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

第1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会计岗位实训; 实训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内容

一、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应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正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会计各个岗位。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说,会计岗位实训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各会计岗位中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的技能,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目前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岗位实训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软硬件条件及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不利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与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脱节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岗位分工非常明确。然而现有的会计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会计实训课程,例如: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等,但是会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互相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没有体现会计分岗的客观需求。如会计岗位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在教材、教学、实训中即使涉及也不是很明确,没有形成体系,导致会计实训教学与会计实际工作相脱节,使得学生学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后,仍然不知道该怎样从事会计工作,也不知所学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很难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会计实训教材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仿真性差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直接编造,业务类别单一化和模式化,不能反映现实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时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与企业会计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使实训失去真实感,缺乏实用性;二是完全引用企业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往往导致使用的经济业务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同时实训中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都是从商店直接购买,其格式与实训内容和要求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实训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给实训教学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会计实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分岗位实训操作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还是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都重点强调“凭证一账簿一报表”循环流程,在实训教学中,一般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都配给一本教材、一套凭证和若干的账页和账簿,一个学生就相当于一个财务科,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同的全套的账务处理,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在实训中一般都不涉及。同时会计实训教学往往忽视会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会计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均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逐步建设了会计模拟实训室,其实训教学多是在实训室进行,但是很多学校的会计实训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没能做到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和电算化模拟操作的有效结合。这种偏重手工操作,忽视会计电算化模拟的教学现状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参加工作后仍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学习各种财会软件的应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却非常薄弱,缺乏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经验,无疑会使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建立一整套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缺乏动态有效的管理。同时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教师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上交的实训课作业、实训纪律、实训报告来作一个综合评定,而学生在完成实训课作业过程中往往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偏重于实训结果忽视实训过程的办法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职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会计岗位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以能力为本位,拓展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内容

首先,要更新会计岗位实训教材内容。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主观编造,应该来源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教师的加工,剔除代表性较差及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确保数据前后的勾稽关系正确无误,才能作为实训资料,确保会计实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同时,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也要尽可能与企业实际以及所选择的经济业务相吻合,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出纳、薪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存货等岗位)安排设计实验单元,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同时根据能力要求综合安排实训内容,包括手工会计与电算化环境下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编制会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等,做到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对各会计岗位工作的流程及主要技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方法

在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技能训练要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组织形式应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环境仿真和角色模拟设计学习过程,实施分工轮岗制,让每个学生在对经济业务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都有机会担当不同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出纳、制单、仓库保管员、经办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解答疑难问题及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特殊功能,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学生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优势,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从原始凭证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真实再现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如此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手工会计实训中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此外,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料全部上网,这样,不仅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

(三)围绕实训教学需要,改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不断提高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教学条件,从实训室的管理、实训资料的准备、实训财务软件到实训室的布置都要接近于企业实际,力争具备高度模拟仿真性和方便的教学功能,便于小组讨论和分岗操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自己担任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同时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专业会计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训教学能力。同时可大量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训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或“双师型”教师讲授的机制,以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训课程的兴趣,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效果。

(四)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完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

各高职院校不仅要不断完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应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可根据学生就业中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学生操作的独立性及学习态度,组内成员互相评价等;结果考核包括提交会计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个人的实训报告以及小组汇报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来综合评价每位学生的实训成绩。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实训过程中注意多观察,多了解,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力争做到公平、公正,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保荃.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07(15).

[2] 王素珍.加强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实探[J].内江科技,2007(7).

[3] 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4] 张翠英,罗伟.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第2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实务手工模拟 教学改革 思路

一、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范围狭窄

目前,辽宁理工学院开设的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其教学内容重点是会计核算,即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教学过程由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最后到“证-账-表”互相核对。实训项目主要涉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实务项目基本没有。在实训过程中,仅涉及到会计记录,而忽视了确认交易或事项,忽视建账、查账、使用账簿及凭证审核,忽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被定格在记账、算账、报账这种传统模式上,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扩展。

(二)教材不够完善

第一,实训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型企业为例,以这样类型的企业为主体进行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对销的核算、对成本的计算与核算有一个整体认知和把握。但是,每个行业的会计制度有差异,核算要求也不一致,仅以生产型企业为例进行模拟实操,容易使学生们的视野狭窄。学生毕业后,将来从事的不一定是生产型企业,有可能从事金融业、饮食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会计咨询审计等工作,可见,如果会计实训教材全部选用生产型企业的业务,对于培养适用型的会计人才极为不利。

第二,该课程选用的实训教材中提供的原始凭证真实感较差,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票据的纸质、大小、样式、印章及联次。这样一来,学生一进入企业,看到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各种原始凭证,就会有一种陌生感,无从下手。

第三,教材缺乏时效性,该课程目前选用的企业业务资料较陈旧,反映不出财经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动,从而导致学生实操内容与企业真实会计处理不一致,最终使得该课程未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

(三)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目前,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每个学生都是按照“期初建账、账簿初始化―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这样一个“单人流程式”模式进行,最后保证“人手一套账”,期末教师检查相关凭证及账簿,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而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个步骤没有严格执行,每一环节又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评定学生成绩也没能采用规范性及操作性较强的评判标准。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现实的会计工作流程相脱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操作是分岗位进行的,财务人员依据自身的岗位职责进行相关会计业务的处理,而该课程现行的“一人包干”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情况及凭证传递过程,对课程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太显著。

