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气象服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第1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出版 期刊传播 特色栏目与专业 《气象与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7-03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栏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湘潭大学学报》的《思想研究》,《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春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庚子·辛丑日记》《郭天锡日记》《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年第2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气象事业”、“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法律》《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80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阅江学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5]潘占伟.编辑在图书出版中的学术意识[J].出版科学,2013(2):27

第2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十一五”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十一五”期间。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位于东南部。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第3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践行“八荣八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局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知识考试。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三等奖,“预测天下风雨大气候、创造家庭廉政小气候”廉政短信作品入选中国气象局《清风细雨气象新――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优秀作品集》(我省仅3件)。

以树形象、重服务、创业绩为重点,分三个小组开展“树形象、创一流”竞赛、考核活动,巩固提高良好精神面貌,引导职工规范各类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效率,提升文明单位形象,推进气象事业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20*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1月4日省委书记到*视察工作,我局提前5天准确预报天气,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表扬。提前4天准确预报3月11日强寒潮过程,有效减少农业损失。五一前夕提前13天全程滚动提供一周气象服务,保障南北湖旅游节、八运会等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农户的欢迎。准确预测今年1台风“珍珠”,及时启动县级台风应急预案,做好服务。全年共发《气象信息内参》80余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信息90次;印发《*气象》和《农业气象》56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80期。

三、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致力构筑*防灾减灾体系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的要求,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入新农村建设,致力构筑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将全县各镇、村“农民信箱”联络员,村支部书记、村长以及社区主任300多人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使灾害性天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基层,帮助基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另外在部分建材行业安装了电子气象显示屏,显现科技效益。

同时加强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接待5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气象台,县实验小学还专程送上“关注气象与生活,关爱儿童与未来”的锦旗。3月23日和妇联联合到百步镇举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专题多媒体讲座;举行县青联农林科技组、文教体卫组青联委员共商新气象活动,5月11日参加县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另外通过在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设立首个“气象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气象科技送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活动,有力的推动全民防灾减灾教育。7月25日,何锋局长又为在盐海训部队官兵作了一堂海洋气候、水文潮汐、海洋战略等知识的多媒体讲座,获得好评。

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研和业务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县等效雷达预警系统初步建立,并在汛前投入使用,有效的预警了6月10日飑线及22日的雷雨大风过程。加强自动站、中尺度站及业务网络的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并创新的在海塘强风站安上了全省中尺度站首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天气监测,提升服务能力。

抓紧实施绿色台站建设,搭建防灾减灾平台。气象观测站征地6.7亩,8月23日开工建设,即将于12月底按时启用。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原地扩建气象防灾减灾楼项目论证会、10月份召开用地协调会,减免有关规费,给予全力关心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11月初防灾减灾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年初对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换上卡通主持人。气象网站功能进行了大升级,新增了气象节目视频、台风专栏、防灾应急手册等,点击率突破33万。

科研上,《*核电应急的气象技术研究》作为县科技局20*年度第一批计划科研项目立项。同时该项目也被嘉兴市局择优立项。《*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获市局审核通过,《*沿海海面风力预报研究》即将验收。论文《*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地形雾的分析和预报》分别被全省业务技术交流会全文和摘要刊登。加强了气象业务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严格执行月质量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测报的业务技能。气象预报质量稳中有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得到完善,并由政府发文列入县专项预案。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管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和程序,加快了审批速度,办事窗口多次被评为月度“五星窗口”。针对性的做好防雷收费新标准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和施放升空气球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3月初联合安监、公安、建设局发文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加强办公管理、宣传和档案工作。坚持公共、开放的气象宣传原则,创新手段,极大提升了*气象的整体形象。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配备先进设备。海塘强风站安装“全球眼”,还吸引了县委报道组的眼球,并刊登在南湖晚报及6月20日*日报上(二版大副图片新闻)。

同时局注重加强*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获得门户网站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档案上抓好记录档案清点清查工作,确保资料安全。

第4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动态管理,船岸通信

 

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将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北斗卫星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我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论文写作,船岸通信。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1995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工作卫星先后发射成功。

2003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2003年5月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备份星)发射成功。论文写作,船岸通信。

3.“北斗一号”卫星组网方式

“北斗一号”系统是一种新型、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4.北斗卫星覆盖范围

“北斗一号”系统服务区: 东经70度~东经145度;北纬5度~北纬55度, 覆盖我国沿海和周边海域。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船舶动态管理及船-船、船-岸通信方面的应用

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实现:(1) 船舶动态回报,回报频率5次/分钟。 (2) 船-船短报文通信。安装了北斗终端的船舶可以实现相互的短报文通信。论文写作,船岸通信。 (3) 船-岸短报文通信。陆地用户可以利用普通手机与船载北斗终端进行相互的短报文通信。论文写作,船岸通信。

使用船众网(manyships.com)实现船舶动态管理和船-岸短报文通信管理,具体是: (1)船队动态监控。在电子海图、气象传真图、地图或卫星遥感图上显示船队所有船舶通过船载北斗终端或AIS回报的位置和动态信息。(2)船舶查询:通过输入船名、呼号、IMO 编号或MMSI, 可以查找某条船舶的实时动态,并将它及其附近的船只信息叠加显示在电子海图上。(3)船舶跟踪。用户设定一条船舶,系统将自动跟踪这条船舶,一直将它显示在电子海图上,并显示它的尾迹。(4)船舶历史位置或轨迹查询。可以查询过去某一时刻某条船舶的位置和状态,也可以查询某段时间内某条船舶的航行轨迹。 (5)船舶动态订阅。可根据用户订阅,将船舶的抵达和离开事件或船舶的位置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 彩) 信发送给用户。 (6)北斗短信功能。包括给北斗船站群发或选发短信、短信发送失败提示、已发或已收短信保存等。论文写作,船岸通信。(7)地标查询功能。输入一个地理名称,可直接在电子海图上定位该地标。(8)手机登陆。利用手机登陆船众网,也可对船队进行监控。

系统可为用户提供一种方便的船舶动态信息获取手段,将一改传统的被动等待船舶动态信息(船位报)的处境,全面主动地掌握航行船舶的动态, 并据此科学地组织有关业务操作(如调整靠泊计划)或核准有关信息(如海事过程与责任判析)。因此,本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船舶动态监控的效率和便利性,促进船岸之间以及公司内部信息交换,提升船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本项目可显著提高航运有关物流作业的连接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与AIS监控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拓展船舶动态监控的地理范围,可完全覆盖东海救助局的救助范围。与Inmarsat通信方式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费用更为低廉。论文写作,船岸通信。利用北斗船载终端,可实现救助船之间的全天候短信通信。无论用户所处何地,只要能上网或能用手机,即可对船队进行监控和通信。

6.发展前景与展望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1年前后建成。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定位精度提高到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克服“北斗一号”系统存在的缺点,同时具备通信功能,其为目前船舶导航和通信设备的一个有力的补充,相比海事卫星的通信成本大大降低。随着航运界的快速发展,各船公司对船舶动态管理的需求的增强,船舶监控和船舶便捷通信必然成为船舶管理的必须途径,因此该系统在船舶管理和通信方面也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我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2010年,第35卷(第3期)

[2]我国的北斗卫量导航系统.《时事资料手册》2010年第4期

[3]船众网--WEB船舶动态监控与查询系统.manyships.com.

