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教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早操工作
在开学初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训练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策略
笔者总结多年初中体育教学的经验,发现初中体育课堂中存在诸如教师单向教学、忽略学生感受、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论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单向教学
笔者发现,在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单向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2.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依旧单一,教学模式依然是“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演示动作―学生练习掌握”。对于有些动作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师对动作完成质量的要求过高,学生对反复枯燥的动作练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3.教学理论老旧
初中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以及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期待的年龄阶段。随着教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体育教师原本的知识理论和教学理念跟不上时展,与初中生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思想不能有效融合,课堂教学不新颖,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明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可以先询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足球和足球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平时关注足球比赛吗?你们都知道哪些足球踢球技巧或者足球比赛规则呢?学生可能会说“踢足球要做好跑步锻炼”“练习足球要掌握运球、接球、传球这些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足球知识的了解情况,参考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提高学生自身的存在感和被重视感,引导学生进行足球技能的训练。
2.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对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感到厌烦,认为体育课就是跟着教师的讲解学习动作,觉得体育教师教的内容不够新颖,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在训练学生的平衡力和反应速度时,可以采取趣味游戏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踩踩猫”的游戏形式,将班级学生两人分为一组,面对面两脚前后开立站,两人以猜拳的方式决胜负,胜的学生以较快的速度用前脚去踩对手的脚,负的学生则快速躲闪,但每次双方只能动一只脚或动一步。可以一次一局,也可以连续进行,教师要制订游戏规则,防止恶意踩踏。这种有趣的体育课堂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平衡力和反应力。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保证。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应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加强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广博的知识储备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丰富,也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校情,给初中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或者远程培训学习的机会,或者邀请初中体育教学界的优秀教师开展教学心得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开拓教师的教学视野,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应认真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单向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论老旧等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明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许军.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学周刊,2016(8):20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以生为本;策略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许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正确意识,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单向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氛围沉闷、枯燥,不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新课改的视野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在上课之前,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娱乐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例如,在百米跨栏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著名运动员刘翔比赛时的视频,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详细讲解跨栏的技巧、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百米跨栏的知识,以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2]。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体育水平等,把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进行体育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篮球动作的练习,以增强体育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开展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帮助学生机那里体育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详细了解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度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合理指出学生的不当行为,努力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热爱体育、学习体育,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3]。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性别、体质之间的客观差异,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信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全意.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0:29-30.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学生 主动参与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有效的促使素质教学的实现, 促进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方面的发展, 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与发展。 简而言之,有必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动参与低的原因分析
从本人查阅的资料,实际情况来看,导致学生主动参与低的原因包括以下原因:
(一)学生主动参与低。初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身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导致该类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差,对体育学习缺少兴趣。一些初中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的讲课模式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主动参与。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多数体育教师都有了课改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初中体育的教学层面上,教师没有真正运用好这些理念,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极性不高,表现为主动参与低。
(二)教育内容单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一些学校在初中体育教师本身教学工作质量的评定方面存在着以学生学习成绩为唯一评定标准的情况,这就导致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应试性,导致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单一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降低,阻碍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提高。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从现有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初中体育课堂在具体的教学中过多的强调教师的单方面活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沟通与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知识的讲解、动作的示范以及对体育课堂教学本身的控制,进而导致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体育练习课为例,教师过多的强调练习目标的实现上,强调自身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二、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案例:(1)体育课的教学导入:体育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同学们“出国旅游”,让学生进行身心准备;(2)体育课堂上通过师生紧密的配合,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做游戏“弹钢琴”,根据曲调,让学生来“揭晓”我们师生要去的“国家 ――奥地利”,同时要调动学生的集中专注精神,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通过学生绕圈慢跑游戏“欧洲之行”,师生共同来做 “难备活动”,“设计学生的上肢练习的单人体操”,“学生拉伸肌肉训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设置悬念”等。通过体育教师的有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的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创新学习,努力尝试体育学习的快乐体验。
(二)教师积极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上,通过对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对一般的体育学习仟务已不能满足,教师要将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进一步给以深化,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学生通过学习,进行知识的方法内化,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进行知识迁移,新旧体育知识的重组,创造性地把所学体育知识运用到新的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对所学新知进行深化和理解, 这是体育课堂教学上的较高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参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集体交流,小组总结等方式,将学生的个人学习成果,展示给集体,给集体享用,同时让学生接受集体的帮助,共同享受学生集体学习的成果。
(三)教师的适当启发引导。教师的适当启发引导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较快地进入体育学习的良好状态中,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 教师创设的一系列符合新课改理念要求的引导启发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措施。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和学生的主动寻求参与相对应的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体育新知识进行掌握,训练学生进行学与练。这大大改变了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的状况,学生通过同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等,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堂课学习的兴趣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综合措施的应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意识,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华,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锻炼;途径
