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与人发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社区成人教育能改善社区人文环境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人们不但对富有营养的食品有要求,还对空气、水等生活环境有了要求,人们更需要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社区群众需要更为生动化的文化生活,需要更为优秀的精神指引,需要更为高尚的社会情操。社区成人教育通过社区集体的组织,将社区多种资源进行充分调配与整合,为社区成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满足社区群众的各类需求。社区个体人员要依据社区提供的成人教育培训,为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培训方法,保证自身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从而提高社区的整体人文环境,推动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
2.社区成人教育强化社区的优化整合
社区的优化整合对于构建温馨和谐与友爱和睦的社区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各类社会利益在快速调整,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改变,新型社会的建立一时难以被认同,从而衍生出各种矛盾与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社区必须发挥其基层组织能力、结构能力、教育能力等。一个社区的各类资源与能力的整合程度对社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社区成人教育利用独特的社区整合职能,能够促进社区功能的优化整合、认同优化整合、制度优化整合,促进社会进入统一的优质管理,让社区群众随着社会发展达到社会主流价值观,保证社会整体协调的健康发展。
二、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良性互动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要想较好实现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就必须掌握二者之间互为利用的关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1.培养社区成人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社区成人是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互动的主体,社区成人教育要依据社区成人与社区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使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方式,激发社区成人的学习积极性,以便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对成人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能依靠外部条件的盲目灌输,必须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心理过程。首先,必须充分掌握成人的学习需要,探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成人在不同条件下的学习需要,掌握成人学习需要的内容与变化规律。其次,还需要将成人学习制度化,创建一系列成人学习制度,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形成全社区终身学习的氛围。
2.开设适合成人的特色教育课程
开设适合成人的特色教育课程能为社区群众提供多方位的教育机会,能够更贴近社区的实情与需求,是实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适应社区发展需求的成人教育课程不仅要传输理论知识,还应培养成人的实践能力,既要有社区特色,又要满足成人学习需要。在社区成人教育中,社区发展与个体发展在课程的建设上应当是统一的。对于社区个人来说,使自身修养与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生产活动;对于社区发展来说,使其满足社会生产、经济、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需要。
3.创建高素质的社区成人教育工作团队
(一)经济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决定作用
成人教育从本质上说既是培养成人、发展成人的理念与实践活动,也是一类重要的上层建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同理:经济发展决定成人教育的变迁与发展。
1.为成人教育提供对象与时间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庶、富、教”的思想,认为国家要繁荣昌盛,一要人口兴旺,二要百姓富足,三要赋予教养,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前提。人类迄今经历的四个经济时代———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知识经济,前两个时代生产力极度落后,学习、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暇学习。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被引进生产领域,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市民具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随着生产环节日益复杂化,生产手段不断革新,知识、技术更新换代加速,迫切需要成人持续接受教育。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的成人教育学校———英国诺丁汉成人教育学校就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
2.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决定区域成人教育的结构与层次成人教育体系从纵向维度依次划分为五部分:成人扫盲教育、成人初等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成人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级别。国际范围内按经济发展程度可将全部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不发达国家,如非洲国家,居民温饱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导致社会文盲普遍,所以成人教育着眼于较低层次的扫盲教育和成人基础教育。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国家教育经费充足,高等教育几乎得到普及,其成人教育聚焦于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和闲暇教育。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享受到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30多年的积累使其经济实力远超西部,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三、二、一”的合理格局,其成人教育注重高层次的技术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高、第三产业滞后,其成人教育仍将大力推进扫盲教育和成人初等教育。
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成人教育的速度与规模教育领域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盛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充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前提条件,基础教育根基稳固,社会成员素质相对较好,同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动机较强烈,我国区域间的对比更加强烈,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经济落后致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文盲率偏高,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动机不强,导致成人教育事业发展迟缓。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发达的经济水平为教育事业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市民原有受教育程度高,且终身学习意识强烈,成人教育事业类型丰富、发展超前。
4.经济发展制约成人教育的教学工具与方式中国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东部地区和城镇的教学工具已经从“粉笔、黑板、教材”三件套过渡到“多媒体”等信息化教育手段,而广大西部地区和绝大多数农村依旧停留于三件套组合阶段。我国的成人远程教育方式也从最初的信件函授教育发展到后来的广播电视教育,直至现在的互联网在线学习,这种转变过程皆伴随着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
5.经济发展影响成人教育办学形式从历史上看,建国前期经济落后,当时成人教育的办学虽形式多样———识字班、劳动补习学校、巡回施教车、民众问字处,但办学条件简陋、场所流动性强、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目标层次低、缺失健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成人教育办学类型日益丰富———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函授教育、开放大学、高等院校自学考试、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场所固定、师资稳定、教学内容体系化、办学目的多元兼顾,逐渐确立了完善的制度,改变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
6.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要求成人教育开阔视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就要深化对外开放格局融入世界,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带动着各国间文化、政治、科技等领域广泛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成人教育应当主动适应这种动态变迁,去迎接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成人教育在政策实践方面强化国际交流意识,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保持兼容并包的心态,积极参与并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在借鉴推广方面要放眼世界,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取长补短,引进国外成人教育发展的先进技术、师资、成果、经验,弥补国内发展空白与不足,同时也要发扬本土成人教育发展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广传播。
(二)成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经济发展对成人教育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成人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同时具备能动性,影响着经济的动态变迁与发展方向。
1.反向阻碍作用
成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并不永远维持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当成人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可承受范围即过度教育时,造成人力资源供过于求,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当成人教育的类型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协调时,导致结构性失业,各产业发展失衡;当成人教育被忽视而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时,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束缚社会发展的步伐。成人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失调时必然会对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进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正向促进作用
(1)进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
成人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直接发生在两个客体间,而是通过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投入到社会事业而发生效力的。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成人教育的转化功能实现的,即数量转化、素质转化、结构转化,成人教育可以将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将体力劳动者转化为脑力劳动者,将低级工人改造成高级工人,将素质单一的工作者培训成综合型工作者。成人教育能够增加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优化劳动力的结构,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2)普及科技知识,更新生产方式
美国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综合、分析了大量统计资料,以科学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科学文献量在坐标系中逐点描绘出来得到普赖斯曲线,它近似地表征了科学文献数量的增长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如图1。而且据预测,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在整个学龄期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获知识总数的5%~10%,其余90%~95%的知识需要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发展成人教育便是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改善劳动者的行为方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引导其创造新科技,发明新工艺,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更新生产方式。任何技术改进与创新都凝结着各领域劳动者的智慧,知识从何而来?知识更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现今知识爆炸式增长、技术换代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更加凸显成人教育的地位与功能。
(3)加速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越来越依靠现代管理人才,依靠经验、猜想、计划、指令的传统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未接受系统的管理知识学习或培训前,个体进行决策、管理大都处于盲目状态,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成人教育通过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案列分析、情景模拟,给管理者带去先进的知识,可以更新其观念、发展其能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并促进管理者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长远发展。
(4)挖掘资源潜能,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节约,是另一类型的创造。发展成人教育可挖掘潜在资源,聚合现有资源,充分提高资源的潜能。成人教育拥有丰富的办学形式,既有规模化机构,又有灵活教学点,点多面广,能整合利用分布在社会的零散资源。社会上分散着众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物力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活动中心、广场、纪念馆、军营等,都可以将其置于成人教育的覆盖范围下。社区、企业、学校拥有众多能人异士、退休职工、退休教师,可将他们聘请到成人学校、教学点、机构,发挥余热,服务他人,实现人生价值,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未来区域经济结构将形成“三、二、一”的合理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培养适合各种产业需要的各级各类技术型、智能型、管理型人才。成人教育既有培养市场需要的知识型人才的学历教育,又有通过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培养满足市场迫切需要的现代技术人才。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是国家取得飞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对此成人教育必须发挥其应有的特色与优势,培养数量稳定、素质良好、结构优异的劳动者队伍。为满足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成人教育应通过培养高新技术型人才、培训服务型人才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以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平稳过渡。
