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化建设范文

城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化建设

第1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产业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态势,能不能持续?如果能,那么中国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如果不能持续,那也可能会陷入一场非常大的危机。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

(一)城镇化水平滞后

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而我国城镇化率则只有50%多点,相比之下,我国落后了30多个百分点。就连人均收入相近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城镇化率也已经在60%以上,我国相比较也落后了10多百分点。就一般规律而言,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1996年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年平均增长1.25百分点,到2020年,预计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才接近目前人均收入相近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城镇化水平。又据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2016年前后,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3亿峰值后开始减少,到2025年将降到9亿以下,如不改变目前城镇化发展路径和模式,城镇化发展水平将会继续受到影响。又有专家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我国的城镇化率也只是可能达到70%左右①[1]103。

(二)城镇化质量不高

从城镇居民构成分析,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没有真正转为城镇居民。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超过了51%,但这是按常住人口数量进行统计的,也就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51%以上是名不符实的。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也就是说2.6亿多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变成城镇居民的一部分,而实质上这部分群体并没有真正融入城镇,他们虽然在城镇就业,却被城市边缘化,并没有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城市蓝皮书》认为,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只有42.2%。而这一数据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6%,低了10.4百分点。看来,2.6亿多农民工是被城镇化了,他们的伪城镇化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率的10.4百分点。处于城乡“两栖”生活的农民工,他们要真正融入城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政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也就是我国城镇化留下的巨大欠账。农民工及其家属没有真正转为城镇居民,既影响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功能发挥,又导致一系列城乡经济和城乡社会发展失衡和不稳定问题。如农村“空心化”与城市“空城化”并存。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小城镇迅速变老(剩下老人)、变小(剩下孩子)。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达5000万,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新建了大量楼盘,造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那些被城镇化的农民工进城后发现,变不了身份(还是农民),买不起房,尴尬的身份、巨大的压力,其造成的结果先是老家村镇空心化,接着是所在居住城市空城化。加之国家对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导致楼盘销售困难,无人居住,因此三四线城市出现空城化也就不可避免。

(三)城镇化发展集约性不够

我国城镇化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城镇化发展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扩张,盲目攀比;不加控制地开发土地;能源资源高消耗高浪费现象严重,环境污染持续恶化,造成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失衡。直面全国各地存在程度不同的城镇化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早在200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警示,问题在没有适时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镇地域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也不高。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当高的城市,但平均每平方公里的GDP仅为4亿元,而我国香港地区是14亿元,新加坡是18亿元,差距非常之大。这说明,即使我国不再扩大现有城镇的面积,通过提高集约化程度,经济增长也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四)整体布局不合理

从城镇形态分析,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超级和特大城市;城市群数量不足,质量又不高;中小城市人口密度低,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小城镇规模小,缺乏产业支撑,陷入脱离实体经济支撑的“空心城”陷阱,服务功能又不到位,吸纳农村人口有限,1.9万个建制镇建成区平均仅为7000多人。不同规模和层次城镇发展不协调。如以土地资源浪费为例,2012年,建制镇建成区人均占地高达219平方米,是设市城区人均占地的2.23倍和县城的1.92倍。我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由于人口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交通拥挤、资源能源紧缺等诸多“大城市病”已越发显现。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则出现了严重的“大城市病”,且已出现发达国家才有的“逆城市化”趋势,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则显然与之相反。由于资金、项目向沿海发达地区高度集中,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就不断流向这些地区。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很多地方,人口规模、产业规模都已经超过了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中国的城镇化毕竟已不是初级工业化阶段的城镇化,现实的国情迫使我们不能照搬别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当前,我们必须要高屋建瓴、摆脱只以一地一城、一市一镇的局限胸怀,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小城镇。

(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从空间分布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高西低”。城镇经济实力差距也大,东部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总量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3.6倍和4.7倍。全国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中的95.4%分布在东部。不改变区域差距大的现状,必然导致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成本居高不下,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当前,我们必须要用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统筹考虑城镇化问题,做好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规划,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六)城镇化路径和方法不可持续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能这么快,除了一些客观历史因素之外,与低成本有很大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低等。应该说,这都是历史欠账。如果按照内在规律推进,到目前这个水平后,城镇化速度会逐步减慢。强行降低农村土地、劳动力的“成本”来解决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和资金(土地财政、土地融资)等问题,这是我国目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法。《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土地过度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长50%,建成区面积却增加了一倍。与发达国家城镇化土地资源消耗比,我国是保护耕地口号最漂亮、消耗率却是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低成本”大量圈地扩张,以地生财加剧了对土地的侵蚀,大量占用耕地,还会导致农村凋敝、农业衰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农民被“边缘化”。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反之,以牺牲农民、农业、农村利益为代价,城镇化将注定不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反之,不认清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操之过急或者消极作为都必将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深化改革,实现农村城镇化科学发展

1.土地与户籍联动改革

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不是建设用地绝对量的短缺,而是如何避免像迄今这样,一方面城市扩张不断占用优质耕地,一方面由于农民离乡不离土,甚至赚钱后回村盖房又不居住,造成村庄占地不降反增,增加的面积相当于我国全部城镇建成区的一半。显然,这才是在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户籍人口挂钩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真正问题。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户籍人口挂钩,这一做法可以发挥市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这一做法会促使地方政府竭尽所能地去增加本地城镇户籍人口。因为,哪个城镇吸纳城镇户籍人口越多,哪个城镇就能分配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这是以正向激励机制,但是地方政府也必须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因为,新增城镇户籍人口多了,相应的住房、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工程问题也多了。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户籍人口挂钩,这一做法形成了一种内在平衡机制,能够抑制土地城镇化的不合理膨胀,形成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对象主要限于本地城市户籍人口。1.6亿多外出农民工则在体制之外,而这些外出农民工对高房价、高房租都是难以承受的。他们是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而由于体制原因,他们没能享受到。他们大多在城市努力打拼,赚钱后回家乡盖房,盖好的新房平时又不居住只是过年回家住。他们在城市找租金相对低点的“城中村”和“城郊村”暂时租住。笔者认为,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可以允许流入人口较多的发达城市的“城中村”与“城郊村”的农民以及农村集体组织参与城市出租房的开发。对于宅基地相对畸零狭小的,可以通过置换分合来做大规模的重建与新建,并确认权利归属。这样一来,可谓实现了多赢。外来流动人口住上了廉价的出租房,“城中村”和“城郊村”的本地农民,因此也可以收获房租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功能的缺位。政府可以考虑在“城中村”和“城郊村”地段配套建设一些接纳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外来人口住房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了,户籍制度改革就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

