,并且还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大学生主动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要先尝试以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在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做表面功夫。并且,应该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团队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真正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能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制度。招募志愿者时,要公开透明,招收热情并且愿意加入大志愿活动的同学。招募后,对其进行登记、培训。其次,要健全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避免志愿服务工作单一,内容简单,管理粗糙。最后,做好后勤工作。要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就需要专门的工具,需要一定的工具和资金的支持,所以高校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优化社会外部环境

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陌生而又新鲜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才会使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并且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最后,应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立法步伐,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法可依,以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小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张倩,李妍辰,孙静,程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劳动经济,2013,(21).

[3]李阳.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2015,(03).

第5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91-02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良性循环的组织是为社会提供良好志愿服务的基础。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学校针对特定事件来组织和倡导,大学生志愿者随着特定事件的终止而停止服务。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载体功能,因此更应促进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和机制等全方位的改进。

(一)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存在的问题

1.对志愿活动了解不深入。有数据表明: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占35.6%,这些人中因对志愿者活动不了解而未参加的大学生占38.5%。所有调查对象中对志愿活动不了解的占19.2%,听过类似活动的大学生占13.2%。同时,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与“学雷锋”或“做慈善”相同,甚至极个别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活动。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未有深入了解受信息渠道不畅通、志愿组织宣传不到位等影响,并且少部分大学生没有领会志愿者活动的精神实质,对活动的内涵难以准确理解。

2.大学生志愿者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组成人员不稳定,受高校的学制影响,对工作熟悉、有管理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迫于就业、考研的压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逐年降低,毕业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远远少于低年级的,这使服务活动出现断层。参加活动过程中,因每个人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差异,少部分大学生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便会选择中途放弃而退出活动;大学生的参与时间也不稳定,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安排受课业时间的限制,很难保证有规律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些人在大学期间只是偶尔参加或者一年参加几次。以上均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志愿活动长期稳定的开展。

3.参与动机多样,缺少服务意识。志愿者服务活动依赖校级团组织指导,成员自主参与意识不强。除一些大型项目在全校范围获得广泛响应,小型的志愿者组织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与活动是自身的社会责任,可以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思想观念较积极进步。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觉得通过参加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竞争力,有些人认为这是充实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些人认为参加活动可以结交朋友,个别人为得到他人认可参加服务活动,这些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更缺少服务他人的意识。

(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无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出发点为何,大学生的精神支持起决定性作用,但有实际意义的物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作为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如交通费、餐费、材料费等不能由大学生承担,绝大多数高校志愿活动由校团委给予有限的经费,活动经费的短缺阻碍长期、规范志愿服务的持续推进。

2.缺少相应的社会认同。近年来,大学生为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好评和认同。但志愿活动的大部分是些日常事务如义务支教等,因效率、效果和透明度存在问题,并缺乏连贯性易被社会质疑,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很低。来自社会、家庭和周围同学不认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损害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必须加大推动社会认知的力度,给志愿者更多社会各界的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3.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志愿者权益。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法律事宜,如滥用志愿者名义等问题。目前,全国范围的志愿服务专门法律尚未确立,在缺乏政策支持和法规滞后的情况下,志愿服务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部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同类别、程度的被伤害,精神伤害占较大比例,存在不尊重志愿者人格的现象。也有志愿者的人身安全被危害,我国北方冬天寒冷,志愿者室外服务中会有生病、跌伤事情的发生。

(三)高校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具有完整的志愿组织服务体系的高校较少,大多数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如下。

1.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设置没形成统一模式,大多数高校的服务组织由校级团委到各院系分团委领导下进行,也有高校的组织受校级或是各学院学生会管辖,有些高校成立了单独的协会指挥活动,有些院校只设立总部负责所有活动的运行。

2.成员招募不规范。部分高校在招募新成员时没有科学考核的方法,不注重质量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因人而异,招募方式的随意性还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多数高校的招募方式类似行政命令式,发起方式有“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特点。招募对象中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较多,有的同学因个人原因把提供志愿服务看成是被委派的行政任务,这不仅与志愿者精神相背离,还会削弱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教育和引导的功效。

