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舞蹈表演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舞蹈表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舞蹈表演论文

第1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舞蹈是一个享受艺术的过程,舞蹈教学是指舞蹈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舞蹈时,引导学生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性,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文化素质水平,增强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力,使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更加投入的去表演。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要重点发觉学生的独特之处,针对每个学生有不同是风格,制定相应的舞蹈技术进行教学,促使学生的独特情感与舞蹈技术相结合,学生也必须要根据已有的舞蹈风格体系和舞蹈表现形式去发现适合自身的舞蹈形式,努力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提升自己的舞蹈艺术表演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舞蹈训练,使舞蹈基本动作成为每个舞者的基本能力,舞蹈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艺术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开发和拓展自己的想象能力,为舞蹈表演动作赋予自己的理解,然后将自己的舞蹈意象添加到舞蹈表演中,进而对舞蹈表演有更加完美的诠释。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通过将舞蹈表演动作和自身情感想象融为一体,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艺术表演风格,从而推动了学生在舞蹈表演道路上的快速发展。

二、分析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艺术原则

结合当代的舞蹈教学发展历史,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真正的热爱上舞蹈。

(一)舞蹈教师必须要有严格的自我控制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每一个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情节培养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感知能力,在一点一滴中,使学生在对舞蹈动作和舞蹈理论都能完全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以自我为主体的、系统的、完整的表演体系,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舞蹈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舞蹈,更要鼓励学生在舞蹈领域要大胆创新,舞蹈艺术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不同,支撑舞蹈艺术逐渐进步的力量是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艺术内容。因此,舞蹈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创新是舞蹈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三、探析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一)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在舞蹈领域中,拥有坚实的舞蹈基本功是练习更高舞蹈动作的基础,没有最基本的舞蹈技术也就谈不上舞蹈表演力,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力度,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等。基础的舞蹈训练是一个乏味的过程,而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可以使学生领悟到每个基础动作所拥有的情感,使每个舞蹈动作都能拥有独特的灵魂,最终使学生能够将舞蹈动作做得完美,加强基础舞蹈动作的训练在培养学生艺术表演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开发创新能力运用到舞蹈表演中:舞蹈艺术的魅力来源于舞蹈动作,而舞蹈动作又是舞蹈表演者利用对舞蹈的独特理解所编排的,因此,舞蹈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将自己对舞蹈动作的认知情感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就重新组成了独特的舞蹈内容,舞蹈教师应该多开设一些类似舞蹈创编之类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开发艺术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再加上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培养,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力。

四、结语

第2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现代芭蕾已经不同于古典芭蕾,已经注入了现代舞的理念和内容。如何借鉴现代舞,更好的培养现代芭蕾人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目的。

人们的审美在随时代而变,人们与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古典芭蕾,程式过于严格过于规范,舞剧结构也显得死板,舞蹈动作更显僵化,而现代舞却张扬奔放,更适应新时代。而且,现代舞开放性极强,吸收各种各样的文化,各种各样的舞蹈形式,吸纳芭蕾艺术。于是,以现代芭蕾的名义起死回生的芭蕾舞终于打破僵化、打破机械、打破呆滞,注入了现代舞中的创新意识。同时,新一代现代芭蕾的舞蹈人才也在接受着现代舞的理念,训练方式等等。本文探讨现代舞在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方式和方法,以便让现代芭蕾人才层出不穷,让现代芭蕾更青春更活力地绽放在舞台之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现代舞对芭蕾舞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芭蕾舞界广泛的关注。但是现代舞在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只限于感性的认同,还没有被切实地理性研究过。现代芭蕾舞演员的审美观念是芭蕾人才受现代舞影响的最直接表现。

经由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的历程,芭蕾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西方芭蕾舞是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形式,19世纪发展到最顶峰。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余艳丽老师在《论芭蕾舞与现代舞的整体关联性》中论述了现代舞对芭蕾的影响。提出随着人们对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认识的不断加深,芭蕾同现代舞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飞速趋向接近、借鉴和互相融合。芭蕾舞强调程式化的手势描述和规范的动作,注重姿势和形体的结合;现代舞强调体验和感悟的抽象性表达,注重力度与情感的结合。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融合,增强了各自的表现力,开创了芭蕾和现代舞双赢的新局面。 但是没有将人才培养仔细研究。[9]

