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贸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牌一词的英文“brand”,原意为“烧灼、烙印”,最初人们用这种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区别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手工艺人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印记,以便区别于其他产品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美国现代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谓品牌,就是指一种关于某种商品的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又或者是以上这些的混合运用,以区分于其他竞争者或卖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图形标志。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外贸竞争力的研究,世界上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包括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我国(地区)外贸竞争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之一。然而,要研究中国外贸竞争力,就不能不对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外贸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偏弱、出口效益低下、国际市场环境有所恶化的问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外贸高速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培植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等策略,才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
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极大地促进了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很好地起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7年,国外贸总额递增到21738亿美元,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3位。30年来,国外贸总额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8.7%,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78%上升到现在8.9%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同时,国对外贸易也为各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机会,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越11%目前我国是韩国最大的入口市场,日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欧盟、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
但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在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同时,简单粗放的产业扩张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从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从国际交换中的利益分配来看,我国仍处低端,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并不对称;在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国民收益并不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我国所处的位置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现贸易强国梦,是我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是用来分析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大小变化来表示。当比重大于1时,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反之,则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在恶化,竞争力也在衰退。
1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孤立地求得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全部技术。各国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取得所需要资源的不足部分并开拓国外市场,以加速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我国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2我国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因子分析与评价
2.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众多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因子分析方法是一种对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有效研究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空间降维的原理,在具有复杂关系的时间序列多因子变量中,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学变换,浓缩析取出公因子,并以之来描述和代替原始变量,以反映和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外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外贸竞争力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必须考虑众多对外贸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因子变量,每个因子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外贸竞争力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变量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相关性,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
2.2 因子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中国外贸竞争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原则,设计出的中国外贸竞争力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该指标体系由4个二级指标和13项具体分析评价指标构成,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数量、质量、效益和潜力等方面。
3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3.1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大多已经进入成熟期
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增加额有限。并且,由于技术含量低,这些商品的市场大多呈现出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各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以纺织业为例,近年来国际低档纺织品印花市场日趋衰退,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传统的出口印花厂商面临来自中东和远东的廉价进口货的竞争,一些印花厂商的盈利空间收窄;其次是消费者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费用相对少了,而时装(流行)面料转向染色和提花织物。
3.2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进口国的限制
进出口国的限制,特别是一些新的名目繁多、隐蔽性强的技术标准贸易壁垒,更是限制了低技术优势产品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等为理由,为限制产品进口而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如从2004年起,美国和欧盟要求食品出口商先取得针对卫生设备和食品厂运作的GMP(良好制造惯例)和确保产品对人体无害品质保证HACCP(危险性分析关键控制点)证明,不然就不准许其产品进入。
3.3以劳动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商品竞争优势越来越小
目前我国在以劳动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商品仍然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优势越来越小,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成熟的标准化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小、产品替代性强、竞争优势不突出。如果继续坚持这种发展道路,就会面临“产品生命周期陷阱”的困境。总而言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后劲不足,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势头正面临着挑战。
4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4.1国内贸易利益协调政策与措施
首先,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贸易利益关系。中央政府的贸易管理应在法制基础上进行,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贸易政策的制订方面,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在贸易政策与措施全国统一实施的前提下,继续给予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自,允许制订区域性、地方性的贸易发展战略。其共同的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健全、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其次,建立国家和产业、部门的贸易利益协调机制。在涉及对外贸易谈判时,政府要通过各种中介组织,广泛听取产业部门的意见,协调各方利益,确定对外贸易谈判方案。在确定谈判方案时,应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避免产业和部门利益优先,重视中小企业利益的维护。最后,通过工会组织,协调企业与劳动者利益。
4.2国际贸易利益协调政策与措施
协调方式与内容。通过双边、区域和多边进行包括货物、服务、投资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协调。双边协调。双边经济贸易协调中层次关系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协调中采取的策略是:积极主动、增强互信、扩大合作和有效沟通。区域协调。以中华经济区为基础,以周边国家为重点,积极推动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协调。首先,以WTO优先,兼顾其他。其次,对WTO要积极参与、扩大影响、充分利用、维护权益。再次,对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组织等要加强合作、积极参与、获取信息、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军著.自主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
关键词:辽宁省 机电产品 外贸竞争力
