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很重要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国演义》读后感最新600字
我爱读书,因为书里不仅仅有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在所读过的书里,我最喜欢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中主要写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的故事。这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那些独具特色的英雄人物。三国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他有勇有谋,忠心护主,屡建奇功。在大战长坂坡的故事里,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从千军万马中单枪匹马救回阿斗后,刘备既感激又担心,他把救回的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你,差点损失了我一员大将!”赵云见后感激涕零,他跪在地上回答说:“我就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您的恩情!”这段故事不仅仅让我看到了刘备的仁德,更让我看到了赵云这员虎将的忠义与勇敢。古人云:“古来冲阵扶危主,仅有常山赵子龙。”我为他七进七出的英勇而震撼,同时也为刘皇叔庆幸:得这样一位忠心的将士足矣!
除了赵云,《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物。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我折服于刘备的仁德,为他得到左膀右臂而高兴;当周瑜打黄盖巧施苦肉计时,我敬佩黄盖的忠肝义胆;当关羽义释曹操时,我为关羽的义薄云天而赞叹不已
三国的故事道不完,但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讲仁义道德的人,永远被后人赞颂。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要培养自我的道德情操,做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忠诚、勇敢、善良、仁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就是这样吗?无论时代如何更替,这些精神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发扬、传承!
《三国演义》读后感最新600字
我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国演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哭有笑……
当我读到赵云大战长坂坡的时候,随着那一个个生动的文字,我仿佛回到了久远的三国时代,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看到赵云自己一个人抵挡着三千多个敌兵时,我特别佩服赵云的这种勇气和不惜自己生命保护自己主公的儿子的精神。
我看到曹操杀吕布的时候,不禁流下了眼泪,为吕布的英年早逝感到悲痛和惋惜。在曹操杀吕布的那一瞬间,我好像感觉到了吕布所有的痛,我整个人仿佛沉浸在三国的世界中。读完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曹操。以前,我只觉得曹操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现在我认识到曹操残忍、无情、自私的一面。
读这本书时有哭也有笑。当我读到刘备和曹操大战三天三夜,依旧没撤兵时,我特别希望刘备能够胜利,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第二天读的时候,刘备好像没有曹操那么大优势,我预测如果不出意外,曹操这次应该会胜利。但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赵云出马扭转了战局。我好像感受到了,刘备心里的高兴和那种不容易。
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收获了许多。我看到了人自私和残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三国演义》读后感最新600字
我把《西游记》看完后,妈妈就把《三国演义》的书籍、音频和下载的电视连续剧都给我备齐了。我放学路上在妈妈车上听喜马拉雅的音频,阅读时间看书籍,周末看电视连续剧,妈妈说看书、听书和看剧应该结合起来,这样人物形象深刻,故事情节生动,才会有心灵深处的感动。
《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诸葛亮,他聪明睿智、博学多才、羽扇纶巾、气度不凡。他善于察言观色、精通天文地理、游走于枭雄之间,用他的才智帮助刘备争夺天下,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调配文臣武将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历史场景。
台风加上闪电和夜晚,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去上学吗?如果你选择了不去那么你就已经被“暴雨筛”筛了下去;如果你选了,那么你就是真正的强者。
《暴雨筛》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的一个女友在一所夜大里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由于那时电话还不普及,作者的女友不知道今天还是上不上课,考虑片刻,作者的女友穿上雨衣,撑了一把伞,便走向了学校。刚出家门作者的女友就把被风劈成碎布的伞和鼓胀如帆的雨衣扔掉了,连滚带爬地穿过了五条街来到了学校,看门的老人对作者的女友说从老师到学生只有她一个人来到了学校,作者的女友在老人的屋里避雨时,看门的老人对作者的女友说:“你以后肯定会有出息,因为暴雨就像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这段话鼓舞了作者的女友。作者的女友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看门的老人成为了作者女友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
在我的身旁也有一位对我很重要的导师,他就是我的爸爸。平时在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爸爸总会对我说:“再坚持一下!”有一次学校周六加课,我周五晚上从补习班回到家以经十点多了,周五的家庭作业非常多,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晚餐,马上就去写作业了。写到晚上十二点多的时候,我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发起牢骚。在客厅写《工作记录》的爸爸听到后说:“再坚持一下,你看老爸不是也在写东西,没有睡吗?”听到这句话我坚持写到了凌晨一点,才把作业写完。
看完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有读者认为人对环境的顺应甚至投机。我们共同阅读别的读者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希望你喜欢。请您阅读。
没有任何借口 读后感1最近,读到一本书,一本好书---《没有任何借口》。
该书的核心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正如书中所述:“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客户的预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他们总是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诿或延迟。”
什么是完美的人生?有没有完美的人生?从哲学的观点讲,世界上决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始终如一、顽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庸庸碌碌,无所追求,那么,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就连一点“完美”的痕迹也找不到了。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懦弱的人生、失败的人生。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积极对待工作的态度。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
从另一方面说,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一本上司教训下属的书,是领导征服员工的手册。表面上看,它是教导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们如何制胜,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何赋予职业角色以意义;而实际上,其宣扬的却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奴才哲学。这本书所透露的是一种话语霸权的倾向——只要求下属原封不动地执行,却忽视了人的需求和局限。
强调的是人对环境的顺应甚至投机。他们不追问时代本质,不反思社会事件;只关心如何应对眼前的生存危机,如何占有更多的资源,如何获取更多的机会。更细一点,他们会研究如何赢得上司的好感,如何博得客户的信任、如何逃避嫉妒者的攻击等等可操作性很强的问题。
其所遵循的逻辑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是磨平棱角、学会忍耐、告别愤怒,似乎这些是对人生最大的历练。书中所塑造的偶像无一例外是经历磨难之后获得“成功”的人;它绝不会垂青于那些几经努力却一无所获的“失败者”——失败者注定无发言资格——无论他们的精神和行为如何令人钦佩。
总之,人在社会中就是社会的人,不能逃避社会,只能去适应。要有一种上进的、积极的、平常的心态。
没有任何借口 读后感2“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可以说,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没有任何借口》是一部精典的、也适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激励型教材,我认为书中所讲的有些理念和做法不仅是对我们如何工作的指导和教育,更是我们人生的向导和鞭策。
前不久,就有人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说这本书不适用、没时间看——我们当然不主张一切都借鉴别人(或把它说成是全盘西化),弄成既不切合自身实际,又没有自己的特性和思想,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排斥好的、有用的做法和经验。相信领导付出代价为我们普及这本书,自有他们的用意,就算这不是推行自主化管理或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或你认为这是决策层不懂管理乱花钱,作为员工,我们也要不找任何借口,不管利用什么时间,都要去读、去学习,也不论你把它学到、领悟到什么程度,你首先得体现出这种执行能力,这一点也是本书所阐述的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想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没有任何借口》这个书名的时刻,我们就不应再找借口拒绝它,直至把它读完。你可以说在岗位上工作辛苦、根本腾不出时间看书,我想能找出这种借口的同志就算碰到停车有工余,你也会抓紧时间干点私活或娱乐一下,你会拿起《没有任何借口》吗?试想如果此书封面上特注:细读本书数遍,会有部分纸页变为钞票,还会有人推委说自己工作量大,没时间吗?