二、结语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一、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的观点,配合学习者的特性,规划学习的环境、方式、内容和进程。
1.关注思维过程,提供学习机会
教师除了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之外,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才能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2.倡导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活动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是九年一贯制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之一。而皮亚杰理论也不主张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发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自主地发现知识。因此,教师不应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而应提供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从而获得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
3.关注个体差异,精心安排活动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和各个小组的特点安排教学活动。在学习评价中,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衡量。
二、熟悉中小学教材,弄懂其知识体系的联系和区别,循序渐进
任何学科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其知识结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序可循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同样有序可循。现行中小学教材的编排注意到了这一规律。各种知识的出现,难度的加深,都是螺旋上升式的。因此小学教师,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小学教材知识体系的熟悉和把握,也要看看中学教材,了解其知识结构和训练角度、方式的发展走向,教学中注意为中学学习做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作为中学教师,同样要看小学教材,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发展。运用知识迁移来帮助学生学习,使当前学习的知识既是旧有知识的发展,又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三、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智力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自身的规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因此,面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首先向他们系统地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知晓哪些知识是在原小学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哪些是新增加的知识,各类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初中要学哪些知识有了总体印象,学习时就不会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其次是要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比如,学习说明文能按照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的环节去学习。学习散文要懂得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把握住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感情线索去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中心。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意义识记的方法,要让学生懂得,必须把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既要理解学习的材料,又要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关键词:任务导向,教师发展,途径
一、引言
教师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近30 年来,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新的命题,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
早在1986 年,英国文化委员会Utley(1986)教授就曾撰文提出,训练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师及培训这些教师的专业人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著名的第二语言(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Richards 与Nunan (1990)在《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一书中概括道,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领域中对外语教师教育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少有人问津,语言教学中有关教师教育的文献资料在数量上大大少于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技巧等问题的文献资料而且过去20 年内所发表的相关论文极少是以数据为基础,而更多的是轶话般地排列出理想外语教师的诸多要素。吴宗杰教授(1997)对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现状作了精辟概述,认为我国的外语师资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外语师资教育体系,但国内对外语师资教育本身的研究却非常有限。
近年来外语教师及其培训问题已悄然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外语学术界研究者们对它的关注。贾爱武(2005)指出我国外语界在外语教师教育专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围绕外语教师所应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应开设的课程、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等外语教师培训内容而展开的。吴宗杰(2005)在《教师知识和课程话语》中,详细地记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及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并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在研究中,他将批判话语学,叙述研究,和活动理论融为一体怎么写论文,并用叙述的语言细致展现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个体及群体的经验世界。卢慧霞(2007)撰文,介绍了一位教授是如何成长的故事,用叙事的传记研究方法展示了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但是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视角下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或者专著还相对很少。赵万哲(2009)论述了在任务型教学中,英语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的几种有效途径。
二、高职教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从最初兴起到现在蓬勃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仅仅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据浙江省教育厅网站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80所(含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3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已建设22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其中11所为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从学生人数来看,高职(高专)在校生36.27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1%。
高职类院校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校师资力量在数量上也快速增长;尽管教师教育有所发展,但是远远落后于师资数量的增加。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1、教师角色变换缓慢,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改革也不断深化,并日渐突出项目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极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课堂个人参与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突出,使学生能积极反思学习的过程,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能够转换角色,起到一种引领学生的主导作用。而在真实课堂中,这种教师角色转换比较慢,与项目教学的目标需求相差甚远。
2、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入职和在职培训不够有效。由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要求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增加师资力量,所有很多高职院校大量招人新的教师。在这些新教师当中,大部分是直接从各类院校招聘而来(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缺少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由于缺少统一而有效的入职培训,这些老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一进校就任教的情况。他们的学习生涯基本上都是接受传统式教育,跟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思想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相差甚远。进入学校后,这些教师又因为繁重的任课负担怎么写论文,基本失去了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机会;能够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的教师比例偏低。
3、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由于缺乏有效和长期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再加上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于高等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能力普遍薄弱,这种实践能力薄弱还表现为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实践知识。
4、教师教学课堂封闭,沟通交流不够顺畅。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往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私人”场所,课堂教学相对封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顺畅。这种情形成为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其不利因素。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和项目化教学。
三、英语教师发展的可行途径
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英语教师首先要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意识到教师发展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笔者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和改革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面几种英语教师发展的可行途径。
1、深入外贸等相关企业调研,加强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性。在入职和在职培训相对匮乏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外贸以及其他企业调研,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脚踏实地地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丰富和升级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2、实施开放课堂,进行课后集体讨论。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能够开放课堂,使其他教师进入和参与自身的课堂。在教师互相听课之后,进行课后的沟通与交流,集体讨论优点和缺点,从而促进听课教师和被听课教师的共同发展。
3、以职业能力测评为契机,以说课工作为载体,从制度上保障和督促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测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般地开展,英语教师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切实开展说课工作,并在说课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制度保障怎么写论文,奖励在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中的先进者,并督促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4、开展反思性教学,从内涵上促进教师发展。近年来,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反思性教学,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一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新领域中来。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英语教师要能够忠实地记录每天的课堂教学反思和教学日志。反思性教学能够使教师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发展意识,促进教师真正去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以适应学生的变化,适应新的教师角色。
四、小结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从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入手,指明了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师发展途径。而这些途径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尚需更多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Utley J. Teaching teachers and trainingteacher-trainers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 (2 ).