3.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的考核与评估为了向志愿者及时反馈、改进工作水平、促进成员间沟通协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的改进提供依据,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绩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志愿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对活动中的问题、成员表现(如服务的数量、质量、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估。如此难免使志愿者产生“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理,这不但打消了志愿者工作的热情,也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4.欠缺信息保留和成果传承。大多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志愿者信息档案,举办活动存在从零开始的现象,没设置部门负责志愿者工作信息的整理、归档工作,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被丢失,更谈不上工作成果的转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资金筹措困难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前大部分服务工作的资金源于校团委,而校团委的经费来源于学校划拨的办公经费,能用于支持志愿服务的经费有限,至于支持院的志愿者组织更加困难。这更深层的原因是政府对学校本身的投入有限,以致学校不断压缩行政经费,自然就不对学校团委加大投入。虽然共青团组织是政府部门,但能支配的资源很有限,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部门没真正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者足够的关注。

(二)志愿者组织行政化管理色彩过浓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作为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行政干预不大。因此志愿活动的领域和方式能获得宽松的制度空间,利于保持志愿组织的独立性和民间性,同时很好地弥补政府在公共领域职能的不足。许多情况下,团干部是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者,团员被默认为志愿者,运作方式是团组织发起向下推广的方式,具体活动的管理主体常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组织、各院级共青团组织担任,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源整合,行动易于掌控、见效快。但有组织独立性不强、自主能动性缺乏、背离自愿原则、人员流失严重、服务缺乏生命力的缺点。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创新思考

(一)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构

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应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出台一系列为规范志愿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设立院系分会、专业特色服务队等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为志愿服务培养骨干队伍,为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二)创新宣传方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受志愿服务理念推广程度的影响。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一种全新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它引导大学生投入社会、践行所学,因此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动德育功能的发挥。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更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满足,要在全国加大宣传志愿精神、服务理念的力度,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奉献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大学志愿服务保持长久的动力。

(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特色化

品牌和特色是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突出、特色越明显,志愿服务工作的效应就越大。把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的黄金点相结合,提高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关注度。坚持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特色的高标准持续战略,达到社会、学校、志愿者的共赢局面,使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和特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扩大、增强。

1.坚持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共青团承办是我国特色也是优势,共青团的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我们要走出“志愿服务组织隶属共青团组织”的误区,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与社会力量合作,得到更多社会人士、企业机构的支持,为服务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打造志愿服务工作新品牌。

2.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围绕公众需求,赋予服务项目新内涵、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实现志愿服务向常规化、专业化转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地方党政的工作重心和地方特点,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重点工程、大型活动、地方特殊群体的需求和突发事件等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同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服务项目、湛江师范学院的保护候鸟志项目均是典型案例。

3.传承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如同一根接力棒,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播到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心中,让“爱心奉献、服务社会、实践成才”不断地成为学子的一种追求,引领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要常抓常新、与时俱进,以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时代化。

参考文献:

[1]陈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J].理论界,2006,(2).

第6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拓展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能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能把美好的理想转化成切实有效的行动,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008年以来,志愿服务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认真总结近年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要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开展工作交流,推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咨询。

虽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偏重宣传不重实效、项目创意创新不足、不重视品牌建设、不重视资源的整合等。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事业当中,有的高校已尝试把志愿服务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当规模巨大的大学生队伍需要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时,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成了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创新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大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开展针对性地探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中国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存在巨大的优势。一是志愿服务人力资源丰富,能够开展范围比较广和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如每年的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广东省妇联的温暖行动计划等。二是在校生集中统一,容易组织管理,相互熟悉,容易共同开展工作,而社会上志愿者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培训和相互熟悉上面。三是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利用专业知识开展服务,容易提高志愿服务专业水平。四是大学生充满激情与热情,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

当然,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阅历浅,志愿服务项目很多是要和社会上的各种人与事打交道,社会阅历的不足会影响到一些项目的开展。执行力不强,个人能力还需完善,社会资源有限,在一些项目的执行上存在障碍,需要具体地指导与引导。由于大学生以学业为主,在一些志愿服务上主动性不强、项目技能储备不足。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风险问题也制约着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