第5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从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依据,通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的对比分析,探讨在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注意的事项。

农村公共产品(countryside public goods),概括起来涉及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防灾减灾、气象、公共科技资源与服务、病虫害防治,社区服务等诸多内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作为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靠近长三角,2005年末全省人口总数达6515.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47.0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农村工产品产的需求供给状况,课题组在安徽省355个行政村,由400民本科生进行实地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4份。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内容、机制的比较等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共设计了26个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反映在农村公共产品的已存供给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安徽省农民的基本特点

(一)农民的基本信息

被访者所在村平均人口3169人,平均耕地面积3500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被调查者总人数364人,家庭平均人口4.6人,平均劳动力2.7人,占人口数的58.70%,其中平均外出打工者1.1人,占人口数的23.91%。其中男性占81.40%,女性占18.60%,被访者的平均年龄为44.7岁,其中村干占14.59%。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69%;小学文化者,占18.70%;初中文化占44.72%;高中文化者占21.1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57%。

(二)农民的经济现状

对目前家庭收入,45.38%的人满意,54.62%的人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无论是农业收入还是外出务工的工资都较低,难以应付庞大的开销,尤其是医疗、教育费用难以承受。

二、安徽省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和供给现状和对比分析

(一)农村公路变通设施的需求与供给对比

农村基础道路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位于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第1位。在361份有效回答中,有108位农户强烈要求要建设当地的基础道路建设,原因是道路关系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信息交换的主要枢纽,当地农民非常迫切的需要搞好农村基础道路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与外界建立其比较快速完善的流通体制,这需要农村公共等基础设施的强力支持。而目前的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供给显然不能满足发展农产品的流通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不利。

(二)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关于农田水利设施,仅次于农民对于农村基础道路建设需求,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2位。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78位农户要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农业的增收稳收,同时保障农村和国民经济的稳定。

根据调查,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数量有限,面子工程多,实用工程少。比较实用的,大多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的安全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水利设施对于保障粮食的安全更是不言而喻。而目前的基础水利设施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技术服务和培训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技术服务上,有41位农户非常需要加强技术服务的培训,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3位。农民自身强烈的感受到由于技术的缺乏,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在安徽省农村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调整老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落后的农民种植方式、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技术服务和培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技术服务和培训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供给,由于其无形性,最容易被供给公共产品的地方政府所忽视。这对农业的结构调整,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市场经济是极其不利的。

(四)农村医疗保障需求和供给

据调查,在安徽省农村,农村公共医疗供给水平低,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接近60%的农民在生病时会选择小病自己扛、实在扛不住才上医院。调查中获悉,近1/3的地区没有自己的医务室,医务室规模不大,能治疗的疾病有限,且因为医疗费用、道路状况和医疗技术等原因,对于大多数农民看病仍然是个很艰难的问题。

超过50%的农民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由于农村的医疗保障仍处于初级的阶段,不是全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启动,全国已有21%的县(市、区)顺利推进,参保农民超过2亿人。但是由于筹资机制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该保障制度受益面窄,补助标准过低,使得广大的农民无法受益。

(五)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安徽省农村近2/3的地区还没有普及学前教育,而这些本村没有幼儿园的村庄也不会把年龄幼小的孩童送到外村的幼儿园就读。相对较严重的学前教育缺失,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情况虽较好,但仍不尽人意,近两成的小学生要到外村上学。

2007年后安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免学杂费,会让学费问题更一步得到缓解,但教育乱收费在农村仍然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有学识的人才,以适应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仅需要在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添置学校基础设备,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努力,完善的教学环境和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在农村建立起来。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农村公共产品总量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其中中央政府的投入决定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总体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国家财政农业支出1978年为150.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3年为11754.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1%。若剔除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近些年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李琴和熊启泉(2004)根据2001年有关资料进行的研究也表明,在全部农业投入中农村救济费只占3.3%,科学技术3项费用只占0.7%。基础教育作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更是显然的事实。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主体的错位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效率

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上,仍然以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领导集体决策为主,没有考虑群众个人需要,主观性地“自上而下”,没有真正做到“自下而上”,没有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需求意愿,给予农民需求表达权,协调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从而引发公共产品的供给错位,缺乏效率。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由于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供给方无法真正获悉消费者的需求,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供求不均衡,严重影响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与此同时,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主题的错位也造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效率。际上,地方政府名义上承担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但由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确立了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以及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为从根本解决,基层财政仅仅充当一个“收钱的机器”,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尚长风,2004)。因此,地方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事责,体制内财力的不足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中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人权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极其短缺。由于在水利设施修建、农业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采集上受可操作性或者成本过高的限制,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供给相当缺乏。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滞后也已成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式障碍。如杨翠迎(2005)的研究,从1991-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平均为15%,已经达到某些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保障水平,而农村只有0.18%,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乡镇领导对上级有考核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偏好,往往存在投资短线行为,热衷于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产品,追求政治目标最大化,却很少考虑到农村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具有生产战略性、不容易短时间出效益,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效益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不够。

四、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一)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冷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充足

第一,财政资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财力保障,首先在总量上加大财政投入。第二,财政供给主体地位明确,各司其责。应该按照以税种为基础的财力分配情况为依据,中央级和省级由于财政收入比例高,承担受益范围广的公共产品财政责任,县乡财政由于财政收入水平低,承担受益范围。第三,拓展“制度外筹资”渠道。动员社会资源,引入更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制度外筹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

(二)建立顺畅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有效

建立农民平等权利的农村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机制。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直接受惠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有着切身体会,因此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建立农民参与的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按照农民需求位序结构安排不同性质和层次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行透明、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第6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地方文献的采访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与图书馆一般工作相比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具有最明显的独特之处。

一、地方文献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地方文献?根据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采访条例的规定,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同时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

