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此地一为别范文

此地一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此地一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2、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别离》

3、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公亭》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卜算子》

5、眼看帆远去,心逐江水流。——《江夏行》

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

7、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送李端》

8、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别卢秦卿》

9、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送别》

第2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这日子终于来了,终于,我最好的朋友,也不得不和我分开了。心中有泪却流不出,只能缓缓滑回心里,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只能送上一个复杂的眼神。

青翠地山峦横在城郭之北,我对你的思念却仿佛还不止这些,山的雄壮,我全然不顾。围绕着东城的流水,波光粼粼,你是否也像这流水,有朝一日仍会返回呢?此地此刻一别,您就像那孤蓬一般,远行万里了。蓝天上,雪白的云浮起,飘忽不定。您游子的的心,是否也像这浮云一样呢?也许,只有缓缓降下的落日,才能理解我对你依依不舍的故人之情了。终于,你真的要走了,挥了挥手,我们从此告别。您骑的那匹离群马萧萧长鸣,似乎也久久不忍离去。

落日,将你的身影拖得好长,好长。树叶沙沙的响着,夕阳下的那副剪影,逐渐的变小了,一点一点,终于,消失了。这不能阻止我对你的思念,于是,在纸上,倾泻而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3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最开始的开始,我用的是这一句,怀着懵懂的心情,解颐的进入校园。

在最后的最后,我亦是用这一句,守着明净的心思,明媚的走出校园。

趁岁月静好,在乍暖还寒时候,接春煮一壶新茶,在茶水中荡漾着你欢欣的笑颜时,一口饮下,唇齿含香,等到阴雨天,墨染青天且聚还散时,再细细回味茶香醇厚,又是另一番滋味。

在老人的岁月里寻一把古琴,掸一掸尘土,双腿盘坐,古琴摆于膝上,古琴流转,带着沉厚的心思,寻一个知音,可与磐石称好友,可将花草做莫逆。寻一支如来座下的青莲尊师友,指点迷津。

笑那禅院前的蛛儿几时悟透人在悲欢离合中成长,在悲欢离合中坚强。

于是在蝉鸟虫鸣之时,柳树还青色浓重,就那样的相遇了一堂师生,匆匆三年,与谁起了口角,与谁袒露心事。

宴席散,相见三年是有缘,三年又离是无分。我的悲悲喜喜,浸泡在三年的课堂里,我尝试捞出,可是终无果,又想多年之后,无意掀起初中的生活,又该多欣喜。于是我选择小心地存封这段记忆,待他日还席。

一群女孩子嘻嘻笑着,在去操场来往的楼梯间,建立着最真挚纯真的友情。

阿艺,你笑的很美,笑的弧度足够卷进三千桃花,脸颊两朵粉云,面若桃花,你美,在于你的真挚·纯洁·归于大自然不染尘埃的笑声最迷人。

我不是你,不懂你,我不是你,但我是我是自已。我能感受到你手心的温度,你紧张时微皱的双眉,微嗔时的脸颊微红,五圈时内心的坚毅。

我时常在想,久别重逢时,你笑嫣如花·皓腕卷轻纱款步走来我内心的欣喜,也会担心当我故意在公告栏停步时,你是否会从门框外探出头说“你不走啊”。我能感觉,我在笑,我的内心在大笑。无法抑制的喜悦。

阿艺

第4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我和妻子忍不住跟着哼唱。

小女儿突然问道:“为什么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呢?”

“因为月亮那么皎洁、光明、温柔、浪漫、长久、无边……所以才说月亮代表我的心。”我说。

她又说:“为什么不说是太阳代表我的心,或者白云代表我的心,或者海洋代表我的心,或者或者,小草代表我的心呢?”

才小学二年级,说起话来像大人,哥哥常常招架不住。

我说:“好吧!那就说小草代表我的心,小草有什么优点,可以代表我的心呢?”

“小草嘛!很翠绿呀!永远不凋谢。”

“还有,小草很多啊!遍满整个世界。”

“小草很柔软,可以躺着看星星。”

“有小草的地方,就有可爱的动物……”

小妹妹说了许多小草的优点。

我说:“对呀!不只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只要心里有爱,小花、小草、蝴蝶、蜜蜂、白云、彩虹、河流、大石……都可以代表我的心。”

“我就是那么说嘛,小草一定可以代表我的心!”

