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护患沟通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患沟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患沟通的概念

第1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由于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够或不当,如果护士素质较低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和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不断提高护士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沟通在调整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人性化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值过高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护士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废除了公费医疗制度,致使患者看病受到某些限制。个别护士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治疗,服务,做到护患之间有效沟通,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与支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应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情绪和压力,而且对治疗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护理学中,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被公认为影响和决定着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礼仪发面的有关理论,护士与患者交往时才能达到和谐.护士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信息。交流与沟通的特点是: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富于同情心。护士在做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治疗时解释药物的名称,治疗作用及主要副作用,需要做各项检查时,例如:B超,事先讲明检查的目的等。

第2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同理心;护患关系;有效沟通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一种新的境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护理疾病扩展到护理社会的人,扩展为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患者的心理感受在护理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护士提高和患者沟通的能力,重建新型的护患关系。同理心是护患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同理心的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过程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将心比心,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消除护患交流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隐患,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能力

1.1同理心的内涵:同理心最早应用于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在护理学领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和发展[1]。同理心是指能将心比心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以及能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2]。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在沟通中,当同感出现时,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同时彼此不一定要有所认同。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1.2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立场和能力:沟通的一方从对方的言行中推论出他的感受、信念和态度,是一种能力。在同理的过程中,包括对对方理性和情感状态的感受。在人际沟通中,越是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中的种种感受和态度,就越能了解对方,越有能力去与对方一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达到较有深度的同理,这就要求人们在沟通时首先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将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经历对方正在或曾经面临的压力,并体会对方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和导致这样的行动表现的原由。

在沟通双方同理心的互动中,我们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了解对方,与对方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在协助对方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当我们的回应是具有同感的时候,对方会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有一种舒畅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会促使他继续作出默契的交谈和回应。这种敏感又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人人需要的。

1.3同理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同理心是在护患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凭借同理心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患者凭借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感受到被了解与被接受,护患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这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相吻合[3]。护士要关怀患者,首先需要了解患者。要了解患者,就需要先进人患者的情绪和思想概念的参照系统中,以患者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患者的心情去体会患者的心情,而且,也以患者的思想推理来思想患者的一切。当我们放下主观的看法,设身处地地进人患者的内心世界时,就能同理患者的特殊感受了,对患者的同理心自然就会出现,也就不会用警告的口吻谈话了,而是从更理解患者和更关心患者的角度与患者沟通。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对患者是有帮助的,从而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4]。将同理心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过程,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2护士同理患者的技巧

护患沟通是对护理活动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护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更需要护士应用同理心,运用沟通技巧,灵活的与患者沟通。

2.1尊重患者,真诚相处:作为患者,他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受尊重,再者其本身就很自尊、敏感,容易将事件过度解释,导致伤害自己和他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不要过早修正,要接纳其情绪反应。因为对患者来说,感受是很具体的,或许有护士不理解的理由或背景。护士要让患者有陪伴的感觉,觉得护士愿意与他在一起。的确,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患者不理解护理人员的期望时,护士更需要一切为患者着想。只有这样,患者的情绪才会慢慢平静下来,理智地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因长期患病,心理压力大,在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交流,重点是让心情舒畅,不要急于给患者意见答案,同理是导正的前趋。可以说同理心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结晶。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任何不坦诚、伪装都可能使患者封闭心扉,不再深人交谈。

第3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69-01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帮助不仅单靠技术措施,而且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在治疗护理中的地位[1]。良好的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主要包括非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两个层面,据统计,在各种医疗纠纷中,80%为非技术因素所致,其中大多数与护患交流不足或交流不当,告知不充分有关[2]。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和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现将笔者多年来对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1 护患沟通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逐步建立起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1.2 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许多纠纷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加强沟通可改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1.3 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护患之间的良好配合能增强护理效果,利于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陈何芳[3]报道,治疗性沟通前后患者心理负担发生率分别为99.14%和21.57%,77.78%的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1次,通过护患沟通患者的心理得到了疏导,缓解了郁闷情绪,提高了满意度。