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内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合,它反映了特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及其现状。在自然环境方面,它应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地质水文结构、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物种资源等等;而在社会环境方面,它则应反映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地方政治、社会结构、民俗、地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宗教、方言等各个方面。可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只要具备这一特点,文献就具备了被确认为地方文献的基本条件。至于文献形式、文献载体、出版地、出版者乃至文种等等,都不是鉴别地方文献的重要标准。

地方出版物(或称地方著述)和地方文献是两个局部交叉的不同概念,其主要内容未曾涉及到本区域的地方出版物不能视为地方文献。需要在地方文献系统中反映地方出版事业时,可采用地方出版目录的形式。同样,在表现地方文化事业水平的时候,地方人士著述也不必一概收入,而应通过地方人士著述书录的形式予以反映。

地方文献中“地方”的概念基本上以现行的行政区划为准,其中地质、水文、气象、资源等个别类目可适当放宽界限。

地方文献采访人员必须清晰地了解地方文献的不同类型。

首先应着眼于文献内容中所含地方信息的密度以及文献价值。专门记述地方事物的文献、我们称之为核心文献。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人物传记以及各种专门的地方史料。这类文献中所含地方信息的密度最大,使用效益也相对好一些。另一类文献,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地方事物,称为辅助文献,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行政区划上的包容关系,如省志之对于市县级地方文献;一种是专业内容上的包容关系,如《物侯学》或《地方病学》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资料。这类文献中所含地方信息的密度相对下降,但由于文献总量大,或是专指性较强,对于使用者来说,其文献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第三类文献,是进行地方研究不可缺少的背景文献(或称基础文献)。如野史和笔记,以及广义的史料汇编等等。这类文献中地方信息的密度更小,但却包含了一些其他文献中不具有的重要内容。并且,将对于地方的研究置之于更广大的领域,开拓了研究者的视野。在组织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的时候,核心文献、辅助文献和背景文献各占多大比例为宜?各地情况不同。根据北京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来看,在历史悠久,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三类文献所占比例似应以4:4:2或3:5:2较为适宜。

当代图书馆地方文献形式,包括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文件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舆图(含气象图、地质图等专业图纸)、影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带、录象带、图册、印谱、拓片、乐谱、谱牒、簿记、日记、书信、证券、商标、戏剧说明书以及专用的参考检索工具书等等。检索工具包括具有地方内容的专业词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表谱名录,以及反映本地各收藏单位的藏书目录或联合书目。

地方档案也是地方文献的一种典型形式。鉴于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机关团体日常产生的文书档案都有专业的档案机构系统收存,因而在地方文献的采访工作中可略过那些正式的文书档案,而专门收集谱录、簿记、日记、照片和书信等社会档案和私人档案。 从文献载体的类型划分,图书馆地方文献包括纸本(含写本、抄本、手绘本、拓本、印刷品)、磁记录品(磁带和磁盘)、照片、缩微品和静电复印件,其中,印刷品仍然占有最大的比例,近年来,照片、缩微品和静电复印件所占比例正大幅度地增加。

从文献的生产者或是文献的出版和发行方式来划分,地方文献中包括公开出版物、非公开出版物和非出版物三个部分。公开出版物内容稳定性较好。易于获得。非公开出版物地域性强,针对性强,信息密度大,在全部地方文献系统中是非常引人瞩目的一类文献,其出版头绪纷繁,全面掌握这部分文献的出版信息具有一定的难度。非出版物又称特种文献,是指不以出版为目的,而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文献。如簿记、日记、文稿、书信,以及文契、证券、商标、戏剧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等。此类文献多系原始记录,内容可靠,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但特种文献的产生、流传、聚散的脉络更难于把握。

二、地方文献来访的基本方法

地方文献藏书系统的建设,无论是新建还是续建,都应有一份尽可能完整的地方文献知见书目作为工作的基本依据, 从而作到心中有数。这种基本目录的制定,实际上是对地方文献源的一个系统调查。当年杜定友先生在收集广东地方文献之初,便先行编制了四种书目索引,即:(1)广东史料索引;(2)乡贤著述索引;(3)人名传目索引;(4)本省刊物索引。北京市昌平县图书馆在筹建地方文献专藏之前,也建立了《昌平地方文献知见书目》和《昌平地方文献报刊资料索引》。根据这种基本目录,采访人员可以对现存地方文献的品种及其收藏地点一目了然,并可进一步去分析、研究、掌握地方文献产生及流传的特点,亦即地方文献的源和流。 从而可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采访方针和采访条例。同时,便可按图索骥,对地方文献专藏进行最初的,也是最基础的建设。并凭目录对地方文献进行情报控制。 地方文献的专职采访人员,必须了解地方文献产生的源和流。对于当代地方文献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尤其要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唯其如此,才能够运筹帷幄,或据守津要,或朔源而上,既不致发生重大的漏采现象,又不会盲目行动,造成大量无效劳动。

对于公开出版物,通常是依据征订书目,采用定购的方式予以收集,与公共图书馆一般采访工作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采访人员首先要判断某一特定文献是否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如果征订书目所提供的信息不足以使采访人员确认其为地方文献时,应作为存疑问题保留,待文献正式出版后予以确认。

地方出版物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地方文献源。由于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都是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应争取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制定有关地方文献呈交制度的地方法规。有了这样的法规,除地方出版物可全部纳入馆藏外,所有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都将成为依法办事。

对于非公开出版物和出版物的采集,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情报控制。在有关地方文献呈交制度的地方法规制定之前,全凭采访人员去沟通一条条的采访渠道,以建立地方文献的采集网络。采集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对于国家机关团体,多采用无偿征集的方式。如需收取工本费,亦可酌情付给。对于个人手中持有的文献,可采取收购的方式,亦可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当然,无偿捐献,政府予以表扬,这是最理想的方式。对于旧版图书的采访,中国书店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献源。

对于一时采集不到原件的重要文献,可予以复制。整部的局部的文献都可以复制。正史、一统志以及专业论文汇集,尤其是各种丛书和文集中所包含大量的地方文献,都可以局部复制下来,重新编辑,予以入藏。对于一时收集不到的形象资料,更可以通过翻拍复制予以入藏。有条件的馆还可以对各类地方事物进行长期有计划的系统拍摄,结集入藏。