[2]Richards, J. C. & Nunan, D. Second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吴宗杰.从IATEFL年会看英语教学走向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4 ).
[4]吴宗杰.教师知识和课程话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卢慧霞.自主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从一位教师成长经历得到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
[6]赵万哲.外语教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自我发展[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引入人本管理的理念,将有利于使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与高职院校发展相统一。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两方面的分析来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及两者协调统一发展的办法。只有把正确的人放在适宜的环境中才会正面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作用。人本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体现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其正向的个性发展,为高职院校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是对教工的事务性管理,是对其调进、调出、工作量化与考核、福利、劳动时间、退休等管理。这种管理偏离了对教师个体的研究,表现出管理模式化、轻视创新意识、忽视个性引导等弊端,从而造成校园内气氛相对沉闷,不利于广大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提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一、引入人本管理理念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由此出发,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都要从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开始,确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内容,建立人本管理体系。人本管理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高职教师的管理,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将高职院校发展和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相契合的管理理念被建立起来,这种管理理念就是对高职教师的人本管理理念。其根本目的是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帮助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高职教师人本管理的主要优点就是它是面向未来的,不仅重视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更重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学校根据教师评价结果,向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它渗透着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要求教师评价服务于教师的个人发展,从根本上符合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很强的生命力。
教师个人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如何统一?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为达成教学科研发展目标而对教师的要求。其次,要明确教师个人需要,以使两者能够契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高职院校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职[1995]15号)中,对申请试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基本条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要有1/3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根据高职院校对其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是:“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且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企业、行业的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按照上述要求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同时加强自己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又提高企业、行业管理能力。
三、高职教师个人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统一
高职教师的需求有哪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需求如何与教师的个体需要相统一呢?
1.高职教师的初级需求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
按照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试想教师如果整天为一日三餐而忧愁的话,很难把精力真正用在教学和实践上,所以应该满足教师基本的温饱需求,还要满足教师的安全需要,比如为教师缴纳保险和解决生活保障问题。给予教师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为稳定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基。
2.高职教师的高级需求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所以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需要(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需要(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所以对教师的激励要更加注重第三、四乃至第五层次的需要,即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求。人是社会的、富于情感的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团,作为其中一员进行交流并得到体恤和爱护,否则就感到空虚和孤独。归属感、社交活动、友谊、爱情都属于此列。那么,要考虑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性格及个人意愿是否同高职教师队伍的氛围和谐一致。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中是不是把教师这一职业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只有把正确的人放在适宜的环境中,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作用。所以要把适合并愿意当教师的人保留在教师队伍中,而不适合或不愿意的应该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设定职业规划,为其另辟更科学的职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当一个人身处适合自己发展的群体中时,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工作活动等,将更加增强这个人对此群体的归属感。某群体中的人们,当其愿景、目标一致的时候,那么更加容易营造一种和谐的组织文化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那么,高职院校要建立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吸纳拥有同样愿景和目标的人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光荣使命。
对于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得到社会尊重和承认,因此产生了对威信、认可、地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满足自尊心,因此产生了提高自身的能力、自信心的需求。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激励可以通过对教师的认可、表扬、表彰来激励,还可以通过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培训机会、职称职务晋升机会等等来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增强其能力和自信。还可以选派优秀教师代表学校参加院校以上级别的会议或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让优秀教师有一种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活动,增强其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高职院校可以明确提出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得到这些荣誉和实践机会,让更多的教师看到前进的目标而形成外部激励,当一批批获得荣誉的教师纷纷涌现的时候,教师将不断地成长,个人在集体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给予内心的满足感使其久而久之形成渴望自我提升的内部驱动力。设定这些激励条件会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同时最终受益的将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对象,从而使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人的需求层次的顶峰,是指人的潜力、才能、天赋能够得到持续实现。人在对自身潜质和外部环境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价值体系,产生了理想和使命感,是不断地向人的综合与统一发展的过程,它驱动人们充分发挥潜质,取得成就,实现理想。对于这一点,高职院校要给予教师足够的个人发展时间和空间,在教师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任务的同时,鼓励其个性化发展。比如易中天作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讲课风格在长期的实践中自成一家,百家讲坛中的表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易中天的名人效应也提升了厦门大学的校誉。名校出名人,名人铸就名校。高职院校发展也遵循同样规则,有越多的名人产生,高职院校的校誉也就越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名人志士前来加盟,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人本管理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应用,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将极大地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职教师的工作成果往往是无形的,例如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传授知识的实用性等等。所以简单的量化考核无法衡量教师真实的工作付出。在未来的高职教育发展中,愿更多的高职院校能够引入人本管理的理念,将其注入院校发展文化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使高职教育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继平.“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张君华,左显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8,(21).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学研究 引导 改进