1.4 护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有效途径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要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而落实告知制度是医患、护患沟通的基本措施。因此做好各项护理告知,加强护患沟通也是减少护理差错、规范护理行为的有效途径。

2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2.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劳动强度大 护士每日除常规的执行医嘱中的各项处置外,还要进行医嘱录入、护理收费、办理出入院等非护理工作,这些工作占据了护士大量的时间,使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减少,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时间减少。

2.2 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 临床中年轻的护士相对较多,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短,临床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在校期间仅侧重于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信心不足。

2.3 专业术语过多 由于患者所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状态、年龄等的不同,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2.4 护患之间不能换位思考 病人在住院期间对用药、治疗、预后、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等信息一般都有迫切的需求,而护士每天忙于各种护理操作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各种信息不能及时告知,病人不能理解护士,而护士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不能从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2.5 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质量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有关医疗方面的书籍杂志等资料也逐渐增多,有的患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存有疑问,甚至有抵触心理,影响护患之间沟通。

2.6 非语言沟通的因素 如护患交流环境、患者、病室的温湿度;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面部表情、眼神与目光、体语等也影响护患沟通。

3 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掌握护患沟通的方法及技巧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护患沟通的过程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完成的。

3.1 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即语言沟通。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因此护士不能随便说不负责任的话。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注意语言柔和清晰,语速、语调适中,并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给予安慰,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程度、、心理状态,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进行交谈,同时可多用解释性语言。

3.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伴随着沟通的一些非语言,它能影响沟通的效果。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音色、音调、音量)、手势、抚摸、眼神交流和空间等。护士应格外注意自已非语言的影响。

3.2.1 微笑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性沟通最丰富的源泉 英国的斯提德说过:“微笑无需成本却能创造许多价值”。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具有多方面的魅力,护士的微笑对病人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能看到护士的微笑,会感到温暖和一派生机,从而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2.2 眼神是人际沟通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眼神可以传递情感,也可以显示个性特征,影响他人的行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巧妙地运用眼神的表达,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和增进与患者感情的交流。

3.2.3 仪表 护士的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士高尚的情操、整洁大方的仪表、稳重的举止、亲切的语言、开朗无私性格,都能唤起病人的乐观情绪,赢得病人对护士信任感;相反,污皱的衣服、懒散的工作作风、生硬的语言、过分浓妆修饰等,会使病人反感而疏远。

3.2.4 手势 手势语言是通过手的动作、姿势来传递信息的语言,手势同眼神一样,灵活多变,富有极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以手势配合口语,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3.2.5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包括触摸、握手、依偎、搀扶等,触摸能增进人们的相互关系,它是用以补充语言沟通及向他人表示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3.2.6 合理选择沟通距离 个人距离是护患间沟通的最佳理想距离。个人距离为0.5m-1m,在个人距离下,护患双方都会感到更舒服一些。因为个人距离既可以提供在帮助关系中一定程度的亲近而又不会使人感到过分亲密。

4 体会 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沟通、融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前题,也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融洽的沟通更从根本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好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6.

第4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了为病人提供最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如何适应时展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值得讨论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尝试把换位思考的理念渗透到护患的每个环节,克服了既往护患交流的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现阶段护患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护士方面因素

1.1.1护患沟通交流的信息量过少

患者来院就诊,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 时的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焦急,迫切想知道分管医师、责任护士的水平,护理态度以及用药、治疗、护理、预后情况,如果护士在接待时不能针对以上特点有的放矢的将问题说清楚,不注意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和信息反馈,容易造成误解或不满。

1.1.2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

不同患者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很 的差别,护士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使患者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理解,影响护患之间的交流。

1.1.3专业技术不精湛

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释得含糊其辞或操作技术不熟练,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致工作中的小小不当不能得到谅解。

1.2患者方面的因素

不同患者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经济、受教育程度对健康关注等方面的差异,对护理的要求和期望值也不尽相同,相同的服务方式也会导致沟通的障碍。

1.3医院方面的因素

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日益竞争的医疗市场让医院不堪负荷,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无形中把经济利益放大,导致医患沟通障碍。