三、采访文档

采访人员应根据地方文献生产和传播的特点,建立一套相关联的采访文档,以便根据文档指定的范畴去收集文献信息和进行采集工作。避免遗漏或重复。

第一种采访文档就是基本目录。其主要功用在于反映和提示那些肯定属于地方文献范畴内,而又一时采集不到,或是文献源相对不稳定的文献。它所反映的文献多是各收藏单位或个人手中收藏的旧文献,而不是在版文献。对于这种文档,一是要注意时时补充新的文献信息,二要注意依据文档提供的文献信息及时去补充文献。它是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一个非常理想的信息来源。

第二种采访文档是公开出版物的订购文档。其作用有三:1、检查某一文献是否已订购。2、反映预计出版日期,3、作为与发行部门交涉的依据,追索漏发图书和退回误发图书。按书名字顺排列。以备,或按预计出版日期排列,以防漏购。一般按出版日期排列为宜。

第三种是报刊登到文档。确认为地方文献公开出版的报刊。其登到文档与公共图书馆一般报刊登到无异。而对非正式出版的报刊在文档中的反映,某内容应包括报刊名称、出版单位、创停刊日期、刊期、联系人、地址、电话等项目。

第四种文档是交换文档,或称征集文档,用以反映非公开出版物的流通渠道与流通状况。文档反映的多是有关的政府机构、科研单位、教育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会、协会等文献生产源。以便定期与各单位联系,征集文献。

其余的财产文档、经费文档等与公共图书馆一般采访工作大致相同。

四、地方文献采访人员的职业素质

地方文献专职采访人员的基本职责是通过情报控制、文献采集、文献初加工等业务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建设地方文献典藏中心,以满足各类不同用户的情报需求。应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 地方文献专职采访人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地方文献采访工作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若没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很难守住这个岗位的。

第二,必须具备札实的业务基本功。除应掌握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和图书情报工作的技能外,还要对馆藏地方文献基本的结构、内容和用途的特征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同时,对服务对象的社会构成、基本工作方式和特定的情报需求也要有一个基本的分析。

第三,应系统了解地方文献的分类方法,便以从系统的角度对采访工作进行规划,而不致造成文献系统的不完整。

第四,对地方文献所涉及到的各类知识,采访人员都应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条件的,还应对其中某些类目的知识做尽可能深入的了解。

第7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省级公共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97-003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Zhao Bo (Hangzhou library,Hangzhou,Zhejiang,310003)

Jiao Huimin (NanjingAgriculture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5)

Abstract: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is the information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every provinc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sperity of the province's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arries on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digital resources of 25 provincial libraries websites, then calculates th e types, quantities of these digital resources, and finds that there exists a huge gap between under-developed areas and developed are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To those provincial libraries lack of digital resources, they can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dummy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patterns of integra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CLC number:G250.73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97-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增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减少重复信息,消除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深化信息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都开辟了学术专题资源导航版块,共同形成了CALIS 的重点学科导航库,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公共图书馆网站的数字资源以各种学术数据库和地方文献资源为主,相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项目较少。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可以补充数字资源,丰富数字馆藏。[1 ]

1 网络信息资源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渗透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的形式层出不穷,数量飞速增长,来源多种多样。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出版更新快、形式多样、传输复制方便、交互性强及强大的检索功能等特点。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都可以被图书馆加以开发利用,整合之后供读者利用,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以下对信息资源的种类、来源、获取方式进行分析。

网络上信息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例如黄页资源,包括学会、大学院系及研究机构等各种组织机构;全文信息资源,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研究报告等;参考性的信息资源,包括统计资料、文摘等;多媒体信息资源,包括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

网络上信息资源来源广泛,例如政府网站的政策性法规、政府档案等;公司的商品买卖信息、产品介绍等商情信息;公众服务机构的科技信息、广播电视信息、气象资源等;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的个性化信息,这类信息灵活多样,如现在流行的博客、播客等等。

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一般是免费的,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通过下载保存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可以获得。部分资源需要交付一定的费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发现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是可行的。

2 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分析

2.1 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概况

数字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贮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它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视频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通过对25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的调查,统计读者可以利用的数字资源类型、数据库数量、特色资源等,进行了如下分析。*(青海、未找到网站,同时未对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图书馆进行统计。)

(1)读者获取图书馆网站资源方式的分析。首先,各个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OPAC系统,这些数据对读者是免费开放的。通过OPAC检索,主要查找馆藏文献资源;其次,图书馆购买了学术数据库,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大部分图书馆网站还整合了地方文献资源,建立了特色资源数据库,供读者了解当地历史、民俗等。另外,少数图书馆网站设置了网站链接,提供一些便民服务,如查询天气、地图等。省级图书馆网站主要为读者提供了学术性和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对于论坛和讨论组、深度网页信息等各种网络信息资源难以浏览检索到。网络信息相对于馆藏书刊和学术数据库的内容而言更新快、内容丰富,所以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对虚拟馆藏进行补充是必要的。

(2)学术数据库数量的统计分析。将数据库数量以5为单位,分成5个段,统计省图书馆购买的学术数据库数量(见表1)。

表1 省图书馆购买的学术数据库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到16个省馆购买的学术数据库在6~10个之间,最少的只购买2个数据库,最多的图书馆购买了38个数据库。购买学术数据库最多的省份比最低的省份多30多个数据库,购买数据库多的图书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省级图书馆网站上只有中国期刊网、万方等大多数图书馆普遍购买的中文数据库。

(3)对图书馆网站上特色资源数据库的统计分析。特色资源数据库主要是将各省的地方文献、历史史料等资源数字化后建立的数据库。研究发现,共有18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了本省的特色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地方志、地方年鉴、革命史资料、旅游资料等等。

根据中图法对我国地区的划分,列出各地区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数据库和地方特色资源库的数量(见表2)。

表2 各地区省图书馆数据库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华东地区购买数据库数量最多,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也最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两省。省级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购买和建设数量与地区经济有直接关系。表2反映了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2.2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是通过网页链接的形式。比如对国内外图书馆的导航,将这些图书馆名称列表,通过超链接直接进入图书馆的网站。另外,个别网站建立了与常用网站、搜索引擎等的链接。这些内容简单地整合在一个网页内,且被链接的网站数量很少。将网站简单建立链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意识。

2.3 网络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将网络中的有用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加工,通过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是针对网页本身内容,它强调将同类内容的网页信息集中到一个检索平台。通过对省图书馆现有的数字资源分析,可以看到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类型、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图书馆在馆藏上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对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来说,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适当弥补虚拟馆藏的不足,深化信息服务层次。