2.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基于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构建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大以工促农力度尤为重要。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村工业化、农村非农化来推动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农村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又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和依托。既要发展餐饮业、旅店业、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交通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文化旅游、交通通信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3.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需要工业化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的。区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因时制宜,合理确定工业化、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通过双方的互动发展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企业与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合理布局,改变民营企业高度分散现象。设立工业园区,老企业搬迁入区,新企业区内创建,发展产业集群。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的城镇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城镇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的吸纳、城镇空间布局乃至整个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城乡居民点布局总体框架,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2.改善城镇生活环境

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严格用地管理的大形势中,应适时调整城镇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维护和提高城镇的生态环境。既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增加农村非农就业岗位。从而实现部分就业非农化、部分生活城镇化、部分社会城镇化。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安居乐业和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建设好城镇,管理好城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以及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

3.创新城镇管理机制

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突出职能管理规范化、运行机制多元化两大重点,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面参与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把城镇管理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建立城镇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城镇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到街办和社区,充分发挥街办、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城镇管理,推动数字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管理和运行效率,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政府部门从具体管理转为日常监管[3]68。通过招投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市政、园林、环卫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用品牌形象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符合城市精神的城市管理品牌,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城镇管理机制。

三、结语

十报告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从报告内容来看,新型城镇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城镇化将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到。新一届政府已经明确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这样就明确了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抓住了“人”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农民工市民化”这个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的道路就不会走偏。如何实现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这将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甬军.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夏锋.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J].改革,2013(3).

第2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密集的政策会不会引来又一次的盲目跟风?特色小镇会不会毫无特色、“千镇一面”?如何避免这些情况?近日,《经济》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该领域的相关专家。

城镇化的新探索

《经济》:国家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是什么?

郑新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迅速兴起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引导,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有3点较为突出:一是部分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畸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形成二元格局,既不利于培育稳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又造成了新老居民之间基本权益的不平等;三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总量明显偏少,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由于吸引要素的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而迅速膨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由于吸纳就业的能力弱而发展缓慢、数量偏少,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在城市群内,行政区划常常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的批示,最近,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召开了鼓励发展特色小镇的会议,各地介绍了发展特色小镇的经验,住建部提出了第一批127个示范性特色小镇建设的计划。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成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带动力量,成为释放巨大需求潜力的重要改革举措,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经济》:当前形势下,推进建设特色小镇有何重大意义?

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提出建设特色小镇就是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积极探索。建设特色小镇,一方面让农村更多的优质资源就近向特色小镇集中,形成特色化产业集群,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就近生活,就近购房置业,缩短就业和居住的空间距离,让他们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关注家庭,关注老人和孩子,享受应有的家庭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缓解过多人口和资源进入大城市的现象,减少和避免“城市病”,进而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我国加快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路径,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具有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和破解“大城市病”的双重功效。

肖金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特色小镇的打造,可以更好地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周边农民到城镇就业,有利于城镇发展和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从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现状来看,大城市的吸引力比较大,很多人口争相涌入大城市。而小城镇只能依靠乡镇企业,但乡镇企业发展并不理想,承载力不强,就业岗位跟不上就业需求,发展特色小镇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这也是发展特色小镇最重要的作用体现。

景朝阳(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特色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除此之外,发展特色小镇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特色,而非新建设

《经济》: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避免哪些误区?

肖金成:特色小镇并不是说要新规划新建设一批城镇,而是以已经具备良好基础的城镇进行试点,比如浙江乌镇、江苏周庄。全国有很多人口在10-20万左右并且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的城镇,依托这些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的城镇,通过进一步规划和提升品质,让特色产业得到更好发展,对其他地区形成榜样和示范作用,这才是发展特色小镇的主要目标,也是建设特色小镇的出发点所在。目前,有些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有偏差,新批一块土地,规划新的商业住宅区,比照欧式建筑风格新建一批住宅,以某某小镇来命名小区并对大城市高收入人群进行售卖,而周边农村的低收入人群又消费不起,这是对特色小镇理解的一个扭曲。

景朝阳: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秉持四大发展理念:一是产业定位摒弃“大而全”,力求“特而强”,避免同质竞争,错位发展,保证独特个性;二是功能体系摒弃“散而弱”,力求“聚而合”,重在功能融合,营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三是城镇形态摒弃“大而广”,力求“精而美”,形成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制度设计摒弃“老而僵”,力求“活而新”,将其定位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特色小镇优先作为政策试点示范基地,把握政策先试先行机遇,体现制度供给的“个性化”。

《经济》:在推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侯永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城镇化的进程一定要有序。城市生产能力、创造能力的增长一定要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匹配起来。如果城市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势必造成大量无业城镇人口的出现,城镇化肯定会出问题。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增长还是靠投资、靠积累。资本投入到制造业和服务业,才能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决定于技术进步和财富的积累,而这些都要落到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上,公共服务的提供也需要依靠社会财富的增长来支撑。

肖金成:特色小镇并不是指要建设特色住宅区,在发展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小城镇发展,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打造有吸引力、有特色、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依托原有基础,不断提升品位,造就特色小镇独特的吸引力。二是防止将特色小镇房地产化、泛地产化。如果只是片面地新建商业住宅,仅仅能够维系和房地产相关的租赁、物业行业,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本地常驻居民,而更多的外地购房者又不在本地长期居住,这将导致住宅周边的超市、餐饮等服务行业难以稳定经营。既浪费土地,又浪费公共资源。