1.3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确定以下研究内容,并初步拟定相应研究方法:

(1)芭蕾舞与现代舞的相同和不同,本部分拟用文献研究法,和视频反复观看研究法。

(2)进行《火鸟》案例研究,看芭蕾舞需要和现代舞异议中求同,,本部分拟用文献研究法,视频观看法。

(3)现代舞在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部分拟用文献研究法,和视频反复观看研究法,观察法,自身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1.3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论文的创新点

1.5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芭蕾舞与现代舞异种求同

2.1芭蕾与现代舞的不同

2.1.1表演技术不同

2.1.2表演动律不同

2.1.3表演效果不同

2.1.4审美情趣不同

2.1.5舞蹈理念不同

2.2 芭蕾舞需要和现代舞异议中求同

2.1.1 现代舞的包容

2.2.2 具有现代舞因素的芭蕾舞很成功

3、从《火鸟》看现代舞对芭蕾人才的影响

3.1 火鸟的音乐成就了一大批现代芭蕾音乐人才

3.2 火鸟的创作成就了借鉴现代舞理念的芭蕾编导人才

3.3 火鸟的创作成就了借鉴现代舞技术的芭蕾舞蹈技术人才

4、现代舞在芭蕾舞表演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1基础训练中现代舞能培养创造性的现代芭蕾舞人才

4.1.1 扶把训练上,芭蕾人才借鉴现代舞

4.1.2 动作节奏上,芭蕾舞借鉴现代舞

4.1.3 训练体系上芭蕾舞人才借鉴现代舞

4.1.4重心把握,芭蕾舞人才借鉴现代舞

4.1.5肌肉力量,芭蕾舞人才借鉴现代舞

4.2借鉴现代舞的呼吸手法,培养现代芭蕾舞人才

4.2.1 芭蕾的传统呼吸方法

4.2.2 现代舞的呼吸方法

4.2.3芭蕾舞人才的培养需要借鉴现代舞的呼吸方法

4.3 借鉴现代舞表达内心的感受的理念,培养编排设计特色等方面有所改变现代芭蕾舞编导人才

4.3.1借助多元化的现代舞音乐,培养现代芭蕾舞人才

4.3.2吸收现代舞造型培养芭蕾人才

4.3.3 吸收现代舞创造力培养芭蕾人才

5、结语

芭蕾要运用美的舞蹈形式,反映美的生活,需要和观众产生共鸣。本文研究了芭蕾舞人才如何借助现代舞的舞蹈感知,进行芭蕾舞的想象创造,成就了现代芭蕾。现代芭蕾在训练体系等多方面借鉴学习现代舞,并不断从现代舞中汲取营养。现代芭蕾在人才的培养上也从现代舞借鉴补充元素,更多的现代芭蕾人才也借鉴了现代舞的精神,,借鉴了现代舞的训练技巧和体系,通过现代舞来完善自己。

第3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中华5千年的古老文化历史,留给了我们无穷尽的文化资源。著名编导张继钢利用佛教文化中的观音形象编创了舞蹈《千手观音》博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本文从舞蹈的创作与表演两方面入手,把《千手观音》与张继钢以往创作的其他舞蹈作品进行比较,同时也分析了与高金荣舞蹈的不同之处和聋哑演员的精彩演出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舞蹈不同于其他表演形式,它是1种最自然、最直观的肢体语言的表达,聋哑演员们用她们的真诚震撼了观众。《千手观音》不仅仅是1个单纯的舞蹈,它带来的是对舞蹈文化更大的推动,为以后的舞蹈发展开辟了1条新的道路,将中国舞蹈艺术的质量和地位提到了1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千手观音;创作;表演

ABSTRACT

The ol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leaves a great deal of cultural resources. Famous choregrapher JiGang Zhang creates the dance named "a god with thousand hands" using the GuanYin image of Buddhism culture win the fondness of the world audiences .

The GuanYin with Thousand hands is contrasted wuth JiGang Zhangs other dance work ,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from JinRong Gaos dance and the visual enjuyness which is taken b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af and dunp actors are analyzed by vieusing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ances in this thesis.