(四)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辽宁理工学院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管理和考核体制的制约,目前,该学院承担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师,均由理论课教师直接担任,且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没有经历“理论-实践,实践-理论“的锻炼,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就是从本本到本本。虽然会计理论知识丰厚,但缺乏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因而,在指导实训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二、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不应再局限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手工模拟实训演练,要把学生所学的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法等都纳入手工模拟实训课程中,将手工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实训教学环节相结合,使每个实训环节在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中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保证实训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

第二,关于教学重心的分散。在带领学生完成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任务的同时,还要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会计就是“凭证-账簿-报表”。改变过去传统教学重心高度集中在账务处理上这种状况,要重视建账、账簿使用、查账、凭证审核分析、交易事项的确认及报表分析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清晰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大循环的每个环节,并能够演练充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动手应用能力。

第三,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实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模块进行,模块一为单项实训,模块二为综合实训。单项实训内容主要是单元实操,结合所学习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设置单元实操项目,训练学生的单项实操技能,验证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实训以一个涵盖几个行业的企业集团为例,其子公司涉及工业、商业、房地产等几个行业,分别模拟子公司实操业务,再给出部分母公司的会计业务,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操作训练更加系统、全面,毕业后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会计人员技能需求。

(二)关于教材内容的完善

第一,选用的教材不应再只包括生产型企业的会计实训。在该课程的实训内容选择方面,应该根据学生们未来的就业特点,分行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饮食服务业会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等内容进行实训,让学生了解特定行业会计处理的特征并能熟练操作,毕业后能够胜任不同行业的会计岗位。另外,选用的实训教材还应包括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规等,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教材中使用的原始凭证应具真实感,不论是颜色、规格还是联次等方面,均使用与企业实际业务需要相吻合的原始凭证,这样做不但能够给予学生模拟实操的真实感,而且能够使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很快实现过渡,不再产生陌生感。

第三,加大建设专业实习基地的力度,与企业密切合作办学,力争在该课程的实训教材中引进企业的经济业务账套,从而实现实训中的全真会计处理,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教材建设方面。辽宁理工学院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组织人员编写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教材,并要随着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及时更新知识,保证教材的时效性。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中,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GS模式”。PBG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翻译为中文即“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是一种完全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的能力教育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其核心思想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争使该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又能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方式和凭证传递顺序,达到理论与实务密切配合。总体来说,就是“单人流程式+角色扮演式”,具体操作思路是:把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会计业务核算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和关键点,这部分实训以单人流程模式进行。另一部分是模拟实务操作过程。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根据企业实务中会计工作岗位,分别安排不同的角色,比如制单、出纳、记账、复核、主管,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最后编制报表整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后,要进行岗位轮换,再次进行模拟实操,这样一来,能够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操作一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而且更加接近企业会计实务,使学生明晰凭证传递的全过程和加盖印章的流程。

(四)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

第一,对于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其走“双师型”教师道路,对于理论课任课教师,鼓励其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等社会执业资格考试,拓展其实践知识内容,成为“双师型”教师,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适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密切与实习基地相关企业的伙伴合作关系,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从企业会计人员那里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宽视野,不断提升实践指导教师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第三,增加与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交流沟通,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亲自指导会计实践教学工作,以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Z

参考文献:

第3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60-02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因而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高校每年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办有财务、会计专业。面对招生、就业的大好局面,我们从事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扪心自问,我们培养出来的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吗?特别是独立院校要培养出富有一定的财会理论功底,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又很强的应用型人才,彰显其办学特色,如何实现?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对设有财务、会计本科专业的“985”、“211”高校和独立学院进行调研,与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学生分别座谈;到用人单位与财会人员座谈;与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座谈,了解和掌握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员对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看法。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初上岗时动手能力差,主动性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很长一段时间进入不了角色;对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重大业务问题束手无策;绝大多数毕业生头两年工作不令人满意。在校学生认为:在校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一知半解;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目的;财务理论、模拟、教学与实际之间的疑问得不到及时、准确地解答,久而久之,就不求真知。对此,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制订财会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实践环节的作用,对实现独立学院培养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独立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走向之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大学生在校掌握的是高度抽象概括了的专业知识,具有抽象性、普遍性、一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规律性的东西。而实践活动则具有直接现实性、个别性和特殊性之特征。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的理论认识见诸实践,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实现“理论实践”的过程。目前,各类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均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我们认为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期安排、教学内容等方向需进一步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优化方案如表1所示。

