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去年的树课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去年的树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去年的树课文

第1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册《狗的第一节课》续编:《狗的第二节课》

“你们都来了吗?”狗问,“是的!”学生们快乐地回答,“嗯,我们今天上语文课。”狗清了清嗓子,又说道,“我们现在去树林!”一个孩子站起来问:“老师,语文课去树林干什么?”“在树林里观察,然后发表你们的感想,回来后写作文。”孩子们一窝蜂地拥出了教室,来到树林里。

狗带着孩子们,在小路上,狗对孩子们说:“我们来玩游戏吧,我抓你们,如果我快抓着你了,你就说你这次的心情,或者描述小树林的景色,但不能重复,行吗?”“行”,孩子们爽快地回答。游戏开始了,狗直奔学生们,快抓住了,这个小姑娘马上说:“树绿绿的,风儿沙沙地吹着树,太美了!”狗点了点头,又去抓别的小朋友了,“哎呀,我感觉我要飞起来啦”另一个小男孩边伸开双臂边说......他们玩呀玩呀,说了不知道多少描写树林的优美句子,狗满意地笑了笑,对他们说:“玩得开心吗?”“开心!”孩子们兴奋地大喊,狗把他们领回了教室,把作文本发给了孩子们,“好!我们刚才去了树林,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现在,大家就用‘小树林’这个标题为题目,四年级的四百字,三年级的三百字,一年级的一百字,不过,不管写多长多短,我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写好!”

“沙沙沙”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经响起了久违的写字声,不一会儿,一阵阵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我写完了!”“老师,我也写完了!”“老师,我写完了!”……“好!”狗应声,然后,他一个一个的收了上来,狗看了之后很快乐,因为他们写得好又写得长,一年级的都二百字以上,三年级的都是四百字以上,四年级的都写了六百字!过了一会儿,狗琢磨着,在树林里练习了语句,回到学校写了作文,这对一天中的语文课已经足够了,今天没有什么好教的了,“好了,今天就上到这里吧!下课!”学生们都跑出教室回家了。

只有狗一个人在教室里,为明天的美术课做着准备……

第2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将立德树人教育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结合起来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老师不能脱离课本去教学,课本中的课文选择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脱离了课本,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首先,立德树人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先成人,再成才”,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今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重要。其次,立德树人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一直在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是老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见,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非常之大。老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其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构建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的培养对学生非常重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老师要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构建阅读情景,如有趣的故事、巧妙的问题、精彩的比赛、运用信息技术等等,都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直接将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如此一来,老师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好的阅读情景,为学生后面的情感体验打下了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的缺陷就是学生很难得到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老师总是提前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地去回答问题。但是,“读”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能深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是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精读重点段落,深度理解课文感情,最后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学生在实践中能把握“读”的精髓,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向学生提问: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争先恐后地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回答。之后,老师让学生在通读一次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万年牢”都出现在了哪些地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读了几遍课文,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引导学生做阅读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引导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看来,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3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一、 迁移表达莫贪深,应循序渐进

小学语文分成三个学段,各学段之间是有区分度,是呈螺旋上升态势的。在平常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教师们缺乏学段表达能力的形成要求,中低段有高段化的趋势,这无异于“揠苗助长”。贪深的迁移表达,一来会泯灭学生学习表达的兴趣火苗;二来会让大部分学生在一些“精英分子的独舞”中默默地当“听客”而丧失自信;三来会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大混乱”训练中,丧失序列。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迁移表达时,一定要按照学生学习的客观学情与能力发展特点,追求循序渐进的教学效益。一般而言,低年级的表达迁移,还是以词语的积累运用与句子的模仿创造为主项目;中年级的表达迁移可以以句群、段落的模仿、改造与化用为主攻方向;高年级的表达迁移则以段落与篇章的赏析、移用为宜。当然,中高年级也不排除必要的词句表达的迁移,只是在要求难度上要高于低段。还以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学习第二组的“词语盘点”时,“读读写写”中有“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三个四字词语;“读读记记”中有“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六个四字词语。作为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训练项目,当课文学完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前三个词语概括《蟋蟀的住宅》的主要内容;用后六个四字词语概括《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立足在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上,巧妙地利用课文内容,降低了训练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缀词成段”的能力训练,可谓好处多多。若教师要求学生单纯利用这三个与六个四字词语写属于自己的语段的话,对于中下层面的学生而言,显然就是高要求了。

二、 迁移表达莫贪长,应“采精撷华”

