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中小学德育学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德育学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德育学论

第1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我国真正开始了一场具有新的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所谓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又不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而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使我国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德育实效性问题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学校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即是“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

一、我国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第2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一、要善于把握德育时机

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是关键。学校德育工作从时机上可分为超前、同步、善后。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和善后疏导工作。

超前引导是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以预防为主,以从工作时机上掌握主动权。超前引导是进行超前的正面教育。要力争做到“三个超前”,一是超前武装思想,通过品德课、政治课、班会等形式的理论教育和学习,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要强化德育意识,使学生在道德的传承中受到熏陶,初步确立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超前营造氛围。通过层层动员、舆论引导,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确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三是超前制定各项德育规范,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态度、修养、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德育工作有法可依,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做人准则。总之,做好超前引导工作,能使德育工作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再被动应付。

同步开导,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不良思想倾向,同步、及时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在问题的萌芽阶段,要注意抓不良的苗头,要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抓苗头时还要特别注意分清是个别人的思想苗头还是有代表性、倾向性的苗头。对于前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的教育工作;而对于后者,要高度警惕,一定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防止酿成普遍性、广泛性的问题。为此,要注意做到“三个同步”:一是“主题教育”同步。围绕不同阶段出现社会热点、时髦话题,如“吸烟有派还是有害?”“怎样正确上网?”“怎样看待早恋?”等学生感兴趣且都要面对的话题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辩论会和讨论会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展开讨论甚至可以通过激烈的辩论和交锋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二是典型示范同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学校、班级做好榜样示范教育工作,要花力气树立和宣传校内外和班级内外的先进典型,如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并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各种典型示范,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奋斗方向,做到学有目标,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三是个别工作同步。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甚至会千差万别。因此,德育工作还要通过一人一事的个别教育工作,因人因事因时施教,及时解除学生的个别困惑,化解个体思想上的矛盾,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善后疏导,是在进行完全局性的系统思想教育后,对个别思想认识还跟不上、纪律观念还相对淡漠甚至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有意识地做好善后疏导工作。这是个别式的、亡羊补牢式的工作。要通过心理疏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恢复心理平衡,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也要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但如此,善后疏导工作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情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较强的适应性。

总之,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要讲民主,重疏导,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通过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化倡导,思想疏导,检查督导,善后疏导,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要创新德育方式和方法

当前,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光靠老方法肯定不行,因此,要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除了要把握时机外,还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特点,因人施策,注重德育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创新。

在工作方式上,必须走出单纯“管”“灌”的模式,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要转变以往工作中“我讲你听”的说教方法,提倡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双方地位平等,活动气氛就会融洽,学生以真实的个性和情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在方法上,要注意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可采取平等讨论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渗透教育法、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防止和克服“两张皮”现象,坚持虚功实做,以实为主,在结合上下功夫,真正把德育工作寓于各种课程教学之中,寓于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当中,寓于社会实践之中。同时,思想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使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形成德育工作无处不在的格局。德育工作只有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产生活力和魅力。

三、要加强德育体验教育

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仅靠单纯讲道理式的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有单纯的理性认识不足以促成改变,伴随着对道理的认识,必须有情感体验,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对学生的道德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认知和情感体验并重的学习。为此,要努力改进德育工作方式,选择和抓住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重视观念引导与行为操练相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熏陶,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做事。为此,学校应该切实把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体会理论的真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调查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近年来,一些县市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县长”的活动,不少学生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探寻治理工厂废水污染的办法;有的要求政府加强对荒山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等。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青少年学生的关心社会品质和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还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关心社会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点阐释当前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存在的原因,教育学生正视这些问题,树立以自己的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远大志向,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当前,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精神。因为社会公益活动对个体品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摆脱狭隘个人主义思想意识,形成为社会服务的习惯和观念,并能满足学生精神上自我完善的需要。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即属此类。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城市孩子“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活动,极富特色。在几天时间里,学生与农村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尤其是对农村及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学生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

四、要强化道德选择能力

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看,学校德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服从”的教育,从未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取向进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当历史迈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由于社会发展变革速度快,国际交往与联系明显增多,人们接受的信息量大、传播信息渠道多,思想更加活跃和开放。学校、家庭、亲友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点、道德准则具有多元性甚至相互矛盾。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同时接受多种丰富的信息,同时受到多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并开始要求自己作出选择的时期,他们不再盲目地“唯书”“唯上”,不再一味遵循社会和成人给定的现有标准,而是依据那些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事实或经过自己过滤的标准和原则作出选择,但是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往往导致他们选择和行为的盲目性。