1.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框架。

2.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的具本内容。(1)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在我们目前调研的独立学院工科院校财务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是: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专业实习财务决策模拟训练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是:军事训练会计循环实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认识实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审计实训行业会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优化后的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机械制造工程实训专业实习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财务、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财务、会计决策(审计)模拟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优化理由是:使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针对性强,理论理解更深,实践收效更大。具体来说,即第1学期,进校后进行军事训练,与高校普遍做法同步;第2学期利用1.5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弥补对社会知识了解的不足;第3学期增加机械制造工程实训这一实践环节,目前较多院校财会专业没有设置。通过1周的时间对一个行业的生产流程、产品工艺等进行训练,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打下基础;第4学期通过2周的专业实习,了解所学财务、会计专业相关知识,树立热爱专业、学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第5学期通过3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掌握财务、会计手工操作方法,增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第6学期通过2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计算机模拟实训,掌握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方法,增强对现代化手段的运作能力,为日后运用现代化操作方法打下基础;第7学期通过2周的时间进行财务、会计决策(审计)模拟训练,掌握某些专业技巧,掌握一些实现专业职能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创新能力;第8学期通过4周的毕业实习、17周的毕业论文撰写,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专业方向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2)实践教学环节学期安排的优化。目前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安排是:财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1、2、5、6、7、8学期,6、7学期分别有2次,而3、4学期没有安排;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1、3、5、6、7、8学期,3学期有2次,7学期有4次,而2、4学期没有安排。这种安排造成各学期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不均匀,第7学期4次实习,任务过重,课堂教学停停开开,学生学习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安排、组织工作量。优化后,形成4年8个学期,每个学期有一次实践教学内容,分散社会联系、组织实践教学环节工作任务,使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科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优化。①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实践环节内容包括出纳业务、会计业务、纳税业务、融资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分配业务、报表分析业务、预算业务、成本控制业务、资产评估业务、内部控制与审计业务、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业务等。②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中围绕专业课程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有仿真模拟实验、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综合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并突破课堂限制,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通过课内软件实习,课外自主技能训练,利用所学软件模拟参与经济活动的控制、会计实践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系统演化等训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③面向社会需求,系统设计实践模块,即基础会计仿真实践模块、会计与财务信息化实践模块、证券市场实验模块、ERP沙盘模拟模块、资产评估模块、审计与CPA实践模块等内容。(4)构建“四化”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①自主化,学生自主创新、自主选题、自主管理实训内容,自成体系,交出有创新意义的财务实训报告。②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实验场景、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技术路线,交出财会专业实训报告,教师点评,体现差异化、个性化。③场景化,将实验室内部模拟场景与实验室外的不确定性、动态的现实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变与协调能力。④体验化,实行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临其境、切身体验,感知、感受经济生活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写出真实的实训报告。

三、结语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势在必行。近两年来,我校财务、会计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上述改革和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教师、学生、社会的一致认可。

1.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优化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环环相扣,在公共基础课程和数理人文基础课程阶段,设置了社会调查、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实践;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阶段,设置了专业实习实践;在专业核心课程阶段,设置了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计算机模拟实训、决策(审计)模拟训练实践;最后,进行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结合,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为走向社会,胜任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在各个实践环节中,同学们要围绕出纳业务、会计业务、纳税业务、预算业务等十余项业务,分别运用手工操作、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得到了升华。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到工厂、下车间实践操作,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和专业实习中,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通过财务、会计手工模拟训练、计算机模拟实训、决策(审计)模拟训练等实践环节,学生的业务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得到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奋进精神;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财务、会计岗位要为企业当好家、理好财,任重道远,必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光明磊落、勇于担当、遵纪守法、按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校本课程 会计实训教学 实践动手能力 探讨

一、《基础会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没有专业实践教学也就必然制约了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制约了适用型人才的发展。

(二)实训教学资源不足,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处于低谷瓶颈区,制约了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形势变成闭门造驹、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以致用变成空话,理论与实训操作实践能力脱轨。

(三)学生校外实践不多,缺少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又很难联系到对口实习基地,长此以往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训就没有办法对接挂钩。

二、《基础会计》校本课程开发的切点及内容

(一)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学校,会计服务型人才是学校重点培养目标之一。这种人才的基本标准是,能满足区域经济需要和发展,能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在农村生产一线的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和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同时具备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变化的能力。《基础会计》综合实训作为校本教材,正是为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生现实状况,以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而编写的,本教材以手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为主导思想,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农村技术员、复转军人等有志在农村就业、创业的社会青壮年为对象,以易学、适用为原则,经过多年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初学的学生中反复使用、修改而编写成的。

(二)内容含概会计实训操作规范和会计C合实训

其一:会计实训操作规范由四个任务块组成

任务一: 会计书写规范

【一、会计书写的基本规范:1.保证规范;2.要求准确;3.需要清晰;4.保证工整;二、数码数字的书写规范:1.数字书写的要求;2.数码数字的规范示例;3.数码数字书写的问题解析;三、文字的书写规范】

任务二 : 会计凭证规范

【一、原始凭证的规范:1.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2.原始凭证的填制规范;3.原始凭证的审核规范;二、记账凭证规范:1.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2.记账凭证的填制规范;3.记账凭证的审核规范;4.会计凭证传递与保管规范】

任务三 : 会计账簿规范

【一、会计账簿设置规范:1.总账和日记账的设置;2.明细账的设置;3.备查账的设置;4.会计账簿封面的设置;5.会计账簿账户的设置;二、会计账簿登记规范:1.会计账簿启用规范;2.会计账簿的登记规范;三、对账、结账的规范:1.对账;2.结账;四、错账更正规范:1.划线更正法;2.补充登记法;3.红字更正法】

任务四 : 财务报告规范

【一、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当期业务是否全部入账;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账簿记录;3.核对账簿记录保证账账相符;4.财产清查财产保证账实相符;5.当期账簿记录的结账工作;二、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1.编制依据的要求;2.编制格式的要求;3.编制标准的要求;三、编制会计报表的一般方法: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利润表的编制;四、会计报表的审核和报送:1.会计报表的审核;2.会计报表的报送】