2确立换位思考理念

2.1换位思考

在护患交流中,换位思考的应用要求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患者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心,体谅患者在医院生活上的不方便等,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满意。

2.2深入患者生活,了解心理需要,体谅其感受

正确认识患者的情绪情感,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情绪情感,也就是将心比心。注意分析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也 就是说不仅要看到对方的情绪情感的具体表现,而且要进一步分析对方的这种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亲临现场去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这里最确切的莫过于一位护士真实地从护士角色转换 患者角色,用一颗博爱的心关心、同情、帮助患者,自然坦诚的与之交流,对待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全面正确的回答,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求要达到患者满意。一名内科护士因患胰腺炎而要接受插胃管,这在内科病房是一个常见的操作。但是她在接受操作 也感到恐惧,情绪高度紧张,在当她体验到“实在难忍”时,频繁地问医生,几时能拔管,虽然她知道至少需要3~5天。护士在经历这次插管后,非常理解患者的心情,不再以治疗的范围作为衡量患者情绪紧张的尺度。

3对策

3.1突出服务性

护患的沟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护士整洁的仪表,一句平和的问候,温柔的目光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信心[1]。我们以 “给你真诚、信心和爱”为服务宗旨,要求护士重视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千方百计帮患者解决问题。护士应在工作中用语文明,态度热情,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体贴,使患者感到极大的温暖,增进了护患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3.2提高护理质量

制定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和控制标准。以整体护理为中心,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针对病人治疗、护理和服务的流程,通过病人满意率、健康教育普及率及合格率等指标保证质量。

3.3关注患者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心

在沟通中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真正理解他们,没有漠视、拒绝、甚至批评和否定病人表达的信息就会使病人产生舒畅、释然和满足的体验,有助于缓解疾病带给病人的心理压力,情绪发泄以后往往使病人更容易接受疾病存在的事实,他们不再抱怨甚至拒绝别人的帮助,建立起与医护人员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在这过程使病人:①信任治疗者;②对治疗性工作采取合作态度;③对治疗的目的和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④求医动机明确[2]。这使病人有能力和信心去应付现在面临的困难,这就给了病人极大的帮助。

3.4超越自我,改变以医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感知患者的权利, 要意识到自己和患者是平等的,自己比对方 的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学会倾听患者诉说,学会用患者的语言跟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自己排出轻重缓急的治疗方案,当他们想听我们的意见时提供必要得当的指导,学会通过体谅患者的心情,来考虑患者的需要。

总之,护患交流是一种技巧,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使病人被理解、被感知的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我们治疗病人的疾患,使病人从泥沼中走出来,换位思考也会丰富我们的经验技能,提高专业能力。把换位思考应用到护患交流中,以心换心,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容易化解护患间的隔阂与矛盾,消除护患交流中的障碍,营造一种和谐的护患氛围。

参考文献

[1] 丛亚丽.护理伦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9.

[2] 徐韬园.现代精神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56-157.

第5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1 角色改变引起的矛盾

患者存在着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了解;表现为焦虑、恐惧不安易引起行为、语言上不恰当的表现。这时若护士以健康人的思维、管理者的要求及医院的规章制度为准则来约束患者,易引起患者不满导致护患矛盾的发生。

2 治疗检查时缺少人文关怀的护理而产生矛盾

2.1 观念更新不够 部分护士从理论上意识到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已被“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所替代,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不能摆脱功能性护理模式。特别是在工作忙、治疗任务重时,忽略操作前与患者沟通,导致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不安,产生不满。

2.2 知识面窄,沟通能力差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给患者以全身心的护理,这就要求护士既要具备丰富的医学临床知识,又要掌握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但传统的医学教育重医学、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故导致部分护士知识面窄,沟通能力差,工作中面对患者只是简单的对患者说:“现在给您做治疗请准备”,而不能根据患者的生理需要、心理状态与患者沟通。