因此,仅仅“授之以鱼”的教育,仅让学生记住空洞的德育知识或培养某方面的行为习惯,不仅不能应付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情况,而且还会让学生因此产生价值混乱。所以,如果一味让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不鼓励他们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就无法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可见,在这个信息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开放的新世纪,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应该使每一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目标。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对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多元价值的需要,并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深远影响。

五、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第3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二、确立面向现代化的德育目标。作为21世纪的受教育者,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自身发展需要,德育目标应该及时反映教育对象的这种需要,把“至善”的追求和自我完善的需要统一起来。不能把上级领导检查的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同时,反映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致的目标要求,像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等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始终如一地予以执行,予以一以贯之;具体目标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德育目标层次网络系统。

三、施教生活化的德育内容。所谓“生活化”德育是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游戏、谈天等日常生活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它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而教”。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尽量小一些,使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以便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德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讲究一个“近”字。让学生明确我们周围既有真善美,以有假恶丑,看问题既要看主流,也要知道支流,以培养他们的道德辨别能力。德育内容要生动、活泼,讲究一个“趣”字。学习呆板、枯燥的德育内容如同嚼蜡,当然谈不上德育的实效了。只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材才具有可读性,才能吸引学生。

四、尝试对话式的德育方式。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过去那种说服、灌输的德育方式不仅难以取得实效,反而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话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这种对话既可以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行为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以道德认识为目标的师生观点性讨论,还可以是受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反映。这种“对话”式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师角色,即由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朋友,由单纯的道德信息的输出者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发起者和领航者,由道德观念的灌输者转变为探索者。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来探索和选择合理的道德观念。

五、倡导主体性的德育活动。主体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认识冲突中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选择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教育,比如参加社会劳动,开展军训、野炊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耐挫力,培养他们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收社会信息,防止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第4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每当人们在欣赏音乐或者观看音乐表演的时候,心情总会跟随音乐旋律的改变而浮动,甚至有时候身体都会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而当人们在欣赏欢快的音乐时,人们心情也会随着高兴起来,当人们在欣赏悲伤的音乐时,心情就会变得沉重。这就是人的音乐性的一种表现。

每一部单独音乐作品只体现出生活的某些方面,主要是人的精神生活。但是艺术是通过个别反应一般的,因此,不论是对自然描写,还是表现人的性格、情绪和行为,只要是音乐所能表达的一切,归根结底都反映了社会的生活。[1]这充分说明,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体现了社会的生活,人生的真谛。同时,音乐又能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所以,加强音乐教育,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它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面发展的作用。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鉴赏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在中小学加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对科学文化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大脑发育、思维定型以及思想道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而音乐教育在这段时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需要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音乐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除了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还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同时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把思维引向深处。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等活泼丰富及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乐,能使我们浑身放松,精神愉快,对改善记忆有着极显著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2.音乐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学生对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这时,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运用到乐理中去,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的同时,对他们今后把握好学习和工作的节奏,劳逸结合有非常大的帮助。

3.中小学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例如:通过让学生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优秀作品,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的独特和莫斯科郊外的异域风光,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加强音乐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学生更加容易、丰富的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育德”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人们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善的观念这一基本目标包括真实、美和正义三个部分。教育是实现善的观念和根本途径。“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是柏拉图通过教育实现其理想国的基本课程之一,柏拉图认为,音乐在教育中的功能在于,音乐的“韵律”及“和谐”是触及儿童灵魂的通道。音乐“使他们的行为优美,使受到正确教养的人具有高尚的灵魂……凡是接受过这种内心陶冶的人都能敏锐地察觉出艺术或自然中的遗漏与错误。”[2]

1.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国作曲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体验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给人一种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精神。

2.音乐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灵魂,体味到音乐的感情。比如:《国际歌》的庄严、《天鹅湖》的优雅、《黄河怨》的悲情、《步步高》的欢乐等等。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流下同情的泪水。大型音乐组曲《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无不催人泪下,使人奋发。