不要找借口,工作需要如此,人生中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如此,成功不会属于常找借口、善拖延的人,我们企业推行自主管理后高素质、强凝聚力的员工队伍里也不需要爱找借口的人。
不要找借口,因为它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不要找“已经成这样了”的借口,我们还年轻,就从今天做起吧!
不要找借口,赶快读这本书吧:“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没有任何借口 读后感3在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无论回答任何理由,无论它多么充分,这样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因为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别人都说军队里的纪律严,说一不二,要求可以说得上苛刻,但正是这种“没有任何借口”才使得队伍井然有序,才使得大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给自己留退路,努力完成任务。
“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俗话说:狗急了还能跳墙,这就是在情势的威逼下,把它自己的潜能给发挥出来了。
在平时,我们总会有太多的借口,打发着我们的日子,支撑着我们的工作。当借口披上迷人的外衣在这个世界上大行其道时,人们的灵魂已经被麻痹了。
借口是什么?
借口是逃避做事责任、放松工作要求、纵容放任自己的理由;
借口是扼杀自己能力、摧残自己潜力、私营麻痹自己的。
找借口是什么?
找借口,就是为糟糕的自己找一个退路;
找借口,就是为自己无本事找一个理由;
找借口,就是为没完成任务找一个说法。
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借口是对惰性的纵容。不给自己借口,让自己有一个严谨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充满激情。
没有任何借口 读后感4读过没有任何借口后,对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很大触动,不禁问自己:在所处的工作环境中,自己是如何对待个人工作的?在回答领导问话时,我的答案是不是还有四种以外的答案?也正是读过了这本书,才令我能够静下心来正视和思考,自己平时的行为准则和理念是什么,从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到具体的工作内容又有哪些需要改进。
我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难得的纠正错误的机会。
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初衷其实不是告诉我们对上级的要求要无条件服从,而是告诉我们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非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各种借口。的确,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被各种各样的“借口”包围着,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甚至于自己的能力:“我实在太忙了、太累了”“没时间,以后再说吧”、“没办法,我不会”、“我之所以…,主要是因为…”等等,我们习以为常且耳熟能详,早已习惯了为自己寻找这种类似的借口。我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找借口呢?原因在于借口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让自己满足于现存的状况并无动于衷,消除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最大的坏处就是给了自己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和处事态度: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我们不再去积极地思考克服困难和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的达到目的。
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惰性,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后才打,今天能交的材料等到最后期限再交,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一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每当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借口可以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逃避一世。“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乎只适合在军队等特殊团队实行,但它却可以激发出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我们中的很多人,为什么有的很成功地实现了自我价值,有些却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很远距离?我想大概就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一个小小的习惯,以及是否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和慰藉自己。这,就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迪。
当然了,服从不表示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对待问题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作为一个团队,一旦领导者决定了,就要坚决服从,没有任何理由借口地去执行,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团队就变成了一团散沙。在达成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没有任何借口 读后感5从书拿到我手上开始,我几乎没有时间看,也许这就是借口,如果不看书会被枪毙的话你还会不看吗(只记得这个枪毙论)?