第4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舞蹈教学和表演实践中,表演想象占有重要地位。表演想象贯穿在舞蹈学生从最初创造直至到登台表演的全过程。表演想象丰富了舞蹈学生的创造意识,舞蹈学生的意识、经验和知识,也影响着想象的发展。

世界著名美学家苏珊郎格在《艺术问题》中写道:“舞蹈的首要行动是创造一个虚幻的力的世界。舞蹈的虚幻之象决定了想象在舞蹈的意境的创造与欣赏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舞蹈教学和表演实践中,表演想象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平常的舞蹈基本训练、剧目排练还是舞台表演,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知、体会、理解舞蹈作品,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表演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表现,并让他们具备表演情感以丰富人生的体验,个人的阅历。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能力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想象在表演中的作用

艺术都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加入想象创作出来的,可见,想象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独有的,不仅高于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而且也高于记忆、思维或抽象(理性认识)的一种充满悟性、灵性的创造性潜能。它始终与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同时表演想象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表演者的任何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表演感觉以及对作品的理解、释放都离不开想象活动。它贯穿在表演者从最初创作直至登台表演的全过程。民族舞蹈《丰收时节》中,音乐响起从舞台里依次出来美丽的新疆姑娘和武警女战士,从她们充满喜悦的脸上、欢快的动作以及充满激情的精彩表演中,观众似乎被带入了美丽的南疆,丰收的葡萄园里,并和舞蹈演员一起感受着丰收的快乐。演员如果不是以想象统领着整个内心情感,就表演不出丰收时的喜悦情状。我们再来说说古典舞《秋海棠》这部作品,这是一个古典舞男子独舞。音乐响起,舞台中央摆放了一个戏曲旦角行当使用的“大头”戏装头饰,演员身着戏曲装扮从侧幕对着头饰蹒跚而出,那躬背缩搐的叟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艺人;舞蹈中间部分,秋海棠似乎在回忆当年戏台上的风光景象,令人好不惬意。忽然,当他摸到自己脸上的伤疤时,情绪急转义愤填膺随着音乐的高涨而疯狂地舞动;结尾处,秋海棠沉浸在对当年的回忆中,此时更是突出了凄情,使观众的心深深地被人物的悲惨命运打动,从而产生了共鸣。整个舞蹈的表演和欣赏的过程,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是带着想象来创作和感受这个舞蹈作品的。“当他摸到自己脸上的伤疤时,情绪急转义愤填膺随着音乐的高涨而疯狂地舞动”,这个情景在艺术的创作中,是不可能让演员真的破相后才表现悲愤的情绪的,那如何把艺人受到迫害并导致破相后的悲愤心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这就是靠演员的想象来推动创作的过程,观众也是在想象中去与演员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并与演员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苏珊郎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写道:“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肯定巴甫洛娃运用实际感觉到的虚弱和病态,来表演《天鹅之死》中慢慢衰竭下去的生命是最出色的,也没有人会提出在玛丽维格曼上台前几分钟,告诉她一个可怕的消息从而使她进入悲惨的《夜舞》中的角色……”所以,苏珊最后总结说:“是想象的情感控制着舞蹈。”所以说观众也是从舞蹈动作形象的感知开始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才能进到对舞蹈意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到表演的意境和美。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力

中专舞蹈学生由于他们本身的知识面、生活经历和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不能很快地把握人物形象,有时候表演动作机械、缺乏情感,有时候情绪与舞蹈所要表现的形式不匹配,致使舞蹈的意境表现不出来。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加强对学生表演想象力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角色,融入自己的情感。培养舞蹈学生的表演想象力,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常用一些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想象去理解舞蹈动作,把握舞蹈作品。例如:在基础训练课中,练‘弹撩腿’时要求小腿撩出要像“甩鞭梢”一般把力量一直贯串到脚尖;“点地翻身”时,学生的双手甩动要快如“闪电”;“串翻身”的行进犹如“车轮滚滚”,这都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做好这些动作,使之变得更加完美。刚刚接触身韵课的学生,对于身韵的腆、含、仰三个元素的练习,总是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要领,做出来的动作不协调,缺乏韵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告诉她要运用想象去理解,腆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俯身去闻花香,含是说学生的表情要犹如害羞一般,含情脉脉,仰就是要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中,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领会动作的要领,做出来的动作才会有韵味。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动作的要领,让他们更好地通过想象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想象,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一个表演者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表演技巧外,还应该重视拓展知识面,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学生中表演想象力有高与低、优与劣、雅与俗之分,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本身的文化课,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舞蹈相关的姊妹艺术。从而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品位和感受人间的喜悦、悲伤、离别、思念、兴奋、悠闲、豪迈等情感和情绪。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去体味不同的人生。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体味、感悟《漫漫草地》里的小战士,以及《秋海棠》里的旧社会艺人的形象,更好地去演绎这两个舞蹈里的角色。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分析舞蹈作品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以及细节处理,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把握好这些人物形象,并让他们投入自己的感情,诠释这些作品。每一个爱艺术的人都应该热爱和善于观察生活,并善于看到它的无限的多样性。因为铭记在我们记忆中的一切生活印象,一切最强烈、最生动和最美好的事物,是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创造的。适当安排舞蹈即兴练习,把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促进学生舞蹈心智的打开,提高舞蹈思维能力。