赵弘:特色小镇的建设关键是要解决好“钱”、“地”、“人”的问题。

“钱”的问题主要是投资建设主体的问题。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必须解决好谁来投钱、谁来建设的问题。总的讲,就是要发挥好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和建设。要探索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运营模式,鼓励采取PPP等模式,允许社会资本包括农民出资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第3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有更符合当地农村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来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个人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泽州联社根据当地的“三农”金融需求,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及时开发适合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业务新品种。积极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推出了诸如“农户通”“商户通”“白领通”“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多种类型的信贷产品,努力满足城镇多元化信贷需求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

(二)严格防范城镇化信贷风险。当前,全国农村城镇化信贷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在这样的一个大形势下,给地方农村金融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一些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全国城镇中小企业不计其数,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在两三年内就会被淘汰。在城镇化信贷风险面前,泽州联社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方法,不断强化其信贷监管力度,从而确保农村城镇化贷款投向合理、风险可控。

(三)强化产品营销推广力度。泽州联社根据当地小城镇建设信贷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以及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抓好农村乡镇网点经营业务的同时,不断推进融城战略,对内提升营销理念,对外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信用社在当地同业市场的竞争中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有效拓展农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市场,满足乡镇领域业务发展的需求。

第4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农村城镇化;金融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7-0020-03

一、玉田县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据初步调查,2005年末,玉田县14个建制镇区域面积达到14371平方公里,人口为199790人,全县城镇化总水平达到28.61%,比2001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2005年末,建制镇人口在万人以上的4个,4000人至1万人的5个,4000人以下的为5个。近几年来,这些建制镇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据统计,近三年累计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亿元,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吸引了近5万人向城镇转移与就业。

小城镇发展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一是小城镇的村庄规划开始起步。目前,按照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要求已有342个自然村编制了创建文明生态村规划,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46%。二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初见成效。改造街道,绿化村庄,建设环村林等措施正在推广,45.6%的村庄达到了柴草不进村、街道无粪堆土堆、街道整洁的要求。三是给排水功能逐步健全。215个集中供水的村庄水质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占村庄总数的28.7%;修建排水沟的村庄有342个,占村庄总数的45.6%

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化城镇发展体系初具雏形。目前,各乡镇对城镇发展进行了明确定位,其中,鸦鸿桥镇是国家重点小城镇;林南仓镇是以煤炭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城镇;窝洛沽镇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型小城镇,省级重点镇;彩亭桥镇以塑料、化工、农副产品为主;亮甲店镇以塑料、农副产品为主;虹桥镇以冶金、建材工业为主;石臼窝镇以服装、塑料及皮毛生产为主。

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工业化水平提高。目前,全县小城镇初步形成了以钢铁深加工、电子原器件生产、印刷机械生产、水泥建材、造纸、啤酒饮料、化肥及农用生产资料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以生猪、鸡规模养殖及深加工、大棚蔬菜及药材种植及加工为特色的高效农业产业。2005年全县工业占比26.7%,第三产业占比36.9%,分别比2001年提高2和3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小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加大,贷款投放增多。一是贷款投放总量增加。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0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5亿元,增长20%,2001年至2005年累计贷款投放128亿元。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金融机构的参与。如正县内正在建设的污水、供水的“两水”项目,其资金缺口1.35亿元由工商银行县支行贷款解决,三是信贷对城镇居住环境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2006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8700万元,为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的109%。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速度慢,水平低

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唐山市八个县(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玉田县水平排名在最后,为9.05%,低于全市城镇化率2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城镇化率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化率27个百分点。

(二)城镇规模小,配置不合理,辐射功能差

国内经验表明,一个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或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则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玉田县的发展现实也是如此,县城的城镇人口超过三万人,形成了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鸦鸿桥镇的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以商养工,以工促商,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城镇人口4千人以下的镇,整体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带动和吸收农村人口的能力明显不足。小城镇的镇区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些镇政府设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位置,使镇区没有吸引力,失去建制镇的应有功能;有的镇注重了交通便利和工业发展,对商贸重视不足,从而形成镇没有真正功能的镇区,没有形成乡村人口的集中。

(三)金融对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服务滞后

主要表现:一是金融机构信贷服务能力趋于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的机构数占机构总数的比重低,全县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有贷款业务的网点占35%,并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同时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贷比例拉大,信贷资金“富余”现象趋于突出。2005年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为32%,与2001年末基本持平,到2006年3月末,存贷比例仅为28.65%,较年初又下降了3.3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比例为54%,比2001年末下降4个百分点。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外流趋势加剧。2005年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余额为24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2%,比2001年末增长58%;农村信用社投资各种债券余额89505万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27%,比2001年末增长68倍;邮政储蓄存款余额79695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11%,比2001年末增长76%。三项资金合计为409200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54%,比2001年末增长6.6倍。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发展基础参差不齐,起步点差异较大

一是历史上形成的人口相对集中、工商贸相对发达的原始中心镇少。而原有的中心镇的发展也极其不平衡,部分镇不仅发展速度慢,甚至由于没有抓住再发展的机遇,还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二是撤乡并镇的过程中对政治中心建设最为重视,其次是工业中心建设,对商贸中心的建设重视不足,而商业正是吸收乡村人口最强的行业。

(二)乡镇工商企业分散

玉田县处于“村村建厂、户户冒烟”的比较传统的生产状态,农村人口就村转化现象普遍,没有形成以建制镇镇区为中心的工业园区建设格局,制约了乡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

(三)小城镇发展起步晚,影响城镇发展速度

从全县看,即使是城镇人口最多的县城的城镇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其余的镇中,除鸦鸿桥镇、窝洛沽镇、彩亭桥镇、亮甲店镇、林南仓镇、虹桥镇等发展较快外,其余的镇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战略不健全。