目前,社会的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学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和服务对象等,这之间也存在一些需要协调的关系。如使用志愿者的志愿组织一般从自身工作需要出发,由于财力、精力、业余性等特点,没办法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宗旨有一定的冲突。对学校来讲,大学生的教育成才是主要目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来讲,他们主要的目标是学习,如果仅是单纯的志愿服务,或是单方面的奉献,而没有收获,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正如2005年11月第10届国际义工协会亚太区会议通过的《义务工作香港宣言》在基本原则中指出:“义务工作不仅能帮助别人,义工本身也因此受惠。”

此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常常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学生的活动,和教学无关,所以较少看到教师把教学与志愿服务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以专业化的知识为社会服务。认为志愿服务不需要报酬,等同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不需要经费,事实上志愿者可以不需要报酬,但是志愿服务的开展却少不了经费的支持,这种经费不单是学校补助,也可以向社会申请,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不重视品牌建设,很难通过品牌化的项目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还有常常把志愿服务当成体力劳动,对智力型的服务不重视。往往智力型的志愿服务更能体现出大学生的价值,也更有可能深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的不断拓展与创新,把志愿服务培养成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形成大学的校园文化,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来解决。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时,志愿服务项目的拓展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志愿服务,单纯靠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独立完成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参与

社会上有许多成熟的志愿组织,有着成熟的经验模式和固定的项目。当学生在自己志愿服务能力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加入这些志愿服务组织,依托现有志愿组织的成功模式和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加入到启智服务队、心理成长总队等。

2.合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有许多优势,可以和一些社会组织优势互补,合作开展项目,比如,有个志愿组织想给农村捐书建造图书馆的项目,但是调研农村学校的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精力,这可以和大学生“三下乡”的服务结合起来,学生在“三下乡”的同时开展需求调研,这种结合大大节省了社会资源。

3.委托承担

如学生志愿服务团队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完成政府/基金会等机构委托的项目。大学生志愿者人力资源丰富、运作项目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中标率,从目前来看,很多机构还是非常愿意委托大学生团队完成志愿服务的。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拓展一方面是要扩宽志愿服务的社会领域,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

随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增加,志愿服务项目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可以深入到社会各领域,如政府机构、消防局、环保局,半官方性质的机构如团组织、义工联、科普协会、妇联、红十字会等,还有大量的基金会、NGO以及社区机构等,广泛了解社会各领域的需求可以为大学生拓展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当然,设计符合大学生志愿者和相应机构双方需求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举办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比赛、志愿服务论坛、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等方式来解决。

目前,在大学里,除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之外,学校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由于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凝聚力和执行力比较强,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适当的资源整合和优化就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项目。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埃蒂纳·温格正式提出实践社团的概念,概念同样适合大学生的志愿团队,“实践社团就是有着同样的目标,同样的工作或者同样兴趣的一群人组成一个非正式的团体,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就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促进知识共享,加深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很多志愿服务项目都是由一些实践社团发展起来的,如车友会产生的助学项目、驴友会产生的环保项目、多背一公斤项目等。由于这些项目是基于兴趣产生的,更容易持久地坚持下去,产生比较明显的成效。

三、服务学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学生既是服务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全美服务学习委员会主席、参议员格伦指出:“服务学习在读、写、算3R教育之上又增加了关键的第四个R——责任(responsibility)。”

服务学习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学段进行,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服务和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研究指出,服务学习有增进传统课程的学习、促进个人发展、培养公民意识与责任感、贡献社会四个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服务学习是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只有走向服务学习才能解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和良性发展。

美国政府1990年颁布《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3年颁布《社区服务信任法案》,在各州和学校的推动下,服务学习运动已经从教育的边缘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1985年,美国只有9%的高中提供正式服务学习,但到1999年,这个数字猛增到接近50%,同时,32%的公立学校都将服务学习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而且83%的学校都支持教师将服务学习整合进课程之中。2002年布什总统发表“一生志愿4000小时”的倡议之后,服务学习的领域得到极大地扩展,如今,服务学习遍布美国的每一个州,许多州确立了服务学习目标,将之作为必修课程或高中毕业要求,同时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学服务学习教育开展得很早,台湾大学开设了服务学习网,定期公布各专业的服务学习成果,辅仁大学成立服务学习中心,全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学习活动,香港岭南大学引入服务学习计划后把这变成学校的特色之一,鼓励学生、学系及教师透过服务社会而获得知识、品德、专业及个人的发展。该模式不仅紧扣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更促使大学生实践对社会怀抱服务、研究及领导才能等终身学习的承诺。