3.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小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小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时,便会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而感情的丰富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中小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人格的树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对音乐的感觉是人类一切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它并不是高度专业化的单一能力,而是一种与广阔的文化领域有着自然密切关系的能力。音乐才能极高的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而且多才多艺,特别是文学和美术方面尤为突出,他们往往具有优雅的语言表达能力。[3]

1.学习音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文化。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各自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我们在平时应多接触一些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风情,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外音乐的了解以及学习兴趣。国外名曲,我们也应该多了解、欣赏一些。这样不仅仅使学生了解了外国音乐,同时也使学生的视野走向了世界,这就是学生了解、接触世界的开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当他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的时候,对于知识的饥渴,对于文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如何让音乐教育更好的辅助中小学教育

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美的巅峰,它以旋律和节奏直接冲击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给人以震撼,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通过音符与节奏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它比最好的演讲家更易激发人的情感、悲哀、欢乐等。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地改造。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无根本区别,所不同的是音乐教育它更强调音乐是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感觉,使人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音乐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是一致的。

第5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论文摘要]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属儿童时期,初中属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初中课程门类增多了,而且每一学科的内容也接近科学的体系,因而逻辑性也越来越强;从学习方法态度上来看,初中生比小学生更需要有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不仅要主动地安排学习计划,而且要学会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小学生的“他律”自然过渡到初中生的“自律”。因此,为了使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得到顺利、快速的衔接过渡,让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迅速顺利地适应初中的学习,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直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力图解决的课题。

一、“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的内涵

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是指根据我国实行九年一贯制的办学规则,在小学五、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这两个教学年级段上设立衔接点,将品德、语文、数学、英语这几个学科的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突破口,逐步实现全方位的研究。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如何铺垫、衔接,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将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二、中小学衔接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德育衔接:重在品德培养。小学阶段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展开:一是抓晨会和周会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礼仪、安全、纪律、卫生教育,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苗头或偶发事项出现,教师及时加以教育。学校每周进行检查。二是抓思想品德或品德与生活课,师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互动,通过一个个蕴含深意的故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教育。三是抓各科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探索规律,探求知识,并把道德品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四是抓少先队活动,学生在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特色中队、各种竞赛等活动中进行道德品质的洗礼,让自己拥有的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五是师生谈心,通过循循善诱的心理教育,让学生丢弃不良习气,走健康之路。六是与家长、社会的合作进行教育,通过《写给家长的一封信》,或家访,或参观访问等等,让庞大的家庭和社会力量与教师共同雕琢出无瑕的美玉来。

(二)常规衔接:重在习惯养成。学校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是使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培养多种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写字阅读等方面的内容。在平常的教育中,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是教师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会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写字端正清楚等方面的习惯。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阅读、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在每堂课、每个活动过程中适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以提高作业质量。

(三)学科衔接:重在基础技能。必须进行下列四项训练:(1)听的训练。课上听录音,跟录音读是必须做到的,而且要听一句,跟读一句。学生放平书本,用右手食指指着所听所读的内容,做到专心听、认真看。在各种感觉器官配合下,培养学生听力。课后学生用配套的磁带自己听,也要遵守这一规则。(2)读的训练。要想掌握好一门学科,认真读记是必要的,还可开展各种竞争性读书游戏,让学生熟读成诵。(3)说的训练。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必须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正确读准并将所学语言运用到生活中。(3)写的训练。学生从拼音字母开始接。因此,字母正确的书写是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作业,培养学生认真、清楚、整洁的书写汉字的习惯。

三、中小学衔接教育要注意的环节

(一)在学生学习上要注重加强三个方面的衔接

1.学习心理的衔接。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因此,必须开展这一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决心为中华的腾飞而努力读书。

2.学习习惯的衔接。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初中;则要求学生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初一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围绕学习目标,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中学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二)在教师教学上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衔接

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努力做到“四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各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熟悉对方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2.教学方法的衔接。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中小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评价的衔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石川勤.教育与学的艺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施良方.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一、育德作用

