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美教师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充满美的人和事物,如果你观察到了这些,那你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比如我,就找到了一位普通却又无私的退休老教师,徐老师。
周末,我在妈妈的陪同下,去那位徐老师家里上奥数班。在路上,妈妈告诉我,徐老师是她以前的同事,退休后,也不让自己闲着,竟然还开了个免费的奥数班,为需要进步的人得到帮助。我伴随着一声惊叹,走进了教室——徐老师的家。老师家里非常简陋,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可在客厅却整齐地摆放了几张崭新的课桌。开始上课了,只见徐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课,严肃中还带着少许的幽默,可是每一句话中都带着对同学们成才的期望。他一丝不苟地批着同学们的作业——这一点儿都不像免费课堂,好像一所专业的教室。他还用自己的退休金为同学买了许多学具和一块黑板来装饰这十几平米的教室,并且印刷了许多试卷给我们做,却又不需要任何回报。我想:徐老师把精力花在了教书上,退休了都只肯过教书的日子,抓紧时间为同学们教书,为的就是让祖国多添几个人才,添几个栋梁啊!
我专心致志地上完了这堂课,临走时,我望着满脸皱纹的徐老师,喃喃说道:“我一定不辜负徐老师对我们的一片好心,好好学习,发奋图强!”
徐老师的这一伟大壮举,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我希望长大后,也像徐老师一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完成徐老师的心愿。
六年级:陶珂涵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
大家好,我叫袁xx,是xx市安xxxx学校xx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在xx教学点一师一校任复式教学工作至今有三十多年了。今天,我很荣幸能来到这里给大家讲述我的从教经历。
我的家乡xx村是xx县最偏僻的小山村,我小时候要到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每天要走几十里崎岖的山路,非常辛苦,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所更近的学校那该多好啊!”。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他们每天干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辛苦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的他们经常教育我要努力读书,他们希望我有出息。这使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明白读书的重要。
19xx年,我高中毕业。 村里有几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子,他们向我讲起了外面的生活,说:“在外面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待在家里强,工资待遇好!”我听了以后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可这个时候,乡亲们决定设立“xx教学点”。学校成立了,急需一位老师,大队干部推荐了我,我心里非常矛盾:“我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更好,我就该外出打工挣钱,可是我走了,家乡的孩子怎么办呢?谁又愿意在这穷山沟教书呢?难道他们也要像我一样忍受上学路上的辛苦吗?不,我不能让孩子们受这份苦,遭这份罪!”于是我毅然地走上了教育岗位。
我还记得当时刚到教学点的情形,学校的设施简陋,教室是村里一间破旧的厅堂,一下雨就四处漏雨,一块黑板,一口锅灶。开学时,三十来个学生,两个年级挤在一间教室里,我轮流着给他们上课,常常是我要给那个年级的孩子上课,而这个年级的孩子们要做作业,有的学生先做完,就会问:“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现在又要做什么呀?”讲着课的我又要停下来给他们布置好学习任务。这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天下来,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这些科目都是我一个人上,我就像个陀螺不停地旋转,好像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为了不让学生对我上课产生厌烦,教学上,我经常要想办法变换花样给学生上课,没有教具,我就自己动手做,上体育课,没有广播,我就自己念。学校的草坪上总有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操,一起游戏的身影。
中午下课了,我要围上围裙去给路途较远的孩子们做午饭吃,饭做好了,孩子们高兴地围上来了。我就给这个盛饭,给那个夹菜,有些孩子太小,不小心把饭碗打破了,我就小心翼翼地去收拾停当,哄着孩子不哭。饭吃完了,收碗洗筷,午休也快结束了,接着我要准备好下午的课。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放学,但有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休息,因为有些学生太小了,有的家长没有及时来接孩子,我怎么能放心他们独自回家呢?我只好护送他们回家。在路上碰到接孩子的家长,他们总会说:“袁老师,怎么好意思让你辛苦送孩子回家呢?下次就别送了,我们会来接孩子的。”可我觉得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怎么可能不送呢?