本文是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编号2014lslktyyjj-02)的成果
一、前言
在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省市中,辽宁省是其中的一个大省,其机电产品的外贸总额在辽宁省总外贸额中占有30%以上。以2007年为例,辽宁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00多亿美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上涨了24.9%,增长速度极为迅速。然而,与我国的其他强省(上海、江苏以及广东等)相比较,辽宁省的机电产品外贸规模依然存在极大的差异,其机电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依然较差。因此,辽宁省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身机电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进而推动辽宁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
近些年来,辽宁省的机电产品其出口规模日益增大,且其出口方式也得到不断的优化,出口商品的类别逐渐呈现平衡的趋势。
(一)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
起初,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发展十分的缓慢,然而在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开始不断扩大。从下表1可见,辽宁省机电产品的进口情况是呈现平稳的趋势,而其出口情况则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在辽宁省的货物贸易总额当中,其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呈现逐渐上升,进口量则呈现逐渐降低。由表1可知,2007年辽宁省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与出口额趋平,而在之后的三年则出现逆转的态势。
(二)机电产品的出口方式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国外企业的投资极速增加,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看重加工贸易,并且将加工贸易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手段。近些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一些省市经济的发展,辽宁省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有关产业的转型。通过下表2可以发现:加工贸易远远大于一般贸易,但是,从近些年来看,一般贸易的额度也在不断增长。现今,在辽宁省的加工贸易当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就是进料加工,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且开始关注对国际市场的利用。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等于加工贸易出口额除以加工贸易进口额。2006年辽宁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增值率为2.07%,而2007~2010年等四年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分别为2.5%、2.6%、2.61%、2.79%。由上述数据可以发现,辽宁省机电产品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呈正相关,这表明该省的机电加工贸易为顺差。伴随着该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的加强,增值系数的不断增长,辽宁省的机电产品将逐步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并且将充分发挥市场的分配作用,寻找进一步突破的道路。
(三)出口商品构成分析
近些年来,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的种类呈现均衡的趋势,辽宁省的出口机电产品主要有六大类,即电气电子产品、机械产品、仪器仪表、运输工具、金属制品以及其他等,且在近些年内均呈现出口量上升的态势,辽宁省已有的主导机电类产品依旧维持上涨的趋势,仅仅只是彼此之间的上涨速度不一。在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总值当中,金属制品与电气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较大,以2006年为例,金属制品的出口额为36.73亿美元,电气电子产品为37.91亿美元。而在2008年以后,其他类的机电产品其出口额也出现上涨的趋势,尤其是运输制品和机械制品,已经明显超过了电气电子产品和金属制品。这种情况表明:辽宁省的机电产品出口产品种类呈现均衡的趋势。此外,从发展的态势来看,辽宁省已逐渐朝着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三、辽宁省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关键性的核心技术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机电产品这种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与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出口效益将出现极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机电生产企业要想在这种形势下提升自身的外贸竞争力,那么就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持。虽然辽宁省机电产品的有关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甚至在一些领域上已经处在全球领先水平上。但是,从整体而言,和全球其他机电知名品牌相比较,辽宁省机电产品依旧存在一个极大的不足,即缺少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一般情况下,辽宁省的核心技术是依靠进口。
(二)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从表面上来看,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但是,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引进或者是培养具备高素质水平的人才队伍。所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人才,且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辽宁省的人力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这种优势之下,一些对劳动力有极大需求的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例如传统的机电产业,并且已经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然而,在辽宁省的机电产品生产与出口企业当中,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还是较少的。现今,缺少的高素质人才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高端科研人才、机电外贸人才。近些年来,在科研领域我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辽宁省乃至是全国其他省市的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将精力放在吸收或改造国际先进技术上,缺乏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科研人才。此外,辽宁省要想维持或者是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外贸竞争力,那么就需要强化对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这就对机电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外贸人才不但要具备极强的考察能力、分析能力与研究能力,对全球各个机电市场进行有效的考察,进而给出科学的营销方案,同时还必须清楚的了解且运用好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可以针对反补贴、反倾销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是,辽宁省在高端科研人才与机电外贸人才上还比较缺乏。
(三)国际贸易壁垒的阻碍
虽然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上涨的态势,但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口国也在采取各种手段来展开贸易保护,这使得辽宁省乃至我国其他地区的机电产品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例如进口国对机电产品提出了噪声污染、安全性、兼容性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限制。上述所提及的情况就是国家贸易壁垒当中的技术壁垒。依据相关调查统计,现今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主要是欧盟、美国等的技术法规与安全认证。以欧盟为例,其通过指令的方式,对各种产品(家用电器、低压电器、信息技术产品等)实施了强制性的CE认证,从1996年起,对于没有张贴CE标志的产品,欧盟诸国的海关有权利拒绝入境,欧盟这一措施实施之后,澳大利亚也开始实施相似的措施。这种技术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使得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明显下降。
除上述中所提及的技术壁垒外,机电产品的出口还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绿色贸易壁垒简称为绿色壁垒,另外又被叫做环境贸易措施、生态壁垒等等。现今,生态壁垒已经渗透到机电产品的整个过程当中,成为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阻碍。同样以欧盟为例,欧盟于2005年、2006年分别颁布并实施了《WEEE指令》、《ROHS指令》,它们被称之为双绿指令,这两项指令的牵涉的产品极为广泛,这其中不乏对机电产品的规定。
四、加强辽宁省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应当对其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进行转变,进而实现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提升的目标。
(一)完善政府制度、加大财政支持
现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并非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制度上的竞争,国家倘若拥有完善、强大的制度,那么就将得到更为丰富、更加高级的要素,构成全要素生产力,进而得到较大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各大机电企业应当开发带有方向性的高质量生产要素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但是这种类型的科学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致使一些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不想进行这一类的开发。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有效提升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外贸竞争力,那么就必须由政府部门来进行。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对现代市场体系的构建,在财政或者是税收等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便为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高级要素的开发与经营,使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想开发出高要素,其关键就在于创新。目前,辽宁省的机电产品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还比较差,自主核心知识产品还不够多,国际知名品牌与跨国经营企业还不是很多,企业在自主创新和外资引进上存在脱节的情况;同时,外资企业向我国国内输入的技术十分有限,科技原始创新供应不够,且成果转化的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应当最大限度的提升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并且将其作为一条主线,积极开展体制改革,深化管理,以便有效提升原始创新水平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同时,加速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以便将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转变成实际的生产力。