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书法教育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它以当今世界上使用面最广、历史最悠久的汉字为载体。其方块结构被世人认为是中国人的智商居世界之首的主要原因。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的表现手法,为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和人民所称道。多少年来,无论是有素养的中国人还是诸多外国名流,多以据有几幅大家书作而倍感荣耀,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书法教育就是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了解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2 塑造健康高雅的人品。人品即人的品格,既指道德修养,也指学识修养和人格。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我们后学的楷模,诸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虞世南晚寝被中画腹,唐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清郑板桥体察民情等等,这些千古流传的佳话,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都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是生动的活教材。因此,在书法教学中,通过细析书家及其作品,便会使学生领会“书如其人”的艺术真谛,进而给学生这样一种启示:离开健康高雅的人品修养,单靠练艺,必入俗格,难成大器。从而达到鞭策学生求艺先求品,品艺双修的目的。

3 磨炼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力是青年学生适应未来所必具的品质,它决定着一个人及其事业的成败。众所周知,学习书法艺术,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更无捷径可言,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不断摹仿和创造,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多临摹多创作,熟之于手,达到心手相应,创作忘我方为最佳境界。一位心理学家讲:“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规范行为有两种好方法,一是练平衡木,二是练习书法。”由此可见,学习书法艺术,是学生磨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形成耐心细致的优良品质,克服浮躁情绪的良药佳方。

二、启智作用

书法学习本身即是智育内容。但书法教学的智育功能还体现在它对学生智力开发、学识增长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 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汉字的构造是以形会意,这是世界各种文字所不具有的。无论是实用型书写技术还是书法艺术的创作都有利于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美国有位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商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汉字的独特作用。经过研究证明,左脑管辖语言中枢,负责理解文字、语言、数字、计算,即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鉴赏、绘画、音乐等凭直觉观察而产生联想和想象的活动,即负责形象思维。只有左右脑得到平衡发展,才能开发大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力。书法教学,在传递信息活动中主要发挥左脑的功能,而在练笔或创作时,则侧重右脑功能的发挥,所以书法教育具有左右脑协同参与的机制,对开发大脑的整体思维,增强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悟性与灵感大有裨益。

2 增长学识,丰富文史知识。“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习研究书法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书法大家同时也都是大学问家。王羲之如此,张旭如此,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宋四家苏黄米蔡以及当代启功、沈鹏等老先生也都如此。他们除了是书法家之外,或也是文学家、哲人、诗人、画家、文艺评论家等。可谓天文地理多知晓,琴棋书画尽相通。也正是如此,其书法才名震天下。因此,欲探究书法奥妙,只知闭门造车,虽墨染长河,终难有成,至多一写字匠而已。在书法教学中有意地向学生灌输这些可贵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广涉博取的兴趣及热情,从而达到增长学识的目的。

三、健体作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走向未来,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基础。书法教学除了具有修身、养性、益智等作用外,学生通过学习与创作还会收到保健身心的作用。表现在:

1 有益于身体健康。古代即有“寿从毫端来”的说法,书法活动是一种刚柔相济,动中寓静的活动,是心、身、气互相配合的全面综合运动,它能取得与气功、太极拳等活动相同的养神健体的功效。学生练书法时,必须静思凝神,排除杂念,举止舒展,气沉丹田,灵活自若地运用手、脑、肘、臂来调动全身的气和力,通过笔端,有机地输送到字的各个点画,即所谓“以通身之气之功之力而用之”,所以练习的过程正是调血养气的过程,修身养性的过程,这样就会很自然地通融全身的血气,使身体内的各个部分能得到柔和而不是生硬的调整,使大脑神经细胞和手臂乃至腰部的肌肉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书法不仅是一个创作过程而且是一种极好的健康运动。一些书画家大都长寿,其原因就是从事书法时书者的生理与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医学专家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20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2 有益于心理健康。习练书法,除了强身健体外,尤为重要的是使人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虽然书法作品的每个字都是用手写的,但实际上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无论是哪一位书家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品质、创作意念和思想情感。比如,唐代书家颜真卿的《祭侄稿》,是为了祭奠他的被“安史之乱”叛军杀害的侄子而书写的,祭文令人觉得凄怆,书法墨迹更使人感到一泻千里,悲痛至极,看得出他在书写祭文时是心灵的宣泄。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却令人感到当时他与诸位贤人相聚时那种快乐、洒脱而又闲适的绝美佳境。先看那即兴而赋的优美散文:“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 其次……”令人读后犹如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而那潇潇洒洒的隽秀行书,更是右军酒后同诗人们的真情流露。无论是鲁公的悲痛至极,还是右军的浪漫之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体验。