其二:会计综合实训由三个项目块组成

项目一:企业资质;项目二:期初余额资料;项目三:日常发生各项经济业务的资料及操作说明。

三、本教材的特点

(一)贴实际。本教材在内容、数据、票据等方面紧贴实际、努力创新。教材中的会计科目及经济业务是按照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最新《企业财务通则》选择或设计的,会计业务更加全面,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等都是按照最新法规或最新标准设计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票据和结算凭证的种类和格式进行调整后的新版样式设计的;支票、商业汇票、现金交款单、银行进账单、电汇凭证、托收凭证等重要票据全部推陈出新。

(二)讲实用。本教材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单项训练部分,重点提供适当的会计工作项目,训练学生会计操作能力,与《基础会计》(第四版)高教版教材配套使用,更加方便实用;综合实训部分,专门提供模拟涉农企业一个月的原始凭证,既有票据,也有业务提示,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工作的能力,也方便学过课程之后配套实训。方便学生学完基本理论之后,验证自己对会计工作常识的掌握程度。

(三)重实效。本教材总体目标定位在“会计工作能力实训”上,主要包括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单项实训主要包括文字数字书写能力实训、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实训、填制审核记账凭证实训、手工登记各种账簿实训、编制财务报表等。综合实训提供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和真实票据,并提供手工记账所需全部凭证、账簿和报表,综合训练学生会计工作能力。在项目设计方面坚持职业特色鲜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会计工作特点,将企业中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往来核算、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分配、财产清查等典型业务和一些不常见业务涵盖其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工作要求逐一操作,经过实训,学生基本具备在小规模乡镇企业从事会计工作。

第5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目前大学教育从早期的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的教育让众多学生享受到大学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会计专业,更是面临着招生过多,供过于求的困境,在会计专业本科生都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下,职业学院要想学生在就业中占优势,就要提供差异化、优质化服务,目前高校实行学科型教学方式,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因而职业学院的学生在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上有自己的很大优势,相对于企业来说,更实用。而要突出这一点,我们就要将实践教学当作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对高职会计专业而言,达到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参加社会实习; 二是学校开设实践教学。

会计社会实习本来是会计专业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会计工作岗位是企业单位的特殊岗位。该岗位责任重大,会计岗位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往往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践,何况某一会计个体的实际经济业务很少能涵盖理论教学上所讲授的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的内容。加之学生忙于找工作,毕业生的实习环节显得十分薄弱,绝大多数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往往流于形式,这样,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要多想办法,可以通过和企业联合办学,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建立会计实训室,通过会计实训室来进行会计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模式

(一)和企业联合办学

这种方法是找一些当地的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以企业的学徒角色一边参加企业的劳动,一边在学校学习职业课和基础课,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和研究。比如有的企业上了ERP,而各个企业的ERP是针对这个企业自己的特点设计的,这样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就要增加相应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为企业省却了培训职员的时间和精力。

(二)建立实训室

首先要在学校专用实训楼里面建会计实训室,将实训室划分为几个区域,区域之间用材料隔开,每一个区域为一个企业的仿真财务室,设立财务科长、出纳、会计、业务员各一名,可以模拟公司财务部实际工作环境及业务,开展会计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以及仿真实训教学。还要设立两家银行。每家银行也用材料隔开,进行银行业务往来,然后还要设置一个发原始凭证的柜台,柜台里面要设置专门放原始凭证的装置。

其次要编制或者购买系统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针对几家企业,每一个企业有一套财务数据,很多企业之间会发生一些业务往来,针对这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习手段, 并将其紧密结合,即将手工会计下的财务会计实训和电算化条件的会计信息化实训合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实训时间, 培养学生的岗位协同能力, 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再次,不仅要注意单方面的动手能力锻炼,还要注意管理能力、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投入工作,无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满足了企业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内容

(一)会计实践内容

其教学实践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入门,具体来说包括熟悉会计工作环境、熟悉实训指导书、熟悉操作流程,建立会计账簿,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审核各种外部和内部原始凭证,编制有关工资、固定资产、存货及成本核算计算表,编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算账,银行对账、财产清查、往来账管理,期末账项调整,期末对账、结账,编制纳税申报表,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实结,整理会计资料,装订存档。

(二)考核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评。

2、考评分两个方面:一是实训过程考评,二是实训结果考评。实训过程考评占40%,实训结果考评占60%。

3、考勤占实训过程考评的50%,迟到达6次或缺课达4节,考勤成绩不及格,缺课达实训课时的10%,考勤成绩记零分。缺课达实训课时的10%以上,实训成绩不合格。

3、实训过程考评注重实训小组的组织管理、全部工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实训学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要求及业务流程完成实训内容,考核合格。不按照岗位操作程序及业务流程的要求进行操作,每发现一次扣10分,达到4次以上则该小组考核全不合格。

4、实训结果考评主要看提交的实训资料和实训报告。评分标准如下:

(1)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占30%。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占30%。

(3)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占20%。

(4)会计档案装订占10%。

(5)财务分析报告、实习报告编写占10%。

(三)实训安排

大一上学期学习初级会计,每周理论课8个课时,包括两节单项实训课,共80个课时(包括27节单项实训课),学期的最后三周开始综合实训,此时的综合实训是10月份的业务,开始进行综合实训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学习报表部分的内容,所以综合实训不做报表部分的训练,等讲完报表后,再做报表部分的训练。综合实训和我们学校的实训一样,一个学生自己从头到尾做完所有的会计业务,做出报表。综合实训课3周×每天6节课=90个课时。