3 可借鉴的网络资源整合模式

3.1 学科导航建设

学科导航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CALIS系统已于2000年着手开展建设学科导航库,并先后两次通过了48个图书馆的207个重点学科导航库的验收,共收录了6万多个重要的学术网站,涉及到的学科达265个。[2 ]可以说我国高校学科导航库建设在CALIS重点学科导航项目的带动下,已初具规模。重点学科网络信息导航库的信息范畴涉及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各种学术信息、科研状况、动态信息和综述信息等等。通过收集整理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可以丰富虚拟馆藏。这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起到了借鉴意义。省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借用学科导航的模式,针对本馆中缺乏的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服务于读者。

3.2 利用开放存取期刊

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是这样一种期刊,它通过作者支付论文的同行评议、稿件编辑加工、电子期刊出版等费用,在网上开放存取。读者无需付费,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这些文章;作者的费用大多数来自基金项目或研究单位的经费支持。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图书馆,在利用自身经费不能保证文献资源的采购和服务的情况下,OA期刊可以免费向所有感兴趣的读者开放阅览或下载。在OA期刊中,有一些确实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提供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OA是一个学术信息服务系统,包含多个学术领域的期刊文献,能提供交叉学科的成果信息;OA通过网络传输,方便研究人员随时检索和下载所需的文献;OA都在网上,节省科研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OA是免费检索的。[3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整合网络学术型资源时,可以重视对OA期刊的开发利用,通过OA期刊补充数字期刊资源。

3.3 多媒体信息资源整合

多媒体信息是语音、数据、图像、文字等组成的综合信息。这种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体综合,往往带给人们最自然、最生动、最有效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比如将一些专业学科建立的多媒体库,如将网络上蔬菜学科的音频、视频等信息收集整理规范以后,建立蔬菜学的多媒体库。随着播客技术、网络电视等的出现,很多信息用户通过这些传播方式收看收听新闻。对于这些多媒体网站信息,可以对其进行收集整合,通过添加标签,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在对多媒体信息整合时,对于特定网站有知识产权的资源,在利用时应注意版权问题。

4 结语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整合后的网络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性,从而误导读者;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链接失效情况时常出现;网络资源丰富,如何整合最有效的网络资源,提高利用价值;网络版权、网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等问题。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认识到对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针对网络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省图书馆发展的策略和技术路线,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总而言之,省级公共图书馆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可以丰富虚拟馆藏,深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丰富数字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韦艳芳.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障碍与对策[J].图书馆界,2007,(2).

[2]李冬梅等.我国农业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6,(6).

第8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圈里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而用户并未大范围认可。”北京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这样描述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厂商一头热的局面。

在他看来,当前SaaS领域的很多人说得多,做得少。这是SaaS服务迟迟不能落地的重要原因。而服务落地,最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6月11日,中企开源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期间推出国内首个SaaS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正是推进SaaS落地,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重要一步,”张斌说。据了解,体验中心的建立就是为了展示中企开源怎么为用户提供SaaS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体验中心:切身感受Saas魔力

记者在SaaS体验中心现场看到,一排整齐摆放的电脑前面,工作人员正详细地为参观者讲解中企开源SaaS服务。据了解,SaaS体验中心将中企开源在SaaS领域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模式、方法和运营管理经验展示出来,通过现场实时生动的演示和互动引领体验者进入SaaS运营的真正核心,切身体验SaaS运营平台为软件服务带来的崭新天地。

借助SaaS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向体验者们全面展示了中企开源基于SaaS的IT服务运营体系,以及在中企开源SaaS平台上运行的部分产品,让用户对SaaS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在简约而富有现代感的SaaS体验中心,体验者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IT服务运营体系的基础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业务服务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在应用端的产品体验区,体验者们可以看到SaaS产品如中企动力数商z和z邮局、大地集团VOD、世华财讯的金融产品等是如何在中企开源的SaaS平台上运行的。

据中企开源SaaS体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企开源通过长期的运营实践,借鉴并丰富了风靡全球的ITIL运维理论,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在全国部署华北、华南、华东三大IDC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并应用P2P、虚拟化、系统监控、安全一体化等技术,并通过流程自动化、制度规范化、考核标准化等手段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了能够提供基础服务、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业务服务、培训咨询服务等综合化IT服务运营体系。

性能比功能更重要

“所谓的免费,为用户带来的是应用的不可靠性。对用户来说,体验是有差异的。而当前很多企业无法保证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张斌说,中企开源关注性能,而不止是功能。

“我是SeaS的坚定支持者,但SaaS能走多远,现在还很难说。”张斌认为,国内市场仍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局面,再过几年,可能市场上能剩下的厂商就没几家了。

张斌坦承,中企开源也在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认为,尤其3G面世之后,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很小,但当前互联网上的SaaS目前还不成熟。

“其实个人应用更适合SaaS模式。”张斌认为,随着各项资费越来越低,有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域名等,比如“张斌.com”。

“为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真累死我了。”张斌说,各个地域的网络情况都不相同,这一类的问题有一大堆。之前做传统软件的时候不做运营,不用考虑这些。但现在服务是否到位、体验效果如何等等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中企开源通过组建用户体验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运营中心和产品管理中心,已经建立了1600多人的队伍,在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设立了技术研发基地;同时不断增加投资,在北京、广州、苏州、美国得克萨斯、德国慕尼黑等地建立了数据中心,运营的服务器数量已超过3000台,并随着服务客户数的增长而持续增长。

来自“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的信息

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8%

在6月11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软件服务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由2001年的79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573亿元,年均增长38%。

同时,软件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软件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收入占产业总收入的比重达40.5%。2008年软件服务外包出口额为15.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54.3%,软件服务外包出口群体正在形成,外包层次不断提升。

2008年,作为中国软件之都的北京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537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软件出口实现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是2000年的12倍,年均增长率达36.4%。北京软件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离不开产业联盟的机制创新。在联盟技术标准、协同创新机制下,长风联盟骨干企业2008年新增业务收入26.8亿元,是2006年增长额7.6亿元的近4倍。(慧吉)

我国域名产业规模迅速提升

电子商务和3G应用将成新增长点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首届域名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表示:“从1998年开始,我国域名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尤其是CN国家域名作为后起之秀,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截至2008年底,中国域名总量达到1682万个,较2007年增长41%。中国域名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家顶级域名.CN的增长。

在传统域名应用领域的竞争中,电子商务与3G发展加速,使得CN域名迎来新“蓝海”。有专家预测,2009年,受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域名市场需求低于2008年同期。

在此背景下,有专家认为,域名产业应该抓住调整期,夯实域名应用基础,优化域名结构,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以更多的增值服务来服务企业。中国首届域名大会的《域名产业报告》显示: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域名应用和移动互联网将打开广阔的领域,它们将给CN域名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边锋)