[作者简介]贾东荣(1968- ),男,山东齐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实践的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513,项目负责人:贾东荣)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40-03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高校公共性的重要指标。受其投入和运营体制的影响,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把精力集中在招生和教育教学上,以争取更多的生源维持生存和发展,对科学研究重视不够。随着部分民办高校进入稳定发展期,科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个别院校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绝大多数民办高校还处于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甚至还未起步。民办本科院校一般被认为是民办高校中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较其他民办高校为多。本文拟以民办本科院校为例,分析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
全面地评价或衡量一所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通常从投入、产出和效益三个方面着手。但由于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甚至还未起步阶段,无论是投入、产出或效益,都缺乏准确的可以相互比较的数据,无法像设立多年的公办高校那样进行准确的评价或衡量。因此,本文选择以产出为主,结合部分投入指标来衡量,分析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研究产出低
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较多,人们通常认可并用来衡量一个人或组织的科研水平的成果主要有学术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两种。学术性成果包括著作、学术论文等,应用性成果有专利技术、应用性研究报告等。就著作而言,从各民办本科院校网站搜索的结果看,各校出版的著作均不多,有的学校没有,且多数民办高校教职工出版的著作是教材,学术性较差,仅有的少数学术性较高的著作集中在民办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自然科学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没有。西安外事学院组织出版了一批有关民办教育的著作,但由其教职工撰写的不多。就学术论文来说,民办本科院校基本上是在晋升本科后或晋升过程中的,部分院校在高职教育阶段就有。总体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根据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总库检索的结果,2008年及此前批准设立的40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由独立学院转设的)中,2007~2010年分别有37所、31所、26所、29所院校的年度发文低于200篇,其中分别有27所、23所、16所、13所院校的年度发文低于100篇,个别院校(19校、11校、6校、4校)低于50篇。这样的产出与各校在公开资料如网站、报刊等宣称的500~1000人甚至更多的教职工形成明显的对比,数量明显偏低,也与民办本科院校上万名甚至三四万名的在校生规模相形见绌。但如果与同期升本或稍前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相比,民办高校论文产出低的特点并不特别突出,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新建院校的一般特点。
至于应用性研究,虽然民办本科院校多由高职学院发展而来,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为主,但其应用性研究成果并不突出。除自身运营需要的民办教育研究外,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性研究产出不多。以发明专利为例,姑且不论其效益如何,单就获得的专利数来说,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检索频道检索所得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底,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可查询到的专利仅304项,其中发明专利13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98项。这其中的1/3集中在浙江树人大学,发明专利的1/2集中在上海杉达学院,仅15所民办本科院校拥有专利,且其中9校不到10项。
(二)已有成果影响低或无影响
体现一所学校或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人们通常用发表刊物的级别和论文的引用情况来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发明专利的价值。总体来看,民办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影响不大。以学术论文为例,截至2009年底,40所民办本科院校发表在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仅24篇,EI期刊仅69篇,合计93篇,不到这些学校发文总量的4‰;用中文核心期刊来衡量,40所民办本科院校发表在各种核心期刊的论文约3600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4%,这其中包括了个别不看论文的学术价值、单纯营利的核心期刊。
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论文主要分布在三类期刊中:一是高职、专科学校学报和行业通讯类刊物。这是民办高校的主流,约占到发文总量的一半。二是民办高校自己或其他单位举办的内部期刊。这些内部期刊的正式名称为内部连续性出版物,由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印刷。在无法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式刊号的情况下,多数民办高校办有这种内部刊物。据不完全统计,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内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约在5000篇,约占这些学校发文总量的1/5。三是营利性期刊。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审稿周期短、出版快(一个月左右就出版)、退稿率低、版面费适中、发稿篇幅短、一号多刊等特点,发表在这些营利性期刊上的论文占到民办高校发文总量的1/5~1/4。一般认为,发表在营利性期刊的论文纯粹是为了发文而发文,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内容多是临时拼凑或抄袭而来,本身学术价值就低;发表在高职、专科学校学报和内部期刊的论文,有点学术价值,但学术价值不高,达不到高级别刊物的刊发标准和要求。没有学术价值或学术价值低的论文,其影响自然就低。
下载和引用情况是反映论文影响的重要指标。下载反映了论文被人关注和阅读的情况,即有多少人阅读或浏览过这篇文章;引用是论文的观点和材料被他人直接或间接引用于论文或著作中。与下载相比,引用更能反映论文的影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民办本科院校约一半论文的下载频率在50次以下,约1/3高于100次。当然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别很大,下载频率的高低也与题目或内容的关注度和发表时间有关。在引用方面,不考虑自引与他引的区别,40所民办本科院校在2009年底前发表的论文有引用记录的约8100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3,其中引用超过5次(含)的仅1200余篇,不到总发文量的5%,即约95%的民办本科院校发表的论文没有引用或引用率不到5次。这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应该看到,部分院校的少数论文下载频率和引用频率很高,个别论文的引用频率超过了100次,下载频率超过了1000次,引用超过20次的约百篇。
(三)专业集中度低与个别专业倾斜严重并存
按照中国知网的学科分类,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相对分散,民办本科院校涉及专业多数在70个以上,有的超过90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有3所学校涉及专业超过90个,2所学校涉及专业在80~89个,17所学校涉及专业在70~79个,6所学校涉及专业在60~69个,11所学校涉及专业低于50个,平均每校每个专业发文大约在10篇。从各校涉及的专业来看,超过85%的专业发文低于15篇,只有15%的专业发文达到或超过15篇,其中超过100篇(含)的仅28个专业,另有56个专业超过50篇。这说明民办高校的多数研究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持久的研究。这种状态很难出现有影响的论文,也阻碍了优势学科的形成。但在总体分散的情况下,民办本科院校又在个别专业的发文相对集中。总起来看,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字、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分别在34校、34校、31校位列该校发文的前五位,各校合计发文大约2400篇、1800篇、1500篇,另有企业经济专业超过1000篇。其他较为集中的专业有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贸易经济、体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职业教育、金融、数学、旅游、建筑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字、美术书法与雕塑,工业经济、新闻与传媒、自动化技术、会计、轻工业手工业、有机化工、互联网技术、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中国文学、投资、医学教育与边缘学科、农业经济、音乐舞蹈等。这些专业,除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专业外,要么是包括公立、民办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如经济管理类专业),要么是公共基础课,或者兼具两者特点,均是聚集学者最多的学科领域,民办高校很难在这种重围中成功突出,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影响,也限制了民办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缺乏团队建设,教职工各自为战