(四)镇区规划管理滞后,缺乏吸引力

一是玉田县城镇规划设计深度不够。目前已创建的342文明生态村均有了建设规划,但规划设计深度一般不够,只有部分村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造成规划对村庄建设指导意义不强。二是小城镇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依法管理和建设的意识淡薄,城镇建设管理力度欠缺。三是许多镇的建设存在过于偏向单方面的问题,没能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一结合起来,使镇区没有活力,也没有吸引力。许多镇对乡村人口的进入还没有准备,形成即使有吸引力也留不住入。四是支撑乡镇的经济产业相对薄弱,骨干企业少、产品档次偏低、经营分散、经济效益低,使小城镇建设缺少经济依托,发展缓慢。五是建设资金不足是小城镇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多数镇财政还拿不出过多的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国家和金融部门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也十分有限,社会集资和个人投资近几年虽有启动,但主要用于自建门店和住宅,公共设施投入较少。

(五)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实际投放的领域窄。主要表现为:个人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所占比重高。2005年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31495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1%。企业贷款集中于极少数几家企业。如工行2005年末贷款余额为28604万元,正常的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3户,合计1.9亿元,占贷款余额的65%。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政策与小城镇发展所需信贷支持不匹配。主要表现为:按上级要求的贷款投放条件,县域缺乏贷款支持的对象;上级行对基层行发放贷款控制过于“僵化”,使贷款投放“不顺”;新发放企业贷款的权限集中上收,审批环节过多,制约了企业有效的贷款需求。三是基层政策性银行拓展企业贷款业务受到制约。按照上级确定的2006年信贷政策,货款主要投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目前在县内可供贷款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很难寻找,贷款营销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四是贷款投资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重点贷款建设项目不能按设计要求的进度建设和竣工投产,将会影响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四、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一)强化规划,抓好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拉动小城镇发展。要坚持规划的先行性,做到规划走在建设前。进一步完善各城镇的规划,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必须认真落实《城市规划法》,切实做到按法律程序编制规划,以法律的制约保证规划的实施。要解决好保护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矛盾,强化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留有余地;二是突出抓好重点镇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小城镇发展。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对重点镇的镇区,按照发展和需要进行新的规划。同时要做好镇区的工商贸小区的规划,提高吸纳乡村人口的能力,做好对镇区居民生活区域的规划,建设适合城镇居民生活习惯的居住小区,并完善社区服务业。在此基础上要认真研究和挑选出几个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好、镇区规模较大、各项设施较为齐全、发展前景好、在县内分布合理的镇作为发展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尽快抓出典型,总经经验,在城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三是打破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广辟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外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单一投入的建设机制;四是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加大村镇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履行好贯彻落实村镇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完善村镇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确保村镇建设工程质量。要认真做好村镇建筑工匠队伍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村镇建设工匠素质;五是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要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扶持,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制度、资金、技术、生活等障碍和成本。逐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地市反哺农村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是抓好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保障。制订可行的小城镇人口准入政策,加快人口的流入。制订合理的土地使用政策,为小城镇各项建设用地提供政策倾斜。制定有利于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增强城镇吸纳乡村人口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安民政策,确保他们进得来、留的住、生活好。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应进一步明确县级农发行职能定位,逐步办成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农村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政策性银行,逐步延伸支农领域,增加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二是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的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赋予贷款利率上下浮动的权利。对县支行贷款实行存贷款比例、新增存贷款比例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运用能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与农村信用联社的协作,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可将“富余”的资金移存到农村信用联社,增加农村信用联社信贷资金来源。三是加快邮政储蓄改革进程,增强县域邮政储蓄机构资金自主运用的能力。四是深化农村信用社

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信贷支农的能力。

第5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县的实际,*县的城镇化建设应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地县共建,以县为主”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最大限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布局合理、等级协调、职能明确、组合效益最佳的城镇体系。提高*县城镇化水平,应做到六个结合。

1、与超前规划相结合,以法治化定位城镇化。城镇的定位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前提,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未来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成败。*县城市总体规划将*县城定位为*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市的卫星城镇,是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的城镇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也是我县推进城镇化的中心,必须依法认真贯彻执行。

一个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县已完成新一轮《*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已逐级上报省政府,待批准后实施。在今后的规划工作中,我们要围绕《*县城市总体规划》,发挥城市规划建设评审委员会的作用,认真编修《*县*科技生态园概念性规划》、《*县城游憩绿地规划》、《*路明清建筑景观的修建性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提高县城详细规划覆盖率,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要认真修编,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出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几十年不落后。要对建筑总体考虑,对道路、排污、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学校、医院、文化等设施都要统筹规划,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等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要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要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尤其是县城城中村的农房管理,实施*镇、土管局、城建局三级联审联批,严格控制乱建庄廓、乱占耕地的现象。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搞好县城城中村的新农村建设的选址,认真抓好批后管理。

2、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以经济发展项目化带动城镇化。城镇是县域经济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平安经济比较落后,自身财力有限,然而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我们应牢固树立项目发展观,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基本方针,以城镇化为着眼点,以规划为龙头,以区域开发为突破口,争取项目、整合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出发点推进城镇建设。实施南拓北进战略,通过建设*路、*路扩展城市框架。20*年,要认真实施好以下项目:投资*万元的新平大道西延道路、投资*万元的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一期工程、投资*万元的*三期道路扩建工程、投资*万元的*县城*路东侧绿地及明清建筑景观项目、投资*万元的石林园建设、投资*万元的*东湖建设、投资*万元的*大道西延道路,积极争取实施投资*万元*路(北段)道路与排水、投资2122.6万元的县城南环路道路与排水一期、投资*万元的*路道路与排水、投资1*4万元的*一桥建设等工程项目。要认真研究省地县上的投资政策导向,实行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组织精干力量,全力进行项目攻坚。积极争取省交通厅代建投资*万元的*三桥建设项目和投资570.5万元的*桥加宽改造工程。同时,要发挥项目建设的杠杆效应,撬动民间资本在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投资热潮,把做活民间投资作为*县今后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拓宽筹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方面,明年计划完成总投资*亿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3、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以增强服务功能支撑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推进城镇化要与科学管理城市结合起来,既要重规划建设,更要重科学管理。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在城市管理方面,要从根本上克服城镇化发展中“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强化依法管城的意识,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城镇管理制度,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要突出抓好“门前三包制度”的落实,加大对“三随六乱”的监管力度。要抓难点,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脏乱差的现象;我们要抓住“地县共建”这个大好机遇,继续做好“穿衣戴帽”、“拆墙透绿”、“庭院绿化”、“楼体亮化”等工作,规范临街广告牌匾的设置,进一步美化亮化城市。要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加强媒体宣传、违章处罚力度,逐步营造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