用友伟库网10亿元打造在线精准营销平台

“客盈门”锁定2000万家企业信息

6月9日,用友伟库网10亿元打造的新一代在线精准营销平台“客盈门”闪亮登场,以免费形式向用户提供新产品服务。这一举动,打破了国内以CRM、HR为主的单一SaaS应用模式,首次直面中小企业需求本质――即销售额增长,进行了功能挖掘再造和深度部署。

据了解,以“客盈门”的为战略转型,用友伟库网推出了高度整合的全新在线管理门户。该门户以“客源滚滚”和“财源滚滚”两大组件为核心。

据介绍,“客盈门”独有的伟库黄页,可以提供2000万以上企业信息,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锁定目标客户,快速占有前端市场。(尚昭)

中国lT服务管理论坛筹委会成立

6月12日,“中国IT服务管理论坛”筹备委员会成立。该论坛旨在为我国IT服务管理领域提供公共交流平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和促进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的提炼、共享、规范、协同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IT服务管理水平。

据悉,论坛成立后将开展IT服务管理人才的评定、数据中心的标准与度量、人员技能提升、IT服务最佳实践分享等工作。(徐立洋)

IBM为用户构建动态信息架构

为了动态加速企业信息架构,IBM中国系统中心推出了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集中从法规遵从、信息可用、信息保持、信息安全四大领域,为用户构建动态的信息架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这六大解决方案包括归档产品DR550 v4.5、XIV网格存储系统、DS8000和DS5000存储系统、TS7650Protec TIER重复数据删除工具、虚拟化解决方案SVC和TKLM密钥管理软件。(雷赫)

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成立

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数字字典为标准,东软推出了覆盖医药卫生信息化全过程的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解决方案涉及到医院信息化、医疗保障方面、公共卫生、药品监管方面等系统。

同时,东软通过整合数字医疗设备、医院信息化、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资源与服务,成立了“东软医药卫生业务发展中心”,将全力面向国家新医改政策。(雷赫)

航空

南航在四座大城市机场装上自助值机亭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首次采用30台NCR TouchPort自助值机亭,并已部署于广州、深圳、长春及郑州四大城市的枢纽机场,为旅客提供灵活便利的自助值机服务。

由于这30台TouchPort自助值机亭全部采用通用自助服务(CommonUse Serlf―Service,“CUSS”)平台,能够允许不同航空公司的应用在同一个自助服务平台上运行。当南航旅客步入机场的时候,可直接在登机大厅使用南航自助服务亭查看订票情况、座位图、更改座位、查看行程单并打印登机牌。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信息中心副总经理黄文强表示,这是南航首次引入符合国际航空协会所制定的c USS标准的自助值机设备,从而为南航与相关联盟航空公司开展合作,共同为旅客提供登机、租车接送和酒店入住登记等便利服务做好准备。(雷赫)

科技

亚洲首个百万亿次计算机“魔方”启动

6月15日,国内首台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魔方”原名“曙光5000A”,在上海正式启用。“魔方”不但是亚洲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也是目前美国本土之外惟一计算速度排名进入全球前十的超级计算机,表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发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魔方”由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研制。今年5月15日“魔方”由北京运抵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经过近一个月的安装调试,于6月1 5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行。

“魔方”由42个节点机柜、10个互联网络机柜、15个存储机柜组成。

目前,已经有三百余家用户在使用“魔方”,用户中不乏中国重要的科研院所和具有研发能力的国企,包括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宝钢、上汽、上海光源等研究所或企业,都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签订了台作协议。

交通

驾车出行可查“公路交通气象预报”

6月8日,升级更新后的全国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系统正式启用。在新版预报系统中,全国公路网电子地图已实现数据的全部更新,公众可以了解更多公路天气预报等信息。

据悉,全国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系统最开始使用的公路电子地图是基于2004年年底的公路数据。目前,新版预报系统的全国公路网电子地图已更新至2007年年底的数据。更新后的路网基础数据主要以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为主,并新加入了国家高速公路网新的路线名称和路线编号。新的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国家高速公路网受恶劣天气影响的范围及情况,扩大公众出行服务的覆盖面。(田心)

联想打印新品帮用户节约成本

6月8日,联想推出彩色激光打印产品――联想c8300N/C8700DN、彩色多功能一体机联想MC8300DN,和打印速度高达33PPM的黑白激光扣’印机LJ3900D。新品以远远高于同类产品的性价比和强大的品牌及服务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为出色的办公选择。(尚昭)

CA新品帮助企业实现“精益IT”

CA新近了13款全新增强版企业IT管理(EITM)产品。它们显著增强了IT管理的产品组合,同时通过虚拟化、自动化和关键IT系统及流程优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益lT,并用灵活的EITM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为用户规划和部署,帮助用户提升竞争能力。(徐立洋)

黑龙江自主创新龙迈品牌

黑龙江中科方德有限公司作为英特尔公司在M1D产品方面的重要技术战略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超便携互联网终端龙迈MID系列产晶,同时还推出了上网本系列产品。作为黑龙江自主创新品牌,龙迈上网本系列无论在外观设计,性能配置,还是功能设置、使用界面的友好性方面都更为成熟。龙迈MID不仅体积小,且内置功能强大,强悍的高性能参数,甚至可与笔记本电脑媲美。(边锋)

实达BP-830K专注证件打印

实达外设了一款高性能票旺/存折打印机产品BI?830K。这款针对税务、工商、医卫、社保、公安等行业用户研发的新品,充分满足了证卡、存折本、发票、业务单据等多种类型介质的打印需求。(慧吉)

科研

2010年底百所高校将实现lPV6升级改造

在6月18日举行的“20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表示,下一代互联网正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李志民指出,日前,国家发改委加快实施《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的步伐,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科技和产业取得新的发展。国家首先在教育科研领域开展IPv6试商用,明确要求在2010年底实现100所高校校园网向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为100万以上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和重大应用的IPv6试商用。

随着网络需求的不断增长,IP地址即将耗尽、网络安全漏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国家都面临着网络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计划。在这 一场互联网技术变革的竞赛中,谁最先占领新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先机。因此,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也就必然成为我国战略性的选择。

证券

深交所组织网上发行全网测试

近日,深交所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对会员单位联合组织了网上发行全网测试。此次测试,旨在配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落实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此次测试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模拟一个交易日的新股网上发行申报;二是模拟一个交易日的结算处理;三是接收结算数据并验证正确性。在此测试之前进行了交易系统应急演练测试,以进一步提高深交所交易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深圳证券市场安全运行。