表达训练,应该追求“短平快”。笔者的观点是,迁移表达可以分课内外“两手抓”——课内练笔宜随堂进行;课外练笔宜延续课内练笔内容,可以作“升级版”处理,形成“一大一小”两块迁移表达训练项目。迁移表达不能以长短论成效,而应以“神似”为准绳。应采撷精华,灵巧地化用语文表达形式,这才是迁移表达孜孜以求的目标。

笔者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第11课《去年的树》,第一课时紧扣文本脉络梳理,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感悟进行教学,为了体会鸟儿对树的情谊,笔者抓住了文中的四处“飞”作文章,要求学生在“向南方飞去”“向山谷里飞去”“向村子飞去”“就飞走了”的“飞”字前,联系上下文,填写适当的四字词语,并说出填写该词语的理由。交流之后,又围绕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与“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二处,想象鸟儿当时的内心活动,并用文字记述下来。

第4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摘 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对算法的深入理解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设计开发了《avl树算法的动态演示》课件,以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算法。本文通过对这种交互式动态演示的设计实现过程的详细描述,着重讨论了avl树动态演示的算法实现。 关键字 avl树;动态演示;java applet 1 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而对于算法的深入理解则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本文讨论的avl树算法的动态演示除了考虑怎样实现在网上传输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将抽象的算法形象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加透彻的理解算法的来龙去脉。 现成的教学课件大多数是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工具开发的,它们具有开发简单、界面友好等优点,但由于占用存储空间很大,不适合在网上传输。而用java语言编写的小应用程序(java applet) 不仅可以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还可以嵌入web页中,在网上传输,从而实现真正的网络课件。 2 设计与实现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或height-balanced tree)又称avl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一棵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且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为了研究平衡二叉树的特点,我们假设二叉排序树总是由于插入或删除结点才“失去平衡”的,现在我们只需研究在一个平衡二叉树中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如果这种变化引起二叉排序树“不平衡”,怎样进行调整,使其成为平衡二叉树。 由上述分析,我们只要对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和删除算法做一些修改,即可实现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 在设计该算法的动态演示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定理: 定理:在平衡树上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后,可能会导致二叉排序树不平衡,通过计算结点的平衡因子,如果判断出二叉排序树已经失去平衡,此时,总能找到这样一个惟一的结点a,它满足: (1)它是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的根结点。 (2)将以它为根的子树调整平衡后,整棵树即是平衡树。 3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算法的实现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假设由于在二叉排序树上插入结点而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的根结点指针为a(即a是离插入结点最近,且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1的祖先结点),则失去平衡后进行调整的规律可归纳为四种情况:①ll型平衡旋转;②rr型平衡旋转;③lr型平衡旋转;④rl型平衡旋转。 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二叉排序树的插入算法,为了得到平衡二叉树的插入算法,我们可以在这个算法的基础上做以下三点修改: (1)判别插入结点之后是否产生不平衡。 (2)找到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 (3)判别旋转类型并作相应处理。 部分代码如下: if(((labelledpoint) (node)).value<((labelledpoint) (a)).value) { d=1; b=a.left; } else { d=-1; b=a.right; } if((a.bf>1)||(a.bf<-1)) balanced=false; if (balanced==false) { if((d==1)&(b.bf==1)) //ll型平衡旋转 { rotate(super.snapshot, b); } else if((d==1)&(b.bf==-1)) //lr型平衡旋转 { rotate(super.snapshot, b.left); rotate(super.snapshot, b); } a) else if((d==-1)&(b.bf==-1)) //rr型平衡旋转 { rotate(super.snapshot, b); } else if((d==-1)&(b.bf==1)) //rl型平衡旋转 { rotate(super.snapshot, b.left); rotate(super.snapshot, b); } } …