四、审美作用

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审美属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点画美:如点像瓜子,撇像钢刀,竖为悬针,捺成燕尾。(二)结体美:字的结体是丰富多彩的,或朴拙,或秀丽,或丰满,或瘦峭,或玲珑剔透,或粗犷豪迈。篆书结体修长 婉转,有一种雍容之美;隶书扁平方折,有一种飘逸之美;楷书大方端正,有一种精整之美;行书兼工带写,有一种流利之美;草书龙飞凤舞,有一种飞动之美。(三)章法美:书法艺术重视通篇的黑白虚实,二者相互映衬,组成“黑白之趣”,其正文、落款、印章这三要素既有一定模式又无定式,从整体看讲究布白美、和谐美。(四)气韵美:气韵是作者功力、人品、学识修养、性格情怀的综合体现,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行笔用墨娴熟自如,线条伸缩有度,张弛有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五)风格美:风格是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个性,如雄浑之美、秀逸之美、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书法教学中对书法作品美的剖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感情,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

第7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一、闲暇教育的涵义

(一)“闲暇”的涵义

柏拉图给“闲暇”下了四个层次的定义,分别是“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出,闲暇更多强调“自由。”闲暇,在《辞海》里是安宁无事;空闲;悠闲自得貌。我们可以看到闲暇的根本之义是“自由”,闲暇就是生活的自由,灵魂与精神的自由而不是无所事事。

(二)闲暇教育的涵义

各类研究文献中对“闲暇教育”的概念界定出现过很多。闲暇教育就是指教会人们具有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民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闲暇教育前提是闲暇时间;其着眼点是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和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它的特殊意义集中在通过闲暇教育提高人的闲暇认知能力和支配能力,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幸福的体验,理解与享受生命,培养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闲暇教育的初级目标就是获得闲暇的意识,培养闲暇的情感,利用闲暇的技能与技巧养成良好健康的闲暇行为习惯。闲暇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培养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与生命的自由的人。

(三)闲暇教育思想的国内外发展溯源

在国外,闲暇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到“我们一切行动的第一原则是为了求得闲暇。工作与闲暇都是需要的,但是闲暇优于工作,并且它就是工作的目的。”斯宾塞在《教育论》写道“教育应该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在未来,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闲暇教育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之后闲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焦点。国内闲暇教育这四个字虽未明确提出,但在各类古文献中闲暇教育依然能够窥见一斑。《学记》就有记载“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贤们已经对学习与闲暇娱乐的关系做出分析。

二、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情与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下,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忽视“闲暇教育”。

(一)闲暇教育时间被剥夺

“学而优则仕”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下,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尊崇着“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刻苦书生精神,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面。某些学校即使有闲暇教育,例如兴趣小组活动,户外野营,音乐艺术等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作业过量,考试频繁,学习要求高,时间长,使得闲暇教育的实施艰难。

(二)闲暇教育空间受限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设有艺术,体育,音乐,手工制作等人文科目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具有一定的闲暇教育性质,但是闲暇功能未获得充分呈现。闲暇教育更多的在学校教室里实施,却很少与校外即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闲暇教育应该被视为正规教育的补充。若是教育只能束缚于教室中,就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闲暇内容单一低俗

双休日与节假日期间,大部分中小学生发展为“人机模式,”泡网吧,看录像,玩游戏,睡懒觉。这些闲暇的内容毫无营养,缺乏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势。这应该也是导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生活没意思”,“我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闲暇时间是珍惜宝贵的,闲暇时间的利用也是重要的。本研究将从心理学方面,社会家庭学校等层面来谈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有7种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闲暇则属于自我实现需求范畴。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教育是人与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播的活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年老时心灵感到幸福与灵魂的自足,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其与闲暇追求的价值异曲同工。“不会休闲的人就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可见闲暇与闲暇教育的必要性。闲暇时间里的生活质量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质量,精神的质量。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如果教育并不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局限于沉迷于想象。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对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意义