三、结语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就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就是想象。”可见,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也需要想象。人们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不同于动物的感觉,而舞蹈中更需要这种想象。总而言之,想象在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演想象伴随着舞蹈表演者自始至终,它是舞蹈创造过程中,从捕捉情感到营造意境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教师要更好地指导学生把握表演想象,进而使我们的表演生动活泼,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

[2]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第5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文2600字(一):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探究论文

【摘要】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向观众传达情感,分享内心想法的重要艺术形式。观众通过舞者的动作神态感受到了舞者的情感态度,这样的舞蹈才是具有内涵和灵魂的舞蹈。因此,本文积极响应中职舞蹈教学号召,致力于构建具有情感深度和温度的中职舞蹈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舞蹈;情感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07

舞蹈教学是中职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中职学校舞蹈生众多,但是真正能够通过肢体动作抒发个人情感、升华舞蹈感情的学生却并不多。很多学生对舞蹈的认识过于浅显和单一,认为只要动作做到位就达到了标准,因此忽视了舞蹈最本质的核心情感要求。基于此,中职舞蹈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指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传达情感,并借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具体探究过程如下。

一、中职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抒感的需要

一方面,抒发内心情感、分享个人感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诉求和欲望,而有效的情感抒发途径和媒介就显得至关重要。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较为规律单调,缺少多样化的手段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内心的压抑,不良情绪的累积,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学业上经历过失败,遭受过挫折,所以往往比其他普通高中的学生情感体验更为丰富,负面情绪的累积也较为严重,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也远超他人,因此,中职学生群体中焦虑、不安、自卑和紧张情绪较为常见。而教师以舞蹈教学为媒介,结合对情感的探讨,对内心的剖析,对意志的强化等教学任务,则能够给广大中职学生创造抒发个人情感,释放不良情绪压力的有效途径,富有情感的舞蹈教学课堂能够安抚学生的情绪,并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教育将学生带入到多彩的舞蹈世界中,用舞蹈滋养精神,从而获得内心的释放,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打造课堂文化的需要

中职教育不仅仅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对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同样有着较高的要求,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的素质和审美情趣。而在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这一过程中,舞蹈教学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但是,仅仅只是舞蹈本身的教学也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很多教师忽视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将舞蹈学习当作强制性的任务,学过就算过,而无法将舞蹈学习真正转变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环节。因此,中职舞蹈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透过舞蹈的外在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心灵对话,让舞蹈学习的精神满足超出身体的疼痛和疲惫。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可舞蹈学习,并积极在课外进行舞蹈练习与表演,打造多元校园文化。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情感化教学,构建素质教育课堂

中职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工作落实的第一步必须要先从教师做起,先从优化教师教学理念做起,正确认识和接受情感化教学,打造具有情感深度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成人”为目标,带领学生在审美、道德、精神、意志等多个方面获得成长与进步,不仅改善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的动作标准程度,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素质化教学课堂。

(二)善用经典舞蹈作品辅助教学,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力

学生对舞蹈情感的发掘,对舞蹈情感的抒发不足,很多时候是由于学生积淀不够造成的,学生缺少对舞蹈情感的丰富认识,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对舞蹈情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广大中职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时候要积极弥补学生这一缺陷,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和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知能力和共情能力,从而为学生舞蹈情感的丰富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前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为学生收集相关的经典舞蹈作品,并重点关注舞蹈作品中对情感的抒发和展现,由简入难,逐步带领学生认识多样化的舞蹈情感。比如在表现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态度与情感时,教师可以选择杨丽萍的孔雀舞为展示素材,并配合专业人员对舞蹈表演的点评和对舞蹈情感的评价进行展示性教学,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对舞蹈艺术的情感理解,从而逐渐形成独特的舞蹈情感感知、抒发和表达方式。