服务学习有两大基本形式:学校组织的服务学习与社区组织的服务学习,学校组织的服务学习重视与课程的直接关联性,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就采用这种模式,把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整合在一起。社区组织的服务学习是社区组织的服务学习,更偏重于社区团体本身的宗旨。服务学习包括四个要点:学校与社区结合,服务活动由学校与社区一起协调,以符合社区真实需求;服务与课程整合,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社区的真实需求整合起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服务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服务是手段;重视学生自我的发展。

服务学习模式的引入可以全面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既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让学习的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真正解决社会需求。

服务学习的项目应当如何设计呢?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笔者根据这几年指导学生服务学习的实践,提出一些项目设计的案例供参考:针对计算机应用类的专业可以设计大量的数字乡村项目,如借助网站开发课程学习知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学校设计网站,通过网站的宣传帮助贫困地区获得资源;借助计算机硬件课程知识,设计回收二手电脑零件,组装电脑,捐赠给农村建立电子阅览室,帮助农村提高信息化水平;借助电子商务课程知识,帮助农村建设电子商务网站,帮助农村的产品走向城市以实现脱贫;借助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培训留守儿童学习制作贺卡等,用于和远方的父母交流;外语系专业可以开展社区居民出租司机亚运口语知识的培训,做翻译志愿者,翻译国外有用的资料服务社区,如四川地震时,就有志愿者翻译了地震救援手册等,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交流等方式,协助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国际大学生志愿服务交流;旅游专业可以开展义工旅行等一系列项目,为志愿者的出行提供线路规划设计等服务;摄影专业可以培训农民工学习摄影技能,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美术专业同学可以为各个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平面设计、海报宣传等服务;经济学专业可以教授农民工子弟理财知识,帮助他们在城市中自立自强。只要全面把握社会需求,并从学生专业学习的角度出发,就一定能设计出各种各样切实可行的服务学习项目。

在中国内地高校,服务学习刚刚开始,离真正全面实施服务学习还很远,有的大学是社工类专业根据社工专业的特点开展实施,只在个别与社会有关的课程中开展服务学习,有的还处于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门课程、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的阶段,没有上升到与课程整合层面,有的课程开展还处于自发阶段,或者包含在社会实践与综合实践的课程当中,没有把服务学习模式单独提出来,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这几点。

(1)服务学习的理论研究还很少,目前的文献还仅处于引进介绍别的国家做法层面上,真正上升教学改革层面上的讨论还很少,关于服务学习的著作教材基本没有。

(2)服务学习的实施需要行政资源的支持,需要学校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相关社区单位协作共同实施,涉及面广,难度大。

(3)教师是服务学习的关键要素,但长期以来,青年志愿服务在高校是学生自发的行动,由学校团委负责管理,被认做是学生的事情,和教学无关,也无从谈起和教学的整合,教师中参与志愿服务也不是很多,对开展服务学习的观念认识不足。

(4)我国的社区还不够发达,社区难以确定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服务学习项目,没有相应的服务学习项目配合是无法开展服务学习,这方面需要教师对社会服务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结合专业课程的发展需要设计服务学习项目,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公益创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升华

对大学生来讲,通过学习能在社会上找到相应的工作,成为经济上独立的人,这是极其重要的事情。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单靠奉献来维持志愿服务项目是无法长久的,公益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公益创业是指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地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一种面向社会需要、以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它主要包括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创办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两种类型。公益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商业领域创业,公益创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创造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涉及绿色环保、扶贫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化普及、特殊群体关爱等领域。公益领域不仅存在庞大的社会需求,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亚洲基金会调查,美国51%的医院、46%的高校、86%的博物馆、90%的艺术团体和58%的社会服务组织以非营利组织形态存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为0.3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表示,“我国在社会服务领域的非营利就业人口至少应该为892万人。而目前这个领域的就业人口不过50余万人,也就是说,可以增长15倍以上。”