3 护理策略

3.1 护理学科的范畴已经超出传统护士角色的功能,护理已不仅仅是份工作,而且是一项为人类奉献爱心的事业[1]。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上班时应精神饱满,装着装整洁,以优美的举止,得体的语言,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尽快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及因疾病痛苦而产生的恐惧不安。用温和的语言将护理意图准确且迅速地传递给患者,耐心倾听患者对病史及疾病体验的主诉,耐心解答患者提问,尽量从多方位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的需求,将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里,让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3.2 随着人类健康概念内涵的丰富与拓展,护理工作的范围和功能也随之进一步扩大。护理人员应跟随时代步伐,多渠道学习:一方面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有侧重的学习心理、社会、人文科学的有关知识。工作重点不应只是简单的接待者和机械操作者,而应以人为本,把患者看作有思想,有感情且处在特定环境的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疾病以外的需求,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委婉、清楚地向患者解释说明治疗、检查的目的过程中如何配合,及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护士讲解,患者理解了,矛盾就减少了。操作用语解释分为三部分:A操作前解释,说明操作目的:操作过程中患者产生的感觉同时护士要给予保证,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尽量减少 患者的不适B操作中指导:具体交代患者配合方法,用安慰性语言转移患者注意力C操作后嘱咐:询问患者的感觉,说明必要的注意事项,最后一定说出非常感谢患者的配合。同时要掌握语言的灵活性,如:给患者输液穿刺失败时,应说“实在对不起,给您增加了痛苦”,这样就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如果说“您的血管太难扎啦”会引起患者伤心和不愉快,导致矛盾发生。

3.3 加强心理护理

3.3.1 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病室的布置要干净、整洁、优美、温馨,如放置一些花盆、报刊杂志等,优美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

3.3.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患交流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稳重、端庄、操作熟练,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要学会倾听,与患者交流时目光与患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不能游离或斜视,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予以解释和安慰。患者痛苦时可轻抚其背,承认患者的痛苦,不断的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位置上,理解并鼓励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3.3.3 护患沟通是护士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2]。及时有效的沟通缓解护患矛盾,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因人而易、因人而护的原则。针对不同患者,不适时机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一些少言寡语的患者往往自尊心极强,痛苦不愿讲出来,与患者交流时耐心聆听患者的诉说,不随便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而对于易激动的患者要给予患者多方面关心、爱护和帮助,给予精心周到护理,鼓励患者抓紧时间及时治疗,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而对悲观消极的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方案和进展,也可以邀请一些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敢于面对现实,坚持与疾病做斗争,积极地配合治疗。

沟通是一门艺术,它能建立相互宽容、彼此尊重、精诚合作的护患关系,要想掌握这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才能达到与患者沟通顺利,减少矛盾发生。

参考文献

第6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社会的进步,儿童在家中的地位,及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儿﹙或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的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护理人员在护患交流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病人的误解和投诉,甚至造成人身的伤害。护患关系紧张、护患纠纷发生。因此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人依据医学心理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

根据我科2009.6月—2012.6月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及投诉显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94.7%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不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只占5.3%。

2、分析护患纠纷发生原因

2.1护患沟通无技巧

住院患儿﹙家属﹚一进病房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他们的情绪非常焦虑,迫切的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就应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将这些问题交代清楚,并且还应注意患儿及家属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如忽视这些交流细节,容易产生交流障碍,造成误解或不满,导致医患、护患关系不谐调,从而影响治疗、护理。

2.2说话语言、语气不当、专业术语过多。

住院患儿﹙家属﹚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上存在着差别,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互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被调查的住院患儿﹙家属﹚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患儿﹙家属﹚都要求在与其交流时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否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产生误解。

2.3专业技术不精湛而导致的不信任。

在住院期间,患儿﹙家属﹚都希望得到最佳服务,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儿﹙家属﹚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或因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不过硬而导致正常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不能及时实施,甚至延误病情,是患儿和家属不能容忍,造成纠纷发生。如我科曾收治一名重度脱水的2岁女性患儿,因末梢循环差,血管充盈度差,护士穿刺没有一次成功,患儿家属便产生不满、投诉,甚至对护士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因此可以认为无痛而娴熟的穿刺技术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非语言交流工具。