但是我想知道,如果资料不做会被枪毙的话,如果监抽不做会被枪毙的话,如果评定表不做会被枪毙的话,如果表格不找监理定下来会被枪毙的话,如果开工报告不打会被枪毙的话,如果监理签字不去跑会被枪毙的话,如果要返的资料不断在返会被枪毙的话.....我因为这些事情不被枪毙,于是还是有件事情让我被枪毙了。
于是我很难过地说从拿到书开始每天7点起床,刷牙,洗脸,折铺盖。7点25打卡。余下的时间就是在做资料。使劲地做资料。我实在是想说时间停一下下,我可以一天打完所有的开工报告,但是不行,我需要找机料科拿钢筋材料进场单,需要去实验室复印所有的原材料报告,需要对照着时间将原材料的数量填上去,然后再打开工报告,于是我的核对数据就浪费了我两天,接下来我需要返掉去年的开工报告,需要返掉今年15份开工报告,于是后来的时间要补上之前返开工报告时间现场的资料,肯定又是10多份了吧,于是我又需要花几天去做,然后我再抱去签字,一抱就需要在驻地办待半天,没有车带我回来,有时间约好监理了,车子还没有到就发现监理出去了,于是半天的时间就荒废了。接下来我生病了,病了一天。
此时此刻,我真是希望我住在驻地办,签字真方便啊,需要数据的时候和驻地办的车一起就下工地了,需要报告的时候和朱工就去实验室了。
我不知道此书中有没有关于时间不够用,是没有计划好的问题。
但是我想知道我该怎么计划才可以完成好工作,有时间休息,下班时间看看二建书。
关于最新《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谈到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想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这都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许多学校或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成年累月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过着压抑、苦闷、甚至没有自尊的生活。教师们出于职业的道德和责任,常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补课,但不管怎样努力,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他们依然是所谓的“差生”。假期再次拿起《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感触颇多。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我不再是苦恼、不再是埋怨,相反则更多的是信心和耐心。
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待学困生,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让这些孩子不要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的家长和教育者所接触的,乃是自然界里所有的东西中最精细、最敏感、最纤弱的一样东西——即儿童的脑。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却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是呀,儿童早期获得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同龄的孩子,因为接受的教育少,甚至根本没接受什么教育,孩子的认知水平远远低于别的孩子,以至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读书……这也就是说,孩子学习困难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所致。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学困生,可能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埋怨,或者将原因归咎于孩子的智力问题,从而间接的否定了孩子。因为教师日常工作很繁忙,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孩子,所以最容易忽视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是“对于每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平的、民主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快乐,生活的乐趣。
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学习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欢乐的源泉。我们教育者应该帮助学困生爱上阅读,并且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得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也就越敏锐,自然我们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在他的实践中,甚至把读书作业,而是唯一的作业,这一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这一做法确实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尝试引导学困生进行阅读,有些孩子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渐渐地爱上了学习。当然,除了让学困生爱上阅读,我们还需要多关心、帮助学困生,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困生学习不再困难。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赏识每一个个体,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呵护与珍爱每一个孩子。
关于最新《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最近一直在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简要谈谈三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感悟之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内容,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悟之三:成功教师应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大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源来源。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顺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通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只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
关于最新《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而是在多观察多思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学生情况,采用“拿来主义”,在吸收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渗透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一、在听课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工龄的长短并不一定决定经验的丰富与否,只有不断地进修提高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而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所以听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成长、丰富经验的重要学习方式。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课都有他的成功之处和不足,我们听课的目的就是要多发现长处,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风格,或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或推广交流,促进专业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它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作用。”这也在提醒我们,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要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
巴金的《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延伸,读了些《春》。读完这本书,书中的很多情节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书中的人物更是深入我心。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巴金春读后感,请您阅读。
巴金春读后感1最近我又读了巴金的《春》。《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家》的延续,当我读完这本书心情变得沉重,三个主人公也在我的脑海挥也挥不去。
巴金曾说过——“我控诉旧社会,宣判旧制度的死刑,作为作家我有这个权利,也有责任。我恨那个制度,蔑视那个制度。我只有一个坚定的思想:它一定要灭亡。”
《春》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公馆中发生的事。主人公二小姐高淑英厌恶生活在丑恶的高公馆中。淑英的父亲克明将要把淑英嫁到陈克家,陈克家的公子品行不正。克明明知道淑英嫁过去会受罪,但他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答应了下来。淑英的母亲张氏虽然心疼女儿,但又不敢正面反抗克明。淑英每天在家里靠书本打发时间,整天愁眉不展。还好,琴和觉民这两个憎恨封建礼教的新青年把淑英从保守没有反抗的闺阁少女带到追求自由的现代女青年。淑英的心情渐渐地从悲向开朗转变。然而,每次提到这件事,她仍会蹙起眉头,为自己将来的命运而担忧。蕙,另一个遭受这样命运的女孩。她的命运与淑英一样,但是她却走进了这个恶梦,受尽郑家的折磨。最后生病了,郑家都不请西医给她治病,白白耽误了这年轻的生命。身为高家长子的觉新,梅和瑞珏这两个对他很重要的女子就被他的软弱妥协害死了,他一直活在自责中,他的儿子海臣也病死了。觉新喜欢这个蕙表妹,却无法挽救她,使她的命运与梅和瑞珏一样。他最后终于醒悟了,他和觉民.琴.剑云等把淑英送到上海觉慧那里,挽救了另一位少女的生命。作者写了很多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又塑造了淑贞这个单纯的少女受父母压迫,四太太五太太的丑恶嘴脸......这些人物充分体现了封建吃人礼教的黑暗。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春》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激流三部曲不仅是巴金描述早年的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他发自内心的表达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抗,作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的反抗。他曾经在《家》中这样写道:“我所憎恨的并不是个人,而是制度,”这令人震撼的话语无不道出了他对于封建社会的痛苦的会议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顽强的反抗的决心。《春》实在是巴金对于《家》的延续,可以说是另一部对于与现实生活的呐喊!