4 平衡二叉树的删除算法的实现 平衡二叉树的删除主要是如何找到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的根结点a,我们设计了如下算法: (1)通过周游计算各结点的平衡因子。 (2)从根结点开始按如下方法扫描。 部分代码如下: if (balanced==false) { super.panel.caption("删除结点导致二叉排序树不平衡,准备进行调整."); briefpause(); super.panel.caption("先判断平衡旋转类型."); briefpause(); if(a.bf==2) { d=1; b=a.left; } else if (a.bf==-2) { d=-1; b=a.right; } if((d==1)&(b.bf!=-1)) //ll型平衡旋转 { super.panel.caption("ll型平衡旋转"); rotate(super.snapshot, b); } else if((d==1)&(b.bf==-1)) //lr型平衡旋转 { super.panel.caption("lr型平衡旋转"); rotate(super.snapshot, b.right); briefpause(); rotate(super.snapshot, a.left); } else if((d==-1)&(b.bf!=1)) //rr型平衡旋转 { super.panel.caption("rr型平衡旋转"); rotate(super.snapshot, b); } else if((d==-1)&(b.bf==1)) //rl型平衡旋转 { super.panel.caption("rl型平衡旋转"); rotate(super.snapshot, b.left); briefpause(); rotate(super.snapshot, a.right); } } } 5 平衡二叉树的查找算法的实现 由于平衡二叉树的查找操作不会使其“失去平衡”,故其查找算法与二叉排序树的查找算法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许卓群 张乃孝 杨冬青 唐世渭 数据结构 1987年 [2]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 1992年 [3] 印?F 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000年 [4] david m.geary java 2图形设计(卷ⅰ awt) 2000年 [5] david m.geary java 2图形设计(卷ⅱ swing) 2000年 [6] clayton walnum 看实例学java 1997年 [7] d.m.吉瑞 a.l.麦克莱伦 java图形设计 1997年

第5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突破句子关卡,要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才能正确理解课文。要理解句子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在教学中,我运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一、配合演示动作,帮助理解句子

个别句子中带有连续动作,不容易理解,教师一般采用一边读句子一边通过做动作演示,来辅助理解句子意思。在读时,教师只要让学生们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表情表演出来,再现课文情境。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一节,教师可先以悲愤的语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悲壮动人的情景,再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还要通过表演“砸、带着、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的动作,引导学生从壮士的群体形象中体会豪迈的气慨,激发壮烈的情怀,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学生凭借多种感官,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感悟情感,产生共鸣。又如教学《舍身炸暗堡》一课,教师以刚劲有力的手势,坚毅的表情,再现托起炸药包时视死如归的视觉形象,让学生从感知中品味催人泪下的英雄壮举,激发慷慨的情怀,形成与英雄心灵相通,与课文感情相融的心境,油然升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二、结合教材安排,强化单项训练

语文新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理解句意的方法,也分别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在具体的单元、课文中进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前后衔接,有的放矢地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三、四年级主要是通过读句子说说、联系上下文说说、学习提问题、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先回答问题再说说、学习比喻句、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结构等方法来理解句子。那么,这些学法的指导一定要落在实处。尽管有的方法平时也一直在用,但学到了就应该重点地加以训练,一步步加以规范。如学习比喻句的方法。在一、二、三年级的课文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句,学生一般都能判断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也知道用了比喻句文章写得好。

四年级上学期的《荔枝》一课中第一次出现了要求学生学习比喻句。教师出示这一比喻句:“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一片浓绿中挂着无数红艳艳的果子,好似迸跳的火星儿,又像一颗颗红宝石。”首先,学生判断出这是一句比喻句。然后,要求说出“句中把无数红艳艳的果子比作什么?”最后,说说“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学习比喻句就按这三步来说――这是一句比喻句;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于是,教师让学生从这篇课文中,从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大量的比喻句,就按这三步进行大面积的强化训练,做到人人会说,人人会理解比喻句。在以后学到比喻句或课外阅读中读到比喻句时再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说说,去理解。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的安排上也注意了这一点。就如学习比喻句,四年级的要求是这样的,到了五年级,那就要在现在学的基础上加深,要求学生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所以,教师应该知道每一个阶段的要求,掌握好尺度。

三、鼓励积累运用,进行综合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 ”之所以要教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各种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会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鼓励学生积累各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我就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多种方法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

如四年级《蝴蝶王国》中的一句:“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树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把谷底的绿草和野花全遮盖了,真像仙女从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学生们根据课后要求,通过理解句中划横线和浪线的词语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是说蝴蝶多而美。接着,我就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其它方法来理解。这一下可热闹了。有的用学习比喻句的方法,有的抓关键词来说,有的通过想象来理解,还有的做动作来说,思路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习任务在一种轻松、踊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当然,还可以把综合练习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已学过的知识作一次回顾与总结,从而“温故而知新”。

学生知道了,理解句子的方法是很多的,一个句子有时有几种方法可以去理解,就看你方法运用得活不活,效果好不好。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换一种去试试,有时就得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