这就是我在教学点的点滴生活,一个月下来,我瘦了一大圈。最累的时候是在扫除文盲的那会儿,白天除了要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还得义务加班教农民朋友们认识、写字,传播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没干几天我就感觉自己瘦了好几斤,我的妻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对我说:
“xx,要不你不要教这个书了,我们一起去外面打工,挣的钱比你现在多得多,你也不用这么辛苦。瞧你当这个穷教师也没几年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那么怎么行,我走了,谁愿意来这里呢?”我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时光流逝,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也算桃李满天下。经常有学生专程上门来拜访。去年9月开学前,一名在xx开服装厂的学生开着小汽车来看望我,并关心地对我说:“老师,你在大山里教了30多年书,现在工资还这么少,你跟我到厂里去做管理,每月工资比你现在多两倍。”面对学生的好意,我感到非常地欣慰,我欣慰并不是因为学生的感恩图报,而是因为我的付出让山里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还有一个叫尧xx学生,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起他读一年级时当初患上了鼻息肉的事,那时我用背带背着他,骑上摩托车带他到xx县妇保院治疗、复查。还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次说到我给他们垫付学费时都非常感激。
学生们总爱说我是最好的人,可我知道我不是。因为我亏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面对他们我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刚参加工作那年,一个月的工资才16块5,只够勉强养家,一家人一年也难得有几回肉吃。有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还要负债。妻子也曾向我发过牢骚:“自己才这么点工资,还要去帮助别人,你让这一家人跟着你可怎么活呀!”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为了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只好利用课余时间上山干活,以贴补家用。后来工资逐年增加了,但我还是什么也给不了我的妻子,直到今天,我一家人还住着小土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跟着我她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没有享过一天福。而我的孩子们,我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关心他们。想到这些我心里充满了愧疚。
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可作为一名代课教师随时都要面临告别自己酷爱的三尺讲台,要面临告别山里可爱的孩子们,我舍不得我热爱的这份职业,更舍不得家乡的孩子们。为了我的教书梦可以延续,我不断努力充实自己,我自考大学科目,拿取大学文凭,参加转正考试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27年,但能够在这个讲台上一直工作是我最大的梦想。只要我能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山注入文化与知识的生机,能够改变众多山里孩子的命运。我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担任的一、二年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多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19xx年至19xx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xx年9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并被xx电视台邀请为《xxx人家》的特约嘉宾。20xx年9月荣获首届xx县“十大勤政为民标兵”称号。20xx年3月,在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xx县委评为“优秀个人”。这些荣誉让我感到自豪。
我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工作三十多年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愿意继续坚守下去,我要用我的后半生继续扎根在这贫困的小山村,守候着小山村的希望和梦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2
曾几何时,人们把所有赞美的语言都献给了老师: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
是啊,当我们享受着这些崇高荣誉的时候,我们这些工程师的灵魂又当是什么呢
那就是----师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她是教书育人,是为人师表,是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
学生应该是幸福的,是老师引导着他们画出了太阳和春天,而老师心中装的只能是春天和太阳,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拜金主义者会教给学生高尚和责任,一个极端利己者会教给学生宽容和善良,一个伪科学者会教给学生真理和追求。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在我心中,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完美的。而如今,我有幸成为一名老师。而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我充分认识到“老师”的真正内涵。一次班里的一个学生感冒了,上课时咳嗽得小脸通红,作为老师,我责无旁贷地引着他去看医生,给他拿了药,倒来开水,哄着他吃下去。没过几天,不巧我也感冒了,上午上课时咳嗽得连话都说不下去了。下午,我一走进教室,我惊呆了,只见讲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止咳药、感冒药,而孩子们一个个都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此情此景,我哽咽了。在以后的从教路上,这一幕成了我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无尽源泉,她让我懂得什么是“老师”。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是智慧的开启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传承者。作为教师,无论何时,都应经得起学生后来的回忆。所以我想,老师,应当是美丽的,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她把美丽播种到每一颗心灵,把芳香洒到每一个角落;在阳光下耕耘,在花丛中忙碌,在智慧里开拓,展示生活的奥秘。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每一个眼神都是融化坚冰的太阳,每一缕白发都是飘逸灵动的青春。而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无怨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愧无负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我们那一己微末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将常绿不老,在盈寸粉笔中将如燎原的火种,生生不息。