传统的创业方式的成功率很低,由于大学生的阅历资源等方面的欠缺,很难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胜,而公益创业由于面对对象不同,收益一般,是传统社会资本很少涉足的领域,特别适合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开拓新的天地。目前,公益创业这一理念在大学中还没有普及,国内的联想集团、腾讯集团、零点计划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正在尝试支持大学生的公益创业项目的开展。笔者指导一个大学生团队成功开展了公益创业,从中发现,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和适当支持,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像协助支持其他公益组织开展DV制作服务项目、培训残疾人数码制作制技术、开展远程有机农业等公益项目都大有前景。

第7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互动

在我国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对自身成长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志愿服务在社会层面能够为政府分忧,在社区层面能够为居民排忧,在校园层面可以为同学、为朋友、为师长提供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增加社会保障能力、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文化、加强健康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声誉、锻炼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修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过去一段时间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在新媒体时代,伴随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存在着新的机遇。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1、活动运行项目化。目前高校的志愿服务多以节日、纪念日和大型校园或社会活动为载体和契机,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短期的服务工作。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志愿服务活动本身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服务他人的能力。现有的志愿服务培训大多是集中在项目活动内容的层面,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素养培养。志愿服务组织及活动的开展周期较短,志愿者参与的活动之间缺乏连贯性,工作的种类缺乏稳定性。

2、专业技能服务水平。近年来各高校设置的专业方向与社会的行业岗位需求越来越契合,成为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大好机会。高校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的关联正在加强。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和校内志愿者协会组织与社会需求对接的能力有限、困难凸显。如何从高校层面主动搭建起专业技能服务的桥梁,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一个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施展的平台,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弱化。大学生志愿者接受多年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乐于助人、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但客观上大学生志愿者把业余时间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一种劳务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需要得到具有客观标准的评价和认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奖励和认可更偏重于精神层面,如:荣誉证书、荣誉称号等。符合时代特点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达到新的平衡点。

4、志愿服务组织层级化。大学生志愿者在校期间接受志愿者协会的管理和学校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作为学校院系部的学生,这些志愿者在校的学习生活又是以班级为单位接受专业系部的直接管理,进而接受学院的管理,直至学校层面。这就使得志愿服务组织层级变多、志愿服务活动更趋向项目化,激励机制弱化、专业技能水平不强,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阶梯式"定位及其作用

当大学生志愿者应当首先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服务校园里的同学,在其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也是进一步走出校园开展志愿服务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性的,由易到难、由内到外的"阶梯式"的模式,通过相互帮助和进步,首先在校园内培养志愿者精神,逐步成熟到能够满足校园外的社会服务需求。

循序渐进的"阶梯式"志愿服务可以挖掘出校园内日常生活学习中随时会出现的简单志愿服务需求。例如: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助、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互助、学生与校园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互助、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助,学生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助等。将实际存在的互助需求纳入校园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中,统筹规划、统一监督,在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自主、自愿、自由匹配,从而达到志愿服务的自觉状态。这将大大提高志愿服务活动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将形成连续的、多元的志愿服务活动格局,志愿者服务队伍稳定性的问题相应地得到了解决。

三、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园互动平台构建的思路

对于学校的管理和指导部门而言,"阶梯式"的志愿者活动管理模式需要解决的是校园日常志愿服务需求信息量大、自由度高和不确定性强的问题。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面对大量的常规日常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新媒体快速成长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基于无限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和交互平台对"阶梯式"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和交互平台可以由校园内的志愿服务需求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公共服务人员)自主地即时地在公共平台上需求的具体信息、征集志愿,登录信息平台的用户可以即时获取信息,从而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服务能力接受服务的邀约,待志愿服务完成后,由服务的征集方依据服务的效果进行工作完成的确认和评价,并随时完成服务成果的结算。服务成果的结算通过共同认可的客观标准表达。(如:积分、点赞等)。作为交互平台的管理方只需要在后台对服务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抽检或审核,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投诉和建议进行仲裁和处理,对"积分"的宏观调整,以及对大型的、公共的或者涉及社会服务的项目进行征集、组织、实施和结果认定结算。