四、鼓励积累运用,帮助理解句子

第6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环保教育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学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一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授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出音乐,边在黑板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二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一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一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第三至第九段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五花八门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四、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第7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对校长有很多定义,我也想定义校长,这是刘慧及其文章《向着美丽出发》所给我的启发。我的定义是:校长不应只是一般的实践者,而应是杰出的实践家;校长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一定要是深刻的思想者。这一定义不是很周全,也没有形成严谨的定义话语,但我以为它揭示了校长的核心要义,而且充满着发展的张力。试想,如果,他只是个实践者,那校长就与教师无甚区别了(当然,教师也应成为实践家);如果要求他是思想家,那于校长无疑要求过高了,以致无法实现。实践家与思想者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从实践者到实践家,是因为有了思想的串联,更有了思想的支撑和思想的内涵,实践者就会走向实践家。思想者、实践家应当成为校长的核心要义和典型特征。

刘慧做过教师,当过大队辅导员,后来担任了幼儿园园长。这一经历的意义,不仅是在多种岗位所获得的锻炼与体验,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实践磨砺了她的思想,丰富并提升了她的思考内涵。多元的思考在实践中不断趋近、聚焦,从形而下逐步走向形而上,从工具理性逐步走向价值理性,进而形而下和形而上相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进行了一次思想者与实践家的对接,也许这可称为一种“思想游戏”。当然,这永远是个过程,关键是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更要自觉地迈开步伐,去经历这一过程。刘慧回到张家港实验小学,她有意识地经历着这一过程,着力的是:思考、实践,对学校发展做深入的归纳、概括、提炼,在顶层设计上进展相当明显。实事求是地说,刘慧和她的团队这种“思想游戏”是成功的,而且态势很好。我想所有校长是不是都应该记住:思想者、实践家;抑或记住:实践家、思想者。

二、刘慧和她的团队对美丽有深度的认识和开发,“美丽学校”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思考之后,刘慧和她的团队,把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凝练在办“美的学校”上,并且对于美丽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开发。

建设美丽学校是张家港市教育局提出的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境界。美丽学校的提出,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对时尚的追逐,不是空洞的一句口号,也绝非是止于外表的简单描述。美丽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但是,在不少时候,不少场合,美丽被浅表化,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认识美丽,浅表化的结果,“美丽”的品位被降低了;美丽被滥用了,有少数人不管内涵如何,真实性如何,出于某种交往的需要,一律以“美丽”冠之,滥用的结果,是“美丽”的贬值;美丽也被误用了,不以为丑反以为美的现象并不鲜见,误用的结果,是“美丽”价值观的丧失。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当勇敢回复美丽的原本意义和其真正面貌。正因为此,“最美医生”“最美司机”“最美消防队员”“最美村官”……才逐渐成为对人、对事最简洁,然而是最本真、最高的评价,当然,美丽也应成为对一个地区,以至对一个国家的最高期待和不懈追求。同样,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改革根本导向和根本任务的今天,我们应当倡导“最美学校”“最美校长”“最美教师”。用刘慧的理解来说,“美是教育的本质”。

从日常经验和知识出发,我们可以对什么是美丽作出不少解读,而且不无道理。不过,真正深入认识美丽、理解美丽是非常不易的。英国著名的人文学者培根曾专门论述过美。他在“论美”中开篇就说:“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1]”培根从道德意义上去定义美,把美定义为善,是“至善”;美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同时,所谓美貌是在“气度”和“仪态”上,于是,“美”与“美貌”有了区分。培根说:“美貌如夏日鲜果易腐难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荡,并给年长者几分难堪,但笔者的开篇所言仍然不假:若美貌依附于善者,便会使之光彩夺目,还要使恶行无地自容。[2]”香港凤凰卫视董事会会长刘长乐也有类似的观点;思想永远比漂亮的脸蛋更重要。但,我以为还要补充一句:思想可以让人美丽起来。

说到“气度”“仪态”,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哲学家帕斯卡尔确认了优雅与美丽的标准:“优雅和美丽都有一定的标准,就在于我们的本性(无论它实际的情况是强是弱)与使我们愉悦的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之中。[3]”优雅,抑或美丽源自本性,一定是自然的,本色的,绝不容许矫情、作秀;又是让我们大家快乐、喜欢的,绝对排斥苦恼、烦忧。正是在这两者所组成的特定关系中,显现了美丽。不禁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俄罗斯文豪说:“第一要真诚,其次是善良,最后还要我们永不相忘。”陀氏对美丽作了最好的注脚。