中学生经历了小学的懵懂时期,身体上、心理上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心理上,初中生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这个时期是教育教学的良好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初中生心理发展极不成熟、不平稳时期,对人身的初探时期。体育教师如何利用体育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增强自信、磨砺意志等成为教学重点。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
初中相比较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骤然增加,学习压力也随之而来,加之这个时期使学生心理变化大,承受能力不稳定,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这就是为什么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负担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而体育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调节初中生的内心矛盾,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大脑思维活动,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正常知识学习的效率,驱散初中生存在于内心的阴霾,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体育教师要用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阳光的内心。
(二)使学生的肢体与内心同时得到锻炼
体育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尝试,这样才能获得体育带给身心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以其主动的、积极的外在形式,要求学生身体协调,精力集中,感知动作的强度,活动自己的身体,完成要求。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下,定期接受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又可以影响学生的内心,增加思维敏锐度与身体灵活性。
(三)磨练初中生的意志
体育活动要求人有毅力,有耐心,一个心理素质不高的初中生经过锻炼、意志会得到磨砺,在体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另外,一个人从内心散发出真正的正能量、阳光的气质会吸引身边的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技巧与能力。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坚强意识、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通过体育学生能够扩展自己的生理极限,锻炼自己的意志,形成健康的意志与品质。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选择运动量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期,体育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既不能过于繁重,破坏学生的身体机能,又不能过轻,起不到锻炼身心的效果,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合理调配运动量。同时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如,利用网络学习最新的体育教授方法,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运动心理与承受范围,还可以参与学校之间举办的运动会,交流体育教学心得,不断获取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对适合初中生的运动进行合理归纳、分类,并总结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动向,利用体育运动疏导学生的困扰。
(二)体育教师要将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首先,对于运动能力差,肢体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实施鼓励式教育,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信息,避免学生因为自己运动能力差就否定自己,影响心理成长。其次,对于表现突出,并且承受能力不稳定的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对于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过分宣扬其成绩,也不漠视其成绩,适当加以提及,提出这类学生在运动中的缺陷,磨练其心理素质。
(三)利用竞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竞技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手段,正是由于体育竞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相互帮助的精神,才可以矫正初中生表现出来的不良端倪,帮助学生在竞技的刺激下学习思考、提高能力。体育集体性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团体合作中,初中生能够体会团结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让竞技中成败磨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体育教师组织一场拔河比赛,两队学生都要拉住手中的绳子,奋力将绳子拉向自己的那一队,如何哪一对的成员消极比赛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成绩。在比赛后教师给予赢得那一对讲评,给输的那一对鼓励,如此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利用体育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机会,培养健全人格的人,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要积极利用体育运动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磨砺初中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鞠才雄.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J].高考(综合版),2014,11:127-128.
[2]王楠.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124.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音乐,可以增强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对初中学生消除疲劳、提高兴奋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与音乐的整合可以调节初中学生的身心,促进初中学生能量的释放,还能够增强初中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初中学生的韵律感,帮助初中学生缓解疲劳,提高初中学生的身心协调等的能力。
在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如何把音乐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呢?初中体育教师音乐的设计要结合体育教材和项目的特点,许多优秀的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课的导入与课堂气氛的调动,都可以用音乐来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活跃初中学生的思维,也有很多老师在课的结束部分选择一些柔美的、安静的音乐,让学生融入其中,使其更好地达到放松的效果。音乐在体育课堂活动整合时,因为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范围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音乐时一定要准确,恰到好处。比如,训练学生齐步走时,就“走”这一简单的动作,教师可以配上“进行曲”之类的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个个挺直腰杆,走起路来格外英姿勃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节奏明快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使初中学生激情奔放,心情愉悦。当然,教师还要针对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大部分初中学生一听到体育课有音乐听,不用说有多高兴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利用节奏舒缓的旋律,营造出恬静舒心的情境,使学生心绪安宁,全身放松。学生自身感觉很不错,特别是放松练习的时候,学生听着缓慢的音乐,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当然在游戏活动中,生动的音乐也能够使得游戏更形象、更逼真。
那么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到底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体育教学呢?由于音乐的曲目很多,体育教师平时必须要做好对音乐的理解和积累的工作。现在网络很发达,但音乐的选择、运用是关键。一般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的音乐应选择一些节奏强,便于学生进入状态,声音又不能太大的音乐;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要上的体育课的项目而定,比如激烈一点的运动就用快节奏的音乐,舒缓的就用一些轻音乐,节奏的选择必须适合活动项目的要求,上武术课,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武术经典的歌曲。如: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中国功夫》《霸王别姬》等,也可选择电影《少林寺》主题曲《少林少林》等。结束时应放一些舒缓且节奏慢,悠扬的曲子。如果是中长跑最好的当然是放运动员进行曲;假如是体育游戏,可以放徐怀钰的《向前冲》,范晓萱的《深呼吸》等都可以。当然在体育活动中,可以用相同或不同节奏的音乐来配合,也可用不同曲调的音乐与相应的动作来配合,这样不但可以延缓学生疲劳的产生,而且有助于学生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因为学生最初掌握动作时,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这个阶段播放音乐,由于听觉中枢的高度兴奋,不仅不会对主要活动带来危害,而恰恰相反,反射地加强和减轻了这一活动。特别是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放松性质的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效果相当不错。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备好课。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和体育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任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整个教学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安排,然后予以实施。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过程,重结果,评价不科学
正确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检查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我,并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冲击。然而,轻过程、重结果,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主观努力,缺乏综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进步得不到肯定和回报,使教学评价失去应有的激励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生机
传统的体育教学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呆板,这根本无法满足正处于高度信息化的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由于场地有限,教学设施相对简陋,在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教学氛围中,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喜欢上体育课,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重智育,轻体育”,教学思想老化
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校与体育教师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桎梏,“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且片面强调传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之中,这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更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人格等的全面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打破体育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每位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然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都是如此。上课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束缚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有碍于新时代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适时激励,正确引导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