看巴金的《春》,感慨多多,里面那么多女性的命运不是多舛而是可怜。细腻的心理描写就把他们的苦楚、无奈、茫然给表现出来了。读着那些字句为她们感伤,同情她也同情那个时代的女性。可是后来我发现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它给不同时代的人带来的其实也是不同的,它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书中主人公的故事影响。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封建统治下人们生活的黑暗,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美好,我们应当好好珍惜。
巴金春读后感2巴金的《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延伸,读了些《春》。读完这本书,书中的很多情节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书中的人物更是深入我心。读完这本《春》那些原来没有表达出来的一种抑郁的感觉又重新涌上了心头,一种不平、一种压抑、一种心痛。
很是喜欢淑华,这个看得很开的三小姐,她没有淑英的心里焦虑,没有淑贞的胆小怯懦。她很少为觉新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很少去站在淑英、淑贞的立场切身体会她们的无奈。开朗活泼的淑华每天在这个压抑的高家公馆里享受自己作为小姐的难得的一点快活,会把克定夫妇的争吵当作热闹看。也许淑华是没有琴那种改变时代的抱负,也许是淑华没有淑英那不服命运的反抗,也许是淑华没有淑贞对于爸妈不和的惧怕。在那个女子不能抛头漏面的年代,淑华的优良的心理素质给她带来的是相对满足的生活。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被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当觉民要带那群小姐们出去见见世面的时候,淑英对于父亲的惧怕、淑贞对于没有和好父母的担忧,只有淑华自己主动向觉民提出内心的渴望,我不要紧的,妈不会阻挠我的。淑华这句话说出来是挺让淑英淑贞嫉妒甚至有点不顾他人的感受,但同时也是这句话道出了淑华和高公馆里公子小姐们的不同。淑华不是淑英,没有那个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的父亲;淑华不是淑贞,要求裹足底母亲,没有整天吵架大闹的爹娘。淑华有的是横竖不会干预她很多但同时自己认命的周氏作为母亲,有觉新这样会承担的作为哥哥,有觉民的逃婚作为借鉴,有觉慧的出逃作为榜样。在高公馆里,除了觉民觉慧,淑华是这一代里最敢于追求自我的,但同时由于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入认识和对周围人的体贴感受,淑华对于这个家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失望。淑华不是高公馆最自由的也不是最有思考能力的一个,但她肯定是最幸福的。
觉新也许是大家最同情的一个吧。大哥到处敷衍,见人就敷衍,敷衍了一辈子,仍然落得这样的结局。想要照着家庭给安排的路线走下去的觉新就这么敷衍着,为了敷衍高老太爷,觉新放弃了深爱的梅娶了那个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钰,当对生活逆来顺受的觉新渐渐的和那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姑娘发展出感情,摩擦出爱情的火花并经营起自己温馨幸福的小家的时候,又是封建礼仪破灭了他的希望钰和梅这两个平生最爱的两个女子的离去有把他扔进绝望的深渊;和乖巧的儿子海臣相依为命也许是觉新那仅有二十多岁生命的最终结局,但是上天不甘啊,他不甘愿让这么一个悲剧的人就那么平静的度过下半生。脑膜炎,现在听起来还有点让人心有余悸的字眼,就那么突如其来的降临到觉新那讨人喜欢的小儿的身上。
看着唯一的寄托就那么痛苦着,一向敷衍的觉新不再有那么多的顾虑,亲自去请了西医,当我还在为觉新能够不顾高公馆最有威望的三爸反对去找那内箔的西医而有些许欣慰的时候,随着觉民的回家,这个不幸的消息泄漏了出来。海臣对琴、淑英姊妹们的亲热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海臣一直不同于觉人觉英的调皮,他会听爸爸的话放弃再玩一会的渴望,快快睡去;他会立即离开会讲故事的琴,当爸爸告诉他琴的离去的时候;他会在病痛中忍住哭声,只是因为觉新的不让。我不敢想象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夭折会变成什么样子,象父亲一样向家庭向社会妥协的懦夫?象觉英一样的对打骂麻木的纨绔?很难想象他能够同觉慧一样激烈的对抗这个令人极度不满的社会。上天对于觉新就是这么的残忍,觉新比谁都更懂事,他接受可以给家族帮助的政治婚姻,他接受妻子在外面艰苦的生孩子的迷信,他接受海臣被庸医耽误的死亡常常感伤的觉新总是被命运伤感。从前不曾拥有的事务在失去后总会使人感到悲伤,没有人能够做到就当从来没有拥有过。
巴金春读后感3作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延续了第一部《家》的风格,依旧是通过描写高家这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来表现年轻人在老一辈人的陈旧思想和愚昧安排下的苦苦挣扎。这一部的重点在于高家的女孩子们,还引入了另外一个家族——周家。以高家的淑英和周家的蕙的不同命运再一次告诉我们要勇于冲破旧社会旧思想的牢笼来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淑英、琴、蕙、淑华、芸和淑贞几个主要的女孩子。淑英在知道自己的需要嫁给一个名誉很坏的人之后,她除了听从父亲的意思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无可奈何地熬着日子,逐渐变得沉静和忧郁起来。好在她还有善解人意的琴表姐、鼓舞和激励她的表哥觉慧和觉民。她一步步地看到了希望,在他们三人的帮助下也逃出了高家这个大牢笼,到了觉慧所在的上海,去追寻自己的希望。最后她给琴回信说:“春天是我们的。”她终于做到了原先杂志里看到的能够支配自己命运,自由地去生活去爱的女子那样,她大概那个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美好人生真正开始了吧。她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欣慰。
向来不喜欢多愁善感的女子,可是我也懂得淑英的无奈,满心忧愁的女子是无法看起来欢愉的,好在她一点点地愿意在改变了。从她坚持着学英语就可以看出,她想沉淀自己去寻找外面的世界。后来在觉慧觉民的明示暗示下看到了出逃的这条希望,她终于渐渐开朗起来。因为有希望所以会振作。这不也是我们应该要有的么?就算对未来自己要干的事情充满了迷茫,也不能因为迷茫而得过且过,要努力地去寻找希望。自己的力量不够,那就寻找他人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总会一点点地出现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其实我早就在看的时候心里暗暗急道:“怎么还不快想办法帮她逃走啊?!”不过后来也渐渐明白,淑英身为女子,跟觉慧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女子从来都是封建制度的最大牺牲品,她们的反抗相对男子来说更加微不足道。更何况她还是三老爷克明——这个封建家庭大家长里最有“道学气”的人的女儿,想必更加难以挣脱这个牢笼。
淑英的英文教师是远房亲戚陈剑云,是一个身体不好家道中落的落魄男子。在大家眼里他是悲观怯弱的,在淑英看来他也无法给自己真正的实质性的帮助。可是他把淑英当成了自己生命里的第二颗星星,他靠着这亮光寻觅前进的路。他因着淑英的开心而开心,因她的难过而难过,他总是在她难过的时候叫她要对自己有期望,他总是先察觉到淑英的心态变化。虽然总是愧疚地感觉自己不能真的给她帮一点忙,却还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和鼓舞她。想想我们自己的朋友遇到了悲哀的事情却无能为力,也是这样的感觉。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别无其他,只能期望当事人自己可以想明白、挺过去。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悲伤时,必须要学会倾听,就算自己不能真的帮到对方,但是我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逃跑之前身边人的精神抚慰,淑英恐怕也是会郁郁而终的吧。他十分坚决地对淑英说道:“倘使有一天你需要人帮忙,有一个人愿意为你的缘故牺牲一切。”最后他果真做到了,他主动提出护送淑英到上海,便一路照顾淑英,直到他在上海因肺病去世。能尽力帮忙到如此,淑英很幸运。我深深地为《春》里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感动,愿意倾听和全力帮忙,以积极的思想相互鼓舞。亲友如斯,还有何求?