4、与市场化建设相结合,以市场化带动城镇化。城镇是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和载体,而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反过来会形成城镇的磁场效应,会使农村人口自觉地向城镇转移。若重“城”轻“市”,则城镇建设只会成为简单的造城运动,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已建成各类市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有规模、有档次、有品牌的专业交易市场,重点完善以牛羊为主的牲畜交易市场,同时积极修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建材、服装、蔬菜、瓜果、农产品市场;在重点集镇规划修建农产品、牲畜交易市场和综合性市场,在全县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从而活跃商贸流通,使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要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以市场化的机制运作城镇建设,逐步建立起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要把土地作为经营城镇的主要载体,采取政府高度垄断国有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市场运作的方法,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城镇原存量部分土地进行收购储备,以供应和调整城镇建设的用地需求,并且要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出让等各项制度,实行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和土地有偿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对新建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可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由个人或单位投资建设并管理,从而拓宽城镇建设融筹资渠道,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第6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供需缺口;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8日

一、金华市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5年12月末,金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890.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9.84亿元,同比增长3.41%。各项贷款余额为6,127.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3.81亿元,同比增长6.87%。全市企业贷款余额为3,733.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5.55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284.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77亿元。金华市(含辖属县市)小贷公司36家,注册资金92.1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53.73亿元,纳税5.03亿元。而上市公司仅21家。

金华市金融业增加值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单位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金融系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运用结构欠合理。信贷资源过多地流入房地产行业和证券市场,挤占实体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空间;二是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由于规模、财务等天生缺陷的限制,小微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能力有限。尽管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巨大融资需求仍得不到解决;三是贷款产出效益不断降低。有研究表明,金华市金融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在逐步提升。这说明贷款的产出效益下降,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减弱。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加快了产业的聚集,增加了居民的教育、购房等消费和伴随这些消费的信贷需求。目前,金华市城镇金融业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在城镇建设中发展缓慢。金华市城镇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小额信贷和惠农贷款,但这远不能满足城镇化过程中急剧增长的金融需求。

二、金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异质性金融需求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突破经济增长的桎梏,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建设新型城镇。而在此过程中,金融服务的支持必不可少。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金华市城镇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金融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产生的金融需求。现代农业意味着农业产业化,即公司制度在农业中推进。这将导致农业的公司经营风险的增加。加之农业本身的脆弱性特征,现代农业对巨额保险的需求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初始保险成本和风险过大,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不愿踏足这一领域。

二是新型居民住房和教育产生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建设必将改变传统农村居住和教育方式。传统农村的居住和教育比较节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较少。而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大家对新型居住和教育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三是产生的资本要素转换需求。随着我国的推进,村镇居民镇集体宅基土地、自建住房、小企业厂房等产权的厘清,城镇居民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业,产生的土地要素向资本要素转换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需求。

四是新型城镇的支付方式创新和理财需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异军突起。然而,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和网络建设的落后,加之城镇居民对互联网技术不甚熟悉,传统城镇的支付方式仍很落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建设,必然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知识能力,随之产生巨大的支付方式创新需求和理财规划需求。

三、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城镇建设政策建议

从金华市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供给状况来看,和新型城镇建设过程的金融需求相差甚远。巨大的供需缺口,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协作努力来满足消除,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以人为本,打造普惠金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普惠金融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大力建设城镇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新型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城镇居民共享现代经济改革的成果。

2、以市场主导,财政引导,拓展城镇企业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推动股权投资和融资。建立城镇企业互助基金,加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为一地区、一产业量身定制专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个性化城镇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放宽城镇金融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稳定民营经济的资本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借力互联网,推动智慧金融发展。智慧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紧密结合形成的新兴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然而互联性强、风险也很大。新型城镇建设必然要抓住网络互联技术,推进城镇建设和金融发展。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行业标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建设好金融大数据系统。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服务。

4、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特色城镇、特色产业。努力创新新型城镇化特色金融产品。各大金融机构,尤其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当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产业形势和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贷支持方案。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建立专项信贷计划。根据金华市各县各镇不同的产业环境和金融环境,实施差异化发展、打造产业的特色投融资平台。完善城镇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资本要素的顺畅流动。金融机构应在做好传统金融服务业务的同时,努力拓展资产配置、财务管理、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形式。

5、建设适应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模式。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协调发展,着力于社会信用环境优化,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抓紧土地、户籍、财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各方面协调发展。对于微观主体,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等,约束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则应该组织设立专职部门,调查研究获取新型城镇化各领域的最新金融创新信息,监控城镇金融发展状况,不断提升监管创新能力。针对城镇金融创新及潜在金融风险特征,采用功能监管模式对金融风险进行日常监控与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符永鑫,邢苏颖.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文献综述[J].商,2012.8.