大一下学期学习中级会计,每周理论课8-10个课时,包括2个单项实训课时,最后三周开始综合实训,此时的综合实训是11月份的业务。

大二上学期学习成本会计,每周理论课8,包括两节单项实训课,最后三周开始综合实训,此时训练12月份的业务。

大二下学期开始进行仿真实训,做12月份的业务,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每班轮换进行。

这种实训方式能让学生基本上熟练掌握会计操作的全部技能,培养分工协作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手工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这个时候谁做的好,谁就走在了前面,我们要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努力创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改变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顺利就业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银兰. 加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 (04):138-139

[2] 董春丽. 关于开放教育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1):30-32

[3] 贺珍瑞.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 (08):94-95

[4] 杨泉良. 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 成人教育, 2008,(01):28-29

[5] 宋永和. 关于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北方经贸, 2008, (01):155-156

第6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一、传统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重视学科体系

高职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大学课程体系,在知识编排上学科逻辑结构严密,系统完整。这种课程对培养学科型人才是适用的,而当前高职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满足某一财经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传统的课程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

(二)课程划分过细

传统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各自的学科体系,专业面设置过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少横向联系,课程之间缺乏整合,导致一方面课程之间不衔接,出现空挡;另一方面,又交叉重复,内容烦琐。

(三)强调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市场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开设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不考虑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

(四)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课程教学仍沿用“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老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记笔记为主。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

二、会计职业岗位群涉及的岗位及职责分析

(一)单位业务的繁简和规模大小决定会计岗位设置

一般应考虑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的会计岗位按职责流程划分,一般设置如下岗位:总会计师,会计主管,出纳,稽核,资本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总账,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等。

(二)会计岗位设置决定各个会计岗位职责

会计岗位可以较综合,也可以分工很明细,考虑单位内部牵制的需要和各个岗位工作量大小,各个岗位都要赋予相应的职责任务。

(三)按照社会需求分析归纳会计职业岗位群

会计课程设置是为了解决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通过主要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明确的。它一旦确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实施都将围绕如何实现会计技术应用能力目标而展开。

三、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是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

会计专业课程考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讲解和指导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哪些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来设置课程,把形成会计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成岗位课程,实施岗位课程教学模式,围绕岗位特点进行岗位技能教学,使学生掌握各个岗位及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

(二)科学合理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它需要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作支撑。会计岗位的综合性技术应用能力是由多个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构成。我们应将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单项能力,结合会计岗位对单项能力做出较科学具体的描述,然后确定培养单项技术应用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使各项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容更具体, 要求更明确。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为了便于教学,应分层次、分岗位建立模块,会计课程的开设可按照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内容逐层提高的顺序进行

1.基础技能课程。在按会计岗位进行技能教学之前,首先开设会计入门知识与技能课程,讲授基础技能知识,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技能,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制证登账编表,为学生打好专业理论基础,这是实施岗位技能教学的前提。主要介绍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

2.岗位技能课程。按照岗位设置的岗位课程,设想包括七个方面,每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都按岗位技能需要设置,每门课程的实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不再单独开设实训课。内容见表1:

表: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等。

3.综合技能课程

在开设基础技能课程和岗位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综合技能课程,具体包括:

(1)纳税申报与调整实务。各种税的核算方法,办理公司税务上的缴纳、查对、复核等方法,办理有关的免税申请及退税冲账等方法,办理税务登记及变更等方法,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及相关分析报告的方法,办理其他与税务有关的事项等。

(2)外贸企业会计实务。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结算与融资方式、出口退(免)税理论与实践、外汇核销流程及操作、进出口业务会计处理。

(3)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通用账务处理系统、通用会计报表系统、其他业务系统。实训:账务处理、报表处理、综合练习等。

(4)ERP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及系统管理概述,账务处理子系统,各类子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及基本使用方法等。

(5)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收益分配的管理,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

(6)内部审计。资产审计;收入、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审计: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等。

(7)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在按会计岗位群设置的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会计全程模拟实训,能使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进一步系统化。模拟内容应分为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两部分。手工实训是基础,进一步训练学生制证、登账、编表的技能。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重在运用电算化会计软件来记账、算账、报账,使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从初始化到报出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石兰东,袁畅黄.按会计岗位群构建模块化会计课程[J]. 消费导刊,2007,(7)17-18.

[2] 潘煜双.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的“点线面”教学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10) 22-24.

第7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实训;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既符合职业岗位需要,又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具备职业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实训教学的不断革新,为学生提供获得职业技能的方法、途径及手段。

1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随着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各高职院校在实训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投入,实训方法也有所创新。但整体来看,所达到的实践效果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1.1理论与实训联系不够紧密

在实训教学中,一些院校依然采用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集中安排一两周时间进行会计实训,甚至在一两个学期之后再统一实训,由此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产生了时间差,实训时又需要重新花费大量时间复习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分离的方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空有一身知识,而不能适应实际岗位工作。有些院校刚好相反,对会计实训理解有所偏差,认为实训课没必要加入理论知识,从而使得学生们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也达不到理想的实训效果。

1.2忽视会计实训程序与规范

在会计实训教学中,一般要求按照“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程序完成一套账,原始凭证由资料给出,学生们根据原始凭证入账,很少要求审核原始凭证,也较少要求学生对可能的错账进行修改。而在实际工作中,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客观及合法合规性以及账务处理的纠错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这种实训过程忽视了学生们的会计职业敏感性训练。另外,高职院校在实训课程教学时,根据岗位设置实训模块,由学生们各自独立完成全部的岗位内容。这种实训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全面掌握会计业务,却没有体现会计工作的严肃性,没有重视会计凭证在实际工作中岗位之间的传递,也不容易让学生们理解企业的会计机构岗位分工及相互牵制制度,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仿真模拟,很难形成系统性的岗位观念。