刘慧对美丽的看法呢?当然认同以上的看法,同时她又有自己的标准。她认为美丽是一种精神,这种美丽精神成为美丽学校的灵魂,正是这美丽精神的灵魂让美丽学校一次又一次地站立。这是一种独特的概括。精神,源自文化,源自信仰,表现为坚定、善良、真诚,还有优雅。于是,刘慧和她的团队,从文化建设入手,塑造学校精神,培养教师的气质,养育内心的崇高,让精神永远站立——这是刘慧对美丽的深度认知和开发。

三、刘慧和她的团队办“创意小学”,去“实验梦想”,用美丽精神引领学校去占领发展制高点

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在哪里?在学校精神。学校精神又落脚在哪里?在校训。校训又要落实在何处?……诸如此类的“连环式”问题,一定常常盘旋在刘慧的脑海中。“盘旋”的结果带来了对制高点的想象与向往。

恩格斯在论述人与动物最初的关系“是不自由”的时候说:“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因而,所谓美,是在文化引领下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张家港实小的发展正是一次又一次文化上的进步,推动学校走向美的境界,站到了发展制高点上。刘慧的以下这段概括十分重要:“从百年文化源头‘端勤毅’出发,我们提出了‘让学校成为美好的童年记忆’的核心理念,明确了‘创意小学,实验梦想’的办学定位,涵养育化‘优·雅’教师、‘智·趣’学子,努力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大教师、大课堂、大学校。”一幅文化地图呈现在我们面前,从中长出一个精神坐标来。大概这就称之为刘慧和她团队的顶层设计,是美丽学校的顶层设计。

小学教育是全面打基础的教育,但是打什么基础,怎么打基础,尤其什么是基础,一直是模糊的,甚至是片面的。张家港实小,刘慧他们坚定地认为,小学教育的所有基础都应指向创新人才的培养,准确地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正因为此,他们把实验小学的实验任务定在“实验梦想”上。“实验梦想”似乎难以理解,其实“实验梦想”,不仅鼓励孩子们有梦想,而且要指导他们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这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浪漫的感性与深刻的理性相结合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有创意,要有创新精神的闪烁,要有智慧灵性的生长。所谓创意,所谓创新,首先是对先贤的肯定,“以贤为范”,其次是对自我的超越。张家港实小文化史上的“范贤”与“半肯”的文化基因催生着学校教育的创新,让学校走向创意。这样的学校生活一定能成为儿童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很长时间以来,不少实验小学发展定位与愿景总是脱离不了“一流”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是停留在学校发展的表面,是以所谓影响度、美誉度来作标尺的,而没有深入到学校真正的内涵与使命上去。“创意小学、实验梦想”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路。若此,学校才是真正美丽的。

四、刘慧和她的团队着意建设让学校生活成为童年记忆的“成长树”课程,让课程与学校的核心精神、理念自然契合起来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载体,课程的理念、结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气质、文化品位和学生的素质结构、水平。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理所当然包括学校课程设计。当下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存在着规范性不够,逻辑层次、内部关系不清晰,与学校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相脱离的一些问题。如何让学校课程从顶层设计开始就规范起来,如何让课程居于核心地位,体现学校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如何让学校课程自身关系内洽起来,是刘慧和她的团队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反复研究、论证之后,张家港实小提出了建设“成长树”课程的设想。

成长树,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隐喻,具有象征的意义,深蕴着学校的价值理念。其一,成长树意味着课程是一个整体。从根系开始,枝枝叶叶是一个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不可分离,更不可分割。课程犹如树,这就防止了课程的碎片化现象。其二,成长树意味着课程具有生长性。课程促使儿童向上生长,向着阳光,向着蓝天,沐浴雨露,经受风暴,永远向上。成长树的生长性防止了当下课程的随意性、盲目性现象。其三,成长树课程的生长永远是一个过程。课程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在动态、开放中,与周围环境协调相处,营造了绿色的课程生态。成长树课程的过程性、生态性防止了当下课程静止、封闭以至僵化的现象。成长树是美丽的,成长树课程仪态万方、勃勃生机,当然是美丽的。

成长树课程的灵魂是什么?刘慧和她的团队认为是游戏精神。刘慧在担任幼儿园园长时就研究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刘慧关注了两本书,一本是荷兰被公认为上个世纪40年代最伟大的文化学代表人物胡伊青加所著的《人:游戏者》,另一本是美国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的新著《游戏改变世界》。胡伊青加认为,“在接受游戏的时候,你就接受了心灵”,“只有当心灵的激流冲破了宇宙的绝对控制的时候,游戏才成为可能,才成为可思议的、可理解的东西”。胡伊青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不约而同,麦戈尼格尔提出了游戏所形成的“心流”问题。所谓心流,是“玩家将在能力极限下达到一种投入状态,体会到高度紧张并快乐着的感觉”。他有一个惊人的结论:“造成玩家们拯救世界的心愿”,因为游戏中存在一个“革命系统”[6]。刘慧的阅读,关注到了深刻的游戏精神,以游戏精神作为成长树课程的灵魂,就是将儿童作为具有创造精神的游戏者,通过课程,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世界,改变未来。这样的立意不仅很新,而且相当深刻。