老师是美丽的,她应该拥有美丽的语言,美丽的动作,美丽的形象,美丽的心灵。亲爱的老师们,就让我们把心中的那份美丽释放,用爱去浇灌每一座心灵的大厦,让每一个希望都能实现,让每一个笑容都如阳光般灿烂,让每一个花朵都绽放在春天。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3
朋友们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是什么吗?最美丽的事业是我们的幼教事业。幼教事业是花的事业,是果的事业,我愿做一片绿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幼教——这美丽的事业。
中学毕业时,我考取了幼儿师范学院,刚从有幼师毕业的我充满幻想,满怀激情的跨进了幼儿院,迎接我的是一双双发亮的眼睛。我微笑着走进孩子门的中间,带着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王”。我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注于这份美丽的事业,看着孩子门蹦蹦跳跳的活泼身影,听着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我完全望了自己,不知不觉的容入到那纯真无暇的世界。在孩子们的中间我感到了愉悦感到了幸福,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我毕竟太年轻、太幼稚了,外面世界的风风雨雨使我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情绪开始低落,热情开始消失。
此时,恰逢教师节,我收到了孩子精心制作的贺卡,从这些精美的贺卡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眼神,领会到了孩子们真心的期盼。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年进花甲的老人,原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他们却放弃了这些清闲的日子,继续为幼教事业奔波、劳碌,他们的心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富有激情 。想想自己这么年轻就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想到这里,我摆脱了犹豫、找回了自信,重染了热情。
这两年的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其中有一件小事, 拉进了我和孩子的距离,使我觉得应该在这片纯真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将我心中的爱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一天中午,我给孩子们梳完辫子,正准备走,恰巧头上的皮筋断开了,头发像瀑布一样飘下来。我正准备拿起梳子梳理一下,一群孩子拥过来说:“张老师,你每天给我梳头很辛苦的,今天让我们给你梳吧!”我生怕孩子们把我的头发弄脏、弄乱,可是想想难得孩子们这么有心又这么亲近我。于是,我就平心静气任由他们摆布我的头发。孩子们竟然边给我梳头边说:“张老师,我给你梳高辫子”。另一些孩子说:“张老师,我给你梳低辫子”。孩子们叫着笑着一双双小手再我头上抚摸着,这是在给我梳辫子吗?“不!”这是孩子的心已经和我的心联合在一起了,当时的我感到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欢乐。我完全沉浸在孩子们的欢乐、幸福之中。一个孩子悄悄的对着我的耳朵说:“张老师,你真好下次我还给你梳头。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的心能不热呼呼的吗?此时此刻,我深深的体验到当教师的快乐。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1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别人就问我:“长大了你干什么呢?”我便会高兴的说:“当老师呀”,因为在童年时代,老师是我最敬佩的人!正是这份激情,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一份职业。
幼师毕业那年我跨进了幼儿园的大门,那时,心里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无数次幻想着自己成为一名“孩子王”时的快乐情景,那时的激动心情无法言语。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我即渴望又害怕,面对一群群可爱的孩子,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他们天真无邪,我以为这就是我一直所向往的童心世界,可是,当我真正走近他们时,才发现原来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当孩子们第一次摇摇摆摆的来到我的面前,哭喊着要妈妈,从妈妈手里接过他们的那刻起,我就深深地知道,我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这群孩子,而且还有年轻母亲们那一颗颗沉甸甸的心,孩子们刚来幼儿园,不会吃饭,不会睡觉,不会唱歌,甚至不会听我的话。面对他们,我一时束手无策,我曾想过退缩,曾想过逃避,可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告诉我“既然选择了,退缩是不行的,逃避更不行。”是啊,面对我曾经的选择,我能放弃吗?我能退缩吗?不,我要坚持。于是,无数次,我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话语,让他们感受我的爱;我教他们画画,唱歌,折飞机,让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我给他们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虽然他们有时真的很调皮,有时又很麻烦,但我还是依然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天使,让我不断感受他们的真诚与善良,让我与他们一起沉浸在快乐的童话世界里!每当看到孩子们的每一滴进步,每一点成功,都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如今,每当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喊“老师好”,看到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我心里总是甜甜的。虽然有时累得腰酸背疼,但我感觉却很踏实,因为有一群喜欢我的孩子每天都在等我。他们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的精心呵护与教育,才能成为一幅绚丽的画卷!
我想,老师的心怀也许是世界上最大最大的心怀,不然怎么会装的下那么多可爱的孩子呢?孩子生病了,老师会比妈妈还着急,冲上一包甜甜的药,陪她服下,不经意间会发现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孩子进步了,老师会第一个发现,并及时汇报给爸爸妈妈,同时会奖励孩子一朵红红的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老师更会耐心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也许,我们不是最美丽的,但却是最可爱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勤奋的;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却是最充实的因为我们用爱心打开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用真情点亮了孩子生命里的每一个灯盏;用赞美启迪了每一个儿童的心灵;用尊重唤起了每一个孩子的尊严,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
我爱我的孩子们,爱他们的天真、活泼、聪明;爱他们的纯洁、美丽与善良。曾记得有个调皮的孩子问过我:“老师,你会老吗?”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真想对我的孩子们说:老师会老的,但岁月只能老去老师的容颜,而无法老去老师爱你们的心灵。只要有你们,老师将永远年轻!