四、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园信息互动平台运行的展望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微校园"或"I校园"公共平台APP应用,其中整合了与校园生活和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例如:新生报到指引、教室使用情况、交通车信息等内容。有些还包括了学生论坛和学生跳蚤市场等动态平台。这些为志愿服务互动平台的构建和运行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基础和技术支持,平台构建可以参考现有的网购APP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即时信息的推送和服务过程监督以及效果评价乃至服务成果结算的环节也可以参照目前现有的商业APP应用(如:定位服务、打车软件、支付结算软件等)得到解决。现有技术的平行移植只是时间问题。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园互动平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基于新媒体构建的志愿服务互动平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阶梯式"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提供了的新方式、新途径,改变了过去单纯"理论灌输"、"被动参加"、"项目化开展"的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更多地提供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机会,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平台的使用、过程的监督和服务的管理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更加有趣味、更易于接受,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朝向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潜移默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苏红,基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的激励机制研究,出国与就业,2010 年 7 月15-17;

[2]张扬、丁彬彬,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保障机制,《合肥日报》,2014年2月27日第五版(理论);

[3]赵新宇,关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模式研究,高等教育,2013年第六期,15;

[4]汪江平,医学高等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现状及制度建设,科技信息,2009 年第3期,143-144;

第8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服务 志愿管理 长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组织之后想离开组织呢?学者认为志愿者管理的最大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招募新志愿者,而是如何让已经在机构里的志愿者,完成更有意义的工作,志愿者维系是整体志愿者管理过程中随时都必须注意的,志愿者是机构的好伙伴,而不只是帮手的角色,要如何维系及其过程乃是志愿者管理的重要议题[1-2]。台湾曾华源等人(1998)[3]研究发现督导者在工作上对志愿者的支持与协助、提供更多教育、督导人选与体制、强化联谊性活动、有弹性的工作自等属于内在满足与人际关系之项目,较能吸引志愿者的参与。

综上所言,在现今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长效性的环境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参与动机、志愿者满意度之间关系如何值得讨论。本研究的目的希望透过志愿服务参与者背景的研究,包括人口基本特质、志愿者管理、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而能理解一些问题所在:大学生志愿者对于目前的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反应如何?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的运作是否影响着志愿者的参与态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工具,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一)志愿者背景变项

本研究认为志愿者管理影响志愿服务参与因素的探讨,志愿者是重要的关键,社区单位(志愿者社团)的经营管理阶层应该要了解志愿服务参与者的背景与参与动机,Gelatt(2001)提出“志愿者市场区隔”的概念,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特质,因而形成特有市场,志愿者的人口基本资料、地理区隔、族群特质等志工背景能确保非营利事业与志愿者之间的供需契合。

(二)志愿者参与

本研究问卷参考徐宏奇(2009)[12]所编制的《志愿者参与》,并根据本研究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参与量表》,共计8道题目。量表采用李氏五等量表方式计分。

(三)志愿者管理

本研究问卷参考曾华源等人(1998)、陈尹雪(2002)、徐宏奇(2009)的研究成果[3,12],并根据本研究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管理量表》,共21道题,并建构教育训练、督导考核、激励与福利、招募与工作规划等四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四)志愿者参与动机

本研究问卷参酌李法淋(2003)、林宝珠(2007)、锺立君(2008)、林南(2011)、黎俊雄(2011)研究成果[9,11],修订而成《志愿者参与动机量表》,共计17道题目,并建构人际互动、他人带动、知识提升及服务他人等四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五)志愿者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参考刘晓桦(2009)、林南(2011)、黎俊雄(2011)、杨润泽(2006)研究结果[11-12],并根据本研究之实际需要进行修订而成《志愿者工作满意度量表》,共计20道题目,并建构回馈层面、自我层面及社会层面等三个构面。量表计分同志愿者参与量表。

三、相关量表的分析

本研究于2014年4月1日至5月1日实施初测问卷调查,以佛山某校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群体,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实施。

(一)志愿者参与

志愿者参与共有8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60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两个构面,分别命名为志愿选择、志愿行动,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600之上。

(二)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管理共有21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80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教育训练、督导考核、激励与福利、招募与工作规划,这些因素中除了第十题因素负荷量为0.478,其他题因素负荷量均在0.500之上。

(三)志愿者参与动机

志愿者参与动机共有17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75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人际互动、他人带动、服务他人、知识提升,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5之上。