(三)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一些创新从最初引进到全新的产品中,到已有产品的微小改变,外部极少给予支持,基本上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来进行的。这种利益驱动所引发的创新必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需要确保创新所得到的知识拥有一定的排他性,进而使得创新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市场控制力,从而保证创新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机电产品企业的自主创新要想获得良好的保证,那么就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因此,国家应当对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加以完善,对专有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资助制度予以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加以改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当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针对一些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与惩处。
(四)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
众所周知,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就是人才。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要想获得发展,提升外贸竞争力,就应当大力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现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培养与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改善人才政策,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培养以及使用机制,对于一些机电产品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给予各种支持,例如创业优惠、资金支持等等。
(五)推动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集群发展
不断扩大机电产品的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集群发展,这对推动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企业集群当中,对于一些无形的、有形的资源,群内的生产企业都能够共享,这能够有效的缩减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因为群内企业彼此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依赖的,因此企业之间能够扬长避短,快速形成全新的资源进行共享。此外,因为企业集群对辽宁地区发展为某一种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或者是集散地极为有利,倘若一旦成为主要生产基地,那么产业链中的其他厂商就可以在该地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例如劳动力、技术等,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的风险,控制生产的成本,进而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该地,最终实现扩大机电产业规模的目的。
虽然机电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关键在于市场,然而各级政府部门营造较好的环境,不对市场进行干预,不扭曲竞争,并且严格遵照企业集群的内在操作规律,同样是极为关键且不可忽视的。对于辽宁省的机电产业而言,实现机电生产企业集群的方式有以下两种,分别是:将人才集聚与地理位置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积极引进跨国企业,围绕跨国企业的经营,构成机电生产企业集群;发展地区性品牌产品,提升辽宁省地区机电产品的知名度。
五、结束语
在现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一个大省――辽宁省,伴随着其自身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将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分析,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涛.哈尔滨市扩大对俄机电产品进出口合作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170-171
关键词:对外贸易策略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兼容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成功点与困境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和核心是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并出口那些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换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水平。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模型)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但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故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其比较利益产生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些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不足
二战后,出现了大量的贸易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制成品内部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下降;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越来越大。这些新贸易现象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针对传统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与传统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新贸易理论既从供给的角度,又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从供给的角度,新贸易理论是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的: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
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这样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必将打破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非常系统地阐述了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动力。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定的行业有助于劳动在各企业间调剂、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使单个企业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获得经济利益。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解释。其代表性的理论是林德的偏好相似论。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
中国外贸策略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兼容思路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策略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各有不足之处,传统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我们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力求实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
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人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其次,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中不断渗入竞争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在不完全竞争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优势在内的广义比较优势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优势则建构于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优势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可通过如下途径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⑴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资本和技术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⑵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我国不能满足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需要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具体来讲,可采取如下策略:
重视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政府可以依据“窄幅移动带”原则,尽可能正确地选择特定的关键产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是人们努力创立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政府在支持高技术产业领域问题上经过慎重决策是可以避免失误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应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原则,确定发展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培养北京、上海、深圳等15个重点城市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在市场选择上
国家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作为重点。
重视国内市场,采取适度贸易保护 中国的需求点在国内,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参考资料:
1.崔日明、郭艳娇,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国际贸易论坛》,2002.4