淑英是陈剑云生命里的第二颗星星,那第一颗呢?是琴。但是琴早就与二表哥觉民互相喜欢,并且在第一部里也冲破了家庭阻碍,未来是十分美好的。琴在觉民和一帮朋友的引领下,越来越向新女性的方向发展,还在朋友们发起的《利群周报》里担任了编辑一职。她逐渐在接触一个更加广大的世界,姐妹们都羡慕她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和追随新的思想。她这颗星星,升到了陈剑云差不多不能看见的高度了,照耀在了另一个与她更相匹配的觉民的世界里。如果环境允许,高家的女孩子们也是能够逐渐地成长为这样的新女性吧。在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同时,鼓舞身边的人跟自己一样去探寻一个新的世界,这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
人和人的境遇总是不同,别人的生活也许有值得羡慕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怨自艾不求改变或者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那就是自己有些自作自受了。在第一部《家》中妻子死了,现在在这一部里面两个孩子也死了。就连他同情和爱恋的蕙表妹,也因为自己的怯懦眼睁睁让她一步步变成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我还总想着如果觉新坚持用西医给海臣和蕙看病,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死。觉新的坚持总是断断续续,啊,那也不能称之为坚持吧,他一面安慰着蕙说会好起来,自己会尽力想办法。可是结果呢?他依然是唯唯诺诺地屈服于旧礼教。书中觉新一直说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为什么当别人真诚地帮助你的时候,你却忍心丢开,固执地走向灭亡?不是没人不理解你,而是你根本不敢面对现实。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痛痛快快的活一次呢?
让我最觉得可笑和悲哀的是觉新故意说了激怒淑华的话,想把自己的愤怒传染给别人,激起别人来说一些他自己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攻击那个制度的话。真是悲哀至极,他知道自己哪里不对,可是还是继续错下去。长房长孙的压力真的很重吧,可是我还是瞧不起和想指责他,自己的痛苦无限循环,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保护不了,全都是因为他的怯懦,封建礼教在长辈眼里或许真的比活人重要,可是他还要为着自己以为的大家庭的和谐而牺牲自己的亲人吗?他总是会让我想起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这些道理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开启美好的转变呢?
最喜欢的是淑华的性格,心直口快、爱说爱笑,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本来姐姐淑英和她的性格差不多,可是因为婚事的到来而渐渐改变。我很怕淑华也会步淑英的后尘,而且她们的四妹淑贞也早已经因为礼教的压迫缠了足而倍感自卑。蕙已经成了第二个梅,因为父母之命嫁出去的生活总是苦闷的,有病也坚持没有那么大效用的中医疗法。不想再看到第三个、第四个梅。一个家庭的新一辈是否以后真的得靠出逃来寻求出路?最起码女子是这样。不过就算不是女子,但谁又能说一定不会成为觉新那样矛盾而怯懦的男子呢?
看时真的是满满的悲哀与无奈,却也因最后的“春天是我们的”再次点亮了希望。是啊,春天是我们年轻一辈的。是需要我们勇敢去争取的。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希望,是温暖,是欢乐。这样的春天是关在封建礼教牢笼里的人所感知不到的。敢于反抗旧制度旧思想的我们,积极寻求新出路的我们,渴望看到新天地新世纪的我们,怎么不能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呢?
巴金春读后感4巴金是我很喜爱的以为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好评如潮,最近我又读了巴金的《春》。《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家》的延续,当我读完这本书心情变得沉重,三个主人公也在我的脑海挥也挥不去。
觉新:高家的长房子孙,是高家上上下下的希望,但是“双重”性格使他既在幻想改变摧残人生的旧势力,又在旧礼教面前唯唯诺诺,对立的矛盾让他生活得苦不堪言。的确,他很需要别人的同情,但是社会同情他吗?没有。相反更多的是嘲笑,指责,正因为他的懦弱,不,是胆小,宁可让自己尊严被别人踩在脚下,也没有勇气说点正义的话。所以,他无形中已经站在旧礼教那边,就算是心里是多么的憎恨,没有行动一样也拯救不了自己。书中觉新一直说到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为什么当别人真诚地帮助你的时候,你却忍心丢开,固执地走向黑暗?不是没人不理解你,而是你根本不敢面对现实。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痛痛快快的活一次呢?