夜深人静,小妹妹睡着以后,我看着她清秀的脸庞,想到这世界的一切无非是心的呈现,有着美的向往,就会创造美丽的花园。正如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写的《青鸟》,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幸福的青鸟,那是因为心里有一只青鸟,在寻找生命的旅伴。

灵魂遇见了美丽,像是青鸟邂逅,比翼飞过幸福的田园。

小孩子的心那么单纯洁净,才能感受到一株小草里也有着广大的宇宙。

静静的小草,确实是无所不能的。

与爱人别离时的青草“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不管走到天涯多远,憾恨总像青草,一直跟随着我。

想念心爱的人,看见的青草“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思念父母的时候,看见了小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一样渺小的心,如何报答像太阳一样广大的父母的恩情呢?

小草也象征了深刻的友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草甚至也看尽了人间的繁华与兴谢,“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再繁华的人生都会化为尘土,如同流水无情地流去,只有小草在春天时依然青翠,江边的细雨中,江草齐齐地仰头张看,六朝的帝国像梦境一样,只有野鸟空茫的啼声相伴。

一株草,一点露,一株草,一片心,小草也能代表我的心。

看着女儿的小脸,我想我还要学习,像泉水一样清澈,像小草一样谦卑,这样,才能和孩子一起去寻找传说中的青鸟。

如果你心中充满爱,

你可以不说:“神在我心中。”

第5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是的,那些人儿都已经不在了,都随着童年的梦越飘越远,但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份长远的期盼,我期盼着与他们相见,重回以前的快乐生活,可这份期盼却似乎没有尽头,我只能远远地透过窗口,望着外面,希望能重见他们的身影,希望重温快乐的时光。

又是一年的开头-----春天,记忆深处那欢声笑语徘徊在我的耳畔。那时我们还很小呢,不满十岁,常常在碧绿的草坪上跑着、跳着,哼唱着轻快的歌儿,踩着轻快的节拍。一个伙伴将美丽的野花与碧绿的小草纺织成的戒指戴在我的手上,另一个伙伴笑嘻嘻地从树上滑下,给我戴上用柳条编成的帽子,大家都照顾我呢。阳光越发强烈,他们拉着我,躲在了凉爽的下,靠着大树坚实的背膀,拍着手,唱着歌谣,歌声传得很远、很远,快乐也飘荡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在我们童年的世界中,飘荡在我们美丽的梦中,飘荡在我遥远怀念的记忆中,飘荡在我的那份似乎没有尽头的期盼中。

长大后,我们便分开了,就如李白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那时我们一个个泪眼婆娑,但却还装着高兴,要着离别的礼物。最后还不忘说一句:“一定要等着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再在这美丽的地方,玩着我们的老游戏,大家一起快乐。”说到这儿,我们都哭了。

第6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2、《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5、《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刘禹锡: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2、《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第7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诗歌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在表达效果上又有其长短优劣。

我们先来读一读李白的《送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小巧玲珑的送别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把眼前的自然景物信手拈来作比喻,直言送别之情深于桃花潭水,用语自然朴素,明白如话。

这种抒情方法叫做直接抒情,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也是直写挥手告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不管是情深如水,还是二情依依,都是直抒胸臆,即直写人物的内心感受,直接写“情”如何如何,所以叫直接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的好处是:作者意到笔随,表达自然;读者见字知情,观文见义,一目了然。但直接抒情的方法也有它的弊端:由于它把“情”一言道破,使读者一眼见底,“诗味”到此也就嘎然而止,显得枯燥板滞。

与直接抒情的方法相对的,自然就是间接抒情,它又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托物言情”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把感情表达得含蓄而又深刻。我们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诗的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友人的去处,三、四两句是在巧妙地抒发对朋友恋恋不舍的感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心情,也并没有写到“情”“意”“感”“想”等字眼,而只是写了帆影依依远去,江水无语东流的意境。这样,就给人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镜头,时间和空间都有了可感性。读者从中依稀看到,诗人在送别朋友之后,还长久地伫立江边凝神怅望的形象,使读者自然感触到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惜别之情。它妙就妙在:虽未言“情”,情在其中。

再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斑马鸣。

本诗的首联,写了送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颔联设想别后天涯孤旅的苦楚;颈联以天边浮云比喻漂泊,以山头落日形容惜别,已见其手法的高妙。但更妙之点却在尾联:“挥手从兹去,萧萧斑马鸣”。看,诗人不从正面描写挥手告别以后人的心理、人的表情,而是把笔锋一转,写了送别者的马在为友人的离别而萧萧哀鸣。马识友人,可见朋友相聚之日久;马为无感情的动物,尚为惜别而悲哀,那么作为有情之物的人,其情如何呢?是其情依依,还是其情凄凄?诗句到此,读者正急待诗人下叙,诗人却故意突然收笔。这就做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见《六一诗话》),把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留给读者去推想,去体会。