关键词: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原有的垄断优势正逐步丧失,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正在进入外贸经营领域,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新形势,研究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不断加剧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表现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此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扩展。如Teece、Pisano和shue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这一理论进行充实和完善。如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可以包括市场界面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多种技术能力等。有的则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一般可以概括为企业技术能力和制度能力两大方面。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要素和能力而获得的,独特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可以根据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来判断。首先,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的独特专长,它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和培育而形成的,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是企业特有的技能、知识、管理和文化的整合,它强化企业竞争差异性,因而较长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价值或实惠,其产品或服务有被用户看重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力,延伸出多方面的市场需求,它能应用到新的领域,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实现多元化战略提供支持。
二、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国有外贸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渐建立,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企业经营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此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经营权全方位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给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国有外贸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外贸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由于经营雷同化,只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品牌和服务竞争力缺失。而且许多企业存在单纯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倾向,国有外贸企业难以控制内部经营和服务质量。尽管国有外贸企业中有不少大集团,但却是管理松散,集团总体经营战略实施不畅,此外,集团内部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企业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2.经营模式和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多数从事的是进出口业务,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的是“收购制”的传统经营模式,而随着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取得了进出口自营权,使国有外贸企业的货源日益紧张,传统的“收购制”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在经营方式上,国有外贸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其他灵活贸易方式很少涉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
3.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国有外贸企业体制僵化,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才机制,压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和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才纷纷跳槽到经营机制灵活的民营外贸企业和管理先进、待遇优厚的外资企业,甚至一些掌握大批订单资源的业务人员自行创办外贸公司。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资源和经济效益遭受了巨大损失,也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4.整体竞争力偏弱
尽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有着较长的经营历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贸经营经验,但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之自身适应能力不强,导致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多数国有外贸企业还未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能给用户带来超额价值,支撑其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使很多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不稳定甚至亏损。究其原因,则在于公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经验缺乏,许多公司发展战略不明晰,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些都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三、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充分认识核心竞争力对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范围遍及全球的新环境下,企业很难再依靠规模、价格等传统竞争方式取胜,特别是依靠传统竞争手段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从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制定和实施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国有外贸企业要在研究市场成长趋势和竞争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行业的发展动向,选择符合市场现实和未来需求且自己又具有经营优势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来制定和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要立足挖掘并充分发挥国有外贸企业在多年经营基础上形成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核心主业,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努力,因此必须由公司高层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机构进行领导,在使公司上下统一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通过公司内部积累和整合培育核心竞争力
根据公司制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产品、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国有外贸企业可以依托多年外贸经营形成的营销渠道、信息网络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给用户带来特殊效用的技能、方法和能力,积累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通过跨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实现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优势互补和整合,进而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创新是关键。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要倡导和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环境和企业文化,鼓励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
4.通过外部联盟和购并获取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外贸企业可通过与自己优势互补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来获得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可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与供应商、物流公司等结盟,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还可通过购并获得核心竞争力。购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购并,企业可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借助公司间资源与能力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形成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外贸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购并,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s[J].May-June,1990,pp.79~91
[2]钟祖昌谭秋梅:全球供应链管理与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国际经贸探索[J].2007.01
影响国有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1、经营者经营观念转变滞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外贸企业的市场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枝独秀”的垄断地位受到极大的削弱,市场经营的主体向着多元化、多层次方面迅速发展。加之我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市场准入的承诺,势必会使更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外贸企业。因之,国有外贸企业如不认清形势,迅速转变经营观念,而仍是停留在口头上,则仅存的一些竞争力也会丧失殆尽。
2、规模偏小,机构臃肿,国际市场信息渠道不畅。我国有外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实力明显不足。企业机构臃肿,部门庞杂,冗员过多,沉重的为人所累的负担很难使其轻装上阵。加之国有外贸企业国际市场信息渠道不畅,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滞后,成本趋高,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出国洽谈业务手续繁杂,耗时费力,难免贻误商机而影响其竞争力。