从校本课程的规划来看,张家港实小从四个维度来开发:道德素养维度——修身三省;人文修养维度——经典四品;艺术、审美素养维度——百花五艺;儿童成长纵向维度——成长六季。他们将其称之为“矩阵”。不说“三”“四”“五”“六”数字的组合,不说具体的内容,也不说课程维度的名称,只说他们将校本课程建设的意立在素养上,这就跳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认识和模式,用素养提升来统领,这是很可贵的。成长树课程,说到底是素养生长的课程。成长树课程是儿童自己的课程。其实,每一个儿童就是一棵树,他们生长着,伸展着,茁壮着,幸福着。这是校园里多么神圣、多么美丽的情景啊!

刘慧在文章的最后,说到了美丽与风格的问题。我认为倒不一定去说风格,和美丽更紧密的是风骨,与其说美丽是风格,不如说美丽是一种风骨。风骨是我国美学史上一个重要概念,其共同点是:文章的内容、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端正得体的观点。我想,风骨应当是美丽最深沉的精神内核。向美丽出发,永远去塑造风骨,永远让精神站立。刘慧是这么认识的,又是这么去践行的。

参考文献:

[1][2]培根.培根随笔[M].曹明伦译.台北:台湾商周出版社,2006:211-212.

[3]帕斯卡尔.帕斯卡尔的思想哲学[M].刘烨编译.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18.

[4]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6.

[5]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3-4.

第8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郑毅华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学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一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授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出音乐,边在黑板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二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一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一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第三至第九段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五花八门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 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四、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第9篇:去年的树课文范文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样化 文艺评论 随笔 二次解读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第三单元系文艺评论和随笔专题,共选入三篇课文――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三篇课文均为名家所撰写,深入浅出,娓娓而谈,言及文艺鉴赏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单元导读》)。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教师普遍反映这个单元的课文“难教”,因所涉及的原理虽浅易,背后的鉴赏却曲折幽微,而中学生对古诗文又普遍积蓄很浅,难以按照《单元导读》的要求,“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并与课文内容相互印证,甚至教师自己都难以将之吃透再迁移给学生。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又并不直接体现,据我所知,很多教师都将之匆忙带过,甚至整个单元放弃不教。对于这样好的文本来说,非常可惜。

如果改变思路,删繁就简,每课挑选一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则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难题,并且达到单元教学的目的,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增进对文艺鉴赏基本原理的认知。

如何删繁就简?以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为例,本课涉及的鉴赏原理,虽以“炼字”为总纲,其实包括了感彩、繁与简、情与境、“直指”与“能指”(字面意义与联想、想象意义)、创新等问题,如果一一展开,占用课时太多,效果也未必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其余部分以教师讲解为主,挑选出“推敲”这一部分来让学生进行精细解读。原因是:1.“推敲”的故事流传甚广,富有趣味,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2.“推”“敲”孰为佳,历来是一段“公案”,朱光潜此文隐然欲韩愈成说,然而其说法也并非定论,有继续“推敲”的余地。

《说木叶》对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援引甚多,已经远超一般的中学生诗文阅读的范畴。对所征引的诗句进行详细解说,费时甚多而效果欠佳,亦可以放在课外由学生自行解决。重点可放在“木叶”一词的源流,引导学生查找辞书,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去印证林庚的解读恰当与否。

《说中国诗》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涉及中外诗歌的源头发展、中国史诗缺失和抒情诗的高度发达、中外诗歌意境的异同等。比前两篇尤为深奥,因此课堂只截取“何处是”的“公式”展开。盖因本单元在《滕王阁序》之后,学生对《滕王阁诗》印象还深,容易共鸣,并可借此将古典诗歌中普遍运用的今昔对比手法进行梳理,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

二、“一次解读”与“二次解读”