再如〈〈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由于崔夫人的蛮横干涉,张生被迫离别崔莺莺赴京应试,莺莺带着“泪眼愁眉”到十里长亭去送别张生,正值暮秋天气: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些景物描写中带着多么凄清的情调!蓝天空旷,衬托出人物的寂寞孤独;黄花满地,衬托出人的心绪纷乱;西风紧急,衬托出人的心情悲凉;望大雁群群南飞,更使人愁思难收!在为离别而痛苦了一夜的莺莺眼里,草木也在为她抽泣、落泪,甚至认为,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定是被自己那淋漓的血泪所浸染。这些无知的自然景物竟含有多么鲜明的感彩!使人读了感到心胸郁结,柔肠九折,悲泪欲下。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景物的烘托渲染,是不可能产生这种动人的艺术效果的。

如果把直接抒情的手法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加以比较,分析,琢磨,就可以发现,寓情于景的抒情方法表达情味更浓,诗味更加醇厚。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寓情于景的方法考虑到了鉴赏者的需要。它不是让读者见字就见“情”,而是让读者由字见景,由景入情,在意识上经过了“显像”过程,所以更容易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天地,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从中得到审美的艺术享受,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也就更好地发挥了文学作品的感染作用。

第二,寓情于景的方法能诱发读者的积极思维活动。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样,把“依依”之情、“凄凄”之情直接塞给读者,诉诸人们的理性认识,而是通过生活画面,唤起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读者主动地进行想象与联想,从而获得更多的感受。这种感受又补充和丰富了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因而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第8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一、借物写人,借物之行为含蓄表达人的感情

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尾联“挥手自兹去”,“挥手”是分离的动作,内心感觉怎样,诗人没有直说,而是通过“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来表现。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借马的行为表现人的无限深情。又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写诗人搬家时辞别最心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伸出无数条多情的手臂牵扯诗人的衣襟,不让诗人离去。黄莺跟诗人也是老相识了,在别离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这里采用拟人手法,用“系”“啼”两个动作,写物的痴情,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怀有如此深情——像宋人周邦彦的“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客,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以柳条写离情,一脉相承。

二、借物之无情、有情,衬人之无情、有情

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经过六国豪奢已经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默默退去。面对这荒凉景象,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又多情地从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已残破的古城。这里就用有情的明月反衬无情的人事,使人倍感心酸。又如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的是吴、东晋、宋、齐、粱、陈。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也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称,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经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朝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面对六朝遗迹,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鸣叫,只有不管人间兴亡的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这里用柳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用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再如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的最后两句,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于是因泪而问花,但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殊令人纳闷。花儿不但不语,反而像故意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对她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呢?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情感的写法,更能够深化人物感情。正所谓“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

三、“以物情写人情”的另一种表现是托物言志

即诗人不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例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前两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种“闲淡”的情致,而后两句平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春风吹起,洁白的花瓣飘洒在春水之上,就像飘飞的白雪,仍保有纯洁的芳魂,它宁愿这样,也不愿被来往的人迹车辆碾作污浊的尘土。“纵被”“绝胜”两词语气坚决肯定,表面写杏花风姿绰约,超凡脱俗,实际是写诗人自己,诗人曾推行过新法,晚年退居江宁,虽看似淡泊无为,实保持高尚情操。

四、比喻手法是常见的“以物情写人情”的重要手法

我们熟知的李商隐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的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来写情人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的柔情和坚贞不变的信念。首先,李商隐运用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他把自己比作春蚕,说那些无穷无尽的蚕丝,就是自己心里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情,蚕丝无尽,这相思也就无尽。除非春蚕僵死,这相思之情才算完结。其次,诗人拿蜡烛的自我煎熬来比喻自己心情的焦灼苦闷。“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仿佛看见诗人通宵达旦都在愁绪的煎熬中,眼看着桌子上的蜡烛一点一点地减少,乃至化成了灰烬。他注视着那些残脂一滴一滴的向下滴,多么像离人的眼泪啊!他想到这一回同情人分手,以后的生活该是多么难过,自己的眼泪便也像蜡烛的残脂一样,不自觉地流下来。于是诗人想的更加深沉:自己的身世难道不就像这一支残烛,只有到它化成灰烬之后,才可以宣称眼泪已经流干了吗!这里,诗人借春蚕的蚕丝无尽、蜡烛的泪滴成灰来极写自己对情人的绵绵思恋,真是让人柔肠寸断,百感交集。