政府

广东工商税务部门实现数据大联网

广东省级工商税务部门已实现联网,地税工商登记信息每日交换一次,服务效率和执法监督能力提高。税务机关能够充分利用工商数据,发现股权变动情况,从而掌握这部分税源,减少税款流失。

据广东省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说,工商税务数据联网为消除部门藩篱、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税源控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底,广东省地税局共接收到工商登记数据615万多条,仅2009年1月以来至4月底新增的工商数据就147万多条,办证时间也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同时,工商税务信息联网以后,前台人员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只要录入工商注册号,就可以查出工商数据。借助工商登记数据,可以减少前台录入量,受理税务登记业务的主要办理方式由数据录入转为数据审核,有助于提高税务登记数据准确性,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注册类型、行业、隶属关系录入错误造成的错误现象。

网络应用分会:

征集网络新技术与应用论文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定于2009年11月在厦门召开第十三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同时进行会议论文征集活动。

论文征集内容涉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网络存储技术与灾难恢复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与实现、分布式系统与网络计算、嵌入式通信技术及软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综合网管及系统应急响应等方面。

江西:

举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研讨会

6月6~7日,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与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举办了《江西省电子政务应用研讨会暨江西省信息系统专家周末活动》。来自江西省部分政府机关信息中心负责人28人参加了活动。同时,与会代表就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市场发展分会:

2009年工作计划及设想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市场发展分会日前召开2009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2009年市场发展分会将推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工程”,采用多种形式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拟制定“移动电子商务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为企业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开展IBM-SOA用户服务项目,为会员单位提供基于SOA构架理念的企业管理和运营解决方案,搭建SOA国内供应商与会员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金融业信息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该书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以推理逻辑为线索,设计了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蓝图,内容涉及网络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金融中介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书中针对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业特征,首先通过对战略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的探讨,寻求金融业信息化战略的理论支撑体系,而后立足我国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内部条件,借鉴国外银行信息化战略调整和变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实际目标,运用战略评价方法,推演出了应该选择“积极扩张与投入”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

第9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关键词】 信息资源 公开获取 图书馆服务

信息资源分为公共信息资源和私有信息资源,公共信息是针对私有信息而言的一种信息资源类型。私有信息是指由私人生产和提供的信息资源,其生产成本由私人承担,并采取等价交换的市场供给方式,即采取“谁利用谁付费”的供给方式。而公共信息则必须具备:“公共利益”和“公共利用”两个属性维度。由此,我们可以把公共信息界定为: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共利益而用公共资金生产、收集并原则上公开利用的信息。可见,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因而主要由政府来生产、收集和提供。从来源上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的形成主要有以下途径:①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生产的信息,包括政府机构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政务信息等;②政府出于公共建设或公共管理目的而无偿地向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的信息,包括政治或经济组织机构的信息上、公民个人信息等;③政府出于公共利益而购置(一般用税收形式)或无偿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公益性社会组织所储存和管理的信息资源;④政府资助或委托有关机构、个人而生产的信息,主要包括科学、教育部门生产的信息。从存在形态来看,政府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科学信息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构成领域,即公共信息主要由政府、图书馆和科研部门所拥有。

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理应按照“普遍共享,人人受益”的原则,处于开放获取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开放获取的原则经常受到种种限制,因而使得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利益价值无法得到圆满实现。为此,在国际范围内,公共信息资源的限制获取和开放获取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集中介绍信息资源公开获取的社会价值与图书馆服务。

一、信息资源公开获取的意义

信息资源的公开获取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它不仅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在2004年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5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信息共享的前提正是公众能有效获取信息。同时近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即将出台,整个社会对信息资源公开获取问题日益关注。信息资源公开获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障人们的信息资源公开获取,是社会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目标

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过程。在福利经济学中,主要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评价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标准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却没有因此而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进了社会福利,这种状况称为“帕累托改进”。它们主要体现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内涵,而没有体现资源配置的公平维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则主要追求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这说明,信息资源的配置既要追求效率目标,又要追求公平目标。

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分配的公平,二是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信息资源分配的公平,主要追求的是信息资源在信息主体之间分配的合理状态。显然,不同的信息主体对信息资源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信息资源在不同信息主体之间的分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平均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息资源分配的公平,应该指不同的信息主体对所需信息资源的“各取所需”和“所需能取”状态。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各取所需”尤其是“所需能取”是不容易实现的,这其中除了信息主体自身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原因(主观原因)之外,往往还有信息垄断、信息壁垒、信息隐瞒、信息阻塞、信息歧视等人为原因(客观原因或社会原因)。信息资源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求将这些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实现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各取所需”和“所需能取”。

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其内涵是指信息主体在信息获取活动中的起点和资格的平等。即信息主体不因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身体条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如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意指所有的人在法律范围内都有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取得信息获取的机会是达到信息获取目标进而实现自我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雷德曼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机会公平的真正含义的最好表述也许是法国大革命时的一句话,:前程为人才开放,任何专制障碍都无法阻止人们达到与其才能相称的而且品质引导他们去谋求的地位。出身、民族、肤色、信仰、性别或任何其他无关特性都不是只对一个人开放的机会,只有他的才能决定他所得到的机会。

2.保障人们的信息资源公开获取,是保障人们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基本出发点是什么?显然,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指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应当具有共享的性质。即: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相应地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得以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地得以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能做到社会发展成果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呢?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本精神。具体来说,让所有社会成员具有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是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之一。因为社会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性资源,是后继的人们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发展资源,给人们以信息获取的自由,意味着保障人们普遍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普遍共享信息资源。这种普遍共享信息资源的自由权利,对于那些处于信息弱者地位的弱势群体改变自己弱势命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信息弱者通过这种普遍共享的自由权利,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极其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从而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保障信息资源公开获取的权利,体现了坚持人民原则的治国理念的正义性

人民的政治理念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按照契约论思想,国家是人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契约的方式让自己的权利所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每个人的天赋权利――自由、生命和财产。契约论思想家卢梭指出:“要寻找一种组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组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组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服从自己本人,并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人民的国家,我国宪法第二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民主国家实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人民,意味着国家和政府信任人民、尊重人民,主动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信任人民、尊重人民,就不应该对人民垄断或封闭国家和政府的信息,而应该给人民以获取国家和政府信息的自由权利,坚决消除国家、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坚持人民原则,就必须给人民以信息获取的自由权利,相反,如果人民没有信息获取的自由权利,就等于是违背了人民的原则。