我庆幸,庆幸自己走进了每一处都鲜花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将快乐地奉献着,奉献着我的爱;同时,我也快乐地收获着:收获着孩子们的爱!爱,是教师最美的奉献,最大的收获!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2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大家都说:教育事业是世界上最光辉的事业。在教师的先行列中,最小的就莫过于幼儿教师。有人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也许会有人说,世上最美的是青春,也许会有人说,世上最美的是爱情,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我认为,世上最美的是奉献。
记得在我读幼师的时候,我曾有少女特有的浪漫设计过自己的明天,用火一样的热情幻想过自己的未来。然而,现实并不像伊甸园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当沉甸甸的教学担子重重的压在我柔弱的肩头时,当一个个调皮淘气的孩子任性的站在我面前扮鬼脸、耍滑头时,一个在家是父母眼中“掌上明珠”的我,一个连衣服都还要妈妈帮着洗的我,此时,却要担起这么一大群孩子的“保姆”,却要担起这么一大群孩子的“妈妈”,帮他们洗脸、穿衣,甚至在他们大小便时还得帮忙提裤子、擦屁股……此时的我,才真正体验到幼教工作的艰辛,才真正体味到当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我苦恼过、迷惘过,甚至曾经动摇过、退却过,但有一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我,使我从迷惘中寻回了自我,在退却时坚定了信念。
孩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是充满生机的世界。瞧,浓浓的碧绿,浸润着清新的晨曦,嫩黄的新芽,吮吸着温馨的雨露,满园春光,孕育着未来的甜蜜。绿的世界蕴藏着多少童话般的希冀。是一片需要我们用爱心去耕耘的“绿地”,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心,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劳作去实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几年来,我无不以园为家,无私奉献着、忘我的工作着,一刻也不停留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撒播知识的种子,在孩子天真的童语中移植文明的基因,在孩子稚嫩的思想中浇铸崇高的信念。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你们从小就无形地被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儿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的种子,等到你们长大,爱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社会不就是爱的森林?是奉献,是爱,让人生美丽,让世界精彩!
的确,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日子里,我们幼教工作者过着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没有与日俱增的存款,没有一步一个台阶的升迁,但我们宁愿守着这份清贫、这份寂寞。因为,在我们心里只有这样一个追求:为了孩子的一切,奉献一生我们无怨无悔!
谢谢大家!
争做最美教师演讲稿3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
有幸成为最美教师的候选人,我深感荣幸,感谢各位同仁给我这次机会。自从XX年参加工作,就与三尺讲台有了不解之缘。将近有20个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我的责任心和爱心在干好我的本职工作,感恩我能够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在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中,我也感恩孩子们、感恩学校、感恩同事们,从每一天的生活中,从大家的身上学到了好多,我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的成长。下面我就从责任心和爱心两方面谈一谈。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么多年以来本着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让不同素质的学生获得不同的知识,无论是优秀的孩子、平凡的孩子、还是能力差的孩子,尽量让他们获得她们应该获得的知识,明白应懂的道理,缘于这个责任大于天的理念。
我在教学工作中,首先在备课中下工夫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断地改进教学理念,把最新的方法理念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批改作业时,我一丝不苟,学生出现的问题一对一当面讲解。这样多少年如一日的工作,学生的考试成绩大部分都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认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责任。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没有教好这一届学生,还会说下一届一定教好,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而对于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输不起,他们能从头再来吗?不能。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老师的身上。我们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赞誉,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手中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多少年来,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尽量去做的。
其次是爱心,伟大的苏联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在这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中,虽然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是我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名学生,用爱铸就高尚的师德师魂。例如去年的五八班,也就是现在的六八班,有一名同学叫李振韬,他就是一个顽固派,老是坐在讲桌的下面,我每天都要和他交谈,鼓励他,给他打气加油,帮助他解决作业问题,问他家里的情况,不知不觉,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有一天,上完课了,我说今天的教学任务没完成,他很快对我说:“老师你把品社课占了吧,我说品社不上了,他说品社课不重要,他不喜欢上”,他说的话虽然很滑稽,但我很感动。证明他开始爱上数学了,结果期中考试他的数学竟然考了89分。爱每一个发展中的孩子,用耐心,爱心、精心培养每个孩子,正确看待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生的每一个故事,学会包容他们,宽容的过失。
近年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逐渐由“习作内容的真实”迈向“习作过程的真实”。在实施过程中念好“真”字诀,更加关注鲜活主体的真诚习作态度、无痕情境中的真恰习作目标、发展思维的真效习作训练、丰富体验中的真切习作认知,将作文学科价值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
[关键词]
生活作文;内容真实;过程真实;学科价值;学力
“生活作文”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的省级课题。课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生活作文”理论的根在陶行知先生和叶圣陶先生那里。“生活即教育”与“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是“同”曲同工,陶行知先生说的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说的是作文教学,他们都在指引“生活作文”教育走向真实的生活,以“人”为“文”,以“文”化“人”。这个课题,从1996年开始做,做到现在,已经20年。金加锦、周志高、唐广泉三位校长率领教研团队一如既往地坚持做,认真做,探索做,不断开拓“生活作文”教育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以下以笔者执教的《最美南京推介会》为例,试析将“生活作文”学科价值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