1.3缺少多行业实训内容

高职院校会计理论教学以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为主,实训时也大多使用工业企业资料,而就业时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都会进入到服务业等中小微企业工作,如商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等。教学时缺少多行业实训内容使得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要求不匹配,由于完全没有接触过其他行业的会计实训,在初次就业时可能不清楚怎样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办理资金结算,纳税申报等业务,最终会感觉所学内容无法应用于实践,无从下手。

1.4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有待加强

会计专业实训包括手工及电算化实训,对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高职院校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未接触过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对单据的填制、传递等不清楚,实训教学中可能仍然只侧重于账务处理,而忽略了具体操作规范及流程的指导,从而限制了专业实训教学效果。

2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以岗位技能出发重视实训教学

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很强,理论教学应是传授会计职业所需的最基本与实用的知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岗位,业务并不复杂,但要求进行熟练的会计业务处理。因此,高职院校教学中应旨在学生岗位技能的获得,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实训课时的比例。

2.2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

会计专业课程实训以实训教材为指导,而市场上的教材依然沿用旧的内容,没有将新的变化加入其中,主要体现在教材中的实训资料简单陈旧,重视核算账务处理而较少有会计审核、错账纠正等方面的内容,容易造成与实际脱节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与实习单位根据相关会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合力编写实训教材,结合岗位要求,体现会计工作中的凭证审核、单据流转、错账纠正及整体的工作流程,增强教材的实用性,达到与实际会计业务接轨。

2.3手工账与电算化实训并重

会计手工账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是专业实训实现的基础手段,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是对手工账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用人单位将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作为招聘要求。因此,在实训安排上应注意手工账与电算化实训并重,在手工模拟实训中的单据审核、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各个步骤完成时,同时进行会计电算化业务的操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理解手工与电算化之间的差别,巩固业务处理能力,提高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能力,更快适应今后的实际会计工作岗位。

2.4精心组织实训内容与方式

精心组织实训内容与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在实训教学前,首先让学生们对会计工作流程有所了解,可以组织学生们通过视频方式或者去实训基地进行观察,激发对他们对实训的兴趣。会计实训应将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结合起来,将实训内容分为原始凭证审核、凭证处理、账簿填制、电算化操作、报表编制等环节。除此之外,为了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可以增加网上报税,工商税务登记,银行贷款申请等方面的实训,让学生们能了解营业执照、年检办理流程;知道如何办理税务登记证,购买发票,申报纳税;掌握银行账户开立、资金结算等实际工作流程,使实训发挥真正的作用,达到与就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模拟岗位的设置方面,根据现实会计工作中的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可以把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人员由同一个实训小组的不同学生担任,并实行轮换制度,从而让每位参与者能够了解不同会计岗位分工及职位特点及要求。通过精心组织实训内容及流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具备应有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培养遵纪守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素质。

2.5与实训单位建立深度合作

学校可以与制造业企业建立合作,虽然给学生提供的岗位有限,但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了解制造业的会计流程。同时学校可以与实训单位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如:让教师去单位提供会计服务,增强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学校为实训单位提供员工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水平等。会计师事务所及记账公司能够吸纳的学生较多,对于会计毕业生是一个较好的实训平台,可以将其作为会计专业长期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学校为会计师事务所与记账公司提供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实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规模,多个行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内容,将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结语

高职院校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普遍存在,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出发,开发工学结合教材、手工模拟与会计电算化并重、精心安排实训内容与环节以及与实习单位进行深度合作等方式来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4):120-122.

第8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系构建;就业导向;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25-02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目的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现行高职教育体系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体系结构不合理、实施方式落后、评价机制简单、资源配置不全和素质教育缺失等弊端。高职会计教学不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训的教改大多是侧重于实训的某一方面,没有作为一个体系深入研究。吕秀娥、吴韵琴等提出:贯穿一条主线、设计两个层次、实现三个结合、达到一个目标的校内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在实施时必须面对实训基地建设和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教材建设三个大问题。李英教授认为:高职“2+1” 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为两年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带来了难题。笔者强调立足广东面向珠三角,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把实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构建。

二、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和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主体地位不明确

许多高职院校虽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没有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训教学体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割,且课时结构不合理,电算化等实训课时偏低。只是把实训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延伸。开设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由一个学生完成企业模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学生没有对会计环境的真实感悟,一旦面临千变万化的情况就会毫无头绪。

2、会计电算化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大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但实训教学的形式单一,缺少电算化软件模块教学和质量评价标准,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和评价。《会计分项与综合实训》仍为原始的手工做账,没有相应地开设电算化综合实训,老师只是根据实训教材上给出的业务和印制的原始凭证,单纯让学生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实训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些虽两种实训都有开设,但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不能通过实训认识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之间的关系。

3、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环比重,但大多都是传统的“单科实训+综合模拟+顶岗实习”实训模式。 没有形成以培养岗位能力、胜任岗位任务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大一缺少实训认知(企业参观、社会调查等);大二没有见习实训(技能训练,技术竞赛);大三的顶岗实习也流于形式(没有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更是缺少人文、健康、礼仪等选修课程。也没有多功能网络实训系统。学生难以得到全方位培训。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体系构建必须坚持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原则,走校企合作之路。