科学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得物质生活质量获得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闲暇的不当利用对社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闲暇道德的缺乏。闲暇强调自由支配时间权利,但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可随心,否则会威胁社会安定与和谐。因此,?e暇教育是不可缺的,它是整个社会闲暇行为的得以纠正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闲暇教育有助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其最终追求的是“和谐的生活”,是工作与闲暇的和谐,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谐,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个体发展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闲暇教育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闲暇教育对于我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新青年。古今许多发明创作是在闲暇之中产生的,科学家牛顿在工作之余,树下休息而被苹果砸到,从而萌发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至7小时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中小学课堂长期以来注重功利性的知识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是明显缺乏的,在踏入社会后这个弊端就会显露无遗。中小学生应该在必要学习之余,从事其自己感兴趣的爱好的各类活动,从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各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闲暇教育是可有效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

四、闲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为帮助更好地实施闲暇教育,本研究将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闲暇认知的获得

闲暇认知指对闲暇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从而树立闲暇意识。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很多时候并未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中小学生们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更多的是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学习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生活。闲暇教育恰好是对我们传统教育缺陷的最完美弥补。闲暇的学科课程是必须的,其目的是向我们传授有益的闲暇价值观与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兴趣小组等活动都是值得倡导的。

(二)闲暇情感的培养

闲暇情感是对待闲暇的态度,指对闲暇持有的是喜欢或讨厌,亲近或疏远的情感表现。一个和谐的闲暇环境与氛围是很重要的。学校课堂教育虽然是闲暇教育的主体,但是学校与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校园环境或是社区环境可分为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其就是环境建设的两双翅膀。硬件包括环境的绿化,网络构建,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社区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等,软件指师生关系,民主关系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闲暇教育就是要通过这些良好闲暇氛围的作用,树立积极的闲暇态度,让人们摆脱“网络依赖”,激发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动机,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情趣,由“谋生”向“乐生”态度的转变。

(三)闲暇技能的训练

闲暇技能指有效利用闲暇的技巧与能力总称。未来工作与生活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其他各领域的涉及也是重要的。闲暇活动课程的设立是必须的,目的是组织并培养学生在闲暇活动中获得闲暇的技能技巧,以个人生活情趣和爱好为核心的趣味型活动;以健康文明科学的娱乐休养为宗旨的休闲型活动;以丰富公益知识和增强公益能力为主体的公益型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运动型活动;还有各类勤工俭学和志愿者活动等等。对于中小学生应从小开展闲暇教育,从而能在闲暇期间,获得生命意义与生活价值提高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中,陶冶闲暇性情的各类活动还有户外消遣,社交活动例如旅游等。

(四)闲暇行为的养成

第8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1.问题的提出

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以保证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从目前的情形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学校和社会注重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二是城市学校运动场地狭小,农村学校缺少运动器材,很多学校缺乏体育教师;三是有的学校因害怕学生意外伤害而不敢组织体育活动;四是学生的体能指标不断下降。上述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012年,为了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菩提路小学(以下简称“菩提路小学”)参加了区子课题的研究。该子课题主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试行方案)》和《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为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提高兴趣,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方针,提出“在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思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选题的依据

激发兴趣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因此,在实验中我首先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最终产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体育教学中存在三种不良现象:一是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二是一部分学生偏项,甚至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热情,三是很多学生上课懒散、练习质量不高,甚至怕苦怕累。那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呢?为什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越来越差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获悉了原因,并针对原因在我校三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五年级4个班的184名学生,其中男生89人,女生95人。

2.研究方法

针对我校五年级4个班的184名学生,笔者采用“兴趣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84份,回收问卷183份,问卷回收率为99.45%。

3.研究内容

首先,笔者把小学体育教材包括的体育运动项目分为四大类,以“兴趣程度高、一般或低”为标准,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详见表1)。

其次,笔者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详见表2)。

通过以上数理统计分析可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其次是球类、体操和田径。值得注意的是,相对田径、体操所占的教材比重和课时,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所占的教材比重较低、课时较少。

最后,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到,他们喜欢球类、田径及体操,但在“兴趣程度”上却写“一般”或“低”的真正原因是:在课堂上球打得不好、短跑跑不快、耐力跑缺乏耐力及做体操怕受伤等。

4.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兴趣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具体把握五个关键:一是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二是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四是教师参与学生的练习,与学生互动,帮助和指导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田径与体操项目的练习,最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5.三个注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境激情,以情育人,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对动作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当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当平时纪律较差或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教学实行“分层指导”