一、科学转化,有效激活习作主体的“真实”学力
杜威“做中学”理论影响“生活作文”学科价值要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必须念好“真”字诀,在“真实的习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学力。
(一)鲜活主体的真诚习作态度决定习作高度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出“立诚最为贵”的观点――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地反映充实的生活。《最美南京推介会》要求学生端正真诚的写作态度。首先,在写作原材料上要真实。要求学生介绍好吃的、好玩的,必须是南京当地的、原汁原味的。其次,写作情感要真挚。怀着对南京的敬畏之情,写家乡的内容,展现家乡之美,体现南京人的自豪感。再次,要注意作文与做人合一,说做一致。不仅用文字将南京好吃的、好玩的演绎得精彩纷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赞南京美味,爱护南京美景。
(二)无痕情境中的真恰习作目标点燃习作动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诗词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拔高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不是不作为,而是在乱作为。教师理应贴近学生生活指导教学,为他们现在和以后更好地生活做铺垫。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已介绍了书信的写法,学生在周记或者日记中都曾写过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内容。在《最美南京推介会》设计中,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摘到“好吃的”“好玩的”,学生发现作文是好写的。现在创造性地让书信载着“好吃的”和“好玩的”,载着孩子的期待去结交新朋友,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为真实的习作对象而习作,学生认为,这样的习作是有价值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内驱力得到调动,由“要我写”自然转化为“我要写”。4月份,笔者在江都实验小学四(12)班上过《最美江都推介会》之后不久,建湖实验小学四(2)班的孩子就收到了12封来自江都小朋友的来信。
(三)发展思维的真实习作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超过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在此研究下,笔者在设计介绍好吃的美味时,让学生寻找藕粉圆好吃在哪里,预设的内容是外形、味道、做工,预设的数目没有超过3个;设计介绍好玩地方的时候,提醒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注意点是两个,让学生选择的景点是2~3个。根据韩礼德的研究:主位为话语的出发点,一般位于小句的句首位置,述位是说话者对这个出发点所做的陈述,一般位于主位之后。文章内各句子间的主位、述位是否相连可看出文意是否通畅连贯。介绍好吃的时候,将外形、味道和做工作为主位,相关的具体介绍作为述位。一般学生会潜意识地从教师提供的介绍建湖藕粉圆的范文中自然运用到这种结构,如有部分同学出现偏颇,教师可及时进行指导。根据汉语空间方位的言语表达技巧,教师在介绍好玩的地方时注意参考“点”加“方位词”的方法。学生在介绍南京玄武湖公园时,教师首先提醒他们说玄武在南京的什么地方,然后从中间和东南西北介绍玄武湖公园,这样言语表达体现了逻辑性,片段描写条理清晰,扎实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技能。
(四)丰富体验中的真切习作认知提升习作育人
在美国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写作能力的发展》一书中,伯雷顿等人认为,写作能力与认知发展有关。在日本,在处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上,把生活放在第一位,重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写作对习作主体生活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教育写作史上,写作也经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为修己,到为事功,到为功名,到为文章,到为立诚,再到写作主体良好的人格意识的养成与作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生活作文”以“人”为“文”,以“文”化“人”。遵循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情趣等有机地融合在作文教育资源之中,借助儿童的言语写作、言语交往、言语成长来促进儿童生命的发展。他们在习作实践认知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最美南京推介会》演化成南京、建湖学生真实的书信交往,透过带着温度的语言,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为他们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做好积淀,打好底色。“生活作文”教育逐步迈向人的“生成”境界。
二、多元开发,理性推进习作课程的“真实”发展
要在更高层次上将“生活作文”学科价值系统转化为学生学力,理应在课程论视阈下对“生活作文”习作课程继续进行开发。
(一)基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要从现实生活世界中直接开发有利于真实习作目标达成的写作课程资源。目前,“生活作文”在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习作教材进行适切儿童的“二次开发”。围绕“生活作文”开发了“生命践旅”“小公民调查”“班集体建设”等三个习作系列四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此基础上,将进行跨学科的习作课程资源开发,扩大作文课程资源,焕发作文教学新的生命活力。《最美南京推介会》是从“生活作文”的“生命践旅”系列四年级校本习作课程教材《最美建湖推介会》中演化而来。
(二)基于语文能力统整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写”能力的结合对“生活作文”课程有很深的影响,通过阅读积淀文章样式、习作技巧、习作知识。但从认知写作对深度阅读的促进来看,“读写”结合的教学还应该适度开发“习作促进阅读”的循环课程资源。将作文纸张贴在教室内或分组传阅,学生在阅读后,对欣赏的创造性的表达写上简短的评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悦纳个性语用。《最美南京推介会》在最后的环节借用美国教育家唐纳德・纳普提倡导的找“作文优点”,将作文纸张贴在教室内或分组传阅的方法转化成在展台上展示,评讲学生好吃的、好玩的习作,不做任何错误的标记,让全班学生用“点赞”的方法发现习作者的创意语用。“读写”成为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基于现有作文课程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童话作文》的倡导者、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吴勇于2015年春在《江苏教育》重磅推出童话作文年度策划――适合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研(下转第13页)(上接第4页)究,从课程论的视觉去探索童年文化生态下习作课程开发的逻辑路径、结构系统和方式方法。这些理论和实践助推“生活作文”习作课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更加广阔的研发领域升级跨越,研发出适合建湖学生的“生活作文”习作课程。“生活作文”这艘课程航母将载着孩子们向更远处起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湖实验小学“生活作文”教育研究将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校本理念引领下,不仅基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从教学引向育人实践。为学生漫长人生打好底色,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串鲜亮的言语足迹。
[参 考 文 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魏占峰.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8-9).