(四)志愿者工作满意度

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共有20项问项,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皆在0.680以上。兹根据分析结果将志愿者参与动机萃取出四个构面,分别命名为工作价值、工作评价、工作回馈、工作成就,这些因素中因素负荷量均在0.400之上。

(五)各量表的信度分析

本研究所求得的志愿者参与、志愿者管理、志愿参与动机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总量表之Cronbach’sα值为0.789、0.942、0.817、0.916,表明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较佳,信度高。有关本研究各变项(构面)的Cronbach’sα分析结果亦均大于0.680,内部一致性较佳。

上述分析表明研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基于志愿者视角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性调查提供问卷。

四、结果分析

本研究正式测试问卷,以广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421份,回收有效率为84%。

(一)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现况分析

1.志愿者参与现状分析

3.不同专业类别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由单因子方差的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各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仅有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之分构面工作回馈存在显著性差异(F=4.664,p=0.010),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艺术类志愿者表现优于理工类志愿者(均值差=0.244,p=0.021)、文科类志愿者(均值差=0.323,p=0.011),表明艺术生更希望得到回报。

4.不同志愿服务年限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之差异比较

由于样本大部分志愿服务年限集中于未满1年和1~2年,因此本研究只对这两种服务年限的志愿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志愿服务年限的学生对于志者愿参与整体构面和分构面志愿行动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志愿选择构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2.972,p=.003,η2=.032),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志愿服务年限与志愿者参与存在低度关联强度。

服务年限对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和各分构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且志愿服务年限与志愿者管理整体构面存在中度关联强度(t=5.539,p=.000,η2=.074),而教育训练构面(t=6.495,p=.000,η2=.097)、督导考核构面(t=5.197,p=.000,η2=.5.197)亦是存在中度关联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的认可度在下降,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不同志愿服务年限的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参与动机整体构面并无显著差异,表明不会因为志愿服务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各分构面上,知识提升构面(t=1.962,p=.050,η2=.015)、服务他人构面(t=3.254,p=.001,η2=.030)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并年级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而他人带动构面(t=-2.509,p=.013,η2=.022)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志愿者表现优于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表明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志愿服务年限高的学生较志愿服务年限低的学生容易受他人影响。

志愿服务年限对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整体构面(t=3.785,p=.000,η2=.038)存在显著差异,并志愿服务年限与构面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志愿者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在下降,如何提高志愿者工作满意度,是志愿者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志愿行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满意度在下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与工作规划上满意度较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出自于自我意愿,不会因为他人而影响自己的决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还是出看重成就感,而不是回报。女生志愿选择的认可度优于男生,且性别与志愿选择存在低度关联强度。男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是自我意愿,女生较男生容易受他人影响。大学生随着在校阅历和服务年限的增加,学生对志愿者管理、工作满意度的认可度在下降,如何保持志愿者的热情,志愿服务长效性是值得谈论的问题,这是志愿者组织必须反思的方面。

同时研究者提出以下想法,作为后续研究之建议:本研究对象只局限于佛山大学生,由于样本来源有限,对于研究结果推论的有效性可能会有影响。因此建议未来可扩大研究对象的来源,使相关研究更完整。本研究并未区分学校性质,建议后续研究者可以区分公私立学校、不同学历加以分析,此可以分析出志愿服务的差异。同时非学生志愿者与学生志愿者的差异也是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曾华源,曾腾光.我国志愿服务潜在问题与应有的走向-兼论新通过之志愿服务法[J].小区发展季刊,2001:6-17.

[2]陈健,梁思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4,74-75.

[3]曾华源,郑赞源,陈政智.志愿服务工作发展驱向――以祥和计划志愿服务之推动为基础[J],小区发展季刊,1998.

[4].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2006]55号,2006.

[5]李淑B,译.志工实务手册[M].2003.

[6]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编辑队共同编写,翟雁修订.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指南[M].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2005.

[7]陈政智.非营利组织中志愿工作者之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观点[J].小区发展季刊,1999:117-127.

[8]吴建明.非营利组织志工参与动机与组织承诺之研究-以台东县救国团所属社会基层志工为例.台东大学区域政策与发展研究所公共事务管理在职专班硕士论文,2008.