觉民:觉新的二弟,他一面踏在二千年历史的封建旧土地上,一面踏在“五四”的新土地上。曾经的他也一样的迷茫过,但他最终选择了抵抗,他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他积极参加社团工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天说地。他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他三妹觉英遇到困难时,不顾一切地帮助她,挽回了一个在悬崖边徘徊不知所措的青年,让她接受新的生命,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在那个社会里,做到这些都需要勇气的,但他做到了。这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佩服许久,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要的不是服从,而是挑战。
觉慧:觉新、觉民的三弟,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让觉民重新树立了信心,更是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他是高家三兄弟中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他实现了在当时社会很难实现的愿望,是巴金先生笔下的英雄,更是新思想的捍卫者。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高家三兄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中有一句话很妙,春天是我们的。
的确,春天是我们的。
巴金春读后感5《家·春·秋》是巴金最负盛名的小说。巴金回忆起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时曾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这过去的生活也就是巴金离开四川之前的十几年的生活——那十几年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我读着线装书,坐在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人在里面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永远做不必要的牺牲品,最后终于得着灭亡的命运。还不说我自己所受的痛苦?……那十几年里我已经用眼泪埋葬了不少的尸首,那些都是不必要的牺牲者,完全是被陈腐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三两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这个旧家庭,就像甩掉了一个可怕的阴影,我没有一点留恋。应为不曾留恋,所以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或许这是巴金给我们的一个启发。我一直这样想:小说家是伟大的,他们都怀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然一个人的肚子里怎么容得下许多人的不幸,一个人的笔下怎么能宣泄许多人的悲哀?当然这对于现在的网络和几个小有名气的“80后”作家来说是这是一种污蔑。
《家·春·秋》写“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大家庭正在走向溃败的过程,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在高老头垂死的中,我们听到了家的丧钟。大哥高觉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长子形象的代表,他是“顺从哲学”和“住揖主义”的践行者,本拥有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是在吃人的封建礼教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
他没有主见,一味迁就别人,这就是他唯一的缺点,断送了他的一生。没有追求的爱情,没有平静的生活,没有可爱的孩子,他什么都没有了。他是可怜的,但他似乎不该博得大家的同情,因为他不仅断送了自己,还准备一个个、一步步断送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虽然他也不想,但它确实是一个帮凶!好在这个可怜的人最后终于觉悟,先后帮助三弟觉慧和二妹觉英成功的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家”。当然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爱的梅表姐和爱他的瑞珏两个孩子、以及他爱的人蕙表妹,枚表弟,四妹淑贞都离他而去。虽然我曾今对觉新愤怒,但更多的是同情,正如觉新所说:你们都有明天,我哪儿还有明天?我只有昨天。昨天的事固然很使人伤痛,但是只有它可以安慰我。对于一个可怜的人,无的愤怒多了,便成了同情。
“牺牲,这样的牺牲究竟给谁带来了幸福呢?”这是大哥高觉新让我明白的道理。一味的迁就只会把自己推入深渊,只有勇敢的反抗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我们受委屈的时候,当别人用不公平的待遇压迫我们的时候,请记住揖主义的下场,请想起高觉新年轻生命的悲剧,请勇敢地站起来,抵抗,请在乎你自己的幸福。当然,二哥高觉民和三弟高觉慧则是勇敢的反抗者,这里就不用再多嘴。
给经理的辞职信范文一
尊敬的经理:
您好!本想当面和您谈,但考虑到您工作繁忙,不便打扰,就决定用这种方式和您谈谈。
提出这个请求,我也考虑了很久,内心也充满了斗争:从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来讲,我实在是难以启齿;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我还是决定提出这个不情之请。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个城市虽不是我们的故乡,但这个城市却有我们的主场。这是一个房地产的楼盘广告词。我相信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看到这则广告词之后,都会激起为梦想奋斗的决心和勇气。这也给我们远在异乡的打工者以心灵的慰藉。虽然我与这个广告辞所说的相差甚远,但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确实,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意志也会逐渐消沉,最终也会因为丧失斗志而被时代所淘汰。
我从XX年5月份入职,至今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在各方面都得益匪浅。在此我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但是部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对技术这类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分析。虽然我没有高学历、专业知识,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文员也只有短短的几年青春,当青春已逝之时,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这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记得去年我们部门出了《反省与自变 用实力说话》这样篇文章让我们写读后感。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只能参与本部门内工作多样性低、可分解性高的一份事物性工作,其他智慧型、技术型、创造型的岗位由于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我无法参与竞争。对这句话,我是深有同感。
每个人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古人云:欲求其上上,而得其上;欲求其上,而得其中;欲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只有向更高的目标奋斗,才能为断进步。人生发展的平台是一步一步的搭建的,就像爬山,只有当你爬上了一座山,你才会发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如果仅在一座山上流连忘返,就会错过前面更美的风景。我想一个求发展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人生定位。对于这次机会,我觉得对我来说是很难得。再次恳请您能给我这次机会!
此致
敬礼!
给经理的辞职信范文二
尊敬的经理:
您好!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辞去目前在公司的职位,现在由于我的个人原因不得不离开公司,给公司造成的不便还请谅解。
加入这个集体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成熟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过去的一年里领导同事都对我很照顾,在这里曾经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公司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了找到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经历了开心而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的成长将刻在心里一辈子,成为以后生活的一部分回忆,在参加工作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继续上学,只想尽快逃离学校加入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现在经历了一年的历练,终于明白原来知识真的很重要,同时由于在工作上总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种成就感总困扰着自己,不明白自己的前方到底在哪里,这迷茫曾一度让我痛苦,不明白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困惑让我萌发了想要辞职的念头,并且也更确定了这个念头,我想重新返回校园,希望可以经过更深的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也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确定自己的定位。
眼界
先讲一个小故事。2006级的一位学生高二时去英国留学,申请剑桥大学面试时,考官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2=∞
∞2-∞=0
∞(∞-1)=0
∞=0,∞=1
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问题出在哪儿?