第9篇:此地一为别范文

这两部“现象级”的文艺片在票房表现上耐人寻味:散文诗风格的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虽然有大导演何平和演技派明星王志文、张译以及漂亮新人王佳佳压阵,依然迎来了极低排片率的冷遇,票房也就徘徊在每天几十万元的水平上;而高举“贾樟柯九年后重返大银幕”旗号的《山河故人》排片率和票房业绩虽然稍好于前者,也就是每天几百万的水平。相比较电影的品质,同期的国产烂片都能拿到每天数千万级别的票房,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心寒和绝望。

有些电影像酣畅、刺激的“烈酒”,如《烈日灼心》,如《白日焰火》,如《暗杀》;也有些电影像香郁、回甘的“清茶”,如《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如《山河故人》,如《1980年代的爱情》;可惜这个时代,卖得最热火朝天的却恰恰是这两种之外的那些最没有营养、最廉价、最容易生产、最低技术门槛的“碳酸饮料”,比如诸多虚假浮华的伪电影和恶俗搞笑的烂电影。

以“碳酸饮料”为代表的各种糖水儿卖得最好不足为奇,但是在饮品领域,消费者至少还承认“烈酒”和“清茶”是比“碳酸饮料”更有价值、有营养、有品位的产品,只不过消费者的普遍适用性略逊一筹而已。而到了中国电影市场,最不正常的是以销售额(票房)论英雄,仿佛卖得最多的就最有价值。那么套用到饮品的比喻中,可口可乐岂不就成了比茅台和龙井更有价值的无上妙品了?

糖水的味道是即时的,也是易逝的,烈酒和清茶则是需要慢慢品味且那滋味历久难忘。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是一部关于情感“历久难忘”的电影,看了也确实令人历久难忘。张译饰演的姜和与王佳佳饰演的艾伶代表着千千万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向北京漂一代新青年。套用一句老话儿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来了!

北京屋檐下,逼仄的空间压抑着他们物理上的生活条件,但压抑不住他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乃至“挠墙”的欲望。然而北京终究不是他们的全部世界,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他们的山河故人,还有他们的精神家园。欢乐时,他们会带着爱去那里徜徉;悲伤时,他们也会到那里去寻求慰藉并渴望回到被爱的每一天。那里有父亲与女儿间宿命的矛盾,也有他们最终要敞开的胸怀。岁月沧桑,人生无常,看王志文饰演的父亲艾中华那落寞的身影和无声的叹息,看艾伶当街起舞那对哀伤记忆的浪漫化表达,不难读出《回到被爱的每一天》诗意的乡愁感慨。这是在现代化道路上高速奔跑的当代中国最经典的现象之一:边缘地区的青年人向中心城市聚拢,而他们的心,始终游走在二者之间漂泊不定,彰显着大时代的文化矛盾。

导演电影《山河故人》,贾樟柯同样过了一把“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的瘾。更巧的是男主角张晋生同样是由风头正健的张译饰演,全片着力最重的依然是贾樟柯铁打的女主角赵涛。只不过这一次“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所“回到”的时间跨度更大,26年的世事沉浮,不仅让影片《山河故人》的篇幅更长,也让情感的积蓄更厚重、发酵更浓烈。影片的女主人公一生没有离开导演贾樟柯的故乡――山西小城汾阳,却寄寓着以贾樟柯为代表的所有离乡者的回忆与梦想。

最有共鸣与感触的是《山河故人》里那句“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我也曾对孩子说过:“时间是一趟每个人都看不到起点和终点的列车,随时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不经意间,孩子就会上车来到父母身边,孩子也不知道父母何时会松开自己的手下车离去。同样,爱人、朋友甚至敌人都会随时上车、随时下车,所以要珍惜有缘人,也不要对每一个注定只能陪你某一段路的人抱有过分的执念。”

这也就是李白所说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山河故人》中的张晋生追涛儿的时候不可谓不专情、不用心,结果也没能陪伴终老。即使涛儿当初选择了梁子,谁又说得准会不会有别的悲欢离合。如果说《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中有女儿对父亲的怨恨与不理解,那么《山河故人》中母亲与儿子的隔阂同样触目惊心。而说到底,这些悲剧的产生都是因为命运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不知道随时会把谁和谁带到了一起,也不知道那一刻就注定分离。《山河故人》选择了叶倩文的《珍重》作为贯穿全片的主旋律,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别有用心吧!

值得称道的还有《山河故人》别出心裁的时间轴选择:从2014年回望1999年,从2025年回望2014年。谁说怀旧只属于此时此刻之前,从通常属于科幻电影的未来同样可以回望今天乃至昨天,这是一种高明的手法。2025年并不遥远,所以贾樟柯为电影设置的生活场景虽然高于现在却也不用像科幻电影那样超前。这个时间跨度下,情感依然是可以重拾的,长大到青春期的孩子,还可以为“山河故人”心驰神往、怅然若失。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