(三)保持情感体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人们对于情感的体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建立在个人经历、生活阅历、具体事物等基础上,通过判断其中的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而逐渐构建丰富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要以舞蹈本身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对人,对物,对生命进行感悟,对日常生活,对个人经历进行反思,发现细微之处的艺术之美和舞蹈之美,继而收获丰富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或者一次经历,从中发掘情感并将其编为一支舞蹈,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分享细微的情感,展示自己对美的感悟和认识,让舞蹈真正与情感相连,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将情感教育与表演实践结合

艺术来自生活,情感源于实践是不变的真理,对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同样有指导意义。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舞蹈表演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上真正的舞台,面对真实的观众进行表演,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对舞蹈情感的不同认识,并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舞蹈情感的抒发表达能力。如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同舞蹈情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应当安排学生到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舞蹈表演,近距离感受人、自然、社会情感与舞蹈相联系的切入点,即从中获取丰富的情感,展现学生自身较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有了舞者倾注的心血和情感,有了舞者对舞蹈动作背后内涵和情感的挖掘才使得舞蹈拥有了灵魂,舞蹈表演拥有了感染力和影响力。舞蹈教学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教学,更是对美的分享和熏陶,对情感的浸润和共鸣,因此,教师必须要构建具有情感深度的舞蹈教学策略,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舞蹈动作抒感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挖掘舞蹈背后深层情感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感知力。

教育教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艺术素质教育与舞蹈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艺术素质是学生综合修养重要方面,舞蹈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素质教育融入舞蹈教学,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当前的舞蹈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背景,分析了传统舞蹈教育的弊端,指出了当前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教师要有掌控教学的专业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性、与多学科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思维上的创新性。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创新;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75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的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舞蹈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创造性的、启发式的舞蹈教学应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上应逐步规范化和系统化,这就需要我们舞蹈教师不断地摸索和研究,善于积累和总结,站在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展开教学对话,加强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要求。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

舞蹈课程目前一般是纳入高中音乐课程,是音乐课程的一部分。从教学形式来看,主要分为这几部分,首先是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其次是教师对舞蹈动作、基本的动作进行演示,然后是学生实践练习,最后教师来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一个过程。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因为这样的课程是非升学考试的内容,所以学生的课时较少,一般是一周一节,所以学习的内容不多。因为需要学习理论,所以在练习方面课上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需要学生进行课下的练习,但实际上学生课下练习的不多。从学生参与度来看,女生更喜欢一些,在动作练习方面也更加放松,而男生因为兴趣度不够,所以在理论学习中就往往不太积极,导致动作僵硬。到学期末考查一般是以学生舞蹈动作展示为主要考试形式,基本上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所以学生也比较容易通过,这往往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总体上来看,学生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升学考试的学科上,极少数艺术特长生因为升学专业考试的需要,专注程度要更高一些。

二、当前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缺乏变化。诚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高考制度的实施,新的评价机制正在推进,特别是国家提倡要重视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从现实来看,可能是长久舞蹈教学课程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变化,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变化,一般还是在坚持原有的教师讲理论、示范动作,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是教师在主宰着课堂,学生被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少;学生兴趣度往往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这样的现实不仅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也是背离的,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

2.对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度不够。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主体,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就是适应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其终身成长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就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流程,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科课堂教学中来。而就舞蹈课来看,学生确实是也在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是被动的。同时,在舞蹈课上,有些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给学生自己创造或者发挥的空间不大,缺乏对学生的鼓励,课堂氛围也影响了学生在课上的发挥。这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会受影响,学习的动力也会不足。

3.考试与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考试与评价是舞蹈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和评价能够直观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措施。然而,当前的舞蹈学科的考试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创造力,对于学生素质的呈现不够。评价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更多,并没有把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纳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对于学生的影響就会下降。同时,考试与评价更多侧重于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关注不够,对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也不足,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三、艺术素质教育对舞蹈教学的启示