(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创造激情、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3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体育的发展来自创新,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具有其特殊作用的。首先,搞好教学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在课前备课中深入研究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好创新教材及教学方法、手段。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管理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管理就是体育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首先,要理解学生,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体育技能等了如指掌,同时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第二,要尊重学生,教师要首先拥有一颗平等的心,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宽厚待人,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氛围。第三,要关心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就是要把一切出发点都放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上,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是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未来。只有当初中体育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而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宗旨所在。
参考文献:
[1]邵子杰.浅议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成才之路,2011,(18).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教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更大的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中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有的学生调皮贪玩、不遵守课堂纪律,站队列时故意推撞其他同学,把握不好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学生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较差,被推撞后很容易摔倒,进而使身体受到伤害。针对课堂上这种常见现象,体育教师不能因为是学生的打闹而忽略不管,而应当迅速制止他们这种行为,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使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还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进而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安全的行为,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加上教师的随时提醒,学生就会时时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他们认识到位了,自然会和老师积极配合,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做一些专项的准备活动,适当地加大上肢、肩部、腰部等大关节部位活动。在安排教学步骤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动作知识、技能、技巧,采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明确动作规范。另外,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锻炼,而负荷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三、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一)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环境。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待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训练时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学生踩到后扭伤脚踝,或者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如,在跳远训练之前,教师要先翻松沙土,拣出沙坑中的石块、砖头等。
(二)对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若不注意,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比如,学校的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常年在室外放置,受雨淋日晒,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烂,如果学校平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体育器材很有可能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发生断裂,进而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再如,有些体育器材是需要搬运的,如标枪、铅球、铁饼、跳高杆等,若学生在搬运中不注意,导致器材不慎跌落,很有可能砸到他们。另外,如果这些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且无人看管,学生可能会随意玩耍,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不能打闹嬉戏,而且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也不能随意摆放在操场上,更不能随意玩耍,使用完毕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四、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
虽然防患于未然是体育安全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出现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的一些急救方法。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教师应当沉稳冷静,尽快通知学校,联系医院,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切忌手忙脚乱。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事故的善后处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总结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制约因素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改革,随着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体育教学也在素质教学的任务行列中逐渐提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的发展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阻碍作用。我们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对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阐述,既剖析了问题的所在,也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在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四个方面:(1)农村的体育配套设施严重落后。由于农村处于边远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体育配套设施方面总是出现资金不足的状况,因此,学生并不能像城市的孩子那样拥有较好的体育配套设施。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体育课程推进,例如,在下雨下雪天,农村体育课程一般都会取消,因为没有完备的室内操场,学生不得不放弃上课。(2)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教学观念中,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比较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文化课的学习考上好学校走出农村,脱离贫困,因此,农村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升学率,所以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不够重视,甚至很多教师随意调动课程表,把学生的体育课改成文化课,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农村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学习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都比较落后,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并未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也总是脱离教学实际。除此之外,部分体育小组规划的课程设计比较死板,缺乏创新,课堂的纪律性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过于随意,缺乏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有部分农村体育教师一直过于重视传统教学,教学思路与当今的教育形式有些脱节,有许多过时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不能及时参加体育教学的相关培训,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4)学生态度达不到要求。中学阶段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课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段时期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这对于未来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的。其次,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一定会亲自参与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竞争观念,使他们更加奋发向上,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发扬合作精神,但是农村的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态度总是以玩为先,并不把体育学习当作重要课程。
二、解决农村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的途径
解决农村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的途径主要包括:(1)完善农村体育教学配套设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的配套设施,为学生上课准备充足的学习环境。(2)改善学校落后的教育观念。学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忽略学生的健康发展,毕竟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校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给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空间。与此同时,学校要考虑体育教学的转型,加强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关注,让每一个人都能快乐成长,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3)完善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老师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应该像原来那样只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只有老师通过自身的转变,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综合能力的重要性。(4)改变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可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介绍向世界展示我们强悍的体育实力,这也推动了全民体育的发展,因此,初中农村教师可以以此来号召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两人或者三人一组比赛跳绳或者接力跑,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体育进行课堂转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挖掘制约农村体育教学发展的各项因素,找出相对应的措施来加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也应该根据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各项特征及日常生活中的教学实践,不断反复思考和总结经验,深刻意识初中体育课堂转型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寻找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