这是民办高校科学研究的突出现象,这一现象同时也存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除浙江树人大学等少数院校或者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个别专业外,民办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形成有力的科研团队,其教职工基本上是单打独斗,为了各自的兴趣或职称评审而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处于散乱、无序状态。四个方面的表征说明了这点。一是前述的学科专业集中度偏低,绝大多数专业的发文低于30篇。二是教职工发文偏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39所民办本科院校(黑龙江东方学院没有检索到数据)约11000人发表过论文,其中超过30篇的仅17人,另有303人超过10篇,即发文在10篇以上(含)的教职工不到有发文记录的教职工总数的3%。9000余人即超过80%的有发文记录的教职工发文低于5篇,这其中还包括与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部分是作为第二、三、四作者出现的)。三是大多数论文的署名是个人,以课题组名义出现的很少。合计40所民办本科院校以课题组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到100篇,广东培正学院最多,有30余篇。多数民办本科院校没有以课题组名义发表的论文。在个人署名方面,大部分署名是个人,署名为2人或以上的约40%,主要是与领导、外单位的同学、亲友联合署名的方式出现。与外单位的同学、亲友联合署名发表的论文,多以第二、第三责任人出现,大部分应是单纯的挂名,以增加个人发文的篇数和频次,真正的合作研究不多。四是获得的基金资助不多,据不完全统计,40所民本本科院校所发论文中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约600篇,不到发文总量的2%,而且其中大多数是民办高校的教师与其他单位拥有科研基金的人联合而得以挂名该基金,真正由民办高校教职工主持的基金课题极少,部分高校甚至没有纵向的省部级基金课题。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团队建设、教职工各自为战是民办高校科研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民办高校科研改进对策
综合分析,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与学校缺乏引导有密切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综合各方面专长力量,发挥多学科知识优势,实行学科和知识交叉,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团结合作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的一项团队性的工作。只有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产出有影响的成果,传统的以个人兴趣为主的研究仍然重要,但必须纳入到团队中才能实现大的突破。而团队的建设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给予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既有人员和经费的投入,有政策方面的鼓励,也有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引导。针对目前的现状,民办本科院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引导:
第一,学术队伍建设。其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是个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能否组建科研团队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自身体制的影响,民办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民办本科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引进和培养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尽快养成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同时鼓励和引导教职工的科研兴趣向拥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优势学科转移,以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
第二,政策引导。我国高校在科研考核上侧重对每个教职工的个体考核,通常用项目经费、论文数量和作为质量的某些因素作为考核量化的指标,其中对多人合作论文的认定往往只认可成果第一、第二完成人(或第一、第二作者),其他参与人员不被认可或只获得极少的赋分值。职称评定也采用同样的考核办法。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合作意愿,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民办高校本身属于市场办学,在各个环节都引入了市场机制,在科研考核方面不仅全盘采纳了公办高校的现有做法,而且进一步强化了面向教职工的个体考核,考核期更短,考核指标更加明确简单,指向产出和效益,忽视团队工作及个体的具体贡献,对团队合作的限制更大。民办本科院校应从科学研究的规律出发,充分照顾团队运行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既要能刺激教职工的个人积极性,也要有利于科研团队的稳定和发展,鼓励教职工知识共享,合作攻关。
第三,加强投入。科学研究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既需要人员和时间的投入,更需要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在科研团队建设的初期,因力量孱弱而无法获得纵向和横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需要学校的启动资金。民办本科院校应加大科研投入,通过校级课题和其他形式的资助给予有研究能力的个人和团队经费支持,鼓励团队多出成果,出有影响的成果,为争取外部科研基金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民办高校为了生存,多向多学科综合型发展,开设有数十个专业,同时发展壮大这些专业是不可能的。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结构和特点,选择若干个较有优势的专业或交叉领域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适度倾斜,以促成其快速发展,形成优势学科。
第五,注意与区域社会经济结合。民办高校主要是为周边地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在科研定位上也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为主,不要单纯向往冲击国家和国际科学难题,要更多地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小、快、急项目,从基础做起,慢慢培养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东荣.民办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一)双因素理论的含义
双因素理论是基于需求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组织的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激励因素是指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如工作机会、工作愉,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激励因素真正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激励作用的因素。
(二)双因素理论的积极作用
该理论把实际上指出了激发人的活动的因素分为内部力量和外部条件,是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重大发展。这一发现提醒管理者不要期望只通过外在激励(来自保健因素)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内在激励。
(三)双因素理论的缺陷
该理论缺陷产生于调查研究本身的设计及研究样本数量的局限性。一些实践中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甚至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员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员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但是,研究表明,对某些人来说,保健因素确实也起激励作用。因此,赫兹伯格对双因素及其职能的划分过于绝对,实际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
二、 激励的涵义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认为激励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指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在管理中,激励指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激励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激励主要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员工努力工作、爱岗敬业、提升个人绩效、实现自我价值,并最终促进组织发展和绩效提升的过程。
三、 影响高校教师激励的因素
根据有关调查,高校教师各项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关怀或个性化服务、个人发展机会、尊重和认可、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工作环境、个性张扬和创新、权利。高校教师未满足的需求排行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薪酬、高福利、更多个人发展机会、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更高的成就、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个性张扬和创新、更多的权力及其他。
四、艺术类高校专业教师特点
(一)艺术专业教师获取金钱的能力较强。由于专业的特点,艺术专业教师通过个人授课、艺术培训等市场化手段,往往获得远高于学校支付的工资薪酬,因此仅靠工资福利奖金奖励等单纯物质手段,很难持续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事业发展。
(二)专业水平与其职称并不完全等同。艺术专业教师由于职称的评定受到论文、英语与计算机等条件限制,虽然现在职称评定逐步放开了职称英语与计算机条件的规定,但是低职称的艺术人才依然在专业圈内占有一定的数量,并且在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无法完全用职称来激励高水平但是较低职称人员。