1.掌控教学的专业度。教师能收放自如地展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塑造一个容易和学生沟通的、让学生认同的师者形象,又要展示出自己作为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控场能力使学生信服。在教学中不能走极端,如果教师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而刻意隐藏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中设置过多的游戏和有意思的活动,或者尽可能做一些学生容易模仿的动作,虽然能使学生顾忌较少地进行尝试肢体活动,但是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不仅使学生对于教师的专业性产生怀疑,也不易于促进学生动作质量的进步。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为了收获学生的认同而一味地向学生示范“高、精、尖”动作,虽然能打消学生对教师业务水平的疑虑,但是容易使学生心存抵触,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让学生感到“我永远也达不到那种水平”,从而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去摸索和尝试,既要及时树立起权威和专业的典范,引领学生沉浸于舞蹈,也要与学生形成平等的会话状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的律动。

2.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性。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不能止步于课堂中,教师要有足够的魅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至课堂外,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延续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特别是艺术课,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投入地去学,更不用说进行课外的拓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课堂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善于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致中迅速自然地进入舞蹈的情感世界。另外,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给学生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课堂中积累的方法和小成果得到展示,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舞蹈带给他的快乐,从而发展成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力量,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学习中。学生只有对舞蹈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诠释舞蹈的寓意,使舞蹈具有生命和灵气。

3.与多学科的融会贯通。《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音乐的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共享能为舞蹈教学带来丰富的源头活水,艺术素质教育下的舞蹈教学的课例设计和具体教学可以借助舞蹈的形式与多学科进行对话交流,通过交叉吸收和跨领域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不仅丰富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收获了除舞蹈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舞蹈、感受舞蹈艺术。但需要注意的是:舞蹈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必须科学、合理,不能过于牵强,其内容必须围绕舞蹈以及相关内容展开,融合过程要以“舞蹈”为载体,不能喧宾夺主,偏離舞蹈艺术的主旨。这种融合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表现,舞蹈与多学科的碰撞,有利于丰富舞蹈课程内容,从而发现创新点,提升协调各学科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提高学生思维上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创新,舞蹈也是。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训练外在形象,也是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力形成的过程,艺术素质教育下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对于美的东西融会贯通,使之从中获得灵感,从而促进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采取“以赛代训”等方式,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舞蹈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编舞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舞台感觉,提高自我表现力,还能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尝试,加强艺术实践。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学生不能一味地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应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只有自己学会创新,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创造出更多表现自己思想和个性特点的舞蹈动作。

第6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伴奏 器乐伴奏 舞蹈伴奏

Abstract: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as a branch of performing art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men who know it. Each function that the piano accompaniments give in vocal music, instrumental music and dance perform realm has its characteristic. The accompanist and the cooperators benefit mutually match technique can make music work attain the perfect & united art ground.

Key word: accompaniment of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of the vocality, accompaniment of the instrumental, accompaniment of the dance.

第7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笔者认为,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第8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关键词:广场舞;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20-01

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大的一个子系统。我国有五十多个民族,单汉民族就有千千万万个广场舞蹈形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广场舞蹈形式,广场舞蹈几乎遍布了祖国每一个角落。所以讲广场舞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一、广场舞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舞蹈,更呈方兴未艾之势。从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广场舞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乡村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同时给予了广场舞新的内容。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在全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当你踏入市内的任何一个广场,都会看到人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舞动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在用这种健身的方式展示着幸福、展示着快乐。

对于广场舞现状的笔者做了社会调查:

(一)参加人员情况

从年龄上看30―50岁参加广场健身舞锻炼的人数占66%,50―60岁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人数占24%,60岁以上仅占10%。由此看出:由于广场健身舞的运动特点,低龄老人更乐于参加。从文化程度来看,参加广场健身舞的中老年妇女大学或大学以上占17%,高中占22%,初中占42%,其他占13%。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健康的认识不同。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对健康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自身健康更为重视,很容易投人到健身舞锻炼中来。

(二)参加广场舞的目的

通过调查,参与者锻炼的目的依次分为:健体、运动减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愉悦心情;结识朋友、增进人际交往,还有的是为了消磨时间等。调查显示,广场舞能满足人们健身娱乐、调节心情、重建与人交往的需要。