2.4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

这种现象可表现在护患之间,也可表现在与家属的交谈中,特别更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医护人员在查房或做晨间护理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考虑患儿及其家属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甚至会对有些谈话断章取义。如曾经一名患儿因护士抢救重述口头医嘱两次,但没有向家属解说,家属认为没有及时用药,便误解为医护人员不负责任,延误病情而产生不满。

3、分析护患沟通的特殊性

3.1护士与患儿﹙家属﹚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了解。

及时与患者沟通与交流信息,这种交流不同于一般社交场合的交流,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属于情感关怀和治疗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有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特点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赋予同情心。善于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掌握语言技巧与沟通方式。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要求、不同精神状态及文化层次的差异,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只有切实为患者着想,才会使患者感到可亲、可敬、可以信赖。

3.2护患交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言语形式的交流,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即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交流时不注意上述特点和形式,将产生交流障碍或不足。

4、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4.1转变护理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护理工作是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看病不看人。护士应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士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能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挑剔、抱怨、恼怒,安抚家属的不满情绪。对某些无理要求,要冷静对待,讲究语言艺术,避免与其正面的冲突,尽量避免和减少其过激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尽力使纠纷降到最低限度。

4.2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进患者的信任感。

为了更好地塑造护士形象,亲和护患关系,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来美化护士的言行、举止。如: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开展美在我心中活动。另一方面注意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

4.3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入院后患儿﹙家属﹚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同情和体贴满足感情需要,为此我们要求护士跳出临床护理的模式,特别地将心理护理提升到重要位置。要稳定情绪、耐心倾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检查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或过失;扪心自问,理解、分担患儿﹙家属﹚的痛苦,改变或引导患儿﹙家属﹚的思绪,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每个患儿﹙家属﹚的心理特点做到有效沟通。

4.4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保护护患双方权益。

护士应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要明确认识到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极易产生纠纷。一旦产生,不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影响工作,也会给患儿和家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影响医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要防患于未然。

第7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1护患失败的原因

1.1观念差异是护患沟通的障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观念认为医生是上级,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对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指导的要求,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护士不愿沟通或很勉强进行沟通,甚至怕引起冲突而采取不与患者沟通的消极态度。

1.2沟通信息的偏差;护士使用方言或较多的专业术语,往往使患者不易理解或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在分析病情,评价治疗效果时,过多使用“没事”“肯定会”“不会”等不负责任或模棱两可的话,容易造成患者误解或断章取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或根本无法沟通。还有护士在工作紧张、繁忙,工作量大时急于求成,与患者沟通时不注重方法,技巧、速度太快,给患者过大的信息量,超过患者的承受力,致使患者难以接受,再有沟通信息认识的差距也是造成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如在进行住院评估时,问到病人的文化程度时,问:“你有文化吗?”“你哪毕业的?”造成患者无法回答,影响沟通结果。

1.3对沟通时机掌握不适宜;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不重视对方的想法和反应以及对此的理解程度,只考虑自己能够完成工作,如入院宣教等;沟通内容与日常护理操作相分离,缺乏灵活机动性,甚至在患者病重或病痛不安,难以接受外来信息的情况下,不合时宜地自顾自地进行说话,从而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1.4护士自身知识不足或缺乏沟通技巧;个别护士本身对护理工作不感兴趣,不能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且对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当患者咨询问题或对病情、治疗等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护士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解惑释疑,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工作,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

2护患沟通的方法

2.1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对患者的友善同情和温和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给病人的渴望以满足,痛苦以安慰,恐惧以保护,处处体现慈爱、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病人产生亲近感,即提高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情绪,也为今后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

2.2护士要了解不同病人的知识背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文化和职业,性别选择谈话内容与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解释疑难,多应用开放式谈话方式,鼓励病人陈述,并用点头“嗯”表示接受或重复病人的陈述等方式鼓励病人。对病人的提问不可急于回答,应先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问题,以便获得某些人有意义的资料。对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不可断然拒绝,可请病人稍等,告知我一会来帮你解决或对不起,我帮你查一下等语言并付之行动。