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存在的差异性,笔者采取“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要求、内容、目标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对体育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用“优秀”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更上一层楼”。二是对体育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应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向“优秀”目标迈进。三是对体育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努力达到“及格”,甚至力争“良好”。

(3)在教学中寻求教学方法

第一,在短跑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跑的基本技术,明确正确的跑姿。一方面,在练习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强、争胜等特点,采用分组接力比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迅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短跑练习中,另一方面,将短跑教学与球类教学有机结合。例如,将30米跑的练习与快速运球练习相结合。练习手段多样化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第二,在耐力素质练习中,采用各种各样的练习手段。例如,在音乐伴奏下,以跑跳步进行“蛇形”路线跑,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在急行跳远技术中,加强助跑和起跳的练习。在急行跳远练习中,由于学生怕脏、怕受伤,所以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学生的速度较慢、力量素质较弱,从而影响助跑最后阶段的速度和节奏、准备起跳和用力起跳间的衔接,无法保证助跑和起跳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节奏击掌快速跑、10米计时跑等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加速度;并用细绳把排球系在竹竿上,悬挂在沙坑前的一定高度和距离处,要求学生在助跑不减速的同时用手触及排球。这样,以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起跳和空中动作的技术。第四,有效进行体操项目的相关技术训练。体操项目动作繁多,技术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甚至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克服胆小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进步,从而逐步提高练习质量,达到教学要求。

6.预期结果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这时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详见3)。

第9篇:中小学德育学论范文

关键词 小组讨论 有效性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小组讨论”,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分成几个不等的小组,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然后每个小组把最终的结论与大家分享,教师进行点拨评价。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辩解,学会总结,学会思考,所以,“小组讨论”也成为了教师普遍运用的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盲目地使用只会起到反作用。那么,怎样运用“小组讨论”才有效呢?

1讨论的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才有生机。小组讨论,是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上,学生只有对问题感兴趣,带着好奇心去探讨,才会真正动脑筋去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才能达到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的目的。而这也对教师的教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仅要与文本本身相互联系,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这样的讨论才具有讨论的驱动效果,才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

一位同行教学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对文本解读很是透彻,同时她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很清楚,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对于刻画人物的语言的解读相对薄弱,需要重点指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三个板块的教学,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三个板块中与人物对话是重点内容,于是教师设置三个小问题:(1)小说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2)这些手法体现在文章中的什么地方?(3)这些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中心发言人,汇总小组意见,准备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点评其发言。我们看教师设置的这三个问题是紧扣文本展开的,同时,这篇小说学生读了以后,最感兴趣的也是小说中的人物,那这样的人物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塑造的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的要求很明确,每个小组都要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这样的分工让每个小组都有了明确的任务的同时,也存在了潜在的竞争,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2讨论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

小组讨论的设置,是否具有价值性,不是看学生参与面的广,也不是看课堂的热闹,而是看所讨论的问题是否具有讨论的必要性,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而这深度与难度要立足文本的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次听课中,一位年轻教师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整堂课教师设置了两次小组讨论。第一次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是:翻译课文内容,小组间相互讨论疑难;第二次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是:对于信与礼,你怎样理解?整堂课学生参与面很广,老师抛出问题后,学生立马四人一个小组,教室里顿时只听到学生的“讨论”声,课堂很是热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的是按照参考书翻译,有的还是无法翻译。对于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说:“信,就是守信,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学习友人。”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讲礼貌”等等。学生的回答显得过于肤浅。看似这是一堂热闹的课堂,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但是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完全能借助教材上的注释自行完成翻译,这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第二个问题设置太大,没有紧扣文本,并且超越了学生的认知,信与礼的真正本质学生理解了吗?他们的回答只是停留在言语之上,而没有从内心去真正理解这两个字的分量。这样的讨论对学生来说,就是让学生开口说话而已,没有话找点话来说。

3讨论的问题能否让学生“论”有所获

抛出问题,交给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教师只是作为引导,那么,问题最终能否得以解决,这是关键。同时,在整个讨论的过程结束后,学生是否有所获?所谓的收获并不是说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收获了,而是在参与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否学会了倾听?或者是否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或者是否学会了辩解?总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成长,一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坐享其成的等待答案。这才是小组讨论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