二、信息资源公开获取的社会价值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速度加快,全球信息量急剧增长。仅Alta Uista数据库就达3亿网页,并以每天300万页的速度增长,全球网络信息资源达80亿网页以上。我国数字化资源增长很快。截止到2004年2月1日,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达169867个。这些数据库分别为企业(占全部在线数据库的54.3%)、商业网站、其他非营利机构网站、个人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政府网站等所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达到11.42亿元,中国知识基础工程已经建设成具有1000万篇全文文献的超大型文献数据库,每天追加更新3000篇原文以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积累全文文献800万篇,题录1500余万条,收集国内公开出版的6100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数据完整性达98%。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科学数据资源总量点世界的10%,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献量约点全球的1/8。但是,数据的共享所产生的效益则占全世界的0.1%,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科学数据获取方面的障碍造成国家在文献资源领域投资的效益得不到发挥,已经妨碍了科学创新活动,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摆在战略位置。

1.推进信息公开获取,是提高政府信息化效益的需要

一国政府往往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也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政府信息具有权威性、行政性、系统性等特点。政府信息与公众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关系密切。政府信息源是人们全面考察评价社会,从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不可或缺的国家资源。我国80%以上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只有20%是公开的,这种封闭、闲置或半封闭半闲置状态,不仅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致使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活动成本增加等社会问题。信息公开与政府透明是满足社会公平和公民知情权的需要。信息公开首先是政务信息公开。不仅政务信息,其他信息,如市场信息、环境信息食品卫生安全信息、传染病流行信息、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信息等,都应该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公开,让全体社会公众或相应领域的社会公众知晓。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获取对于公众掌握国家政策、了解政府行为具有意义,这是政府信息化取得实效的标志。通过信息资源的公开获取和及时的信息反馈,政府也可以在重大决策事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财政财务收支、组织人事等多方面听取公众意见。将一切行为均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这无疑对构建诚信政府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如何才能产生效益,关键是要信息能便捷地、以合理价格或免费为公众所获取。推进信息公共获取要求政府依照法定义务提供其拥有的信息资源,减少和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联系与交流,促使不同的政府部门、机构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社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保障社会公众依据法定权利要求政府提供信息。政府信息有着潜在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可以抓住时机创造物质财富。

2.推进信息公开获取,是缩小数字鸿沟,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公平的体现

信息化的推进一方面丰富了社会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差距。拥有计算机、网络等资源的人群,正快速拉大与未拥有者在知识取得、财富以及社会地位的距离,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1999年美国发表《数字鸿沟:在网络中落伍》研究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个人计算机以及网络等信息工具对个人的经济成就以及生涯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有无计算机以及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在我国,因特网,数据库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集中在大城市,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极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进城的务工人员。在信息化时代,公正和权益应当充分体现在同行业、社会阶层对信息资源、发展机会的公平占有上。必须高度重视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问题,应当把缩小信息差距、消除知识贫困作为21世纪的重大发展战略,而且应当把缩小信息差距作为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数据获取可以提高科研的效率。我国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科学数据不能共享给科学发展造成的损失,并呼吁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共享。中科院地理学与资源研究所全球变化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刘闯博士说:“由于缺乏共享数据库,我们的科研一直在重复着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既浪费了财力、人力、也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如一套基本气象数据或一套青藏高原基础地理数据的使用费都在20万元以上,“已使我国中等规模科研项目不堪重负”。我国持续的科研投入为科技论文的产出创造了条件。2003年财政科技拨款达1000亿元人民币,科技产出总量很大,目前年发表量达274438篇居世界前列。这些科技论文蕴涵巨大的科技能量需要通过开放渠道为公众获取。由于公开获取渠道不畅,我国科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可能不能为我国同行首先获悉,影响创新效果。科技论文的公开获取是研究平等的体现,也是教育平等的体现。通过开放获取,那些没有进入211等平台的大学可以获取更多的交流机会,地方院校可以获得重要大学的成果,偏远地区的师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拓展科技与获取渠道,使国家科技投入产生实效是实现研究平等的需要。

三、图书馆如何实现信息资源公开获取

要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公开获取,既依赖于现代社会对图书馆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也依赖于广大图书馆人对图书馆精神不懈地努力和追求。

1.树立图书馆服务的平等与自由的最高目标

图书馆服务的公共目标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是平等与自由。在高层次的目标上,①图书馆应以平等的态度来收藏表征人类智慧的成果。在图书馆服务中,无论人们在年龄、性别、种族、肤色、宗教、语言、国籍、地位等方面有何差异,图书馆都应该提供平等的服务,不能有所歧视。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是最基本的人权,尤其要帮助知识贫困者走出困境,让他们获得学习知识、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的能力。②图书馆应该在平等对待人类知识成果的前提下,拥有自由获取选择知识的权利。自由选择知识也是自主选择馆藏。图书馆具有成为百科知识的集合、人类思想的总汇,才能向个人提供广泛多样的知识、思想和见解,才能使个人的自由选择知识权得以保障,才能保护人类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才能为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灵通、知识多元的民主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图书馆服务中,应平等的对待读者,意味着任何人无论其身份如何都具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力,即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阮冈纳赞指出:“图书馆大门向一切人敝开”,“我们的图书,人人可借,人人可看”。美国图书馆协会1995年发表的《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12条宣言》中指出:“图书馆是改变不公平现象的基地。……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向社会所有的人提供资料”。

2.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个人、社区、政府、国际之间、以及个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这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成员提供创造公平享有知识和信息的图书馆的必须趁势。据2005年4月21日的光明日报报道,首都图书馆建工集团分馆启用了17个图书角,这些图书角分设在图书会议中心,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地铁10号线、百子湾1号等十大工程的建设工地上。将图书馆办在最需要的地方,为群众服务。体现图书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到底是落实在文件中、论文中,还是落实在行动上。

3.省略)倡导的百草园公益图书馆工程启动于2005年3月,是NGO中国网()的一项助学活动,目的在于帮助教育落后的地区建立公益图书馆,为当地中小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条件。

笔者认为,图书馆界应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公开获取和普遍服务的理念,通过政府、社会、图书馆界的共同努力,依照法定义务提供其拥有的信息资源、减少和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信息资源,使人们都能公平、公开的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

务。

参考文献:

[1]蒋永福.国际社会关于公共信息上开放获取的认识与行动[J].《国外社会科学》,2007,(2):68-72.

[2]陈传夫,黄旋.美国解决信息公共获取问题的模式[J].情报科学,2007.(1):87-92.

[3]蒋永福.庄善杰.信息获取自由与公共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05.(6):83-87.

[4]陈传夫.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社会价值与国际研究动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