第7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绿化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31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今天的生活与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局限于城镇化中的空间限制,所以在城镇化中的绿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绿化建设强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等,让绿化生态环境能够全面的改善现代人生活的居住环境,这是当代城镇绿化建设的根本。

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程度,既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反映其精神文明的总体程度,同时也反映我国总体的小康水平社会的进程。因此,城镇化的绿化建设工程的主体就是“植树造林、生态绿化”。经由我国推出的《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可以明确地了解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必须围绕着提高城镇化的整体绿化水平而展开。搞好绿化建设工程,既是完善我国的城镇化的总体进程,也是改善与构建全新的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活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的速度正在不断地加快,相适应的造林、植树、绿化的工程从某种角度上是缺乏很大的动力与机制约束。这样就会造成城镇化的农田、绿地等大幅度减少,整体的环境自净能力全面下降,城镇化内部原有资源被损害,其绿化的质量全面降低。这就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脚步,阻碍了城镇化绿化建设的积极性。

2 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的特点

2.1 规划标准高

从我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目标上看,其绿化面积与植被覆盖的情况具有较明显的转变。通过近10年的努力,基本上绿化建设现已达到9%以上,全民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所以不难看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绿化建设的要求标准及实施力度,都在逐步的提升,整体的规划标准的尺度,始终处于不断提高趋势。

2.2 绿化地带色彩鲜明

我国城镇中的绿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区域的划分。其整体的绿化地带的建设部分情况都会依据各自不同情况而设立。主要是以大的自然环境为主,辅助后期的添加、再规划、设计、实施等,将城镇中的道路、桥梁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全部融入到大的绿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去,建立色彩分明、独具风格的绿化地带。

2.3 绿化建设景观的全面性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始终具有其部分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与此同时,还融入了人文自然特色景观风貌。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始终会以整体的城市风貌加上自然景观的双重组合来完成绿化建设,让整体的绿化建设景观具有全面性、高覆盖性。其城市生活的特点与整体的风景区的风貌、景观等有机的相融合,全力打造完善的、富有观赏价值的城镇化的绿化建设特点。

2.4 绿化建设投资全面扩大

从2006年以来,我国为了快速加强城镇化绿色建设的进程,因此,在绿化建设中的投资不断的增加。通过购进、投资、扩展等,全面的将我国城镇化绿色建设的进程推向阶段。从绿化投资的50多万元,升级到1 700多万元,在经济投入上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整体的绿化建设具有多样性,强而有力的改善着当今人民的总体生活、居住水平、环境质量等。其城镇化的绿化建设进程也因此从曾经的“以草坪为主、乔灌花为辅”的模式,改变为“乔木为主、灌木花草为辅”的路子。这样,既可充分的发挥绿化生态的效益,还能够全面改善城市的小气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大量新环境、新风景、新空气、新鲜感。

3 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城镇化进程与实际的发展需求的冲突

针对于我国现展的城镇化进程来看,整体的城镇绿化建设起步还较晚于其他国家,整体的绿化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绿化的涉及范围并没有做到全面普及,只是从中国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开始向经济能力较弱的地区扩散。这样,经济较弱地区的绿化建设就明显的低于大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发展需求,让整个的城镇化绿色发展进程与实际的总发展模式、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冲突。

3.2 技术人才匮乏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的基础资源――人才,还是相对匮乏。目前,我国绿化建设队伍的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完整的专业知识、职业操守。只是单一的依靠个人经验、感觉等进行绿化建设。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脚步,遏制了其发展的动力。

3.3 绿化建设中的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在当代的绿化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绿化建设。我国的城镇化的生态建设还处在于初级阶段,在实施、监管上存在极大的缺陷。没有严谨、完善、健全的绿化建设管理方法、制度,这样生态建设主导的绿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生态绿化的建设。

4 城镇化进程中绿化发展建设的对策

4.1 广泛宣传提高对绿化建设的认识

通过让我国的人民群众进一步的了解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意义与目的,应扩大宣传力度,通过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改善生活环境、丰富绿化能够为他们带来的益处,让全民都参与到绿化建设中来,这样就能够在“质”上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绿化建设。

4.2 健全管理绿化建设的机构

通过完善、丰富城镇化进程中绿化建设的实施细则,让整体的管理力度、治理方式等能够引领绿化建设有效实施。落实好每一步的绿化建设,让责任、建设、结果等能够进行明确的责任承担。在管理力度上具有可监督性,从绿化建设的考核中,明确城镇化的进程。

4.3 注重聘用高品质的规划师

从绿化建设的源头抓起,通过提升绿化建设的整体人员队伍,让绿化建设的实施、品味都能够进一步的帮助我国城镇的发展。通过聘请具有园林设计、生态林业规划管理的高端规划师来完成绿化建设的规划工作,再通过聘请高素质、高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完善绿化建设中的高要求。根据各个城镇的不同点,进行规划管理,为每一个城镇的绿化建设都提供相应的指引,让其完善、丰富的设计通过自身城镇的特色反映出高品质的城镇绿化进程。

4.4 创新绿化建设机制监管力度

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管理,要通过开展全方位、高品质、高监管性的机制来完善其监管力度,以此确保绿化建设的质量与城镇化的总体绿色进程。通过强化绿色苗木、花卉等管理,坚持运用优良种苗进行绿化建设。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绿化建设管理;通过将绿化工程分包给高专业性、高素质的绿化团队所要实施的合同监管制度要不断的细化、完善。以此,为绿化建设寻找出良好的实施团队与实施方案。通过结合其管理制度,强化其监管力度,让高技能绿化建设人员能够对于整体的建设实施工程监督,确保其绿化的质量。

4.5 加强绿化建设成果的保护

通过进一步的结合城镇化的进程,加强整体绿化成果的管理与保护,保证其实际的效果与成活率、日后的监管等方面成效。全方位的提升绿化植被的成活率、保存率,让绿化的规模全面扩大。为此,应聘请专业的养护队伍来进行绿化建设的养护、监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高品质的绿化环境而不断努力。

5 结语

通过进一步地了解我国现代城镇化进程中绿化建设的现状,了解其固有的特点,对相应的绿化建设中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以克服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针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绿化建设与发展提供解析与对策参考,为未来我国的整体城镇化建设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发展能动性,帮助我国城镇的绿化建设全面扩展。

参考文献:

[1] 朱仕俊.朱锦忠.城镇绿化发展建设对策[J].华东森林管理,2010(8):16~17.

[2] 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马忠玲.生态城镇建设现状与对策[J].四川林业,2001(12):61~62.