[9]林南.台北听障奥运志工参与动机与工作满意度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体育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D],2011.

[10]李明惠.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黎俊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及满意度之研究――以新北市庄敬高职志工服务队为例[D].亚洲大学经营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11.

第9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485(2011)07-005-03

社会的进步提升了人才需求的层次,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发展也在逐步拓宽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社会参与的重要磨练机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个契机,也是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向世界展现风采的开始,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和20万啦啦队志愿者中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中国志愿者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中国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在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利于社会发展又利于自身完善的双赢举措,作为中国志愿服务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具备自身品牌特色,并且将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发挥到最佳状态,引起学校、社会、公众的关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1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基本认识

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开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活动,对于学生自身加强参与社会、奉献社会,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转型,各种价值观各种思想汇聚的校园背景下,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层面、健全人格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组织活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健全的社会责任心的发展。

在现阶段,针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体系、管理机制以及注册机制方面,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传播方面的研究很少,现就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品牌传播意识的建立与发展进行初探。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传播

所谓“品牌传播”,就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品牌传播是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这是传播学中的概念,放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就是通常所说的宣传功能,意即为如何将自身的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系统、规范的模式,形成具备自身品牌特色的、服务更加到位的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志愿服务品牌优势。品牌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关传播、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等,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同样也可以依照这种品牌传播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宣传机制的建立,从公关传播、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着手,形成大学生志愿服活动的品牌宣传优势。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传播的优势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品牌化、特色化、系统化传播,对于构建合理、完善的高校志愿服务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品牌传播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不仅能够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构建合理的宣传策略,也是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参考的宣传战略。

3.1 志愿服务活动信息聚合性强

品牌传播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信息主要反映在静态的物质表达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信息聚合主要表现在对于日常活动时团队的主题、核心价值或团队旗帜与团队口号,通过信息记载、信息整理和信息等措施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带动团队信息的有效整合,凸显团队的优势,增强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价值与活动意义。

在大学生日常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类似队旗、团队口号的静态物质表达一般都是具备的,但是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将这种有效信息加以整合,形成具备一定品牌效力的宣传手段,往往浪费了品牌传播的优势,在志愿服务宣传上也没有发挥最佳作用。

3.2 志愿服务活动媒介关注度高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双赢的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一种可视的方式为社会认可,而媒介关注的结果就是将这种抽象的能力提升直接变成一种具象的新闻报道,新闻宣传不仅是对志愿活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于志愿者自身价值的一种直接认可。

一般大学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校外新闻媒体关注度比较小,首先是因为活动过于零散化,不具备社会媒体关注度,无法形成较大的新闻点,而品牌宣传可以避免这种分散化宣传的劣势,将志愿服务团队的整合信息、宣传价值都带到活动中,可以形成较大的品牌关注度,并在经过一阶段的活动后,形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品牌穿透力。

3.3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积极性高

具有自身品牌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信任与参与,在形成聚合信息并且媒介关注度提升的条件下,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会大幅度增加,同时具备自身完整品牌策略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其活动组织、人员安排、活动实施过程中相比一般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更加被大学生群体认可。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传播面临的难题

4.1 高校媒介宣传阵地相对较小

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阵地主要是校园媒体,而且大学生面临着接触社会程度低,人脉狭窄等诸多现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传播的发展。许多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意识到扩展校外媒体传播网络,但最终实施起来只能变成校内媒体宣传,大大降低了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

4.2 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分散,品牌建立难度大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活动内容单一化,服务阵地分散化的问题,不少志愿者队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团队组织者缺乏志愿服务品牌意识,在服务阵地建设中尚存空壳和空白点,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很难形成具有相对穿透力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4.3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相对缺乏

志愿服务活动的日益推广使得高校拨付的志愿服务经费出现相对紧缺的局面,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因为资金的缺乏导致活动样式、活动内容不能得到及时的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建设的推广。

4.4 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性差

在现阶段志愿服务活动中,依然存在着“跟风”现象,“你参加所以我参加”,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志愿服务缺少品牌宣传,服务范围太宽,缺乏针对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大大减弱了志愿服务活动承担的社会功能。

5 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传播的措施

5.1 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建立品牌,公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