2.3环境是保护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护士与病人交流多在病房,且24小时观察了解病人,关心他们的一事一物,故在完成护理工作时,时刻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在治疗处置时时刻关注病人,了解其病情进展感受,及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评估病情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环境对病人的病情、治疗、预后方面的问题要有科学依据,不可主观臆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修改医嘱,这样可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促进双方的沟通且谈话内容应通俗易懂。

2.4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用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依赖性和安全感。

第8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1]。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护理。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护患沟通方面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护理纠纷增多,病人的满意度不高,大量学者对护理人员的沟通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了解国内外护患沟通的现状,凸现国内外的异同点,找到差距,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护患沟通制度,规范沟通行为,对提高有效的护患沟通十分重要。

    1  护患沟通的目的

    1.1  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2]

    目前,我国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许多纠纷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002年1月~2004年1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在“医院内部因素”选项中,选择“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的占49.5%[4]。还有调查显示[5],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理人员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护理人员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Breen[6]等对某科研医疗中心的6个重症监护室进行了研究,发现102个连续病例中,48%的病例存在医疗纠纷。最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就是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无效[7]。由此可见,加强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是国内外共同的目的。

    1.2  在护理过程中,了解病人的需求是国内外护患沟通的共同目的

    护患沟通是为了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受重视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的服务需求、减轻痛苦和感觉舒适的需求等,以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护理活动过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沟通要追求“以人为本”的最高服务宗旨,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的舒适。同时,护患沟通是收集病人资料的重要手段。

    1.3  提高病人依从性,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是国内外护患沟通的共同目的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很多护理工作都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医疗护理活动能顺利进行[8]。任真年[9]证实,患者满意率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而与技术无关。田玉峰等[10]研究提示,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可使病人的依从性由90.0%提高到98.7%。

    2  国内外护理理念的比较

    2.1  国内护理理念现状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11]。医学无论怎么发展,其价值不仅是治愈,而且是照料和关怀[12]。护理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注重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科学,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士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然而,以疾病为中心、技术至上的观念仍对护理人员产生较大影响[13]。

    2.2  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

    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护士经常思考“患者现在感觉如何”并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沟通时,突显人文关怀,沟通内容从疾病知识扩展到对信念、态度、行为、健康促进等方面[14]。例如:对高危患者,护士首先在病房门口贴上“Falls”警告牌,然后详细告诉患者目前常见的跌倒原因,教会其预防跌倒的方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我国的护患沟通仍处于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性化需要的内容。

    3  护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比较

    3.1  人员配备的比较

    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护理人力不够时,护理人员对于基本的治疗和护理,都需要一种高节奏工作流程才能完成,没有时间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目前,我国护士队伍严重缺编,供不应求,平均千人护士比例为1,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千人护士比例为5以上,世界大多数国家,一个医生配2~3名护士,而我国医护比例为1∶0.61[15]。而在爱尔兰,每个病区内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1.0~1.5)∶1,在ICU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3~4)∶1。护士由注册护士、执照护士及护士助理组成,遇有紧急情况则需要调动流动护士,这一部分护士主要来自于中介机构[16]。我国护理人员缺乏的现状,导致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病人进行沟通。

    3.2  知识系统的比较

    有调查显示[17]: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沟通知识缺乏占45%,专业知识缺乏占30%,病人方面占25%。同时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听懂方言的能力,也是导致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护士长排班,必须考虑各民族的护士混排上班,即每一个班总有华人护士、印度护士、马来西亚护士上班,其目的就是满足各民族病人与护士交流的语言需要。有些发达国家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入“角色训练”,加强沟通能力[18]。由于目前我国护士缺乏完善的疾病知识、护理伦理、心理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使沟通无法有效地进行。

    3.3  护理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病人被动的依从医生和护士的决策,医护人员对病人也仅限于基本的治疗和护理,与病人沟通时仅限于满足医学需求的医学交流,较少考虑其心理和社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国外,护士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运用护理程序系统地护理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方面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帮助病人最大程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衡和适应;护士的角色已不仅是病人的照顾者,更是病人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管理者;病人有权参与对其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决策等。例如,在癌症患者的护理中,他们成立专门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放射科医生、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他们互相合作,医生护士向放射科医生反应病人的身体状况,放射科医生为医生护士提供客观的资料,一切考虑病人的需求,把病人需求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19]。