第8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着力构建三级城镇体系,形成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近几年,丹阳市按照“新市区一新市镇―新社区”三级城镇体系结构,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构建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狠抓“新市区”建设,做大城市。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和标准来建设新市区,以“待遇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保障社会化、受益多元化”为基本方向,合理确定空间和功能布局,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丹阳开发区、练湖开发区的全部区域以及云阳镇、司徒镇、延陵镇的部分区域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圈内,因地制宜规划拆除城市红线范围内的村庄,建成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生态优美的新市区。2009年丹阳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3平方公里增加到20.5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从24.6万人增加到27.2万人。

狠抓“新市镇”建设,做美集镇。该市抢抓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试点市的机遇,优化区域土地布局,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新市镇。作为新市镇建设的试点镇,界牌镇经过几年努力,新建农民集中居住房40幢15万平方米,安置农户650户,一个水、电、气等全面配套,集居住、娱乐、休闲、购物、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小区已经建成,12幢5.6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封顶装修,三期工程也已开工。力争到2012年将全镇178个自然村、3900多户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到“界牌新村”,置换土地6500亩,建成总投资20亿元、占地1500亩、可容纳5万人的“新市镇”。同时,该市将试点镇扩大至云阳、皇塘、吕城、新桥、界牌、后巷等6镇,按照建设“十个一”的目标要求,把试点镇建设成为就业充分、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市镇。

狠抓“新社区”建设,做靓社区。该市根据各地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情况,按照功能区块清晰、人口集聚适度、服务半径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的要求,优先选择合并后的老集镇中心区和有文化古迹、历史底蕴、人口较多的中心村,积极开展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近年来,全市每年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点22个左右,投入10亿元,建成面积50多万平方米,惠及农民5000多户,初步形成了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村企共建型和项目带动型四种类型的“新社区”。其中新桥镇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拆迁一批”的思路,在集镇南北两边先确定群楼、金桥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进行重点建设,引导其他村庄逐步向两个居住点靠拢,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动、相互发展的功能布局,既保留了江南水乡优美的风景,又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文明,被誉为“新桥模式”在全省推广。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丹阳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来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该市将培育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紧抓不放,加快推进恒神碳纤维、巍华合金、呈飞精密合金、阿波罗太阳城、芬兰数字城、卡威消防车、鱼跃新x光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建设,迅速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同时,积极拉长传统优势主导产业链,重点推进视光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着力建设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2009年共培育实施新兴产业项目89个,新兴产业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力争用3--5年时间使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5%。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该市坚持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从2007年起就因地制宜确定了11个产业集中区,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新老企业入驻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并高起点打造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市工业集中度已达46%,部分镇工业集中度已达70%以上。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围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根据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结合“五大板块”,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逐步形成以沃得、宏运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农用机械生产基地;以天工、飞达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五金工具生产基地;以大亚木业、克诺双凤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的木业加工基地。眼镜产业力争摘得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眼镜之乡”称号,柴油机曲轴、金刚石锯片、光学元件、超薄铝箔等产品争创和保持全国的单打冠军,使眼镜之乡、皮鞋之乡、五金工具之乡、汽摩配件之乡和木业加工之乡真正成为丹阳的五张城市名片。

三、深入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打牢新型城镇化“地基”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当前破解城乡建设用地难题、实施“三新”工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多赢举措,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丹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今年又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丹阳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制定出台了《丹阳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工程项目区总面积13-3万亩,总投资105亿元。通过农民向新市镇、新社区集中居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并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储备足量的用地指标。同时强化用地管理,在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向新市区倾斜,努力解决新市区、新市镇的建设用地需求。

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

第9篇: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慢行城市 慢行交通

城镇化与慢行城市

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重点的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多以人口转移型为主,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其发展动力是工业化。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城乡差距被逐渐拉大。结构转换型是现在各个国家都重视的城市化模式,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城市和乡村的物质条件差距逐步缩小,通达性提高,乡村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虽然仍旧向城市转移,但速度已经放缓,有的已经开始就地城镇化,而且城市的人员和企业也向周边农村和乡镇转移,在此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优化,提高各自的城市性,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结构转换型模式也是目前我们国家倡导的城镇化模式。

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人口转移型还是结构转换型都涉及到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问题。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城市空间肌体的拓展是依托交通来完成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集中,城市交通的出行方式和系统构建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建设慢行城市,设立慢行交通系统势在必行,这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慢行城市指的是倡导慢行交通优先的城市。慢行交通是指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慢行城市的结构形式为通过慢行交通链接一系列慢行社区,最终结成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慢行城市旨在让人们能够体会文化、感受环境,享受着舒适、愉快而安全的高品质生活,让城市成为令人满意的居住、工作和访问的场所。

建设慢行城市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缓解拥堵,高效出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和规模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又使人员流动率和机动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快速的城市机动化与低水平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激增的人员出行量同落后的城市公交系统之间的矛盾,以及日益提高的生态环保要求和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城市交通拥堵、出行效率较低、空气污染严重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发展慢行交通,构建有机高效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是目前解决出行难、缓解大城市拥堵的有效方式。目前,发展慢行交通已经得到各大城市和地区的提倡。二是绿色环保,节能低碳。慢行交通以步行和非机动车方式出行,不用消耗汽油和柴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节约能源, 同时也不会产生废气、噪声。对城市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属于绿色出行。慢行交通的管理和建设成本也低于快速交通,节约社会资源。慢行交通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对建设低碳城市有着重要意义。三是慢节奏人性化。慢行交通使人们在出行过程中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和舒缓工作压力,满足人们对慢生活的需求。慢不是速度意义上的慢,而是要回归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境界。

城镇化进程中慢行城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慢行城市,设立慢行交通体系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存在着较大的挑战。慢行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城市容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的继续扩展很大比例表现在新区的建设上,而城市新区的建设用地条件制约因素较少,可以较理想的实现规划设计意图,较好地进行慢行交通和慢行社区的建设。城市建设属于百年大计,规划建设有很强的惯性,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再进行调整难度非常大。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在规划阶段就采用的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和的机动交通优先模式,在城市出现机动交通拥堵后,想要重新进行慢行交通建设就非常困难,因而在城镇化过程中,慢行交通体系的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建设机遇, 要在规划建设的初期紧抓城市空间拓展的机会,统筹考虑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从规划设计、空间布局、道路划分、场所设置等方面先行考虑慢行交通、慢行社区的要求。