(三)广场舞的时间安排

大部分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坚持天天练习;每次练习1―1.5小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清晨和晚餐后是参与者普遍选择的锻炼时段。30―40年龄段的女性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41―50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靠挤时间才能进行广场健身舞锻炼,而且计划性不足,50岁以上女性空闲时间多,生活比较有规律,因此,锻炼时段比较固定。

(四)广场健身舞的组织情况

广场健身舞的组织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社区组织,锻炼人数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15%;一类是民间自发的非社区组织,占广场健身舞参与者的75%。从调查中显示,有65%的广场舞练习者认为:由于练习中缺乏有效指导,使得练习带有盲目性,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建立和完善一个强有力的活动组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场所,是非常必要的。

(五)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血管、呼吸系统锻炼效果分析

从访问参与者的调查情况来看,93%的人属于健康状态,说明广场键身舞在调节参与者血压,维持心脏正常运转方面有一定功效。在肺功能方面,参与者的肺活量均稍微大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六)广场健身舞参与者心理功能结果分析

广场健身舞的参与者记忆力明显好于一般同龄人群。这与在舞蹈活动中,需要记忆大量舞蹈动作,并需要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不无关系。在放松心理缓解压力方面,参与者由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彼此交流的社交圈子,相互间的倾诉变得极为普遍。

二、广场舞的特征

(一)参与形式的少局限性、广适应性

广场舞蹈不是在剧场表演,剧场表演舞台幕布把观众和演员隔离开来;分为舞台表演区和观众欣赏区,使观众和演员分开。而广场舞蹈是在观众当中表演,演员至少有三个面对着观众直接表演,演员和观众能直接交流。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观众和演员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使观众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二)音乐题材的丰富性

广场舞蹈的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不受传统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可以创作全新的音乐、全新的舞蹈,编导可自由发挥。广场舞蹈有原生态的广场舞蹈,有加工整理的广场舞蹈,还有创新的广场舞蹈,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能做为广场舞的音乐伴奏

(三)广场舞是以集体舞为主要表现手段

广场舞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场面红火热闹。广场舞蹈一定是在广场上表演,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不能太少。所以广场舞蹈一般都是以集体舞的形式来表现的。在宽阔的场地中表演大多都不用独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形式来表演。

(四)因陋就简

广场舞蹈是在广场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同时广场舞的表演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时间可长可短,完全体现主客观的意愿和需要。广场这个表演环境不可能有很好的布景舞美来体现很复杂的表现内容。所以广场舞蹈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舞蹈结构上都不能搞得过于复杂,只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队形的变化来博得观众的喜爱。

(五)自娱性

自广场舞蹈产生以来自娱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民众在参与广场舞蹈时并不要求名利,完全是为了自娱。如正月十五闹花灯,晨练时的广场舞,大部分都是民众自发性的表演。

广场舞是利用舞蹈来抒感的艺术,使舞者内在情感得以宣泄,产生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同时观赏者也得到精神享受。这使舞者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产生自我价值感。这就是决定广场舞自娱乐性的原因所在。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场舞视觉下的和谐人际关系研究》成果论文,项目编号为:SZ126016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

第9篇:舞蹈表演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应以怎样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代学科与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为培养这些人才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适应它?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如:黄豆豆的跳、转、翻、腾所展现的令人眩目的难度;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惊叹的轻盈,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舞蹈动作成为了新世纪舞蹈表演技术的典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对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三是舞蹈教育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优美的舞蹈,矫健的肢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舞蹈训练周期长,舞台寿命短,还要面临肢体易老化的问题。培养一名舞蹈表演人才,从十多岁就要开始学习和训练基本功,有的年龄甚至更小,年复一年不能间断。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艺术,如何能保持专业的持久性,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应仅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创作实习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在他看来,表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作实习又必须先“耐心地学习人体动作的基数和简单的比拟性的组合。”要突破传统的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广泛开拓专业领域

综合类大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块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这使得舞蹈专业学生能够在这个大环境中吸收广阔的、丰富的知识。如何利用好这种氛围和知识环境,则是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各门专业都离不开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的支持,舞蹈专业也如此。在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提倡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等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的途径更加广阔和多样化。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创作欲望中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学习音乐创作知识,学生在舞蹈音乐方面可以拥有更加独立自主的创作空间。

(二)加强理论课程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