她马上联想到高一在国内读书时,我课上举过的一个坐椅子的例子:如果教室里学生很多,老师想知道椅子是否够用,有什么办法呢?可以让学生坐下来,如果有学生站着,说明学生多椅子少;如果椅子有富余,说明学生少。利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自然数、整数和有理数一样多,而实数要比它们多,也就是无穷大也是有大小的,即∞2≠∞。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对应思想。面试的结果当然是顺利过关。后来这位同学在英国学校放假期间,专门回国来旁听我的数学课。我也听到很多学生毕业后多年,还会提起那些让他印象深刻的小案例。
我上课的很多案例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并且很多来自数学之外的其他内容。比如,讲数学应用时,我会从启功先生的字讲起。我们常见的写字本是方格、田字格、米字格、井字格等,而启功先生对于字结构的理解是这样的: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启功《论书绝句》)
原来启功先生书法的灵魂就是数学中的黄金律。
为什么学生多年后记起来的不是某一道例题,不是某一个证明方法,而是那些小案例?我想,这或许就是数学教学工作的本质,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许多老师一上数学课就是讲题,讲技巧,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讲数学的本质,要讲朴素的数学。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跳开数学看数学,你才能发现其本质所在,切身感受到数学的文化魅力和实际价值。
多年来,数学课始终有一项特殊的作业,我要求学生每年读一部数学名著。我为学生开书目,如美国数学家R・柯朗的《什么是数学》,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甚至是美国物理学家G・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等等。这些经典名著都是数学家们毕生心血的结晶,我要求学生一读再读,反复读,写读后感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对于数学学科来讲,数学基本概念反映了数学的本质,是数学的灵魂;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阅读经典,是了解、体会和提升数学基本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不要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数学学得好就是考试考得好,数学书籍就是教辅书和习题集。2012年毕业的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数学学了教科书就是习题集,从不知道书店里还有这样的书……”看到这样的话,我很欣慰,我觉得我的目的达到了。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看到真正的数学。如果我的学生只是站在远处望着数学大讲“我多么喜欢(或者不喜欢)数学”,那是多么肤浅、多么悲哀的事情。我的一个学生曾为了学数学专业把第一志愿降低,他今年大四,向我咨询攻读数学系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并且立志永远学数学,对很多为了更好地改行而学数学的同学很不屑。
随着教龄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的工作绝不能仅限于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看到外面更大、也许是更美、也许是更复杂的世界。因此,教师的眼界非常重要,你的眼界有多宽,你就有可能给学生多大的舞台。
创新
再讲一个故事。在一次公开课中,我讲的是“几何概型”,课上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视角独特又合情合理,给听课教师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比如,有一杯1升的水,其中含有1个细菌,用一个小杯从这杯水中取出0.1升,求小杯水中含有这个细菌的概率。
学生提出:如果杯子里有10个细菌呢?1个细菌被抽取的概率是0.1,10个细菌就应该是0.1×10=1,这显然是不对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多其他的概率知识,一节课根本解释不了。听我课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真不好对付!”我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这节课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被收录到国培计划中。后来,有几位老师把我的教案直接拿过去参加一些授课比赛,课堂上却没有出现想要的效果。我想,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老师,“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和逐步培养,就不会提出那么好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
这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质疑精神和前面提到的要把数学最本质最核心最朴素的东西教给学生,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中学生很难真正有什么特别创新的东西,但是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培育创新的种子,包括前面讲的多举其他学科的案例,读数学名著。这些种子也许要等到10年、20年后才能发芽。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创新氛围。这和我们学校提出的“全人格、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个人觉得,作为教师,要有一点点理想,有一点点情调,不能太俗气,应试要搞,但不是全部,要有度。
在数学课堂上培育创新的种子,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几年我自己做了一些探索,有的已经发表在《数学通报》、《中小学数学》等核心刊物上。我的一个体会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创新,不是“推倒重来”,相反,更应该抓住基本概念、抓住基本思想方法,吸收和借鉴老教师的优秀经验。
合作
开篇第一章,管老师悉心教导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追求教育梦想。我自认为是按照管老师的目标去努力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的梦想。我的爱人曾对我说,很羡慕我,因为我已经完成了人生梦想,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是的,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把梦想变成了每天奋斗的事业。但,我就像书中写的那个缺角的圆一样,应该把匹配的角放下,继续走追寻之路,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漫漫教育寻梦路上,有太多的困惑,管老师的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让我豁然开朗。
之前在网上看到有老师晒试卷,学生个个一百分。我想,要是我培养的学生也个个成绩优异多好。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会对不写作业的学生无奈,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生气,对总是调皮捣蛋的学生懊恼,甚至感到无能为力。管老师说,我们要享受创造过程中的快乐,这样才会发现,原先埋怨学生为什么不都是那么优秀,现在却庆幸学生的千差万别,让我们每时每刻发现着不同,得以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我一下子明白了,不可能个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而我能做的就是帮助一个个学生,促使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许那个调皮的学生成绩依然上不来,但培养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质,这不也是一种创造吗?“你一次有一次地这么想、这么琢磨,琢磨上一年、两年,你的‘智慧’就成长了。正如打球,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打得很不错,你不放弃,打了一年又一年,你得‘球技’自然提高了。”只要用心和爱去浇灌他们,总是会向阳生长的。
刚接手新班级时,我总是在学着别人的方法,觉得这个方法好、那个方法也好,恨不得都用到自己的班级来。借鉴好的方法固然是可取的,但也不能盲目失去了自我。就像管老师说的“努力认识自我,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努力完善自身上,这样,我们的发展和研究才有方向,才不会随风倒”。是啊,我们不能再比较中消磨了自己的特点,你就是你,力争创意很重要。
我庆幸自己能做班主任。“一个老师如果没做过班主任,就很难感受到自己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很难把学生的耻辱当做自己的耻辱,很难把学生的光荣当做自己光荣,很难与学生荣辱与共,学生也就不会视你为最密切的伙伴,不会把你看作是生命中情感与心灵的呼唤者、引领者。”做班主任,可以又有更多的非课堂场合与学生相处,有更多的机会和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人”的培育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然后才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都要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
书上说到“任何学校文化都是坚持的结果”。班级也是一样,任何班级文化也需要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并且坚持执行下去,就有了自己的班级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会事半功倍,影响深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我们肩负重任,要有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良心。书中说到对学生负责,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老师。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的呼声越来越强,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总而言之,对于选择了教师职业的我们来说,终身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理念,补充新的技能。
书中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清闲,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再把身上的清闲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的揭穿,象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教育,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可怕的是不想起步,只是在安逸中走向安乐死。”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你是被奖励还是被淘汰,结局最终都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教师,能否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换,将是教书匠和一名真正的教师之间的标志性的分水岭。”管老师提出的“三思”值得我们每天自省:
如果你是校长,你是否满意你今天的工作?
如果你是家长,你是否满意你今天的工作?
趣味的寒假终于到了,但是童鞋们知道语文老师又要布置寒假作业,寒假作业少不了寒假作文的,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1现在的我们就像是一台机器,每时每刻都被家长操控着。如果有一个自由的假期那该多好啊。于是,我开始畅想我那个无忧无虑的寒假。
要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我一定要把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组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转一遍。什么灵水村呀,鸡鸣岛呀,沙坡头呀,都是我向往的地方。如果有可能,我选择独自完成行程。
要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我一定会去书店,买下平时我最想看的书。那时,没有人会对我说“该写作业了,别看书了。”“马上就要考试了,多写点练习题才行,看书有什么用?影响复习。”之类的话。那时,我再也不用趁睡觉的时候“窃读”了。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读我想看的书了。
要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我还想要开一个小店,卖我喜欢的各种东西。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反正是我自己喜欢的小零食、书箱、装饰品什么的。零食卖不出去我自己吃了,书籍卖不出去我自己看,小饰品卖不出去我装饰自己的房间,美美地体验一把当小老板的滋味。
要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我更想跟朋友去一次KTV唱歌。因为我从来没去过KTV,我很想去那里来疯狂一把。顺便也请教一下学唱歌的朋友,为什么我一唱歌就跑调。
如果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我还想干很多事。可是,谁会给我一个自由自在的寒假呢?