(三)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艺术人才的需求与追求不同。首先,不同专业的艺术人才评价标准并不相同。艺术门类中的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专业评价标准就有较大差异,同一专业类别中理论专业和实践专业的评价标准也大不相同。如果采取统一的激励手段,很难对所有教师起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专业教师不尽相同。对于处于专业发展初期的艺术人才来说,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乐趣对他们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处于上升期的艺术人才来说,受认可程度和发展机遇则能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处于成熟期的艺术人才来说,责任感和成就感将产生较大影响。艺术专业教师自主意识较强,倾向于在宽松的、高度自主的环境中工作。创作成果及教学效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过程难以监督控制。此外,艺术人才的成长有一定的周期性,短期内不易看到专业创作和教学培养的成果。因此,考评绩效标准应适当分层分类制定。
五、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艺术高校教师激励的策略选择
(一)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不应忽视保健因素,但又不能过分地注重于改善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指出,满足员工保健因素,只能防止反激励,并没有构成激励。赫兹伯格通过研究还发现,保健因素的作用是一条递减曲线。当员工的工资、奖金等报酬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后,其作用就会下降,过了饱和点,还会适得其反。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用中,要把握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正激励与负激励,公平激励与倾斜激励,整体激励与局部激励,统一激励与个性激励等几项关系。
双因素理论实际上说明了对员工的激励可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外在激励是指外部的奖酬或在工作以外获得的满足,如工资福利等。而人除了物质需要以外,还有精神需要,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是较为持久而高效的。
重视激励的发展性和全程性。高校教师的短期需求大多为薪酬、奖励和晋升,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期需求一般立足在个人未来发展和成就。
实行针对性激励,重视个人需求和集体需求。如教授等高收入阶层,应注重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对于一般青年讲师、助教,注重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重视个人科研创作教育的需求,同时给予集体项目解决经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源等工作协作要求的集体需求。对有突出表现的个人给予重大奖励,个人贡献较平均的给予集体奖励和荣誉。
(三)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一是要重视薪酬分配的绩效公平,提高教师的内部公平感和满意感。设计与以岗位责任大小、承担工作量、教师贡献、业绩与津贴、奖金基本对称的薪酬制度,并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保证教师个人薪酬呈阶梯增长趋势,提高教师的自我公平感和满意感。薪酬制度要满足教师的内部公平感,适当向教学科研一线和青年教师制度倾斜。不能搞平均主义,但在体现职称、职务等级差别的同时,又要保证差距不要过分“悬殊”。二是保证教师薪酬的外部公平感。及时了解比较高校所在地区的平均薪酬水平和其他同类、相近行业知识工作者的平均薪酬水平,提高高校教师薪酬,保证薪酬标准在本地区平均值之上。可探索建立弹利制度,除规定的一些福利措施外,提供一些灵活项目供教师选择,并作定期修订。
(四)完善职称聘用、目标考评等激励方式。所以高校管理者在面对高校教师这一类高素质的群体时要满足不同教师对奖酬内容的不同需要,要教师自己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奖酬内容。除了经济诱因之外,高校管理者还必须把提供挑战性的工作、个人的发展和成长,组织的认可、职务(职称)的晋升、给予荣誉称号、树立典型等作为一些非经济性的重要诱导因素。这些诱导因素产生的激励效果更强大,更持久,因而在为高校教师设置奖酬资源时,更要重视这些非经济性的诱导因素。
制定岗位、职称等聘任合同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聘任合同期限、岗位及职责要求、岗位纪律、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聘任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对双方的责、权、利要有明确的规定,教师要履行与岗位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使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明确而有效,也防止双方在终止合同时有不必要的纷争。
完善考核目标评价体系。要依据各岗位职责要求来制定具体相应的岗位考核指标体系。在具体操作时要简便易行,要使操作一目了然。在实行操作时要严格操作程序,做到公正有序,认真核实证明材料,实事求是提出评价意见,增加考核的透明度,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五)优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激励氛围。努力改善校园条件,为其构建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营造沟通协调的人际关系环境,加强知识分享和交流,从而提升学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把教学科研设施建设纳入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创作环境。
建立领导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沟通平台,通过电子邮件、书面信件、单独交流或座谈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改进措施,加深联系和交流,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友好氛围。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有非常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非常强的参与管理的需要。让高校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使高校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为学校发展事务做决定和处理的亲身感受,可以使教师树立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既可以充分保证他们行使民主的权利,又有利于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做出更好的决定,同时促进学校组织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六)思想上积极引导。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激励必须以了解和把握教师需求为前提,采取物质精神与精神激励并重等多种激励方法,不应偏颇,积极引导教师需求合理化,通过座谈会、报告、讲座、个人交谈和宣传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教师社会责任感,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做“四有”好老师。
[参考文献]
[1]彭娟,基于高校教师需求的激励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张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研究,教育管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赵德成,绩效工资如何设计才能有效激励教师――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4]吴志华,艺术院校教师柔性激励机制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23期.
[5]李仰祝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5.
[6]杨潇,双因素理论在管理激励中的优缺点,新浪博客,2011.5.
[论文摘要]本文从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著作解读出发,揭示其由科学探究而人文引领的教育学研究路径。从科学教育学的起步、成型,到哲学视角的凸显,再到其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先生独到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学术发展理路,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Key words:scientific exploration; humanistic leading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erprets Mr. Zhang Chu-ting's pedagogy works and then reveals his way from scientific exploration to humanistic leading. His unique thought of science-humanistic academic development , which from the premature, mature of scientific pedagogy to the appearance of philosophical vision , and to the total deepening of humanistic thinking concerning education finally , is good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edagogy in China.
张楚廷先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涉足教育学研究,由外而内,一步步扎根到教育学的大地之上,一点一滴,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展示出一个又一个教育的新视界。他的著作平易、流畅,娓娓道来,抓住一个又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象拿着解剖刀,驾轻就熟地深入其中。从科学式的教育探究,到立足哲学、历史与文化的人文引领,他的教育学研究表现出一条由科学而人文,以至科学-人文有机融合的独特教育学路径,把教育学中的老问题每每谈出新意,又常常把教育学中被忽视的问题令人叹服地摆到理性思考的教育学平台之上。
一、《教学原则今论》:科学教育学的起步
早在1993年,张楚廷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学原则今论》。在其中,他首先详细列举了已有诸多教育名家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逐条进行细致分析。但在他的科学解剖刀的利器之下,原先许多貌似合理、状似齐全的原则体系都开始变得摇摇欲坠、问题迭出。