以文艺评论和随笔作为多样化解读的对象,意味着学生要进行两次解读。“一次解读”,是对文艺评论和随笔的课文所鉴赏的对象加以解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二次解读”,则是对鉴赏课文本身的解读。如果跳过“一次解读”,直接进行“二次解读”,对鉴赏课文很容易产生无条件认同,也就意味着直接用原鉴赏者的观点取代了自己的认知,如此,“多样化”就无从体现了。所以学生的活动应从“一次解读”开始。

“一次解读”的难点在于前面反复提到的,中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是很浅陋的,教师需要进行恰当引导,既不干扰学生感性认知和自身观点的形成,又不能让解读产生过大偏差。

“二次解读”的难点在于,课本即“权威”,当学生自己的解读与专家的观点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有理有据地提出质疑,既能独立思考,又不至于钻牛角尖。这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

三、“推”与“敲”之争

以《咬文嚼字》为例。

预习准备:

阅读课后“知识链接”――阮阅编撰的《诗话总龟》中关于贾岛与韩愈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而后粗读《咬文嚼字》相关段落。给学生作出提示:朱光潜先生的解读固然细腻非常,妙趣横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盖一首诗,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摘取片段,未必能够把握诗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话”的一个通病,重视炼字、炼句而少放入全篇去考察。还有一点,所谓知人论诗,要准确解读一首诗,往往还需要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里其实也是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本的学习做准备)。无论是《诗话总龟》还是《咬文嚼字》,限于体例,都把这忽略了。要求学生找到整首诗,并检索作者的生平,作为课前预习。

课堂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照要求完成了记录全诗和约略了解作者生平的工作。据《贾岛诗笺注》,此诗题为《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李凝其人,于史料无载,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系贾岛的朋友。据题目,本诗应为诗人为李凝的居所题写。

从诗的内容来看,首联云“少邻并”“野径”“荒园”,可见居处之幽僻。颔联月夜乘月色而来,颈联是行路的写照,末联则言惜别又订后约,足见是拜访朋友无疑。

而诗中的“僧”应该指谁呢?联系贾岛生平,他早年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从诗歌的口吻来说,此“僧”恰是诗人自己。

以上这些推论,都是在教师讲解诗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的。由此对照《咬文嚼字》相应段落: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随着诗歌所描写的场所和诗人主人公身份的确认,这段分析,就显得不太牢靠了。

接下来,教师先肯定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炼字其实是与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关,与意境相关。韩愈支持“敲”字,但未陈述理由。朱光潜先生的潜台词,更支持“推”字。而后将学生分组,支持“敲”的分一组,支持“推”的分一组,要求两组学生参照朱光潜先生的意见,给自己的主张提供支持。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学生的反应相当有意思,甚至超出了教师的预期。首先,支持“敲”的学生认为,“推”的声音不见得比“敲”小,考虑到古代的门都是木门,推门时门轴的“吱呀”声也许比敲门时的剥啄声还大呢。因为这一条既无法证明,又无法证伪,和诗歌的意境关系不太大,后来被“存而不论”,视为疑案搁置了。

紧跟着支持“敲”的一组认为,朱光潜先生说的有道理,贾岛是去拜访朋友,那么还是“敲”显得有礼貌,而径直“推”开就鲁莽了。但支持“推”的一组则反驳,这要看朋友的亲疏程度而定。如果从全诗来看,贾岛和李凝似乎是密友。因为可以在夜里乘兴拜访,不等离开又迫不及待订下后约,可见二人关系亲密,非泛泛之交,如此一来,“推”岂不是显得更随性、更自然?

教师引导他们继续往意境上去想一想。支持“推”的一组仍然赞同朱光潜先生说的话,“推”更安静,更合乎整首诗的氛围。“敲”组在经过一两分钟沉寂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她认为“敲”的那一点声响,确实打破了岑寂,但不会“平添搅扰”,反而显得周围更安静了。

在对这名学生的回答加以赞赏之后,教师及时对此作出总结:在古典诗歌里,“以静衬静”和“以声衬静”的手法同时存在,后者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显示为一种更高级的技巧。

通过课堂的讨论,“推”“敲”到底哪一字更佳,并没有得出定论,也不必得出定论,但学生不仅完整欣赏了贾岛的一首诗,更显然对炼字的内涵留下了深刻印象。炼字不仅仅在炼“字”,而是在炼思想感情,寻找最合乎“诗境”的表达,即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前面提到的“一次解读”和“二次解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四、《说木叶》指瑕

和《咬文嚼字》相比,《说木叶》留下的思考题,能够完成的学生就少之又少。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唯有少部分爱好古典文学且好学深思的学生,能够寻找到答案。