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慢行城市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是慢行交通系统缺乏独立性、系统性。城市慢行道路系统应由城市干路、城市支路、独立设置的专用路和居住区内的道路等组成完整的交通网络,以便形成连续交通。但是在前期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交通压力剧增,各大城市一味发展城市机动交通,增加车道,扩展道宽,优先发展机动交通,把慢行交通当作一个附属系统来设计,没能形成全城通达的独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对于慢行道的改造也多局限在老城区、商业中心区和城市景观带等局部地段,很少设置独立的专用路,各个慢行道路之间缺乏衔接,住宅区内的道路也大多不向社会开放而采用封闭式管理,因此目前城市的慢行交通网络主要由城市干路和支路构成,依附于机动车交通的特征明显。这种机非混合的交通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的交叉口的冲突点非常多,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加这种矛盾会越来越严重。

二是慢行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衔接不完善。慢行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辅助系统,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无缝衔接,才能更好发挥机非组合系统的优势,提高出行效率。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慢行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衔接不完善。

三是慢行交通设施待完善,慢行出行质量差。首先,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等人行过街设施数量少,通行舒适度差。由于用地、造价、街道景观等因素,很多城市都存在过街人行通道数量不足,间距太远,体力消耗大,自行车通过困难,天桥上安全和舒适性差的情况,明显不能满足市民使用要求,市民使用意愿不高。其次,自行车停放点少,缺乏专门的过街设施。中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目前国内城市、乡镇的主要出行工具,相对于自行车的高保有量和出行率,停放自行车专用场地却很少。专门的自行车过街设施几乎没有。再次,道宽被机动车道挤占严重。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大,机动车道越来越拥挤,为了解决车行交通出现的拥堵,管理者往往采用挤占原有非机动车道扩展机动车道的做法,大量的上班族自行车被挤压、限制在很窄的道路上,严重损害了出行公平原则。最后,不完善标识等服务设施。城市道路标识过多地体现了对机动车的指引,而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标识,如道路中的人行横道、过街地道、过街天桥的位置标识等却非常少,这些都影响了慢行交通的畅通;另外,多数人行道缺乏必要的服务性设施配置,指路标识、垃圾箱、休息椅、地图的设置很少,缺少人性化考虑,在交通枢纽和换乘区域,由于换乘设施的不完善,也会使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无法顺利进行。

慢行城市的建设思路

建立独立的慢行交通网络,满足全城的可达性。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城市空间向周边扩展形成新的市区,在新市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时,根据“以人为本,安全平等”的原则,把慢行交通系统作为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与机动车交通系统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子系统来设计,给予慢行交通系统以足够的城市空间,而不是作为机动车交通系统的一个附属结构。根据城市的性质和空间特色,慢行交通系统的设立可以依托居住区、商业中心区、城市景观绿化带、城市滨水绿化带等来设立。以慢行出行的发生点(如住宅区)为核心,形成城市慢行社区;以慢行出行的吸引点(如工作地、学校、商业中心区等)为核心营造城市慢行街区;以公共交通枢纽站为核心,形成慢行通道。各个功能区都通过慢行交通道路来连通,形成一个独立的全城可通达的慢行网络。慢行交通系统既可以设立独立的道路,也可以与机动车道并行设立,但必须做好与机动车道的安全隔离,尽可能多的保证慢行出行的舒适、安全和便捷。市民在独立慢行道上与最近机动车道的距离,控制在步行适宜距离范围内,即500米左右。

做好非机动交通与机动交通间的衔接换乘,引导居民采用慢行接驳公交的方式出行。据研究,有效的城市交通是集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步行一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做好慢行交通和机动交通的换乘衔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的关系,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交通体系高效运作的保证。根据人的舒适步行距离,公共交通的站点与出行发生点(如居住区)或出行吸引点(如商业中心,娱乐健身场所等)的距离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0米以内。自行车交通是城市慢行交通的主要方式,公共交通的重要辅助者,为实现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站点附近优先设置自行车存放场地,机动车停车场可以较远一些,引导居民采用慢行接驳公交的方式出行,提倡和促进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

营造慢行街区,建立和谐、人性化的慢行空间。在城市新区内沿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布置购物、健身、娱乐餐饮中心,营造慢行街区。街区内城市建设以步行为尺度,街道间的间距、道路宽度、距离附近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倡导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并减少长距离出行,提高慢行交通的出行率,在此区域内慢行交通优先,控制小汽车在慢行区域内的行驶车速, 禁鸣喇叭,道路交叉口设立明显的提醒标志,实现稳静化,建立和谐、人性化的慢行空间。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服务设施。慢行车道和机动车道发生交叉时,过街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行人优先的原则。机动车通过地下通道和高架桥要比行人靠体力移动容易的多,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新区的交通扩展要力求优先保证慢行交通的平面交通形式,把平行出行的空间让给行人,而机动车则可以通过上桥或入地来通过交叉地段。人行过街设施完善休息椅、地图、指路标识、遮蔽风雨棚盖等设置,在交通枢纽和换乘区域,合理建设非机动车停放场地,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转换,同时做好换乘的指导标牌和休息服务设施的建设。一些城市尝试在城市内建立自行车租用网络,在出行的发生地和吸引点设立自行车租用网点,租借和归还在任意一处网点都可以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出行,整合了资源,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举措。

慢行交通系统合理布局,突出城市空间的序列和层次。慢行交通系统的合理布局可以把城市绿地、滨水地区、城市广场链接起来,城市的空间有了收放变化和丰富的视觉景观,突出城市空间的序列和层次,使市民在出行过程中能达到心情放松、健身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体会到轻松、愉悦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情趣。

综上,在城镇化过程中建设慢行城市,设立慢行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扩容后出现的交通出行难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对交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城市交通实际情况为基础,与城市整体规划协调考虑,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慢行城市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严红.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转型[J].城市问题,2013(1)

2.云美萍等.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城市交通,2009(2)

3.丁海茹.传承自然生态之美 创造慢行城市生活[J].现代城市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