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先生开始了他的理性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他首先分析了建构教学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教学原则的基本问题探讨中,先生首先区分了教学的规范性与规律性问题。并认为规范性问题属于主观性问题,规律性问题则属于客观性问题,对于二者的混淆往往容易导致对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清,错把规范当成了规律,而这正是教学论科学化的障碍之一。他以“它本是怎样的”、“它可能是怎样的”、“它应当是怎样的”三个问题作出判断,从而将必然性问题、可能性问题、企求性问题一一区分开来,还教学原则以真实面目。同时,他认为要以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简练性四大条件来检验一条原则提出的科学性,并以此来丈量远至夸美纽斯、近至当代教育家提出的口号各异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4-1-1”阵型的教学原则体系,圆满回答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也间接地部分回答了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原则今论》作为先生进入教育学殿堂初试牛刀的起步之作,体现了他教育研究的基本风格与作为教育学者的精神气度。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探究精神,注重逻辑严密性的思维品格,在整体逻辑框架严密的基础上充分展开发散思维并对细节保持敏悟性的思想特性,直入问题、简洁明了、不拐弯抹角的表达方式,问题分析与理性建构并重的学术路径,都成为先生教授教育学研究典型风格,表达了一位从数学进入教育学领域的严谨学者对教育问题的审慎而开阔的思考,同时也预示着其科学教育学的起步。
二、《教学论纲》:科学教育学的扛鼎之笔
2004年出版的《教学论纲》是先生前期教学理论研究的集大成,它在借鉴、吸收国内外有关著述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教学论的各基本论题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在结合时代特点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独创的见解。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要素、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论的科学化等。
综观先生的《论纲》,贯穿其中的正是一种对教学论研究科学化的追求,就在书的前言中,先生开门见山地提出,“着力于客观性探讨,着力于客观性描画”,“力求在增强教学论的逻辑性方面下些工夫,以形成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系统和命题系统”,“80年代中期,王策三先生提出的‘教学论科学化’一直像一面旗帜感召着我,虽然在全书的14章中只有一章是专门讨论科学化问题的,但全书贯彻此精神”[1]。对教学论科学化的追求基本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教学论逻辑起点的探究,从教学与元学习出发,由此而展开教学论的基本范畴与问题逻辑的清晰梳理,其中富于创意的是对元学习概念的教学论意义的阐发与教学要素的探讨;二是贯穿在每一章节之中的对局部问题的分析,都是一贯地体现了先生的分析、解剖、再建构的风格;三是贯穿全书的冷静分析与客观描述的笔调,避免了教育学研究中惯有的浪漫型构想与规范设计。
说《教学论纲》是先生科学教育学思路的扛鼎之作,并不是简单比附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著作,在缜密的逻辑解剖与建构之中,同样不乏诗性的激情。因为教学问题毕竟涉及的是活生生的人事,所以才能引发先生逻辑之中的诗性阐发。这并不妨碍先生对教学论的科学追求,也许这本身就是教学论的科学之所在,即她的科学性追求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这不仅表现在细节的论证中的细水长流,更表现在标题转换中的跳跃与论题的流转。比如,第十四章“教学论的科学化问题”第六节是“自由学术探讨”,第七节却又联想到了诺贝尔奖,并提出“我们是否也承担责任”的问题,一下子把传统教学论的视野远远地拓展了。
正因为如此,在明确提出追求教学论的科学化的前提下,先生竟然在本书的结尾提出这样的疑问:“教学论是不是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这里不仅是对教学论科学化的必要的否思,而且也是对教学论科学化的提升,因为其中渗透的正是一种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这里实际上又给后面先生教育研究的哲学走向埋下了伏笔。
三、《课程与教学哲学》:哲学视角的由隐而显
先生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而从事教学理论研究长达二十余
年。他常言:前二十年,是在操练、欣赏着教学;后二十年是在琢磨、探索着教学。长期养成的理性思考的习惯引导着他逐渐走向哲学的思考,或者说在多年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哲学向他走来,他与哲学不期而遇,就有了《课程与教学哲学》的诞生。
如果说前期的研究中,哲学思考只是潜在的线索,是冰山的聚积,那么,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则是先生寻求突破——不仅是个人的突破,同时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突破——的精心之作。在这本洋洋洒洒40万言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先生对前期研究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大处着手,一开始就抓住了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哲学巨擘布鲁纳的结构原理与皮亚杰的后结构主义,再论及后现代课程观,后面主要围绕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社本主义等当代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最后归结为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给课程与教学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种崭新的气象;二是从前期的注重逻辑推究转向哲学悟思,大大提高了先生教育思考的整体性与人文性,对课程与教学理论问题的探究向着纵深处拓展。
先生还从阐释学(解释学)的视角,细细分析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现代主义课程观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与社本主义的关系。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五I”课程构想,书的最后集中阐述了其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实际上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精神。他相信:“完”与“全”使人更象人,而和谐更能体现生命的特征,并使人更具生命力、更高大,因而,课程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先生作为长者的深厚的功底,同时可以看出他像年轻人一般乐学,一方面踏踏实实地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一方面又积极接受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思考。对于时下流行的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社本主义,先生不仅给予了批判性的分析和澄清,同时也提供了基于现实的我国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思路。可以说,承继与发展同在,批判与建设并存,条分缕析中充盈着逻辑的缜密。
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个论题进行了卓有创意的阐发。他提出,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并非一切方面、所有的方面,全面发展主要是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是一个个人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发展着走向全面,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人要经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来实现全面发展,离开了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2](P302)。这里,既有对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悉心研读,又有结合时代的深切的忧思。先生的思考可谓切中时弊,冷静的言说中渗透的是先生对时代、对民族火样的热情与深沉的爱恋。
四、《教育哲学》: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
先生在《教育哲学》结束语中这样写到,“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到一个不在原地踏步的前方,这不是什么雄心壮志,仅仅是对一直走下去的一种信念”[3](P304)。正是这种一种往前走的信念支撑着先生不停地朝前探索,不把自己停滞在个人既成的教育思考水平上。
如果说以要素归纳的语言来描述张楚廷先生的学术历程,把以《教学论纲》为代表的前期著作的关键词归纳为科学,把以《课程与教学哲学》为代表的中期著作归纳为哲学,那么以《教育哲学》为代表的近期研究的关键词则是人文与历史。当然,贯穿其中的,既有相通的因素,又有包容前期、累积性发展的因素。不管怎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生不断探究、超越自我的学术勇气与生命立场。
《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先生在阐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引领和谐的课程观,在《教育哲学》中,先生进一步完成了人文引领的历史化与现实化。全书自问“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起始,第二章就直接进入书的中心主题,“人是什么”。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教育的真切关注也就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这样,先生就把“人是什么”变成了“教育第一问”,对人的思考在这里又被再一次提升。先生紧扣马克思的命题“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再论及“关系中的人”,再把人置于社会之中考察“人发展什么”。在“人发展什么”这一章中,先生再一次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他自己发展的全面,因而必是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或个性下的相对全面发展,因而可否就说实质上是个性发展”[3](P130),“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发展创造性”。正是基于对作为教育根本的人的考察,先生开始了对教育特性的思考,并提出教育的“五大公理”,即:潜在公理、动因公理、反身公理、美学公理及中介公理。所谓潜在公理,即人的潜意识、潜智能的存在是教育存在的依据;所谓动因公理即人的欲望是天赋的,同时又是可以开发和引导的,这也是教育发生、存在和展开的条件;所谓反身公理,即人可自我对象化,人亦可对象自我化;所谓美学公理,即人在对象自我化、自我对象化中的基本尺度是美学的;中介公理即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作为中介在人的发展中起不同性质的作用[3](P220-221)。五大公理的概括可以说是第一次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础问题表达得如此准确而清晰,没有丝毫的泛泛而论,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视野的融合。