    3.4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国内外的临床应用

    FCC是把整体护理内容扩大到社区病人在内的各个层面,如家庭和社会,“家庭”囊括了为疾病康复提供支持和心理安慰的所有人员,如医务人员、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宗教工作者、学校教师、单位领导、律师、社会工作者等。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促进者、教育者、指导者,在开展FCC工作中起着协调、指导的作用[20,21,22]。这是一种新型的护患关系,可促进护患沟通的有效进行。

    在国内,FCC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我院199名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护士仅听说过FCC,仅有6名护士参加过FCC的培训。在美国,FCC已成为卫生系统中广泛的概念,日本、以色列、泰国、香港、台湾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并取得显着的成效。

    4  对策

    4.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005年中国护理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2008年,三甲医院床位与护士之比必须达到1∶0.4。加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配置,加大一线护士职称聘任比例,提高一线护士福利、生活、工作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待遇,尊重护士、爱护护士,从而提高护士对病人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而促进护患的良好沟通。

    4.2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强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感

    4.2.1  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  过硬的技术是架起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例如在儿科中,基础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起点,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23]。作为一名护士,除了具备娴熟精湛的技术外,还要具备丰富的疾病知识及人文理论知识,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对病人做出针对性的沟通和指导。

    4.2.2  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训练  例如,成为儿科护士前,经过“母亲角色”的情感训练和特殊技能训练[24]。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有母爱,在与患儿的接触中体验其情绪,经历其认识,揣摩其心理。向家长解释护理操作给患儿带来痛苦的必要性,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还可聘请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现场讲课,言传身教[25]。

    4.2.3  注重效果,讲求沟通技巧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应讲求沟通技巧,当家属情绪激动时,不要急于反驳或严肃批评,应灵活机动,掌握时机,恰如其分地给予解释。反之,医护人员若给予针锋相对,就会使局面更糟,所以,护理人员要有开阔的胸怀,高尚的情操,面对危机,妥善处理,化解矛盾。

第9篇:护患沟通的概念范文

1《导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1.1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的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3]。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决定护理哲理的4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环境、健康和护理[4]。因此,《导论》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并以此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进而掌握护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1.2倡导发现学习法。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过程自行发现所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态度,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重要的[5]。根据这一点,在《导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学习内部动机的激发。

2《导论》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护理哲理,然后以护理哲理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并分为四大主题。(1)人:包括“人是一个整体”、“人类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和“人的自我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整体特征,把握人体需要的特点,做到“因人施护”。(2)健康:介绍“健康与疾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帮助护理对象促进、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从疾病中得到康复。(3)环境: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压力学说”,使学生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广泛联系,明确护患关系的性质、搞好护患关系的条件,掌握沟通的技巧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人产生的压力,使学生学会识别人对压力的身心反应,减少压力产生的影响。(4)护理:“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健康教育”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整体护理能力。“循证护理”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指明了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护理伦理、护理与法作为自学内容,实现了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2.2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1)教学安排:《导论》课从第6学期调整到第3学期,使学生早期接触护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2)课堂教学:减少了单纯讲授,由原来的54学时,改变为36学时,增加了自学和讨论时间。如学习“护理与法”时,学生已学过法律常识,则要求学生在自学本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学的法律内容,写出有关护理与法的发言稿,在课堂上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人的基本需要”时,应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灵活。学习“人的成长与发展”时,采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临床实践:学习《导论》期间,临床见习8学时。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和“护理程序”时,分别安排学生在临床情景下与病人沟通,学习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发现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的内在动力。

2.3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综合能力考核:将原来单一的理论考试改为理论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并各占总成绩的50%。能力考核的方法是由教师到临床选择病例,学生在特定的临床情景中收集、整理并分析资料,列出护理诊断,设定预期结果,选择最佳护理措施,写出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以评价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和沟通技巧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