1、实践性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良好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均有赖于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支撑。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偏低。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和规律,在体系整体设计时,将会计实训融入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环节之中,使实训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理论用于指导实践。通过不同层次的多次反复的实训,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

2、职业性原则。会计实训按职业化的原则设计,根据会计岗位任务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训项目。如:针对出纳岗位设计出纳实训,成本会计岗位设计成本会计实训等。实训与岗位直接对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3、开放性原则。走校企合作之路,建设智能化(如网中网)会计技能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全真模拟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应用这种实训模式,需根据企业或者模拟企业的实际情况,先设计任务,学生分组、分岗位实训,每一个学生有相应的“职业角色”,通过角色轮换等方式进行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综合实训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性。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等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岗位为主导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安排应做到:一是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二是专业实训与市场要求密切相关;三是要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占专业课时50%左右为宜;四是必须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实训项目

从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着手,设计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分层次的实训课程和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全真与模拟),并将实训过程与会计岗位流程有效对接。让学生通过系统、整体的校内会计实训,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实现与上岗零距离对接。

3、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有机紧密融合

实训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是融合为一体的,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训课程需增设税法、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训,使整个会计学科知识完整系统。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会计职业岗位需求,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时,使实训教学贯通教学全程,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设置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的会计实训课程模块,包括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应用模块。先进行会计基础技能、出纳技能及财会手工账等基本技能实训,然后,开展专业技能模块训练,如成本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小企业 ERP 实训等训练。最后安排学生综合应用模块,包含手工和电算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如下图1,包含三个层次实训课程内容。

图1 实训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除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以外,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的实训课程,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课程。三者由简单到复杂,呈阶梯式上升,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

1、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实训、出纳技能实训与财会手工账模拟实训。会计基础实训:训练学生具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出纳技能实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珠算、点钞、收银、票据填开、小键盘录入、数码字书写、计算器应用、真假币鉴别的方法与技巧。财会手工账模拟实训|:使学生能独立地判断经济业务的类型,完成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能对企业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

2、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实训,是较复杂的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税务会计、ERP沙盘等专业实训。训练登账制证和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能力。电算会计实训: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等。成本会计实训:是从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入手,训练其成本计算、成本管理的能力;税务会计实训:锻炼学生从事企业税务核算,进行纳税申报的能力;小企业 ERP 实训:使学生掌握 ERP 系统实施的流程、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的系统实施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会计专业技能。

3、综合技能(应用)

综合技能应用包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毕业轮岗实习。综合模拟实训主要包括: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和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开设会计岗位实训,包括出纳岗会计、成本会计岗、总账会计岗、会计主管岗四个岗位进行手工分岗和电算综合实训。毕业轮岗实习就是安排学生进有关公司、企业的财务部门、仓库、车间班组等会计相关工作岗位,以跟随或以助理角色或正式顶岗等工作方式,完成实习过程。学生进行轮岗实习, 培养综合岗位能力。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运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和资源,以基本真实的环境与业务内容进行教学。做到融理论与实训、课堂与岗位为一体,形成“边讲、边学、边练”的“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们在“干中学”“学中悟”中体会会计的苦与乐。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校实现培养目标与实际工作需求的“零距离”。

(3)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教学平台建设、毕业设计相结合

积极落实“双证书”制度,把国家职业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使专业实践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珠算证书、电算化证书及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2)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造素质。(3)依托校内教学资源与记账公司合作,由学生完成记账公司的部分工作。或通过兴办校办企业,比如记账公司、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等,进驻大学生创业示范区。直接参与院校创业活动。

第9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57-03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招聘门槛逐步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就业压力成为各高校迫切希望突破的发展瓶颈。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全面化、专业化、职业化。如何顺应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成为现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一大课题。

1 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会计学专业一直是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被学生广泛认可的强调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重要专业。会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理论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为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第二,会计电算化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财务管理等软件应用类课程,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初级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中级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实践操作环节,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

这三大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美融合,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的基石,也是对本科院校教学的根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多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的财务会计专门化人才,突出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财税机构熟练从事会计事务和经济管理工作,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各类型单位的会计岗位,就需要认真对财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设计、优化和调整,结合信息化条件,利用真实企业实战资料,充分使用好已有的诸如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形成一套有效的财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2 信息化条件下实战演练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岗位的实战演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财务会计专门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在学习相应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最为接近社会就业环境。这就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采用的案例与现实企业的接近程度都应该是实训性的。而现有的课程出版教材、任课教师手中的资料都不能满足仿真社会就业现状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突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只能是变相的纸上谈兵。

以实际岗位职能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用能力,关键是在授课和实践环节中获得仿真的知识给养和正式的岗位培训。

1)财务会计理论课程教材要具有实践性,要能够针对我国大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职业需要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

2)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开展案例教学,采用真实企业资料,增强课程内容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3)企业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重点还在于“专”上,要适应企业的岗位职能需求,才能使学生培养职业化,可见岗位分工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讲非常的重要。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时,可以分岗训练,在囊括财务总监、会计、出纳等财务岗位的同时,将CEO、生产总监、物流主管等企业岗位培训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操作技能的同时,对企业运营流程有深入了解,增强他们工作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等对具备会计理论及电算化知识的各岗位人才“实用”“顶用”“好用”的需要。