3、资本经营环节薄弱。国有外贸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把资本经营片面理解为股票上市和产权炒作,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向自己不熟悉、不擅长、无优势的领域盲目扩张;在资本优化重组中,行政干预过强,政府大搞“拉郎配”以及部分国有外贸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管理粗放等。这些都将对资本运营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严重的影响企业商品运营的实现。
4、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在我国现有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占80%以上,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这说明国有外贸企业在产、科、贸方面的链接松散,没有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很好的发挥我国的生产发展潜能。
5、用人机制不健全,复合型人才匮乏。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尚未建立起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个人收入与实际业绩脱节,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和其合理报酬分离,不能形成一套正确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很难做到“人尽其用,用尽其才”,其结果造成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国有外贸企业的行政参与过强,大多数通过行政途径进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懂英语,不熟悉业务,应对国际重大的商务谈判时显得捉襟见肘,不能独当一面。
WTO条件下国有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1、用好用活WTO规则,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国有外贸企业全面创新的步伐。WTO作为世界多边贸易组织,其主旨在于通过规则体系的约定,维护贸易的自由与公正,保证所有成员都能在国际贸易中有所获益,这就使得WTO规则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国有外贸企业必须调整现有的管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快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同时应尽快适应新形势,抓好企业管理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产品技术创新、竞争策略创新,既要维持低成本,又要追求高效率,既形成产品差异,又要保持产品领先,以适应WTO条件下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
2、组建综合商社,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应对WTO条件下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国有外贸企业就必须有一支高效率、专业化、规模化的外贸组织作为龙头。通过组建外贸综合商社可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增强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规范无序的外贸经营现状,有利于构建新型的贸工关系,提高其竞争力。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问题;对策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最突出即为通货膨胀。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通过膨胀的预期。其次,危机中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于是更多的资本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重归试题经济也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最后,经历危机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 储蓄率将会提高, 鉴于危机暴露出的过去金融体制下的问题,加速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增强金融监管力度也是一大特点。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转型和调整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转型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一是低成本竞争优势面临转型和调整;二是贸易生产体系面临转型和调整;三是模仿创新模式面临转型和调整;四是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和调整;五是东亚区内贸易格局面临战略性调整;六是对外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七是外贸激励机制面临转型和调整;八是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破解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九是经济发展将进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主导下的战略转换。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既要实现外贸本身的健康平衡发展,发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可能化解矛盾与摩擦,为我国外贸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提升对外贸易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应向效益优先、协调发展型转变。其中包括:一是贸易政策应向有利于提升出口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时增强进口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方向转变;二是贸易结构向提升零部件贸易和中间产品的比重,调整贸易结构,实现国际收支由双顺差向基本平衡转变;三是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应向混合所有制方向调整,加大民营进出口企业所占比重;四是贸易产品价值链向提升跨境运输、保险、金融、信息和技术贸易等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切实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六是贸易方式应逐步提高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新贸易业态的综合运作能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提升本地增值、本地配套、主体本地化的方向转变;七是对外贸易战略应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相协调,形成向西开放的新战略;八是对外贸易体系应向贸一体化。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贸易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都存在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因素。然而,通过加工贸易我国只能赚取增加值,中低技术、中的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需要调整的关键,促进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
(二)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加工组装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租住创新知识产权,缺乏知名品牌。同时,在出口市场分布状况上,中国外贸出口市场过于狭窄。市场的过分集中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
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形势,反倾销、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对外贸易和全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羁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出口应诉的贸易摩擦案件增多,大量出口产品受阻。国外低价倾销产品冲击我国市场。
(四)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美元处于大幅贬值的状态,弱势美元已成定局,“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胀的挑战。随着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金融市场开始进入持续动荡时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空前高涨, 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显著加大。持续贬值的美元、全球性通胀以及动荡的金融市场,都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挑战。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中国进一步开始正视自身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足,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及资金扶持。国家应该调整外贸出口战略,把出口的目标转变为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鼓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国家金融储备结构, 减少元资产比例,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减轻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积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出口企业应该转变外贸发展的模式,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制开发自主品牌的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问题的加剧。我国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贸出口预警机制,及早预见风险,防范风险,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权益;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我国的全球产业链布局,降低出口依存度。同时,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增多的新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借鉴各国成熟经验,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调整贸易地域,加快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金融危机冲击后,我们必须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要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减少对欧美少数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联系。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出台,世界性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各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沟通,扩大合作范围,处理好独立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对我国,要抓住机遇及挑战,努力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J].当代财经,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