[3]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4]方明生.日本生活教育作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一、升旗仪式中的美育渗透
学校应充分地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美育教育。升旗时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穿戴整齐,增加自身的美。国旗升起时,学生目光注视着国旗,引导学生产生联想,红旗的红是颜色的美,旗面上耀眼的五颗金星,是状观上的美,“国旗国旗真美丽,国旗国旗我爱你”是发自内心的美。再仔细看看升旗手,他们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此时此刻,旗手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美的,一定会使其他学生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当回升旗手,我回班后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升旗仪式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结合升旗仪式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美育。
二、指导学生作文中的美育渗透
一、 还学生以空间,由统一走向自由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也就是说,每个事物都有其特殊个体的物质,学生亦是如此,学生作文更是如此,可是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进行,认为这样有利于作文批改,便于讲评,能更好地发现学生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实际上这样去进行作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诚想,学生情况各不一样,而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多少积累或是根本没有兴趣也并不会激起写作冲动的东西,勉力而行,当然也就意兴阑珊索然无味了,哪里谈得上文质俱佳,徒交差了事而已!也许有人会说,那高考作文,即使是现在的话题作文不也有统一要求吗?可是,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以来作文的走向,由“命题”而“材料”,由“材料”而“话题”,这也不正是让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写作空间吗?更何况,考场作文,包括高考作文,是考查学生阶段性作文水平写作能力,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则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更重看结果,而平时作文则更重视过程。而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过程走向结果的,如果作文的过程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又如何会亲近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因此,还学生以空间,保证学生写作自由,倡导自由写作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这里的自由也并非绝对自由,也就是说,对学生作文我们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包括作文素材,构思立意,文章体裁等等。当然,对于学生,我们不能刻意将他们培养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让他们或是抡刀使斧,或是玩枪弄棒,精通熟练一种或几种而兼顾其它。这样,让他们真心喜欢、真情涌动、真意流淌……这样自由作文颇受学生欢迎,学生习作质量也相对提高,老师也可以得到更多真实可信息,岂不美哉
二、 功夫在课外
一般作文教学,将作文练习分为两个板块,即课内定时作文与课外作文。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自己将重心放在课内那一板块,并将其看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将课外作文则仅仅看作是辅助手段。而我认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应在课外,而课内作文是作文能力水平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更应在课外作文上下足功夫。首先,努力为学生营造丰富的作文空间,如名著的引入,生活的点滴的启示,让他们关注生活、透视生活、发掘生活中平凡事件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关注自我,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亮点。对自己的内心感受感想感悟更应密切关注。毕竟,作品是心灵的产物,因此让每个同学要善于作一名自己心灵的捕手,以我手写我心,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其次为学生课外作文寻找更多的载体。这些载体包括他们的日记、手抄报、学校刊物《翰墨》,《其香居》绵阳校园文学刊物“剑南文学”、《绵阳日报》等,对于他们的课外作文,我给出了许多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与学生交流,甚至展开激烈的争鸣,学生写作兴趣日渐浓烈,出现了百花绽放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 讲评,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还你们万千世界讲评
心然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说来,语文教师很可能就是这篇习作的第一个读者,而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则把自己当作是唯一读者,进而出现了讲评中的“言语霸权”,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侃侃而谈进行外交部发言,这样当然会出现“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也知道“一部《红楼梦》,经学家见到易,道学家年见,才子看必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因此,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让学生先走进作品,然后走出作品,与老师进行民主、平等、和谐、自由舒畅无束的对话;让同学之间展开平等对话;让作文走向开放,走向合作,走向交往。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千万不用忘记自己是学生作文的促进者、合作者与服务者,教师变引导学生由自我封闭的学习转向同学间相互合作对话,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的良好作用。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等角度的不同,学生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一一道貌岸然出,甚至进行一番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将作文评讲的权利还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空间,更充足的对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使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探求、获取能力提高水平的有趣有价值的活动,他们也必当还你一个异彩纷呈的万千世界。