预习准备: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提示学生:《说木叶》这篇课文,虽然鉴赏精微,旁征博引,但作者的论证,包含着一个很大的、根本性的漏洞。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妨自行阅读,查找漏洞在哪里。在高一年级学习必修一课本后附加的《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时,已经讲解了关于汉字“六书”的基本知识。结合“六书”的知识,借助辞书,想想“木”的字形字义。

课堂活动:

本次课堂活动很难形成真正的讨论。因为只有几名学生能够指明,“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木叶”起初并不含有“秋叶”“黄叶”“枯叶”的意思。

教师详细加以解释:

在甲骨文中,“木”是一个象形字,像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板书绘图),就是今天我们头脑中的“树”的形象。《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而“树”是形声字,从木,声,本义是指栽树――“植,立也。”注意,它的本意是动词。引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加以说明:“树之以桑。”“树”也可作名词用,表示的是“木”的总名。

林庚先生也承认木即是树,木叶即树叶,但他认为古人不喜“树叶”而用“木叶”,是“木”的表现力更强的缘故。其实“树”从“木”中而出,渐渐地两个词可以并用和互换。在现代汉语“树”完全代替“木”成为高大植物的最通用名称之前,古人不会像我们对“木”与“树”的本义产生混淆。林庚先生说: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木”一词指向“落叶”,实系误读。“木”就是一棵树,有树冠,有树根,有树干。如果说今天的读者看到“木”联想到木头木料木板的粗糙质地和暗哑色泽,那是大有可能,但若说屈原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就很离奇了。

事实上,“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中,“秋气”是通过“下”而非“木”传达出来的。洪兴祖补注《楚辞》解此句云:“言秋风疾,则草木摇,湘水波,而树叶落矣。”他就很明白地说“树叶”。当然以洞庭一带的物候,会“下”的是秋天的黄叶,这又是不言而喻的。屈原开了头,后代也就多用以写秋景,落木千山,木叶稀,木叶飞,木叶脱,木叶凋等等。杜甫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是如此。

教师提问学生,林庚先生引用了很多诗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要证明,“木叶”虽可以指枯黄的树叶,却并非必然指枯黄的树叶,要怎么办呢?

有学生提出,可以去查找含有“木叶”一词的诗文,看看是否有描写其他季节树叶的例证存在。

教师对此加以肯定。告诉学生,网上已经建立了很多古籍数据库,做这项工作比前人容易多了。给学生做演示,在“全唐诗检索”中,以“木叶”为关键词输入,可以得到不少结果。其中曹唐的《小游仙诗》:“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马戴《山中寄姚合员外》:“朝与城阙别,暮同麋鹿归。鸟鸣松观静,人过石桥稀。木叶摇山翠,泉痕入涧扉。敢招仙署客,暂此拂朝衣。”这两处的“木叶”就并非黄叶,足可见唐代人对“木叶”的概念仍是很清楚的。

这堂课能够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的学生是极少数。这种尝试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大胆对权威提出质疑的精神,同时学习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来辅助学习。

五、“何处是”的今昔对比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中如是说: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人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预习准备:

教师提示学生,钱钟书先生所谓的“何处是”,在古典诗文中常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尤其在咏史与怀人的诗作中普遍运用。并要求学生去查找和搜集此类诗作。

课堂活动:

学生提供查找的诗词,教师再加以补充,显示这类诗作的数量极大,已经成为一种典范的模式。

师生共同查找的诗词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崔护《题都城南庄》、赵嘏《江楼感旧》、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李白《苏台览古》、杜牧《金谷园》、包佶《再过金陵》、韦庄《台城》、欧阳炯《江城子》、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谢克家《忆君王》等。

通过对以上诗作的解读,可以发现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这一公式的奥妙,简单说来,就是“物是人非”。公式一端往往是永恒不变或者历久常新的自然万物――日月、山川、花树等,另一端是短暂易逝、动荡变幻的人事――生命、青春、美貌、爱情、旧日的欢乐、王朝的繁华鼎盛……一端是“无情”之造化,一端是“有情”之人。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昔与今的对比、盛与衰的对比、乐与哀的对比……触发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怀古伤今的苍凉感慨。

由这一堂课,学生不但理解了钱钟书先生《谈中国诗》婉转多姿的表达,并且掌握了一把解读诗歌的新钥匙。

六、结语

文学评论和随笔内容虽然艰深,看起来只能由教师主导讲习,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教参,亦步亦趋。实际上如果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以脱离教参的束缚,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之作为一种多样化解读的文本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