论证教育的五大公理作为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并不是先生研究的根本目标,紧接着的一章“自由教育”,才是先生本书的根本落脚点,这也是对前面关于人的自由、全面与个性发展论述的回应。先生在一般性地论及自由教育的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与当下中国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几个自由教育的关键问题,从人文知识的命运、知识的性质、自由教育的命运,再谈及学校的命运与大学作为象牙塔的命运,使得对自由教育的论述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与本土关怀。
先生关注个性发展,但任何个性发展都是置身一定社会之中的个性发展,先生十分钟爱个性发展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与文化之中缺少了凸现个性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时,先生又清楚地知道,任何个性发展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现实之中,在社会之中,个性发展不能走向惟我主义的狭小圈隅,所以先生最后一章又回到“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先生这样写道:“教育通过培养人,通过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能更有作为的人而善待社会,通过服务于人而服务于社会,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发展。”[3](P292)这里清楚地表明,先生正是要在凸现个性问题的同时,把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不难看出,先生在章节主题转换上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
五、科学—人文立场之中的多维视野
与先生照面,一身简朴,从容平淡;听先生说话,话语平和,有长者风范而无威权姿态。简朴人生的背后是对教育知识与真理的激情与涌动的思想。先生以从容淡定之心去观察、体味、反思平凡而不平静的教育现实。他的目光是独到的,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支撑让他立论坚实,广博深厚的学术底蕴又使他的视野足够开阔。他纵横捭阖于数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美学等领域,同时在其思维的天空下常常出现解释学、现象学、全息论等时兴学说,在他逐渐融贯而出的科学-人文立场之中展现出多维的、丰富的教育学视界。眺望先生的教育学风景,我们看见的是对教育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与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美好期待。
先生著作等身,思想如绵延之山,愚鲁我辈自然不足以窥其堂奥,只能从个人的印象,斗胆做些简单的勾勒。在我看来,先生的研究之于我国教育学理论建设至少有以下不可忽视的贡献:
其一,先生以深厚的科学背景进入教育学门径,给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他者眼光,不仅提供了庞大的思想宝库,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逻辑分析与人文关注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言说方式。多年的数学知识背景为先生进入教育思考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开阔的哲学社会科学视野则为先生的思考提供了人文的支持,丰富的教育生活体验与教学经历更直接为先生的思考注入了现实的体温。从先生多年来的研究与写作明显地可以看出,先生一方面在坚持清晰的逻辑思考与踏实的论理方式,另一方面在逐步扩大其人文关切,从而较好地把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注紧密结合。
其二,先生以自己独到的视野与切入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育学研究的问题空间和论说方式。从教学细则到教育公理,从元学习到和谐课程观,从数学知识的大量引入到对各种西方教育哲学的思考探索,从对基础教育的思考到对个人大学治理经验的反思,从对当下教育现实问题的追问到对教育历史的娓娓道来,从对教育、心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到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引入,可谓琳琅满目,给予读者很强的视觉冲击,充分地挑战读者自身的心智与知识世界。
第三,从先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伊始,对人的关注贯穿始终,这条线索由隐而显,由心理、心力的关注到对历史与现实之中完整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题的不断发掘,可以说直接地拓展了教育的中心问题——人的关注的视野与水平。先生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中写到,这本书,“所直接表达的是,切望我们的教学更美好,我们的课程更美好;所间接表达的则是,盼望接受过教育的人们确实因教育而变得更美好”[2](P3)。显然,正是这种对美好教育与美好人性的期待成为先生教育研究与写作的内在灵魂,也是先生从科学思考而进入科学-人文整合探究的内在基础。
第四,先生笔耕不辍、勤于著述、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人风范与长者气度,为教育后学之士作出了重要的人格示范。先生曾电话示我后一阶段的写作计划,除了重写《教学论纲》、新写《高等教育学》之外,还有数本著作都在构思之中,先生学而不倦的学人本色令后辈汗颜。“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到一个不在原地踏步的前方”,这种“一直走下去”的信念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几乎在每本书的前言或者后记中,先生都会自谦地写下“非常期望得到指教和批评”、“聆听他人,聆听智者,以便更好地反躬自省”。《教育哲学》的前言中,先生更是谦逊如同一位踏实的小学生,“笔者的哲学修养、教育理论修养确实都十分有限,对于教育哲学,我是‘半路未出家’,敬请各位学者、智者批评。”苏格拉底有言,真正的知,大知,就是认识自己无知。在这里,先生自己本身莫不就是这样一位清醒而高明的智者?
也许先生的观点不乏商榷之处,先生也满怀与他人商榷的期待,因为,先生清楚地知道,真理本身就是开放的。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是先生2003年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所说的:
“思想不会停止,询问不会停止。”
这是先生的自言自语,难道不是说给我们听的?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前言.
一、阳光下跳动的音符
“两操一活动”一直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而在秦淮特校,面对分不清左右,不少都有肢体残疾和障碍的学生,如何来进行活动呢?刘xx老师大胆的进行改革,根据运动学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困难,自编了益智手指操和健康拍手操,简单、实用,益智,娱乐。让全校的智障学生都能做起来,动起来。并且刘xx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自编体育教材,把体育生活化、游戏化、娱乐化,实施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了他们终身体育的思想。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从未间断过。刘xx老师根据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的大课间活动,把内容游戏化,生活化,简单化,形式多样深受弱智学生的青睐。
二、勇敢向前冲,坚持=胜利
XX年前,毕业于南京特师弱智教育专业的刘xx老师,被分配到秦淮特殊教育学校,凭着一本培智学校的专用教材,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目前在秦淮特校近100名在校智障学生,基本以中重度为主,平时吃饭、穿衣、洗澡等生活能力都不具备,他们大多运动功能缺损,而且自卑。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特奥运动员,有着超乎想象的艰辛。
特奥田径一直是秦淮特校的体育传统,更是秦淮特校的体育教学特色之重。在加强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刘xx老师十分重视特奥田径项目的课余训练。从科学选材到梯队建设和训练,分工到人,层层落实。训练普通的孩子难,训练智障的孩子更难。
例如世界跳冠军芮强同学,在秦淮特校校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先天性的缺陷而使他成为智障学校中的一员。刚进学校,他又哭又闹,格外地折腾,而随后又变得自闭、怯懦起来,时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一个空间里,从不与人交流,不活动,没有太多的表情,常常一个人发呆到放学,所以人人都称他为“木头”。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一个跑步的基本动作对于他来说,有可能要训练好些天。枯燥、烦琐,但刘xx老师从无怨言。在训练中,训练内容不光针对他的身体,更要适合他的情绪变化。他烦躁时,刘xx老师陪他谈心。他不开心时,刘xx老师鼓励他坚持再坚持,坚持不放弃,对他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训练。使他的运动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付出总有回报,从人人戏称为的“木头”到第四届全国特奥运动会的五项冠军,再到国际特奥冠军,自信和笑容都绽放在他的脸上。近年来,刘xx老师率领秦淮特校特奥运动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四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上,秦淮特校共取得7金4银1铜的骄人战绩。有两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集体道德风尚奖也被秦淮特校囊入怀中。 在XX上海国际特奥会邀请赛上,力克群雄,共获15金7银6铜,而在XX上海国际特奥会上,秦淮特校3名运动员以中国特奥田径运动员身份,为国参赛,三人共获取得了6金1银,其中芮强一人报三项,就包揽三块金牌,整个中国队个人拿到三块金牌的只有两人,而他就属于其中之一,真正地告诉了世界“刘xx老师能行”!
三、综合发展,让学生融入社会
刘xx老师经常组织智障学生进行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在校内,刘xx老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体育趣味比赛。学生喜闻乐见的拔河比赛、跳绳踢毽比赛、广播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校外,刘xx老师结合社区、街道、区残联的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火炬接力跑、南京元旦长跑和社区康复活动。并配合街道、区残联的活动,在秦淮特校召开了两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尤其去年的秦淮夏季趣味运动会,反响甚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爱心铺就成功路
多年的教育教学是辛苦的,但是耕耘过后才会有收获,在学生成长的同时,刘xx老师也收获着刘xx老师的硕果,刘xx老师把教学点滴、反思,总结成论文,多篇获奖,其中国家论文获奖有5篇,省市级获奖有7篇,两次参加五四杯赛课,分获一、三等奖,并在去年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