四、 评价:你在我眼中的“最美”
从“讲评”到“闲聊”,改变的不是形式上的字眼,而是其中丰富的内涵。作文就是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师生间的互动就是生命的互动,深切了解并体会出好的记叙文一定是“生活态”的。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提炼生活,不断积累“动情”素材,才能写出发自内心,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关键词】
讲评 闲聊 平等 互动 动情点
在一次青年教师骨干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吴顺保老师的两节作文评改课DD闲聊记叙文写作。在看似“闲聊”,实则丝丝入扣、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我颇有感悟,其中受益最深的是解决了我作文讲评的疑惑。
从“讲评”到“闲聊”,改变的不是形式上的字眼,而是其中丰富的内涵。“讲评”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由教师讲由教师评,即便是现在流行的学生自评,其结果也往往是教师的一锤定音,这时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而“闲聊”却能够兼顾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闲”体现了课堂的灵动性,“聊”体现了教学双方的平等和互动。所以这次作文指导中“闲聊”二字的提出在我看来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课堂开放的平等性,教学互动的多样性,结果生成的灵活性。
一、课堂开放的平等性
“对教育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与其说是煞费苦心的‘教育’,不如说是潜移默化的‘感染’,即通过教师本人心灵深处平等意识的自然流露,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李镇西《民主与教育》)
从“好久不见,大家有没有想我的问好”到“试卷丢失的同学请坦诚举手,来我这拿”,吴老师的课堂亲切而有融洽,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完全没有沉闷呆板之感。在春风化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平等,开放,和谐,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
“坦诚”,这又是吴老师在上课伊始就一直强调的字眼。坦诚不仅仅是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吴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唯有坦诚,师生双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激发师生的思维火花;唯有坦诚,师生双方才能说真话,表真情,这也是记叙文写作的真谛。
二、教学互动的多样性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多角度,多方位地提供和尊重学生的发言机会也就决定了课堂的成败。而在这方面,吴老师又再次给了我们一个范例。
吴老师以“闲聊”的方式把大家带入了记叙文写作的课堂,记叙文以情感人因此记叙文写作应强调生活的原生态,吴老师的课堂也恰恰是原生态的,教师和蔼的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教学双方的互动显得春意盎然。
最让人感触的是吴老师让每位同学课后都要写学习感悟。在我看来这一环节至少有三个好处:1.总结反思。总结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点,反思课堂上的得失并汲取经验教训;2.拓展延伸。拓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学生可以在课外补充相关连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3.平等交流。给了课堂上想说而没有时间说,想说而不敢说,想说而没机会说的同学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会,这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平等意识。以笔代言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深思熟虑,理清自己的思路,组织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师生交流的成效。
三、结果生成的灵活性
吴老师在习作《大爱无言》的升格训练中,还深入地激发学生自己的思维火花,例如,他让同学们思考,《大爱无言》这篇作文的素材能否为江苏高考作文《人与路》,《怀想天空》所用。这样就灵活的拓展了课堂的容量,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结果的生成也必然多姿多彩,最后师生双方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完全可以,比如爷爷伴我走在高考路上就可以和《人与路》相契合,而换个角度,爷爷在我高考时用他的爱为我撑起一方晴空又与《怀想天空》相吻合。
更为难得的是吴老师还在记叙文写作以情感人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优秀示范。
1.用心去感受生活,真实再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例如这次吴老师指导学生对《大爱无言》进行升格评改时,就让学生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抓住一些细节重点渲染,真实再现了触动人心灵的场景。再如优秀作文《味道最美的“烧鸡”》中,通过一只“烧鸡”,作者真实再现了它对自己写作以及成长道路上的帮助,从中获得的感悟,让我们明白:原来一只小小的“烧鸡”都可以烹饪出“满汉全席”的味道。
2.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渲染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
我在词汇的百花园里采撷,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在音韵的浩海里游渡,谱写我心中最美的乐章。今天,我要把最美的歌献给在座的同学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精深的蕴涵,哺育着华夏儿女。情有独钟,迷醉于唐诗宋词。
翻开一部唐诗,仿佛走进了风光旖旎的山荫道上,水光山色,鸟语花香,使人目不暇接,仿佛踏进了盛夏时节的百花园,莺飞蝶舞,万紫千红,令人心旷神怡。
论内容题材,从卿相命妇,到农夫商贾,上触皇亲国戚的千姿百态,下见黎民百姓的万般疾苦。从边塞烽火到宫廷闺怨,写遍了世上千种风光,道尽了人间万种风情。
论风格流派,有的飘逸旷远,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明丽清淡,有的哀怨缠绵。
工作之余,从床头或书架上随手拿过一本,大声朗读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室诗香,想像那月照在唐朝,那雨落在宋代,该是怎样的一个情境啊。