信息化条件下手工会计教学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结合 现阶段,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结合是必然趋势,财务软件的应用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会计理论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类课程授课及实践实训环节中,应按照企业业务岗位和电算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按岗位区分设置不同的职能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材料会计、职工薪酬会计等),利用学校信息化条件和企业实战资料,采用理论性课程和技能型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相结合的实训实练,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复演练,从而熟练掌握手工及电算会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具体做法如下。

1)财务会计理论课程讲授手工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真实企业案例的同一阶段,应在相对应的电算化会计类课程中进行同内容操作演练。比如在讲授初级财务会计关于会计科目体系构建的内容时,以某一企业实际会计科目体系构建为例进行手工操作讲解,同时在相应的电算化会计类课程中也用此案例进行财务软件应用过程中会计科目体系构建的实际操作,这样就能够将手工会计操作与会计电算化操作更加直观地对应起来,相互验证,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得更为透彻。

2)在相应实训环节,不再独立设置初级财务手工实训、中级财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实践环节,而是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即利用企业真实实战资料、仿真业务流程,在处理手工业务的同时,配合信息化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处理。一笔一笔业务处理,先做手工账目,再利用财务软件操作,这样就能够做到手工和电算化会计的相互印证,能够直观地描述出企业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帮助学生弄清数据的“来龙去脉”,每笔业务数据变化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财务数据是怎么样来影响企业的运营的。

“浑水摸鱼”与“拨云见山”的实训思路结合

所谓“浑水摸鱼”的实训思路是指通过企业实战资料的辅助,在实训环节中模拟企业一个月的实际业务流程,在一个月的业务期间内做很多笔财务业务,这些业务将涵盖企业销、成本、税收、报表及其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众多混乱复杂的业务中,理清资金流动的脉络,抓住财务处理的本质,掌握整个财务处理的流程,就好比在浑水中将企业资金这条鱼抓在手里一样,对企业的实际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谓“拨云见山”的实训思路是指通过企业实战资料的辅助,在实训环节中模拟企业一年乃至五年的业务处理,只不过在每个月份当中仅仅处理一笔比较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通过这一笔业务在本月的处理,把握这笔业务对账簿、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大表)的影响,反复处理这笔有代表性的业务,扎实学生对这笔业务的理解,深刻认识这笔业务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就像欣赏庐山的美景一样,群山被云缭绕时,拨开一座山峰看清一座山峰,拨开一座看一座……这样最终就能把整个庐山看清了。按照这个思路,通过实战资料,将企业有代表性的业务提炼出来,每月进行一笔,观察企业资金运营对企业运作的影响。这样做上几年的业务,也就能涵盖了所有企业的经济活动,把握所有业务的处理流程和对企业的影响。

充分地将“浑水摸鱼”和“拨云见山”的思想结合,不但能够将财务业务分解成一笔一笔典型业务加以掌握,也可合并处理将一整月的多种业务处理清楚。“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同时做到,能够做到使学生掌握整体业务流程的同时,笔笔业务都做到精细、周到,对企业资金流的处理将做到融会贯通的层次。

3 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要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需要拥有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大量的、系列的从实战角度出发的教材、实训资料等教学资源,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及具有理论和实战、手工和会计电算化丰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

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依据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性设置课程,要按照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大真实案例的引入,做到学一门课会一门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方面业务技能。在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时,要将一些具备前后衔接的课程内容设置在衔接的教学学期,要将一些可以相互配合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开设,以实现课程相互的融合性。而现在的培养方案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进一步调整。

充足的实战资料 要实现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更加具备实用性,更加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贴合,就需要大量的真实企业案例和成体系的课程教材来辅助教学,并有一套完整的实训资料来完善实践教学的企业应用性。

1)在课程教材方面要做到案例统一,即将所有课程都用同一真实案例的业务数据穿插到一起,让学生在课程讲解中了解不同学科内容对相同会计数据的不同处理,及会对企业带来哪些影响。采用该方法,需要着手编制实用的教材。

2)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拟企业运营财务实战平台,利用企业真实案例,从企业的设立、组建、资本运营、财务处理到经营决策分析,各个环节用实际企业数据构成,以资金流控制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商流。采用该方法,要建立教学案例库,制作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软件,可以形成业务影像资料,用“声、形、影”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

3)编制一套完整的贯穿手工及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模拟案例,将学生分工定岗,以岗位职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目前,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资料多是理论偏重的教材,仅仅能满足课程理论内容的讲授,并不能与企业实战情况相吻合,甚至有所偏差。即需要自行编制基于真实企业案例的理论教材和配套实训资料,构建案例资料库。

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 要实现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需要具备足够的教学基础设施,比如能够容纳学生进行实战演练的教室,能够实现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结合的信息化实验室,能够实现岗位实战的模拟企业实验室,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目前财务、会计学专业学生众多,一些教学基本设施不能够满足实战实训教学的需要。

双师型的师资力量

1)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同时组织财务、会计专业成立会计实务及电算化技能研究会和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

2)专家、教师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相互交流教学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聘请其他院校及企业财务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在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科学教学体系。

4)鼓励教师下企业,校内授课与企业实践相衔接,掌握企业运营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财务、会计学专业的师资人数较少,青年教师缺乏,需要加以补充。教师实战能力缺乏,多来自于研究性院校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对企业实际运作缺乏了解,需要在实践方面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