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2在这个寒假中,我阅读了许多好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语文读本》《世界名人故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书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记叙了保尔·柯察金艰难的成长和辉煌的生命。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从小就死了爸爸,妈妈百病缠身。不过他还有一个身强力壮的哥哥,叫阿尔焦姆。保尔为了赚几个卢布养家糊口,不得不到车站食堂去洗盘子。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受尽了磨难,吃足了苦头。后来,他因为过度劳累,闯了大祸,被堂倌打得遍体鳞伤。保尔·柯察金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气之下便离开了食堂。
后来,他又干过电工、下手。最后,保尔·柯察金不顾家人的劝告,毅然投靠了,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名政委。可是,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候,伤寒缠上了他充满活力的身体。由于没有及时治疗,这区区小病竟使他双眼失明,双腿差点残疾。所有的医生看过后都摇摇头,认为这病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无能为力了。可是,保尔·柯察金却以惊人得毅力活了下来,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写完《暴风雨所诞生的》。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学习,终于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我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保尔;柯察金的生活条件这么差,可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我——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和保尔;柯察金的生活条件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平时,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起保尔;柯察金来,我真是惭愧呀!以后,我要学习保尔;柯察金自强不息、奋斗到底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一定会炼成真正的“钢铁”!
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3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努力学习了一个学期,终于迎来了美妙的寒假。
有人说,寒假是枯燥的,是无味的,似乎除了写作业和老套的新年,就没有了其他尤有趣的地方。诶,别那么早下定论,人生处处是乐趣。
我觉得,普遍的放松,就是在楼下和儿时的小伙伴儿追着,跑着玩了。多欢乐啊,像回到了小时候,玩那些稚嫩的游戏。不过,这并不是寒假特有的,不算是特点。
新年算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了吧,听爸爸说,他们儿时的新年特别热闹,什么猜谜大会阿,摔跑,鞭炮,绚丽多彩,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跑马灯了,跟现在的电影似的,神奇极了。可现在啊,各种空气污染困扰着人们,各种东西都有问题,年味损失了大半。
仿佛这样就只有大自然给予我们快乐了,雪,是小精灵一样的雪,给我们漫长的假期带来了神气和欢乐!雪是白莹莹的,白天下的雪,掉到手心里,还没看清形状,就融化了。夜晚的雪不一样了,一个晚上的沉淀,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看孩子们多开心啊!丝毫不惧严冬的寒冷,用两只手一点,一点地堆雪人,雪人不一会就做好了,大概会变成一个天使吧?而顽皮的男孩,可不愿堆雪人,攥几个雪球,和同伴玩起了打雪仗。
大自然不知不觉在生活中无私的给予了我们想到的,想不到了,无论怎样,在享受的同时应该对环境好一点,不是吗?
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4寒假,这是每个同学最向往,最期待的一个假期之一,每一个同学都会在寒假里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出去玩、打篮球和同学玩。还有很多很多。在寒假中,我和同学在一起上课,大家都很快乐,有一次我在上完课回去的时候,看见向棵树的妈妈叫住了我,让我陪向棵树一起过他的.生日,我就答应了,可是向棵树好像完全不知情一样,和我一起走着,他的妈妈,让他一直往前走,别回头,向棵树很不解的走着,终于我们走到了一家必胜客的门前,向棵树跟他妈妈说:”妈妈你带我来这里干嘛。“他妈对他说:”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忘了吗。"向棵树貌似很惊喜的样子,一跳三尺高马上回头,看见了后面为他过生日的同学,很感动的和同学说了说话,和开了玩笑。
我们一起冲进了餐馆,占了位子,让后大家都很快乐的点了餐,餐点好,我们就在哪里等,我们同学们在等餐的过程中大家在一起聊天和玩游戏,终于在愉快的谈话中我们点的食物来了,我大家谁也不客气的吃了起来,我们贪婪的吃着,吃的满脸脏兮兮的,可是大家都非常快乐,愿意把脸弄得脏兮兮的,为了给向棵树过生日,大家很开心。当最后一道菜上来的时候,我们大家为向棵树唱起了生日歌和吃起了蛋糕,我们在一片祥和欢喜的气氛中,最后大家走了,我们也回去了寒假,就是一个快乐有好玩的假期,让每一个同学都很快乐。
2022年快乐寒假学生优秀作文参考5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经开始。虽说这次期末考试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不能骄傲。为了使这个假期生活过得充实一点,我专门制订了寒假学习计划。
NO1多读书,多练笔
在这个假期里,我要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好书,如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等动物小说,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并且要写出读后感。
每天都要在校讯通博客上与博友们进行交流,学习博友优秀作品的同时,也邀请博友到我的小家进行回访,对我的文章进行点评,在吸取博友宝贵经验的同时,使我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NO2英语学习不间断、数学口算天天练
虽说现在是假期,但是每天早上的英语听读20分钟还是要坚持下去,英语单词平时也要多温习。我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多听、多读、多说,做到了这三点,那英语学习起来就简单多了。
我的数学口算题卡一直都在坚持做,不要求太多,但是每天20道是必须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得确保正确率,这也是我数学成绩最好的保障,所以在假期里口算题我还是要坚持去做。
NO3锻炼身体也重要
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身体也不能被忽视。我计划每天晚上围着小广场跑上五圈,或者和妈妈一起徒步从二区到东区世纪广场走个来回。这次学校的庆元旦长跑比赛,我没有取得名次,还有平时的小感冒也是不断地来“袭击”我,所以锻炼身体很重要,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嘛!