中学时代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大脑内是一片茫然。而今天,在经历了一番世事,有了阅历后,渐渐地悟出了其中的一些意蕴,想当年真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对物欲的狂热追求,使得人们的心灵愈来愈贫穷。得闲暇时,读读唐诗宋词,就会觉得一身荣辱皆忘,烦恼全无;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深闭院门,枕一帘幽梦,带几许闲愁,必将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诗意的一瞥。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读不厌的唐诗宋词。
当我的即席演讲刚一结束,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投以羡慕赞许的眼光――我手中没有任何讲稿,这才是他们佩服的地方,我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我的这段即席演讲,有几处是来自《永远的唐诗宋词》一文。当初,我第一次见到这篇文章时,就被其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经过反复的默记,基本达到烂熟于心。正是我平日的读,才使得我的语言出彩,彰显出一种书卷气,一种豪气,提升了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分。可见腹有诗书,文、气自华,无读不丈夫。
透过自身的事例,我多次和学生们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是写作素材与语言词汇的重要来源。学生在中学阶段很难有大量的独创词句,而更多的则是大量的借用,唯有在平日的阅读中学习、借用,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有必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阅读。
但中学生的写作、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学生的写作大多是为了应试,文章缺乏生动性,很难说是喜欢写作。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写作素材,没什么东西可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想来也不能全怪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生活面狭窄。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仅有6.7本,与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实在太少。更何况我们处于农村地区的学生的阅读面又十分有限。
教师们对学生的作文也感到苦恼。学生作文中的“三贫”(语言贫乏、素材贫乏、技巧贫乏)现象特别严重,这些都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要改变这种现状况,就必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多读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读中明意,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吸收,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词汇、语感自然会丰富起来。教师再注意对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视其情形,或体味文中珠玑,偶拾妙句;或赏析新奇章法,布局谋篇;或醍醐灌顶,感悟哲理。此时,老师们只要做好作文方法引领,相信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生动了。
孔子在教导其弟子时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多了,材料积聚就多了,写作也就有了内容与功底。
高考作文产生如此普遍的教学影响和强烈的市场反应早已司空见惯。现在,且让我们随意从坊里选择一本优秀高考作文选,仔细读读这些在考场上脱颖而出的篇章,或许考生洋洋洒洒、一蹴而就的敏捷才思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并且这些优秀作文中亦不乏文思俱美的佳构。然而,这样的优秀高考作文读多了,我们却生出了非常浓烈的“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从何而来?一言以蔽之,来自于应试情境下优秀作文的“精致化”取向。何谓“精致化”?“精致化”的本质是“形式化”。透过这些优秀作文,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不是青年学生心中的那份使命与忧患,不是他们燃起的激情与梦想,不是可贵的理性与责任,而仅仅是一堆言辞。从大量高分作文里,我们很难看到青年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深切、厚重的现实关怀,很难看到一代人真实的成长和真实的青春。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失去生活品格和情感内蕴的华美辞章。
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表现随处可见。君不见,那些训练有素、制胜于考场的学子们,他们不约而同地写着排比式的短小段落,又不约而同地在每个段落里书写着一气贯下的排比,而在诸如开头、过渡、结尾等文章醒目处,又大都是一些精警的、如同格言的短句独立成段。特别是两两相对的骈偶句子更是频频出现:前面若写“朝霞满天”,下文必述“夕阳西下”;上句写到“春花烂漫”,下句自有“秋月如水”;上段是“回望历史”,下段必为“展望未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写下的文辞不可谓不形式整饬,琅琅上口,甚至不可谓不先声夺人。经验也一再表明,它们确实能在一瞬间捉住评卷教师的目光。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学生“带着镣铐的舞蹈”,是思维与情感被模式化的无奈与悲怆,是对个性与创造力的束缚与扼杀,是一种不正的“文风”。这种“文风”固然是某种“文章病症”,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担当精神的丢失?一种理想情怀的远逝?精致化、形式化的句子正在遮蔽考生最宝贵的人生思考与生命感悟,正在消解他们青春的光焰与热力。
高考优秀作文的“精致化”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六朝文学追求骈丽的形式主义文风,联想到“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家韩愈。六朝文学之病或许可归罪于形式化追求,今日之高考作文却是应试惹的祸。
笔者曾听到某著名中学之特级教师上了一堂高三作文观摩课。“名师”煞有介事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哲理性短句,以备将来应试之需。想来滑稽,哲理本是思维开出的最美花朵,而在这位特级教师眼里,它却降格成了一种可以举一反三的“文字技术”。我们丝毫不怀疑这种应试指导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捞分”的“速效”,但如此功利化的指导,不能不说是在为作文“精致化”取向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